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学诚法师:深信业果——清净持戒、解脱烦恼的前提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30日
来源:   作者:学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学诚法师:深信业果——清净持戒、解脱烦恼的前提

 

  (6月23日)

  【法师引导】:如何感受无常?

  “当下有感觉到无常的同学请举手? ”法师提问。

  “我刚刚康复,可能还会再生病。”一位生病的同学答。

  法师:无常分粗分无常和细微无常,其实它时刻都在生活中。几天前我打算晒一床被子,觉得明天应该是晴天,到了明天又觉得后天应该是晴天,结果到了今天就转为阴天了。当时也有想到今天万一天阴了怎么办,但又觉得不太可能,可它却发生了,这就是无常。看来要把握当下啊!经论上说:“若有略能向内思者,一切外物,无一不为显示无常。”

  【法师开示】

  1、修习无常的目的是要好好把握当下,能在未来危机中得到解脱的力量。

  有一个事情,或者一件善行要我们做,我们想着下次再做,可到了下次就不一定有这个机会了。同样我们要改个习气,自己会想:“不急,来日方长,慢慢改。”那我们永远也改不掉。机会就是这样被我们一次又一次错过的。

  经论上告诉我们死无定期要思维,不去思维是不会有感觉的,等无常真的到来,再思维已经来不及了。为什么说出家的修行人为三界导师呢?因为修行者在无常来临之前就做好了一定的准备,而凡夫都是在苦逼下才知道反省。修行者早上一醒,就思维‘一息不来,便属后世’,一口气上不来就要进入下一世了。这样去想,就能迅速从昏睡中提起心力,思维暇满这么难得,怎么可能不去珍惜呢!一天心力的来源是从此开始的,而非是五欲,五欲是短暂的,通过五欲的方式是向外求,这样总有一天会一无所获的。像临死时,亲友、财产…包括自己的身体,一样也带不走,那时“除法而外余皆无益”。

  唯有向内求,才能开发自性光明。所以修行的人必须提前去思维、去观察,反复串习,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当下,在危机出现时产生力量。师父在《百法》开示中讲到,修念死无常是让我们更珍惜当下,应该越修越精进,而不是修到最后心灰意冷,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了。

  2、业感果的道理是真实不虚,从因果门入手是甚深教授。

  业感果的道理是真实不虚的。《百业经》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若对三宝境认真修供养福报是极大的;反过来如果瞋恨别人,一样也有很多的过失。比如:我们说某某像猿猴,将来很可能感得自己就变成了猿猴。

  像佛世时,波斯匿王向释迦族求婚,释迦族将一婢女嫁过去,婚后生了一位太子,就是后来的琉璃王。幼时的琉璃王在释迦族遭到侮辱,骂他是卑族之人,琉璃王大怒,当下发大恶愿:“我将来做王,一定要灭掉释迦族。”师父讲:“大恶大善只是一念之差。”你看一个愿的可怕,可以成魔,但也可以成佛。师父在《百法》第七讲时说:“要广发大愿。”天天都要发善净之愿,总有一天会感果的。

  琉璃王长大后就出兵讨伐释迦族,佛陀三次以静坐劝导阻拦,当琉璃王第四次出兵时,佛陀知道释迦族人的业报已成熟,只能为释迦族人不知忏悔而惋惜。目犍连尊者提前预知,用神通把五百释迦族人装入自己的钵中带到天上,结果最后也化为血水,神通抵不过业力呀!后来琉璃王破城杀了大量的释迦族人,在屠城过程中,有许多人因此产生恐惧,或者财产尽失等。

  佛陀有无量的神通、智慧,却眼看自己的亲族被杀而没有办法。这告诉我们所作业不亡的道理,自己造业自己受,别人是不能代受的。经论上讲“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是法性谛令解脱。”从因果门入手是甚深教授。

  释迦族过去世造的是什么业呢?《释迦毕罪经》上说,过去有三个国家互为邻居,当时佛已经涅槃很久了,大家不乐修学三藏经典,有一位菩萨所在的国家,其中有一个大湖,国中民众常以打渔为业,从湖中打捞出许多鱼。邻国知道后很欢喜,就用钱财购买这些鱼,另外一个邻国却不知此事,更无心购买。打捞鱼的这个国家就是今已死的释迦族人;欢喜买鱼的邻国就是今城中恐惧亡财的人;另一邻国不知此事者就是今城中不知琉璃王来的这些人。当时释迦牟尼佛为一童子,因敲鱼头三下,现在已经成为三界至尊,尚且感得头痛三天的果报,何况是一般的凡夫呢!

  佛不告诉我们业果,我们不知道,现在全世界每年打的鱼不计其数,所造恶业难以想像。当知道因果后,原来今生所受的这些苦,全是自己过去造的恶业所召感。前世今生我们也一定造过杀业,今生应好好忏悔,为这些亡灵回向,才不会受像释迦族人被杀这样的果报。

  3、发心出家应先看业果故事与祖师传记,使心与皈依、业果的教授相应。

  大家准备发心出家,除了日常所学的内容,刚开始先要看两类书:业果故事和佛陀、祖师大德的传记。其它的书建议先少看,看多了就像师父说的:“只有增加自己的知见,滋长我慢,成了所知障。”这两类刚好对应阿底峡尊者赴藏后讲的两个教授:皈依、业果。要想生起相应皈依的量就必须要知道三宝的功德,要想知业果就必须要看业果故事。业果分为粗分的业果和最微细的业果,粗分的业果我们通过观察容易了解,比如一位学生好好学习,期末考试成绩就会好等。最微细的业果唯有通过佛陀讲的因果故事来了解。比如,我们常常在佛典故事中看到,佛说某人今生的某个善业或者恶业,是在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以前的某一世种下的因种等。这样就必须对佛陀生信心,相信他是真语者、如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这两个法类互相作用、增上。这两个法类若不了解,往后面学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把根本给断了,生活中也就失去了行持的标准,这可是甚深教授。

  4、知道业果才能清净持戒,持戒必须要有配套的师法友环境。

  如宗大师说:“次于业果当由多门引发坚固深忍信解,是为一切白法根本。又戒清净,不思业果必不得成,故思业果是真教授。”所以持戒清净必须要知道业果,自己犯错误的时候,才会有惭愧心,才知道去找同学、找法师,向佛陀发露忏悔。如果不知道业果,就不会发露忏悔,那这个业就非常的可怕。当业累积多了就会很痛苦。了解了戒律不一定能持好,必须要有配套的师法友环境。许多净人或出家人可能连戒律的概念都没有,这次去香港受戒的同学就深有体会。

  不但如此。即使修习上士道的法类,业果也一样重要。宗大师又说:“诸修道者,先恐失落明记取舍所有正念,设有所失无间能修者,亦因心中实畏忘失念时,为罪染著堕恶趣果,非虚言故。能生此心,尤以修习业果为要,吾等若未知此为甚深教授,则为断绝道中精髓,聪叡所爱功德之本。”

  只是个人去看还不行,还需要与善师善友共住,在这种情况下,才会得到妙用。既然知道善师善友的重要性了,那如何亲近善知识?如何与善师善友共住?这里面就有大学问,与同行整天在一起,同行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举个例子:在宇宙中有的恒星体积比太阳大无数倍,亮度比太阳强无数倍,为何我们在夜晚的时候才感到它的存在,并且只有一点点亮光?甚至根本感觉不到,因为它距离我们太远了。用世俗的话来讲:‘远亲不如近邻。远水解不了近渴。’真的吗?距离就是我们的业障啊!当业障清净了,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土的西方极乐世界也会近在眼前。

  初修学人,要想感受到巨大恒星的光芒,要从太阳开始,身边的人最能照亮我们,当业障清净了,内心的力量强了,慢慢就会接受到巨大恒星的光芒,这就是次第。身边的法师或同学会时常磨我们的习气,劝谏、提醒我们,这样反而改得会很快;所以必须从身边的同行开始,才能慢慢地与师长相应。在与同行的相处中去实践业果,这样持戒也会清净。所谓依师当从依僧起,依僧当从依友起。

  5、戒律的特征是快乐、清凉、寂静,持戒的目的是为了从烦恼中解脱。

  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师父一篇开示《出家与受戒》。这场开示是对将要求受大戒的沙弥师父讲的。师父说:“对一个出家人而言,求受比丘戒是人生的大事。”世间人以结婚为大事(众笑),我们以受戒为大事。烦恼是束缚我们的绳子,戒律是刀子,能够降伏我们的烦恼,绝对不是束缚。

  师父谈到有七众戒律,分别是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这七众戒律都是让我们解脱的。持戒是一种恒常的快乐,是一种清凉,是一种寂静。开始可能会觉得‘何必自扣帽子,自讨苦吃。’其实不是这样的。

  第二点师父讲到:“佛法是内明之学,是让我们反观自心的。”佛法就在我们的心中,真正求法需具备两个条件:恭敬心和希求心。没有恭敬心和希求心,只求外在的文字相,到最后内心就会干枯。当再遇到有人讲法时自己就不愿意听了,觉得没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没有希求心、恭敬心,以为已经听过了、懂了,不需要再听了。其实自己真正认为懂的是文字相,甚至文字相都不是,只是模模糊糊的一些概念而已。然后又没有希求心,别人讲的内涵境界就不相应,最后就自然不愿意听了。听闻轨理不是这样告诉我们的。甚至同学之间在交流的时候,都要尽量去倾听来训练,这样我们才会得到真实的受用。

  第三点师父说:“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这一个目标来做的。”都是为了开发我们的智慧,用来断烦恼,烦恼断了才能转凡成圣。一开始师父就开宗明义点到宗旨:“持戒是为了转凡成圣的。”

----------------------------------------------------------------------------------------------------------------

更多学诚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