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太虚法师:法华讲演录 序经题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4日
来源:   作者:太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太虚法师:法华讲演录 序经题

 

  本经为诸经之王,以显示唯一佛乘故,以显示唯一佛乘、即具足无量方便乘故。今欲开阐是经妙义,宜备有古德之注释以为参究之资。唐窥基大师所撰妙法莲华经玄赞,群流宗仰。兹于演讲妙法莲华经之时,即假玄赞以为敷陈经义之佐。

  “玄赞”盖闻至觉权真,乘物机而诞迹,灵枢擅妙,应群品以扬筌。振融山而秀大千,腾委海而津八万。 佛觉无上,故曰至觉。权衡真界,故曰权真。以极灵之枢机,擅无方之妙用;盖随众生之机而表示应身之迹,应群品之求而标举求道之方耳。筌者、求鱼之筌,喻求道之具。融山、融金之山,喻法身也。委海、犹言无量智慧功德海之海,喻诸法之所归聚也。津、梁也,济也。八万、施八万四千法门,随处兴起而度人以八万四千法门也。以上标如来一乘实相之总体用。

  “玄赞”叆慈云而广庇,骤法雨以遐清,滋两木之分华,润三草之殊茂。然以幼商倦于绵险,始循诱于化城,稚子玩于羬轩,竟照普于犪驾。叆叇、云出貌。骤、普遍广大之义。慈云广庇,喻佛恩之加被。法雨遐清,喻佛法之遍及。两木、即本经药草喻品中所说之大树、小树:小树、喻界内之菩萨,大树、喻界外之大菩萨也。三草、即上中小三药草:上喻菩萨,中喻声闻、缘觉,小喻人、天也。幼商、喻初发心不定种性人,以恒畏大乘法之绵远艰险也。化城、即本经化城品所说之化城,指小乘涅槃,为佛所化现之方便城,慰小乘人使暂休息而实非究竟寂场也。羬轩、即羊车,喻小乘。犪驾、即牛车,喻大乘也。言佛法既兴,菩萨──大乘人既已发心,而人、天、声闻、缘觉诸小乘并蒙沾润。惟佛以初发心人易于倦怠,故先以涅槃之化城诱之。小乘人局于果地,故须以大乘之牛车进之,以上明一乘实相之境,并冀一切众生了然于权实,而能舍权趋实以跻于无上涅槃也。

  “玄赞”由是摧十军之圣后,解髻上之明珠;建八谛之医王,授掌中之妙药。军、指魔军。即众生心中之欲魔、愁魔、饥渴魔、渴爱魔、睡眠魔、怖畏魔、疑魔、食毒魔、利养魔、名闻自高魔之十种烦恼魔也。圣后、犹言圣王。谓佛为摧破上十种魔军之圣王也。解髻上明珠为赏,喻以此妙法莲华经开示众生也。八谛、即四真谛、四俗谛,谓以此经利益众生,如寿量品所说医王授药喻也。此明一乘实相之行、果。以上总叙分叙一经之纲宗。

  “玄赞”藻掞众筌之表,邃轶百宗之外。笼七地而孤荣九分,冠五乘而独颖千古。文藻超众筌之上,颂教妙也。深邃出百宗之外,颂理妙也。地、谓菩萨地位,七地者、自种性地、解行地以上有七。至八地以上,念念不退,即为行不退地。迨于佛果即究竟地也。九分、与十二分教同,以文字关系故略称九分。言此经义笼七地,独标九分,颂行、果妙也。五乘虽殊,实皆以此一乘为究竟,故此经为五乘之冠冕,而特超去来今三际也。以上赞扬经旨玄妙。

  “玄赞”大矣哉!扬一实而包总太虚,振两权而遗罗万象,岂可以溟渤类其深旨,妙高方其峻躅者乎!大之名对小而立,故此教义大不足以喻之,兹第强赞为大耳。一实、即一法,即一真实不虚之法。包括无外,总持无遗,明法体之大也。权、谓权门。振落两种权门,而万相空空无不息寂而见为遗弃。振发两种权门,而万相森森无不显现而见为包罗──喻法用之大也。以是之故,溟海不足喻其深,须弥不足拟其峻矣。妙高、即须弥山也。以上叙经宗竟。

  “玄赞”首称妙法莲华经者,藻宏纲之极唱,旌一部之都名。序品第一者,镜义类之鸿标,显异筌之别目。对他经而言,则此妙法莲华经为极唱。就本经而言,则此妙法莲华四字为都名。而序品第一,则又兼总题、别题之义也。以上总叙经题及序品竟。

  “玄赞”法含持轨,绾群祥以称妙。华兼秀发,总众美而彰莲。体业俱陈,法喻双举,半满之途已晓,取舍之路方著。法界之法性法相,无论有佛无佛,自性常住。佛以方便善巧开示安立,为使众生了解。若知一切诸法无不为佛境界所摄,即知佛智无不融满遍照,总摄群相。以是之故,称为妙法。秀、秀出也。发、开敷也。莲之为法,在污不染,具足众美,故以莲为赞。盖妙法者举其法,莲华者彰其喻也。以上释别题妙法莲华四字竟。

  “玄赞”经者,为常、为法、是摄、是贯。常则道轨百王,法乃德模千叶,摄则集斯妙理,贯又御彼庸生:庶令毕离苦津,终登觉岸。经具四义。轨、率由也。千叶、千世也。摄贯二义,明此经集妙理之大成,陶庸愚而无外也。以上分叙经题竟。

  “玄赞”序者、由也,始也。陈教起之因由,作法兴之渐始。品者、类也,别也。区玄旨而异类,派幽筌而汇别。第者、次也,居也。一者、极也,首也。经有二十八品。条贯真宗,此品次居极首,故名第一。义如本文。以上序经题竟。

返回目录

----------------------------------------------------------------------------------------------------------------

更多太虚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