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十一章 观心十门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30日
来源:   作者:达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十一章 观心十门

 

  佛教的修行究竟是从打坐入定开始好?还是从教理的学习开始好?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修行就如同划船,教和观就如同船的两支桨,只用一只桨时,船肯定在原地打转,无法前进,所以先划一只后,马上又要划另外一只,用力均等,船才走得最快、最稳。至于先划哪一支桨就要看你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了,习惯左手就从左手开始,习惯右手就从右手开始。所以佛教从一开始就是教观双行的路线,哪边都不偏,只是入门时有理入和行入的方便而已,理入就从理解教理开始,行入就从打坐观心开始,开始之后就要把教观两方面圆融起来,修行才能稳步向前。

  现代汉地学人的根基,目前还是走理入的路子比较对机,因为现在属于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非常发达,没有古人安静的环境和踏实的心态,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能听话地打坐入定,这对于现代人而言根本不可能了。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虽然能吃苦打坐,却往往会有所求,求神通、身体好、发财等等,这和佛法根本就不相应。有知识的人,你不把道理给他讲明白,让他认识到佛法的可贵,他绝对不会真心地去用功,也就契入不了正修行。所以对于弘扬佛法来讲,我还是主张先把教理让大家听懂,包括最高境界的般若思想、不二法门、无相禅法等等,都应该先让大家能理解。虽然维摩居士杜口于毗耶,那也只是对曾为七佛之师的文殊菩萨默然无语,否则三卷《维摩诘经》所从何来?难以计数的佛经又所为何事呢?

  但是大乘佛法义理高深,《金刚经》言,必须是“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的人,听后才能“不惊不怖不畏”,甚至阿罗汉听到佛讲《法华经》时也有退席,可见如无夙世渊源,听懂大乘经典绝非易事!

  曾有法师说要把高深的佛法用最通俗的语言去弘扬,让世俗凡夫也能明白最高深的佛法奥妙。这个想法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否则释迦佛直接就讲一佛乘了,为何还要安排五乘教法呢?虽说大道至简至易,我告诉你“把生活随缘过好,没有烦恼就行了”,你虽然能听懂,可你未必真的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就算你真的知道了,你做得到吗?不修行绝对做不到。

  所以,我们讲佛法的高深义理时,一定要结合修行的次第一起讲,否则绝对会把出世间的佛法矮化成世间法。因为凡夫没有开悟,就只能理解世间法的道理,不可能懂出世间的境界。

  我们拿科学上对空的理解来举例,一般情况下,我们能认识到的空都是有空气的,所以都不是真空,那真空是什么样的呢?科学家也不知道,他们只能相似地见到真空,比如把瓶子里的气尽量抽掉。但按现在的技术肯定不可能抽干净,所以都不是绝对的真空,只能相似地研究一下大概真空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如完全无声、静止等,但这些都是合理的推测,并不是对真空的直接体验,因为真空根本不在我们这个空间存在。色身在真空里无法生存,所以直接体验不了,必须到这个世界之外才有真空。

  那我们怎么去讲真空呢?我们就只能介绍真空的特点,然后告诉大家现在能体会到的空,有几层状态,各有什么特点。比如平地上的空、高山上的空、云层上的空等等,这些都不是真空,必须把每个空里面的内容通过一定的步骤全部净化掉,才能达到真空的状态。这样去讲,我们就既能理解和向往真空的高妙,又知道试验步骤的安排,不管是修行路线,还是境界的取舍,都不会有问题了。

  永嘉禅法就是从教理入门、止观双修的典型例子,修证体系非常完备。永嘉大师从最基础的皈依三宝、亲近善士讲起,讲到净修三业、预备资粮,接着讲到修道路上的三乘次第和理事不二这个根本指导思想,再讲正修的次第——奢摩他、毗娑舍那、优毕叉这三个“颂”。之所以称为“颂”,而不是“法门”,就是为了和这最后实修的“观心十门”相区别,“颂”只是对这三个正修次第在理论上进行论述,让我们在理上先接受正修佛法的要旨,把理论基础夯实了,对佛法不再有疑惑的地方,以后实修起来进步就很快,大大降低了我们走错路的可能性,使修行能够一气呵成,不枉暇满人生。

  几年前我在山东主七时,讲了关于禅悟的一些境界和修行方法,当时有人录了音,很多人听了觉得修行上很有受用。可有些人想听时,他们的师父就不同意,说听了这些会障碍他们的开悟进程。这个师父说的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修行如同洗脏衣服,佛法如同洗衣粉,你听了佛法后不实修,就如同把洗衣粉洒到衣服上却不去洗,不但白白浪费了洗衣粉,而且衣服也更脏了。所以有时弘法真是两难的事情,不讲吧,怕你走歪路;讲了吧,你又以为听懂就是了。其实洗衣服的程序根本就没有开始,你怎么可能说衣服干净了呢?有了洗衣粉,首先要把污垢搓掉,再把洗衣粉洗掉,最后甚至连净水都要全部蒸发掉,这才算洗干净了。

  从前有一个人去朋友家玩,朋友恰好不在家,他就问朋友的儿子:“你老子在吗?”儿子说:“我这里有桌子、有椅子、有杯子,就是没有老子。” 他又问:“那令堂在吗?”儿子又回答说:“我这里有红糖、有白糖、有花生糖,就是没有令糖。”他气得说:“傻瓜!”儿子说:“我这里有南瓜、有苦瓜,就是没有傻瓜。”气得他没话说就回去了。朋友回来后,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告诉儿子说:“老子就是我, 令堂是你妈,傻瓜就是你。”儿子都听明白了。结果不久,这个人又来了,儿子赶紧告诉他说:“你上次问的事情我都知道了,老子就是我,令堂是你妈,傻瓜就是你!”

  这个故事很可笑吧?其实有些人学法就和这个傻儿子差不多。有些佛法你以为都看懂了,还到处去讲,以为佛经里这么说,我也这么说,那就绝对不会出错。实际上,如果没有真修实证,根本不能与法相应;如果不开悟,根本不可能看懂佛经,就和这个傻儿子一样,错了都不知道。

  所以永嘉大师才极其谨慎地在《永嘉禅宗集》的最后一章,结合自己的真修实证,把整个佛教修心法门最顶尖、最紧要的地方总结出来,编为“观心十门”。复次观心十门:初则言其法尔,次则出其观体,三则语其相应,四则警其上慢,五则诫其疏怠,六则重出观体,七则明其是非,八则简其诠旨,九则触途成观,十则妙契玄源。

  门有方法、次第、通达的意思,从这十门可以通达心性,根据学人的不同根基可以选择不同的入门方便。永嘉大师把每个门的修证方法和入门之后的境界都总结得非常清楚,谆谆教诲,切切叮咛,拳拳之心跃然纸上。每读至此,不禁感慨,感念大师的无缘大慈,使后辈学人能依路进修,一旦破门而入,通达心性之妙,就能把这十门同时圆融起来,所以对于理论已透彻,即将进入实修的人来讲,这一章的内容极为重要。

  一、言其法尔

  法尔也叫法尔如是,法尔就是如是的意思,尔是本来的样子,法尔就是一切法本来如此,也就是万法的实相、心性的本来面目。所以第一言其法尔者,第一个就要讲法尔,因为法尔是心的总纲,是心地修证的最高境界。

  夫心性虚通,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这句话是总说,心和性都是虚通的,虚是无相的意思,通是互通有无、畅通无阻的意思,所以心就是性、性就是心,完全不分彼此,不能说心和性究竟是一个还是两个。心性虽然无相,却是一切相的本源,相是表现在外的,所以有动静的区别。动的时候会去追逐外相,妄想纷飞,静的时候可以入禅定,各种境界千差万别,其实都是一个心源所致,所以说动静之源莫二。比如我们的视觉,既能见到黑暗,也能见到光明,黑暗和光明是两个不同的外相,可见到它们的却都是视觉,如果没有视觉,就没有黑暗和光明,所以黑暗和光明是同源的,就如同心性是一切外相之源一样。

  真如是我们的真心,是心性的本体,绝虑是如如不动的意思,凡夫的心一天到晚都是思虑不休的,所以才生死相续、混乱不安;而真心却是绝虑的,既无生死可了,也无一相可求,连个主宰都没有,有什么可以去考虑的呢?凡夫缘计不休正是以为有个主宰——我,所以“我”是一切颠倒、烦恼、缘计的根源,是我们修行佛法要破除的根本错误知见,破除了我执就是真心了。因为真心是无我的,所以绝虑,只随缘而没有计,凡夫有我就会去缘计,会根据周围的缘分算计自己的利益。这是知见错误导致的,并不是凡夫和圣人有两个心的缘故,虽然缘和计不同,但都是真如本体的作用。

  比如刀,心里有恶念时,你会拿刀去杀人、抢劫、干坏事;有善念时,可以利用刀去工作、做手术、为众生服务。同样是一把刀,被不同心态的人利用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功用。我们修行就是要把我执的错误知见转过来,转过来就是真心了,并不是另外还有一个真心,这叫非殊。

  所以真心一点也不玄,万法的当下就是,离开万法并无真心可得,这就叫做法尔,是我们生命的真相。有句话叫做“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我们以后修行时,回光返照,就会见到“万法归一”的境界,这个“一归何处”就要你来悟一悟了,悟透了你就豁然开朗,悟不透还是系在驴橛上。

  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鉴之则以千差。这两句继续讲述千差万别的外相和灵明寂静的无相真如本来不二的实义。穷是追究的意思,惑见就是迷惑、错误的见解、妄想。因为没有正知见,我们从小到大的惑见越来越多,难以停息,这叫惑见纷驰;可是当我们认真地追究时,就会发现这些惑见的起点只有寂静的涅槃本体,也就是真心的本来面目——灵源。不状是无相的意思,灵明觉知的根源——佛性,是无相的。因为无相才可以起一切相,有相的东西作用就固定住了,无相的作用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所以说鉴之则以千差,鉴是发现、鉴定的意思,你想发现无相的佛性,就要从它的千差万别的作用上发现。比如我们会骑车,骑车的技术是看不出来的,但我们一蹬上自行车就表现出来了,我们从骑车这个有相的动作上就能见到无相的骑车技术。同样,我们从一切相上就能见到无相的佛性,生老病死、沧海桑田的变化究竟从哪里来的呢?

  有句话说“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本具的性能,我们发现这个规律后,万物的谜团就解开了。我们的生命也是万法之一,因此也有自身的性能,我们可以鉴鉴试试,看各位有没有鉴宝的眼睛,如果鉴到这个宝之后,一切现象就都瞒不住你了。禅宗特别主张明心见性就是这个道理。

  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消,佛眼之功圆著。如果能鉴到这个真如佛性,我们就会具备圣人之目——法眼、慧眼、佛眼,所谓“肉眼碍非通,天眼通非碍,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肉眼和天眼都是凡夫的眼睛,法眼、慧眼、佛眼就是圣人才能具备的眼睛了。

  法眼是以俗谛来命名的,能观一切万法的差别相,在有法眼的人看来,一切法都是佛法,信手拈来都是经典。这种从自性流露出的智慧叫后得智、道种智,以这种智慧去分别世间万相就是法眼。

  慧眼是以真谛来命名的,能见到万法一寂非异的真相,一寂非异就是涅槃本体。佛经里讲“慧眼一切智”,慧眼是一切智慧的根本智,只有见到真空寂静的涅槃本体时,所有的分别烦恼才会消失,其他智慧才能通达起来,所以在修行上,一般要先证慧眼。

  佛眼是以中道第一义谛来命名的,遍知一切、无所不知,具足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的一切智慧和功夫,也叫做一切种智,能够真俗俱现、理量双消、双与双夺,非常圆融,所以称为圆著。理就是一真不变的理体,量是千差万别的万法,比如我们都是人,这就是理,但每个人的高矮胖瘦、思想境界都不相同,这就是量;对修行来讲,心就是理,禅定的境界和智慧的高低就是量。佛眼是双遮双照的,虽有理量之用,却无理量之实,达到了圆满极致的最高境界。

  是以三谛一境,法身之理恒清;三智一心,般若之明常照。这就是天台宗最重要的三谛一境和三智一心之说。三谛就是真谛、俗谛和中道第一义谛。真谛就是空,也就是理;俗谛就是假,也就是量;中道第一义谛就是中,也就是理量双消、双遮双照。三谛一境就是每一个外境都具备真(空)、俗(假)、中三谛。比如我们以前讲过的杯子,它的本体是空的,这是真谛;它又有杯子的假名安立,这是俗谛;杯子既不是真实的存在,却能起杯子的用,非真非假,即真即假,真假不二,圆满于本体,这就是中道第一义谛。如此推去,天下万物法尔如是,这就是明白法身之理了,所以叫法身之理恒清。

  三智:根本智、后得智、一切种智,都在心性中圆满起来,这样的心就拥有了般若大智慧,能够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以佛法是越修越圆满,后后胜前前,后面的境界能涵盖前面的境界,成佛时就将一切法都圆满起来了,不像世间法,总要不停地去选择,不是丢了芝麻,就是丢了西瓜,永远也无法圆满。

  境智冥合,解脱之应随机。这是对自度来说,境是所觉、智是能觉,冥是暗暗地、不见踪迹的意思,能觉、所觉毫无察觉地合二为一,灵明独耀,这时候随便哪一个机缘都能相应而得解脱。

  非纵非横,圆伊之道元会。这是对化他来说,纵横都是有为的术数之学,藏通别三教都属于纵横之道,唯独圆教的三谛三观如“伊”字三点(∴)非纵非横,自利利他法皆具足。故知三德妙性,宛尔无乖。三德妙性就是佛性有法身德、解脱德、般若德三种功德。宛是宛然、清清楚楚的意思。尔即就是如此。无乖是互相没有妨碍,不会对立。三种功德集于佛性,三德一性,功德都能彰显出来,且互相没有任何妨碍。

  一心深广难思,何出要而非路?我们这个真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深广难思,不是思考计较能推测出来的,一切相都不离真心,所以哪里不是解脱的门径呢?是以即心为道者,可谓寻流而得源矣。因此,能够把当下即是的这个心作为真理的人,就是顺水流而寻找到源头的人了。在修行上,就是从当下这一心下手,看住念头的起处,久而久之,就可以证见真心了。

  圣人有三层境界,即空、有和空有不二,凡夫是完全见不到的,所以佛法玄就玄在这里,讲的是你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又告诉你这个才是真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全是假的。你若抱定“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准则,认为看不到我就不信,那你就永远也走不上修行之路,永远也超越不了凡夫的状态。

  所以我们先要学习教理,通过闻思的智慧去理解和认识佛陀的境界。永嘉大师讲的这第一门法尔,就是让我们先要思维观察终极自在、不可思议的法尔如是境界,理解到佛性的真实不虚,体会到真心的妙不可言,才能够相信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佛法,从而发起出离心,走上解脱的道路。如果没有信心,发不起出离心,就想成就菩提、得大自在,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法尔就是我们生命的原本状态,也是生命唯一真实的状态,是万法的实相,是心的实相,是修行路上的最终真理。永嘉大师让我们了解了这个终极的境界之后,才把观心的各种境界——其它九门,分别介绍给我们。

  二、出其观体

  第二出其观体者,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这是观心修行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出其观体就是修行止观时,能观和所观都没有了,只有当下明明了了的一念。比如念佛念到出其观体时,只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个“能知道的”就是观体,可是全部世界除了佛号什么都没有了,并没有一个“能知道的”体在,所以这个观体就是无相的、空的;而一句佛号又无比清晰,清清楚楚、绵绵密密,不杂不乱、不动不摇,这又是不空的,这个境界就是观体,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

  如果修行出偏差了,境界就不是这样了,比如偏于顽空、无想定或者其它四禅八定的觉受中时,要不就是冥顽无知,要不就有能观、所观,能念、所念相对,这些都不是正确的观体,都还没有到证悟的紧要处。

  我们以前学教理时,就多次讲过一切法当体即空的道理,一切法包括有相的色法和无相的心法。色法空掉相对容易一些,闭上眼睛一打坐,至少暂时可以空掉一下;心法就不是很容易空掉了,越坐越妄想纷飞得不得了,那就需要些方便法门来修止。比如念佛、持咒等等,把意识绑定在这一念上,从心想、口念到耳闻步步深入,慢慢把妄想抓住,不让它乱动,这就是做心地功夫了。等到功夫到了,意根完全不动时,就会出其观体,这个观体灵明独耀,全无对立,因此学人到此往往无话可说。这就是修行的最紧要处了,所以学人不能停息半步,就如同小孩子刚刚诞生一样,尚要绵绵密密地保护这个体,上座时不失,下座应对外缘时也要做到不失去,保持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这个空空灵灵的状态,渐渐座上、座下打成一片,才能步入正位。那么如何去保护它呢?这就是第三门的内容了——相应。

  三、语其相应

  第三语其相应者。证到观体之后,就如同小孩子出生了,我们既要保护他,又要教育他成人,相应就是我们所应采取的具体办法,也就是要进一步在一切相上与观体的这个空对应起来,在一切相上证得观体,这个孩子就被保护住了,也被养大了;如果在某个相上失去了,又随相转了,那孩子就受伤了,就长不好了,所以相应是修行上非常重要的一步。

  我们以前在教理上讲过,对万法本空的理解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色即是空,有色的色法,乃至无色的心法,一切法的本体就是空的,只有名字,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体存在。色法是无自性的,心法都是色法的意识反映,所谓“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所以心法的本体也是空的。第二步是空即是色,杯子虽然是空的,但它可以用来喝水,椅子是用来坐的,意识是来分析判断的,所以你想喝水才不会去拿椅子来用,想坐下也不会去找杯子,杯子、椅子和意识虽然都是空的,但却都有妙用,万法是空的我们就不会起烦恼,万法都可以用,我们又能很自在,这是空即是色。第三步是色空不二,非空非不空,即空即不空,这是中道正观,既没有色需要去空,也没有空需要起用,所谓“动物任其孕育,植物任其流芳。”一切万物法尔如是。

  所以出其观体以后,观体就要和万法去相应,我们证得空体是先空环境,再空身,最后空心,从改变行为到改变内心的知见;而相应的时候,就要反过来了,以知见来引导正确的行为,让行为和心来相应起来,也就是先要空心,再空身,最后空掉环境。每个空都分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这三步来走,所以相应共分为三步九个次第:

  第一步就要做到色即是空,也就是慧眼净,心、身、依报和空相应,依报就是环境。

  (一)、心与空相应,则讥毁赞誉,何忧何喜?证到心空的时候,就八风吹不动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讥毁赞誉如过耳之风,不会在内心引起任何忧喜的分别,就不会起心动念地造业了。

  (二)、身与空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这又是进一步的功夫了,证到身空的时候,身体就是化空了,好像透明的一般,不但世风吹不着你,任何境界也奈何不了你了。被刀割如同在割空气一样,香涂也如同修饰天空一样,都没有任何苦乐的分别,不会再为身体的欲望所驱使而造作恶业了。像释迦佛因地修行时,被歌利王用刀割截肢体,但佛陀早已证得了身空,所以不会起任何嗔恨,而是慈悲地发大誓愿去救度他。

  (三)、依报与空相应,则施与劫夺,何得何失?财产、妻儿眷属环境等等这些都属于依报。证得依报空的时候,三千大千世界都如同浮云幻影一样,那得到布施和被掠夺也没有什么区别了,不会因得而喜,也不会因失而忧,从来就无所谓得,也无所谓失,一切有相之物,都能够随缘来去,不会起一念相随。这就把轮回里的所有内容都空掉了,就解脱生死了。心、身、依报与空相应时,其实就是小乘圣人的最高境界——四果罗汉。

  第二步就要做到空即是色,得法眼净,心、身、依报和空不空相应。

  (四)、心与空不空相应,则爱见都忘,慈悲普救。心与空不空相应,就是站在无我的真相上去分别一切法,而不是站在我执的角度上去分别,虽然同样是分别,但出发点不同,觉受也就完全不一样了。以我执为出发点,身口意就会起贪嗔痴;从无我出发,则爱见都忘,没有任何贪爱执着,这样才能做到慈悲普救,平等地解决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快乐,这就是菩萨发心了。

  (五)、身与空不空相应,则内同枯木,外现威仪。菩萨发心以后,进一步就要在身行上去落实,内同枯木就是空,外现威仪就是不空,菩萨的六度万行就是实证身与空不空相应的过程。自己对身体的觉受完全不在意,却会为了使众生欢喜而示现庄严威仪,这就比阿罗汉的境界要高了。阿罗汉不但内同枯木,外也不现威仪,对外在的行为自由洒脱,所以只有身与空不空相应才是行菩萨道。

  (六)、依报与空不空相应,则永绝贪求,资财给济。永绝贪求就是空,资财给济就是不空,做到这里就是在环境上也证得了与空不空相应。阿罗汉虽然也永绝贪求,却不会去资财给济,度化群生,所以与空不空相应是大乘菩萨的境界。

  第三步就要做到色空不二,得佛眼净,空不空、非空非不空就是色空不二,这是从初见佛性到圆满菩提的过程,心、身、依报和色空不二相应。

  (七)、心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实相初明,开佛知见。这是刚刚见到佛性的时候,圆明无相之光初现,开了佛眼,自然就和佛的知见一样了,也就是证果了,证到了三谛一境、三智一心的境界,见到了万法的实相。

  (八)、身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一尘是自受用身,诸尘是他受用身,自身证到色空不二的时候,其它所有的有情、无情也瞬时成佛,这叫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此时就连一花一叶也是万德庄严的如来。

  (九)、依报与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应,则香台宝阁,严土化生。最后是成就佛的世界,在依报上证得色空不二的时候,佛国净土就自然呈现出来。香台就是佛坐的妙莲花台,宝阁就是佛世界里的楼阁,严土就是庄严的佛国净土。如我们大家都想去的极乐世界,非常庄严、美好,就是随阿弥陀佛圆满佛果时化现的依报;还有药师佛的琉璃光世界等等无量无边的净土。化生就是佛出世了,证圆教初住的菩萨就能有一百个佛的化身。

  所以相应是指证体以后圆满佛果的修行过程,永嘉大师只讲了证悟的境界,其实相应的过程是极其漫长的,要经过三大阿僧其劫,也就是无法计算的时间来修行才能证佛果。对于凡夫来讲,首先必须要出观体,没有观体拿什么去相应呢?相应就分心、身和环境三步来走,也就是心先证道,再把这个道扩展到自身,最后扩展到他身,道果就圆满了,最后的境界就全部是我们真心随愿力的起用。所以万法唯心,心就是境,境就是心,无生无死,法尔如是,大乘佛法的修行“择心不择境”的原因就在这里。

  我们现在也是生活在自己的真心里,我们的真心和佛菩萨是一样的,为什么佛就有那么庄严的世界和圆满三身,我们却只能感受到这个娑婆世界和这个肉身呢?这就是不同的因缘导致的,如果你想成就佛菩萨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就要去修行,种下成佛的因,自然会成就佛果;如果你不修行,不明白心的真相,继续去造业,那就随业受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了。我们的正报、依报都是真心随缘的显现,所以成佛绝对不是人去成的,而是真心去成的。只要你内心不清静,认为某个众生很讨厌,那你的心就是凡夫心,依报就是凡夫的依报。必须先把众生度尽,才能成就佛果。

  在修行没有证体之前,我们感觉到空了,如果教理不透彻,以为这个空就是真体,和一些境界去相应时,就很麻烦了。因为心没有空净,我执还在,这时候修相应就会被天魔外道所乘,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辨别。

  有句话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着魔。”一着魔就完蛋了,别说修行,连活着都不容易。我曾经有一个师兄,忽然能听到我师父在远处和别人讲话,讲什么都听得清清楚楚,他很高兴,以为自己天耳通了。当时我劝告过他要小心,可惜他没有听,非常执着这种能力,总想用一用。这种心一起来,就和妖魔鬼怪相应了,因为妖魔鬼怪都是有我执又有神通的。我师兄就被附体了,附体有时候告诉他真的,有时候告诉他假的,总捉弄他,后来他被搞得迷乱颠倒,三十六岁就死掉了。

  所以相应是很重要的,如果不修行,凡夫就和贪嗔痴相应,这是我们所不取的;我们修行了,尚未证体时,就要和戒定慧相应,不能追求神通怪异,否则就和天魔外道相应了;证体以后,就要按照永嘉大师讲的这三个相应来修行成佛。

  四、警其上慢

  在修行成佛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避免两个修行人常犯的毛病,一个是增上慢,一个是懈怠。上慢就是傲慢、狂妄、自以为是,这是修行人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比如有些人刚学懂了教理和禅法,马上就开始上慢起来,六亲也不认了,对师父也不恭敬了, 见到佛也不拜了,觉得自己就和佛一样了。所以永嘉大师警告我们,要警其上慢。为什么呢?若不尔者,则未相应也。如果你只是学懂了教理,或者就算证了体,但没有如法去修相应,那你只是凡夫一个,这时你如果散慢起来,就会严重地障碍自己的修行。刚证到的体,就像刚生下来的婴儿,没有人管就会死掉,很容易就会失去。

  凡夫修行很容易增上慢,因为他认为修行会有功德,执着在功德相上,就喜欢和别人比来比去,“我比你多拜了多少拜,我比他姿势标准,不信佛的人好愚痴”等等。所以很多人越修行,心量反而越狭隘,这就是严重的我慢导致的。你越觉得自己了不起,所排斥的东西就越多,和佛的境界就一点也相应不起来。真正的修行人都是智慧越高,越没有自我,越不会排他,所以真修行有受用的人绝对不会傲慢。

  五、诫其疏殆

  疏怠就是疏忽、怠慢、懈怠,这也是修行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常常在听懂了佛法之后,我慢和疏怠就一起生起来了,反正大家都是佛了,一切法都是空的,无生无死,我修行也这样,不修行还这样,天天就去睡大觉,而不是修大觉了。这种人就算教理再通达,也是画饼充饥的痴汉,并不是肯担当的大丈夫。

  第五诫其疏怠者,然渡海应须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须入观,非观无以明心。心尚未明,相应何日?思之勿自恃也!告诫我们说:渡海必须靠船,没有船怎么能渡过彼岸?修心必须如理思维观察,成佛必须明心,你不修观怎么明心呢?不明心拿什么相应?靠什么成佛呢?好好想想吧,还是不要自以为聪明的好。

  疏怠是我们现在人的大毛病,现在的人往往做事不诚心,总想贪便宜,想不付出辛苦就收获多多。对于修行也抱有同样的态度,总希望拜个厉害的师父,求个厉害的法,直接让我成佛最好。如果这么容易,释迦佛早让我们都成佛了,何必让你轮回到现在呢?

  成佛都是真心才能成的,我们现在只有妄想心,天天在烦恼的世界里呆着不愿意出来,连进入真心的门——第七识都看不到,都观不起来,怎么可能见到真心呢?怎么可能渡过生死海呢?连自己的真心都不想费力气去找找,又怎么可能度众生成佛呢?如果我们还有点觉悟,就不要自恃了,就算把一生的时间都用上,即使证得了本来面目,离成佛也还很远,也还需要精进修行的,所以千万不能懈怠啊。

  六、重出观体

  重出观体是修行的另一层境界,在前面第二门出其观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知”也否定了。出其观体是证体,证见涅槃本体,就如同刚刚出生的婴儿,尚不具备人的各项功能;而重出观体就能起用了,即证见了知而非知、非知而知的佛性,就如同小孩长大成人了,过了十八岁,人的各项功能、知见已经完全具备,可以作为一个“大人”来行事了,所以要重出观体。

  所谓第六重出观体者,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有非无;不知即念即空不空,非非有非非无。基于我们前面对佛性和本体的讲解,这些话应该比较容易理解了,讲的是佛性双遮双照的境界。只知是一心,不知是即心,一心和即心,或者说一念和即念是有差别的:一念的心还有个知在,知就是一念;即念是不知,连知也没有了,心就是念,念就是心,暗合于无相。所以只知和不知是无为的不同层次,恰如《金刚经》所说,圣人是“以无为法而有区别”的。

  因此,观体有两种境界,根据夙世修行根基的不同,有的人证得的是第一种观体——涅槃本体,从本体起修相应,再证得佛性;有的人就能直接证得第二种观体——佛性,这种人属于大善根的上上士,能一闻千悟,末法时期就很难遇到了,我们一般都要走证体起用的路子,直接见性基本不可能了。

  七、明其是非

  明其是非的其是心性、佛性、佛道之义,永嘉大师怕我们修行时被邪见所惑,就把如何认识心性的办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其实这些方法就是一个“破”字,因为心性是完全无相的,那怎么去确定对与错呢?就是把一切执着都破掉后的那个就是了,只要有落处就是错的,这是我们破掉外道邪见、明辨是非的总方针。但如果没有修行止观,如此细微的体察和抉择也是很困难的。

  第七明其是非者,心不是有,心不是无,心不非有,心不非无。这四句是总说,有、无、非有、非无是凡夫第六意识妄想分别的四种状态,在这里被一扫而光了。这就是告诉我们心不在妄想分别里,我们把妄想思量全部停下就是了。如果你不去修止观,天天在那里找真心,结果就是南辕北辙,越找越远。是有是无即堕是,非有非无即堕非。堕是落处的意思,说心是有、是无的是落在是上了,说心非有、非无的又落在非上了,心性是无相可寻、一丝不挂、一尘不染,“说似一物即不中”,却能起用万千,一切相都是心性的用,可心性却了不可得,这怎么能说它是有、是无,还是非有、非无呢?

  把“是”和“非”破掉以后,永嘉大师又进一步指导我们破除“不是是”和“不是非”。

  如是,只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今以双非破两是,是破非是犹是非;又以双非破两非,非破非非即是是。这样只是把“是和非”给否定了,并没有否定“不是是和不是非”。现在要从两边把两种“是”都破掉,一种即“是有是无”的是,另一种即“不是是不是非”的是,这样就把“是”整个破掉了。同样再以双非把两个“非”破掉,一个是“是非”的非,一个是“非是非非”的非,用非把非非破掉以后,那就是“是”了。

  如是,只是非是非非之是,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但这个“是”只是“不是是、不是非”的是,不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的是,也就是“不是非也不是不非,不是是也不是不是”的是,才是最圆融的。这是思辨能力很强的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模式,把左边打掉的同时,你也不能有个右边,同时还要把 “不是左边”和“不是右边”也打掉,这叫“双非”,这个方法我们可以细细去体会。但在“四句”上妄想分别,全都是外道的邪见,学佛的人要心里直观当下,体悟心性,而不是在语言上玩文字游戏,成为戏论毫无意义!

  所以说是非之惑,绵微难见,神清虑静,细而研之。这些是非上的迷惑,是很难觉察的,我们虽然知道心性是无相的,但常常在肯定了某个境界,有了落处时,自己根本不知道。因为心的相是绵微难见的,绵密细微,心浮气燥的人非常难观察到的,所以要神清虑静,细而研之,只有好好打坐修止观,将心沉静下来,才能细细地研究出其中的奥妙来。

  八、简其诠旨

  永嘉大师真是慈悲之极,在教给我们明辨是非的方法后,接着又为我们诠释心性的宗旨,就怕我们修行会走歪路。可是至理无言,真正的理体是言语无法触及的,永嘉大师又是如何来指点的呢?

  第八简其诠旨者,然而至理无言,假文言以明其旨。诠是解释的意思,旨是宗旨、理体、真意,理体是寂静无相的,语言只是它的一个末边的用。就比如你还没有见过电脑时,即便我把电脑的功能描绘得一清二楚,你也想象不出来电脑究竟是什么样子,但有智慧的人听了以后,就能明白电脑的原理,按照原理就可以把电脑造出来了。对于修行也同样,虽然至理无言,但你通过听闻佛法启发了智慧之后,依旨修行,不再迷惑颠倒,成佛成圣也不是什么难事。旨和宗基本上是一个意思,旨是佛经的语言文字所透露的真理,宗是众生本来如是的真实理体。先要听闻经教,借文字、语言来明白佛法的宗旨,文言是佛的语言,旨是佛法的本意。

  旨宗非观,藉修观以会其宗。明白旨之后,就要修观。旨宗不是观,旨宗就是本体,因为心体朗然独耀,全无对立,说观已成两个,所以旨宗非观。藉是借助,我们是通过修行借助观法而会其宗,会是明白、相会、融会,把凡夫的妄想心一层一层停下后,真心就能透脱出来,这个体你就体会了。

  若旨之未明,则言之未的。这是永嘉大师进一步告诉我们心和口、观和宗之间的关系。的是准确、标靶的意思。我们借文言明白了佛法的真意之后,按宗旨去讲佛法,绝对不会说错,所有的表达都会很准确,不离佛法的宗旨,这就是教理通达了。但如果你没有明白宗旨,没有通达经教,只能“依葫芦画瓢”,执着在语言文字上,说出来的佛法总不会圆满,总有落处。

  若宗之未会,则观之未深。宗和观之间的关系也一样,宗体是完全无相的,那怎么去观呢?其实我们观心的过程就是“破”的过程,就是明其是非的过程,必须把所有的心都破掉,所有的是、非、非是、非非、非非是、非非非……只要观到心就破掉,一直要观到鱼死网破、业尽情空,才能与宗体相会。如果没有会到宗体,那就是观心观得不深入,所谓“似是而非”,说出来都对,其实没有实际证悟到那里,还是没有到家,仍然是流浪在外的苦命人。

  深观乃会其宗,的言必明其旨。如果真能做到一心不乱地观心,能观得很深入,一定是见到了宗体,也就是证见了真心佛性。他的语言和讲经说法,必定会很准确,肯定是明白了佛法的真意。

  旨宗既其明会,言观何得存耶!既然明了佛意,会了佛心,这些语言文字、观心法门,还有存在和保留的必要吗?既然过了河,还有必要把船背在肩上吗?所以《金刚经》说:“我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行者到了这一步,就能触途成观,随机施教,转大*轮,击大法鼓,广度一切有情成佛,圆满一切无情入心,福泽三界,慧济十方。

  九、触途成观

  第九触途成观者。触是接触,途是路途,在修行路上,所有的动相都是途。触途就是一个觉者对所有动相、外界的观察。而对于“原本一精明,分为六和合”的凡夫来讲,对外界的观察就是根尘相对,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因此不能圆融无碍。圣人已证得一心,所以能够六根互用,触途成观,任何境界现前,产生的都不是凡夫的“识”,而是圣人的“观”,也就是天台宗所说“一心三观”的观,这是佛眼体用无殊的境界。

  夫再演言辞,重标观体,欲明宗旨无异。标就是定义、标明,再把观体提出来重新定义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佛法之真意与佛之真心本体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我们凡夫常常口是心非,而佛永远是心口相应的。所以永嘉大师强调,佛的经典就是佛的心,佛从来没有离心说法,任何佛法也都在指点真心,所以我们听闻佛法后要善加体悟,才能找回自己的真心。

  言观有逐方移,移言则言理无差,改观则观旨不异。这是解释为何宗旨无异。言是经典、教理,三藏十二部经都是言;观是观行、修行的具体方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观;逐是追逐、驱逐。言观都是因为有追逐趋向的目标才会发生变化。什么目标呢?就是众生的根基和习气。对于执着有的人,佛就讲空;对执着空的人,佛就讲有。移言,则言理无差。佛讲的五时八教这些经典,都是针对不同根基的众生讲的,所以内容方式都不一样,都不停地发生改变,这叫移言。话虽说的不一样,但言移理不移,这些变化了的语言所要讲述的真理却是一个,就是空有不二的实相。

  同样,对于不同的众生,要指示不同的修行法门,这叫改观,不能用一个药方治疗所有的疾病。虽然药方不同,目的都是为了治好你的病,这叫做改观则观旨不异。比如对于不同的弟子,师父让他们修的观法也不同,有的让他去念佛、拜忏,有的让他去打坐修止观,有的让他去参禅,有的让他去闭关……最后每个弟子都能得到真实的佛法受用,能够这样应病与药才是明眼的好师父。否则一付药保打天下,无论这个药多么昂贵、稀有,也很有可能吃死人,这就是未得观旨,不会依旨改观所导致的。

  不异之旨即理,无差之理即宗。宗旨一而二名,言观明其弄引耳。从来不变的佛法真意就是理体,从来没有差别的理体就是佛心,佛心和佛意本来是融会贯通的一个。弄和引都有逗引、引导、吸引、接引的意思,只是为了接引众生方便、引导众生入门而设了言、观两个途径,才有了宗、旨这两个名字。证悟到了这里,就是大彻大悟,妙契玄源了,到达了最高的一真法界,也就是《金刚经》云:“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一合相者,即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十、妙契玄源

  第十妙契玄源者。夫悟心之士,宁执观而迷旨?达教之人,岂滞言而惑理?玄是妙有真空的意思。源是源头之义。契入了实相的人,境界真是妙不可言。悟到真心的人,怎么可能执着修行的方法不放,却迷失了佛法的真意——空性呢?比如骑驴找驴的人,根据驴子的气味和叫声终于找到驴了,那还用每次都再去闻味、听声地寻找一遍才知道驴的下落吗?当然就不用了。教理通达的人,怎么会被文字所左右,迷惑了佛法的真意呢?所谓“依文解意,三世佛冤。”通达教理的人已经透过语言文字见到了佛法的真意,所以就能“依旨行文,代佛宣法”了。

  理明则言语道断,何言之能议?旨会则心行处灭,何观之能思?明白了佛法的真理,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因为真理是离语言相、离文字相、离一切相的,什么语言都说不到这里;真理并不因言语而生,也不因无言而灭,而是本来现成、不生不灭的。

  体会到宗旨,也就是证悟了真心本体时,心行就是心的一切功能,比如能观、所观,妄想、思量,一切识、一切智,山河、大地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此时的境界就是《证道歌》里写的“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这样的一颗心是任何观法都无法观察思维到的,所以说何观之能思。

  证到了实相,就根本不用再去观,随处都可见。苏东坡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华严经》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重重无尽,无尽重重,处处都是佛的三身。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光明无尽,无尽光明,时时不离真如佛性,其境界真是难以言说,不可思议。

  所以永嘉大师说,心言不能思议者,可谓妙契寰中矣!到了这个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不可思议的境界,就是契入万法的本源了,达到大乘佛法修行的最高境界了。寰中就是宇宙的中心,比喻极其重要、美妙的地方,因为这个中心是不可得的,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地方,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样子。如何才算契入了呢?证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是契入了,说契入也无处可入,所以这个契入就叫做妙契。

  讲到这里,观心十门就讲完了,永嘉大师把自己实证过程中的智慧结晶留给后人,就是希望我们相信佛法的真实不虚,希望佛法能在我们身上继续反射出无相的光芒,照彻自己、照亮他人,又无丝毫踪迹可寻。这样的光芒我们捕捉到了吗?其实根本不用去捕捉,只要你不再去观境,而是去观心,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境就是心,色就是空。乃至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每一丝晨雾、每一株小草,都是光芒万丈的我佛如来。

返回目录

----------------------------------------------------------------------------------------------------------------

更多达照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