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第十五章 问题与可能性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第十五章 问题与可能性
一开始,我们的心无法长久保持稳定,也无法长时间安住。然而,只要坚忍不拔并持之以恒地禅修,心的平静和稳定性就会逐渐开展。
一-波卡仁波切( B。kar Rinp。che),《对初机者的忠告》
当你以禅修来安住自心时,奇妙的体验就可能会发生.,有时要禅修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有这些体验,有时才第一次坐下来禅修,它就发生了。最常见的体验就是喜乐、清明和超越念想。
喜乐,是身心西方面的纯然快乐、舒适和轻安。当这种体验增强时,你所见到的一切就好像都是由“爱”所产生,即使肉体的疼痛也都会变得很轻微,甚至几乎完全感受不到。
明性,是能够洞见事物本质的一种能力。见一切事物时,就好比见到无云晴空下灿烂闪亮的山水景色般,每件事物都很合理地清晰呈现。即使是纷扰的念头和情绪,在这片景色之中也都有其归属的所在。
超越念想则是一种自心完全开阔宽广的体验。你的觉性直接无遮,不被“我”或“他”、主体和客体,抑或其他形式的限制所遮盖。这是一种清净心识的体验,广大如虚空,无起始,无中间,也无止境。就像虽是在梦境中,却是清醒的,而且也认出梦中所经历的一切与做梦者的心并非分离的。
不过,我常听到初学禅修的人说,他们虽然坐著,却什么也没发生。有时他们会感受到某种非常短暂而轻微的平静,但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并没有感受到禅修前和禅修后有什么不同。这种情形可真会让人感到失望啊!
此外,有些人还会产生某种迷失感,好像他们所熟悉的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的世界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形,而这有可能是愉悦的,也可能是不悦的。
我前面提过,无论你体验到的是喜乐、清明、迷失感,或什么都没有,但你“想要禅修”的意图,比起禅修时发生的一切来得重要多了。由于正念已经在那儿,只要透过禅修,努力地与它连接上,就能发展出对它的觉察。假使能持续不断地练习,逐渐地,你可能就会感受到某种不同于一般心理状态的安定感或平静感。开始有这样的体悟之后,你就能直觉地了解“散乱的心”和“禅修时不散乱的心”两者之间的差异。
大部分人在刚开始的时候,根本无法长时间在纯然的觉性中安住自心。如果你只能安住很短的时间,没有关系,只要按部就班,遵循前面所提到的教法,在任何修持座中都一再重复练习“短时间的放松”就对了。即使只是在一呼一吸的短暂瞬间安住自心,也是大有益处的。只要持之以恒,一再重复练习就行了。
周围环境的因缘条件不断在改变,但真正的平静来自于适应改变的能力。比方说,假设你正在打坐,就在平静地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之际,楼上的邻居竟然开始用吸尘器吸地极,或者附近的狗突然开始汪汪乱叫;也许你开始觉得腿痛或背痛,也许觉得哪里很痒;或者,你以前跟别人吵架的情景突然毫无来由地涌上心头……这些状况时常会发生,而这就是为何佛陀要教导许多不同禅修法门的另一原因。
当这类干扰发生的时候,你就要把它们都变成修持的一部分。这时你可以用觉性去察觉这些干扰;如果你的呼吸练习被狗叫声或吸尘器的噪音打断,那么你就转而练习声音禅修法,把注意力安住在这些声响上;如果你感到背痛或腿痛,就把注意力放在那感到疼痛的心;如果你感到哪里很痒,干脆就抓抓痒吧!假如你去过正在举行佛法教学或是僧人正在念经的佛堂,你一定看过僧人们不断在抓痒或咳嗽,或在坐垫上调整姿势等。但是,如果他们曾用心体会老师所授予的严格训练,那么很有可能的状态是,尽管他们在那儿又抓痒又动来动去的,却是保持着觉察的心——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搔痒感、抓痒的感受,以及抓完痒的爽快感上。
如果你正在被强烈的情绪干扰,也可以试试前面提到过的方法,专心注意那正在体验情绪的心。或者你也可以转而修持施受法,利用当下的感受——无论是嗔念、悲伤、嫉妒或欲望作为修持的基础。
还有一种相反的状况。我认识的不少人都发现,禅修时他们的心会陷入朦胧或昏昏欲睡的状态,要费尽力气以张开眼睛,并集中注意力去禅修,这时“今天算了,躺下来睡一下”的念头就很诱人了。
这种情况有几种对治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注意力转而放在昏沉感或睡意上即可,这其实只是觉察身体感受的·一种变化式。换句话说,要能利用你的昏沉,而不是被昏沉所利用。如果你实在坐不直,那就干脆躺下来,同时尽量挺直脊椎。
另一个对治法则是将眼睛向上凝视,你不需要抬起头或下巴,只要把眼光往上移,凝视着上方即可。这样做通常可以让心产生清醒的作用。而当你的心感到烦躁时,凝视下方则能产生一种安定的作用。
如果这些对治昏沉或干扰的方法都无法奏效,我通常就会建议学生先暂停一会儿,休息一下。可以出去走走、做做家务事、运动、读书,或种种小花小草等。如果你的身心都不合作,那么强迫自己禅修实在没什么意义。如果你企图压制自己的抗拒感,到最后你只会对禅修的想法感到挫折,然后就干脆放弃,宁可通过其他短暂而吸引人的事物来得到快乐。在这时候,你家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的节目看起来就很诱人了。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