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太虚法师: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发菩提心品讲录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4日
来源:   作者:太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太虚法师: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发菩提心品讲录

 

  悬 论

  一 释题

  甲 经题

  乙 品题

  二 提要

  甲 经纲

  乙 显胜

  释 经

  甲一 叙前启问

  乙一 叙前

  乙二 启问

  甲二 受请正说

  乙一 标发五心

  乙二 广明五心

  丙一 喻说

  丁一 喻初二心

  丁二 喻后三心

  戊一 出其障难

  戊二 正喻三心

  丙二 法合

  丁一 合初二心

  丁二 合后三心

  戊一 合出其障难

  戊二 合正喻后三

  丁三 结成五心

  【悬 论】

  一 释题

  甲 经题

  今天所讲的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不是全部,是此经十品中第三发菩提心品。然要明白一品文义的来龙去脉,须先知道全经的大意。

  经题,即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凡研究一部经,必先知道此经的历史。如在什么时代流传到中国来,是什么人经手翻译;这样方能得到确切的信仰。世间以伪乱真的经很多,每传闻某处岩壁堕下一石,文义古奥;或请乩降鸾绮饰妙语,遂即奉为佛经者。要知道,这些都是假经,不可信奉。藏经内有开元释教录等,凡诸经论有疑伪者都摈斥于佛经之外。佛经须为释迦牟尼佛所说或经佛所印证的;由佛弟子用通俗的巴利文或典雅的梵文集录;为亲承法乳的人所展转流传下来,不是凭空捏造的。故经题有“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之记载。此所说唐、乃隋唐之唐。罽宾、系北印度国之一,译为贱种,以初开国的种族,不是贵族而是卑贱的种族。其国中很流行大乘佛教,所用的文字即上述印度的典雅梵文。三藏,指经、律、论三藏。般若,译为智慧,以此法师之智慧,能精通汪洋的经、律、论奥义,能自依经律论之法为师,又能通达三藏之法以为人之师,故称三藏法师。奉诏译者,唐代宗时,此法师来到中国,受时主的尊崇和信仰,于是朝廷诏请翻译此经。地点在唐朝建都的长安城的西明寺;贞元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译成。于是皇帝以此经公告天下。现在讲此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题,分为五节。

  1.大乘  大乘、梵语摩诃衍那。乘、是一种譬喻,如电车、汽车、火车等等,可以运载人物从此到彼、从彼到此,佛度人之法亦如此:运贫贱苦得富贵乐,运烦恼苦得清净乐,运生死苦得涅槃乐,具有容载众生运至诸地之功用。应机所说之法,大别有五乘共、三乘共、大乘不共之三类。

  一、五乘共法: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五乘皆要共修五戒、十善、四禅、八定之法。常言:欲求如是果,必修如是因;若有如是因,必得如是果。吾人欲保持人格之不失,己灵之不堕恶道,来生仍在人类为人;或欲藉善报业之强胜,感升天上而免三途剧苦,须行此五戒、十善、方能有保障也。五戒,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沽酒。十恶:身三恶,杀、盗、淫;口四恶,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三恶,贪、嗔、痴。弃十恶即为十善。修上品十善得生天之报,中下品十善得人间福报;反之、十善不修而造上、中、下三品十恶,则生地狱、饿鬼、畜生之恶果。若儒家之五常,与佛教之五戒相合符,而十善十恶之义,并可知矣。概言之,法界内四圣、六凡,莫不由修因而感果:地狱、饿鬼、畜生,是造十恶业而感的恶果;人、天福报,是修十善业而感的善果;出世圣人,依四谛而证罗汉果,依十二缘起而证辟支果,依四弘、六度而证菩萨果,佛亦因菩萨修万行之因成万德之果。因此,人、天是世间善因果,二乘是出世因果,菩萨、佛是出世间上上因果。积极预备福慧资粮,以回向无上佛果菩提。所以五乘共法,也就是大乘的基本。

  二、三乘共法:三乘,指声闻、缘觉、菩萨,此乃出世法。以三界六道都是有漏的、不净的、苦的、无常的、无我的、空的,世人处世间,不知为苦故不求出离,三乘修出世法,了知四大、五蕴本空,假合无我,求证涅槃寂静之乐果。世人往往闻说小乘而轻慢,这是谬误的!要知二乘人,已能在这污秽浊恶之世间,超三界、脱轮回、断烦恼、证涅槃,已是了不得的圣人;不过比之菩萨与佛为小,故云小乘。二乘之小在自利而不利人,若能回小向大,广修四摄、六度的菩萨行,亦可证大菩提佛果。故说三乘共法皆是大乘法之阶梯,不应轻小而怯大也。

  三、大乘不共法:菩萨以大悲心求无上觉,即是不共法。因其不但止息一切恶业,增长一切善业,断烦恼结,除生死苦,而且发心救度一切众生,使离一切苦,证无上正遍觉的究竟乐;此则非二乘人自了之行所能企及。今所讲之发菩提心品,即是说明修大乘行人要如何发菩提心,行菩萨法以圆满于佛果。盖大乘如车,能自运运他至圆满地。凡经上加大乘或方广二字,即简别余乘,而独标大乘不共法的意义。2.理趣  理趣、即经中所云甚深义趣,指真如实相言。如奘译理趣般若经,别译则为实相般若。然理即诸法实相之理;趣即归趣实相之义,单明实相而无趣入实相之行,义未澈了。今云理趣,则从诸法实相而趣入,惟理是趣,名为理趣。趣证实相,即成无上正等觉之菩提也。3.波罗密多  梵语波罗密多、此云到彼岸。天竺语为彼岸到,顺此方文义则为到彼岸,即乘六度法而到菩提涅槃之彼岸也。4.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  乘此大乘真如实相之理,趣修布施、般若、等行而得波罗密多。简别非大乘、非惟理是趣、非能修到彼岸之一般小乘外道法;故标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之名。5.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有经只译波罗密而无多字,今经云波罗密多,乃读梵音有长短之别,于义无异。六波罗密多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譬如六只坚固巨大之船筏,由此生死岸,渡过烦恼河,冒烟波、越狂澜而到无漏之彼岸。彼岸是什么?即诸圣菩提涅槃之境。此岸是什么?即众生有漏生死之域。河流是什么?即贪嗔痴等烦恼;漂荡众生,莫知所之。故佛特以大乘六度妙法,普为济渡。盖众生染习之深,无过悭吝、邪非、嗔恨、懈怠、散乱、恶见。今以六度统摄一切清净法,使依此而修行,决定能证圣果。声闻、缘觉所断之烦恼,即不达生空无我所起之烦恼,所到的彼岸即生空无我真如之彼岸。菩萨则不但断人我执烦恼,并澈底断除无明而证法无我真如,广度有情、勤求无上佛菩提。盖菩萨即求佛果菩提之大道心众生也。经,有契理、契机之义。凡佛之所说法,都有契合诸法实相之理,及应利、钝、大、小之机的功用,故名契经。梵语修多罗,本译为线,能贯穿摄持之义;中经纬之经为直线,纬为横线,直线横线义亦相符。又中国于经训常、法,如来所说救度众生之法,亘古今而不变,故云经也。除律及论外,有经甚多,依所诠别能诠,此经乃诠显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之经也。

  乙 品题

  全经十品前有归依三宝及陀罗尼护持国界二品,后为不退转至般若波罗品,共七品;此为发菩提心品第三。品即品类,乃一章、一节、一类之义。此品专说发菩提心,故标斯名。分三假释之:1.菩提  菩提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之三种。此品所明,非声闻、缘觉菩提,乃直明菩萨所求之佛菩提也。菩提、古译道,意取康庄坦途,无量百千人皆可同游。然正译为觉。但非是感觉、知觉之觉,以此为种种错觉、邪觉之所集也。三乘菩提,声闻、缘觉、菩萨、佛都是正觉。皆觉到五蕴生空真谛,故世间凡夫外道不为正觉;声闻、缘觉可为正觉,未能为遍正觉;观音、地藏等菩萨可称遍正觉,还非无上;佛为法王,于法自在,广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乃为无上正遍觉也。2.菩提心  心的范围甚广,包括眼等八识心王及一切心所。然此菩提心,非泛说之心,是发大乘信心,在十信位起欲得无上菩提之愿。此为别境五心所中之欲心所,欲即愿望。由兹渐至十住、十行、十回向,以胜解心于诸法实相起殊胜解。念念增进,至四加行位欲、胜解、念、定、具足,由此引发加行无分别智;起无间道之定慧,证入根本无分别智;发生后得妙分别智。如是愿、欲、定、慧,为菩提心自性,余善心所为相应,所解所证之真如为体。3.发菩提心  发有发生、发现二义。发生,如十信位之发生愿、欲;加行位发生定、慧。发现,如胜解之显明诸法实相;根本智之证明真如法性。要之,发生大乘无漏功德,发见真如无为法性,皆是发菩提心也。

  二 提要

  甲 经纲

  1.于世间建立出世法  此经共十品,第一皈依三宝品之要旨,即为于世间建立出世法。此云世间,括三界──欲、色、无色──依正之有情世间及器世间。法华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种种烦恼火焚烧众生,迫之不得安宁,在生死险道之中无所依怙,三苦、八苦、无量诸苦,如大海之漂荡无所归托;惟佛、法、僧三宝,在炎炎火宅中为出路,滔滔苦海中为舟航,漫漫长夜中为光明!除三宝外,其孰能救度众生哉。六祖惠能大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即依世间而立出世法也。世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业报皆是有漏、无常、生灭、败坏之法,惟彼此对待、是非之种种分别,没有能断烦恼、了生死者。佛于法界,为度无量无数众生同登彼岸,现身八相成佛,宣说所证之理名法,依法有修证者名之为僧。众生溺于生死之中迷昧不自觉知,若依佛法通达法住、法位,则世间相常住,本不生灭垢净增减,世间法成出世法。为救世间故有三宝,亦依世间显现三宝,故名于世间建立出世法。

  2.以出世法护持世间  第二陀罗尼护持国界品。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谓总持一切法也。国界,即器世间,亦包括有情世间。陀罗尼咒总持无漏功德,世人受持,即由三密加持而成清净世间。由心净而国土即净,以及所行所为无不清净,是为以出世法护持世间。般若、此云智慧,智慧为出生一切诸佛之母。此品明东方不眴世界无尽藏菩萨,偕六十俱胝大菩萨,放光现瑞来此娑婆世界,礼释迦世尊而答阿难说实相般若。此大菩萨净众,无量功德庄严,转此秽土而成净土。继之以文殊、普贤、观音、诸天等说咒,护持此法,若读诵、书写、流通,此般若功德、咒力呵护,使国界清宁,令此世界修行之人安稳修持。于此大炮、飞机、毒瓦斯战争的浊世,信奉三宝、发菩提心以修行者,有种种困难,故于念佛往生净土之方便外,更说此陀罗尼秘密加持功德,于此世界即成清净安宁之佛土也。

  3.成立菩提心  此包括第三第四品。要使永不退堕,所以继有第三发菩提心品,第四不退转品。如何使之不退?一者、大悲心,二者、精进心,三者、救护心,四者、如负债心,五者、怀惭愧心。除大悲、精进二心外,后三种摄为报恩心,以报一切有情恩故。缘想一切有情于我有大恩德,无量劫来未曾报答,眼见彼等受种种苦恼逼迫,当此之时,救济之任,舍我其谁!如是于菩提心,乃坚牢稳固而不退堕也。4.圆满菩萨行  菩萨要圆满菩萨行,要依大悲行、六度行,方能福智圆满而成无上佛果菩提两足之尊。所以此经从第五布施品到最后之般若品,明六波罗密多,圆满菩萨行愿也。

  乙 显胜

  1.发启胜  此经十品,除陀罗尼品是他方菩萨放光现瑞来此土说法外,其余从初品至后品,皆是本土弥勒菩萨请问释迦世尊开演之大乘胜妙法。弥勒是一生补处之菩萨,当来即要成佛。他不是不明白闻、思、修之法义而请佛宣扬,惟欲使众生得一条修大乘行的直径,故代为请问。既非如法华会上之舍利弗,不明佛之开权显实而启请于佛;亦非如十六观经之韦提希,受逆子悖逆恼迫之苦,求生净土而启请于佛;又非若楞严经之阿难受难而恳于佛。盖弥勒菩萨于此会中而作是念:‘此中诸有情类,贫穷孤露无所依怙,流转生死,沉溺爱河,欲达彼岸’,故发斯问,使诸众生得成坚固不退之菩提心,是故于发启最胜也。

  2.密坛胜  密宗之曼荼那,中国译为坛,亦名道场,行人于中精进加行修行之坛场也。任修何法,即以何法之佛或菩萨为本尊,以余为助伴。此经以释迦为本尊,即是毗卢遮那遍法界身,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法法互融无有隔碍,本尊与行人之三业交加相应,则其行愿必圆成也。奉一法,即有一法之意义,依一人指导,即有此人之主义;能主伴融化为一致,由各个人精诚三业交加相应而造成坚固不坏之团体,自有不可思议之力量也。

  3.净土胜  陀罗尼品,无尽藏答阿难,显实相国。娑婆世界一劫极乐一日;展转增胜,至东方普贤如来净土无尽功德庄严。若人观佛不眴即得念佛三眛,生彼净佛土,故于诸净土为最胜。

  4.次序胜  第一品是三宝品,明一切众生皈依三宝,皆可于佛法得其利益,行五戒十善得生天福报,更依四谛,六度而得三乘、一乘果。第二陀罗尼品,令得清净安宁修行。第三发菩提心品,发五种心,广度众生,向无上菩提。此五种心坚固而不退堕,即是不退转,故第四为不退转品。更进而依六波罗密多六品精进修行,即成就福智圆满佛果。如是次第,即从凡夫而至成佛之次序,故于次序为最胜也。

  【释 经】

  甲一 叙前启问

  乙一 叙前

  尔时、薄伽梵作狮子吼显明秘密总持门已,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而白佛言:‘善哉!善哉!大圣世尊能以大悲赞说如是秘密甘露胜陀罗尼,守护国界。

  尔时、指说毕陀罗尼品时。薄伽梵,亦云婆伽婆,为梵语之多含不翻者。古云:有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四义;玄奘法师云:含自在、端严、炽盛、名称、威德、尊贵六义。亦译为世尊,为世出世所尊故。摄义不尽,故存梵语。作狮子吼,狮子为兽中之王,一声哮吼,百兽震惊,而狮子不惊不怖。如佛说法,魔外畏之,故譬作狮子吼。此叙前已说秘密不思议之密咒。显明秘密总持门已,叙前已显明不思议之秘密法,露布于世间也。慈氏菩萨摩诃萨、梵语弥勒此云慈氏,姓也;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也。即从座起,从所坐的座位上起来。佛法闭左道而张右道,所以慈氏起座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此身业也;一心合掌,是意业;而白佛言世尊,是语业;三业清净而请于佛。大圣世尊能以大悲等者:甘露,即不死药。说契理契机之大圣世尊,能以大慈、大悲无漏平等之心,施方便善巧,将秘而不宣密而不露之殊胜陀罗尼妙法,加持守护国界,使诸众生安稳修行。

  乙二 启问

  ‘惟愿世尊哀愍众生,宣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令诸有情未发心者云何发心?已发心者云何修行?复何因缘于大乘心得不退转’?

  此是位居补处的弥勒菩萨,向佛启问,而请佛哀愍众生宣说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世尊在佛果功德上,成就与一切众生同体之大悲愿力,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于一切众生无不哀愍。因之佛从哀愍众生之心中,应慈氏菩萨之要求而说此法。哀愍,是大悲心。佛教中所谓慈悲,与平常人所讲的仁爱或博爱不同,盖仁爱、博爱,仅慈心而已,没有悲心的作用。慈心、即所谓利乐人民,如慈母爱子心然;从爱子女心而推广爱人民、爱国家而成仁爱;再推广而泛爱世间一切诸物,而成为博爱。儒家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亲亲仁民而爱物,这可以说是仁爱与博爱。但是这种爱尚是对于有善与美的事物上面才易生起爱力或施与,若遇著可恼的或无用的,则不易起爱的作用;且可反激动一种厌恶的心念出来。所以,仁爱与博爱是有对的,有差别的。佛法中所讲的悲心是平等的。此悲心、是大乘法的根本。因为同体大悲哀愍一切众生故,无论可恶的或不可恶的,都要救度他;尤其是对于可恶的恶人,格外的深切施救。所以、一切平等;一切平等故,利乐一切众生无所不用其极。在佛法根本上讲,一切诸佛菩萨,以所成就的功德智慧来观察一切众生,不但堕落在三涂者是痛苦得很,即号称最快乐的人间天上亦在三苦八苦之中。我佛见之,如慈母见儿子在苦难之中,去救拔他们,使他们离苦得乐。这是大慈大悲的作用。所以经云‘大悲心为根本’。盖以大圆镜智,观一切法无有差别,一切法均在大圆镜智之中,实相无相了不可得;而世尊本此,现身世间为众生说法。由本因地中大悲愿力所成就而说,此无上遍正觉教的佛陀,此云觉者,自觉而后能觉悟众生,不是平常的人物可伦比。如有学问的人,称为学者一样。

  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所成就的法。在座诸君,或有信仰佛教者,或已皈依三宝者,对佛应该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佛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法,以福德智慧庄严十方国土成就一切众生的,决不可与一般宗教的神同等看待。世上有很多宗教,信奉著一神或多神,以为神是世界的创造者,有主宰万物的威权,能管理世界上一切的一切;但是佛教的经典,决没有像这样荒唐的怪论。盖世界一切的一切,是因缘和合而生成,从因至果,事理秩然,若有如是因则有如是果,无创造世界者,亦无主宰万物者。所以佛教一切经论,都否认有创造主宰的神。须知佛是觉者,于一切诸法无不圆明觉知,无错乱、无颠倒、生死苦报、妄业、烦恼无不解脱;又了知诸法实相、真如理性,于一切法得大自在!所以善能成就最胜的佛果,开示自心之觉悟,令诸有情皆悟入于佛之知见。我佛既不是创造主宰,亦不是作威权的鬼神或天神。这些诸天鬼神等,还在六道之中;虽在天神,还是欲界五趣杂居地的一员。他们与出三界的罗汉比较,相差很远;大乘初地菩萨,又超过罗汉之上;佛更超越菩萨之上。由此观之,三界内的诸天鬼神不必说,三界外的罗汉,对于佛陀亦望尘莫及。即大乘等觉菩萨,若弥勒、观音等,与佛还有阶级之不同。由等觉而入妙觉,达究竟位才成法界身,普利含识。普通人每妄想生天成神,不知天神还在烦恼的生死流转之中。我们对于天神,虽应有相当的恭敬,但他们究竟还不能作我们的依止者。能从这种种方面分析清楚了,再从正面来看超出三圣六凡之上的无上遍正觉者──佛,他是能觉悟法界诸法、宇宙万有的真理,以此觉悟之诸法而开导众生。依此精进修行的,即是三乘圣僧。此为佛教正信的皈依三宝。弥勒菩萨所以请佛说法,使从凡夫位经三乘贤圣位而转证入佛果位的本意,在此。

  梵语萨埵,此云有情。有情即有情感作用的动物;若诸草木土石等是无情的,没有情爱的表示。照通常讲,有情就是有喜、怒、哀、乐等情感的。但此犹未足以定有情的界说,以在欲界有男女、财产等,故可有喜、怒、哀、乐等七情的作用;到色界、无色界就没有了。色界还有色身,还可以说有情的潜势力存在,无色界既无色根,亦无相对的色尘,这时的情爱惟是第七识的“我爱执”,念念不断而已。那怕到了非非想天,我爱未断,贪、嗔、痴,还是一样地可再生起作用。第八识、本不能执以为我,而硬当作我看,以为可爱,这全因七识的错误观念。以执第八识为我,爱著的心有了侧重点,便有了中心与边际,则即落分段生死流转无穷,而变化亦无尽,苦不堪言──此为三界众生之通病。至阿罗汉、辟支佛,以证得我空超出三界,故不包括在有情内了。大乘菩萨呢,在未成佛之前,他的业报还为三界有情所摄。不过菩萨已有菩提心为因,故云觉有情。这就浅近而言,若依瑜伽有六十二有情,佛亦包括在内。在这里要特别注意!有情者、就是有心、含识、含灵之谓,为知觉、性情、等总体,此应以第八识为有情体,佛转八识成四智,与菩提相应的庵摩罗识,总持清净功德,而生起回入三界教化众生的作用,故名“无上觉有情”。

  怎样发菩提心?信佛的人,如决定要发正确的、真实的菩提心,必须有三种的层次:1.向上好善而求胜进的心:在我们的人世间,有很多人但以做人为满足,再也想不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有所谓超人的生活,进求比较在人世间更善与美的思想与事业之成功;如果没有这种超人间而求进步的志趣,则菩提心是不易发起的。所以,往往有聪敏的人,能够利用他的智慧,发起乐善好施、向上胜进之心,自然享受超人生活。否则、人格还不保,要堕落三涂去呢!能够向上好善,求比人世间更进一步,自然得保人格而进到天乘以上去。2.了知三界是苦而求出离: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此三界为众生共业所感,亦共同忍气吞声的甘心受著这三界一切苦。假若我们不愿意做地狱里的众生,亦不愿做人世间的落伍者,耍快怏地修习四念处观。所以,修佛法的人,要厌恶这个如火宅的三界而求出离。凡有向上心,于佛出世法有真正智慧的人,视三界皆是五阴和合而成,生灭无常随业流转,无论善与不善都是有漏且苦的。也许有时快乐吧,但不是永久的。所以三界依正诸法,不能超出苦字范围,值不得我们贪恋!3.要具足大悲心:虽有上二心,尚不足发起大乘菩提之心,更要有大悲以为基础。大悲心,可即从仁爱、博爱而扩充。大悲心是要救拔遍于法界一切众生的。因为我与一切众生本是一体,我即众生,离了众生就没有我了。所以我应赶快的修学一切法门得大解脱,好救济如我一样沉没苦海的众生,使他们速断烦恼。我们自身若不能大解脱,自救尚且不能,那里还能说到救人?所以一定要先修习一切法门,求证无上菩提。我们要以大众的苦乐为苦乐,众生的苦乐比我个人还要关切,这才能发菩提心。

  已发了苦提心,又怎样去修行呢?如果要去度众生与断众生的烦恼,没有真实的修行,唱高调骗人是不对的。大乘菩萨所修的行,即是六度。此六度有福德与智慧:如布施、持戒、忍辱,即是福行;般若、即是慧行;精进是通策福慧:禅定是总集福慧,故称禅定是福慧的功德。若福慧两足,则万德自然圆满。然而发心修大乘行者,古往今来,修行者多成就者少。如要想成佛,一定先要使所发的菩提心永不退转!但这须有良好的环境;如发愿往生西方,修三密加持,目的皆在求不退转。修行大乘菩萨行,不是容易的事,第一先要先行种种布施。兹姑就财施而言,亦有多种:一、内财施,即牺牲头目脑髓是。( 如舍利弗昔行菩萨行时,有人要眼睛,他取下右眼,这人说要左眼,他就取下左眼,这人又说他的眼坏了没有用处,把眼抛弃地下;他觉得菩萨行难行,乃不行菩萨道自愿退做罗汉)。二、外财施,即牺牲家中一切财产是;但是施之不当或反至使他人受罪过、受痛苦。三、内外财施,即牺牲妻子儿女等是。总之,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才可修大乘行而不退转。

  上面所说,总括之如下:种向上之心,能成就人中圣贤及天等胜进之果;种出世之心,能成就出世三乘罗汉等果;种大悲心,乃能成就无上菩提佛果。从此经全部文义研究起来,此第三品是讲云何发心;第四品正明以何因缘于大乘心得不退转;而第五品起是明修行的行。

  甲二 受请正说

  乙一 标发五心

  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应当先发五种胜心。云何为五?一者、于诸有情普发平等大慈悲心。二者、于一切种智心不退转。三者、于诸有情起亲友想,于险难中誓当救护。四者、常于有情起负债想。五者、恒怀惭愧,何时偿毕?能发如是五种心者,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薄伽梵即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是具足善根而能发大乘心的男女们。大乘行、是为的普济众生,以普为法界有情谋利益为前提。佛告诉弥勒菩萨:如果有人发广大心,要把世间众生度到涅槃去,应该先发五种胜心。

  大乘,如大火车一样,此火车为运输一切之用;大乘法使一切众生了知三界是苦而求出离,同度生死苦海,同登觉岸,证大涅槃,得大自在。涅槃,亦云泥洹──灭的意思;灭即灭度,灭烦恼、度生死,能用智慧之火烧尽烦恼之薪,此为三乘之共法。若大乘者,即是圆满寂灭之义。一切功德无不圆满,一切惑业断灭无余。然涅槃有有余涅槃、无余涅槃等,生死业因虽灭而业报尚未断,为有余,连业报亦舍离了,为无余,此为罗汉、辟支所证的。大乘则以非苦依在而说为有余,苦依尽说为无余。又真如为本性涅槃,大悲般若为无住涅槃。

  云何五种胜心?第一、以大慈大悲为根本,要普遍救济。第二、佛所成就的一切种智,对于诸法若事、若理、若相、若果....无不了知。所以学佛的,要求得此一切种智,此即菩提心之正体。第三、要把一切众生当作父母看,要立大誓愿度脱他们的一切痛苦。第四我生生世世曾在六道中流转生死,一切众生皆与我有恩德,一切衣食具都曾仰仗他们的供给;我若不报众生恩,好像欠了人家的债务一样,一定要算还清楚。第五、知果我于众生不能报恩,老实说,就是不能还众生债,免不得生生世世受累。前二种心,即是说明发菩提心的正义;后三种,是怕中途有什么变化而谨防失菩提心。有了此种为根本而去修大乘行,决定证得无上佛果无疑。乙二 广明五心丙一 喻说丁一 喻初二心

  复次、慈氏菩萨摩诃萨!云何于大乘中一心修行得不退转?如往昔时有一商人,聪慧明达,常行仁孝,恒见父母宗亲贫苦,常怀忧恼逼切身心,以何方便而能给济?作是思维:“无过入海采如意宝而供给之,得离贫苦”。以是因缘,发勇猛心,不惜躯命,从家而出,种种方便求觅资粮,及诸善伴船及船师。

  现在,再详细的说明五种胜心。在这里,先以比喻的方式来说明初二心:一、大慈悲心,二、求佛种智不退转心。如果发了菩提心而修大乘菩萨行的大菩萨,应以何方法使菩提心不退转呢?再以何种方法去修行而能够证得佛果菩提呢?初发心的人,初起菩萨愿之外凡的凡夫,要想成佛的话,要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位而入菩萨地,再加功用修行才有成佛的期望。现在注重的是要怎样地去修才不退转,即在十信位中之第六信不退。

  十信菩萨心之修行成功,亦非易事,起信论谓要经过一万大劫的修练,亦以修六度为成功之母,方能到第六信的信心坚固不退。又如起信论说,以五门修成信心。此大乘信心的成就,第一要确实信有诸法实相之真理,无是非、颠倒、错乱之境界。第二、要确信有能证得诸法实相之无上大觉。此由智慧的功能而成就,故学佛之人,先求智慧而后可破无明烦恼。第三、要信仰十方诸佛皆从凡夫而成就无上遍正觉,一切众生个个皆可圆成佛果,故自身亦决可成佛。若能如此信得透澈,则能成就大乘信心。所以修学大乘佛法的人,要具足三种信心乃能生起大乘之心。如参禅的人,要大澈大悟乃成信心。禅宗三祖信心铭,即此信心的成立。永明寿禅师也说:若是有了信心,便登了祖位。所以依此信心,作为趣向无上菩提的基本条件。我们学佛人,要到行解相应方才成就信心。若对于一切语言文字虽能分别了知,如没有此信心和精进心仍无利益。总之、十信心圆满之后,转入十住之初发心住位,这是修行三大阿僧祇劫之初入阿僧祇劫。在此处,能够正确的了解人生世间一切法毕竟是空,如金刚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已,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乃发起真正坚固大菩提心也。

  这里所谓不退,可分五种:第一、信不退,如十信位之第六位,此后再不退大乘正信之心而生邪见。第二、发心不退,为初住位。第三、行不退,为十住位之第七位,以后再也不退入二乘行里去。四、证不退,初地以上的菩萨,因为证得法空真如,更无退失。五、念不退,到了第八地以上,不假功用念念流入萨般若海,更无退转。

  经中所讲的商人,是有智慧观有慈悲心的人,不是重利盘剥的商人可比。他能够明达事理,知恩报恩,故用以喻菩萨。视六道众生如父母,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众生有痛苦,在没有办法之中而想出一种办法去救济他;自己虽有痛苦,众生得大安乐,如同他得了安乐一样。所以修大乘的菩萨,常怀忧悲苦恼,如我们为人家谋一件事情,如果没有成功,一天到晚行住坐卧总不安,这就是大悲心作用。但是、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谋事成功呢?这就要用到佛经所说的“善巧方便”了。善巧方便,就是世俗常说的权宜之法。如我人处世做事,有一定的宗旨,根据所计划的方向去做;可是,有时在事实上不能直达目的,只好暂且权宜地用别种巧妙的方式行之。但此中所谓方便,是指未做之先应有的预备功作。所谓“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日经所谓“方便为究竟”,亦是此意。但须以“大悲心为因”──若没有大悲心生起,怎么会去普济众生?换言之、有了大悲心要救度众生的痛苦,菩提心就不期而然的涌上心头。

  这位商人,这样的思想:亲属既有痛苦,我只好不避艰险远出家门,入大海中去采如意宝归来救济他们吧!因为其他劳力工作所得来的代价,都不能使亲属永远离苦得乐,必用此“一劳永逸”的方法,才能彻底解决这人生痛苦的问题。因为世间上的财物是有限量的,并且是靠不住的,决不能够一得永得,成就一切。商人经过这样再四的思维,所以决计入于大海采如意宝去了。

  海喻菩萨行,如普贤菩萨的行愿海。六度万行,这是一一菩萨的过往之海。如意宝,喻一切种智。如意宝的意义,是求什么得什么,无求不获,可以满足你的一切欲望。然而如意宝,以大悲心去求,为大众利益去求,方可获得。若是自利,如声闻、辟支佛一样的,恐不需求此也。所以菩萨发心从家而出,不以人间七情色欲为满足,一心希求向上一著,由超人而到于上上胜进诸地。

  资粮、如我人出门远游,应该先要预备饮食以防饥渴。善伴、就是善知识,或是与菩提心相应的善心所。法空所显真如,是船。以通达法空真如之慧解,领导一切善心所去求一切种智,这就是船师。故学佛之人,固然自身要发胜解及精进勇猛之心,若没有善知识为领导者或善友来提携你,要想证佛果的地位,恐怕还不是容易事!所以有了这二种心,还要先知道诸多阻碍,有很多困难,再想一种善巧的法门,打破这个阻碍的难关。

  丁二 喻后三心

  戊一 出其障难

  于其中路,遇一异人从海而还,乃问此人:“如是忽遽,欲何所之”?商人具答如上因缘,为救贫穷,今欲入海求如意宝以相资给。彼异人言:“我昔离家亦复如是,为济亲族贫穷诸苦;既发家已,路经旷野,度大砂碛绝无水草,多有野象、虎、豹、豺、狼、毒蛇、狮子,或遇劫贼、大山、大河、饥渴、寒热惊惧怖畏种种危难。与彼船师方至大海,又遇大风、大鱼、恶龙、雷电、雹雨,鼓浪洄澓,多有留难,不可具说。虽受如是种种诸苦,尚不能获如意宝珠;但得资身,粗自供足,犹未能济贫乏之亲。今劝仁者勿强艰苦,徒自疲劳!吾欲与仁别为经理,所以者何?然彼大海有种种难,黑风、黑山、药叉、罗刹、摩竭、蛟龙,众难非一,但曾闻有如意珠名,往者千万获无一二。以是因缘,劝于仁者宜速回还。

  修大乘菩萨行的初发心菩萨,在还没有证入初地菩萨之前,在资粮、加行位,风电也似的向前途奔走,不幸的遇著恶魔来了。此中的异人,即喻魔王。他问商人──行菩萨道者:你仆仆道上,为的是什么?商人告以欲入海求如意珠的事,他说了许多骗人的话,言在路上经过了许多的旷野和沙漠之地,既无人烟栖止,亦无饮食饱腹,而且还遇著许多要食人的恶兽;到了大海中,被水浪的漩涡,几乎沉没到大海里去,什么宝也没有采得,也没有看见,白吃辛苦,饱受惊吓,命没送掉已经是侥幸得很。我是过来之人,请你听我忠实的劝告,可以做点别种小生意回家去,不要想发大财吧!魔王也有很大的功德力,很大的神通力,在维摩经里讲:不思议菩萨常现作魔王以逼迫众生,试验他的能力。此经文所说,或许是真怀邪恶心起颠倒想的魔王。楞严经说有五十种阴魔,最后二种,是定性声闻──罗汉──定性辟支。第四十八种,即在欲界他化自在天的魔王,曾修大福德与禅定,能阻碍菩萨行大乘行;要人退大趣小求二乘涅槃,或以求现身之五欲快乐为满足。现在人只要享受现前物质文明,不管将来的毕竟何如,胡涂的度过此生不自爱惜,便是魔王、魔子、魔孙。

  如意珠,是大鹏金翅鸟的心。它以大海中的龙类为食料,死的时候展飞高空把身化灭,但心不死,下至金刚际七下七上,龙王取得此心,即成为如意珠。

  戊二 正喻三心

  尔时、商主闻是语已,倍复增进,发三胜心入海不退。云何为三?一者、父母兄弟宗亲贫苦若斯,如何空归不相救济?二者、我之亲属,昔时富有惠我衣食怜愍于我,今者贫穷命不全济,如何放舍而欲退还?三者、我在家时处理家务,策役驱使大小童仆种种呵责,如何贫苦不相赈恤令彼欢喜,而欲却还。以是因缘,念酬恩德,发大勇猛决定前进,要当入海求如意宝,得已还家济于亲属,恣其所用永离艰穷。上面已略把阻碍的事情标述过了。这里更要生起增进之心,以求获无上妙果的成功,只可前进不可后退。只要给大众有利益,虽赴汤蹈火,牺牲了生命亦不畏惜!这可以三种胜进之心为勉励:一、对于父母,二、对于亲属,三、对于童仆,都要起孝养恭敬之心,以及爱护之心、报恩之心,因他们于我有大恩德。做人要知恩报恩,知恩报恩是做人的基本。有了这知恩报恩之心鞭策我们,自能努力向前,百折不回,为一切众生求无上觉。

  丙二 法合

  丁一 合初二心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发菩提心,观于十方六趣、四生皆是我之宿世父母,怜愍我故造诸恶业,堕于地狱、饿鬼、畜生,受诸苦恼。以是因缘而自思惟:以何方便济斯苦难?作是念已。唯有入于六波罗密多大法海中求佛种智,拯济有情生死之苦。如是思已,发大勇猛无退屈心,精进勤求无有懈倦,种种方便求觅资粮,菩提善伴、法及法师。

  本段文义,正合前面所讲的五种胜心中的一者、于诸有情普发平等大慈悲心,及二者、于一切种智心不退转。梵语摩诃,此云大。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之谓。大有三种意义:一、形量比较义,如须弥为大芥子为小,人比蚁大蚁比人小等。二、数目比较义,如多数为大,单位为小。三、性情比较义,如品性高尚为大,品性卑劣为小,即通常所谓品性佳者为大人,品性不良者为小人之类。此修菩萨行者,亦复如是,应勤精进修多功德,修菩萨行。实在、要到十住十行等的菩萨,方能具足此三种意义。此中菩萨摩诃萨,正合前文中的商主。

  菩萨发菩提心,要依于大悲饶益有情而起的上求菩提心,乃谓之菩提心。菩萨的菩提心,要观于十方六趣四生皆是我之父母:普通社会上有许多人,由仁慈之心而爱护六亲眷属,推而广之为乡党、为地方、为国家、乃至全世界。这样的心,只算是维持人类的仁慈之心,还比不上菩萨的大悲菩提心。因为菩萨的菩提心是无限量的,须依此世界为中心,推及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等十方,不仅限此一小千、中千、大千世界而已。普通以为只有上天下地至于边际即谓之世界,现今科学进步,证实无量星球即为无量世界:不知未经科学家发见的世界还多得很,如佛经上所说的无量无数恒河沙世界,更远过科学家所推想。

  再看菩萨所缘的有情如何?“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趣,就其受生而言,有“胎”、“卵”、“湿”、“化”等四生。此皆我之宿世父母,既曾作过我们的父母,我们作人子的竟可忘恩不报么!从金刚地以至有顶,于其中间为人道所居的,谓之人趣;以上还有天及阿修罗。天、即平常所说的天人,内分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阿修罗、也是生于天中的,虽有天福而无天德,为诸天人所摈出天界,故谓之阿修罗──非天。若约善恶业而说:修上品十善者生天道,修中品十善者生人道,修下品十善者生阿修罗道:三种总名曰三善道。还有作上品十恶者堕地狱道,作中品十恶者堕饿鬼道,作下品十恶者堕畜生道:此三种总名曰三恶道。合为六趣,又名六道。亦有别为五趣的,将阿修罗之有福德者摄于天趣,无福德者摄于鬼趣。楞严经上开为七趣,别加仙趣,此以仙人别有不同的生理,别立一趣。然此应归人趣所摄,而以说六趣为当。地狱,梵语泥黎,即苦世界的意思。如经所说的八寒、八热等地狱。现在的南北极即似八寒,赤道即似八热,此种寒极热极地方的动物,即是地狱世界的一部分。在通常理想上,冰中火中决无有生命的有情,然由事实证明,极寒极热的冰中火中确有无数的有情,这是业报差别的缘故。普通人往往误会人死为鬼,故解释鬼字的意义曰“鬼者归也”,这是错解了的。其实六道有情在生死流转中,都是随业受报、随报转生的。故人死后有生天界者,有还生人趣者,或转生地狱、饿鬼、畜生道者,皆因其善恶业以为标准而定其生何趣也。不过饿鬼多有向人间世求食之事,所以世人容易误认人死为鬼。吾人于此宜先打破以为人身中的灵魂,离开了躯体即成为鬼之观念。畜生、有威福与无威福两种。畜生、又名傍生,以傍行或傍形而生故。有威福者如龙象之类,无威福者如蚁虫之类。以上六道有情,凡是吾人未了脱生死一天,还免不掉随业受生。

  “四生”者:一、胎生,人类属之。二、卵生,鸟类属之。三、湿生,感受湿气而生者均谓之湿生,蜒蚰之类属之。四、化生,有二:从无而有的若天人等,转易变化的如蚊蝇等。化生在六道中均有之,兹不赘述。

  十方六趣四生皆是我之父母者,我是此菩萨的代名词。皆是我之父母,并非推想的,我人从无始生死以来受生无量,所经过的父母亦无量,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也就是这种意思。由此而论,我与一切有情展转互为父母、兄弟、夫妇、朋友,返观今日之但唤人类中同种族者曰同胞,其窄狭为何如哉!为什么要观一切有情皆是我父母呢?因为父母爱子之心最切,譬如为父者对家庭之负担至重,对于子女有教养之责任,为母者对于子女哺乳怀抱抚育训诲,更不胜辛苦了。以父母怀念我故造诸恶业,现在他们堕于地狱饿鬼之中受诸苦恼,以是因缘而自思维,以何方便济斯苦难?作是念已,发起大悲心来。最好的方便,唯有入六波罗密大法海中求佛种智。六波罗密已如前说。海,是深广义,言六度行之大法如海样的深广;菩萨要在此深广之大法海中而求一切种智。法华经上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即此中的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又名一切智智,就是成就无上正遍觉之智。要得此智后,乃真能拯济有情生死之苦。菩萨如是思已,马上就要发大勇猛,没有丝毫的退屈心,并且还要精进勤求无有懈倦,以种种方便求觅资粮。资粮、即是福慧二种资粮,如远行客必先预备川资一般。最要紧的,还要觅得德相具足的菩提善伴;菩提善伴、就是修菩萨行的人,要与菩提心心心相应的,才谓之善伴。不但要觅菩提善伴,而且还要有“法及法师”。法、不外证法教法;法师、即是要依证教法而住持者,谓之法师。

  丁二 合后三心

  戊一 合出其障难

  行至中途,遇一魔王、领诸眷属,或现天身、或现人身、婆罗门身、或作商主、苾刍、苾刍尼身,或余种种异类之身。而彼魔王问菩萨言:“汝今匆忙,欲诣何所”?菩萨答言:“我为一切苦恼众生,今欲入于六度大海求佛种智如意宝珠,以救一切贫乏众生”。魔王复云:“我初发心亦复如是,为度一切苦恼众生出生死家,度大流转旷野砂碛,备受饥渴、盗贼、恐怖,众难非一,方至六度大法海中。或遇乞头,或逢乞眼、耳、鼻、舌、身、手、足、肢节、心、肺、肠胃、肝、胆、脾、肾、国、城、妻、子、奴婢、仆使、如是种种随乞而施,不生悭吝,勤求智宝。经无量劫,生死流转在于苦海,虽受种种诸苦难事,犹不能获无上菩提,而但回求阿罗汉果,出离三界寂灭涅槃。我今劝汝勿强劳苦,应自修持,吾欲与汝共阶此果。所以者何?我念三涂常受饥苦,心思吞啖,仰面向空,谁来入口充我一饱?种种苦难逼切身心,人命无常过于山水,善知识者难遭难遇,若不信受后悔何追?生死海中流转不定,心如水月何有实耶!恶知识者易见易逢,恒乐劝人行菩萨道,舍财舍命望趣菩提。况诸佛出兴,时乃一现,求者千万,得无一二,以是劝仁不须劳苦,应求解脱自取涅槃。又三无数劫受诸勤苦方能获得佛果菩提,此生、三生证阿罗汉,一种无学何用苦为?无智愚人心希佛果,备历艰苦经无量劫,尚未闻证阿罗汉果,何况能得无上菩提!譬如有人获一小鸟,更见有一咖噜啰王,即放手中已所执鸟,便前捕捉咖噜啰王,大者飞翔,小者复失,愚求佛果亦复如是。弃此求余,二果俱失。既知是已,愿早回心,于此生中必证罗汉。”

  此段文义,即合后三心中出其障难之文。修菩萨行人,既发大悲心拯济众生,不料行至中路──菩萨从初发心来至成佛之期于其中间叫做中路──偶然遇一魔王。梵语魔罗、此云害者,以其能害人之慧命,故对妨碍修行上说,乃谓之魔。魔有天魔、死魔、烦恼魔、五阴魔四种。一、天魔,住于他化自在天,喜扰害世间,名之为魔。二、菩萨本一心修菩萨行,忽遭身命断绝,使其不能继续修行,故谓之死魔。三、纵不遇天魔扰害,又无死魔降临,但偏偏因烦恼炽盛扰乱心神使之不易修行,故谓之烦恼魔。四、五阴魔,是由业报所感的五阴之身恒有老病等,妨碍他的修行,谓之五阴魔。

  魔王、亦有具大威福的,所以他能领诸眷属,或现天身,或现人身、婆罗门身,或作商主、苾刍、苾刍尼身,或现种种异类之身。苾刍、苾刍尼,即比丘、比丘尼。尼、即女字的意思。梵语比丘、此云乞士,谓外乞食以资色身,内乞法以持慧命。总之,是随佛证教二法出家的人。

  魔王领诸眷属现种种身,欲何所作呢?不外扰害诸修行人,使其不能勤修六度而证佛果。所以魔王以扰害心而问菩萨:汝今匆忙欲诣何所?匆忙,是菩萨精进的心。何所,是问菩萨所要到的地方。菩萨答言:我为一切苦恼众生,今欲入于六度大海求佛种智如意宝珠,以救一切贫乏众生。菩萨由大悲心为增上发起精进勇猛之心,而行六度广大难行苦行期求佛之一切种智。因为得了佛的一切种智,即如如意宝珠,权巧方便,始能满足福智以救一切贫乏众生。

  魔王复云:我从最初亦如你这样发菩提心,为度一切众生出生死家,经过几多生死流转旷野砂碛之处,以及备受饥渴盗贼等种种恐怖,种种厄难,方能稍行菩萨六度之行。但这种行是困难极了,不行则已,一行即有或乞头的,或乞眼、耳、鼻、舌、身乃至手、足、肢节、心、肺、肠、胃、肝、胆、脾、肾等内身之生命的,更有乞求外物如国、城的,或有乞求眷属如妻子或奴婢、仆使的,如是种种随乞而施。菩萨不但施之而已,并且还要不生丝毫悭吝之心,一心勤求智宝──即如来一切智之宝,更要经历无量劫生死流转。虽在苦海中受种种诸苦难事,犹不能即获无上菩提。我想无上菩提既然如此难得,不如但回求阿罗汉果,出离三界寂灭涅槃,比较容易。我劝汝勿强劳苦,但求自己修持,吾将同汝一同修学共阶此果,不是很好吗?所以者何?因为我念因业报所感的三途果报,除常受饥苦,心思吞啖,仰面向空,谁来入口充我一饱?种种苦难逼切身心之外,别无所有。仰面向空,是形容饿鬼可怜的情状。修行的人当知道人命无常如白驹过隙,四十二章经上说:‘人命在呼吸间’,人生不过数十寒暑,我们的死缘是无定的,或因内身四大分散而绝命,或因虎狼、狮子、被人暗害等──有情方面的无常;或因房屋倒塌,车碾、雷击等──无情方面的无常。不但死缘无定,而且时间更无定准,今日死、明日死是不能预知的。所以无常观,便是一个击破生死关的大铁椎,修行人最为要紧。了知人命无常之后,常思善知识者是难遭难遇的,此时若不信受,后悔何追?应当知道生死海中流转不定,心如水月何有实耶!何不赶此机会随我修学。同时更应知道恶知识易见易逢,恒乐劝人行菩萨道,舍财舍命望趣菩提。尔看行菩萨道甚不容易,何况诸佛出兴时乃一现,求者千万得无二三?所以、我今奉劝仁者,不须劳苦,应求解脱,自取涅槃,不是万无一失吗。行菩萨道,又要三无数劫──即三阿僧祇之译语──,在此三大劫中受诸勤苦,方能获得佛果菩提,不如劝尔在此最短期间的此生、三生,证阿罗汉。一般是无学果,何用苦为!在此即能取证阿罗汉果者,名曰此生,倘是初发二乘心人,要经三生乃能证阿罗汉。至证阿罗汉时即名无学,在我看来,只是无智愚人,他们的心才会希求佛果。从来有许多人修菩萨道的,备历艰苦,经无量劫尚未闻证阿汉罗果,何况能得无上菩提?你不相信,我再打个比喻譬如有人获一小鸟,更见有一迦噜啰王,即放手中已所执鸟,前去捕捉迦噜啰王。大者飞翔,小者复失,愚求佛果亦复如是。忘此求余,二者俱失,岂不可惜吗──( 迦噜啰王此云金鸟或妙翅鸟) ?我将这种求佛菩提不易的道理说出来,你既然明白了,愿早早回心,于此生中必证罗汉,请你无疑的同我修学吧!这是魔王自称为善知识,以种种巧妙言词来阻扰菩萨的菩萨行。可见我们行菩萨道的人有多少困难。大家要知道,我们不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就永远不会成佛,所以任受何种艰苦均不足畏,要艰难的干去!常言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实魔正是来成就我们,速速成佛的良伴,如提婆达多之于释迦牟尼一样。只要菩提心行不退,便决定成佛。

  戊二 合正喻后心

  尔时、菩萨闻是语已转增勇猛,发三种心。云何为三?一者、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生死已来皆我所亲,或为朋友,现受苦恼未得免离,如何退还?二者、一切众生从无始已来给我衣食,怜愍我深,今受轮回苦难非一,云何未报乃生退心?三者、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皆我眷属,策役驱使转相呵责,未曾少分酬报彼恩,以是因缘不应退屈,更增勇猛求证菩提。若证菩提一切智宝,用济生死苦难众生,是名菩萨摩诃萨于大乘中一心修行得不退转。

  若无大悲精进之心,不能发起菩提心而成为菩萨。既发起大心,若缺思维善巧的方便,必退失菩提大心。所以有后三心之方便,策发其精进勇往也。第一种、见得从无始生死以来轮转三界六道一切众生,或为我父母,或为夫妇、姊妹、兄弟、子女、师长、朋友,见得彼等随业受报受种种极大苦恼未得免离,我今不救孰能救度!故应策发勇往。第二、彼诸众生皆曾对我怜愍恩深,我不救度让谁济之!故须勉励前进。三者、此皆是我之亲随眷属,供我策役驱使,听命呵责,未曾少分酬报其劳,如何可生退屈之心?有如是深切鞭策,自然更增勇猛精进,求大菩提证一切智,济度生死流转中之苦恼众生。因此,发起菩提心之大菩萨,修行得不退转也。然应知众生确是无始,不是另外有一主宰之神为肇造之始,亦非断灭此身心即为终了;亦非现时科学家执为由原子、电子之极微而生起,亦非时、方、虚空等之所生;要了知无量无边有情识之众生,皆由因绿会合而生起。缘生性空,依性空说故云本来不生不灭;若依缘生说,则本来生灭相续无始,非从不生灭起生灭再归于不生灭。此为学佛之人不可不了知深省者。

  丁三 结成五心

  复次、慈氏!当知即是菩萨摩诃萨修大乘行,发五种心。此五心中,一者、于诸有情起大悲心;二者、为诸有情求一切智,心无退转;此二心者、于大乘法精进修行。三者、一切有情皆我亲友;四者、一切有情于我有恩,未有毫厘用相酬报;五者、一切有情皆我眷属,我曾于彼起不善业种种诃骂非理责罚,深心惭愧,何时偿毕!此之三心,令诸菩萨勇猛不退,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对慈氏菩萨说明以上发心策进之理。然后结成五心,以明不可缺一,致失方便而退菩萨之心。发起济度之心,先缜密观察:于诸有情边起亲友想,酬劳报德想,负债想,精进勇猛勤行修习,乃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佛果也。希望诸君听了此品之后,皆去学习发菩提心,而从舍己为人之心,修养培 大悲以为入手工夫。并常将此经文读诵受持,细心观察,精义入神,则菩萨心行从此生起。如是,则听此经毕即为行此经始,展转流传尽未来际无有穷尽矣!( 性定记)”(《太虚大师全书》精第4册,p.60 ~ p.107)

----------------------------------------------------------------------------------------------------------------

更多太虚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