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悲心诵真言 灭却众生苦
传喜法师:悲心诵真言 灭却众生苦
《破地狱真言》,大慈大悲心,我们每个人坐在莲花上,像观音菩萨一样飞到地狱门前,火烧地狱、冰冻地狱,所以一切受苦众生都是我们的生身父母,这样来念。
《普召请真言》,十方六道一切众生皆赴甘露道场。我们念《普召请真言》,这手代表大悲勾,也代表幡,全部召请来。
既来道场已得解脱,佛光注照,命运已经改变了,但是来到这个道场之后,还是你自己的习气,心中的千千结还结着。佛的力量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但是我们心间的习气也要把它解开,习气业障要把它松动,才能得根本的救度。
念《解冤结真言》的时候,每个人都观自己的心,想我这一辈子还有没有放不下的?这一辈子还有没有冤家?我恨的和恨我的还有没有?赶快结开。好像十八罗汉里有个开心罗汉一样,把心扒开,里面什么都有,里面塞着千千万万的东西,心胸要像虚空,像飞机飞到云顶上一样,是蔚蓝的,瓦蓝瓦蓝的,空旷旷的这样子。
然后再改变业力,《开咽喉真言》,三恶道最苦的,这个喉轮,不仅仅不得受用,吃不到东西,也不能发不出优美的声音,同时这个喉咙喷出火焰。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身口意这三种业,口业是最容易造的,三种业力口业是最重的,所以三道里的众生常常口喷热火。
要靠什么来开呢?要用甘露水。这个甘露水不是平凡的物质水,我们通过物质水的观想,要从心里观出水的样子,光明湿润,这个时候这些众生才能用得到,物质的水它是没有办法受用的。所以矿泉水透明亮晶晶的,滋润的那种,我们就观想水的那个样子,然后念《开咽喉真言》,这个水的光明照到众生,众生马上咽喉打开,火就熄灭了。
慈悲喜舍皆平等
生命最剧烈的苦停下来了,赶快乘这个机会皈依三宝。往劫就是因为不懂皈依三宝,所以才沉沦,才六道轮回的,现在苦熄下来了,首当其要就是皈依三宝。赶快学佛,这样才能够了脱生死,彻底的从六道轮回当中解脱出来,所以赶快皈依三宝。
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四众弟子,都代表你无量劫以来的十方三世所有的有缘众生,在六道轮回当中的众生,每个人都合掌诚心诚意地皈依三宝。
佛、法、僧三宝,佛是目标,法是达到目标的方法,僧是引导者,把佛法僧三宝现前,给我们利益的传播者。
我们具体怎么做呢?要从《四无量心》开始,这四个无量心代表慈悲喜舍,一切有生命的,它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喜欢快乐,害怕痛苦。怎么样得到快乐呢?快乐的果是从快乐的因里来的,所以愿一切有情具足快乐和快乐的因。一切有生命特征的都怕苦,但是苦从哪里来?苦从苦的因来,自己制造的因才会得到苦的果,所以离苦就要从因上来说。
有情除了苦和乐之外,凡夫一般的乐苦都是相对的,还要从相对的苦乐上升到无苦之乐,只有佛法才会得到无苦之乐,愿有情离亲疏悉平等。什么是亲疏悉平等?这个海螺是什么颜色的?白色。不管你年纪大,年纪小,是男的还是女的,看到这个白都是一样的,这个我们所看到的白就叫远离亲疏悉平等。佛性所展现的赤、橙、黄、绿,听到声音粗细,好听不好听,这些都是离亲疏悉平等的。
就是孔夫子讲的,孔子带着弟子到后山去春游,春花烂漫溪水奔流,然后老夫子说:“吾无隐乎尔”,什么叫无隐乎尔?这就是远离亲疏悉平等。
这就升华到了我们所说的净土,这个才是净土。这个“净”是远离对待的,远离二元的,不是二元对立的,这是佛性的世界。佛性的世界没有大小,没有内外的,没有内和外的对立,没有大小的对立。
这四无量心,从慈无量,悲无量,慈是予乐,悲是拔苦。喜是什么?无苦之乐称为喜。舍是什么意思?不安一法,不舍弃一法的。这种舍是舍去对立、二元的状态,而安住于悉皆平等的佛性之中。所以生命通过慈悲喜舍,最后升华到最高的佛性状态,所以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是我们三界里面大梵天的心,所以大梵天能够统管三界,比玉皇大帝还高。玉皇大帝是十善业的心,身不杀、盗、淫;口不恶口、绮语、两舌;意不贪、嗔、痴。玉皇大帝他行十善就能够升到忉俐天,第二层天,四无量心天大梵天的,最高的天。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