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7讲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67讲

 

  《广论奢摩他67》(国语复习)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9-06-05

  看科判,336页第五行,此中分六:一修习止观之胜利,二显示此二摄一切定,三止观自性,四理须双修,五次第决定,六各别学法。

  一修习止观之胜利,二显示此二摄一切定,此二科判说明止、观非常重要,但此二科判说明其重要性的方式不一样。一修习止观之胜利,是从修习之止观之后会有什么果报、功德,或者说一切的功德从止观产生,以此方式说明止观是多么的重要。

  二显示此二摄一切定,此并不是从因果来说明,而是从修行来说明,一切修行的方法就是止观而已,除了止观以外没有什么修行(入定),一切的定都摄在止观里,一切的修行都是修止观,(整个一切修行的方法都摄在止观里)。譬如摄类学谈到关系有二种,一者因果关系,一者同体关系,所以第一个(修习止观之胜利)是讲因果关系,第二个(显示此二摄一切定)是讲同体关系。

  修习止观之胜利,此中要理解是说明修止观之胜利,并没有说止观之胜利,修止观是什么意思呢?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止观,心不散乱的定也是修止,观察修也是修观,所以观察修不是观但还是修观,因此修观与观有区别,修止与止有区别。观察修的范围大,观的范围小;止修的范围大,止的范围小。

  所以修止观之胜利不是讲止观之胜利,是讲修止观之胜利。以菩提道次第的角度来说,从依止善知识到菩提心的阶段,整个的证量靠观察修与止修,每一个阶段都是,要生起依止善知识的证量,要生起下士道的证量、要生起中士道的证量、要生起提心的证量,每一个阶段一定要靠止修观察修配合而修才能够生得起。但是道次第修行次第来说,生起菩提心的证量有没有生起止的证量?没有。有没有生起观的证量?也没有。止与观是放在后面,我们生起菩提心之后,才要生起止与观的证量。所以止与观还没有生起,但是前面每一个阶段要不要止修与观察修呢?要。所以止修与观察修的范围很大,观与止的范围比较小。

  此科判的重点:宗大师首先即说,大小二乘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止观之果。此处好像说大乘的功德、小乘的功德、世间的功德、出世间的功德,一切都是从止观而来,然宗大师后面说明不可以直接说是止观之理,而是修止修观之理。譬如喝茶,一是要拿出来,一是不可以动、动就放不到嘴巴里,二个都要,不可以偏掉、乱,所以要有慧也要有不乱(定),二者都要。意即大大小小一切的功德,都是前面须要慧、定的力量,亦即观察修、止修的结果。

  后面宗大师先引《解深密经》,引完之后,有问,若谓止观,岂非…?宗大师回答是为了去除我们的疑问。我们的心里会想:奇怪!大小乘出世间世间一切的功德都是止观之理的话,那譬如止观是菩堤道次第最后才讲,那前面那些怎么会变成止观胜利之理呢?会有此疑问。所以宗大师就解释说明,止观之理是修止修观之理,不是直接止观之理,这一段即是去除我们的疑惑。

  另外宗大师又引《修信大乘经》证明他的解释是对的。《修信大乘经》所说的无散乱心、正思法义。无散乱心与止的范围有大小,止是不散乱心,不散乱心不一定是止;正思法义范围比较大,观的范围比较小,所以宗大师引《修信大乘经》证明他的解释是对的,理由即在此。

  接着又再引《解深密经》,前面引的是就总的角度,第二次所引的是从别的角度。后面宗大师又言等等,佛经讲的很多止观,有时候直接用止观的名义,有的时候没有用止观的名义,但实际上都是止观的胜利。余未说止观名者。凡说静虑般若胜利,其义同故,应知皆是止观胜利。(337页第七行)

  第二显示此二摄一切定,也是根据《解深密经》,此段说明一切的定(修行)都摄在修止观里。中文之意,有了解一个就什么都了解(举一反三)好像一通百通也可以。显示此二摄一切定,即指有很多入定的修行(意指三摩地有很多种),那么多种的三摩地,要一个一个去了解的话,太多了没有办法。所以整个总体的修行的方法了解的话,整个都可以了解,就如刚刚所说一通百通或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直接学止观是对的,不用三摩地一个一个的学习。

  《解深密经》引完后,337页第十行,故欲求定者,不能寻求无边差别,应求一切等持总聚止观二品,一切时中恒应修习。止观有此作用,一了解这个,整个都可以理解,所以直接学止观是对的。接着又引莲花戒《修次下编》《修次中编》。

  此二科判是说明止观非常重要的理由。为什么宗大师要讲止观?为什么我们要学止观?所根据的理由何在?即此二科判。此二者如此重要的话,那此二者的体性到底为何呢?止观的自性即开始说明此。

  首先说明止(奢摩他)的自性,接着说明观(毗钵舍那)的自性。前面是根据《解深密经》,引完后宗大师就解释。此重点是:什么时候是真正生起止呢?身心轻安之后就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定力,那时候才算生起止。身心轻安是从何时开始呢?其生起次第为心轻安→身轻安→身轻安乐→心轻安乐,开始生起轻安乐的时候并不那么稳定,好像心还会有乐的部份,比较高的时候还会影响,后面再让乐的部份比较稳定,不会干扰定力,能够帮助定心所的时候,即是生起奢摩他(止),此是身轻安乐。

  心轻安乐之前要先有九住心的阶段,才会生起心轻安。心轻安之前(九住心)要有精进、努力,努力精进很顺的感觉即是心轻安,先有努力入定的情况,到后来不用努力的情况下,能够非常顺的一直入定,即是心轻安。所以前面先要有精进的部份,精进的前面要有正知的帮助,由此就会有如理入定的精进,所以前面要有正知的力量。

  正知的前面要有正念(忆念)的力量,透由正念(忆念)、正知的帮助生起如理入定的一种精进,精进之后就有心轻安,所以九住心为何有九个层次,就如刚刚所讲,先要有精进、正知、正念的阶段,正念之前要有闻慧思慧的力量支持它,才会有正念,所以心里要培养闻慧、思慧、正念、正知、精进后面就会生起心轻安,因为有此过程的缘故,因此有九住心的次第,又由此生起奢摩他。

  338页第三行,义谓随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蕴等义为所缘境,由念正知令能缘心于所缘境,相续安住而不散乱。故心于境能任运住,若时生起身心轻安所有喜乐,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所以那时候的三摩地就可以称为奢摩他,这之前有没有三摩地?有,但是不可以称为奢摩他。即这里所讲的由念与正知,令能缘心于所缘境,就是我们用念与正知令我们的心于所缘境上能够可以精进,即有正念、正知、再来精进后面才有心轻安、身轻安、身轻安乐、心轻安乐,由此生起的三摩地就可以称为奢摩他。

  二毗钵舍那的自性,此阶段宗大师又引《解深密经》说明毗钵舍那的自性,特别指陈支那堪布的主张完全不对,且又加以反驳,破除其主张。此经宣说毗钵舍那是观察慧,宗大师由此开始(破除),并解释经文中比较难懂的字句。止与观的自性根据《解深密经》已经讲完了。

  经有了义不了义之分,如果是不了义的话我们就不需要认同它,此经是了义的,止观的自性是引了义经,因为后代的祖师们都跟随它而有各种解释,如《宝云经》,弥勒佛的解释,无著菩萨《菩萨地》,莲花戒《修次第中编》、祥帝巴《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也都如此解释,故可知《解深密经》是了义经。

  《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所引文句也有些疑问,如言止的所缘境有如所有性也有尽所有性,观的所缘境有如所有性也有尽所有性。如此也有一些疑问,一般我们会想观的所缘境是如所有性,止的所缘境应该没有如所有性,所以宗大师为我们解惑,不可以如此解释,《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的解释是对的,止的所缘境二个都有,观的所缘境也是二个都有。

  因为根据《解深密经》云「世尊,几是奢摩他所缘,告曰一种,谓无分别影像。几是毗钵舍那所缘,告曰一种,谓有分别影像。几是俱所缘,告曰有二,谓事边际所作成办。」所以变成二个的所缘是什么?就是事边际与所作成办,事边际就是如所有性与尽所有性,因此如所有性与尽所有性二个都是止的所缘,也都是观的所缘。事边际就是一切的事物、一切的法的体性,就有二个即世俗谛与胜义谛的体性。事边际就是一切的事物(法)一直分辨最后就变成二个,世俗谛的体性与胜义谛的体性。也可以说任一个法的体性分辨出来就是世俗谛的体性与胜义谛的体性,所以事边际就是二谛。

  接着又反驳支那堪布认定的止观是非常奇怪:有说内心无分别住,无明了相说名为止,有明了力说名为观,此不应理。(此是他宗的说法,宗大师后加以反驳)止观自性的重点大概是这样。

  第四理须双修。讲完止观自性,修者如果只修一个就不对,二个都要修,故言理须双修。此处先引《修次中编》后引《月灯经》,有时候先引经后引论,有时候又先引论再引经,这些都是有意思的。譬如有时先引经后引论,是因为此经是了义的意思。先引论后引经是表明此论是有根据的意思。引文前后的方式要了解其不同的意义。

  引用不了义经是为了去除他宗承认不了义的主张,譬如跟唯识辩论也会从他的立场来辩,你也承认解深密经,也承认世尊其它的经,对他来说二边都可以引用,不了义的解深密经也可以,了义的其他经也可以,对方二个都承认的话,就都可以引用,但是引用并不代表我都承认,辩论的时候都可以引用。实际上不了义经是没有什么理由,有时候自己安慰可以用,如念什么经典有什么功德,就引用一些经典,此即是以不了义经安慰自己。

  问:这堂课是上「止」,一般人提到止就想到打坐,仁波切您会鼓励我们打坐吗?

  您香港所讲的奢摩他手抄稿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那打坐的时候要不要配合您的手抄稿呢?

  答:当然会鼓励打坐,因为宗大师的奢摩他已经读完了,读完了比较不会偏向。没有读完比较会有偏向的危险。现在我们知道真正的奢摩他定义在哪里?真正的九住心定义在哪里?真正的毗钵舍那定义在哪里?这些有一点知道了。不然我们打坐的时候没有什么九住心,但是自己几天之后就觉得已经是第三住心了…很快第九天就变成九住心了,第十天就生起奢摩他了,现在读过了就知道没有办法第九天就变成九住心了。

  所以宗大师正确的奢摩他的定义、九住心的定义,我们学好了,自己会知道,实际上什么都不会,但是自己认为自己定力非常好,定力的程度在哪里都一直乱想。如我们平常讲菩萨,我们都没有一个是菩萨,但都讲是菩萨。就九住心,外面有很多用很简单的解释。现在这些读完了,自己不会那么乱认定,自认我是怎么样,我到哪里了,起码我们会正确(的了解),不会有这种错的认定。

  我们修的时候就如宗大师所说,修奢摩他之前,前行需要什么?这也非常重要,譬如前行要具备什么资粮?资粮具备了,首先我心中有没有哪一种烦恼比较强,要如何减少这些烦恼,修净行所缘等等这些前行。

  再来就是我们最相应、信心最强的对境(佛、菩萨的像),不是在外面,是我们第六识的所缘境当中能够出现,会认真的做,平常不知道所缘境是什么样子,都不是那么清楚,平常外面我们讲很多修止观的所缘境,有时候会执着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感受,这种所缘不见得是清静的,这里面就有很多的贪,心就跟烦恼一起修的感觉。所以宗大师说以我们非常清净的信心生起的所缘境,抓取来(当)第六识的所缘境,这个可以是奢摩他的所缘境,这些现在我们会了,学宗大师奢摩他学好之后,有这样的次第,有这种修行,这样走的话后面会有一个非常清净非常正确的奢摩他。

  不然我们修奢摩他的时候,前面整个奢摩他等等这些定义都不懂,然后就乱认,前面该要具备的前行,也没有准备好,还有首先要修的净行所缘等等,这些也没有修好,后面奢摩他真正的所缘境,去找的时候也不是那么正确,这些等等有很多的问题,所以学好了之后,修奢摩他,已经有正确的了解,此正确的了解是非常珍贵的,所以应该是还更要加油去做,因此我一定会努力要修。

  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知道了就尽量训练去做,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话就会帮助(我们知道)平常其它的修行的时候,我的心是多散乱,就会(产生)反感。一般我们没有修奢摩他、没有训练,自己一天的心多乱也不知不觉。我们开始有一点修,或开始有一点训练后就会非常反感,好像我前几分钟心非常散乱,对于自己一天中,心的散乱会觉得反感,这样非常反感的话,一定会对治它,一定会想怎样可以不散乱,怎样可以比较平静,就会一直努力的做,这样修行就会进步。

  平常做功课也好,不管哪一个阶段,不散乱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样训练,相信自己做功课或是身语上面遵守业因果、持戒等等方面的帮助一定会很大,这样也会有成就感,有帮助改变的话就会有成就感,就会欢喜,欢喜当然就还会更进一步认真的修行。

  但是你们也是要搞清楚,闻思你们还没有圆满,闻思一定要一直打基础,上面修的部份尽量作一下,但是闻思还是一定要打(基础)。很多以前的祖师,到十地菩萨他们也不满足于他们的闻思,一直看、一直听、一直学。我们是凡夫就更不用说了,所以闻思,特别是我们现在不懂佛法的人(跟这些高量者比较我们是完全不懂的人),所以我们要记得闻思一定要一直打基础。修学这个(打坐)也是要做的,当然这二件一起做就非常有意义。

  这就是宗大师说我们为了什么而闻?为了什么而思?此即谓修。所以闻的人或是思的人,修的部份是一定要去做,不然的话,又是一种缺点,就是我们所讲的慢慢的养成一种坏的习惯,我没有听过的想听,我听过的不想听。听过的不想听,当然就不想思考当然也不想修,这种毛病出现的话,就非常不好的,后面听什么法肯定不会思考、肯定不会修,因为他的心究竟的目标就是听到就可以了,就够了,了解就可以了,这种毛病就造成将来什么法都不会改变他的心。

  所以后面修的部份奢摩他等等讲完了、学好了,然后就要去学习、训练心如何不散乱,把闻思菩提道次第的内容四圣谛、十二缘起、菩提心等等内容,能够可以在不散乱的情况下修得来,这样做的话,我们就可以达成如宗大师所说的目标。闻思之后不是没有修,我们要开始修,这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奢摩他讲完之后,尽量训练心如何不散乱,这是非常必要的。

  这种训练,我相信不只我们这边参加的人,还有很多华人很喜欢打坐、禅修,这种训练又可以结很多的善缘,其他很多的人也会想这样的训练,其他一群人一起来训练的话,又可以慢慢从禅修角度引导到道次第。

  密续里有说心的本性,我们去认识它,自己能够可以住在心的本性的位置,什么都通了,所有的境也都出现了,不是我们要找每一个境去学习,而是找心的本性,然后愈来愈认识心的本性,然后心就能够住在它本性的位置,对境的实相自然就出现了,它不会乱,有这种解释啦!

  一样的道理,禅修的时候,虽然没有去除现世的执着、去除轮回圆满的执着、去除我爱执的执着,这些没有特别去除,但是我们一直跟心的清静本性愈来愈接近的时候,好像在自然的情况下,就去除了现世的执着、去除轮回圆满的执着、去除我爱执的执着,应该也可以如此解释。禅修的时候,现世的执着、轮回圆满的执着、我爱执的执着这些都是跟因果、缘起的法理不符合的事情、乱的想法,如果把心本身错乱的想法停掉,愈来愈接近心的本性,就能够坐在心的位置,然后这种不符合、乱的想法,自然就没有了,跟因果缘起符合的想法自自然然就会出现、且自然接受,我们的心不会被错乱的想法拉着走,心有它自己一个唯明唯知的本性,当这个位置愈来愈稳定,愈来愈跟它接近,这些错乱的现世的执着、轮回圆满的执着、我爱执的执着(此即是下士、中士、上士道负面的错乱的想法),自然而然就去除。但是我们这里就会敎禅修的时候,怎么自然而然的能够可以去除这些(负面的错乱的想法),这样我觉得也可以把一些比较喜欢禅修的人带进道次第法的学习。

  问:既然可以自然而然的去除这些执着,那为什么我们还要修道次第?

  答:这就是刚刚我们讲的不了义,就是让众生有一个方法可以带得进来,为什么要禅修?为什么这些错误的想法可以自然而然的去除,这是我们的目标?自然而然去除错误的想法,这应该是大家公认的目标,而能不能「自然而然去除」这是问题,他们的希望也好、我们的希望也好,去除这种错乱的想法是大家的希望,他们的希望可能比较快自然而然去除,这是他们的目标。我们也是希望自然而然去除,但是会不会自然而然去除,这是要看啊!(…自然而然的方法,没有这种方法,那宗大师不用讲那么多)我们有公认的目标,即修禅定的时候,错乱的想法自然而然消灭,所有的缘起、因果又是自然而然出现,就什么都了解了、都通了、开悟了,这不是那么容易自然而然的,但也是有一点点随顺的作用,有一点帮助,起码不生起错误的执着,这也是一个好处。

  问:三大寺里都学习五部大论、辩经,有没有禅修?

  答:没有,因为这是看,(有没有)要不要,这是二回事,本身这个环境没有什么散乱的所缘,所以就自然而然不散乱,也就是二十四小时都在用功,没有什么散乱,所以也没有什么必要。我们的生活就很复杂,面对学会、回到家里又面对家庭,又要进佛堂又要做功课,这样心里就有很多散乱,所以没有自然而然不散乱的环境,这就是不一样的。当然三大寺就是有一点重视闻思的情况,没有错。

  刚刚讲心的禅修,国外也是有很多喜欢禅修的人,禅修的目标大家公认的是消灭所有错乱烦恼的心,此目标能不能达成(禅修几天出来,有没有达成),出来面对境的时候有没有改变,如果没有改变的话,那禅修还是有缺(失),缺是指对治方面生起智慧如何能够对治烦恼境,这些都是要做的。

  禅修的时候,我们的目标是去除错乱的想法,希望自然而然消灭错乱的想法,但是还是没有啊!所以要考虑继续这样一直修,真的能够成就吗?要考虑啊!如果没有办法成就那就缺了嘛!缺就是没有学道次第啊!所以有这个希望,但没有办法达成那就要考虑。我们当然也有这种希望,如果能够达成那我们也不用学,也不想学那么多。

  问:三大寺没有注重禅修,是因为环境没有杂乱,所以不需要禅修,但是后代很多的弟子禅修的过程会有非常多轻安的变化,就需要有上师来指点轻安的种种变化,如果他自己没有禅修就没有很多轻安变化的过程的经验,那要如何去指点这些禅修的弟子?

  答:修这些身心轻安,我们看宗大师的解释,真正用以前无着等等解释的论典,用这些根据,真正的修奢摩他解释的,没有一个正确,非常少啦!宗大师常常谈到此。所以你刚刚说外面说轻安有很多过程、怎么变化、然后怎么引导,我不晓得引导到哪里?因为根据真正正确的无着等等所说的,宗大师就觉得这些都不清不楚,正确的解释好像都没有那么好,好像就放在那里,所以宗大师就觉得这是修奢摩他阶段很大错误的一条路,所以宗大师讲的时候就特别引用无着所讲的《声闻地》、莲花戒大师的,他就常常谈到,我们一定要根据这样解释,要这样修,不可以乱讲乱修。所以相信那时候就有这种情况了,那现在肯定有嘛!肯定有这种自己在山洞里修一修,没有一个指导,然后在自己感受上就用很多自己的解释,这样解释之后,引导别人也是一样用这种解释,这样会有很多危险的地方。

  我们现在是把宗大师、无着所讲的书当老师、当为引导来修,这是最好的,不需要一个人在山洞禅修,然后他的感受再讲给我们听,不需要这样子。在三大寺里面,修的人没有特别挂一个名字我在这里(禅修房)禅修,但是每天做功课心不散乱,定力满强的也满多的,做功课的时候二、三个小时,一坐上去好像没有呼吸,像这样的修行人也有。我以前马头明王闭关的时候,我是西藏仁波切里面最年轻的,仁波切坐的位置高一点,下面寺庙的和尚最老的就从我的下面开始坐,其中有位格西名为图登搭希,我就常常跟他一起,因为闭关就是仁波切然后接着就是老和尚,这个老和尚一坐上去(一入定)不知道他有没有呼吸,我跟他坐过几次,最清楚大概起码有四次,我们闭关大概一个月,每天早上三点(起床),一坐大概二个多小时,中午休息一下下,晚上大概八点就结束。还有一位楼嘎(老师)也是这样子…(有些出家众往生圆寂时,入定时间长的也满多的)这些就看得出来前面一定有修嘛!不然怎么会突然入定那么久,所以这些并没有特别写我有禅修,但是平常一定有这样的训练、学习。

  问:…

  答:就是没有什么特别,不同程度的人都可以闭关的,但是程度不一样当然闭关的效果就不一样,起码是避开复杂的平常的生活,中间精进努力的过程,就看自己学的东西多少,平常修的证量多高,这一定会有影响。闭关平常没有什么年纪的差别(限制),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即所有的人都可以。

  上下密院,我好像常常听到先去下密院然后再去上密院,不是这样的意思,上下密院是地方的意思,没有上下的意思,不是学习的次第,不是这个地方比较高所以称为上密院,这个地方比较低所以称为下密院。这二个密院的等级都一样,去哪里都一样,就是考完格西以后学习密续的地方,一般学习密续是一年的时间,学习显教的时间就十七、八年比较长的时间,所以显教一了解,密续就没有什么特别要学习,就比较容易通。

返回目录

-----------------------------------------------------------------------------------------------------------------

更多雪歌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