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一章 皈依三宝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30日
来源:   作者:达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一章 皈依三宝

 

  有些人去寺庙的时候,出家师父看你对佛学比较感兴趣,常常就会问:“你皈依了吗?”你常常会回答:“我已经皈依某某师父了。”或者“皈依某某寺庙了”,“领了皈依证了”等等,你觉得皈依了,佛就能保佑你,不皈依佛就不会保佑你。其实这些回答都表明你还没有真正的皈依,不懂得皈依和三宝的含义。

  皈依三宝是整个佛学的基础,我们要非常清楚它的内涵和外延,生起真正的信仰,才能保证我们一直会按照佛法僧的指引去修行,中间不会出现叉路和歧路。那什么是真正的皈依三宝呢?我们看永嘉大师的原文:

  稽首圆满遍知觉,寂静平等本真源,相好严特非有无,慧明普照微尘剎。稽首湛然真妙觉,甚深十二修多罗,非文非字非言诠,一音随类皆明了。

  稽首清净诸贤圣,十方和合应真僧,

  执持禁戒无有违,振锡携瓶利含识。

  这就是皈依三宝的偈颂,三宝就是佛、法、僧,是整个佛法的代表。前四句是皈依佛宝,中间四句是皈依法宝,后四句是皈依僧宝。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是十方三世一切法,僧是十方三世一切僧,因此皈依并不是形式,也不是皈依某个人、某个寺庙,更不是有了皈依证、念念皈依文就算皈依了。皈依首先要有至诚恭敬信仰的心,要稽首。首就是头,稽首的原意是“引头至地”,也就是磕头的意思。稽首也叫“头面接足礼”、“顶礼”,就是用人最高的头去顶对方最低的脚,这是古时对待最尊贵客人的礼节,我们皈依三宝就要生起这种无比恭敬的心才可以。

  “圆满遍知觉”是佛,“湛然真妙觉”是法,“清净诸贤圣”是僧,对三者都要稽首,表示佛陀的境界是我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佛所走过的道路是我要顶戴受持的,所有经典所阐释的道理都是最高深、最了不起的,都是我要如法修学的;所有僧人都是三宝的住世代表,都是我修学的榜样。佛法僧是我生命中最宝贵、最尊贵的依靠,皈依三宝是最有价值的事情。有这样的心态和认识才叫“稽首”,修行的时候我们才会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如果我们一边念经、礼佛、听开示,一边觉得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去玩或者去工作,那就没有做到“稽首”。

  稽首还表示我所至诚恭敬的三宝都是可以企及的、可以达到的,并不是空中楼阁,这就是“接足”的含义,也是佛教和其它宗教所不共的地方。比如有些宗教,只有一个上帝,其它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为新的上帝,这就不是“头面接足”,和佛教就完全不同了。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堪作佛”。三宝是佛,我们也是佛,但我们是未来佛,所以我们需要稽首皈依三宝,而顶礼三宝其实就是顶礼我们自己。

  古人是很讲究礼节和气节的,古人讲“男儿膝下有黄金”,“上跪天地,中跪朝廷、下跪父母”等等。对那些自己不尊敬、不爱戴的人是不会行“稽首”这么隆重的礼节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稽首”、“叩头”这种礼节基本已经废止了,我们现在见面都握手,这体现了互相之间的尊重和平等,很简单,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但“稽首”依然保持在佛教的礼仪中,并没有改变。

  “稽首”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彼此之间高低的区别,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把三宝和世俗的很多思想观念无序地、杂乱地叠放在一起。比如我们会觉得财色名利和佛法一样重要,甚至为了世间的利益和享受会放弃修行。什么都得不到了、万念俱灰时,才会想到来学学佛,想从佛教的角度来得到些心理安慰、得到些好处;觉得皈依了佛就会保佑我,不皈依佛就不保佑了。这些都是极其错误的迷信观点,根本就不是皈依,也不是学佛。

  佛法讲述的是生命的真相,我们学佛是学习智慧,并不是求神问卜的迷信。有了智慧以后,我们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以及人世间的森罗万象都会了解得很清楚,心里会非常清净、安定、明了,不会再有任何烦恼,也不会再有杂乱的行为,周围的环境就渐渐好转起来,层次也会拉开了。

  佛法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诸恶莫作,就是世间有烦恼的这一层是比较低的。第二层是众善奉行,善永远比恶要高,但善恶还都是世间法。第三层是自净其意,也就是要超越善恶,善恶俱泯、解脱轮回,这就是出世间法了。这三个层次就是整个佛教的内容,因此佛陀教导我们的是人生的真相,让我们不再颠倒妄想、造业受报,不但能自救成佛,还能去救其他的亲人,让天下所有的众生都远离生死痛苦。对于这样的佛、对于这样的法、对于这样的诸佛使者,除了稽首皈依,我们还能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对的感恩和尊重呢?

  一、皈依佛宝

  圆满遍知觉是佛宝,圆满和遍是一个意思,遍是普遍,真理都是普遍的,觉悟到普遍的真理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是圆满的,这就佛。我们现在只感觉肚子饿了有饭吃就好,有房子住就好,累了能休息就好,思想或者知觉性只是停留在眼前的生活当中,最多也就能遍及到生后死前的这短暂几十年的人生中,甚至觉得能把世间法全部搞明白的人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我们生前从哪里来,死后又到哪里去?无法遍及到这里,就不是圆满遍知觉。唯有佛才是圆满遍知觉的。佛不但内在自觉了,而且也觉悟了宇宙人生、乃至九法界一切众生的真相,这才叫遍知觉,普遍地知道、了解,而且非常圆满,没有丝毫缺陷。

  知和觉是有一点区别的,知是一种客观的,对外在事物的了解、了知,觉是内在的觉性,就是每一个众生都本来具备的、不用去修证的,也叫佛性。因此觉都是正觉,没有邪觉;而知属于后得智,却有正知和邪知,知的范围也有大有小。那么我们所要稽首的,所要顶礼和遵循的,是最圆满、最普遍的真理,而觉悟了最圆满、最普遍真理的人,就是佛。圆满遍知觉总摄了佛的含义,也就是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圆满。万德具足,这才能称为佛。

  这个偈颂的后面三句,是佛的三种形态,也就是法、报、化三身。很多寺庙的大雄宝殿里都供奉着三尊佛像,释迦佛的三身,中间一尊是法身佛,右边的是报身佛,左边的是化身佛。一般中间的佛像要高大一些,因为法身是诸佛和众生所共的,毫无差别,也叫真佛,而报身和化身则随因缘和愿力的不同而不同了。

  寂靜平等本真源,这是指法身佛。佛讲的“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站在法身的角度上讲的。法身是无相的,遍一切处,也叫真心、佛性,是一切众生本俱的,并非修得。我们大家跟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乃至十方法界的一切众生的法身佛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讲众生平等就是指法身的平等。

  既然是平等的,我们为什么还要顶礼呢?还要皈依呢?可见佛和我们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觉与不觉,佛陀是觉者,他证得了法身;我们虽然也有法身,但我们不觉,迷失了,不知道法身在哪里,所以得不到法身的利益,虽然有,却和没有一样。佛经里有个比喻,人人都有个变化无穷的如意宝珠,但都被缝在口袋里了,我们找不到就只好去要饭;佛陀觉悟了宝珠的下落,所以就能自在无碍了。我们皈依就是要听佛陀的话,把自己的如意宝珠找回来,不再去作乞丐。你说这个皈依值不值呢?我们要不要顶礼呢?

  有人说,佛陀找到了自己的法身,那我的法身在哪里佛也知道吗?当然知道,佛是圆满遍觉知嘛。凡夫都执着你的、我的,分得很清楚,所以明白不了这个法身,其实法身是我们与诸佛所共的。佛知道了自己的法身在哪里,当然也就知道我们的法身在哪里了,将来我们开悟了,也自然知道别的众生的佛性在哪里。

  法身是无相的、遍一切处的,那还会有动乱吗?会有区别吗?有你我他之分吗?当然没有。法身是寂靜、平等、本真的,寂是寂灭,静是没有吵闹、没有动摇,寂静是不动摇、不散乱;平等就是无差别,犹如虚空;本真是本来具足的、唯一真实的;源就是万法之源,也就是法身佛是我们一切众生的本相,本相其实就是无相,是一切生命之源,是清净、无相、遍满一切处的真佛。

  所以一切众生都生活在法身里面,佛菩萨的万德庄严是法身的作用,我们的贪嗔痴、杀盗淫妄也离不开法身的作用。比如我们都能思考,思考都是意识的作用,我们看得到意识吗?看不到。但意识是确实存在的,能指导我们的行为。意识人人本具,就如同我们的“法身”,但想好、想坏就不一定了,好的想法就表现出好的行为,坏的想法就表现出坏的行为。行为都是可见的、有差别的,意识却是看不到的,因此是没有差别的,但一切行为和思考都离不开意识的作用。

  再打个比方,生命就像一条河流,河流里的生物非常丰富,代表我们无尽的轮回当中积累的各种善业和恶业,法身就是河流的源头,佛菩萨和我们是共有一个源头的,从源头流出来的水一样,江河湖海却不完全一样。佛菩萨的生命之流是被清理了的,所以非常清净、平静,能像镜子一样把沿途的风景都清晰地反应出来,能圆满遍知觉;我们的生命之流是被污染了的,非常肮脏,还有惊涛骇浪,各种烦恼翻滚个不停,所以什么风景也看不明白,这叫“无明”。

  源头虽然都一样,我们却没有佛的受用、庄严和德行,所以就要通过修行来清理我们的生命之流,把内心产生的烦恼慢慢地消除掉,把过去的习气修改过来。就像治理污染,让河流恢复本有的清澈一样,河流只要一干净,功德马上就显示出来了。比如二三十年前,很多的河水都很干净,可以用它洗衣服、洗菜、洗澡……干什么都行。现在呢?基本都污染掉了,不但不能用了,还会污染空气和其它河流。所以并不是说没有污染的水里要有什么金银珠宝才算好,没有污染本身就是好的,我们的法身就是被烦恼污染了,只要能觉悟,通过修行把污染去除掉,并不要再来添加什么东西,清净的生命本身就能显现出圆满庄严的世界,这就是相好严特非有无。

  相好严特非有无,是指佛的圆满报身。这就像大家都不注意环境保护的时候,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垃圾堆积起来的城市里面,果报就很差;大家都注意卫生的时候,我们就能生活在一个清净庄严的世界里了。

  其实心灵世界经过清理,恢复了生命最初的真相,也就是完全清净平等、没有任何杂染的本来面目的时候,就不止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是无量百千万亿的相好,做什么都是最好的。比如河水清澈了以后,拿它作什么都好,洗衣服能洗干净,煮饭也行,游泳也行,做什么都能做好;可是一旦被污染了就做什么都不行。

  无量的相好,就是指做什么都能做得最好,非常庄严,谁都喜欢,佛菩萨就有这种万德庄严。严特是指非常特殊的、殊胜的庄严,也就是清净、智慧和慈悲,和我们没有修行的人完全不一样。

  凡夫有时也会打扮得很庄严,但却很执着、迷惑,所以就不会有这样的相好严特。佛证得的是人无我、法无我的这种究竟圆满的境界,所以能具备无量无边的功德。什么是功德?“功”是内在的,谁也看不见,我们盘腿坐着一动不动,不见得是在用功,而那些天天干活、忙得没有时间坐下来的,功用得可能更好。所以用不用功不能拿表面的现象判断,但只要我们真的用上功了,外在的行为上、德行上就会显示出来,显示出来就叫“德”。

  孔子说:“察其言,观其行。”看这个人有没有德行,不能只听他如何说,还要看他如何做。如果一个嘴巴上很讲用功,却表现得非常自私,凡事只为自己、不为别人考虑的人,他就不是真用功,或者说刚开始用功,还没有力量,还显示不出德行来。只要真正用功了,那随时随地都能显示出德行来。

  佛就能做到万德庄严,无论是被别人侵害时,或者普利众生时,佛都能显示出非常圆满的德行,也就是智慧和慈悲。这是凡夫所不具备的、不可思议的,称为严特,非常特别,与众不同,也很难形容。非有无,这三个字是告诉我们,这个相好严特的圆满报身和一切相一样,都是“非有非无”。有不是增加起来的有,无不是说什么都没有,而是我们原本如此,现在虽然显示不出来,但只要通过修行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就会有了。所以有无都不用去执着,当下即是,这叫非有无。

  我们常常会觉得现在是修因,将来才能证果。比如佛经里的方便法说,拿花去供佛,来生就很漂亮,因为花很庄严,所以感得的身体就会很庄严;我们去拜药师琉璃光佛的时候,来生皮肤就会很光滑、润泽,脸上也不会有痣,别人看到都会生欢喜心……因果上是确实如此的,但并不是说我们布施了以后,就像做买卖一样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好的果报出来,佛法的利益不是这样来计算的。

  其实我们之所以很难看,是因为有一颗吝啬的贪心,把自己的心情揪挤在一起放不开的缘故;当我们愿意去布施时,就有了一份爱心,原来揪挤得很紧的心就放松了,甚至消失了,那我们的心情就舒坦了,脸上就自然漂亮起来。

  所以漂亮是我们本来就有的,从来也没有失去,只是因为贪心让它显示不出来了而已,那你说这个漂亮到底是有还是无呢?所以是非有无,说它有吧,还显示不出来,说它无呢,它本来就有,从来也没有失去过。佛的圆满报身就是如此。

  慧明普照微尘剎是指佛的千百亿化身,也就是佛的智慧光明。刹就是国土、世界,微尘是极多的意思,智慧的光明能够普遍地照耀无量无边的世界,为无边的众生点燃生命的光明。这就是佛的无数化身,一直在随缘地救度无边的众生,就像阳光一样,并不会选择好恶,而是普遍地令所有国土都充满光明。

  其实我们大家也有“法身”、“化身”和“报身”,但都是染污的、不清净、不圆满的。比如我们的“法身”就是思想、认识,思想是无相的,所以境界高低谁也看不见,但都跳不出善恶的范围,不是善的,就是恶的。比如人生观、世界观等等各种观念、认识、看法,不但确实存在,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和感受。身体和感受就是我们的“报身”。

  思想如果是恶的,比如杀心非常严重,身体肯定就短命、多病,常常会感到莫名的恐惧,醒着的时候不害怕,可是梦里就会出现恐怖的梦境;如果思想很善,比如很慈爱的人,很珍惜其它众生的生命,那自己的身体也会很健康安稳,不会生畏惧;善恶不太分明的思想,比如贪吃的人,肠胃就容易生病,贪色的人往往会伤身,有节制的人身体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了。所以身体的受用跟思想有直接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叫做“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佛教史上有位著名的苏曼殊,是民国年间佛教界的一个才子,据说才华可以和弘一大师相比。他年轻时就从印度留学回来了,可以讲梵文、日文,而且音乐、诗词、书法、绘画样样精通,非常厉害,可是三十多岁就去世了,后来有人分析就是思想过分压抑所导致的。

  因为苏曼殊的母亲是日本人,从小就没有见过父亲,在过去那个社会里,这是非常受人歧视的,所以他常常感觉很苦闷,也无处发泄,就染上了一个不良嗜好——暴食。有一次,他乘轮船到日本去,随身带了三麻袋吃的东西,别人还以为他是做生意的,结果他坐在麻袋上面就一直不停地吃,船还没到日本三麻袋东西就全吃完了。有这样的心理和习惯,身体当然就不可能好了,胃痛得厉害不说,最后还短命而亡。

  所以身体的疾病和思想是很有关系的,我们如果不注意心理、思想的健康,身体就会受影响。比如有的人喜欢打游戏,一天到晚都在打,停下来手就痒痒。这样下去用不了多少时间,身体就会有反应,颈椎骨、腰椎、眼睛、头脑,全都会出问题,会感觉恶心、腰酸背痛、头晕眼花的,难受了就去吃药、治疗,边治还边玩,那怎么可能治好呢?

  思想是“法身”,身体是“报身”,身体根据思想的要求,去完成各种社会和家庭角色、生起的各种作用就是“化身”。比如我们学习时就是学生,回家了可能就是父亲或者母亲,在单位里就是员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展现,但是无论你怎么展现,都离不开思想和身体,所以法身和报身圆满了,化身才会圆满。

  凡夫虽然都是佛,但都是在无明大梦里沉睡的佛,天真佛性都被无明覆盖住了,法身就变成了我执,思想意识变得很自私、狭隘。有这样一个不圆满的“法身”,报得的身体也不可能圆满,因此整个生命现象都是颠倒、错乱的。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有一个人的生活会非常完美,这都是思想不完美造成的,就不能和佛一样展现出圆满、智慧、自在的行为。所以我们只有皈依佛宝,摆脱掉我执,才有从迷梦中清醒的可能。

  二、皈依法宝

  稽首湛然真妙觉,真妙觉是指法的最究竟处,也就是无相的妙法。佛陀证得的境界又叫做妙觉,就是觉悟到了极妙之处。仅次于妙觉境界的叫等觉,等觉是十地菩萨的境界,对所有生命,哪怕是地狱众生的心态也能了如指掌。而佛陀的妙觉境界呢,就是对所有的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相都了解到了极至,觉悟到了极点了。

  湛然是清澈、透明的意思,指佛法内在的本意。佛法所说的这个“法”是安住在法界里的,包括色法和心法两部分。我们看到的有相的物质,桌椅板凳、动物、植物等等,这在佛教里统称为色法;看不见的意识、思维、知识等等统称为心法。这一切法其实都是没有生灭、没有动摇之相的,这叫湛然。

  佛陀是很有智慧的,接引众生时从来不破坏世间法,而是随顺众生的根基来教化我们,所以佛才说佛法有正法、像法、末法的迁流变化过程。同时,佛也不停地强调,佛法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不变的真理。前者是接引、教化众生的方便;后者开权显实,阐明佛法的本意,两种说法并不矛盾。

  有人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五百年,末法是一万年,我们现在都是末法”。这种观点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佛法是安住在法界中湛然不动、遍满一切处的,这是法的本意。我们想要学法,就在法界当中去学,学到后跟佛法相应了,我们就和不生灭相应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安住在法里面,这就是正法。如果跟法不相应,那我们即使在佛身边也见不到佛法,还是和世间法相应,只能去生生死死地轮回,那不是末法又是什么呢?

  所以正法、像法、末法乃至灭法都在我们的心中,末法时代也有正法,要这样去看事情。我们现在都还没有开悟,被无明一蒙蔽,思想就有了问题,会觉得人世间都有生灭,有时间空间的概念,有好有坏等等,这种认识就不是湛然,就是非常局限、障碍的凡夫见,没有认识到法的本意。

  具体地说,当我们大家对三宝有绝对的恭敬心,破除了人我执、法我执,生起正觉的时候,就和佛的正法相应了,那我们现在就是正法;如果我们只是内心对三宝有信心,自己修行也很认真,但却只是喜欢世间善法,只想得人天福报,对破除我执、法执没有信心,并没有和佛法相应,只是相似,那就是像法;如果我们只是外表跟着做做佛事,却没有法喜,对三宝也没有什么信心,这就是末法了;如果我们内心全被贪嗔痴掩盖了,什么善事也不愿意做,心中已经没有法了,那就是灭法了。所以正法、像法、末法、灭法都是我们的心所感召的现象,法的本身却永远是湛然的。

  甚深十二修多罗,修多罗是梵文,翻译成汉字叫“契经”。契就是默契,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既要跟佛默契,还要跟凡夫默契。把佛意正确无误地传达给凡夫,就叫做“契经”,我们中国简称为“经”、“经书”。

  “经”并非佛教独用,比如中国古代儒家的四书五经、道家的《道德经》,以及外教《圣经》等等,也都用“经”字,所谓“圣人被下之言”为经,就是圣人教化我们的这些语言,都称为“经”,如“经典之作”。因此,经代表真理,是不能被修改的,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它的存在价值。

  十二是指佛教的十二部经,并不是说佛教只有十二本经书,所谓三藏十二部经典,数量是浩如烟海的,穷其一生也很难读得完,十二是指佛讲法的十二种体裁,是经书的一种归类方式。比如我们讲的文学体裁,有小说、诗歌、议论、记叙等等,佛经的体裁就有长行、重颂、授记、孤起、无问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一共十二种,称为十二部。三藏就是经、律、论三大类经书。所以三藏十二部经是佛说教所有经典的统称。

  那么佛说的经典有多少部呢?这个就很难统计了,往往同一本经书就包含好几部,比如每本经书里都有长行,也就是长篇的叙述文字,也有重颂,就是把长行的内容用简单的偈颂概括起来重新说一遍,这是印度文学的一个特点。还有一些无问自说的发起因缘等等,比如《阿弥陀经》。这些都合称为三藏十二部,内容极其广泛、深奥,所以叫甚深。

  非文非字非言诠,这是讲三藏十二部经典的根本。文字固然是佛经,但佛经并不只是文字,我们要通过经典的文字找到成佛的这条路径,这才是真正的佛经,也叫做法。

  我们要皈依的这个法,是能让我们升华生命的真理。《法华经》说“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从佛口里讲出来的这个法,我们大家依照它来改变自己,升华自己的生命状态,就如同新的生命从法中诞生一样。比如我们以前很不负责任,学了佛法后,我们认识到负责任是生命的一个重要力量,负责任才会活得更踏实,心里才不会空虚,不会抱怨,这样一来,我们的生命就升华为一个负责任的状态了。这个状态就是从法变化而来的,佛法在我们身上起作用了。

  那么佛法的这个作用怎么来的?是从佛经的文字来的吗?是从经典的解释来的吗?都不是,是我们学习了佛法以后,按照佛法去做,佛法才会有作用,不做就没有作用。所以说“非文非字非言诠”,言是语言,诠是解释说明,不是把文字全都背诵下来,天天挂在嘴上,也不是说我们很会解释佛经,佛法就自动能够起作用了。佛法不是用来说的,而是要去修行印证的。

  我们学佛法其实就是学智慧,佛法的智慧称为般若,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三种,也叫闻、思、修。智慧的第一个阶段都是从学习文字、听闻言诠开始的,这就是闻;第二个阶段就是要用学到的佛法来观照自己的心,如法地思考,把以前错误的认识改正过来,这叫观照般若,也叫思;第三个阶段要把认识到的真理落实在行动中,把错误的行为改变过来,这就叫修,这样才能进入真正的智慧,也就是实相般若。达到实相般若以后,佛法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会如法处理事情,包容万物,引导众生学习佛法、离苦得乐,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就成为佛法的化身了。

  因为佛法的本意并不能被文字和语言所障碍,所以就能一音随类皆明了。一音就是一种语言、甚至一句话。佛陀讲法时十法界的众生都会听到,所有众生都能同时受到佛法的利益。就如同太阳普照万物一样,万物都能得到阳光的利益,但万物都不能真正地了解太阳;同样,不同法界的众生听法时,会有不同的觉受和认识,大家都觉得能理解佛的意思,其实佛的意思只有成佛了才知道,否则都是错会,至少是不圆满。

  比如我们现在都是凡夫层次,大家听法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修学基础体会到不同的感受,都会受益,读佛经时也觉得能理解佛说的意思。其实层次稍微高一点,你就发现,原来的理解并不正确,如果到了初地菩萨、二地菩萨,觉得以前的理解真是可笑。佛的经典非常深奥,境界非常高,我们可能只懂其中一点点,但这一点点就是我们现有的生命层次能随类明了的内容,就能让我们现有的生命层次得到升华,变化我们的气质,升华以后我们又可以对同一本佛经有新的理解,这个理解又让我们再进一步升华……直至解脱成佛。

  所以佛法是非文非字非言诠的,这样的法才极具生命力,能让不同的众生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得到不同的受益,而它永远是一音,永恒不变。佛法是终极的真理,这就是皈依法的重要性所在。

  三、皈依僧宝

  清淨诸贤圣称为僧,出家的佛弟子称为清净和合众。诸贤圣要求就高了,大乘佛法里所谓三贤四圣,贤位、圣位是有差别的。破掉见惑才能称为贤,贤共有三个果位,分别要破掉见惑、思惑、尘沙惑,称为三贤。菩萨四十个果位里,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个位次称为贤人。如果我们大家在理念上、道理上已经感受到无我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是贤人,而不是凡人了。破一品无明、彻底见到佛性,才能称为“圣”,才算登地的菩萨。我们要稽首皈依的就是这样的贤圣僧,也就是要向他们看齐,把我执、我见去掉。

  十方和合应真僧,十方是指十方世界,所有的清净和合大众,应真僧是指证得罗汉果位的僧人,见思二惑破完称为应真,就是“应化真寂”。罗汉位的圣人已证得涅槃的真体,见到了生命的真相,也就是万法内在的本质他已经看到了,但他还在这个世界生活,“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着众生的根基来应化、教化我们,让我们都感受得到佛法的好处,这叫应真僧。

  执持禁戒无有违,这是第三种僧,就是凡夫僧。第一种是贤圣的菩萨,第二种是十方的罗汉,第三种就是清净的出家人。执持禁戒无有违,就是持戒清净的意思,虽然是凡夫,但是戒律严谨,因此也是我们修学的榜样。振锡携瓶利含识,锡杖代表戒法的庄严,瓶也代表守戒,比如出家人都有滤水瓶,喝水时要过滤一下,不要误伤到小虫,非常慈悲;锡杖代表智慧和无畏,也是代表法义,就是僧人看到众生有苦难,随时可以用佛法去救拔他们。含识就是众生、有情,就是有妄想分别的众生,分别心没有被转化为智慧,都叫含识。

  所以真正的僧宝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的,在世间会有三种显现,第一是贤圣僧,也就是大乘的菩萨僧,第二是二乘的罗汉僧,第三就是持戒的凡夫僧,这三种僧都是我们皈依的对象。

  佛、法、僧三宝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佛是彼岸的明灯,法是舟船,僧是领航人,我们想度过生死苦海,这三者缺一不可;或者说佛是医王、法是药方、僧是看护,我们想治好病,也要有这三方共同的护佑;佛代表自性觉,法代表自性正,僧代表自性清净,佛、法、僧代表自性,是不能拆开的,所以才合称为“三宝”。

  我们皈依三宝,就要对外在的佛像、经书和出家人,以及内在的觉、正、净,都要生起至高无上的皈依感,内心生起一种安稳、清净的感觉,这种心态是很重要的修行基础。有了这种皈依感之后,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善知识,甚至山河大地都在给我们讲经说法,那我们还能不成就吗?

  释迦佛在过去世修行时名为雪上童子,曾遇到一个罗刹,对雪山童子说半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雪山童子请他说全偈,罗刹说:“我快饿死了,你如果能够让我把你吃了,我就为你说。”雪山童子马上答应了,于是罗刹又说了下半句,“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雪山童子听完很法喜,就让罗刹吃掉自己。其实罗刹是帝释天变化来试验雪上童子的,所以并没有真把雪山童子吃掉,但这个故事就是雪山童子至心皈依三宝的表现。如果换作我们,就会选择考虑一下了,“我凭什么要听一个罗刹说法呢?他自己还吃人呢!”那我们的皈依就不清净,没有达到至心。雪山童子早就成佛了,还教给了我们八万四千法门,我们却还在这里轮回,这就是没有至诚皈依造成的。

  我这样说,有人会不服气,因为大家觉得自己皈依三宝的时候都很真诚的,也都稽首了。可我们稽首的时候是不是至心呢?至心就是趋向于一心,还不是真正的一心。一心的力量非常大,可以心想事成。凡夫心就不行了,力量很弱,因为凡夫做事的特点就是三心二意的。二意就是意识分别,意识心一动,分别就出来了,这个好,那个不好,要这样做,不能那样做等等,这就是凡夫的境界,有阴阳相对的二意;意识一分别,也不明白为什么,反正好的就拼命去贪,坏的就起憎恨,三心——贪嗔痴,就起来了,所以中国的语言是很有意思的。

  我们刚开始皈依,肯定也会三心二意,比如心里首先会对师父有个评价,这个师父好,那个师父不行,我供养这个师父的,不供养那个师父等等。对法门也一样,什么净土宗好啊、禅宗高啊……常常会比来比去,然后诋毁其它法门。对佛菩萨呢?念了阿弥陀佛,不够,还要念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都要念,如果不念,佛就不保佑了……大家可以仔细检讨一下,看自己皈依后是否还有这些想法呢?如果有,那就是三心二意,不是至心皈依,就很难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还需要按照永嘉大师的皈依要求逐条去对照、去落实,把基础打牢。如果能达到至心皈依,那我们很快就会明白佛陀所言的真实不虚,就会得到佛法的无穷利益了。

返回目录

----------------------------------------------------------------------------------------------------------------

更多达照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