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海云继梦法师:瑜伽行的教法:约理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5日
来源:   作者:海云继梦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海云继梦法师:瑜伽行的教法:约理

 

  瑜伽行法既然是实践学,则应当是在瑜伽行法中,有完整的教学体系与整套的行法系统,而此瑜伽行法的进程,我们称之为「探空」的教学体系,或探空方程式。此即华严三段教学法中的第二段:正行,证空性的教学系统。

  空性非是大脑思惟之所能及,是则探空之行则非大脑逻辑之所能为,因此探空的教学方式亦有异于大脑之思辨方式;是故《大经》之必依善知识教,善知识是集一切智的最初因缘,于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

  此是之谓破大脑的经验主义,而依善知识的空性如实经验,方能启动迈向空性的菩提大道。

  所以就空性的教学系统而言,是先立果而行因,即先破无明,破根本无明而后,方能明确(如实了知)能所的存在;在根本无明的束缚下,能所拘束在一体中,此中的无明作用──「能」已转化为识心,而「所」更误以为色身。今破根本无明(即擒贼先擒王),则能所分离;能所既分,能则为真心(即能观心),此能观心必须训练(此即因行之始)成静态的能观,不可主动的起用。

  而所观心的「身」即原形,于此第二阶段中会尽情奔放,而识性中的身心皆无法控制;是以早期的识性压抑所反弹之现象也,此亦属触功德!待其压力及习性释放后,会逐渐恢复常态,此即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的生命原形是意兴阑珊的,但「能观心」不可起主动之用,若起即识性作用;此中能观之「心」唯能静观不动,而待所观的生命原形随缘起动而顺其缘,唯静待生命原形的能量之动,能观之静待是一种生命能量的蓄积与增长。

  第三阶段的生命原形是缓慢的动,而能观的「真心」必须要跟着生命原形而「能」,此即修行功夫!不跟着动也是一种压抑,能观心不可离生命原形(即根性)而自主行,若自主行即为识性的作用;此「能随所而行」的修行功夫也是「正行」行法的重头戏,不过此关,难有晋阶!且此关的检测、求证与考验甚重。

  当此「能观心」能够完全的依于「所观心」而动时,便是第三阶段的训练完成,即将进入第四阶段的训练。

  第四阶段的训练是指「能所相符」。能所相符而合一的能与所,方皆各有所属而起应有的作用,此时的生命才是真我!真我中的能与所是相合一的,所之「所能」能自主!换言之,是生命的原形主动,非是识性为之动,故称「舍识用根」──此根动而能观之心为之照见──此照见即是智慧!

  此时身心合一是觉合,而非识合;识合即是凡夫受根本无明之牵制,而觉合即是《楞严》中,「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此乃根性合觉性,是修行之境界也!此中「能所合一」仍须一段时间,直到所之所动能够完全自主(此实第三阶段的工夫完成),并且能够自在的攸游法界(此乃第四阶段的工夫完成),且能观心的智慧能够完全融入此生命的原形中......至此,能所的存在与作用已达能所不分的溶融状态,是谓能所双泯,是为无功用行!此乃《耳根圆通章》中,「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当「能所双泯」便进入第五阶段,即是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现前。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明心也!下合六道众生诸法本性,见性也!既能所双泯,则畅行法界而无所碍矣!

  何以故?此时,所的根性是以觉性为引导,故《净行品》称「以智为先导」,一切身语意业皆以智为先导!是则超越能所、净秽等对立之境界,而成一大圆融的「一真法界」欤!故此智为先导非是大脑逻辑的论辩,而是生命中的如实境界。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