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三百首:惠崇~书林逸人壁
禅诗三百首:惠崇~书林逸人壁
★惠崇(?—1017)
北宋画僧,淮南人。列属宋代着名“九诗僧”之七。诗以五言见长,画以山水小景为佳,工画鹅雁鹭鸶,寒汀远渚,意境荒率虚旷,世称“惠崇小景”。
书林逸人壁
诗语动惊众,谁知慕隐沦。
水烟常似暝,林雪乍如春。
薄酒懒邀客,好书愁借人。
有时行药去,忘却戴纱巾。
【赏析】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懒于世事、乐于隐沦的高逸之士的形象。
一个“诗语动惊众”、才高八斗的才子,竟然不慕功名慕隐沦,是何等了彻超脱。他的隐居之所,环境是何等疏淡远旷。一片林雪,数丝水烟,这幅小景何其雅致、虚旷。最为潇洒、超脱的,是他死不悔改的疏懒脾性、文人习气。“薄酒懒邀客,好书愁借人”,将一个清静虚寂、放下一切的逸士风骨表露无遗!这位高渺之士除了乐于书酒烟雪之外,也乐于助人,采药医病。不过,他的行为比其他行药者更为洒脱忘情!
打开唐末诗僧齐己的《倦客》,也透露出高士俊逸的风骨:“闭眼即开门,人间事倦闻。如何迎好客,不似看闲云。少欲资三要,多言让十分。疏懒本吾性,任笑早离群。”
池上鹭分赋得明字
雨绝方塘溢,迟徊不复惊。
曝翎沙日暖,引步岛风情。
照水千寻回,栖烟一点明。
主人池上风,见尔忆蓬瀛。
【赏析】
结社题诗是唐宋文人雅士们的一种时尚,禅客们更是座上宾。从“红霞禅石上,明月钓船中。醉倒芦花白,吟缘蓼岸红”(齐己)到本诗,清雅的禅衲们时常诗赋相聚,尽显风流。北宋时文士禅客有诗招之时聚在一起时,爱抓阄分题,即景赋诗。这次惠崇分得池上鹭明字韵。善画鹅雁鹭鸶的惠崇自是得心应手,把鹭鸶描绘得形神俱备,可谓上乘之作。
首二句点明环境,描写鹭鸶的悠闲静态。方塘水满,鹭鸶在水中畅游,往来自在。这是远景。再看近景,你瞧它何等轻闲自适:在暖和的沙地上晒着羽翎,沐浴着徐徐清风。轻盈的身影倒映在如鉴的清水中,在淡淡的水烟中显得更加洁亮。末二句抒怀:主人看到它就想起了仙鸟凤凰,就顿起化羽登仙之意。
在诗人笔下,鹭鸶成了闲雅、自在、纯净的象征,刻画它,也正是诗人禅心的流露。历代诗人禅子将洁白的鹭鸶入诗的佳作尚有许多。下面试举数例。
唐代大诗人李白作诗《白鹭鸶》云:“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通过一动一静的描写,表现了白鹭的孤与闲。唐代着名诗僧齐己题有《鹭鸶二首》云:“日日沧江去,时时得意归。自能终洁白,何处误翻飞。”“雪里曾迷我,笼中旧养君。忽从红蓼岸,飞出白鸥群。”歌颂了它忠贞不渝的洁白与颖悟脱俗的得意。
而他的另一首《放鹭鸶》更是禅趣斐然:“洁白虽堪爱,腥膻不那何。到头从所欲,还汝旧沧波。”是啊,鹭鸶本非笼中物,而是沧溟鸟,你若真正爱它,就该把它放归自然。就像人回归自己灵性的故乡一样。唐诗僧无则的《鹭鸶》唱颂的也同样是它自然的野性:“白苹红蓼碧江涯,日暖双双立睡时。愿揭金笼放归去,却随沙鹤斗轻丝。”而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人欧阳修(1007—1072)的《鹭鸶》亦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好诗:“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惠崇能诗善画,“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图画见闻志》)。无怪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才子苏东坡在看过他的小景后,诗性大发,题留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之名句。黄庭坚题诗惠崇画曰:“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王安石也作诗赞道:“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元诗四大家之一的杨载(1272—1323)也作过一首不错的《惠崇古木寒鸦》:“江上秋云薄,寒鸦散乱飞。未明常竞噪,向晚复争归。似怯霜威重,仍嫌树影稀。老僧修止观,写物固精微。”
访杨云卿淮上别业
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
河分冈抛断,春入烧痕青。
望久人收钓,吟余鹤振翎。
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
【赏析】
这是一首访友逢知音、忘怀山水的五律诗,诗中充满了盎然的春意。
首联点题,写过访。诗僧因与世外高士居地较近,因此得以时常相邀去野亭访春踏青。且看这令人陶醉的早春风光:河断山势,山高水宽,那黝黑一片的荒坡上,已萌生出青青嫩草。悠闲的渔人收钓归家,畅快地高鸣过后的白鹤振翅高飞。这一切令人流连忘返,即使天色近晚,明月照汀洲,也无意返归。何等陶然自得!
全诗对仗工致,刻画入微,信笔所至,情趣斐然!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