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松法师:月霞老法师传略
持松法师:月霞老法师传略
持松法师 撰写
嗟夫!余今日已得有一知半解,不致碌碌以终身者,先师接引之力也。回忆三十年前,余以妄冀畏生而出家,因未遇明师,故于佛法问径,不得入处,几将重坠俗网,更增迷闷。当依止之初,同辈百余人,皆深入教海,学有根柢,不啻孔门殆庶之俦,鹫岭传心之类。余追随最晚,禀资愚呆,蒙先师不遗粪朽,特赐提奖,宠逾朋侪,是先师之于余小子,殷望为何如耶!而余暴弃,有辜裁成,每念法乳之恩,辄兴风树之叹。谨将昔日所录先师行述,重理一过,编入集中,使后学见之,得所式是焉。
先师讳显珠,字月霞,一名识悔,湖北黄冈人,俗姓胡。清,咸丰八年生,幼习儒,遭咸同间变乱,畏世苦,求出家脱离,父母未许也。洎光绪八年,乃借以他故辞二亲,得离俗家。
时年二十四,舟船中途,见两岸杨柳飘摇,遂曰:“顺风送扁舟,杨柳点头留不住”,然亦知二亲之伤望不已也。既离家,遂直往金陵,依观音寺禅定大师,求披剃。即年至大通莲花寺,因如律师为之授满分具足戒。受具也,于是携瓶钵,着衲衣,普谒名山。转至长安,探贤首国师弘道之地,凡隋唐间大阐佛教者,皆在此地,师莫不寻礼。及至五台,礼文殊之一山麓,遇携马少年,问曰:华严行者,九华庙在何所?师一回顾,遂不见,曰,此必文殊示吾弘华严之处也。南旋,至九华,礼地藏。观萃峰可居,乃诛茅结庐,学者群集,遂开法筵,在此讲华严经一部。
丑,因赤山法忍法师欲至终南,师率学人等先往。有军门苏公施田若干亩,师即领众开垦,不避艰辛,次年亲迎法公于长安居之,又成大道场焉。
次年法公有事南返,师亦随旋,居赤山。先是师受具之后,一日坐次,曰:永明有言,威音王以前,无师自悟犹可,威音王以后,无师自悟者,乃天然外道。遂于丁亥至天宁,参冶开禅师。已丑至金山,参大定禅师。又明年,之中州,访少林故迹。因至太白顶,参了尘上座。稍有省,力求进境,致心疾。了公曰,近有法忍老人,在赤山大开炉鞲,子之悟缘在彼,可往参之,师即辞往。无几,得幽契,而心疾乃瘳。于是往来赤山者十余年,尝与松岩为友。乃松师卒,师曰,失吾宏教左臂矣。
光绪三十一年,已巳,法公寂,师领赤山事。丙午,归葬法公于本山。比年,桂君伯华邀留东人士请师至日本,设佛学研究社。已酉归,安庆提学使沈君子培约主迎江寺。次年,沈君劝师游历欧美诸邦,考察宗教,参观胜迹,搜集遗经。乃达逻缅,因水土不服,胃疾骤起,遂返。
师初本禅宗一派,预有心受,以见教法秋晚,思力振之遂讲学宏教焉。光绪十九年,辅法公讲楞严于归元寺。次年,礼五台回,至九华峰,讲华严经,阅二年毕。庚子,讲法华于莲花寺。次年再讲法华于归元寺,讲楞严于洪山宝通寺。次年,在终南刈获之暇,讲楞严于嘉午台。甲辰,谢终南事,复讲楞伽于归元寺。又至太白顶,讲楞严。复至赤山,讲楞迦观记。乙巳,讲楞伽于京口竹林寺,讲楞严于莲溪寺。丙午,讲楞伽等于日本,已酉,主迎江,讲法华楞严等。
宣统改元,讲唯识于皖之尚志学校。宣统二年,讲维摩于药王殿。三年,讲维摩于九莲庵,毕,主办金陵师范学校。迨光复初,安庆青华学会第一中学延师讲起信论。元年,狄君楚青及上海各居士等延师居哈同花园,讲楞严、维摩、圆觉、法华、楞伽、摩诃般若等经。三年,创华严大学于杭州海潮寺。五年,拟至九华续办,以胃疾复发,未果。次年,又讲楞严于归元。期竣,湖北教育会集各界人士欢迎,假教育会会场讲起信论。会毕,续讲法华于磬山。
师宏法三十余年,讲大小经论百余部。平生所振兴刹宇,如鄂之普度寺、皖之迎江寺、汉口之普光堂,最后经常熟诸耆老居士请主虞山兴福寺,希重振古刹,以展平生之怀抱。
师中年志于禅学,以是著述不多见。至晚年始编有维摩经讲义及法界法源等论。其未杀青者,有楞伽讲义。其他拈椎竖拂,集有语录一巨册,阙佚者亦复不少。
师对于晚近佛教,每抱悲观,常谓佛教前途将有不堪设想之厄运。故一面设立学校,以期造就人才,备布教之用,一面向政府抒其意见,俾藉政治力量,革除劣习,刷新制度。然旧习深染,非旦夕可除,近来佛教学校稍见振作,师实开风气之先也。民国六年,磬山经期毕,率学生十余辈,至常熟破山兴福寺,见其地幽静,颇思于此大造英才,独标一帜。乃及百日,胃疾再起,叹曰,三次疾发,吾将不复药也。遂招其法弟显亲,及学子持松等曰,破山予无功,将至西湖玉泉寺灭焉。吾死后,勿念佛,勿营斋事,勿效俗人齐衰,但结七诵华严题号而已。惟吾弘三部华严之愿,但毕其二,有志者当弘大经,勿兴小志,遂偕一二侍从养疴玉泉。时与狄君楚青,高君鹤年及上首学者等,酬唱警策偈语,不觉痛苦,且曰,死非吾所畏,纵牛胎马腹,三途火聚,我此弘法一念,不忘也。迨疾革。四众围侍榻前,念华严题号,悠然如睡,不似死者,乃冬月晦日也。
泥洹唱处,靡不滂泣,若失依怙。佛成道日,学子等荼毗,得舍利百余粒,有彩色。破山之主钱君鹏年及弟子等以净琉璃瓶盛遗骨,迎奉于常熟,撰兴福寺后山之狮子穴塔焉。师毕生密行隐德,弘慈深誓,惟师自知,非常人所测。即彰彰可考者,亦难笔墨述其万一。今以海内士大夫纷纷索寄行实,故撮其大略,以报诸君之命云耳。
(《觉有情》半月刊第六十二、六十三期合刊、第一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