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略述虚云和尚的禅修思想——解行方圆(林剑秋)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略述虚云和尚的禅修思想——解行方圆(林剑秋)
林剑秋
内容摘要:清凉大师“信、解、行、证”的修行次第划分极具代表性,精辟概括了佛法修学的圆融次第,是佛弟子修学佛法所要因循的。实际上,历代高僧大德的行持教化也都含摄于“信、解、行、证”四科之中。虚云老和尚,是禅门巨将,在中国现代佛教史,特别是中国现代禅宗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他修学并举,解行并重的禅修方式,充分展示了一代大师对“信、解、行、证”四次第的理解和实践,是值得后学者研究、学习和借鉴的。
关键词:虚云、思想、禅修、解、行
作者林剑秋,女,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生。
一、虚云老和尚生平略述
虚云老和尚是近现代中国佛教史上着名的高僧。谈到虚云老和尚,不但全世界的佛门弟子推崇敬仰之情备至,甚至一般人也都多少有所耳闻。一诚大师曾赞云老是:”一生志大气刚,悲深行苦,解行并进,严净毗尼”[[1]]。
虚云老和尚俗姓萧,法名古岩,五十岁后自号“虚云”,后改字幻游,出生于鸦片战争爆发的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经历了中国社会百余年的动荡。在那个正法衰微的时代,云老见证、经历、推动了中国佛教的近现代发展。建国后,德高望重的虚云老和尚被推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积极引导佛教徒适应时代社会的变迁。1959年,他在云居山示寂,世寿一百二十岁,僧腊一百零一年。
虚云老和尚一生经历传奇。他修学并举。既曾隐居深山,闭关苦修,也曾参名刹、礼五台、访泰国四处参访游学。他悲深愿重。不但历坐十五道场,中兴六大祖庭古刹,重建大小寺院庙堂80多处,而且以一身承嗣禅门五宗,重振禅风;同时,随机教化,弘宗演教,座下剃度、得法、受戒、受皈依弟子逾百万人。
虚云老和尚作为禅门的一代宗师,对中国近现代佛教的发展影响重大,他的见地和行持对后人修学佛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虚云和尚的禅修思想
在《华严经疏钞》中,清凉大师以“信、解、行、证”科分《华严经》。从此,这种修学次第普遍得到佛教内四众弟子的认同。“信、解、行、证” 的次第划分极具代表性,精辟概括了佛法修学的圆融次第。因此,这四个字也无例外的被贯穿于古今高僧大德,包括虚云老和尚在内,佛门弟子修行过程的始终。
但是,根据个人修学法门、求法经历的不同,祖师大德们对这四个字的领悟与解释也会存在侧重点上的不同。而虚云老和尚将“信解行证”之主旨用六个字概括为“解要圆,行要方”。“解”是见解,“行”是造作;“圆”即圆融无碍,了知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皆是医治众生心病的对症方药;“方”为“中正不倚,当作则作,当止则止,当灭则灭,规规矩矩,恭恭敬敬,一毫不苟,一丝不乱”[[2]]。无论圆融也好,方正也罢,都是依圣言量而判断的,都在表明是对佛法意趣的准确把握。“解、行、方、圆”,将“学”与“修”,“见地”与“行持”,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的关系,巧妙而形象的展现出来,可以说是云老一生禅修经验之精华。
无论是从虚云老和尚的开示,还是他一生的事迹,我们都可以从正信因果、精严戒律、法门选择和愿行能行等佛法修学的关键问题上,找到虚云老和尚演说“解行方圆”的形迹。
1. 正信因果,忏悔业障
因果理论是佛教教理的基础理论之一。“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之中”,“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3]]。实际上,中国佛教各宗派之间的区别,其中也包括对“因果”理论认识的不同。而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三论宗”,更以“缘起性空”总摄佛教一切教理法门,提出独有的“二谛是教”思想。“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对于因果理论的认识,可以说是贯穿修学始终的关键性问题。
虚云老和尚有感于当时佛教界和社会风气的积弊,十分重视和强调“正信因果”的问题,不但常常强调正信因果可以净化社会人心,增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更加明确表示这是佛弟子修习佛法参禅念佛的“先决条件”。
虚云老和尚认为,道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有道德则有百姓安居乐业,缺乏道德则灾祸不绝,而佛教的三世因果理论就是止恶扬善,弘扬正义道德的理论基础。老和尚曾说:“对于因果报应,要相信是事实而非虚假,如果人人能相信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那么背理犯法的行为,当然是不敢再做了。”[[4]]
佛弟子“正信因果”之根本在于深信自己本来是佛,深信依法修行决定成佛,信是得道之源,功德之母,缺乏这个信心,修行就会缺乏持续性的动力,所以他告诫大众,“总要信得及,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实无奇特”[[5]]。
“正信因果”是持续、如法、如理修行的动力之源。而“正信”的关键就在于“觉”。“佛陀”二字的直译是“觉者”。因此,佛教的一切教理都不是盲从、迷信和死板教条。佛教常常用“离言绝相”来形容契入绝对真理后的实相境界,即认为不能从语言和现象上简单判定事物的性质,这可说是佛法之“觉”的最好注释。因此,习教首要就是“救心”,即纠正自己思想的谬误,了知善、恶、苦、乐,皆由因果演化而来,从自觉、觉他终至觉行圆满。
既然佛教强调因果,强调如是因如是果,那么在修行上,“忏悔”是与之最为相应的方法之一。禅门有云:“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6]]若从这个角度来看,佛法一切修行,皆是“忏悔”。
总之,虚云老和尚反覆强调深信因果,正信因果的问题。因果是教,果真明了透彻,就必将会演化为忏悔业障、积累资粮的坚定行为,也就与成佛之路结下不解之缘。
2. 精严戒行,定慧等持
佛陀将入涅槃时,曾留下遗训:佛弟子从此后“以戒为师”。二千五百余年来,佛教弘扬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戒律精严”是佛法传续不断的重要条件。虚云老和尚一生重视戒律行持,坚持“一切世人,若不持戒出三世者,无有是处”[[7]],认为若要佛法兴隆昌盛,佛弟子获得真实利益,就必须精严戒行,故其无论重兴祖庭、延续宗门,还是开示教化,总是离不开一个“戒”字。
领会戒法妙义,是佛弟子持戒修行的前提。虚云老和尚强调:“既为佛子,须知戒之妙义,造律仪之渊深,三聚五篇之半满,性遮互环之重轻,法体行相之幽玄。若不明晰,受之何益”[[8]]。此“法体行相”,即戒之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且“虽分四种,其实是一。轨凡从圣,名戒法;总摄归心,名戒体;三业造修,名戒行;览而可别,名戒相。由法成体,因体起行,行必据相。……是故得戒者,即翻无始恶缘俱为戒善,变有漏苦报即成法身。”[[9]]发心受戒之四众弟子,须于此处善用其心,以菩提心为本,依戒法,获戒体,辨戒相,立戒行,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成就圆满功德。
说到做到,精严持戒,则获真实利益。持戒,如虚云和尚在谈五戒时所说,是三学根本,无上菩提根本。从解起行,解行相应,真实行持,必得圆满。虚云老和尚强调“末法究竟不是法末,实是人末,因甚人末?盖谈禅说佛者,多讲佛学,不肯学佛,轻视佛行,不明因果,破佛律仪,故有如此现象”[[10]],这里虚云老和尚明言是佛弟子不如法的言语造作导致了佛法的末法现象。这不仅是当时佛教界的弊病,也是任何时候所有佛弟子要常常警醒的地方。因此,护持正法,当从持戒始。真为生死学佛之人,自当受戒持戒,一切言、行、坐、卧,二六时中,动静一如。
由圆满戒行,定慧自然等持。依虚云老和尚所说,戒定慧具贯通之要义“戒是止恶防非之义。恶非既止,定慧自生。定是制心一处之义,内心不乱,戒慧全彰。慧是随缘觉照之义,觉照一切,戒定双修。举一即三,举三即一,只在修学的人,善加体会与力行罢了。”[[11]]
3. 诸法平等,深究一门
佛经三藏,遍演八万四千法门,而在中国,历代高僧和祖师大德们随机演教,又将其归简为禅、教、律、密、净五门。但是,后学佛弟子常常会在法门选择上出现问题,赞彼毁此,妄想执着。对此虚云老和尚认为,佛弟子既要有诸法平等的圆融见解,同时,又要明白法门应根据自己的根基和机缘,择一为主;要能够志愿坚决,深究一门,其余为辅,且不可以朝秦暮楚,喜贪便宜,不审正助,时时刻刻想着转换门庭。
首先,诸法平等,佛教法门实无高下之别。虚云和尚曾依《大智度论》重申佛为“大医王”,故佛法是“药”的旨趣。其实,无论说空说有,任何法门,都是佛陀对机施教,因症施药。果若无病,药何用施?倘若有病,岂可不服?正如《大品般若》 云:“菩萨住二谛,为众生说法,为着有者说空,为着空者说有。”[[12]]因此,对于修学的佛弟子而言,见地的圆融首先就体现在对佛法中诸法平等的认识上,既然是诸法平等,佛教的各个法门也平等,须明白“大地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苦海,头出头没,轮转不已,迷惑颠倒,背觉合尘,犹如精金投入粪坑,不惟不得受用,且染污不堪。佛大慈悲,不得已,说出八万四千法门,俾各色各样根器不同的众生,用来对治贪嗔痴爱等八万四千习气毛病,犹如金染上了各种污垢,乃教你用铲、用刷、用水、用布等来洗刷琢抹一样。所以,佛说的法,门门都是妙法,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只有当机不当机的问题,不必强分法门的高下”[[13]]。
其次,学修要“不离本宗,专心信赖”[[14]]。如上所述,佛法法门之间虽无高下冲突,但是“深究一门”是必要的。世出世间一切法,若想有成,都离不开专心致志,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自然亦是如此。在这个问题上,虚云老和尚谆谆叮嘱佛弟子,“起行宜辨正助”[[15]] ,“只能选择何法门与本人最相应,即以此一法为正,余法为副。专门修学,行住坐卧,不离本宗”[[16]]。至于如何处理法门主修与选学的关系,虚云老和尚曾以念佛法门举例说,“或念佛为正,以余法为助,余法都可回向净土。”[[17]]
同时,“深究一门”也暗含行者的发心,是要求具足坚固心、长远心和无心的意思。须知众生习气深重,多生累劫造业无边。要想放得下,信得实,就要发坚固心、长远心。所以,“深究”不仅仅要求专一且准确地掌握一个法门的修持原理和方法,更是体现了坚定不移的志向和精进不懈的态度。当下彻悟也罢,修持三大阿僧秪劫也好,因果轮回,善缘恶缘,只是一般行去。也就俗语常说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无心者,无分别妄想执着之心。三祖僧璨祖师云:“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18]]。故佛法之难易,全在发心。发心之关键,则是能发此坚固心,长远心,死心塌地,做个“无心道人”。
总之,在指导佛弟子学修方法时,虚云老和尚明确主张“解要圆,行要方”的原则,内修则依教而观,二谛圆融,无挂无碍,外修则“依圣教量,举止动念,不越雷池一步”[[19]],内外相应,解行不二。
4. 自利利他,精进勤修
如果说“正信因果”是佛弟子见地认识的基础,重在解;“精严戒行”确定了佛弟子的行为准则,重在行;而“深究一门”是解行相应的操作规范;那么,“自利利他”不但是解行相应的内涵和根本出发点,也是解行相应的体现和必然结果。
无论是古德 “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如同魔说”的训诫,还是《开经偈》中“愿解如来真实义”的愿心,有一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佛陀讲法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时空的差距,语言习俗的变迁,无疑会形成今人修学佛法的障碍。而了悟佛陀说教之本意,达到见解圆融,关键要体悟佛心,如我心同佛心,则佛说即我说。所以,生起“自利利他”的菩提心,是佛弟子起修的第一步。只有迈出了这一步,真正以佛菩萨的“四弘誓愿”为己愿,才具“解”之正因缘,才有“行”的真动力。
若佛弟子果然以 “自利利他”的菩萨道精神为目标者,自然不舍六度行门,精进勤修。从这个角度看,虚云老和尚可说是一生以身作则,为了脱生死,他深山苦修,朝拜五台,游历直至东南亚各国;为度众生,他重修祖庭,整肃僧团,授戒讲法,延续法脉,可以说都是难行能行,不畏艰难,不惜身命,这为四众弟子树立了一个修行者的榜样。
综合上述四各方面内容,对于当前修就佛法者而言,信是因缘,是能否亲近、深入佛法的前提条件,故而放在首位;但是对于已经信奉修学佛法的人来讲,能否如理而行,能否在佛法中真实得益就更为关键。然而,“欲成行位须解法理,不体理事,行亦非真”[[20]],因此,“解行”二字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解行果能相应,信心自会增益,终有一朝,明心见性,体证无上菩提。因此,我们不妨在虚云老和尚一生行持教化之中,细细体会解行方圆的真理。
一、 对现代佛教发展的贡献
虚云老和尚兼挑禅宗五家法脉,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发挥了兴废续绝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国佛教能有今日之局面,与这位高僧的愿力行持是分不开的。
在动荡不堪,战乱连连的近百年中,佛教祖庭得以保存乃至修复,僧团管理得以改善,佛陀教化得以普被众生,禅宗法脉得以延续,种种护教利生之事务的开展,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虚云老和尚不辞劳苦的奔波与努力。故后人赞云:“云公老人,以菩萨乘愿再来,抱大悲心,是人天之眼目;本大慈愿,作四生之津梁”[[21]]。这些都是世人共识,不容赘述。
除了对整体中国佛教乃至世界佛教的卓绝贡献,虚云老和尚留下的开示和文记也是现代佛教四众弟子修学的绝佳指导。他奉《楞严》为宗旨,以戒定慧三学为根本,强调持戒修行,教律并行的重要。同时,他还强调法门平等,鼓励学人根据自己的机缘条件决定行门,参禅、念佛、持咒、学教等都是解脱生死的妙法,要认定一门,永不退悔。特别是对选择参禅的佛弟子来说,虚云老和尚的禅修思想十分系统和完整,对如何”参话头”也讲述的极为细致,可以说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宝藏。
四、结 论
虚云老和尚作为禅宗泰斗,一代高僧,他的影响又何止佛门之内呢?实际上,即使为其冠以“哲学家、教育家、历史学家、旅行家、和平外交家、慈善事业家、书法家、古建筑师、诗人等”称号,老和尚也是一样当之无愧。
时代虽然在变化,人的认识虽然在发展,但是人性中的弱点却依然存在,变化极微。人性的弱点也就是佛说众生之“心病”,由于佛法是对治人性的弱点所设计的,故佛法不仅仅是宗教,也可以说是哲学,是人生学。因此,虚云老和尚的修行思想和经验是佛教徒和一切有志修养身心、探索人类心灵意识奥秘的人们所共享。无论信仰任何教派,只要这个人有修整身心的需求,他就可以从虚云老和尚的事迹、开示和文记中获益。所以,他的经验和思想,在这个文化融合的时代,在关注自我成长的今天,有着前所未有的普遍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净慧编,《虚云和尚开示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 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第1、2、4、7、12分册),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次出版印刷
3. 董 群,《虚云禅师的修行观述评》,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第4卷第1期
4. 何小平,《领纳戒法于心解行必须相应--虚云老和尚论受戒及行持戒律》,《法音》杂志,2008年1期
5. 释惟升,《虚云和尚留给今人的启示》
6. 体 恒,《〈中论〉与〈中庸〉--”中”之思想的比较》,《法源》学报,第二十二期(2004年)
7. 周祝英,《虚云和尚禅学思想初探》,《五台山研究》,2003年第2期
[1]《在纪念虚云老和尚圆寂4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诚法师着,见《虚云和尚全集》第11分册P624,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2]《聆虚云禅师开示录》见《虚云和尚全集》(第2分册)P90,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3]《云居山方便开示》见《虚云和尚全集》(第2分册)P174,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4]《因果略谈》见《虚云和尚全集》(第2分册)P107,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5]《佛法是家常便饭》见《虚云和尚全集》(第1分册)P146,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6]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48,P0337
[7] 《楞严经》,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正藏》卷19,P0105
[8]《云门山大觉禅寺同戒录序》见《虚云和尚全集》(第4分册) P95,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9]《1955年云居山戒期开示》见《虚云和尚全集》(第2分册)P288,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10]《1929年10月21日在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请普说》见《虚云和尚全集》(第2分册)P1,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11]《聆虚云禅师开示记》见《虚云和尚全集》(第2分册)P91,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12] 《大品般若》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卷8, P0217
[13]《参禅的先决条件》见《虚云和尚全集》(第2分册)P47,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14]《民国三十六年在香港东莲觉苑讲》见《虚云和尚全集》(第2分册)P27,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15]《1929年10月21日在上海佛教世界居士林请普说》见《虚云和尚全集》(第2分册)P2,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16]《民国三十六年在香港东莲觉苑讲》见《虚云和尚全集》(第2分册)P27,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17《1929年10月21日在上海佛教世界居士林请普说》见《虚云和尚全集》(第2分册)P2,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18] (隋)僧 璨,《信心铭》,《大正藏》卷48,P0376
[19]《云居山方便开示》见《虚云和尚全集》(第2分册)P189,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20]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1,《大正藏》卷35,P0503
[21]《虚云和尚弘法简述序》见《虚云和尚全集》(第12分册)P318,净慧法师主编,河北禅学研究所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内部发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