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中观宗文集:龙树菩萨生平行履及思想(佛智)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7日
来源:   作者:佛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中观宗文集:龙树菩萨生平行履及思想(佛智)

   龙树菩萨生平行履及思想

  佛智

  闽南佛学

  一、龙树菩萨的生平行履

  龙树菩萨,梵名“那伽夷离淳那”,华译为“龙树、龙猛、龙胜,”约在公元150年,诞生于南印度毗达婆国(Vidharbha)一婆罗门种姓之家。《龙树菩萨传》末云:“其母树下生之,以龙成道,号曰龙树。”

  《天台九祖传》卷一记载:龙树天姿聪悟,博闻强记。少年时,曾从婆罗门长老沙罗诃及罗喉罗婆陀罗学习婆罗门教典,在三个月内便诵通《四吠陀》,依文解义,无不切中要旨,时人惊为奇才。冠弱之际,更能通晓世间典章、数术、天文、地理、图纬、秘谶,独步诸国,威名远驰。

  一日,大士与三位知己探讨人生快乐之事。大家公认,色欲快乐最令人神往。于是,四人相伴求学隐身法术。起初,授业术师恐怕他们学成后不肯再依附于己,故而只配发药丸,不传药方。不料,大士嗅到药香,便知其原料成份。术师大惊失色,慌忙献出配方。由此,大士被誉为“天启神悟之高士。”

  大士等人掌握隐身术后,便奔赴王宫,与诸宫娥妹女嬉闹娱乐。数月间,宫女怀孕者甚众。国王勃然大怒,急召智臣共谋应对之策。遂有资深谋士回禀道:“此事若非鬼魅,则是方术,可置细土于宫门口,着兵守护,若是术人,足迹自现,可以兵除;若其是鬼,当以咒驱。”国王拍手称善,命武士依计行事。不久,足迹显现,国王下令封闭宫门,截杀罪魁祸手。龙大士见势不妙,慌乱中,躲藏在国王身后,结果,同伴三人尽遭砍杀。目睹惨状,大士顿悟“欲为众祸之本”,发誓曰:“若我得脱,当诣沙门,求出家法。”(见《天台九祖传》卷一)

  脱险离宫后,大士便进入印度北部的雪山中,依止摩罗尊者剃染出家,研习三藏教法。于九十日内,通达教理,辩才无碍,深入一切法空性,遂起骄慢之心,自誉为“一切智人”。后经瞿昙门神诫示:“今汝之智慧,何异于萤火齐于日月?我观仁者,非一切智人”(见《佛祖统纪》)大士方知佛道久远,理深似海,自己所学不过是瀚海一滴而已。翻然悔过,发甚深惭愧心,继续寻师访道,求学不懈。

  在雪山深处一佛塔前,大士巧遇一年老比丘,蒙授诸多大乘经典。大士悉心研究,勇猛精进,惜乎佛理深奥,虽明其义,却不能融汇贯通。感应道交,幸蒙大龙菩萨慈悲悯护,接之入龙宫(一说是北印度龙种族的住处,另一说为定境中的龙宫),开上宝藏,发七宝函,授以无量方等深奥经典。大士依教奉行,勤修冥悟,豁然了道,善解一相,深入无生法忍,能够透彻地谛观三世法相、尽知因果等事,一举成为空有无碍的大小乘佛法的融通者。

  出龙宫,大士赴南天竺游化。当时,南天竺引正王(一说为中印度侨萨罗国引正王)深染邪见,崇信婆罗门教,极力排佛,迫害僧尼。据《佛纪统纪》记载:龙大士为了度化引正王,弘扬佛法,每逢引正王出巡时,便高举红色幡幢行于其前,如此长达七年之久。引正王颇以为异,使人间道:“汝为何许人?”大士答曰:“吾乃一切智人。”又问:“诸天今者,何所作为?”大士对曰:“天正与阿修罗战。”片刻间。有刀剑从空而降,阿修罗之耳鼻等也纷坠于地。引正王叹为希有,躬身施礼,愿亲近善士,敬奉三宝。大士为之广宣妙法。回宫后。两人共剪西窗之烛,畅谈达旦。此后,引正王礼龙树菩萨为师,虔诚信佛,大士声名鹊起,如日中天,道俗钦仰,四方请益之众不计其数。

  大士意气风发,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先是分别说诸法,后说诸法毕竟空,建立绵密精严的观法,广破外道、邪魔及偏颇之小乘,盛宏大乘佛法,开创了佛教的新纪元。

  在印度佛教史上,龙树菩萨是第一位有系统地组织大乘教法的贤者。因此,大士被尊为“大乘鼻祖”、“第二释迦”。在中国佛教史上,大士又被誉为“大乘八宗共祖”。

  约在公元250年,大士见所作已办,就入于月轮三昧。当时,法会中听法者,只能听到大士说法的妙音,却不能观见其身,因而甚感惊异。首座提婆深明大士的良苦用心.遂为大众师解释道:“师乃显示佛性非声色之理也。”(见《龙树菩萨传》)

  大士从定中出,即刻传法子提婆,咐嘱其应以般若慧为导,广发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菩提心,普度有情,传灯化物,绍隆道统。而后,安详入于三昧,示寂灭相。

  二、龙树菩萨的著作

  龙树菩萨是一位伟大的大乘佛教论师。他在推动大乘佛法趋向体系化、组织化的进程中,勤奋著述。而且,由于大士深通延年益寿之道,禅定功夫卓绝,故享寿极长,因此,著作庞多,有“干部论主”之美称。大士的学说传播以后,特别是在西域一带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发展。经鸠摩罗什等法师传译,仅流通于中土的就有十余种,现依次简介:

  <1>《大智度论》,一百卷,鸠摩罗什译,是《摩诃般若波罗密经》第二会《大品般若》(共二万五千颂)的释论,系详释诸法实相的大论。此论被誉为“一切大乘思想之母、佛教大百科全书”。

  <2>《十住毗婆沙论》,十七卷,鸠摩罗什译,系《华严经》十地品中初二地经文的注释,叙述菩萨道之初二地的内容及修行状态。“毗婆沙”为广论之意,此论所注释的经文乃《华严经》的核心部分,因而极富学术价值。

  <3>《中观论》(本颂加青目释),四卷,鸠摩罗什译。此论是大士:比年之力作,有五百颂,分作二十七晶,系针对空观的本质,指斥有部的偏颇,破除断常邪见,光显佛陀空有不二的无言秘教,强调行者在解脱生死成大菩提方面,须首先通达诸法之缘起性空及即有即空的中道正义。此论堪称大乘佛法的精髓。

  <4>《十二门论》,一卷,鸠摩罗什译,是针对人生的现象,以十二个专题从不同角度论述空的深义。可称为《中论》的纲要或入门指南。

  <5>《七十空性论》,一卷,法尊法师(现代高僧)依据西藏本译出,系破斥小乘空、有之偏的力作。此论广述生、住、灭无有自性、毕竟空义,显扬大乘中道妙理,指出生、住、灭之种种差别相,皆因假名安立而起,并非实有自性。此论是《中观论》第七品的余论,对《中观论》所阐显的义理起补充作用。

  <6>《大乘破有论》,一卷,宋代·施护译,系破斥外道、小乘的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邪见,阐显因缘所生诸法毕竟空不可得的微妙中道之理。

  <?>《回诤论》,一卷,后魏·瞿昙流支与毗目智仙合译,主要针对正理派。正理派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种种量,以量成立各种实在(有自性的法)。大士指出语言虽然有所立、能立、所破、能破的作用,但它本是缘起法,因而是空无自性的。由此,破斥正理派的各种实在,指出其所认识的法并非有自性。它是《中观论》初品的余论。

  <8>《六十颂如理论》,一卷,末代·施护译。是用大小乘共许的教义,说明阿罗汉须证得胜义谛,方可证入涅槃。亦即:行者必须亲证不落二边的中道胜境,空有不二,方可渡越生死苦海。

  <9>《菩提资粮论》,六卷,隋·达磨笈多译,系指出菩萨欲得大菩提,应以六波罗密、四无量心、四摄法为本体资粮,兼及三十二相业、百福庄严等行。强调以般若为导,广行善巧方便、自利利他,成等正觉。本论之颂为龙树菩萨造,但其释文则是自在比丘附加的。

  <10>《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一卷,宋代·求那跋摩译,是专门对国王贵族阶层开示天界安逸胜事,劝化其施行仁政、归敬信顺佛法的短论。

  <11>《一输芦迦论》,一卷,北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是破斥断常邪见、显发一切法自性本空的妙论。

  龙树菩萨的著作还有《优婆提舍》十万偈,《庄严佛道论》、《大慈方便论》各五千偈,《无畏论》十万偈等,只可惜,至今还无汉译本。

  三、龙树菩萨的思想

  龙树大士融摄当时印度佛教各派思想,去粗取精,以独得之妙慧综合地予以论证、评判,构成大乘佛学最具特色的精密宏富的思想体系。

  1、二谛

  二谛是大觉佛陀对宇宙万有总的分类法。万有诸法虽然纷繁复杂、无穷无尽·,但若以二谛来统摄,便可概括无遗。

  龙树大士在《中观论·四谛品》中讲:“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文中所讲的“谛”,乃正确真实义,二谛即二种真实。从凡夫常识中得到共许的认识,称作“俗谛”或“世俗谛”(世:虚妄流变义,即凡夫所见的缘起假相;俗:无明隐覆义,即凡夫被无明烦恼遮障,不能直觉地体验缘起法的真实相);圣者所悟的超越时空限制、永恒不变的绝对真实智境,称为“第一义谛”或“胜义谛”(胜:超特殊胜义,即无漏无分别的智境)。由此可知,胜义谛是指宇宙万法的真理,俗谛是指宇宙森罗万象的种种差别。

  《大智度论》卷三十一日:“世俗谛故有,第一义故破,以俗谛有故,不堕断灭中,第一义破故,不堕常中。”可知,俗谛是就因缘所生法为有而论的。由于凡夫对缘起诸法有执受、爱著,诸佛菩萨为度生故,特设方便,对缘生法巧立种种名言概念,此即“用无著心分别诸法。”因缘所生的如幻如化之法,虽然是自性本空,但相互间并不错乱混同。因此,行者可借俗谛了知是非善恶,去除断灭邪见,导正视听,培植福德资粮,圆满利生善业。

  胜义谛(真谛)是就缘生诸法自性本空而言的。胜义谛即诸法实相,而诸法实相即是空,实相空寂,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了不可得。依胜义谛观察,则“诸法平等,无有高下”。由此即可破除众生对如梦的世间假相的执著、贪求,从而看破、放下、解脱、自在。

  世间诸法皆是依因仗缘而生灭变化,没有固定不变的实在性。缘起如幻的有不能离开性空而独成为有,故非实有;自性本空亦不能抛却缘起如幻之有而自成为空,故非偏空。因此,空、有相依相待,互相彰显,平等无碍。

  客观地讲,本无所谓真谛与俗谛,二谛只是名言上的分别知见。若依中道正观体察,世俗谛是虚狂不实的,根本没有资格称作“谛”。但,因为众生从无始劫来执著缘生诸法,起种种贪恋分别,妄自菲薄,烦恼缠心,为生死所累,轮转不息,故,诸佛菩萨即依缘起的假有,巧设方便,安立了真谛与俗谛。此属教法二谛。诸佛菩萨证入法法空寂、法法如幻、一念圆明的圣境,并观二谛,在一念顿了毕竟空的同时,即显了缘起法的生灭无常,即俗即真,泯心绝相,纯是一种平等、无碍的妙有真空之智境。此属实相二谛。

  行者若能对相对的事物和理则不执著,由事相的虚幻不实了悟理性的究竟空寂,即可转述成悟,得大自在。

  2、八不中道

  龙树大士博通三藏,精研法义,深获佛旨,了悟诸法平等空性,尽知宇宙万有的空寂性超越了一切观念,非有非无,泯绝一切分别,离心缘相、名言相,乃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中道直觉境。为使众生易于透过现象悟证真理,大士特设八不中道正观,指导信者以智化情,超脱生死,得大安乐。

  所谓八不中道,即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大士以此八法概括一切现象。八不就是否定此八法(生、灭、常、断、一、异、来、去)有自性的错误观念,从而使行者由相对的名言妄境证入无分别的法性真实智境。

  不,中国古义为“无、没有”,而在佛经中却是“空、无自性、泯、破”义。生、灭、断、常、一、异、来、去是诸法的假相,众生却妄执为实有自性,由这种主观的颠倒梦想派生出无量无边的妄执情见,从而堕入无明烦恼坑中,不得安乐。故,龙树大士在其前冠以“不”字,清净一切有所执著的心,显示如来中观妙义。

  八不之中,生灭相是由因果的范畴决定的,常相是由本体的范畴决定的,断相是由虚无的范畴决定的,一相是由单一的范畴决定的,异相是由发展的范畴决定的,来去相是由时空的关系决定的。

  “一”是指事物的整体,在《金刚经》中称作“一合相”,“异”是指事物的局部。一与异是相对的,彼此依待、空无自性。外道却认为其有自性,故龙树大士在《中论》中以“不一不异”的命题广而破之,阐明一与异的成立是待缘而设的,是依空间的角度而言的。

  “来”去”即指事物的运动,所依据的参照物不同,则来去二法亦变化不休,故知其亦无恒常不变的自性。因果缘起法的幻有相,其体空寂,了不可得,故称作“不来不去”。

  “常、断”是依时间的角度而言的。常是恒常义,即前后一样,中间无任何变化;断是断灭义,即法的前后截然不同,没有丝毫联系。执著法是常或断,都不符合缘起真理,它能破坏因果相续的正见,故冠之以“不”,加以否定。

  “生、灭”只不过是条件的聚合与离散,缘会则生,缘散则灭。外道不明此理,故执著有实在的生(如“梵我”、  “灵魂”

  等)与实在的灭(断灭、虚无)。龙树大士以“不生不灭”来破斥之,除掉其执著的自性,但并不破坏缘生的因果法,指出万法不自生(不是从自性法中生出余法)、不他生(不是从独存的他法中生出诸法)、不共生(不是自他共生余法)、不无因生(不是五条件而生),而是依因仗缘而生。灭除断(拨无因果)、常(灵魂不灭等)邪见,正显因果相续的缘生诸法的本来面目,成立一切法无自性的中观妙理。

  宇宙万有缘生缘灭,众生在业力的牵引下生死不断。如梦如烟的有为诸法虽然在一定的条件下纷呈异态,但若透过八法四对的缘起假相,扫除断常边见,即可由相对的事相证入究竟平等的大圆满解脱境,转凡成圣,顿超直入如来地。

  3.缘起性空

  佛法中最根本的教理是缘起,无论大乘抑或小乘,皆依之为基础。当初,外道问释尊宣演何法?释尊讲:“我说缘起法”。由此可知缘起思想在佛法中的特殊地位。

  佛灭度后,由于时代的间隔,环境的影响,众生根性的差异,导致了对缘起正义的理解发生分岐。龙树大士所处的时代,这种分岐正愈演愈烈。针对内外思想的偏颇失真,大士以其渊博的学识、超人的智慧、卓越的功行,对佛法正义作了精辟的阐述。从此,缘起性空的真义便光显于世。

  龙树大士在《中观论·四谛品》中讲:“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其义为:宇宙万法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万法皆是条件的聚合。诸法既然是由条件促合而生,则它不应是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正如《中观论·因缘品》中所云“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万法都不能自己作主,而是受着因果律的支配,随着因缘的聚散变化不息,幻化无主,故无自性。无自性,即称名为空。遍观宇宙诸法,诚无一法是无因而生。三千大干世界皆是众多因缘和合的产物,故无恒常不变的实在性。由此可知,宛然森罗,、差别万状的宇宙诸法,不过是吾人相对的心念对客观外境存在的一种分别计执罢了。若用绝对的智光观照,宇宙万有当体即空无所得,此即《心经》所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光五蕴皆空”之妙境。此中所言之“空”,乃诸法的究竟实相,亦称作“中道”。对中道实相安立“空”的假名,乃是诸佛度生的权巧方便。实际上,万有的本来面目是离心缘相、言语道断的。所以,只可以般若清净智契会,不可妄以言宣,禅宗所讲“开口便错”,即是此义。

  龙树大士倡导缘起性空,是为破除众生的情执,而非毁坏因果相续的缘起法。缘起与性空不二,缘起是现象,性空是本质,只有空无自性的事物才会缘生缘灭,也只有缘生缘灭的事物才能彰显空的存在。故,性空不坏缘起,缘起不碍性空。

  如幻的缘起假法,迁变无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诸佛随缘无我,千处祈求千处应,无尘无刹不现身,能于性空的绝对境中生起种种善巧方便,利乐有情,潇洒飘逸,自在无碍。凡夫被无明所覆,为情见所迷,不能正观缘起性空之理,颠倒错乱,执是为非,以非为是,烦恼丛生,沦入六道,受苦无穷,殊为可怜。

  《大智度论》云:“凡夫不入圣法,不知诸法性相,颠倒愚痴,起种种业因缘,随业得身,……皆是无自性,无业果报。”其义为:众生迷情造业,故有生死轮转,若能翻然省悟,于第一义谛中,深深体会诸法是空、是中道,即能脱免一切杂染惑业之苦,趣归解脱正道。此说正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如是观”之妙义。可知大士深悟佛旨。

  4、佛身论

  龙树大士在《大智度论》中讲:“佛身有二种:一者真身,二者化身。”可知,大士是依真俗二谛的角度论述对佛身的理解。

  大士在《中观论》中云:“如来寂灭相……分别有亦非,如是性空中,思维亦不可,如来灭度后,分别于有无,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戏论破慧根,是皆不见佛。”其义为:佛身是脱离有无差别相而空不可得自勺,这是从真谛的立场上讲的。但,若纯依第一义谛观察佛身寂灭离相,恐使后世佛子疑惧,不能了知佛身真实义。凡夫都是依有相的事物行动,智慧浅薄,极少能顿悟诸法实相,为诱其进入佛途,大士特从俗谛的角度开显了佛身义。

  《大智度论》云:“佛之真身遍满虚空,光明遍照十方,说法声音亦遍十方,满无量恒河沙等世界中,大众皆共闻法,说法刁;止,一时顷各随所闻得解。”此即依俗谛论述佛的真身(法身)是不生不灭、具足一切功德的妙有,此身充满宇宙,智慧之光遍照诸佛国土,说法音声永为传播。

  《大智度论》云:“释尊受身王宫,现受人法,有寒热、饥渴、睡眠,受诸诽谤,老病死等,内心智慧,无量福德,无量正觉。”此即依俗谛讲佛之化身是为度化众生而随缘应现的。佛陀悲悯众生,为使众生走上解脱的阳光大道,故假现众生相,虽然受到人为或自然的逼迫或影响,但其内心却清净无染,随缘不变。身在滚滚红尘中,心却超然于物外。

  5、涅槃思想

  涅架,华译为“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度,是度脱分段和变易两种生死),又译作“不生不灭”,是圣者所证的最彻底、最圆满的境界。

  佛法中关于涅槃之说颇多。小乘修学者证得有余涅槃后,不思广度众生,却安住于有余涅槃境界中,独享其乐。对于这种自私的解脱知见,佛陀在大乘经典中颇多呵斥,贬称之为“焦芽败种”。佛陀告知小乘行者:阿罗汉果、缘觉果只是修行佛乘的中间过程,是“化城”,并非是真实究竟的“宝所”。鼓励诸佛子应在证得无生法忍后继续发胜义菩提心,庄严国土,普利有情,圆满佛果。

  如何方可证得涅槃呢?龙树大士认为:若遍知三有生死及因果缘起的幻相不实,自性无生,在证得阿罗汉果时,即可现证永断生死烦恼的灭谛,就可称作得证涅槃。修行时,并非有个实在的烦恼自性可断,亦没有个实在有自性的涅槃可证。若取著诸法有自性,便不能深契如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旨。

  凡是有自性的东西,必具恒常、不变等特性。若深执烦恼有实在性,则烦恼必不可断,涅槃也无从证得。故,大士于《中观论·涅槃品》中讲:“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架,亦无少分别。涅架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三际者,无毫厘差别。”明确地指出世间与涅槃是不一不异的关系。一切法的生灭都是无自性的,所以,一切法之生灭与一切法的本性(寂灭性)不相违。《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讲:“无生灭与生灭是一。”即是阐明涅槃与世间不异的道理。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曰: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免角。”亦与此义同。

  涅槃与世间不异,须通过缘起中道的、正观方可了解其真实义。龙树大士认为宙万法皆是待缘而生,既然依因待缘,生则不是有自性的生,而只是如幻的生。灭也是如此。幻化的生灭当体即是不生不灭的究竟寂灭。由此可知,涅架并非是在世间万法之外另有实体。所讲的涅檠,不过是就一切法的寂灭性而言的,涅架亦是假名施设的。《金刚经》云:“离、切诸相,则名诸佛。”与此理同。

  《中观论》云:“受诸因缘故,轮转生死中,不受诸因缘,是名为涅檠。”指出凡夫依情识分别计执虚妄无主的缘生假法,起惑造业,沦入六道,不得出离。而诸佛依般若性空慧,不执取幻化的有为法,证得法法空寂的中道涅架,则超脱自在,得大安乐。

  世间诸法既然是缘起法,则尽为作法,有为有漏,生灭无常。涅架乃指诸法本性,无为无漏,无生无灭,毕竟空寂。这种分别亦是相对而论的。针对有为法的虚妄,说涅架的真实。实际上,涅檠本无所谓真或虚,如果行者执为实有,佛即讲涅架如幻如化;若行者以之为无,佛则说涅架宛然常存。由此可知,涅架的虚与实,皆是佛陀度生之方便。行者当彻底抛弃对它的执著,以般若清净之智甚深谛观,努力修行,方可证得。

  6.净土思想

  龙树大士在龙宫中披阅《华严经》,深入法理,为《华严经·十地品》作注,造了《十住毗婆沙论》,指明菩萨道行者应以十波罗密(施、戒、忍、精进、禅、般若、方便、愿、力、智波罗密)和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为正行,勤求菩提妙果。但.此法门广大深远,初发心之士极不易修学。因此,大士为普摄群机,依经义讲述了一种易行道。

  此易行道为:勤念阿弥陀佛、弥勒尊佛、释迦牟尼佛及十方三世诸佛圣号或诸菩萨名号,并以礼拜、供养、随喜赞叹三宝功德等方法忏悔业障,依仗诸佛功德力及自身十善业力,具足三福(戒福、孝福、菩提心),自利利他,趣入诸佛净士,完成进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行次第。

  此易行法门是依诸佛本愿慈力及行者的信愿行筹资粮而成就的。龙树大士所开的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顿全收,引导更多的善信檀越同入如来大智海,对后世净土法门的宏盛影响颇巨。至此,大士的思想已达到巅峰状态,其理论体系亦具足圆满。

  四、结束语

  龙树大士于佛灭度七百年顷示迹于南天竺。在佛法渐呈衰势的颓境中,大士以独特之妙慧、超人之气魄,勇猛精进之力.力挽狂澜,广破外道之谬误与小乘的偏失.洞标佛旨,阐显如来微言大义,高树法幢,慈风普被,振兴佛教,殊功甚伟]其思想之渊深,胸襟之宽广.人格之伟大,意志之坚强,发心之宏远,功行之卓越,莫不令后世学子高山仰止,钦佩不已。

  本文参考资料<一>宋·志磐:《天台九祖传》<二>宋·志磐:《佛祖统纪》<三>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四>印度·龙树:《中观论》<五>台湾·慧岳;《天台教学史》<六>台湾·印顺:《中观今论》

  <七>金陵刻经处版:《马鸣龙树提婆天亲传》

  <八>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九>吕澄·  《印度佛学思想概论》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