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黄忏华:俱舍宗大意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6日
来源:   作者:黄忏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黄忏华:俱舍宗大意

 

  佛教各宗大意一辑第一种

  —俱舍宗大意

  黄忏华居士编述

  第一篇 绪论

  第二篇 诸法概论

  第三篇 因果论

  第四篇 有漏因果

  第五篇 无漏因果

  第六篇 无我略说

  俱舍宗大意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此宗之名称及其略史

  俱舍者,世亲论师所造论名,此依俱舍立宗,故名。佛世尊灭后一百年间,法海清净一味,人无乖竞,法无异说。圆满百年已,有大天论师,作五事颂,立新义。佛法大众,(龙象边鄙多闻大德四众,)共议所成立,或朋其说,或翻之,斗诤纷然,遂分二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从此二部,更生支派,展转流出十有八部,本末合称二十部执。于中有曰说一切有,佛灭后三百年初,从上座流出。此部先弘对法,后宏经律。四百年出,说一切有复出一部,名经量部。此部唯依经为正量,不依律及对法。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论师,集初期有不论六足论义,造发智论,组织有部之教义。四百年初,有部诸论师,造大毗婆沙论,广释发智,大成有部之教义。婆沙出后,有部宗徒,嫌其太博,撮录其要义缀为专书者层出,就中最简明而得要者,五百年中法胜论师之阿毗昙心论,以心论太略,造杂阿毗昙心论增补之。九百年顷,世亲论师出世,初于有部出家,受持有部三藏,后学经部,见其当理,增订杂心,造俱舍论,述一切有义,时以经部正之,理为长宗,不偏一部。印度学徒,咸称为总明论。有部众贤论师,造俱舍雹论,破俱舍。世亲见之,为改题为顺正理论。一千年顷,安慧无师,糅杂集论,救俱舍,破正理师,遂入大乘。

  此土陈文帝天嘉四年,真谛三藏,携俱舍梵本来华、于制多寺释之,凡五年而成,题为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世称旧俱舍。陈智恺唐净慧等,作疏弘之。其后唐太宗贞观七年,玄奘法师,适印度,于迦湿弥罗国,就僧伽论师,学俱舍。归国后,永徽年中,于大慈恩寺再译之,题为阿毗达磨俱舍论,世称新俱舍,即此宗所依今本。其弟子神泰普光法宝,各作疏释,弘布此论。稍后,圆晖做颂疏义钞,遁麟作颂疏记,讲敷其胜盛。唐后此宗遂绝不传。

  第二章  此宗之位置

  此宗虽正述有宗,而折衷诸部,唯以理胜为宗,于经部义取携犹多,较之根本有部发达有加。然当大乘诸宗,判释一代佛教,立有空中三时教之法相宗,置之于有时。立藏通别圆四教之天台宗。置之于藏教。立小始终顿圆五教之华严宗,置之于小教。乃至立异生羝羊心等十住心之真言宗,置之于唯蕴无我心。皆判为小乘。

  第三章  此宗之典籍

  第一节  总说

  此宗除以俱舍论为正所依外,所宗经有四阿含等,论有七论婆沙,及阿毗昙心论,杂阿毗心论等。兹列举如下。

  ┌一、长阿含经后秦佛陀耶舍译

  四阿含│二、中阿含经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

  │三、增一阿含经前秦

  └四、杂阿含经宋求那跋陀罗译

  阿含梵语,此云传,即佛佛展转传来之意,本通大小,后专为小乘经之总名。新称阿笈摩,旧称阿含。如玄应音义云,阿笈摩,亦言阿伽摩,此云教法,或言传,展转传来以法相教授也,旧言阿含,讹略也。四阿含者,一长阿含,文言长广。二中阿含,非略非广。三增一阿含,于一法上增一至多。四杂阿含,相杂明义。如颂疏记云,一长阿含,多说长偈。二中阿含,多说中偈。三增一阿含,谓一法为始,于一法增一至多故也。四杂阿含,此翻为藏,有言种种说也。

  ┌一集异门足论—舍利子造┐

  │二法蕴足论—大目干连造│六

  │三施设足论—迦多演那造│足

  七论婆沙│四识身足论—提婆设摩造│论

  │五品类足论—世友造    ┘

  │六界身足论—世友造

  │七发智论—迦多衍尼子造—身论

  └八大毗婆沙论—有部诸论师造

  初七论中,发智一论,义门完备,喻之以身,是为身论。集异门等,义门稍狭,皆称足论。如光记云,前之六论,义门稍少。发智一论,法门最广。故后代论师,说六为足,发智为身。此上七论,是说一切有部根本论也。关于六论著作之次第及其作者,玄奘法师,旧传一说。梵士称友,释具舍论,又传一说。西藏他拉那他及布通等,又传一说。如集异门一说大拘絺罗造,法蕴一说舍利子造,施设一说目干连造。兹姑依光记宝疏等,列表如上。又此六论,除施设翻外,余皆玄奘法师所译。然今人依西藏译本对勘,知法护译施设备,即六论中施设原文略出。

  毗婆沙,译云广说胜说异说。如光记等云,毗婆沙者,毗名为广,或名为胜,或名为异,婆沙名说,谓彼论中,分别义广,故名广说。说义胜故,名为胜说。五百罗汉,各以异义,解释法智,名为意说。

  第二节  俱舍论大纲

  第一  名义

  俱舍梵语,具云阿毗达磨俱舍,阿毗此云对,达磨此云法,俱舍此云藏。对法者,无漏慧之异名。对有二义,一者对向,谓对向涅槃。二者对观,谓对观四谛。法有二种,一胜义法,唯是涅槃。其性是善是长,故名为胜。有实体故,复名为义。即胜名义,即胜义名法,故名胜义法。二法相法,通四圣谛。相者,性也,状也,望自体边名性,望他缘边名相。此四谛法,是一切诸法之性相,故名法相法。无漏尽慧,能对向涅槃果法。或能对观苦集灭道四谛,故称对法。对法有二,一胜义对法,无漏名胜,实体称义。二世俗对法,是有漏法,名为世俗。胜义对法,复有二种。一者自性,即无漏尽慧。二者随行,谓净慧眷属,即慧相应心及受想等诸心所法四相及得道共无表。世俗对法,亦有二种。一者方便。谓有漏诸慧。此复有四,一生得慧,生便得故。二闻慧,闻教成故。三思慧,因思起故。四修慧,从定生故。二者资量,谓诸论教,即是六足发智等论。此诸慧诸论,非真对法。然先因论教,次有生得。从生得后,方有闻慧。从闻慧后,次起思慧。从思慧后。始生修慧。从修慧后,起无漏慧。为真对法作资量故,亦名对法论。此论摄藏彼对法论所明胜义,故名为藏。或对法藏者,发智等论,此论以彼对法为所依,亦名对法藏。

  第二  内容

  世亲论师,依诸法无我法印以造斯论。如光记云,西方造论,皆释佛经。经教虽多,略有三种,谓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此印诸法,故名法印,若顺此印,即是佛经。若违此印,即非佛说。故后作论者,皆释法印。于中意乐、广略不同,或有偏释一法印,或有举一以明三。如五蕴等,唯解诸行无常。如涅槃论等,唯释涅槃寂静。此即偏释一法印。如俱舍论等,解诸法无我印,此即是举一以明三。所以就此释者,诸行无常,唯明有为。涅槃寂静,唯明无为。诸法无我,通明有为无为。欲彰此论无事不摄,故就广以明。

  此总论有九品,一界品,二根品,三世间品,四业品,五随眠品,六贤圣品,七智品,八定品,九破我品,初界品等八品,明诸法事。后破我一品,明无我理。其明诸法事中,初界根二品,总明有漏无漏法。后世间品以下六品,其别明有漏无漏法。初世间品以下三品,明有漏。后贤圣品已下三品,明无漏。其明有漏中,初世间品,明果。次业品,明因。后随眠品,明缘。其明无漏中,初贤圣品,明果。次智品,明因。后定品,明缘。兹表如下。

  ┌明诸法体……………界品

  ┌总明有漏无漏诸法┴明诸法用……………根品

  │                        ┌明有漏果…世间品

  ┌明诸法事┤                ┌明有漏┤明有漏因…业品

  │        │                │      └明有漏缘…随眠品

  │        └别明有漏无漏诸法┤

  俱舍论│                          │      ┌明无漏果…贤圣品

  │                          └明无漏┤明无漏因…智品

  │                                  └明无漏缘…定品

  └明无我理…………………………………………………破我品

  第三  疏释

  此论之疏释,印度有德慧世友安慧称友之制作。现今为世所知者,唯称有一书。于中国,真谛三藏,译出此论后,自作疏释,亡逸不传。其后陈智恺唐净慧等,作疏弘之。唐玄奘法师译出此论后,其弟子普光,禀师说,作记。神泰法宝,作疏。世称俱舍三大疏。其后圆晖作颂疏,释俱舍本颂。遁麟作颂疏记,慧晖作颂疏义钞,释颂疏。世称颂疏二大释。

  第二篇  诸法概论

  第一章  七十五法

  此宗大别一切诸法为有为无为二法,又区分之为五位,更细析之为七十五法,如下。

  ┌色法…………十一  ┐

  ┌有为法│心法…………一    │

  │      │心所法………四十六├七十五法

  诸法┤      └不相应行法…十四  │

  │                          │

  └无为法…………………三    ┘

  所谓一切诸法,即宇宙万有。所谓法,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宇间所有万事万物无论为有形为无形,皆各任持自家之特性。以任持自家之特性故,能为轨范标准,令人生某事某物之了解。故皆以法名之。如光记云,释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谓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变。二轨生物解,如无常等,生人无常等解。

  所谓有为法者,万中有众缘聚集所作为有生灭便迁之部分。如神泰疏云,众缘所为,故名有为。又颂疏云,为者,作也。此有为法,众缘造作,故名为。有彼为,故名为有为。无为法者,非因缘所作为,无生灭变迁,湛然常住之部分。如法宗原云,无因缘为作,故名无为。

  第一节  色法

  所谓色,即通常所谓物质,有变坏对碍等义。如论谓由变坏故名色,又谓有说变碍故名为色。变坏,谓物有变化,归于破坏。对碍,谓物各有其势力,假乙自他,相对相碍,如手碍手,或石碍石,或二相拟。此色法有十一种,即

  ┌五根—眼 耳 鼻 舌 身

  色法┤五境—色 声 香 味 触

  └无表色

  五根者,一眼根,谓照见青黄等色彩长短等形量,令内界之心作用即眼识发生之官能。二耳根,谓听取琴瑟等音声,令耳识发生之官能。三鼻根,谓能嗅沉檀等香气,令鼻识发生之官能,四舌根,谓能尝甘苦等食味,令舌识发生之官能。五身根,谓接触冷暖等物境,令身识发生之官能。根者,增上义,能生义。眼等五种官能,能感取外界之现象,发动内心之心识有增胜之力用,故名为根。又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此眼等根,能生眼识,故名为根。此五根有胜义根,扶尘根二类,胜义根者,感取外界之现象,令内界之心识发动之官能。其体净妙,如珠宝光。扶尘根者,扶持助成胜义五根义,其体则粗显之四尘所成之肉体也。今所谓五根,正谓胜义根。如法宗原云,眼谓内处,眼识所依,能见色境,四大种所造净色为体,有色无见有对,乃至身根广说亦尔。

  五境者,一色境,谓眼根所照见之境物。如法宗原云,色谓外处,是眼所见,四大种所造,有色有见有对,此有二种,一显色,二形色。显色者,显现分明之色,形色者,体势各别之形量。或开为二十种,显色十二,形色有八,故成二十。显色十二者,青黄赤白,影光明闇,云烟尘雾。形色八者,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此中青黄赤白四种曰根本显色,余八色是此四色差别。因龙气等名云,因火名烟,烟未散名尘,地气曰雾,因日名光,因宝月等名明,障光明生于中余色可见名影,翻此名闇。更有碧红紫绿等,即是青等四色深浅不同。浅青为碧薄赤为红,青黄合为绿,赤黑合为紫。一面多生名长,一面少生名短,四面齐等名方,于一切处周遍而生名圆,中凸名高,押凹名下,于面齐平名正,于面参差名不正。二声境谓耳根所听取之境物。如法宗原云,声谓外处,是耳所闻,四大种所造,有色无见有对。此有八种,一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如好语声,即歌赞等。二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如恶语声,即骂詈等。三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如好拍手声,即合意拍手声等。四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如恶拍手声,即叱呵拍手声等。五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如好化语声,即化人软语等。六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如恶化语声,即化人呵责声等。七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如好风林声,即非情出好声。八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如恶风林声,即非情出恶声。初有执受无执受者,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所依处,众缘所触对时,能觉苦乐等,名有执受。与此相违,名无执受。言有执受无执受大种者,属于有情身内之四大种,有执受义,名有执受大种。属于木石等外物之四大种,无执受义,名无执受大种。言大种为因,谓一切声皆因四大相击发故。即人畜等有苦乐之感觉,其身中所发之声,谓之有执受大种因声。反之,山川草木金石等,无苦乐之感觉,其所发之声,谓之无执受大种因声。次有情名非有情名者,能诠表事理,谓之有情名。反之,不能诠表事理,谓之非有情名。次可意不可意者,适顺闻者之意,谓之可意。反之,不适顺闻者之意,谓之不可意。三香境,谓鼻根所能嗅之境物。如法宗原云,香谓外处,是鼻所嗅,四大种所造,有色无见有对。此有好恶等不等四种。沉檀等,名好香。葱薤等,名恶香。好恶香中,增益依身,名为等香。损减依身,名不等香。四味境,谓舌根能尝之境物,如法宗原云,味谓外处,是舌所尝,四大种所造,有色无见有对。此有苦醡辛甘咸淡六种,余味皆是此六差别。五触境,谓身根所接触之境物。如法宗原云;触谓外处,是身所触,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有色无见有对。此有十一种,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五滑,六涩,七重,八轻,九冷,十饥,十一渴。此中前四,曰能造触。后滑涩等七种,曰所造触。宇宙间一切物质,无一非地水火风四种所造,故名能造触。但此能造四大,非通常眼所见之地水火风,特名物质之坚性曰地,湿性曰水,暖性曰火,动性曰风,此四,实四大,又名性四大。眼所见者显色形色,假四大也,又名事四大。谓青等地,依显色立。长短等地,依形色立。此非实地,实地是坚,唯身根得,非眼根见。言大种者,大有三义,一体宽广故。谓四大种遍所造色,其体宽广。二增盛聚中形相大故,谓大地大山地增盛,大江大海水增盛,炎炉猛焰火增盛,黑风团风风增盛。三能起种种大事用故,如地能持世界,火能坏初禅,水能坏二禅,风能坏三禅。种唯一义,与一切所造色为所依故。余色所依,是能生义,故名为种。滑涩等七种者,四大种所造,故名所造。此所造触,非离四大别有实体,特于水火二大势用增而柔软,立滑性。于地风二大势用增而粗强,立涩性。于地水二大势用增而可称,立重性。于火风二大势用增而不可称,立轻性。冷饥渴三,相隐难知,从果为名。暖欲名冷,食欲名饥,饮欲名渴。境者,境界义。色等五种者,眼等五根所缘境界,故名为境。

  无表色者,对表示于他令之内心是善是恶之色法言,谓不能表示心等令他了知之色法。如法宗原云,言无表者,无表难以色业为性,如有表业,而非表示内心善恶令他了知,故名无表。即吾人动身体发言语行善或作恶时,发内心是善是恶之表业表色,同时原因结果之法则,击发将来必感其结果之原因于身内。以其所击发之原因,无形无象,无表示令他了知,名之曰无表色。无表虽名为色。而其体非极微,唯从其能击发之身语予所击发以色名。

  第二节  心法

  心法者,心之主作用,即根境相对时,依根生了别境之总作用。对所缘境,唯取其总相,恰如国王,主宰一国,故名心王。此一心法,有心意识三名。梵云质多,此云心,是集起义,谓由心力引诸心所及诸一切所作事业,如树之心,集起皮肤及枝叶等。梵云末那,此云意,是思虑义,以心能思量故。梵云毗若南,此云识,是别了义,谓心能于境能了别故。如论云,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此心对所缘境时,以其对境有六总别,心王亦生六种不同。即

  心法—眼识 耳识 鼻识 舌识 身识 意识

  眼识依眼根,了别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色境。耳识,依耳根,了别内声外声等声境。鼻识,依鼻根,了别好香恶香等香境。舌识依舌根,了别甘辛苦碱等味境。身识,依身根,了别坚湿暖动等触境。意识, 依意根,即于前念现起无间灭已之意识、能了别内外百般事理诸法。

  此六种心王,虽各对所缘境,有了别之作用。而于中略有自性分别,计度分别,随念分别三种。心识自性,对现前境,寻求动跃,如眼识识别色,耳识识别声,体即分别,名自性分别。散心意识相应智慧,于过现未不现见事,计较量度,名计度分别。若散若定意识相应诸念。忆念分别过去等境,名随念分别。自性分别,无随念分别及计度分别义,恰如无分别。眼等五识,唯有一自性分别,故名无分别。第六意识具三,广考察思惟,故名有分别如论云,分别略有三种,一自性分别,二计度分别,三随念分别。由五识身,虽有自性,而无余二,说无分别。如一足马,名为无足。

  第三节  心所法

  心所法者,心所有法之略,从属心王而起之心作用也。即心王所有贪嗔等别作用之心法。心王总了别所对境。心所对之,起贪嗔等情。此心所法,有四十六种,大别为六类,如下。

  ┌(一) 大地法—受 想 思 触 欲 慧 念 作意 胜解三摩地

  │(二) 大善地法—信 不放逸 轻安 舍 惭 愧 无贪 无嗔 不害 勤

  心所法┤(三) 大烦恼地法—痴 放逸 懈怠 不信 惛沉 掉举

  │(四) 大不善地法—无惭 无愧

  │(五) 小烦恼地法—忿 覆 悭 嫉 恼 害 恨 谄 诳 憍

  └(六) 不定地法—寻 伺 睡眠 恶作 贪嗔 慢疑

  第一大地法,总称恒于一切心有之心所。一切心作用生起时,此心所必与之相应俱起,故明大地法。受等十法,遍善恶无记等一切心,名为大法。地谓所依行处,即目心王。此心王是彼受等十法所依行处,大法之地,名为大地。受等十法,是大地心王所有,名大地法。受谓领纳,此有三种,苦乐俱非有差别故。想者取像,谓于前境取差别相。思者造作,谓能令心有所造作。触谓触对,根境室三和合而生,能有触对。欲谓希求所作事业。慧谓于法能有选择。念谓于缘明记不忘作。作意者,作动于意,谓能令心警觉为性。胜解者,谓能于境印可,此事如此非不如是,起殊胜解。三摩地者,此云等持,平等持心,于一境转。

  第二大善地法,总称恒于诸善心有之心所。其性善,遍与一切善心相应俱起,故名大善地法。信者。澄净也。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心有信珠,令心澄净。有说于四谛三宝善恶业果忍许名信。不放逸者,修诸善法。轻安者,谓心堪忍性。轻谓轻利,安谓安适。于善法中有所堪忍,名心堪忍性。舍者,舍离沉掉,令心平等,无警觉性。惭者,于所造罪,自观有耻。愧者,于所造罪,观他有耻。无贪者,谓于顺境不着。无嗔者,谓于逆境不恚。不害者,谓无损恼。勤者精进,谓能令心勇悍为性。

  第三烦恼地法,总称恒于染污心有之心所。其性恶或有覆无记,扰乱有情,遍与一切染心相应俱起,故名大烦恼地法。痴者愚痴,亦名无明,迷境起故。亦名无智,无决断故,亦名无显,无彰了故。放逸者,谓不修善法,是修诸善所对治法。懈怠者,谓心不勇悍,是前所说勤所对治不信者,谓令心不澄净,是前所说信所对治,惛沉者,惛谓惛昧。沉谓沉重,于善法中无所堪任,亦名身心之无堪任性。掉举者,谓令心不寂静性。

  第四大不善地法,总称恒于不善心有之心所。其性恶,遍与一切不善心相应俱起,故名大不善地法。无惭者,谓于所造罪,自观无耻。无愧者,谓于所造罪,观他无耻。

  第五小烦恼地,总称少分染污心俱之心所。其性恶,或有覆无记,而各别现行,故名小烦恼地法。忿者,除嗔及害,于情有情,令心愤发。覆者,隐藏自罪。悭谓违财施法施,令心悭着。嫉谓于它诸兴盛事,令心不喜。恼谓坚执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谏诲。害谓于他能为逼迫,由此能行打骂等事,恨谓于忿所缘事中,数数寻思,结怨不舍。谄谓心曲,由此不能如实自显,或矫非拨,或设方便,令解不明。诳谓惑他。憍谓染者自法为先,令心放逸无所顾性。

  第六不定地法,总称不入前五地之心所。非若大善地法,其性定善。非若大烦恼地法小烦恼地法,其性定不清净。又非若不善地法,其性定恶。遍善恶无记三性,而又非若大地法定遍一切心而起,故名不定地法。寻谓寻求。伺谓伺察。心之粗性,名之为寻。心之细性,名之为伺。睡眠令心昧略为性,无有功力执持于身。恶作者,谓缘于恶作事心追悔性。恶作体者,谓不称情所作事业,非不如理事。贪谓贪爱。嗔谓嗔恚。慢谓对他心自举性。疑谓于谛疑豫为性。

  第四节  心不相应法

  心不相应法者心不相应法非色非心之有为法也。义钞释之云,广应云非色非心不相应行。言不相应,简一切心心所。言行简色及无为法,以彼非行蕴故。此法无缘虑用,不与心义相应。又非质碍性,不与色义相应,故名之为不相应。行者,造作迁流义。非色非心之不相应,非若无为法常住不变,故更加行字,表其有生灭变迁。此不相应行法有十四种,即

  不相应行法—得 非得 同分 无想果 无想定 灭尽定 命根 生 住

  异 灭 文身 名身 句身

  有部宗言色心之外有别实物名得,能令色心善恶等法,系属有情。非得与上相违,能令色心善恶等法,舍离有情。一切有情,智愚各别,善恶不同,乃至凡圣悬殊,皆此得非得之故。若无有得,异生圣者,同起世俗心,应无异生及诸圣者建立差别。经部释之云,岂不烦恼圣人已断凡夫未断,有差别故,应有凡圣差别,不由其得。由所依五根及心王中,有或种无或种有差别故,烦恼已断未断义成。圣者所依身中,无生惑种子能,名烦恼断。或凡夫用世间六行等智道,损伏所依身中烦恼种子,无近生惑功能,亦名为断。与上相违,名为未断。故所依身中,唯有种子,未为圣道永拔烦恼种子,未为世间道伏损烦恼种子,未为邪见损伏生得善种子,若加行善增长自在,于如是位立成就名,种子之外,无有别物。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谓名与色,于生自果,所有转邻近功能。次有部谓有别实物,名为同分,一切有情,其形体业用,虽千差万别,而人与人有所同,禽兽与禽兽有所类,此则同分所使然也。即所谓同分者,诸有情类其身形诸根业用等,彼此相似之原因也。诸有情上有情同分。能令有情展转类等,一类有情各别同分。能令界等展转类等,名有情同分。能令蕴处界法自类相似,名法同分。经部宗谓相似种类诸行生时,于中假立人同分等,无别实体。如诸谷等同分非实。无想果者,由修无想定所招色界第四禅无想天之果报。有部宗谓若生无想有情天中,有不相应行异熟果法,能令未来心心所灭明为无想。此法体性,是实有物,所以能遮未来心心所法,令暂不起,于五百劫中间,长时无想。复有前心不相应行法,能令心心所灭,名无想定。一类外道,计无想异熟为真解脱,为求证彼,以出离想作意为先所修之无心定也。复有别不相应行法,能令心心所灭,名灭尽定。圣者厌心身之过劳,为求静住,以止息想作意为先所修之无心定也。有部宗谓二定实有,以能遮碍未来心令不生故。经部谓此证理不应然,由前定心能遮碍故,谓前定心与所余心相违而起。由此起故,唯令余心暂时不转。唯不转位,假立为定,无别实体,入前出后,两位皆无。命根者,命谓寿命,增上名根,有部谓有别法能持有情暖识,或经十年,或百年等,令不失坏,说名为寿。经部谓由三界业力所引同分住时势分相续决定,随应住时尔所时住,或经十年,或百年等,即此势分假说为寿。次生住异灭,此四称有为四相,即是有为法之标相,故法若有此,应是有为,与此相违,是无为法。生者,能起义,令有为诸法未来未起者流入现在。住者,能安义,令已起者暂时安住。异者,能衰义,令已往者衰损变易。灭者,能坏义,令已变者坏灭,流入过去。由此四相之作用,令宇宙无边之万象,生灭变迁。有部宗谓定有有为四相,令一切诸法成有为法,由四本相生住异灭。令本相成有为法,由四随相生生住住异异灭灭。即生本法者,大生相。生大生相者,小生相。乃至灭本法者,大灭相。灭大灭相者,小灭相。本法四本相四随相,合有九法。四本相,除自体,向他八法,施能起等功能。四随相,独向本相,施功能。如论云,本相中生,除其自性生余八法。随相生生,于九法内,唯生本生。经部宗约诸行相续,假立四相。初生起位,名生。终尽灭位,名灭。中间相续,随转不断,名住。即此住时前后刹那差别,名住异。若据刹那假立,本无今有,体起名生。有己还无,无时名灭。能引后后刹那嗣前前起,或即此念后后刹那嗣前前起,名住。即彼住相或与前念,或与后念有差别故,名为住异。四相于法,非即非离,有因缘合。诸法即生,无即不生,何劳生相。是故生等唯假建立,无别实物。名谓色声等名,诠事物之自性者。身者,积聚义。二名积集,名名身。三名已上,名多名身。句谓诸行无常等章句,诠事物之义理者。文谓名句所依恶阿壹伊等音声屈曲级字形。有部宗谓别有实物,名为名等。若依经部,名等是假。如经部间云,岂不比三语为性故,用声为体,色自性摄,如何乃说为心不相应行有部答云,此三非以语为自性,语是音声,非唯音声,即令了义。谓语发名,名能显义,乃能令了。经部叙自宗义云,非但一切因生皆称为语,要由此声有所诠表,义可了知,方称为语,如是此十四不相应行法,有部宗谓色心以外别有实物。经部宗谓唯假建立。

  有部宗对于有为法体与三世之关系,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谓一切有为诸法,于三世中,自体恒有,即现在之事物不待言,过去未来之事物,其法体亦历然实有。说三世实有,婆娑有四说,一法就尊者,说由类不同有三世,谓有为诸法,从未来至现在时,舍未来类,得现在类。若从现在流至过去,舍现在类,得过去类。但类不同,非体有异。如破金器作余物时,形虽有殊,而体无异。二妙音尊者,说由相不同有三世。谓有为诸法,在过去,正与过去相合,而不名为离现未相,以过去相显,但名为过去。现在,正与现在相合,而不名为离过为相。未来,正与未来相合,而不名为离过现相。随显得名,准过去说。三世友尊者,说由位不同有三世,谓有为诸法,三世迁流。未作用位,名为未来。正作用位,名为现在。作用谢位,名为过去。至位位中,作异异说。如运一筹,置一位名一,置百位名百,置千位名千,历位有别,筹体无异。四觉天尊者,说由待不同有三世,待谓观待,前观于后,名为过去。后观于前,名为未来。观待前后,名为现在。如一女人,名母名女,观女名母。世亲论师评此四家,谓第三世友立世最善,以约作用位立世差别故。

  经部立现在有体过未无体,谓一切诸法,惟于现在实有。然经部宗立三世者,谓过去世曾有,故名有。未来当有,故名有。过去有,是现果说曾有因。未来有,现在因说当有果。若假若实,若曾若当,如其所有而说有言,非皆实有犹如现在。

  第五节  无为法

  无为法有三种,即

  无为法—虚空无为 择灭无为  非择灭无为

  虚空无为者,依有部,虚空语,直指大虚空,无限无际离一切障碍之无为法也。世言虚空者,于空界色就虚空声,空界色虽非能碍而是所碍。被余色障而开避故,其体不生。此无为以无障碍为自性,由无障碍故,遍满一切处,弥纶十方界,非能碍亦非所碍,故一切有障碍之色法于其中自在行动,而虚空无增减消长,常住不动,故名为虚空无为。

  择灭无为者,离烦恼之系缚所显,诸相寂灭之真理也。择灭者,涅槃之异名,具足应云择力所得灭。择力者,智慧。智慧有拣择一切事理之力用,故名为择。以此智慧,简择四圣谛理,断灭无始以来系缚我等之身心令不得自在之烦恼时,证得本来恒存之灭理。从能证之择力,名所得诸相寂寂之真理,为择力所得灭。

  非择灭无为者,非因智慧之简择力所得,但由有为法缘阙不生,所得之灭理,即一切法缘会则生,生缘阙时,住未来世,毕竟不生。于不生时,得非择灭。如眼与意识专一青色时,同时所余不见闻等黄赤等色及余四境,落谢过去。五境已谢故。能缘彼境之五识,永不复起。由五识等不能缘彼过去境界,缘不具故,得非择灭。此阙缘不生法,既无生故无灭,不生不灭,故与彼生灭变迁之有为法相违。故名之曰非择灭无为。

  第二章  三科

  此宗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总摄一切诸法。五蕴者,谓色受想行识,诸有为法和合聚义,是蕴义。诸有为法品类差别,略为一聚,名之为蕴。一色蕴,摄十一种色。二受蕴,摄心所中受。三想蕴,摄心所中想。四行蕴,摄五十八法。谓四十六心所中,除受想二,余四十四及十四不相应。五识蕴,摄心王。于五法中,前四有为,后一无为。有为聚集,故皆蕴摄。无为非聚集,故蕴不摄。

  十二处者,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生长门义,是处义。是能生长心心所法处,故明为处,由六识生,必托根境,方能起故。眼耳鼻舌身色声相味触处,如其次第,摄十一种色中前十种。意处,摄心王,法处,摄六十四法,谓色中无表,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应,及三无为。此中摄尽一切诸法无余。

  十八界者,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种族义,是界义。此有两释,一解,族者,谓种族也,是生本义,如一山中,有金银铁等矿,说名多界。于一身中有色声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一解,界声,表种类义,谓十八法种类自性各别不同,名十八界。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界,如其次弟,摄前十一种色。意界及六识界摄心王。法界,摄六十四法。

  论言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为说蕴等三门。初就所迷浅深说三科,或愚心所总执为我,为说五蕴。以五蕴中一蕴是色,一蕴是心。分心所法为受想行三蕴,广明心所法,故说五蕴,能破彼执。或唯愚色总执为我,为说十二处。以二十处中,十处是色,唯意法非色,广明诸色法,故说处门,能破彼执。或愚色心总执为我,为说十八界。以十八界广说色心,十界是色,余八是心,故说界门,能破彼执。次约机根利钝说三科,上根总利,说略便解,为开五蕴。中根稍迟。说处方解。下根最顿,要须广说,故为谈界。后随乐欲略广说三科,为乐略中及广文故,如其次第,说蕴界等三。兹列表如下。

  所迷浅深 机根立钝 乐欲略广

  ┌蕴—愚心所—上根(利)—乐略

  三科┤处—愚色——中根(中)—乐中

  └界—愚色心—下根(钝)—乐广

  有部宗谓蕴等三门,皆是实法。经部宗谓蕴处是假,唯界是实。若依论主,唯蕴是假,余二并实。此中处中,现十二处,八处实有,四处少分实有。如色处中,显色实有,形色实无。声处中,无记刹那声实有,相续语叶善恶等声是实无。触处中,四大实有,余触实无。法处中,定境界色受想思实有,余心所法思假上立实无。不相应法,三无为法,亦是实无。

  第三篇  因果论

  第一章  六因

  一切有为法。必依因缘和合后得生。此宗立六因四缘五果。论定原因结果之规则。六因者,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类因,四相应因,五遍行因,六异熟因。一能作因,谓于有为法生时,不为障,或能助彼者,故此因有二类,一有生力,二无生力。如光记云,能作有亲有疏,亲有力能,疏但不障。即无力能作因,谓不障他生法,令他自在生者。有为法生时,除自体外,余一切法,皆不为障。如漏生之时,智无障住。睹星之时,光无障住。若为其障,即不得生。但无障故,立能作因。有力能作因,谓诸法生时,与胜力者。诸法生位,必待胜力各别因缘。如眼色等于眼识等生,饮食于身,种于芽等。此能助故,名能作因。有余师说,诸能作因,皆于果生,有能作力。此师意说,一切诸法与一切法为能作因,展转皆悉有其力用。此因所得果,名增上果。

  二俱有因,俱有者,俱时而有也。此有互为果同一果二义。互为果俱有因者,若法更互为果,彼法更互为俱有因。如四大种,互相假藉,生所造色,更互相望,恰如三杖互相依住。一大为因,他三大为果。它三大为因,此一大为果。自他同时,互为因果。同一果俱有因者,有为法中,展转有力,同得一果,名俱有因。如心心所,共成一果,犹如三杖相依,共支一鼎。婆沙评家及正理论,以一果释俱有因。世亲论主,以互为果释。入阿毗达磨,兼举二因。此因所得果,名士用果。

  三同类因。因果相似,名为同类。各自同类法与同类法为因,如前念善心与后念善心为因。又前念恶心,与后念恶心为因。论谓善五蕴与善五蕴,展转相望,为同类因。言展转者,色蕴与色为因,与余四蕴为因。余四蕴等望色等,皆得名为因也。染污与染污,无记与无记五蕴相望,同前善五蕴,亦展转为因。善染五蕴,展转为因,更无异说。无纪五蕴,四说不同。光记泰疏,以第四说色与四蕴互不为因,但是无记劣异类(色非色)故,为正。宝疏破之,以第一说展转为因,性类等故,为正。此同类名,就善恶性立,非就色心等事相。又唯前生法与后相似为同类因,非如俱有因果同时。此因所得果,名等流果。

  四相应因,心心所更相随顺共相应义,名相应因。相应者,如前所述,谓心王心所五义平等。于俱有因中,别开心心所法,立此因。若心王心所同一所依边,即相应因义。若心王心所互相依边,即俱有因义。即由互为果义,立俱有因。犹如远行,商侣相依,共游险道。由五平等共相应义,立相应因。即如商侣相依,于一时中,同受用饮食衣服等,同作行住等事业。此因所得果,例俱有因,名士用果。

  五遍行因,遍行者,十一遍行及相应俱有法。十一遍行者,苦谛下五见及疑无明,集谛下邪见见取二见及疑无明。此等前过现已生诸法势立强盛,遍与后同地五部污染诸法为因,即遍为一切烦恼之起因,故名遍行。同类因唯与自部自地为因,此遍行因与一切染法为通因故。不但与自部染法为因,亦为余部染法因故。同类因外,更别建立。此因所得果,例同类因,名等流果。

  六异熟因,新云异熟,旧云果报。言异熟者,依有部宗,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异类而熟,是异熟义。如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苦乐二果,非善非恶,但无记性。因果异类而熟,名为异熟。经部宗义,由因变异,而果方熟,是异熟义。要具二义,方得熟名。一由因多时相续转变差别,其体得生。造业非及感果,要待相续。将欲感果,名转变。正感果时,名差别。由斯果体方乃得生。二由异熟果随因势力胜劣,时有分限,或经十年,或百年等。三性法中,唯不善及善有漏法,是异熟因。无记力劣,如朽败种,不招异熟。无漏爱水润,如贞实种无水润沃,又非系地,不招异熟。不善及善有漏法,具二义,一体贞实,二为爱润,故是异熟因,此因所得果,名异熟果。

  第二章  四缘

  四缘者,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一因缘,言因缘者,因即是缘,总称于诸法之生起有亲密之关系者。于六因内,除能作因,所余五因,是因缘性。

  二等无间缘前念一聚心所,与后念一聚心心所为缘。即前念心与后念心相望,前念心为后念心生起之原因。前与后处。后方得生。故等无间缘具二义,一开前避后,二前念引后念。约开避及据牵生,立此缘体。前后体一,名之为等。前灭后生,中间无有余心间起,明为无间。等而无间,名等无间。除阿罗汉临涅槃时最后心心所法,诸余已生心心所法,皆是等无间缘。

  三所缘缘,所缘缘者,谓所缘境为缘,能牵生心心所法。心心所法,其性嬴劣,必托所缘境,方乃得生。犹如嬴人,非杖不起。如眼识及相应法,以一切色为所缘缘。如是,耳识及相应法以一切声,鼻识相应以一切香,舌识相应以一切味,身识相应以一切触,意识相应以一切法为所,缘缘。以一切法是心心所生攀附,故曰所缘。即此所缘,是心心所发生缘,故名所缘缘。

  四增上缘,增上缘者,有增上力,能生果法,增上即缘。增上缘性,即能作因。此缘体广,名增上缘,一切皆是增上缘故。或所作广,名增上缘,以一切法各除自性,与一切有为为增上缘故。

  因之与缘,非无有异,因是亲称。缘是疏名,六因之中,五是亲故。以亲名同,四缘之中,三是疏故,以疏名同。然因中有疏,谓能作因。缘中有亲,谓因缘也。

  复次,六因四缘。有互香摄,缘摄因非因摄缘二说。初说谓前五因是因缘,能作因是余三缘。后说谓前五因是因缘,能作因是增上缘,等无间缘及所缘缘非因所摄。光记谓此论同后说,增上缘似能作因,因缘似五因,等无间所缘缘不似因故。宝疏谓前说为善,以有力无力俱有能作故。

  第三章  五果

  五果者,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士用果,四增上果,五离系果。异熟果者,异熟因生果。不似因,故明为异。熟谓成熟,堪受用故。如善恶业因,感苦乐果报。苦乐二果,性唯无覆无记,异业因善恶性,异类而熟,名异熟果。

  等流果者,同类因遍行因所生果。果似因故,说名为等。从因生故。复说为流。此从因相为名也。如同类因,善染无记,彼等流果,其相亦尔。如遍行因,唯是染污,彼等流果,其相亦尔。士用果者,俱有因相应因所生果。由此势力,彼得生故,此(因)名士用,彼(果)名为果。如论云,若法因彼势力所生,即说此法名士用果。士用者,士夫作用义。即因作用有果,如因士夫作用能成诸事业。

  增上果者,能作因所生果。由前增上,后法得生,增上之果。即由能作因之增上力所得结果。

  离系果,非六因四缘所生。择灭无为,名离系果。此由道得,非道所生。果即离系,名离系果。即以智慧之简择力断除烦恼之系缚时,证得择灭无为,此无为即离系果也。是慧所证,非所生。

  俱有等六因,皆有取果与果二种作用。取者能引,与者与力,即能为彼所生法种,名取果。种者因义。现在为因,能取后果。又能生义,因有生果之能。正与彼所生法力名与果。谓果将生时,因与力用,令入现在。除能作因,五因取果,唯于现在。定非过去,彼已取故。亦非未来,彼无因故。与果有过现不同。俱有相应二因与果,唯于现在。由此二因得俱生果,正取果时亦与果故。同类遍行二因与果,通过现在。现在世与果者,谓此二因有等流果无间生故。过去与果者,谓有隔念等流果也。异熟因惟过去与果,异熟果不与因俱及无间生故。

  一切世间诸法,唯从如上所说诸因诸缘所起。于中心心所法,由四缘生。此中因缘,谓五因性。等无间缘者,谓心心所必须前念等无间缘引发生故。所缘缘者,缘境起故。增上缘者,除自性外,余一切法皆不障故。

  无想灭尽二定。由三缘生。非能缘故,除所缘缘,由因缘者,谓由二因。一俱有因,谓二定各自体上生住异灭四相,互为因果。二同类因,谓前已生同地善法。若无想定,无想天中一切善法。若灭尽定:有顶天中一切善法。等无间缘者,谓入二定前心心所法为等无间缘。增上缘,如前说。

  除二无心定,余不相应及诸色法,由因增上二缘所生。非能缘故,除所缘缘。非心等引生,无等无间缘。色法由二缘生者,大种所造,自他相望,互为因缘。一大种望大种,但为俱有同类二因。一聚四大,更互相望,为俱有因。前念后念相望,前生四大与后生四大,为同类因。非心所故,无相应因。同无记性故,无异熟因。非是染故,无遍行因。二大种望所造。能为五因,一生,二依,三立,四持,五养。如是五因,但是能作因之差别。此四大种,生所造色,名为生因。造色生已,随逐大种,如依师等,说为依因。大种任持所造色故,如壁持画,说为立因。令所造色相续不断,说为持因。增长因故。说为养因。三所造望所造,但为三因,谓俱有同类异熟。更互相望,为俱有因。前后相望,前念色与后念色,为同类因。善恶身语恶业,能招异熟无记眼根等果,为异熟因。四所造望大种,但为一切因,谓异熟因。由身语二业,能招异熟大种果故。能作因无差别转,故不恒数。

  第四篇  有漏因果

  第一章  有漏缘

  所言有漏因果者,谓诸有情,起烦恼,造业,招生死苦,次第缘起,漏者漏泄,即诸烦恼,有烦恼法。名为有漏。果不孤起,必藉于因,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皆由业生。因不孤起,必待于缘,此业复由随眠,方得生长。如光记云,谓由随眠能发诸业,复由诸业能感有果。故业为亲因,惑为疏缘。

  惑者烦恼,谓迷惑宇宙万有事理之妄心。惑有二类,一本惑。二随惑。本惑者,根本烦恼。烦扰恼乱有情身心,故云烦恼。随逐有情增昏滞故,又称随眠。(有部贪等即随眠。大众及经部,现行名缠垢,种子名随眠。大乘眠伏藏识现行明名缠垢,种子名随眠。)此复有六,谓贪嗔痴慢疑恶见(大地法中慧心所一分。)更开恶见,为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五种,并为十惑。身即是有,故名有身。以五取蕴为体。缘于有身,执我我名,名有身见。(经部师释,坏故名萨,聚谓迦耶,迦耶名身。毗婆沙师释,有故名萨,身义如前。)即于所执我我所事,或执为断,或执为常,名边执见。于实有体苦集灭道四圣谛中,起见拨无,名为邪见。于劣为胜,名为见取见谓身见边见邪见,执此三见以为胜故,名为见取。非因谓因。非道谓道,名戒禁取。戒谓佛法中五戒等也,禁谓外道狗牛等禁也,执此戒禁以为因道,名戒禁取。此十惑中,前五迟钝,名五钝使。后五猛利,名五利使。此五利使五钝使,有迷理迷事之别。言迷理惑者,谓迷苦集道四谛理所起烦恼。言迷事惑者,谓迷宇宙万有之事相起烦恼。迷理惑,以于见道顿断,又称见惑。迷事惑,于修道断,又称修惑。言见惑者,谓邪分别计度迷悟因果道理所起身边档等妄见。言修惑者谓迷色声等世间事物所起贪嗔痴等妄情。

  随惑者,随从根本烦恼而起之枝末惑,即随烦恼。如光记云,复有此本惑余,异诸本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烦恼,非根本故。此有十九,谓大烦恼中除无明,余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五,大不善无惭无愧,二小烦恼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十,不定中不善睡眠恶作二。放逸懈怠不信惛沉掉举无惭无愧睡眠八种,通见修二断。忿覆等十一种,唯修所断。

  第二章  有漏因

  业者造作,谓从迷惑宇宙万有事理之烦恼所发身体之动作言语之发动等。业有二种,一思业,二思已业。思业谓心所思,思即是业,故名思业。即身口将发动作言语时,先于心中思惟造作。思巳业谓思所作身语二业,思之所作,由思巳作,名思巳业。即于心中思惟造作巳发于外之动作言语。如是二业,分别为三,一身业,二语业,三意业。谓业依身,故名身业。业性即语,故名语业。此业依意,复与意俱,等起身语,故名意业,于此身口意三,造有漏不善业,引得爱非爱果。

  此业,望感果时分,别为四种,一顺现法受业,二顺次生受业,三顺后次生受业,四顺不定受业。顺现法受者,现法为现身,受谓异熟。谓此生造业,即于此生受异熟果。顺次生受者,谓此生造业,次第二生受异熟果。顺后次生受者,谓此生造业,从第三生已去乃至多生,次第受果。顺不定受者,谓此生造业,不定于现在及第二生第三生等受果。或复开此不定受业为二,一异熟定时不定,谓果必受,时即不定。二异熟与时俱不定,谓果与时,俱不定受。

  更自体性上分业为二种,一引业,二满业。引业感总报果,满业感别报果。例如人趣虽有贫富寿夭等差别,而同禀人身,彼此各俱六根,彼此受共同之果报,是曰总报。指能感此总报果之业因曰引业。虽同禀人身,而有贫富寿夭等差别彼此不同,是曰别报。指能感此别报果之业因曰满业。一业引一生,而彼圆满许由多业。譬如画师,先以一色图其形状,后填众彩。

  第三章  有漏果

  果者果报,谓由前惑业之原因所得之结果。果有二种,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有情世间者,由前世之业力所感之依身,有地狱傍生鬼人天五趣。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义翻地狱,以地下有狱故,非正翻也。言傍生者,以傍行故。言鬼者,以余生中喜盗他物,又复多是所祀祖宗,又多希求以自存济,又多怯劣身心轻躁,故名为鬼。言人者,多思虑故,名之为人。言天者,有光明故,或复尊高神用自在众所祈告,故名为天。

  五趣有情,其生略有四种,一卵生,二胎生,三湿生,四化生。如孔雀等,生从卵壳,是名卵生。如牛马等,生从胎藏,是名胎生。如飞蛾等,生从湿气,是名湿生。如诸天等,诸根顿其,无有欻有,是名化生。

  于胎生中,四有轮转,所言四有,谓中有生有本有死有。言中有者,谓死有后,在生有前,二有中间,有五蕴起,为至生处,故起此身,二趣中间,说名中有。即于死有生有中间生起之身心。言生有者,初受生时一刹那蕴也。即于诸趣结生之一刹那。言本有者,本过去所感之有,名为本有。此之本有,在死有前,居士有后,中间诸蕴,为本有体。即除生有一刹那死有一刹那前余位。言死有者,最后命终一刹那蕴也。即最后一刹那,次中有前。所言四有轮转,谓由数习烦恼业力,令中有蕴相续入胎,如业所引,令胎中蕴次第转增,至根熟位,乃至命终。现蕴相续。于现在世,复起惑业,以此为因,更趣余世。如是惑业为因故生,生复为因,起于惑业。从此惑业。更复有生,故知有轮旋环无始。

  论明四有轮转,更述十二缘起,详示惑业苦三道,于过现未三世展转相生。十二缘起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十二支也。一无明支,于无始宿生中诸业烦恼位所五蕴,至今五果熟位,总谓无明。二行支,于无始宿生中福非服不动等业位所有五蕴,至今五果熟位,总得行名。三识支,正结生时一刹那五蕴,名识。四名色支,从结生后,六处生前中间诸位所有五蕴,总称名色。中间诸位者,即是胎中从羯罗蓝(凝滑)至钵罗奢佉(支节)五位也。五六处之,眼等已生,至根境识未和合位,中间所有五蕴,说名六处。六触支,出胎已去,三两岁来,根境识三能有对触,未了能生苦乐舍受违顺中庸三因差别,此位五蕴,总名为触。七受支,五六岁已去,十四十五已来,已了三受因差别之相,未起淫贪,此位五蕴,总名为受。八爱支,十五已去,贪妙资具,淫爱现行,未广追求,此位五蕴,总名为爱。九取支,年渐长大,为得种种上妙境界,周遍驰求,不辞劳倦,然未为后有起善恶业,此位五蕴,总名为取。十有支,因驰求故,积集能牵当有果业。此位五蕴,总名为有。(业名为有。有当果故)十一生支,由是现在业力,从此舍命,正结当有一刹那顷,此位五蕴,总立生名。十二老死支,从生刹那后,乃至当来受支位所有五蕴。总名老死。此中初无明行,即惑业,为过去因。识名色六处触受者,由过去惑业因所受现在果,此过现一重因果也。次爱取者,现在惑。有者,现在业。由此现在惑业因,感未来生老死果,此现未一重因果也。事曰三世两重因果。

  器世间者,五趣有情所居住之世界,有欲色无色三界。下极无间地狱,中人四洲,上至六欲天,是名欲界。欲者,段食淫所引贪,即淫欲食欲,欲界欲胜,故但言欲。此欲界上,有梵众天等十七处,名为色界。色界色胜,身相宫殿,殊妙精好,故但言色。无色界都无处所,以非色法无方所故。但就果报胜义云在色界上。此有空无边处等四天。体非是色,立无色名。

  千四大洲乃至梵世,名一小千世界。千小世界,名一中千世界。千中千界,名一大千世界。何称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大千,同成同坏。

  第五篇  无漏因果

  第一章  无漏缘

  离烦恼法,明为无漏。依出世定,发无漏正智,由智断烦恼,证离系果,故智为无漏果之亲因,定为疏缘。

  定者禅定,梵云三摩地,心一境性,名之为定。一境性者,专注一缘,离于散动。论有二义,一经部义,谓若专一缘,即此心王专一境位,依之建立三摩地名,不应别有余心所法。二有部义,谓别有心所令彼心王于一境转,名三摩地,非体即心。定有等引,等持,等至,静虑,心一境性,止,现法乐住七名。此中等引等至虑,通有心无心。余四唯有心定。又等持心一境性二,通定散,余五唯定,不通散。

  定心有定地散地有心定无心定之别。定地定,谓色无色界定心。散地定,谓欲界定心。入灭尽定时定心,名无心定。其他定心,名有心定、

  定有二类,一生得定,二修得定。生得定,论云生静虑,谓由前世之业力自然生得之定地,如彼受生色界四静虑无色界四处者是。修得定,论云定静虑,谓由修力所得之定心,如于欲界修得四静虑四无色定等是。

  静虑者,具云寂静审虑,慧能审滤故。审虑即是实了知义。如说心在定能如实了知。虑体是慧。定有静用及生慧虑,故名静虑。唯胜方立此名,无色定亦有静用能审虑,不名静虑。色界定止观均行,最能审虑,立静虑名。四静虑者。心一境性,是静虑体,依寻伺喜乐具不具分为四种。具伺乐喜,名初静虑。离伺但有喜乐二种,名第二静虑。离伺喜二,但有乐一,名第三静虑。具离伺喜乐三种,名第四静虑。

  四无色定,与四静虑同,亦以心一境性为体,约生不同,分为四种。离第四静虑染,生上地时,立空无边处名。离空边处染,生上地时,立识无边处名。离识无边处染,生上地时,立无所有处名。离无所有处染,生上地时,立非想非非想处名。谓修定前起加行位,厌色境故,作胜解想,思无边空,加行成时,名空无边处。又于加行中,厌无边空,起胜解想,思无边识,加行成时,名识无边处。又于加行中,厌无边识,起胜解想,舍诸所有,寂然而住,加行成时,名无所有处。有顶地无下地明慧胜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前三无色,约加行名。第四非想,约当体立。

  静虑无色,更有味定静定无漏定之别。一味定,谓色无色界爱相应定。于定中起贪爱,味着定中妙境,故名味定。如光记云,初味等至谓爱相应。爱能味着净定,故名为味,等至与彼相应,故此等至得味名。二净定,谓有漏善定。如光记云,净等至名,目诸世间有漏善定,与无贪等自性善诸白净法相应起故,此等至得净名。即是第一味相应所味着境。诸净等至,复有四种,一能烦恼,名顺退分定。随顺味定,将退本定时位也,二能顺自地,名顺住分定。住定当分,不退不进位也。三能顺上地,名顺胜进分定。定力增进,顺上地定,将进入彼定时位也。四能顺无漏,名顺决择分定。决择者,无漏智。无漏智能决择诸法性相,故名决择。定力愈增,顺无漏智,将转进无漏定时位也。八等至中,前七等至,各有四分。有顶唯有三种,无顺胜进分,由彼更无上地可趣故。三无漏定,谓无漏法相应定。如论云,无漏定者,谓出世定,爱不缘故非所味着。八等至中,前七等至,各有三定。有顶味劣,唯有二种,无无漏定。无漏定者,最殊胜之定心,发起无遍正体智(根本智)之根本,而正为离系果之疏缘者也。

  上界八地,各有近分定。与八根本定为入门,根本定者,断下地修惑所发上地定。近分定者,伏下地修惑所发,近似上地。八近分中,初静虑近分,在散地定地中间,未至上界定地根本,别立未至定名。此八近分唯一舍受相应。此近分定起时艰辛作功用转故,未离下染情怀怖故,非喜乐相应。又八近分皆净定摄。唯初近分亦通无漏,未离欲者依近分定起圣道故。皆无有味,是离染道故。又初虑静根本二静虑近分间有中间定。初定根本及初定近分,寻伺相应。上七定中根本近分,皆无寻伺。唯中间静虑有伺无寻,故与近分差别不同。由无寻故。胜初静虑。由有伺故。位及第二。依此义故,立中间名。此诸定中,无漏定,唯依魏至中间四本静虑下三无色根本九地生。

  第二章  无漏因

  智者智慧,慧于曾见决断名智。此有忍智见等异名,于大地法中慧心所一,约作用异,分别为忍智见三。忍许名忍,决断名智,推度名见。

  智有十种,摄一切智。一世俗智,二法智,三类智,四苦智,五集智,六灭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尽智,十无生智。如是十智,总为二种,一有漏智,二无漏智。有漏智者带烦恼之智慧。无漏智者,离烦恼清净无垢之智慧。如是二智相别有三。前有漏智,总名世俗智。此智多取瓶衣军林等世俗境物为所缘,即缘世间俗事之智,故名世俗。如正里云,瓶衣等物,性可毁坏,显世俗情,故名世俗。此智多取世俗境故,多顺世间俗事转故,从多建立世俗智名。非无取胜义顺胜义事转,然是爱境、无胜功能息内众惑,故非无漏。此世俗智复有四种,一生得慧,二闻慧,三思慧,四修慧。生得慧者,生得之智慧。闻慧者,由闻至教所生智慧。此慧唯缘名境,未能舍文而观义故。思慧者,由思正理所生智慧。此慧缘名及义,未全舍文而观义故。修慧者,由修等持所生智慧。此慧唯缘义境,已能舍文而观义故。前无漏智,分为二种,一法智,二类智。法智者,证知欲界四谛之智慧,即观欲界四谛断迷欲界四谛理所起烦恼之智慧。此智最初证知诸法真理,故名法智。类智者,证知上二界四谛之智慧,即观上二界四谛断迷上二界四谛理所起烦恼之智慧。此之智境,与前法智相伺,故立类名。

  此法智类智,由所缘境有差别,又各分为苦集灭道四智。苦智者,证知上下界苦谛之智慧,即观上下界苦谛断迷上下界苦谛理所起烦恼之智慧。乃至道智者,证知上下界道谛之智慧。苦等四智,一一各有缘自谛境四种行相。即苦智,缘苦谛境,起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之观解。待众缘生,故非常。迁流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集智,缘集谛境,起一因二集三生四缘之观解。犹如种子生芽道理,故因。能等现果理,故集。令果相续理,故生。能成办果理,故缘。灭智,缘灭谛境,起一灭二静三妙四离之观解。诸有有漏蕴断尽,故灭。贪嗔痴三火息,故静。体无众患,故妙。解脱众灾横,故离。道智,缘道谛境,起一道二如三行四出之观解。通众圣门义,故道。契合正理,故如。正趣向涅槃,故行。能永超生死,故出。

  此上六智,至无学位,名尽无生二智。尽智者,于有顶第九解脱道,灭尽一切漏,得择灭无为,曰漏尽得。与此漏尽得最初俱生之法类及四谛智,曰尽智。即无学圣者断尽烦恼时,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之智慧。无生智者,于知段证修,得毕竟不生之非择灭,曰无生。观此无生之智慧,曰无生智。即自知我已知苦,不应更知,乃至我已修道,不应更修之智慧。

  此外有由前法智,类智,道智,及世俗智,所成之他心智。此为知他心之智慧,有有漏无漏二类。

  第三章  无漏果

  由前定慧之原因所得之结果,曰无漏果。以无漏正智断烦恼有等差故,果亦有四种。一预流果,二一来果,三不还果,四阿罗汉果。预流果者,以无漏正智断三界见惑所得果。梵语须陀洹,此云预流。此位初见真理,得预入圣者之流类,故名预流。如颂疏云,诸无漏道。总名为流,初预此流,名为预流。此有因果二位,因曰预流向,果曰预流果。预流向者,趣向预流果之因道也。一来果者,欲界修惑九品中断前六品修惑所得果。梵语斯陀含,此云一来。此位未断后三品故,为此三品惑所润生,尚必往天上受一生,更来人间受一生,方般涅槃,故名一来。此亦有果向二位。不还果者,断欲界修惑全分所得果。梵语阿那含,此云不还。已断欲界修惑,必不还生欲界,故名不还。此亦有果向二位。阿罗汉果者,尽断三界见修二惑所得果。梵语阿罗汉,此云应。唯应作他利益事故,诸有情者所应供故,故名为应。如颂疏云。应受人天广大供养故。又颂疏记云,结累都亡,堪受供养。又阿罗汉有杀贼不生等义,如婆沙谓阿罗者,谓一切烦恼。汉名能害。用利慧刀,害烦恼贼,令无余故,名阿罗汉。又罗汉名生,阿是无义,以无生故,名阿罗汉。又汉名一切恶不善法。言阿罗者,是远离义。远璃诸恶不善法,故名阿罗汉。此亦有果向二位。

  上四果中,前四向三果,为得漏尽,常乐学彼戒定慧故,皆名有学。后阿罗汉一果。为得别果所应修学,此无有故,得无学名。

  第六篇  无我略说

  已上略述俱舍一部之法相,此论最后破执我一品,明于五蕴相续法上假说为我,无真无体。如论主引杂阿笈摩云。我实无我性,颠倒故执有,无有情无我,唯有有因法,谓十二有支,所摄蕴处界,审思此一切,无补特伽罗。又云,谓此法外诸所执我,非即于蕴相续假立,执有真实离蕴我故。由我执力,诸烦恼生,三有轮回,无容解脱。又宝疏云,我有二种,一五蕴聚集,假名为我。二或即蕴离蕴,别执一物,以为实我。五蕴假我,不违理教,论主不破。别执实我,违其理教,论主今破。论主又述我执之起因,谓无始来我执熏习种子。缘自相续有垢染心,为我执因。如前所述,此论一部,释佛契经三法印中诸法我。是以论主于此论中,处处破我。最后更设破执我一品。末复颂云,此涅槃宫一广道,千圣所游无我性,诸佛日言光所照,虽开昧眼不能睹。光记释之云,大涅槃,众圣所居,名涅槃宫。无我大路,趣涅槃宫,名一广道,此一广道,千圣所游,即无我性。此无我道,诸佛如日,其言似光所照无我大道,显诸外道由无胜慧,虽开昧眼而不能睹。或无我道。诸佛日言光明所照,虽彼复开僻见昧眼而不能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