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北京龙泉寺佛法开示
学诚法师:北京龙泉寺佛法开示
各位同学,下午,我们一起来探讨佛法。
佛法,是整个转凡成圣的过程,它需要漫长的时间,不是说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就能够学好。这需要多少生,多少世,甚至多少劫,才能够学得圆满,究竟成佛。释迦牟尼佛成佛度众生,至今两千五百多年,佛陀在世的时候,为弟子们讲了很多的佛法,其中有声闻众、菩萨众、人与非人等等,度了不计其数的众生,有些是上根利智、大根大器的大菩萨,也有根基比较低劣的,程度比较差的,都能够得到度化。我们常常看到的这些大乘的经典——《法华经》、《楞严经》、《涅槃经》、《华严经》、《般若经》等等,都是佛对这些上根利智的大菩萨讲的法。只有这些大菩萨的水平,才能够接受这样高深的佛法,我们今天看到这些大乘的经典,就很不好理解,是因为我们的根基条件还不够。
就大家所学习的《广论》来讲,是当时宗大师为当时的修行人而著作的,当时那些弟子本身的条件也是很高的,主要是针对出家众作修行上的指导与引导,而不是随随意意去造作的。那个时候,藏传的佛教是金刚乘,从莲花生大师,一直到宗大师那个时候,在西藏都是金刚乘。宗大师造的这样一部论,这部论本身是通显密的,根据这部论修可以成佛,再往下,如果修密乘的话,可以根据《密宗道次第广论》来修。也就是说,当时他能够在一个非常注重金刚乘的佛法环境中,造出一部这样的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是一部显教的论典,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对于我们汉地的佛法修学者来讲,我们今天来学这样一部论,就非常的方便。也就是说,当时他弘扬这部论,就尤如我们现在汉地的有些人学金刚乘一样,要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大家搞不清楚,显教和密教有什么区别,到底什么是显教?什么是密教?分不清楚。
当时的藏地,大家至少对密教方面还是很了解的,现在这个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随着社会的变化,不管哪个宗派,它要保持本源清净、传承清净,又能用功修行修得上路,为整个社会民众所接受,就更加困难,更加不容易。在这样一个非常浮躁的社会里,人们就更加难以体会,去了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佛法。至于大家所听的磁带,当时也是对一些特定根基的人讲,对一些比较有学有修的出家法师来讲的。我们现在借助这个磁带再来学习这部论典,本身又有一段的距离,又随着这二十年来的整个环境的剧烈变化,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自己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众生的问题更多、更苦。
我们如何来认识到自己的条件、基础、程度?我们看到经典当中,佛对菩萨乘、声闻乘的弟子们讲的法,看似很简单,苦集灭道、十二因缘、六度、三皈依、业果等等,当时的弟子们很容易听一下就心领神会,法能入心,能够根据法去修行,纳法成业,我们现在听了为什么不行呢?就是因为佛法的浓度对我们来说太高了,消化不了,这就需要不断去稀释。比如《广论》看起来,有很多文字上面的问题都搞不清楚,要完全把文字看懂,并把其中的理论架构搞清楚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文字看得懂,理论搞得清楚后,怎么同自己的生命、身心、日常生活、身语意三业结合起来,来指导我们整个身心修学,就更加不容易了。这就是说要用佛法来指导我们身心修学,指导我们生命的努力方向,首先对自己要有最基本最正确地认识。我记得我们上次挖水库,也在这里做过一次讲座,提到我们到庙里面来,是针对自己的毛病来找药。
我们如何来认识自己,佛法里面讲十法界,六凡四圣,六道轮回,人是六道中的一道——人道,人是什么呢?我们出门看到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青年人、病人、死人等等,其实那个是根据人身来判断的,是根据人的身体来判断的。比如一个人活了七十年、八十年,你可以看到人体的衰老,就是一个老人;看到一个五岁六岁的人,皮肤细嫩,正在长身体,就是一个小孩,这些都是根据身体来判断的。也就是说,你真正看到的只是一个人的身体,我们很容易把人的身体当成“人”,把自己的身体当成“我”,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认识上面的错误、执著。
佛法里面对“人”是怎么定义的呢?梵语“补特伽罗”,翻译成普通话,叫做“人”,也译为“数取趣”。“数”就是常常,“取”就是执著烦恼,“趣”就是六趣,因为我们有烦恼的缘故,所以常常在六道当中轮回,这就是佛法对人所作的定义。也就是说,人本身具有烦恼,从而造作种种的业,必定会在生死当中轮回,这是人的特点。我们不想在六道里面轮回,就要解决烦恼与业的问题,解决十二因缘中的爱取有,不然的话,我们肯定出不了这种轮回的规律。
我们如何来面对认识人生这样一个问题,转凡成圣,转烦恼成菩提,如何来面对自己,认识自己。佛经里面讲,“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尘。”人身原本就是非常不容易得到的,非常容易失去的。《梵网经》讲“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就是说我们要得到这个人的身体,成为一个人,这种机会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失去人身,又是很容易的,六十年、七十年,我们的人身就失去了,如果不断恶修善,不修行,不用功的话,一生一世造作了很多罪业,就不知道会去哪里了?
得到人身很不容易,更何况我们得到的是暇满人身,能够听闻佛法,亲近三宝,并且能够通过我们的身体,修行用功,承载佛法,是更加的稀有难得,更加的可贵。所以我们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觉得我的时间还很多,就会觉得我活得很苦很累,感觉不到活在人世有什么意思,就容易自暴自弃,白白把大好的时间大把大把浪费掉。
我们学佛法的人和不学的人,是截然不同的。我常常和社会上面各界的人打交道、交朋友,有时候,对于有些人也不是很喜欢和他们讲话,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根据佛法的概念来看,有时候,他们讲的话确实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为了要接引众生,广结人缘,也很愿意听他们讲,因为他们无非都是在现实生活层面的种种名利地位、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上分别计较,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思考、讲说,始终出不了这样的范围。佛法不是这么一回事,佛法的根本立场和原则同这个标准不一样,佛法是要净化我们内心的烦恼,不是去追逐外在物质的拥有量,也就是说,我们人一生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社会上面有些人,有一定的地位、财富,衣食住行样样不缺,但是内心当中的痛苦烦恼,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在增加,内心的痛苦,比一般的贫民百姓还要多很多倍。这就是眼前现实的问题,大家对物质世界不断贪求,而大自然的供应量也是有限的,这样就会造成种种不和谐的状况,久而久之社会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了。
人如何利用暇满人身来修行,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关键之所在。我们得不到人身,就不容易听到佛法,比如在天上,就很难听到佛法,在地狱、饿鬼、畜生道中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我们得到了人身,具足了暇满,所以我们能够听到佛法,并且会觉得佛法讲得很有意义,对自己的生命很有启发,这样才能够慢慢去思考人还有些什么问题。不学佛法的人除了生病,需要找医生以外,不会认为自己很有问题,常常还会认为,人发脾气是很正常的,去骂人也是很正常的,人的傲慢也是正常的——所有的烦恼都认为是正常的,这是不学佛法的人的一种常态,他认为只要是人就会具有这些情绪。我们学佛法的人就不同,比如我们龙泉寺的僧俗弟子,自始至终都能和合共处,相互之间,即便有些问题,大家都会去思考与反省。如果在世间上面,那是不可能的,大家住在一个屋子里,很多个人的习惯不同,有些好动,有些好静,有的喜欢看书,有的喜欢打坐,有的喜欢听闻等等,习性差别很大,但是能够利用佛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来认识自己的问题,情况就不一样了,就有受用,就有收获。
我们学佛法,主要是要解决自己生命当中最重要的问题,或者说我们生命中,最深层次的问题,就是烦恼的问题,业的问题,苦的问题。佛法需要靠文字去记载,需要靠语言去表达。现在有CD、VCD、录音录像,也能够保存,但这些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仅仅是载道的工具,跟我们人的身体是一样的,我们人的身体也是载道的工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中的内涵,才是真正的佛法。大家知道这个法的定义是什么?“轨持”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每个法,让众生看了以后,就知道它是什么。但是这个标准,有两个层面的,在第一层面上,比如我们常常讲“地、水、火、风”四大,它是以“坚、湿、暖、动”为其特性。比如,我们看到一杯水,就知道水能够解渴,火能够取暖,火是热的,等等,即刻会产生这样一个理解。也就是万事万物能够保持自己的特性,让人家一看就知道它是什么等等。但这还是在眼前的,一般的意义、相对的意义上这么理解,在绝对意义、究竟意义上来讲,就不是这样理解了,这就谈到第二个层面。这怎么说呢?比如我们看到一杯水,可以看到它是解渴的水,恶鬼看到它可能就变成一团火,鱼看到,就会觉得它是自己的依怙,是自己的宫殿;对一个书画家来讲,他可以用水来研墨,用来画画;农民用水就可以浇菜;科学家用水可以做试验;化学家就会去分析水是什么结构。也就是说不同的众生,因为各自业感缘起不一样,它们对同一个境界的了解也是不一样的。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千差万别的,角度也是很多的,本身也没有一个很固定的角度,这就是佛法当中最高最究竟的道理——空性的道理。但是从我们的角度去认识的话,我们只认为,水脏了,就可以倒掉了,就没有用了,但是农民就认为有用,因为它可以用来浇菜,也可以变成肥料,有它的用途。我们也可以去思考,水为什么变得这么肮脏,我们能够找出很多的原因,从这其中明白很多的道理。
反过来说,我们对世间人事物会产生那么多的问题,就是我们对事物认识的角度有问题,就是我们的知见有问题,我们都是从烦恼心出发的,从分别心出发的,因为从分别心出发,所以人不断在取相,取自己认为好的相;因为由烦恼心出发,由贪嗔痴出发,出发点本身是有毒的,所以认识的境界也会成为有毒的,这样的话,对自己,对别人,对众生都会造成一种伤害。
今天说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让大家明白我们学佛法,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学习的方式方法,要认识到我们自己的程度,因为我们是患有很重病的人,如果一下子吃人参,吃很补的药,吃下去后不但病不会好,并且可能对生命还有危害,应该先吃些清淡的、简单的、有利于消化与吸收的饮食,病才能慢慢减轻,身体就会慢慢变好。我们学佛法也是一样,需要脚踏实地,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与下手处,根据自己的程度与条件,认清自己的问题,发心常常亲近良师益友,法才能够越学越深,如果自己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脱离现实,佛法肯定学不进去。
其次,我们认识到了佛法对自己的生命有帮助,是难遇难求,有着非常殊胜的、不共的价值以后,自己要慢慢去累积,长时间去集聚资粮。资粮比较多,条件比较好,程度比较高后,自然而然对经文上面这些文字、理论、内涵才会有较深的体会,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历练与累积,天天只坐在屋子里讨论与讲说,是讨论不出佛法的。如果讨论得出来,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在皇宫里修行呢?那是修不出来的。他为什么半夜跑出皇宫出家,还要托钵乞食,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人,用现在的话来讲,也就是一个团体,是师法友和合增上的团体。那个时候,僧团里是不料理饮食的,这样庞大的僧团,每天托钵都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并且那个时候人口本身也是很少,要解决的问题是很多的,不是一点点。就是在那样的一个状态下,佛法能够越学越好,能够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够度很多的人,托钵乞食的时候,僧团就跟千家万户结下了善缘,也就是说,不能脱离人群,不能脱离群众,不能脱离活生生的人,否则就不叫做佛法了。
今天讲到这里,和大家结个善缘,希望大家多发心、多承担。
--------------------------------------------------------------------------------
学诚大和尚2006年7月25日于北京龙泉寺
各位朋友,各位居士:今天下午能够在龙泉寺同大家见面,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有缘。大家从各地来到北京这样一个小庙,十分难得。得到大家要来的消息,寺院里的法师们都很高兴,也作了很认真的准备,下午的活动内容也非常丰富。刚才大家参观了整个寺院的环境,也进行了互相交流,举行了佛像开光仪式,等一下大家还要把佛像请回家供奉,这一切都是很殊胜的。
大家来到寺院,想必都会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都会有一种虔诚的心,恭敬的心。为什么来到寺院里会有这样不同于去其他场所的心理状况呢?因为我们外在的环境不一样,氛围不一样。寺院不同社会上的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的氛围,寺院里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在修行,有出家的法师,也有居士,虽然在历史上也发生过灭佛的事件,像我们常常听到的三武一宗灭佛等,但是再怎么灭,还是没把佛教灭掉,现在信佛的人反而越来越多。我们所有的名山大川,几乎都有寺庙,都有流通处,流通佛法,也可以请到佛像。目前我们国内也有很多的企业、工厂、艺术家,不断地在制作佛像,并且都很有规模。如三亚的观音,无锡的灵山大佛,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造出来的,真可谓史无前例。
现在,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开放,宗教信仰也很自由,物质生活也比较好了,所以大家开始追求精神领域的提升,需要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宗教信仰,尤其对佛教的信仰是最为稳妥的,最为安全与可靠,也是最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的信仰方式。佛教已在中国流传两千多年,已经同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融成一体。虽然佛教发源于印度,遗憾的是过去很多印度人反而不知道佛教,甚至不知道历史上有释迦牟尼佛。后来他们怎么了解到呢?是根据中国唐朝的玄奘大师西行求法之后写下的《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被翻译成外文以后,他们从外文中再慢慢考证:原来印度历史上面有释迦牟尼佛,有佛教,有佛法,等等。
反而,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漫长岁月中,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层面,各个层次,中国人都知道,有佛、有观音菩萨等等。更多的平民百姓,他们根本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印度人,也就是说在我们中国善男信女们的头脑里,佛是没有国界的。实际上,佛确实是没有国界的,他不受时空范围的局限,只要你信仰他,都能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和护佑。现在很多西方人,也信仰佛教,欧洲人,美洲人,澳洲人,甚至非洲人,佛教传入世界各国,为不同民族之所接受,这充分体现了佛教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宗教情怀。
我们过去对宗教,对佛教,会有一种片面、负面,甚至错误的看法,认为宗教是一种鸦片。当然,现在的社会舆论已经不这么提了,反而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需要宗教的力量,需要宗教在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呢?也就是宗教对世道人心是有益的,有好处的,要把这种好处,这种作用发挥出来。这样的话从整个大的社会环境来讲,对佛教信仰的接受与传播,将会越来越好。
我们来到寺庙,更多的人对寺庙,对佛菩萨,对出家的法师,是非常陌生的。长期以来我们受到的多是诸如小说《西游记》、电影《少林寺》,以及其他影视的影响,这些影视传播出来更多的是似是而非的东西,因为这些都是演员演出来的,没有根据出家的法师指导,没有经过佛教的认可。大家先入为主,接受了这样的观念以后,本来对佛教、寺庙、出家人就不了解,在接受这些非常负面、片面的观念以后,对佛教的误会也就越来越深,误解也就越来越多,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佛教与社会格格不入,出家人只是敲敲木鱼念念经,很消极,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越来越多。再加上在现在商品经济的时代,佛教寺庙也受到社会各种各样思潮的冲击,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寺庙里也很不容易保持一方净土。因为寺庙本身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它和社会、人群,息息相关。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这样一个特殊因缘下,人们要认识佛法的本质,是非常不容易的,能够领会到真正佛法的内涵,要具足很大的善根福报因缘。因为佛法,更多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追求,精神上的境界,超凡脱俗以后的感觉。用佛法的话来讲,就是净化人心,人心完全都是清净的,完全超越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后的空灵的境界,空性的境界。
在印度,有一位居士很有名,叫做维摩诘居士,有念过《维摩诘经》的朋友都知道,他的佛法成就很高,在当时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比有些出家的法师还要高。在唐朝的时候,也有一位号称是中国维摩诘的居士,他的名字叫庞蕴,这位居士也非常的了不起,他天天参悟佛法,后来觉得自己功夫已经很好了,有一定条件了,于是开始遍访名师。他听说在江西,有一位马祖道一禅师,禅定的功夫很高,对佛法非常有境界,这位庞蕴居士就发心到马祖道一那里去参拜。参拜的时候,这位居士提出一个问题说:“不与万物为侣者,是何人也?”万物,就是万事万物,包括所有的人,自然,社会,也就是说不同世间上面的这些现实的人事物作朋友的人,是什么人,换句话讲,不同于凡人的人,是什么人。马祖道一就回答他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再与汝道。”意思是说如果你能够一口把西江里面的水全部喝完,再告诉你这个答案。一般人没有那么大的气魄,也没有那么大的心量跟肚量,一口能够把西江里面的水全部喝进去。但是庞蕴居士就在马祖道一的这个答案下,大彻大悟。然后他在马祖道一的道场里面专门修行两年,之后,他就带了他的家眷,在山里面专修。他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扔到江里面不要了,然后到山里修行,最后,成就非常高,有很多他的语录流传于世。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业,事业有成之后,人生的归宿是什么,人生的追求是什么。维摩诘居士在印度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庞蕴居士在中国,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人,他们最终都选择去修行,这就谈到,对修行的认识问题。修行不仅仅是念经,磕头,念佛,换句话来讲,念经,礼拜,念佛,是修行的一种方式,他的目的是要对治我们的散乱心,分别心,狂妄心,贪婪心,这是很重要的,不在于说我们要念经念佛给佛听,给菩萨听,我们要念给自己听,对治自己的问题。这些经文本来就是佛菩萨讲出来的,他们不需要听我们念,我们念是念给自己听。
我们如何来认识,来对治我们内心当中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世间上面的东西比如财富、物质、名位等等一些身外之物,大家喜欢去追逐。用世间的标准来讲,这是一种成就。在过去,如果你是贫下中农,越穷越好,身份也就会比较好,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观念不同了,认为越富越好,越有钱越好,越有钱越能说明这个人有能力,越有钱越体面,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时期,社会有不同判断的标准。但是你所拥有的物质和财富,一方面可以说是你自己努力创造出来的,但另一方面,在我们创造、得到这些财富的过程中,是怎样得到,怎样创造的呢?在得到和创造的过程当中,是不是有损人利己的行为和动机?如果根据佛法的原则来讲,要自利利他,如果自利损他就是不对的。不能让别人造成损失,更不能去害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达到双赢,大家都能够得到利益与好处。实际上我们在经营的整个过程中,更多的时候只是考虑到一方的利益,而不会去考虑到顾客,不会考虑到社会更多的人,不会考虑到国家。这样,如何找到平衡点,在这种不损人不害人的前提下,又能够在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环境下,去经营事业,就显得非常重要。
经营事业其实就是经营自己的人生。看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仅是从他对物质的拥有量来判断,不少人钱赚很多的时候就会出问题,然后破产,这个原因就是人的贪欲在作怪。也就是说,如果拼命的用种种方式方法去掠夺财富,就说明人的贪欲在扩大,贪婪的欲望在起作用。我们得不到的时候,就会采取种种手段,谋略,加害于人,用佛法的观点来看,就是嗔心;如果看到别人得到财富,看到别人在进步,在被提拔,有好的职务等等,我们自己内心就会难过,不好受,根据佛法的观点来看,就是嫉妒心在起作用;自己比较有能力,工作比较好,家庭比较好,就会觉得别人很差,别人不如我们,别人怎么会那样差劲,诸如此类,根据佛法的观念来看,就是一种慢心;在现实生活当中,常常不知道自己何作何为,何去何从,怎样同别人打交道,与人相处,与人为善,不知如何下手,这根据佛法的观念来说,就是无明,愚痴。所有这些都需要靠佛法的智慧来净化。刚才我所谈到的这几种内心的问题,用佛法的话来讲,就是烦恼,这些烦恼如果得到净化以后,通过我们个人的努力,我们能够得到多少,就是自己的成绩,自己的因果了,如果得不到,内心也不要嗔恨于人,内心也不要不好过;自己比别人好,也不要去轻视别人;别人比我好,也不要觉得不如人,不好受,这样的话,我们就有了平等心、无分别心,我们内心就能够找到自我平衡的办法,就不容易受到外境、别人、物质环境的负面影响。不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都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左右,不知不觉,自己就找不到感觉,自我的意识慢慢就没有了,自己更不知道要怎么做怎么走,就会迷茫,困惑。这是当代很多人所遇到的问题,他们总是感觉到迷茫,迷惑,彷徨,无助,困惑,无奈,等等的状态,久而久之,人就成了一个亚健康的人。这样,对自己的生活就越来越缺乏认识和方向性,没有能力去认识自己的问题,没有能力去反省自己的问题,更谈不上如何来改进自己的问题。
现在社会因为科技、商业、物质的主导作用,人内心的力量,心灵的力量越来越脆弱,变得没有这种能力去回应问题。因为如果你想在社会上面有所成就,能够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自己就要拼命地努力工作。久而久之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人就会活得越来越累。你拼命的工作,虽然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内心当中的幸福和快乐,反而离自己越来越遥远。天天工作,就没有时间和自己的亲人家人在一起,没有心思来享受天伦之乐,来享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就是说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自己没有心思去享受它,更不要说我们内在心思上的功夫。因为我们所有的心都用在物质层面去了,不知不觉,我们的心就成了物的奴隶,也就是物主导了我们的心,而不是以自己的心来主导物。过去我们说的唯物、唯心,就是这样的概念,当然佛教不是唯心主义,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认为的唯心主义,佛教谈的是缘起论,心和物是平等的,最终都能够用空性来解释。
如果心变成物的奴隶,是很痛苦很悲哀的事,怎么办呢?不是说我们不去创造,不去努力,不去追求,而是说我们在努力、创造、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如何来面对与解决,内心的创伤如何来弥补,内心的困惑如何得到破除,从而能够对自己的人生非常有信心,对自己的前途越来越有希望。
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活在世间,对世间是一个有作用的人,是一个能给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人,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更进一步来讲,与自己所接触到的人,比如你的家人,和自己同一单位的人,同一部门的人,同一企业的人相处,你如果是主管的话,应该要有恩于大家,有利于大家,有助于大家,这样下面的员工,跟我们相处的人,才会觉得,我们的主管,我们的上司,我们的负责人,对我们有恩、有利、有帮助,自然而然大家都会拥护,感恩戴德、听话服从。如果反过来的话,带头人自己也会很痛苦,觉得手下这些人不可靠,不值得我信任;下面人也一样会觉得,上面领头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不顾大众利益的,久而久之也会背叛。这样,我们整个人生的方向就没有了,我们整个的环境就不和谐了,问题就会百出,要做的事就干不成。所以,我们在一个单位里面,只要有人的地方,肯定会有问题,会有矛盾,会有烦恼。我们要净化自己内心的烦恼,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以及要同我们相处的人,自己周围的人,跟我们息息相关的人,跟我们利益相关的人改善关系,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去对待。这样慢慢把这个问题作好了,这个问题得到淡化了,其他的工作自然而然就会越来越好,事业也会越来越有成。
今天讲这些,同大家结缘,希望大家以后常常来龙泉寺做客。感谢大家。
--------------------------------------------------------------------------------
学诚大和尚2006年7月29日于北京龙泉寺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今天下午,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佛法。
上个礼拜我们谈到了什么是佛法,如何来学佛法。我们学佛法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个正确的生活态度,获得生命上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同时能够逐步逆生死流,走上解脱道,菩提道。
我们如何来改进自己的生活?比如诸位来到寺庙里,会觉得寺庙不同于自己的世俗家庭,寺庙生活,也不同于家庭生活、世俗的生活。这些不同表现在哪里呢?首先,是戒律,戒律是规范所有出家、在家佛教徒生活的具体要求。寺庙里除了戒律以外,还有很多清规、制度等等,这些都是保证佛教徒在寺庙中能够如法修行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有超越于世俗的生活,就要在戒律守持上面得到验证。出家的法师要持很多戒律,在家居士来寺庙里,也要遵守居士戒律和寺院规矩。戒律和规矩生活化了,不知不觉就会变成每一个人身语意自觉的行为准则。
为什么我们能够如理如法守持戒律,能够按照寺庙里的规定行事,原因就是出家法师,以及在家居士们,有一个优越于世俗的生活态度,它超越于对世俗生活的认识。我们要去思考:如何来认识自己的生活,怎样的生活才是对自己最丰富、最有价值的生活?我们学佛法,首先要拥有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有了这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我们的生活才能发生改变。当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发生变化之后,我们的生命价值自然而然就会不断的增大,生命的品位就会不断得到提升,我们心灵也能够不断得到净化。
在世俗社会里,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很无奈的,生活的目标也是不清楚的,不知道怎样才是一种正确的生活。通常人们会认为,衣食住行具足了,生活就会好起来。但实际上,衣食住行仅仅是生活的条件而已。在社会上,每个人都希望,我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我要有一份好的工作,我要有一部好的车子,我要有一座好的房子等等。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跟“我”是相联系的。别人有的东西,我想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也想拥有,并且自己有的,想要比别人更多、更好、更新。这就说明,我们的内心是不断往外贪求的,向物质层面不断掠取,不知不觉就会往人的生活条件上去用心、去着手。
佛法不是这样看问题的。在佛法的概念里,一个人物质条件越丰富,不等于他幸福快乐就越多。一个人的幸福快乐,不能说和物质条件没有任何的关系,但不是根据物质多寡来判断的,更多的是从一个人对物质条件和生活状态的态度来判断。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仅是在寺庙里面才有所体现,在社会上,在家里,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也是如此。我们对生活是一种什么态度,这种认识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自己的知见。
不少人在社会上有很多痛苦,痛苦的表现是方方面面,非常多的。但是痛苦的根源是同一个,即无知、无明。不是说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能力就是无明,无明是因为对事物、万法不能正确认识,对于染净的因果——杂染的因果,清净的因果,看不清楚而迷惑。染污的因果就是六道轮回;清净的因果,就是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声闻、缘觉、菩萨、佛等等。也就是说无明一分分去除,智慧一分分增长,就能够慢慢认清楚,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什么结果;自己现在所受用的痛苦与快乐,是过去的行为造成今天这样的结果。我们学佛法的目的,就是来认清痛苦的根源和究竟快乐的根源,这就在于智慧跟无明的特点上、本性上。
那么,什么叫做智慧呢?我们常常讲:“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听闻正法是闻慧,如理作意是思慧,法随法行是修慧,这便是闻思修的三种慧。也就是说,我们的智慧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许每个人都会说,自己很无明,经常发脾气、想不开、想不清楚等等,我们比较容易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如何来认识智慧?对大家来说就是一个比较难的题目了。千经万论,无非是引导我们开智慧、得大智慧,得大智慧才能够破无明。反过来说,破无明的结果,就是得到智慧。无明和智慧就是明和暗的关系。一间屋子里一片漆黑,就好比无明的状态,灯光一亮,无明自然就没有了,就好比智慧现前了;灯一闭,黑暗无明又出来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如何让自己的本心一直充满智慧,充满光明。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汉传佛教里有一位禅师:六祖慧能禅师。他没有文化——至少说他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是慧能大师所讲出来的法语开示却能够被称为经,叫做《六祖坛经》。这说明什么呢?我们古来祖师大德,比慧能大师有文化,通教理的,不知道有多少,可以说是数不清的,但是为什么慧能大师的开示能够被当成经呢?
慧能大师在五祖弘忍大师门下开悟,他做的那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传诵古今。最后得到五祖弘忍大师的开悟认可,大师便把自己的衣钵传给慧能大师。慧能大师得了衣钵之后,连夜离开了寺院,当时寺里很多人得知弘忍大师把衣钵传给慧能大师之后,都去追赶。其中有一个慧明法师,他出家以前是一位将军,体质很好,因此跑得最快,最后追到了慧能大师。慧能大师见他远远追来,心里想:他是来抢衣钵的,和他争执没有意义,弘忍大师把衣钵传给我,只是一种证据,是表法用的,表示我得到了法,所以他要这个衣钵的话,就送给他。于是他就把衣钵放在石头上,自己躲到树林里去。慧明法师去拿衣钵的时候,却发现他搬不动放在石头上的衣钵,当下悔悟,感慨地说:“我是为法而来,不是为衣钵而来。”六祖大师在树林里听了慧明法师这么讲,就走出树林,对他说:“你既然是为法而来,我现在就为你说法。”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于是,慧明法师就在慧能大师言下大悟,也就是在问,我们的心,不起善念恶念的时候,哪一个才是本来面目?过去禅宗里常常有参“念佛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拖那个尸体的是谁?”等等,这些都是要让人去认清我到底是谁?禅宗常常在这方面去追究,引发门人去思考,我是谁,谁是我。
为什么要追究,我是谁,谁是我呢?这跟智慧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我是谁?都是分别心在起作用。有分别心本身就是一种烦恼,无明的状态。实际上应当是无我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的,“我”只是五蕴和合的一个假名安立,你是某某,他是某某,都是一种假名安立。这个“我”可以安立在每个人的头上,只是一种名言而已。反过来说,我们常常把名言上的我当成实际状态的我,五蕴和合的我本来就是身心两个部分。我们身体在变化,思想情绪也是在变化的,昨天、今天、明天的思想认识都不一样,昨天、今天、明天的身体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是无常的特点,无我的特点,可是我们不容易用无常无我的概念来认识自己,来认识自己的问题。佛法里面讲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无常无我在一切事物上都是能够得到说明的。
我们人的问题,烦恼、毛病、习气,是多生多劫长期以来累积下的。假如你今年二十岁,那么二十年前就是前世;假如你现在五十岁,那么可能三十、四十年以后就是后世。所以这种前世和后世,实际上也是很快的,不过几十年前后而已。自己的生命,无始以来都是在这样一种轮回、流转、累积中不断等流下去,很多好的或不好的习惯,都一直在不断加深。我们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把不好的等流改变过来,不好的习惯改变过来。但是自己在家里看经典、用功,不容易把自己无始以来的不好等流改过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在清净道场,三宝地,才有很大的加持力量,来扭转自己的坏习惯、坏等流、坏思想。这就关系到闻思修的问题。
《广论》里讲:“故所应修者,须先从他闻,由他力故而发定解,次乃自以圣教正理,如理思惟所闻诸义,由自力故而得决定。如是若由闻思决定,远离疑惑,数数串习,是名为修。”闻思修在《广论》的修习轨理里有很明确的界定,是靠他力,是从善知识处,听闻佛法,并且产生定解之后,再根据经论来证成。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现在常常产生的问题就是我们喜欢自己根据经论去看待和判断善知识说出来的道理,如法不如法,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为什么说我们的智慧从听闻来,听闻从善知识来,原因就是我们自己对于无始以来的业烦恼等流,很难认清,如何以佛法来对治这些问题也不晓得。反过来说,我们是在以一种无明、烦恼的状态,去看待、认识佛法,去读佛经。刚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时间长了,我执法执也加强了,并且越来越坚固。因为他认为自己内心里面有了佛法,已经得到佛法了,不断增强我执和法执。这样就和佛法的本意相违背,“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不断放下一切执着。
学习佛法到最后就是对缘起、空性的证悟。空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可以从许许多多的角度而不是一个角度去认识。比如我们在一所寺院拍照片,拍摄的角度是非常多的,正面,侧面,左面,右面,还可以从下往上拍,从上往下拍等等。也就是说,从许许多多的角度,都可以来认识一件事物。反过来讲,我们看问题常常是以一个角度来认识,这就把这个问题看死了,认识不清楚。对外在的事物认识不清楚,内心产生更多的障碍,根源就是我们内心有迷惑,有障碍,不能得到究竟圆满的智慧。如果能够得到究竟圆满的智慧,我们内心当中很多的迷惑、问题,多换几个角度去思考,自然就会被解决掉。但问题就在于,我们迷惑烦恼,有问题,内心发生困难的时候常常提不起佛法。因为我们无明烦恼现起的时候,佛法就被盖覆了,也就是说我这个房间里面已经都是黑暗了,并且当自己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自己在无明状态下已经造了很多的业。并且这种业还一直在等流,相续,这样自己所具足的佛法力量、智慧力量就会越来越弱。
我们亲近善知识的目的是因为善知识比较容易看到我们的问题,我们靠外在的力量,由他力故,慢慢就容易产生定解。如果不是靠善知识这种外在他力的作用之下,我们可能学了几十年都很难对佛法里的法义产生真正的定解。没有产生定解,如何产生智慧?信、解、行、证,没有真正的定解,就没办法去实行,修行就修不了,就不会照自己理解的与所产生的定解去实践。因为我们内心一直有怀疑,也就是说自己对佛法的义理没有真正产生信心,法的行相没有真正现起。所以说“由闻知诸法”,我们对法慢慢产生定解,然后再根据这些经教,对自己的这些定解,慢慢展开,这样的话,思惟也好,观察也好,远离恶法也好,就比较容易用功了。不然的话,我们随便拿一本经,随便看一个法类,自己去用功,就犹如我们到一个药店,随便把药拿起来吃,可能一下子不会出大问题,但是也并不一定会有什么好处。更何况我们长期以来,多生多劫轮回于生死当中,无明所使,岂可随便吃药。
不要说我们,声闻道也好,菩萨道也好,也都要从佛听闻正法,再去实践;发菩提心,也要去学,学习如何发心,学习如何行菩萨道;六度万行,更需要一步一步去努力。所以说学本身就是一步一步去模仿,去实践。正所谓“一切圣言现为教授”,如果不能现为教授,那么读任何经论都是一样难以产生大的功德,因为其中的法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教授。经论里面所讲的教授,就是你要真正照着去做的,如果没有定解的话,是难以照着做的。反过来说,自己没有照着去做,就是没有定解,所以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大家都是比较有基础,有信心的,各方面条件也很不错,下午我们谈这些,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
学诚大和尚2006年8月5日于北京龙泉寺
我们修学佛法,主要是要培养我们的信仰,培养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何为三宝?佛是圆满证悟宇宙真谛,并要救拔一切众生的人,法就是佛陀所讲的道理,僧是根据佛陀所讲的法而成立的僧团。当然,在现代社会中,可能有些出家人行持不如法,但是,佛法僧的本意是清净的。
我们如何来培养自己的信仰?最关键的是首先要把自己原来对世间、对人生、对世界、对佛法、对佛教的认知全部放掉。什么原因呢?世间上所有一切的书籍、知识、经验,告诉我们的都是有限的存在,都是染污的,都是生死轮回之因,都是世间动乱纷争之因。所以说我们在世间上所接触到的、自己所拥有的心理上的那些概念,完全都是错误的。而佛法僧三宝的概念,本身是清净的、无染的、尽虚空遍法界的,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凡夫不能用染污心去理解清净法。反过来说,我们如果没有把世间上这些杂乱的东西舍弃掉,正法的内涵就接受不进来。因为我们一直被这些有形相、有局限的东西障碍住,这就很难去理解、去接触清净、无为的佛法。
我们常常讲的“善”和“恶”,都是从世间法立场上来谈的,而真正从无相无为的概念上看,事物的本质是超越善和恶的,是没有善恶形相、没有善恶概念的。也就是说,善和恶的概念,只是在世俗谛范围内,在世间法里面有。
那么,什么叫善恶呢?一般人认为善和恶是对立的,可以从行为的动机来判断,可以从行为的过程来判断,可以从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可以从行为所引发的其它行为的结果来判断。但是佛法谈到善的行为和起因,跟世间上所谈的善的行为和起因是有所区别的,佛法里面所谈到善的本身就是要止恶,也就是说不能造恶业,不能去做这些有过失,有损于人,有害于世间的行为。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去造作这些恶业,善心善缘善行才能够慢慢培养起来、积聚起来。通常人忽略了这一部分,他会说,我去做一点好事,拜拜佛,念几卷经,或者向庙里捐几个钱就行了,但实际上却还默默无闻地在造恶业,恶业的力量是很大的,佛法怎么有办法入心呢?所以,佛教里面特别注重忏悔法门,忏悔就是忏除前衍,不再做恶,不断悔过,发心不二过。只有把造恶业的心停掉了,才有办法去行善,也就是说,要行善,就必须止恶。要止恶的话,你必须首先要培养起对三宝,对佛法的真实信心,否则,遏制不了自己无边的恶业。在世间上,佛法认为是恶的,而不少人又恰恰认为是善的。比如损人利己、弱肉强食、以强凌弱等等的很多行为,根据佛法来讲,都是不好的,在世间上面却都是被允许存在的,被认为是合理的,但佛法认为是不对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就是说从我们思想上面的认识是很局限的。
第二,从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来看,我们整个生命也是非常有限的。人活一百年,也不过三万六千五百天,何况还不一定可以活一百年,也就是说顶多活三万天左右,可以看出我们整个生命的历程非常有限。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这样一个非常短促、局限的人生意义上,不然佛法就学不进去。也就是说局限在眼前的境界、现前的利益和快乐,这些都是无常的,都不是佛法的本质,更不要说我们还常常都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利益和快乐,那更是靠不住的。
我觉得只要把这两个问题想通了,对佛法的信仰才能够真正培养起来,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学佛都是很虚的。
俗众必须要依靠僧团学修才能走上去。反过来说,在家的善男信女这部分,就是僧团在社会上的延伸。通过善男信女,佛法的触角才能够触到社会的各方面去,他们才是三宝的根基。如果没有在家的广大居士们身体力行去实践佛法,佛法就很难在社会上建立起来。因为出家众的人数很有限,并且天天在寺院里,更主要的是通过在家众修学佛法,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这样才能引导、带动、帮助社会上那些有缘的人、有善根的人,慢慢也把他们接引到三宝地,同时,自他的功德都会在增长。
我们信仰的理念建立以后,第二步才能谈到学习佛法的义理。前面这些没有建立的话,学义理是非常空洞的,学来学去不会有一个很强的真实感。义理要怎么学呢?学习佛法义理,要跟自己的行为配套,就是“解”和“行”要相应,这是什么原因呢?在社会上,一个企业、一个公司,要发展业务,肯定要研究理论,但理论是为公司企业发展服务的,如果太超前,太空太大,反而对公司的发展没有多大用处。治理国家,治理企业,要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佛教的团体也是一样,我们所学习的教理要适合于出家众、在家居士用功修学,用佛法不二的义理来指导我们实践、行持。
我们常常觉得理论太高深,太玄妙,就造成佛法落空,这是很划不来的,所以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团体的力量,才能够感受到佛法的和合,感受到幸福与快乐,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对别人的意义和作用。反过来说,自己也能够分享到别人的心得、经验,知道如何叫做自利利他、自他不二。只有通过这种利他的过程,才能够感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这样,自己用功修行的路子也就一路畅通了。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