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禅诗三百首:秘演~淮上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6日
来源:   作者:秘演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禅诗三百首:秘演~淮上

  ★秘演(生卒年不详)

  山东僧人。与欧阳修(1007—1072)、石曼卿(994—1041)同时。欧阳修曾序云:“秘演与曼卿交往最久,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曼卿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宋诗纪事》录诗三首。

  淮上

  危桥当古寺,闲倚喜同僧。

  极浦霁秋雨,扁舟明夜灯。

  风沉人语远,湖涨月华升。

  万事空凝念,其如总不能。

  【赏析】

  这首诗以清灵疏旷的笔触展现了一派“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般空渺灵虚、无际无涯的河上风光,同时表现了禅者虚静喜悦的禅境。

  首联点明全诗的要旨:“喜”。“危桥”、“古寺”,以精微的笔触反衬一个方外弟子闲倚危桥远眺河光水色、体味禅悦意趣时的虚灵境界。正因为桥危、寺古,反显得禅者的心境闲静。颔联与颈联以书家的大手笔涂抹清新、旷远的河上风光。“极浦”对“扁舟”,大小相衬;秋雨霁与夜灯明,表现河上风光的清丽、疏朗。“风沉人语远”,突出环境的寂静、悠远;而“湖涨月华升”,则以动态的妙笔,表现了河上的生机活力与澄洁空明,给人以雍容大气之感。这种自然的极美大气,怎不使人顿感天人合一的美妙!这一切仿佛与自心浑然合为一体,让人感受到一颗空灵心境的历现。

  全诗紧扣一个“喜”字。这一“喜”的真正源头,作者在尾联点明,那就是空。如果不是心空无碍,哪里又体味得出自然的神妙呢!

  诗僧、隐士们表现河上风光的禅趣诗尚有不少。此处仅录两首:北宋诗僧楚圆《舟中作偈》云:“长江行不尽,帝里到何时。既得凉风便,休将橹棹施。”酣畅淋漓地表现了乘凉风而赴“帝里”的自适之意。此处的“帝里”代指禅心佛旨。南宋诗人葛天民有诗云:“月趁潮头上,山随柁尾行。大江中夜满,双橹半空鸣。”也同样大气磅礴,圆满虚静。元明间高僧宗泐的《淮之水送别》也表现了淮上的风光:“淮之水,向东流,水流只载行人舟。舟行如飞水如射,一日可到吴江头。何不载此离情去,掷向天涯不知处。濠梁有客今白头,望断孤云海天暮。”

  山中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声。

  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

  【赏析】

  如果说《淮上》全诗之旨为“喜”,则本诗之圭为“闲”,同样是令人息心的禅境。

  首联点明诗旨,描写了一个禅子闲适的生活和心态。临水结茅,淡寂闲吟,何等清淡自适。而空山中的秋景、秋色、秋声也无不给人以淡寂之感:久雨微凉,蝉噪声稀,落叶渐深,山色更空。且看那心闲意适的禅子吧:他沐浴着清皎的月辉,上危楼高阁静听远寺的疏钟。一“危楼”一“远寺”,一高一远;一“乘月”一“听钟”,声光交织。那远寺的钟声传给衲子的心灵以无限的静谧。他不由想起,江上的僧友已捎信来,想来山中息心修念。尾联则以江僧侧衬山僧之闲静。

  秘演作诗取象,喜用“危桥”、“危楼”、“极浦”、“远寺”等词,极尽精妙。《宋诗纪事》谓之“意趣清冷空寂,气象浑成雅健”。他的诗中佳句迭现:“风沉人语远,湖涨月华升”、“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均体物细微,禅韵隽永。其诗作《书光化军寺壁》亦是一首清新自然、优美工致的写景佳作:“万家云树水边州,千里秋风不锡游。晚渡无人过疏雨,乱峰寒翠入西楼。”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