梭巴仁波切:宗喀巴大师上师瑜伽法 皈依
梭巴仁波切:宗喀巴大师上师瑜伽法 皈依
皈依是藏传佛教四派共通的四加行之一。
宗座在讲解《上师会供》时,已详尽解释如何观想广繁的皈依境。
我不会在此再作说明。除此之外,宗座更阐述「普摄摩尼宝传承」的观想法,即是把所有皈依境的圣众,含摄于一尊上师释迦佛。方法是在额前对开的虚空中,离一个大礼拜身长的位置,观想广大的宝座,由八头雪狮承托着,上有杂色莲华、月轮和日轮。你的大恩根本上师安坐在上,现释迦佛的形相。如观佛的体性为根本上师,可更迅速获得加持。此外,观上师现佛的身相,或如许多仪轨中功德田的观想法,把上师观为本尊,可获得更大的加持。宋宁波车(His Holiness Song Rinpoche)曾作出这样的开示。佛的圣身金光晃耀,顶有肉髻,一面二臂,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定印,托甘露钵。
上师释迦佛的坐姿,象征他已降伏四魔。不仅如此,他还可借着开示佛法,摧毁众生的四魔。锡岗宁波车(His Holiness Serkong Rinpoche)曾讲解佛陀右手结触地印的含意。释迦佛告诉帝释:『过往生你曾广作布施,以此因缘,你转生天界,财富丰盈,具足威权。』帝释答道:『你知道我往昔积了哪些善因,现在感得生天的善报,并且拥有那么多的财富和威权。不过,有什么可证明你已成就觉位呢?』我记不清楚宁波车如何解释,但释迦佛说道:『我已圆满累积福慧两种资粮,藉此圆成佛道。』帝释反问:『你说我生为帝释天,但有谁可证明你已成佛?』释迦佛回答:『有人可为我作证。』他把右掌放在地上,瞬间地神天女现身,说道:『释迦佛所说的话千真万确。他已圆满累积二种资粮,已成就正等觉位。』帝释和魔众羞愧不已。如没有记错,那个应是帝释天。总之,触地印象征佛已降伏天子魔。
天子魔也可解作欲天。欲天披戴花鬘,向行者射出五箭,令人生起贪欲。宗座在某次说法时,指出那些并非真正的箭,而是种种烦恼。五箭为争斗、骄矜、散乱、狂妄、失念。对于想持守净戒的行者来说,这些都是修道的魔障,能令他们改变初衷,由厌离俗世,转为贪恋世间或令瞋念炽盛,造成家庭纠纷,上师弟子不和。此外,想修定时,又令其散乱不已。想布施时,又令其吝啬钱财。天子魔便会造成此等干扰。我们仍未降伏此魔,但释迦佛已将其调伏,故天子魔无法予以加害。触地印也有这样的象征意义。
钵中的甘露代表佛已降伏死魔、烦恼魔和五蕴魔。如你依佛所教,精进修行,佛会把你的天子魔、死魔、烦恼魔和五蕴魔消灭。
佛穿著藏红花色的僧衣,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佛的圣身由光所成,澄明无比,每一个毛孔都在散射光芒。光端复有无量数的化身惠泽有情。他们完成利众的事业后,便循着光芒返回圣身。释迦佛的两腿结金刚座。
释迦佛的宝座四方,各有一个宝座。这五个宝座由下面一个更大的宝座承托。围绕释迦佛的是直传和间传上师、佛、菩萨、勇父、勇母和护法。金刚总持坐在释迦佛后方的宝座,由修行加持派传承上师围绕。文殊菩萨坐在释迦佛左方的宝座,由深观派上师围绕。弥勒佛坐在释迦佛右方的宝座,由广行派上师围绕。其后,在深、广二派的上师下,观迦当派的三个传承,分别是教典派、教授派和道次第派。其下为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的新迦当派。根本上师则坐在佛前方的宝座上,其他上师在其左右。四个宝座上的圣众均面向主尊上师释迦佛。
你应视前方宝座上的根本上师,与现作释迦佛形相的根本上师无异无别,尽管形相不同,但与其他上师体性却是一样。这是其中一个观修要诀。我们可能对某些上师很有信心,不觉得他们有什么过失,但可能觉得其中一、两位上师,有很多不好的地方,甚难对他们产生信心。基于依止上师为道之根本,因此帕邦嘉宁波车和其他上师在讲解道次第时,曾教导弟子如何对这些上师引生信心。方法是观那些上师,为自己最有信心、不见任何过失的上师的化身,从而增进自己的依止心,并消除见师有过之心。
你们可能都听过珠康巴大师的故事。他的禅洞就在色拉寺的上方。他其中一位上师,是教他藏文字母的,但珠康巴大师觉得这位上师有很多过失,因此不把他观想在功德田。他花了多年时间禅修道次第,但始终生不起证量,于是请教自己的根本上师。他的上师问道:『你观功德田时,有没有遗漏任何一位上师呢?回去想想吧!』他返回禅洞后,开始点算,发现遗漏了教他认字的上师。他再去拜见根本上师。上师便告诉他:『到目前为止,你仍然一事无成,因为你漏了观想教你认字的上师。现在回去把他观想为功德田的主尊吧!』对于以上开示,我听过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是说应观那位上师为释迦佛的化身,另一个是说应在释迦佛的顶上观想那位上师。珠康巴大师立即如法修持,证量便如滂沱大雨般,滚滚而来。在大师的传记中,述说了他修道次第的行持,那是多么不可思议、发人心省,尤以菩提心为甚。从上述故事中,可以明白到,对所有上师具足信心是多么的重要。
在皈依境每位圣众跟前,应观想美轮美奂的桌子。他们对教法的体会,则化成一卷一卷由光所成的经函。佛法分为「教法」和「证法」。前者是指佛开示的义理,具有令心向善的功德。经典每一页都是由黄金制造,每一只字则是白银所成,耀目无比,流着甘露,宣畅法音。注解说经函应在圣众跟前,但我也听过把经函放在其右方的说法,即字句起首一方对着我们,尤如西藏典籍的摆放方法一样,写有经题的锦锻向着我们的一方。不论是皈依境或功德田,都可采用这种观想法。例如,在金刚瑜伽母的皈依境中,根本上师立在中央,现胜乐金刚的身相,其后方则为一卷一卷累叠的经典,字句的起首便是这样对着我们。
皈依境圣众对你十分欢喜。你应忆念他们的功德,铭记他们的大恩,并把自己完全托付给他们,思惟:『由无始以来的投生,我和如母有情一直饱受六道苦痛的折磨,特别是下三道的煎熬。』诵此祷文时,应对三恶道苦和轮回共通的苦困,例如人道六种或八种痛苦深生畏惧,确切体会何谓苦谛和集谛,并了知自己由无始以来,已无数次历经种种苦楚,但轮回的苦却是多么酷烈,多么难有终结。在《上师会供》的道次第祈愿文中,有以下一段偈颂:
「业及烦恼极汹涌,三苦海兽恒相侵。」
我不知道海兽是什么,也许是鳄鱼或海豚吧!不管怎样,这是指三苦不断逼迫我们的意思。一如汹涌大海,巨浪滔滔,波涛翻滚,烦恼也是一样接踵而至。一日二十四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内,烦恼生而又生多么难以按捺,委实不可思议。
举例来说,你怒气冲冲的时候,便不想修安忍心,只是想大发雷霆。那股愤怒是异常地不可遏止。尽管你曾多番听闻转心法门或安忍心的开示,并且已很熟悉个中的内容,但在那一刻却难以记起对治瞋心的方法。同样地,贪欲炽盛得很的时候,你的心也是一片昏暗,被欲望完全控制着,尤如身处黑房,又像巨浪冲毁整个城市一样。只要仍然执我为实有,每一秒你也是如此渡过。
被欲望箝制着时,你什么也想不起来,已把佛法拋诸脑后,结果你就此造业。你已历经不少由烦恼造成的三苦,但要承受的恶报还有很多,多得不可胜数。除此之外,你恒常被狂乱的烦恼操纵着,每一日不停造业,积集更多三苦的恶缘。以往的恶因已难以计量,现在还继续造恶行。你应这样思惟:『如每一天继续这样下去,我便无有出期。』体会到轮回无穷无尽的痛苦后,应作以下祈请:
「怖畏无边生死海,解脱心生求加持。」
轮回的苦是多么深切,多么难有终结,因此应继续思惟:
『这一次我获得暇满人身,不仅饶具意义,而且极难值遇。此外,更遇到佛陀极其稀有难得的教法。如当下不善用这个机会,成就正等正觉,断除一切痛苦,自己和其他如母有情将继续饱受轮回共通的困苦折腾,特别是三恶道的痛苦。在我跟前的上师三宝,能带领我等众生脱离种种苦痛。为了所有如母有情,我必须成就一切种智,现谨向上师三宝皈依。』
你应以这种心念,与一切如母有情寻求皈依。
帕邦嘉宁波车曾就思惟恶道苦,给予以下特别的开示。首先,你应想象自己已堕进下三道,受着极寒极热地狱的折磨,而那是多么难以忍受。接着,向上师三宝寻求皈依,观想甘露光净化自己的恶业。你可能会想,自己并不在恶道,只是幻想而已。这样便应思惟:『没错,我仍未生于恶道,但却造了不少恶业,令自己受三涂苦的折腾。』知道自己恶贯满盈后,应一再忆念上师三宝,净除自己的不善业。换言之,第一步是想象自己正在承受恶道难忍的困苦,然后皈依上师三宝,净化恶业。第二步是忆念自己已作不少三涂的苦因,然后再寻求皈依和净化恶业。第三步是思惟皈依境的功德,诵皈依文,观甘露光流射,净除恶业,并观想自己已获得种种证量。
皈依上师
诵「皈依上师」时,应明白跟你结过法缘的诸位上师,虽化现为人的身相,但体性是你的本尊或释迦佛,视乎你觉得观哪个形相较为亲切。经典中记载,久远以前,释迦佛向他的上师宝藏承诺:『在浊世时(即人寿一百岁,称作诤劫的时候),我会调伏贤劫其余一千位佛也不能教化的众生。』我们现在身处南瞻部洲,生而为人,也是诤劫人寿百岁的时候。释迦佛承诺会在此时接引我们。在佛的圣语诸种事业中,为众生说法是至高无上的。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摄受众生,令他们脱离诸种痛苦。我们多位上师正在履行佛的事业,开显我们所需的种种教法,令我们臻至正等觉位。
我想再提一次,即使上师只是给你观音心咒(唵嘛呢啤咩吽 OM MANI PADME HUM)的口传,并没有为你讲解个中的含意,但他已在你的心田留下种子。之后,也许在这一生,你累积了更多善业的时候,种子便会发芽生长,令你有机会值遇观音心咒的教法,听闻注解,明白密咒乘方便和智慧、色身和法身合一的道理。你会更清楚和深入了解有关道理,能够修习和生起菩提心,取得道次第的证量。即使种子今生未能成熟,但来生也会发挥效力,令你对观音心咒的含意无不通晓。曾有雀鸟听闻龙树和世亲诵经,下一生成为僧人和大学士,对那些典籍了如指掌。同样地,来生你会知得更多,更精进修行,通达观音心咒的意义。由此可见,上师给你观音心咒的口传,必定可逐步引领你到达成佛的果位,这是不用怀疑的。
这些上师跟诸佛一样,都做着伟大崇高的事业,为众生开示佛法,引领我们到达正等觉位。如不视他们为佛,还有谁会是佛呢?除了他们之外,没有人堪称为佛。这一点在经典中已有证明。如只是以一般见识,错误的想法看待他们,便会觉得他们不会是佛的化身,只是一批凡夫俗子。尽管释迦佛承诺会教导我,但他好象不知去了哪儿,他应该是在某些地方吧。不清楚他如何可接引我,现在令我成佛的,只是这些凡夫俗子!佛更没有给我灌顶、口传、注解、密法开示,凡夫俗子比佛更能善巧摄受我呢!如你相信自己的邪见,便会得出以上错误的结论。再进一步,你会认为佛没有一切种智,不知道心的底蕴,不懂得怎样接引有情。或许,他虽然具备一切种智,但没有摄受有情的悲心;又或者他具有悲心,但没有圆满的威能接引众生。由此可见,以上众多错误的见解,都是在显示邪见的荒谬。事实上,佛具有一切种智,对众生有着无限的悲心,具备圆满的威能摄受有情。如一位圣者具有以上种种功德,便可堪称为「佛」,但只要以上三种功德,欠缺其中一种,便不配「佛」的称号。
忆念释迦佛所作的承诺,萌生上师即佛的信心便十分容易。你会对上师更感亲切,更易产生作为道之根本的信心,而不会三心两意,一时想他是佛,一时想他不是佛。至少,你会较倾向想他是一名觉者。我们应纠正自己的想法,以为上师不是佛,只是凡夫俗子。
佛甚至会摄受畜道有情,以及人道以外的众生。我既已生而为人,获得八有暇十圆满的人身,境遇比畜道有情为佳。跟它们不同,我能听,能思考,能理解,能闻思修,已皈依三宝。佛既能摄受它们,我又怎可能不为佛所摄受?忆念皈依的四个大纲,也会很有帮助。第一,佛是可堪皈依的对象。第二,佛能善巧接引众生,令有情免于险难,并能断除众生的烦恼、所知二障。第三,佛的悲心遍及一切有情,不分亲疏远近,因此佛一定会体恤我的苦困。第四,佛为一切有情服务,不论众生有否利益他、供养他、是否喜欢他,他也会一律摄受。为此,佛对你爱护有加,必定会令你臻至觉位。这一点能非常有助你视上师的体性为佛,生起依止上师的证量。你应忆念道次第中金刚总持的一番说话,或你认为最感受用的教诲。本着上师即佛的心,或如更有效的话,本着上师即释迦佛的心,开始诵「皈依上师」祷文。
念诵时,应深信诸位上师的体性为释迦佛,观想从皈依境的顶、喉、心、脐、密五处,射出白、红、蓝、黄、绿五色甘露光,然后融入自身。如诵一百零八遍「皈依上师」或「南无咕噜啤」,观甘露光从中央的释迦佛、根本上师和传承上师流出,首五十四遍作净化恶业之用,后五十四遍观想自身取得证量。
你必须深信上师即佛。这是上师瑜伽的要诀,不然便是背道而驰。诵「皈依上师」时,如不观师为佛,便无法引生净化恶业的意欲。你相信上师的体性是佛,念诵皈依文便非常有用。你应回想上师给你的开示,以及不如法依师的过错,例如发怒,生起邪见,违逆师训,犯别解脱戒、菩萨戒或密乘戒。你必须坦白承认,自己对这位上师做了哪些错事,对那位上师又犯了那些过失。你应回头猛省,净除恶行,特别是对上师所作的恶业,例如伤害师身、藐视师语、扰乱师意、萌生邪念、责难上师和弃舍上师。最后一点已包含一切过失。不过,如逐一反省对每位上师所犯的过错,将十分有效。你的依止心会更强,忏悔心会更真切,净障威力也更大。这样便能在短时间内,灭除对上师所作的众多恶业。
诵毕作净障之用的数目后,想象身体已完全清净,观恶业化成浊水、黑烟或黑炭等,经毛孔及大、小二便处排出,就如身体骯脏得很,淋浴时垢秽尽除,或像洗净脏兮兮的水杯一样。之后,应深信对上师所作的恶行,连少许也不复存在。诵首五十四遍「皈依上师」时,集中观想白色甘露光,藉以净除恶业。据悉,观甘露流降,有助成就幻身。观光芒散射,有助成就净光。
做获取证量的观修时,应专注观想黄色甘露光,想象获得上师一切功德。诵毕余下五十四遍后,则观想已取得上师圣身、圣语、圣意种种功德。
如开始时不视师为佛,这样修不会有任何感觉。如你深信每位上师都与佛无别,便能获得他们圣身、圣语、圣意的功德。念诵后,观每位上师一分为二,融入自身,我觉得很有帮助。
你可想象,除了自己外,其他有情的业障也完全净除,并已取得上师的证量。皈依法门包括三个环节:消除业障、取得证量和获师摄受。
畏惧轮回和深信三宝,是声闻和缘觉乘行者皈依的因。悲心是大乘皈依的另一因,行者不能忍受其他有情正在受苦。在《六加行法》第一段皈依文,虽没有明示:「我和如母有情皈依三宝……」,但念诵时应这样观修。如宗座解释,你诵念「皈依上师」或「南摩咕噜啤」时,应先观六道众生现各自的形相,净化他们的恶业。之后,观他们为人相。这是很有用的禅修要诀。在《六加行法》的注解中,指出应观众生为人形,但受着各道的煎熬,以便观想他们在你带领之下,一起念诵皈依文。换言之,众生跟你一同念诵「皈依上师」。观想则没有分别,即大家一起向上师皈依。在迦举派的前行法和皈依文中,除了观想外,还会说明:「我和众生皈依三宝……我和众生顶礼……我和量等虚空的如母有情,向珍贵的上师佛陀皈依……」。
皈依佛
诵「皈依佛」时,应观「出佛身血」等恶行得以净化。你可能会想,自己没有做过此事,要将之忏净,真是莫名其妙。不过,无始以来所犯的过错,我们实在无法记起。做了这样的恶行,也不足为奇。往昔魔罗向佛掷石,佛身虽非血肉之躯,但因凡夫业缘的使然,众生便见到佛身出血。对圣物妄下判断,例如论佛像佛画美丑,也属恶业。曾有瑜伽行者让阿底峡尊者看文殊像,问道:『手功好不好呢?我花了四个金币的啊!』尊者答道:『文殊像无分好坏,但手功一般。』为此,如你需作出评价,便应如尊者一样作覆,不应说:『这度母像身太瘦』或太胖,或诸如此类的东西。这样实属不敬,像是说佛身有瑕疵。以佛像作抵押,当作普通物品典当,也是不敬的。此外,不以弘法利生为宗旨,把圣物当货品买卖,这种生意非常差劣。以瞋恨心破坏佛像佛塔,或把装脏的咒和物料挖出,也是不善业。
此处要忏净的,包括毁犯和破损皈依佛宝的学处和律仪的恶业,包括共通和各别的恶业。我们皈依三宝时,除接受皈依的律仪外,还承诺会遵守三条「应修学处」,以及免犯三条「应遮学处」。皈依佛宝后,便不应依止外道诸师,而应忆念佛的功德,即使佛像破损,以泥巴或任何物料塑造,都应视之为真佛,放在洁净的高处,不得丢进垃圾堆或跨过,连一小片也必须珍而重之。
如诵一百零八遍「皈依佛」,五十四遍应用以净除毁犯学处的通、别两种恶业,余下五十四遍则作获取佛圣身、圣语、圣意功德之用。听闻道次第教法和研修《现观庄严论》或《七十空性论》时,都会听到有关佛三业功德详尽的开示。你应在念诵时回想这些内容。
佛的圣意有两种功德:智功德和悲功德。佛对你的悲心,比你对自己的关注强千千万万倍,实在不可思议。在《宝性论》中,以九个例子说明佛事业的功德。研修此论对修心大有裨益。诵「皈依佛」时,应忆念佛的功德,例如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并想象已取得这些功德。
修皈依法门,特别是皈依法宝,所研读的经典或哲理(例如中观见),都变得非常有用。明白中观哲学,令你的皈依修持极具深度。愈了解中观见,你的信心愈大。你修皈依时,会清楚明白道理何在,更会为曾习中观见深感高兴。不然,你对皈依的理解一开始便非常有限。皈依法门的内涵,包括了净除恶业,以及成就道和果两方面(即佛的三身)。广大经论便说明了这些道理。这一切都融会于皈依之中。
诵「皈依佛」时,观四部密续本尊、贤劫千佛、药师七佛等散射甘露光。完结时,深信自己和其他有情,获得诸佛每一种的功德。
皈依法宝
此处也包含三个环节:消除业障、取得证量和获得摄受。诵「皈依法」时,应观想经典散射甘露光,完全净除你对法宝所作的通、别两种恶业,包括毁犯学处、不敬佛法,例如谤舍正法、把经典当作普通物品,或卖经为食。修取得证量的观想时,主要获得的是灭、道二谛的证量,即见道和修道的无间道。换言之,即悟空的般若智慧。如未曾广泛学习经论,不大知道这是什么,便应想象已取得依止上师至圆满佛果的证量。同时,观众生对法宝所作的罪障得以净化,明白教理之余,更通达整个菩提道。
念诵「皈依法」的祷文,并作净障观想时,思惟以下的道理将十分有用:执取自性实有的无明,是多么遗害无穷,应尽量体会其祸患。即使我们尚未证空,但也会认同佛的说法,即心于五蕴上假立名称,「我」才会存在,这是显而易见,合乎逻辑的。不依假名处和心而存在的「我」连微尘那样小的也没有。没有人会迫你:『你不信「我」是自性实有的话,便把你关进监牢,让你吃尽苦头!』或者:『你不信「我」是真实存在的话,便充公你的积蓄和财产!』事实上,自性实有的「我」从未存在,就像这一刻,你手中并没有数百万元。执我为自性实有,是毫无道理的,也不会有任何好处。不过,你不断执着独立自存的「我」,带来不可胜数的问题。这执着实有的无明,更是轮回的根源。我们所想所见的「我」,是多么与事实不乎,因此而起贪起瞋,被烦恼蒙蔽,又是多么愚不可及。
诵「皈依法」时,应沉思此等痛苦、违缘和困惑,以及自己如何因无明萌生烦恼。之后,思惟业果法则、下三道苦、上三道苦,以至十二因缘。轮回的苦既无起始,也难有终结。生死之际所有的艰困,也是由此而来。无明是多么险恶,为祸无穷,比千千万万条毒蛇、千千万万颗原子弹还要危险。我们应以此为例,思惟执我为实有的无明,比众生都变成你的敌人,向你拳打脚踢,甚至置你于死地,还要厉害。没有这个「我」,便不会被千千万条毒蛇或千万颗原子弹侵害。世上也不会有人可伤害你。反之,即使没有武器加害、没有毒蛇、没有人要袭击你,但无明却令你造业,堕下恶道受苦。为此,我们应厌离苦因,尤以无明为甚。这样观修很有助益。
需予净除的四种恶业中,首要的是谤舍正法。在《广论》和帕邦嘉宁波车的道次第教法中,引用了一部经的内容。释迦佛告诉文殊菩萨:『谤法的业力很微妙。』这里不是说业力微不足道,一会儿便会消失,而是非常沉重。释迦佛还说:『文殊,说佛某些法好,某些法不好,便是谤法。』如你想:『这是佛为菩萨说的法,那是佛为声闻缘觉说的法』,便属谤舍正法。换言之,你是在想:『这些法不是给我修的,是给菩萨修的,那是给声闻缘觉行者修的。』或说:『这些法可修,那些不可修,这不是给菩萨修的。』又说:『此法属声闻缘觉乘,是给小乘人修的,不是给我修的。』还有:『噢!我是大乘行者,无需学声闻缘觉的法。小乘律仪的教法,不是我学的。』以上都属谤法。同样地,如小乘行者说:『这是大乘法,不适合我的。』这样也是谤舍正法,特别是他们明知那是佛的开示。不过,即使他们不知道,但也已作了谤法的恶业。有些尼泊尔人不会从西藏上师学法或受灌顶。他们较热衷上座部的教法以为大乘法是龙树菩萨说的,在龙树菩萨之前并不存在。在斯里兰卡和某些国家,有些人确实是这样想。他们认为,藏传佛教完全是西藏上师自创的。事实上,藏传佛教也是由佛所说。说以上一番话者,便是谤舍正法。
此外,说某些法不是给菩萨修的,也属谤法的恶行。实际上,没有一法不适合菩萨修学。佛说的任何教法,菩萨都必须懂得。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的愿求是惠泽群生。他们必须知道,哪些众生只是有缘证得小乘涅槃果位。不论是声闻或缘觉涅槃,菩萨为了引导行者到达果位,都必须学习那些法门,以便说法导众。换言之,如众生有慧根的话,菩萨便可依照他们的业力,引领他们至正等觉位。为此,菩萨必须通达藏传佛教四派的教理,以便带领缘份不同的众生,到达开悟的境地。对某人来说,某派的教法并不对机,难以理解,也许宁玛派的较为适合,更易引生信心。由此可见,众生的业可谓千差万别。
如你认为,学《现观庄严论》、《俱舍论》、《释量论》纯属理论研究,只能增长思维能力,对修心无用,因而放弃修学,便造了谤法的重大恶业,更贬抑了佛陀的教法。如某人对皈依和业果这些基本的义理,欠缺充分的理解,以及实修的经验,便颇容易萌生这样的误解。
如你想:『这些道理太难明白』,或者:『这不是适合我修的』,便是谤舍正法。就以《六座瑜伽》为例,诵母续三昧耶时,会见到有关「二种印」的律仪。所谓「二种印」,即观想出来的手印母(智印)和实体的手印母(业印)。尽管你还未达到这个程度,但如你舍弃这个法门,或觉得有点厌恶,便是谤舍正法。修此法可能仍未合时。不过,你必须相信其助益,并发愿他日自己有资格修持。用手印母是取贪欲为道的方便法门。同样地,即使你不明白大经大论的内容,但也不应想:『这不是给我学的』,而应这样想:『我现在虽然不懂得,但他日定会学习,明白当中的道理。』这是发愿,不是舍弃。据教法所示,你应祈求将来可学懂有关的经论。
帕邦嘉宁波车在讲解皈依时,指出藏传佛教四派都是佛的开示,说这派好,那派坏,也属谤法的恶行。有这种分别心,基本上是不明白道次第教法的首部分纲要,即道次第的四种殊胜。宁波车以画为例,说明这个道理。要画成一幅画,须使用颜料、色彩、画笔、铅笔等等。这些东西虽各有不同,但每一样都互相配合,没有一样破坏画的协调。同样地,不论小乘佛法,或大乘波罗蜜多乘和四部密续的教法,以至藏传佛教四派的不同论调,一概都是令众生开悟的法门,没有一样有违成佛的宗旨。
道次第教法的第一种殊胜,是「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第二种殊胜是「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即甚至一字也不可忽视。这是闻、思、修道次第取得的体会。第三种殊胜是「易获佛陀密意殊胜」。这是指不论你学什么,例如《释量论》、《俱舍论》等五部大论,都可以很易把有关内容,连系到三士道的纲要。换言之,那些经论都是三主要道,特别是空性见的注解。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颂》中指出:
「诸佛经典的要义为出离心,佛及佛子称颂之道为菩提心,欲求解脱的贤士之门为空性见。只要不虚妄的现相缘起和性空仍有分别,便尚未通达佛的清净见。」
「尚未」是指,即使有人对空性有点体会,以为自己已证得空性,但只要缘起和性空对他仍有分别,不论他怎样以打雷那样大的声音,向十方世界宣示自己悟空,事实上他还未证道。
大师续说:「依仗上师这位善巧的船长,登道次第的舟航,便能横渡广大经论的汪洋,无风无浪地立即找到佛的清净见,觅得三主要道这海中之宝。」
帕邦嘉宁波车在道次第教法中,提到跨过经典、佛书,也属谤法的恶行。传承上师常常指出,看经书时用口水翻页,是不敬的行为。明白到这一点,而见到别人这样做时,便不会依样画葫芦。此举会积集恶行,妨碍你取得证量,因此切忌模仿。我从未见过西方人这样做,但知道此事总是好的。铃宁波车(His Holiness Ling Rinpoche)在大吉岭讲解道次第时,说道:『用口水翻经书,会令你堕入金刚地狱。』宁波车指出,应在旁边放一杯清水,点湿指头,然后才翻页,或点算页数。如不知道此举会犯不敬典籍的恶业,而见到别人这样做时,便可能有样学样。宁波车更劝谕大家不要把报纸掉进厕所。这可能是指藏文报纸,我不大肯定,但当时听来的是英文报纸。在时轮金刚灌顶中,宗座说应尽量避免对印刷品作出不敬的行为。不过,英文刊物现时比比皆是,似乎也没有什么办法。
此外,在经书上标明某些句子或道理,方便搜寻,或突显内容,也必须多加留意。很多藏人会用齿垢,标明经书上的段落!这是因为在西藏不易买到胶水,所以齿垢是最方便的东西。藏人会挖点齿垢,涂在经书上,贴上一片纸,标明重要的地方。他们这样做,也是因为没有学过道次第,以及依教奉行。如你在经书上划上标记,当作供养,便尤如替佛塔髹漆,或绘画佛像,是可累积功德的。不过,如你当经书是普通的物件,便不是在积德,而是在造不敬典籍的恶业,会令你堕入黑绳地狱。我甚至怀疑涂上颜色是不是恶行……我在经上划上标记时,会质疑自己这样做如不如法,但我想应该是可以的。我们绘画佛像时,也会用上不同的颜色。最重要的,是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帕邦嘉宁波车在道次第教法中,还指出风吹走经书的纸张时,可把念珠放在上面,否则你不能在经上放任何东西。耶喜喇嘛圆寂后,我离开美国,跟护联会委员会成员一起拜见宗座。我请求宗座为护联会给点意见。那时候,我们送给宗座的,不是佛经,只是一本小册子,并请他加持一个佛塔。佛塔是放在小册子上面的。宗座便说:『不应把佛塔放在经书上。』知道这些细节很好,否则每一日你都会造障道的恶业。
我上次在夏威夷巡回说法时,曾造访某些弟子的家。见到他们的佛坛,感到既惊讶又欢喜。其中有一位弟子,我不知道他有多专业,但他好象自己一手设计房子和佛坛,完全没有浪费任何空间,真可谓地尽其用。他把所有经典、西藏文献图书馆多年前出版的一小套丛书、藏译英的典籍,以及其他佛书,井然有序地放在书架最上一层。下一层则安放佛像,更有玻璃门覆盖前面,十分清洁整齐。打开书架的另一面,你看内面是平的,应该没有什么,但其实放着很大的手鼓、铙钹和其他从菩提迦耶或达伦色拉买回来的法器。我想他真的是应有尽有!那是我在别人家中所见最好的摆设……我肯定还有其他我没见过的!不过,只是看他家里禅房中佛坛的模样,便立刻知道这家人懂得皈依的道理。我把此事告诉他们。他们听到自己做得如法,也很感高兴!
此外,包经书时,不要像装行李或背包一样!你应想象自己正在供僧服。这样每一刻也是在累积功德,即安乐的善因。不这样想的话,便会失去积集善业的机会。你可把所积的功德,回向给每一位有情,这是很了不起的。一部道次第典籍说:「谤法的恶业很沉重,比破坏世界上所有佛塔的恶业还要厉害,而舍弃经典的恶业,则比杀掉恒河沙数的罗汉的恶业还要严重。」
虔敬地把佛经、佛像或佛画等圣物,放在洁净的高处,对心灵颇有助益。放得乱七八糟的话,你的观想不会清晰,更会心烦意乱,不能忆记所观修的对象。反之,如佛坛整齐干净,内心便会悦意平和,清明在躬。由此可见,佛坛的摆设会影响我们的心。
另外,必须把见、行有误的宗教书籍,与佛经分开摆放。传承上师讲道次第时,通常会在皈依部分给予这个开示。在佛坛上,如把佛经和其他书籍放在一起,你的心便会受到影响,也许令你不能清楚了解和深信正见。对凡夫来说,其中一种正见是业果之理,另一种是空性正见。
说回上文那对夫妇。我细心观看他们的藏书,几乎检查了每一本。他们把诸位上师的著作放在一处,多数是达伦色拉那儿出版的书籍,包括梭巴格西宁波车(Geshe Sopa Rinpoche)和立顿格西宁波车(Geshe Rabten Rinpoche)教法的译本。我肯定他们都读过全部的藏书!此外,缺了页或破损的佛书,你也要予以尊重。见到有人放在地上或路上,应虔敬地拾起来,放在洁净的高处。你可能仍可看到一些内容,甚至一两个字母,而这些便是菩提道的开示,能令你断除二障,成就觉位的教法,应视之为真实的法宝。在西藏和索卢恭布等地(我出生的地方),人们会在雨水不会沾湿的石上造矮墙,髹上白色,像是佛塔一样,并把缺了页的经书等放进去。由于经书不会被雨沾湿,因此也属敬法的行持。如果没有其他办法,最后一个选择,便是一面念「唵阿吽」,一面把经典烧掉,不然把经典放在地上,你和很多人会因而造业。迦当派格西是道次第的传承上师。如他们见到一张印有佛法的纸,掉进厕坑,也会伸手进粪尿中,把那张纸捞起来,放在高处,以示尊重。
此外,把经典当作一般东西,作抵押之用,或卖经为食,也是谤法的恶行。你们也许听过杰冈巴大师(Lama Serkhangpa)的故事。他是观音菩萨修行法门的大瑜伽师。有一家人,请大师和四位僧人到家中做会供。那家人捉襟见肘,便卖了十二卷《般若经》,用得来的钱买食物,供养大师和其他僧人。大师受供后,身体疼痛不堪,于是在定中观察,见到一个白色「阿」字,在体内四处游走,令他痛不欲生。大师常常亲见观音菩萨,便向菩萨问个究竟。菩萨说道:『那家人卖了经典,用得来的钱买食物。你吃了那些东西,便感到不适。你的盖障非常微薄,所以即时受报。那四位僧人现在还好好的,但死后却会生于地狱。』菩萨指示大师以金汁抄写《般若经》,并修除秽法(drutor)。如有人吃了用贩卖佛像佛经等得来的钱买来的食物,便可修此法净除污染。杰冈巴大师便是修这个法门。
一次僧众拜见宗座时,有人提及以出版佛经维生的问题。我记得宗座答道:『如出版佛经是你的工作,而你又没有其他谋生办法,便唯有以售经得来的钱维生。』如你有其他方法维持生计,最好还是选择那种途径。不过,最重要的是发心。你听闻大德开示时,通常都会提到,你不可以售卖佛经佛像等东西。然而,如没有人印经造像,其他人便没有机会累积功德。举例来说,有两三个人开业造佛像,不论是为了利己或利他,造出来的佛像数目有多少,都给予许多其他有情积德的良机。譬如,自己请一尊白度母像或长寿佛像,便能增福延寿。如有人面对非时而死的险难,送他长寿本尊像,可令其长寿安康。消除非时而死的方法之一,是请人画唐卡。此举除可消除寿障外,还可净化恶业。请上师占星或卜卦,通常都会说,如你造某某佛像,便可消除罪障,不生三恶道,转生人天善道,不然便会生为饿鬼、牦牛或龙!向佛像佛画作供的话,功德更是不言而喻。
此外,请佛像或佛画回来,每一次观看都能净化大量恶业。经中有云,即使有人以瞋心观看佛像,但始终也会令他见到千千万万位真佛。佛的弟子能亲见佛陀,随他学法,侍奉供养,而臻至上品资粮道的行者,能见无量无数的化身佛,这些都是往昔看到佛像或佛画的善果。见到佛的形相,令人深生景仰,生起成佛的意愿。为此,印经造像的人,给予许多有情积资忏罪的机会。尽管该两三个人只是为了谋利,需为此下地狱,但无数有情却获福无量,种下成佛的善因。对佛所作的每一件善事,例如恭敬礼拜,纵使没有生起贤善的发心,但也会令你今世财富丰盈,来世转生善道,更会令你成就觉位。
如没有人出版佛经,背负造业的恶果,其他有情便无缘读经,值遇佛法,更无从借着闻、思、修,获得道次第的证量,消灭内在的盖障。我重提这一点,因为如没有人印经造像,我们便不能每日向家中坛上的圣物作供,积集许多功德。由遇到佛法,皈依三宝,以至向圣物作供(不论是自己请,或别人赠送的),我们都积集了不少功德。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将无从积功累德。
弥勒佛往昔为僧,遇到一名女子,因找不到夫婿,宁愿了结残生。当时,那位僧人兴起无量的悲心,于是决定:『为了不让她自杀,造下沉重的恶业,即使自己要下地狱,受大苦多劫,也要成全她的愿望。』他的悲心是多么深切,完全舍弃了自己,只是一心关顾她的利乐。尽管舍戒是不善业,果报是堕入地狱,但这却成为极善巧的方便道。弥勒菩萨以此善行,早四万劫出离轮回。同样地,释迦佛仍在行菩萨道时,在船上杀了一个人。那个人本来是要杀五百位乘客的。就是因为佛陀舍自爱他的悲心,令他早脱轮回十万劫。
现时,许多众生深陷无明,欠缺佛法的智慧,令他们受尽痛苦。我们必须发大悲心,舍自爱他,承受一切苦果。不论当中遇到多少困难,也要代众生受苦。这样你的心,便不只是关顾一位有情,而是千千万万位众生,令他们有缘读到佛经,可以闻、思、修佛法,累积功德。这是很了不起的。如你能够这样完全舍弃自己的安乐,便尤如以上两个事例,产生很大的净障威力。
诵「皈依法」时,应忆念法宝的殊胜。第一是「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第二是「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第三是「易获佛陀密意殊胜」。借着闻、思、修道次第,行者便能了悟这三种殊胜,进而通达第四种殊胜,即「极大恶行自趣消灭殊胜」。
皈依法时,最好是用心思惟法宝如何指导我们。对佛宝和僧宝也要深究一番。既已皈依三宝,但三宝如何摄受我们?这样想我觉得很有帮助,会令你更热衷修行。
法宝的功德和利益来自依师之心。我想强调的,是依止上师的证量,能令我们免生邪见和轻蔑上师,更可防范由此而来的一切问题。视上师本质为佛,虔诚依止,邪见便无从生起,令你不会在言谈举止之间,藐视上师。这样你便不会陷于不如理依师的八种过患,以及对上师造作极大的恶业。依止上师是道之根本,如法依止能带来八种利益,包括不断迈向佛果。如一日二十四小时都如理依师,遵循师训,甚至只是奉行一则开示,每一秒都会令你更接近觉位。依师的第一种利益,是能令诸佛欢喜,还有不被魔罗恶友影响和加害,更能令一切恶行烦恼自然消灭,道次第证量顺易产生,生世不缺善知识接引,以及迅速圆满佛果。由此可见,只是证得依师之理,利益已是不可思议,不但能令你成就觉位,更能令你接引的每一位有情,圆成佛道。你应广泛思惟依师的功德,然后诵「皈依法」。
接着,应思惟舍弃今生和六道轮回的利益。我之前已提到,禅修空性的功德,以及生圆二次第如何护持内心。此外,更指出如欠缺菩提心,我爱心怎样造成无比的伤害,菩提心又如何可带来不可思议的利乐。诵「皈依法」时,思惟以上各点很有帮助,能令你法喜充满,想立即取得证量,连一秒钟也待不下去。
我们首先要舍离的,是执此世心的恶念。一日二十四小时,这种恶念令你所做的一切,不能成为清净的行持,更令你担惊受怕,疑神疑鬼,想着坏事降临!尽管你平安无事,但贪欲却令你抑郁沮丧。多种疾病,也是由此而来。此外,求衣求食,求名求利,令你不能持续修行。你尝试闭关,甚至只是想打座一小时,也记不起应想的东西,满脑子都是不应想的事情!更把开始关课的时间一拖再拖!这一切都是执此世心的祸害。
这些都是由不明白道次第的首部分纲要,即道次第的四种殊胜。明白到暇满人身的义大难得,以及死无常之理,特别是死期无定,只是浪费一小时,甚至一分钟,都会觉得损失惨重,尤如失掉堆积如山的黄金,因此不会虚度光阴。你的体会愈深,执此世心的恶念愈难抬头。吃饭、走路、睡觉等日常行为,更易契合佛法的修持。你会发现,没有时间做无谓的事情,却有充裕的时间修行。
如有人对业果深心信解,便会连造小恶也畏惧得很,怕得像是要犯下重大的恶业,例如破根本戒。他更会明白,连造少许的善行也非常重要。经中有云:
「既已深信业果法则,请加持我,让我避免造作乃至非常微细的恶业,并修习一切善行。」
如你首先思惟执此世心的过患,以及由此而来的艰困,之后才沉思下士道的下一个课题,便会带来很大的助益。你的心会很宁静平和,尤如持续不断的水流。没有了执世心的恶念,昼夜都能安住在佛法的境界中。
如曾学习说明道、地内容的《现观庄严论》、《地道建立论》或《七十空性论》,便应忆念这些课题,一面诵「皈依法」,一面沉思有关道理。你应满怀欢喜,广泛速修整个道和地的内涵,并思惟获得这些功德的利益。这样你的修行便很有深度。
在念诵后一半的「皈依法」时,你可思惟密乘道、地的内容,忆念其功德和利益,例如修密法如何护持你的内心,免被盖障蒙蔽,以及极其善巧的密法,怎样引导你圆成佛道。接受四灌顶后,合资格的金刚弟子便成为法器,堪能修习近似三身道的生起次第法门,留植净化庸常死亡、中阴和投生的种子,成就法、报、化三身的果位。
在生起次第的基础上,行者进而得证语远离,再臻至意远离的境界,体会俱生大乐,取得喻净光的成就。由于行者已积集成就法身的直接因素,故此可在短暂的一生中成就觉位。他更可藉此成就不净幻身,让他在浊世非常短暂的一生中开悟。修事部密法,也可令你在一生中圆成佛道。不过,要在浊世非常短暂的一生中成佛,其中一个因素是证得不净幻身。这便是密咒乘极其善巧的方便之道。
菩萨首先要分别证得义净光和清净幻身,方可臻至净光和幻身的双运位。义净光是指断惑悟空的成就。清净幻身从义净光而来,是指舍离惑业的境界。据波罗蜜多乘的讲法,由大乘资粮道至见道,行者须在第一大阿僧祇劫积聚功德。由大乘见道臻至第八地,须在第二大阿僧祇劫累积资粮。由第八地至第十地,则须在第三大阿僧祇劫积功累德。菩萨成就义净光之前,须首先累积由资粮道至第十地所需的一切功德,而达到这个目标的善巧之道,便是证得不净幻身。由此可见,成就不净幻身的利益很大。行者更可藉此成就义净光,进而证得清净幻身,然后再在净光中修定,臻至无学双运道的阶位,积集成就法身的直接因素。通过金刚喻定,便可完全消灭微细分别见,成就清净幻身和净光心,达到七支和合的双运境界。这样行者便尤如水中月映,应众生之心,任运自然利益有情,没有丝毫错谬。月亮不会想:『我现在要在水中现出反映。』明月升起时,不论是汪洋大海,或点滴露珠,只要没有阻隔,便会见到它的反映。佛陀便是这样子惠泽群生。
诵「皈依法」或「南摩打吗也」时,首五十四遍是用以净除共通的恶业和不净的妄念,特别是对法宝所作的恶行。诵余下五十四遍时,则专注想象已获得由依止上师至圆满佛果的功德和证量。你可思惟无上瑜伽部密续的内容,并想象自己已生起有关证量。此外,更可忆念皈依密法的利益,以及密法如何引领你圆成佛道。
此处也包含三个环节:消除业障、取得证量和获得摄受。
皈依僧宝
诵「皈依僧」即是依止僧宝。三宝各具世俗谛和胜义谛的一面,这些我们都一并皈依。皈依僧宝时,我们须依止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僧众。前者是指已证得灭谛和道谛的行者,泛指在家众和出家众。这并不是由外表决定的,灭、道二谛的证量才是取决的因素。帕邦嘉宁波车在讲解道次第时,指出四名持戒清净的比丘,便属世俗谛的僧宝。为此,诵「皈依僧」时,我们同时依止十方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僧众,不会说:『我只皈依西藏的僧众,不会依止金发的僧众的!』这一点我们必须弄清楚。
我曾有疑问:『依止凡夫僧,是否等同皈依世间天神?』道次第的传承上师反复强调,帝释或梵天等世间神灵,仍然未脱轮回,因此不可皈依。尽管世间护法和鬼神能赐予财富,以及给予援助,但不能带领我们出离恶趣,故不应向其顶礼皈依。凡夫仍在六道生死轮转,所以也是不堪皈依的对象。不过,我想最主要的是僧伽所作的事业。我们不可以世间天为榜样,但僧众的行持却值得我们仿效。他们护持二百五十三条戒。这是今生以至开悟安乐的泉源。如我们仿效僧伽的行持,便能确保自己免堕恶道。持的戒愈多,愈能停止造作三涂的恶业,更能净化往昔的恶行。这便是防止自己投生恶道的真正保障。现在,你应已明白皈依僧宝的利益,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僧伽也有责任,善持戒律,树立榜样。这是引导众生出离轮回最好的办法,有力地鼓励他们踏上修行之道。这个责任可谓重大得很。如你精进修行,建立良好的榜样,便能为有情带来不可思议的利乐。反之,你会令众生丧失信心,使他们堕进恶道受苦。不论是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僧众,都是借着增上戒、定、慧三学的功德接引众生。这是凡夫僧导众的独特方法。因此,最重要的是成就这些功德,作众生的典范。
举例来说,我们听闻或阅读宗喀巴大师的传记时,都会令我们生起成为大师的热忱。这便是僧宝摄受我们的方式。同样地,听到密勒日巴尊者的事迹时,我们也很希望像他一样,取得相同的证量,以及遇到像马尔巴译师的善知识。我六至九岁期间,曾读过尊者的传记三遍。那时候,我不懂得文法,只是不断读下去。那时年纪小,思路通明,因此感受很深,故事中一幕幕的画面,活灵活现的浮在眼前。我生起了很强的意愿,冀盼能遇到像马尔巴一样的上师。
我在西藏时,有一位僧人负责照料我。他供养多摩格西(Tomo Geshe)寺院的僧众,好让我受沙弥戒。我依循该寺的传统,背诵三大卷经函。我已在索隆恭布学识认字,因此他给我经典背诵。他问我会否成为他的弟子。我说:『好吧!』雪巴族地区的寺院都属宁玛派,所以小时候在索隆恭布,我很想入读敏卓林寺(Mindoeling)。那是宁玛派规模最大的寺院,也是保存和学习宁玛派教法和灌顶的主要地方。不过,我在扎什伦布寺(班禅喇嘛的寺院)时,有位少许像是武僧的雪巴族人,名叫卡真(Kachen)。他穿的僧裙沾了很多酥油,已变得黑兮兮的,腰间挂着很长的钥匙。他看来好象没读过多少经论,也没有常常出席会供。他主要的工作,是往返寺院和城市。这位僧人也想我成为他的弟子!那时候,教我字母的两位老师和一位雪巴族人伴着我。我们在寺院住了七日,没有出席会供,却前去领取金钱!会供差不多完结时,你仍然是可以排队领钱的!也许是那位僧人教我们怎样做的呢!在寺院最后一夜时,他坚持要我留下,做他的弟子。我彻夜不眠,盘算怎样可以逃之夭夭!那时候跟我一起的上师,现已不在人世。他们当时也同意我留下,做那位僧人的弟子!不过,我完全不想这样做!可惜,我又找不到逃脱的方法,实在无计可施。幸好,第二日早晨,不知为何,我的上师同意让我跟他们一起离开。
我的缘份是要出家为僧的。不知怎的,我遇到多摩格西寺院一位资深僧人。他在帕日(Phari)主寺的分院执行一些职务。主寺会派遣僧众到印度和西藏的分院。僧人通常会在分院逗留若干年,直至有其他僧人接替为止。我想一切都是缘份使然。我到了帕日的分院。第二天那位僧人给我大威德金刚的法本背诵。那是长法本来的!当时,我穿的是很旧的大衣,戴的帽也旧得很。他叫我坐在那家人门外,背诵经典。他和其他僧人则在里面做会供。我于是坐在那儿。那家人给我糌粑粉和其他东西吃。第二天,我好象跟他们一起做会供。那位僧人也许教了我怎样背诵《廿一度母赞》。除此之外,我没有什么可以跟他学习。不管怎样,他很和蔼可亲。我便问他:『你可不可以像马尔巴一样教我呢?』他说:『可以!』
话说回头,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有缘遇到多位功德等同马尔巴一样的善知识。他们都是十全十美。马尔巴、密勒日巴、那诺巴所具有的功德,我的上师也一一具足。整个问题不是我遇不到像马尔巴一样的上师,而是我连一个法也未能好好地修,所以现在仍是一事无成。
我们必须明白,皈依凡夫僧和世间天神实有天渊之别。即使凡夫僧仍未脱轮回,尚未证得灭、道二谛,但他们所行之道,将令他们臻至圣僧的阶位。依照僧伽的方法修行,持守净戒,是解脱和开悟的要诀。这便是僧宝接引我们的方法。僧伽的其中一种功德是戒行,而这是我们无法成办的。此外,还有许多功德,我们无从看见。皈依僧宝后,你要舍离恶友。恶友是指令你踏入歧路、不遵循僧伽的行持,以及背离僧伽指引的人,而你要奉行的,是每逢遇见僧众时,忆念僧宝的功德,以及对僧服予以尊重。
诵「皈依佛」时,所指的是胜义谛的佛(法身),以及世俗谛的佛(报身和化身)。两者我们都诚心依止。诵「皈依法」时,所指的是胜义谛的法(灭、道二谛),以及世俗谛的法(经典)。在僧宝方面,胜义谛的僧是证得灭、道二谛的圣者,而世俗谛的僧是四名持戒清净的比丘。诵「皈依僧」时,我们皈依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僧伽。由此可见,你根本不可能批评僧众,这是与皈依法门背道而驰的。如我们念诵「皈依法」,或在修《上师会供》时诵「诸佛正法贤圣僧……」,但却在其他时候说三道四:『喂!这个僧人很坏呢。那个很没耐性。这个又很吝啬。』这便是口不对心。
诵「皈依僧」时,需净化的是破和合僧的恶业。尽管你今生没有造这种恶行,但不能说过往生没有犯错。如你可以记得无始以来每一次的投生,并可以肯定自己没有破和合僧,这当然没有问题!宗座在讲解《上师会供》时,好象提及一些细节,包括剥夺僧伽供养的问题。如你要使用僧伽的东西,必须先获得允许,甚至一把扫帚也不例外,不然果报会十分严重。不过,如你是为僧伽服务而使用那些东西,便无须取得许可。
向三宝供茶和食品后,自己拿回来享用,我不知道是否属于盗窃。如你是本着舍自爱他的精神,要令自己长寿健康,把自己当作上师三宝和众生的仆人,藉以利益有情,这便另当别论。我的疑问是作供后,如以我爱心享用供品,情况又会如何。我曾请教铃宁波车。他答道:『你享用供品前,其实并没有把饮食完全供养佛陀,所供的只是其清净的性质,因此不算是盗窃。』不过,假若你不只是供养其清净的性质,而是把饮食完全供佛,我怀疑会有怎样的后果。举例来说,从某些地方拿走石块,或摘走植物时,尽管那些东西不属于任何人,但你也要请示该处的神灵,获得祂的许可。大瑜伽师杜.歌邦宁波车(Treu Kyorpoen Rinpoche)是许多苦行僧的上师。他的弟子包括传「粹取精华法」(chulen)给我们的崭巴弘道师(Gen Jhampa Wangdu)。宁波车现已圆寂。他证得圆满次第净光的成就。他曾告诫那些苦行僧,拿走扁平的石块作曼达供时,必须问准住在该处的神灵,否则便属偷盗的恶行。
如你是寺院的管家,用来供僧的饮食很是丰厚,但你只是拿出一点点的食品和茶供养僧人,而那些茶更稀得像热水一样,这便犯了非常严重的恶业。此外,如有人想供养十万元,而你满怀好意地说:『你不用捐那么多钱的』,因而减损僧伽的受用,即使只是少了一元,你的恶业也会十分沉重。这便等同剥夺僧伽的供养。帕邦嘉宁波车曾引用例子,说明这个问题。有功德主想向僧伽供养酥油,寺院管家却只是拿了一小片,说道:『你不用供那么多的。』即使他确有把那片酥油拿回寺院,但已积集极大的恶行。此外,假若你已决定供僧,例如送赠某部经典,而没有履行诺言,也会犯下这样的大恶。
另一种大罪是批评僧伽。《光明王经》(Dode Odkyi Gyaelpo)有云:『侮辱小比丘的话,解脱将延迟一劫。』。你们可能还记得铃宁波车说法时提到以下的故事。摩纳瓦劫毗罗的母亲告诉他:『辩不过那些僧人的话,便出口侮辱他们。』他于是讥讽僧人,说道:『你像老虎,又像驴子』等十八种动物,结果下一生化成有十八个头的大鱼。就是因为听从母亲的恶言,令他感得这样的果报。另外,有一个人取笑僧人:『你跳得像只猴子。』结果那个人生为猴子五百世。批评僧众的恶业真的非常严重。
我们生来具有暇满人身,如果连现在都觉得修行很是困难,转生为狗或猴子时,我们还可怎样修行?你应想一想,我们现在已有数不胜数的难题,不能随心所欲地修持佛法,转生为动物时,要修行简直绝无可能。有时候,我会有以上一番感想。要善用这副人身,真的极其困难,阻滞层出不穷。没有了这副身体,修行的机会便荡然无存。我们已积了不少恶业,而当人身坏灭,恶相现前时,境况会是怎样?人命只是在呼吸之间。如恶业未除,呼息一断,三恶道便迫在眉睫。起恶念,造恶事,实在易如反掌,特别是批评出家众和在家众。虽已积集恶业,但要腾出时间净除业障,十分困难。即使有空,也要为生活奔波劳碌。心思既是这样散乱,要净除所有恶业,委实难上加难。既已知道这些恶行的祸害,必须紧记切勿重蹈覆辙,不要再为自己的恶业进赈!
此外,你必须净除毁犯皈依僧宝学处的恶行。你不可跨过僧服,而应表示尊重。迦当派格西在路上见到一小片红布或黄布时,会忆念僧宝的功德,将之放在头上顶礼。迦当派格西会想到,曾披上这片布的人德行非凡,因此会将之放在高处。我们见到僧众时,不论是凡夫僧、罗汉、菩萨,都必须思惟:『他是我的向导,带领我出离恶道的怖畏,以及六道生死的险难。他正在保护我,令我踏上菩提道,成就觉位。』
钖岗宁波车讲解《六加行法》时,指出甚至应观想色拉、甘丹、哲蚌三大寺的武僧!他们的职责,是奉茶和面汤(thukpa)等东西。宁波车要我们把武僧也观出来,或许是在倒面汤呢!我说笑的!事实上,上师会供功德田中的僧伽,包括菩萨、声闻、缘觉、勇父、勇母、护法,全都是上师善慧能仁金刚持,即根本上师的化身。我估计宁波车的意思,是如果在功德田中观想任何僧伽,必须想象他们也是上师善慧能仁金刚持的化身,是胜义谛的僧宝。不管我们观不观武僧,诵「皈依僧」时,我们都一并皈依功德田中观想出来的僧伽,以及十方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僧众。
帕邦嘉宁波车在讲解道次第时,提到其上师达波宁波车(Dhagpo Rinpoche)在《皈依怙主上师颂》的一番话:
『如你批评僧众,说道:「下面那个僧人很急性子,上面那个很吝啬」,心想自己胜人一筹,那么你诵「皈依僧」时,恐怕要另立皈依对象,表明:「这位僧人我会皈依,那位我不会皈依的!!」』
这对修心十分有效。
如诵一百零八遍「皈依僧」,首五十四遍应用以净除对僧宝所作的恶行,包括通、别两种恶业。诵余下五十四遍时,则想象已获得僧宝的功德。如一位菩萨没有证阿罗汉果,而直接进入大乘道,那么他证得菩提心时,便会踏入资粮道,十三种功德会不断增长。在加行道时,他得见四圣谛的心像。臻至见道时,则成为圣者菩萨,进入初地。研究过《地道建立论》的人,应会记起菩萨每一地的功德。即使你没有学过此论,但也有其他论着,讲述菩萨地、道的功德,思惟僧宝的殊胜之处时,这些道理很发人心省。
在初地时,菩萨能入一百个定境,化出一百个身体,每个身体有一百位菩萨弟子围绕。菩萨能向这些弟子,开示一百种法门。他更能遍行一百个佛国,在那儿接受教法。这样的功德共有十二种。在第二地时,菩萨的功德会增长一千倍,可以化现出一千个身体,而在其后各地,每种功德会增长一百倍。换言之,在第三地时,菩萨的功德会增至十万倍。不过,我不知道十地菩萨有多少功德,应该是天文数字吧!罗汉已完全舍离苦谛和集谛(无明及其种子),并可示现无量神通,例如在微尘中化现一座大山。释迦佛圆寂后,有一位罗汉能在七日内,引领八万位有情到达见道位。不过,我不记得他的法号。那些有情全都证得空性,臻至圣者的阶位。这便是罗汉无量功德和威能的典范。胜义谛的僧伽还有其他功德,例如勇父勇母具有殊胜的乐空无二智,护法具有息、增、怀、诛四种事业的功德。由此可见,忆念僧宝的功德很能启迪心灵。
你应观想菩萨、声闻缘觉罗汉、勇父勇母、护法散射甘露光,进入自他身心,净除上文所述的一切恶业,并想象已生起僧宝所有的证量。这样你便完成了三个修行环节:消除业障、取得证量和获得摄受。以上是皈依法门三个主要修持。
还有一法,是诵「皈依上师本尊三宝」一百零八遍或只是数遍,一并向上师三宝寻求皈依。《六加行法》的注释曾提及这个法门。你应观想整个皈依境散射甘露光,想象自己对上师三宝所作的通、别两种恶业,得以净除,然后取得证量。这里所修的,跟前面的一模一样。
以上是皈依法门十分概略的解释。你会知道,只是了解皈依和业果,已能停止我们经常造作的许多重大恶业。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