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31讲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31讲
2010年5月19日晚上
首先在还未闻法之前,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先调整我们自己的动机,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我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圆满的佛果,以这样的一颗心作为闻法的动机,来听闻今天的大乘法。
今天在这个地方所要为各位介绍的,是宗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请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论》中册的第2页,第一个科判「修止观之胜利」。昨天在介绍这个科判的时候,我们有提到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第五,前面三个部分,在昨天已经介绍完毕,接下来看到第四个部分,结合《解深密经》说明止观具有断除所断的胜利。正文当中,又《解深密经》云:「众生修胜观,以及奢摩他,能从粗重缚,及相缚中脱。」第一句话跟第二句话提到的是,众生透由修学「胜观」也就是毗婆舍那,以及「奢摩他」的内涵,「能从粗重缚」透由修学毗婆舍那,能够远离粗重的系缚;透由修学奢摩他,能够从相缚当中获得解脱。
言「粗重」者,在《解深密经》当中的这个偈颂里面,所谓的粗重是什么意思呢?留于心续上之习气,是令颠倒有境渐次增长之能力;所谓的粗重是指着,留在我们心续上的一种习气,这种习气它具备有什么样的一种能力呢?「是令颠倒有境」这当中的颠倒有境,所谓的「有境」指的是心,而所谓的「颠倒心」指的是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透由我们心续上的习气,而能够让我们心续当中的烦恼,渐次增长的一种能力,是我们这个地方所谓的粗重。简单的来说,也就是烦恼所留下来的习气。「相」者,于前、后时,耽着颠倒之境,长养习气。而在偈颂当中所谓的「相」指的是现行的烦恼,也就是粗分的烦恼。粗分的烦恼,它具备有什么样的特色呢?「于前、后时」不管是在之前,或者是在之后,也就是在各个的时间点,「耽着颠倒之境」它会执着错误的境界,「长养习气」并且在执着错误的境界之后,让我们心续当中的习气不断的增长。所以这当中有提到「粗重」以及「相」这两个部分。
《般若波 罗蜜多 教授论》说前者是观所断;后者是止所断。在《般若波 罗蜜多 教授论》当中有提到,「前者」也就是粗重,是透由修学毗婆舍那来断除的,「后者」指的就是相,也就是粗分的烦恼,是透由修学奢摩他来遮止的。此等名为止观之胜利,在这个地方简单的介绍了止跟观它的胜利,也就是透由修学止观之后,它能够带来的好处。接下来第五个部分,以此为例亦应了知其它的胜利。余处纵未名为止观,然说静虑、般若之胜利者,其义相同,应知皆是此二之胜利也。在其它的地方,它不见得在字面上会提到止跟观的胜利,但是「然说静虑、般若之胜利者」但是如果有提到静虑的胜利,或者是般若的胜利的话,「其义相同」不管是说到静虑的胜利,或者是般若的胜利,其实都等于是在说止观的胜利,「应知皆是此二之胜利也」。
丑二、显示此二能摄一切妙三摩地(3页)
《解深密经》中云:经中所说大、小二乘无量之三摩地,皆是止观所摄。是故希求三摩地者,无法探究此中无量之差别分类,故应善加探究一切三摩地之总括──止观之理。在《解深密经》当中有提到,大、小二乘无量的三摩地,都是被止观所含摄的。所以如果希求三摩地的人,没有办法探讨、追究这当中无量的三摩地,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别、分类的话,这时候应该更进一步的去了解止观之理。因为止观当中,它能够包含一切三摩地的内涵,因而提到「故应善加探究一切三摩地之总括──止观之理」。
丑三、止与观之体性(分二)
寅一、奢摩他之体性
寅二、毗婆舍那之体性
寅一、奢摩他之体性
首先第一个科判「奢摩他之体性」,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二:一、陈述经典依据,二、解释经典之义。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陈述经典依据。《解深密经》中云:「独处静处,正住于内,后于所善思惟彼等诸法,作意思惟;想要修学奢摩他的人,他必须要能够「独处静处」,也就是一个人安住在非常安静的场合,「正住于内」这时候要将他的心完全的收摄于内,「后于所善思惟彼等诸法,作意思惟」更进一步的,对于他之前所善加思惟的法义,在此同时,在内心当中作意思惟。复于作意之心,恒常于内作意思惟。更进一步的,对于作意的这一颗心,也在内心当中不断的去作思惟,如是趣入,多次安住于此,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学,并且多次的安住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凡能生起身、心轻安,即名奢摩他也。」在之后只要在内心中,能够生起身心的两种轻安,就表示这位行者的心续上,已经生起了奢摩他。
第二个部分,解释经典之义,此中之义:令心不散余处,恒常作意思惟,修学奢摩他必须让我们的心,完全的专注在单一的所缘境上面,恒常作意思惟,故心能于所缘任运安住;所以此时我们的心能够在所缘境上任运的去安住。若能生起身、心轻安之喜乐,此三摩地即奢摩他。在还没有生起身心轻安之前,我们内心当中专注于境的这一颗心,它只能够称之为是三摩地,没有办法称之为是奢摩他。但是透由不断的串习之后,如果我们的心中能够生起身心轻安的两种喜乐,在这两种喜乐的摄持之下,我们心续上的三摩地,就能够称之为是奢摩他。所以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三摩地跟奢摩他实际上是不同的状况。此者仅由内摄其心,令心不从所缘散乱即能引生,不待明了诸法之实性也。如果想要生起奢摩他,这时候我们只需要让我们的内心完全的专注在某一种的所缘境之上,所以提到了「此者仅由内摄其心,令心不从所缘散乱」,这时让我们的心不要远离所缘境,而对其他的境产生散乱,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练习,就能够生起奢摩他,「不待明了诸法之实性也」生起奢摩他不见得就要了解诸法最究竟的实性,也就是空性的内涵。
寅二、毗婆舍那之体性(4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科判「毗婆舍那之体性」,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六:一、陈述经典依据。正文当中,《解深密经》中云:「彼获身、心轻安,安住于此,舍离心相,后于所思彼等诸法,于内观察、胜解三摩地之行境影像。在之前透由修学奢摩他,而获得了身心的轻安,安住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舍离心相」所谓的舍离心相,指的是心不散于其它的境,也就是完全的安住在之前所安住的境界之上,「后于所思彼等诸法,于内观察」在之后更进一步的,对于之前所思惟的这个法义,「于内观察」也就是心不散于其它所缘的情况下,将心收摄在内,而作更进一步的观察以及胜解。「三摩地之行境影像」这当中的「行境」指的是三摩地的对境,也就是它当下所缘的这个境界。「影像」在缘着这个境界之后,会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所显现的一种影像。
为什么要特别的强调「影像」的这两个字呢?因为我们在修学奢摩他也好,或者是透由修学奢摩他之后,更进一步的修学毗婆舍那也好,我们最主要所缘的所缘境,并不是外在我们透由肉眼或者是五官,能够感受到的这些境界。而是在缘着这些境界之后,更进一步的我们在内心当中,会显现出什么样的一种境界?就比方以佛像来说,如果一位修学奢摩他的人,他并不是要去修学肉眼可以看到的这一尊佛像,而是透由肉眼看到这一尊佛像之后,会在内心中显现出什么样的影像?而对这样的一个影像来修学奢摩他,以及更进一步的毗婆舍那。所以这当中的「行境」指的是三摩地的对境,「影像」也就是三摩地在对境之后,在内心当中所显现的影像。不过这个部分详细的内容,在之后都会更进一步的为各位介绍。
若于如是三摩地之行境影像,于其所知义中,能正分辨、最极分辨、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欲、若觉、若见、若观,则名毗婆舍那。对于之前三摩地它的对境,在内心当中所显现的影像,更进一步的去作分辨,或者是寻思等等的这种观察的话,这样的一颗心,称之为是毗婆舍那。如是诸菩萨众精通毗婆舍那。」这是第一个部分,陈述经典依据。
第二个部分,解释经文。在这当中「能正分辨」者,谓能分辨尽所有性;「最极分辨」者,谓能分辨如所有性;所谓的「尽所有性」指的是世俗谛,「如所有性」指的是胜义谛。也就是在之前奢摩他的所缘,如果是胜义谛,这时候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生起毗婆舍那的话,就要对之前所修的所缘境,更进一步的来作分析以及观察。虽然在这个当中有特别的提到「能正分辨」以及「最极分辨」这两个名相,但是由于这两个名相,它所代表的内涵,是不同的。所谓的内涵不同,指的是它们这两者所对的境,一者是「尽所有」的世俗法,一者是「如所有」的胜义法,所以毗婆舍那它在一开始的时候,当然没有办法同时的去思惟、分辨这两种法义。所以在正文当中,虽然有各别的提到这两种不同的分辨方式,但是只要能够分辨其中一种法类,这样就可以了。为什么呢?因为在生起毗婆舍那之前,必 须要 先生起奢摩他,所以奢摩他它的所缘,如果是尽所有,更进一步的在生起毗婆舍那之前,它最主要的对境就是尽所有。相同的道理,如果之前的奢摩他,所缘的对境是如所有的话,这时候在之后所观修的毗婆舍那,它的对境也是如所有,所以只要具备其中一者,这样就可以了。「寻思」者,谓粗寻思;「伺察」者,谓细伺察。这当中的「粗寻思」也就是粗分的观察,表面的观察。「伺察」者,谓细伺察,更进一步的作仔细的观察。所以观察的方式也可以分为这两种,这是第二个部分。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其它经论所说的内涵,也和《解深密经》相同。《宝云经》云:「奢摩他者,一心专注;毗婆舍那,各别观察。」在《宝云经》当中有特别的强调,所谓的奢摩他最主要的特色,它最主要的特质是「一心专注」;而毗婆舍那最主要的特色,是提到了「各别观察」,也就是在一心专注的情况下,更进一步的去作仔细的观察。至尊慈氏亦云:「应知寂止道,总集诸法名;应知妙观道,思择诸法义。」首先前面的这两句话,「应知寂止道,总集诸法名」就比方说,我们平常在提到四法印,会提到:诸法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对于修学止,或者是修学奢摩他的人来说,比方以「诸法无常」作为它的所缘的话,这时候它最主要的对境,可能是缘着某一种的无常的法类;在缘着这种法类之后,更进一步的以总相的方式了解它是无常的。所以这当中有提到「总集诸法名」,也就是对于各别的所缘境,在缘它是无常的时候,我们所要缘的无常是以总相的方式来作思惟,所以提到「应知寂止道,总集诸法名」。「应知妙观道,思择诸法义」而所谓的「观」,是更进一步的,对于这样的一个所缘境,去了解、去探索它为什么是无常的道理。
又云:「由依正住已,为令住于心,及善择法故,是名为止观。」所以「由依正住已,为令住于心,及善择法故」也就是心在面对一个所缘境之后,让心安住的是止的功用,而更进一步的在心安住的情况下,善加思择法义的,是观的特色。此说依止正三摩地,令心安住为奢摩他;善择诸法之慧,则为毗婆舍那。之前所提到的是《宝云经》,以及弥勒菩萨所造的论,这当中的内涵。如果对于字面上的意思,各位如果一开始没有办法了解,这也没有关系,因为宗大师都会在这最后作出解释。所以在阅读宗大师的论著时,我们要能够掌握这个特色,也就是对于宗大师所引的经文,我们在一开始不见得容易了解,但是至少我们要知道宗大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释这段文字。所以这后面「此说依止正三摩地」就是宗大师对于前面的这两段经论,所作的一个解释,「令心安住为奢摩他;善择诸法之慧,则为毗婆舍那」。
《菩萨地》中亦如是说;《修次中篇》亦云:「止息其心散于外境,于内所缘恒常任运而转,所谓的「止」,或者是所谓的奢摩他,是必须要止息我们的心,以防我们的心会散于其它的所缘境。「于内所缘」这当中的「内所缘」,指的是什么境呢?也就是我们在修止的当下,「止」最主要的对境,我们称之为是「内」;而止当下的对境以外的其它所缘境,我们称之为是「外」,所以在当下我们必须要缘着内所缘境,也就是缘着当下我们所要追求的、所想要了解的这个所缘境,而不是在缘着的同时,又缘于其它的法类,所以提到「止息其心散于外境,于内所缘恒常任运而转」。若时安住欢喜、轻安之心,名奢摩他;如果透由串习能够在内心生起欢喜、轻安的这种感受,我们称之为是奢摩他。住于奢摩他时,若能思择实性,则名毗婆舍那。」安住在奢摩他的当下,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能够思择诸法的实性,称之为是毗婆舍那。《般若波 罗蜜多 教授论》中亦如是说。
第四的部分,止观二者,不由所缘境作区分。所谓的「止观二者,不由所缘境来作区分」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们之前有提到两种的所缘境,一种是尽所有的世俗法,另外一种是如所有的胜义法。而以止观来说的话,有缘着尽所有的止,也有缘着如所有的止;相同的以观而言,有缘着尽所有的观,也有缘着如所有的观。所以从所缘境来作区分的话,是没有办法区分止跟观这两者的差别。止跟观最大的差别是在于,缘所缘境的方式是不同的,止是透由止住修的方式来缘所缘境,而观是透由观察修的方式来缘所缘境。所以并不是从所缘境来作区分,而是从心在对境的当下,是藉由什么样的方式来趣入境、来了解境,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分别。
所以在正文当中有提到,故如《瑜伽师地论》及《般若波 罗蜜多 教授论》中所说,止观一一悉皆能缘如所有与尽所有二者故,止跟观这两者都能够缘着如所有跟尽所有这两种法类的缘故,止观二者不由所缘境门而分,既有通达空性之止,亦有未达空性之观。比方以「止」而言,止的对境并不是只有世俗谛的法类,因为也有通达空性的止。相同的「观」,最主要的对境,也不见得是空性,因为有「没有办法了解空性」的观,所以止观并不是从它的所缘境来作区分。由能止心向外境转,住内所缘,故名止住;
「止」这个字在藏文当中,名叫做「喜内」这个字它中文的直接翻译,也称之为是「止住」,我们平常称之为止。梵文的发音称之为是奢摩他,也就是梵音的音译,称之为是奢摩他。所以在以下的文当中,所谓的止,或者是奢摩他,其实它是相同的意思。所以「止住」这两个字,它所代表的内涵是什么呢?「由能止心向外境转」这当中的「止」就是止息、遮止的意思,遮止我们的心在面对当下的所缘境以外的其它法类生起散乱,所以提到「由能止心向外境转」。「住内所缘」这当中的「住」,也就是安住在我们当下我们所想要安住的所缘境之上,所以这样的一颗心称之为是止住。
由能增胜而见,故名胜观。而观的这个字在藏文当中叫做「哈东」,这个字它的中文直接翻译,就称之为是胜观,而其它的译本当中会翻为观,而毗婆舍那是指梵文的音译,所以不管是翻成「观」,或者是「毗婆舍那」,其实它都是一样的意思。为什么称之为是「胜观」呢?「由能增胜而见」它在缘着境的时候,它所缘的方式,比之前奢摩他所缘的方式更特别。也就是奢摩他,是藉由止住修的方式,让心安住在这个境界之上;而毗婆舍那是更进一步的,除了让心安住在境界之上外,能够更进一步的去作详细的观察,因而提到「由能增胜而见」,它所见到境的方式,是比之前的奢摩他的方式,更特别、更殊胜,「故名胜观」这是第四个部分。
接下来第五个部分,不能以心有没有具力明分来区分止观的差别。正文当中,有许心无分别而住,无有具力明分为止;有具力明分者为观。他宗提出了以下的这个论典,「有许心无分别而住」让心完全没有分别的情况下,而安住在某一种的所缘境之上,「无有具力明分」所谓的「明分」,就是心在对境的当下,能够呈现出非常清楚的这个特色,我们称之为是明晰分,又简称为是明分。如果心在没有分别境的情况下,它没有办法呈现出有力的明分,称之为止。所谓「有力的明分」,是指心以一种非常的松散、非常轻松的方式在缘着境,这时候有人认为这样的状态,称之为是止。「有具力明分者为观」而更进一步的,如果收摄其心,以非常紧绷的方式,让心能够清楚的呈现出所缘境的话,这样的心称之为观。此不合理,但实际上这样的区分是不合理的。与前所说皆相违故;因为这样的一种论点,跟之前我们所探讨的止观,其实它的说法刚好是相违的。又此差别,具有明分跟不具有明分,这样的一种差别,仅是三摩地有无沉没之差别故。也就是三摩地,如果有沉没的话,表示它当下并没有具力的明分;如果三摩地它没有沉没的话,表示它当下是有具力的明分。所以有没有具力的明分,并不是来区分止跟观这两者的差别,而是来区分同样是三摩地的一颗心,它有没有沉没的这种差别。为什么呢?一切奢摩他之定者,亦定须离沉没,所有的奢摩他,它都必须要远离沉没,凡离沉没之三摩地,内心定有明晰分故。所以只要是三摩地,远离了沉没而成为奢摩他之后,这样的一颗心它必定都要呈现出明晰分的这一点。至于详细的内容,在之后的文当中,都会详细的为各位介绍。
接下来第六个部分,要区分证得空性和乐明无分别的差别。正文当中,故是否为缘空性之定、慧,是由其心是否通达任一二无我境而定,首先第一句话,「故是否为缘空性之定、慧」我们要如何的来分辨,什么样的一颗心,它能够称之为是缘空性的定?或者是缘空性的慧?「是由其心是否通达任一二无我境而定」,这时候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一颗心它是否能够通达二无我当中的其中一种无我,来作分别。也就是缘着空性的定,或者是缘着空性的慧,它必须要能够通达补特伽罗无我,或者是法无我,这当中其中一者,因有无量未趣真实境之乐明无分别定故。这个当中所谓的「乐」,是具有轻安的喜乐;「明」是指远离沉没,所呈现出来的境非常的清楚,称之为是明;「无分别」是指着远离了掉举,而让心不会散于其它的所缘。所以所谓的「乐明无分别定」最主要指的就是奢摩他,因此「因有无量未趣真实境之乐明无分别定故」有很多的奢摩他,虽然它能够专注在某一种的所缘境之上,但是不见得它就一定就能够了解真实境,也就是不见得它就能够了解空性。
虽未获得证实义见,然若执心令无分别,此于现前亦可成办,如果我们没有办法获得空正见,但是能够让我们的心,安住在某一个所缘境之上,并且让它不善于其它的所缘境的话,「此于现前亦可成办」这一点是我们可以作得到的。也就是要让我们的心安住,不见得要证得空性,故虽未解空性,然生无分别定,全无相违;因此我们虽然没有办法了解空性,但是让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不分别的这种心,其实这两点是不会相违的。也就是「不了解空性」,跟「让我们的心能够安住」的这两点,他们彼此之间是不相违的。若由此门久摄其心,以摄心力引气堪能,若能生此,便于身、心生起喜乐,此是法性,故生安乐亦不相违;如果能够让我们的心没有分别,专心的安住在某一个所缘境之上的话,「若由此门久摄其心」如果藉由这样的一种方式,我们恒常的来摄持我们的内心,「以摄心力」这时候透由摄持内心的这种力量,「引气堪能」就能够使我们身体内当中流动的气,呈现出堪能的这种特色,「若能生此」如果这一点是可以成办的,「便于身、心生起喜乐,此是法性」如果能够让我们身体当中所流动的气,它变成是堪能的气,这时候能够让我们的身心,更进一步的生起喜乐的感受,这一点也是可以确定的,「此是法性」也就是必然会呈现的一种特性。「故生安乐亦不相违」所以藉由这种方式,让我们的内心中生起安乐也是可以成办的,所以不见得要证得空性。
若生安乐,则由喜乐受相明晰之力,令心呈现明分,如果在内心中生起安乐,透由喜乐的感受,所呈现出来的明晰之力,也就是对境的时候,能够清楚的观察到境的形相,「令心呈现明分」,是故不能安立一切乐明无分别定皆是通达真实性者。所以以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并没有办法让所有的乐明无分别定,都是必须要通达真实性的,是故,通达空性之三摩地,虽有乐明无分别者,所以作一个总结,通达空性的这种三摩地当中,虽然有乐明无分别者,也就是虽然有奢摩他是没有错,然心未趣空性之定,乐明无分别者亦多,但是心没有办法证得空性,它也不见得缘着空性的这种乐明无分别的定,也相当的多,故应善辨此二差别。所以这一段当中,最主要告诉我们的是,我们必须要能够区分证得空性,及乐明无分别这两者的差别。(校稿中)
丑四、须止观双修之原因(6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这一个科判「须止观双修的原因」,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四:一、举例。正文当中,何故任修止、观其一尚为不足,须双修耶?为什么在修学的时候,不能够只修止,或者只是观这其中一者,必须要双修呢?第一个部分是提到了譬喻,如于夜间为观壁画而燃灯烛,若具灯火明亮、无风吹动二者,即能明见所画诸像;就比方说在晚上,如果我们要观看壁画,而必须要点蜡烛的话,「若具灯火明亮、无风吹动二者」这时候我们所点的蜡烛,它的灯火,也就是它本身的亮度,是够亮的;并且在灯燃之后,它并没有风去吹动它,如果这两个条件都是具备的情况下,「即能明见所画诸像」这时候我们就能够清楚的看见,在墙壁上面所画的这些佛像。相反的,若灯不明,或灯虽明然为风吹,则必不能明见诸像。如果灯火它的亮度不够明亮,或者是灯它虽然是明亮的,但是是被风所吹动,而呈现出不稳定的这种状态的话,「则必不能明见诸像」就没有办法看见诸佛的这种影像。这是第一个部分,举例。
第二个部分,说明主要内容,如是为观甚深之义,若具无倒了知真实义之智慧、心于所缘如欲安住不动二者,即能明见实性;在这个地方我们提到奢摩他,或者是毗钵舍那,最主要的所缘境,就是提到了真实义,或者是空性。因为的我们最终目标,是希望能够获得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缘故,所以在这个地方不管是提到止或者是观,我们最终的所缘境,也都必须要观修着空性,也就是必须要对着空性,而到最后修学止观双修。因此在一开始,我们必须要藉由闻思了解空性的内涵,在了解了之后想办法让我们的心,安住在空性的所缘境之上。在安住了之后,更进一步的去作分析以及观察,以这样的一种方式生起证得空性的止观双修。所以这一点在正文当中,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来作介绍,而提到「如是为观甚深之义」如果我们想要观察甚深之义,也就是甚深的空性的道理,「若具无倒了知真实义之智慧、心于所缘如欲安住不动二者」如果这两种条件都具备的话,「即能明见实性」;
倘若虽有令心不散余处之无分别定,然无通达实义之慧,如果我们的心能够专注,并且不散乱,但是我们并没有办法了解「真实义」,也就是在内心中没有办法生起空正见的话,纵勤修定,终必不能通达实义;这时候纵使我们花很长的时间在修学定,但是想要藉由这样的方式来通达空性,这是不可能的,因而提到「纵勤修定,终必不能通达实义」;又若虽有明了无我之见,然无坚固、专注之定,亦必不能明见实义,相同的道理,如果在我们的内心当中,虽然有了解无我的这种空正见,但是如果没有坚固专注的定作为辅助的话,我们也没有办法清楚的看见空性的内涵。故须止观双修。
接下来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三个部分,结合经论说明,正文当中,如《修次中篇》云:「倘若仅以离止之观而修,瑜伽师心如风中烛,于境散乱,不能坚固,如果在修的当下,我们是远离了止,而仅以观的方式来作修习的话,这时候瑜伽师他的心,就有如同是风中烛「于境散乱」,虽然他能够了解某一种的对境,但是此时他的心是没有办法安住在对境之上,「不能坚固」,故不能生智慧明光,由如是故应当双修。」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虽然他能够了解某一种的对境,但是没有办法彻底的了解,也就是清楚的了解他现今所要缘的这个对境,因此更进一步的,必须要透由止观双修的方式来作练习。
又云:「由止之力,如置烛火于无风处,诸分别风不能动心;这是透由止的力量,就有如同是我们把烛火放在没有风的地方,这时我们内心当中种种的分别风,是没有办法吹动当下我们坚固的这颗心;由观之力,能断一切诸恶见网,透由观的力量,能够断除我们内心当中我执的恶见之网。不为他破。」所以这时我们的心,是不会被我执所影响的。
《月灯经》云:「由止力不动,由观故如山。」如是若心无有沉掉所生不平等相,由具奢摩他定之慧而作观察,则能了知真实义也。「如是若心无有沉掉所生不平等相」,如果我们的内心当中,没有沉没或者是掉举所造成的不平等的这种现象,这样的一种状态,「由具奢摩他定之慧」透由具有奢摩他作为辅助,作为摄持的一种智慧来作观察,「则能了知真实义也」藉由这样的智慧来观察境,就能够了知诸法最究竟的本质。由思此义,由于这样的一个内涵,《正摄法经》中云:「若心住定,则能如实了知真实。」《修次初篇》中云:「心动如水,故止无依,如果我们的心就有如同是在漂动的水,这时候止这样的一种心,它是没有依靠的,所以并没有办法在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不能安住,以无定心不能如实了知真实。故世尊说:『由心住定,方能如实了知真实。』」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四个部分,若能成办奢摩他,作任何的善行力量都很强大。在正文当中,若能成办奢摩他,非仅能遮如理思择无我之慧动摇之过;如果能够成办奢摩他,它不仅能够遮止在如理思惟无我的当下,心产生动摇的这种过失;纵使修习无常、业果、轮回之过患、慈悲及菩提心等,凡以善观察慧作观修时,各于所缘散乱之过皆能遮止。在成办了奢摩他,更进一步的,如果想要修学无常、业果等等的法类,这时「凡以善观察慧作观修时」只要我们内心当中生起能够善加观察对境的智慧,更进一步的对于我们想要观想的这一类的法类作观修的时候,「各于所缘散乱之过皆能遮止」在之前我们观修的当下,心很容易产生散乱的种种过失,而此时都能够藉由奢摩他的力量,将这样的一种过失完全的遮止。
其实先不要说奢摩他,让我们的心在短时间之内,安住在某一种的境界之上,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的心没有办法安住在境上,这时候纵使外表,我们作再多的善行,其实它的力量都是非常的微薄。所以为什么现今我们看似行了很多的善行,但是却没有种种的功德,或者是福德能够呈现?这是因为我们在行善的当下,我们的心都是处在一种散乱的状态。甚至我们在观想某一种的法类时,我们对于所观修的境,并不了解,所以有可能是你对于所观修的法类你并不了解,或者是在了解之后,正观修的当下你的心没有办法专注,所以你花最多的时间去作观修,都没有办法呈现出它的功效。
虽然有一些人他会觉得修奢摩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尽可能的让我们的心,练习安住在某一种的境界之上。其实说真的,只是我们没有精进的来成办奢摩他罢了。过去的传承袓师们,他们都时常提到,如果修学奢摩他的顺缘,也就是基本的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要成办奢摩他最多只要花六个月的时间;甚至有一些人,他的根器也较好的话,一个月、两个月就能够成办奢摩他。而对于我们来说,不要说是真实的奢摩他,就连心要安住都很困难。如果心没有办法安住,你作再多的课诵,或者是你思惟皈依、菩提心、业果的道理,其实它能够呈现出来的力量,都是非常有限的。
接下来,次于各自所缘不散余处而转,是故任作何善力皆强大;由于我们的心,能够安住在我们想要安住的所缘境上,并且不会产生散乱的缘故,这时候不管我们作任何的善行,它的力量都是非常强大的。未得奢摩他前,多散其余所缘,是故所作一切善行力皆微弱。《入行论》云:「心散乱之人,住惑獠牙中。」在《入行论》当中有提到,如果我们的心没有办法安住,而呈现散乱的这种状态,这时候各种的烦恼会陆续的在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比方说心在散乱的当下,如果你的所缘是悦意相,这时你的内心就会生起贪念;如果你所缘的境是不悦意相,就会生起瞋念,或者是我慢,等等的烦恼。所以对于一个心没有办法专注在境上的人来说,他想要遮止内心当中的烦恼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因而提到「心散乱之人,住惑獠牙中」。又云:「虽长时修习,念诵苦行等,若心散余处,佛说无义利。」如果花很长的时间,我们在作课诵,或者是修学苦行等种种的善行,但是在修学的当下,如果我们的心没有办法安住,而产生了散乱,其实佛说这一切的行为都是没有的帮助。
丑五、次第决定之理(8页)
在之前我们有提到,必须要能够成办止观双修,而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先修止,还是先修观呢?这个科判当中的内容分三:第一个部分,正文。在正文当中,如《入行论》云:「应知具止观,能摧诸烦恼,故当先求止。」第一句话「应知具止观」,我们应该要了知具有止的这样一种观,能够摧伏诸多的烦恼。如果在观之前,没有办法生起止,这时候自然就没有办法生起观。纵使生起了随顺的观,但是藉由随顺的观,是没有办法灭除烦恼的。所以唯有生起真实的观,才能够摧伏烦恼,因此真实的观生起之前,必须要 能够 先生起止,因而提到「应知具止观」具有止的这一种真实的观,它才能够灭除一切的烦恼,「故当先求止」因此在止和观这两种当中,必须要先求止,再求观。应先修止,次依止而修观。这是第一个部分,正文。
第二个部分,它的内容分二:一、陈述问难,也就是有人对于这样的论点,必须要先求止再求观的这种论点,提出了它的质疑。什么样的质疑呢?奢摩他能以空性为所缘境,从一开始若缘空性而修,则止观二者能同时生起,所以不需依次而修。对于这一点在正文当中,若作是念:「《修次初篇》中云:『彼之所缘无定。』此说奢摩他之所缘无定。这当中的「彼」指的就是奢摩他,在《修次初篇》当中有提到,奢摩他的所缘是没有一定的,为什么要特别的强调这句话呢?就表示奢摩他可以缘着世俗法,也可以缘着胜义法。既然奢摩他能够缘着胜义法的话,就表示透由缘着胜缘法的奢摩他,就能够生起止,跟同时生起观,所以并不需要先求止、再求观,因而提到『彼之所缘无定。』此说奢摩他之所缘无定。
又如前说,奢摩他之所缘当中,有法与法性二者故,在之前我们也有提到,在奢摩他的所缘当中,「有法」也就是世俗法,以及世俗法最究竟的法性,也就是胜义谛。比方说以补特伽罗而言,补特伽罗在这个地方称之为「法」,而补特伽罗最究竟的本性,称之为是补特伽罗的「法性」,这两者都能够成为是奢摩他的所缘,因而提到奢摩他之所缘当中「有法及法性二者故」,于初了解无我之义,也就是因为奢摩他能够缘着法或者是法性的缘故,在一开始简略的了解无我的内涵,缘彼而修,而之后透由对于无我生起的些微的认识,而缘着这样的一种境来修学奢摩他,则心不散余处之止与缘空性之观二者,应可同时生起,所以很多的人,他会认为,我一开始对于无我的内涵,有些许的认识,并且我缘着这样的一种境,来让我的心不要产生任何的散乱,而在此同时能够生起止。由于生起止的当下,我所缘的境是空性的缘故,因此这时候止跟观这两者,应该是可以同时产生的,何故必先求止而后修观耶?」如果这一点是成立的话,那何必要先修止再修观呢?这是他人所提出来的质疑。
第二个部分,回答。回答的内容分三:一、只是了解空性和生起转意的感受,不需先修止。此言观前先修止理,非说生起通达无我之见须先修止,在这个地方我们所谓的「在观之前必须要先修止」的这一点,并不是「通达无我见之前一定要先修止」,为什么呢?虽无有止,亦能生正见故。因为虽然没有「止」作为基础,但是对于利根者来说,他透由思惟正理,还是有办法证得无我的内涵。所以这当中所谓的「观前」,在求观之前必须先修止,并不是说通达空正见,了知空性的内涵前必须要先修止,并不是这个意思。因而提到,「非说生起通达无我之见须先修止,虽无有止,亦能生正见故」,因为没有止,还是有办法生起正见。
于此正见生起转意感受,亦不须先修止,而更进一步的,在证得了空性之后,也就是内心生起了空正见,在不断的串习,想办法让内心有所转变,而生起一种强烈的感受,「亦不须先修止」这样的一种境界,也不需要有「止」作为基础,为什么呢?虽无有止,然以观慧数数思择而修,亦能转意,不相违故;因为纵使没有「止」作为基础,但是以善加观察诸法实性的智慧,一而再、再而三的去作观察,而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修习的话,「亦能转意」也能够转变我们内心当中原有的这种固执想法,这一点是不会产生相违的。
若有相违,如果透由不断的串习,而改变我们的内心,都必须要有「止」作为基础的话,则修无常、轮回之过患及菩提心,亦应有赖于止方能引生转意感受,此则太过,理相等故。如果修习无常,或者是轮回的过患,或者是菩提心,透由不断的串习,而改变我们的内心,如果都需要有止作为基础的话,其实这样的一种论点,称之为是「太过」,也就是这样的一种论点是完全不合理的,「亦应有赖于止方能引生转意感受,此则太过,理相等故」。但是这跟你之前所提出来的,「透由生起正见,并且要让内心有所转变,必须要依赖止」的这种论点,刚好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他人也就是他宗,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一种观点,是因为他并不了解所谓的观前先修止,所谓的「观」是什么样的内涵。他认为只要对于空性有些许的认识,而让内心观想境的当下,让心不产生散乱,这时候就是所谓的止观双修的境界,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的。所以不管是证得空正见也好,或者是在证得空正见之后,想办法让我们的内心有所转变也好,其实都不需要有止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部分,止要在观之前修的道理。在之前我们有提到,不管是证得空性也好,或者是在证得空性之后,让我们的内心有所转变也好,这两者生起之前,都不见得要有止作为基础。如果是这样的话,若尔,观前修止之理为何?在观之前,必须要先修止的道理,是什么呢?由于下面的文有一点艰深,所以先作一个简单的介绍。这当中所谓的观,也就是证得空性的观,在生起的时候,必须要能够生起证得空性的止观双运;而证得空性的止观双运在生起之前,如果没有止作为基础,是没有办法生起止观双运的。所以这当中,观之前必须要先求止,这当中的「观」指的就是证得空性的观。而这当中证得空性的观,指的就是证得空性的止观双运。因此在生起证得空性的止观双运之前,必 须要 先生起证得空性的止,更进一步的在止的基础之上作观察,才有办法生起证得空性的观。而在证得空性的观生起的当下,这样的一种状态,我们就称之为是证得空性的止观双运。
正文当中,此中,言生观者,是说于凡夫时,昔所未生修所成之证悟,令心新生。这当中所谓的「生观」指的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于凡夫时」这当中的凡夫特别强调是,没有获得奢摩他的这种凡夫。「昔所未生修所成之证悟」这样的一种凡夫,在之前他的内心中,并没有办法生起修所成的证悟。昨天我们在探讨功德的时候,有提到闻所成、思所成以及修所成的这三种功德。而这个地方特别强调的是,这样的凡夫,有之前并没有生起「修所成」的证悟,「令心新生」而如果他在内心当中,想要新生起「修所成」的证悟的话,在这之前必然要先生起止,才有办法生起这样的一种证悟。
此又除下将说之特例,而这当中,在之后会讲到一种特别的情况,就是在无上瑜伽的时候,──以证空之殊胜有境修习无我之理外,在无上瑜伽部有特别的提到,「证空之殊胜有境」也就是证得空性的大乐智慧。在密法当中无上瑜伽部里,在证得空性大乐的智慧生起的时候,藉由这样的一种智慧了解无我,并且更进一步的,透由观修的力量,就能够生起止观双运的这种证悟,这一点它是特例的。也就是在无上瑜伽部,这样的一种大乐智慧之前,并不见得要有止作为基础,因为这样的一种大乐智慧,透由观察修的方式,藉由这样的一种力量,就能够生起止观双运的这种功德。所以在正文当中有提到,「此又除下将说之特例,──以证空之殊胜有境」,这当中的有境指的是心,也就是我们这个地方所谓的大乐之智慧,「修习无我之理外」除此之外,波罗蜜多乘,也就是在显教当中,及密教下三部中,倘若未以观慧思择无我之义而作观修,则定不生毗婆舍那修所成之证悟,所以在显教当中也好,或者是在密教的下三部当中也好,如果没有办法藉由观察的智慧,来思择无我的道理,并且更进一步的,对于无我作观修的话,「则定不生毗婆舍那修所成之证悟」这时候这位凡夫的心中,一定没有办法生起毗婆舍那修所成的证悟,故须观修。因此修所成的证悟在生起之前,必定对于无我要藉由观修的方式来作修习。
未成止前,倘若先求了解无我,数数思择无我之义,由昔未成止故,依此必定不能成止;在还没有成办止之前,如果一开始先了解无我的内涵,并且不断的去思惟无我的道理,但是由于之前没有成办止的缘故,藉由这样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藉由了解无我,并且不断的去思惟无我的道理,是没有办法生起止的。因而提到「由昔未成止故,依此必定不能成止」,若不思择而作止修,但是另外的一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思惟无我的道理,一开始就作止修,依此虽能成止,藉由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成办止,然除修止之理外,仍无修观之理,但是在不加思索无我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修止,藉由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成办止没有错,但是这样的一种修学的方式,除了修学奢摩他的道理之外,并没有修观的内涵存在。于后犹须求观,所以在这之后,还是要进一步的在内心当中,生起缘着无我的观,故仍不出应先求止其后依止而修观之次第。所以这样的一种次第,它还是没有办法超越所谓的「先求止」,并且在依着止之后,而更进一步修观的这种次第。
是故此派当中,倘若不以观修引生轻安作为生观之理,所以这当中的「此派」,指的就是在自宗,不管是唯识或者是中观,这些派别里面,「倘若不以观修引生轻安作为生观之理」如果不是以藉由观修的方式,而让内心当中生起身心的轻安,作为是生观的道理,则先求止,次依止而修观,全无正因。那就没有任何的理由,来说必须要先求止,之后再求观。所以这一段当中,最主要的内涵是提到说,如果我们想要成办止观双运,在这之前必须要先成办止,再成办观,才有办法圆满止观双运的功德。为什么成办止观双运的功德,必须要先求止呢?因为所谓的止观双运,是心安住在境之后,藉由观察修的力量,而让内心当中生起身心的轻安;但是藉由观察修的力量,在内心当中生起轻安之前,我们必须要先藉由止住修的方式,在内心当中生起轻安。因为这两者相较之下,藉由观修的方式,生起轻安是比较困难的,藉由止修的方式生起轻安,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既然藉由观修的方式生起轻安是比较困难,所以在这之前,就必须要以「先以止修的方式生起轻安」作为基础。所以藉由止修的方式,生起轻安的这一点,就是成办止的道理;而更进一步的,在止之上,藉由观修的方式,生起轻安就是成办观的内涵。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以止作为基础,更进一步的,藉由观修的方式成办轻安,此时就能够成办止观双运的功德。
所以对于以上的这个部分,如果我们作一个总结的话,所谓的「止」,就是当我们的心,在面对一个所缘境的时候,藉由止修的方式,让我们的心安住在这样的一种境界之上;并且透由止修的力量,让我们的心续上,能够生起身心轻安的感受,此时我们就能够成办止。而以止作为基础,更进一步的藉由观修的力量,来观察之前我们所安住的这个对境,它的本质为何?藉由观修的力量,更进一步的,如果也能够让内心中生起身心轻安的感受,此时就能够成办观。而成办观的这一刻,就表示已经成办了止观双修的内涵。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如果它的所缘境是缘着空性,一开始不见得要完全的了解空性的道理,也就是你不见得要证得空性,但是你对于空性,至少要有些许的了解。缘着这样的一种境,让心安住在这样的一种境上,更进一步的透由止修的方式,让心生起身心的轻安,这时候就表示已经生起了缘着空性的止。而更进一步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上,藉由观修的方式,更进一步的去思惟空性的内涵;而透由惟空性的内涵之后,如果能够让内心中也生起身心轻安的感受,表示此时已经生起了缘着空性的观,也是生起了缘着空性的止观双运。这个就是对于以上的这一段文,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