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选择快乐
咏给明珠仁波切: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选择快乐
动机就是心的业力。
——《阿毗达磨藏》(Gunaprabha)
只要看小孩子玩电动时,沉溺在按钮杀敌或赢得点数,你就知道这些电动多么令人着迷。然后你退一步想,钱财、感情或其他你曾经玩过的成人“游戏”,是不是也同样让人上瘾?成人和小孩子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成人已有过这样的经验,也知道要从这些游戏中退出。成人可以选择更客观地观察自己的心,而且能够对那些还做不到这样选择的人生起慈悲心。
本书前面说过,一旦下定决心要开发对自心佛性的觉知,你势必会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自己的改变:以前曾经困扰你的人、事、物,会逐渐失去对你的影响力;你会更具有直觉性的智慧,更放松,心胸更宽广,你也开始可以认出¨障碍即是成长的契机”。随着假相的受限感和脆弱感逐渐消退,你就会发现内心深处那个真正自我的庄严伟大。
最棒的是,由于开始看到自己的潜能,你也会在周遭每个人身上认出这样的潜能。佛性不是少数人才能拥有的特权,“真正”认出自心的佛性时,你会体会到佛性有多么普遍平常,你会看到每个众生都具有佛性,只不过并非每个众生都有能力认出自心本具的佛性罢了。因此,曾经对你大吼大叫或做出伤害性举动的人,你都不会再对他们关闭心门了,你的心会变得更加宽广。你会认出,他们并非混蛋,他们跟你一样,都想要快乐与平静,而他们之所以会做出那些混蛋的行为,是因为他们尚未认出自己的真实本性,因而被脆弱感和恐惧感淹没了。
你可以简单的祈愿作为修持的第一步,祈愿自己下次做得更好,祈愿自己能够以更加正念觉察的心来从事所有的活动,祈愿自己可以更宽大地对待他人。动机,是决定我们到底会痛苦还是平静的,也是唯一的因素。正念觉察和悲心其实是同步发展的,你愈是能正念觉察,就愈容易变得更加慈悲。而你愈是能够心胸宽广地对待他人,从事任何活动时就愈能够觉知。
无论何时,你都可以自行选择要随着那些会强化自我脆弱感和受限感的念头、情绪和感官细觉而到处流转,还是记得你的真实本性是清净、无限且无法被损伤的。你可以继续在无明愚痴中沉睡,也可以记得你当下就是觉醒的,而且一直都是觉醒的。无论身处哪一种状态,你都是在展现自身真实本性无限的本质,愚痴、脆弱、恐惧、嗔恨及欲望等,也都是你佛性无限潜能的展现,而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没有本质上的对或错。佛法修持的成果,就是认出所有烦恼只不过是我们现有的选择罢了,因为我们真实本性的境界是无限宽广的。
我们选择愚痴,是因为我们“可以”愚痴;我们选择觉知,是因为我们“可以”觉知。轮回和涅磐只不过是我们选择如何检视和了解自身经验的两种不同观点罢了。涅磐并不神奇,轮回也没啥不好,如果你决定把自己想成是受限的、害怕的、脆弱的,或由于过去的经验而感到惊恐的话,你要知道,是你自己“选择”要这么认为的。但是也要记得,你永远都有机会选择以不同方式来体验自己。
佛法之道,主要是让我们可以在熟悉感与实际性之间自行做选择。毫无疑问地,维持熟悉的念头和行为模式会让我们拥有某种舒适和稳定感,一旦跨出舒适、熟悉的范围,势必就得踏人陌生经验的领域,而这可能会让我们感到非常恐惧。这就像是我在闭关时体验到那个不安的灰色地带一样,你不知道到底应该退回自己虽恐惧却熟悉的状态,还是干脆一咬牙,迎头面对可能只因不熟悉才感到的恐怖经验。
好几个学生告诉我,就某种意义而言,放下熟悉的过去,选择认出自己全然的潜能,有点像是结束一段受伤的感情一样,在做了断时,同样都会感到既失败又不甘愿。然而这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在于,当你进入佛法修持之道时,是你与你自己了断那段伤害自己的感情。当你选择认证自己真正的潜能时,你就会逐渐发现自己轻视自己的次数减少了,对自己的观感也变得较为正向且健康:你的自信增长了,单纯的生活之乐也愈来愈多。同时,你也开始认出周遭每个人郡拥有同样的潜能,无论他们对它是否有所了解。你不再把旁人视为某种威胁或对手,你发现自己开始有能力“认出”并“同情”他们的恐惧和痛苦,并且能够自然地以建设性的方式回应他们,向他们强调问题的解决之道,而非制造更多问题。
快乐的追寻,到最后其实只剩下两种选择,你可以选择“觉察烦恼时产生的不安”,或选择“被烦恼控制的不安”。虽然我们说要单纯地安住在觉察念头、感受和所接收对境的觉性中,并认出这些都是身心之间互动的产物,但我可不能担保这个过程一直都很愉快。事实上,我可以向你保证,以这种方式观照自己,有时候是极度痛苦的,就像开始任何新的尝试,比如到健身房运动、开始一个新工作或开始节食一样。
最初几个月总是很困难。为了干好一份工作,必须学习所有必要的技巧其实是很辛苦的;要激励自己去运动也不容易,而要你每天都吃健康饮食也很难。但过了一阵子,困难消退之后,你就会逐渐感受到喜悦的成就感,这时,你整个“自我的观感”也会开始转变。
禅修也是如此。最初几天你可能有非常好的感受。但过了一个星期左右,禅修变成一种考验了:找不出时间、发现打坐很不舒服、无法专心,或者感到很累——你遇到障碍了。就像赛跑选手爱加跑半公里作为训练一样,身体会说:“我没办法!”心却说:“我应该这么做!”这两种声音都不怎么讨人喜欢,事实上,它们的要求都让人觉得很吃力。
我们常说佛法是“中道”,因为佛法提供了第三种选择。假如你下一秒钟再也无法安住在声音或烛火上,拜托你就停下来吧!不然禅修就会变成一件苦差事,每到固定时间,你就会想:“糟了!现在是七点十五分,我应该去打坐以便能生起快乐。”这样做是不会进步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假如你发现自己可以再持续个一两分钟,拜托就请继续吧!你所学到的东西可能会让你惊奇不已;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抗拒感背后藏着一个你不想承认的念头盛感受;或者你也可能会发现,自己能够安住的时间比原先想象得还久。但只是这发现就会让你对自己更有信心,同时也能减少可的松的分泌,增加体内的多巴胺,并刺激大脑左前额叶的活动。这些身体的转变提供了安定感、稳定感与信心的生理基准(physical reference point),会让你的生活产乍巨大的变化。
然而最特殊的是,不论你禅修时间多久,不论你运用什么禅修技巧,也不论我们觉察与否,每一种佛法的禅修技巧最后都会引发慈悲心。每当你看着自己的心时,实在无法不看到自己与他人的相同点;当你看到自己“渴求快乐”的欲望时,一定也会看到他人有着相同的欲望;当你清楚观照自己的恐惧、愤怒或嗔恨时,实在无法不看到周遭的也都有着相同的恐惧、愤怒与嗔恨。当你看着自己的心时,所有虚构的自身与他人的差异就会自动消融,而古
也都有着相同的恐惧、愤怒与嗔恨。当你看着自己的心时,所有虚构的自身与他人的差异就会自动消融,而古老的祈愿“四无量心”就会变得像是自己的心跳般自然且持续:
愿一切有情具乐及乐因,
愿一切有情离苦及苦因,
愿一切有情具喜及喜因,
愿一切有情远离怨亲爱憎,常住大平等舍。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