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太虚法师:现代需要的僧教育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7日
来源:   作者:太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太虚法师:现代需要的僧教育

 

  ──二十七年六月在成都十方堂讲──

  本来、僧教育是包括出家五众,可是就现在一般僧教育来看,大部份都是比丘众,间或有少数的沙弥。而所办的佛学院之类,应是整个的僧教育,但近人每认为等于从前教下之所谓学教,这是错误的。从前的学教,就是专门听经。听过十来年,也可以照样讲经,或为讲经法师。那不是完全的僧教育!我的意思,现代需要的僧教育,整个系统的次第,应该包括习律、学教、修证三个阶段。

  第一、习律:这一种学人,是在相当年龄的中学毕业程度,由受戒而学习律仪,并学僧众应有的常识,如佛教历史、概论、宗派源流,及关于僧团的起居饮食,盥洗沐浴,威仪细行等日常生活,都要有一定的规律习惯。因所受的戒律,通于“止作持犯”,而平常所诵的戒本只注重止持,故应研习广律,使在僧众团体共同生活中,陶融成一个基本的僧人。这样的初步教育,必须二年。譬如军队里练新兵,国民教育训练民众,我们也可以叫他做练僧。这就是第一阶段的习律,若继续下去,就进了第二学教的阶段。

  第二、学教:应该分两种步骤,先是普通的研究,次是专深的研究。普通的研究,应该准备四年的课程,其程度等于大学,是对于普通的一般教理,不必分宗分派,作一种融会贯通的讲习。如是经过四年才毕业,毕了业等于学士。对于此四年之中所学习的,既有相当的领解,乃可进而选择作一宗派或一部分专深的研究了。专深的研究应该准备三年,这种程度,等于大学毕业后之研究院,是用思惟功夫,作一种精深的探讨,多注重于自习,而不注重于听讲的。但是每星期也应规定指导时间,来指示学人从必由的方向上进展。如是三年毕业,等于博士。这样七年后,第二个阶段便告结束,而进至第三个修证的阶段了。

  第三、修证:应再划定三年,把前七年的闻思功夫,反博为约的用在修习上去,或是修止观、参禅、或习密宗、净土宗等,总期在一定的时间,能够得到相当的受用。如是三年后,综合前面所说的,共经过十二年的功夫,才算是整个有系统的僧教育。这样、才可养成真正住持佛法的僧宝,也就是现在所需要的僧教育。若有能照这样的办法做去,那是最好的!不过、用现在的事实来观察,既没有这样的道场和经费,可以办这种事业;更少有能发这样长远心的主干人才,耐得这十二年的辛苦。故我所说的,还是未能即时实现的理想而已。

  但适应现在实际上所须要的僧教育,还有一类,是应该分成两部份的。一部份、就是时间稍长的补习学校,选择比较年青的僧众,授以三年至六年的普通课程,略等于中学,使他关于教理,能够有一种基本的认识。据我看、现在国内所设的佛学院等,都是这一种;不过、程度难得整齐,所以收效就难言了。再一部分,是较多僧众需要的短期补习教育,时间或半年或一年毕业,找出家已经五六年、而且年龄稍大的,使他学学佛教的常识,国民的常识,僧务的常识──就是僧众应作的事──。里面的课程,完全以这三种为标准。佛教常识,如佛教历史、宗教概论、及普通应用的金刚经、弥陀经等;国民常识,如党义、公民、尺牍、公文程式,与本国及世界之地理、历史等;僧务常识,如僧众管理寺院之事等。这种教育,程度好的半年就可以毕业,不好的一年就可以毕业。将来这种人,一部分可以撑持丛林,一部分可以管理小庙。有佛教常识和国民常识,就可以去通俗宣传佛教,及应付社会环境;有僧务常识,就可以自己办事。依我看,恐怕这就是现在所最需要的罢!

  上面这两部份的补习教育,现在贵院已办了一种,若四川省佛教会能够分出余力,更来办半年或一年毕业的那一种,是尤其适宜的。假如能办到三四年,就可以毕业七八班,一班毕业几十个人,也有好几百人受过僧教育了。

  (仁宽记)(见海刊十九卷六期)

----------------------------------------------------------------------------------------------------------------

更多太虚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