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集白话译注:《安乐集》白话译注 第二大门
安乐集白话译注:《安乐集》白话译注 第二大门
第二大门
第二大门三番料简,主要说明凡要往生净土的人,须先发菩提心并批评大乘中人对于无相的偏执异见和认为净土法门是别时意语等。
△第二大门中,有三番料简:
第二大门中,可分三部份论说。
第一、明发菩提心。
一、说明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大心。
第二、破异见邪执。
二、破各种异见、邪执。
第三、广施问答,释去疑情。
三、通过多个问答,来解释各种疑问。
○就初发菩提心内,有四番:一、出菩提心功用;二、出菩提名体;三、显发心有异;四、问答解释。
第一、从初发无上菩提大心来说,可分四点解释, (一)说明菩提心之功用。(二)说菩提的名相和本体。(三)说明发心的三个主要方面。(四)用问答来解释各种问题。
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大经》云:“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遍周法界[1];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来际;此心普备,离二乘障[2]。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所有功德回向菩提,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譬如寄华五净[3],风日不萎;附水灵河[4],世旱无竭。
(一)所讲发菩提心的功用,据《无量寿经》所说:“凡希望往生净土者,都应从发菩提心开始。”什么是菩提呢? 菩提即是无上佛道。如果想发心成佛的人,所发心愿必定广大,包容宇宙一切万物。此心达到究竟之时,则与虚空一样。此心长远,一直延伸到未来际。此心普备,远离声闻、缘觉二乘残留的诸障。若能发起此心,就能解脱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所有功德都回向无上菩提,就绝对不会失灭,最后必定能证到佛的果位。有如将花送至色界第五重净居天,世界上任何大风都吹不到,故此花永不枯萎。又像把水寄放在神龙居住之灵河,即使遇上大旱仍不会干竭。
第二、出菩提名体者。然菩提有三种:一者法身菩提,二者报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也。言法身菩提者,所谓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自性清净,体无秽染,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为法身;佛道体本,名曰菩提。言报身菩提者,备修万行,能感报佛之果,以果酬因,名曰报身;圆通无碍,名曰菩提。言化身菩提者,谓从报起用,能趣万机,名为化身;益物圆通,名曰菩提。
(二)说菩提之名相与本体。所谓菩提者有三种:即法身菩提、报身菩提、化身菩提是。所讲法身菩提,就是佛法的至高无上之真如本体。其自性清净,体无染污秽垢,其理出于天然真实,不需要修习,故称为法身。以佛法之道能契合此真理本体,故称为菩提;所讲的报身菩提,是具足修行各种功德,而获得报身佛之果位,以此果位酬报所修之功德,因而称之为报身。因功德圆满通达而无任何障碍,故名为菩提;所谓化身菩提者,是因成佛的果报而产生各种功用,这些功用能通向任何根机,所以称为化身。因有益于事物的圆满通达而名为菩提。
第三、显发心有异者。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已来自性清净;二者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5]门等;三者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为怀。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名发菩提心。
(三) 说明发心主要有三个方面。现在所说的修行有三种:一是能通达事物的有无,从根本上来讲是自性清净的;二是缘于修习众多的法门,包括八万四千种能达到涅槃彼岸的方法;三是以大慈大悲之心为本,保持经久不变的救度有情众生之心。此三种发心能与大菩提相应,所以名为发菩提心。
又据《净土论》云:“今言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今既愿生净土,故先须发菩提心也。”
又,依据《净土论》所说:“现在说发菩提心者,就是誓愿作佛的心。愿作佛之心,就是济度众生的心。济度众生之心,即是导引众生信奉、并愿往生佛国净土的心。现在既然发愿往生净土,所以必须先发菩提大心。”
第四、问答解释者。
(四)通过问答来解释。
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诸法无行经》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
问:如统修各种功德,就能领悟无上菩提而成佛,那为什么《诸法无行经》说:“如果有人想求无上菩提,即是没有无上菩提。此人离开菩提,有如天地般遥远。”
答曰:菩提正体,理求无相。今作相求,不当理实,故名“人远”也。
是故经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今谓行者,虽知修行往求,了了识知理体无求,仍不坏假名,是故备修万行,故能感也。
答:无上菩提的本体,无形无相,现在你用有形相的追求它,当然不能获得。所以说此人离菩提道越来越远了。
因而经中说:“菩提本身不可以用心去获得,也不可以用身去追求。”现在所说的修行者,虽知以修行求往生,但因清楚地懂得真理本体虽不可追求,然而仍不排除通过现象来显示,所以统修各种功德也能因感而悟。
是故《大智度论》云:“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6]。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
故《大智度论》说:“如人见般若智慧,由于见解末透彻故仍有烦恼的束缚。如不见般若智慧,更是身心受到束缚。若人见般若之智,是得到了解脱;如已无智慧与解脱的对待,也是解脱。”
龙树菩萨释曰:“是中不离四句[7]者为缚,离四句者为解。”今祈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违二谛大道理也。
龙树菩萨解释说:“此中不能超越此四句义,即会受到束缚;若能离此四句的真义,则是真解脱。”今为求无上菩提,而能如此修行,便是不行而行,这没有违背真俗二谛的大道理。
又依天亲《净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8],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又依天亲菩萨所作《净土论》:“凡欲发心追求无上菩提者,有二重意义:一、是必须远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的见解,二、是须知三种随顺菩提的法门。”远离哪三种与真理相违的见解呢?一是运用智慧,不求自乐,远离一切贪恋于自己血肉之身的错误认识;二是依慈悲之心拔除一切众生之苦,远离那种不去安抚众生之心的错误;三是依据方便门,怜悯一切众生,远离那种过分看重自己,恭敬供养自身的错误之心。以上三者即是远离三种与菩提法门相违背的见解。
顺菩提门者,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菩提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即便违菩提。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
随顺菩提法门者,修行者如果能远离以上三种相违的见解,就可得到三种符合菩提真理的法门。哪三种呢?一是未受染污的清净心,不为自己追求各种乐事。菩提是清净无染污的,如为自己追求快乐,就违背了菩提门。所以无染污的清净心,即是随顺菩提的法门;二是安于清净之心,为了拔除所有众生的苦。菩提智慧要使一切众生安于清净之处,若无拔除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苦海的心,便有违菩提。所以拔除一切众生苦,是随顺菩提的法门;三是乐于清净之心,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悟得无上菩提。所以引导众生往生阿弥陀佛国土。无上菩提是究竟常乐之处,如不会使所有众生都能获得究竟常乐的,则有违菩提法门。
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佛国是也。故令一心专至,愿生彼国,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
这种真实究竟的常乐,怎样才能得到呢?依大义门就能得到。所谓大义门,即是到那个安乐佛国去成佛。所以一心专注,愿往生极乐佛国,就可以早日得到无上菩提。
○第二、明破异见邪执者。就中有其九番:第一、破妄计大乘无相异见偏执;第二、会通菩萨爱见大悲[9];第三、破系心外无法;第四、破愿生秽国,不愿往生净土;第五、破若生净土多喜着乐;第六、破求生净土非是小乘;第七、破求生兜率,劝不归净土;第八、会通若求生十方净土[10],不如归西;第九、料简别时之意。
第二,要明白破除各种异见邪执,可分为九点来说明:(一)破错误地认为大乘无相的异见偏执。(二)会通解释菩萨未证实相之理,见有众生,心生爱着,因此生悲。(三)破对心外无法的错误认识。(四)破愿生秽土而不愿往生佛国净土。(五)破认为往生净土,便会多喜着乐而妨碍修道。(六)破求生净土便是小乘佛法。(七)破愿生兜率天宫,而不愿归向西方净土。(八)会通生于十方诸佛净土,不如专求往生西方净土。(九)说明别时之意。
第一、破大乘无相妄执者。就中有二:一、总生起,欲令后代学者,明识是非,去邪向正;第二、广就系情,显正破之。
(一)破认为大乘无相的错误观点。其中可用二个方面来说明:一是总的说明,使后代学佛的人明辨是非,去除邪见转向正知正见。二是联系多种情况进行分析,显示正确知见,破除邪见。
一、总生起者。然大乘深藏,名义尘沙。是故《涅槃经》云:“一名无量义,一义无量名。”要须遍审众典,方晓部旨。非如小乘、俗书,案文毕义,何意须然。但净土幽廓,经论隐显,致令凡情种种图度。恐涉谄语刁刁[11],百盲偏执,杂乱无知,妨碍往生。今且举少状,一一破之。
先作总的说明,大乘佛法深奥微妙,各种概念有如尘沙之多。所以《涅槃经》说:“一个名词有许多含义,一个意思可用许多名词来表达。”应该广泛研读诸部经典,才能通晓各部经的义理和旨趣。不像小乘经典或世俗的书籍那样简单,没有深的含意,一读就可知其义。但因净土之理精妙幽深,各部经论所说分散而不明显,致使凡夫用世俗情理作种种猜度,故唯恐诌语流言四起,许多的盲目偏执,加上内心昏乱缺乏智慧,会妨碍众生求愿往生,现在略举数例,一一加以破斥。
第一、破妄计大乘无相者。
第一、首先是破错误地认为大乘无相。
问曰:或有人言,“大乘无相,勿念彼此。若愿生净土,便是取相,转增漏缚[12]。”何用求之?
问:或有人要说,“大乘佛法无相,故不应作此土彼土之想念。如果发愿往生净土,便是在形相上求,徒增烦恼束缚。”何必要求往生呢?
答曰:如此计者,将谓不然。何者?一切诸佛说法,要具二缘:一依法性实理,二须顺其二谛。彼计大乘无念,但依法性,然谤无缘求,即是不顺二谛,如此见者,堕灭空[13]所收。是故《无上依经》云:佛告阿难:“一切众生若起我见如须弥山,我所不惧。何以故?此人虽未即得出离,常不坏因果,不失果报故。若起空见[14]如芥子,我即不许。何以故?此见者破丧因果,多堕恶道;未来生处,必背我化。”
答:他的看法,其实是错误的。为什么呢?一切诸佛的说法,都有两种缘:一是依据诸法的本性真实之理,二是必须随顺真俗二谛。那种认为大乘佛法不作此土彼土差别的见解,是依据诸法本性真实之理而言,然而诋毁不以缘求往生者,即是不随顺二谛之义。这样就堕入断灭空的见解。所以《无上依经》说,佛告诉阿难:“一切众生若起我见[15],尽管其大如须弥山,我都不怕。为什么这样说呢?此人虽然未能得到解脱,但并没有执无因果的邪见,所以仍然能有机缘得闻佛法。但若有人一旦堕于空见[16],那怕只有一丝一毫,也是绝对不允许的。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见解断灭了因果关系,以后多堕于恶道中,他将来投生之处,必定不是我教化的地方。”
今劝行者,理虽无生,然二谛道理,非无缘求,一切得往生也。是故《维摩经》云:“虽观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又彼经云:“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是其真证也。
现在奉劝各位修行者,从真实义理上讲,虽然是不生不灭,但依真俗二谛的道理而言,并不是无缘而求,一切众生都可得以往生的。所以《维摩诘经》说:“虽然洞观诸佛国土以及众生,都是虚假不实,但也要经常以修习往生净土,来教化众生。”这部经中还说:“虽然并不造作任何业力,但仍以有情之身示现于世,这就是菩萨行。虽然不生起诸行,但并不放弃一切善行,这就是菩萨行。”这就是确实的证明。
问曰:今世间有人行大乘无相,亦不存彼此,全不护戒相[17]。是事云何?
问:现在世间有人修习大乘无相法,也没有彼此之念,全不护持各种戒律,对这样的事情又怎么看呢?
答曰:如此计者,为害滋甚。何者?如《大方等经》云:“佛为优婆塞[18]制戒,不得至寡妇、处女家、沽酒家、蓝染家、押油家、熟皮家,悉不得往来。阿难白佛言:‘世尊为何等人制如斯戒?’佛告阿难:‘行者有二种:一者在世人行,二者出世人行。出世人者,吾不制上事。在世人者,吾今制之。何以故?一切众生,悉是吾子,佛是一切众生父母。遮制约勒,早出世间,得涅槃故。’”
答:有这个想法的人,危害很大。为什么呢?如《大方等经》说:“佛为在家信男制订戒律,不得到寡妇及处女的家里去,也不得和酒家、染坊、油坊、制皮革坊等交往。阿难问佛说:‘世尊是为哪种人制订这样的戒律呢?’佛告诉阿难:‘凡修行者有两种,一是在家修行者,二是出家修行者。对于出家的人,我不制止他们与以上诸种人的交往,但在家修行者则要禁止。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众生都如同我的儿子,佛是一切众生的父母,制订这些规制戒律,是为了使他们能早日脱离此世、得到涅槃。’”
第二、会通菩萨爱见大悲者。
第二、解说菩萨因见众生心生爱着,而起大悲之心。
问曰:依大乘圣教,菩萨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19]。今劝众生共生净土,岂非爱染取相?若为免其尘累[20]也?
问:依大乘佛法的圣教,诸菩萨若因众生之爱着而起大悲心,则应该舍离。今劝众生往生佛国净土,岂不是取着于贪爱之见吗?又怎么免除这个世间欲望烦恼之累呢?
答曰:菩萨行法,功用有二。何者?一证空慧般若,二具大悲。一以修空慧般若力故,虽入六道生死,不为尘染所系。二以大悲念众生故,不住涅槃。菩萨虽处二谛,常能妙舍有无,取舍得中,不违大道理也。
答:菩萨修行诸法,功用有两种。哪两种呢?一是证悟空慧般若,二是具大悲心以拔济众苦。因修习证悟空慧般若的缘故,虽然流转于六道生死之中,但并不受世间欲望烦恼所束缚。又因以大悲之心挂念众生的缘故,而不急于证悟涅槃永恒的奇妙境界。所以菩萨虽然处于世俗与真实二谛之中,但常能巧妙地取舍于有无之间,而获得非有非无的中道,所以不违背佛法之理。
是故《维摩经》云:“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舍,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亦如是,为欲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所以《维摩诘经》说:“譬如有人,想在空地上建造宫殿房舍,可随意造而无障碍。但想在虚空中建造,则难以建成。菩萨也是这样,他为了使众生获得解脱,就发愿求生佛国净土。发愿求生佛国净土,则不是在虚空中建造房舍,就容易成功。”
第三、破系心外无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计情;二、问答解释。
第三、破认为心外无法的错误见解。其中可分二个方面来说明:一破此虚妄的观点,二用问答来解释。
我们先看第一:
问曰:或有人言:“所观净境,约就内心。净土融通,心净即是。心外无法,何须西入?”
问:或许有人说,所观的净土境界,如从心法来说,心和境是融通的。清净之心即是净土,此心之外别无他法,何须更求西方净土呢?
答曰:但法性净土,理处虚融,体无偏局。此乃无生之生[21],上士堪入。是故《无字宝箧经[22]》云:“善男子,复有一法,是佛所觉。所谓诸法不去不来,无因无缘,无生无灭,无思无不思,无增无减。”佛告罗睺罗[23]言:“汝今受持我此所说正法义否?”尔时十方有九亿菩萨,即白佛言:“我等皆能持此法门,当为众生流通不绝。”世尊答言:“是善男子等,则为两肩荷担菩提。彼人即得不断辩才,得善清净诸佛世界。命终之时,即得现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住其人前,得往生也。”
答:但从法性方面来说净土,其理和体虚空含融,圆满无偏,是离开六道四生之途的所谓生,这就是无生之生,只有上等根机的人才能进入。所以《无字宝箧经》说:“‘善男子,还有一法,是佛陀所觉悟的法。即所谓一切事物既不去也不来,无因又无缘,不生也不灭,既无思又无不思,不增也不减。’佛陀告诉罗睺罗说:‘你现在信受奉持我所说的这一正法之义否?’这时十方有九亿菩萨齐声回答说:‘我们都能守持这一法门,当为众生流传不断。’佛世尊又说:‘你们这些善男子等众,都两肩荷负着弘扬佛法之责,当得到伶俐善辩之口才,并能证得诸佛清净的世界。命终之时,就能见到阿弥陀佛、与诸菩萨圣众,出现在眼前,即得往生西方净土。’”
自有中下之辈[24],未能破相。要依信佛因缘,求生净土,虽至彼国,还居相土[25]。
而中下根机的人,尚未破除有相之见,必须依靠信奉佛法的因缘,求往生净土,虽然往生到佛国土了,但只居住于有相之土。
又云:若摄缘从本,即是心外无法。若分二谛明义,净土无妨是心外法也。
又说:若摄一切因缘都回归到本自的心智中,即是心外无别法。若以二谛之理去理解,说净土是心外之法也可以。
二、问答解释。
二,通过问答来解释。
问曰:向言无生之生,唯上士能入,中下不堪者。为当直将人约法,作如此判?为当亦有圣教来证?
问:上面所说离六道四生的无生之生,唯上等根机的人才能进入,而中下根机不堪入者,是直接从因人约法而作此判断的呢?还是也有圣人之教来证明的?
答曰:依《智度论》云:“新发意菩萨,机解软弱,虽言发心,多愿生净土。何意然者?譬如婴儿,若不近父母恩养,或堕坑、落井、火、蛇等难,或乏乳而死。要假父母摩洗养育,方可长大,能绍继家业。菩萨亦尔,若能发菩提心,多愿生净土,亲近诸佛,增长法身,方能匡绍菩萨家业,十方济运。为斯益故,多愿生也。”
答:依《大智度论》所说:“新发意的菩萨,其根机浅而见解薄弱,虽然发心追求佛法的真理,然多愿往生于佛国净土。为什么这样说呢?譬如一个婴儿,如离开父母的养育,即或不幸堕坑落井,或遭火灾、蛇咬等难,或因没有奶吃而饿死。必须依靠父母的精心养育,方能长大,绍继家业。菩萨也是这样,如能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多愿往生于佛国净土,与诸佛接近,使自身功德不断增长,才能继承菩萨家业,济度十方众生。由于有这许多好处,所以多愿往生佛国净土。”
又彼《论》云:“譬如鸟子,翅翮未成,不可逼令高翔。先须依林传树,羽成有力,方可舍林游空。新发意菩萨亦尔,先须乘愿求生佛前,法身成长,随感赴益。”
又该《论》还讲到:“譬如一只雏鸟,在羽翼尚未长成时,不可逼它远飞翱翔。必须先在树丛中往来学飞,待羽毛丰满翅膀长成之后,方可离开树林去高空遨游。新发心的菩萨也是这样,先须乘其愿而求生佛前,待法身成长,才能随机感应而获益。”
又阿难白佛言:“此无相[26]波罗蜜,在何处说?”佛言:“如此法门,在阿毗跋致地[27]中说。何以故?有新发意菩萨,闻此无相波罗蜜门,所有清净善根悉当灭没也。”
又阿难问佛:这个至高无相的道理,到何种境界才说呢?佛说:如此教义法门,要到修行获得不退转的地位时才可说。为什么呢? 因为新发意菩萨刚发心,他们对佛典的理解还不深,如果过早说了,他们会以妄想测度波罗密智,这样非但不能成就的,还会泯灭他们的善根。
又来但至彼国,即一切事毕,何用诤此深浅理也!
只要一旦往生彼佛国土,一切世事纷争都没有了,又何必诤论此深浅之理!
第四、破愿生秽土,不愿生净土者。
第四、破愿生在秽污的国土,而不愿往生佛国净土。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秽国教化众生,不愿往生净土。”是事云何?
问:或有人说:“宁愿生于污秽的国土以教化众生,而不愿往生到佛国净土去。”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
答曰:此人亦有一徒,何者?若身居不退已去,为化杂恶众生故,能处染不染,逢恶不变。如鹅、鸭入水,水不能湿。如此人等,堪能处秽拔苦。若是实凡夫者,唯恐自行未立,逢苦即变。欲济彼者,相与俱没。如似逼鸡入水,岂能不湿?
答:这个人也是徒然的,为什么呢?若其身已修至不退转位时,为了教化杂恶众生的缘故,能处染污之处而不受染污,逢诸恶而不惊不变。如鹅鸭入水,水不能使之湿,如此才可处秽而拔众苦。若一般凡夫,他自己也无把握,遭逢诸苦即生变故,虽有救度他人之心,但只能与之一起沉沦,好像赶鸡入水,其羽毛怎能不湿呢?
是故《智度论》云:“若凡夫发心,即愿在秽土拔济众生者,圣意不许。”何意然者?龙树菩萨释云:“譬如四十里冰,如有一人,以一升热汤投之,当时似如少减,若经夜至明,乃高于余者。凡夫在此,发心救苦,亦复如是。以贪瞋[28]境界违顺多故,自起烦恼,返堕恶道故也。”
所以《大智度论》说:“如有凡夫发心,愿在秽土救济众生,佛是不会许可的。”为什么呢?龙树菩萨解释说:“譬如有四十里厚的冰,有一人以一升热水浇于冰上,当时看来似乎使冰溶化了些,但若经过一夜到次日天明时来看,此处之冰反比其它地方高些。凡夫在秽土中,发心救度众生之苦,也是这样。因为贪、瞋境界多违背佛理,以致自身生起烦恼,反而堕于恶道。”
第五、破“若生净土,多喜着乐者”。
第五、破除 “如果往生净土,会耽着于欢乐”。
问曰:或有人言,“净土之中,唯有乐事,多喜着乐,妨废修道。”何须愿往生也?
问:或有人说,“西方极乐净土,只有快乐的事情。因此,在那里会耽着于快乐,会妨碍甚至荒废了修行。”那又何必要发愿往生呢?
答曰:既云净土,无有众秽。若言着乐,便是贪爱烦恼,何名为净?
答:既然是净土,就不会有污秽的东西。如果说耽着快乐,那就有贪爱的烦恼,那还能称为净土吗?
是故《大经》云:“彼国人天,往来进止,情无所系。”
所以《无量寿经》说:“极乐国土的人天,对于一切的作为,在心中都不会有丝毫的系念。”
又四十八愿云:“十方人天,来至我国,若起想念,贪计身者[29],不取正觉。”
又《无量寿经》讲到,法藏比丘的四十八愿中有:“十方世界的人类和诸天,来生我国土的,如果有贪恋色身的念头,我就不证佛果。”
《大经》又云:“彼国人天,无所适莫。”何有着乐之理也?
《无量寿经》又说:“该国土的人天,无适与不适之感。”他们从不计较欢喜或不喜欢,怎么会耽着快乐呢?
第六、破求生净土非是小乘。
第六、破除求生净土是小乘的说法。
问曰:或有人言,求生净土,便是小乘。何须修之?
问:或有人说,求生净土是小乘,那又何必修这个法门呢?
答曰:此亦不然,何以故?但小乘之教,一向不明生净土故也。
答:这也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小乘法门,从来都没有说到求生净土之事啊。
第七、会通愿生兜率,劝归净土者。
第七、融会贯通发愿生兜率天的情况,以劝众生往生西方净土。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兜率,不愿归西。是事云何?
问:有人说,他愿意生兜率天,而不愿意生到西方净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答曰:此义不类。少分似同,据体大别,有其四种。何者?
答:这两种往生是不一样的,其中只有少部份相同,而本质上是大不相同的,可从下面四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弥勒世尊[30]为其天众,转不退*轮,闻法生信者获益,名为信同;着乐无信者,其数非一。又来虽生兜率,位是退处,是故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弥勒菩萨为天众转不退法的*轮,闻法之后而相信的天众就能获得利益,这和极乐世界众生闻法相信是一样的,这叫做信同;然而天众耽着欲乐、不信佛法的大有人在。而且即使生到兜率天,还是会退堕的,所以经上说:“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中没有安稳处,有如正在被火烧着的房屋。”
二、往生兜率,正得寿命四千岁,命终之后,不免退落。
往生兜率天之后,能够得到的寿命是四千岁,命终之后,还免不了要退步,甚至堕落。
三、兜率天上,虽有水鸟、树林,和鸣哀雅,但与诸天生乐为缘,顺于五欲,不资圣道。
兜率天上的池水、鸟雀及树林,虽然也都能发出幽雅的声音,但这些声音,只能作为诸天快乐的助缘,随顺天界的五欲,并不能资助圣道的修行。
若向弥陀净国,一得生者,悉是阿毗跋致,更无退人与其杂居;又复位是无漏[31],出过三界,不复轮回;论其寿命,即与佛齐,非算数能知;其有水鸟、树林,皆能说法,令人悟解,证会无生。
如果是阿弥陀佛的清净国土,众生只要能够往生,全都位居不退,更没有会退堕的人杂住在一起。而且这种不退位是无漏的,超出三界之外的,再也不会在六道中轮回。净土众生的寿命,和佛陀一样长,长得根本算不出来。净土中的池水、鸟雀及树林,全都能说法,能使人开悟得解,而证得无生法忍。
四、据《大经》,且以一种音乐比较者。《经赞》言:
“从世帝王至六天[32],
音乐转妙有八重,
展转胜前亿万倍,
宝树音丽倍亦然。
复有自然妙伎乐,
法音清和悦心神,
哀婉雅亮超十方,
是故稽首清净勋。”
根据《无量寿经》,单从音乐方面来比较就可以知道。昙鸾大师造的《赞阿弥陀佛偈》说:
“从世间帝王一直到六欲天,音乐的美妙等级有八重,一重比一重好过亿万倍,七宝树声音的美妙也同样如此。极乐世界尚有自然微妙的法乐,这些乐声清净祥和使心神愉悦,声音柔婉幽雅而亮丽超十方世界,所以顶礼清净元勋之佛陀。”
第八、较量愿生十方净土,不如归西方者。
第八、比较愿生十方的净土,不如生到西方净土。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十方净国,不愿归西方。是义云何?
问:或有人说,他愿意生到十方世界的净土,而独不愿生西方净土,这又怎么讲呢?
答曰:此义不类,于中有三。何者?
答:这两种往生是不相同的,可分三部份来说明:
一、十方佛国,非为不净。然境宽则心昧,境狭则意专。是故《十方随愿往生经》云,普广菩萨白佛言:“世尊,十方佛土皆为严净,何故诸经中偏叹西方阿弥陀国,劝往生也?”佛告普广菩萨:“一切众生,浊乱者多,正念者少。欲令众生专志有在,是故赞叹彼国,为别异耳。若能依愿修行,莫不获益。”
一、十方诸佛国土,并非不清净。然而,如果所观想的境界太宽心就会不明朗,如果所观的境界狭小心意才能够专,所以《十方随愿往生经》上说,普广菩萨问佛陀说:“世尊,十方诸佛国土都很庄严、清净,为什么在诸经中,却特别赞叹西方阿弥陀佛的国土,并劝大家往生呢?”佛陀告诉普广菩萨说:“所有的众生,污浊心乱的多,正念的少,为使众生能够专注在一个净土,所以特别赞叹阿弥陀佛的净土,这是不同之处。只要能够依照所发之誓愿去修行,全都会得到利益。”
二、十方净土,虽皆是净,而深浅难知。弥陀净国,乃是净土之初门。何以得知?依《华严经》云:“娑婆世界一劫,当极乐世界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一劫,当袈裟幢世界一日一夜。如是优劣相望,乃有十阿僧祇。”故知为净土初门。是故诸佛偏劝也。余方佛国,都不如此丁宁。是故有信之徒,多愿往生也。
二、十方世界的净土,虽然全都清净,但它们深浅的层次,我们很难了解。阿弥陀佛的清净国土,是净土的初入门之处,怎么能知道呢?据《华严经》所说:“娑婆世界的一劫,等于极乐世界的一天一夜。而极乐世界的一劫,等于袈娑幢世界的一天一夜。如此优劣相对比,有十阿僧祇那么多。”由此可知,西方净土是所有净土的初入门,因此诸佛特别劝众生往生,而其他的佛国土,都不如此叮咛劝往生。所以信佛的人,都愿往生西方净土。
三、弥陀净国,既是净土初门。娑婆世界,即是秽土末处。何以得知?如《正法念经》云:“从此东北,有一世界,名曰斯诃。土田唯有三角沙石,一年三雨,一雨湿润不过五寸。其土众生,唯食果子,树皮为衣,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复有一世界,一切虎狼禽兽,乃至蛇蝎,悉皆有翅飞行,逢者相啖,不简善恶。”此岂不名秽土始处?然娑婆依报,乃与贤圣同流,唯此乃是秽土终处。安乐世界既是净土初门,即与此方境次相接,往生甚便,何不去也?
三、弥陀佛国既然是诸净土的初入门,那么娑婆世界应该就是秽恶国土的最末端了,怎么知道呢?例如《正法念经》所说:“在娑婆世界的东北方,有一个世界叫做斯诃。那里的土地,都是三角形的沙石,一年只下三次雨,一次下的雨量,最多只能湿润土地到五寸深。那里的众生只有野果可以充饥,穿的是树皮做的衣服。他们痛苦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又有一个世界,那里有许多虎狼等禽兽,以及蛇蝎之类,全都长有翅膀能够飞行,只要碰到就互相以对方为食,不管对方是善意或恶意。”这难道不是秽恶国土的开始之处吗?而我们所住之娑婆世界的依报,还是和贤圣共处的,所以说已是秽恶国土的终结处了。安乐世界既然是净土的最初入门,也即是和娑婆世界相交接之处,我们是处于秽和净相接的地方,所以往生是很方便的,为什么不求往生呢?
第九、据《摄论[33]》,与此经相违,料简别时意[34]语者。
第九、根据《摄大乘论》上说的,有与《观无量寿佛经》所讲的不同之处,因此分别加以说明。
今《观经》中,佛说下品生人,现造重罪,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依《摄论》云道,佛别时意语。又古来通《论》之家,多判此文云:临终十念[35],但得作往生因,未即得生。何以得知?《论》云,如以一金钱,贸得千金钱,非一日即得。故知十念成就者,但得作因,未即得生,故名别时意语。
在《观无量寿佛经》中,佛说下品往生的人,是现在世造了重罪,但能在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为其开示净土法门,是人即称阿弥陀佛名,虽只十念即能成就往生西方。《摄大乘论》说,这是佛陀特别的意思。自古以来的讲论法师都说,这段文字所说的临终十念,只能作为种下往生的因,实际上是不能往生的,何以得知呢?因为《摄大乘论》说:“譬如用一个金钱作为资本,而到最后能赚得一千个金钱,不是一天就办得到的。”所以知道十念成就,只能作为往生之因,还不能立即就可往生,这就是佛陀特别的意思。
如此解者,将为未然。何者?凡菩萨作论释经,皆欲远扶佛意,契会圣情。若有论文违经者,无有是处。
这样的解释并不正确,为什么呢?凡是菩萨造论来解释经典的话,都是为了把佛陀深远的含义显示出来,以切合佛陀讲经的本意,如果说菩萨的论著违背经典,那是绝不可能的。
今解别时意语者,谓佛常途说法,皆明先因后果,理数炳然。今此《经》中,但说一生造罪,临命终时,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不论过去有因无因者。直是世尊引接当来造恶之徒,令其临终舍恶归善,乘念往生,是以隐其宿因[36]。此是世尊隐始显终,没因谈果,名作别时意语。
现在来解释“佛陀特别的意义”这一句话,是说佛陀平常的说法,都是先把因说出来,再说明后来的果报,道理非常明显。而现在所指的《观经》中,只说这一生造了罪业,临终的时候,只要能十念念佛就可以往生净土,而没有说明过去世是否有因缘。这是世尊为了要接引未来世造恶的众生,希望他们临终时能舍弃恶念而归向善念,乘着此善念而得到往生,所以就隐去了他们宿世的因缘。这是因为世尊隐没了宿世的善始,而只显示最后的善终,不谈起因只说果报,所以说是特别的意义。
何以得知?但使十念成就,皆有过去因。如《涅槃经》云:“若人过去已曾供养半恒河沙诸佛,复经发心,而能于恶世中闻说大乘经教,但能不谤,未有余功。若经供养一恒河沙诸佛,及经发心,然后闻大乘经教,非直不谤,复加爱乐。”以此诸经来验,明知十念成就者,皆有过因不虚。若彼过去无因者,善知识尚不可逢遇,何况十念而可成就也?
怎么知道十念念佛成就的,都是有过去世的因缘呢?例如《涅槃经》说:“如果此人已经供养过半恒河沙数的诸佛,而且又发了心,才能够在浊恶世中,听闻到大乘经典时只能不毁谤,并没有其余的功德。如果曾经供养过一恒河沙数的诸佛,也发了心,然后才能在听闻大乘经典之后,不仅不毁谤还能喜爱并乐于接受。”从这些经典来验证,可明白地知道十念成就的人,都是有过去世的因缘。如果他们过去世没有这些因缘的话,连善知识都遇不到,更不要说十念能够成就了。
《论》云“以一金钱,贸得千金钱,非一日即得”者。若据佛意,欲令众生多积善因,便乘念往生。若望论主,乘闭过去因,理亦无爽。若作此解,即上顺佛经,下合论意。即是经、论相扶,往生路通,无复疑惑也。
《摄大乘论》说:“以一个金钱,贸易得千个金钱,不是一天就能成功的。”如果是佛陀的意思,应该是要想使众生多多累积善因,以便乘此善念而得往生。如果是论主无著菩萨的意思,是藉此关闭过去世的远因,道理也没有不对。如果这么解释的话,就能够上顺佛经,下合论主作论之意,也就是经和论互相扶助,往生的路就通了,再也不要有疑惑了。
○第三、明广施问答释去疑情者,自下就《大智度论》,广施问答。
第三、用回答问题来去除疑惑,下面就以《大智度论》所说来解答。
问曰:但一切众生从旷大劫来,备造有漏之业,系属三界。云何不断三界系业[37],直尔少时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便出三界者?此系业之义,复欲云何?
问:所有众生从无始劫来,就造了各种有漏的业,以至于被三界所束缚住,怎么能够不断除三界的业果束缚,只用很少时间来念阿弥陀佛,就能够往生净土,而超出三界之外。那么业果束缚的道理,又如何解释呢?
答曰:有二种解释:一就法来破,二借喻以显。
答:有二种解释,一、从法理上来破除。二、借用比喻来显示说明。
言就法者,诸佛如来有不思议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不思议智力者,能以少作多,以多作少;以近为远,以远为近;以轻为重,以重为轻。有如是等智,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就法理上说,诸佛如来具有不可思议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不可思议智力,不仅能够把少的数量变成多的数量,把多的数量变成少的数量。还能把近的距离变成远的距离,把远的距离变成近的距离。把轻的东西变成重的,把重的东西变成轻的。象这样的智力,佛陀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自下第二,有七番,并借喻以显:
接着讲第二个问题,就是用七个比喻,来显示其中的道理。
第一、譬如百夫,百年聚薪,积高千仞[38]。豆许火焚,半日便尽。岂可得言百年之薪,半日不尽也?
第一、譬如一百个人,用一百年的时间来积聚木柴,堆得有千仞那么高,然而只要引用像豆子大小的火来焚烧,半天就能把这许多木柴烧尽。而又怎能说,百年积聚的薪柴,半天时间难以烧尽呢?
第二、譬如躄[39]者,寄载他船,因风帆势,一日至于千里,岂可得言躄者云何一日至千里也?
第二、譬如脚有毛病的人坐在船上,借着风帆之力,船一天能行千里。因此,怎么又能够说脚有毛病的人,一天不能走一千里路呢?
第三、亦如下贱贫人,获一瑞物,而以贡王。王庆所得,加诸重赏。斯须之顷,富贵盈望。岂可得言以数十年仕[40],备尽辛勤,上下尚不达而归者,言彼富贵无此事也?
第三、有如下贱贫困的人,他获得一种很祥瑞的东西,就把它献给国王。国王得到此物之后很欢喜,就重重的赏赐他。一下子间,此人变得既富贵又有名望。因此怎能说,以自己做官几十年,备尝艰辛勤苦,朝廷既不知道,民众也不归顺。这个贫贱的人,马上就能富贵起来是不可能的。
第四、犹如劣夫[41],以己身力,掷驴不上。若从轮王行,便乘虚空,飞腾自在。岂可得言以劣夫之力,必不能升虚空也?
第四、有如身力劣弱的人,以自己的力气连驴子都骑不上去,如果他跟着转轮王的话,就能够在虚空中,飞行自在。又怎能说身体劣弱的人,肯定是无法在空中飞行的呢?
第五、又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倏尔两分。岂可得言童子之力,不能断索也?
第五、又如有十个人围起来那么粗的绳索,一千个人都拉不断它。然而童子只要用利剑挥斩,绳索一下子就分成两截。又怎能说以童子之力,断不了此十围之索呢?
第六、又如鸩鸟[42]入水,鱼蚌斯毙皆死。犀角触泥,死者还活。岂可得言性命一断,不可生也?
第六、又譬如鸩鸟进入水中,鱼类及蚌类都会死去。然而只要犀牛的角触到泥沼,死去的水族又都活过来了。又怎能说性命一断了,就不能再活过来呢?
第七、亦如黄鹄唤子安[43],子安还活。岂可得言坟下千龄,决无可苏也?
第七、亦如黄鹄叫唤子安,子安又活了过来。因此,怎能说在坟墓下过了一千年,就再也不可能苏醒呢?
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千开万闭,无量无边。汝岂得以有碍之识,疑彼无碍之法乎?又五不思议[44]中,佛法最不可思议。汝以三界系业为重,疑彼少时念佛为轻,不得往生安乐国,入正定聚[45]者,是事不然。
一切的万法,都有自己的力量和别人的力量,自我收摄和他人收摄,千变万化,是无量无边的。你怎么可以用有障碍的所知,来怀疑别人无障碍的法力呢!在五种不可思议之中,佛陀的法力是最不可思议的。你认为三界的业力束缚重,而怀疑少时间念佛的力量轻,所以不能够往生安乐国,也不能进入正定聚,这是不对的。
问曰:大乘经云:“业道如秤,重处先牵。”云何众生一形已来,或百年,或十年,乃至今日,无恶不造。云何临终,遇善知识,十念相续,即得往生?若尔者,先牵之义,何以取信?
问:大乘经中说,业力与三界犹如秤,最重的先牵去受生。为什么这个人的一生或百年、或十年,或一天之中,无恶不造,怎么能因在临终时,遇到善知识,只要十念相续念佛,就能够往生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最重的业力先牵去投胎的道理,还能叫人相信吗?
答曰:汝谓一形恶业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以为轻者,今当以义较量。轻重之义者,正明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答:你认为一生所造恶业的罪为重,而以下品人十念念佛的善心为轻,现在就要告诉你,所谓轻重的道理以及分别比较,是在心、在缘、在决定,而不在时间的长短。
云何在心?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虚妄颠倒心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也?何者?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岂可得言暗在室千岁而不去也?是故《遗日摩尼宝经》云:佛告迦叶菩萨:“众生虽复数千巨亿万劫,在爱欲中,为罪所覆。若闻佛经,一反念善,罪即消尽也。”是名在心。
什么叫在心呢?人在造罪的时候,是以虚妄颠倒的心来造的,而十念念佛时,是由于善知识的方便安慰,用听闻实相法的心在念的。一个是虚妄,一个是真实,两者怎么可以相比呢?譬如已经黑了一千年的暗室,只要光线一照入,立刻就可明亮起来。因此怎能说,已经黑了一千年的暗室,黑暗不会离去呢?所以《遗日摩尼宝经》说:佛告诉迦叶菩萨说:“众生虽然几千亿万劫,都在贪爱的欲念之中,被罪业所覆盖。如果在听闻佛经之后,能够改过向善的话,那么他的罪就立刻能够消失净尽。”这就叫做在心。
二、云何在缘者?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妄想,依烦恼果报众生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彻筋破骨。若闻灭除药鼓[46]声,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也?是名在缘。
什么叫在缘呢?人在造罪的时候,是从妄想及烦恼果报等的生起而起造的。而十念念佛,是从无上的信心,以及阿弥陀佛真实、清净,具有无量功德的名号上起念的。有如有人被毒箭射中,伤到了筋骨,如果听到除毒药的鼓声,箭就能立刻出来,毒也去除了。因此怎能说,箭中得深和毒药的厉害,即使听到鼓声,箭也出不了毒也去不掉呢?这就叫在缘。
三、云何在决定者?彼人造罪时,自依止有后心、有间心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起,是为决定。又《智度论》云:“一切众生临终之时,刀风[47]解形,死苦来逼,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识,发大勇猛,心心相续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又如有人对敌破阵,一形之力,一时尽用。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又若人临终时,生一念邪见,增上恶心,即能倾三界之福,即入恶道也。
什么叫在决定呢?人在造罪的时候,是用有后来的心,有间断的心。而十念念佛,是用没有后来的心,没有间断的心,这就叫在决定。《大智度论》又说:“所有众生在临终时,风大像把刀子把身体加以分割,在死亡的痛逼迫时,人们心里就会生起很大的恐怖畏惧感。”此时遇到善知识,就会发很大的勇猛心,心心相续不断的念佛。由于这个增上善根,所以能够往生净土。又譬如有人面对敌人奋战时,全身的力气一时都全用上了,十念念佛时的善业,也是如此。又如果人在临终时,起了一念的邪知见,由于这个增上恶心,于是就能把三界的福业都除去,而进入恶道中受生。
问曰:既云垂终十念之善,能倾一生恶业,得生净土者。未知几时为十念也?
问:既然临终十念念佛的善业,能够把一生的恶业都灭尽,而得以往生净土,不知道要念多久才叫十念呢?
答曰:如经说云:“百一生灭成一刹那,六十刹那,以为一念。”此依经论泛解念也。今时解念,不取此时节。但忆念阿弥陀佛,若总相、若别相,随所缘观,径于十念,无他念想间杂,是名十念。又云十念相续者,是圣者一数之名耳。但能积念凝思,不缘他事,使业道成办便罢,不用亦未劳记之头数也。又云若久行人念,多应依此。若始行人念者,记数亦好。此亦依圣教。
答:如经上说:“一百零一个生灭是一刹那,六十刹那是一念。”这是依照经论而解释念。现在我们所要说明的念,不是以这个时间作为标准,只要忆念阿弥陀佛,不管是想佛的全身或是部份身相,只要随所观的境界,经过十念,中间没有参杂其他的念头,就叫十念。也可以说,十念相续,只是圣人说的一个“量词”而已。只要能够累积意念,凝定思虑,不想其他的事,使道业成就便好,也用不着去数。或者说,已修行很久的人,就用上面这种不记数的方法,而刚开始修行念佛法门的人,记数也很好的,这也是佛陀的教法。
又问曰:今欲依劝,行念佛三昧[48],未知计念相状何似?
又问:现在想要按照你所劝的,来修行念佛三昧,但不知道所谓的“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答曰:譬如有人,于空旷迥处,值遇怨贼,拔刀奋勇,直来欲杀。此人径走,视渡一河。未及到河,即作此念:“我至河岸,为脱衣渡?为着衣浮?若脱衣渡,唯恐无暇。若着衣浮,复畏首领难全。”尔时但有一心作渡河方便,无余心想间杂。行者亦尔,念阿弥陀佛时,亦如彼人念渡,念念相次,无余心想间杂。或念佛法身,或念佛神力,或念佛智慧,或念佛毫相,或念佛相好,或念佛本愿,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
答:譬如有人,在旷野之处,遇到怨家贼盗,拔刀要来杀他,这个人就一直往前奔跑,见到前面有一条河,未到河边时他就想:“我到河岸边时,是要把衣服脱掉渡河呢,还是就穿着衣服漂浮而过?如果脱衣渡河的话,恐怕来不及了,如果穿着衣服浮水而过的话,又怕此头难保。”这时,此人一心想着怎么渡河,根本没有时间想别的。行者也是如此,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也和那人将渡河时一样,只想着怎么渡过河,念念都是佛,没有余暇想别的事。或是念佛的法身,或是念佛的神力,或是念佛的智慧,或是念佛的白毫相光,或是念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或是念佛的四十八愿,称佛的名号也是如此。只要能专心至意相续不断,一定能生到佛国土。
今劝后代学者,若欲会其二谛,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而能系念相续不断,即是功德门。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
现在要告诉后代的学佛者,如果想要体会真俗二谛的道理,只要知道念念虽是相续但不可得,这就是智慧门。能够使念念相续不间断的,这就是功德门。所以经上说:“菩萨摩诃萨,要经常以功德和智慧,来修行他的心。”如果是刚开始学佛的人,尚未能破除色相,但只要能够依此色相,专心至意的修行,一定都能往生,不须要怀疑。
又问曰:《无量寿大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有世人闻此圣教,现在一形,全不作意,拟临终时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又问:《无量寿经》说:“十方世界的众生,如果以至诚心相信、好乐,想要生到我的国土,乃至于只有十念,如果不能生到我国土的话,我就不成佛。”现在的人,听到这种说法,就想目前无所谓,打算到临终的时候,才来修这十念法,请问这样理解对吗?
答曰:此事不类。何者?经云“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预自克念,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如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曲也。”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各宜同志三五,预结言要,临命终时,迭相开晓,为称弥陀名号,愿生安乐国,声声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预克念也?
答:这是不相同的,为什么呢?经上说“只要十念相续”,看起来似乎不难,然而诸凡夫的心,有如野生难驯的马匹,心识的动荡比猿猴更励害,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之中驰骋不已,什么时候曾停止过吗?各位必须要相信,一定要先练习克制自己的念头,等练习到心念相续不断,已成为本能之时,善根才能坚固。有如佛陀告诉大王说:“人们平常累积善行,死的时候又没有恶的念头,就有如树木要倾倒之时,必定会朝向已弯曲倾斜的方向倒下。”因此,当死亡的刀风一到的时候,百种苦楚一时爆发,如果以前都不曾练习过十念法,这时候怎么能用得上呢?所以最好要有同志好友三五个,事先约好,到临终的时候,要轮流来开导并助念阿弥陀佛圣号,求往生安乐国,声声接续不断,以成就十念法门。譬如蜡印印泥,印泥坏了才形成纹路。命断的时刻,也就是往生安乐国的时刻。一进入安乐国,马上就进入了正定聚,那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各位一定要想到有这个大利益,为什么不预先练习这个十念法呢?
又问曰:诸大乘经论,皆言“一切众生,毕竟无生,犹若虚空”。云何天亲、龙树菩萨皆愿往生也?
又问:诸大乘经论都说,“所有的众生,象虚空那样,毕竟都是无生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天亲、龙树两位菩萨,都要发愿往生呢?
答曰:言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者,有二种义:一者,如凡夫人所见实众生、实生死等,若据菩萨往生毕竟如虚空、如兔角[49]。
答:众生毕竟无有生,犹如虚空一般,有二种意义:一、从凡夫的角度所见到的,是真有众生,真有生死。而从菩萨的角度来看,往生之事毕竟犹如虚空,犹如兔角。
二者,今言生者,是因缘生[50]。因缘生故,即是假名生。假名生故,即是无生。不违大道理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
二、这里所说的生,是指因缘而生。由于是因缘而生,所以就是假有名字之生。由于是假有名字之生,所以就是没有生,并不违背大道理,也不是凡夫所谓的真的有众生,真的有生死。
又问曰:夫生为有本,乃是众累之元。若知此过,舍生求无生者,可有脱期。今既劝生净土,即是弃生求生,生何可尽?
又问:生是有之根本,是所有烦恼的根源,如果知道有这种过失的话,就应该舍生而求无生,这样才有解脱之期。而现在你劝大家生净土,就是舍弃娑婆世界之生,而求生净土,如此生生不停何日能到头呢?
答曰:然彼净土,乃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三有[51]众生,爱染虚妄执着生也。何以故?夫法性清净,毕竟无生。而言生者,得生者之情耳。
答:西方净土是阿弥陀如来的清净本愿,是没有生的生,不同于三界众生贪爱、污染、虚妄、执着的生。为什么呢?因为法性是清净的,是毕竟无生的,而现在说生到那儿,只是以“生”来作个比喻而已。
又问曰:如上所言,知生无生,当上品生者。若尔,下品生人,乘十念往生者,岂非取实生也?若实生者,即堕二疑:一恐不得往生,二谓此相善不能与无生为因也。
又问:你所说的生而无生,应当是上品人的生。如果这样的话,下品人以十念法往生,不就是真的生了吗?如果真的生,就有二个问题,第一、或许不能往生。第二、这种善没有办法成为无生的因。
答曰:释有三番:一、譬如净摩尼珠[52],置之浊水,以珠威力,水即澄清。若人虽有无量生死罪浊,若闻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便往生。
答;解释可以分三部份来说:一、譬如清净的摩尼珠,放到混浊的水中之后,由于摩尼珠的威力,浊水立刻就澄清了。好比人虽然有无量如浊水般的生死罪,如果听到阿弥陀佛无上无生的名号,有如清净的宝珠投进混浊的心中,在念念之间,罪过息灭而心得清净,马上就能往生。
二、如净摩尼珠,以玄黄帛裹,投之于水,水即玄黄,一如物色。彼清净佛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名号,以无量功德成就帛裹,投之所往生者心水之中,岂不能转生为无生智乎?
二、譬如清净的摩尼珠,用黑色或黄色的布帛包裹,放入水中,水就呈现黑色或黄色,和物体的颜色一致。西方清净佛土,有阿弥陀佛无上宝珠的名号,用无量功德成就的布帛包裹,放入往生者的心水之中,又怎能不把众生的生,转成圣人的无生智慧呢?
三、亦如冰上燃火,火猛则冰液,冰液则火灭。彼下品往生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既至无生界时,见生之火,自然而灭也。
三、亦如用火在冰上燃烧,火势猛烈的话,冰就会变成液体,当冰变成液体之后,火就会被浸灭。下品往生的人,虽然不知道诸法的自性是无生的,但由于称念佛陀名号的力量,加上求往生的意愿,因此当生到西方这个无生国界中时,认为有生的火焰自然就会熄灭。
又问曰:依何身故,说往生也?
又问:是用哪一种身去往生的呢?
答曰:于此间假名人中,修诸行门,前念与后念作因。秽土假名人、净土假名人,不得决定一,不得决定异。前心、后心亦如是。何以故?若决定一,则无因果。若决定异,则非相续。以是义故,横竖虽别,始终是一行者也。
答:在秽土世界的假名人,修行净土法门时,前念是后念的因。而秽土的假名人,和净土的假名人,不可以说就是同一个人,也不可以说不是同一个人。前面的心念和后面的心念也是这样,为什么呢?如果说是相同的话,就没有因果的发生,如果说不同的话,就不会有相续的情况。因为这个道理,虽然横说竖说都有差别,但从生命延续的角度来看,始终是同一个修行者。
又问曰:若人但能称佛名号,能除诸障者。若尔,譬如有人以指指月,此指应能破暗也。
又问:如果人称念佛的名号,就能够除掉诸障碍。如果这样,那有人用手指指着月亮,那么他的手指应该能够破除黑暗了。
答曰:诸法万差,不可一概。何者?自有名即法,自有名异法。
答:诸法有万种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为什么呢?譬如有的名字本身就是法门,有的名字本身和法门根本不相干。
有名即法者,如诸佛菩萨名号、禁咒音辞、修多罗[53]章句等是也。如禁咒辞曰:“日出东方,乍赤乍黄。”假令酉、亥行禁,患者亦愈。又如有人被狗所啮,炙虎骨熨之,患者即愈。或时无骨,好攋(音là)掌摩之,口中唤言:“虎来虎来。”患者亦愈。或复有人患脚转筋,炙木瓜枝熨之,患者即愈。或无木瓜,炙手磨之,口唤:“木瓜木瓜。”患者亦愈,吾身得其效也。何以故?以名即法故。
名字本身就是法门的,譬如诸佛菩萨的名号,咒语的声音辞句,佛经的文章句子等。譬如咒语说:“太阳从东方升起,颜色忽红忽黄。”规定病人下午五时至七时,晚间九时至十一时,不得做某些事,而病人的病也好了。又譬如有人被狗咬,必须要把虎骨炙热之后,熨在被咬之处,病就会好。如果没有虎骨,就用手掌来按摩伤处,嘴里说:“老虎来了,老虎来了。”病也会好。有人的脚筋扭伤了,就要用火烤过的木瓜枝,来熨患处,病就会好。如果没有木瓜枝,就要把手烤热来按摩患处,嘴里说:“木瓜木瓜。”病也会好,我就曾身受其效益。原因何在?因为名字就是法门之故。
有名异法者,如以指指月是也。
也有名字和法门不相干的,譬如以手指指月亮。
又问曰:若人但称念弥陀名号,能除十方众生无明[54]黑暗,得往生者。然有众生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不满所愿者,何意?
又问:如果人们只要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够除去十方众生的无明黑暗而得到往生。然而有的众生虽然他也称佛名号,忆念佛陀,却无明仍在,往生的愿望也没有达成,这又是什么道理?
答曰: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所以者何?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复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谓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谓余念间故。迭相收摄,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答:因为没有真实地去修行,故与佛陀的名号义理不相应。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他们不知道如来是实相之身,而以为是众生之身。还有三种情况也不会相应:一、信心不淳,若有若无。二、信心不一,可能还会变动。三、信心不相续,还有其他的念头夹杂在内。如果能够念念相续的话,就能够一心。如果能够一心的话,就能够淳心。如具备了这三心,还不能生净土的话,则绝对是不可能的。
--------------------------------------------------------------------------------
[1] 法界,总指宇宙间一切事物或一切诸法的本体。粗分以下四个方面:1.法者诸法,界者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称法界。2.法者诸法,界者边际之义,穷极诸法的边际,故称法界。3.法者诸法,界者性之义,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故称法界。4.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故称法界。
[2] 二乘障,二乘指声闻乘和缘觉乘。大乘佛教认为此二乘人唯求自利,障蔽了回向大乘,追求无上智慧功德的成佛之性,因此称为二乘障。
[3] 寄花五净,五净指五净天,即色界第四禅中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五者,这是圣者所居之天,世界大风灾也吹不到此天,故将花寄放此处,能一直不会枯萎。
[4] 附水灵河,灵河指有神龙所居之河川,因龙的神通力故,即使遇大旱之时,此灵河之水也不会干竭。
[5] 波罗蜜,或作波罗蜜多,意为到彼岸,或简称为度。指大乘菩萨所修之行。菩萨所修之大行,能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故名。这种修行之实践有多种,或概括为六波罗蜜(六度),或有作十波罗蜜。这儿所谓八万四千波罗蜜门,是泛指常修的法门众多。
[6] 缚,指一切烦恼。烦恼能使人的身心受到限制,不得自在,因此称为缚。
[7] 四句,为泯除众生有、无对待等迷执邪见而说明真空无相不可得之理时的常用语。所谓四句,通常指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四句,或指肯定、否定、部分肯定部分否定、两者均否定等作为判断一般论议形式之四句。
[8] 智慧门 以懂得和把握诸法实相、即至高之理为智慧门,在某种程度上与般若同义。入於智慧门,则不厌生死,不乐涅槃。
[9] 爱见大悲,指菩萨以众生心生爱着,因而生悲悯之心,称之爱见大悲。其中爱是思惑,见是见惑,因其未断见、思二惑,所以此悲心亦是虚妄不实,因此後文说当舍离。
[10] 十方净土,十方为上下四维八方。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陀说法,每一尊佛都各自有其佛国净土,故称十方净土。
[11] 刁刁,一作刀刀。动摇貌。
[12] 漏缚,漏即泄漏,缚为盘缚,均为烦恼之称。众生因烦恼缠身,使心流转,散失不绝,所以称为漏;又因烦恼所缠,身心被缚,不得自在,因而称缚。
[13] 灭空,即断灭空。是一种否定因果作用的邪见。持断灭空者,被认为是邪见中极恶者。
[14] 空见,执着於“空”的见解。
[15] 我见,一切众生的肉体和精神,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存在。但我们都在此非我法上,妄执为我,叫做“我见”。也就是“执着於有精神之主宰实体之我的见解。”
[16] 空见,执著于空的见解,也就是拨无因果的邪见。诸见中空见之过最重。也就是“认为一切事物现象绝对虚无,无任何因果报应可言的观点。”
[17] 戒相,持戒的相状,与戒体相对。戒体为持戒者内心产生的於戒法的信念和意志,戒相则是持戒者外在的仪态相状。
[18] 优婆塞,意为清信士、近事男。即是归依佛法僧三宝,信奉佛教的男性在家信徒。
[19] 语见《维摩诘经·问疾品》。原文为:“於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
[20] 尘累,喻为烦恼恶业等所累。
[21] 无生之生,如化身示现于娑婆,众生往生于极乐,为离六道四生之生,故云无生之生。众生往生於佛国净土,得不退转位,将来必定成佛,此类之生亦是无生之生。
[22] 《无字宝箧经》元魏菩提流支译。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之异译。
[23] 罗睺罗,为释迦牟尼佛在俗时的儿子,後随释迦出家修道,后成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因其不毁禁戒,诵读经典、咒语不懈,故被称为“密行第一”。
[24] 中下之辈,指往生西方净土者的中下品,见前文,“上辈生者”之注。
[25] 相土,与性土相对,指有相状之国土。性土是以法性之理而成,法性之理无秽无净,是究竟光明之佛土。相土则因众生之心行而有秽和净之差别。相土问题,是个很大的焦点问题。依善导大师的提示,“一切众生往生阿弥陀佛国土,皆乘阿弥陀佛的愿力得以往生,皆生于报土。”诸位读友要是有因缘,能读一读善导大师五部九卷的文字,可能对教言有一个相应的认知。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指明西方极乐是报土。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答曰.是报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
[26] 无相,因至极之理,离言绝相,故称之为无相。涅槃的别名,因涅槃离一切虚妄之相。
[27] 阿鞞跋致,即不退转,功德善根不再退失之意。《大智度论》卷四载:“菩提萨埵有两种,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唯识宗慈恩大师窥基立四不退,即:一、信不退,指十信位之中,第六位以上之菩萨,不再生起邪见。二、位不退,指十住位中第七位以上之菩萨,不再退转回二乘之位。三、证不退,指初地以上之菩萨,已不再退失所证之法。四、行不退,指八地以上之菩萨,能行各种有为与无为诸法而不退转。
[28] 贪瞋,都是佛所说的根本烦恼。可见前文“三毒”条的注释。
[29] 由此愿我们可知,西方世界的人是不会贪着任何东西的,当然更不会贪图快乐。
[30] 弥勒世尊,弥勒菩萨位居补处,现住兜率天内院,当来下生示现成佛,为人天所尊。
[31] 无漏,漏指烦恼,无漏即无烦恼。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
[32] 六天,欲界有六种天,故名六欲天,即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此中四天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腰,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因依山而住,故名地居天,夜摩天以上,因依云而住,故名空居天。
[33] 《摄论》,即《摄大乘论》,古代印度大乘论师无着所造。阐述大乘教义的重要论著。汉文有三种译本,以真谛三藏所译影响较大。
[34] 别时意,又称别时意趣,如说称阿弥陀佛名,便可往生极乐,是为劝懈意者,就别时利益说之,非言今直得之。犹如依一钱而说得百钱。是就别时说,故名别时意趣。
[35] 临终十念,即十念,十遍念佛之意。据《观无量寿经》所说的下品下生者,因作五逆十恶,本应堕於恶道,受苦无穷,但其临命终时,相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并告之言,只要至心称念无量寿佛,使念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因称佛名之故,即 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后即得往生西方。此即临终十念之意。
[36] 宿因,过去世所造之业因。因虽通善恶,惟宿因一般均指善因而言;如业虽有善恶,而宿业多指恶业。
[37] 系业:众生所造之业力,系属於三界,随众生生命的轮回而流转,绝不断灭,故称之为系业。
[38] 千仞,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
[39] 躄,腿瘸不能行走。
[40] 仕,做官。
[41] 劣夫,这里比喻无戒定慧之人,业障深重之人。下“从转轮王行”,即喻弥陀愿力。
[42] 鸩鸟,古代生活在岭南一带,比鹰略大,羽毛大都是紫色的,腹部和翅膀尖则是绿色的的鸟,相传是一种毒乌,宗以后则无记载。
[43] 黄鹄为鸟名,一说即天鹅。子安为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相传子安死,葬陵阳山下,后有黄鹄栖其冢树,鸣呼子安,子安即乘黄鹄而去。
[44] 五不思议:指五种不可思议之事。这五种事,据《大智度论》以及《净土论注》等,是一众生多少,二业力,三龙力,四禅定力,五佛法力。《智度论》又说:“於五不可思议中,佛力最不可思议。”
[45] 正定聚,三聚之一。指众生中必定证悟者。据《大智度论》等说,以能破颠倒妄心者,即称为正定。正定聚即指具有正确思维及认认,并能正确修行而必定能证悟佛法真理者。又菩萨阶位在十信以上者,亦称正定。
[46] 药鼓,在古代常说到这个事例。在战场上打仗,在鼓上用一种药,这个药涂在鼓上之后,打仗时很多人中箭了,就击这个鼓。这鼓一击,箭就拔出来了,毒也就除掉了。但这只是一个很遥远的感觉,可作为比喻我们应该相信——古代有这个东西。
[47] 四大,即地、水、火、风,这可称之为四种元素——即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佛教称人体亦为四大合成,临终之时相继离去,十分痛苦。
[48] 念佛三昧:是以念佛为观想内容的一种禅定三昧。佛教的诸禅观之一,也是净土宗特别重视的一种修习内容。念佛三昧的方法,很早就传入汉地。东汉译的《般舟三昧经》中,就曾说到,行者若以一昼夜,及至七天七夜,一心念十方佛,便能在禅定中见到佛现眼前。东晋时,庐山慧远大师就在般若台阿弥陀佛像前发愿往生,并与同道诸人共修念佛三昧。《观无量寿经》中,也说行念佛三昧,即能除无量亿生死之罪,见十方诸佛现前等等。
[49] 兔角,本为虚无之物,用以比喻虚妄不实之意。
[50] 因缘生,佛教讲因缘,谓世界万物都由因缘和合而起,故称因缘生。
[51] 三有,指三界。以三界众生欲有、色有、无色有,故称三有。
[52] 净摩尼珠,即摩尼宝珠,又称如意珠。一说出自於龙脑,又说出於摩竭大鱼之脑等等。相传此珠毒不能侵,火不能烧。《涅槃经》中说此珠“投之浊水,水即为清。”
[53] 修多罗,汉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
[54] 无明,凡夫因不懂佛教真理而愚昧无知,这是引起众生轮回生死的根本原因。由无明而引起的认识及心念,都是虚幻不实的,故必须灭除。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