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应如何认识止道与观道之差别,及其要义?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1日
来源:   作者:郭和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应如何认识止道与观道之差别,及其要义?

   【第二○九则】

  问:应如何认识止道与观道之差别,及其要义?

  答:壮严经论云:“应知诸法名,总集为止道,应知妙观道,思择诸法义。”意谓将一切法总集起来,于其上一心专注不移者,即是止道。例如一切有为法,皆属无常,以无常总集一切法,对此无常义上,一心专注不乱,即为止道。得止后,于所缘无常境上,用智慧思择,即是观道。一说,于诸法总义上专注为止,再于止上以观慧作各别观察为观。彼论又云:“正住为所依(正住,即胜净定,以清净定为所依),心安住于心(上心字,为内心之心。次心字,为于所缘上一心安住不散之心),及善思择法(即善思择如所有尽所有性诸法),应知是止观。”总之,一心专注为止,于一心专注之止上,善思择诸法,即观。此皆谈观体也。再者,正住心即九住心。依第九住心定力,而生起普遍身心轻安(即欲心定),即为正住心。复于正住心后,内心摄持而修,所得乃为止。复于此止上,善思择诸法,所得为观。多有误谓胜观所行境,即是空性,故只须专注修,不须观察修。故宗喀巴大师引如是经论,不嫌繁复,在注重使人了知何者为止观也。

  藏中过去有说以缘俗谛为止,缘胜义为观者。又有说以心不分别而住,无了别明显之精者为止,有了别明显之精者为观。前说不应理,以般若波罗密多教授论(喜德巴阿阇黎着)所说,及瑜伽所说,不论止观皆有缘于如所有及尽所有者。盖止观非就所缘判别,既有通达空性之止,亦有不通达空性之观。(彼以息外境持心内住所缘为止。若更增上特别观察为观。)后说亦非。其所谓明显之精者,如说遮止外缘令心轻松而安住为止。此时于境不明显。后忽然开朗,心境明洁,即谓认识本源心体,即谓证空性。但此不应理,以其与前所引诸经论悉相违故。因经论说止观皆缘于真俗二谛,而此所说有显明了别之精者,不过仅缘俗谛心体而已。遽许为已得胜观,实则仅相当于本宗已得止相。至于所谓无了别明显之精者,则恰相当于本宗未离细沉细掉有过之定。本宗于一心专注而有了别明显之精之止上,尚须再加观择,始名修观。彼宗何以有此错误,由彼不善解心为外境所夺一语,以为若用观察,则心有分别,即是为外境所夺,即是修行障碍。故专取安住修习一分,将观察修习得胜观前不可或少之一分置而不取,因而连有此失。故就彼所说止观分别,不过仅就三摩地有沉无沉而分,以有沉为止,无沉为观,实非真正止观分别。

  又止之修要中:盖一切三摩地皆须决定定明二分,故皆须离沉掉。

  沉为明障,掉为定障。一切离沉三摩地,定有明了之精。以是之故,是否缘空性之定慧,须就彼心通不通达二无我境之随一而明。于二无我任通一分,即为达空之定或慧。对于真实境,心未趣向者,亦有无量安乐、明了、无分别之三摩地。如外道于四禅四空,亦有此境。彼虽未得通达胜义之见,但以任何亦不分别之心,亦能现前成就。故虽不解空性而生无分别之三摩地,亦无少许相违。就彼门中,久持其心,以持心力,风起堪能,身心法尔生乐,故生乐与定亦不相违。由乐受行相明显之力,于心生起明了之精,除自心生起明了而外,对于其余无分别之三摩地亦然。故不能以一切安住明了无分别之三摩地,而安立为通达真实也。然修此种定者,见无色心体,以为有空、有乐、有明、有无分别,遂认为已证空性,甚且谓已得无上密乘空乐不二三摩地,意想不久当证得金刚大持。不知彼但得止相,尚未触及空性边际,何况密乘。又定中身心轻安,有发神通者,与密乘空乐不二,何啻天壤之别。藏中多有此类。颇邦喀大师常反覆开示此失。通达空性之三摩地有乐、明、无分别,而不通达空性之三摩地,亦多有乐、明、无分别。此二者之别,必须了知。

  观之修要中:真如藏语“应鲁”义谓是理,乃空性之异名,即胜义谛;谓现显之象之理,与法尔如是之理,相合不违,即谓法性。如是之观,如夜间观画,须灯明亮,复无风动,方能明了见诸色相,随缺其一,便不明显。如是观甚深空性,亦须无倒了解真实之慧,及随安住之止,方能明了见真实义。故止观必须俱修。智慧与空性境之间,令其坚固相合(如缎与布,若欲粘合,则须浆糊),则须定力。又与空性正相违之我执,若欲令断,则须慧及定力。此如欲伐大树,但有锋利之斧(慧),若腕力不巨且坚(定),则东破西斫,终无断时。虽有慧能见空性,若无一心专注之定,则瞥眼一见,旋即消逝。故凡胜观必有止,无所谓离止之观。修次中篇说“离止之观”,是说有离止修观之修法,谓修者舍去“专注修”,专习“观察修”。然此并非离止,不过谓无坚固专注之止,以言中观必有止故。盖无坚固之止以资助观力,则空性之事迹不能明显生于智慧之中,故止观之力应当相等,修时二者不能离,随于一者住时较久而有别耳。(声闻注重“专注”时长,菩萨注重“观察”时长。)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