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有所缘的禅修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有所缘的禅修
为了平息我们不断造作的习性,诸佛教导我们依止一个所缘境。一旦习惯这个所缘境后,我们的专注力就会稳定下来。
——祖古·乌金仁波切,《如实》
在日常经验中,透过我们感官所接收的信息几乎都成为散乱的根源,因为我们的心习惯于专注在感官知觉的信息上。同时,因为我们是具有形体的生物,如果我们试图完全摆脱感官或阻断由感官所接收的信息,就必然会体验到一种无力感。
比较实际的方法是,跟我们的感官交朋友,并利用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作为安住自心的方法。佛经将这样的过程称为“自我对治”(selfantidote),也就是以散乱的根源本身作为远离散乱的对治法。这个比喻起源于古代常见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利用相同的材料来处理相同材质的东西。比如说,假使你想割玻璃,就要用玻璃材质做成的器具来做切割;假使你想切割铁块,那就得用铁器。同样的道理,你也可以运用自己的感官来对治感官的散乱。
在“有所缘禅修”中,我们利用自己的感官作为安住自心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眼根来禅修形状和颜色,以耳根来禅修声音,以鼻根来禅修气味,以舌根来禅修味道,以身根来禅修身体的知觉。如此,透过感官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就会成为我们修持的珍贵资源。
当我学会如何以平静沉思的方式观察自己所感知的对境后,修持就变得容易多了。我发现自己对所感知的一切愈来愈不情绪化,取代先前的想法:“哦,那个家伙正在对我大吼大叫!”我能够想:“嗯,这个人的声音还蛮大的,语调有点尖锐,他发出来的声音应该是想要侮辱或伤害别人。”
换句话说,只是透过学习如何将我的注意力轻松地安住在感官所接收的信息上,摆脱伴随着对方声音而来的情绪和语意影响,他就无法伤害到我。而且,由于能够毫无防卫心地倾听对方说话,我发现自己能够以更开阔的胸襟来回应对方,不但消除了他的怒火,也完全无损自己的尊严。
以身体知觉为助缘的禅修
开始进行“有所缘的止禅修”时,最容易的方式之一就是把注意力温和地安住在单纯的身体知觉上。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特定区域,比如说额头。
一开始,先挺直脊椎,并放松身体。正式禅修时,你可以采用前面提到的七支坐法。如果你所在之处不方便进行七支坐法,那么,只要挺直脊椎并全身舒适地放松即可。禅修时,双眼睁开或闭上都没有关系,不过,有些人觉得闭上眼睛对他们来说比较有帮助。(当然,如果你正在开车或走在街上,那么,我强烈建议你还是睁开双眼比较好!)
让你的心如实地安住几秒钟……
现在,慢慢把觉知移到额头上……
你可能会有某种刺麻感或温热感,甚至可能会感到有点痒或某种压力。不论你感受到什么,就让自己觉察它一两分钟……
注意着它……
只是松缓地把注意力安住在知觉上……
然后,放下你的注意力,并让你的心如实地安住。如果你闭着眼睛,现在可以睁开了。
感觉如何?
在你花了一点时间,将觉知安住在身体某个部位之后,你可以延伸这个技巧,把注意力慢慢地转移、带到全身。有时我把这个全身知觉的练习,称为“扫描练习”,因为这让我想起了躺在机器里做全身扫描的情景。同样地,如果是正式禅修,就采用前面提到的七支坐法,但如果是平时非正式的禅修,那么只要挺直脊椎,让全身自然且舒适地放松即可。无论哪一种方式,你都可以闭上或睁开双眼,只要你觉得舒服就好了。
一开始,先以无所缘的“止”禅修安住一会儿,再慢慢地将觉知移到额头的任何感觉上。让你的心单纯地观照这些知觉,只是单纯地觉知,再没有其他。然后逐渐把你的焦点往下移,继续观察脸部、脖子、肩膀、手臂……的各种知觉,只要观照着即可,不需要阻止心中所生起的任何状态,或改变你所观察的对象。就这样保持身心放松、平静,当各种知觉生起时,只要认出它们就可以了。这样观照几分钟之后,让你的心单纯地安住,然后再回头观察你的知觉。就这样持续交替“观察”(有所缘)和“安住自心”(无所缘)的修持。
我们大部分的知觉多少都跟身体有关,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跟外界总是有所接触,比如说,我们坐的椅子、地板、笔、衣服、一只动物或一个人,不同的接触则产生不同的身体知觉。在佛法名相中,这种源自直接身体接触的知觉,即称为“粗受”(粗略的身体知觉)。但愈深入注意自己感觉到的是什么,就会开始认出和触觉不一定有关的感受,这种感受则称为“细受”(细微的身体知觉)。
刚开始练习这种止禅修的技巧时,我发现,每当我试图逃避某个知觉,这个知觉就会增强。但如果我只是看着它,那么,无论是多么不舒服的知觉,都会比较容易忍受。
身为一个好奇的孩子,我当然一定得知道这个转化为什么会发生。只要看着这个过程一会儿,我就明白了:当我让自己纯然地观照某个知觉时,我全心投入当下所发生的一切情境之中,这让我看到自己的心有一部分在抗拒痛苦的感觉,另一部分则在催促自己要客观地看着它。看着同时间发生的两种矛盾、冲动时,我可以看到自己的心在处理“逃避”与“接受”的中间过程。结果,觉察心的活动竟然变得比“逃避”或“接受”还要有趣得多。看着自心在运作真是棒呆了!我想,这就是我所能给予“明性”最实际的定义了:明性就是能够观照自心同时在多种层面上运作的一种能力。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