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祈竹仁波切: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32.人无自性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4日
来源:   作者:祈竹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祈竹仁波切: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32.人无自性

 

  我们被囚于六道牢狱之中的根本原因乃无明、我执。对治无明、我执之方法是成就般若智。如果具备出离心及菩提心,甚至还成就了止之标准,但缺乏了智慧,则仍然无法成佛。智慧分为许多种,但在这里主要狭指无我空性智慧。由于空性智慧之重要性,它被列为三学中之慧学、六度中之般若度,甚至还被尊称为“诸佛之母”。透过配合止而修持观,我们最终可成就无我慧,这正像一把锋利的剑,足以一剑切断轮回之根。

  什么是空性呢?在佛教中常常提到“空”、“无自性”、“无我”这些名词,有些人以为空便是指什么都没有,但这却是一种极错误、极可怕的邪见。说一件东西的本质为空,并非指它不存在,而是指它本无自性、它并非以我们平素认为的方式而存在。透过参悟人及现象之空性本质,我们便会从根本上斩断我执,证得般若智慧。

  在第三十一章题中,教授了呼应定学及禅定度之止。本章题至第三十六章题,则教授呼应慧学及般若度之观。欲证达空性慧,主要可分为观人之空性及现象之空性,但现象又可分为有为法及无为法,前者又再细分为色、识及不相应行。本章题内容为人之空性;由第三十三至第三十六章题,则为现象之空性,其中前三章题讲述有为法中之色、识及不相应行的空性,最后章题述及无为法之空性。

  本章题的禅参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调心后,依教授而修诵前行,然后向顶上佛陀祈求加持生出禅修觉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于自己顶上的观想,心中思维:

  什么是“我”呢?我平时常常提及这个“我”。在别人批评我时,我会生气地想:“他怎敢侮辱‘我’!”在别人嘉许时,我会自满地认为:“‘我’是很了不起的!”可是,这个仿似很具体、很真实、个别独立、自存的“我”,是否真的存在呢?

  如果这个有自性的“我”存在,它只可能有两种存在方式,一为它存在于身心内,二为它存在于身心之外,别无第三种可能性了。

  如果“我”存在于身心中,它是在身内、心内或是身心之总和呢?如果“我”等于我的身体,它到底在哪一部位呢?“我”是头吗?是手吗?是脚吗?都不是!“我”并非是身体的某一部份!那么,“我”会不会是身体全部部分之总和呢?不是。如果有三头动物,我们看第一头,认定它是一头牛而不是羊,再看第二及第三头,它们也都不是羊而是牛,既然三只动物都不是羊,它们的总和当然也不可能等于一群羊。同道理,既然身体的每一部分都不是“我”,一组“非我”的总和绝不可能等于“我”。所以,“我”既非身体的某部分,又不是它们全部的总和。那么的话,“我”会否等于心呢?不是的。如果“我”等于心,为什么我会担心身体受伤呢?在别人笑我丑时,我又为何这么在意呢?显然,“我”并非与身体无关而单单等于心。现在,“我”既非等于身体,又并非心,而按刚才的推理,“我”必定也不可能等于身与心的总和!

  既然“我”并不存在于身心内,它会否存在于身心以外呢?这虽然是不合理的。如果说它存在于身心以外,在减去身与心后,我应该能指着这东西说:“看!这就是‘我’!”,但这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

  如果“我”存在,它只可能以前面所说之两种方式中的其中一种而存在,可是它既非身心,又不存在于身心外,可见根本从来没有一个有自性、真实、个别独立的“我”存在。那么的话,难道“我”不存在吗?不是的。“我”的而且确存在,但它只是名言安立于这个身心之基础上,别无自性。这就是“我”的真正存在方式!

  在生出强烈感受时,尽力把心专注于此念中。

  结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顶上佛陀祈祷及发愿,并作诵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众生之观想等,最后念诵回向文。

  于座下时间,应多阅读开示空性教法之有关典籍。

返回目录

----------------------------------------------------------------------------------------------------------------

更多祈竹仁波切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