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昂江扎西仁波切:如何发心受菩萨戒简述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3日
来源:   作者:昂江扎西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昂江扎西仁波切:如何发心受菩萨戒简述

 

  一、受菩萨戒的必经次第

  我们每天都在讲课或打坐时念诵受菩萨戒仪轨,但只念仪轨是不能得到菩萨戒的。因为在受菩萨戒以前,必须要先修出离心和菩提心,在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念诵受菩萨戒的仪轨,是不能真正得到菩萨戒的。如果在没有出离心的基础上受居士戒,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别解脱戒一样,能得到的只是一个戒体,而这个戒体与外道的戒体别无二致,它并不是佛教所特有的别解脱戒。也就是说,必须具备了出离心,才能得到佛教所特有的别解脱戒。再说,如果受居士戒时,没有断除杀盗淫妄的决心,只是徒具形式地念了仪轨,则连与外道相同的戒体都无法得到,更不要说得到佛教的别解脱戒了。所以,要得到完整的菩萨戒,就必须要有菩提心。

  如果没有得受完整的菩萨戒,是否能接受密乘戒呢?往昔,过去许多的印藏高僧大德,对此皆持否定的态度。所以,三戒――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它是循序渐进的,没有前面的基础,就无法得到后面的戒体。菩萨戒对大乘佛教而言,不论显密,都自有其重要性。但要得到菩萨戒,就要生起真正的菩提心;要能生起菩提心,就必须先修四无量心,不然菩提心也很难生起。四无量心修法这里暂时不详细讲,大家可以在救主索达吉堪布翻译的【普贤上师言教】里参照学习。

  二、发心的律仪

  发起菩提心是要从悲心为根滋生,悲心又从想着他生的痛苦而生长。如同天际的普空众生无始时以来就是由于我执的原因只考虑自利,结果一无所成,导致如今仍漂泊于轮回之中。都是因前世的恶习,使业果烦恼来行于幻象和痛苦之业,不懂取舍善恶之理。佛经中说:发心的根本需从大悲心中产生,大悲心又需要缘一切有情而生起。如是虚空无边众生亦无边,众生无边业惑痛苦也无边。龙树菩萨说:“抟土成枣核丸虽可数,然为母之边际不可尽。所有法界众生无一未曾作过自己的父母,只是由于不断投生流转,现在认不出他们是父母而已。每一众生为每一众生父母的边际也无有尽头,何况说一切众生呢?旁生中的牛犊、羊羔等刚出生便可于牲畜群中认出各自的母亲,这也说明是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致。”如此了知众生作过母亲后必须忆念其恩德:一切有情当自己父母时无一不是以大恩养育。甚至看到那些鹞鹰、狼(等凶恶的众生)也是极为慈爱自己的孩子,何况是人的父母亲呢?最初在母胎中滋养、中间出生后以衣食精心哺育成长、最后为其安家立业,而且希望他们快乐、担心他们受苦,为子女的痛苦安乐,父母也是常生忧喜之心。为了子孙后代而不断积累贪嗔之恶业,以致现在仍处于六道之中感受痛苦,所有的这些父母有情多么可怜啊!如果有办法能使他们摆脱一切痛苦该多好!如此悲心修至泪水横溢,这是所谓的悲无量。仅仅如是思维,其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如《普贤行愿品》中说:“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龙树菩萨说:“有情界无量,欲利亦复然。”仅有这样的悲心还不够,必须报答恩德。只有获证佛果才能使一切有缘得到安乐而真正报答恩德。故而,对诸众生深修悲心,使悲心成习,使自心相续发起菩提善心。释迦牟尼佛传授八万四千法门的合意,有之可此,无之无方的教诲,百病良药,百药一愈一般的是菩提心。心底善恶取决利效中,而不是跟随身躯的大小,修佛、积德、断除障碍、念诵密咒等何行都不能脱离菩提之心,如果脱离菩提心就无法变成获得佛位之缘。从皈依起始至最终大圆满之间不能脱离菩提之心,菩提心也有胜义发心和世俗发心两种。

  初始者不能够领会胜义发心,世俗发心是从皈依佛陀起任何一件大小善事都不能为自己而想,而是为了轮回中的所有众生,而我修行此善事,这就是大乘的世俗发心。从无始时期开始,执我之缘,尽想自事,未得何一,反而浪荡轮回之中。因此,从现在起唯为他利,授听正法并勤修法义就随得自利,发心大则善根大,发心小则善根小。如《功德藏》云:“唯随意乐善不善,不随善恶像大小。”《入行论》中也说:“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身语善纵勤,心弱难成就。”如果为自己个人的利益而闻法修行,则是渺小之发心;若为一切众生的利益而闻法修行,则是大乘广大之发心。如果现在唯一为他利而闻法修行的话,那么自利同时便可成办,必将成就真正利他的佛果。

  比如为取火而烧柴,虽然想取火,不愿冒烟,可是生火中随之出烟一样。又如寂天菩萨说:“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

  如果有了菩提心,为何还要受菩萨戒呢?其原因是:如果不受菩萨戒的话,菩提心就无法变成戒体;如果不是戒体,菩提心就只是一个发心而已,谈不上是大乘的菩萨戒,所以,仅有菩提心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仪轨受戒,才能得到真正的菩萨戒。

  反之,要是没有菩提心作基础,就算重复念诵受菩萨戒仪轨成千上万遍,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戒体。在我们佛学院或寺院里听课时,都要先念受菩萨戒的仪轨。凡是大乘佛法的仪轨或修法前面,都有或长或短的发出离心和菩提心与受菩萨戒的偈子,但如果只是嘴上念,而没有生起菩提心,就得不到戒体。

  就菩萨戒而言,首先是通过四无量心的修法生起世俗菩提心,再通过受菩萨戒的仪轨得到戒体。受戒时如果有上师在场当然最圆满,即使没有的话,也可以凭自己的观想与发心自受菩萨戒,如此即可得到完整的大乘戒体。但小乘所有的戒律,不论是居士戒或出家戒,都必须由善知识授予,佛像或经书都不足以胜任。

  平时我们往往自以为:念念仪轨就有了菩萨戒;或是参加一个仪式隆重的受戒法会,如在汉地有的“三坛大戒”,就深信能得到菩萨戒。其实这很难说,因为是否有菩萨戒,与菩提心具备与否有很大关系。如果有菩提心,就要让菩提心变成戒体;要变成戒体,就必须通过诸佛、菩萨,所制定的特殊仪轨;一旦成了戒体,我们就正式步入了大乘解脱道,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小乘的别解脱戒也有先后的次序,如果没有出离心在先,而且内心深处也没有断除杀盗淫妄的决心,如此受戒也不可能有什么结果。大乘菩萨戒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先进行菩提心修法的锻炼。当无造作的世俗菩提心生起后,再去受菩萨戒,否则,如果在此以前受戒,就不会有任何结果。

  虽然我们自以为是具有菩萨戒的大乘修行人,但没有菩提心是绝不会有菩萨戒的,所以,请大家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具备菩提心,在这一点上的次第绝不能错乱。

  下面简单谈谈受菩萨戒的方法。龙树菩萨所造的受菩萨戒仪轨,广为藏地四大传承修行人所用,我们平时念的仪轨,就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

  三、预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该受几条戒律。就像受居士戒时,要选择受五条戒还是只受其中的两三条戒一样,受菩萨戒也有三种选择。上等根基的人可受比较广的二十条;中等根基的人受四条戒,但每一条又可分为二支,所以总共是八条戒;下等根基的人可以只受一条。这条戒是释迦牟尼佛为一位国王而特别宣说的,但并不是受这条戒的人都必须是国王,佛陀当时只是考虑到国王公务繁忙、时间有限的情况而制定了这条戒,所以,在时间、能力等不允许的条件下,每个人都可以受持这条戒。这条戒并不涉及行菩提心,只是一个愿菩提心。戒条的要求,就是在内心深处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决心——从现在起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誓愿成佛!有了这个决心,就是最简单、最起码的一条戒,再加上发誓纵遇命难也不舍弃度众生的决心,这个决心就是愿菩提心的戒体。

  发心与戒体该如何区别呢?前者——为了度化众生而誓愿成佛是发心;后者——发誓绝不舍弃度众生的决心是戒体。如果无法受八条或二十条的戒,则只受愿菩提心的戒也可以,但这是最下等的受戒。如果能生起菩提心,则八条戒或二十条戒在意义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有的只是数量上的差别而已。作为一个大乘的修行人,要守持八条或二十条戒应该不是很难,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只受一条戒。至于究竟受八条戒还是二十条戒,则可由个人选择。

  四、正式受菩萨戒

  如果完成了前期的预备工作,并确定好所受的戒条内容,就可以正式受戒。

  具体方法是:首先在上师面前虔诚顶礼三拜,观想上师头顶的空中,诸佛菩萨及善知识,至于分布方式,则可按照内加行中的皈依境来观想,因为在皈依境中,就包括了十方诸佛菩萨以及金刚上师。在非常清楚地如此观想之后,又该在观想的佛菩萨面前做什么呢?首先作七支供,因为,要使自己心中能生起菩提心的话,就需要有因缘,这个因缘就是积累资粮。

  以前阿底峡尊者进藏传菩萨戒时,当地求学佛法的人,每人手中只拿着一条小小的哈达去受戒,阿底峡尊者就说:“你们的供品太微薄了,这样是不可能生起菩提心的!”这句话就说明,如果没有积累资粮,菩提心就无法生起。

  如何才能积累资粮呢?是否要发了大财才能积累资粮呢?不是。其实,最好积累资粮的方法是供曼茶罗和七支供,因此,在接受菩萨戒前,先要积累资粮,而此处所讲的,主要是七支供。

  在《普贤行愿品》及加行仪轨中,都有不同层次的、或广或略的七支供,如果七支供修得好的话,就可以积累广大的资粮,所以先讲讲七支供的修法。

  戊一(对治我慢之顶礼支)

  此处就是向诸佛、菩萨及善知识顶礼。现在只简略地说一下顶礼的方法:磕头的时候,不能慌慌张张、散漫放逸,而应寂静调柔、具有正知正念,并观想手中有一如意宝而合掌。顶礼时先合掌于胸口,以表示对三宝三根本三身的恭敬;以猛烈信心合掌于头顶时观想顶礼诸佛、菩萨之身,愿净除自他一切众生的身障,究竟获得正等觉的无见顶相;合掌于喉间时观想顶礼诸佛、菩萨之语,愿净除自他一切众生的以口所造的妄语或恶语等语障,最终获得佛的法语螺音;合掌于胸间时观想顶礼诸佛、菩萨之意,愿净除自他一切众生的意所造的罪意障,最终获得佛的智慧吉祥结;五体投地时观想顶礼佛、菩萨的身语意功德事业,愿同时净除三门的障碍,究竟获得五身五智。

  观想自身不仅是一个,而是变成无数个,并且不仅是自身,而是偕同天边无际的众生,同时以身语意向佛菩萨及善知识顶礼。在磕头的同时,还需口中念诵对佛菩萨及善知识的赞颂词,并在心中忆念佛菩萨、善知识的功德,如此即是身口意三门一致的顶礼。能这样完整地磕一个头,其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没有这些观想,只是形式上作个顶礼,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法顶礼一次将感受尽自己身体以下所覆盖的乃至金刚大地以上所有微尘数的转轮王之安乐等果报。如《胜出灭神赞》:赞颂释迦牟尼佛的一部颂歌,古印度佛学家商羯罗主所著)云:“谁以诚信或欢喜,及与散乱或疑心,顶礼如月之能王,将获天人圆满乐。

  戊二、(对治吝啬或贪心之供养支)

  平时供三宝时,供品的多寡与质量要视个人的能力而定。当然供品越好,就越有功德,就越能积累资粮。如果没有条件,那么供沙石也是可以的。可是如果有能力却不尽力供养,将最好的留给自己,次等的供养佛,这样不仅不能积累资粮,还可能有忽略供养或是有贪着之心的过失。

  除了实物供品以外,还有心所观想的供品。如果心里能真实地观想,则观想的供品与实际的供品是不分轩轾的,其所能积累的资粮也是一样的。其实,由众生共同业力逐渐形成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百俱胝四大洲,所有这些四大洲每一个都拥有百俱胝的须弥山、日、月等、以及表示五供的五种自然供品,即东方日月灯火(灯),南方旃檀妙香(香),西方雪山食子(食子),北方清澈甘泉(水),下方遍地金花(花),上方苍龙乐音等供品。此外,将上方天界的受用、地下龙宫的受用、地上人间的受用美妙的物品,全部以意念取来观想为供养。如果能够如是观想供养,那么佛菩萨们绝对具有享用的能力,如续部中说:“诸三千界中,所有佛刹土,以欲妙严饰,供养圆满佛。

  如果我们能真心诚意地以这些来供佛,也会有同样的功德。平时供鲜花、水果就已经很好了,无论是自己亲手种的或是别人种的鲜花,用鲜花供三宝是可以积累很大资粮的。

  只要是以清净心作供养,其积累资粮的效果都是同样的;反之,如果心不清净,则无论如何都不能积累资粮,所以关键在于心。

  然而,是不是只要心清净,供品就无所谓了呢?倒也不是。如果心清净,供品也胜妙,这样供养的功德就很大;要是心清净,供品却不是那么好,则功德虽然还是有,但却不如前者。所以,尽管我们修行的关键是在于心,可其他事项也不能忽略。譬如在上下班的路上,我们常可看到诸如鲜花等曼妙的物品,如果用来供佛,则每天都可以积累很多资粮,也不用等到发财了。拥有财物的那些富人是由于往昔曾积累了福德所致,如今成为富翁的,现在更应该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财食受用来积累福德;无有财物的人们是因往昔未曾积累福德而导致如今成为穷人,现在虽然十分贫穷,但应将乃至乞讨来的饮食以上作供养。所以,富者不应死守不舍,穷人也不能以无有为借口而将供养当作付税一样。应当尽己之力积累福德。

  其实,所有的众生无一不希求今生来世的幸福安乐、受用圆满。而幸福安乐、财产受用必须通过上供下施才能获得。如《入中论》云:“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又如《因缘品》中说:“诸福真奇妙,其果极善妙,无似福解脱,是故当积福。”有人甚至连一朵花也不供施却希望获得心中所想之一切所需,这贪心将毁灭一切希求,结果一无所成。恰似“未曾击鼓无成就,未经摇头无本尊”一样。如寂天菩萨说:“历尽聚守苦,方知财多祸,贪金涣散人,脱苦遥无期。《因缘品》中也说:“福德浅薄者,难化堕恶趣,如沙中无油,彼者岂有乐?”如今能够见到供养处佛像,这也是往昔积累资粮净除罪障的结果。因此,我们应当将其(佛像)观为真佛。若对佛像作供养,则与供养真佛无有差别。如《右绕佛塔经》云:“谁以等信心,供养在世佛,与其舍利塔,福德无有别。”尤其是供养酥油灯,暂时便会获得极其广大的福德,死后将转生于善趣或往生极乐世界等清净刹土。

  当然,平时修法只需作简单的供养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太多的供品。如果愿意作,供养就是这么简单。

  戊三、(对治愚痴之忏悔支)

  忏悔的方法就是在不离四力的基础上,以现世父母为主的我等三界一切众生,不只今生而是从最初众生无有开端的时候起直至今生之间漂泊于轮回中,造了形形色色的罪业。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轮回历程,先撇开不谈自己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所积累的无以数计的罪业,仅仅这一世,我们所造罪业的数量之多,也是令人咋舌的。从出生开始,不需要别人教唆,不需要别人动员,每天心中的贪欲、嗔恨、傲慢与嫉妒之念便会层出不穷。而信心、慈悲心之类的善念却是那么的微乎其微、无足挂齿。

  请大家反躬自问,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时当中,自己究竟作了多少善业多少恶业?答案十分明确。只要是普通凡夫人,则绝大多数都是罪业,而善业所占的成分必定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再这样日复一日,不要说证悟空性,就是想下一世投生人天道都是极其困难而渺茫的,大多数人在此生所造的诸如杀生、偷盗、妄语等等罪孽,已经足够让自己堕入地狱、畜牲道等恶趣。触目惊心的现实,怎能不让人胆寒呢?

  天无绝人之路!对因果洞若观火的佛陀,了知众生的处境,以大慈大悲之心为众生指出了一条忏悔之路。要想削减罪业,获得解脱,只有励力忏悔。而忏悔的方法不是没有,而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看我们自己愿不愿意去忏悔,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忏悔。如果不忏悔,这些罪业就会成为影响我们证悟空性的障碍。

  修学佛法当中,人们很难断除往昔所积累的习气。即为使阿赖耶之明镜中显现证悟的影相,净除罪障至关重要。如同要使镜中显现影相,擦拭镜面十分关键一样。总的来说,任何罪业若忏悔则没有不能清净的。如古代诸大德曾说:“本来罪业无功德,然忏可净为其德。”所以违犯外别解脱戒、内菩萨学处及失毁密宗三昧耶等,无论罪业多么严重,都可通过忏悔而清净。如:婆罗门央具理魔罗即指鬘王,虽然屠杀了九百九十九人,但通过忏悔,罪业清净后七天获得了阿罗汉果位;佛陀在诸经部中宣说了通过忏悔而得清净的许多公案。所以怙主龙树菩萨说:“倘若何人昔日颇放逸,尔后行为举止倍严谨,宛如明月离云极绚丽,诚如难陀指鬘与能乐。”如果具足四种对治力而诚心诚意地忏悔则罪业可清净,但一边东张西望、胡言乱语、自心随其它分别念转,一边口中发露忏悔等仅仅念诵忏悔文或者认为以后忏悔也可以、今后造罪也无害等,虽然作了忏悔但罪业不会完全清净,如米拉日巴尊者说:“若想忏罪能净否?忆念善法则清净。”所以任何人进行忏悔,尽其所能具足四种对治力极为重要。

  四种对治力:

  一、所依对治力:

  在《普贤上师言教》里讲的是观想东方佛国的怙主金刚萨埵(不动佛)的皈依境后具足愿行菩提心。余处也有其他忏悔的对境。譬如《三聚经》中的三十五佛或者于佛像、佛经、佛塔等前进行忏悔都属于所依对治力。此外发愿行菩提心是一切忏罪中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发菩提心,则即使具足四力忏悔堕罪也只能稍许减轻而不能彻底清净。如果相续中生起了无伪菩提心,则往昔所造的一切罪业自然清净。如《入行论》云:“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依靠何者速解脱,彼者善人何不依?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二、厌患对治力:对往昔所造的一切罪业生起后悔之心。如果既没有将罪业视为罪业也没有以强烈的追悔心进行发露忏悔,则不能清净罪业。如《三聚经》云:“发露忏悔,不覆不藏。”此外,《极乐愿文》云:“若无悔心忏不净,往昔罪业如服毒,当以大惭畏悔忏。”

  三、返回对治力:

  是指忆念自己往昔所造的罪业后发愿从即日起纵遇命难也不再造这样的罪业。如《三聚经》云:“今后必断,且受律仪。”又《极乐愿文》云:“若无戒心不净故,发誓今后遇命难,亦将不造不善业。”

  四、现行对治力:

  是指尽力行持一切对治往昔所造恶业的善业。尤其顶礼佛及佛子、随喜他人福德、一切善根回向菩提、发愿行菩提心、护持无伪实相之本体等都是现行对治力。从前,噶举巴祖师无等塔波仁波切的一个修行弟子问他:“我往昔以贩卖佛经为生,如今想起十分后悔,应如何忏悔呢?”仁波切说:“造那些经典吧!”结果造经典的过程中他经常心思外散,于是又怀着十分沮丧的心情前去上师面前问:“造经典时心思也经常散乱,对于忏悔罪业来说,没有比护持本性更甚深的吧?”上师异常欢喜地说:“实际上即是如此,纵然往昔所造的罪业堆积如山王,也可于现见本性之刹那获得清净。”因此净除罪业的方法,没有比修菩提心及恒时护持无伪之实相二者更甚深的。这里也应在不离此二者的基础上,修七支供、念诵百字明等,净除罪障。

  戊四、(对治嫉妒之随喜支)

  什么是随喜?一般居士的概念是拿点钱作功德就是随喜,这样虽然有随喜的意义,但并不是随喜的定义。真正的随喜,是当看到别人行善或闻思修行时,不仅心中没有嫉妒,反而生起欢喜心。也就是说,在见到他人作功德时,就如同是自己作一样地感到欣喜,这才是真正的随喜。

  通常凡夫之人的烦恼较粗重,如果看见别人做得好,心中就不是很痛快。这种情况不仅针对于世间法有,即使针对出世间法,也有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譬如看到他人的修行或功德好过自己时,心中就有不乐意的念头,这就是嫉妒。随喜应该是对他人的功德或善行感到高兴并赞叹,就像是自己作的一样。

  随喜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个非常善巧的积累资粮的方法。譬如在藏地,有些人会从很远的地方一路磕头到拉萨。如果有一个人这样去做,而另一个人虽然没有这样做,但心中却真诚地替那个人高兴,就像是自己磕头到拉萨一样,那这两个人谁的功德较大呢?其实两人都有同等的功德,这是佛说的。显然有人会对此心生怀疑,但在因果关系上,除了佛以外,没有任何人能洞悉其中的奥妙。佛如此说,我们也没有任何根据能指出这是不了义的。《汇集经》云:“三千须弥可称量,随喜善根无法量。”《极乐愿文》云:闻听他人行善时,若舍嫉妒不喜心;诚心欢悦作随喜,佛说同获彼福德。故于圣者及凡夫,所作诸善皆随喜。于发无上菩提心,广利有情皆随喜。

  可是,当我们凡夫之人看到佛三转*轮度化了无数众生,或看到后来的大成就者、大菩萨度化众生,从而生起欢喜心时,我们是否就会得到和佛一样的功德呢?不会的,由于我们是凡夫人的缘故。要是随喜就能得到佛所有的功德,那我们随喜之后不就成佛了吗?这显然不合理。但即便如此,我们随喜佛还是能得到相当大的功德。然而,如果凡夫与凡夫之间互作随喜的话,就肯定能得到相同的功德。因此,平时看到一般人行善时,我们要随喜;而对佛菩萨和大小乘成就者度化众生的功德,我们也要视其为修随喜的对境,这是积累广大资粮的方法。

  戊五、(对治舍法之请转*轮支)

  日常修法中,修行的人在成佛前,都不能离开上师的引导。末法时期,众生骄恣我慢,所以在修法时不得佛法了义,法不孤起、仗缘而生,我们在修行中必须虔诚恭敬地祈求上师或大善知识传讲。譬如:释迦牟尼佛成道后七七四十九天中不传法没人求法意欲涅槃时,梵天拿着金子的*轮,帝释天拿着右旋的白海螺,恭敬地请求佛陀转*轮,于是,释迦牟尼佛传了八万四千个法门,众生找到了解脱成佛之路。

  平时遇到善知识时请求转*轮,是真实的请转*轮,这是有很大功德的,但打坐修请转*轮时,却是凭观想来作的。该如何观想呢?

  自己可观想:在十方浩瀚无垠的所有世界中现前圆满正等觉不久、未说正法而安住的诸佛菩萨、上师善知识彼等前,自身幻化为数多身体,手持*轮、海螺等吉祥供物,为饶益众生,祈祷劝请他们迅速转广深之妙*轮,他们以神通了知此事后欣然应允。若如是观想则与亲自去求法无有差别。这是以心观想(意念)。如果身语意能真实做到,那么向具教、证功德住世的上师们请求四句以上法义也可使众多有情获得善妙法雨,并且可净除自己的舍法业障,生生世世不离三宝光明,何时也不会转生于暗劫。

  戊六、(对治邪见之请不涅槃支)

  当释迦牟尼佛即将涅槃时。昔日铁匠之子珍达居士祈请世尊住世,结果世尊延长住世三个月一样,我们也要观想:在有意想要趋入涅槃的诸佛菩萨、持教善知识前,诚心祈请他们为利众生于无数劫中不入涅槃而住世。他们也明知并欣然应允。(他们示现涅槃有三种原因:)

  一、如果没有所化众生,则如无有水器不能显现月影一样,佛陀的色身也就自然融入法界之中;二、诸佛菩萨圣者们如若住世时间过长,众生则会有他们将恒久住世之想,导致对修法产生懈怠心理,因此为了使众生生起厌离心而示现涅槃;三、也有因末法时期刚强难化的众生邪行种种,暂时无法调伏他们而心生厌烦趋入涅槃的。得地以上的圣者们若愿意则可任意住世多久。因此,我们不能生起诸佛寿命有长短的邪见。倘若自己所造善根为高僧大德们长久住世作回向也同样(可达到效果),并可清净自己寿命之障等,功德极大。

  戊七、(对治怀疑之回向支)

  我们听闻一句佛法、忆念刹那善心、做一次善恶取舍之事等都应立即作回向。若不作回向,则因初学者的善根犹如干草、水滴一般微弱,很容易耗尽。相反,嗔心、傲慢等恶分别念则如大火、烈日一般力强,生起一刹那的嗔心将摧毁广大善根。如颂云:“积累善根后,颠倒不回向,宣扬生悔心,灭善根四因。”如果作大回向,则所积之善根资粮根本不会穷尽。如《慧海请问经》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

  那么,如何作回向呢?不应为获得人天果位而作小回向,否则如生长的大黄秆一样无有恒久的安乐,最终将灭尽成为无实法,自他二利一无所成。也不能为获得声闻、缘觉、罗汉果位而作中回向,否则趋入无余涅槃,仅为自利不饶益他众,最初的发菩提心成了妄语。那么,应当如何回向呢?自己所做的此善根,三世诸佛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即:为自他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而回向,愿一切众生获得佛果,未证佛果之间愿彼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应当以念诵回向偈或愿文印持。

  以上讲的是七支供。七支供在平时走路、坐车、上下班时,随时随地都可以作,并不一定要回家关上门打坐时才可行,但因为打坐时能将心静下来,所以,那时修七支供,效果会明显不同。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不离大乘菩提心、慈悲心、四无量心、七支供等修法,那么打坐时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修行上的进步也会更快。

  受菩萨戒仪轨前行中的七支供修完后,还可以供修三十七堆或三身曼茶罗,因为修曼茶罗的功德非常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程序是:观想我愿意为众生奉献自己的身体及我所拥有的全部财产,并将自己三世所有的善根都回向给众生,但这部分不作也可以,在七支供作完后,就可直接受戒。以上都是受菩萨戒的前期预备工作。

  (二)祈祷

  念完七支供后,正式受菩萨戒时要念诵发心仪轨,首先念诵:“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安住十地之菩萨、大菩萨及上师金刚持垂念我!”经书中说,他们都是我发菩提心的证人。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为了禀告诸佛菩萨及上师:我现在要在你们的座前开始发菩提心,请你们作我的证人。

  (三)皈依

  然后是皈依。在所有的受戒之前,都要先受皈依戒,不然就得不到戒体。皈依时念三遍:“乃至菩提果,皈依诸如来,正法菩萨众,如是亦皈依。”这四句偈颂的意思,就是皈依佛法僧。现在也不再重复。

  皈依最关键的要点,就是要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从今乃至生生世世,不论遇到顺境或逆境,不论身处苦乐尊卑,我都只依止三宝,除了三宝以外,不再有其他的依处。真正的皈依,就是心中要如此发誓。

  (四)正式受菩萨戒

  接着就是正式发菩提心的修法,此处的两个偈子“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是最重要的,也要念三遍。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 这两句是指愿菩提心,意思是说:如同往昔十方诸佛,譬如释迦牟尼佛,在其未成道前是如何发世俗菩提心的。

  所谓愿菩提心,就是在心里发愿:我从现在起,要为度化所有众生而誓愿成佛。只是在心中发了这样的誓愿,而并未付诸任何行动,就是愿菩提心。

  “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这两句是指行菩提心,意思是说:他们是如何按照次第来修学菩萨的行为,修持行菩提心的。行菩提心的意思,是不仅心中发愿,更要有实际的行动。

  所谓“次第”,是指什么呢?就是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去修学,如受菩萨戒时,自己选择受八条或二十条戒就是次第。下等根基的人不可能受上等根基的戒体,所以,最下等根基的人先受一条戒;等能力足够之时,再受八条戒;然后再受二十条戒,如此一步步地往上走,就是循序的意思。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立刻守持所有的戒,而且当下便能行持菩萨所有的行为。能作的先作,不能作的等有能力时再说,次第就是这个意思。

  归纳以上四句,则前两句是愿菩提心,后两句是行菩提心。这四句的意思就是说:如同往昔诸佛是如何发愿,是如何依次第修学菩萨的行为。

  后四句大致的意思就是:三世诸佛如何发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我也以他们为榜样而如是发心。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的意思是说:为了利益众生,我也同样地发愿菩提心。譬如,释迦牟尼佛传记中描述佛在入门前是如何发心,我也就如何发心。

  “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的意思是说:我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循序渐进地修学菩萨的行为。总而言之,就是从今以后要朝这个方向走,能作的先作,现在不能作的,留待以后再看,如此一步步地学习菩萨的行为。譬如六度也是有顺序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布施应该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即使不能受戒的人,都做得到。如果暂时还不能持戒,就只作布施,不用持戒,等能持戒时再受戒;能持戒的人,又不一定能忍辱,所以要等能力足够时,再行忍辱;然后是精进、禅定、智慧,就这样一步步地去作。

  受菩萨戒的仪轨有两种:中观传承与唯识宗。虽然两派的词句有些不同,但其内容都是一样的。所有中观传承的受戒仪轨,包括华智仁波切的广的仪轨在内,其中最根本、最关键的就是这八句,其他仪轨只是在前后的供养与回向等处有所不同而已。我们几乎天天都在念这八句,但念归念,可我们心中发过誓、下过决心吗?如果下了决心,则反复念三遍这个仪轨,就可以得到菩萨戒。

  在具备菩提心的基础上,第三遍仪轨念完的同时,就得到了菩萨戒。其实很多戒律都是在念完第三遍仪轨时得到的。但如果没有菩提心,则无论念多少遍仪轨,都得不到菩萨戒。

  之后,观想前面的佛菩萨说:“此乃方便。”自己则说∶“善哉!”

  (五)自他欢喜、发愿回向

  接下来是随喜,分自他两部分。首先要让自己生起欢喜心,仪轨中:“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尔后我当为,宜乎家族业,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犹如目盲人,垃圾中获宝,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是自生喜的偈子,这些都是《入行论》中的词,广的意思可参考各种《入行论》的注释。

  接下来的四句,是让其他众生生起欢喜心:“今于一切怙主前,恳请众生为贵宾,宴飨成佛及余乐,愿天非天皆欢喜!”为什么要让其他众生也生起欢喜心呢?其目的是要告诉他们,我为了你们已经发誓成佛,成佛后我会将所有世出世间的利乐布施给你们,所以你们应该生起欢喜心。

  如果没有发菩提心,或是发心后又退失了菩提心,就违背了这四句的内容,也就等于欺骗了所有众生,这个罪过是很大的。经书中说,一个出家人如果舍戒或还俗,他顶多是欺骗了五到十个人而已,因为受出家戒时最多有十位比丘在场。可是在受菩萨戒时,不仅观想了三世诸佛、菩萨及善知识,还向众生宣布自己已发誓受菩萨戒,受戒后很快就会成佛,成佛后会带给他们所有的利乐。如果后来退转了菩提心,就欺骗了诸佛菩萨、善知识及所有众生,所以罪过相当大。

  接下来就是发愿:“胜宝菩提心,未生者愿生,已生愿不退,日日其增上;愿不舍觉心,委身菩提行;诸佛恒提携,断尽诸魔业;愿菩萨如愿,成办众生利;愿有情悉得,怙主慈护念;愿众生得乐,诸恶趣永尽;愿登地菩萨,彼愿皆成就。”这一段是受完菩萨戒后的发愿。在回向之后,受持菩萨戒的仪轨就可以说是结束了。

  四、学习菩萨的学处

  如果受菩萨戒后不马上学习戒律,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犯戒。

  从上师处授取菩提发心律仪后,立刻要做的,就是广学菩萨的学处。不论是选择受多少条戒,不做与其它生命有害之事,并对经论佛事闻、思、修和持利众之心,做救助之事,善业均为他利。

  菩萨戒可以反复天天受,虽然戒体只有一个,但每受一次都自有其功德。居士戒或出家戒则不然,除非是破了戒,否则受过一次后就不必再受,因为多次受戒也不会得到更多利益,而菩萨戒却是受得越多越好,每天都可以受。这些是极为重要的,真要学习大乘佛法,就必须如此才行。

  所谓学法修行,就是佛、大乘菩萨及标准的善知识们如何教导,我们就如何去作。虽然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教法及传法方式,有的不需要学加行,有的不需要修正行,但这些都是个人的行为,不能作为修学大乘佛法的纲要。现在有些居士的基础不仅不扎实,而且根本就是十分糟糕,如果照他们目前自以为是的修行方法持续下去,则终有一天连其对佛法的信心都会完全崩溃。所以,如果真要学大乘佛法,就要走佛、菩萨所公认的路,而不是个别人所指的路。

  由于目前一般人都没有受过系统的佛学教育,也没有人不用学天生就会走大乘的路,所以在学法方面出现一些不如法的地方,也是在所难免的。但只要能沿着佛菩萨及善知识们所指定的路去走,就能进入大乘佛法的正途,就是真正的修行人,能早日证得无上佛之果位。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