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学诚法师: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8日
来源:   作者:学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学诚法师: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同学:

  诸位来到寺庙学佛法、当义工,积聚福德智慧的资粮,成为师法友和合增上团队当中的一员,我们如何能够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和合增上团队当中的一员?要怎样才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团体当中一员的意义?就个人来讲,我们每个人有一具身体,自己把这具血肉之躯的身体当成是自己,就会百般爱护、种种照顾。冷的时候穿衣服,饿的时候要吃饭,身体脏的时候要洗澡,每天要洗脸、刷牙等等,一天当中要花很长的时间照顾自己的身体。如果自己能够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家庭当中的一员,很重要的一员,比如说,你是一个家庭里面的家长,那么你就会千方百计去工作,去赚钱来养家,照顾家庭里面的每一个人,甚至自己所居住的房子,家里人的生活条件、用品用具,都会很用心去照料。 如果自己能够感受到是单位中的一员,那么你在哪一个单位里头工作,都会很认真负责,天天为自己的单位着想,不断去发展各方面的业务。

  为什么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家庭、单位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发心?都根源于人的思想的认知。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些方面对自己来讲是很重要的,才会去尽心尽力,才会去想各种办法。学佛法也是一样,你只有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师法友合和增上团体当中的一员,接下去才会考虑如何来扮演自己的角色,如何在这些同行道友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自己如何为团体的发展出力、发心。

  佛法的团体顾名思义,是为了学习佛法,要落实佛法的理念。佛法的理念就是要引导众生究竟离苦得乐、圆满佛果。佛教告诉我们,人的生命和其他的人是息息相关的,同一切众生紧密相连,自他不二。也就是真正能够把所有的人类、一切的众生当成自己要去关心、照顾、利益的对象,我们的心就是没有分别的心,我们的心就没有界限,能够以一颗平等的心、包容的心、清净的心去对待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去对待自己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特别是我们以一颗清净的发心去面对、接受一切人、事、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那么我们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就会直接、间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我们的行为就会越来越有价值,我们的宗旨目标就会越来越明确。假如一个人仅仅认为这个身体才是我,自己家里面弟兄姐妹、父母以及单位里面的同事同仁都无足轻重,或者说这些人都是自己不相干的人,甚至都是自己的对立面,那么我们就会有一种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心态。

  父母对我们来讲,是最有恩德的。我们如果想以一种对待自己、关心自己、爱护自己身体的心情和态度去对待父母、兄弟姐妹和与我们有关联的人,那就需要一步一步去学习,学习这种发心,学习如何来培养这样一种善良的心态,所以学习佛法就是培养善良,增长自己的善心。是从动机、意乐、发心上面去下手。

  我们每个人内心当中都有很多痛苦,这种痛苦是因为烦恼和贪欲引起的。因为我们有烦恼,所以我们对外在的人、事、物、客观环境,不能正确去认识和认知,我们总是很容易同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对立起来。

  我们一个人的一生,就好像在足球场上面踢一场球一样,我们不仅仅是足球场上的运动员 ,同时也是足球场上的教练员。什么意思呢?运动员也好、教练也好,都希望自己的球队能够把球踢好,取得冠军。但是真正进行比赛的时候,甲队也好,乙队也好,最后终归有一支是失败的。我们就很容易为自己认为要胜利的那支球队成功感到高兴,会为那一支球队失败感到沮丧。所以真正在看球的时候,无形当中,内心就不平静。总是希望哪一支队赢,哪一支队输,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期待。反过来另外一边的人也是如此,。总的来说人的内心都是不平静的。如果真正从体育的角度,从踢球的角度看,完全就是看他的技术、人的体能,输跟败都是一个结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们人生几十年,每天都在做事。做一件事情就犹如自己在看一场球赛、在踢一场足球一样,输和赢的时候,都要以无分别心、平等的心、清净的心去对待,不要为外在的、暂时的、内心的、不真实的、输跟赢、胜跟败、是跟非,来影响到自己的心态,困惑了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无明,越来越黑暗。不知不觉,我们内心所注重的就是一些不真实的境界,一些渺小的情景,缺乏更远大的目标、更大的抱负,缺乏更加冷静、客观的一种对事物认识的态度。这些都是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这样一些问题,自然而然我们对外在的境界,不论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与自己有关的、与自己没有关的,都会引发许许多多莫名其妙、无以言状的痛苦和纠纷。学习佛法,就是要培养对事物能够有一个很正确的认识的态度。我们看到踢球最后的结果,不管谁赢、不管谁输,都会高兴,都会欢喜。高兴跟欢喜,是自己内心里面的一种感受。我们就是要用这样一种高兴的心、平常的心、欢喜的心来面对接受世间上的一切一切,一切的人与事,一切的环境。

  我们一生不断在追求,有物质方面的追求,也有精神方面的追求。物质方面的追求,这样一个清单我们很容易开。在家里的时候,那些小朋友、小孩子,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就会说自己要买什么东西;或者父母,就会问小孩子,要买什么东西。小孩子就会告诉父母要买玩具、要买衣服等等。我们从小到大,从生到死,内心当中的清单都是物质方面的,我们很清楚需要什么东西。而精神领域的清单,我们内心所需要的精神资粮,不容易开得出来,很迷惑、很迷茫,搞不清楚需要什么东西、不要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到哪里去找?怎么样我们才能够找得到?怎么样才能够得到?不知道。而实际上,一个人的痛苦跟快乐,欢喜跟悲哀,都是人的一种情绪,人的一种心情,内心当中的感受。内心当中的感受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也是非常微妙、非常深奥的。比方我们觉得一个水果不干净,打过农药,我们就会用水去清洗,用刀把皮削掉。反过来说,我们如果不认为水果、食品、蔬菜很脏,如果知道这些都是很干净的,就不会去削皮。我们要去削皮的时候,已经对这个水果的不干净做了结论。实际上这个水果的皮究竟是干净还是不干净,吃下去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我们还是不清楚。有些皮可能很脏、不干净,吃下去有害,有些皮可能比里面的肉更有营养。 但我们会认为外面的皮不如里面的肉,这就是我们一般人对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的方法,不知不觉,就成了一种习惯。生活上的一种习惯,行为上的一种习惯,很不容易改,就影响到我们的一生。

  学习佛法,是要培养一种很好的学习、生活、工作、发心的习惯,要来修改学习、生活、工作、发心不好的习惯。反过来说,我们只有把不好的习惯慢慢去掉,好的习惯才能够一点一滴培养起来。这两种习惯,是一体的两面。坏习惯改不掉,好习惯就不容易培养起来。如果没有好习惯,我们的人生就不知何去何从、何作何为,就显示不出它的意义。一个人,如果仅仅是独善其身,不管别人、不顾别人、不理别人,心量就很小、心胸也很狭隘,他的人格自然也就有问题,不会圆满,智慧跟慈悲的力量也会很弱,生命的意义会很渺小,更不要说有什么终极的目标、有什么成佛的愿心。

  从一般世俗社会的标准来看,分析个人一些比较渺小、有局限性的认识,是很不容易接受的。比如说我们到寺庙里面来学佛,从北京城里坐车一两个小时过来,回去又要两个小时。我们在这里听听经、听听法、念念经,大家交流交流。不学佛法的人很难理解我们来到寺庙里的意义。不学佛法的人,他更希望周末不要出门,同家里人团聚、吃饭,或者大家一起去做一些什么事情。不学佛法的人不容易体会学习佛法的人的心情、发心,以及所作所为的一种意义,更不用说出家了。出家长年累月不跟家里人在一起,到寺庙里边来,跟很多原来不认识的人在一起。也就是原来大家是很不熟悉的人,到庙里边越来越熟悉,反而变成一家人。原来自己是一家人,反而不跟自己家人在一起,在一般的常理上面,是很费解的,也不容易接受。

  到寺庙里面,师法友和合增上的团队,因为佛法的摄受,彼此之间比自己的亲人还亲。为什么呢?大家见面都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内心没有障碍、没有什么疙瘩隔阂,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来到这里,发心清净、目标也很清楚,就是要修改自己的习气毛病,要很好地发心,培养好的习惯,因为大家都这么认识了,都来查找自己问题的,来克服和对治自己内心里边的问题,自然而然外在的一些行为就不会去计较、生活上面的差一点好一点就不会去计较。因为不会以物质条件的多跟少、优跟劣作为一个标准了,而是以内心当中的成就作为一个标准。这样一个标准就跟自己在家里面不一样。自己家里面一个标准就是你对父母,或者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好,总是要给他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用的,在物质上面着眼。一家人如何相处,也讲一些道理,但这些道理都是很简单的。在庙里我们所听到、所传播的道理是不一样的。反过来说,庙里面是更究竟、更圆满、更全面的。我们是以所有的人类、所有的众生为我们要面对的一个对象,并且这些众生都是平等的,冤亲平等。没有仇人,大家都是众生、都是佛弟子。都有习气毛病,都有问题、都有烦恼,都是在修行。

  建立这样的一些观念、一种佛法的知见,才容易做到 “兼济天下”,在过去讲“小善独善其身,大善兼济天下。”在无始生死轮回的链条上面来看,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这个链条当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段而已。也就是说,在家的父母兄弟姐妹的人伦关系仅仅是今生今世的。比如这世你的父母生了你,父母去世以后,也可能再投胎、再生到你家里面,可能就会变成你儿子的儿子,。我们在生死轮回过程当中,都曾经互为父母。所以《梵网经》里面讲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就是把所有的人都当成、看成自己的父母。如果我们从无始无终、无限生命来看待这个问题,来推演,这样的一个命题是能够成立的。

  从无限生命、无有穷尽的时空来认识自己的生命,和仅仅从一生一世来认识自己生命的,或者只是从眼前这样一个境界上来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得出来的结论和答案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从更长远、更宽广的境界来认识自己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大家到寺庙里边来,环境很好。这个山非常雄伟,晚上也能够常常看到月亮,早晨能够看到日出,傍晚能够看到彩霞,寺庙里面有古老的石桥、银杏树,也有这么多的法师在修行,在带动大家,还有好多好多的义工发心护持,所有这些都是非常殊胜的。我们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注意,全神贯注所接触的这些境界。如果我们不细心、不专心去看待、感受外在的这些境界,就不容易在内心当中产生作用。我们面对境界的时候,内心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内心的状态、起伏是有标准的,也是有境界的。外在的人、事、物、环境,有形有象的东西,也是有标准、有境界的。一个是外在的标准,一个是内心的标准。反过来说,只有内心的标准好了,内心的标准建立起来了,标准比较高,我们对外在的评判才不会有错误,才能够有个好的结果。如果内心里面没有标准,或者标准很低、很差、不规范,外在再好的东西我们都会认识不清楚。

  我们有些同参道友在庙里面住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在庙里住好像跟在家里面没有什么两样。实际上,这两个环境是大大不同。只是因为刚刚开始的时候,你很喜欢这个环境,到一定的时候,你不喜欢这个环境,内心当中喜欢的是原来世俗的那种环境,你在庙里的这样的一种心又开始在起作用,不知不觉你就会觉得这种环境不是我所要的,我要的还是原来那种环境,这个标准就模糊了错乱了。实际上,都是自己的内心在起伏、在变化,一种无明在起作用,所以学佛法修行用功,固然同时间有关系,但不等于说学得时间越长功夫就越好。为什么佛经里面常常告诉我们要不忘初心?最初的发心是最重要的,最初发心学佛法,那样的一颗心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把自己最初对佛法追求的那颗心一直保护下去,让它持续下去,并且还要让它增长广大,最初这颗心就是善良的心、出离心、菩提心。当我们认为外在的环境有问题的时候,当我们认为说修行不修行界限模糊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很多很多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反观自己,要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这些想法是怎么出来的?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学习佛法,不是为别人做主,是为自己做主。因为只有内心对善恶是非、烦恼菩提很清楚,其他的同行道友、居士们,我们尽量去关顾、去帮助、去启发,这也是一份发心跟责任。外在的人有问题,人有错,仅仅是人的一些行为在我们看来有错,在我们的标准看来有问题,在我们的观点看来不应该,实际上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不应该,是另外一回事。我们一天当中要面对、接触的人、事、物非常多,我们只有培养了能够很好地去忆念不同的人、事、物差别境界的时候,内心才能够保持如如不动,不动摇,不受外在的环境所影响和左右。

  内在戒定慧的功夫越来越充实的时候,反过来我们能够去影响外在。也就是说,外在的人如果有问题,就说明内在自己的戒定慧的力量不足以去影响别人,我们的功力还不够,所以不能去帮人,要这样去认识问题。那我们回到家里也是一样,不要总认为别人有问题。别人有问题我们有没有去帮助?有没有发过这种心?有没有具体的行为?在帮人、利人的过程中,方法得当不得当?等等。

  我们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根据佛法来修行来用功,来对治内在的无明状态,功夫才能够不断得到培养和增长。否则依然还是自己那种未学佛以前的动机跟心态,佛法就依然离自己很遥远。无明不等于什么都不知道,无明更重要的是充满了错误的见解、片面的见解、稀奇古怪的想法。这些错误的观念导致了生死轮回的根本。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不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不知道什么是因不知道什么是果,不知道什么是凡夫的世界,什么是圣者的世界,不知道什么是事、什么是理,就很成问题。因为不知道,不了知,内心当中完全没有境界跟标准。也就是善恶是非、因果等等都分辨不清楚了,那我们如何去种因?又如何去转凡成圣?

  我们要培养对善恶是非、因果观念的认识、标准已经很不容易了,能够对这些善恶是非真正在内心当中建立观念,有这种分辨的能力就需要学很长的时间才有可能做到。分清善恶是非之后,我们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面来讲,无明状态还表现在世间上所有一切无常的东西,我们很容易把它当成永恒的。世间上面很多痛苦的现象、不快乐的现象,我们都会把它当成是快乐的:很多不真实、虚假的东西,都会把它当成真实的。我们常常谈到的无常无我,我们会把它当成有常有我。反过来说,对生死流转,生死还灭,这样一些对生命本质有最大价值的命题,我们不清楚。要么是常见,要么是断见。常见反正认为人就这么一回事,生老病死,死了以后再成为人。实际上,今生做人,后生能不能再做人呢?未必。后世要再做人,跟你今生今世的行为有关。造了做人的业,后世才能做人。断见的人认为死了就没有了,死了就死了。常见断见的观念是深深在我们内心当中扎根,去左右人一生的行为。那我们只有通过对佛法教理的认识跟学习,知道怎么是成佛、怎么是寂灭、怎么是寂静、怎么是永恒,内心当中的观念建立起来,自然而然就会对世间虚假不实、有漏有为的东西有一个更好的更超越的更通达的认识,就不会被这些东西所左右所影响。所以学习佛法,就是要在内心当中,建立起佛法对世间种种问题的态度、观点。

  人的心心念念都是有生灭的,从小到大,从少到老,都在变化。人都是一个相续存在的假我。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我,明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相续存在,但是虚假的、不实在的。由此我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我见。今天的我会认为今天要怎样做,今天要怎样生活,今天要去哪里,今天要做些什么事情。每一个人常常都会在今天这样一个状态下,去考虑、去做那些自己今天所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我们都在变化,都是一种五蕴和合的假我,更何况,外在的境界,更是虚假的、不实在的。在这些方面,要常常去学习。这些方面,就是佛法的根本的立场、根本的观念。这些立场站得稳,这些观念、知见真正建立起来以后,我们对佛法才能够谈得到正确的认识。

  因为佛法是以人为中心,以有情为中心,以一切众生为中心,它的着眼点是在众生。在人,在人心,在众生心,是从众生的心理上面去做功夫,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内心方面去说明,有哪些状态、哪些问题、哪些烦恼,是从内心里头去开显出无量无边的智慧、功德宝藏。在世俗社会中,常常认为说,自己的痛苦根源是外在的,外在给我们造成的。不容易很真切地认识到所有的痛苦在我们的内心。也不容易认识到说,我们所有的快乐也根源于我们的内心,而不来自外在。当一个人能够真正认识到苦乐的根源在自己内心的时候,就会在内心上面去关注。内心当中做不到这一点,就说明我们具有的佛法还没开显出来。需要去突破、去寻找和皈依,需要去学佛法。内心开显出来,内在智慧的宝藏才能够显露出来。也就是说,内心真正有法了,真正与佛法相应,不与烦恼相应,烦恼就会得到净化;烦恼得到净化的时候,内心这种景仰、虔诚、恭敬就能够产生、发挥作用。这样我们的所作所为点点滴滴,就不同于一般的人。自然而然,我们的举动、言行,所代表的一种意义,它所散发出来的一种善良的气息就会影响很多的人。很多人因为我们的发心、努力、造作,因为我们的出现,能够感到快乐、清净,感到有光明、有希望。也就是,自己到什么地方去,不仅不会给别人添麻烦,还会给别人带来欢喜跟快乐,带来希望跟光明。这就是佛法的力量,都是佛菩萨给我们的力量,都是历代传承祖师大德们给我们的力量。

  世间上的种种学科,无论教育、经济、法律、科学、政治,没有一个学科、一件事情、一个领域,不与有情的生命有关系。也就是没有一样事情不与人有关系,没有一样事情不与人的心有关系。所以世间上面种种学说、种种技能,都是因为有情而出现于世间的,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因为有情而存在。

  如果离开了人,离开了众生,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法律也就没有意义了。反过来说,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经济,都是为人服务的,都是要让人的心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幸福,都是要告诉我们怎样去关心人、帮助人、利益人。所以,佛法一开始就在这一点上特别关注,就是要指出人性的弱点,指出人性的问题,告诉我们人内心的阴暗面,然后慢慢去培养。让我们内在的无明状态一点一点淡化,无知一点一点消除,智慧一天一天成长,佛性一天一天显示。这些就是我们学佛法的意义跟价值,也是人生奥妙之所在。

  大家到三宝地,就是要来寻求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来揭开自己生命的一些奥秘,认知生命的真相。所有的佛法、佛经,都是告诉我们这些经验、方法、下手处,以及修行用功的过程当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怎么办,怎么去面对,怎么去解决,让我们越学越有信心,越学越好。

  龙泉寺每个礼拜六、礼拜天都有共修,诸位皈依之后,有时间常常来参加共修,  很重要的,只有常常参加共修,常常薰习佛法,内心里面佛法的力量才能不断得到增长。如果皈依以后,不常来寺院,或者说就不再来寺庙,就很难把佛法学好。所以,我们皈依了,找到了生命的依靠,就要真正把佛法僧三宝作为今生今世的依靠,乃至生生世世的依靠。

  以此供养大家!阿弥陀佛!

----------------------------------------------------------------------------------------------------------------

更多学诚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