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慧净法师:人生之目的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6日
来源:   作者:慧净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慧净法师:人生之目的

 

  1.人为何而生存着

  人为了什么而生下来?为了什么而生存着?为了什么再怎样苦也非忍耐活下去不可?

  我的一生就这样地过,这样地结束可以吗?

  只要是人,不管谁都或多或少,一次两次有过这种疑问。实际上唯有深怀这种疑问,才是真正具有宗教性格、具有学佛的根机。同时唯有这种疑问才是付出一生的代价,无论如何也非了解,也非解决不可的「人生根本问题」。

  以哲学上来说就是「人生究极之目的」。

  凡是存在的东西都带有它的目的。

  如「笔」是为了写字;「表」是为了看时间;「杯子」是为了端水;「眼镜」是为了看,「车子」是为了乘坐等等。

  任何东西都各自带有其目的而存在着。

  那么「人」又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存在的呢?

  被称为「万物之灵」的理性动物之「人」,若不知「人生之目的」而活着,无异于「没有理性」,「放弃人格」,可说失去「生存的意义」。

  若将人生比喻为旅行,那么人就是旅行人,旅行人都有其目的,不知人生之目的,就像不知目标的旅行人。

  如果人生没有目的,那么生存也就没有意义。

  坏了的笔与表、破了的杯子与眼镜等,既不能使用以达到它的目的,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只有被丢入垃圾筒。

  再怎样高贵的名车,对于不知使用方法与目的的人来讲,只不过是一堆废铁而已。唯有知其目的与使用方法,才会体验到名车的可贵。

  不知正确的目的与方法,则不知人生存在的难得与价值。

  大部份的人,表面上乐观含笑的在过日子,若有一天内心深处突然有「人生空虚」之感,这正是因为他不知「人生究极之目的」的原故。

  但一般人都错觉以为「自己拥有生存之目的」。

  是男人以为努力工作,养家活口是他的目的;

  是女人以为照顾家庭,抚育儿女是她的目的;

  是单身贵族,以自由惬意为目的。

  同时人生欲望无穷:金钱、名利、地位等等,种类很多,也错误地以追求这些为他的人生价值。

  2.人生目的之条件

  以佛法来讲,所谓「人生之目的」的条件是「只要达成,虽死亦可」。

  为了达成目的而到特定的场所时,必须是一直到了达成目的,否则不离开。

  去市场购物的人,不买到东西不回家,一旦买到了,则什么时候回家都可以。

  又,如同进入饭店,还没吃饱,不会满足离开,一旦吃饱,随时出来都满足。

  又,如到驾训班学开车,必须是一直学到试验合格,考取驾照,否则不会半途而废。

  像这样将目的与场所来比照人生的话,带着某种目的,而投生到「人道」来的我们,目的若是达成,便应有何时离开「人道」都可以的心境,亦即「目的达成,何时死去都满足」的心情。

  释尊说:

  若人生百岁    不知生灭法

  不如生一日    而得解了之

  虽然活了一百岁那样长寿,若没达成人生目的,还不如虽生一日,而已达成目的的人,亦即若能完成人生之目的,虽生一日亦可。

  孔子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达成人生之目的,虽然到了晚上经过这么短的时间便死去,也能满足。

  那么人类所追求的,如前面所述的东西,有那些能合乎这条件呢?

  钱财、名利、地位,这些达成的话,死也可以吗?能含笑满足地离开人间吗?这些能使我们满足的,一件也没有。不但没有,反而是「世上万般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罗」,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释尊形容一般人临终的心情说:「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3.释尊「诞生偈」

  「人生究极之目的」:宣说佛法的释迦牟尼佛在其诞生时,已经彻底地显示了。

  佛教是宣说「人生之目的」的宗教,这由释尊的「诞生偈」就可以看出来。

  释尊在约二千六百年前的 四月八日,于当时北印度的蓝毘尼园诞生。

  生下来时,东西南北各走七步,并且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而宣说:

  天上天下    唯我独尊

  这在《修行本起经》及其它经典都有记载,这便是有名的「诞生偈」。

  此偈可作多种解释,但其本意是在显示「人生之目的」。

  「唯我独尊」的「唯我」,并非只是指「释尊」一人而已,而是指「人道的每一个人」;「独尊」是显示「只有一件尊贵的使命」。

  所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真义是:

  「天上天下虽然广阔无垠,但唯有我们人类拥有唯一的神圣使命,崇高的目的」。

  这句「诞生偈」正是有关「人生究极之目的」的大宣言。

  那么佛教所说「受生人道之目的」是什么呢?「向着四方,各走七步」,就已暗示出来了。

  六步加上一步便是七步,「六步」是指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轮回的六个世界,即是「六道」。而「七步」是从痛苦的轮回,迷界的六道跨出一步,以完成解脱轮回,自由自在,不生不灭的生命。

  「六道」是:

  地狱道:历经难以计算的漫长时间,遍受无法形容的大苦。

  饿鬼道:接受五百世不闻水浆之名的饥渴之苦。

  畜牲道:弱肉强食,最后被刀割煎煮之苦。

  人间道:人类的世界,五阴炽盛,八苦交煎。

  修罗道:瞋恨心强,常争斗的世界。

  天    道:寿命很久,纯粹享乐;但临命终时,五衰相现,其苦甚于地狱。

  我们的生命是从无始旷劫的古昔,一直迷于六道的苦界,未曾解脱。

  释尊常说:「从苦入苦,从冥入冥」,现在的人道是苦,死后的地狱更激烈。

  所以释尊要我们尽早发「出离迷界」的心,寻求觉悟永恒的生命。这便是「出离心」,我们要有此发心。

  4.几兆年一次的绝好机缘

  能够听闻佛法只有「人道」,所以人道是脱离一切苦恼的场所与绝好机缘。

  但是释尊也说:「人身难得」,能够生到人间界来是极其不容易的。

  在《杂阿含经》中,释尊以一段有名的「盲龟浮木」的譬喻来说明这困难性。其意是:

  「大海之底有一只瞎了双眼的乌龟,寿命无量岁,每一百年才有机会将头浮出海面一次;海中有一片浮木,木的中央有一孔,是否盲龟能够遇到这浮木之孔呢?这是几亿年几兆年也非常难的事,但在三恶道中,要转生人道,比这还难。」

  《涅槃经》也说:

  堕三恶道者,如大地土;

  受生人界者,如爪上土。

  无论从时间上或数量上而言,都是「人身难得」。

  就这一点,在一千年前,日本有一位高僧──源信上人,开示了一段法语,很贴切的说明得生人身的庆喜:

  离三恶道     生于人间       应大庆喜

  自身虽贱     不劣于畜牲

  吾家虽贫     犹胜于饿鬼

  事虽不如人意   难比地狱之苦

  世间之难住多忧  即是出世间之缘

  身虽卑贱不高贵  亦是入菩提之导

  故生人间     应该庆喜

  古德也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正是警惕我们,一旦堕入三恶道,则虽经过几亿年几兆年也未必能再度得生于「人道」。

  像这样已经生到「人道」来的「人类」,拥有这么大好机缘,怎么可以过着「不知为了什么而活着?」「生存很空虚!」「我的人生怎样都可以!」等的灰色日子呢!

  出生到「人道」之目的,释尊已经作了这么明确的开示与强调,亦即「依靠佛法,出离六道轮回。」

  此生很短,而后生无穷的长,假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寻求永恒不生不灭的生命,正是「人生之目的」。

  那么如何依靠佛法,从六道跨出一步,出离六道轮回呢?这是佛法所要说的重要课题。

  释尊一生所说的教法,分为二门:圣道门、净土门。在这五浊恶世,又是末法的时代,人劣才闇,圣道难修,净土易行。不管僧俗、贤愚、善恶、男女、老幼,只要信顺任凭弥陀悲愿的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则永远蒙受佛光摄取。亦即弥陀本愿,不看你是善是恶,只看你是信是疑。一旦信愿念佛,则不管善恶,都蒙受佛光摄取。生在弥陀摄取光明中,死入弥陀无量光明土;得无量之寿命与自在之身心;永离轮回,无诸苦恼,岂不快哉!

----------------------------------------------------------------------------------------------------------------

更多慧净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