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道源法师:圆觉经讲记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3日
来源:   作者:道源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道源法师:圆觉经讲记

 

  圆觉经讲记

  (1000112定稿版)

  目次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序(释心会)

  介绍注解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上

  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

  正释经文

  文殊师利菩萨章

  普贤菩萨章

  普眼菩萨章

  金刚藏菩萨章

  弥勒菩萨章

  清净慧菩萨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下

  威德自在菩萨章

  辩音菩萨章

  净诸业障菩萨章

  普觉菩萨章

  圆觉菩萨章

  贤善首菩萨章

  附件

  一、圆觉经考题

  二、圆觉经参考资料

  圆觉经讲记序

  十界不离一心,一心不离圆觉。圆而觉者诸佛也,觉而未圆者菩萨也,终日圆而浑然不觉者,芸芸有情也。

  诸佛「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遍十方上至极圣,下至泥梨苦趣,何处不圆乎,何处又圆乎。尽三世何时不觉乎,何时又觉乎。若于觉不觉、圆不圆处商量,不免依旧迷惘,犹如空华乱起乱灭。

  窃谓:一翳在目空华缤纷者,众生也。知是空华离幻即觉者,菩萨也。「若诸如来因地修圆觉,于中无起无灭、无来无去、无得无失、无缚无脱,毕竟无证,亦无证者。」奈何众生,无始无明种种颠倒,妄认四大六尘缘影为身心相。病目空华交相轮转,执持不舍,大作梦幻之寐,尘劫迷封从未曾知。劳我世尊宏愿应世,虽然一语道出,少有当下承担。圭峯大师,一闻便知此事。吾辈障重迷深,幸得圆觉会上十二大士,慈悲观机,请问如来因地法行,远离诸病永断无明之方。世尊开示,当离一切幻化虚妄爱憎境界。盖生死轮回,恩爱贪欲为本。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正念远离诸幻。而后世尊次第广说顿渐修行法要,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远离诸病,得正住持可免轮转。

  本经文约义圆,脉络清楚,渐次有序,机教相扣。源公院长誉与华严、法华三经,同为圆顿教三经之一。老人家理性解经,条理分明圆融无碍。感性训诲勉励,苦口婆心切中时病,同学闻之每感愧赧。年初海会寺常住,授此讲记初稿令学人先睹,三十年后犹如昨梦。并命为序,野干之语徒增眩惑,诸方知识一笑置之可也。

  民国九十九年岁次庚寅仲春受业弟子心会敬叙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道源长老民国六十九年讲于基隆海会寺能仁佛学院||

  林秀卿敬记

  张素贞成文

  介绍注解

  在讲经之前,先介绍几本《圆觉经》的注解,一部是圆瑛法师的《圆觉经讲义》(简称讲义),一部是憨山大师的《圆觉经直解》(简称直解),两本要对照研究,你们现在当学生,是来求学问,将来当法师要自己看注解,不看怎么讲呢?《圆觉经》的注解,解释得最好的是《圆觉经大疏》(简称大疏),作者是华严宗的五祖圭峰大师,因为解释的内容太多,恐怕大家看不懂,他再作一本《圆觉经略疏》(简称略疏),这两本台湾都有出版,这二本注解一定要看。   还有一部注解是《圆觉经析义疏》(简称析义疏),是通理大师作的,就是《贤首五教仪开蒙增注》和《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的作者,《大疏》解释了许多道理,通理大师有另外的见解,而且作得很好,是一本有价值的书,可是现在台湾没有出版,为此,我特别到台北佛教书局、普门文库和大乘印经会,推荐印《圆觉经析义疏》,他们说没有这本书,我说《大藏经》上有,可抽出来单独影印。大乘印经会后来出版了憨山大师的《圆觉经直解》、圆瑛法师的《圆觉经讲义》,希望将来能出版通理大师的《圆觉经析义疏》!民国以来出版的,还有《谛闲法师法汇》里面的《圆觉经讲义》、《圆觉经亲闻记》两部注解,都可拿来参考研究。

  最标准的注解是《大疏》《略疏》《析义疏》,现在找不到《析义疏》,就看圆瑛法师的《讲义》,他是依着《大疏》、《略疏》、《析义疏》编的,编得很好,依着《讲义》研究不会错误。尤其是利益初学的人,你要是看《大疏》嫌多,《略疏》看不懂,就看圆瑛法师的《讲义》,分科清清楚楚,看了《讲义》,再看《直解》,《圆觉经》的经文,就可以消通了。

  特别提醒:《圆觉经讲义》的科文一定要看,《圆觉经》的文法很整齐,十二位菩萨,十二个问答,分为十二章,我现在眼睛看不见,没有办法讲科文,你们一定要自己看。开学我就跟同学一再强调,你要学会分科,不会分科不能当法师,科文是经文的段落,不会分科,讲到哪里你都不知道,而且讲到后面,忘了前面,所以一定要看科文。这是我所知道的《圆觉经》注解,介绍给各位参考。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

  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裴休撰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全经的题目,我们中国人说话爱简单,就叫《圆觉经》。有一篇序在《略疏》前面,叫「略疏序」。

  「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是序文作者的官衔。「光禄大夫」,是唐朝的二品官,但是他还有别名,就像我是「道源」法师,他是「白圣」法师一样。「金紫」,「金」是金鱼袋(玉带悬佩之饰品),「紫」是紫衣,金鱼袋和紫衣是皇帝特别赏赐的庄严品。朝廷的光禄大夫,不只一人,可是别人没有金鱼袋。他把紫衣穿上,再佩上金鱼袋,就比别的光禄大夫光荣。「守中书侍郎」,是唐朝的二品官,「尚书门下」,中书、尚书、门下,为宰相之职务,是一品官,「平章事」,是办理事务。「充」,是担任,「集贤殿大学士」,这是最荣誉的官衔,必须宰相才可以兼任,唐朝皇宫里面有很多大殿,他是集贤殿的主管,这不得了,所以称为「大学士」,一直到清朝还有这样的官衔。这里是讲他的官衔,他是二品官,兼办一品官的事情,并且担任集贤殿的大学士。「裴休撰」,序文的作者,姓裴名休,是圭峰禅师的护法。「撰」,这篇文章是他写的。

  看这篇序文就知道,裴休是真正懂佛法的大居士,不但官位高,还有大学问,对于佛法研究得非常透彻。譬如我们现在要出一本书,认识有大学问的人,请他作篇序文,放在书的前面,以增加光荣。作序文有一定的章法,都分二大段,前面一大段叫理序,后面一大段叫事序,贤首国师作《大乘起信论》序,体裁也是这样。将来你们文章作得好,有人要出书,请你写序,你要知道序文的体裁,前面叙理,后面叙事。这篇是《圆觉经》的序文,要赞叹圆觉,直接赞叹圆觉没有几句话,文章发展不开,作文章要找最重要的佛理,所以裴休把一切大乘经上讲本体的名字,都搜集来加以解释。这里要注意;写文章跟了生死成佛道,完全不相干,所以真正修行,不要着文字相。你天天作文章,生死不能了脱,可是弘扬佛法,离不开文字,你不要着相就对了。下面开始讲解序文。

  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

  「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夫」是发语词,「血气」,有血有气,就是一切有情、一切众生,「属」作「类」讲。凡是一切众生之类,一定有知觉。没有知觉的,像山河大地、草木、石头、土块,都属于无情。

  「凡有知者必同体」,凡是有知觉的,必定有同体的佛性。这就说到佛法上,一切众生都有知觉,各人的知觉不一样。下等的动物,如蚊虫、蚂蚁,都知道贪生怕死,就是它有知觉。蚊子叮你,你一打,它就飞走,因为它有知觉;蚂蚁,你一碰,它就逃命,因为它有知觉。众生的知觉不一样,就是第六识的知觉不一样。第六识是依着第八识起的,第八识是依着真如起的,真如没有两样,同一个本性之体。凡是有知觉的众生,一定是同体的佛性。

  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

  同体是同一个佛性的体,佛性是什么样呢?「所谓真净明妙」,佛性没有相,真而不妄,净而不染,明而不暗,妙而不可思议。一切众生所同的本体,真实、清净、光明、微妙。「虚彻灵通」,佛性像虚空,融彻、灵鉴(灵知灵觉)、通达。「卓然而独存者也」,「卓然」,超出一切诸法之上。众生在六道轮回,一时天上,一时人间,一时地狱,一时饿鬼,一时畜生,一切诸法有生有灭,众生所具的本体,高超而不生不灭,不被生死所转动,超出一切万事万物而独存。

  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

  「是众生之本源」,这个超出一切万法而独存的本体,是一切众生的本源。一切众生都是从八识来的,八识是真如随缘来的,真如本体,是一切众生的本源。「故曰心地」,所以叫心地,真心之地。为什么叫心地?一切万物都从大地生出来,众生的心像大地一样,能生一切法,是一切众生的本源,所以叫心地。

  下面把一切大乘经说到众生本体自性的名词,都搜集来加以解释。佛性就叫佛性,为什么取这么多名词?因为不同的经典,翻译不同,裴休居士认真研究,每一个名词,都有很恰当的注解。

  是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彻融摄,故曰法界。

  「是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梵语「菩提」,翻成中国话叫「觉道」。我们众生虽发菩提心,还没有得到菩提果,必须在佛那一方面讲,就是诸佛得到智果,叫做菩提。「交彻融摄,故曰法界。」「法界」,一种依法相,作界限讲,是诸法之界,三乘六凡,连佛十法界,各有其界限,人乘,不是天乘;天乘,不是二乘;二乘,不是菩萨乘;菩萨乘,不是佛乘。二种作法性讲,一切万法都是互相交彻,等于因陀罗网,用一千颗宝珠做成,可以互摄互融。比喻众生各有其相,但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交彻融摄,所以取名叫「法界」。

  寂静常乐,故曰涅槃。不浊不漏,故曰清净。不妄不变,故曰真如。离过绝非,故曰佛性。护善遮恶,故曰总持。隐覆含摄,故曰如来藏。超越玄閟,故曰密严国。

  「寂静常乐,故曰涅槃。」《大涅槃经》中,本体叫做「涅槃」,就是诸佛得到理果。梵语「涅槃」翻成中国话叫「寂灭」,寂灭又清净无染,所以叫「寂静」。「常乐」,涅槃有四德:「常、乐、我、净」,「寂」字配到「我」字上,涅槃的我是真我,是寂灭之我,所以寂静常乐,叫做涅槃。

  「不浊不漏,故曰清净。」「不浊」,不浑浊,佛性在染污法中,不被染污。「不漏」,不漏失,佛性是无漏之法,超三界而独存,所以有的大乘经取名叫做清净。

  「不妄不变,故曰真如。」《大乘起信论》中,本体叫做「真如」,不妄谓之「真」,不变谓之「如」。「真」是不虚妄,「如」是不变易,它不妄不变,所以取名叫做真如。

  「离过绝非,故曰佛性。」离一切过错,绝一切非,佛性哪有过、哪有非?所以取名叫做佛性。

  「护善遮恶,故曰总持。」有的大乘经取名叫做「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它护持一切善法,自然有遮止恶法的妙用,总护一切善,总遮一切恶,所以叫做「总持」。

  「隐覆含摄,故曰如来藏。」法身在缠,取名叫如来藏。如来藏者含藏如来,在众生份上被无明烦恼盖覆住了。隐覆之义,它能含摄如来,如来在里面含藏着,所以叫做如来藏。等于一个装七宝的柜子,里面含藏着七宝,隐覆住没有人看见。

  「超越玄閟,故曰密严国。」「閟」,音闭,关闭,秘密幽深的意思,「玄閟」,好像玄关,玄旨之关门,很重要的玄妙法门。众生本体之性最高,超越一切法之上,即是众生本具之性也。就是法身住的地方,也就是每个法身佛的住处。《密严经》取名叫密严国,大日如来所住的依土,即法性土。这个法性土,超越幽深玄奥之閟门,有秘密的庄严,所以叫做密严国。

  以上把大乘经上不同的本体名词,加以注释,下面说到圆觉。

  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其实皆一心也。

  其他的名相,都用一句话解释,这里用了两句话,就知道他注重圆觉、赞叹圆觉,怎么叫做圆?德无不备,谓之圆。「统众德而大备」,把一切功德总统起来,没有不具备的。「烁群昏而独照」,「烁」,光照的意思,「群昏」,凡夫众生昏暗不明。它的光明能照破一切凡夫众生的昏暗不明,使众生不被无明所障蔽,进而觉悟成佛。「故曰圆觉」,所以叫做圆觉。「其实皆一心也」,其实就是众生唯一的自觉心。

  作序文要赞叹圆觉,把一切大乘经上说到的本体名词,都搜集来加以注解,在文法上叫「宾」。最后两句,「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叫「主」,有宾有主。「其实皆一心也」,呼应前文:「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就是有知觉的众生,同于一个体,那一个体就叫做一心。

  下面文章继续铺展,由一心讲到一法、一道,文章要讲究气势,只赞叹到这里,文章的气势不够,下面再继续赞叹。

  背之则凡,顺之则圣。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

  众生不了解圆觉一心之法,所以我才赞叹圆觉一心。你明白圆觉一心,知道怎么叫做凡夫?怎么叫做圣人?怎么在迷?怎么在悟?怎么流转生死?这个关系大了!「背之则凡」,背是背觉合尘,违背了圆觉一心之法,你就叫做凡夫。佛菩萨知道六尘境界,一切法皆是幻化,所以能背尘合觉。「顺之则圣」,你懂得圆觉一心之法,顺着圆觉修行,一定当圣人。凡夫与圣人的差别:一个违背,一个顺从,所以古人赞叹西方:「日日向东走,回头便是西。」西方,不是在十万亿佛土以外,你天天往东走,走凡夫路,你一回头,就是西方。你天天往东走,背了圆觉,回头顺了圆觉,你就是圣人。所以研究大乘经典,乃至禅宗讲的开悟,只要一个字会到心里,马上你就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圆觉在哪里?就在你的一心。

  「迷之则生死始」,迷了圆觉,你起惑造业,生死从此开始。生死从哪一天开始呢?无始,没有个头。如果有个头,就在你迷的那一天,一迷,你的生死就开始了。「悟之则轮回息」,你一开悟,轮回就止息了。无始劫来流转生死,流转到现在,尽未来际,也没有完,生死无穷。怎样能超越轮转?就在你一开悟:「我的心就是圆觉」,你就是圣人,轮回止息了。因为你起了迷惑造业,就流转生死;今天开悟,不迷惑造业,生死轮回就止息,就是一迷、一悟的关系。

  亲而求之,则止观定慧;推而广之,则六度万行。

  「亲而求之,则止观定慧」,你要求圆觉,要亲切的求证一心,从哪里下手呢?按道理说,一切法都是空的,但是在事相上仍然要用功,先修止观,因位之上,叫止观;果位之上,叫定慧。由止而得定,由观而生慧,这是最亲切求圆觉的方法。一悟,轮回就止息。不悟,你去求开悟;没有悟到圆觉,你去求圆觉。你们听过《大乘起信论》,六度合成五种行门,最后一个就是止观门,先修止后修观,再修止中带观、观中带止,最后修止观不二,你就得到定慧,这是亲切求圆觉的方法。

  「推而广之,则六度万行。」由止观定慧的功夫,再推广开来就是六度,所谓: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六度再推广开来万种行门,你修六度万行,就得了圆觉。

  引而为智,然后为正智;依而为因,然后为正因。其实皆一法也。

  「引而为智,然后为正智」,你把圆觉引进来,当成你的智慧,那就是真正的般若智慧。「依而为因,然后为正因。」你依着本具的真心去发菩提心,就是成佛的正因;不是依着真心发的都不是正因,你天天修行,因不正不会成佛。《楞严经》譬喻,等于蒸沙做饭,沙子,不是饭的正因,蒸了百千万劫还是沙子,不会成饭。你依着圆觉修行,就是成佛的正因。

  「其实皆一法也」,由前面止观定慧,广修六度万行,正智、正因合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圆觉法,人人本具的一心。下面接着鼓励我们、警策我们。

  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

  「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人人都有圆觉本体,没有离开圆觉,却不知道圆觉在哪里?我们学佛法依文解义,还有一点点印象,不学佛法,连圆觉这个名词都没有听过,这就叫做凡夫。每天依着圆觉穿衣吃饭,依着圆觉上床睡觉,结果跟圆觉不相干,所以叫做凡夫。

  「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学了大乘佛法,晓得自己有圆觉妙性,想证得圆觉而没有证到最究极圆满的地位,叫做菩萨。这里没有说声闻、缘觉,因为声闻、缘觉修的是四谛、十二因缘之觉,不是圆满之觉,把他合到菩萨里面,他也是天天修行用功,所证得的只是圆觉的一部份,没有极得,所以不说声闻、缘觉,只说菩萨。

  「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前面是证而未极,证到极点,圆满证得圆觉,能持而不失,安住在圆觉本位上,叫做如来。

  一切众生都有圆觉自性,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禅宗门下有两句话:「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佛在哪里?每天夜里,你抱着佛睡觉,每天早晨,你和佛一同起来,你还不知道佛吗?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可怜愍者,你有成佛的本钱,为什么不成佛呢?所以自己要回光返照,好好用功修行,不然真是空过光阴。身为人,你不修行,裴休大居士也没有办法;你有资格成佛不去成,十方诸佛对你也没办法。

  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一道也。

  「离圆觉无六道」,圆觉是一切凡圣的本体,要是离开圆觉的本体,没有六道凡夫。六道凡夫是真如不守自性,随缘生出来的,《大乘起信论》叫真如,离开真如没有六道。

  「舍圆觉无三乘」,「舍」字跟「离」字一样。舍离了圆觉,没有三乘圣人,这里把声闻、缘觉包含进去。圣人知道六道凡夫的苦恼,要求证圆觉,没有证到究竟成佛之前,叫三乘圣人。舍离了圆觉,没有三乘圣人,所以九法界凡夫都离不开圆觉。

  「非圆觉无如来」,具足了圆觉,才叫做如来;要是没有圆觉,任何众生都成不了佛,所以没有圆觉,就没有如来。

  「泯圆觉无真法」,「泯」是泯灭、没有的意思。没有圆觉,就没有真法,一切法都是妄法,唯有圆觉是真法。

  「其实皆一道也」,其实只有一个道,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同一个涅槃大道。认不清这个涅槃大道,永远当六道凡夫;认清了涅槃大道,走到化城,还没有到宝所,叫做二乘人;知道到宝所还有一段路,没有走到尽头,叫做菩萨;走到宝所,这一条大道走到尽头,叫做佛。

  三世诸佛之所证,盖证此也。如来为一大事出现,盖为此也。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盖诠此也。

  把圆觉的意义,以及十法界的关系都讲完,再说出圆觉的重要性。「三世诸佛之所证,盖证此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所证的是圆觉。「如来为一大事出现,盖为此也。」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就是为开示众生悟入佛的知见,令众生证得圆觉,没有比这件更大的事了。众生本具有圆觉,但是众生不知道,所以如来说人人皆有佛性,这部《圆觉经》讲人人皆有圆觉,你可以成佛,如来就为这件大事,才出现于世。

  「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盖诠此也。」「修多罗」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叫「契经」。「诠」是表显、注解的意思。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都是为了诠表圆觉、注解圆觉。

  然如来垂教,指法有显密,立义有广略,乘时有先后,当机有深浅,非上根圆智,其孰能大通之?故如来于光明藏与十二大士,密说而显演,潜通而广被,以印定其法,为一切经之宗也。

  说一部《圆觉经》就好,为什么释迦如来说三藏十二部那么多经呢?「然如来垂教,指法有显密」,但是如来垂留下来的言教,所指示的佛法,有显教、密教,所以经典不同。「立义有广略」,经典上建立的义理,有的广泛地说,有的简略地说。「乘时有先后」,释迦如来四十九年说法,时间有先有后。「当机有深浅」,如来为众生说法,每一部经有不同的当机者,当机者是甚深的根机,如来说的法就深;当机者是浅的根机,如来说的法就浅,所以不是佛法有深有浅,是因为当机者的根机不同,说法才有深有浅。「非上根圆智,其孰能大通之?」当机者必须是上根圆智,如来才能说得究竟、说得高深。这圆觉大法,是一切法的根本,非得有上根圆智的当机者不行,要不是上等的根机,圆满智慧的当机者,对于圆觉大乘之法,怎么能够完全贯通?

  「故如来于光明藏与十二大士」,所以如来在光明藏说《圆觉经》。光明藏是个清净国土,如来在此向十二位法身大士说法。从《圆觉经》经文中,你就看得出来,十二位大菩萨都是等觉菩萨,来请问佛,佛就给他们答复。

  「密说而显演」,光明藏是清净国土,法身大士都是等觉菩萨,佛给他们说法,不是秘密不传人,因为众生看不见、听不懂,叫「密说」。佛在光明藏为十二位法身大士说了以后,就流传到世间,显明的演说给众生听。「潜通而广被」,十二位法身大士,由密说而潜通,由显演而广被,秘密就通达,广被一切众生,凡大乘根性,都可以领略到《圆觉经》的道理。

  「以印定其法,为一切经之宗也。」「宗」者本也。由这十二位法身大士,来印定如来说的圆觉大法,是一切经的根本。

  讲到这里,理序讲完了,接着讲事序。

  圭峰禅师得法于荷泽嫡孙,南印上足道圆和尚。一日随众僧斋于州民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经,遇圆觉了义,卷未终轴,感悟流涕。归以所悟告其师,师抚之曰:汝当大弘圆顿之教,此经诸佛授汝耳。

  「圭峰禅师得法于荷泽嫡孙,南印上足道圆和尚。」圭峰禅师就是宗密大师,我们讲过《法界宗五祖略记》,华严宗的第五位祖师,住在终南山的寺院,后面有一座山峰,像圭板一样,以山峰彰名,因为在中国,直称其名不恭敬,所以称他为「圭峰禅师」。

  说到禅宗的来源,荷泽得法于六祖大师。六祖大师门下大德很多,有一位十四岁的沙弥,叫神会童子,《六祖坛经》上有他的名字,他是荷泽人,后人不敢称他神会,就称「荷泽」,他谒六祖大师于曹溪,亲得禅宗之顿旨。禅宗分南宗、北宗,从五祖弘忍大师会下,神秀大师在北方弘扬禅宗,叫北宗;六祖慧能大师到南方广东曹溪,弘扬南宗。神会童子跟着六祖大师得了法,到北方弘扬南宗,后来北宗逐渐式微,是荷泽大师的功劳。圭峰禅师得到正法,就是从荷泽的嫡孙南印上足道圆和尚传下来的。南印和尚得法于荷泽大师的徒弟,所以道圆和尚是南印和尚的大弟子,圭峰禅师是道圆和尚的徒弟,这里推其源祖,指出圭峰大师的身份。中国禅宗论祖师位,只到六祖,下面都称禅师。如果按祖师位论,慧能大师是六祖,荷泽大师是七祖,传下来的法子是八祖,荷泽的嫡孙南印禅师,是九祖。南印禅师的上足,就是他的法子,叫道圆和尚,是十祖。圭峰禅师是道圆和尚的徒弟,算是十一祖。

  「一日随众僧斋于州民任灌家,居下位」,有一天,圭峰禅师随着寺院的僧众,到寺院的本州有一位大居士,姓「任」名「灌」家里去吃斋。道圆和尚就派寺院的众僧去应供,圭峰禅师当时才出家不久,随众僧出外受供养,他坐在最后的座位上。「以次受经,遇圆觉了义」,吃了斋,这位居士送众僧经典,可能上座送大部经典,中座送中部经典,到了圭峰禅师,送他一本《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卷未终轴,感悟流涕。」他得到《圆觉经》就打开看,那时候没有印刷术,都是抄写下来,一张纸、一张纸接起来,再用一根小棍子卷起来,不叫册,也不叫本子,叫轴。这部《圆觉经》只有一轴,现在称为一本,这一本经还没有念完,感动得开悟,眼泪不禁流出来。因为圭峰禅师是前生有大根机的人,而且他今生尊重佛法,得了《圆觉经》,他就认真看,深入其义,马上就感悟到最深的道理。「归以所悟告其师」,得了这个境界,回到寺院,以他所悟的道理,报告师父道圆和尚。

  「师抚之曰」,「抚」是抚慰、安慰。道圆和尚是大彻大悟的禅师,马上就安慰他。「汝当大弘圆顿之教」,你看到《圆觉经》就悟到甚深的道理,是上根利智的人,应当弘扬圆顿大教。大乘法有权教大乘、实教大乘,圆顿是实教大乘,你应当弘扬实教大乘之法。「此经诸佛授汝耳」,这部《圆觉经》,是冥冥之中,诸佛传授给你的。

  禅师既佩南宗密印,受圆觉悬记,于是阅大藏经律,通唯识、起信等论,然后顿辔于华严法界,宴坐于圆觉妙场,究一雨之所沾,穷五教之殊致,乃为之疏解。凡《大疏》三卷,《大钞》十三卷,《略疏》两卷,《小钞》六卷,《道场修证仪》一十八卷,并行于世。

  「禅师既佩南宗密印」,「禅师」指圭峰禅师。「佩」是佩带,「南宗密印」,六祖慧能大师南宗的秘密法印传给了他,这是宗通。「受圆觉悬记」,传授给他《圆觉经》,等于如来在世的时候,就预先给他授记,这是教通。这是赞叹圭峰禅师宗教双通,不但通禅宗,教下也通。

  「于是阅大藏经律」,圭峰禅师虽然通了禅宗的道理、《圆觉经》的道理,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律、论还没有通,于是阅藏,经、律、论都看。「通唯识、起信等论」,贯通《成唯识论》、《大乘起信论》等论。经、律、论完全贯通,成为一位三藏法师,这是赞叹圭峰禅师。

  「然后顿辔于华严法界」,「辔」是驾御马嘴的绳索,叫马辔头。「顿辔」是游历,慢慢地走,马辔头没有拉紧,也没有放松,马不是跑得很快,就是骑着马游玩。在哪里游玩呢?在华严法界,也就是一真法界。《法界宗五祖略记》记载,圭峰禅师拜读清凉国师作的《华严经疏钞》,感悟流涕,当时他正在讲经,不能去拜见清凉国师,正好有一位听经的学人,要去朝五台山,就托这位学人带了一封信,要拜清凉国师为法师。清凉国师看他写的信,对于华严要旨已经贯通,就回信给他,称他为真正的法子。后来圭峰禅师还是去亲近清凉国师,所以他通达华严一真法界的道理。

  「宴坐于圆觉妙场」,「宴」是安然,「坐」是打坐,「妙场」是不可思议的道场。圭峰禅师游历在华严法界,休息时,安然打坐在圆觉不可思议的道场,

  「究一雨之所沾」,法华经:「一雨所沾,三草二木,悉皆蒙润。」如来说法,如天上一雨之所沾,三草二木都得到利益。「究」跟「穷」字一样,要穷究雨的道理,众生的根机,三种草两种木不同,实际下的雨没有两样。这就是一乘妙法,圭峰禅师都穷究再穷究。「穷五教之殊致」,「殊」是差别不同,「致」是道理。华严宗判释迦如来一代时教为五教:小、始、终、顿、圆,差别不同的道理,圭峰禅师都研究透彻。

  「乃为之疏解」,这部《略疏》是圭峰禅师把三藏十二部都贯通,佛教最高深的道理都穷究,才下笔作注解,所以非常有价值。「凡《大疏》三卷,《大钞》十三卷,《略疏》两卷,《小钞》六卷」,他作《圆觉经大疏》三卷,解释《圆觉经》,恐怕人们看不懂,再作《圆觉经大钞》十三卷,解释《大疏》,又恐怕众生看到注解那么多嫌烦,于是把《大疏》《大钞》,分别简略成《略疏》两卷、《小钞》六卷,减省了一半的文字。

  我在台北讲《大乘起信论》时,赞叹《华严经》,我说要懂得全部佛法,一定要研究《华严经》,那是圆顿大教。你要懂得《华严经》,必须看《华严经疏钞》,有一个大陆来的居士,带来一部《华严经疏钞》,是大陆出版的会本。过去《华严经》、《华严疏》、《华严钞》,分成三本,初学的人不容易对照研究。上海有一群居士组成《华严经疏钞会本》编辑会,编了六年,才把三本会在一起,第一段是《华严经》正文,第二段是《华严经疏》,第三段是《华严经钞》,用木刻版印出来,不必三本对着看,只需看一部就都有了。说到这里,就是勉励诸位,要看《华严经疏钞》、《圆觉经》的疏钞,我们难得出了家,有这点善根,父母不要我们养,没有太太、儿女要养,有时间不去看这些法宝,不是辜负出家的善根吗?所以出了家要是不研究教典,真是对不起自己。我今年八十一岁了,我很庆幸没有离开经本子,现在眼睛看不见,还在跟诸位讲经,再辛苦、再累,我精神上很愉快。所以诸位要看注解,等到末法一万年过去,什么经都没有了,那时候再出世为人,你想看也没有了。

  「道场修证仪一十八卷并行于世」,圭峰禅师有亲身经验,他作的十八卷道场修行仪规,告诉我们要自己建立道场,要怎样修证证得圆觉?他作的《圆觉经》注解、《圆觉道场修证仪》,统统并行于世。

  其叙教也圆,其见法也彻。其释义也端如析薪,其入观也明若秉烛。其辞也极于理而已不虚骋,其文也扶于教而已,不苟饰。

  再赞叹圭峰禅师作的注解多么好!「其叙教也圆,其见法也彻。」圭峰禅师叙述教义圆融无碍,他见到佛法见得最通彻。「其释义也端如析薪」,「析」是分析,「薪」是柴草,他作疏作钞,解释经的义理,像整理柴草一样,柴草本来乱糟糟,把它端端正正整理成一捆一捆的。「其入观也明若秉烛」,修证要入观想,他有亲身的经验,说得明明白白,好像古时候在夜里看不见,点根蜡烛就看见了。「其辞也极于理而已,不虚骋」,「不虚骋」,不放野马乱跑,即是不乱讲。他作的《圆觉经》注解,文辞把理说明而已,不随便多说。「其文也扶于教而已,不苟饰。」他作的注解,只是辅佐教理,不苟且装饰,不卖弄华美的文句。

  不以其所长病人,故无排斥之说。不以其未至盖人,故无胸臆之论。

  「不以其所长病人,故无排斥之说。」「病」是批评人家不对。他只讲他的理,他的道德学问有长处,但是他不以自己的道德学问,批评别人的毛病,排斥别人。譬如当时天台宗和贤首宗打笔墨官司,但是他没有说天台宗不好。当时法相宗兴盛起来,他也不说法相宗不好,没有排斥之说。

  「不以其未至盖人,故无胸臆之论。」因为他是菩萨,还没有成佛,他功夫当然有没有达到的地方,但是他不用文章装饰来欺骗人,他所说的经律论,都有根据,不自己随便瞎说。

  我们学法师的人,看到这两句赞叹之辞,就得学到:

  一、讲经只管讲经,作文章尽管作文章,不要批评人,批评人没有一点好处。你批评人家不对,就要招怨树敌,没有怨家,招来怨家;没有敌人,树立敌人。人家听见你批评、毁谤他,他不要毁谤你吗?他也是凡夫,结果法师与法师互相对骂,作文章打笔墨官司。所以弘扬佛法的文章你尽管作,不要批评人。批评人,别人反驳,就打起笔墨官司来。

  二、不随便谈起自己的功夫,你功夫没有到这里,不自己随便瞎说。比如你讲戒,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犯大妄语戒。所以不要装模作样,冒充老修行,讲经你知道那里,讲到那里就好了。

  荡荡然,实十二部经之眼目,三十三祖之骨髓。生灵之大本,三世之达道。

  再总赞叹,「荡荡然」,很广博高深。「实十二部经之眼目」,他作的《圆觉经》注解,实实在在是一切经的眼目,你看了注解以后,三藏十二部你都懂了。「三十三祖之骨髓」,禅宗的祖师共有三十三位,印度有二十八位,中国有五位,初祖达摩就是二十八祖。《圆觉经》注解实实在在是三十三位祖师的骨髓,禅宗精华的义理都在里面。

  「生灵之大本」,是一切众生的根本。「三世之达道」,圆觉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菩萨、三世诸佛,通达成佛的道路。

  后世虽有作者,不能过矣!其四依之一乎,或净土之亲闻乎,何尽其义味如此也。

  「后世虽有作者,不能过矣!」「后世」,包括当世,不仅唐朝当时,其他法师作的《圆觉经》注解,不能超过圭峰禅师,纵然后世有其他法师作《圆觉经》注解,也不能超过圭峰禅师!

  「其四依之一乎」,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为如来使者,为众生之依止,就是令众生依止的善知识有四种人。《佛学大辞典》判这四依各有不同,印度天亲菩萨判的都是地上菩萨,初地菩萨为初依,六地、七地菩萨为二依,八地、九地菩萨为三依,十地菩萨为四依。这一句是说:这四种依止之人,圭峰禅师是其中一种,一定是地上菩萨。裴休是推论,因为他没有超过圭峰禅师,不能印证他的地位,只是赞叹之辞。

  「或净土之亲闻乎」,释迦如来在大光明藏清净国土说《圆觉经》,除了十二个大菩萨为首,还有十万个大菩萨都在那儿听。圭峰禅师《圆觉经》注解作得这么好,或许圭峰禅师在大光明藏清净国土,亲自听过释迦世尊说《圆觉经》?「何尽其义味如此也」,否则怎么他作的注解,把《圆觉经》的义理都说尽了,不是地上菩萨,说不了这么好;不是净土亲闻,说不了这么完备。

  或曰:道无形,视者莫能覩,道无方,行者莫能至,况文字乎,在性之而已,岂区区数万言而可诠之哉!对曰:噫!是不足以语道也。前不云乎?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者圆觉也。

  这是假设有人提出反面的道理来问,因此答复他。是文章的作法,起承转合的转,不转,赞叹完就结束了,文章不起波浪,就像海水要起波浪,看起来才雄伟,所以假设问答转开来,增加文章的气势。

  「或曰:道无形,视者莫能覩」,有人问:真正的大道,是无形之法,要想看,谁也看不见。「道无方,行者莫能至」,道究竟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你走不到道的地方,因为大道没有方向,你怎么能走得到?「况文字乎」,何况文字是文字相,你用文字怎么能见到道?「在性之而已」,「性」是指悟,你得开悟,悟道,你就走到了;悟道,你就见道了。「岂区区数万言而可诠之哉」,「区区」是少少,圭峰禅师作的注解,不过只有几万字。研究这几万字,就能把佛的大道诠表出来吗?道无形、道无方,必须要亲悟实证才可以,这几万文字怎么能把道诠表出来?

  「对曰:」假设有人回答,「噫!」是慨叹之词。「是不足以语道也」,你认为你说得很高,实际你不高,不值得跟你说真正的大道。「前不云乎?」我前面讲的,你没有听到吗?「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者,圆觉也。」引证前面说过的话,这在文法上叫合,前面说的话,后面要照应到,要首尾呼应,这是作文章的方法。圆觉是「统众德而大备」,德无不备曰圆,要是少一点,不叫圆满功德。「烁群昏而独照」,照是觉照,独独显出圆觉的光明,能觉照一切众生,远离黑暗,这就是圆觉的智果。

  盖圆觉能出一切法,一切法未尝离圆觉。今夫经律论三藏之文,传于中国者五千余卷,其所诠者何也?戒定慧而已。修戒定慧而求者何也?圆觉而已,圆觉一法也。张万行而求之者何?众生之根器异也。

  「盖圆觉能出一切法,一切法未尝离圆觉。」圆觉是一切法的大本,一切法的母亲,它能生出一切法。这里呼应前文「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一切法都不能离开圆觉。「今夫经律论三藏之文,传于中国者五千余卷」,「今」是指唐朝,到宋朝刻版的时候,佛教经典传到中国有五千零四十八卷。「其所诠者何也?」五千多卷经、律、论,所诠表的是什么义理?「戒定慧而已」,经是诠定,律是诠戒,论是诠慧。三藏十二部,佛的三无漏学,讲来讲去诠表的义理,不出戒定慧三个字。「修戒定慧而求者何也?圆觉而已,圆觉一法也。」修戒定慧求的是什么呢?持戒修定,启发智慧,求的就是圆觉,圆觉只有一个法,没有二个法。

  「张万行而求之者何?」三藏十二部经律论,说的修行方法有六度万行。用一种法去求就好,为什么要扩张成万种行门,来求一个圆觉法,这是什么道理?「众生之根器异也」,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需要有万种行门。

  然则大藏皆圆觉之经,此疏乃大藏之疏也。罗五千轴之文,而以数卷之疏通之,岂不至简哉!何言其繁也。及其断言语之道,息思想之心,忘能所,灭影像,然后为得也,固不在诠表耳。

  「然则大藏皆圆觉之经,此疏乃大藏之疏也。」然而《大藏经》就是圆觉之经,一切经、律、论说的都是圆觉。圭峰禅师注解《圆觉经》,就是注解全部《大藏经》。「罗五千轴之文,而以数卷之疏通之」,收罗五千零四十八卷大藏经,总说五千轴,圭峰禅师《大疏》三卷,《大钞》十三卷,《略疏》二卷,《小钞》六卷,把大藏经都疏通了。「岂不至简哉!何言其繁也。」我觉得太简略了,怎么还嫌繁多,你把这几卷《圆觉经》的注解看懂,全部《大藏经》都懂了。

  「及其断言语之道」,要离文字相,开口即错,不许开口、不许说话,言语之道断。「息思想之心」,动念即乖,你动个念头就错,有思想的心,都不是圆觉,就是断言语之道,息灭思虑之心。「忘能所」,空掉能证的智慧、所证的圆觉。你一开口,就有能有所,有能解有所解;你一动念,就有能有所,有能念就有所念,要把能所二字忘记。「灭影像,然后为得也」,你说出来是语言相,你心里动念所想的,叫六尘缘影,是心缘相,要熄灭六识落的影像,才能真正悟得。「固不在诠表耳」,所以圆觉不在文字的诠表,还是要亲证实悟!

  呜呼!生灵之所以往来者,六道也。鬼神沉幽愁之苦,鸟兽怀獝狘之悲。修罗多瞋,诸天正乐。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人而不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呜呼!」再加一个惊叹!「生灵之所以往来者,六道也。」生灵就是凡夫,凡夫往来生死有六条道路,这六条道路谁能修行呢?「鬼神沉幽愁之苦」,「鬼神」包括地狱、饿鬼两道,「沉」者沉沦,「幽」者黑暗。「愁」者忧愁。沉没于地狱、饿鬼两道,幽暗忧愁,苦无间断,没有办法修行。「鸟兽怀獝狘之悲」,「獝」音「ㄒˋㄩ」,鸟惊飞也。「狘」音「ㄒㄩˋㄝ」,兽惊走也。「獝狘」是惊苦的意思。「鸟兽」包括一切畜生道,畜生心里常常怀着惊苦之悲,除了家里饲养的,主人保护它,它的惊苦之悲少一点。山上的野兽,弱肉强食,大的吃小的,活到哪一个时辰都不知道。比如突然来了一只老虎,大家拼命地逃,被抓住就被吃掉,一切畜生道,常怀惊苦之悲,怎么能修行办道呢?所以三恶道的众生不能修行。

  「修罗方瞋」,三善道的众生,阿修罗道一天到晚动瞋恨、发脾气,怎么能修行呢?「诸天正乐」,天上的众生,正在享受五欲之乐,怎么修行?拿人来说,富贵的人修道难,做了大官,发了大财,他的乐事太多,从早到晚排满节目,忙得团团转,天快亮才回来,他怎么能修行?人中有人中阿修罗,欢喜发脾气、动瞋恨,譬如土匪流氓怎么能修行?所以六道里面,有五道众生不能修行。

  「可以整心虑」,人是凡夫有妄想,但可以整理妄想心,不应该打的妄想不打。应该想什么?「趣菩提」,应该趣向于菩提大道。「唯人道为能耳」,只有人道才能做到。由此我们知道:诸佛为什么要示现于人道?天道高,他为什么不示现天道?因为天道众生的乐事太多,忙得不可开交,怎么能整心虑、趣菩提呢?譬如生到欲界第二层天——释提桓因,夫人有九十亿之多,他得显神通分身变化来应付九十亿位夫人,光享受女人就忙得不可开交,怎么能修行呢?所以六道众生,三恶道苦得不得了,三善道,阿修罗瞋恨多,诸天忙享乐,只有人道可以学佛法,可以修行。

  「人而不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这是感叹之词,极力劝众生:你可以研究佛法,可以修行,为什么不修行?你不修行,我简直没有办法啊!

  我时常劝勉同学,要好好发菩提心,佛法不兴,等着你兴;众生没有人度,等着你去度。你可以兴佛法、度众生,你不去做这些事,我有什么办法?社会上每一个众生都得求生活,天天为生活忙得团团转,在外忙了一天,回家疲乏得不得了,哪有时间研究经典?哪有时间修行?我们出家难得有闲之身,上不养老,下不养小,在大众饭锅里吃饭,不会挨饿,可以看经,可以修行。你不去看不去修,把宝贵时间空过,不是对不起自己吗?我们学佛法,有法乐,跟五欲之乐,不可同日而语,你为什么不求法乐,你得道不是很快乐吗?

  休常游禅师之阃域,受禅师之显诀,无以自效,辄直赞其法,而普告大众耳。其他备乎本序云。

  「休常游禅师之阃域」,「阃」是门槛。「阃域」,犹言门下。我裴休常常游历于圭峰禅师的道场。「受禅师之显诀」,「显」,显明,「诀」,要诀,表示不是密宗的秘诀,是显教的要诀,我接受禅师开示显明要诀之法,学佛法最要紧的道理。「无以自效,辄直赞其法,而普告大众耳。」「效」,报效。「辄」作「乃」字解,于是也。我没有法子报效禅师的法恩,于是直接赞叹他作的《圆觉经》注解,给大家知道。这样算是稍尽绵薄之力,报效了禅师。「其他备乎本序云」,其他的道理,你去看圭峰禅师作的《大疏》本序。

  这篇序是一篇古文,你听懂了,把它读一读,越读越有滋味,得到快乐,这叫法乐。古文跟白话文不同,读白话文,好像吃甘蔗,咬一口,觉得非常甜,可是越嚼越不甜,嚼到最后剩渣子,非把它吐出来不行。读古文,文句很艰涩,好像吃橄榄,往口里一含,涩涩苦苦,可是越嚼越有滋味,嚼到最后舍不得吐出来,把它嚼碎咽下去,这篇古文听懂了以后要读,读的时候,要高声朗诵,自然得到法乐。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上

  现在开始讲《圆觉经》正文,先讲题目,「大方广圆觉」,「圆觉」是法,「大方广」是义、义理。圆觉一法,含有「大方广」三种义理。你们听过《大乘起信论》,知道义有三大:体大、相大、用大。

  「大」是体大,《大乘起信论》的注解,怎么解释体大呢?「大者当体为名」,不是比较的大,不是对着小叫做大,对着小叫大,是比较的大,大外面还有一个小,那个大不是绝对的大。「大者包含为义」,一切法都在这个大里面包含着,大外面没有法,才叫绝对的大。这个大的法体圆觉,就是《大乘起信论》上讲的真如,也就是《大般若经》讲的实相般若,名字不同,本体只有一个。这个体大,包含一切法,按时间上讲,包含过去、现在、未来,竖穷三际;按空间上讲,包含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横遍十方,无不包含,所以叫做体大。

  「方」是「相大」,什么相呢?功德之相。功德之相最方最正,「方」者正也。「正」者,大体之中,所有的功德之相,不偏不斜,所以是方正之相。

  「广」是「用」大,三世诸佛,都依着圆觉而成佛;三世菩萨,都依着圆觉修行,而证得菩萨的果位;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将来转凡成圣,了生脱死,还是依着圆觉,这都是圆觉的妙用。你听过《大乘起信论》,它有内熏、外熏的功能,叫你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结果你断烦恼、了生死、成菩提。「用」,就是《大乘起信论》上真如的妙用,这里指圆觉的妙用,其用「广」,能普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这个用不是很广吗?

  「圆觉」二字,裴休序文:「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圆满觉性叫「圆觉」,圆满觉性,其体甚大,其相自方,其用最广,所以叫做「大方广圆觉」。

  「修多罗」,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叫「契经」,即「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契」者合也,佛说的经,跟十方诸佛所说的道理都相合,与众生的根机也相合。

  有人叹说:「佛经虽然好,可是难懂!我的业障深重,我的根机不够!」那是你自暴自弃,你听佛经了吗?你研究佛经了吗?人家讲经你不听,听了不研究,怎么能合你的根机?孔子的门人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冉求说:夫子的道太好了,我真是喜欢,只是我的根机不够啊!孔子呵斥他,你半途而废,还没有开步走,先说自己走不动,这叫划地自限。你自卑自贱,本来可以学,你不学;本来可以成佛,你不成,你不为,孔子没有办法,释迦牟尼佛也没有办法!你不听,听了不用功,叫你看注释你不看,送你注解,你还嫌啰唆,不是太对不起自己吗?佛经不会看不懂,如果大家都看不懂,就不会在世界上流通,就不叫契经。看不懂,是你没有看,没有听,听了不研究才不懂,所以你不要自暴自弃。你看别人想出家,生多少气、生多少烦恼,出不了家。你难得有出家的因缘,怎么说你善根不够呢?出家有几个人能到佛学院天天听佛法?你既然到了佛学院,天天听佛法,不是善根深厚吗?你不好好研究用功,不是太对不起你的善根吗?你善根深厚,不要说你的善根浅薄;你的业障不重,不要说你的业障太重,那都是推卸责任的话。

  「了义」,是究竟的义理,佛说的法,应众生之机,有究竟之义的经,有不究竟之义的经。比方众生没有出三界的根机,佛先度他出三恶道,告诉他先修人乘、天乘,但是人乘、天乘之法,不是究竟之义,因为没有出六道轮回。有的众生感觉到生死苦,发心了生脱死,脱出轮回,但是劝他发菩提心度众生,发不起来,佛就跟他说二乘法,把他度出六道轮回,了脱分段生死,实际还是不出了义,因为三界以外还有变易生死没断,不是究竟之义。所以大乘法,才是了义经,但是大乘里面,还有权巧大乘、真实大乘。权巧大乘之法,义理还不究竟,要真实大乘之法,义理究竟,才叫了义经。四依法里面有一句:「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我们要依靠经典来研究佛理,要依了义经,不要依不了义经。

  「经」字,就是梵语「修多罗」,翻成中国话叫「契经」,因为中国人说话爱简略,为迎合众生根性,把契字略掉,单说一个「经」字。这个题目,上面「修多罗」三字,是指一切经。下面的「经」,是指《圆觉经》,指这部了义经。「修多罗了义经」,是一切经中的了义经。

  究竟了义的大乘经很多,《圆觉经》是其中的一种,经题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共十一字,上面「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十字是别名,下面「经」字是通名,通一切经,《华严经》《法华经》都叫经。上面十字是所诠之义,下面经字是能诠之文,由能表诠的经文,所诠表的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的义理。

  「卷上」,《圆觉经》分成卷上、卷下两卷,先讲卷上,经题讲完了,再讲人题。

  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

  「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唐」是指唐朝武则天的时候。「罽宾沙门」,有个罽宾国的沙门,罽宾国,是西域的国名,即今新疆喀什米尔一带。印度分成东、西、南、北、中五印度,罽宾国属于北印度,梵语「罽宾」,中国话翻成「贱种」、「阿谁入」。释迦佛涅槃以后,度众生最多的是末田底迦尊者。他到处行脚游方,发现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周围都是山,中间一大片平原,像莲花的形状,感觉那里是开道场修行用功的好地方。末田底迦尊者心量广大,发愿要建立五百个大道场,古时候交通不便,建立道场,要开荒建筑,要搬运材料,那地方太偏远,找木匠、泥水匠,非常不容易。印度的种族区分严格,贵族是贵族,贱种是贱种,贱种都属于奴隶,可以拿钱买。末田底迦尊者买了许多贱种,运到那里开荒建筑,把道场建成功,让出家人在那里修行用功。贱种人没有出家,结婚生子,于是那里人口越来越多,可是完全是贱种,别的国家瞧不起他们,所以给他们取名为「罽宾」。可是他们很有自信,认为国家非常险要,四围都是山,哪一个国家也打不进来,所以自称「阿谁入」。

  梵语「沙门」,翻为中国话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是出家人的通称。翻译这部经典的人,是出家人,所以称沙门。在印度,外道出家人也叫沙门,释迦佛的弟子,称「沙门释子」,拣别不是外道沙门,中国的外道不称沙门,所以不必加释子二字,称沙门就知道是释迦佛的出家弟子。

  我常常劝勉同学发菩提心,观众生苦,你观察出家人也是众生,但很多不懂佛法,不是太苦恼了吗?你要发菩提心教化他们。现在台湾出家人不少,出家就是呷菜(台音),所以出家人叫呷菜人,呷菜没有错,可是不知道还应该做什么事,有的甚至连沙门的意思也没有听过,你愿意修行才出家,结果不知道应该做如何修行,不是太可惜了吗?所以佛经不能不讲,不能不听。出了家呷菜,在家居士也呷菜,你跟他们有什么不同?你出了家修戒定慧,还要注意「勤」字,勤是精进,要精勤地修戒、修定、修慧。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分三大科:戒学、定学、慧学。你持戒,要精进地持戒;修定,要精进地修定;求智慧,要精进地求智慧,这样就有事情做了。精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先把贪瞋痴息止下来,再把它灭除掉,你不是了生死、成佛道了吗?有人认为沙门的含意,他老早就懂了!但是他听到心里没有?没有听到心里,没有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听了等于没有听一样。戒定慧怎样修?贪瞋痴怎么息灭?历代祖师给我们订了早晚两堂功课,就是修行方法。你依着早晚课随文作观,就是真正的修行。你把两堂功课做好,还能犯戒吗?你天天晚上念《八十八佛忏悔文》,业障都无法忏悔清净,还敢犯新的戒吗?你持戒清净,就会修定,自然就开智慧。但是现在仍然有不少出家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早晚课?认为这是常住的公事,不晓得这两堂功课,正是教我们修行的方法。不懂得道理,天天早上四点钟,打了早板跑到大殿来,一边念,一边打妄想,不打妄想就打瞌睡,不是冤枉吗?所以作早晚课,要随文作观,息灭贪瞋痴。烦恼各有偏重,你自己回光返照,你的贪烦恼重,要对治贪烦恼;你的瞋烦恼重,要对治瞋烦恼;你的愚痴烦恼重,要对治愚痴烦恼。有人说:「我的个性就是这样!」你的个性是凡夫,随你的个性走,就走到三恶道,你何必学佛?何必出家呢?所以你要改过自新,对治你的贪瞋痴。我给同学开导了二、三年,你是顿超的根机,不必我讲,要是跟我差不多,是渐次的根机,你得反省:我学了一年,我的贪心很重,是不是比去年轻了点?我的瞋恨心很重,是不是比去年轻了点?轻了点,你就进步了;依然故我,要大生惭愧!所以不讲经,大家不懂沙门;不听经,不了解沙门,出家人该做什么事都不知道。你学会讲整部经,可以跟众生结缘,不会讲整部经,只讲沙门二字,一样可以弘法。譬如你到一个寺院,没有信徒,都是出家人,他们请你讲开示,你就依着上文讲沙门二字的意思,就是一篇很好的开示。

  「佛陀多罗」,出家人都叫沙门,这位沙门叫佛陀多罗,「佛陀」是觉,「多罗」是救,叫觉救,取此名就是上求诸佛觉道,下救一切众生,就是菩萨的意思,这部经是他翻译的,以上把人题讲完。下面正释经文。

  正释经文

  解经的方式,天台宗是五重玄义,贤首宗是十门分别,前八门是悬谈,第九门是总释名题,第十门是讲解经文,十门分别,实际只有八门。圆瑛法师的《讲义》,为了便利初学,把第九门总释名题,列为第一门,先解释题目,让大家了解《圆觉经》的大意,再讲八门悬谈。还没开讲,我就把《讲义》发给同学先看,诸位分科可以看《讲义》。分科判教,悬谈里面有一门叫「所被机宜」,这本经的教义深浅到什么地方?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是应机说法,有浅有深,结集经藏的弟子,将释迦佛讲的道理结集出来。中国研究佛经,天台宗、贤首宗研究得最好,每部经都照着深浅的义理,判属于哪个教?天台宗判四教:藏、通、别、圆;贤首宗判五教:小、始、终、顿、圆。《圆觉经》,华严宗第五祖圭峰大师判的教最标准,圆瑛法师也是依着他的教判的。《圆觉经》判成顿教大乘,兼摄有渐教,顿是顿超,渐是渐次。最高深的道理,是顿超法门,可是里面含有渐次法门。光说顿教,恐怕摄机不广,顿教的根机,得了利益;不是顿教的根机,就不得利益,所以也有渐教的道理在里面。

  顿教大乘,不是小始终顿圆的顿,诸位听过《贤首五教仪开蒙增注》,小始终顿圆的顿,是专摄中国顿教禅宗,不谈法相,不讲次第,一超直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圆觉经》讲的是顿超的道理,所以叫顿教大乘,但并不是中国禅宗,开口即错,动念即乖那个道理。圭峰大师判《圆觉经》为顿教,是属于《华严经》圆顿大教的「顿」,《华严经》是圆教,圆教里面也有顿教、顿超的意思,不是禅宗不许开口的顿。古人解释,《圆觉经》等于略本的《华严经》,归于圆教。《华严经》判为圆教,但是《华严经》太广太多,《圆觉经》很简略,和《华严经》讲的道理一样,等于略本华严。《圆觉经》含有一真法界的道理,一真法界里面具有四个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的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华严经》是以一真法界为体,一真法界里面具有四法界,所以《圆觉经》等于略本华严。诸位学教,当然将来要学《华严经》,现在讲《圆觉经》可以引你入于圆顿大教之门。你能把《圆觉经》圆顿大教的道理,摄持到心里,将来研究《华严经》大有帮助。

  现在开始讲《圆觉经》正文,每一部佛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大科,序分又分为证信序、发起序。证信序就是六种成就,每部佛经一开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那一段经文,就是六种成就,佛讲一部经,得有六种因缘才能成就,所以六种成就是佛教哲学的大要。现在先讲证信序,先消文后释义。

  如是我闻,

  「如是」,是信成就,信顺之词,你不信顺,就不能研究佛经,也不能了解佛理,要有信心才能成就。最浅显的解释,「如是」是指法之词,就是指着这部《圆觉经》。「我闻」,「我」是阿难尊者自称,「闻」是亲耳所闻,这部《圆觉经》是我阿难亲从佛闻,这叫闻成就。「如是我闻」这一句包括二种成就,有了信心不多听经,也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所以信了以后要闻。小乘的经藏,是阿难尊者结集;大乘的经藏,依据佛教的历史,是文殊师利菩萨把阿难尊者,带到铁围山结集,这个时候阿难尊者换名字叫阿难海,海是赞叹之词,就是平常知道阿难尊者是小乘阿罗汉,到结集大乘经典的时候,才知道他是大菩萨。阿难海尊者的智慧,广大甚深等于海。

  一时婆伽婆,

  「一时」,不能分年月日,其原因:一、印度的时间,跟中国的年月日不同,不能翻。二、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说法,并不是一个时间把一部经讲完,比如《法华经》讲了八年,同一期间,佛也讲其他经。等到结集经藏的时候,《法华经》一类都结集到《法华经》。《圆觉经》也是如此,所以不能定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说的。尤其讲大乘经典,更是玄奥不可思议,到铁围山结集经藏的时候,是什么年月日?说出来你也不知道,而且越说越费解释,所以结集经藏的阿难尊者,及当时诸大菩萨、阿罗汉有大智慧,不写年月日,只写「一时」二字。

  「一时」,就是师资道合,说听究竟,这一个时间。师,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资,是听法的弟子。释迦佛要说法,弟子要听法,师资之道相合,这个时间还不圆满,要说听究竟,说法,说究竟;听法,听究竟,一时才圆满,这是时成就。

  「婆伽婆」,与别部经不同,别部经都称佛,《圆觉经》翻译为婆伽婆,有其他经翻为婆伽梵,这是因为梵音轻重不同,翻出来不一样。因为有东、西、南、北、中五印度,南印度的法师,跟北印度的法师传过来的梵音不同,就如现在南美的人跟北美的人,讲的英文不一样。依照《讲义》的解释,婆伽婆具有六种义理:

  一、   自在:佛称为婆伽婆,得了自在,不为烦恼所障,生死所系故。

  我们众生怎么不得自在?系缚于生死,你活到一定岁数就得死,死了以后还得生,你想不生还不行,生了以后还得死,死了以后还得生,自从无始以来,就被生死之法系缚住了,哪来的生死?被烦恼所障。烦恼是生死之因,生死是烦恼之果,你动了贪瞋痴,就发动身口二业,身体造身业,口里造口业,造了业,就是生死之因。哪来的生死之果呢?是你自己造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不动烦恼,不会造生死之业,生死根本就不会系缚你。凡夫愚痴没事找事,没有烦恼要动烦恼,不该造业要造业,造了业,业怎能饶你?业是业因,厉害得很,谁叫我们流转生死呢?既不是上帝,也不是阎罗王,是我们自己造的业。业力不可思议,你看《地藏经地狱名号品》:「业力深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业的力量大得很,怎样大呢?须弥山很高,它比须弥山还高;大海甚深,它比大海还深。这两句是形容词,直接讲到业力,能障碍圣道,你想修行,它叫你修不成功。现在学了佛法,发了道心,你修修看,修不成功,不是这个障碍,就是那个障碍,谁障碍你呢?你自己的烦恼障碍,障碍就不自在了。所以婆伽婆具有六种义理,第一、自在,我们都要听到心里,启发你的道心,要好好求忏悔,不要被业力所转。我们凡夫最苦恼的是起我执,我要这样,我要那样,一点作不了主,那是你的烦恼叫你这样,你就得这样;叫你那样,你就得那样。所以你随时要起观照,我们凡夫苦恼,一点不得自在。佛叫婆伽婆,因为他得了自在,三界以内的烦恼断掉,三界以外的烦恼也断掉,烦恼障碍不住他。生死因断,没有生死苦,没有三界以内的分段生死,也没有三界以外的变易生死,不为生死所系缚,得了自在,这是得真正的法乐。你们听佛法,听了二、三年,光听到耳朵里不行,一定要听到心里去,随时激发自己的道心。道心不发起来,天天被烦恼所障,生生被生死所系缚,永远不得自在、不得解脱。

  二、   炽盛:身光之与智光,炽然照耀故。

  炽盛就是光明茂盛的意思,哪来的光明呢?佛的身体都有光明,叫身光。佛的心换个名叫「智」,他的心也放光,心的光叫智光,身光与智光炽然照耀,这是婆伽婆第二种意思。凡夫本来具足有般若智慧,《大乘起信论》讲,人人都有真如,真如自然具足,有大智慧光明,但是被业障障碍住了,心里的智慧光明发不出来,身体上的光明也放不出来,放的是业光。有天眼的人,看见业障重的人,头上冒黑烟,那就是业。他尽造恶业,当然冒黑烟。他怎么不冒白光呢?白光属于智慧,他没有智慧,怎么冒出白光?所以众生可怜,本来有的智慧光明放不出来,可是婆伽婆身光与智光,常常炽然照耀。

  三、   端严:具足微妙相好,端正庄严故。

  应化身佛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二种随形好。《大乘起信论》讲,报身佛不能按数目字讲,按无量来形容,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好有无量庄严。我们业障重,报身佛看不到,应身佛也看不到。应身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端正庄严,应身佛的相并不稀奇特别,他是转轮圣王的相,示现于人间,是人的相。他的五官都长得端正庄严。我们现在转人的相,三十二相一相也没有,因为没有一个地方端正庄严。看着像人,实际够不上人的相,应该生惭愧。婆伽婆是报身佛的相,端正庄严,具有端严之义。

  四、   名称:名闻普遍十方,称扬无尽故。

  名是名闻,称是称扬,有大名称,十方世界都听到他的大名,而且都称扬他的功德。你天天念的《阿弥陀经》,六方诸佛都在赞叹释迦牟尼佛,因为释迦佛的大名闻到六方佛那里,这叫大名称。这里得料拣一下,马鸣菩萨说:「非求世间名利恭敬」,不求名、不求利、不求恭敬。怎么这里求名呢?你弄错了,释迦佛的名不是求来的,名者实之宾,名声是真实功德的宾客,你得到真实的功德,自然会有名,不是我们凡夫求名求利求来的名。现在我们学法师一定要打破这三关,你只要认真学法师,认真讲给众生听,你天天讲,年年讲,越讲越好,自然大家都知道你的大名,虽然没有名闻十方世界,可能这个小地球都知道你的名。名是求不到的,你越求名越糟糕,因为你没有真实的功德、本事,硬要这个假名字,别人非诽谤你不可。你越求越没有名,而且名字越大越挨骂,所以你只要脚踏实地求解求行、讲经说法,功德做到了,名自然就大起来。

  五、   吉祥:威德冥加显护,消灾灭罪故。

  婆伽婆的功德大,就怕众生没有善根,你要是有点善根,听到佛的名,念念佛、拜拜佛,你就能得到吉祥的利益。怎么得到吉祥利益?消灾,你的灾难就消了;灭罪,你的罪就灭了。冥加显护,你不晓得怎样就把灾消了,把罪灭了,是佛加被,你没看见,这叫冥加。有时候很显明,你会觉照出来,你要是善根深厚,会见到佛现相给你说法。虽然不能见到佛,你也会很明显的感觉到是佛加被你,不是佛加被你,你的灾难不能消,你的罪不能灭。

  有人学了佛法,不求佛,去求外道、求神鬼。现在是末法时代,很多魔都混到佛教里来。现在台湾大家生活都提高,但是人总有不满意的地方,大家做生意都赚钱,但有人做生意没赚钱,这就是共业之中有别业。他不学佛法,不知道好好求忏悔,多念佛、多拜佛。他要去问因果,听说谁能未卜先知就去问。有人说他是古佛再来,有一万八千多年,释迦牟尼佛才两千多年,你看他有多高,轰动了全台湾。他住在高雄,台北的信徒就去问他,他说他比释迦佛还大,问他因果,问完了,临走送你西方三圣佛像,要三万块钱。规定阴历初一、十五去缴钱,不缴你家里出了事不要找他,这一句话吓死人,你回来心慌了,你一定要出三万块钱,不然家里会出事。本来做生意赔了钱,才跑到高雄找他问因果,反而要出三万块钱给他。佛教弄到今天这样,能怪魔王吗?只怪我们不发心讲经,大家发心去讲因果报应,就不会有人假藉神通骗人。最吉祥的是佛,你求佛、拜佛、念佛,就消灾灭罪。

  六、尊贵义:乃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故。

  在天来说,欲界六层天、色界十八层天,都没有佛高,所以佛是天中之天。世间的圣人,我们佛教不承认他是圣人,都是凡夫,因为他不出三界。佛教讲的圣人,超出三界,包括小乘圣人:声闻、缘觉;大乘圣人:三贤、十地、等觉、佛。不但声闻、缘觉没有佛高,纵然证到十地圆满,等觉菩萨,也没有佛高,所以佛是圣中之圣,佛为世出世间之所尊,因此简单翻译为世尊。

  婆伽婆具有这六种义理,其他的经很少翻译为婆伽婆,都翻作佛,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婆伽婆具六种义,含多义不翻。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六种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婆伽婆」,是主成就,其他经翻成佛,是说法的主人。下面讲处成就,讲经得有处所,得有讲堂,《圆觉经》跟其他经不同,是在净土讲的。「神通大光明藏」,即是圆满觉性,也就是真如妙性。「三昧正受」,梵语「三昧」,中国话翻成「正受」,正受者不受一切诸受。受者领纳为义,领纳心外的境界,有能受有所受,大别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入于三昧的境界,不受一切诸受的境界,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统统不领纳。「三昧」又翻译成「正定」,「三昧正受」,是梵华并举的名词,三昧是梵语,正受是华言,就是入了三昧,入了大定。三昧是通名,别名很多,《圆觉经》是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神通」是神妙莫测,通达无碍。佛的境界,不但凡夫、二乘人猜测不到,菩萨也猜测不到,因为他通达无碍。这个时候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大定,大光明藏统统光明,没有黑暗的境界,因为他三界以内、三界以外的烦恼断尽;三界以内、三界以外的生死了脱。烦恼生死是黑暗的境界,他烦恼断尽、生死了脱,没有黑暗境界,完全是大光明藏,这大光明藏神妙莫测、通达无碍,等觉菩萨还不知道,唯有佛才能知道。

  这里要注意「入」字,我们平常修定,入不了定;等到入了定,想出定出不来,等你功夫练得自在,要入定就入定,要出定就出定,但是有出入之相。佛入定是不入而入的入,没有出入之相的入,佛入定是菩萨看见的,在佛本身没有入、没有出,因为佛是行、住、坐、卧常在定。你们听《楞严经》,楞严大定就是这样,佛行、住、坐、卧常在定,没有什么时候不在三昧之中。既然常在三昧之中,还入什么三昧?这里的入,是大菩萨看见的,还有出入之相,就等于应化身佛有生死之相,四月初八,摩耶夫人在蓝毗尼园手扶无忧树,从右胁生出太子,是生;讲经说法到了八十岁,到双林树下入涅槃,是灭。生相、灭相是凡夫二乘人看到的,其实佛没有生灭之相。

  「一切如来光严住持」,一切如来的智光庄严,能安住任持,不失不坏。不是释迦佛才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佛佛道同,一切如来的光明庄严,都住持此三昧,就是与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相同,平等无差别。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释迦佛住的神通大光明藏的三昧,就是我们诸众生的清净觉地,《大乘起信论》说:一切众生都有本觉,但是我们凡夫,本觉在哪里看不见,所以在理上讲,有本觉理体,《圆觉经》叫「觉地」,圆觉心地,圆觉心地并不是诸佛专有,一切众生统统有。「是诸众生」,不是少数一个、二个众生,是一切众生的清净觉地,所以这叫做顿教大乘。你要回光返照,悟到释迦如来入的神通大光明藏,就是我本来具有的圆觉心地,跟释迦佛无二无别,跟十方诸佛也无二无别,你就会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就会悟到你的圆觉心地,一下就放光,也是神通大光明藏,所以大乘经的要义叫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圆觉经》的要义,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是佛的圆觉妙心,佛的心跟众生的心没有两个样子,十方诸佛是这个样子,一切众生也是这个样子。可是你不会往这里用功追究,求个悟处,尽管具足清净觉地,不得妙用,还是苦恼凡夫。所以一定要好好追究,本来有个清净觉地,怎么不能悟出来,一旦贯通就悟到了。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寂灭者不生不灭,释迦佛成了佛,他身体入三昧,心也入三昧,但是没有身相,也没有心相。他入三昧,是无入而入,是平等的本际。本际者,本来的理体,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平等不二,叫做平等本际。

  「圆满十方,不二随顺」,有入三昧,就有出三昧的相,佛统统没有,平等无差别叫不二,于不二的境界是随顺的。我们的真心本来就遍满十方,但是众生在人道里硬起我执、法执,执着这个身体是我,把它越执越小,执着到这个臭皮囊里面,你把最后一念生相无明断尽,真心立刻遍满十方,与十方诸佛平等无差别。「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这四句是赞叹婆伽婆入神通大光明藏的境界。

  「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佛的清净国土,不是凡夫二乘的境界,也不是诸大菩萨的境界,佛的境界,是入神通大光明藏,在「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的境界之中,现出来一个清净国土。

  如来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依报的国土有四种:一、常寂光土,二、实报庄严土,三、方便有余土,四、凡圣同居土。拿如来的三身,配这四种国土。

  一、如来的法身,住在常寂光土。

  常寂光,常寂而常光,就是大光明藏,但是法身没有相,如来的身心不二,依正不二,并不是有一个正报的法身佛,依止常寂光的依报。我们凡夫研究道理有这个名词,实际佛的本际,没有正报,也没有依报。要研究他的正报,叫法身佛;要研究他的依报,叫常寂光土。法身无相,《大乘起信论》说:「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因此《地藏经》一开头,十方如来到忉利天,各遣侍者问讯世尊,佛与佛怎么不见面寒暄呢?因为佛与佛没有彼此身相迭相见,没有两个身相。

  二、如来的报身,住在实报庄严土。

  菩萨修六度万行,庄严净土,他有实报庄严,所以住在实报庄严土。如来的报身佛有相,是菩萨看见的,报身佛为度这些菩萨,也住在实报庄严土。

  三、如来的三身,不住方便有余土。

  二乘人修的是方便道,三界以内的烦恼已断,三界以外的烦恼没断,烦恼有余;三界以内的生死已了,三界以外的生死没了,生死有余。因为他们的根机不够,如来给他们说方便法门,修方便道,所以叫方便有余。又二乘人入偏空涅槃,以为所作皆办,具诸佛法,他们证了四果阿罗汉的无学位,生到方便有余土,再不要听,再不要学,佛摄受不了他们,所以如来的三身,都不去方便有余土。

  四、应化身佛,住在凡圣同居土。

  凡夫住在凡圣同居土,我们凡夫住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再分成六道:三善道、三恶道,佛、菩萨、声闻、缘觉四种圣人,也在三界以内随缘度化,所以叫凡圣同居土。有善根的凡夫,看见的应化身佛,是随类化身;二乘人看见的应化身佛,是在印度示现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但是二乘人证到无学位,入了方便有余土,不要亲近佛了,所以应化身佛,住在凡圣同居土。

  「于不二境」,如来的法身,住在常寂光土,「现诸净土」,现出实报庄严土来。「现诸净土」,叫处成就,是第五种成就。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

  第六种叫众成就,讲经要有听经的大众,有什么人听呢?「与大菩萨摩诃萨」,菩萨就叫菩萨,怎么叫大菩萨呢?因为菩萨有权教菩萨、实教菩萨,实教菩萨叫大菩萨。实教里面还有三贤、十地、等觉、妙觉,等觉是菩萨的最高位,叫摩诃萨,梵语「摩诃」是大的意思,「菩萨摩诃萨」是指大菩萨中的大菩萨。

  「十」在《华严经》表无尽,叫做事事无尽。「俱」是同在的意思,「十万人俱」,有无量数大菩萨聚在那儿听《圆觉经》。下面标出来首领的名字,这是众成就。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

  第一位文殊师利菩萨,梵语「文殊师利」,中国话翻成妙德、妙吉祥,他的功德最妙,因为文殊师利菩萨,虽然示现菩萨身,实际是七佛之师,在释迦牟尼佛座下示现大乘弟子,帮助佛弘扬教化,他的功德妙,所以叫妙德。因为他能冥加显护,消灾灭罪。多念文殊师利菩萨的名号,多拜文殊师利菩萨的相,就能消灾灭罪,所以叫妙吉祥。每一个菩萨都能消灾灭罪,为什么单独标举他?因为在声闻乘弟子之中,舍利弗智慧第一;在菩萨弟子之中,文殊师利菩萨智慧第一,智慧就是光明,你有什么灾难、罪过,见了智慧光以后就会消灭掉。所造的罪业,好像霜雪,阳光一出来统统溶化,所以独标吉祥之意。

  第二位普贤菩萨,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普是普遍,他是大行第一的菩萨,他的行门弥满法界,遍法界都是他行菩萨行的地方。位,是这位菩萨的地位。临,是临近。极圣,最极的圣人就是佛。他的地位临近最极的圣人,与佛只差一等,所以叫大行普贤菩萨。《华严经》上的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遮那佛,上首是文殊师利菩萨,下首是普贤菩萨,表大智、大行。

  第三位普眼菩萨,普是普遍,眼是眼睛。这位菩萨的眼睛,普遍观察一切众生,普遍救护一切众生,等于观音菩萨现千眼的意思。

  第四位金刚藏菩萨,金刚譬喻般若智慧,这位菩萨得到般若智慧,等于得到金刚宝藏。因为金刚能坏一切物,一切物不能坏金刚,得到般若智慧,能破除一切烦恼,一切烦恼破坏不了般若智慧,这位菩萨得到般若智慧,所以叫金刚藏菩萨。

  第五位弥勒菩萨,就是我们娑婆世界,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翻成中国话叫慈氏,是大慈弥勒菩萨。要是跟观音菩萨对照,观音菩萨是大悲观音,弥勒菩萨是大慈弥勒。

  第六位清净慧菩萨,清净慧也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中无妄染叫做清净。不是对着妄染之法叫做清净,本来清净,没有虚妄、染污之法,所以叫做清净慧菩萨。

  第七位威德自在菩萨,威严、功德都自在无碍。

  第八位辩音菩萨,怎么叫菩萨?你要利益众生才叫菩萨。怎么利益众生呢?弘法是菩萨的家务,利生是菩萨的事业。你出了家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还要弘法利生,得具足辩才,辩才有四种:法、义、词、乐说。

  一、法无碍辩:说世间法、出世间法,说法无碍。出世间法,说小乘法、大乘法,统统不起障碍,很自在,叫做法无碍辩。

  二、义无碍辩:每一个法相里面,都含有义理,说法相,解释义理,自在无碍。说世间法、出世间法,说得头头是道,叫做义无碍辩。

  三、词无碍辩:言词无碍,你要是前生前世有弘法的善根,说话很流利,就是词无碍辩的本钱,你学讲经说法最好,因为你口齿流利,说话咬字很清楚,叫做词无碍辩。假若你说话很笨,不要退心,练习多讲,讲多就流利了,这跟学唱赞子一样,最初结结巴巴唱不好,一唱就掉板,等唱久了,不是唱得很流利吗?跟学英文一样,你最初学英文,结结巴巴说不出来,等你说多了,自然流利,你讲经讲得流利,就叫词无碍辩。词无碍辩不是光说话流利,不但一种法相、一种义理,讲得滔滔不绝,重重无尽的道理,都要讲得流利。

  四、乐说无碍辩,就是你自己欢喜说,人家欢喜听。你讲得滔滔不绝,说话很流利,人家不爱听,不是冤枉费力吗?要讲众生欢乐听的道理。我的《佛堂讲话》十大愿王里面讲四种无碍辩,讲得很详细,你们可以参阅。

  具足四种辩才,就叫做辩音。佛有八种音声,我们要学佛的音声,讲经的音声,太粗气,不好听;太小声,人家听得费力,也不好听。音声要讲得不高不低,非常庄严。讲经不是讲笑话,不是聊天,讲的都是很庄严的道理。你讲得不庄严,听者不起尊重心,所以音声要庄严,合起来叫做八音四辩。佛是八音四辩,这位等觉菩萨虽然还没有具足八音四辩,但是也跟佛差不多,所以叫做辩音菩萨。

  第九位净诸业障菩萨,刚才讲婆伽婆,讲业的障碍力很大,你不把它消掉,它处处给你生障碍。菩萨用功修行,消业怎么消呢?先不造新业,再忏悔旧业,忏悔就依着《八十八佛大忏悔文》,那都是《华严经》的道理,你诚诚恳恳地念,过去的业都会消掉。《大忏悔文》五十三佛,出自《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三十五佛,出自《大宝积经》,合起来八十八佛,加上阿弥陀佛,实际是八十九佛,念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想想:念《大忏悔文》,什么业不能消?有人说:我念多少佛,业都不能消!那是你念得不够诚恳,而且不知道佛号含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你要诚诚恳恳依着《大忏悔文》来忏悔,无始劫来的业障都能净除,这位菩萨,是净除一切业障的菩萨。

  第十位普觉菩萨,自己普遍觉悟;觉悟众生,也是普遍觉悟。

  第十一位圆觉菩萨,圆满觉悟的菩萨。十二位法身大士,这是第十一位,依着《华严经》的道理,具足前面十位菩萨的功德。前十位大菩萨,每一位都有一种偏德,菩萨哪有偏心,怎么有偏德呢?因为他在度众生时,表现各有所偏,文殊师利菩萨偏于智慧,普贤菩萨偏于行门,把前面十位大菩萨的功德合起来,就是圆觉菩萨。

  第十二位贤善首菩萨,是最贤、最善、最第一的菩萨。

  「而为上首」,是诸大菩萨最上座的首领、大学长。

  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与诸眷属,皆入三昧」,这十二位大菩萨,各人都带来他的眷属,就是他教化的菩萨。前面说十万人俱,这里才说出来都是他们带来的眷属,统统入了三昧。

  「同住如来平等法会」,因为如来的法会,是平等无二的法会,菩萨还没有成佛,有差别就不平等,所以得入了三昧,才能跟佛平等同住法会。这个入是有出入之相,跟前面「入于神通大光明藏」,没有出入之相的入,不一样。菩萨有入相、出相,将来听完《圆觉经》还要出三昧。我们在讲堂听经的时候,你要把心定下来,不要打妄想、打瞌睡,就是入于平等法性,定下心来听,没有听不懂的。你一面听,一面打妄想,刚刚不打妄想,又打起瞌睡,我讲了一小时,你们瞌睡还没醒来,怎么听得懂?所以现在就学着:听经要定下心来,定下来就等于入了三昧,才能听得懂经。这些菩萨是十二位法身大士,当然可以跟佛同住平等法会,可是眷属非得入三昧不行,大家都入了平等之相,才能参加如来平等法会。

  序分分二科,讲到这里,第一科证信序,六种成就讲完了,下面第二科发起序,把《圆觉经》发起来。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于是」,就在这个时间。「文殊师利菩萨」,这十二位诸大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智慧第一,所以由文殊师利菩萨出来发起。在这平等法会之中,本来没有差别相,但是理不碍事,事相的礼节,还是不可废除。所以你学大乘佛法,学到偏空那一边,大错特错。理与事不相碍,你着了事相,学错;你着了空理,也是学错,所以既不可执着空理,也不可执着事相。这就是在平等空理的法会中,还是不废礼貌,请法有请法的规矩。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从他的本座站起。「顶礼佛足」,以自己最尊最贵的头顶,礼拜佛最卑最下的双脚,这叫做最敬礼。「右绕三帀」,匝就是圈,我们现在早晚课,要绕佛三圈,就是这个礼节,所以我们造佛殿,佛像后面一定要留空间,可以绕过去。日据时代,台湾被日本人占领,没有人讲佛法,大家只知道造佛殿,为使空间大,佛像都贴到墙壁,绕佛三匝的礼节就不能行了。

  「长跪」,其他经是右膝着地,单膝跪下来,这是佛的方便慈悲,因为两个膝盖齐跪不能持久,一个膝盖跪下可以持久,但是这里是平等法会,都是法身大士,两个膝盖都跪下,不会疲乏、腿疼,因为他没有执着身相。「叉手」,就是合掌,合掌有种种方式,把十个指头叉起来,叫合金刚掌,是坚固不坏的意思。还要记得规矩,十个指头叉起来,要叉得刚刚好,不能叉过头,现在只有学密宗的人,还有叉手合掌,我们显教只合掌不叉手。「而白佛言」,弟子跟佛说话叫仰白,表示恭敬,佛跟弟子说话叫下告。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大悲世尊!」世尊本来具足大悲大智,悲智双运。现在请法救度众生,表大悲之德,不称大智,而称大悲世尊。「世尊」,就是梵语婆伽婆,为世出世间之所尊,为九法界之所尊,所以叫世尊。

  「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诸来」,是诸方而来,「法众」,即闻法的大众。文殊师利菩萨不是为他个人请法,是为法会之中诸方来听法的大众请法。「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没有天生的释迦,没有自然的弥勒,如来最初跟我们一样是凡夫,也是修行成佛。「本起」,是根本发起,也就是最初发起。「清净因地法行」,如来现在成佛叫果地,在他最初发心叫因地,如来因地修行的是清净法门。如来最初发心修行的是什么法门?希望你能跟我们说说。如果没有文殊师利菩萨的大智慧,问不到这个根本问题。

  你们听过《楞严经》,你找不出因地法行,修的都是无益苦行。犹如饭的本因是米,米才能作饭,做成饭是果。你没有找到米,把沙子当成饭的因,蒸沙作饭,蒸到无量阿僧祇劫也不会成饭,因为沙子不是饭的本因。所以外道修行叫无益苦行,苦得不可开交,结果吃了苦还不能成佛,因为他找不到成佛的因。我们佛弟子出家,今天修、明天修,乱修一气,叫盲修瞎练,不得利益的苦行。尤其台湾佛弟子,根本不知道怎么修,只求吃素吃得清,才叫修得好。台湾有些佛门里面的外道,着相着得厉害,吃苦菜,苦不苦呢?真苦,他连饭都不吃,南部还有吃地瓜的,要是吃地瓜能成佛,那不是很容易吗?结果苦是苦,不得利益,因为没有找到成佛的本因。这个很要紧!所以诸位同学要庆幸自己,你有善根,上能仁佛学院,听了大乘经典,跟你讲这些道理,你要认为是稀有,闻所未闻。不然你发了道心,天天在那儿修,你没有找到成佛的因行,结果不会成佛。

  文殊师利菩萨问法,因为法会的大众,发大乘心,要修大乘行,一定要知道如来当初在因地,用的什么行门?找到成佛的正因,才能得到成佛的正果。四圣六凡十法界,各有因果,三藏十二部,离不开因果二个字。不懂因果的人,开口就说我们迷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迷信呢?那不是玄妙之理,是事实问题,你看见西瓜好吃,你得种西瓜的种子。你种其他的种子,想结西瓜,怎么结得出来?你想吃豆,得种豆,才能得豆;你想成佛,得修成佛的正因。

  「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还有一个问题,《圆觉经》后面会讲到,修大乘行门的菩萨,修起来容易有:作、止、任、灭四种病,只有《圆觉经》讲菩萨这最细微的病,文殊师利菩萨问如来的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清净就是不许有修行的病出来,你着一点点相,就是一种病,我们发清净心,修行不要出病,请如来为我们说,就是为现在法会的大众而请。

  「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如来在示现的净土,与法身大士讲大乘佛法,我们怎么能得到利益呢?《圆觉经》是文殊师利菩萨替法会的大众请求的,他们在法会当时闻到《圆觉经》,就得到利益。《圆觉经》本来是在实报庄严土说的法,要结集起来流通到世间凡圣同居土。并且由正法流通到像法,由像法流通到末法,到末法时代还有发大乘心的众生,一学起了邪见,本来天天学佛法,实际在学外道。所以怎样能使末法时代的众生修大乘者,不堕落邪见,因为一起邪见,所修的行门都成无益的苦行。这是两种请求,一种是说给当时法会的菩萨听,一种是要流通到末世给我们听。这就是文殊师利菩萨,不但有大智慧,还有大慈悲,悯念末法时代的众生,所以后面佛就赞叹他善哉!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文殊师利菩萨请法以后,整个身体拜下去,身体有一个头、两只手、两只脚,叫五体,五体投到地下,这是倒身下拜。现在密宗西藏的喇嘛,还行这种礼,他们说我们拜佛,不是五体投地。这是因为佛法传到中国,当初佛教徒也是行倒身下拜,但是中国儒家讲究礼节,行的是屈身磕头,两个膝盖跪下来,把头磕到地下,叫曲身礼。佛教行倒身下拜是最恭敬,儒家说我们佛教不懂礼节,是在摔跟斗,毁谤我们,过去弘法的大德,为利弘法,顺应国情改行曲身礼。「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就是请法的语言说完了,再磕头顶礼请三遍,这是表示重法,最极的恭敬。

  讲到这里,把发起序讲完了,由文殊师利菩萨启请,把这部经发起来。发起序出来请法的菩萨,叫当机众。《金刚经》是须菩提尊者一个人请法,只有他是当机众。但是《圆觉经》分成十二章,有十二位当机众。

  圆瑛法师《讲义》的科文一定要看,科文不看清楚,经文的段落就分不开。科文就是那一段经文的纲要,你把科文记得,那一段经文的大意就记住了,所以你得把科文看清楚,看懂还要记到心里,下面接着讲正宗分。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谘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现在讲到正宗分,佛就答复文殊师利菩萨的问题,先答复他如来因地修的什么行门?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刚才说过,请法叫白,是仰白,佛讲法叫言,也叫告,是下告。文殊师利菩萨请法,世尊就告诉他。虽然佛是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这位当机者,实际是告诉法会的大众,也是告诉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善哉善哉!」很好啊!很好啊!佛连说两句善哉赞叹他,为何很好呢?你不但替现在法会的大众,请求如来的因地法行,而且还悯念末法时代求大乘的众生,不堕邪见,真是好上加好。

  「善男子!」叫当机者一声。「汝等」,佛说法虽然是跟文殊师利菩萨说,实际是跟与会的十万大众说法。「等」是等于其他十一位大菩萨,因为有十二位大菩萨请法,所以用汝等。「乃能为诸菩萨,谘询如来因地法行。」文殊师利菩萨为诸菩萨请法,乃至于下面十一位大菩萨,都是为诸菩萨请法。「谘询」就是请问,请问如来的因地法行,就是在本因地中所修的法门。

  「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你这位请法的菩萨慈悲无量,能悯念末法时代求大乘的众生,使他得正当的住持于大乘因地法行之中,而不偏堕于邪见。这里要料拣一下,如来、文殊师利菩萨都是发心平等,为什么单为末法时代的众生求大乘者说法?因为不求大乘的众生,佛菩萨度化不了,所以在末法时代,有求大乘的众生,叫他不要堕于邪见,你问得太好了!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谛者详审为义,详是详细,审是审实,你要详详细细地听,要实实在在地听。诸位同学,你详详细细地听,没有人听不懂;实实在在地听,听了不会忘记。你坐那里打妄想,你没有谛听,耳朵虽然听见法师在讲,呼隆、呼隆像刮风,怎么能听到心里去?所以听不懂,也不记得,既不详细也不实在。听法就要谛听,把心静下来,不要打妄想,一句一句听到耳里,听到心里,这样叫谛听。所以如来说法,先开示当机者,你要谛听,应当为你说;你不谛听,我不跟你说,说了冤枉费力气。

  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时」,是当时,就是世尊答应说法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奉如来的教命大生欢喜,文殊师利菩萨和与会十万大众都默然而听。默然而听,就是谛听。三业默然:口默然,不说话。身默然,身体要坐得端端正正,不要乱动。意默然,不要打妄想。身、口、意三业都默然,就是谛听,大家用功精进,恭恭敬敬地听。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

  「善男子!」佛称呼当机者是善男子。「无上法王」是佛自称,王者自在之义,于法自在,称为法王。这些大菩萨都于法自在,但是他们有上,初地菩萨上面有二地菩萨,十地菩萨上面有等觉菩萨,等觉菩萨上面还有佛,这叫有上的自在。成了佛叫做无上的自在,于一切法得自在,叫做无上法王。我们学得太少,讲这个法讲不通,讲那个法也讲不通,就是于法不自在。等你讲得通,但是讲得不圆融,有障碍,还是于法不自在。一直到成佛,才真正于法自在,称为无上法王。那么佛是不是赞叹自己呢?不是,是令众生对世尊起敬仰之心。

  「有大陀罗尼门」,梵语「陀罗尼」,翻成中国话叫「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门」是法门,法譬喻是个门,门者,能通出入之义,能够出入,才叫做门。佛的法叫法门,入此门,能得到自利;出此门,能利益众生,所以叫做法门。凡夫法有人天乘,二乘法有声闻、缘觉,菩萨法有权教菩萨、实教菩萨,这些法门都不是陀罗尼门,因为不能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总一切法,要说一个根本法门,一切法统统在这个法门里面。持无量义,这个法门能含摄无量的义理,叫做总持法门,叫做陀罗尼。「名为圆觉」,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叫圆觉。

  佛教八大宗派,其中有密宗,密宗所念的真言叫陀罗尼。譬如我们念的《大悲咒》,叫《大悲心陀罗尼》,它不能讲解,里面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学密宗的人尊重法,说密宗的陀罗尼,是最高的法门,令众生生信仰,说密宗比显教高明,显教尽是说名、说义。你懂得《圆觉经》这两句,就知道显密圆融,密是陀罗尼,显就叫圆觉。如来说法如果有二种法,有二、有差别,还叫平等吗?如来说的法是平等法门,在显教叫做圆觉,在密宗叫做陀罗尼,没有二种法门。把这些道理听懂,不要轻视密宗,它是八宗之一,但是你不要迷信密宗。现在显教的法师,传密宗的可以说没有,除了蒙古、西藏的喇嘛,他们是活佛在传,剩下的不是男居士,就是女居士。你迷信了他们,一个堂堂的比丘,拜一个老太婆作师父,去给她磕头下跪,这不是颠倒吗?

  「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佛性、本体自性,在不同经典,用不同的名词,在《圆觉经》中叫做陀罗尼门,叫做总持法门,在《大乘起信论》中叫真如,在《涅槃经》中叫涅槃,在《劝发菩提心文》中叫菩提,在《大般若经》中叫波罗蜜,实际都是从圆觉里面流出来的。斐休作的序文,前面说什么叫做真如?什么叫做菩提?什么叫做涅槃?最后:「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就是一切真如、菩提、涅槃、诸波罗蜜,都是从圆觉里面流出来的。圆觉是根本的法门,其他都是佛性的名字,属于枝末。讲圆觉就好,流出来这些法门作什么呢?因为应机说法,教授这些诸大菩萨,有的菩萨,听真如听得好;有的菩萨,听菩提听得好;有的菩萨,听涅槃听得好;有的菩萨,听六度波罗蜜听得好。「教授菩萨」,菩萨的根机不一,名词就不一,但是圆觉还是最根本的名词。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的因地法行,如来最初发心修行,修的什么行门?佛就答复文殊师利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佛说不只我这样,一切如来最初在因地中,发心修行的法门,都是圆满觉照自己本有的清净觉相,这就是《大乘起信论》的本觉,人人都有本觉。修止观法门,先打坐,坐下来不是打妄想,你得回光返照,圆满觉照自己本觉的相貌。本觉本来无相,为令众生了解,所以说有一个觉相,你要圆满觉照,不要有一点相,有一点相就不清净,叫圆照清净觉相。

  「永断无明」,把无明永远断掉。众生跟佛不同,就是多了无明,有无明叫做众生,没有无明叫做佛。把无明永远断灭,才能入因地心,成果地觉,成就佛道。释迦如来给我们作示范,从阴历腊月初一坐在菩提树下打坐,到腊月初八,天还没有亮,忽然看见东方出现一颗明星,一下子照到自己的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成了佛。永断无明是一断永断,叫顿超法门。

  顿超还是由渐次修得,修到这个时候才永断无明,《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断无明有四个步骤:分成生、住、异、灭,先断除灭相无明,再断异相无明,再断住相无明,再断生相无明。到了等觉菩萨,灭相无明、异相无明、住相无明,统统断了,就存生相无明没有断(就是最初一念妄动,无明生起,叫生相无明),等到圆照清净觉相的时候,生相无明断了。《大乘起信论》说得很清楚,断了没有初相可得,无明最初生起没有个样子,无明本来没有本体、没有自性,是你一念妄动生起。一念迷,无明生出来;一念觉,无明没有了。这个时候生相无明断了,没有初相可得,心境马上遍满十方、遍虚空界,这个时候才成佛道。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云何无明?」这是佛自问自答,《圆觉经》说:净法的根本叫圆觉,染法的根本叫无明。《大乘起信论》说:净法的根本叫真如,染法的根本叫无明。染法的根本没有二个,要先认识无明,我们要远离恶人,得先认识谁是恶人?恶人、善人分不清楚,天天嚷嚷要远离恶人,怎么远离?要断除无明,得先认识清楚无明,才能永断无明,所以这是根本问题。文殊师利菩萨没有问,可是释迦佛清楚得很,就自问自答:什么叫无明呢?

  「善男子!」叫当机者文殊师利菩萨,就是叫十二位大菩萨,就是叫十万大众,也就是叫末法时代学大乘的人,叫我们注意听,什么叫无明?无明二字很好了解,就是不明白、无知、愚痴、糊里糊涂。无明从什么时候起的呢?在众生份上,没有个开始,无始以来就有。所谓最初一念妄动,什么时候妄动呢?《大乘起信论》说:「忽然念起,名为无明。」忽然一念不觉,叫做无明。但是我编的《大乘起信论笔记》解释:「忽然者,意明无前之忽然,非有始之忽然也。」不是时间上的忽然,忽然者无前之义,没有以前的时间。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因为你从无始以来有了无明,一切法你都不明白,就种种颠倒。虚妄之法,你都把它当成真实之法,颠倒到什么样子呢?以苦为乐。《地藏经》中,释迦牟尼佛到忉利天开地藏法会,叫众生知苦乐法,众生颠倒,苦乐二字分不清楚,就叫无明,明明是苦,他认为是快乐,所以众生叫可怜愍者,种种颠倒,以苦为乐。

  下面说个比方,「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好像迷了方向的人,迷了一个方向,四个方向都变更了。不要说把东方当成西方,四方东西南北都搬了家。就是那一念迷,迷就是无明,就是不觉,那一念迷,东西南北四方都变更了方向。这个譬喻很好,我们研究要深入,不能光在文字上面研究,你得研究无始以来的无明,就是一念不觉,无始来都不觉。由这个譬喻你就知道,《大乘起信论》讲的忽然,你什么时候迷了方向?没有时间性,忽然就迷了,这一迷四方都颠倒了。你就知道无明什么时候有的,忽然起的。按时间上,找不到一个时间,推到前生前世、多生多劫,无始以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了方向的人,四方都易处,怎样会生颠倒呢?下面再说众生的苦恼。

  「妄认四大为自身相」,众生不认得圆觉,不认得佛性,可以原谅,没有听大乘佛法,怎么知道什么是圆觉?什么是佛性呢?可是不认得自己,这个众生可怜了!个个众生都执着有个我,我是什么样呢?外面有身体,里面有知觉的心,身心二法合起来,才成为我相。光一个身体不能叫我,人一口气不来,失去知觉作用,那个人还是我吗?但是单有知觉,没有身体,也没有我。一定里面有知觉的心,外面有身体,身心二法合起来才叫我。根本没有我相,他起了颠倒知见,叫做「妄认」,他以为认识了,实际是妄执。我们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组合起来的假相,坚硬的骨头,属于地大;热气、暖气,属于火大;血液、水份,属于水大;出入的鼻息,手脚能够动弹,属于风大。身体是由这四种元素组合起来的假相,可是却执着这是我的身体,有真实的身体之相,就叫做妄认,这是一种颠倒。以为身体里面有能知能觉的心,还是妄认,因为根本没有心相。

  「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我们的知觉心是妄想心,妄想心没有本体、没有自性,都是无明的作用。因为你有身体,就有六根,六根对着外面六尘,就起六识,六识攀缘外面六尘,把影子落下来,就是我们的心相,叫做「六尘缘影」,缘就是缘虑,拿自己的心分别六尘境界落下来的影子。比如现在的照相机,照外面的境界,底片上落下影子,实际没有东西,只是外面境界留下来的影子。你得再深入研究,你自己想:你的心是什么样子?除了色、声、香、味、触、法的念头以外,没有心。你晚上睡前,在床上打坐,用功半小时,回光返照自己的心,是什么相?除了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以外,你找不出影像。色、声、香、味、触、法,有一样真实的吗?都是外面六尘落下来的影子,但是他认为这是我的心,我有知觉,我知道这个事,这就是我执,分开来一个身相、一个心相,都是虚妄认识的,于是起了我执,才种种颠倒。根本颠倒,就是没有身,硬执着有身;没有心,硬执着有心,其他的颠倒都从这里生出来。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华」即今花字,譬如一个人眼睛生病,看见虚空里生花,虚空里什么时候有花呢?是他眼睛生病看见的。你说虚空里没有花,他说是我亲眼所见,众生就是这种执着,跟你抬杠到底,实际不知道是自己病眼见的。众生认为有自己的身相、心相,认为确实有,等于生病的眼睛,看见空中花,认为确实有一样。「及第二月」,天上有一个月亮,他眼睛生病,看见天上有两个月亮。你说没有两个月亮,他不相信,他说是我亲眼看见空中有两个月亮,这是众生的虚妄认识。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善男子!」再叫一声当机者。这里是一迷再迷三迷,「空实无华,病者妄执。」虚空之中,实在没有花,是眼睛生病的人虚妄执着的,这是第一个迷。「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因为他虚妄执着,虚空之性是清净之性,虚空里没有花,他迷惑了,认为虚空里有花,这是第二个迷。「亦复迷彼实华生处」,虚空花本来是虚妄的,他认为是真实的,虚空花是由他的病眼生出来的,他妄认是从虚空里生的,根本没有生处,这是第三个迷。这就是我们众生的种种颠倒,圆觉自性本来清净,由一念无明生起种种颠倒,由无明颠倒才生起来身相、心相、种种的妄执。众生不知道都是从无明妄心生出来的,等于虚空花是由病眼生出来的一样。

  「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众生最大的苦恼,就是生死大苦,一生一死不算大苦,轮转生死才是苦。死了还要生,生了还要死,轮转在三界以内有六个道:三善道、三恶道,叫做六道轮回。一时天上、一时人间、一时地狱、一时恶鬼、一时畜生,轮回流转,轮回就是轮转。譬如古代在井上面搭一个架子,吊一个轮子叫滑车,滑车上面挂一条绳子,吊两个水桶,这一个水桶下去,提一桶水上来,那一个水桶下去,再提一桶水上来,一上一下,叫轮转。又譬如现在的汽车,车轮不停轮转,轮转则不息,这才是生死大苦,你想休息也不可能。所谓:「众生怕死,菩萨怕生。」众生一提起死字,皆不愿闻。为什么这样害怕呢?因为死太苦了,一切众生都怕死,不晓得死了还饶不了你,死了还要生,生了还要死,这叫做生死轮回。生死轮回不是真实,是妄见、妄有,统统从病眼见空花而起。他迷惑了虚空之性,虚空里面没有花,他认为有花,他不知道虚空的花,是自己病眼生的。他在迷就妄执有我,再妄执有我所。身心是我,起了我执,再起我所执,身外之物都是我所有。于是动了贪心,贪不到动瞋恨,不应当贪而贪,不应当瞋而瞋,就动了愚痴。社会上人与人争,世界上国与国争,都是病眼见空华,虚妄执着。古人有两句话,形容得最好:「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天下本来太平,众生不好好活着,要斗争,人与人争,弄得社会不安;国与国争,弄得世界不太平。本来大家都想生存,结果把人杀死。这就是众生的愚痴颠倒,死了没完了还要生,生出来还要斗争,永远没完没了。是不是有真实的轮转生死?没有,是妄有的。「故名无明」,这些生死轮回从无明来,起我执,妄见身相、妄见心相,都是从无明来的,这叫根本无明。无明者不明白,不明白就是迷,就是糊涂,众生糊涂生、糊涂死,都是无明支配的。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

  「善男子!」再叫一声当机者。「此无明者,非实有体。」生死轮转都是由无明起的,无明太厉害了!你不要害怕,你可以把它观空,因为无明没有实在的本体自性。一念不觉,就是无明,一念不觉,就是一念妄动,一动再动,《大乘起信论》上三细六粗有九个相,第一个是业相,动就是业,你一动,无明生起了;你不动,无明没有了。善男子!你要注意,无明不是实在有本体自性。

  「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这个譬喻很贴切,无明说了半天,我们还是不了解,每个凡夫都作过梦,你在梦中知道是虚妄不实的吗?悲欢离合都当成真实的。你作可悲的梦,会痛哭流涕;你作欢喜的梦,会哈哈大笑!有情有爱的人,不要分离要分离;有冤有仇的人,不应结合要结合,这些悲欢离合的境界,等你醒来的时候,有所得吗?你就观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上讲六个譬喻,第一个譬喻就是如梦,我们夜里是闭着眼作梦,白天是睁着眼作梦,在梦中你争我夺,甚至跟人家拼命打架,等到醒了,你想想:根本没有冤家对头,跟谁拼命打架呢?根本没有实在的东西,你贪什么、夺什么呢?所以不应当贪而贪,不应当瞋而瞋,愚痴才作梦,现在都在睁着眼作梦。我们学了大乘佛法,依着圣言量的教理,才恍恍惚惚知道这个意思。不学佛法的人,谁知道在作梦,纷纷扰扰,都在你争我夺。你看看报纸,世界上一天到晚,不都在作梦吗?

  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

  等你圆照清净觉相,把无明照空,无明没有了,因为它没有自体。要照空,得有个自体把它照空,它没有自体像作梦一样,你圆照清净觉相醒了,梦境不可得。

  再回过来说第一个譬喻像空中花,空中花等到灭了的时候,你不要认为一定有实在的灭处。这虚空花灭到虚空里什么地方去呢?没有灭处,因为根本没有生处。虚空里从来不生花,没有生处,怎么有灭处?虚空花是你的病眼妄见的,所以无明在圆觉的本性上,根本没有生处,等你把它灭掉,它也没有灭处。就像作梦的时候,什么境界都有。等你醒了,了无所得,根本是在作梦,它没有生处,怎么有灭处呢?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这里一切众生,连二乘人都包括在内,二乘人怕生死,所谓:「见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他用功急急忙忙,为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从牢狱出去了,谁愿意再回牢狱?生死了脱,和冤家脱离关系了,谁愿意再跟冤家碰头呢?你叫他发菩提心度众生,他才不干,他不认为生死是虚妄的,像病眼见空花一样,在无生灭处,妄见生灭。生灭本来空,这是大乘至极的道理,也是圆顿大法,你这样观照,才能顿悟,了脱生死。

  「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所以名字叫做轮转生死,像车轮一样转来转去,生了死,死了生,实在是虚妄之相,只有生死的名字,没有生死的本体。生死也就是生灭,生灭也就是无明,都是虚妄而有,虚妄而灭。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善男子!」再叫一声当机者。「如来因地修圆觉者」,佛再答复文殊师利菩萨问的根本问题:如来最初本因之地,是依圆照清净觉相,修圆觉行门。

  「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这八个字是全经的经眼,也叫做经心。譬如人的五官,最重要的是眼睛;人的五脏,最重要的是心脏。《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八个字是《金刚经》的经眼、经心,这八个字没有研究清楚,全部《金刚经》你不会懂,全部经说来说去,都是在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判教《圆觉经》是顿教大乘,也是依这八个字判的。先消文后释义,「知」是知道、明了。「空华」,是病眼生出来的虚空花,《金刚经》最后有六个譬喻,三界以内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里再加上虚空花的譬喻。你不知道是虚空花,把它当成是真实的花、可爱的花,你就生了贪心,要把它摘取过来,就造了贪的业;不可爱的花,你就动了瞋恨心,要把它去除,就造了瞋的业,实际你天天动贪瞋痴,就是生死的业。「知是空华」,现在你知道一切有为法,等于虚空花。「即无轮转」,不起迷惑,不动贪瞋痴的念头,不会造业,就不会轮转生死,顿超法门,生死了脱了。

  这两句最重要在「知」字,你不知它是虚空花,把一切有为法当成真实的,就起惑造业,结果得了苦果。惑、业、苦,三*轮转,起惑、造业、受报,受苦报的时候,还起惑造业,生死不息。现在就用功,先要知道:一切有为法不是实在的,是空中花。这一知道,你不起迷惑了,虚空根本没有花,有什么可爱?何必动贪心;有什么不可爱?何必动瞋恨。你不迷、不愚痴,贪瞋痴一下子照空,不起惑,不造业,苦果了脱了,「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用功就在「知」字。

  再进一步解释到我们本份上,不闻佛法的众生,他没有听过佛法,不知道什么叫做虚空花,什么叫做有为法、无为法,这些名词根本都没听过,所以他天天起惑造业,弄得社会不安,世界不太平。众生本来苦,苦上再加苦,都是庸人自扰,因为众生不知是虚空花。外道想求了生脱死,想得道,但是他邪知,不知道一切有为法,是由妄心无明生出来的。像印度的婆罗门教,说人及一切万物,都是大梵天生的。耶稣教,认为人人物物都是上帝造的,他不知道是无明生的,他在那求知,结果求得邪知邪见,不能了生死,因为他无明烦恼破不了。

  我们佛弟子学了大乘佛法,我们不是不知,不是邪知,我们叫正知正见,「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这道理讲得很对,我们知道了是正知,但是你知道归知道,见了可爱的东西,还是动贪心;遇到不顺心的事,照样动瞋恨,起惑造业,不只要受报,还要轮转生死,那我们算什么正知正见?你要依着《大乘起信论》去研究,小、始、终、顿、圆五教,判教《大乘起信论》属于终教,是大乘的渐教,有渐次、有步骤,把无明分成四个,把这个知也分成四个。这个知就是始觉智,依着师教之缘,以前不知,今天开始知道了;以前不觉,今天开始觉了,这叫始觉。始觉的智慧生出来,你要是顿超的根机,当下大彻大悟,了脱生死;不是顿超的根机,始觉智分四个步骤:名字觉、相似觉、分证觉、究竟觉。如来的知是究竟觉,菩萨是分证觉,三贤位菩萨是相似觉,十信位的菩萨是名字觉,只是名字叫做觉,实际还不是觉。「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这个道理听得很明白,但这是依着圣言量、佛的道理知道的,我们还是不觉。所以你学会讲经说法,讲得很明白,好像开了悟。说时是悟,对境还迷,境界一现前,照样被境界转,因为你才初发信心,相信大乘道理确切不错,叫做名字觉,实际还是不觉。你不努力精进,就认为你觉了,你见了可爱的境界,还是动贪心;不可爱的境界,还是动瞋恨。起惑、造业、受报,还是轮转生死,怎能当下就没有轮转呢?所以我们听懂了,要认清自己的知,叫名字知,实际不是真知。真实的知道了,你不起惑、不造业,自然不会轮转。

  有一位禅师去参访禅宗的祖师,请问他什么是佛性?那位禅宗祖师开导他:「放下贪瞋痴,就是佛性。」直接了当,人人都有佛性,你怎么不认识自己的佛性呢?因为被贪瞋痴障蔽到了,你把贪瞋痴放下来,不就佛性现前了吗?这位禅师一听到这两句话,当下把贪瞋痴放下,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当下」就是「即无轮转」的「即」,那都是顿超的根性。我们多数是渐次的根机,你知道贪瞋痴在作怪,叫你放下贪瞋痴,你一点也放不下,怎么能见到佛性呢?怎么能见到圆觉呢?你真能彻底放下,圆觉就现前,因为贪瞋痴合起来就是无明,无明没有自体,你把它观空,圆觉自性现前,生死本来像虚空花,哪有生死轮转呢?虽然我们不是顿超根机,你一定要深入研究,我为什么要动贪瞋痴,明知故犯?要呵责自己,本来无可贪,为什么要贪?本来无可瞋,为什么要瞋?自己回光返照,照自己的烦恼,把烦恼无明照空,圆觉自性就现前。动贪心,你被贪所转;动瞋心,你被瞋所转,你还不认错,怎么肯求忏悔呢?不肯求忏悔,不是错上加错吗?一错再错,一贪再贪,一瞋再瞋,烦恼无止境,生死还有止境吗?永远流转下去。

  有善根才能学到大乘佛法,你对得起自己的善根吗?所以你得深入研究,虽然我们不是顿超根性,总要往这个地方追,可能有一天,忽然贯通,圆觉自性现前。你不往里面深究,什么时候能明心见性呢?根本没听闻到佛法的人,是愚痴现前,才动贪动瞋。我们当法师的学了佛法,不认真追究,贪名、贪利、贪恭敬,是不可挽救的。譬如水面生火,不可熄灭。所以名利恭敬的境界现前,你不生心动念,才是真实的功夫。为什么用这个功夫?都是空中花,无可贪。不动贪心,就不动瞋恨,所以「知是空华,即无轮转」。

  「亦无身心受彼生死」,接着解释生死也是空中花,有身相、心相,才会受生死之苦,身相、心相都是空中花,把它观空了,哪有生死的果报呢?「非作故无,本性无故。」这叫彻底观空,不是你用功修行把它修无,因为它本来没有。虚空里生了花,我要怎样把虚空花扫除掉?你用不着扫除,虚空花不是你扫除才没有,它本来就没有,你把它观空就好了。

  前面分判《圆觉经》为顿敎大乘,就是依照「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这两句是顿超法门,功夫就在「知」字上,学佛分四个步骤:信、解、行、证,第一步,你我都有了信心,第二步你得求解,解释分顿超法门、渐次法门。这里是顿超法门,你要了解顿超法门是即解、即行、即证,后面三个步骤一下子都圆满了。「知是空华」的「知」,是信解行证的「解」,即解、即行、即证,「即无轮转」,不是已经了生脱死,已经成了佛道吗?这个时候身心之相皆空,所以生死大苦,就此了脱。

  「非作故无」的「作」是修行,不是你修行才没有,身心之相是空花,生死轮转还是空花。空中本来没有花,并不是你用什么功夫,把虚空打扫清净,把空中花除掉才没有花。空中的花是你病眼生的,你把病眼治好,自然看不到空中花。身心之相、生死轮转,是由你的妄心生出来的。你现在不但是正知,而且是真知,把妄心空掉,哪还有身心之相、生死轮转呢?大家都说佛教太高深了,因为信了佛,不见得修行;天天修行用功,不见得会修行。无明烦恼是从你的妄心生出来,修行用功是断烦恼、破无明,不是修圆觉妙性,圆觉妙性不是你修出来的。你会用功,先降伏你的妄心,再断除你的妄心,妄心没有,无明烦恼空了,无明烦恼本来空,因为没有本体、没有自性。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

  「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上句是空外境,下句是空内心。上句的者字是指外面的虚妄之境,下句的者字是指你起正智正慧的心。「彼知觉者」,彼所知觉的妄境,「犹如虚空」,好像虚空,本来没有妄境。下面再空正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你知道一切外境犹如虚空,正智也是空花之相也得空掉。前面讲到「知是空华,即无轮转」高深,「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这两句更是高深,我们用功修行,不是凡夫的不知,也不是外道的邪知,是真正起正知正见,但是不要说你听明白,让你讲经说法,讲得很好,大家觉得你这位法师开悟了,对于外境还是空不掉,说时是悟,对境还迷,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境界现前就被它转。现在知道外面的境界是空花相,顿超的根机,把它空掉了,内里面还有能知空花的心,这不是贪图外境的妄想心,是知一切外境,犹如虚空的正智慧,你把正智慧保存着还是空花相。

  所以《楞伽经》讲:「八识二无我俱遣,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是妄想心,应该遣除掉。「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叫二无我,我空智、法空智是智慧也要空掉。「五法」,是一相、二名、三分别,这是凡夫的境界,应该遣除掉。四正智、五如如是佛法,也要把它空掉,不空掉还是空花相,佛法的高深,就在这里。这就是宗门下说:「若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大乘起信论》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真如法中,空一切相。这是《圆觉经》讲的圆觉妙心,空空洞洞,一无所有,你把妄境空掉,存着一个正智的心在里面,圆觉妙心还是不空。圆觉妙心本来就知道,何必你再加个正智上去?

  听《圆觉经》比听《般若经》好,不会让你落到空那一边,下面再一个大翻身。「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这就比「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的意思,更高深。你不能存留一个正智,你也不能存留一个无正智,叫「有无俱遣」。《心经》里面有一句:「诸法空相,不增不减。」诸法的空相,就是《大乘起信论》的真如,就是《圆觉经》的圆觉。圆觉妙心不能增加一分,也不能减少一分,它是平等之相。

  越说越高深,越说越难懂,你大乘经听多了就容易了解。先说个譬喻,圆觉妙心什么样子呢?你们听过转八识成四智,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拿大圆镜作一个譬喻,大圆镜有体、有相、有用,它有本体,本体上有光明的相,还有用,能照人照物。大圆镜本身有光明,你不要再给它加上光明,这叫增益;你说它没有光明,没有智慧,这叫减损。谤佛法有两种:一种是增益谤,一种是减损谤。你说有,增加一部分,增益谤,是诽谤佛法;你说空,空就是无,减损谤,还是诽谤佛法。圆觉妙心像大镜子,本身具有光明,能照人照物,你不要再加上能照的东西在上面;你也不能把镜子的体破坏,减少一部分,就没有光明不能照物了。我们本来具足圆觉妙心,你只要静下心来听,没有听不懂的,听懂了你打坐时,再回光返照,圆觉妙性就是真如妙性,是什么样子呢?不可说有,也不可说空。你得深入研究闻思修三慧,听懂了是闻慧,深入研究是思慧,依着修行是修慧。圆觉妙性平等平等,你空外境的时候,当然得用智慧,用「知是空华」的「知」把它空掉。但是你保存了「知是空华」的「知」,多余了一部分,还是空花相,也要把它空掉。

  再说个譬喻,你有病,要治病,不能不吃药,药是宝贝;病好,药不要了,你把药保存着,还天天继续吃药,执药成病,另外生一种吃药的病。台湾大家以前营养缺乏,要吃补品,现在生活好过,除了吃好东西以外,还要打营养针,补过了头,得营养太多的病,又要到医院。所以你要空外境,不用正智空不掉,「知是空华」的「知」是宝贝。你「知是空华」以后,「知」不要了,也是空花相。病是假的,药也是假的,但是你不可以说正智没有,因为它有功用。你治病,不能不吃药,但是不能执着药。到这个时候,有无俱遣,有,遣除掉;无,也遣除掉,到这里你就会用功了。

  「是则名为净觉随顺。」前面文殊师利菩萨问:如来因地怎么修行?佛答复他:「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圆满关照清净的觉相,从这里下手修行,结果一切如来都成了佛。你不这样用功,你修无量劫也成不了佛,那是成佛的本起因行。现在告诉我们「有无俱遣」,圆照清净觉相,你不可执着有,也不可执着无,你本来具有的圆觉妙性是清净的觉相,有妄境,不清净;有正智,还是不清净。大圆镜子,你把黑墨染上去,镜子不清净,等于妄境不空;你把白粉抹上去,还是被白粉染污。你执着虚妄的境界,被妄境染污;你执着智慧,被智慧染污。佛法的高深就在这里,学佛法好不容易懂得智慧,你得到了一起执着,就变成空花相,圆觉不清净,被正智染污了。什么叫清净觉相呢?清净是一无所有,不是无,因为你心里有正智是妄念,没有正智还是妄念,所以你执着有,被有所染;执着无,被无所染,它不清净。你懂得有无俱遣的道理,圆觉妙性把它打扫得清清净净,才随顺了圆觉妙性。「净觉随顺」是梵语的文法,倒过来就是「随顺净觉」。你这样修行,决定不跟你的圆觉妙性相违背,一定很快会开悟、会证得。顿超法门,即知、即修、即证,就是你与净觉,没有丝毫的违背,完全随顺它的妙性,这样修、这样证,下面再征问起来。

  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

  「何以故?」虚妄的境界应该遣,正智也要遣,为什么要有无俱遣呢?「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因为圆觉妙性像虚空的性没有空花,虚空花是从你的病眼生出来的,病眼好,虚空花就没有了,跟虚空从来不相干。虚空的性没有动,你不要去增加,也不要去减少。

  「如来藏中无起灭故」,什么叫做如来藏呢?真如在缠,名如来藏;真如出缠,名曰法身,那是判到终教渐次的解释,缠就是烦恼,真如出了烦恼,叫做法身。在凡夫份上,真如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可是它被烦恼缠缚,如来含藏到烦恼里面,叫做如来藏。如果你把它解释成带烦恼的圆觉,那你就错了,因为有起有灭,是你的妄想烦恼,如来藏从来没有起没有灭,从来不动。「无知见故」,圆觉妙性在众生份上,叫做如来藏,本具灵知灵觉,就像镜子本来具足光明,不是你修出来的光明,如来藏中没有正知正见,你加上正知正见,是增益谤,是多余的,所以正智也要空掉。圆觉妙性,就是如来藏性,根本没有起灭,没有生死,没有知见,它像镜子本具光明,能照人照物,圆觉妙性并不是你修出来的,它本来具足知见的功用,但是它里面没有知见之相,你一执着,多了知见之相,圆觉妙性就不清净了。

  「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正如法界的本性,是一切法的本性,也就是圆觉妙性,究竟圆满,无欠无缺,不增不减,本来遍满十方。拿《大乘起信论》证明:「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就是离念的境界,妄念只要究竟离清净,真如妙性马上遍满十方。

  前面讲因为有了无明,才流转生死,什么叫无明?得把《大乘起信论》研究清楚,它是渐次法门,把无明分生、住、异、灭四种相。我们学佛法才知道有贪瞋痴的烦恼,才知道有无明烦恼这个名词,把无明跟烦恼连贯成一个名词。我们本来就粗心,解释的道理都很粗浅,一提起无明,就以为是烦恼;一提起烦恼,就以为是贪瞋痴,但是贪瞋痴的根本烦恼是灭相无明。

  欲界的众生才具足贪瞋痴三根本烦恼,所谓:「上二不行瞋」,上二界色界、无色界的众生只有贪、痴二个烦恼,没有瞋恨心。上二界的贪心、愚痴心,也跟欲界大不相同,我们欲界的众生,贪五欲之乐、六尘之境。上二界的众生,爱色界、无色界的禅定,不贪财、色、名、食、睡,不贪色、声、香、味、触、法。色界,叫色爱住地;无色界,叫无色爱住地,有了爱就有贪,但是那个贪烦恼轻得很,三界邪知邪见的烦恼,小乘人一下子起正知正见,见惑一破一起破,证初果。思惑,三界分九地,每一地分九品,一共八十一品思惑。欲界九品思惑最难破,要破前六品,才能证二果;破后三品,才能证三果。超出欲界,到色界第四禅最高有五层天,叫做五不还天,三果圣人住那儿,因为他还有八地七十二品思惑未断,三界出不去,但是到了色界天,烦恼轻得很,七十二品思惑,很容易断掉,就证四果。

  你懂得这个道理,就知道我们学大乘佛法,学到这也空,那也空,《梵网经》说:「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你能讲会说,看你的行为,一点也不空。因为欲界的烦恼重,让你说的时候好像开悟,对着境界还是迷,天天讲空,天天动贪瞋痴。三界以内的烦恼,属于枝末无明;三界以外的烦恼,属于根本无明,二乘人不知道。大乘菩萨知道,讲无明,不讲烦恼,根本无明在《大乘起信论》再分:灭相、异相、住相、生相。我执烦恼都空了,才能超出三界,既然我执空了,只剩法执的烦恼,大菩萨用功容易空,空到最后还有一个生相无明,就是十地圆满的等觉菩萨。因为始觉智分四个相:十信位的菩萨,叫名字觉,破灭相无明;三贤位的菩萨叫相似觉,破异相无明;十地位的菩萨,叫分证觉,破住相无明;十地圆满,到了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就是正智。

  前面讲过,贪瞋痴是欲界众生的烦恼,上二界没有瞋恨心,只有贪烦恼,但他的贪烦恼很轻,只贪爱四禅八定,五欲六尘都不贪。他有愚痴,不知道四禅八定不可执着,他的愚痴烦恼也很轻。等到证到四果,破除我执,超出三界,还有法执烦恼。三贤位的菩萨任运先破我执,我执烦恼破掉了,还有法执烦恼。法执烦恼哪里还有贪瞋痴呢?贪瞋痴都是三界以内的众生才有。超出三界,我执烦恼统统空了,只剩一个法执烦恼,分分空,空到等觉菩萨,还没有成佛,还有生相无明,他执着有正智。我们薄地凡夫具足贪瞋痴,知道不要执着,但是无始劫来的习气断不掉,所以释迦如来为我们示现,最后坐在菩提树下发大愿,不成正觉不起来,加功进行七天七夜,才断掉生相无明,真正离念,《大乘起信论》说:「离念境界,等虚空界。」就是证了法界性,遍满十方,所以生相无明,是无明的根本。正智正慧,你一执着,就是生相无明。圆觉妙性本来具有正智正慧,《大乘起信论》有明文:「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它具足大智慧光明义,有遍照法界义,不是你修出来的,是本来就具有正知正见。《楞严经》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你给它加上一个知,最初一念妄动,就是生相无明,无明从这里开始,越来越深,等到动贪瞋痴,变成欲界的众生。

  你不要以为佛法太高深,你只要研究透彻,讲得明白,没有听不懂的。你动贪瞋痴是个妄念,你动智慧,认为自己有正知正见,还是妄念?所以《楞伽经》连如如也要遣掉,正智正慧跟如如理契合在一起,叫如如智证如如理,叫如如。你存了个如如,还是个念,你没有离开念,有念就是众生,无念才是如来。等觉菩萨还叫众生,所以到最后,连如如的念也得去掉。《圆觉经》讲去正知正见,就是「知无空华」的「知」也得去掉。但是你不可以说它无,这还是个念。你说有知,是有知的念;你说无知,又起无知的念。圆觉妙性是清净觉相,不可以有,也不可以无,这才清净。

  再看经文,「是则名为因地法行。」正面答复文殊师利菩萨的问题,这就是一切如来在本因地中起的行门,你不这样修行,不随顺清净圆觉,你成不了佛。诸位同学:你要庆幸自己种有大乘善根,而且是圆顿善根,才能听到《大乘起信论》、《圆觉经》,不然盲修瞎练,无益苦行。我出家六十年,到台湾三十年,大陆叫吃素,台湾话叫呷菜。我在屏东看见一个呷苦菜的,他不吃饭,不吃馒头,不吃白菜豆腐,什么菜也不吃,只吃蕃薯,你说苦不苦呢?真苦啊!能不能苦出个佛来?呷蕃薯,不是成佛的正因,要是呷蕃薯能呷出个佛来,成佛太简单了。发愿成佛的人,吃蕃薯吃苦菜,连油盐都不吃,结果是无益的苦行,一点利益都得不到,怎么能成佛呢?你得随顺清净圆觉,远离一切相,远离一切念,外面的相离开,里面的念也要离开,这样修才是成佛的正因。

  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清净心就是要随顺清净圆觉,不许执着有,也不许执着无,才不落修大乘作、止、任、灭四种病。发清净心,圆照清净觉相,才能证得清净圆觉。「末世众生以此修行,不堕邪见。」你依着文殊师利菩萨章讲的修行,才不落于邪见。

  长行文讲完,再讲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偈就是偈颂,偈颂在十二分教里面,叫十二分经,有二种,一种孤起颂,孤是单独的意思,不说长行,单独起偈颂。二种重颂,是颂长行文的。这是属于重颂,为什么要重颂呢?有三种道理:一、以应机故:众生根机不一样,有人喜欢长行文,有人喜欢偈颂,就像中国研究文学的人,有人喜欢作文章,有人喜欢作诗。偈颂等于作诗一样,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根机不一样,爱偈颂的根机,就跟他说偈颂。二、易摄持故:长行文字太多,偈颂简单,句子整齐,都是五个字一句,或七个字一句,容易摄持长行文的义理。三、便后人听故:如来讲经,后来又有人来听,如来不舍任何众生,已经讲过的道理,换个文题说偈颂,再重复一遍,给新来的听,听过的人不觉得厌烦,喜欢再听。, 《圆觉经》只有前两种道理,因为佛是在示现的净土里面说法,十万大菩萨统统来了,如来入了三昧来说法,菩萨入了三昧来听法,等到《圆觉经》说听完毕,大家都出了三昧,没有再来的众生,所以只有前两种道理。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

  「文殊汝当知」,佛叫一声当机者文殊师利菩萨,你应当知道,其实就是叫我们应当知道。文殊师利菩萨在长行文中的问题,在偈颂上把问词省掉,直接答复他的问题。「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你问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的法行,一切如来没有两样,佛佛道同。「皆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最初都是先起正智正慧,认识无明是染法的根本,最后才把无明灭掉。

  知彼如空华,即能免轮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

  「知彼如空华,即能免轮转。」众生轮转生死是个大苦,不知道一切法如空花,现在你依正智正慧,了达由无明生出来一切法,都是空中花,无明根本没有本体,所生出来的法,哪有实在的?无明就是梦心,由梦心生出来的梦境,哪有实在的?你了达一切法都等于虚空花,不起惑、不造业,就不会受报,怎么会轮转生死?

  「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有人说:一切法明明存在,哪里没有呢?那是你的无明心在用事,等于你在作梦一样,梦中觉得一切都实实在在有,等你醒时,一切境界都没有了。所以我们现在无明没断,被无明所转,看见一切法,人人物物都有,一样都空不掉。你把无明断掉,等于梦醒,一切法皆空,本来都是虚空花。这里是譬喻作梦的人,梦中一切都是有的,等你醒时,究竟不可得。

  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

  你要觉悟虚空之性,本来没有花生、没有花灭,因为觉性常常不动,等于虚空性不动一样。

  觉徧十方界,即得成佛道。

  你如是觉,证得法界性,遍满十方界,你就成佛道了。

  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众幻灭无处」,再进一步讲,灭无明、灭空花,一切法如幻如化,都是幻术变化出来的。印度有一种幻术,能幻化出来任何东西。他拿一条手巾,可以变一匹马,或者一只狗出来,他把法术一收,还是一条手巾,什么也没有,这叫「众幻灭」。灭到哪里去了?本来没有生处,哪有灭处?空中花灭了,灭到哪里呢?根本就是虚空,没有生花,哪有灭处呢?所以众幻灭,没有灭处。

  「成道亦无得」,前面讲到究竟成佛道,你执着成佛道,执着有所得,还是妄念,所以《楞严经》讲:「圆满菩提,归无所得。」等你成佛,了无所得;有个所得,你没有成佛,因为成佛是离开一切念才成佛的。我得佛道,当然不是贪瞋痴的念,但还是个念,念没有完全离开,怎么成佛呢?所以成了佛道,也不可以执着有佛道可得。

  「本性圆满故」,成了佛道,怎么没有所得呢?因为成了佛道,就是证得本性,本性圆满,具足佛道,无欠无缺。过去一念妄动生了无明,由根本无明起枝末无明,才流转生死。现在一空一切空,把无明都空干净,连成佛道最后一念也空掉,这个时候你的本性圆满,有什么可得呢?你过去要是有所失,今天才有所得;本性本来具足,本来圆满,虽然流转生死,本性不动,从来没有失,怎么有所得呢?所以只能说证得,不能说有所得。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菩萨于此中」,菩萨于此大乘行门中,修行就照这个法修。「能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心、道心,你这样发真正的觉心、道心,不会生起修大乘行门的毛病。「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我们末世众生,懂得《圆觉经》的道理,如实修行,决定不会落于邪见。

  讲到这里,文殊师利菩萨章讲完,也就是《圆觉经》十二大章讲了第一章,前面讲过「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是《圆觉经》的经心,再深一步讲,连「知是空华」的「知」,也把它空掉,还不可以执着无,那是《圆觉经》最要紧的道理。文殊师利菩萨章是全部《圆觉经》的总纲,你懂得第一章,下面十一章都是跟着第一章发起问题,因为我们是末世的凡夫,执着心大得很,听到文殊师利菩萨章,就会起心动念,这样对吗?那样对吗?所以菩萨替我们请问,请佛解释,好流通到末世,使众生得圆顿大法的利益。

  接着讲第二章,普贤菩萨章。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是请法的仪式,前面已讲过,这里不需再讲。《圆觉经》是略本《华严经》,布局与《华严经》一样,《华严经》以文殊、普贤两位大菩萨为首领,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遮那佛,左辅右弼两位大菩萨,一位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一位是大行普贤菩萨。《圆觉经》,圆觉三圣,中间婆伽婆佛是报身佛,旁边还是文殊、普贤两位大菩萨,跟华严三圣一样,有文殊师利菩萨的大智,普贤菩萨的大行,大智大行合起来才能成佛,这一章是普贤菩萨替我们请法。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普贤菩萨首先为与会的诸菩萨请问,实际那些菩萨都懂这些道理,实在是为末法时代的众生请问。末法时代有大乘根性的众生,想要修大乘法,听到文殊师利菩萨章,要修清净的觉行,不可以执有,也不可以执无,这叫清净的境界。清净的境界怎样修行呢?「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你知就好了,那是上根利智的众生,末法时代也有中下大乘善根的众生,根本就不能知,顿超不来,得有渐次的法门,众生怎么下手修行呢?下面普贤菩萨就请问佛。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下面连着问三个问题,这是第一个问题,听到文殊师利菩萨章:「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一切法都是空中花,心外的境界是幻化不实在,身体是四大假合,心是六尘缘影,也是幻化不实在。那么现在末法时代的众生要修行,得依着他的身体、他的心去修行,众生的身体是幻化,众生的心是幻化,他所修的行门,也是幻化的行门,怎样依着如幻的身心,修如幻的行门呢?普贤菩萨不是不了解,是众生不了解,替我们请问。

  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

  这是第二个问题,假若心外的幻境、里面的身心,一切都是诸幻之性,都把它灭尽,外面的境界没有了,身体没有了,心也没有了,修行不是得用心修吗?没有心,没有能修的众生,怎么有所修的如幻行门呢?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这是第三个问题,假若一切外境如幻,里面的身心也如幻,一切都是假的,也就是一切本来空,还修什么呢?假若众生本来不修行,那糟糕了,众生流转生死,居于幻化的境界,他从来不了知是如幻的境界,把境界当成真实的,天天起惑造业,随业受报,轮转不休,他的妄想心,什么时候能得到解脱呢?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接着再总问:「愿为末世一切众生」,所以前面为与会菩萨是带着说的,实在是关心我们末世众生,去佛太远,亲近不到善知识,闻法的因缘很难,所以末世假如有善根众生修大乘法,他不会修怎么办呢?「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问作何方便?作何渐次?前面文殊师利菩萨章是顿超法门,「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很简单,一下子顿超过去了,可是其他中下根的众生够不上,得有下手的方便,第一步怎样,第二步怎样,第三步怎样,得有次第,末世众生才能永离幻化,不然幻化是幻化,永远不能解脱。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还是表示请法的仪轨、请法的恭敬。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世尊先赞叹普贤菩萨问得好!「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就是修行如幻三昧,修行三昧也是如幻的。「方便渐次」,他问两个问题:一个方便,一个渐次。如来答复也是一个方便,一个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有下手的前方便,再有次第,有了修行的步骤,就可以用功进步,永远得离诸幻。「如今谛听!当为汝说。」你要详细地听,我说给你听。

  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时候普贤菩萨奉如来的教命大生欢喜,文殊师利菩萨和与会大众十万菩萨,都三业默然,静静谛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第一句经文不好消文,多了「如来」二字,当时翻译的人是依梵文翻译,梵文上一定有如来二字,他没注意到圆觉妙心,是一切众生的本性,不必加上「如来」二字。加上「如来」二字,大家以为成佛以后,圆觉妙性还会生起种种幻化,成佛以后还会当众生。下面弥勒菩萨章,替我们请问这个问题:成佛以后什么时候再当众生?所以「如来」这个名词一定要研究清楚。圆瑛法师的《讲义》认为「如来」二字,不指住世诸佛,乃指妙心,不变随缘二义。「如」是不变之体,湛然常住;「来」是随缘之用,无为寂灭。体虽不变,用恒随缘;用虽随缘,体原不变,所以叫做「如来」,这样解释对了,但是不懂的人,还是以为如来圆觉妙心,是成佛以后的圆觉妙性再生幻化,那不是成佛以后再变众生吗?所以圆瑛法师的解释,还是不大清楚。

  我有一种解释,为什么加上「如来」二字?因为圆觉妙性,人人本有,个个不知,唯如来尽知,所以叫做「如来圆觉妙心」,还是指一切众生的本性,一切众生的圆觉,但是众生不知道,唯有如来知道,所以叫做「如来圆觉妙心」。譬如天文学家,在虚空之中发现一个新的星座,这个星座是本来有的,过去没有人知道,由这位天文学家发现,所以就替这个星座取名,叫某人的星座。所以「如来」二字不是指佛,是指佛发现的圆觉妙心。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种种幻化的境界,幻化的众生,都是依着圆觉妙心生的,不是从圆觉妙心生出来的,下面有一个譬喻。

  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犹如空华,从空而有」,「从」字作「依」字讲,犹如虚空花,是依着虚空有的,没有虚空,显不出来虚空花,但是虚空里不生空花。从这譬喻你就明白,一切幻化诸法,是依着圆觉妙心生的,而圆觉妙心,不生幻化诸法。一切大乘经都是这个道理,不可以颠倒解释。你解释错了,证了圆觉,圆觉要生幻化之法,成了佛以后还得当众生,永远没完没了。空花不是从虚空里生,是由你的病眼生的,但是没有虚空生不出来,它得依着虚空才有,所以「从」字不作「由」字讲,由空而生就错了,是依空而生。

  「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依着幻来修幻,幻化诸法,这些虚幻的境界灭尽了,幻心也灭了,谁修行呢?这里佛就答复普贤菩萨,好像空中花是幻化的,空中花虽然灭了,空性不会断灭,因为虚空之性本来清净不坏。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一切众生的幻心,还得依着如幻的修行才能灭尽。「诸幻灭尽,觉心不动。」幻境、幻心都灭尽了,圆觉清净妙心不动,等于虚空不动一样。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再把觉取消,你执着觉还是幻,你要晓得一切名词都是对待假立。「依幻说觉,亦名为幻」,依着幻法,才说有觉,没有幻,觉也建立不起来,《楞严经》讲:「相见无性,同于交芦。」像两枝芦苇交叉才能站立起来,你把一枝芦苇拿开,另一枝芦苇站不住,就倒下来。觉是依着幻建立的,佛教的哲学,就是这里高深,什么叫做觉呢?不是幻就是觉,现在没有幻了,你对谁说觉呢?说不来了。譬如社会上有好人、坏人,什么叫做好人?不是坏人,就叫好人。社会上没有坏人,好人的名词也建立不起来。再进一步讲,对着不出家的人,我们叫出家人,要是全世界的人都出家,比方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你不能说谁是出家人,因为那里没有在家人,出家人的名字怎么建立?你把幻法灭尽,觉也是如幻,也是幻化不实的。

  再进一步,「若说有觉,犹未离幻」,一切众生的法都是幻化不实,众生的法灭尽了,觉心不动,你执着有觉心,还是幻法,譬如我们的眼睛清净无尘,不容许有沙子,再细的沙子飞到眼睛里都不行。纵然最细、最名贵的金粉,掉到眼睛里,照样受不了。所谓:「金屑虽贵,落眼成尘。」金屑虽然名贵,落到你眼睛里,还是变成微尘。清净觉性,不容许有幻,也不容许有觉,这叫做一法不立,一切皆空,要把它空得干干净净。幻法没有,但是你说觉性也没有,又错了,「说无觉者,亦复如是。」因为你执有,叫增益谤;你执无,叫灭损谤。觉性清净平等,你给它增加一部份不可以,你给它减少一部分也不可以,你心里动有的念,动无的念,没有离开念,有念就是凡夫,无念才是如来,你说有觉不对,说无觉也不对,这就是禅宗说的:「开口即错,动念即乖。」你一开口,讲是这样,错误;你动了念头,说是那样,也错误。佛法不是你说的,佛法不是你想的,你开口就错,动了念头就错。圆教大乘,不落断灭,你落于断灭,就是大错。

  「是故幻灭,名为不动。」「不动」,不被有所动,不被无所动。你生心动念,一动就是业,《大乘起信论》三细六粗,第一、业相,就是动相,你一动念,妄心生起。觉心不动,不为幻法所动,不为觉法所动;不为有觉所动,不为无觉所动,这才清净平等。你听到这里,要思惟思惟,尤其打坐的时候,要深究深究,究竟我的圆觉妙性怎么不动?不动是什么样子?你动个念,想出来的样子,全是在打妄想,都不是圆觉妙性。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佛答复普贤菩萨总结的问词:「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普贤菩萨问如何方便下手?如何渐次?佛告诉他方便、渐次,应当先离妄境,心外山河大地,一切人人物物,都是幻化不实,虚幻不真的境界,都应当远离,就是把它空掉。

  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这时恐怕你执着空,再换个字眼形容一下,离之又离,叫远离,「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句子要断到这里,这一句告诉我们方便,你跳过这一句,把下手的方便方法忽略过去,末世众生没有办法用功,因为圆觉妙行,一空一切空,讲的都是玄妙之法,你得玄妙得来才行,不能忽略「坚执持」三字。一定要坚固执持,最初第一步,要离开虚妄的境界,你不脚踏实地用点真功夫,怎么离得开呢?《圆觉经》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说得很简单,并没有错,但那是佛的境界。你把佛的境界,当成你的境界,你「知是空华」,一切幻化不实的境界没有空掉,怎么「即无轮转」呢?所以尽说不行,你得做出来,做出来可不容易,要把虚空花的境界远离,你得坚固执持远离幻境的心,这叫做发道心,道心要坚固执持,不能动摇。把你听过的《大乘起信论》用上,注意修行信心分,「大乘起信」,起大乘的信心,大乘的信心修成功,一下就超一万大劫,你十个信心修不成功,不能入住位,大乘菩萨的生死没有了脱。我们都有善根,没有善根生在末法时代,怎么能闻到大乘佛法呢?有善根怎么还当凡夫呢?你十个信心没有修圆满,只是初发信心的菩萨。大乘经听过,没有坚固执持远离心,没有脚踏实地真实用功,虚妄的境界离不开。《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修行信心怎么修法?先发四种信心,再修五种行门。首先你得信根本,《大乘起信论》的根本法就是真如,这里就是圆觉,你要相信自己有圆觉妙性,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十方诸佛由圆觉妙性成了佛,我也能成佛,这叫做信根本。其次,再相信佛、法、僧三宝,合起来四种信心。这四种信心要坚固执持,不要动摇,再修五种行门,就是六度法门合成五度。

  一、修布施度,布施远离悭贪,悭贪是虚妄的境界,我们怎么离不开?明明是空花,你遇到境界怎么还要贪呢?钞票都是假的,怎么还悭吝舍不得呢?因为你没有脚踏实地的修真功夫,你没有坚固执持远离心,要修布施,一定要把悭贪虚幻的境界远离开。

  二、要持戒,受戒再辛苦不怕,一定要受。受了怎么又犯戒呢?你没有坚固执持受戒的心,受戒是远离毁犯的境界,犯斋、毁戒的事情,统统要远离开。要坚固执持远离心,才能一切恶不作,防非止恶是戒的功能,你怎么犯戒了呢?远离心不坚固,也就是道心不坚固。

  三、修忍辱行,忍辱是远离瞋恨心,有人欺侮你,或者打你、骂你,或者嫉妬、障碍你,你忍不得。它是虚幻的境界,你怎么当成真的呢?因为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忍不得是你没有用坚固执持的功夫。不要说人家打你、骂你、欺侮你,你忍不得;说一句不顺耳的话,你就动气,这样还能成佛吗?要大生惭愧,要坚固执持忍辱心,怎样的侮辱都能忍,才叫忍辱。

  四、修精进行,我们凡夫修行用功,最初很精进,精进了一段时间,就懈怠放逸了,为什么会懈怠放逸呢?你道心不坚固。道心坚固了,你知道身体是妄身、妄心假合的,还有什么好懈怠放逸?

  五、修禅定、般若,合起来叫做止观门。先修止,坐着修止,止一切境界相,为什么止一切境界相?一切境界如幻如化,这就合到第一步的次第,远离一切幻境。

  前面讲到:「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一切境界都是幻化不实,虚妄不真,都把它观空,告诉我们一个下手的方便方法,「由坚执持远离心故。」远离幻境的心,叫做道心,你得坚固执持。你不坚固执持,境界幻化不实,是佛经上说的,你可离不开,怎么离不开?它是无始劫来的习气,所以在大陆丛林有句笑话:「老修行最怕如意斋!」老修行什么苦境界都不怕,都有功夫,但是打如意斋,就要现原形,因为大陆丛林茶饭太苦,天天吃臭腌菜、臭冬瓜,想吃块豆腐都找不到。今天有个大斋主来打如意斋,不但有白菜、粉丝、黄瓜、木耳,还有冬菇。大锅菜一煮特别有香,一进斋堂就闻见香味,坐那念供养咒的时候,就直咽口水。等到行堂师添菜到碗里,看见更不得了!添饭来了,拿筷子比一下,饭不吃,尽吃菜。再听见纠察师说:「今天有斋主打如意斋,常住准备得很多,诸位师父发心吃。」纠察师叫你发心吃,真正发心吃,平常吃一碗,今天吃了三碗,不能轻易放过,再来一碗,天热吃得身透大汗,汗流浃背,不怕!热忘记了,功夫呢?也忘记了,都被如意斋转去了,那不是虚幻不实的境界,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喜欢好吃的东西。我前年在基隆大觉寺讲《维摩诘经》,有信徒送米粉来打斋,当家师说给大家煮点心,来听经的本省人很多,就煮米粉汤,大家都吃得很欢喜,吃完了,有一个法师就来跟我「展」功夫说:「法师,我今天吃了七碗,第一名,了不得!」米粉汤的境界就过不去,所以,说时是无,对境还迷,幻化的境界,虚妄的境界,我们只要境界现前,幻化不来,虚妄不来。第一个步骤,第一个次第,要坚固执持道心,脚踏实地用真功夫,才能把境界观空。所以坚固执持远离心是个方便,才能达成第一个渐次的功夫。

  「心如幻者,亦复远离。」第一步把幻境离开,还有一个幻心,所以你应该回光返照,照自己的心,心也是如幻如化,应该远离开,这是第二个渐次。你把听过的《金刚经》用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空那些虚妄的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都是空外境。到了下半卷,空妄心,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你心里存着空我等四相的见,那还是幻化的,要把妄心也空掉。不但凡夫的境界要空掉,连佛的境界、法的境界都要空掉,所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才能把心空得干干净净,合到《圆觉经》,就是第二个渐次。

  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这是第三个渐次,这个时候还有远离幻心的智慧在,智慧也是如幻的智慧,你存了智慧在,还是幻化不实,幻心的幻智,还是要远离。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第四个渐次,离第三步的远离。「离远离幻」,第一个离字是第四步功夫,第二个离字是第三步功夫,第三步远离幻心的幻智,叫做「远离幻」。第四步功夫,「离远离幻」,配到《圆觉经》里就是觉。幻智离开了,还有个觉。觉圆觉妙心是不动的,你一执着就动了,所以觉也不能要,也应该远离,一共四步功夫。下面还有解释这四步功夫,一、离幻境,二、离幻心,三、离幻智,四、离幻觉。觉是圆觉妙心怎么如幻?你一执着,就变成幻。

  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到究竟无所得的境界,没有可离的了,幻境离了,幻心离了,幻智离了,幻觉也离了,诸幻都离了。到了无所离的功夫,用到无功用行,这功夫太高太深了,怎样高?怎样深呢?下面说个譬喻,你就懂了。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

  这是解释前面四步渐次的功夫,也答复为什么以幻修幻?以幻心来修幻法。「譬如钻木」,古时候没有发明火柴,中国伏羲氏发明钻木取火,印度佛在世时,可能也是钻木取火。

  「两木相因」,「因」作「依」字讲,能钻的是木,所钻的也是木,两木相依,才能钻出火来。现在看木匠用的都是钢铁钻,释迦佛在世的时候,还没发明钢铁钻,可能还是用木头钻木头。

  「火出木尽」,把火钻出来,所钻的木材,被钻出的火烧掉;能钻的木材,也被钻出的火烧掉,两个木都尽了,这就是以幻修幻,依着幻心修幻法,把幻境灭掉,幻心也灭掉了。这是譬喻两个渐次,幻境灭了,所钻的木材烧掉了;幻心灭了,能钻的木材也烧掉了,两个木烧掉,譬喻两个渐次都远离了。

  「灰飞烟灭」,譬喻烦恼越来越轻,幻心、幻境,都是粗重的烦恼,是凡夫的心。「灰飞」是譬喻第三个渐次的「幻智」,木已经烧成炭,但还是染污法,还是如幻的,因为它的份量很轻,风一吹就飞掉了。「烟灭」譬喻第四个渐次的「幻觉」,觉的份量更轻,这个时候,虚空之中飘飘渺渺,还剩的余烟,微微的风一吹,烟也灭了,这是第四个渐次,幻觉也灭了。

  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以幻修幻,亦复如是。」幻心怎么来修幻法呢?跟两木相钻一样,能钻的是木,所钻的也是木,能修的是幻心,所修的幻法,也是这样。

  「诸幻虽尽」,幻心、幻境、幻智、幻觉,一切都灭了。「不入断灭」,这个时候,还存留清清净净的虚空在。你摆上两块木头,你把木头烧掉,还有一些灰,还是不清净;灰没有了,还存点烟,还是不清净;烟也没有了,这个时候,虚空清净了,叫清净圆觉,不是入于断灭。你执着有,是大邪见;你执着无,是断灭,还是大邪见。所以不入断灭,不落于有,也不落于无,就是不落于空。方便渐次,为什么以幻修幻?因为修了才能清净,清净了圆觉妙性才现出来,不落于断灭。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再把渐次的行门,合到文殊师利菩萨章,「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接到顿超的法门上。所以你解释四步渐次的时候,还是有方便、有渐次,你把「坚执持远离心」方便下手的功夫忽略掉,末法时代的众生不会用功,「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尽说些大话,结果做起来,一空也不空,因为他没有方便下手的功夫。你有这四步渐次,懂得道理下手用功,用到「诸幻虽尽,不入断灭」的时候,你回光返照,再照那方便、渐次,还是多余的。因为就怕你不知道是幻化的,「知幻即离」,作什么方便?就怕你不是真知,所以「知是空华」的「知」,我前面解释得很详细,「知」不是十信位的名字觉,不是三贤位的相似觉,不是十地菩萨、等觉菩萨的分证觉。这是最高如来的知,是究竟觉,他到这个时候,「知幻即离」,一下子就离开了,何必作什么方便呢?

  「离幻即觉」,觉性本在,为什么要修行用功呢?修行用功是要离幻,也就是破无明、断烦恼,圆觉妙性本来现现成成,不欠不缺,不是你没有圆觉,修出来圆觉,你离了幻法,觉性就现前。可是要有功夫才行,不是顿超的根机,你就得用渐次,佛说四个步骤,比如你要上大殿,得一步一步走四个台阶,才能到达佛殿,但是会武术的人,一步跨过四个台阶很容易。这就是说,你能知道幻就离开,还作什么方便?你离了幻,即是觉,还有什么渐次?还是合到文殊师利菩萨章顿超法门上。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幻境离开,幻心离开,幻智离开,幻觉离开,诸幻离开,讲到这儿长行文讲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再说偈颂,要重宣此义,叫重颂。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

  这跟长行文一样,翻译的人没有注意,圆觉妙心不应该加上「如来」二字,前面长行文详细解释过了。圆觉妙性是一切众生的本性,但是众生不知,如来皆知,所以叫如来的圆觉心。「建立」就是生出来,但只作「依」字讲,依圆觉心而建立,并不是由圆觉心生出来虚幻无明,无明不从圆觉心生,它是依着圆觉心建立的,这叫做「无真不成妄」,有真的圆觉心,才有虚妄的无明,下面再说譬喻。

  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好像虚空花,是依着虚空才有相,没有虚空,现不出空花相,你尽管有病眼,没有虚空看不出来空花,所以无明不是圆觉心生的,是依着圆觉心建立的,有圆觉心才能建立无明。

  「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灭是灭幻化的空花,灭幻性的无明,把空花、无明灭尽,一切都灭尽,还修什么呢?虚空之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空花是由你的病眼生的,你把眼睛治好,空花灭了,灭是从你眼睛灭的,虚空从来没有生花,哪有花灭呢?所以虚空之性从来不动。你一念妄动,生了无明,无明灭了,圆觉心没有动。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从」作「依」字讲。一切诸幻法,都是依着一切觉性生出来的,你最后有一个幻智存在,觉性不圆满;有一个幻觉存在,觉性不圆满。要是幻法都灭了,圆觉妙性圆满了。

  「觉心不动故」,因为圆觉妙心,从来没有被无明所动,无明生,它不动;无明灭,它也没动。这时候一切幻化的无明都灭尽了,觉性圆满了,觉心本来不动。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假若你是与会的诸大菩萨,乃至末世修大乘的众生,你应当远离诸幻。第一个次第,先离幻境,要发坚固远离心,把虚幻的境界远离开。第二个次第,离幻心,第三个次第,离幻智,离幻心的智慧也得远离开。第四个次第,离幻觉,还有离幻智的觉心在,你一执着觉心,不是圆觉,还是幻觉,还要离开,这个时候诸幻统统离开了。

  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再说个譬喻,「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木中生火,等到木尽,火也灭了,譬如那四个渐次,两木相因,能钻的木,譬如远离心;所钻的木,譬如远离境,结果火钻出来,两个木都烧尽,两个次第幻境、幻心都空掉了。还有个智慧在,就是还有点灰在。灰飞了,还有个觉在,就是还有飘渺的轻烟余留在虚空。灰飞烟灭,灰飞了,烟也灭了,这个时候清净了。「觉则无渐次」,怕你不觉,才说方便、渐次;一觉,「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知幻即离,离幻即觉。」都是用「知」,知就是觉。你只要一觉,一切幻化诸法统统离开,有什么渐次、一步一步的步骤呢?「方便亦如是」,方便也是一样,虚幻的境界你离不开,非假方便功夫不行,坚固执持远离心,就是方便,因为你不觉才加方便,觉了还有什么方便呢?讲到这儿偈颂讲完。

  上面讲了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两章,接着讲第三章普眼菩萨章,普眼菩萨章经文很长,先把大意说一下,普眼菩萨慈悲,请佛权巧方便详细演说方便次第。佛大慈大悲,从凡夫最初下手说起,一直说到成佛为止,就像我们搭乘长途车,从起站,一直说到终站,中途一站一站都说明白。前面从凡夫下手,我们还容易了解,说到后面佛菩萨的境界,尤其修到法界观,一点相不许着,入到玄奥之门,很难懂!

  我告诉同学,听了以后,要看《讲义》,尤其要注意科文,等到空法相的时候,世间法相、出世间法相,每一个法相不可能都详细讲,可是圆瑛法师慈悲得很,他的《讲义》都有解释,你要详细看,把《讲义》看完,接着看《直解》,当作参考,看完了以后,回头再看《讲义》,对着经文一段一段研究。

  我昨天看《讲义》解释的小字,戴着眼镜看不见,把眼镜拿下来,我平常左眼焦距不对,都用右眼看注解,把右眼看瞎了,现在只能用焦距不对的左眼硬看,看了一行,错过了两三行,还是继续看下去,看得上火,牙床都肿起来。我讲经几十年,《圆觉经》讲了好多遍,研究得很熟,要讲经我还是这样看,你们初学者,怎能不看呢?《佛遗教经》说:「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我好像良好的医生,知道你生什么病,告诉你吃什么药,你不吃,不是医生的过错。我是导师,指导你走正路,你听了以后不走,不是我导师的过错。你们不会用功,我只能指导你,用功得靠你自己。《讲义》的注解我看了,你不看还是不懂。所以普眼菩萨章,《讲义》至少要看二遍,能看三遍更好,不然我讲到后面你听不懂,简直像在念大悲咒一样,笼统就过去了,这些都是劝修的话,接着讲经文。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是请开示的礼节,跟前面一样,下面就请开示了。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这请问虽然是为与会的诸菩萨,诸菩萨来参加法会,他们虽然会了还是要听,听了可以去转*轮。实际是悯念末法时代的众生,去佛遥远,亲近不到善知识,想要修行,找不到下手地方。「演说菩萨修行渐次」,「演说」,开演详说,就是详细地说。因为前面文殊师利菩萨章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就算了生死吗?经文讲得很好,菩萨都听得懂,末世众生能否听得懂呢?所以普贤菩萨替我们请求,怎样的方便?怎样的渐次?如来就说四个渐次,一、远离幻境,二、远离幻心,三、远离幻智,四、远离幻觉。觉对着一切幻法,它还是个幻,你执着有一个觉,还是不对,也要离开。渐次怎么解释呢?还是解到「知是空华,即无轮转」,顿超上。「知幻即离,不作方便」,就怕你不知道是幻化,你知道是幻化,还不远离吗?「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你不能觉悟,是执着幻化是真实的,你现在远离了幻化,就觉悟了,还有什么渐次呢?

  前面说有四个渐次,「坚执持远离心」,是第一个渐次,要远离幻境,身心所对的六尘境界如幻如化,要远离,怎么远离法?坚固执持远离的道心,才能把幻境远离开,这是个方便。怎样坚固执持?还没有详细说明,就算有那四个渐次,还是没法下手,你要坚持你的道心,怎样下手?末法时代的众生没有智慧,普眼菩萨请佛详细说明,菩萨修行的渐次,上面是总问,下面是别问。

  「云何思惟?」第一个别问,怎样思惟?思惟就是观想,也叫观行。听明白是闻慧,这里用思慧,怎样修观想、观行呢?「云何住持?」第二个别问,怎样能安住在正法上,只有进步不会退步?「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第三个别问,要修行证果,先要悟理,悟后起修。开悟就是张开眼睛,路认识得很清楚,才不会走错路。没有开悟,盲修瞎练,走错路不知道;堕坑落堑,更不知道,所以用功修行先求开悟。禅宗有顿禅、渐禅,顿禅就是六祖大师这一派,你修行要了生死,先求开悟,悟了理再起修,那很容易!「知是空华」的「知」,就是开悟的知;「知幻即离」的「知」,也是开悟的知,那他还不会修吗?所以信解行证的解,就是解悟,不是依文解义的解,不是分别心的解,解悟以后再起修,才是真修。真修还不是实证,你再去证果,一定会证道,所以先求开悟,求开悟不容易,有什么方便方法令众生开悟呢?这都是替我们请问的。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

  「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为什么我请佛慈悲说正方便、正思惟?因为世尊如果不开示正当的方便,到了末法时代,众生虽然有道心,不知道如来开示正当的方便,随便瞎摸一个方便。前天我举个例子,呷苦菜,油盐都不吃,尽呷蕃薯,那不是正方便,正思惟更不知道,随便打妄想,想出来一个道理:学密宗,即生能成佛;学密宗,可以吃众生肉,怎么可以吃?他说发菩提心,吃众生肉就可以,不晓得那是草菜不生,五谷不长的地方的方便开食。我们内地蔬菜、五谷、米面不虞匮乏,你还要发菩提心吃众生肉,你的思惟是正思惟吗?就是你想吃众生肉的偷心不死,假藉蒙古、西藏方便开食。所以我前天在圆通寺传菩萨戒圆满,临别赠言,我就讲这个,因为里面有好多戒子都是学密宗的,皈依的密宗师父吃肉。他说得很高,不一定要出家,不一定要吃素,你断贪瞋痴就成佛,这话对不对呢?第一、我先问,你断了吃肉的心没有?你贪吃众生肉,你说断了贪瞋痴,骗谁?第二、我问你:我发菩萨心可以吃肉,你肯让我吃你的肉吗?所以这种说词,简直是骗自己、骗众生,我重重的呵斥,这不是正思惟,我不是随便批评人,是令诸位要正思惟。

  「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前面是佛跟普贤菩萨讲,「修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第一、离幻境,第二、离幻心,第三、离幻智,第四、离幻觉。「心生迷闷」,「迷」,是迷而不知。「闷」,是闷而不通。不能了知,不能通达,怎样下手呢?离幻境怎么离?怎样坚固执持远离幻境呢?「即于圆觉不能悟入」,要开悟,先悟入圆觉之理,才能修圆觉之行。虽然闻到如来说修如幻三昧,心中反而迷而不知,闷而不通,不能了知通达,怎样先悟入圆觉之理,再修圆觉之行。

  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愿兴慈悲,为我等辈」,「我等辈」,就是与会的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假」作「权」字讲,就是权说方便。前面因为听佛开示普贤菩萨:「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众生迷闷不知,请如来大慈大悲,本来没有方便,权巧说一个方便。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又是请法的恭敬,下面如来就开示了。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哉是赞叹之词,世尊先赞叹普眼菩萨。「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请问如来修行的因地法行,请问修圆觉,怎么悟入?「思惟住持」,修行有渐次,请问渐次,还要请问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乃至你请求我大慈大悲权巧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好好地听,我应当说给你听。

  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两句跟前面一样,不必解释了,下面是佛言: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善男子!」叫一声当机者普眼菩萨。「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前面说请求是为与会的诸菩萨,与会的诸菩萨都来到净土入三昧听法,他们出法会要去转*轮,所以并不是为他们请法。是为当时新学的菩萨,所以这里注明为当时新学的菩萨,还为末世的众生发大乘心,要求如来的清净圆觉妙心,求证如来的圆觉妙果。但是求如来的净圆觉心,「应当正念」,八正道以正念为体,你的念不正,下面七个道都不正,第一、先求正念,什么叫做正念?求清净圆觉心,这个念就是正念。「远离诸幻」,一切幻化的境界要远离,再远离幻化的心、幻化的智,连幻化的觉,都要远离,这是告诉我们方便中的方便,我们初发菩提心,要学圆觉妙行的人,下手的次第。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

  告诉我们末法时代的凡夫,要修行用功,从哪里下手?「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先依如来所开示的奢摩他行,梵语「奢摩他(ㄊㄨㄛ)」,翻成中国话叫「止」,就是修定,还要持戒,才能开智慧,即戒定慧三无漏学。应该先持戒后修定,因为持戒是时时都要持,你发心要修止,随时要持戒。「坚持禁戒」,要坚固执持禁戒。圆瑛法师《讲义》把「禁戒」二字分开,「禁」是禁止,就是止持;「戒」是戒法,包含作持。戒律有止、作二持,前面普贤菩萨章,你要注意「坚执持」三字,那就是方便,不然普贤菩萨章只有渐次,他请问开示的方便在哪里?「坚执持远离心」就是方便,我讲怎样坚执持?把《大乘起信论》修行信心五种行门引出来,这是我在普眼菩萨章依文解义研究出来的。

  你要坚持禁戒,我们很多学显教的都吃素,去学密宗,吃了几十年长素去开荤,这不是罪过吗?为什么要去开?就是偷心不死,吃肉的心没有死。现在很多出家人吃鸡蛋,说现在养的鸡没有雄鸡交合,是生不出鸡的蛋。戒律的大律上讲,可以喝牛奶,因为牛奶可以治病。并不是大律让你滥喝牛奶,何况吃鸡蛋呢?你为什么要去吃鸡蛋呢?还是偷心不死。受了菩萨戒,对于五辛,有的马马虎虎,喜欢吃韭菜、葱,就是不能坚持禁戒,要坚固执持,你不能随便把持戒的心动摇,动摇一滥百滥,统统滥下去。诸位同学在这里住了三年,没吃鸡蛋,不也过得很好吗?现在营养够了,以前医药不发达有借口,现在你吃多种维他命药丸,不是比吃鸡蛋好,为什么要去吃鸡蛋呢?吃鸡蛋就是偷心不死,不晓得吃鸡蛋的心一开就滥了,慢慢你就会偷偷的吃肉。你要营养吃鸡蛋,哪有吃鸡腿来得营养呢?吃鸡腿,哪有喝鸡汤来得营养呢?你滥开,何必出家呢?到社会上什么都可以吃,有谁说你不对?出了家就要坚持禁戒,诸位当了法师要记得,该开的开,不能滥开,不能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不能随便批评人。你要坚持禁戒,要修止。你不坚持禁戒,止修不来,天天在打妄想,怎么修得来?

  「安处徒众,宴坐静室。」「宴座」,是安坐、静坐。「静室」,就是现在禅宗修行的禅堂。「安处徒众」,行菩萨道,要修大家修,你修「奢摩他」,修止,你得「安处徒众」。在中国是开禅堂,这里不是参禅是修止,所以叫静室。有人喜欢一个人去住山、住洞、住茅蓬,我认为不好,因为我们是末法时代的凡夫,你没有亲近善知识,没有徒众一起修行,你一个人去住茅蓬,最初精进,定的功课很多,用功不了一段时间,你先是打妄想,妄想刚歇落下来,你就打瞌睡。你要修止,一天最少静坐三枝香、三小时,一次坐一小时,不盘腿瞌睡不来,一盘腿就瞌睡,一枝香坐完,瞌睡也醒了。你一天静坐三枝香,实际坐在那里睡了三小时,每天如此,变成习惯,永远不能用功。瞌睡越睡越多,叫做睡魔,你说我瞌睡睡完就好了,不会好的,所以你要随时警策自己,要带领徒众,依众靠众。你是住持大和尚,开一个道场,谁愿意静坐跟我来。你定了规矩,一天坐几枝香,你叫别人坐,你不坐行吗?大陆上知名的丛林,上殿、过斋堂,大和尚都得亲自到,才能维持规矩。上殿大和尚不去,殿上不好;过斋堂大和尚不去,斋堂过不好。所以你既然想修行办道,得定规矩,叫你的徒众遵守,你得领着徒众遵守,要依着大众、靠着大众。虽然你是管徒众的,但是徒众无形之中管教你,有这个好处。你定的规矩,一天坐几枝香,按中国禅堂的规矩,有行香的看着,谁打瞌睡就走过去打一下香板。规矩是你大和尚订的,你自己敢打瞌睡吗?你打瞌睡,人家看到禅堂的大和尚在打呼,那还象话吗?不是徒众管了你吗?你办学堂、办禅堂,发菩提心,要安处徒众,才叫菩萨。安处徒众,是利益大众,实际是利益自己,大乘要以利他为自利。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常常这样叫「恒」,不是念了一下,不念了。下面先作二空观,我也空、法也空,小乘怎么叫做小?他用功只作我空观,不了解法空,如来没有跟他说法空的道理,他不知道。大乘菩萨听到了,一下手就修二空观,我空、法空一起修,实际还是先空我,后空法。

  怎样把我空掉?前面说幻身、幻心都要远离,幻身怎样离?空我,外面的身体、里面的心,合起来是我。先空身,后空心,众生执着我,就是身见利害,见就是知见,执着身体就是我,先把身体观空。前面说:「妄认四大为自身相」,我的身体是四大种和合而成,它不但给一切众生的身体作种子,也给一切世界山河大地作种子,内四大、外四大,统统是四大种合成的,所以叫做大,「大」是普遍之意,「种」是能生之意,能生身体出来。

  前面是总说,下面你得打坐,静坐下来观想,这叫做正念、正思惟。「所谓发、毛」,身体上除了头发以外,还有很多的细毛。「爪」,手指甲、脚指甲。「齿」,牙齿。「皮、肉、筋、骨」,有皮肤,有肉,里面的筋,现在叫血管,还有骨头。「髓、脑、垢色」,骨头里面有一种油质叫骨髓,还有头部里面有脑。垢色,就是身体上的尘垢之色。「皆归于地」,归是归纳,这些坚硬的东西,都属于地大。「唾、涕」,唾是口水,涕是鼻水。「脓、血」,身体里面有浓、有血。「津液、涎沫」,口里舌头下面生出来的水叫津液。涎沫,是吐出来的口水,就是「唾」,再详细的分成津液、涎沫。「痰、泪、精气」,你咳嗽吐的叫痰,眼睛流的水叫泪。精气,就是精液。「大小便利」,大便、小便。「皆归于水」,这些有水性的东西,都归于水大。「暖气归火」,身体上有暖气,归于火大。「动转归风」,出入的鼻息、四肢会动,都属于风大,你的一只手、一只脚不会动,叫中风,就是风大出了毛病,所以身体能动转,属于风大。「四大各离」,你把身体分成四大分,把它分离开了。

  「今者妄身当在何处?」修观想,是自己提出疑问,自己追究,在中国禅宗叫参话头,你提出来问:现在的身体,你当成是真实的,佛说是幻妄的,现在你知道幻妄不实在,我这妄身应当在哪里呢?这叫做析空观,析是分析,把它分析开来观想,身体在什么地方?把身体观空,这就是我们初发心的凡夫一个下手处。前面说: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应当远离幻境,身体也是幻境,就这样远离,这是对初发心的菩萨修大乘行,开示权巧方便的下手方法。

  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即知此身毕竟无体」,你今天这样观想,明天也这样观想,你毕竟知道身体当体就是空的,这叫体空观。体是体会,不是像西医给你解剖,把你的身体解剖成四大分。佛学是心里观想分析,分析好了,你一体会就知道,叫体空观。你应当会知道,没有实在的身体,没有本体自性。「和合为相」,既然没有身体,怎么现出来一个身相呢?是四大种和合起来而有的假相,不能说没有身体之相,但是身体不是真实的。「实同幻化」,跟会幻术的人念咒语,变化出来人一样,不但会动、会做事、也会说话,你看像真的,是幻化出来的,当体就是空,就这样观想,叫「幻化」。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下面再观妄心,「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身体观空,我还没有空,因为里面还有一个能执着的心在。这是什么心?叫六识,得有六根,才能生出来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由六根对着外面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中间才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个识就是我们的心相。

  「四缘假和」,一切法从因缘生,由四大种合成身体的因缘,叫做「四缘」,我的身体是由四大种的因缘假合起来。「妄有六根」,六根生在我身体上,我的身体是四大假合,所以虽然有六根,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都有,是虚妄而有。「六根四大中外合成」,「中」作「内」字讲。「六根」,身体上的六根。「四大」,这是外四大,是外面六尘境界的四大,不指身体的四大。里面的六根,外面的六尘,也是四大种生出来的,内外合成。

  「妄有缘气,于中积聚」,虚妄而有心相,就是前面说的六尘缘影,这里翻成缘气,它不散灭,积聚起来有缘气,是虚妄而有的。「似有缘相,假名为心。」「缘」是缘虑,攀缘思虑,能攀缘思虑外面六尘境界的相,缘气积聚起来,好像有一个相,假名字叫做心,实际没有心。

  佛教讲的心,就是六识心。六根对着外面六尘,生起来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个识实在就是第六识,因为前五识只能缘虑现境,不能分别,眼能观色,是什么色分别不出来,但是没有眼识不行,没有眼识像瞎子,根本看不见,还分别什么?眼识只是见色的助缘,得有第六识跟它同时而起,叫同时意识,他才能看见色法。耳识缘于声尘,有耳根才能发耳识,发出来耳识才能缘虑声尘,聋子因为耳根坏了,没有耳识起作用,所以听不见声音。是什么声尘,得第六识跟耳识同时而起,才能听见声音,分辨是法师在讲经,或是在打鼓、打钟,分别是第六识的同时意识。但是没有跟前五识同时起分别作用,单单一个人起分别打妄想,叫独头意识。虽说是六个识,实在功能最强的是第六识妄想心。第六识是前面说的六尘缘影,是攀缘六尘落下的影子,这里说是缘气,有一个气体跟着,不属于色法,不是我们心脏的肉团心,肉团心属身体的一部分,属于色法。

  讲到这里,你就把身体观空,把心观空,下面再叫一声当机者。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妄心还没有观空,还得进一步观,要是把外面助缘六尘取消,没有六尘根本不能生起缘气,因为攀缘思虑六尘落下来影子,好像有个东西,要是没有六尘,根本不会有思虑的心。

  「四大分解,无尘可得。」这是外四大,身体以外的六尘,也是地、水、火、风合成的。你把四大分解,跟分解身体一样,作析空观,把外面的六尘,四大种分解开,没有六尘实体可得。

  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于中缘尘各归散灭」,在这个中间,里面能缘的六识心,外面所缘的六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你再去观察六尘缘影的影没有了,缘气的气也没有了,究竟没有能缘之心可以令你见到,观到这里才把心观空。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彼之众生」就是发心修圆觉行「恒作是念」的这位众生,他在作观想,把幻身观空,身相灭了;再观幻心,幻心也灭了。「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它们是彼此对待生起的,前面说:「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没有幻化的六尘,根本没有幻心;要是没有幻心,根本不知道有外面的幻尘。道理得按次第说,实际是顿时生起,彼此互相为助缘,没有外面六尘,不能生起六识;没有六识,不知道有外面的六尘。这样观想,把能攀缘思虑的幻心灭了,幻境也灭了,没有幻心,谁去分别幻境?

  「幻尘灭故」,这个时候再观察普贤菩萨章三个次第:第一个次第,先灭幻境,这里先空身体,身体对着心说,它还是个境界。第二个次第,远离幻心,第三个次第,远离幻智。「幻灭亦灭」,幻灭就是指幻智,所观如幻之身、如幻之心都灭了,能作观想的幻智也灭了,因为病好,药不要了。

  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这个时候能观想的智慧心空掉,这个人还在修观想,有个圆觉心在支持他,圆觉心不是幻化的,不是幻化的就不灭。下面再说个譬喻,「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古时的铜镜上面生了锈,照人照物照不清楚,你把镜子上幻化不实的尘垢磨灭,镜子本来有光明,不是你磨出来的,尘垢磨尽,光明就显现了。这时候圆觉妙心显出来,智慧统统显出来了,所以修行是灭除幻化的尘垢,圆觉妙心本来有,圆觉妙心具有的智慧光明,也是本来有,不是你修的。好像磨镜子是磨垢,要是不具足光明,它不叫镜子。古时候有个譬喻,「磨砖作镜」,你磨砖头,怎么磨也不会磨成镜子,因为它没有光明。既然叫镜子,它有本体、有光明,不过现在有尘垢看不见光明,把尘垢磨尽,光明就现出来了。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先把身观空、心观空,身心等于镜子上生了垢,垢是幻化不实在的东西。「垢相永灭,十方清净。」身、心这两个垢相,障碍到我们的圆觉妙心。圆觉妙心本来遍满十方界,现在我们看不见遍满十方界的真心妙性,就是执着有我的身体、我的心,被这两个东西障蔽到了。把执着身心的妄念去掉,圆觉妙心马上现出来,遍满十方界,一点染垢都没有,它本来十方都清净。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暎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再说个譬喻,圆觉妙心怎样生出来差别相?譬如摩尼宝珠,它是清净本体,一点颜色都没有。随着五方,现出来五种颜色,这五种颜色就譬喻五趣众生。六道,把阿修罗道分开叫五道,五道的众生各有身心,人道是什么样子?天道是什么样子?愚痴的人认为是真实有的,他认为磨尼宝珠实在有五种颜色。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

  这个圆觉,听过《大乘起信论》,就知道叫做真如。真如有两种义理,一种不变,二种随缘。它本体不变,但是能随众生之缘,而现其相。「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圆觉之心,本来是清净之性,它能随众生之缘,现出各类身心之相,随着天上的众生,现出来天上众生的身心;随着人道的众生,现出人道的身心;随着畜生道的众生,现出畜生道的身心;随着饿鬼道的众生,现出饿鬼道的身心。

  「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愚痴的人认为净圆觉心,实在有身心之相,等于愚痴的人认为摩尼宝珠实在有五种颜色,也是这个道理。

  前面第一章文殊师利菩萨章:「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就好了,大乘顿超法门,要上根才够得上,中下根则不行,于是第二章普贤菩萨请问佛,一定要说方便、渐次。世尊慈悲,有问必答,就说了四个渐次,里面含了一个方便。第一个渐次,远离幻境,你要远离一切幻化的外境,幻境是无始劫来执着惯了,怎么能远离掉?得加方便,你要坚故执持远离心,才能远离幻境,不然五欲六尘的境界,你怎么能离开呢?第二个渐次,要远离幻心,第三个渐次,要远离幻智,离境、离心要用智慧,但是你执着智慧还是错误。第四个渐次,要远离幻觉,有了智慧就证得圆觉,但是你证得圆觉,不能执着,你说有觉,不对;说无觉,也不对。这里先离开有觉,说觉还是幻化,把它远离得清清净净,这个时候圆觉才清净,不然你留觉在,还是不清净。到了结词:「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还是希望我们顿超。到了第三章普眼菩萨替我们请求,不但说方便渐次,还说下手的方法,初发心菩萨从哪里下手?尤其到了末法时代的众生,没有方便渐次,怎样能入圆觉呢?所以普眼菩萨请问:怎样思惟?怎样住持?怎样能开悟?如来给他解答下手的方便。「坚持净戒,安处徒众,晏坐静室」,第一持戒,第二修定,第三观慧,戒定慧三无漏学。讲到观慧,就是你打坐,不是打妄想,你得修观行,先作二空观,我空、法空,再作法界观。前面经文讲到二空观,还有几句结词没有结上,第一、先观我空,第二、再观法空。观我空,我就是外面一个身体,里面一个心,你观身体是四大假合,身体空了。心是六尘缘影,你知道有六尘,是身体上六根对着六尘发的六识,这样一执着,攀缘六尘,落下虚幻的影子,好像有个缘气,这就叫心。你把身体观空了,六根没有地方立脚,谁去对六尘呢?所以内四大空,你身体空了,六尘是外四大也空了,根本没有心,身空、心空,合起来叫我空观。我空了,还有法也空,这就告诉你法空的道理,到了最后讲得玄奥一点,清净圆觉里面没有一切法,可是我们是凡夫的境界,眼见五趣的凡夫都在。说一个譬喻,像摩尼宝珠本身没有颜色,它对着五趣,现五种颜色,愚痴的人执着摩尼宝珠有五种颜色,我们圆觉妙心里面,本来没有五趣众生之相,没有学到大乘佛法的愚痴众生,认为实有五趣众生。你这样观,把法观空了,可是你执着有五趣的相。结词讲到最后,因为你执着圆觉妙性里面实在有身心之相,明明有我的身体、我的心,怎么没有呢?你这一执着,不能远离了。

  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

  「由此不能远于幻化」,众生怎么不能远离幻化呢?明明是如幻的境界,他执着身心是实有的境界,这么一认真执着,他起了惑,就造业受报,永远流转生死。你把身心观空,不起惑就不造业,不造业就不受报。「是故我说身心幻垢」,身心本来是幻化的,变成了染垢之法,等于镜子上面生垢一样,本来清净的圆觉,被你执着幻化的身心,变成染垢,染得不清净。「对离幻垢,说名菩萨。」以能对治的智慧,远离一切幻垢之法,佛说这个人叫做菩萨。

  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下面把菩萨的相取消了。「垢尽对除」,所对治的幻垢,既然已经断尽,能对治幻垢的观行、法门也不要了;病好,对治病的药也不要了。「即无对垢及说名者」,没有能对治幻垢观行的智慧,前面说名叫菩萨的名字也没有了。这不是普通的凡夫,他在对治幻垢,这个人叫做菩萨,而且不是小乘人,他是教化一切众生,对治幻垢的人叫做菩萨;等到没有凡夫众生,菩萨的名还安立得住吗?建立不起来了。这一句话就是《金刚经》:「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没有实在的法叫做菩萨,这都是些对待的假名词。有人常问:极乐世界没有女人,尽是男人?对于不学经的人,只好这么说,实在极乐世界没有女人,男人的名字怎么建立起来呢?那么上二界男人的名字都建立不起来,欲界有天女,就有天男,色界、无色界是修四禅八定化生上去的,不是女人生出来的,所以上二界没有女人,哪有男人呢?这些名字都是假的,都是对待安立的。你把那一方面的对相观空,能对的这边自然空,讲到这里二空观讲完。

  下面讲法界观,先讲一真法界观,再讲三重法界观。第一、先观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华严经》的本体,无二谓之「一」,不妄谓之「真」。一切法的本体自性叫做「法界」,没有差别,叫做无二,没有妄法对待,绝对的真,法界就是法性,一切法的本性。《华严经》说名本体,《圆觉经》说名圆觉妙心。先作一真法界观,是依着《华严经》取的名字,所以《圆觉经》叫略本华严,就是圆觉妙心的法性。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善男子!」叫一声当机者普眼菩萨。「此菩萨及末世众生」,初发心的菩萨,以及末法时代学大乘法的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一切身心、一切法,没有实在的法,如幻如化,都是影像,所以这时候,初发心的菩萨及末世的众生,修二空观,我也空、法也空,证得二空的理,于是一切我、一切法,以前执着实有的,现在知道是影像,都灭除了。

  「尔时」,证得二空理的时候,「便得无方清净」,「无方」就是没有边际,按空间说有十方,怎么不说十方,说无方呢?因为十方还在虚空之内,虚空还在圆觉心里面,所以是没有边际、没有方向的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虚空之大,一切众生都在世界里,一切世界都在虚空里面,虚空包罗万象,除了虚空,没有更大了,不晓得无边的虚空,是由圆觉妙心显发出来。《楞严经》形容虚空更小:「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虚空虽大,在大觉性里面,它像大海里的水泡一样,所以这里说「无方清净」,就是证得一真法界的本体。下面再讲三重法界。

  一、真空绝相观:先要观真空,佛教讲空,不是讲顽空,虚空是顽空,也不是断灭空,不是没有了,它是真空。真空绝一切相,一切相都要远离、断绝,叫真空绝相观。

  二、理事无碍观:是指真空之理,与一切事相不发生障碍,叫理事无碍观。

  三、周遍含容观:一法含容多法,多法含容一法,这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一真法界,里面有四个法界:一、事法界,就是众生的境界,一切事相都是差别不同,你要作观想,先把事法界空掉。二、理法界,一切事相虽然差别不同,但都是同一个理体。三、理事无碍法界,理不碍事,事不碍理。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第一个观想,真空绝相观,先要观真空之理,绝除一切事相,就是依着事法界的理法界,修真空绝相观。第二个观想,依着理事无碍的法界,修理事无碍观。第三个观想,依着事事无碍的法界,修周遍含容观。这是《华严经》上讲的,我们中国华严宗用功,就修这三种观想。你们听过《贤首五教仪开蒙》,最后圆教讲到华严宗的三观,你们不妨拿出来温习一下,《圆觉经》叫略本《华严经》,就是这一段经文上所讲的,跟《华严经》上所修的观法的道理一样。下面很长一段文,是真空绝相观。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

  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

  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这是由一真法界观起,你把那些幻化的影像都灭除,你的圆觉妙心,变成光明之体,圆满光明,它是无边清净。「觉圆明故」,你的觉心圆满光明之故,「显心清净」,显出来觉心周遍圆满,无边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这两句是开始的功夫,这个心是八识心,妄想心的根本,也是生死的根本。八识心,就是《大乘起信论》九个相的第一个业相,也叫业识,就是第八识的本体。「觉圆明故,显心清净」,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圆明」是大圆镜智,跟相宗讲的一样,第八识本来是一切种子,像一个仓库一样,纷乱扰相。这时候都把它观空了,觉性圆明,第八识妄想心的纷乱扰相统统清净了。「心清净故」,觉心一清净,「见尘清净」,这个「见」,不是眼识起的见,它在眼识前面,跟着心清净来的。第八识分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证自证分是多添上去的,实际它的本体就是自证分),这就是第八识的见分,也就是《大乘起信论》九个相的第二个见相,也叫能见相,它起能见的功能,这一能见,起了相分,一切相都生出来,先是在内心里起了境界相,再执着到心外面去,所以一切法都是唯识变现的。这是唯识宗高深的道理,唯是唯独,唯独一个第八识,没有外境,叫唯识无境,外面我们看见的境界,都是第八识的相分变出来的。怎么执着一个相分?因为有能见的见分在里面,八识纷扰不清,见也纷扰不清,没有相硬执着一个相,一切烦恼都生出来了。这个时候,他的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转成圆觉妙心,就显八识心清净,识的本体清净,见分清净了。「见」就是「见尘」,它是染污性的见,能见的见清净了,这时候见尘不染污,变成清净了,下面都是这样解释。

  「见清净故,眼根清净」,先说眼根,因为你能见的见分已清净,所起的相分,也是你第八识现出来的,这时候眼根变清净了。「根清净故,眼识清净。」眼根一清净,眼识清净了。你最初用功,没有完全清净,清净了一部分,就得天眼通,上观天堂,下观地狱,无远弗届就是眼识清净,因为眼根清净,把眼识也清净了。要讲方便讲次第,就是《楞严经》选一门深入,六根你找出一个根用功深入,把这一个根清净,六个根都跟着清净了。下面一大串经文,对着《楞严经》的二十五圆通研究,二十五圆通下手不同,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再加七大,结果都得圆通。如观音菩萨从耳根下手,耳根一圆通,统统圆通了。

  「识清净故,闻尘清净」,眼识清净,怎么闻尘也清净了呢?这就是用功要问次第,先找一个根下手。这里先说眼根,因为是由「见尘清净」说下来的,跟眼睛能见是通的。按《楞严经》,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第一,是由耳根下手用功的,「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你一个根得了圆通,六根统统解脱了。《楞严经》还有两句话:「原依一精明,分为六和合。」本来是一个精明心,把它分开来分成六识,实际分而不分,还是六和合。所以凡夫用功一门深入,找着一个根下手,一根返本源,六根都得解脱。心法是精神体,不是物质,不是像我们把西瓜切成六块,再合合不拢。观音菩萨从耳根下手,听了《楞严经》耳根圆通,文殊师利菩萨抉择为第一,所以他说得很清楚、很详细,反闻闻自性,入流亡所。就这么用功,我们的耳根发耳识,是闻所闻的声尘,越闻越起分别,好的声音,起贪心、起爱心;不好的声音,起瞋心、起憎恶心,就起惑造业,造业就受报。现在用功我不要往外闻,我反闻闻到我的自性上,入了流就亡所,把所闻的声尘空掉。外面的声尘,我听不到,听到自性上。等你听到自性,这是耳根得了圆通,六根统统圆通了。这里跟那个道理一样,你眼识清净,闻尘清净了,「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这是总说,应该一个识、一个识、一个根、一个根说,「觉」包括「见闻觉知」的觉,除了眼、耳,下面还有鼻、舌、身三个,都属于觉。

  「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六根统统清净了,鼻子所闻的香尘:鼻根、鼻识;舌头所尝的味尘:舌根、舌识;身体上的触尘:身根、身识;意根所缘的法尘,意根清净,意识也清净了。这四个根、四个识、四个尘,统统也清净,这就六根、六尘、六识都清净了。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我们看见外面的色尘,不是染污性吗?因为我们眼根发的眼识不清净,你的眼根、眼识清净,外面的色尘都变成清净,所以我们看见娑婆世界,是染污世界,佛看见是清净的。「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这六尘都清净了。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六尘是外四大,身体是内四大,因为外面六尘清净,内四大也都清净。先说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四大种都清净了。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

  三界以内的凡夫法,不出十二处、十八界。前面说六根、六尘,叫十二处,再加上六识,叫十八界,这十八界清净了,一切众生都清净。

  三界的众生叫有,记住这个专门名词,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叫三有。我们念经、拜忏,有回向的结词:「四恩总报,三有均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三有是三界的众生,我统统回向给他们,有字是三界以内的众生,造什么因,结什么果,有因有果,有生有死,它是轮回的范围,凡夫超不出这个范围。三有再分为九有,三界分九地,欲界叫五趣杂居地,上二界分八个地,色界分四个: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无色界分四个: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一共九地,九地都没有出三界,都有因有果,有生有死,所以叫九有。我们天天做早课,念回向偈:「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就是替三界的众生回向,三界的众生受生方法不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种,按得的果报,不出于九地叫九有。「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华藏玄门就是《华严经》最高最深的玄妙之门,都叫他证入华藏玄门。有一个偈子:「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阿那含。」三界再详细分,一共二十五有,「四洲」是讲人,三界以内人的果报,不出东西南北四大部洲。「四恶趣」,三恶趣:地狱、饿鬼、畜生,加上阿修罗,阿修罗可以说三善道,也可以说是恶趣的众生,因为他瞋恨心重,只有堕落,不能超生。「六欲并梵天」,欲界有六层天,加上大梵天是七有,前面四洲、四恶趣八有,加上七有,共十五有。「四禅四空处」,色界四禅天,无色界四空处八有,前面十五有,再加这八有,共二十三有。「无想阿那含」,前面二十三有,加上无想天、阿那含天,一共二十五有。这二十五有,总指三界一切众生。

  真空绝相观,是把三界一切众生相,都观成真空的境界,拿佛的眼睛看众生,看到一切众生都是清净的,都是佛。下面讲到佛的境界,更玄更妙,我们拿慈悲的眼睛看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好人。这个道理很好了解,人家说社会上选职业,不要选捉贼的职业,因为你要捉贼,你看一切人都是贼,你看人都不顺眼,就像贼一样。所以你就知道佛的眼,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这个时候菩萨还没成佛,修真空绝相观,三界以内的凡夫都清净了。

  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彼清净故」,三界以内的凡夫法统统清净了,前面给诸位介绍过,要看圆瑛法师《讲义》的注解,他是讲经的老法师,按老规矩消文释义,法相统统消通,你不必查《大辞典》,也不用查《教乘法数》,他都已经解释出来。「十力」是佛的十种智慧之力,佛证得根本智以后,就是证得唯一诸法实相智力以后起十种功用。智慧只有一个,它的妙用有十种。「四无所畏」,佛有四种无所畏。「四无碍智」,也叫四无碍辩才: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词无碍辩、乐说无碍辩。得之于心叫智慧,发之于口叫辩才,这是先讲内心的智慧,叫做四无碍智,也叫四无碍辩。「佛十八不共法」,佛不但跟六道凡夫不共,跟三乘圣人也不共,佛独独有十八种法,叫佛十八种不共法。

  「三十七助道品清净」,这是三乘人共修的,二乘人专修这个法,叫做三四、二五、支七、单八。三四,是三个四: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在娑婆世界修行下手,先修四念处,佛临涅槃的时候,阿难尊者请问四种要事:佛世尊在世,我们依世尊而住,世尊涅槃之后,佛弟子依何而住呢?佛回答:依四念处住。所以我们现在出了家,最要紧先修四念处,详细的名相,你们看圆瑛法师的《讲义》。二五,是两个五:五根、五力。支七、单八,支也是单,是一个七、一个八,就是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你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必修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三个四的功夫都有,不要修了,所以《阿弥陀经》三十七道品从五根、五力说起,前面三个四怎么不说呢?因为用不着讲这些道理。四念处,第一、观身不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莲花化身,还要观身不净吗?由这个道理类推,你就明白,一生到西方,前面三个四不要修,就从五根五力下手。三十七助道品,二乘人专修这个法证道。大乘菩萨,三十七道品是助道,也从这里修起,但是他接着再修六度万行。

  「如是乃至」,「乃至」是超略之词。「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就是八万四千法门,一切总持法门,统统清净。就是一切世间法清净,一切出世间法清净,这是真空绝相观,不但世间的法相要绝,出世间的法相也要绝。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由法再说到正报上,一切实相名词要会消文,实相只有一个,怎么叫一切实相呢?一切法的实相。一切法有差别相,但是它的本体只有一个,就是一切法的本体。一切法的实相清净,一切法都清净了,一个众生的正报,他的身体清净了。「一身清净故」,你修真空绝相观,把身相观空,自己的身体清净了,「多身清净」,其他的众生都清净。

  「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一切实相,就是圆觉,从本体上观一切众生的染污身相,都是如幻如化。观到它的本体,观到圆觉上,众生相都是清净相。所以我们发大愿度众生,《楞严经》上有一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地藏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菩萨按事相发愿,到现在不能成佛。这就是我们念蒙山施食,先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结果把自性众生度尽,十方众生都圆觉清净了。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你得观到依报上,像娑婆世界本来是染污的国土,这是众生的眼睛看见,以众生的心分别的。你修真空绝相观,看见娑婆世界清净,这一个世界清净,多世界都清净了。

  「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裹」是包含之义。在空间上讲,十方。在时间上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你讲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不平等有差别相,它不清净;你讲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它不清净有差别相。现在绝相,一切差别相都断绝,完全观在真空理体上,一切平等都是清净的。清净不动,它怎么会动呢?讲正报,一个凡夫的身体,有生、住、异、灭,生、老、病、死。讲依报世界,有成、住、坏、空,都在动,就是你第八识的本体,业相就是动相。现在把第八识心清净过来,圆觉妙心现前,清净不动,众生清净,世界也清净不动。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下面说的是理事无碍观,「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虚空也是如幻如化,叫一显色,现在你观想到虚空平等不动,你要知道,根本的问题在你的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种有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现在你观四大种清净不动,也是因为圆觉妙性平等不动。

  「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所以你要观想真空绝相观,真空理体就是圆觉妙性,绝一切相,世间法的相、出世间法的相,都远离断绝,这个时候,真空理体现前,就是圆觉妙性平等不二。

  善男子!觉性徧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徧满法界;根徧满故,当知六尘徧满法界;尘徧满故,当知四大徧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徧满法界。

  下面讲的是周遍含容观,前面只讲觉性清净不动,还没有讲到觉性普遍圆满。「善男子!觉性徧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际」是边际,比如十方,东方有东方的边际,南方有南方的边际,西方有西方的边际,北方有北方的边际。时间,过去一个边际,现在一个边际,未来一个边际,觉性不但清净不动,而且普遍圆满没有边际。「当知六根徧满法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眼睛不是耳朵,鼻子不是舌头,各有界限,这个时候六根,根根遍满法界。

  「根徧满故,当知六尘徧满法界」,六根遍满法界,应当知道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尘尘遍满法界。「尘徧满故,当知四大徧满法界」,六尘遍满之故,应当知道四大种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徧满法界」,经文略掉「八万四千」,应该还是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哪一个法都遍满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徧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徧满故」,六根、六尘怎么会遍满法界呢?因为你观到圆觉妙性遍满法界。「根性、尘性无坏无杂」,这里去除我们的疑惑,我们的眼根遍法界,耳根怎么遍法界呢?耳根遍法界,不会把眼根坏掉,也不会混杂在一起,无坏无杂才妙呢!「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六根、六尘,无坏无杂,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每一个法门都遍满法界,八万四千陀罗尼门还是无坏无杂。

  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徧满无坏无杂。

  下面举的譬喻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一个眼睛遍法界,一个耳朵遍法界,结果还无坏无杂,怎样无坏无杂遍满法界呢?「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好像百千盏的灯光,都遍满一室,你说哪一盏灯光没有遍满一室?「其光徧满无坏无杂」,但是这一盏灯光遍满,不会把哪一盏灯光坏掉,也不会混杂,还是盏盏的灯光,这个事相微妙不可思议。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

  前面讲三重法界观,第一、真空绝相观,第二、理事无碍观,第三、周遍含容观,像百千灯光,遍照一室,周遍含容。下面观行成就了,顿同佛境,你是个菩萨,本来还没有成佛,你的境界跟佛一样。「善男子!觉成就故」,到这个时候,你修圆觉的行门成就,「当知菩萨不与法缚」,应当知道菩萨不为一切法所系缚,佛能给一切法系缚吗?「不求法脱」,佛已解脱成了佛,还求什么解脱呢?到这个时候菩萨的境界,与佛的境界一样。往往学大乘经,学到这里,反而不修行,说「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晓得那是观行成就以后佛的境界。

  「不厌生死,不爱涅槃」,菩萨对于生死不害怕,不厌恶生死。二乘人为什么不度众生呢?他视生死如怨家,见生死害怕得厉害!菩萨为什么要去度众生呢?他对生死已经观空,他不厌恶生死,不怕生死,也不爱慕涅槃,因为厌恶生死,才去求证涅槃,这个时候生死涅槃都是空的,既不厌恶生死,也不爱求涅槃。

  「不敬持戒,不憎毁禁」,对于持戒的人,不特别恭敬;对于毁犯禁戒、破戒的人,也不会憎恶。「不重久习,不轻初学」,对于久习佛法的老修行,不特别尊重;对于初学佛法的人,也不会轻视。「何以故?一切觉故。」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觉行成就,有平等的境界。这个境界我们还没达到,很难懂,再说一个譬喻。

  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这个譬喻,不学唯识的人还难懂呢!「譬如眼光」,这就是眼识,他打开眼睛看见色境,是眼识所对的,它不起分别,起分别的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跟眼识同时起的作用,叫做同时意识。前五识都是只缘现量境不起分别,起分别是第二念同时意识跟着起的功能。这个时候单讲眼识,就是眼睛发出光,「晓了前境」,看见现量境界,就是色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眼睛发出的光是圆满的,对于所缘的境界,既不起憎恶心,也不起爱乐心。

  憎爱烦恼是与生俱来的,小孩刚出胎,就带来这二个烦恼,境界分别不出来,但是他有憎爱二心在,合他的心就爱,不合他的心就憎。他怎么表示呢?合他的心就笑,不合他的心就哭。憎爱二心,不要说断掉,你能降伏就不增加新烦恼了。外面的境界千差万别,不出逆境、顺境。逆境,是违逆妄想心的境界,一件讨厌事来了,瞋恨、忌妒障碍统统都来了。顺境,顺你妄想心的境界,先起爱心,这一爱,爱的烦恼统统现出来,最后动贪心。

  「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眼睛的光没有二个,眼睛的光,不起憎爱二念的分别,有憎有爱是第六意识起的分别,这个菩萨的觉行成就,他把憎爱心断掉,观行成就的菩萨,跟佛的境界一样,他没有憎爱两个烦恼,所以前面为什么对那些差别境界,不起分别?因为他没有憎爱二心。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就是修圆觉行成就的众生,修三重法界观得了成就以后,与佛同等境界。「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到了这个时候,他不起分别,跟佛的心一样,没有修也没有成就。

  这是修习三重法界观的成就境界,才说无修无成就,如果不讲「修习此心得成就者」这一句文,就认定你懂得圆觉圆顿大教的道理,你不要修,也不要成就,结果你是个大凡夫,还开导众生,害一切人。

  圆觉普照,寂灭无二。

  这叫寂照不二,佛的境界是寂照不二,佛住的世界,叫常寂光土,常寂而常光,就是寂而常照。菩萨是照而常寂,菩萨用功观行成就的时候「圆觉普照」,他不动念,不动能照的念,它是「寂灭」的。「无二」,就是圆觉普照与寂灭,并没有差别。要讲智与理,「普照」是圆觉智慧,「寂灭」是圆觉的理体。这个时候,如如智照如如理,一如无二如,没有二个。

  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这个时候,现这个境界玄妙了,先说「诸佛世界」,每一个佛教化的世界,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算一个佛世界。这不是一个佛世界、二个佛世界,而有「恒河沙诸佛世界」,不是一个恒河、两个恒河沙数的佛世界,而有「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不可说」是个大数目,不是一个不可说恒河沙数佛世界,二个不可说恒河沙数佛世界,而是有「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阿僧祇」是无量数,还不是一个阿僧祇、二个阿僧祇,而是「百千万亿阿僧祇」。有「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那么多的「诸佛世界」,圆觉菩萨统统看见了。看见了什么境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像空中花那样乱起乱灭,乱字形容纷纷然,就是很多很多的生起,很多很多的灭无。由这四字就证明菩萨观行佛的境界是亲证的,决不是空谈理论推想出来的,用推想你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境界。

  再料拣一下,虚空之内世界无数,前面说的数目很大,还是有个数目,实际是无数的世界,无数的世界都有佛在教化。佛世界分二种,一种清净世界,一种染污世界。像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是清净世界,它不生不灭,常住不动。像我们娑婆世界是染污世界,有成、住、坏、空,一个世界,二十个小劫成,二十个小劫住,二十个小劫坏,二十个小劫空,合起来八十个小劫成、住、坏、空。说它乱起来,这一个世界成了;说它灭了,这个世界空了,一个世界成住坏空有八十个小劫的长时间,在虚空之内染污的世界无数之多,你这一观照,统统观照下去,纷纷然,乱起乱灭。

  这里我讲一个科学实证的境界使大家相信,现在科学分许多科,天文学是一科,天文学家的境界,就像《华严经》、《圆觉经》的境界,都是不可思议,天文学家看虚空多大?拿光年来算里程,有多少光年?现在天文学家虽然看到虚空的境界,但是还没有看见乱起乱灭的境界,天文学家在天文镜上,看见太空之中有星坠下来,像下雨那么多,到了夏天,我们看到空中擦过一道亮光,叫流星,那是陨石坠落,摩擦空气发光,小的落不到地上,空气把它摩擦完了;大的落到地上,能把地球打个坑。但是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少之又少,在太空之中像下雨那么多,都是星球爆炸,叫做陨石雨。像下雨那么多的星球爆炸,「乱灭」,天文学家看不见,因为天文镜没有那么大,天文学家的境界没有那么大,「乱起」更是看不见。报纸报导日本有一位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尚未被发现的星星,那是一个新世界生起,但只看见一个,不是乱起。所以这个境界是佛的境界,不是穿凿附会,叫我们相信乱起乱灭。说这些作什么呢?我们还没有修灭,不跟你说不行,等你观行成就看见这个境界,不知道是佛的境界,证到的时候你就会知道。《楞严经》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我们的妄心顿时歇落下来,菩提心显现,一歇永歇,永远菩提心现前。有时候你用功打坐的时候,坐一枝好香,会碰到歇落了短时间,你这时候狂心忽然间歇落了几秒锺,佛境界现前,你看见虚空之中佛世界无量数,乱起乱灭。你没有学过《华严经》《圆觉经》,你不知道是魔境还是佛境?所以学经就像看地图,一直看到佛的境界。你看见了,知道是佛境,不是魔境。因为境界看得宽大,遍法界的世界都看到了,这个世界是成,叫做起;世界是空,叫做灭,看见的世界很多,叫乱起乱灭。这个菩萨观行成就,看见这个境界,顿同佛境,他不动心,怎么不动心呢?他「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他照而常寂,乱起乱灭无量数的诸佛世界都看到了,他知道「不即不离」,不即圆觉,因为圆觉妙性是清净的,哪有这些乱起乱灭的世界呢?不离圆觉,一切空花都是依虚空而有,空花不属于虚空,但是也不离虚空,所以一切幻化的世界,也是依着圆觉妙性的本体生出来的,所以它不离圆觉。「无缚无脱」,前面讲的是「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他证得的境界,跟诸佛的境界相同,平等无二,他观到一切法空,「不与法缚」,乱起乱灭还是一切法,他不会被法所系缚。也「不求法脱」,他的观行成就,已经解脱了,还求什么解脱?

  「始知众生本来成佛」,这一句经文很要紧,《大藏经》里面那么多经,只有两部经有这句话,一部是《华严经》,一部是《圆觉经》,到现在才知道一切众生本来就成佛,那怎么叫做众生呢?因为众生有生死。那诸佛怎么成佛呢?他证得不是小乘的偏空涅槃,是证得大乘圆满寂灭的大涅槃。但是到现在才知道「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就像昨天夜里作了梦一样,好像《华严经十地品》有一句:「譬如比丘入灭定,如梦渡河觉则无」,菩萨修行,如梦渡大河,菩萨为什么发心要修行?因为有烦恼、有生死,譬如他作梦,梦见有恶人、恶兽来追逐他,就拼命逃命。恶人,譬喻见惑;恶兽,譬喻思惑,有见思二惑的烦恼,叫你流转生死,所以众生要逃命。逃到前面一条大河,非得赶紧游泳过去,否则生命不保。就一下子跳到河里,拼命游泳,尽量挣扎,好不容易游到对岸,上了岸忽然醒了,原来作了一场梦,根本没有恶人,也没有恶兽,烦恼本空;根本没有掉到河里,生死本空;根本没有上岸,涅槃也本空。所以菩萨发心修行了生死,证得涅槃,才知道昨天夜里作了一场修行的梦,本来成佛,本来没掉到河里,本来就在岸上!

  记着,这是佛的境界,看大乘经上当就在就里,他以为看懂了,这句话太好了,烦恼本空,生死本空,涅槃本空,都是像作大梦,修行不是跟自己找麻烦吗?他不要修了,不晓得他顿同佛境了没有?他的观行成就了吗?你不修还是个大凡夫,看大乘经打自己的闲岔,就在这里。不晓得这经文是在观行成就,顿同佛境,到了成佛,五住究竟,二死永亡,他证得圆满寂灭的大涅槃以后,还有什么生死,有什么涅槃呢?他才可以说顿同佛境。可是众生本来成佛,是令众生怀疑的事情?现在不讲,下面接着金刚藏菩萨就问这个问题。现在就说你修法界观修成功,虽然没有成佛,你已经跟佛的境界一样,才知道一切众生本来成佛。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

  「善男子!」再叫一声当机者。「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到这时候,你才知道生死涅槃,等于夜里作了一个梦。你现在醒了以后,回想梦里的境界,哪有一个实在的?所以涅槃根本没有生起,生死也没有灭除。「无来无去」,按作梦的时间讲,涅槃来了,生死去了,根本没有来没有去,是作梦,哪是真实的呢!

  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这是讲能证所证,「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所证的圆觉之理本来现成,这里说众生本来成佛,他根本没有失掉。得失是对待的名词,有所失,才说有所得;从来没有失,怎么说得呢?所以圆觉妙性,《大乘起信论》叫做本觉,在众生份上本觉是本来觉,它没有失掉,怎么说得呢?所以你所证的圆觉之理,无得无失。「无取无舍」,你最初发心修行用功,要取得佛法,舍弃凡夫法,舍弃一切烦恼,有取有舍,还是差别相。到这个时候平等境界现前,才知道没有差别,无所取,无所舍,因为生死涅槃,都是像昨天作的梦,你取得涅槃,舍弃生死,都是作梦的境界,有什么好取、好舍的呢?

  「其能证者」,能证的是智慧,属于观行,你起了智慧来修观行,才能证得圆觉之理。这个能证智慧的观行,「无作无止」,「作」是我要修行用功,我起了始觉智慧,要修观行,要有作为。「止」是止一切烦恼。到这时候才知道,修行本空,烦恼也本空,修行没有作,烦恼也没有止。「无任无灭」,「任」是任运自然。断除烦恼,证得涅槃,不要着相,我任他去,是「无任」。「灭」是证得涅槃,灭除生死。「无灭」,没有证得涅槃,也没有灭除生死。到这个时候平等境界现前,根本「无任无灭」,作、止、任、灭是修大乘菩萨行的四种病,下面有一章专问这个问题,有详细解释。大乘菩萨修行用功,作、止、任、灭这四种病本空。

  「于此证中」,包括前面能证的观行,所证的理体,于这个中间。「无能无所」,没有能证的观行,也没有所证的理体。「毕竟无证,亦无证者。」毕竟无所证,亦无能证者,能证者指观行的智慧,要是指人,也没有能证之人。因为这个时候是平等的境界,什么相都空掉了,你存能证所证,有能所两个相在,还是差别相,根本不能平等。平等境界之中,没有能、没有所,能所二字是佛经上的专门名词,关系很重要,能所是一对,没有能证,也没有所证。

  「一切法性平等不坏。」一切法的本性,在众生有情分上,叫做佛性;在一切法上,叫做法性。佛性这个名词意义来得窄,单指有情众生讲。法性的意义包括得宽,包括一切有情、一切无情,都叫做一切法性。一切法性,也就是一切法的本体,在《圆觉经》叫做圆觉妙性,本来平等,没有损坏、破坏。可是有能有所的时候不平等,你证不了圆觉妙性,是你自己把它损坏。但是破坏的是虚幻之相,法性还是平等不坏,这时候你证得平等不坏,连能所都空掉了。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前面普眼菩萨问了一大串问题,这里总结起来一个一个答复。你问初发心菩萨,以及末世修行大乘的众生怎样修行?就照着我前面说的那样修行。你问渐次,照我前面说的渐次,先修二空观,再修法界观。在圆顿大教里面没有渐次,说个渐次,因为你不先修二空观,修法界观修不成。修二空观,先修我空,再修法空,有个次第。修法界观,先修一真法界观,再修三重法界观。三重法界观,先修真空绝相观,再修理事无碍观,再修周遍含容观,有个渐次,照我前面说的渐次修。

  「如是思惟」,思惟就是观想。你「宴坐静室」,就这样思惟,不是凡夫在分别妄想的思惟,这叫正思惟,思惟到大乘观行上。「如是住持」,你如是思惟、如是用功,不会再退转,安住不动,就摄持了圆觉大法。

  「如是方便」,你叫我假说方便,前面说你修法界观之前,要修二空观,这是渐次。修二空观之前,有个方便下手处,你要坚持净戒,宴坐于静室,要持戒、修定。二空观法,属于观慧,戒、定、慧三无漏学有个渐次,学佛要求开智慧,但是前面一个方便,你得持戒、修定,你不持戒,根本不能得定,所以前面我讲到持戒,要坚持净戒,不说我空、法空、空空,一空一切空。持戒不讲空,持戒你得坚持净戒,修大乘法不要着相,持戒非着相不可,不着相怎么叫坚持呢?坚固执持,因为你得下手,你是刚入小学的学生,说考博士作什么?你得修到不着相才不着相,到最后能所的相,还是不能存在,都要把它空掉。可是你最初下手的方便,非坚持净戒不可,你戒律不清净,修定不能得定,得了定都是魔加持,非着魔不可。你的戒律不清净,无始劫来的生死冤家很多,天人有五种神通,鬼神也有五种通,你那些冤家对头在鬼神道里,或者到天道里,他看得很清楚:你想修定,还想开智慧,你根本不持戒,你要求定,你看《大乘起信论》着魔的境界,魔来加被你,再看《楞严经》,魔加被你,使你得了定,说你开了智慧,甚至还得神通,结果得了精神病,我们佛教叫着了魔,中西医都治不好。古时没有西医,现在有西医,医药进步了,还是治不好精神病。着了魔,那才害你呢!所谓:「不怕千生不悟,但怕一生着魔!」你一千生没有开悟不要紧,还可以修行,这一生着了魔,精神出了病,佛经上叫失心,你修行办道的心失掉,哪能修行用功?那么糟糕了,这一魔魔下去,不晓得坠落到哪里去。所以古人警策我们用功要先求理解,求了理解,解释明白了,你得精进用功。不求理解,单去用功修行,叫无解而行,结果是盲修瞎练,堕坑落堑,前面一个坑,你堕落下去;前面一条很深的水沟,你跌落下去。因为不求理解,你不了解路程,方向不知道,你就乱走,盲修瞎练,等于瞎子一样,非堕坑落堑,非着魔不行。

  一开学我先讲《劝发菩提心文》,劝你们发菩提心再学佛法,你发了菩提心尽学些佛教的道理,让你能说会道,结果你不修行,自己得不到实在利益,也不能引导众生得到实在的利益,这叫做有解无行。所以「如是方便」,要把它记清楚,先要持戒再修定,修了定才能修观慧,定都定不下来,怎么观想呢?观慧,先修二空观,再修法界观。但是持戒修定,是观慧的方便,这就是「如是方便」。

  「如是开悟」,前面问怎么开悟呢?小悟,你悟到二空:我空、法空之理;大悟,悟到一真法界之理,就那样开悟。三重观想呢?悟后起修,所以你只要开悟,悟到一真法界之理,再来修行都不着相,他是大彻大悟的人,悟后起修,那才是真修行。

  「求如是法,亦不迷闷。」前面文殊师利菩萨章说,不讲方便、不讲渐次。这个众生听了「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讲到普眼菩萨章说四个渐次,结果归到:「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还是要顿超。初发心不是上上根的人就迷闷,迷而不了达,闷而不通,认为法太高了,道理恍恍惚惚知道一点点,怎么下手呢?「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这样就算了吗?「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这样就算了吗?不行,没有法下手,所以依着这一章佛开示的,依戒修定,再修观慧,这样你就不会迷闷。讲到这里,把长行文讲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眼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

  「普眼汝当知!」叫一声当机者普眼菩萨。「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先要把我观空,我是什么东西呢?外面一个身体,里面一个心。你要晓得身体是四大假合,幻化不实在,心好像有知觉在里面,实际它是六尘缘影,你把身相观空,心相容易空。修行用功,最难的是破我执,我执一破,法执容易破。二乘人怎么只破我执呢?他只上小学,没有上大学,没有听到法空。他要是知道,破法空很容易,我执难破,法执容易破。我执破起来,身见难破,心见容易破。所以执着我,先执着这个身体,身见最难破,讲大乘佛法,什么都空了,结果身见不空,叫你牺牲生命,为法忘躯,你说可以作到,这是说空话,连拔你一根毫毛都不肯,因为你身见执着得厉害。你把身见观空,它是四大假合,天天这样思惟,你是顿超根机,一听就可以开悟;你是渐次根机,天天这样观想,地、水、火、风,把它作析空观,分成四个方向,这里是地大,那里是水大,这里是火大,那里是风大,还有身相吗?天天这样观想,把身相观空了。空身相作什么呢?身相是里面有六根,外面有六尘,中间起六识,这就是妄想心的心相。你把身相观空,六根没有立脚的地方,六根是从身体生出来的,身相空了,六根自然空了。六尘是对着六根起的,里面的六根空了,外面的六尘怎么不空呢?而且你把身体上四大观空,外面六尘很容易空,它叫外四大。所以身相最难空,身相观空了,心相容易空,都观成如幻如化,身体是四大假合,你不要妄认有个身体;心是六尘缘影,你不要妄认有个心,身心一空,我就空了。

  「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身体如幻如化,怎么观呢?把它归属到地、水、火、风四大种,把它分析开就空了。怎么有个身体呢?像变戏法变出来的,像变幻术幻化出来的。心性把它归到六尘,没有外面的六尘境界,你不会攀缘六尘,不会落下影子,因为它没有心性。这个心性不是心的本性,是幻化的心性,不要错解到心的本性上。

  「四大体各离」,内四大的本体,是幻化之体,把它分开。「谁为和合者?」身体是四大和合的假相,把四大分开,谁来和合身体?自然把它观空了。把内四大、外四大观空,哪有六尘?没有六尘,怎么会生起来幻化之心呢?

  如是渐修行,一切悉清净。

  「如是渐修行」,这就是渐次,慢慢一步步修行,先观身空,再观心空,合起来就是我空。再观法空,这样如是渐修。「一切悉清净」,你自己身体清净,结果一切众生都清净。你再观到依报,一个世界清净,一切世界都清净。

  不动徧法界,

  你用功到顿同佛境,悟到一真法界时,才晓得我的本性,就是圆觉妙性,本来不动,遍于法界。

  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

  「无作止任灭」,菩萨用功有四个方法,叫作止任灭。这时候用不着这四个方法,这四个方法成了修行的病,根本没有作止任灭,根本无所证的理体。「亦无能证者」,根本没有能证的智慧、能证的观行,也没有能证的人。

  「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这个时候,看见乱起乱灭的境界,一切世界都像虚空华一样。「三世悉平等」,圆裹三世,按时间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平等的。「毕竟无来去」,现在修行用功证得涅槃,涅槃来了,生死去了,根本时间平等,空间也是平等。你要观想,圆觉妙性是圆满周遍,哪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哪有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个方向?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平等没有差别,所以毕竟无来也无去。

  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

  「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在圆觉法会里,能入三昧的菩萨都知道了,初发心的菩萨,还有末世众生修大乘的人,应当晓得修行的方便渐次,以及到佛的境界是什么样子?全部的地图都给你画出来,让你看得清楚。「欲求入佛道」,「欲」是发愿,初发心的菩萨以及末世的众生,发愿想求入佛的道。第一是悟入,第二是证入,先求开悟,再求证得,要悟入证入于佛道。「应如是修习」,应当这样修行。「如是」二字,就指着前文,就是如是方便、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

  普眼菩萨这一章,你要把经文读熟,把义理研究熟,记到心里,你走路知道从哪里开步走,到哪个地方是终点站。二乘人不用功,没有看见全部的地图,他走到三百由旬,走到化城,以为到宝所不走了,全部的地图没有看完,不晓得前面还有二百由旬的路程。譬如从高雄出发,到台北市才到宝所,可是他到台中一看,这儿不错就下车了,就这么误了事。所以大乘法,从凡夫发心、初发心菩萨,一直说到佛的境界,你统统要把它研究清楚,记到心里。不要拿佛的见解,当成你的见解;不要拿圣言量,当成你开悟,结果是你耽误自己,尽说些大话,一切都是幻化的,结果一个都幻化不掉,学大乘法容易犯这个病。诸位都是学大乘的教理,你们把教理、地图看明白,开步走,还得持戒、修定、修观慧,脚踏实地去做。把无始劫来的生死了脱,谈何容易?你是上上根的人很容易,不然,上根人就差了,何况中根、下根的人呢?

  讲到这里,知道如是修习了,下面金刚藏菩萨出来问第四章。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是请开示的礼节,跟前面一样,下面就请开示了。

  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陀罗尼」叫总持法,前面讲过「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大陀罗的圆觉法门,如来善于解说,这是金刚藏菩萨先赞叹圆觉清净大陀罗尼,是一切如来在他的因地之中,最初发心修的法行。「渐次方便」,现在如来善说,你不是顿超的根机,慢慢修,一步一步来,下手修行要假方便,都给你说清楚了。

  「与诸众生开发蒙昧」,「蒙」是初学,「昧」是无知,这些初学无知的众生都开智慧了。「在会法众」,在圆觉法会的都是等觉菩萨,还没有成佛,还是要听。「承佛慈诲」,承蒙佛的慈悲教诲。「幻翳朗然」,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等于眼睛生翳,还没有完全好,眼翳如幻如化,可以治好。这个时候,最后一层薄薄的眼翳统统清净了。「慧目清净」,智慧眼完全清净,就是在会的法众,今天也得了大利益。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前面是赞叹如来善说圆觉妙行、因地法行、渐次修行,赞叹了还有疑问。佛前面讲到众生本来成佛,可能怀疑的众生很多,金刚藏菩萨不怀疑,他是替我们请问,下面金刚藏菩萨提出来三个疑问。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众生与诸佛不同就多了无明,我们修行,断了无明成佛,这个道理好懂。现在佛说众生本来成佛,怎么会有一切无明呢?一切无明,有根本无明、枝末无明,这是第一个疑问。

  「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众生本来有无始无明,无明没有开始,有众生本来就有无明,什么因缘如来又说众生本来成佛呢?这是第二个疑问。

  「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异生」就是众生的别名,异者不同,不同于圣人之生,是凡夫的另外一种翻译,十方凡夫,也可以叫「十方异生」。第三个疑问,假若十方凡夫,成了佛以后又起无明,那么这个问题大了,一切如来都是成了佛道,都是圣人之身,什么时候再生起一切烦恼,变成众生呢?

  第三个疑问实际是跟着第一个问:众生本来成佛,怎么又生了无明?那么诸佛本来成佛,什么时候再生无明、再生烦恼呢?

  惟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

  「惟愿不舍无遮大慈」,「无遮大慈」,就是没有遮止的大慈。因为众生怀疑的很多,不解释清楚会贻误众生,希望世尊不舍离大慈之心,给我们解释。「为诸菩萨开秘密藏」,佛法都是公开演讲,没有所谓秘密,因为众生不知,菩萨也不知,唯佛与佛才能知道究竟,所以叫秘密藏。希望世尊把秘密宝藏打开,跟诸菩萨说明白。

  「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修多罗」叫契经,就是佛的经,如来说法之后记到经本上叫经教。你为我们这些还没有成佛的菩萨,打开你的秘密宝藏,说给我们听。还要让末法时代求大乘法的一切众生,听到你的经教了义的法门。佛经,有了义经、不了义经;有了义法,不了义法。请你说了义的法门,就是究竟明了、圆满的法门。「永断疑悔」,信而不决曰疑,事后懊恼曰悔。就是希望众生能信心坚定,永远断除疑惑,懊悔所做的恶法,善行增进。

  作是语已,五体投体,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是表示请法的仪轨、请法的恭敬,下面如来就开示。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你叫我开甚深的秘密法门,开究竟方便法门,为诸大菩萨开示最上的教导训诲,最究竟圆满的了义大乘。

  「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你是替现在初发心菩萨请问,也是替末世学大乘的众生请问。我把甚深的秘密法,把最圆满的了义大乘讲清楚,不是光为这圆觉法会的十万大众,能令十方诸菩萨,以及末世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利益,得什么利益?「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有疑有悔,他的信心动摇;没有疑悔,信心坚定了。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佛现在赞叹金刚藏菩萨问得好,因为金刚藏菩萨,是替初发心的菩萨及末世的众生请问,到了最后结词,才呵斥他问得不得当。

  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下面佛就开示了。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先说众生受轮回生死,是起了轮回知见,他的心是轮回的心,就是妄想分别。从世界依报说起,「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一个世界生出来,叫成劫;暂时有这世界,叫住劫;住不能久住,叫坏劫;坏的结果灭了,叫空劫。世界有始有终、有生有灭,都是众生的妄想分别。「前后有无」,既然有始有终、有生有灭,就有前有后、有有有无。世界生起来,就是有;世界坏了,就是无。「聚散起止」,世界怎样形成?一切微尘聚集起来;世界怎么坏空?微尘散了,有聚有散,有起有止。最初聚集,生起;等到坏空,停止了。

  前面讲世界依报,再讲到众生正报,「念念相续」,众生的心是妄想心,念念不停,从无始劫来就打妄想,打到现在还没有完了,白天打妄想,夜里睡觉还是打妄想,念念相续不断。「循环往复」,由开始到终了,终了再开始。「种种取舍」,着了心外之相,内心起了分别,顺境就取,逆境就舍。「皆是轮回」,众生念念相续的心念,是轮回之心;外面世界成、住、坏、空,是轮回的世界。先说众生的心要不得,得把妄想分别的心停止下来,才能学佛法。

  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圆觉妙性本来不生不灭,本来不循环往复。你的心是妄想分别的心,你要想辨明圆觉的妙性,圆觉妙性跟着你的轮回心转,你没有出轮回。「若免轮回,无有是处。」你想免除轮回,证得圆觉,没有这个道理。就是妄想分别,越分别越远,圆觉妙性本来不轮回,却跟着你轮回。

  我们小时候有一种游戏,叫蒙蒙转,大家闭眼睛转圈,转一会儿,头转晕了,嘴里还在念:「天转地转,不叫我转!」嘴里念这个咒,结果咒不灵,自己把头转晕了,天也转,地也转,四周房子统统转。天地本来不动,房屋也没有动,但是你把头转晕了,才看到天也转、地也转、房屋也转,就是你用妄想分别心来分别,都变成分别妄想,你怎么能辨到圆觉呢?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摇」是动摇,「湛水」是安静不动的水。「动目」,就是有人眼睛有毛病,他用病眼看东西,什么东西都动,他去看静水,静水也起了波浪。

  「又如定眼,由回转火」,「定眼」不是禅定的眼,是病眼,眼根迟钝,眼珠子不会转动。这二句经文应该是「由此定眼,火即回转」,由作因字讲,因为是定眼,他看火,火都回转。譬如我们大殿供的佛灯,或是点烛火,或是点灯火,定眼看见的,和好眼看见的不一样,他是病眼,看到烛火,在转转转;看到灯火,也在转转转。

  再说两个譬喻,「云驶月运」,「驶」是走得很快,「运」是运动在走。譬如晚上月亮出来,本来虚空之中是晴天,忽然飞来一大片云彩,这片云彩走得很快,东风吹着往西方飞,这个时候你觉得奇怪,平常月亮都是由东往西走,今天晚上却看见月亮往东走,而且走得很快,这就是云驶月运的道理。拍电影的人,懂得这个道理,比如他要拍一个人在空中飞,他把这个人悬到空中不动,把镜头一开,后面用一块布当背景拉着走,走得很快,我们看电影时,看见这个人在空中飞得很快,这就是云驶月运的道理。

  「舟行岸移」,人上了船,船开了,你一看,岸往后移动。这个境界我亲自经验过,因为我们那个年代出门,都是坐轮船,船要开的时候,我们就站在甲板,向岸上送行的人挥手,船开了,机器轰隆、轰隆地响,轮船很大,觉得它没有动,看见岸上送行的人都往后退。「亦复如是」,跟动目能摇湛水,定眼能看见火转圈一样。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

  「诸旋未息」,你旋转往复的心,没有停止下来。「彼物先住,尚不可得」,「彼物」像前面举的水、火、月、岸,「先住」,你想求其先行止住,尚且不可得到它的住相。

  「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又何况你是轮转生死的凡夫,你染垢之心从来没有清净,你想观看佛的圆觉妙性,圆觉妙性不跟着你打转吗?这就是要证明,你先把分别妄想心放下来,才能研究佛的圆觉妙性,这一段就是解释这个道理。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是故汝等」,金刚藏菩萨是替大家请问,所以包括一切菩萨、一切末世众生。「便生三惑」,就生出三个疑惑:一、众生本来成佛,怎么会生无明呢?二、无明本来有,怎么如来说众生本来成佛呢?三、诸佛都成佛了,什么时候再生一切烦恼呢?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譬如眼睛生眼翳,如幻如化,看到虚空里生了花。

  「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金刚藏菩萨大慈大悲,替众生请问,这里佛就呵斥他不应当问:诸佛成了佛,何时再生一切烦恼?譬如眼睛生眼翳,看见空中生花,医生治疗,把眼睛治好,变成清净眼,看见空中没有花了。你不应该问:这个人眼睛治好,变成清净眼,他什么时候再生眼翳?佛成佛了,你为什么问他什么时候再生烦恼呢?

  「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为什么金刚藏菩萨问得不得当呢?因为眼睛翳跟虚空花,这二个法不是相待之法,不是有眼翳,就生空中花;有空中花,就生眼翳。眼翳治好,空中花就没有了,再也不会生眼翳了。

  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

  你的病眼治好,空中花灭了,你不应该再问:虚空什么时候再生空花?

  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

  因为虚空之中根本就没有空花,没有空花生起,怎么会有灭处?既然没有灭处,你怎么问:什么时候再生起空花呢?这就是无明烦恼性空,他把本空的无明烦恼灭除,圆觉里根本没有无明烦恼。你不应该问:佛什么时候再生无明烦恼?

  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生死涅槃,同于起灭」,生死与涅槃,同于空中花之生起,空中花之灭无。同于空花一样,生死也空,涅槃也空,犹如昨梦。可是有个不空叫做「妙觉圆照」,妙觉圆满普照。「离于华翳」,离于空中花,也离于眼睛的幻翳。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在一切生灭法中,虚空算是最长久,所以众生容易了解,虚空不是暂时有的,也不是暂时无的。「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又何况给虚空作平等本性的圆觉,是圆觉的本体、圆觉的妙用,它当然更不是暂有、暂无。既然不是暂有、暂无,成佛永远成,怎么会再生无明烦恼呢?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金矿是含金的矿石,金矿要经过销镕,把矿石、矿沙炼掉,才能化成纯金。金矿非经过销镕不能成金,但是金不是你销镕才有的。所以你不应该问:纯金什么时候又变矿石?你问得不得当,已经成了金子,永远不会再变成矿石;众生本来成佛,众生的佛性本来有,不是修出来的,已经成佛,永远不会生烦恼,再当众生。

  「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金子是世间七宝之一,经过无穷时间,金性不会坏,不再变成矿石。你不应该说金子,不是在金矿里面本来成就。要是本来没有成就金子,你去销镕,怎样炼也炼不出金子来!众生有佛性,还没修成佛,等于金子在矿石里面,但它本来就是金子。「如来圆觉,亦复如是。」如来圆觉妙性,在众生份上也是这样,说他本来成佛,一点没有错。

  这一段解释就是要去除我们的疑惑,我们本来成佛,本来有圆觉妙性,虽然轮转生死,圆觉妙性本来成就,从来没有一点儿减少,但是你还得经过修行。就像金子虽然本来成就,还是矿金,经过销镕,把沙子炼掉。我们为什么要修行呢?因为有无明烦恼,才去修行。修行是要断无明烦恼,修行不是修圆觉妙性,圆觉妙性是本来成就。

  还有一种好的注解,你去研究天台宗的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我们本来成佛是理即佛,在我们理性上本来就是佛。你学了经教之后,懂得成佛的名字,叫名字即佛。你得依着如来解释的名相道理去修观行,叫观行即佛。你证得相似三贤的位子,叫相似即佛。你证得十地菩萨的位子,叫分证即佛。究竟成了佛,叫究竟即佛。

  解释六即佛,有两个解释,叫做「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说这六即佛,有一个渐次,渐次就是行布,「圆融不碍行布」,就是圆顿不碍渐次。六即佛,下面都有个即,就是「行布不碍圆融」,渐次不碍圆顿,可以顿超。为什么?理即佛,就是究竟即佛,不是不即,而是相即。我们明白自己本来成佛,还要经过修行用功,不修行用功还是不行。懂了这个道理,现在要得利益,我们本来是佛,你为什么不修行呢?你要是没有成佛的本钱、资格,要想成佛是在打妄想。你既然有成佛的本钱、资格,为什么不去成佛,要当苦恼众生呢?天天起无明,被烦恼转,不是可惜了自己的本性,可惜了自己的善根吗?末法时代,有几个人闻到佛法?有几个人闻到圆顿大教?我们不是前生修来的善根吗?你不好好修行,天天起无明动烦恼,要做凡夫的事,对得起自己的善根吗?更不要说对不起自己的本性。大家好好的观照观照,依文解义,依义显理,依着所明白的道理,好好用功修行,不但对得起诸佛,也对得起自己,更对得起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等着你们去度呢!

  金刚藏菩萨问了三个问题,你说众生本来成佛,怎么会有无明呢?既然众生本来有无明,就不应该说他本来成佛?既然说他成佛,怎么又起无明,再当众生呢?最后一个问题,是不应该问的。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这一段文是佛教最高的哲理,一切如来的妙圆觉心里面,也就是一切众生本具的妙圆觉心里面,没有一切相,本来没有菩提,也没有涅槃。成了佛有两个果,一个智慧果,叫做菩提果;一个理性果,叫做涅槃果,但是圆觉妙心里面根本没有菩提,也没有涅槃。众生没有成佛,辛辛苦苦修行要成佛,在圆觉妙心里面,没有成佛及不成佛,不听圆顿大教,这种最高的哲理听不到。所以古人说:「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在平等无差别的一真法界,佛本来不度众生,因为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有佛、有众生,就是差别相,差别相就不是一真法界,不是妙圆觉心。所以到了妙圆觉心里面,没有成佛与不成佛。

  「无妄轮回及非轮回。」众生受生死道,虚妄流转轮回,就是「妄轮回」。现在修行要了生死,叫「出轮回」。圆觉妙心里面根本没有「妄轮回」,也没有「非轮回」。

  现在社会上批评我们佛教迷信,佛教的寺院,佛教徒在做法会,表现出来完全是迷信,所以佛教被毁谤迷信,实在冤枉!这只是华严三观的第一个观——真空绝相观,按五教分配,它是始教空宗,属于般若宗,就是《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第二十六分:「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以三十二相来求佛,以会说法的声音来求佛,这就着了佛相,着了法相,你着了邪道,怎样也见不到佛,所以众生相是虚妄的,佛相也是虚妄的。《金刚经》还有一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见到诸相非相,你才能见到法身如来,也就是这里的妙圆觉心。始教空宗,属于大乘初门,比小乘教高,但是高而不深,属于真空绝相观,绝相,不但绝一切众生相,连佛相都要绝掉。怎样才深?你入到理事无碍观才深,理不碍事,事不碍理,但是还没有到玄妙的地方,到事事无碍法界,华严第三观周徧含容观,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才是玄妙。前面普眼菩萨章,修法界观讲过,先叫他修到六根清净,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统统清净,一切凡夫都清净,清净了六根遍满法界,不乱不杂,叫理不碍事,事不碍理。讲到最后,一即是一切,一个人修成功清净了,一切众生都清净了;一切众生都清净,一切世界都清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周遍含容,那才是玄奥。不讲深的玄奥之理,单讲高的理,高而不深,圆觉妙心里面没有差别相,怎么没有呢?这都是对待的名词,什么叫做菩提?断了烦恼,才叫菩提,菩提是对着烦恼说的。什么叫做涅槃?了了生死,才证得涅槃,涅槃是对着生死说的。什么叫做佛?不是众生,就叫做佛,佛是对着众生说的。什么叫做妄轮回、非轮回?众生流转生死,在佛的境界上是虚妄不实的,可是在众生份上虚妄不来,他就在那受轮回之苦。超出三界,脱出轮回,叫「非轮回」,都是对待的假名言相。你讲道理,超不过这个范围,被这些对待的名相局限住了,你处处起分别,拿分别心来研究圆觉,圆觉跟着变成分别性。你这个人头晕,看见天地都跟着你转,这就是佛告诉我们,一切如来的妙圆觉心,也是一切众生的妙圆觉心,是平等无差别,一切对待的假名词统统没有。要说不是对待的,是绝待的,还是错,那并不是真绝待,所以「开口即错,动念即乖。」就是你要修行用功,研究如来的圆觉,不要拿分别心来研究,《大乘起信论》上信成就发心,要发三种心:第一种先发直心,直心正念真如,一切法的本体叫做真如,就是这里的妙圆觉心。你一直念到无相的圆觉上就对了,就是你根本不应当用分别心来问妙圆觉的道理。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三界以内的凡夫有分别心,要去测度(ㄉㄨˋㄛ)如来的圆觉境界测度不到。二乘圣人超出三界,脱出轮回,证得四果阿罗汉的境界,身心、语言统统断灭,身相空、心相空、语言之相也空。但是他想求涅槃,只能证得小涅槃、偏空涅槃,终不能证得大涅槃--圆觉的境界。何况你一个薄地凡夫,用你的思惟心,分别妄想心,来测度如来的圆觉境界,怎么能测度得到呢?下面再说个譬喻。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萤火虫的光不是烧东西的火,是身上有一种光体。须弥山是四宝所成,你拿火都点不着,何况拿萤火来烧须弥山,终究不会点着,等于用思惟心来测度圆觉境界,越测度越远。

  「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你拿轮回心,就是分别妄想的旋复心,转来转去的心,这个道理、那个道理,越分别越远。不生不灭叫寂灭,这个寂灭、不生不灭的境界,宽广甚深,等于大海一样,叫做「大寂灭海」。你以轮回心,起轮回的知见,想悟入、证入如来的大寂灭海,也就是妙圆觉的境界,到达不了。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你想先悟入、再证入如来的圆觉,从哪里下手呢?先断你的轮回根本,轮回根本没有个开始,叫做「无始轮回根本」。下一章弥勒菩萨会替我们请问:什么叫做轮回根本?你先把轮回根本断掉,你不求圆觉,自然证得圆觉。所以初发心的菩萨乃至末世的众生,想求如来的圆觉,要先断无始以来的轮回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有作」就是有所作为,「有作思惟」,就是有心想研究这个道理,从你有心起,有心就是第六识的心。「皆是六尘妄想缘气」,前面说过,我们第六识的心是六尘缘影,是六尘妄想的缘气,缘气不是真实有,你把六尘取消,第六识心没有了。你拿虚妄的第六识心来研究,怎么研究得到呢?「非实心体」,它不是真心实有的心体,是妄想缘气。「已如空华」,我们第六识分别妄想,欢喜研究道理的心,不是真实之体,等于空中花。

  「用此思惟辨于佛境」,你用虚妄缘气,像空中花第六识的心,来研究圆觉境界,圆觉境界是佛的境界,你用思惟的心,想辨明佛的境界。「犹如空华复结空果」,等于虚空花,想结虚空果出来,空中根本没有花,是虚妄不实的花,怎么会结果出来呢?

  「展转妄想,无有是处。」结果想来想去,都是增加妄想,没有一点真实的道理,没有一点对的地方。就是一下手就错误,用第六识心修,用妄想分别来研究佛经,想证得佛果,哪能证得?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

  佛再加以呵斥,说金刚藏菩萨问得不对。「虚妄浮心」,虚妄之心是轻浮、不纯净、不真实。「多诸巧见」,巧是小巧,不是大知见,小巧知见,也就是机巧。问道理问得很巧妙,但是从机巧之心来,这就是佛教八难之一的世智辩聪,世间的智慧、世间的辩才、世间的聪明,结果学不到佛法。有世间学问的人,你叫他学佛法很难,他有问不完的问题,让你答复不出来。他有很多机巧的见解,就是孔子说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以哉!」小巧的智慧,学孔子之道还学不来,怎么学佛道呢?「不能成就圆觉方便」,所以你想证圆觉,当然得有方便下手处,你不要用轻浮心,不要用小巧的智慧。

  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佛严厉地呵斥金刚藏菩萨,你这样分别,说如来成了佛,什么时候还当众生?不是正确的问题。

  讲到我们修行用功,道源有一点善根,但是善根不深厚,二十岁出家不算晚,但是出了家,小庙里没有人懂佛法,师父会念经,但是不会讲经,出了家上了三年僧学,学什么呢?天天学唱赞子,学吹音乐。到了二十四岁去湖北归元寺受戒,那生活真苦,天天吃臭腌菜,我不怕苦,一定要常住、要讨单、要修行,结果逼着我念早晚课诵,但是没有人讲解。到了夏天教焰口,维那师是我受戒的大师父,规矩严得很,今天叫你背这一段,明天叫你背另一段,背不来打你两个香板,再叫你跪到凳子上念。教你唱,唱到明天,唱不好,还是要打要罚,结果内容一句也不懂。在湖北归元寺念藏经,不是念全部藏经,就念《, 金刚经》。做佛事,天天念《金刚经》,没人讲也不懂。可是我还有点善根,到受了戒,来了一个受戒的新戒,这一个新戒有点儿学问,他找不着人说话,碰到我,我们俩一谈,有点儿对头,这个人也不懂佛法,可是善根比我厚,他受了戒就到北京上藏文学院。我回到小庙,他寄了一本《大乘起信论》给我,一看书名不错,打开一点也看不懂,看不懂也要看,因为要学佛法。看到前面:「非为世间名利恭敬故。」这一句我看懂了,学佛法,不能贪世间的名、世间的利、世间的恭敬,我就从那儿种了善根。看到后面我解错了,要发三种心: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是正念真如,但是我根本不晓得什么叫真如?解不到那儿,我懂得直心,就是不要弯曲的心,要学佛法,你的心不要弯弯曲曲。我自己解释,学佛法怎么学呢?得学傻瓜,我自己下了个注解,所以最初我也是「轻浮之心,多诸巧见」的人,后来我硬学傻瓜,遇着「名」现前的时候,争名,让你争;遇着「利益」现前的时候,争利益,让你争。「恭敬」还没有遇到,这境界不懂,名利两个字我懂,不贪名、不贪利。我又加个注解,怎样学法?学吃亏。所以我从二十五岁那一年起就这样用功:要想修行,学傻瓜;要想修行,学吃亏。一直学到现在,觉得没有走错路。讲这些话是劝诸位同学用功,不要用分别心,不贪名、不贪利。名利境界现前,该我的名,被人家争去了,我学吃亏;利境现前,利养被人家夺去,我学吃亏,这样你就会修行用功。修行要老实,不轻浮、不巧见,这样就与佛道相近了,不然说得太玄、太妙,根本距离太远。长行文讲到这里,下面再说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未曾有始终。若以轮回心,思惟即旋复,但至轮回际,不能入佛海。

  「金刚藏当知」,叫一声当机者金刚藏菩萨,你应当知道,「如来寂灭性」,妙圆觉性是不生不灭的本性。「未曾有始终」,始终是对待的名词,在时间性上才讲始终,有过去、现在、未来,在不生不灭的妙圆觉性里面,没有时间性,前面说「圆裹三世」,妙圆觉性哪有始、哪有终呢?

  「若以轮回心」,假借用妄想分别之心,想来想去,「思惟即旋复」,这样的思惟不是正思惟,是妄想分别的思惟,圆觉性、寂灭性,都跟着你打转。「但至轮回际,不能入佛海。」你思惟来思惟去,研究来研究去,只能研究到轮回的所在,你逃不出轮回的圈套。因为你在那旋复,你在那跟着转,你怎样用功修行,也不能入到如来的妙圆觉大寂灭海。

  前面金刚藏菩萨问:众生本来成佛,众生断无明以后成了佛,什么时候再当众生?下面的偈颂,佛答复金刚藏菩萨的问题。

  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

  「譬如销金矿,金非销故有」,譬如销金矿,它本来在矿里面就长成金,才叫金矿,金不是销镕出来才有的,要是没有金矿,怎么销镕也不成金子?

  「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长行文没有这一句,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利益,学大乘经往往落空,本来是佛,修什么呢?本来是佛,你只是理即佛;本来成金,你还是矿石。虽然本来成金,还得经过销镕、化炼,把石头沙子都炼尽才成金,这叫做理不碍事、悟不碍修。不要说你还没有开悟,就是大彻大悟以后,你悟的还是理,悟后还要起修。虽然它本来是金子,但是它还是金矿,得拿到化金炉里面销镕,把石头沙子镕化掉,就是烦恼无明都断尽,才能现出你的圆觉妙心。「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销镕以后的金子,成了真金之体,不会再变为矿石,所以成了佛,不会再生烦恼。

  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思惟犹幻化,何况诘虚妄。

  「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说了生死,证得涅槃;说凡夫修行,才能成佛,这都是对待的假名言相。你学佛当然得先了解这些名相,众生根本不晓得生死之苦,也不晓得涅槃之乐,所以跟你说,要了脱生死之苦,要证得涅槃之乐。你是个薄地凡夫,要成佛,先从这里讲。但是你执着这些名相,就执着不消化,对待的假名言相,根本没有真实之体,只是虚空花相。

  「思惟犹幻化,何况诘虚妄。」「诘」就是问。你一思惟,一起分别心,一定落于幻化空花之相,何况你再问虚妄之相呢?

  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

  你拿分别妄想的心去研究圆觉,悟不到圆觉,证不到圆觉。你有能求的心,有所求的圆觉,还是错误。你先把分别妄想的心了脱,然后再去修圆觉才能证得,佛法难学就在这里,要理不碍事,事不碍理。金刚藏这一章讲完,下面讲弥勒菩萨章。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弥勒是姓,翻成中国话叫慈氏,他姓慈,名字叫阿逸多,《阿弥陀经》里面阿逸多菩萨,就是弥勒菩萨。在我们娑婆世界,当来下生成佛,就是这位菩萨。

  我们中国供奉的脸肥肥、耳朵大大、大肚子,笑口常开的胖和尚,不是弥勒菩萨像,是唐朝的布袋和尚像。因为布袋和尚临命终时说了个偈子:「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常不识。」我分身很多,时时刻刻示现给世人看,但是当时的人谁也不认识我。他说了这偈子就圆寂了,大家才知道这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所以就把布袋和尚相供奉起来。说这个作什么呢?我们认得那个胖和尚是弥勒菩萨就好,你到日本,供的弥勒菩萨是天人像,我们要是说那不是弥勒菩萨,人家听了见笑,弥勒菩萨住在兜率天的兜率内院,当然示现的是天人相。我们说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日本人不相信,说那是我们中国的故事。

  「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就是要请法,先行礼,下面开口请问。

  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弥勒菩萨先赞叹,请佛广为打开如来的秘密宝藏,就是请佛说闻所未闻的道理。「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让所有大众甚深的悟到什么叫做轮回,受生死轮转是果报法,怎么会受生死轮转?从你有思惟心起,在那儿打妄想、起分别,就是轮回的根本。现在甚深的悟到了,你在那边打妄想起分别,分别五欲六尘,要起惑造业;你研究佛法,用分别心,还是轮回根本。现在能分别什么叫做邪?什么叫做正?但是邪正二字,也有深浅的分别,都是信佛教,你一着了相,就落于邪;你一起分别心,就落于邪。「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佛布施的法,叫法布施,佛布施给我们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我们学圆教大乘,才不生畏惧。怎样会生畏惧?你不信佛,才劝你信佛;你不念佛,才劝你念佛;你不拜佛,才劝你拜佛。等到好不容易发了道心信了佛,也知道念佛,现在说无有佛道可成,你害怕不害怕!你说个佛的名字,就落于邪道,你害怕不害怕!现在听了《圆觉经》,得了「无畏道眼」,用不着害怕,讲到究竟的真理上,应该这样讲。

  「于大涅槃生决定信」,如来所证得的涅槃叫大涅槃,于大涅槃生起决定的信心,涅槃翻成圆寂,圆满寂灭,前面说菩提涅槃都是幻化之相,都是空花结空果,你不能执着。这个时候生起决定信心了,因为大涅槃不许你执着,你一执着就错误了,所以在不执着上生起的信心,叫做决定信心。

  「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再不要随着分别妄想往返旋复,再不会随着轮回的境界打转了。我知道学佛应该怎样学,《大乘起信论》叫直心正念真如,这里叫直心正念圆觉。你随着轮回的境界,起循环往复的知见,分别过来分别过去,都不出轮回。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前面是赞叹世尊跟金刚藏菩萨说法说得太好,我们都听明白,知道什么叫做轮回知见,但是听了佛跟金刚藏菩萨讲的佛法,还有些不了解的地方要请问,就是为初发心的菩萨,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圆觉的境界,是不生不灭的境界,叫大寂灭海。要想到大寂灭海来游历游历。

  「云何当断轮回根本?」《圆觉经》是一章跟着一章,我们要是有所疑惑,菩萨都替我们问。前面说你想求如来圆觉,不要用妄想分别的心,什么是圆觉?什么不是圆觉?都是你的妄想分别,你想求如来圆觉,要先断轮回的根本。什么是轮回的根本?金刚藏菩萨章没有说出来,弥勒菩萨再替我们请问:想证得如来的妙圆觉心,想游历如来大寂灭海,要断轮回怎么断?什么是轮回的根本呢?

  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于诸轮回有几种性?」第一、先问生死轮回之法,轮回有几种性?轮回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枝末问题是什么?「修佛菩提几等差别?」第二再问佛法,修佛菩提,还没有成佛,在途中有几种差别?再问第三个问题:「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我们学佛菩提是学大乘法,不是学小乘法,小乘人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他不管众生。大乘菩萨得了佛法以后,要「回入尘劳」,尘劳就是凡夫众生受劳碌之苦的六尘境界,学大乘法,先学佛发大悲心,得了佛法以后,要回到凡夫众生的境界来度众生,有几种度众生的方便法门呢?因为众生以差别为性,众生的根性不一,一个众生一个性,拿一种佛法去教化众生,决定不行,应该用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归纳起来,第一个问题,问轮回的根本,问轮回的差别性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学佛的弟子有几种性?第三个问题,要度众生有几种方便?

  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惟愿不舍救世大悲」,菩萨成佛之前,都发救度众生的大悲心,惟愿世尊不舍弃救世的大悲心。「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我都是为众生请问的:为一切初发心的菩萨,尤其是为末法的众生。「慧目肃清」,「肃清」就是洁净起来,要令他的智慧眼一尘不染。「照耀心镜」,众生的心,像大圆镜子一样,被分别妄想无明烦恼盖覆生了垢,现在把智慧眼清净,也把自己的心镜擦抹干净。「圆悟如来无上知见」,如来的知见,不是凡夫的知见,不是二乘的知见,不是菩萨的知见,是无上的知见,圆满悟得,开佛知见。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是表示恭敬,请法要虔诚,世尊就跟他说法。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先赞叹他问得好。「善男子!」叫弥勒菩萨一声。「汝等」,与会的大众都是当机者,不是弥勒菩萨一个人,所以叫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能为初发心的菩萨及末世学大乘的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众生不知,连菩萨都不知,叫做秘密。「微妙」,很精微、很玄妙。请问深奥秘密玄妙不可思议的义理。

  「令诸菩萨洁清慧目」,令初发心的菩萨,智慧眼「洁清」,就是前面的「肃清」。眼睛里面一粒微尘都不能容纳,有了微尘眼睛就要生病,这时要给它清洁,使它一尘不染。「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前面说要断轮回根本,什么是轮回的根本呢?你替他们请问,我要跟你解释,能令末世众生永远断除轮回。「心悟实相」,实相是无相之相,就是诸法的本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圆觉是真实之相,叫他们悟得无相之相。「具无生忍」,无生忍是专门名词,一切法皆有生有灭,幻化不真实,等于虚空开花,虚空花灭,有生有灭、有生有死,这都是一切幻化之法。你要是悟了圆觉实相,对于无生法开了智慧,得了一种定力,得了一种忍,叫做无生法忍。忍是忍可、安忍,就是以前听佛说一切法,本来不生、本来不灭,不能完全了解,这个时候完全了解了,叫忍可,这就是在无生法上开了智慧。了解一下又迷糊了,就是没有得到住持定力,没有得到安忍的功夫。安忍是安住不动,所以无生法,按菩萨的位子,你入了初住,就分证无生忍;登了初地,又再分证无生忍;到了八地菩萨,才究竟证得无生法忍。无生法忍不是佛给我们的,佛只是告诉我们是众生本具的,这个时候开悟了,悟到本具无生法的智慧、无生法的定力,就是圆觉妙性本来具有。你替众生请问:能令初发心的菩萨,以及末世求大乘的众生得到利益,就是能悟到实相理体,能悟到本具的无生法忍,得到这个利益。「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们现在好好地听,我将为你们讲。

  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大众静静地听,佛开示了。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今生当众生,前生当众生,再前生还当众生,推不出开始,所以叫无始。说有个边际,实际没有开头,叫做无始之际。

  从无始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告诉我们什么是轮回的根本?《圆觉经》前面讲的道理,「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都太高太深,普贤菩萨章说了四个次第:一、离幻境,二、离幻心,三、离幻智,四、离幻觉,结论:「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还是叫你要顿超,一超直入就对了。普眼菩萨章告诉你从哪里下手?持戒、修定、起观慧,先修二空观,再修法界观,还是显得高深。金刚藏菩萨章,告诉你不要起妄想分别,妄想分别圆觉跟着你变成轮回法,你应该先把轮回根本断掉,才真正找到下手的方法。什么是轮回的根本,还没有说出来。弥勒菩萨替我们请问,这时候才说到我们众生份上,不高谈理论,从事相上说起。因为有种种恩爱贪欲,才有轮回。凡夫从哪里流转生死,从哪里受轮回?先起爱心,你爱我,我爱你,这一爱就要你给我好处,我给你好处,这叫恩。得了对方的好处,受了对方的恩,就要报对方的恩,因为要报恩,更要爱对方,这叫恩爱。恩爱从哪里起?从贪欲心起,实际是指淫欲,从有恩爱、有贪欲,才有轮回生死。你根本不动恩爱贪欲之心,不起惑就不造业,怎么受轮回的果报法呢?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种性」就是种类,假若世界上一切种类的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受生的方法不出这四种,「卵生」,如鸡、鸭之类,先生蛋,然后才生小鸡、小鸭。「胎生」,人是胎生,畜生牛、马、羊、狗、猫都是胎生。「湿生」,由湿气而生,由水而生,没有湿气就生不出来。「化生」,比方三界以内,上二界不是因淫欲而生,都是从禅定化生。在欲界,夏天在树上叫得很大声的蝉,不是由母蝉生出小蝉,是由土里的虫变化出来的小蝉,属于化生。还有叮人的蚊子,不是由母亲生出来,是由水里面的小虫变化出来的,这都属于化生。

  无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最初怎样会受生死?「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正」作「成」字讲,淫欲是生命之正法,怎么成就众生的生命?都是从淫欲造来,要是没有淫欲心,根本没有卵、胎、湿、化这四种众生。「当知轮回,爱为根本。」轮回的根本是淫欲,怎么会起淫欲?因为你有爱心,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爱心就是根本无明,叫做发业的无明,能迷妄认真,但是它还不能续诸生死。能令生死相续的是润生的无明,枝末无明叫做润生的无明,《直解》讲这两个名词讲得很清楚。怎样令生死相续?不但今生还有来生,从无始劫来到现在,生死不断?因为外面有种种的欲境,包括六尘的境界,它能助发你的爱性,男的爱女的,女的爱男的,男女对象就是淫欲之境。男的女的都是凡夫,本来内有爱性,男人见了女人,女人见了男人,见了欲境,把爱心助发起来,就造淫欲业。这叫做润生死,就像在小树上浇水一样,叫做润生,所以能令生死相续不断。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前面说:「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性命就是生命。众生执着有个我,里面一个知觉的心,外面一个身体。先执着这个身体,爱这个身体,爱得最厉害,莫过于爱命。生命从淫欲而有,没有淫欲不会成就生命;淫欲从爱心而生,没有爱心不会有淫欲。「欲因爱生,命因欲有」,淫欲因为有爱心才生,生命因为有淫欲才有。

  「众生爱命」,在生死因果上讲,生命从淫欲有,众生没有不爱生命的。「还依欲本」,「欲本」就是爱心,因为生命是由淫欲而生,淫欲是由爱心而生,由爱心再生淫欲,由淫欲再结生命,所以生死相续不断。「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爱心而生欲是因,结果成了一个生命。众生爱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只要顺他的妄心,他无不爱,这是广泛的爱。粗重的爱:财、色、名、食、睡。爱财、爱色、爱名、爱吃东西、爱睡觉,这五欲之爱,爱得最厉害的莫过于色,色就是淫欲,男女之色,结果成就一个生命。他什么都爱,爱命爱得最厉害!比方爱名、爱利,到生命危险时,名利他不顾了。家亲眷属、父母、兄弟姊妹、夫妇、儿女都是他爱的,但是都没有生命要紧。等到大难临头要逃命,家亲眷属他都不顾。平常顾这个、顾那个,到危险的时候,什么都不顾,他自己要逃命,就是他爱命爱得最厉害,这是众生的结果。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这是烦恼起了差别,光一个爱的烦恼,还不会起差别的种性,为什么烦恼爱心起了差别呢?「由于欲境,起诸违顺。」违背他的爱心,叫违境;顺乎他的爱心,叫顺境,跟他的爱心相违、相顺。「境背爱心」,「背」就是「违」,境界违背他的爱心,生起讨厌的憎心,「而生憎嫉」,由憎心而起嫉妬,不爱了就憎,憎了就嫉妬。所以要断烦恼,要先把爱心断掉,这是轮回的根本。你怎么会起嫉妬心?因为你有憎恶心。你怎么会有憎恶心?因为你爱得不顺心。憎爱两个烦恼与生俱来,但是比较起来爱心为根本,没有爱心,根本不会起憎心,所以爱,爱得厉害;恨,恨得厉害,恨就是憎,就起嫉妬。无爱不起憎,这里讲得很清楚。「造种种业」,前面是起惑,妄想心起了迷惑,该爱的他就去爱,爱得不顺心,要憎恶、要嫉妬,就造种种恶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他造恶业,由身口意再分成十种恶业,他造恶业,要堕入三恶道,人道为根本,又生出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知欲可厌」,他知道淫欲是恶业之因,可以厌离,因为依着淫欲心,爱得不顺,而造恶业,要堕入三恶道。「爱厌业道」,厌离淫欲之爱,不造淫欲之业,换修十善道。「舍恶乐善」,舍离十恶业,好乐修十善法。「复现天人」,由修十善法,而现出来天人。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

  「又知诸爱可厌恶(ˋㄨ)故」,他又知道诸爱都是令人厌恶的法,不但恶业应该厌恶,连善业也应该厌恶。「弃爱」,欲界的淫欲之爱不好把它舍去,连十善业的爱也不好,也要舍去。「乐舍」的「舍」,指上二界的四禅八定。好乐四禅定、四空定,「还滋爱本」,佛法由最浅处讲到最高处,讲到上二界四禅八定,已经讲得很高了,这就超出一切世间法、外道法。外道都求升天,他厌恶人道,升到天道,他不清楚天道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他升了天还超不出欲界,耶稣教升的天,是欲界第二层天;印度婆罗门升的天,高到大梵天,但是他不晓得舍弃欲界之爱,好乐禅定,还是滋养爱本,你的根本爱心没有去掉,你不爱淫欲,爱禅定还不是爱吗?佛教讲的哲理很高很深,你爱禅定还是爱,爱心不除,将来还是会堕落,所以没有超出三界六道轮回,还要轮回下来。「便现有为增上善果」,因为还滋养爱本,可是他不知道,要修四禅八定,于是又现出来上二界增加向上的善果。虽然比欲界高,但是还是有作有为增上善果,在佛教叫有漏的善果,他没有超出三界,但是他修四禅八定,修色界、无色界的增上善果。

  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没有超出轮回的范围,所以不学佛法,根本不知道轮回这个名词;学了外道,轮回的范围有多大,还是不知道。「皆轮回故」,三界皆是受轮回果报之故,就是转来转去,像车轮一样。「不成圣道」,「圣道」是佛道,你成不了佛。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这里告诉我们下手的方法,你求圆觉,先断轮回根本,轮回的根本,佛说得很清楚,众生想解脱生死,免诸轮回,要超出三界,先断贪欲心,贪欲心来自淫欲心,淫欲心由爱而来。这就是佛答复弥勒菩萨问:轮回有几种性?轮回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枝末问题是什么?佛就答复弥勒菩萨,爱为生死本,欲界的爱,是贪欲之爱;上二界:色界、无色界是禅定之爱,还是爱。欲界的爱最粗重,完全是爱淫欲。「先断贪欲」,指着外面的欲境,实际就是指淫欲。「及除爱渴」,渴是形容词,爱如渴思饮,像你嘴巴渴得厉害,想要喝水的心,要把它除掉。爱就是里面的淫心,心境是一对,前面经文讲,因为有外面种种欲境,能助发爱性,爱是无始劫带来的,今生今世遇到外面种种欲境,能给你助发起来,你是凡夫自己作不了主,被境界所转。

  讲到这里,我们就知道释迦牟尼佛定出家制度,是要你先把欲境远离开,男的远离女的,女的远离男的,出家人不结婚,就是为断贪欲,断了贪欲就是远离开欲境。你再用功把无始以来爱渴的心,先降伏后断掉,生死了脱,轮回脱出了。你就懂得我们出家的戒律,无论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统统要断淫欲,男女不许结婚,就是为了生死,出轮回。这种问题只要学佛法的人都会知道,不要说你学圆顿大乘,就是你学权教大乘也会知道;不要说学大乘,就是学二乘法也会知道声闻、缘觉要断贪欲。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这是断除众生的疑惑,因为前面讲卵胎湿化,都是由淫欲才来受生死。人是三法和合转生,父精、母血,加上自己的八识,也就是所谓的淫欲心,入了胎才受生。众生听到这里就起疑惑,释迦牟尼佛示现在世间是化身,有父亲也有母亲,是不是动了淫欲心来入胎的呢?《圆觉经》讲一切诸大菩萨到人间,是不是都以爱为本呢?

  下面佛解除这个疑惑,「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不要说化身佛,就是一个登初地以后的菩萨,他都是变化示现来人间。「非爱为本」,不是以爱为本。小乘圣人把爱心都断除掉,才能了生死、脱轮回,超出三界,何况是菩萨呢?「但以慈悲」,菩萨是以慈悲为本,示现于世间,跟人一样有父亲、母亲,等到出世以后示现八相成道,他要示现出家。「令彼舍爱」,「彼」指家亲眷属,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乃至太太、儿女,广指一切众生。像释迦佛示现出家之相,说出家的道理,劝他的家亲眷属出家,劝一切众生修行,令一切众生舍除爱渴,所以菩萨不以爱为本,而是以慈悲为本。

  「假诸贪欲而入生死」,「假」是假藉,菩萨示现于人间,也示现贪欲之相,他也怀胎十个月,有父亲、母亲,也娶妻生子,是假藉贪欲入于生死之道。但是菩萨等于会游泳的人,他到水里,是救渡落水的众生,他早就学会游泳,水不会淹死他,所以他是示现入于生死,老早断贪欲,是假藉贪欲。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再讲到我们本份上,末世一切众生,先要远离一切欲境。六尘之境,最粗重的财色名食睡,你统统要远离。前面「舍诸欲」是除欲境,最后除欲心。「及除憎爱」,前面讲过,无爱不生憎,这两个烦恼与生俱来,前生前世就有,无始以来就有,有爱就有憎,爱在前面,憎在后面,发挥得最重的时候,就是贪心、瞋心,你把外面的欲境远离,再回光返照,照自己心里还有烦恼吗?遇见不顺心的事,你是不是动憎呢?遇见顺心的事,你是不是动爱呢?要是还在生心动念,你这功夫还是没有把握。你说远离了欲境,你碰到欲境就随着境界转了。众生跟诸佛不同,在功夫上的差别,众生是被物转,物指一切众生、一切境界,你见了众生,被众生转;见了境界,被境界转,你就叫做众生。诸佛能转物,不被众生转,他能转众生;不被境界转,他能转境界。所以佛了生死,脱出轮回,遇见任何境界,他不起烦恼。我们学佛的人,不可以生自卑感,认为我是苦恼凡夫,我是末法时代的众生,我怎么能断烦恼呢?这样你憎爱两种烦恼,越来越粗重,烦恼纷烦恼乱,搅得你越纷越烦,越恼越乱,你就要造业,何必要出家呢?

  我前面跟诸位讲过,你不要辜负自己的善根,在末法时代,这么多人,有几个出家人?这么多出家人,有几个闻到圆顿大教呢?我们天天听,认为是家常便饭,但这是多生多劫的善根,不是一生二生的善根,你不好好用功修行,断除你的烦恼,随着烦恼转,还要自暴自弃,认为你是末法时代的众生,不能断烦恼!不能断烦恼,你到哪里去呢?没有退步的地方,你只有往前进。退步不但出家的本位要失掉,善根要被你辜负掉,你连人身都保持不住,一定会退落到三恶道去,那你害了自己。所以你得听佛的慈悲开示,你既然有善根出家,而且闻到圆顿大教,你要脚踏实地用功修行,要舍诸欲和断除憎爱。「永断轮回」,你把诸欲境离开,就不造新的业,你把憎爱二心断掉,无明烦恼断掉,不是一断永断,超出轮回了吗?

  「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你把欲境离开,憎爱二心断除,不是学小乘法,自己超出三界,还要度众生,成佛不是成阿罗汉、辟支佛,所以要勤求如来的圆觉境界,圆觉境界是清净境界。

  「于清净心便得开悟」,前面问怎么开悟?就这样开悟。你天天动憎动爱,就像搅浑水,憎爱二心是无始劫带来的,本来就是一桶浑水,你要把它澄清,不要搅它,你天天搅,越搅越浑,怎么开悟?学的时候,远离外面的欲境,里面远离自己的憎爱二心,心清净就开悟了。怎么那么快?因为圆觉境界,不是诸佛给我们,是我们本来就有,开悟就这么开。怎样远离诸欲呢?怎么样断除憎爱呢?持戒修定,前面下手的功夫不要忘记。你持戒修定,犯戒的事不做,修定把心定下来,憎爱二心不是不起了吗?慢慢先降伏后断灭,把烦恼断了,不开悟到哪里去呢?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众生本来就有爱心,有爱心就生起贪欲心,本来的贪欲心,助发无明,助发爱心,把他变成一个薄地凡天。前面弥勒菩萨问:发心修佛的菩提有几等差别?下面答复他,差别不等有五种性。「依二种障而现深浅」,众生由本来的贪欲发挥了无明,要想修佛菩萨的圆觉不容易,因为有二种障碍,这二种障碍各个众生不一样,有的深、有的浅,因此求圆觉大道,都是一样的求,显出差别不等。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云何二障?」哪二种障?「一者理障」,第一是理障,唯识宗叫做所知障,它能障碍你的正知见,所知不是障,它能障所知。「碍正知见」,你不能开佛的正知正见,就是被理障障碍到了。「二者事障」,也叫烦恼障,烦恼即是障,它能「续诸生死」,你不断烦恼,生死流转,永远不会断灭。因为这二种障有深有浅,才显出来五性差别。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哪五性差别?第一种是凡夫性,这是求佛菩提的弟子,也就是指我们,我们都在学大乘佛道,但是我们二种障,一障也没有断除,叫未成佛,就叫做凡夫。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第二种是二乘性,就是声闻、缘觉,就是小乘类。「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假若众生能永远舍除贪欲,三界以内的贪欲都舍掉。「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依着四谛法,证得四果阿罗汉,叫声闻;依着十二因缘得道,叫缘觉。就是我执已经断,法执还没有除,他悟入偏空的理境,证得偏空的涅槃,「未能显住菩萨境界」,他理障未除,法执未断,不能显明住持于菩萨的境界。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末世有这一类众生,不要自暴自弃,看不起自己,「泛」就是游历,前面讲「游于如来大寂灭海」,这里是泛游于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先发愿再修行,依愿引行,以行填愿,先发大愿最要紧,发大愿要断除理障、事障,而且光说断没有修行,还是空愿,要脚踏实地修行,精勤办道,要精勤地断除二障,拿行门来填满发的大愿,还是发大愿在先。

  「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要勤断二障,先伏后断,先降伏叫它不起来,再把它断掉。说个譬喻,降伏,如同石头压草,使草不会生起来,因为用石头把它压住了。断除,等于拔草除根,把草根除掉,永远不会生。用功要断除二障,它是无始劫来的习气,要断不容易,先把它降伏住叫它不起,你就能开悟,因为理障、事障不现行,你的心就清净。你的心一清净,马上就开悟。总而言之,你心里纷烦恼乱,不会开悟,非要心里清净才开悟。还要记住下手的方法,持戒、修定,心就定下来,心一定下来二障不起,就伏住了,你就能开悟,悟后再起修。

  「若事理障已永断灭」,这二种障先伏后断,永远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前面叫悟入,这是证入,伏烦恼、断烦恼,浅深的次第,先伏后断。证圣果,先悟入、后证入,悟后再起修,才是真修,所以先求开悟。我们懂得这些道理,就是把全部地图看清楚,你修行不会到化城,认为是宝所。你把二障伏住,烦恼不起现行,认为断灭了,还是打自己的闲岔,因为你草根没有除掉,所以你还得精进办道,要除灭烦恼。你开悟了,顿同佛境,悟得跟诸佛的境界一样,悟后还要起修,不起修还是打自己的闲岔。中国禅宗到六祖大师以后,完全成了顿教禅宗,要了生死,得先求开悟,禅宗有三关,第一、透初关,开悟,也叫破本参。第二、透重关,开了悟,还要修,还有第二关没有透过。第三、透末后牢关。禅宗开悟的人过去很多,现在没有了,谁再去开悟破本参,上哪儿找呢?你看禅宗历史,过去很多开悟的,就是破了本参,透过了头一关,什么道理他都明白,不是依文解义的明白,是他心里真明白,但是他不修了,这就打自己的闲岔。你悟的是理,事相上还是凡夫,所以还要去断灭烦恼,才能证入佛的微妙圆觉。

  「满足菩提及大涅槃」,你发了菩提心,证得菩提果;要了生死,证得涅槃果。十方诸佛都证得这两个果。前面开始说《圆觉经》是根本的净法,菩提、涅槃是枝末的净法,是由大圆觉流出来的。讲到后面,菩提、涅槃都是幻化,等于作梦一样,但是你这个梦还是要作,这是作成佛的梦。你没有成佛以前,这个梦不作不行,所以你要满足你的菩提果,叫智慧果;你要满足你的大涅槃果,叫理性果。这两个果,你还得圆满具足。这就是第三种,菩萨性,下面讲到第四种,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皆证圆觉」,不是证入了圆觉,而是求证圆觉,一切众生都发愿求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彼」指你所亲近的善知识。你想要求证圆觉,得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就是弘法利生的人,他都有一套下手的功夫,有他的因地法行。譬如你亲近参禅的善知识,他就教你参禅;你亲近修净土的善知识,他就教你念佛。「尔时修习,便有顿渐。」你发愿要求证圆觉,愿心平等没有次第,可是你亲近的善知识,他们修行的因地法行不同,你跟他学习修行,就分出来有顿、有渐,叫做不定性。

  「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假若你遇到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你的根机不管大小,都成佛果。第一、你发的愿发得对,要求证佛的圆觉。第二、你遇到善知识,告诉你如来的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机无论大小,都能成佛果。不过有顿、有渐,有的很快成佛果,有的很慢成佛果。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

  非众生咎。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这是第五种,叫做外道性,他也想求修道的善知识,但是他没有遇到正知正见的善知识,遇到邪知邪见的人,遇见外道老师,怎么能开正悟呢?没有得到正悟,这就叫做外道性。

  「邪师过谬」,「谬」是过错,虽然他入于外道种性,那是他的邪师的过错。「非众生咎」,「咎」是罪过,不是众生的罪过。众生求道,怎么碰到外道老师,把他引到邪道去呢?「是名众生五性差别。」第一、凡夫性,第二、二乘性,第三、菩萨性,第四、不定性,第五、外道性。众生分这五大类,有五种差别。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前面说菩萨以慈悲为本,他是普遍的慈悲,叫做大慈大悲,只以大悲为度化众生的方便,入世间来化导众生。「开发未悟」,令众生开悟,众生没有开悟使他开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菩萨以大悲为本,依着大悲心而起的方便不一,因为众生以差别为性,菩萨的大悲心没有差别,方便却有差别。所以在世间度化众生示现种种形相,化身佛,有随类化身,像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要度众生,有示现顺境的善知识,有示现逆境的善知识。像提婆达多,帮助释迦佛修道,《法华经》上给提婆达多授成佛之记,佛说提婆达多是我的逆境善知识,没有提婆达多示现的种种逆境,跟我为冤作对,我的道心不会这么坚固,精进不会这么勇猛。这叫逆境善知识,有人跟你结冤结仇过不去,你不要报复他,要感谢他,因为他是你的逆境善知识。

  「与其同事」,或者与众生同事,这就是四摄法的同事摄。菩萨能随类示现,他能与众生示现同事。我们没有神通变化,我们现的是出家相,只能度见出家相而开悟的人。有的众生根本不见出家人,甚至提起出家人,就很讨厌,那你怎么度得了他呢?所以有神通的菩萨就随类变化,示现种种形相,给他现同事摄。譬如屠夫杀猪宰牛,他什么时候能闻到佛法呢?非有佛菩萨神通变化,示现与他同事。你杀牛,我也跟着你杀牛;你杀猪,我也跟着你杀猪,这样才能给他种善根,这就是四摄法的同事摄。「化令成佛」,给他种善根,教化他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这是菩萨的行门,他是依愿引行,度一切众生,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众生同事,这些行门,都是菩萨依着清净愿力引发出来的。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假若我们末世一切众生,听了《圆觉经》,于大圆觉起了增上的信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我们要学佛,先学菩萨,菩萨先发大愿,我们也先发大愿,这叫菩提大愿。

  「应作是言:」世尊大悲,叫一切菩萨都发大悲心,我们末世众生,教我们发大愿,我们不会发,世尊告诉我们应当说这些话,这就是发愿。下面就告诉我们如何发菩提大愿。

  「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愿我现在能安住于佛的圆觉境界。「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我发愿亲近善知识,不要使我遇到外道善知识,不要遇到二乘善知识。遇见外道,他教我起邪见;遇见二乘,他教我发小乘心,使我不要遇到他们。

  「依愿修行」,依着我的菩提大愿,引导我修大行。「渐断诸障」,要是顿超根机,一下子就断掉了。我不是顿超根机,我也愿意断诸障,理障、事障渐渐断灭。「障尽愿满」,我把理障、事障断尽,菩提大愿就满愿了。「便登解脱清净法殿」,「法殿」指清净圆觉的境界,我要登到清净佛法宝殿里去。「证大圆觉妙庄严域」,「域」跟「殿」一样,都指境界。我要亲证大圆觉不可思议庄严的境界。

  现在如来告诉我们发菩提大愿,我们能仁佛学院一开始,就先讲《劝发菩提心文》,这是学佛法的根本,诸位同学不晓得真正发菩提心了吗?真正发菩提大愿了吗?要是你已经发了,今天听了《圆觉经》再发一次,发愿要天天发,要是你还没有发,你今天就发。现在我把发愿文念一遍,释迦世尊教我们发愿,我们就学着发,诸位同学合起掌来,跟着我念:「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这是佛教我们的发愿文,我再教诸位发最简单的愿:「我弟子某某,从今日起,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菩提心是什么心呢?梵语菩提,翻成中国话,叫觉道,觉道就是求佛的道,不是求二乘道,所以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先发这个愿,再依着愿修行。你发的愿不够大,修的行门就不会大。二乘人也在修行,他不修怎么能了生死、出三界,结果他证了小乘果。外道也是用功在修行,结果是无益苦行,因为他发的愿不对,修的行全错误。一定要发菩提大愿,让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天天这样发愿。我们天天作早课,阿难尊者发了菩提大愿,我们天天不是依着愿文念吗?这是教我们学着他发愿。你不发菩提大愿,修的行门都不是成佛的行门,愿力能引导我们修行。你发的愿不真实、不恳切,大行引导不起来,因为度众生要受辛苦,你能代众生受苦,是你的菩提大愿引起来的。你发愿不真实、不恳切,代众生受苦的行门修不来,到了热天怕热,你还能讲经吗?到了冷天怕冷,你能讲经吗?稍微有一点不舒服,你还能讲经吗?所以你处处顾自己,把众生忘记了。顾你自己,不是我执、我见吗?跟你的菩提大愿根本相违背。有人说:我发过大愿。你发得不真实,你发得不恳切,所以要天天发,要真实地发愿,恳切地发,才能引起来菩萨大行。我要上求佛道,研究佛法时间还不够,修行用功时间还不够,哪有时间去生烦恼,哪有时间去动贪欲呢?你的时间多得很,没有事生烦恼,没有事起贪欲心,都证明你没有修行。

  你出了家怎么不修行?因为你虽然上了佛学院,天天闻佛法,但是你没有发菩提心。你说我发了,发得不真实、不恳切。发愿就是孔子所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十五岁立志求圣人之学,他要做圣人。「三十而立」,三十岁就坚定自守,建立圣人的行门。「四十而不惑」,四十岁,对于圣人之理完全通达,没有疑惑。「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明白一切因果报应。「六十而耳顺」,六十岁,因为他已淡泊明志,所以不会被外境牵动,而以尽人事顺天命处世。「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到了七十岁,他能随心所欲,所作所为都跟圣人之道相合。孔子一生都在受苦,他要推行仁道,一车两马,周游列国,没有钱,还有一群弟子跟着他。走在路上遇到难事,跟弟子被人家冲散了,有人看见他如丧家之犬,像狗没有家,那不苦吗?他为众生甘心受苦,一生一世不懈怠。到了七十岁以后,想多活几年,因为《易经》还没有研究透彻,一生求学不起懈怠。我前天讲圆瑛老法师是一九五0年,就是民国三十九年,大陆沦陷一年多以后,才开始着《圆觉经讲义》,着了以后就生病,七十六岁圆寂,到晚年还在着《讲义》,这都是有菩提大愿支持。这是佛劝我们,学佛法从哪里下手?先发菩提大愿,依着你的菩提大愿来修行,依着行门来填愿,行无论大小,都能成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若能断憎爱,及与贪瞋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为什么不能得到圆觉的大解脱?「皆由贪欲故」,都是因为贪欲心障碍到了,于是就「堕落于生死」。前面讲到一真法界,得起三个法界观,第一、真空绝相观,就够高了,第二、理事无碍观,更深,第三、周徧含容观,更是玄妙莫测。这个道理好懂,我们怎么流转生死,堕落生死道?是由你的贪心起的。

  那么你怎么修行呢?「若能断憎爱」,一切诸欲是外面的境界,里面有憎爱二心,顺乎你的爱心,你就爱;不顺乎你的爱心,你就憎。爱在前面,憎在后面,所以爱为生死本,现在因为有憎有爱,得先断憎再断爱。「及与贪瞋痴」,有憎、爱二个心,就起贪瞋痴三个根本烦恼。爱,爱得厉害,就变成贪;憎,憎得厉害,就变成瞋。不应当贪而贪,不应当瞋而瞋,就是愚痴,这三个根本烦恼都把它断掉。

  「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前面说有五种种性,并不因差别性,只要你发了菩提心,了解无明生死的根本,你先断憎爱二心,再断除贪瞋痴三个根本烦恼,不管你什么根性,根无大小,都能成佛道。你不断烦恼,不除憎爱二心,不管你修的道怎么妙,都是一方面骗众生,一方面骗自己。

  二障永销灭,求师得正悟,随顺菩萨愿,依止大涅槃。

  「二障永销灭,求师得正悟」,你修行用功要断除事障、理障,也就是烦恼障、所知障,要把它永远消灭掉。你要发愿,不要遇到外道的师父,不要遇到二乘的师父,要真正遇到大乘的善知识,才可以得正当的开悟。

  「随顺菩萨愿」,善知识引导你先发菩提大愿,指导你行门,随顺你的菩萨大愿,随顺真正的善知识,你一定能真正开悟。「依止大涅槃」,以大乘涅槃,为你的依止,要求证大涅槃。前面说:「生死涅槃,犹如昨梦」,那是在佛的境界上说的。我们没有成佛之前,是凡夫众生,在生死当中,你不要求小乘涅槃,要依止大涅槃。

  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示现入生死。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

  「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示现入生死。」十方诸菩萨都是依着他最初发的大悲愿,示现入于生死道中。「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现在修圆觉大行的人,以及末世求大乘的众生。「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修行用功,烦恼多得很,都是枝枝叶叶,最根本的烦恼,就是一个爱心,无爱不起憎。无爱、无憎,不起贪瞋痴,由贪瞋痴生起来八万四千烦恼。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摘掉,一棵树很难拔掉;一根树枝、一根树枝砍断,一棵树很难砍掉。要找到树根,一下子就砍掉,树根在哪里呢?在贪瞋痴三个根本,还有一个总根就是爱。欲界的众生,爱淫欲;色界、无色界的众生,爱禅定;到了三界以外,二乘众生爱偏空涅槃;大乘菩萨爱法,叫做法爱,就是爱见。你把爱见断得干干净净,就成佛了。这里料拣什么叫做九法界众生?什么叫做佛?佛没有爱见,九法界众生爱见没有完全断除,佛的大悲心不是爱见。我们众生要发大悲心,要度众生,你要记得,不要被爱见把你的大悲心转掉了。我们发大悲心去度众生,结果不是大悲,而是爱见。怎么知道呢?大悲心是平等的,对众生不起分别,不起爱、不起憎。你发大悲心要去接引众生,这个众生顺乎你的心,你对他生欢喜心,就变成爱见;那个众生不顺乎你的心,你就憎恶他,憎是由爱见起的,所以你的大悲心变成爱见了。我们欲界众生是爱淫欲的,前面我讲过,释迦佛为什么给我们定出家制度呢?是为断淫欲。

  再谈一点现在世界上的邪说,讲这话不合时代,因为现在是提倡爱的时代,有一套理论:「众生要是没有了爱,大家没有进取心,社会就会停顿,所以奖励众生要发展爱。把爱心发展开了,它能刺激人类进取心,人类有进取心,文明会进步,文明一进步,生活提高,享受增加,大家都享福了。」

  这一套理论,依着佛教讲,是邪知邪见,拿事实证明,现在世界上的人类生活都提高,享受都增加,住的房子、穿的衣服、吃的东西、用的家俱,都比以前好。这就是文明进步,生活提高,享受增加,人类都享了福。怎样能得到福气呢?就因为提倡人类的爱,才得到好的结果,那么怎么这是邪知邪见呢?因为他不晓得文明进步,生活提高,享受增加,不是提倡爱的结果,是科学家的功劳。

  住房子现在可以住在几十层楼,可以乘电梯,都是科学家发明的。现在煮饭,不用烧柴、烧炭,有瓦斯、电炉,也是科学家发明的。现在不用人工来纺纱,织布越织越快越好,穿衣服进步了,这是科学家发明的,不是提倡爱的人发明的。相反的,研究科学的人,都没有时间研究爱,大科学家很多是独身主义,因为他一天到晚在实验室里,白天没有时间谈情说爱,到了晚上睡在床上,还在想实验的问题,他要是结婚,太太也不能跟他过好日子,所以科学家干脆不娶太太。不但科学家如此,很多大文学家、大哲学家,都是独身主义。由此证明,生活提高,文明进步,享受增加,是科学家的功劳,不是提倡爱的结果。

  提倡爱的结果怎样呢?在美国产生许多嬉皮,在台湾发生很多轮暴案,除了增加罪恶以外,没有一点儿利益可得,所以这叫邪知邪见,由邪知邪见倡立的邪说,增加人欲横流,可以用「甚于洪水猛兽」来形容,猛兽老虎最厉害,会吃人,这个地方老虎出没,只有这个地方受损害,人欲横流,损害全球。洪水,中国发生过洪水,西洋也发生过洪水,但只是犯滥于一个地区,不能犯滥全球。现在提倡性欲之爱,这个邪说遍于全世界,它是依着众生的根本烦恼发展开的,所以想要阻止,想用学说把这邪说扭转过来,很不容易,因为它是众生的生死根本,把它发展开了,人们根本不接近佛教。中国传统儒家讲礼教,可以规范人类的性欲,提倡爱的给它加个罪名,叫吃人的礼教,要打倒孔家店,所以儒家不能规范,洪流的结果不堪设想,这就是邪说害人。

  我们学了佛法,庆幸自己有点善根,不会学邪说。我们要度众生,得度有善根、有缘的众生。我们不能说挽救不过来,就不要弘法,众生难度,我们还是要度,随我们的力量,随我们的本分,我们学多少就弘扬多少,度一个众生,尽了责任;度二个众生,也尽了本分。发菩提大愿,依着菩提大愿修行要紧,成佛不是一天的事,随我们的菩提大愿修行,尽未来际的修就对了。

  弥勒菩萨章,讲爱为生死本,现在弥勒章讲完,接着讲下一章。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如来说《圆觉经》是为当时的大菩萨。「广说如是不思议事」,前面佛说轮回的根本,五性的差别等,都是圆满觉性,一味平等,不可思议的大乘法。「本所不见,本所不闻。」初发心的菩萨根本没有见到这些道理,根本没有闻到这些道理。

  「我等今者,蒙佛善诱」,我们今天承蒙佛循循善诱,善巧引导。「身心泰然,得大饶益。」「饶」就是多,我们现在听到这些道理,身心安定自在,得到很多利益。

  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愿为诸来一切法众」,希望佛为诸方来的一切学大乘法的众弟子。「重宣法王圆满觉性」,如来是法中之王,于法自在,称为「法王」。还请世尊慈悲,再跟我们重说法王的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清净慧菩萨是替我们请问,请如来说一说,一切发大菩提心的众生,一切修行的诸大菩萨,还有一切成佛的如来世尊,所证得、所得到的。「云何差别?」这是问众生从发菩提大愿起,一直到成佛,中间有何等差别?

  「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请佛把众生发菩提愿,修菩萨行,一直到成佛,这个地图再说一遍,好令末世的众生不见佛,闻到圣教,能随顺《圆觉经》的道理大彻大悟,先开悟,才能证入。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是清净慧菩萨替我们请问。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前面金刚藏菩萨替我们请问,讲到佛的究竟道理,圆觉妙心里面没有成佛不成佛。但是现在有众生相,就得有佛相,都是对待而起。诸佛如来你们都是过来人,最初也是凡夫众生,现在一般初发心的菩萨,以及末法时代求大乘法的众生,从发菩提心求菩萨道,一直到成佛,中途路上有多少差别?清净慧菩萨替我们请问,佛就先赞叹清净慧菩萨问得好。

  「汝等乃能为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清净慧菩萨请问的是「令末世众生」,佛就赞叹他说:「汝等乃能为末世众生」,单指末世众生,就是与佛同时的菩萨已经都知道,末世众生离佛太远,亲近不到善知识,要修行用功,中途路上有多少渐次差别呢?你问得好,顿超的没有渐次差别,可是顿超也是由渐次才能顿超,所以一定要问由凡夫位,到佛的位子上,有多少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现在仔细听,我将为你说明白。

  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大家都静静地听,下面佛就开始解释,先略标大意,再详细解释渐次差别。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圆觉的本体自性没有差别性,可是在众生份上有差别性。圆觉在《大乘起信论》叫真如,真如有二种义,一种不变,一种随缘。圆觉也有这二种义,本体自性,不随着众生起变化,但是它能随缘。它本来没有差别性,可是众生在没有成佛这中间,有了差别性。

  「循诸性起」,「循」作「顺」字讲,「起」是缘起。顺着众生的差别性而缘起,可是圆觉自性不变,在修行用功之中,它没有取相;在证果的时候,它没有证果之相。虽然顺着众生的差别性而缘起有差别相,但是在圆觉本体自性是没有取相,没有证果之相。

  「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实相」就是圆觉之相,圆觉之相是真实之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真实的,它是无相之相,圆觉实相之中,实实在在没有菩萨,没有众生。顺着上一章讲:「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也就是《金刚经》:「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哪里有菩萨相?哪里有众生相?所以圆觉自性,本来清清净净。

  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解释实相之中为什么没有菩萨、没有众生?因为菩萨众生是对待的假名言相,像变幻术化幻出来,有没有相呢?有众生相。你发了菩提心,修菩萨道,叫做菩萨,有菩萨相。但不是真实之相,是幻化之相,既然是幻化,就根本没有真实之相。

  「幻化灭故,无取证者。」等到幻化之相完全断灭,就是成佛的时候,没有能取的菩萨,也没有所证的佛果;没有取相者,也没有证得者,无能也无所。这个道理很不容易懂,下面说个比喻。

  「譬如眼根不自见眼」,譬如我们的眼根,能观一切色法,眼根是能见,色法是所见。但是你的眼根,就是眼珠子,看见自己的眼珠子没有?没有看见,为什么呢?单在眼根上讲,它不分能所,没有能见,没有所见。先用比喻,下面用法来合,「性自平等无平等者」,圆觉自性没有差别相,是平等相,它本性自然平等,不是菩萨把它平等,也不是佛把它平等。怎么成佛?完全是发现的,这叫证得了圆觉。在众生份上,圆觉没有减少一点;成了佛,圆觉也没有增加一点。不是在众生份上,圆觉性起了差别,到成了佛,佛把它平等起来,不是这样。是众生发现它平等自性,成了佛,不是佛把圆觉自性平等,圆觉自性本自平等。

  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

  「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上面说既无菩萨相,也没有众生相,现在怎么有菩萨、众生的差别相呢?这就说出来大意,众生怎么叫做众生?因为迷惑颠倒。现在他闻到佛法,悟到佛理,要修行,这个众生迷惑颠倒,一切幻化之相不能除灭。你说是假的,他不知道是假的,纵然知道是假的,要除灭,还不容易,因为是无始劫来的习气。

  这样佛就告诉我们方法修行,就显出差别相了。「于灭未灭」,于将要灭除还没有灭除,就是在菩萨位中,从你初发心起,有十信位、三贤位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还没有成佛之前,将灭还没有灭的途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在用功修行的途中,便显出差别相来,怎么说「妄功用」呢?就是前面讲的,一切都是幻化,菩萨修行用功也是幻化,也是虚妄不实。前一章讲,等你真正成佛那一天,「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菩萨修行等于梦渡大河,所以在修行用功之中,叫做「妄功用中」,你既不可以执着有,也不可以执着空,一执就错。哦!原来用功修行都是幻化不实,我今天明白了佛理,一切都是幻化,修行作什么?这样你着了断灭空,不修行了,前面讲过,若不修行,你就是个大凡夫。那么开示我们用功修行就好,为什么修行说是「妄功用中」呢?怕你起法执。佛法难学就在这里,一着就错。不执着中,你还要用功修行,这样才对。「梦渡大河」,你上了岸,梦才醒;还没有上岸,还得努力游泳,不上岸不行,所以你还要修行用功,但是你不要起执着,起执着有什么不好呢?你执着五欲六尘生烦恼,你执着修行用功,那问题多了。拿现在的佛弟子说吧!你一着法相,你修行用功,或者参禅,或者念佛,或者拜忏,乃至于打坐,你只要一着相,就增加无明烦恼。你不是贪图五欲六尘之境,是在修行用功上起烦恼,才真是冤枉事,你以为你在修行用功,实实在在你在养无明。这些话跟同学讲三、四年了,不许你起法执,所以要用功修行,但是不可以执着,这是说大意。

  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若得如来寂灭随顺」,不生不灭叫做寂灭。你要是得到如来所证的寂灭之理,就是与寂灭的境界完全相随顺,则平等一相。「实无寂灭及寂灭者」,这时候你就知道,无能、无所,没有所证的寂灭之法,也没有能寂灭的人。所以叫做「无取无证」,可是在妄功用之中,还是有差别相。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着五欲。

  前面是略标大意,本来没有差别相,但是在妄功用途中,显出差别相来。下面就差别相分四个位,第一、十信位,第二、三贤位,第三、十圣位,第四、佛果位。这四个位属于终教渐次的道理,圆瑛法师的《讲义》,是依着《大乘起信论》讲的,诸位同学把《大乘起信论笔削记会阅》找出来研究。我们现在是依文解义,学这些名相,学这些教理,我们当法师没有什么困难,并不一定开悟才能当法师,你名相熟、教理熟,就可以讲给别人听。但是你不要怕用功,圆瑛法师《圆觉经讲义》是一九五0年着的,好像是七十五岁了,他着完《讲义》就圆寂了,一直到临命终,他还在研究。他引证《大乘起信论》没有嫌麻烦,你们年纪轻轻怎么怕麻烦呢?我时常劝修,都是勉励同学不要怕麻烦,要认清我们是在读佛学院学佛法,你怕看参考书,什么时候能学会当法师呢?

  《大乘起信论》的道理,我能记住背下来,无明分:生、住、异、灭四个相,要灭除无明,由本觉理而起始觉智,是遇见师教之缘才起来的。一切众生都有本觉,怎么没有起始觉智呢?因为没有遇见善知识,没有遇到师教之缘,闻到佛教。以前不知道,今天知道了,就开始起了智慧,叫始觉智。由始觉智分:名字觉、相似觉、分证觉、究竟觉,四个位次有差别相。十信位的菩萨,叫做名字觉,他用功修行,灭掉最初灭相无明。三贤位的菩萨,叫做相似觉,他用功修行灭异相无明。十地菩萨,叫做分证觉,他用功修行,灭了住相无明。成佛,叫究竟觉,灭的是生相无明,跟《圆觉经》讲的道理次第一样。前面判教的时候,判《圆觉经》属于顿教大乘,但是兼带有渐次的教理,就是在这里。用功修行,从众生到成佛,先说众生,怎样叫做众生呢?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一切众生,前生是众生,再前生也是众生,推不出个开始,由无始以来就叫做众生。怎么叫做众生呢?「由妄想我及爱我者」,前面讲过,众生身体跟心都是幻化不实在的,但是他把它当成真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他妄认为真实;心是六尘缘影幻化不实,他认为真有知觉的心,外面有真实的身体,里面有真实的心,这个「我」成就了。我是怎么来的?是妄想出来的,根本没有我,取个名词,就叫「妄想我」。「及爱我者」,爱我就是由妄想我,起我执我见,执着有我,就起了我见,一切烦恼都从这里生出来。

  「曾不自知念念生灭」,佛经上给我们说明白,我们的心是妄想心,没有本体、没有自性,完全是生、住、异、灭这些念头,把住相、异相包括在生相、灭相里面。一个念头生起来,把它断了,一生一灭,叫生相、灭相。一念具足九十剎那,一剎那具足九百个生灭,我们是依着佛经讲才知道,你坐在那儿打坐,不能观想出来,一剎那具足九百个生灭,那个小念头观察不到?一念具足九十个剎那,你在那儿打坐,静下心来,回光返照,还是照不到。九十剎那的念观不到,那么念念生灭的念,还是观察不到。他怎样观察不到?粗心惯了,天天攀缘外境,白天想的是心外的六尘境界,晚上睡觉作梦,还是想着心外的六尘境界,从来没有回光返照,照过自己的心。所以你打坐,你的心念念生灭观照不出来。等你观照出来念念生灭,那你用功大有进步了。他从来不知道自己念念生灭的妄想心,「故起憎爱」,所以就起憎爱二个烦恼。这叫与生俱来的烦恼,有众生就有这两个烦恼,顺乎妄心就起爱,不顺妄心就起憎。无爱不起憎,还是先有爱,后有憎,我们用功修行,要断烦恼,先把爱断掉,根本不起憎,爱很厉害,所以前面说「及爱我者」。

  「耽着五欲」,「耽」是坚固,「着」是执着,坚固执着五欲之境,心外的境界是假的,他把它当成真的,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境界,叫做「五欲」,能引发你的欲心。眼睛,坚固执着好看的颜色;耳朵,坚固执着好听的声音;鼻子,坚固执着好闻的香气;舌头,坚固执着好吃的滋味;身体,坚固执着好的接触。色、声、香、味、触这五欲之境,他认为是求快乐,顺着他的妄想心,他觉得很快乐,执着不舍;爱得不顺,就起憎恶,根本的烦恼,爱为生死本,下面告诉我们要学佛法。

  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若遇善友」,「善友」就是善知识。假若遇到教你佛法的善知识,不一定是坐在法座上给你讲经说法,才是你的善知识,你的同学能帮助你了解佛法,就是你的善知识。

  「教令开悟」,第一步功夫先悟佛理,教令你开悟。悟什么呢?「净圆觉性」,清净圆觉妙性不从外来,人人本具,个个不无,所以佛法者,心法也。圆觉妙性在我们自己心里,心外求法,名曰外道,佛法随便一句,都是高深的道理。一切世间的宗教,都是心外求道;无论什么哲学,都是心外求法,没有从自己心里去找。佛法在自己心里,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有两句话:「有智慧的人,求心不求佛;愚痴的人,求佛不求心。」外道是心外求道,我们是佛弟子,得心内求道。天天求佛,叫愚痴,他不求开悟,这是在佛门里修外道,是心外求佛。佛在哪里?佛在你心里,所以佛法的道理,就高在这里。

  「发明起灭」,「起灭」是生灭。等你开悟,悟到净圆觉性,才发现你念念生灭的妄念,生起灭无。「即知此生」,到你开悟的时候,你悟了净圆觉性,悟了教理,你才知道你「此生」,包括无始以来的生。「性自劳虑」,「劳虑」就是「起灭」。圆觉自性本来没有起灭,你在圆觉妙性中自生劳虑,所以众生受苦,是冤枉受苦,本来是佛,圆觉妙性一点没有欠少,你为什么要在那劳虑呢?单讲劳虑这两个字,众生的状态,分开来讲,身劳心虑,身体奔波劳碌,高尚的人为名,中下的人为利,乃至贪图五欲,从早起到晚上奔波劳碌,这是身体上受劳。贪财,心里忧愁思虑,天天在打算盘,未得患得,既得患失。实际五欲没有得到,都在忧愁五欲要怎样得到?得到了又怕失掉,还是忧愁思虑,所以永远心里面没有快活。你看社会上没有钱的人,天天在忧愁思虑,发大财的人得到快乐了吗?还是忧愁思虑,身体没有得到自在,心里也没有得到自在,这都是冤枉事,圆觉妙性本来没有劳虑,是你在自生劳虑。

  你怎么知道呢?遇到善友、善知识给你开示佛理,依着佛理开悟,悟到自己的圆觉妙性以后才知道的。现在我们是依文解义,依着佛说的话仿佛知道了。你不依文解义知道,你怎么会修行用功、会开悟呢?但是这个知道不是真知,一定要开悟以后才算真知。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这个时候十信位的菩萨就圆满了,他的劳虑妄念永断,就是把灭相无明灭掉了。前面是开悟,这里是深悟,他悟到理,得了法界净,忽然间遍法界清净。

  这时候他刚十信圆满,还没入住位,他起执着,就是起了法爱。「即彼净解(ㄒㄧˋㄝ)为自障碍」,「彼」指十信位的菩萨,法界净的解悟,他一起执着,便生障碍。我今天得到了,就这一念起了爱,所以爱为生死本,是分段生死之本,也是变易生死之本。没有成佛之前,欲界众生贪图五欲,上二界众生爱禅定、爱空定,还是爱。超出三界以外的菩萨?是法爱。哈哈!我今天可好,得了法界净,这一念爱心生了障碍。所以还要进步,要看地图,你不要走到这一站就下车,前面还有好几站呢!

  「故于圆觉而不自在」,他悟到圆觉性有浅有深,所以到这个时候对于圆觉自性不能得自在,就是生障碍了。「此名凡夫随顺觉性」,叫做十信位的菩萨,在大乘叫教外凡夫,他还是凡夫位。《大乘起信论》的始觉智叫名字觉,即是不觉,他还是个凡夫,可是他能随顺觉性,已经悟到法界性,不是简单的事,还得好好用一番功夫。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见」就是三贤位菩萨起的正知正见。「解」就是前面十信位菩萨「净解为自障碍」的「解」。三贤位的菩萨精进用功,现在观察到解悟还成障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他用功修行,把十信位菩萨的解碍断掉了,虽然进步,然犹执着于能见之觉。「觉碍为碍」,这个能见之觉了不得,但是你一起执着,变成了碍。「而不自在」,对于圆觉妙性,他还是不得自在。

  「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没有证入十地的菩萨,是三贤位的菩萨:十行、十住、十回向,都包括在这一个阶段里面,《大乘起信论》叫做相似觉,灭的是异相无明,还要用功修行,还要进步。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

  「照」就是前面解悟法界性的「解」,这里换个字叫照,有了十信位的照,有了三贤位见觉的觉,「俱名障碍」,都是名为障碍。

  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

  由十信位的菩萨,讲到三贤位的菩萨,再到十地位的菩萨,十地位的菩萨怎么用功呢?「是故菩萨」,就是登地以上的菩萨,「常觉不住」,住就是执着,常常求觉,但是他不执着。登地以上的菩萨,豁破一分无明,亲证一分法身,常觉而不起执着,只用功修行,决不中途停止。「照与照者」,能照的智慧,与所照的理境,「同时寂灭」,没有能照者,也没有所照者。下面再说一个譬喻。

  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

  「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譬如有人自杀,拿一把快刀把自己头斩断,头已经断下来,人也死了,还有能断的人吗?所断的头已经断了,能断的人也没有了,所以能所双亡,同时寂灭。

  「则以碍心自灭诸碍」,以他的碍心来灭诸碍,菩萨用功还没有成佛,他还有障碍的心在,十地菩萨跟地前菩萨,障碍的心虽然微细,但是还是有碍心,就是十信位的碍,三贤位的碍,乃至二地菩萨灭初地菩萨的碍,地地精进,这叫做灭以前的诸碍。「碍已断灭」,他所要断灭的障碍,已经灭除了。「无灭碍者」,等于所断的头已经断了,能断的人也没有了。讲到这里,把十地位菩萨的用功讲清楚,他是能所双亡,下面恐怕我们生疑惑,又举了一个譬喻。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修多罗教」,佛说的一切经教,叫做修多罗教。「如标月指」,因为众生不知道天上有月亮,用手标指天上的月亮,你看着我的指头,一看,看到了月亮。「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真正见到天上的月亮,你就明了知道所标的指头,毕竟不是月亮。

  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

  「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一切的经教是开示菩萨的,叫你悟到自己的净圆觉性。等于没有见到天上的月亮,用指头标指给你,等你见到天上月亮,就知道所标的指头不是月亮,你不要再执着经教。这一段话就是要你不要起法执,经典都是标月指,你不学经典,不明白佛理,学了经典,要回光返照,照你自己的心,照你自己的圆觉妙性,你不要执着到经典上。

  《五灯会元》上有这段公案,有一个老师收了个徒弟,就是唐朝有名的神赞禅师,神赞到外面去参学,学大乘的禅宗开了悟,要报他剃度恩师的恩,他心里想:我师父还没有开悟,就回来给师父讲他所学禅宗的道理,师父听见觉得不错,但是听不到心里去。这个师父是用功的老修行,欢喜看《大藏经》,一本一本的看,不看放不下。这一天师父在看《大藏经》,古时候的窗户都是用纸糊的,有一只蜜蜂看见窗户上的亮光,以为是破洞,却怎样撞,也撞不出去!徒弟看见就在旁边说话:「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说蜜蜂开阔的门不肯出去,投身窗纸太痴傻,师父多年钻研故旧的大藏经,何日才能开悟呢?师父听了这句话,忽然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站起来向他徒弟顶礼说:「虽然你是我徒弟,今天你可是我的善知识!」你天天在那看经典,着法相,等于蜜蜂在那里钻古纸,经典是标月指,都是开示我们自己的心,你回光返照,照自己的心,大彻大悟,不是宽广世界都见到了,你在那里钻故纸作什么?不看经教,你不能明白佛理,但是你不要着经教之相,不要起法执,下面再把它接起来。

  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这个位子的菩萨「已入地」,入是证入,证入十地以上的菩萨,他们「随顺觉性」。《大乘起信论》叫随分觉,随他的地位一分一分的觉,初地菩萨觉一分,二地菩萨觉一分,断了无明,叫住相无明。最后讲到佛的位,叫究竟觉,断了无明,叫生相无明。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到了佛的境界,不是对待的假名言相,一切障碍,无不是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你得了正念,或是失去了正念,都是解脱的境界。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你证得涅槃,成就了佛法;你破坏佛法,根本不能证得涅槃,但是到了佛的境界,成法、破法,不出涅槃的境界。

  「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般若是本来具有的智慧,对着愚痴而起的智慧,愚痴不是智慧,但是到了佛的境界,智慧愚痴同是本具的般若。

  「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菩萨是佛的弟子,他成就的法才是佛法。外道是心外求道,他所成就的法不是佛法。但是到佛的境界都平等了,菩萨、外道所成就的法,都是觉道,梵语叫菩提。

  「无明真如,无异境界」,妄法的根本叫无明,净法的根本叫真如,无明真如是对待的。但是到了佛的境界,无明、真如没有差别的境界。无明没有本体自性,当体就是真如,凡夫没有开悟以前,无明用事,他怎么开悟?因为无明没有自性,当体就是真如。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没有成佛以前,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贪,贪得最重的就是淫。瞋,表现出来就是怒,再加个愚痴,就是贪瞋痴,又叫淫怒痴。到了成佛的境界,淫怒痴跟戒定慧都是清净的梵行。这些道理都是佛的境界,很不容易懂,譬如成了佛,他有时候要示现淫欲之相,拿释迦佛作一个例子,他不能从天上走下来就是个佛,他要度人间的众生,得示现于人道之中成佛,他有父亲、母亲。前面说过他是以慈悲为本,不是以爱欲为本,他来入胎,在大乘佛法,他在母亲肚子里,还是在转*轮度众生。他长大了,父亲让他结婚,释迦佛是太子,娶了三个太太,一个正夫人,二个差侍,他虽然结婚,也是清净梵行,你说释迦佛有淫欲,不是谤佛吗?所以如此类推,他表现的贪瞋痴,也是清净的梵行。

  「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在众生份上,他的觉性叫佛性,国土叫法性,但是众生的佛性,也就是法性。众生是正报,国土是依报,正报、依报同一个法性,都是一个圆觉本体,没有依报、正报之分。

  「地狱天宫,皆为净土」,你造了上品十恶,得的果报到地狱里去;你修十善升天堂,叫天宫。你升到天宫去享天福,堕到地狱受无量苦,但是同为清净国土。佛到地狱度众生,地狱不是佛的净土吗?最有名的地藏王菩萨,常在地狱中度众生,地藏菩萨到地狱去度众生,地狱不是净土吗?所以地狱跟天宫,没有两个分别,同是清净国土。

  「有性无性,齐成佛道」,「有性」是有佛性,佛性就是指信仰三宝的心;「无性」是阐提,他对三宝不发生信仰,叫做一阐提,他不能成佛。到了佛境界,不管你是有信仰的佛性,或是无信仰的阐提性,皆成佛道。

  「一切烦恼,毕竟解脱」,烦恼没有自性,你一执着,昏烦恼乱;你不执着,把它观空了,不是当下解脱吗?所以一切烦恼,都是解脱境界。

  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成了佛,证得的智慧,是遍法界的智慧,广大甚深,犹如海,叫做「法界海慧」。「照了诸相」,他有法界海慧,照了一切诸法之相。「犹如虚空」,等于虚空一样,虚空里面根本没有一切相。

  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这是成了佛,成了如来的随顺觉性,叫究竟觉,把生相无明灭掉了。下面还有妄心顿证。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

  这是叫我们把分别心忘掉,就可以顿时悟到圆觉,有一个心就起分别,我们的心本是妄想心,就是分别心。「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居」作「在」字讲,在一切时不要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不要起妄念,就是要一直观想到一念不生的境界。有了妄想,你不要求息灭它,因为妄念本空,你再求息灭妄想心,就是妄想上加妄想。「住妄想境,不加了知」,遇到妄想的境界,不要起分别,不要加以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在无了知的境界,也不去辩论是真实,或不是真实,因为有能辩所辩,真实就变成虚妄。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你们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听到顿超的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对于妄心顿证的法门,信仰了解,如是受持,观想一念不生的境界。对于前面所说的道理不惊不畏,这就是《金刚经》说的:「不惊、不畏、不怖!」「是则名为随顺觉性」,圆觉自性根本没有差别相,你这样用功顿时就与觉性相随顺。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

  尤其今天到了末法时代,闻到顿超法门不惊、不怖、不畏,能如是修行用功的人很少,这个人为什么会妄心顿证呢?因为他种的善根深厚,过去无量劫以来,他亲近供养过百千万亿恒河沙数诸佛,供养过大乘僧。「植众德本」,「植」是种植,「德本」是善根,种了大善根。

  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智慧分三等: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是二乘的智慧;道种智,是菩萨的智慧;一切种智,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怎么叫一切种智呢?因为他得了一切种智,一切种种诸法,佛无不了知。「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佛说这个人一定成佛,他已经得到佛的智慧。

  讲到这里,最后一科,还是希望我们妄心顿证,这次第,即是无次第。合到文殊师利菩萨章:「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合到普贤菩萨章:「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所以前面说十信位、三贤位、十地位、究竟位,那是渐次差别。你能一念不生,于此顿超佛境,随顺觉性。长行文讲完,下面讲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无取亦无证,无菩萨众生。

  「清净慧当知!」清净慧菩萨,你应该知道。「圆满菩提性」,「菩提」就是佛的觉、佛的智慧,圆满菩提之性。「无取亦无证」,「取、证」包括能所,没有能取所取,也没有能证所证。「无菩萨众生」,在圆觉妙性里面没有差别相,没有菩萨相,也没有众生相。

  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

  说平等相,是按佛的境界,究竟的道理。在你求觉,还没有完全究竟觉,你要灭除无明,还没有完全灭除,就有渐次差别之相。

  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入地永寂灭,不住一切相。大觉悉圆满,名为徧随顺。

  「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这里要对着长行文看,这个众生是十信位的菩萨,叫教外凡夫,他解悟了,一执着起了障碍,叫做「解碍」。三贤位的菩萨,见到十信位菩萨的解碍,把它断灭了,起了能觉的心,他没有离开,还是起障碍。「入地永寂灭」,「入地」是登入菩萨地,证入菩萨地,永远寂灭,解碍、觉碍都灭了。「不住一切相」,常觉不住一切相。「大觉悉圆满」,到了究竟觉成佛,一切都圆满。「名为徧随顺」,称为遍法界性的随顺。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供善恒河佛,功德已圆满。

  「末世诸众生」,指我们。「心不生虚妄」,要用妄心顿证,不要生虚妄心,生了虚妄心,就有能有所。「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佛说这个人现世就是菩萨。这个菩萨就是等觉菩萨,他决定成佛,才叫做一切种智。「供善恒河佛,功德已圆满。」末世的时候,怎么有这么大善根的人呢?善根是前生培来的,前生前世供养过恒河沙数的诸佛,功德都圆满成就了,下面是总结。

  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

  虽然有多种方便,统统叫做随顺智慧。随顺圆觉的智慧,名字都叫始觉智,始觉智有差别,但都随顺觉性。

  《圆觉经》分卷上、卷下,讲到这里,上卷讲完。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下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威德自在菩萨先赞叹佛之前的开示。「承佛圆音」,佛说法的音声叫圆音,就是圆满周遍的音声,分别开来有八种音,这里不讲八音,只讲圆音。佛前面以一音演说,众生随类各得解,「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佛前面的开示,妄心顿证,次第,即是无次第。你能一念不生,顿超佛境,随顺觉性,已经识得自己的心,即是圆觉,不因修观行,而得到如斯善利。这里威德自在菩萨赞叹了还要请问。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譬如有一个大城,外面有四个城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随着东西南北四方入城的人,不止是一条路。由东方来的,就入东门;由西方来的,就入西门;由南方北方来的,也是如此。城不能只开一个门,使各方来的人在那打转,非转到那个门才能进来。这就是《楞严经》上说的:「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归元」就是悟道,悟道没有两条路,但是方便有多种门,其目的都在悟道。诸方来的众生,根机不同,得有各种方便。

  「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一切菩萨想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来庄严佛的净土,及成就自己的菩提大道,一切菩萨根性不一样,不能只有一种方便。

  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

  「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请佛再跟我们说方便、渐次的法门。「并修行人总有几种?」都是修圆觉妙行,但是修行人的根性不一,究竟有几种人呢?

  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令现在法会的菩萨及末世学大乘众生,快速求得开悟佛理。「游戏如来大寂灭海」,「大寂灭海」就是如来的大涅槃、圆觉的境界,能到如来圆觉境界之中游戏。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是表示请法的仪轨、请法的恭敬。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佛先赞叹威德自在菩萨。「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为初发心的菩萨,就是为我们请问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佛答应说给他听。

  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下面佛就开示了。

  善男子!无上妙觉徧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

  「善男子!」佛叫一声当机者。「无上妙觉」,就是佛的觉,佛的觉没有再上的叫「无上」,佛的觉不可思议叫「妙觉」。「徧诸十方」,如来的无上妙觉,遍满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一切佛、一切法,都从无上妙觉生出来。

  「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一切佛统统从妙觉性流出来,妙觉性平等,十方佛都是平等。一切法都是从妙觉性里生出来,妙觉性跟一切法没有差别,也是平等。这是开示我们修行的法门,哪有差别?哪有渐次?如是修行,实实在在没有二,就是没有差别,没有两个样子。

  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佛的无上妙觉平等无二,一切法没有两样、没有差别,「方便随顺」,是随顺众生之机,在众生方面就有差别,「其数无量」,所以佛法八万四千法门,还是总其大数,实实在在无量数。因为众生无量,根机无量,佛的法门也无量。

  「圆摄所归」,把无量数方便,圆满收摄、归纳起来。「循性差别,当有三种。」「循」者顺也。顺着一切方便法门的差别性,归纳起来应当有三种:一、奢摩他,修止。二、三摩钵提,《大乘起信论》叫做毗钵舍那,修观,就是修如幻的三昧。三、禅那。这一章就是讲这三种,先说第一种。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善男子!若诸菩萨」,包括末世学大乘的众生在内。「悟净圆觉」,这句记着!下面统统是从这里开始,先悟清净圆觉之理,悟后再起修。

  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

  「以净觉心」,先求开悟,悟到清净的圆觉心,依着清净的圆觉心,再去修行。「取静为行」,前面是悟理,这是事修,在事相上,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得取静的相,要静下来。就是在无量数差别之中,归纳起来有一类众生欢喜静,以静为他的行门,记着!取静为行,不怕着相,因为他晓得这是方便,他开悟悟到圆觉之理才起的事修,在事相上,不能讲一空一切空,还是脚踏实地修行,你欢喜静,不妨从静入手,要取静为行门。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三个观,圆瑛法师《讲义》上用三个科目,都是依着圭峰大师取的名字,这叫泯相澄神观,泯是灭除,泯一切相。《大乘起信论》上修止,止一切境界相。众生的心念,本来浑浊不清,要把它静下来、澄清。众生这一盆水,本来有泥沙,叫做浑水,你把它静下来就澄清了,取静为行,就是为澄清诸念。我们众生的苦恼在哪里?苦恼本是一盆浑水,天天用手搅,当然浑浊不清;你天天动新的贪瞋痴,等于用手搅浑水,越搅越浑。这个时候,他用功修行,把一切妄念都停止下来,用这个静功。

  要「取静为行」,不是简单的事,你最初打坐静不下来,要强制叫它静,所以我们现在上早殿,叫你打坐三十分钟,有的同学不耐烦,大众的规矩不好意思不坐,腿盘不上去就不盘,因为盘上去会痛,怕痛就把它放下来,你什么时候才学会盘腿呢?出家人连半点钟都不能坐,你不惭愧,那千佛出世也没有办法,不要说我道源了。谁的腿不是娘生的,都是肉造的,哪个人的腿不疼!你练习就不疼了。出家人双腿不能盘,盘单腿总要能坐两个小时腿不疼。现在台湾打禅七的很少,打佛七的很多,参加佛七,出家人是僧宝,居士很多要来打佛七,请出家人领导,你腿盘不上去,或盘上去连三十分钟都不能坐,你不惭愧吗?所以要练习,练久不疼了,这是调身。还要学会调息、调心。

  这是第三步调心的功夫,把妄念停止下来,打我们闲岔的烦恼很多,最大的两个烦恼,一个是掉举,一个是昏沈,你不用功不知道,你一用功就掉举,就是打妄想,东想西想,很多事都想起来。刚刚不想了,昏沈,瞌睡来了,这样能了生死、成佛道吗?这个时候,悟净圆觉的菩萨,他已经开过悟,他会调身、调息,现在就是调心,他要把妄念澄清下来,找到自己的妄想心。

  「觉识烦动」,我前面跟诸位说过,念念生灭,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灭,都是妄想心,我们坐下来回光返照,一剎那九百个生灭,观照不出来;一念九十剎那,也观照不出来,就是念念生灭的粗念头还观照不到。为什么观照不到呢?我们的妄想心,攀缘外面的六尘境界习惯了!你坐那儿打坐,闭着眼睛,没有看到外面的境,耳朵也没听到声音,还是要打妄想,想的不是法尘吗?你得用功,把听到的法相都对上,你说没有对着五尘境界,你的分别妄想却是法尘,妄想心缘的法尘还是外境,没有观照到自己的心。这个时候观照到了,「由澄诸念」,把妄念降伏下去,「觉识烦动」,觉到自己的妄想心,就是第六识在那儿「烦动」,一觉到它,它就没有了。再对照《大乘起信论》,你觉到异相无明,念无异相;觉到住相无明,念无住相;觉到生相无明,心无初相,没有初相可得。就怕你没有觉照,觉照到它,就被你观空了,妄想心本来是六尘缘影,它没有本体、没有自性,等你觉到妄识在那烦动的时候,它就空了。

  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

  妄想心一空,「静慧发生」,佛法学的是心法,般若智慧不是佛给我们,是本来具有的,这时因为修静功,所以静慧就发生出来了,学佛法能学到这里,才得到真正的法乐,才晓得佛说的法,都是我们的心法,般若智慧本来现成。

  「身心客尘,从此永灭」,前面讲过了,四大假合的身体,把它执着是自己的身相;六尘缘影,把它执着是自己的心相,不晓得四大种以及六尘都是客尘,客,不是主人、不是我,是我圆觉自性以外的东西,客是从外面来的。你不「静慧发生」,灭它不掉,因为它是无始劫来的习气。所以我们学佛法,不脚踏实地用功,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假合,尽在那里说,打你一巴掌,你就受不了,还没有拿刀子刺你一下呢!你说身相是假的,打你一下,就假不了,没有打你,人家骂你两句就受不了,心里面就起了分别,虽然知道心是六尘缘影,心还是我的心。他说你的坏话,你听见还是起烦恼,因为客尘没有灭。

  你要是用功修行,把身心客尘都灭掉,「便能内发寂静轻安。」「轻安」,身心得一种自在的法乐,你不用功,不晓得身体之重,不晓得心里之烦。等到你用功,才知道身体这个臭皮囊一百多斤,你天天背着它走路,是多么苦恼!心里面你越叫它安,它越不安;你越不叫它打妄想,它越打妄想;身不轻,则心不安。

  到这个时候,心里不动,身体轻飘飘的,好像腾云驾雾到天空那样的境界,叫做「寂静轻安」。从哪儿来的呢?这是内发的智慧,不是佛给我们的,这是一种定功,定功的前方便,叫做轻安,是内发的。

  前面说你能自己内发般若智慧,就能得到真正的法乐,还没有得到轻安的享受,自在解脱,解脱自在,那都是法乐的形容词。怎么解脱?把身体粗重的烦恼解脱掉了,把心里烦动的烦恼解脱掉了。身体不重,变成轻的,心里面不动,变成安了,身轻心安,就是解脱、自在。佛法不尽讲空理,得兑现,你得脚踏实地用功,佛只是告诉我们他走过的路,不能替我们修行。这话跟诸位讲够多了,修行你自己修,才能得到真正的法乐。在家当居士没有修行,那真是可怜!他得去顾生活,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有了饭吃才能修行。他不是一个人吃饭,一大家人生活的重担,担不动也得担。我们出家人,上不养老,下不养小,就你一个人,吃大众饭,不要买米买菜,就有饭吃了,好修行!你以为有饭吃了正好睡觉,不要奔忙了!有生活了,还奔个啥劲?那么完了,刚才说千佛住世也没有办法,你的目的就是吃饭,那还有什么好商量呢?所以我们不要去奔忙生活,靠三宝加被,我们有饭吃,不好好修行用功,对不起自己的善根,你听到圆顿大教,开示得多清楚,你怎么不好好用功,打坐、修静,这有什么弄不清楚,你不修有什么办法呢?

  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

  「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三步功夫,第一步、内发智慧,第二步、内发轻安,第三步、十方世界诸佛如来的心,跟你的心相通。所以前面我引证大珠和尚的语录:「有智慧的人,求心不求佛;愚痴的人,求佛不求心。」天天去求佛,不知道求自己的心,求来求去佛还在心外。在佛门里学外道,心外求道,名曰外道。你求自己的心,我们的心跟佛的心,无二无别,没有两个样子。怎么有两个样子呢?被无明烦恼障蔽到。这个时候用静功,把那一盆浑水澄清,跟十方诸佛的心相通了。

  「于中显现,如镜中像。」于我自己的心中显现出来,如镜中现出来的像。这个时候看见一个特别境界,不先给你说清楚,你打坐时,忽然有这个境界不知道是佛境、魔境?你修静功修到这时候,就是佛境现前。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这个方便叫修止、修静,哪一个同学根性欢喜修静,就照这一段用功。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这是开悟以后,悟了理再修。

  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

  这是第二种,总摄归纳起来,有人欢喜修行,要弘法利生行菩萨道,先度众生,有这一种根性照这个修。「以净觉心」,他用所悟的清净圆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觉知自己妄心六识之性,及觉知六根、六尘,统统是幻化的。因为根、尘、识三法,都是从无明迷真如而生起,所以皆因幻化。

  他明白这个理,「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即起诸幻智,以除无明之幻者。要行菩萨道,他就起幻化的行门,除一切幻化的境界。这就是前面普贤菩萨问过的:「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怎么依着如幻的身心,来修幻行呢?「变化诸幻」,于是他就随众生的根机,变化诸幻之身,「而开幻众」,他要去教化众生,说如幻之法,开示如幻如化的众生。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妄。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妄。」他起幻化的行门,得到一种轻安的境界,叫「大悲轻安」,他是由大悲心来行菩萨道,天天为众生辛苦,是由他的大悲心而起的菩提心。《普贤行愿品》有一句:「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观众生苦起大悲心,由大悲心起菩提心,就要讲经说法利益一切众生。他知道一切如幻如化,广设一切道场,安处一切徒众,开大道场,建大丛林。众生出家,有多有少,统统收来。不能出家的,先皈依三宝、受五戒,受在家菩萨戒,天天做如幻如化的事。古人说:「广开水月道场,大做梦中佛事。」开了道场,我知道就像水中的月亮,我还要广开,不但开第一个道场,还要开第二、第三个道场,就怕我因缘、福报不够开不了。像民国初年,有很多大善知识,一位是虚云老和尚,他去修鼓山涌泉寺,修好了就走,又到曹溪修六祖的道场南华寺,修好又走了,再去中兴云门,这就是给我们作榜样。还有一位倓虚老法师,《影尘回忆录》记载,他出家就到宁波观宗寺,亲近谛闲老法师上佛学院,天天吃臭冬瓜,真是苦得要命。他在那里住三年,毕业出来就修营口楞严寺,他是营口人,他要报地方恩,楞严寺修好,请人当住持,他就走了。再去修长春般若寺,修好了又到青岛修湛山寺,后来时局乱了不能住,才到香港。这都是给我们作榜样,「广开水月道场」,就怕没有因缘,有因缘你尽量去开。「大作梦中佛事」,菩萨修行如梦渡大河,梦中还要大做佛事,不做这个梦不会醒呢!你天天讲经说法,度如幻的众生,度来度去,自己得了利益,由大悲心而得大悲轻安。

  「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指修毗钵舍那,如幻三昧的菩萨,天天讲经说法,度如幻众生。他天天去做度如幻众生的行门,越做越多。

  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

  「彼观幻者,非同幻故」,能观的智慧,不同于所观的幻法,这二句是先拂除幻法。他是悟净圆觉的人,知道一切幻化不实,他是观幻术的人,人家在变戏法,他在那儿看,他不是变戏法的人,也不是被变的戏法,他不跟众生一起幻化。

  「非同幻观,皆是幻故」,这不同于幻法的能观智慧,也都是幻化,这二句是拂去幻智。因为梦中的病是幻化,药也是幻化。能观的智慧,是对着幻法而成立,幻法既然已经没有,能观的智慧,哪里需要存在呢?如果仍存着能观的智慧,还是没有离开幻法。

  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

  「幻相永离」,幻法、幻智永远离开。现在能观的智慧,和所观的幻法,都是幻化,也就是能所双亡,只有唯一绝待的圆觉真心。

  「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这个譬喻真实在!菩萨所修的圆觉妙行,像种菩提苗,菩提苗得种在好的土里面,才能长出好的菩提苗来。

  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梵语「三摩钵提」,翻成「等至」,等持一切法,能至无上菩提。但是《圆觉经》讲的功夫,跟普通梵语的翻译不一样,所以圆瑛法师不翻译,他消文释义不消这句文,跟普通讲的等至不一样,他叫做「如幻三昧」。圆瑛法师《讲义》,还是用三个观行的名字,名字是圭峯大师取的,第一、泯相澄神观,把一切相都泯灭,把你的心神澄清起来,开发智慧,内发轻安,就与十方诸佛的心相通。第二、起幻销尘观,你起如幻的行门,结果把自己的尘劳烦恼消灭了。第三、绝待灵心观,绝诸对待,自己的灵性现前。就是把第三种归纳圆摄起来,下面解为禅那。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

  这也是悟了圆觉之理之后,悟后起修。

  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罣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

  「以净觉心」,你悟了清净圆觉之理的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不取着第二个观门,不取着幻化的三昧,也不取着第一个观门「奢摩他」,修止,这里叫做「静相」,前面两个观行都不要。

  「了知身心,皆为罣碍」,能了知的智慧,是罣碍;所了知的身心,也是罣碍。「无知觉明」,能了知的智慧,所了知的身心,既然都拂除了,所以叫「无知」。「无知」,无所不知,根本智现前。这时候,无知之圆觉妙明之心现前。「不依诸碍」,圆觉妙明,不依能所诸碍,不依能了知的智慧,所了知的幻法诸碍,就是能观的智慧和所观的幻法,能所双亡,所以能超过碍境。「永得超过碍、无碍境」,碍者与无碍者是对待的,这是第三个行门的高明,不但超过碍境,也超过无碍境,所以圭峯大师叫绝待灵心观,碍与无碍都要超过。

  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

  「受用世界,及与身心」,你所受用的依报世界,以及你正报的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他知道身心如幻如化,是一种尘劳妄想,可是我身心之内,有一个灵知灵觉的心。这就是第三种修禅那观的人,相是在尘域之中,等于器中锽,器是乐器,乐器中发出声音的东西叫做锽。例如:笙是一根一根小竹竿组成的乐器,里面有个小铜片,叫做锽。我学过吹笙,你把小铜片弄掉,吹不响了。钢琴里面有一个滑轮也叫做锽,这是个譬喻,锽在乐器之内,它的声音超出乐器外,不被乐器障碍住。笙里面锽的声音,不会被小竹竿给障碍,你弹钢琴,里面的锽也不会被钢琴障碍。「声出于外」,就是我们灵知灵觉的心,在尘劳幻相之中,但是它的功用可以发出尘域之外。

  「烦恼涅槃,不相留碍。」凡夫为烦恼所留碍,二乘为涅槃所留碍,都是着相着出来的。凡夫,不执着烦恼,就不叫做凡夫;二乘,不执着涅槃,就不叫做二乘,所以烦恼与涅槃,你一执着,它就留碍;你不执着,它不相留碍。

  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前面叫做「寂静轻安」,这里叫做「寂灭轻安」。寂灭连静相也要灭掉,都是幻化之相,前面两个观想都把它灭掉。寂灭这个名词,梵语叫做禅那,翻成中国话叫静虑,跟《圆觉经》讲得不同,就叫做寂灭。

  「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这个时候与妙圆觉性相随顺,寂灭、不生不灭的境界现前了。「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自」是自己的身心之相,达不到这个境界;「他」是指一切众生的身心之相,也达不到这个境界。这就是像「器中锽,声出于外」,一切身心之相,障碍不住灵心。「众生寿命皆为浮想。」一切众生寿命相,又叫做寿者相,都是不实在的妄想,叫做「浮想」。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解释第三种观想的名词,禅那翻成中国话叫做静虑,跟前面讲的功夫不一样,而且下面讲到二十五轮的时候,很多地方指静观,叫静虑更不对,所以不能翻译,要翻译就翻成寂灭。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分开大类归纳圆摄起来,有这三种方便行门。「善男子!此三法门」,第一、奢摩他,第二、三摩钵提,第三、禅那。「皆是圆觉亲近随顺」,这三个行门,各自适合一类根机,实实在在这三个法门,都是圆觉的亲近随顺。你一用功就证圆觉,不叫你绕远路,都是圆觉的亲近随顺,就是已经走到城门口,再一迈步,就进城门。

  「十方如来因此成佛」,也是十方如来的因地法行,如来是众生成的佛,他的根性归纳起来,不出这三大类,都是因这三个行门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一切菩萨行菩萨道,他的方便法门很多,他要度无量众生,就有无量种种的方便,有同的、有异的,这个菩萨与那个菩萨相同,这个菩萨与那个菩萨不相同。但是归纳起来,都依这三种法门为根本方便,其他都是枝末方便。

  「若得圆证,即成圆觉。」这三个方便,无论你用哪一个,因为亲近随顺,你只要精进用功,都能成就你的圆觉。这就是:「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无论你从哪一个城门进来,结果都进到城里面。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剎那顷随顺修习。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假若有人发心要修佛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你发心要弘扬佛的圣道,但是你没有依着前面三个法门来教化众生。你依着四谛、十二因缘法门来教化众生,结果很好,有百千万亿众生,都成了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你的功德没有我们的功德大,「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前面开示这三种法门,你都听到了,「闻」就是听,听了相信,叫闻慧;听了如实思惟,叫思慧;如是修行,叫修慧。「一剎那顷随顺修习」,不是长时间修习,很短的时间,一剎那顷中,随顺修习。你没有违背教理,讲到哪里,你信到哪里,这就是随顺修习用功,你的功德超过教化百千万亿众生成阿多汉、辟支佛果,那个人的功德。因为你种了成佛的种子,你去弘法利生,决定不会弘扬小乘佛法,皆能令众生成佛。前面那个人,教化百千万亿众生,证了阿多汉、辟支佛,没有一个成佛,他入到偏空涅槃,掉到死水坑里,就是禅宗说的:「死水里面不藏龙」,永远不会成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

  「威德汝当知」,威德自在菩萨,你应该知道。「无上大觉心」,就是无上妙觉心,也就是圆觉心。「本际无二相」,在圆觉妙心的本位上,没有差别相,没有两个相。「随顺诸方便,其数即无量。」随顺众生的根机,就有无量数方便。「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把它归纳圆摄起来,便有三种种类。

  寂静奢摩他,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如彼器中锽。

  「寂静奢摩他」,这是第一种修止,「如镜照诸像」,结果能得到十方诸佛的心,就像镜子里现出影像。「如幻三摩提」,这是第二种,他修如幻三昧,三摩钵提。「如苗渐增长」,像土里面种的种子生苗,菩提苗渐渐地增长。「禅那唯寂灭」,这是第三种,修不生不灭的行门,是不生不灭的寂灭,不是小乘家的偏空寂灭。「如彼器中锽」,像乐器里面的锽,声音超出器外。

  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这三种微妙的法门,皆是圆觉的亲近随顺。「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十方如来因这三种行门成佛道;一切诸大菩萨,将来也是依着这三种行门成佛道。「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这三种观想圆满证得,叫做究竟涅槃,得了佛的大涅槃。

  威德自在菩萨章讲完,这一章是总开示三种亲近随顺的妙行,第一、奢摩他,第二、三摩钵提,第三禅那。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下面是辩音菩萨,替我们出来请问。

  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

  先赞叹世尊说法说得好,「希有」,就是少有,闻所未闻,从来没听见过。

  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

  归纳起来有这三种法门,修行用功的时候,还要有方便,「此诸方便」,就是这三种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一切菩萨于圆觉法门之中,有几种修习?这三种观行,是一个人要修三种?还是三种人,一人只修一种?是不是有前、有后?三种要依次第修,还是可以越级修呢?

  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问这些修习的方便,好令法会大众和末法的众生知道,使众生开悟圆觉妙性是真实之相。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还是表示请法的仪轨、请法的恭敬,下面如来就开示了。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佛赞叹辩音菩萨。「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问如来修这三种观行的时候,是怎么修?是一个人三种观行都要修?或是三种人,各修一种观行?或是三种观行依次第修,或是可以越级修呢?

  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下面佛就开示了。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善男子!」叫一声当机者辩音菩萨。「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先说根本道理,怕我们着相。一切如来圆觉清净的妙行,怎么叫做清净呢?远离诸相,才叫清净。「修习」指所修习的法,「修习者」指能修习的人。没有所修行的法,也没有能修行的人,没有能所之相,才叫圆觉清净。「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一切初发心菩萨以及末世求大乘法的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还没有证得圆觉之前,他修习用功,都是依着幻化之力修习。

  「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这三种观门,交络起来有二十五种圆觉的行门。圆觉清净没有相,这二十五种*轮也没有相。这二十五种观行,观就是定,也叫定轮。「轮」字有二种义,一种摧辗义,轮就是车轮,辗平地上乱七八糟的东西。二种运载义,车有车轮,能运载物品、众生,由此地到彼地。如来的法叫*轮,观行也叫*轮,它能摧辗一切烦恼。你修这观行能把烦恼摧辗掉,能运载你由凡夫位到佛位。虽然二十五种定轮都是清净的,都是圆觉随顺,圆觉无相,定轮也不能着相。这二十五种定轮,是前面三种观门套起来的。三种观门,不是一个人修三种观门,一个人修一种观门就可以,可以单修奢摩他、三摩钵提,或者禅那。

  下面第一大段,依奢摩他、静观为首,交络起来有七种。第二大段,依三摩钵提、幻观为首,交络起来有七种。第三大段,依禅那、寂灭为首,交络起来有七种,共二十一种,加前面单修三种,共二十四种,最后圆修三观,一共二十五种。这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就是二十五种观门,都有一个名字,圆瑛法师《讲义》都把它定成一个科目。这二十五个科目是依着圭峯大师《圆觉经》疏钞抄过来的,是古人举出来的二十五种譬喻。

  现在就说二十五种定轮,因为我眼睛看不见科目,不能讲科,只好依文解义,把文消过去。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极静」就是奢摩他,「由静力故,永断烦恼」,三种行门方法不一样,目的只有一种,都是断烦恼。它有极静之力,静到极处,发生一种力量,把烦恼永远断掉。「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究竟成就,不要起座,就入大涅槃,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没有起坐,很快就成佛。

  「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这是第一个定轮,单修奢摩他,不是一个人要修三种,修一种就够了。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这是三摩钵提的意思,不能翻成「等至」,他是观察如幻,修如幻三昧。「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他是悟了清净圆觉的人去修观行,再趁佛力的加被,所以依着佛力,能变化世界种种的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备」是完备,就是菩萨的清净妙行,他都修行圆满。

  「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在陀罗尼总持法门之中,他的寂静之念,并不为外面如幻的境界而失掉,他是观幻者,不同于幻化,他度如幻的众生,不被众生所转。我们现在末法时代学着发心弘法利生,这个功夫要记得,你弘法利生是去度众生成佛,结果被众生转了,你没有度到众生,众生把你度到三恶道里去。「及诸静慧」,他修的是三摩钵提如幻三昧,但是他修如幻三昧是总持法门,这陀罗尼门,不失于寂念,不失于禅那之念,也不失于奢摩他的静行,他动中有静。「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他一切幻化都灭,「不取作用」,他不去行幻化法门,去度幻化众生。「独断烦恼」,就是一门深入,专为断烦恼,先把烦恼断掉,再来度众生。「烦恼断尽」,他独断烦恼,把烦恼断尽了。「便证实相」,结果证得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二十五种定轮有三种了,单修,看你是什么根机?你跟哪个相应,就修那一种。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下面有七种定轮,都是依奢摩他为第一,中国话的意思叫「至静」,先取于至静,由至静就发生了智慧,静中得慧。「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以静慧之心,再去照诸幻者,再去度如幻的众生。「便于是中起菩萨行」,起了菩萨行度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先修至静的功夫,开了智慧,再修如幻三昧,度如幻的众生,这是一个人修二种。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记着,都是以静慧为首,一共有七种,这是第二种。「证至静性」,证得了至静之性,也就是内发轻安。「便断烦恼,永出生死。」独断烦恼是禅那的功夫,他有至静的功夫,把烦恼断掉,超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还是以寂静为首,以寂静之慧。「复现幻力」,再现出来第二种如幻三昧之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变化种种世界,变化种种如幻的法门,度如幻的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这就是第三种观门禅那,后来断烦恼,而入于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先修奢摩他,中间修三摩钵提,后来再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还是以静力为首,「断烦恼巳,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把烦恼断了,再修菩萨清净妙行,度如幻如化的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还是以静力为首。「心断烦恼」,把烦恼断掉,就属于禅那了。「复度众生」,同时断烦恼度众生。「建立世界」,要度众生,就建立种种变化的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就是先修静功。「齐修三摩钵提、禅那。」修了静功,再一起修三摩钵提、禅那,就是一方面断烦恼,一方面度众生。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还是先修静功。「资发变化」,「资」是助,助发了变化,助发了如幻三昧。「后断烦恼」,断烦恼是禅那的功夫。以他的静慧,至静的力量,来助发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二种一起修,「后修禅那」,最后才断烦恼。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还是以静力为首。「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两种一起修,用至静力,来资助寂灭禅那之力,后再起变化的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二十五轮,前面单修的三种讲完,以至静为首的七种也讲完,共讲了十种。接着讲以三摩钵提为首,有七种定轮,看着经文。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下面七种定轮,统统以三摩钵提为首,三摩钵提修的是如幻三昧,他由神通变化力来教化众生,他能变化世界、变化道场,以种种方便随顺至静,至静就是奢摩他。「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这是七种的第一种。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还是以三摩钵提为首,以变化力变化出来「种种境界」。「而取寂灭」,寂灭就是禅那。「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所谓:「广建水月道场,大做梦中佛事。」种种都是变化出来的,做出来度众生的事,都叫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中修寂静,就是奢摩他,断烦恼是禅那的功用。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他有种种神通妙用,没有障碍的作用。「断烦恼故」,他断烦恼也不起障碍,就是禅那。「安住至静」,安住在奢摩他。「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他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这是三摩钵提的作用,同时修至静,就是奢摩他,寂灭就是禅那。「二俱随顺」,「至静」的奢摩他,「寂灭」的禅那,二种观门统统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齐修」,后面二种观门:奢摩他、禅那,是一起修的。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以三摩钵提,种种变化的作用,来资发奢摩他的至静,后来再修禅那,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他是以变化力资助奢摩他,所以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再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以三摩钵提的变化力,来资发禅那的寂灭,这二种一起修。「后住清净」,后住于清净的境界,「无作静虑」,清净到没有作为的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三摩钵提、禅那,这二种一起修,「后修奢摩他」。

  前面讲了七种,第二种观行,以三摩钵提、变化力为首,讲完了。接着讲第三种观行,以禅那为首,禅那就是寂灭。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取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以禅那寂灭之力。「而取至静」,这个定轮发出来奢摩他的至静力。「住于清净」,这个至静,叫无所作为清净的境界。「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还是以禅那为首。「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以寂灭力的「种种自性」。「安于静虑」,「静虑」指奢摩他。「而起变化」,就是三摩钵提。「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这是没有作为的自性。「起于作用」,起了作用就是妙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清净的境界,归到奢摩他上。「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这就是以禅那寂灭之力,住于奢摩他的清净静虑的境界,再起变化,起三摩钵提的神通妙用。「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再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这是齐修禅那、奢摩他,资发至静,就是奢摩他。「而起变化」,最后修三摩钵提,起变化妙用。「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再修三摩钵提。」一起修禅那、奢摩他,最后再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至静就是清净,也就是清明,清明境界的静虑之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以禅那为首的七种讲完了,上面一共二十四种。最后讲到圆修三观,是二十五轮的最后一种。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把这三种观门,也就是三种定轮圆合起来。「于诸性相」,这三种观门的法性、法相,「无离觉性」,统统不远离圆觉妙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就是三种观门的自性,清净随顺。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这是总结,前面二十五种定轮说完了。「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过去的一切菩萨都是这样修行的。

  先向诸位道歉,这二十五轮,只有消文,没有释义。为什么没有释义?前面那一章,三种观行的意思都讲过了,所以这二十五轮,只需顺着文消一消,不必再解释其义。这样等于把经文念过去,要是公开跟四众弟子,不可以这样讲,因为你连释义都没有就念过去,他们跟着经文看不来,不晓得你念到哪里。而且听一座经,听了一个半小时,听不出来一点兴趣,可能第二天他不来了,所以在公开演讲的时候,不可以这样讲。

  以前我跟诸位讲讲经的方法:消文、释义、显理、劝修、举证,这是五个大纲。消文、释义,字句要清楚,开合要显明,还有一种技巧,你讲的要能启发听众的兴趣。那么这二十五轮怎样消文释义呢?依着科文当作注解来解释。我没有依着科文给诸位解释,因为我眼睛看不见,只好跟诸位道歉。你们将来讲《圆觉经》得消文,还得释义。前面那一章,一种一种观都释义释好了,这里古代的大祖师,给我们举出来二十五个譬喻,你就依着科文解释,这二十五个科文,是二十五个故事,你看哪一个故事有趣,把故事发挥一下,你能挑出来三到五个故事,详细解释,听经的人就会启发兴趣,而且你讲得很热闹,这是个技巧。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就是现在初发心,以及末法时代修大乘的众生。「依此轮者」,想依着这二十五种定轮来修行,告诉我们下手的方便。「当持梵行」,先持戒,「寂静思惟」,再修定,这二十五种定轮,本来是定,但是里面包括有观慧,你修这观慧的二十五轮,必须先持戒后修定。前面都讲过了,这里再告诉我们,下手非持戒修定不行。「梵行」,最严重的是不可以犯淫戒,因为在戒律上,淫戒,叫做不净行;梵行,才是清净行,那是立即相违背,绝对不能犯淫戒。在家二众弟子,平常持不邪淫戒,但是你要是发心修这二十五轮,你得持不淫戒,不然不叫梵行,这是的的确确指不许犯淫戒,再广持一切戒。你出家,受比丘、比丘尼戒,一条不能犯,犯了就不清净,一切戒律,都要严格守持。戒律的功用,就是防非止恶,你犯了戒,你一方面为非作恶,一方面想修观行,怎么能修成功呢?你不修还好,一修,非着魔不行,因为戒律不清净,你无始劫来的冤家对头看得很清楚,不要说天上的魔王来魔你,那鬼神魔很厉害,都有五通。他看见你戒律不清净,非魔你不行,所以你不用功则已,一用功就着魔。

  「求哀忏悔,经三七日。」这一句更要紧,在你没有修二十五轮之前,你要先打三个忏悔七。忏悔者,忏其前愆,悔其后过。愆就是罪过,以前造的罪过都要忏掉,以后的新罪业不要再造。这样忏悔二十一天,你再去修二十五定轮,这是很要紧的下手方法。你要修楞严大定也是这样,也得先二十一天求忏悔。有人问:要怎么忏悔呢?我跟诸位同学说过,晚课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是最好的忏悔法,而且三十五佛、五十三佛,一共八十八佛,你犯五逆大罪,都能给你忏掉;犯四根本大戒,当然也能忏掉,其他的轻罪,更能忏掉。《八十八, 佛大忏悔文》,最后一个法界藏身阿弥陀佛,是八十九佛,你念一句阿弥陀佛,能消除八十万亿劫生死重罪,《十六观经》上有明文,佛的金口良言会错误吗?不过你真想修二十五轮,你拜忏拜八十八佛,不要像作晚课跪着念,每一尊佛你都拜。一尊佛名,拜一拜,拜八十八佛,连阿弥陀佛一共八十九佛,拜完跪下来,再念忏悔文。一天最少拜六枝香,就是拜六次,拜二十一天。除了《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以外,什么忏都可以,古时候作忏,都是给我们求忏悔用功的,拜《水忏》、《梁皇忏》、《大悲忏》都可以,看你对哪一种忏有兴趣,就拜哪一种忏。

  现在到了末法时代,我们出家人很可怜,过去祖师费了好多心血,给我们作忏本,教我们求忏悔,我们现在为人家天天拜、天天念,赚几个钱回来,真是对不起过去的祖师。你自己不去求忏悔,天天为人家求忏悔,求习惯了,有人请你拜忏,你才拜,拜梁皇忏,一拜七天,拜三个梁皇忏二十一天。没有人请你拜,一天也不拜,因为拜忏就是为拿钱,拜完累死了,这样不是太对不起自己宝贵的光阴吗?所以你依着哪一部忏法都可以,这是用功的前方便,最要紧的是:持戒、修定、求忏悔。

  我在大陆不懂这个方便,当时要闭关,闭的是阅藏关,看《大藏经》三年,结果看不到三个月,就得吐血病,差一点断了气。把吐血病治好了,《大藏经》根本不能看,一看就头疼!才想起来要求忏悔,连拜佛也不能拜,一拜下去,头疼得仿佛要炸开。我才知道不但业障现前,魔魔倒我了,我就跟佛菩萨求哀忏悔,我说:「弟子藏经不能看,拜佛不能拜,忏悔不能忏,就等着堕地狱吗?三宝,一定要加被我,让我拜佛求忏悔。」祷告后拜下去,头还是疼!我的关房地板上铺席子,在席子上拜,拜着头就疼,我想着忏悔不能忏,要等着堕地狱,堕到地狱,恐怕比头疼还要厉害!唉!这个臭皮囊我不要了,疼死吧!我就把头磕在地板上,鼓咚!鼓咚!撞下去,疼得要死。等到疼一阵子,好一点站起来,再拜下去,再疼,再撞下去。撞了几天,三宝加被我,好像把魔赶走了,看经还是疼,拜佛不疼了。于是我最初一天拜十二拜,拜三回。后来我阅藏关,改成拜佛关,越加越多,后来一次拜三百拜,一天拜四回,共一千二百拜。可能是真实求忏悔,业障消除,我的身体本来不健康,二十几岁就病奄奄,等我闭关圆满,身体反而好了。一直活到现在八十一岁,可能是那时候拜佛的功德。我说给诸位听,就是当时我不知道要先忏悔二十一天,要是先忏悔二十一天,可能闭关阅藏不会发生病魔。诸位要记着:你用功的时候,一定要先打三个忏悔七,拜完二十一天忏悔七,以后怎么样呢?

  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你把二十五轮的名字,用纸条写上卷成卷,叫「结」,或「阄」。「至心求哀」,以至诚心,求哀忏悔,求佛加被:弟子我不晓得修哪一轮合我的机。「随手取结」,信手取一个阄出来。

  「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你依着结里面的开示,教你修哪一种,你就修哪一种,你就知道是顿修、渐修?「一念疑悔,即不成就。」这时候不能起疑惑,完全靠信仰力,相信三宝会指示我,开示修哪一种,就修哪一个。就像藕益大师一样,他祷告:我要弘扬佛法,中国有大乘八宗,我应该依着哪一宗来弘扬?他把八个宗,写成八个纸条,把它卷成卷,就是准备了八个结。他祷告后,随手拈一个结,是天台宗,所以藕益大师的注解,完全依着天台宗解释,因为是三宝开示的。藕益大师那时候,门户之见很重,尤其是天台宗跟贤首宗,互相毁谤。他注解、讲经、写文章,统统依着天台宗,但是他不承认自己是天台宗的子孙,就是只弘扬佛法,不参加毁谤。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种。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长行说完,说偈颂。「辩音汝当知!」佛叫一声当机者辩音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一切诸菩萨的智慧清净,都不起障碍。「皆依禅定生」,学佛法不是依文解义求学问,你的学问大了,以前不会作文章,现在会作了;以前不会讲经,现在会讲了,你没有开悟,那智慧叫世智辩聪,切不可执着,你一执着,变成八难之一,学佛法遭了难,所以你要晓得清净无碍的智慧,是依着禅定生出来的。《楞严经》说:「依戒生定,因定发慧。」没有禅定,你发的智慧叫狂慧。什么是禅定呢?「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就是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这是偈颂,所以省略一个「钵」字。禅定都依这三种定轮、定功生的。「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种。」或顿或渐,交络起来,一共有二十五种定轮。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过去十方诸佛,过去的菩萨、现在的菩萨、未来的菩萨,还没有成佛以前,没有一个不是依着这个法,得了菩提大道。

  「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有两种人不必用这二十五轮,一种是顿超的根机:「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用不着这二十五轮。普贤菩萨章说了四个次第:「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还是顿超的人,也用不着这二十五轮。除了上根利智的人,顿时可以觉悟,不必用这二十五轮,其他修行的人都得用。「并法不随顺」,还有一种人,他不相信这个法,叫一阐提,又叫信不具,根本不相信,当然把他除开。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除了顿超根机,都得依着这二十五轮拈个结出来作开示,随顺开示精勤修习。「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成了佛得两个果,一个叫菩提果,一个叫涅槃果,菩提果,叫智果、智慧果;涅槃果,叫理果、理性果,实际就是一个佛果。那么你依着这二十五轮精勤修习,还有佛的大悲力加持你,一定会成功。讲到这里,辩音菩萨章讲完。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下面这一章是净诸业障菩萨当机,这些菩萨的名字,都是他的德号,他一切业障都净除了,才成为一位菩萨,他的德号也是开示我们,要想成为菩萨,得净诸业障。你懂得这个道理,这一句话就够你修行成为菩萨了。这就是说,你为非作恶,旧的业没除,天天造新业,怎么当菩萨?新业不造,前生前世无始劫带来的业,都把它净除,这个时候成菩萨道,成菩萨道后还要成佛呢!「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净诸业障菩萨出来,替我们请问。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覩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辈」者类也,就是为我们,「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来只有三种观门听得很清楚,辗转交络起来有二十五轮,真是不可思议。「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你广说不思议事,也就是广说一切如来在因地中,所修的行门相貌,一切如来最初也是凡夫,他在本因地中,最初发心修什么行门?「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大众从来没有听过,今天才听到。

  「覩见」,就是看见,我们今天听到,等于看到了。「调御」,佛称为调御师,是十个德号之一,佛能调顺驾御一切众生,等于调御师。「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佛成佛是长时间苦修出来,经历过恒河沙数的长劫,勤苦修行的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怎么用功修行?恒河沙数劫长时间勤苦修行的境界,犹如一念之间,我们今天在短短的时间,都听明白了。

  「我等菩萨深自庆慰!」我们今天都很欢喜,很庆幸自己得了大安慰。出家以来没有听过《圆觉经》,不知圆顿大法什么样子?《圆觉经》讲的才真正是佛法,我们今天听到了,真是深自庆幸!赞叹世尊说的法,使我们都得到大法的利益,下面是净诸业障菩萨替众生请问。

  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惟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净诸业障菩萨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前面我们听明白了,一切众生本具有清净圆觉妙性,圆觉妙性本来清净,到众生份上是什么因缘把它染污了呢?第二个问题,末法时代初发心学佛法的菩萨,悟圆觉悟不到,想开悟悟不来,为什么我们迷闷不入,不能悟入圆觉境界呢?

  「惟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我们没有开悟,请佛多说,使我们悟到诸法的本性,也就是圆觉妙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佛开示,就是开发我们的智慧眼,使初发心菩萨不会走错路,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众生,离佛太远,想修行,得先开智慧眼,作将来眼,也就是慧眼。你想修行,像走路,由凡夫的此地,走到佛的涅槃宝所,到达目的地。走路你得先睁开眼睛,闭着眼睛走路,盲修瞎练,堕坑落堑。外道不是不用功,还真不怕苦,结果都没有开真智慧,不会成佛,因为没有开智慧眼,他修行,都在盲修瞎练。

  说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说是语已」,不是净诸业障菩萨不知道,他明知故问,是替我们问的。「五体投地,如是三请」,表示恭敬。「终而复始」,请求三遍。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谘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先赞叹净诸业障菩萨。「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你能为现在初发心的菩萨们,以及末法时代的众生。「谘问如来如是方便」,「谘问」,有所谋而问。请问如来清净圆觉,是什么因缘染污?众生想开悟悟不到,怎么迷闷不入?这就是请问开示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们现在仔细听,我将为你们解说。

  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下面佛就开示了。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这就是《金刚经》说的四个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里的「寿命」,就是《金刚经》说的「寿者相」。但是你要注意看《讲义》的科文「开示迷识四相」、「开示迷智四相」,先讲迷识四相,后面还是这四个相,意义高深了,叫做迷智四相。你不看科文,只看净诸业障菩萨章,佛的开示你弄不明白,觉得怎么前后讲得不一样?这四个相,前面是从我们凡夫份上说起,我们是迷识,第六意识是妄想心,我们不知道起了迷,就生这四个相,叫迷识四相。下面讲的是修行的菩萨,他起了始觉智慧,没成佛还有迷,是迷智四相,浅深大不相同,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你要注意科文,先讲迷识四相,清净圆觉怎样染污?先答复这个问题。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以来就迷,找不出开始的时间,今生迷,前生也迷,再前生也迷,推不出个开始,所以叫无始以来。一切众生都一样,不是这一个迷,那一个不迷,一切众生统统迷。「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因为众生一开始就执着这四个相,四个相都是妄想出来。「认四颠倒为实我体。」这四个相本来没有,他妄想执着实在有,这就是颠倒执着,本来是空的,他妄想执着有。

  把迷识四相解释一下:

  一、我相:他执着身心,以为有个我,就是前面讲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外面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合成的假相,他认为是真实的身体;里面的心,是六尘缘影,有受、想、行、识四种作用,他认为是真实的心,这么身心组合起来叫五蕴,《心经》上观世音菩萨用功:「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本来是空的,我们凡夫执着有,就执着五蕴和合的假相为我。把受、想、行、识合起来叫心,里面执着个心,外面执着个身,身心合起来的假相,认为有一个我。

  二、人相:他执着一个我,也知道有六道轮回,认为六道轮回都是我在那儿转生,我升天堂,我堕地狱,对着我,流转于诸趣的相,就叫做人相。

  三、众生相:譬如有的人升官发财,这就是盛;有的人贫穷下贱,这就是衰,富贵则生乐,贫贱则生苦。人在那儿流转诸趣,有盛、衰、苦、乐差别的感受,种种差别相,就是众生相。

  四、寿命:一期命根不断,叫做寿命相,他执着生命执着得厉害,我要活着,这就是寿命相。一期人生不过百年,执着这一期命根住世不断。所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他认为要活一千年,这就是寿命相。我们是依着佛经解释的道理,才懂得这四个相不应当执着,实际我们无始劫来执着惯了,人家一见面,跟我们说:「你会活一百二十岁!」你听见了很欢喜,是不是能活到一百二十岁不知道,但是你喜欢听顺耳的话。要是有人说:「恐怕你快死了!」你听这话高兴吗?本来是假的,本来寿命相本空,无始劫来执着习惯了,人家说你能活得寿命长远,你就爱听。要是说你马上会死,就不高兴,你就知道这是无始劫来的执着。

  这四个相都是妄想出来的,本来没有,本来空,他执空为有,这就是四个颠倒相。把这四个颠倒相合起来就是我执。本来没有我,妄执有我,执四颠倒为真实的我体。

  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

  「由此便生憎爱二境」,要是顺着前文讲是「憎爱二心」,这里讲「憎爱二境」,因为境界都是从心里生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境界都是《大乘起信论》三种细相:业识、转识、现识,这三个细相都在心里,可是有了现识现出相来,就变到心外去了。外面的境界,都是我们唯识变现的,但是众生不知,他里面执着一个我,外面执着一个我所,就是我所有。外面五欲的境界,顺他的妄想心,他就爱;不顺他的妄想心,他就憎。眼睛看见色,顺他的妄想心,他认为是好色,就起爱心;不顺他的妄想心,他认为是恶色,就起憎心。耳朵听见的声音,顺他的妄想心,他就爱;不顺他的妄想心,他就憎。如此类推,五欲六尘的境界,合起来就是憎爱二境。这就是执着有个实实在在的我,又执着外面有实实在在可爱的境、可憎的境。

  初听大乘佛法听不懂,听习惯了很平常,除了心没有外面的境界,你把这些名相听懂了,要深一步研究。听懂了是闻慧,深一步研究要起思慧,为什么境界由我的心生出来呢?这样追究一下,就追究到你心里去了。外面的境界没有可爱、不可爱,可爱、不可爱是由你心里起的分别。比如同是一个人,你认为他可爱,就变成你的爱境;你认为他很讨厌,就起憎恶心。实际是你心里面有憎恶心,外面还是那一个人!所以外面的境界,完全是由我们的心生出来的。再拿社会来说,社会上的人穿衣服,时常变颜色、变花纹,今年流行什么颜色、花纹,你看人家都穿这种衣服,就起了爱心,你认为这种颜色、花纹很可爱,就认为去年的衣服不合时代、不流行,觉得那些衣服讨厌,这就是境由心生。境界没有憎爱二境,是心里有憎爱二心,你把憎爱二心降伏住,境界不是没有憎爱二境了吗?所以我们修行用功都从这里开始,不然,大乘佛法听了再熟,这些名相都懂,没有听到心里,不能降伏烦恼。烦恼先伏后断,伏都不能伏,还能断吗?再接着讲,因为起了四个颠倒,这四个颠倒合起来就是个我执,心里面有了我执,外面就生出来憎爱二境,「便生」二字你要注意,是由你心里生出来的。

  「于虚妄体重(ㄔㄨˊㄥ)执虚妄」,你认为有个真实的我体,结果是虚妄不实的,由虚妄不实的我体起分别心,生出来憎爱二境,憎爱二境是虚妄的,执着当成真的,这就是虚妄上加虚妄,心里面的虚妄是我,外面的虚妄是境,于是越来妄想越深。

  「二妄相依,生妄业道」,两个虚妄相依起来,由虚妄之体,执着起来虚妄之境;由虚妄之境,再资发你虚妄之心,于是这二妄相依,属于起惑,起惑要造业,可爱的境界,我要取得;憎恶的境界,我要除掉。于是要造业,一造业就生出来虚妄不实的业道。

  「有妄业故,妄见流转」,本来没有我,你执着有个我;本来没有外境,你执着有个外境,这就迷惑,起惑就要造业,造了业要受报,流转生死,都是虚妄不实的,但是众生在这个圈套里面出不去。在流转生死,你还起惑,起惑还要造业,造了业还得流转下去,尽未来际永远没完没了,这叫做惑、业、苦三法流转,就是苦报。惑业苦三法流转,只有三个法,三个法都是虚妄的。你把它观空,不是天下太平了吗?但是众生观不空,起惑、造业,受流转生死的苦果。「妄」字是释迦佛加上的,叫我们警觉,实际众生根本不知道是虚妄的。如果知道是虚妄的,又何必造业呢?他不造业,还受什么流转之报呢?《圆觉经》要叫我们成佛,从凡夫的性说起,处处加上一个「妄」字,处处叫你开悟。你知道圆觉的心清净,怎么会染污呢?就是你执着有个实实在在的我,再执着心外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境界,这样清净圆觉就染污了。

  再讲到为什么迷闷不入,想开悟,悟不了呢?再由凡夫,讲到二乘的境界。「厌流转者,妄见涅槃。」二乘人看见生死流转太苦了,厌恶流转生死,要了生脱死,他就取得一个涅槃。他不晓得涅槃跟生死,是对待的假名言相。前面讲到,「生死涅槃,犹如昨梦」,生死是假的,等于作梦;证得涅槃,还是假的,等于作梦。但是凡夫不知,二乘人也不知,妄见一个涅槃可得,于是他要厌恶生死,要求证涅槃。

  佛答复净诸业障菩萨的问题,叫我们明白,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圆觉自性,圆觉自性本来清净,何因缘故把它染污了呢?你先执着一个我,再执着一个我所。我所就是外面我所有的可爱、不可爱境界,就造业、受报,这样把它染污了。二乘人高明一点,妄见生死,再妄见涅槃,本来没有涅槃,妄见涅槃,圆觉自性还是不清净。到「妄见涅槃」这里,佛答复他,何因缘故,不能入清净圆觉?下面两句是结词,就是佛答复第二个问题,怎样不能入清净圆觉,想悟不能悟入,想证不能证入?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他怎么迷闷不入呢?起了虚妄的知见,本来虚妄不实的境界,他都当成真实的。凡夫执着生死,二乘人执着涅槃,一起执着,想悟清净圆觉,不能入了,下面解释为何不能入?

  「非觉违拒诸能入者」,再反过来解释,你说圆觉妙性本来都有,怎么迷闷不入?圆觉清净自性没有分别,不是清净圆觉拒绝你,把门关起来,不让你进去。「诸能入者」,包括凡夫、二乘。不是凡夫、二乘人要入圆觉,圆觉不叫他入,清净圆觉没有相,没有生死之相,也没有涅槃之相,它才叫清净;也没有出相,也没有入相,它才清净,不是圆觉拒绝你不要入。那么怎样入?怎样不入呢?

  「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消这两句文,可要注意,我的眼睛看不见,但我要负责任,看了好多种注解,看过圆瑛法师的《讲义》、憨山大师的《直解》,跟我体会的意思不大一样,心里不踏实。我又看圭峯大师的疏钞,找出根据了,「有诸能入」,有能入的那个人,才入圆觉,就是你有能入圆觉的本事,你才入圆觉。「非觉入故」,既不是圆觉拒绝你入,也不是圆觉牵引你入。圆觉是个理体,它没有出入之相,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入圆觉呢?「有诸能入」者,有信、解、行、证本事,就是依着前面的开示,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一定能入圆觉。信、解、行、证,不说证,证就是入了,信解行等入圆觉。看谛闲大师《讲义》,更找出根据,「有诸能入」,是有能入的人,这个人有入圆觉的本事,什么本事呢?圆修三观,就是修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能圆修三个观而不着相这个人,是个能入者,一定入圆觉。「非是觉入」,是这个能修行的人能入,不是圆觉把他牵引进来。就是你不入圆觉,或者你入圆觉,入不入都跟圆觉没有关系。不入是你自己着了凡夫相,着了二乘相,凡夫着生死的相,二乘人着涅槃的相,都不能入。你是大乘权教菩萨,你修三观,着了三观的相,也不能入。修三个观想,无论你单修一观,或者圆修三观,而不着相,都能入圆觉。

  「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众生怎么迷闷不入呢?你动念,想入圆觉,迷闷不入;你息念,想入圆觉,也是迷闷不入。动念是凡夫,息念是二乘,圆觉本来没有念,并不是息念没有念。息念,是动了念才息念,圆觉根本没有动念,也没有息念,它是清净圆觉,所以凡夫动念迷闷不入,二乘息念也迷闷不入。

  进一步解释,凡夫天天打妄想、动念头,当然不能入圆觉。二乘人要息灭念头,修灭尽定,一念不生,灰身泯智。灰身,证得四果的时候,觉得身体很讨厌,入了三昧,放了三昧火把身体烧掉。泯智,能证四果的智慧,也把它灭掉。这个众生没有了,归入偏空涅槃,二乘人以为他得了大涅槃,那叫「息念」。凡夫你动念,迷闷不入;二乘你息念,也迷闷不入,不是圆觉叫你迷闷不入,是你自己迷闷不入。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

  这再推到你无始以来,妄执有我,因为由你无始以来本起的生相无明,最初生起的无明给你作的主。「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你动念是怎么动的?由你根本无明动的,根本无明,无始以来就起的,说个一念妄动,起了无明,一念从什么时候妄动?还是无始。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就当凡夫,凡夫就有无明,无明无始,无始以来本起的生相无明,就是《大乘起信论》三细六粗九个相,第一个相业识。由业识、转识而现识,这三个细相还是八识的本体。再转到智识、相续识,转到心外去,变成心外的境界。可是为己作主的主宰,在众生份上就是阿赖耶识、第八识,它是「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生死流转就是无明,第八识就是本起无明,替你作主。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众生有的是生盲,生出来就是瞎子,天地日月都看不见,五颜六色怎么分辨?我们众生的眼睛不好使唤,生来就没有智慧眼。「身心等性,皆是无明」,因为生无慧目,我们身体的性,我们心里的性,都是虚妄之性,不是圆觉之性。虚妄己性,统统是由根本无明,再起枝末无明,这么起出来身相、心相,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统统是无明,但是众生不知道。

  「譬如有人,不自断命」,譬如有个人五欲六尘,他都贪心执着,但是没有执着自己的命厉害。拿佛经来对照,你看见社会上贫苦下贱的人,已经没有人生的乐趣,但是依然爱他的命,他不肯死,要活下去。命就是他的命根子,所以什么都可以不贪,命得活着,这就是众生以无明为主宰,什么都可以舍掉,舍不掉他的无明,因为众生不知道命是假的,当成真的,他才执着。我们不晓得无明没有自性,本体是空,所以被无明所转,不肯断无明。我们用功修行,不知道观照无明,来破无明,以无明作主来用功,什么时候能证到圆觉呢?可是无明最难断,等于众生不自断命一样。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是故当知!」怎么知道你有我执呢?「有爱我者,我与随顺」,你本来有爱心要爱人,人家要是爱了你,你就跟他随顺。你没有个我,怎么跟人家随顺?这一试验,就试验出来有个我。再试验一下,「非随顺者,便生憎怨。」对方不爱你,就不是随顺者,你就憎恶、怨恨他,你没有个我,怎么恨?憎爱二境,就试验你有憎爱二心,就证明你有我执。

  「为憎爱心养无明故」,这就讲到心里了,你天天依着无明作主来用功,由憎爱心养你的无明,你依着憎爱心来用功修行,越养无明越高,越养无明越深。「相续求道,皆不成就。」你用无明心来用功,来求证圆觉,怎么能成就?

  讲到这儿,我们要回光返照,闻慧要起思慧,我是不是天天生憎爱二心?天天生憎爱二心,你怎样用功?不管你天天念多少阿弥陀佛,念多少观世音菩萨,拜多少忏,念多少经,持多少咒。用功修行是要破烦恼、断无明,才能证菩提、入圆觉。你以无明为主宰,一着相,结果不是在用功修行,都在养无明,越养越高,越养越深,你用无明心来求道,才真正是可怜愍者!不懂佛法的人,他天天贪图五欲之乐,起惑、造业、受报,因为他不懂佛法。我们懂了佛法,五欲之乐不贪,要出家、要修行,五欲之乐没有得到,天天修行用功,却在养无明,你看冤不冤枉!大陆上佛门有两句土话:「当法师的架子大,老修行的鼻子长!」这是经验之谈,讲经说法的法师,不好款待,一听说请法师讲经都头疼,招待不好,法师发脾气,因为讲经的法师架子大!老修行不会讲经,会用功,或者参禅,或者念佛,或者拜佛,或者持咒,老修行的鼻子长,碰到他的身体,他不发脾气,碰到他的鼻子,发起脾气来,无明火烧了三十三天,怎样跟他求忏悔,他都不原谅!当法师不是在讲经说法,怎么越讲架子越大,架子大不是贡高我慢的烦恼吗?我慢,是五种根本烦恼之一,你天天贡高我慢,不是养无明是什么?越养架子越大,越养我慢越高,就是你在那里养无明。老修行修行烦恼会减少,怎么动不动就发脾气?因为他在养无明,越养无明火越大,发起来,你向他求忏悔,他还不原谅,你看看无明火多大?都是不会用功,真是可怜!所以听了《圆觉经》,你反省反省,佛法听了一年,是不是比没听佛法以前,贪瞋痴减少了一点?各人的烦恼不一样,或者贪心重,或者瞋心重,或者愚痴心重。你的贪心重,是不是听了一年佛法,贪心减少了一点,减少,那就进步了。越来贪心越大,这就颠倒了!你的瞋恨心重,动不动发脾气,管不了自己。现在听了大乘经,你求忏悔,再不要动瞋恨了,听了一年,比去年瞋恨心减轻一点,这就进步了。你越来瞋恨心越大,这不是在养无明,是什么?学佛法不要学颠倒,听到这些经文,要听到心里去,要会用功,怎么用功?天天修行,不要着相;不着相,还要天天修行,这样就对了。你天天养无明,无明相续不断,你修什么法,求什么道,皆不成就。

  所以修行要降伏憎爱二心,怎么降伏呢?我们凡夫外面的境界要观空,这个人可爱,我不要爱;这个人讨厌,我不要讨厌,慢慢会用功,就把心降伏住了。先伏后断,能降伏住不起憎爱二心,慢慢就把生相无明断掉了。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这里讲到迷智四相,前面起憎爱二心,以无明为主宰,都是迷识四相,从凡夫的境界,讲到二乘。大乘菩萨呢?大乘菩萨起了始觉智,他没有究竟觉还是迷,所以《大乘起信论》始觉智,分四个阶级:名字觉、相似觉、分证觉、究竟觉。他起了智慧怎么还迷呢?这是讲到高深的地方,末法时代的众生,去佛渐远,想亲近善知识,亲近不到,《圆觉经》看看你就明白了,不然得到一点小小的境界,就认为你成佛了,不是打自己闲岔吗?所以这里说的不是我们的境界,但是预先告诉我们,用功可能会起境界,菩萨的我相是什么呢?他心有所证。你不用功则已,用功就有所得,就现一个特别的境界。譬如说我们念佛,要求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什么样子呢?按事相上讲,一心不乱,不念自念,我没有念,心里好像有个录音机,放出来阿弥陀佛的佛号,外面什么境界都走不进来,打不了我的闲岔,这就是事一心不乱。念着念着,忽然间明白:我的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的心,这叫「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开悟了,这就是理一心不乱现前。这就有所证,你一起执着,就不对。但是凡夫执着惯了,得了好境界,参禅,坐了一枝好香,就认为大彻大悟,这就是心有所证,这就是我相。你要是没有个我,谁能证得?这个道理虽然高深,但是很容易明白,你要是没有个我,哪有我所?哪有我所证的?你得有个能证的心,能证的心不就是个我。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善男子!譬如有人」,心有所证,证得我空,这是初步的境界,你的我相没有断,再给你说个譬喻你就知道。「百骸调适」,「骸」是身体,「百骸」就是全身,「调适」,很舒服。「忽忘我身」,忽然间把我的身体忘记了,他以为没有我了。

  「四肢弦缓」,忽然筋紧起来,双手双脚迟缓,手脚出了毛病。「摄养乖方」,平常你饮食起居,不调养饮食、睡觉不照规矩,就出毛病了。

  「微加针艾,即知有我」,「针」是中医扎针,「艾」是艾灸,扎针讲穴道,按身体的穴道扎针,扎错了不得了。艾灸也讲穴道,艾灸怎么灸呢?譬如你的腿走路不方便,医生叫你躺下来,把艾草揉碎,粗的茎不要,单要艾绒,把艾绒揉成药丸,搁在生姜片上,贴在穴道上,点上火烧,这就叫灸法。

  现在考验你有没有我?扎你一针,你疼了;用艾点火,灸你一下,你疼了,知道有我。这是个比方,这就是说你用功修行,你有所证,证得我空,把我相伏住,我没有断,给你考验一下就知道,你还有我在。「是故证取,方现我体」,这样给你证明一下,叫你知道,你还有我体在,才能把我体现出来。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我们证得如来清净涅槃,有所证,就有能证,有能证就是我相。所以真正证得如来的涅槃,他不会起我执,也不会起法执,我法二执都空掉,才能证得清净涅槃。你认为现在证得如来清净涅槃,实际你是我执执着出来的,这就是有所证,一定有能证,有能证就是我相未除。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这是对待的名词,对着我相,名叫人相,不是有一个人对待我,叫做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这是两步功夫,人相是他悟到前面能证不对,因为能证是我相未除。但是你心里存着能悟之心,就是人相。

  「悟有我者,不复认我」,你已经悟知能证之智,即是我相,便不再认能证之智是我。「所悟非我」,你既然知道所悟的能「证」之智,即是我相,不是我。「悟亦如是」,那么能「悟」之智,也应该不是我,因为能「悟」之智,了不可得。

  「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你知道能悟之智,已经超过能证之智,可是你执着能悟之智,则变成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再进一步说,你的心乃至圆悟到涅槃,都是我相。前面你证得如来清净涅槃,有所证必有能证,有能证就是我相。现在你悟到涅槃,也是我相。「心存少悟」,你心里存了一点点悟在,悟的相没有去掉。「备殚证理」,「殚」是尽,把前面有所证必有能证,有能证就是我相,那个道理完全悟尽。「皆名人相」,都是人相,因为错误在心里存了悟在。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第三步功夫,你能「了」知前面的若「证」、若「悟」,都是不对,能「了」之智,为以前的「证」、「悟」所不及,就是比前面的「证」、「悟」智慧高。然而此「所不及者」,便是众生相。你的心里用功到这里,超过了第一步的「证」、第二步的「悟」,给它取个名字,叫做众生相。众生相费解释,下面先说个譬喻,为什么超过前面两步功夫,叫做众生相?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这个人他说:我是个众生,那就知道,说自己是众生这个人,不是我不是人。「云何非我?」怎么说他不是我呢?「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他说:他是众生,就不是能证之我,这就超过第一步证的我相。「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他既然说:他是众生,就不是能悟之人,这就超过第二步悟的人相,所以给它取名叫众生相。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这个菩萨用功用到第三步,他明了第一步的证,叫我相;第二步的悟,叫人相。「而我、人相所不及者」,这个菩萨用功用得很高,他能「了」之智,超过前面「证」、「悟」的我相、人相。「存有所了,名众生相。」他不是我相,也不是人相,但是他心里面存了一个所「了」,就叫做众生相。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这是迷智的第四个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他用功再用功,精进再精进,到心里面最高深、最精细的地方,认为自己的心已经很清净,心里起了能「觉」之智。觉知前面存个「了」,还是要不得。「觉」是能觉,「了者」是所觉,觉知以前所了之众生相,还是错误的。

  「一切业智」,就是最细的一个智相,还是个相,就是三细六粗的第一个相,叫做业相,业相就是生相无明,虽然是智,但是它还属于业,叫「业智」。但是这个业智,只有能觉,已经没有所觉。「所不自见,犹如命根」,我们人人都爱命,什么都舍了,舍不了命,命根你看见了吗?谁也没有看见,因为人的命根,只有能觉,没有所觉,人不觉知。就是起第四个「觉」,还是个业智,自己见不到,因为这个相太细了。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用功用到这里,能用智慧照见一切觉者,这个时候完全是觉悟的境界,超过前面三步功夫,第一超过「证」,第二超过「悟」,第三超过「了」,有「觉」还是尘垢,为什么还是尘垢呢?

  「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因为你最后还有能所分别。上面的「觉」是能觉,有能觉有所觉,前面的证、悟、了,是自己所觉的。你现在有能觉,统统不离尘,所以还是尘垢,垢是染污,你的圆觉不清净。譬如:「金屑虽贵,入眼成尘。」我们人身上六根,眼根最清净,一尘不染,不能放进一粒沙子,放进一粒很小的微尘,就受不了。金屑是黄金的细粉,虽然很名贵,把它放进眼睛里,还是受不了,跟沙尘一样。用功用到这里,用到证、悟、了、觉,最高的觉,你存能觉所觉,还是尘垢,下面再说个譬喻,怎样存觉,还是尘垢?

  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有一块冰,我用热汤来销化。这一块冰销化就没有了,没有另外一块冰,知道这块冰销化了,因为总共只有一块冰,销化了就没有冰了。

  「存我觉我,亦复如是。」现在你要破「我」,人我执、法我执,这里就是要破法我执,法我执还是「我」,你存「我」,你觉「我」,上面的「我」是所觉,下面的「觉」是能觉,你有能觉所觉,「亦复如是」,也和冰一样,总共只有一块冰销了,哪里另外还有一块冰,知道冰销呢?总共只有一个我,把我空掉了,哪里另外还有知道空我的我呢?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一切圣果」,就是佛果。不是说你不用功、不修行,但是你不会用功、不会修行,虽然勤苦修行,经过很长的时间,都不出有为法。有为法,有所作为,就是有为的心没有完全空掉,你终究不能成就佛果。毛病就出在你不明了迷智四相,就是证、悟、了、觉这四个相。这四个相是菩萨的境界,先说给我们听。不说给我们听,你难得小小的证得,就起执着,证,还是我相;悟,更深一步,还是人相;了证了悟的「了」,更高深,还是众生相;最后一个「觉」相,高深到极点,还是寿命相。这是说到最高深的地方,我们学大乘法,你只要细心一思惟,很容易了解,因为它都是尘垢之相。圆觉是清净的本体,清净本体上面放了「证」,放了「悟」,放了「了」,放了「觉」,堆了一堆好名词,却把清净理体染污了,这个道理很容易懂,我时常讲,清净的觉体,等于一面镜子,我们起贪瞋痴、我憎、我爱,这是往上擦黑墨,要不得。证、悟、了、觉,是好的佛法,你起执着,还是个相。你现在不往镜子上抹黑墨,往上面抹白粉,抹一个证,抹一个悟,抹一个了,再抹一个觉,你抹了证、悟、了、觉一大堆白粉,镜子还是不清净。所以不学《圆觉经》,你不了解最高四相,勤苦修道,终不成就。

  「是故名为正法末世。」末法时代的众生,谁能修圆觉行呢?你想求圆觉,修的是正法,然而你不了四相,起执着,就是法执。你在正法之中,又变成末世,所以叫可怜愍者。不知道修圆觉行的人,不足挂齿,不要谈他。修圆觉行,修末法时代的正法,因为你不了四相,正法你又变成末法。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如来的涅槃,是清净的圆觉,没有一点点相。你把四个相合起来就是我相,这叫做迷智四相,就是法我执。证、悟、了、觉合起来还是我相,你把它当成涅槃,不是正法的末世吗?

  「有证有悟名成就故。」你以前没有证得,今天证得圣人的境界,今天开了悟,你执着有一个悟,你以为成就如来的大涅槃,实际你还是执着一个我。

  下面再说个譬喻,「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譬如有个人,把贼当成自己的儿子,那他家的财宝,能不失去吗?他本来是贼,你把他当成儿子,家里财宝都交给他,结果都被他盗光。你把我当成涅槃,怎么能成佛呢?

  何以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恨,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这是对二乘讲的开示,二乘超过凡夫,他怎么落到二乘,不能成佛呢?因为爱有深有浅,三界以内都是凡夫,爱为凡夫的生死本。欲界的爱,是爱淫欲、爱五欲。上二界的爱,是爱禅定、爱空定,你能说它不是爱吗?所以前面说「弃爱乐舍,还滋爱本」,因为你有爱,滋养你爱的根本,出不了三界。大乘是讲理的,讲得最高最深最究竟,你爱涅槃,还不是我爱?

  「有我爱者,亦爱涅槃」,所以我爱是生死之本,你爱心没有除掉,才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你用功修行,把我爱根降伏住,你认为清净了,实际里面潜伏有我爱的根,你却以为证得涅槃相。

  「有憎我者,亦憎生死」,憎爱二心是与生俱来的根本烦恼,凡夫的憎爱二心,是憎爱心外之境。现在你有憎心没有除掉,你里面有憎心,才会去憎恶、讨厌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你爱涅槃,真正是爱根,那是真生死。「别憎生死,名不解脱。」先有爱后有憎,你不去断除爱涅槃的爱心,别去憎恶生死,永远得不到解脱,二乘人虽然证了阿罗汉、辟支佛,还是不能成佛。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我法二执,「法不解脱」,就是法我执,为何知道我对于佛法不得解脱呢?

  「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不说当时的菩萨,单开示末世的众生,因末世的众生去佛太远,亲近不到善知识,所以《圆觉经》详细说明末世众生都起惑造业,哪有一个修习菩提的呢?「习菩提」就是修菩提,「以己微证为自清净」,末世众生,没有佛在身边,也没有善知识在身边,自己修行用功苦修,小小一点证得,就以为得了清净圆觉。

  这样的人我碰见不少,比方参禅的人,用功见到特别的境界。在禅堂叫坐一枝好香,禅堂的香,短的三刻钟,长的五板香,一点三刻钟。止静,三板一钟,叩三槌木鱼止静,一槌引磬开静,不要说坐一点三刻钟,就是坐一点钟,也是时间很长。碰!碰!碰!叩三槌木鱼,止静了,这一止静自己就入定。当……一槌引磬开静,刚刚止静,怎么就开静了?这就是有微证,你证得时间相空,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个时间,一枝香、一点钟,剎那之间过去,就以为了不得,自己参禅开悟了。这样的同参,我碰见很多,都是生自己的障碍。你坐了一枝好香,就以为开悟,你第二枝香还有这个境界吗?在禅堂,还有句话叫做透消息,给你透这么一点消息,告诉你时间性是空的,不是你真正证得的功夫。你每一枝香都是这样,才是得到了功夫,没有得到功夫,起执着就不进步了。末法时代修习菩提大道的人,小小一点微证,就以为得了清净的圆觉。

  「犹未能尽我相根本」,他的我相的根本没有断尽,他已经得到清净的境界,怎么知道他还有我相没有断呢?考验考验他,前面那个人,百骸调适,忽然忘了我,他以为没有我了,扎他一针,艾灸一下,耶!痛,不是我是谁?你我完全存在,怎么考验呢?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譬如他是参禅的,有一个人赞叹他:「哎呀!你参禅太好啦!明心见性,顿时就成佛道。」他心里生欢喜,就觉得这个人真正有善根。「好啊!你也跟我参禅好不好?」就要度他。「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假若来了一个人,这个人不顺人情,看见他在参禅用功,说:「哈!这是末法时代,你还参禅用功?自己着了魔还不知道呢!」毁谤他所得的法,他当时就生了瞋恨。

  「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有人赞叹你,就生欢喜;有人毁谤你,就动瞋恨,里面不是有我吗?这就是扎你一针,艾灸你一下,我相就现出来,所以你就晓得,你的我相没有除掉,而且坚固执持着。「潜伏藏识」,你用功修行,怎么有微少的证得呢?是你用功精进把它伏住,它没有起现行,我根没有拔除掉,等于石头把草压住了,石头一搬动,草就生出来。拔草要除根,你草根没有除掉,潜伏于藏识,就是第八识。第八识有种子,有我的种子起现行。这时候用功修行,把我降伏住不起现行,你以为把我断掉,其实在第八识潜伏住,遇见境界就起现行。有人赞叹你,就生欢喜;有人毁谤你,就动瞋恨。「游戏于诸根,曾不间断。」就是它又起现行,在你的六根表现欢喜,表现瞋恨,从来没有间断,因为草根没有除掉,随时可以发现。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彼修道者」,末法时代要修道的人。「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佛再答复净诸业障菩萨问的,怎样不能入清净觉呢?我相,包括我法二执的相。凡夫的我相要除,二乘的我相、菩萨的我相也要除。凡夫是我执,二乘的我执去掉,还有法执,菩萨的法执没有完全断尽,还是法执,不能把我相完全除掉。你不能入清净觉,是我相未除,不是圆觉拒绝你,不叫你入。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假若你真正了知到「我空」,我也空,法也空,谁毁谤你呢?没有我,他毁谤虚空啊!有人毁谤你,你动瞋恨,就证明你的我相存在。「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你存了一个我相,你在那儿说法,就证明我相根本没有断。「众生寿命,亦复如是。」我相不断,包括人相、众生相、寿命相都是这样。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末法时代的众生讲经说法,不是讲佛法,说来说去都是增加我执、增加法执,天天说病,当成是说佛法。释迦牟尼佛怎么说法呢?《金刚经》有明文:「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我天天说法,年年说法,我不起我执,不起法执,这才叫说法。你一执着有我、有法,你在那儿说的不是法,说的是病,增加我执、法执,所以叫做可怜愍者。怎么叫可怜愍者?因为末法时代众生,谁闻到佛法呢?闻到佛法就不容易,谁能讲经说法呢?你居然能在末法时代讲经说法,不是稀有中的稀有吗?可是你不了解我等四相,起我执、起法执,天天在那说法,结果在那里养无明,所以叫做法师的架子大,难侍候难招待,因为你说法犯了过,天天说病,当成说法,所以真正是可怜愍者。这是勉励诸位同学,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在末法时代要能讲经说法,你天天说、年年说,不起我执、不起法执,才叫说法。

  「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法师不容易当,得勤劳精进,你不研究,不看注解,怎么能讲经说法呢?如此类推,就是念佛要精进用功,参禅也要精进用功,但是你不除我等四相,都是增加诸病: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才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这几句话更要注意,各位同学没有学过大乘经,不晓得如来的境界是什么样子,你最初听不懂,听久了什么你都懂了。你能说会道,也能讲经说法,可是你不了解我等四相,以如来的解释,为自己的解释;以如来的修行,为自己的修行。你不晓得你所解释的道理,都是圣人所说的言语,以圣言量解释,并不是我们开悟。如来的修行是经上说的,不是我们修行得到的。但是末法的众生,看了经学得多,说得很流利,以为自己开悟证道,所以以如来的解为自己的解,以如来的行为自己的行,你怎么能成就呢?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妬。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这是另外一类打大妄语的众生,他没有得到圣人之法,他说他得到了;他没有证到圣人之果,他说证到了。譬如念佛,没有得到一心不乱,他说得到了;没有得到不退转,他说得到了。参禅,没有开悟,他说开悟了;没有证到菩萨果位,他说证得了。修密宗,天天吃众生肉,说他断了贪瞋痴,都在大打妄语。

  「见胜进者,心生嫉妬。」有一个人超过你的功夫,就生嫉妬心。这位法师讲经比你讲得好,嫉妬、障碍、破坏,叫他讲不成功。嫉妬就生障碍,念佛比你念得好,参禅比你参得好,修密宗比你修得好,见有胜进的,一定嫉妬、障碍他。

  「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怎么见人超过你的功夫,就生嫉妬障碍?因为没有断我爱,才起我憎,嫉妬是由我憎生出来的,所以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这更是开导同学,你学了大乘佛法,教理通了,你要求开悟,悟到自己的心。禅宗专门求悟,学教的人叫大开圆解,解就是悟,大开圆悟。你要求悟,不然你所说的道理,都是如来的解,不是你自己的解;你所说的功夫,都是如来的行,不是你自己的修行。

  「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不求开悟,单单增加多闻,天天研究文字,结果增加我见,我见越来越大。所以当法师的人,起了邪见,难以挽救,等于水里面生火,起了火应该用水来浇灭,水里生火,怎么浇灭?他什么都懂,起了邪见,你跟他辩论,辩不过他,他能说会道,这就是增加我见。所以一定要用功修行,但是不要另外走一条错路,中国禅宗,一下手用功要破相、扫相,扫就是扫除,尤其扫除文字相。他们说:「你天天研究经,等于钻故纸,你为什么悟不到自己的心呢?」扫文字相,扫到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一个大字不认识,硬要开悟,这简直拿六祖大师顿教禅宗开玩笑。他说:六祖大师也不认识字,请问你跟六祖大师的善根一样吗?有一个人念《法华经》几十年,见六祖大师顶礼,头不着地,六祖大师一看,就晓得他的毛病,问他:「你见我顶礼,为什么头不着地呢?你一定有点功夫生起障碍,你平常用的什么功夫呢?」他回答说:「我《法华经》念了三十年了!」「那你功夫不错啊!《法华经》里面讲的什么道理呢?」他说不来,念了几十年《法华经》,就执着贡高我慢,这能学到佛法吗?六祖说:「《法华经》你会念,念给我听听!」这个人会背,背了一段,六祖说:「好,够了!」六祖大师虽然不认识字,但是《法华经》上讲的道理,他都能清楚说出来,你不认识字,虽然会念《法华经》,但是你懂吗?所以弄到不认识字,还要冒充六祖,禅宗怎么会兴盛呢?中国大乘佛教,禅宗是一个核心,现在禅宗一点影子都没有了,有文字相,就扫文字相,不认得一个字,还在那儿扫,真是盲修瞎练。我们现在学教的人,「唯益多闻,增加我见。」你要求大开圆解,要求有个悟处,不能以如来的解,为自己的解;以如来的行,为自己的行,这样是不对的。不是不叫你多闻,不多闻你怎么知道有如来的解、如来的行呢?你不要把如来的解,当成自己的解;把如来的行,当成自己的行,这样你就不会起我见。应该怎样呢?

  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瞋爱慢,谄曲嫉妬,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

  末法时代用功,要把这一段经文记住,从前面说起,一直说到成佛的功夫,是告诉我们地图。把这一段经文,当成你开步走的方法,就不会走错路,不然你以如来的解为自己的解,就发狂解。

  「但当精勤降伏烦恼」,末法时代的众生,应该精勤用功,要降伏你的烦恼,烦恼就是贪瞋痴、我爱、我慢等。「起大勇猛」,精进再精进。「未得令得」,要求悟处,你没有开悟,要求开悟;你没有大开圆解,要求大开圆解;你没有证得,要求证得。「未断令断」,你应该要断烦恼,天天学教理,烦恼不断,会生障碍,佛法学不到心里,所以你天天研究佛法,天天要修行用功,你的烦恼应该断,什么是你应该断的?下面再说清楚。

  「贪瞋爱慢,谄曲嫉妬」,这就是应该断的,最粗重的烦恼是贪心、瞋恨心、爱心、慢心。谄曲心,直心是道场,你心里不直,弯弯曲曲,见了有钱有势的人就谄媚,都是弯曲心。嫉妬心,看到有人胜进,你就嫉妬障碍。这些境界现前,你用功要断。「对境不生」,贪境现前,不动贪心;瞋境现前,不动瞋;可爱的境界,不起爱心;会起我慢的境界,不起我慢;会起谄曲的境界,不起谄曲;会起嫉妬的境界,不起嫉妬,这样功夫进步,对着境界降伏烦恼,烦恼都是境界引生,凡夫用功,外面境界观不空,先降伏它,对着境界,不要被境界转,境界本来是空的,你为什么把它当成真实的?

  「彼我恩爱,一切寂灭」,前面说彼我的恩爱,是生死的根本,把恩爱心都寂灭下来,我要求佛法。「佛说是人渐次成就。」你不是顿超的根机,才跟你详细说,你渐次就可以成就了。

  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这是开示我们末世的众生,应该勇猛精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瞋、爱、慢、谄曲、嫉妬,这一切烦恼都应该断掉,还有一切恩恩爱爱都要断掉。这是发心,发了心你得寻访善知识,也就是所谓善友。求善知识作什么呢?因为恐怕自己修不好,堕落于邪见,所以要求善知识,才不堕邪见。

  你亲近善知识,一切听善知识的指导。「若于所求」,你对于这个善知识,「别生憎爱」,不要另外生起憎爱之心,「则不能入清净觉海」,这样就不能进入清净觉海,这就是不得观法师的种姓,《梵网经菩萨戒本》有这一条,你亲近善知识、亲近法师,你不能看他的相貌丑陋、不丑陋,出身高明、不高明,你只问他有没有德?知见正不正?他的知见正,就是善知识。怎样知见正呢?他所修皆不住相,一住相就落于有为,他既不偏堕于凡夫,也不偏堕于二乘,这个善知识就是正知正见,你算是寻到了,不要看他的鼻子、眼睛长得好不好,另外生憎爱之心,他在说法就不耐烦听。

  寻访善知识,在没有亲近他之前,你要用抉择智慧,得用分别心,看他是不是正知见,是不是善知识?不是,我不亲近他。这个原则要记着,要是你打斋供众斋僧,得用平等心,不可以用抉择智慧。抉择者,抉断拣择,你不可以抉断拣择哪一个出家人应该受我的供养,哪个出家人不应该受我的供养,那样你今天斋就供不好。你对于打斋供众斋僧,都发平等心,把他们都当成僧宝来供养,甚至于把他们都当成活佛来供养,你才能求到福。打斋是求福,斋僧要用平等心,你不可以较量哪一个出家人有修行?哪一个出家人没有修行?这完全错误。甚至你打斋供众,有你亲近的善知识在应供,也得平等,不可以给他另外弄点好菜,另外加点供养,这样你就求不到福。有的居士起分别心,他的皈依师父应供,就多给他一份,譬如打斋,他多挑两块冬菇,挟到师父碗里;分水果,一个人分一个苹果,他给师父二个;或者他不敢给师父两个,给师父挑一个最大的,这都求不到福,一定要发平等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净业汝当知!」净诸业障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圆觉本来清净,怎么会染污呢?皆由无始劫来执着有我,由执着我而起爱,由爱而起憎,本来没有我,妄执有我,就妄造一切业,虚妄流转。本来一切皆空,在凡夫份上,他一点都不空,我不空,业不空,流转也不空,受生死大苦。

  「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你想成菩提大果,先把迷识四相除掉,再除迷智四相,有我相,才有人相;有我相、人相,才有众生相;执着不舍,才有寿命相,这四个相合起来就是我执。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爱憎生于心」,这是开导凡夫,因为你执着一个我,外面就有境界,有我就有我所,我所是我所有的一切境界。可爱的,生爱心;不可爱的,生憎心,爱憎二个烦恼,生于心里。

  「谄曲存诸念」,谄曲则嫉妬,心曲不直,对于有权有势的人,你要谄媚他。对于胜过你的,不耐他荣,而生嫉妬心,谄曲嫉妬这些烦恼,存于你的心念之中。

  「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圆觉譬喻是个城,你想入圆觉大城,入不了。为什么清净圆觉会染污呢?你执着有我就染污了。为什么迷闷不入?你四相不除,生出来憎爱二心,再谄曲嫉妬,这样你不能入圆觉觉城。

  若能归悟剎,先去贪瞋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若能归悟剎,先去贪瞋痴」,「剎」是世界,就是境界,对照前面的「觉城」。你假若要回到开悟圆觉的境界,得先去掉贪瞋痴三个根本烦恼。「法爱不存心」,把我执去掉,你不要起法执,认为佛法太好了,这是起法爱。爱为生死本,你当凡夫就从爱字起,这样就流转生死。二乘厌生死爱涅槃,还是个爱。菩萨怎么没有成佛呢?法爱还没有断尽。所以彻始彻终,就是一个爱,爱为生死本,不但是分段生死之本,也是变易生死之本。超出三界以外的菩萨,还有变易生死,变易生死有什么烦恼呢?法爱。佛法难学就在这里,最初告诉你佛可爱,法可爱,换掉你凡夫的爱、二乘的爱。等到你凡夫的爱、二乘的爱统统去掉,还有一个法爱,法爱也不能存于心。「渐次可成就」,你要是顿超的根机,「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立即成就;不是顿超的根机,你一样渐次可以成就。

  「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听了佛法,你要起思惟、要观想:我的身体没有,憎爱从哪里生出来?因为你执着我,顺着我,才起爱心;与我不顺,则生憎心。我本来没有,身是四大假合,心是六尘缘影。身心本空,怎么会生出憎爱烦恼呢?你这样思惟,就是修空观,把我空观成就,还生什么憎爱烦恼呢?

  「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你发心修行,要破我执,破憎爱,这样你求到善知识给你作依止,开导你修行,就不会堕落于邪见。「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你求到善知识,死心塌地舍生命供养善知识,不要观善知识的种性,别生憎爱之心,否则他开导你,你不爱听。到这里,净诸业障菩萨章讲完。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普觉菩萨还有些问题要替众生请问。「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还是先赞叹后请问。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快说」是很畅快,没有滞碍。「禅病」,就是迷识四相、迷智四相,都是参禅的病,不然你想开悟,开不了悟。

  「令诸大众得未曾有」,过去只听说有迷识四相,没有听说有迷智四相:证、悟、了、觉,这四个相都是凡夫求之不得的,我们现在想证,证不得;想悟,悟不得;想了,了不得;想觉,觉不得。可是你求得了,一起执着就是法爱,就成了病,过去没有听见这么畅快的说法,今天听到了,真是得未曾有。

  因为佛说得畅快,我们听得畅快,我们这些听法的菩萨,「心意荡然」,一点怀疑都没有。「获大安隐(ㄨˇㄣ)」,「隐」古时同「稳」,就是分段、变易二种生死都可以了脱了。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世尊!末世众生」,普觉菩萨悲心特别重,他不是为现前在法会的菩萨请问,这是跟前面不同的地方。前面是「令诸现前诸菩萨以及末世众生」,为诸菩萨和末世众生请问。这里单为末世众生请问,因为佛在世时,那些大菩萨没有这些问题。怎样悯念到末世的众生呢?「去佛渐远」,末世众生离开佛越来越远,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按中国佛教历史,佛入涅槃已经三千多年,不是离开佛渐渐远吗?

  「贤圣隐伏,邪法增炽。」现在贤圣这些大菩萨都隐伏,因为他们出来说法没有人听,众生的善根不够,不容易看见善知识,你得去寻求。「邪法增炽」,外道增强炽盛,拿现在台湾来说,弘扬佛法的善知识有几个人?天主教、基督教合起来称耶稣教,民国三十八年我们到台湾时,信耶稣教的人很少,现在信耶稣教的人越来越多,这还是公开传外道。秘密传外道的一贯道,也叫鸭蛋教,增炽得更是厉害,甚至到佛教寺院来传道,有出家人去信一贯道,想起来真是悲痛!出家人怎么相信一贯道呢?因为佛法没有人讲,他虽然出了家,他想求道,没有道。现在好的道场,早晚功课还在做,出了家,学早课、晚课,学好会背,一句也不懂。还有什么修行?没有了,做早晚课就是修行。剩下来的时间擦桌子、扫地、煮饭、洗衣,就做这些事,修行用功没有人开导。来了一贯道,根本没有经,把中国儒教好的话抄一段,道家好的话抄一段,佛经偷一段去,一贯道能讲,一听很有道理就相信,真是害人无边,这叫做「邪法增炽」。诸位同学要发菩提心,讲佛法给别人听,要讲给出家人听,这样有人来寺院传一贯道,出家人绝不会相信。

  「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一连串有五个问题:第一问「求何等人?」末法时代的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他自己没有智慧,不晓得哪个是善知识,碰见一贯道就认为是善知识,所以普觉菩萨替我们请问:要求什么样的善知识?第二问「依何等法?」要修什么法呢?第三问「行(ㄒ一ˊㄥ)何等行(ㄏˋㄣ)?」要修行,修什么观行、法行?第四问「除去何病」?末法时代的众生,要修行用功,要去什么病?第五问「云何发心?」发心最要紧,怎样发心呢?

  「令彼群盲不堕邪见」,这是总结发问,普觉菩萨问五个问题,下面世尊告诉他求什么样的善知识?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这三个问题是总答复。最后再答复怎样发心?佛说明白这五个问题,令末世众生开智慧眼,才不会堕坑落堑,堕落于邪见。

  作是诸己,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表示请法的仪轨、请法的恭敬,下面如来就开示了。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谘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世尊先赞叹普觉菩萨问得好。「善男子!汝等乃能谘问如来如是修行。」「如是修行」,就是前面五个问题。「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普觉菩萨专为末世众生请问,佛答复等于在行法布施,能布施给末世一切众生,对于修佛道不惊、不怖、不畏,他怎样能不惊、不怖、不畏?因为他开了智慧眼。这是对着前面群盲说的,群盲没有得到无畏道眼,现在得到无畏道眼,就是看见正道了。「令彼众生得成圣道」,使末世的众生,得成于佛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现在仔细听,我将说给你听。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下面佛就答复他的问题。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普觉菩萨单为末世众生请问,佛也就专为末世众生开示,末世众生将要发大菩提心,想求佛的圣道,先去求善知识,答复他第一个问题:「求何等人?」求善知识。「欲修行者」,欲就是愿意,他愿意修行。「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应当求一切正知正见的人,正知正见的人就是善知识。怎样是正知正见呢?「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第一、他不住相,这个善知识给我们讲修行用功的方法,不住相用功。修行用功住相不是很好吗?你一住相就落于有为,得一些人天福报,三界都超不出去,何况成佛呢?所以修行用功,第一要不住相,就是不着相,不着有为相,不着凡夫相,还不着声闻、缘觉的境界。善知识开导你用功,没有开导你不住相,这个人不够资格当善知识。再者,善知识开导你自己了生死,叫你不要行菩萨道,不要去弘法利生,这就着了声闻、缘觉的境界。他说:你去弘法利生,令众生了生死,你自己的生死了脱了吗?这一句话就把你问倒,你就跟他修小乘法。所以未成佛道,先结人缘,这是菩萨发心,看看他是不是住于声闻缘觉境界?他不住有为之相,不落于凡夫,又不落于二乘,这就是正知正见。下面再开导我们,对于正知正见的善知识,不要另外生憎爱之心。

  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虽现尘劳,心恒清净。」善知识,有出家善知识、在家善知识。「尘劳」是尘垢劳虑。虽然他现的是居士身,示现在尘垢劳虑之中,可是他心里面恒常清净。

  「示有诸过,赞叹梵行」,讲到亲近善知识,要看他的知见正不正?只要他的知见正,行为上,亲近了以后,你得用拣择佛法的眼睛看善知识。他示现一个在家居士,或者出家法师,他对于戒律不完全清净,但是他赞叹清净的行门,不引导你去做罪过事。「不令众生入不律仪」,善知识不使亲近他的众生,入于不合戒律威仪之中。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求得这种善知识,一定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能成就佛的菩提大道。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你要是见到这种善知识,他虽然有点小毛病,但他开示你,决不教你犯小毛病。「应当供养,不惜身命。」你遇到这种善知识,应该不惜身命来供养他。

  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憍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

  「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你得具择法眼,拣择善知识,他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常常示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虽然示现种种小毛病,有不合戒律的地方。「心无憍慢」,但是他没有憍傲、我慢之心。

  「況復摶(ㄊㄨˊㄢ)財、妻子、眷屬?」搏是梵語,應該翻为食,因為印度人吃飯是用手抓著吃。假若他是在家善知識,或者他貪吃,或者貪財,或者爱染妻子眷屬,他是示現種種過患,你只看他是不是心裡恆常清淨,是不是讚叹梵行,是不是叫你貪吃,叫你貪財,叫你爱染太太、眷屬,他沒有叫你做過患的事,那就是善知識。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剎。

  「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善友」就是善知識,你親近了善知識,你已經抉擇過他的知見正确,等你一親近,發現他有小小的毛病,但是你對於這個善知識不起惡念,還是照常親近他。「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就能究竟成就無上正覺,也就是一定能成就佛的大道。

  這一段是開示末法眾生,怎樣去尋訪善知識,考究他的正知正見,你親近他以後,發現他有種種過患,你不要起惡念,只要他不起邪見,不引導你去犯齋破戒,就是真正的善知識。諸位同學都要學講經說法,你們都要給眾生當善知識,你能把戒律持得完全清淨,沒有一點過患,最是難得。假若你有一條戒、二條戒,還不清淨,你不要護短,不要講這一條戒,是在二千五百年以前制定,已不合時代應該取消,這就是引導眾生過患。我們怎麼学當善知識?譬如出家人不能持銀錢戒,你沒有銀錢,公車就坐不上,怎麼去台北呢?你到基隆,坐市內公車,還得五塊錢,所以現在沒有錢寸步難行。還得買米、買菜,托鉢乞食在中國沒有行通,沒有錢怎麼生活呢?你需要用錢,銀錢戒不能持清淨,你就依著蓮池大師《沙彌律儀要略》的開導:「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念他贫乏,常行布施不營求,不蓄積,不贩卖,不以七宝妆饰衣器等物,庶幾可耳。如或不然,得罪彌重。」就是破了銀錢戒,已經不得了!你再破見,說佛制戒錯误,不合時代,那你得的罪重了!

  還有持午戒,你能持午持得清淨去開導學人,引導他們過午不食。假如你不能持午,不要護短,犯了戒,應該依著蓮池大師《沙彌律儀要略》的開導:「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念餓鬼苦,常行悲濟,不多食,不美食,不安逸食,庶幾可耳。如或不然,得罪彌重。」你說佛制這一條戒是在印度,印度叫出家人過午不食,是因為托鉢乞食,上午托鉢,下午也托鉢,惹得眾生生煩惱,吃一頓可以修行辦道,下午不要出去托鉢。現在中國根本不托鉢,在寺裡煮點晚飯吃,有什麼不對呢?這就是破見,講些歪理。他還说戒律上每一條戒,都有制戒的因緣,有一位大德寫文章登在香港佛教雜誌,說過午不食制戒的因緣,是因為迦留陀夷尊者長得漆黑亮光,叫做黑光尊者,有一天晚上他肚子餓,天已經很暗,他到信徒家化飯,這信徒是位孕婦,怀了幾個月的身孕,聽見外面有人叫門,就去開門,天黑得厲害,這個時候快下雨,打了雷,掣了一道電光,電光照到黑光尊者,黑得發亮,孕婦當成是來了鬼,驚倒地上,受驚小產了。信徒就罵出家人不應該晚上出來化飯,比丘聽見了報告世尊,世尊才制過午不食戒,他說我們現在不必出去托鉢化飯,寺院煮点晚飯,就不會嚇到信徒,這是引導眾生入不律儀,跟佛結冤仇,跟戒律作對頭,认为佛制的戒律都不對,他為什麼說佛制銀錢戒不對?貪財;他為什麼說佛制過午不食戒不對?貪吃,根本就是惡知識,實際過午不食對於修行辦道,尤其參禪打坐有種種利益。

  出家人是僧宝,尤其男眾同學,要給人家當戒師父,你去傳戒,因為你不能持午,就講這一條戒,佛制戒制錯了,这样说,你不是去傳戒,是去破壞戒律,引導新戒去吃晚飯,不能給新戒種持戒的善根,你引導新戒破戒,罪過不是很重吗?所以你吃晚飯,一定要知道這是違背佛制,要生大慚愧,決不能說:佛制戒制錯。你去傳戒,要開導新戒,叫他過午不食,他出了戒期不能持午,那是他的事,他知道應該過午不食,善根是你給他種的。你在戒期當戒師父不講,受戒的戒子糊里糊塗受戒,根本不知道有過午不食這一條戒,他怎麼能产生過午不食的道心,所以你有了過患,不要令眾生入於不律儀。

  這是勸導諸位同學:你們要給眾生當善知識,你自己有什麼戒律不清淨,切不可以護短,破了戒,不要再破見,一定要引導眾生起持戒的心,叫他要持清淨戒,行、住、坐、臥要合威儀。

  《維摩詰經》上引證維摩詰居士,簡稱維摩居士,具有正知正見,示現在抟財、妻子、眷屬方面,維摩居士有妻子眷屬,而常行梵行,完全是示現的。要有擇法眼,我就揀擇出來一个善知識,在北平我遇見一位胡居士,我称他現代維摩。他沒有出家,却過着清淨梵行,長年過午不食。我勸他:你當居士,不必持出家戒。他說:今天沒有别人在,我跟你說,我持的是沙彌戒。我说你為什麼持沙彌戒?他說到日本高野山去學密宗,高野山的規矩很嚴,在家人只傳結緣灌頂,隨便教你一個咒子、一個印名,跟你結個法緣。只出家人,或者沙彌、沙彌尼灌頂。他想受大灌頂,于是在高野山受沙彌戒,沙彌戒有非時食戒,从那時他就過午不食。現在出家人晚上吃飯的很多,他是個居士,他受了戒就不犯,他的三個女兒都出家,還有個孫子也出家。除了他和太太,沒有現出家相,等於全家人都出了家,他雖示現搏財、妻子、眷屬,却心常清淨,而且讚歎梵行。

  「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华發明,照十方剎。」求善知識,要求開悟,等於心裡面開了花,忽然間啟發出來智慧,大徹大悟,普照十方世界。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

  前面是答覆「求何等人?」佛接着答覆「依何等法?行何等行?去何等病?」這三個問題是综合答覆。善知識修的是妙法,應該離四種病,這四種病,叫作、任、止、灭,只有《圓覺經》講,其他經都講得不具足,只有讲一、二种。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假如有善知识说这样的话,就不成善知识,他就是说病为法。「作」是有所作为,就是他心里面分别妄想,打妄想打出来的道理。他这样讲:他要「作」种种行,他自己认为是对的,也是这样开示别人。「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因为圆觉性是无为法,不是有所作为,能得到圆觉,所以叫做「作病」。

  这种病很不容易了解,现在我们听的大乘法,都是开导诸位同学,要弘法利生,要建立道场,要安处徒众,《圆觉经》前面也有这些经文,和这种病怎么会通,毛病出在哪里?威德自在菩萨章「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为三摩钵提。」是依着前面三摩钵提作的如幻三昧来的,三摩钵提要作,作的结果成就圆觉。他不晓得三摩钵提,建立种种道场,以如幻的法门,度如幻的众生,结果成就圆觉,是悟入净圆觉,开悟以后才来作的,他的作没有执着,决不着相。你看他有所作为,其实他是无所作为,他是悟了净圆觉以后作的事。现在他的毛病,出在没有开悟去作。《圆觉经》上也有说,没有开悟之前,要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要去行种种菩萨道,但是不要着相。他的毛病出在着相,作种种行,比方修塔建寺、造佛像、供佛、斋僧,乃至于讲经说法,都着相去作。认为这就是真正的大乘修行,将来能成就圆觉,结果是有所作为。不能说他作了坏事,只是作些人天福报,是分别妄想的作为,他没有空相。我们现在要去作,不要作出病来,你建立寺院,尽管建立;建立宝塔,尽管建立;造佛像,尽管造;供佛斋僧,尽管供佛斋僧;讲经说法,尽管讲经说法,不要着相。这样做来做去,你就会悟净圆觉,就会开悟,开悟了再来打坐,才能成就圆觉。你没有悟净圆觉就不能作,你一住相来作,就成了病。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任病好了解,就是前面普眼菩萨章「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修观行成就,顿时与佛的境界相同,他误解了这一段经文,他不晓得那是观行成就以后的佛境界,以凡夫滥同圣人,以佛的见解,为自己的见解;以佛的行持,为自己的行持,他以为了解了大乘佛法。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任」是任意,听凭自然,就这样过下去,也就是随它去。有这一类人,他这样开示给众生听。「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生死本空,断什么生死?涅槃也是本空,求什么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涅槃之念生起,生死之念灭除,我对于生死涅槃,没有起灭的念头。

  「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这样过下去就对了,随一切法的差别性,比方火本来热,水本来湿,饿了该吃饭,我就吃饭;该睡觉,我就睡觉,用什么功?修什么行?

  这样去求圆觉,怎么能证到圆觉呢?任病是误解大乘的空理,误解佛境界的法门,《永嘉大师证道歌》:「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遭殃祸。」他把因果都拨掉,禅门里叫做莽荡汉,就是依着《证道歌》说的莽莽荡荡遭殃祸,你不去了生死,生死永远在;你不去求涅槃,涅槃永远不能证得。你随着凡夫法性,永远当凡夫,尽造业,你不要堕落三途吗?这一种病是学大乘法犯了过,容易犯,但是很容易了解,就是你不要发狂就对了。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这一种病也不大好了解,「止」,就是前面的奢摩他。你修止,得到至静的功夫,就证到圆觉,是悟了净圆觉以后的止。我们现在没有开悟,要不要止呢?要止,但是你一着相就生病,你不要着相,尽管止。因为你不止,一天到晚生烦恼,怎么能修行呢?所以你要持戒、修定,才能成就观慧。要持戒、修定,不止怎么行呢?但是你一着相,就成了病。你说:我应该永息诸念,得一切法寂然平等的本性,求得圆觉。你这样求圆觉,错误在你着相,你这一止,得不到奢摩他,因为这是前方便,你开了悟再来止,才能得到,你止尽管止,不要着相。「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圆觉自性本来远离诸妄念,何必用止念来合圆觉,所以就成了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我要断除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身是空的,无所有;心也是空的,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六根、六尘是由身心生出来,身心都是空的,六根六尘更是虚妄的境界,我应该把一切虚妄境界永远寂灭,以求证圆觉。

  「彼圆觉性,非寂相故」,他不知道圆觉妙性,不完全是寂相,圆觉妙性大用现前,妙用无方,「说名为病」,所以称为灭病。这个病从哪里出来呢?他以为修禅那,永断烦恼,就证得圆觉。他不晓得是先悟净圆觉之后,再修禅那,永远的寂,才能证得圆觉。我们没有悟净圆觉以前要断烦恼,前面结词有开示,你应该勇猛精进,未得的令它得,未断的令它断,但是断烦恼你要持戒,你一着相,先起贡高我慢,就自赞毁他,你看到别人都不持戒,只有你持戒;别人出家不知断烦恼,只有你知道断烦恼,这样怎么能证圆觉呢?你一着相就成了病,烦恼要断,不可以着相,着相就生病。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你能远离作、任、止、灭四种病,就是修清净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前面开示三种观想: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这里说,你一切不能着相,离开了作、任、止、灭四种病,再去修观想,就是正观,否则,就是邪观。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瞋恨。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末世众生要修行的话,「应当尽命供养善友」,应当尽你的生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应当尽你的生命承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善知识,你要请求他,他才给你说法。善知识有时候作不请之友,会来找你说法,这时候你应该庆幸自己有善根,善知识来找你开示,不要起憍慢心。「若复远离,应断瞋恨。」善知识有其他的因缘要离开你,你不要动瞋恨心:善知识怎么舍弃我呢?善知识有他的弘法因缘,他应该远离就远离,你不要生瞋恨心。

  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现逆顺境,犹如虚空。」善知识,有顺境的善知识、逆境的善知识。顺境的善知识,教你怎样持戒、怎样修定、怎样修观慧;逆境的善知识,示现犯斋破戒,种种不顺的境界,跟你为冤作仇。你要晓得,这都好像虚空,没有实在的相可以执着。

  「了知身心毕竟平等」,应该明了知道身心之相都如空中花,而且本来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与诸众生本来同一个体性,没有差别相。「如是修行,方入圆觉。」你要这样修行,才能悟入、证入圆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末世有修行的众生,但是为什么成就佛道的人很少呢?「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憎爱这两个烦恼,要有种子,才起现行。我们的八识等于一个田地,叫做八识田。从无始以来,有一切憎爱的种子,遇着境界就起现行,遇见顺境,就起爱;遇见逆境,就起憎。你学了《圆觉经》,应该防护自己八识田里憎爱一切种子,不叫它起现行,你使它起憎爱心,起了烦恼,永远不得解脱。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这是告诉我们观想,要怨亲平等,怨家,是有冤仇的人;父母,是有恩爱的人,对于父母应该起爱,对于怨家应该起憎。「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不起憎、不起爱,你就远离诸病。

  「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对于冤家父母,不起憎、不起爱。如此类推,对于一切诸法,不起憎、不起爱,要这样观想。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最后再开示我们就这样发心,就这样发愿。「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我自己要求证圆觉,我要先发大愿:尽于虚空的一切众生,我都把他度成佛。换句话讲:愿一切众生成佛。地藏菩萨发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就是愿一切众生,都入究竟圆觉,愿一切众生都成佛。

  「于圆觉中无取觉者」,你还不要着相,对于圆觉妙性之中,没有能取,没有所取,没有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把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除掉。「如是发心,不堕邪见。」你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发菩提心,就不会堕于邪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心远二乘者。

  「普觉汝当知!」叫一声普觉菩萨。「末世诸众生,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先开示求何等人?末世各众生,想求善知识,应当求正知正见的人。「心远二乘者」,这个善知识修行不住相,不偏堕于二乘。

  法中除四病,谓作止任灭。

  他跟你讲经说法,没有作任止灭四种病,长行文「作任止灭」,偈颂颠倒为「作止任灭」,意思一样。

  亲近无憍慢,远离无瞋恨,见种种境界,心当生希有,还如佛出世,不犯非律仪,戒根永清净。

  「亲近无憍慢」,善知识来亲近你,你不要起憍慢心。「远离无瞋恨」,善知识远离你,你不要动瞋恨心。「见种种境界,心当生希有」,善知识有时候现顺境,有时候现逆境,见到种种境界,顺境界,不起爱心;逆境界,不起憎心,你心中都作希有想,难逢难遇,「还如佛出世,不犯非律仪」,你亲近的善知识,纵然有小的毛病,等于活佛出世一样看待,行住坐卧你自己不要犯一切律仪。「戒根永清净」,「戒根」,就是根本戒,永远清净不犯。

  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要发愿度一切众生,都叫他入净圆觉。「无彼我人相」,你去度众生不要起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当依正智慧」,依着正智慧,远离我人等相。「便得超邪见」,就不堕于邪见,超出于邪见。「证觉般涅槃」,「般涅槃」就是入涅槃,证得圆觉入于大涅槃。讲到这里,普觉菩萨章讲完。

  《圆觉经》一共有十二位菩萨当机出来请问,圆觉菩萨是第十一位菩萨。全经分三大分,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正宗分剩圆觉菩萨章,把这一章讲完,正宗分就讲完了,第十二位贤善首菩萨,判到流通分。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圆觉菩萨还是先赞叹以前的开示,再请问。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前面说了再说,说了很多叫「广说」,广说清净圆觉如何能悟入,如何能证入,有种种的方便法门。前面的菩萨都没有忘记末世众生,不过是兼带着替末世众生请问。普觉菩萨章,专为末世众生请问,所以这里圆觉菩萨接着赞叹,「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使末世的众生,能大大的增长利益,下面再请开示。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惟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我们现在圆觉法会的菩萨都已经开悟,悟到清净圆觉。「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这里还是专为末世众生请问,世尊灭度以后,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世有一万年的法运,二千年过去了,末世的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而且邪说横行,外道猖獗。到了末世众生想学《圆觉经》,他还没有开悟,请佛开示末世众生怎么修行?这里要注意:你想证入圆觉妙性,必须先悟入圆觉妙性,这是第一步功夫,非开悟不可。前面讲到三种观行: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都是悟后起修,悟了净圆觉以后的修行。那么第一步先叫他开悟,他没有开悟,得用什么方法叫他开悟呢?「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怎样叫他安住道场,修加行的功夫?「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首」是最先,圆觉三种净观,最先要修什么方便法门?

  「惟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为诸大众」这一句是附带说的,实在是专为「末世众生」请问,不为现前的大众。前面说圆觉法会的菩萨已经开悟,只是翻译经文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就附带说为大众。希望世尊,为各位大众和末世众生,行法布施,布施最大最多的利益。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是表示请法的仪轨、请法的恭敬,下面如来就开示了。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世尊赞叹圆觉菩萨。「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你们问如来过去是怎么修的?请佛开示没有开悟,有什么方便法门,可使他开悟?修这三种净观,前面有什么方便法门?「以大饶益施诸众生」,以最大的利益布施各位众生。在经文上我们要特别注意:前面是菩萨赞叹如来,「施大饶益」,这里佛反过来赞叹菩萨,你们请我开示方便法门,我一开示众生得了大饶益,虽然是我行的法布施,实际是大菩萨你们请我说,我说了众生得大饶益,就是你们布施的大饶益。这就是徒弟赞叹师父,师父赞叹徒弟,互相赞叹,佛门里流行一句话:「要得佛法兴,还得僧赞僧!」佛法怎样兴盛呢?要出家人赞叹出家人,你赞叹我,我赞叹你,佛法就兴盛起来了。现在末法时代的现象,互相毁谤,你说我的坏话,我说你的坏话,不赞叹别人的功德,尽说别人的坏话,佛教怎么不衰落?所以这是一个大病。「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世尊答应跟他说。

  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下面佛开始答复圆觉菩萨的问题。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佛讲开示,要是佛住世的时候,现前大众都跟佛同时住世。「若佛灭后」,释迦牟尼佛,三十岁成道,八十岁入涅槃,一共说法四十九年。灭度以后,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若法末时」,佛灭度二千年以后,佛法到了末尾。正法时代,与佛住世无二无别;像法时代,与佛住世差一点,叫相似正法。到二千年以后,佛法不兴,慢慢衰落,这是法末时,也就是末世众生的时候。

  「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佛教一万二千年法运,你要了解清楚,不是世间批八字算命的定命论,定命论是一定的,八字给你算好,你的命运应该富贵,你决定会富贵,因为你是富贵命;你的命运应该贫贱,你决定吃苦,因为你是贫贱命。佛教不是定命论,讲因缘生法,到了末法时代,虽然佛法不兴,还有佛法在,我们都具有大乘性,看你对于圆觉妙行是否起信仰,要勉励自己。

  「信佛秘密大圆觉心」,佛教无所谓秘密,不像外道:「法不传六耳,不能见三光。」外道鬼鬼祟祟,只有他一个人传,你一个人听;白天有日光不能传,晚上有月光不能传,在房间里有灯光不能传,把灯关起来才传,这都是外道变鬼把戏、做鬼事,不能见光明。佛教的秘密,就是九法界的众生皆不了知,唯佛了知。信佛的秘密大圆觉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但是我们不知,所以现在听了《圆觉经》,相信自己有圆觉妙性,要发心修行。「欲修行者」,愿意发愿修行,他是末世众生,具足大乘善根,他发心要修圆觉妙行。

  「若在伽蓝」,伽蓝是梵语,「伽」是僧伽,「蓝」是园,大众僧住的道场叫做僧伽园。僧伽中国话翻成众,《金刚经》「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翻译为众。《阿弥陀经》「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翻译为僧,「伽蓝」就是僧伽园、众园,就是在出家人住的寺院里。「安处徒众」,寺院里不只你一个人,有徒众,就是大众僧。你是比丘,与大众比丘共修;你是比丘尼,与大众比丘尼共修。

  「有缘事故」,你住在寺院里,虽然出家,还是凡夫,衣食住、三宝的事都免不了。譬如供佛,你得造佛殿、造佛像,还得买香、买花。供养法宝,得盖藏经楼,印藏经,印其他的经。供养僧宝,你得买米、买菜、买油、买盐,这些事都要办,不能专门修行用功。

  「随分思察」,我们现在末法时代的众生,不但去佛渐远,去善知识也远,出家住在寺院里,尽被事务打岔,成了一个变相的在家人。大家要注意:一天到晚柴米盐油酱醋茶,就忙这些事,没有空用功,何必出家呢!所以你不能把道心忙掉,要随分思察,就是你空下来的时候,要思察思察圆觉妙性。佛说话不死板,不说你出家当圆觉菩萨,非得专门用功不行,用功修行要了生死、成佛道,跟吃饭有什么关系?不要管。这还像佛说的话吗?佛说的话圆融无碍,有缘事,你去办,不过你不要被事务所转,你要随力随分用功,不要把道心忙掉了。我们都是末法时代的众生,出家都有一点道心,古人形容为露水道心,像树叶上一滴露水,还没有念珠大,太阳一出来就蒸发了。我们出家都有一点露水道心,但是经不得事务打岔,都给打掉,天天忙事务去了。当住持、当当家、当清众,忙着赶经忏,把那点露水道心忙干掉,所以要随分思察,忙里偷闲,还是要用功,思察圆觉妙性,不要对不起自己出家的善根。

  「如我已说」,怎样思察?照我前面跟十位大菩萨已经讲过的来思察。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没有其他事因缘打闲岔,正好用功,你就建立一个道场。道场,是精进用功的办道场所,现在常常举行的打七,就是建立道场。刚才说有事被事务打岔,把道心忙掉了。你到社会上天天忙生活,生活担子很重,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你怎么用功修行?出家没有家庭之累,生活很简单,不是得修行用功吗?有人说,我们现在要起大殿,有事不能随分思察。大殿起好了,休息休息吧!这样你一辈子不就完了吗?有事忙事,没有事休息,根本没有用功,你出家是有善根,能闻见圆顿大教,更证明自己具有大乘根性,没有其他事因缘,你应该建立道场。

  佛跟我们讲开示,我也带着跟诸位讲开示,「建立道场」,叫加行,加功用行,就是要加点功夫,要精进修行。「当立期限」,有了办道场所,你应当定立一个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长期定一百二十天,打一百二十天的长七。「中期百日」,中期一百天,「下期八十日」,下期八十天,自己定期限出来。「安置净居」,安排清净处,既然打七,住的房子、修行的佛堂,都得安置好。宿舍、饭厅,叫斋堂,参禅的地方叫禅堂,拜佛叫佛堂,都属于净居,你都得安置好。下面告诉我们怎么安置?

  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要是佛还在世,你应该起正当的思惟,思惟到佛,也就是观想到佛。「若佛灭后,施设形像」,佛灭度了,正法、像法过去以后,你一定要在你的道场里面供一尊佛像,供佛像作什么?「心存目想」,你心里面要存想佛,眼睛看到佛,不是叫你起分别,眼睛看到,心里也想到。「生正忆念」,供佛像对我们修行用功有大帮助,耶稣教毁谤我们拜偶像,因为他们的十戒里面,有一条不许拜偶像,拿他们的规矩套到我们头上,说我们是拜泥塑木雕的假神。不明白我们不但不拜假神,我们拜的是佛。他们说:你要拜真佛,拜泥塑木雕的假佛作什么?这有妙用,心存目想,能引发你的正观念、正意念。譬如你正打妄想,到大殿一看见佛像,你的妄想就歇落下来,妙用就在这里。「还同如来常住之日」,等于活佛住世一样,把泥塑木雕的佛像,当成活佛在那儿坐着,这样你的意念就正了。

  悬诸幡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

  还要挂供养品,「悬诸幡华」,「幡」就是幢幡宝盖之类。「华」包括香、花、灯、涂、果,这些供养品,就是尽你的力量,随力随分,悬挂幡盖,献上香花。「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你建立道场加行,修圆觉观行,要先求二十一天的忏悔。

  前面我拿我的例证讲过,你求哀忏悔的阶段略过去,你用功用不好,而且还会遭魔事,第一、病魔,我在大陆闭关时,没有经过忏悔的阶段就生病。第二、事务魔,你不用功修行没有事,要用功修行事多了。我闭关到二年时,河南的净严法师、性彻法师,写信请我出关,到察哈尔省涿鹿县的观音寺,有两千亩麦田,不靠外缘,可以养活三十个学生。观音寺还有两部大藏经,一部明藏,一部清藏,要请我去作住持。我回信说:「我好不容易闭关两年,还有一年就圆满,等我出了关再商量,现在不能出关。」过了不久,这两位法师到我关房来,说有人送我们道场,不要化缘可以招三十个学生,上哪儿去找!河南佛学院办不起来,就是因为没有钱供养学生吃饭,你非去不行!说什么我都不答应,我关房锁着门,他们要把锁拉开,要我非出关不行。我说:「请我出去开道场、办佛学院,这样勉强,我没有发心,事情办不好。三年关,闭了两年,我吃了很大的苦,差一点死了,现在还有一年,我决不能放弃,可能一辈子就闭这一次关,我一定要求圆满。」他们还是非叫我出关不行,我说:「我在武昌闭关,回河南得经过汉口,你们要是强迫我,过江我就跳江。」他们说:「不要紧,我们一个人捉住你一只手,叫你跳不下去。」我说:「过江要不了一点钟,可是由汉口上了火车,到河南开封,要坐二天二夜的火车,我要跳火车,非死不行,我死了是你们害死的,你们不是叫我去开道场,是要我的命!」闹得这么僵,没有办法,他们两人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又有一次,太虚大师接奉化雪窦寺,写信给我叫我去当家,我回信给他:「我不能出关。」第二天太虚大师派两个同学来说:「太虚大师佛学院办不好,就是没有道场,没有钱吃饭,现在接雪窦寺有道场,可以做教育的根据地,可是太虚大师的学生,写文章的人有的是,会当家的人没有,大家都知道你会打算盘、会记帐,你非去不可。」说什么我也不答应,我写信请他们带回去。第三天太虚大师亲自上山,我临时想了一个办法,白圣法师跟我一同闭关,我请他为我招待,说我有病不见客,太虚大师没有见到我的面,也没有办法。

  逆境的魔容易观察到,上面说的是顺境的魔,如果被境界转动,闭关就不圆满,所以我闭了三年关很不容易,这些魔事都是自己没有诚心求忏悔。要求悟圆觉、证圆觉,无论你用什么功都可以,比如念佛,你打七长期念佛;参禅,你起七参禅,一定要经过二十一天求忏悔。怎么忏悔呢?拜忏,你可以依着《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拜,或者祖师作的忏拜,都是叫我们求忏悔的。这里佛开示:拜十方诸佛的名字,现在流通《千佛忏》、《万佛忏》,《千佛忏》实际是《三千佛名经》编出来的忏法,不是一千个佛名,是三千个佛名,你就去拜《千佛忏》。《万佛忏》里面,有一万一千一百多句,不是一句一佛,比如说,顶礼同名同号二十亿释迦牟尼佛,一句就是二十亿佛,那里面有无量数佛。你拜《千佛忏》也好,拜《万佛忏》也好,可是要求哀忏悔,要求世尊哀怜我、怜悯我,要至诚恳切。

  「遇善境界,得心轻安。」你在求忏悔的时候,忏其前愆,悔其后过,你就会遇到好的境界,或者见佛现相、听佛说法;或者见佛放光,或者看见天花乱坠,身心得轻安的境界,这都是好的境界。我们无始劫来的罪业深重,又天天犯斋破戒,加些新的罪业上去,不知道求忏悔,罪业无形无相,可是它压人压得厉害,罪业深重的人,身体粗重,好像担了一百二十斤的重担一样,心里烦乱,一点事务都没有,心里却乱七八糟,昏烦恼乱,你现在求哀忏悔,虽然烦恼没有断,可是降伏住了。你在求哀忏悔的时候,当然是新的罪业不造,旧的罪业要求忏悔,就等于我们穿的衣服,你天天在上面擦脏的东西,衣服越来越脏。现在不擦新的污垢到衣服上,还不断地洗,把旧的污垢都洗掉,衣服不是清净了吗?求哀忏悔,当下就得利益。第一、遇到善境界、好的境界,或者见佛,或者听法,或者见光明,或者见到天花。身体、心里得轻安,叫做身轻心安。身体,粗重的烦恼忏悔掉了,好像把一百二十斤的重担丢掉,走路很轻松,心里面没有乱七八糟的妄想,心里面很安定,就好用功。

  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过三七日」,过了三七日,你忏悔二十一天。「一向摄念」,一向者,一直往前。以后你八十天、一百天、一百二十天,要收摄你的妄念,不要打妄想。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夏首」,是夏天的开始,就是阴历四月十六日。中国一年分四季,春天三个月,夏天三个月,四月初一是夏首,为什么结夏安居要在四月十六日?因为印度一年只有春、夏、冬三季,没有秋季。春天有四个月,从十二月十六日起,到四月十五日。四月十六日夏季开始,有前安居、后安居,要到八月十五日,夏令才圆满。

  经过夏首,你这个菩萨想结期用功,正赶上四月十六日开始三个月的结夏安居,这是声闻众的规矩,声闻平常一个人住,住茅蓬、住山、住洞都可以。到结夏安居这三个月得团体行动,结一个大界,大界以内的比丘、比丘尼都得集合起来,这样就安处徒众。到七月十五日,自恣以后才能自由行动,不然就是破夏。

  「当为清净菩萨止住」,你修圆觉行,不要去参加声闻的结夏安居,「心离声闻」你的心要离声闻。「不假徒众」,你不要假藉大众安居。

  这里跟前面「安处徒众」的经文怎么消?这是两个菩萨,前面那个菩萨,是有徒众的菩萨,比如大寺院的住持,有徒众,你就安处徒众。这里是一个人,没有徒众,你不要假藉徒众,你不要参加声闻的安居,你一个人去安居就好;你自己没有徒众,你也不要去找徒众。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

  「至安居日」,到四月十六日这一天。「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声闻就是比丘、比丘尼,他们安居要白安居文,今年大家都安居,都白过这个文。我这个菩萨,我不参加声闻徒众的安居方式,我自己对着佛像这样讲:「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某甲,就是自己的名字。譬如我比丘道源,就把某甲换成比丘道源。你是男居士优婆塞,或是女居士优婆夷,把某甲换成你的名字。

  为什么前面说「不假徒众」,这里四众弟子都有呢?这是讲四众弟子都受了菩萨戒,菩萨戒叫通受。(声闻戒叫别受,是各别受持。各众受各众的戒,声闻一共有七众,出家有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五众,五众的戒律各各不同,分别受持。在家有优婆塞、优婆夷二众,跟出家的戒律不同,也是各别受持。)出家、在家七众弟子都可以受菩萨戒,叫做菩萨比丘、菩萨比丘尼,菩萨优婆塞、菩萨优婆夷。这不是四众弟子一块儿安居,是没有徒众的这个菩萨,或者是比丘,或者是男居士优婆塞,或者是女居士优婆夷,对着佛做白词,比方我比丘道源。

  「踞菩萨乘,修寂灭行」,「踞」是居住、根据的意思。我居住在菩萨乘里,我根据菩萨乘,修寂灭大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行行契真,叫做同入。我愿意安住摄持在清净实相之中,清净实相也就是清净圆觉。「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这就是另外一种菩萨,不参加声闻安居的规矩,自己找一个用功的道场,或者是茅蓬,或者是山洞,以大圆觉为伽蓝,遍法界都是道场。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身心安居在平等性智上,平等性智也就是转八识成四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就是要空我、空法,要人我、法我都空,平等性智,叫做无差别的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涅槃叫做圆寂,圆满寂灭。涅槃的自性,就是涅槃的本体,本来没有系属。

  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今我敬请,不依声闻」,今天请佛加被我,我不依声闻的制度安居,我不参加他们的团体,我跟谁安居呢?「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我安居期限,也是定三个月,我不假声闻的徒众,我要和十方如来、十方大菩萨安居,我不住声闻的道场,以圆觉为我的伽蓝,这样白词。

  我为什么不参加声闻安居?怕他们打我的闲岔,因为用功的方法不同,受的戒不一样,他们受的是声闻戒,我受的是菩萨戒,修的行门不一样,在一起怎么修呢?「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系」是系属,所以我不系属于声闻大众僧。「徒众」就是大众,我不系属于大众。我一个人结夏安居三个月,这是对佛的白词,白完了你就好好用功三个月。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这叫菩萨示现安居,离开声闻之外,另外安居。「过三期日」,你定的期限三期,一百二十天,或者一百天、八十天。「随往无碍」,因为不是参加声闻结夏安居,你定的期限三期修圆满,就可以自由行动,不必等到声闻的结夏安居圆满才能离开。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末世的众生想行菩萨道,定期限入三期。「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你忏悔二十一天,就有好境界现前,看是不是《圆觉经》说过的?要是《圆觉经》说过的,这个境界是好境界;不是《圆觉经》说过的境界,你不可以取。

  这里说三期日,你忏悔二十一天就有特别的境界出现,何况你八十天、一百天、一百二十天精进用功,一定有好境界现前。好境界现前,《圆觉经》说过这个境界,你就取;不是《圆觉经》说过的,可能是魔境,你不要取。这是警策的话,就是你不用功则已,一用功有特别的境界出现,要跟《圆觉经》对对看。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这是第一个观门,修奢摩他,佛答复他,入手方便先取至静为行,才能修奢摩他的正行。「不起思念」,你身体入道场,要身静、心静,心里打妄想不行,心里不起思念。「静极便觉」,你静到极处,忽然间就觉悟了,可是没有一定的时间,因为各人的根机不同。

  「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初静」,是你最初静下来,这个时候入定了。你一个身定,乃至一个世界都入了定,忽然间开悟,你一个身开悟,一个世界都跟着开悟。

  善男子!若觉徧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觉徧满一世界者」,你能悟到觉悟的境界,遍满一个佛的世界,就是一个三千大世界。「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这是得了他心通,功用可大了!就是你修声闻的观行,入灭尽定,得六种神通,有他心通,知道众生的心念,他不必开口说话,心里一动念,你就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可是只知道一个众生的心念。声闻的神通要假作意,不假作意神通不起,就是我一假作意起了观想,想到他心里动什么念,神通就来了。菩萨用功是任运自然,他开悟以后得了神通,不假作意,任运自然,不是知道一个、二个众生的心念,而是一个世界所有的众生,每一个众生只要动一念统统知道。我讲到这里,特别找《金刚经》出来对,第十八分一体同观分,五眼圆明下面:「如来有肉眼否?有。如来有天眼否?有。如来有慧眼否?有。如来有法眼否?有。如来有佛眼否?有。」五眼圆明,这是佛的眼睛。下面接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如恒河沙数的佛世界,世界无数,众生无数,众生的心念无数,如来悉知,跟这段经文正应证。你用功修奢摩他,修到这个时候顿同佛境,佛有这样的他心通,你也有,不过还没有《金刚经》说的恒河沙数世界的众生那么多。这是一个世界所有的众生,他动一念你都知道。「百千世界,亦复如是。」「百千世界」,还没有《金刚经》恒河沙数那么多,不过既然说百千世界,当然可以推广下去。「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这是说你得了神通,《圆觉经》说过的神通,你才能取;不是《圆觉经》说过的神通,你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彼非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这是修第二个观门,你修三摩钵提,修如幻三昧的观想,下手的方便,先观想十方如来,再观想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因为你起如幻三昧,建立如幻的道场,度如幻的众生,不只假藉一个法门,凡是大乘的种种法门,你都可以依循,渐次去修行。「勤苦三昧」,用功下手,你不要怕吃苦头,精勤受苦,要修如幻三昧。「广发大愿」,你不怕勤苦,精进用功,还要发大愿。「自熏成种」,你自己熏习,熏起清净的种子,妙处就在这里。凡夫攀缘六尘境界的影子,落到第六识就结成妄想心,可是它熏到第八识成了种子。「种」是能生之意,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子是个譬喻,你熏习到第八识里,种了种子,过去的事,我们怎么现在能想起来?就是过去把种子熏到八识田里,现在起了现行。会用功就利用自己的第八识熏习,想十方佛,想十方菩萨,想着修种种的行门,度无量众生。可是「彼非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圆觉经》上说过的境界,你可以取;不是《圆觉经》上说过的境界,你不可以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这是第三个观门,修禅那,先修数息观。「数门」是数息的法门。诸位一开学,我就教你们打坐,坐下来怎么用功修数息观?每一个人都发一本天台宗智者大师的《小止观》《六妙门》,你打坐怎么打?看《小止观》;数息观怎么数?看《六妙门》,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返、六静。第一个就是数门,先修数息观的法门。

  「心中了知生住灭念」,我们的妄想心,没有本体、没有自性,怎么有妄想心呢?就是生、住、异、灭生的,这里把「异」略掉了。「生住灭」,再简单说是一生一灭,一生一灭的念头是连续出来。我前面讲过,一念是粗念头,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灭。九十剎那,观照不来;九百个生灭,更观照不来。佛经告诉我们,妄想心是生灭的念头,连续不断。它怎么生住异灭?你观想看看,观想不到。因为我们的心攀缘妄境习惯了,从来没有回光返照,照自己的心,所以生住异灭的念头观察不到。你修数息观,把心定下来,你就知道,喔!我的心生出来了;喔!我的心暂时停住;喔!我的心灭了,你观照了知,清清楚楚。「分齐头数」,「分齐」,这一个念头生出来,住一住,灭掉,它有一个分齐,就是有一个边际。那么一个生住灭、二个生住灭,过了多少生住灭,你统统了知。先是数鼻息,这个时候你可以数你的妄念,都了知得清清楚楚。

  如是周徧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覩所受用物。

  「如是周徧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先是打坐,坐下来修数息观,心里妄念生住灭、生住灭,分际都观察到,了知清楚。再进一步,四威仪行住坐卧中,都在修数息观,自己念头生住灭、生住灭,都能无不了知,清清楚楚。「渐次增进」,功夫再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不只是一个世界,百千世界下一滴一滴的雨点,下了多少雨点你统统知道。不是以算数算出来的,一观照统统知道,等于前面说百千世界的众生,动一个念头你就知道,不是你假作意,是任运自然知道。

  「犹如目覩所受用物」,你了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很容易,好像你眼睛看见所受用的东西。你看茶杯并不费力,一目了然,你知道百千世界多少雨点,也是这么容易。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圆觉经》上说的境界,你可以取;不是《圆觉经》上说的境界,现些奇奇怪怪的境界,那是魔境,你不可以取。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这是教修三个观,最初下手先修什么行门?修奢摩他,先修至静。修三摩钵提,先起正忆念,念十方佛、十方菩萨。修禅那,先修数息观,这是初首方便。

  若诸众生徧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假若你这个众生,遍修三种净观,精勤直进,不悟不休,等于释迦佛在印度出生一样,你决定成佛。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妬、谄曲,求胜上心。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讲得再恳切、再慈悲一点,末世具大乘根性的众生,有上根、中根、下根。我们具大乘根性,我们的根机是钝根。「心欲求道,不得成就」,修观想,想修奢摩他,想修至静,至静不来。想修三摩钵提,想起正忆念,忆念不来。想修禅那,先修数息观,数息不来,不得成就,这就是根机迟钝,下等的根机。我既然想修大乘观行,一定具有大乘善根,我怎么修不成功呢?告诉你原因:「由昔业障,当勤忏悔」,不只忏悔二十一天,你得天天求忏悔,往昔造的恶业把你障到了,究竟有多少恶业呢?《普贤行愿品》上说,造的恶业没有形相,假设有形相,尽虚空容纳不下。怎么造那么多恶业呢?因为时间太久了,无始以来当众生就造恶业,众生当的时间久了,恶业当然造得多,你要勤求忏悔。

  「常起希望」,不要放弃希望,不要认为自己业障太重,用功用不好,退了心。你要晓得:修行用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你后退,退到哪里去?你不是退到凡夫位上吗?无始劫来都在当凡夫,现在还当下去吗?希望心不要歇下来。「先断憎爱、嫉妬、谄曲,求胜上心。」前面讲过:你要先断烦恼,最根本的烦恼,就是憎爱二心。遇见逆境,不要憎;遇见顺境,不要爱。见到人家比我好,不要起嫉妬,嫉妬心是不耐他荣生起来的,人家有了荣华,我不要嫉妬;人家超过我,我不嫉妬。我不要谄曲,不要巴结人家。这些烦恼你都断掉,还要求胜进、要向上,一定要修三种净观,一定要成佛。

  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三种净观,随学一事。」随你跟哪一种观想接近,你就修哪一个。「此观不得,复习彼观,」这一个观修行用功,勤苦一个阶段,修不成,跟它不相应,再修第二个观。第二观又修不成,再修第三个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总而言之,这一观修不成,再修那一个观,永远不要舍弃,一直修下去,渐次要求证得。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忏悔无始业,经于三七日,然后正思惟。非彼所闻境,毕竟不可取。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欲求无上道,先当结三期,忏悔无始业」,假若是末世的众生,想求无上的佛道,应该先结个期限,或者一百二十天,或者一百天,或者八十天。可是先要经过二十一天的忏悔,忏悔无始的罪业。「经于三七日,然后正思惟。」经过求忏悔的二十一日,然后起正忆念,修这三种净观。「非彼所闻境,毕竟不可取。」你在忏悔的时候,有特别的境界出现,你在正思惟,起正观的时候,有特别的境界出现,不是《圆觉经》里面所说的境界,你不可以取着。

  奢摩他至静,三摩正忆持,禅那明数门,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

  「奢摩他至静」,修这三种净观,有下手的方便,要修奢摩他,先修至静。「三摩正忆持」,修三摩钵提,先起正忆念,念十方佛、十方菩萨。「禅那明数门,是名三净观。」修禅那观,先明数息法门。「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修上面三种净观,若能精勤修习,你就是活佛出世。

  钝根未成者,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钝根未成者,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末世的众生,没有修成就,因为无始劫来的罪业障到,要常常求忏悔,忏悔无始劫来的一切罪业。「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佛的境界你本来具有,我们跟佛无二无别,就是被这些罪业障给障碍住,你把罪业忏悔清净,佛境就现前了。

  讲到这里,圆觉菩萨章讲完,也就是正宗分讲完了。全经分为三大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序分、正宗分讲演完毕,接着讲流通分,在三大分之中,一共有十二位大菩萨当机请问,已经讲了十一位大菩萨,现在讲最后一位,也就是第十二位,叫做贤善首菩萨。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这章属于流通分,流通分有五大科,第一大科是「庆闻深法请问流通」,庆幸自己闻到甚深的圆觉妙法,请问如何流通?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

  不可心思、不可言议,叫做妙法,《圆觉经》处处叫我们开悟,就是要悟到圆觉妙法的理,悟后再起修,这一步功夫要记清楚。这就是当时大菩萨都开悟了,末世众生看见《圆觉经》也能开悟,「如是不思议事」,就是圆觉妙法。下面接着请问。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第一个问题:「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请问这部大乘经应该取什么名字?我们现在知道叫《圆觉经》,是由贤善首菩萨请问,世尊立的名字。第二个问题:「云何奉持?」有了教法,怎样奉行修持?第三个问题:「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众生修习圆觉妙法,能得何等功德?在前面《圆觉经》都讲不要住相、不要着相,你所修的功德不可住相,也不可着相,但是不住相、不着相,任运有功德。贤善首菩萨不是不知道不着相的道理,还要请问修习的功德,这是为利益初发心的众生。初发心的众生对于大乘教法还没有修习,先告诉他修习能得无量的功德,等他修习得无量功德的时候,再告诉他不可以着相,所以流通《圆觉经》,要把何等功德说清楚。第四个问题:「云何使我护持经人?」如何使我等辈,护持受持《圆觉经》的人,不要着魔,使他不要生退惧的心,一定得有佛菩萨来加护持经的人。第五个问题,「流布此教至于何地?」流通宣布此圆觉大教的功德,可至何等地位?一共有五个问题。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是表示请法的仪轨、请法的恭敬,下面如来就开示了。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下面第二大科是「赞许静听交感流通」,「赞」是赞叹贤善首菩萨问得好,「许」是许可跟他讲,「静听」是和诸大众默然而听。「交感流通」,有说法的世尊,有听经的菩萨,互相交感,大法才能流通。没有法师讲经说法,大法不能流通;没有人静心听法,大法也不能流通,所以要师资道合,师是老师,资是弟子,师资之道相合,交感了,大法才能流通。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如是经教功德名字」,问这一部经的教法,有何等功德?要立何等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这是先赞叹贤善首菩萨问得好,再许可跟他说。

  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就是静听,听法必须要默然而听,要三业默然。身体不要乱动,身业默然;口里不要讲话,口业默然;心里不要打妄想,意业默然。身口意三业都静下来,再听法,每一句每一字都要听到耳朵里,听到心里。不然一面打妄想,一面讲话,身体乱动,讲的人舌惫唇焦,你没有听到心里,这样怎么能流通佛法呢?所以一定要默然而听,要静听,佛法才能流通。

  下面是第三大科,「依问宣说内护流通」,依着贤善首菩萨所问,如来宣讲演说。「内护流通」,佛法要流通于世间,有内护、外护,内护是我们的责任,有人发心讲经说法,有人要发心听法,佛法才会流通,这叫内护。没有人发心讲,没有人发心听,佛法怎么流通呢?所以内护很要紧,就是我们都发心学讲经,学会了就去讲经;在没有学会讲之前,要发心听经,这样护持佛法,佛法才会流通。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要立经的名字,先要赞叹这部经了不起,这部经是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不是释迦佛这一尊佛说的,只要成佛都要说《圆觉经》,这部经是一部成佛的经典,可见《圆觉经》的重要性。

  「三世如来之所守护」,过去世的如来、现在世的如来、未来世的如来,都守护这部经,要是这部经不住在世间,众生没有法子成佛,可见这部经的重要。

  「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学大乘法的菩萨,没有不皈依《圆觉经》。此世界、他世界、十方世界的菩萨统统要皈依《圆觉经》。「十二部经清净眼目」,「十二部经」,「部」是部分,也叫十二分教,如来说的经,一共有十二个部分,就是长行、重颂、孤起、因缘、本事、本生、未曾有、譬喻、论议、无问自说、方广、记别或授记,以前说过,你要是不记得,去查《教乘法数》《佛学大辞典》。「十二部经」,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经,《圆觉经》是一切经的清净眼目。我跟诸位同学一再说,每一部经都有经心,也叫做经眼,有最要紧的两句话,等于人的五官,最主要的是眼睛,眼睛看不见不行,眼睛不清净也不行,所以《圆觉经》是一切经的经眼。你要是把《圆觉经》研究好,一切经你都通了。开经的时候跟诸位说过,判教把《圆觉经》判为顿教大乘,是依着释迦佛说的,叫做圆顿大法,在中国翻译的经典之中,只有《华严经》与《法华经》属于圆顿大法,《华严经》有六十万字,不容易摄持;《法华经》有七万字,也不容易摄持。只有《圆觉经》,经文很短,而且章法整齐。十二位大菩萨请问,一章一位,很容易了解圆顿大教。你把《圆觉经》研究好,很容易受持到心里,就是纳受于心,忆持不忘,这样你就得到一切经的清净眼目。你再去研究《华严经》《法华经》,容易了解、容易通达。最圆满顿超的法门,是《华严经》与《法华经》,你都能研究了达,其他有什么经不容易了达?所以《圆觉经》是一切经的清净眼目。赞叹了这部经的名字,再答复第一个问题:「此大乘教,名字何等?」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这是第一个名字,「大方广」,就是其体最大,其相最方,其用最广。「圆觉」是总持法门,梵语「陀罗尼」,翻成中国话叫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总一切法,一切法都在圆觉里面;持无量义,一切义理都在圆觉里面,叫做总持法门、陀罗尼法门。

  「亦名修多罗了义」,这是第二个名字,「修多罗」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叫契经,就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简单翻成经。佛说的经有了义经、不了义经,了是究竟圆满,义理究竟圆满叫了义经。佛说法为什么不都说了义经,还有不了义经呢?为应众生之机,必须说不了义经。修多罗指一切经,《圆觉经》是一切经中的了义经。现在我们取这部经,叫「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就是依着佛取的这两个名字,把「陀罗尼」略掉,合成经的题目。

  「亦名秘密王三昧」,这是第三个名字,「三昧」翻成中国话叫正定,圆觉三昧是三昧之王,叫做王三昧。王三昧是九法界众生皆不能了知,等觉菩萨也不能了知,唯佛与佛才能了知,所以叫做「秘密王三昧」。

  「亦名如来决定境界」,这是第四个名字,《圆觉经》说如来的境界是决定的,就是不可动摇。如来的境界不能随便变动,所以叫做决定境界。

  「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这是第五个名字,顿教大乘,也有渐次的道理,就是说些差别法、差别义,但是都是依着如来藏自性流出来,差别就是无差别,叫做「如来藏自性差别」。

  「汝当奉持, 」,答复贤善首菩萨第二个问题,「云何奉持?」我们怎样奉持?你就依着经的名字,你就这样奉行、这样受持。这跟《金刚经》上答复的一样,「此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你就依着经的名字,奉行受持就对了。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下面答复贤善首菩萨第五个问题:「流布此教至于何地?」「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显,就是唯独显明佛的境界。如来的境界什么样子?看《圆觉经》就知道佛的境界什么样子。「唯佛如来能尽宣说」,《圆觉经》的道理,只有佛与佛才能尽量地宣说、究竟地宣说。佛在世的时候,佛、弟子、天、仙、化人,这五种人都可以说经,但是必须经过佛印证许可,才可以流通,这叫做经。佛涅槃之后,只可以造论,不可以说经,这是佛教的大规矩。《圆觉经》不是其他四种人可以说的,只有诸佛如来才能究竟宣说。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假若当时的大菩萨,以及末世大乘根性的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佛答复贤善首菩萨说:依此修行决定成佛。佛说的经不全是叫众生成佛,了义经是成佛的,不了义经,不能成佛。譬如佛说人天乘的经,来生来世包许你转人,这叫做人乘法。你依着经修行,来生来世包许你升天,这叫做天乘法,合起来叫做人天乘法,这是不了义经。你依着这一部经,可以证阿罗汉果,可以证辟支佛果,这叫做二乘法,也叫小乘法,都不能成佛。唯有佛说的大乘法,才能至于佛地。《圆觉经》可以成佛,可是《圆觉经》属于顿教大乘,除了含摄顿超的根机,兼带含摄渐次的根机。你依着《圆觉经》修行,不能顿超,不要退惧,你渐次增进,一定成佛,因为《圆觉经》是成佛的法门。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羣品。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前面判教的时候,判《圆觉经》为顿教大乘,是依着佛说的,不敢给它改名为圆教大乘,实际它是顿圆之教,不是顿教禅宗。顿教禅宗根本不讲教法,《圆觉经》讲教法,是佛说的,怎么叫做顿教大乘呢?众生的根机不一,有「顿机的众生」,「顿机」就是顿超,像文殊师利菩萨章:「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知」就达到成佛的目的,那就是顿教的根机。普贤菩萨章请问渐次,说了四个渐次,还是结到顿超上:「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还是顿教大乘的道理。就是希望我们一超直入,身心如幻,一切都如幻。一切如幻如化,你知道了,不是一下子就成佛了吗?土话说一下子,实际就是顿超成佛。顿超的根机,就从此能够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羣品。」「摄」是摄持,「羣」是多,「品」是类,多种多类叫做「一切羣品」,渐次的根机,则不一样,有多种多类。只要你愿意成佛,发愿成佛,都可以摄持你。《圆觉经》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就怕你不发愿成佛,发愿成佛,你一定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及至蚊蝱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让」就是拒绝。大海广大甚深,但是小小的流水,大海并不拒绝,你是大江的水,它能容纳;你是大河的水,它能容纳;你是小水沟的水,就怕你不流到大海,流到大海,它也不拒绝。如此才见到大海之大,能容纳一切众流。《圆觉经》之大,能摄持一切众生。

  「及至蚊蝱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蚊蝱」,大陆上的人都叫蚊子,台湾人叫蝱,是一种很小的虫,它的肚子、胃都很小,只能饮一点点水。「阿修罗」,身量大,肚子大,胃囊也大,多大呢?阿修罗跟帝释天打仗,帝释天住在须弥山顶,他抱住须弥山摇,把帝释天摇下来,他两个手臂抱住须弥山腰,足见身体有多大!阿修罗身体、肚子、胃囊都大,饮水很多,但是大海的水能满足他的愿,尽量饮,能令他充满,这就显出大海之大,能摄持一切众生。这就是说你是大根机,你学《圆觉经》,顿超直入;你是渐次的根机,慢慢地修,只要你肯修,都可以成佛,都可以满你的愿,这就是答复他依法修行,至于佛地,皆成佛道。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这是答复贤善首菩萨第三个问题:「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众生修持这个法门,得什么样的功德?「假使有人」,这是假设之词,没有这个事实,作一个譬喻,假使有一个人。「纯以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把积聚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拿来行布施,这个人得的功德甚多。

  「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听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这部经的名字,功德超过前面七宝布施的功德。听到一句《圆觉经》义理的功德,超过前面以七宝布施的功德。这个功德诸位在座都得到,你不但听到经名,听到一句义理,全部《圆觉经》都听到了。不是佛故意这么说,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佛说的都是真实的话,佛怎么会打妄语骗众生呢?你听一句经的义理就能成佛,什么功德能超过成佛的功德呢?你听到不了义经,受持三皈、五戒,来生不过转人,那有多少功德?你加修十种善法,不过升天上享点天福,天福享完还要堕落下来,那有多少功德?你听不了义的小乘经,能成阿罗汉、辟支佛,不过超出三界,结果证偏空涅槃,掉到死水坑里,那有多少功德?所以《圆觉经》是成佛的经,你听到经名就能种成佛的善根,听到一句义理决定叫你成佛,依着一句经文的义理修行,譬如:「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你明白这一句经文的道理,就能成佛。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再说个比喻,「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假使有这一个人单行小乘的教化,他教化一百个恒河沙的众生,都成阿罗汉果,这个法师功德甚多,但是没有一个人成佛。「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你能宣说这部《圆觉经》,讲两句这部经的义理,就令众生种成佛的善根。顿超的根机,现在就能成佛;不是顿超的根机,将来也决定成佛,你的功德大了。所以诸位同学听了经,得了无量功德,你学讲《圆觉经》,你的功德更不可思议!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注意「闻」字,你学讲经,得先听经?闻思修三慧,第一个就是闻慧,你不听,怎么能开智慧?现在闻经的人太少,因为讲经的人太少,实际有人讲经他也不闻,怎么能开智慧?怎么能得到功德?闻到《圆觉经》,不要说全部经文的义理,你都闻到,就是闻到《圆觉经》的经名,你发起来信心,不起疑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这个人的善根很大,不是在一个佛、二个佛的面前种的善根。你亲近佛,当然要供养佛,供养佛你就得到福;你听佛说法,就得到慧。大乘善根包括福慧两种,等你成了佛,福慧两足尊。

  「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在恒河沙那样多的佛的所在,「种诸善根」,就是种诸福慧。「闻此经教」,他种福、种慧、种善根,亲近到佛,听佛讲经说法,讲的是《圆觉经》。前面说没有哪一个佛不讲《圆觉经》,所以他种善根,亲近恒河沙那么多的佛,都在佛的面前听过《圆觉经》。《金刚经》也有这样的经文:「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面前种诸善根,亦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听见这句话,你要是心里想:我怎么有这个善根?这就叫做自卑感,众生瞧不起自己,是大障碍。我们的佛性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十方诸佛都能成佛,我怎么不能成佛呢?你有自卑感,自认是薄地凡夫,心里想:「我是末法时代的众生,我怎么能成佛!」那你永远不会成佛。儒教也有这个道理,孔子的弟子颜渊曾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大舜怎么成为大舜呢?他做了大舜的事啊!大舜是人,我也是人,我只要做大舜所做的事,我也可以成为大舜一样的伟人。佛经上也有一句话:「彼既丈夫我亦尔。」十方诸佛是大丈夫,他能成佛,我怎么不能成佛呢?因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当成佛,怎么能看不起自己呢?我们要是善根不深厚,现在是末法,并且是五欲炽盛的时代,我们怎么会坐到佛学讲堂里,天天学大乘佛法?你要相信自己的善根深厚,你曾亲近过无量诸佛,现在怎么还在末法时代当苦恼凡夫呢?你亲近是亲近了,闻此经是闻此经了,你没有顿超,你是渐次的根性,要慢慢地修,所以不要自暴自弃,闻到《圆觉经》,你应该庆幸自己有深厚的善根,努力增进,决定至于佛地。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答复贤善首菩萨第四个问题:「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我们怎样护持持经人?你们这些大菩萨都应当护持末世修持《圆觉经》的人,因为末法时代魔强法弱,环境恶劣,五欲炽盛,诱惑力太强。他刚刚发了一点露水道心,太阳一晒,把露水晒干了,不是太可惜了吗?末法时代,他难得发菩提心,你要护持,不让他退心。

  刚才是勉励、鼓励诸位,不要轻视自己,同时不要粗心大意,我们的环境,不是好环境;时代,不是好时代,你不要害怕,谨慎就是了,因为有诸大菩萨护持你。「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不让恶魔、外道,来扰乱末世的修行人,使他昏烦恼乱,退屈大乘道心。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

  接着讲第四科「禀命加卫外护流通」,禀受佛的慈命加以保卫,作为外护,这样才能流通《圆觉经》。前面是自己修行、自己闻法、自己讲法,内护流通,十方诸佛诸菩萨都来护持内护。外护流通分为一类一类,这是金刚类,也叫金刚神类。

  「尔时」,这时候。「会中有火首金刚」,火首金刚头上会冒火,火首金刚的火从哪里来的呢?是淫欲心化的三昧火。这个众生的淫欲心特别重,他发心修圆通,结果淫欲之火变成三昧火,在头上放火苗出来,他头上的火,实际是三昧的光明。《圆觉经》前面讲:「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淫欲心太重怎么能成佛呢?就怕你不修行,你一修行,淫心变成三昧火,火首金刚就是给我们作榜样。金刚神类的众生,手里拿着金刚杵,是金刚宝做成的,金刚宝能坏一切,一切不能坏它;它能摧碎一切物,一切物不能摧碎金刚宝。我们现在供的护法神,就是护法韦驮尊天,他手里拿的就是金刚杵。「摧碎金刚」,摧破粉碎一切邪魔的金刚。「尼蓝婆金刚」,「尼蓝婆」是梵语,没有翻译,同学看什么地方有翻译。「等八万金刚」,一共约八万个金刚。「并其眷属」,还带来很多眷属。

  「即从座起」,就是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及其眷属,在法会听佛说法的时候,从本座而起,禀受佛的慈命,要护持末世的修行人,他们都发了心。「顶礼佛足,右绕三帀,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向佛足顶礼,右绕三圈,仰白佛说:假若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决定大乘」,《圆觉经》叫决定大乘,就是实教大乘。大乘法有权教大乘、实教大乘,权教大乘不决定,是权巧方便的大乘,为接引二乘人,来学大乘法,很多都是方便说法。要是有能持此实教大乘、决定大乘者。「我当守护」,我们金刚神众要保卫、护持他。怎样守护?「如护眼目」,人的眼目最宝贵,身体上的部位可以碰一下,眼睛却碰不得,所以人最小心保护眼睛,我们保护持《圆觉经》的人,如保护自己的眼睛那样保护他。

  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让。

  「乃至道场所修行处」,不但保护修行人,连他修行的道场我们都保护。「我等金刚自领徒众」,八万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让」,从早到晚守护他的道场,不会遭灾遭难,不会遭魔害,令他不退屈。

  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消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其家乃至永无灾障」,前面讲道场,这里怎么有家呢?因为修圆觉菩萨行有四众弟子,前面讲道场是出家二众,还有在家众修行,则保护他的家,叫他家里永远没有灾难、障碍。「疫病消灭」,不叫他得疾病,什么病都给它消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叫他发财,在家菩萨可以有财宝,财宝充足,用不完。这是金刚神护法,下面是天众,天王护法。

  尔时,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尔时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大梵天王,是色界初禅天。佛教所说的天,分三界,一共二十八天,二十八天的天王都要出来护法。「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须弥山王是欲界第二层天忉利天,也叫帝释天的天王,他住在须弥山顶,叫做须弥山王。欲界第一层天,是四天王天,叫做护国天王。二十八天王是总说,为什么特别说大梵天王、须弥山王、护国天王呢?因为每一个佛出世,大梵天王与须弥山王,他们都是请法主,众生不知道如何请法,他们给众生作榜样,替众生请佛说法。护国天王的职务是护人护国,也护持三宝,所以特别说这三个天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我们二十八个天王,也要守护末法时代持《圆觉经》的人,叫他无灾无难,精进不会退转,这是天众出来护法。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盘茶,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尔时,有大力鬼王」,下面鬼王出来护法,鬼王有大力,叫做大力鬼王。「名吉盘茶」,吉盘茶也叫做鸠盘茶,翻成中国话叫瓮形鬼,也翻成冬瓜鬼,他的形相很丑陋,看不出头来,像瓮,瓮是装水、装菜,小口大肚的缸,大力鬼王像个大冬瓜。鬼王人看不见,普通鸠盘茶,人时常会看见,在我的家乡,这种鬼叫半截缸,只有缸一半高。你看见一个半截缸,一拐一拐的,那就是鸠盘茶,他没有事,常逗着狗玩,狗在那儿卧得好好的,忽然间好像发神经病,就是鸠盘茶逗的。这里不是普通的鸠盘茶,是大力鬼王,还有十万个鬼王。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我们这些鬼王也来守护持《圆觉经》的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我们从早到晚都来给他守卫,使他不会起退心。「其人所居一由旬内」,一由旬就是四十里,不但他住的道场,我们要守卫,他居住在那儿修圆觉行门,四十里路以内,我们都给他保卫。「若有鬼神侵其境界」,前面说的神鬼,都是护法神,是善神。还有恶神、恶鬼,他看你在修行故意来侵害你的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大力鬼王,会把这恶神、恶鬼粉碎得像微尘那样。这是第四科,你只要修行,不要害怕恶神、恶鬼来扰乱你。诸佛要护持你,诸菩萨要护持你,一切善神善鬼都要护持你。

  下面是第五科,「时众受持总结流通」,当时听经的大众都要受持《圆觉经》,这样《圆觉经》就可以流通,叫总结流通。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此经已」,佛说完《圆觉经》。「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听圆觉大法的一切大菩萨,还有天众、龙众、鬼神等众,分开来说有八部眷属,就是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八部。天龙八部,不是八部以外有天龙,是八部以天龙为首,叫做天众、龙众,八部都是护法神。「及诸天王」,总说天众,有二十八天王。「梵王等」,前面说过,大梵天王也在二十八天王里面,因为大梵天王是请法主,特别指名出来。「一切大众」,一切听法的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听了法,得了法喜,信心坚定而不疑惑,就能受持圆觉大法,就要依教修行,《圆觉经》等着你流通于世了。

  这个学期我要跟诸位同学讲《圆觉经》,却生起病来,病得很严重,不能吃饭,不断咳嗽吐痰,虽然吃药,却越来越厉害。诸位同学每天作课诵,或者念经拜忏以后,都要替我回向,有大感应,结果服一帖汤药,咳嗽止住了。要不是你们回向给我的功德,怎么病好得这么快呢!病好了我才能把《圆觉经》讲完,我心里面得了法乐,因为我发愿要跟诸位讲《圆觉经》,结果满了愿。今天讲圆满,如释重负,像一个重担子放下来了。讲经的时候,不断劝导诸位修行,在末法时代讲圆顿大法的人很少,《华严经》《法华经》是两部圆教大乘的经典,讲《华严经》,纵然有时间、有道场,每天讲二个小时,得三年才能讲一遍,谁能发心听你讲三年呢?讲《法华经》,每天讲二个小时,最短也得三个月,也不容易。所以最好是讲《圆觉经》,容易受持,它有十二章,文句章法很整齐、很清楚,有很多我们要问的问题,菩萨都替我们问出来,我们解除了疑惑,可以增加信心,所以诸位同学听了以后,要好好研究。发给诸位同学两部注解,一部是圆瑛法师的《讲义》,一部是憨山大师的《直解》,在台湾流通的圭峰大师的《大疏》、《略疏》要看。还有谛闲法师的《法汇》里面,有两部《圆觉经》注解,一部《讲义》,一部《亲闻录》,都拿来参考研究。你把《圆觉经》越研究越熟,将来发心去讲,不要着相,我们不求功德,弘法是我们的责任,你们要负起弘法的责任,不要辜负你们的善根。这是劝各位先自修,把它研究好,再去讲。诸位同学听经听多了,自然这里面的道理都会料拣得很清楚,要是有同学还是听不太明白,认为一会儿说:没有生死,没有涅槃,生死涅槃,犹如昨梦。一会儿又说:要证得涅槃,证得菩提。怎么绕来绕去,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呢?这是你听大乘经听得太少,说到最高的地方,不着相的境界,是佛的境界。这是跟我们说,由凡夫到成佛什么样子,「不与法缚,不与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那是佛的境界。我们初发心的人,要坚持净戒,要持戒清净,要认识爱为生死根本,淫欲是我们的生命,你要先断淫欲,再除爱染,这样下手。不然你说佛的境界,就算你我的境界了吗?你我不吃饭,肚子会饿;不睡觉,会发困。我们是凡夫,看了佛的境界,那是地图,你走路,还是得从出发点开始走,譬如高雄是我们抵达的终点,你从八堵上车,还没有到高雄,所以一会儿这样讲,一会儿那样讲,讲道理,要讲到最高最圆的地方,修行要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这是告诉诸位研究经典、修行的方法。

  讲到这里,把《圆觉经》讲完了。

  附件一

  能仁佛学院第四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目

  一、   何谓如来因地法行?

  二、  何谓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三、   何谓二空观及法界观?

  四、   在修观慧之前,应作何方便?

  五、   什么是轮回根本?

  六、   三界内外,共有几种爱?

  七、   三种净观,以何为起行方便?

  八、   何谓迷识四相及迷智四相?

  九、   何谓善知识之正知见?

  十、   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在三期道场之前,应作何方便?

-----------------------------------------------------------------------------------------------------------------

更多道源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