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7 十二因缘 第九项 取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9日
来源:   作者:体方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7 十二因缘 第九项 取

 

  “〔第九项  取 〕

  取:即「取着」、「执持」、「固执」之意。

  取包含: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

  “取”就是取着、执持、固执,产生爱的作用后就非常固执地执取,这种取分为四个:

  “一、欲取:对欲界五欲(色、声、香、味、触)之境所生的贪执;

  二、见取:包括  (1)身见:萨迦耶见,执有「我」的存在。

  (2)边见:偏执于极端一边的见解,例如:我死后仍常住不灭(常见);我死后则断绝(断见)。”

  这一方面要用心,因为比较重要。“我”的实在内容其实就是执着“见”,这是很重要的观念。强烈执着这个身体有一个“我”,这叫身见;“我”死后永远存在不灭,这叫常见;认为“我”死了什么都没有、断灭了,这叫断见,常见与断见都叫做边见。

  “(3)邪见:否定因果道理之见解。”

  断灭论、无因论都是邪见,认为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认为一切法的形成是没有原因而有的。但佛法说一切法从因缘,只要是存在的都是有条件才能产生的,而且是不常不断的。邪见就是否定因果。

  “(4)取见:执错误之见解以为真实,并喜与人争辩。”

  没有人会敢于否定自己,没有人认为自己是不对的:“我所体会的、我所看到的、我认为的……”都是对的,然后就跟不同意见争执不停,永远不会认为自己是有问题的,这叫取见,是属于见解的部分,也是最主要的部分。比如说欲望的贪取跟我们的观念还是有关系的,前面的欲取其实跟见取还是有相依相缘的关系。边见也与我们的见解有关。

  没有一个人的观念是一样的,这就是最严重的问题。从小到大,因为环境以及一生的遭遇经历不一样,所以每一个人根据自己身边不同的经验而体会,就是“我的”体会。我们就是根据各自不同的体验和学到的观念来做为思考模式或判断的准则。每一个因缘遭遇都不一样,势必也会形成不同的观念。学了缘起法,就了解宇宙的真理法则,知道人人所经验的都没有离开缘起的法则。明白人的身心变化以及痛苦烦恼的真相,大家对缘起法的真理法则就会产生共见,争论就少了。现在大家没有建立共识,都是凭自己的感觉经验:“我所看的,所听到的都是真实的”。其实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都不见得是实在的,何况是用“想”的!人间要真正的和乐很难,因为都在我见里,而且每一个人的观念都不一样,怎么能和乐呢?只有人人学缘起法,人人都站在法的立场,站在真理实相的立场,这样大家眼见耳听就有共同的知见,才有和乐幸福,再也不会有斗争与痛苦烦恼了。缘起的一切是相依相缘的,明白这一点,就不会有“我”与别人的对立,知道自他是相依相缘的,哪里来的斗争?资方与劳方如果懂相依相缘的道理,互相之间就比较和乐;如果资方像帝王,劳方像奴隶,绝对不会有和乐的。现在有的公司股票与员工分享,自他关系逐渐就不一样了。老板只有一个人,员工有几千人,如果没有员工,老板的财富从哪里来?如果没有老板建立这个工厂,大家没有地方上班,生活又从哪里来?这就是相依相缘的缘起。员工尊重公司老板,老板知道员工的辛苦,彼此利益共享,公司就有希望。如果老板只是站在个人的利益上,把员工当奴隶来压榨,那能维持多久?不起来革命才怪!如果劳方每天不用心,混日子,公司垮了,你能得到什么?所以我们要懂得缘起的自他相依相缘的道理,‘我执’就会消失,‘我见’没有了,人间就不会有斗争。站在‘我’的立场就会产生边见、身见、取见及种种邪见。学缘起法的真理法则,就建立了正见,这些边见、身见、取见及种种邪见自然就破了,一切就能圆满。

  “三、戒禁取:依戒律、禁制而起的谬见,以非因为因,非道为道。视不正确的戒禁为可达涅槃之戒行。”

  现在很多宗教都是劝人为善,希望每一个人能学法解脱,表面上都是这样的目的。但很多道理他们是不明白的,最重要的是因果的观念不正确――非因计因,有很多禁制戒律:有的规定不能洗澡,要很久才洗一次;有的规定一天只能吃少许,要苦行受苦;有的在很热或很冷的地方考验;有的站一只脚看太阳;有的要像猪狗一样去进食生活……请问这样的戒律与解脱有什么关系?所以叫非因计因、非道计道,取着这样错误的禁戒叫戒禁取,也就是视不正确的禁戒为可达涅槃之戒行。佛法的涅槃是从自我身心找出痛苦烦恼、生死不断的原因,正确的去理解、修正而达到的。十二缘起就是让我们了解五蕴六处功能的如何运作,在某一个条件下产生爱染执着才产生痛苦烦恼。这就是告诉正确的原因,找到正确的病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得解脱。所以上课就是把佛陀所教的教法让大家明白,然后在我们的身心生活中观察体验证明,一一都是如实而不是想象的。这样,我们就有了解真相的机会,这就是正确的因缘。如果不了解这些生死烦恼的原因以及解除的方法,只是在家里诵一个咒,那跟解脱有关系吗?诵一个咒与了解无明有关系吗?或只是在那边拜和求,就能了解众生贪瞋痴的真相和改善生死之因吗?要明白啊,生病一定要找到病因,才能治好。了生死求解脱就一定找到正确的因,这样才不是迷信执着。

  “如:见牛死后生天,乃学牛食草;或妄计自饿等法为生天之道(苦行)。”

  有的外道有禅定功夫发神通,看到一头牛死后竟然生到天上去了,就认为这头牛因为吃草受苦,所以生天了,于是就学牛吃草,以为这样就可以生天,这也是非因计因,是不正确的因缘。牛升天其实是过去的业报完了,还有善报的部分故而生天。有的修行学禅定而发了点神通,看到某一种现象,就以为那是真实的,这也蛮危险。

  或妄计自饿等法为生天之道,修苦行,饿肚子,以为这样将来能生天。如果受苦能生天,那动物死了就一定生天了?动物都很苦啊,过去的牛也很辛苦,难道受苦就真的能生天吗?毫无道理!这叫非因计因,是戒禁取的部分。

  “四、我语取:执取自我,缘一切内身所起的我执。同时,也是执取色界、无色界的贪、慢、无明、疑等四烦恼。”

  对自身内在的五蕴身心起我执,同时对色界和无色界的境界也产生执着,这叫我语取。很多外道修禅定有神通,可以看到天界,所以他们执着天界欲求永远快乐(尤其是在欲界以上的色界与无色界),执着那样的境界还是在“我”执里,因为没有断三界的烦恼,这都是我语取。

  佛法知道天界不究竟,定力或福报消失后还是要堕落的,故而讲究竟解脱涅槃,那是超越三界的,和外道执着在天界的享福不一样,千万不要和外道的执着混在一起。其实基督教讲的天国是天道,婆罗门教讲的大梵天也是天道,都在三界内。佛法是超越三界的,讲涅槃的,所以佛弟子不求生天。这个大家要明白,不要以为到天界就是解脱。

  “在现实世界中,为了生活,为了事业,争名争利争权,追求外在的一切,占有它,支配它,也名为「取」。”

  这是比较现实的部分,我们能善用就是不执着不取,不是叫你不要事业,不要生活。佛陀时代的‘给孤独长者’非常有钱,但是他一生都把财富用于救济孤独贫穷的人,以及护持佛陀和圣弟子们,把他所有的财物与他们共享,所以他不是自私占有,叫“不取”。给孤独长者虽然没有出家,但证到了三果,这在经典中都有记载。佛陀时代,还有很多有钱的长者都有无私的美德,听了法,破了我执,知道水能覆舟亦能载舟,金钱可以制造恶因缘,也可以制造善因缘,所以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要善用:金钱名利能使我们执取造业贪爱染着,那就会堕落轮回生死不停;另一方面,利用金钱名利的因缘布施行善,甚至不着相布施时,还能得到解脱涅槃。就象水在泛滥时淹没财产田园,危害人类,但也能灌溉、行舟去利益一切众生,金钱名利也是一样。

  现在社会上,那些政治家口口声声“为国为民”,显得非常伟大。然而所看到的是他们的争吵不停,每一个都在见诤里。其实见诤还是知见上的问题,政治理念不同导致每天争吵。如果真正的破了我执,像菩萨一样关怀利益大众,那个“我”是不存在的。不是非要听“我的”不可,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最后受害的是大众,大家不得安宁自在。佛陀时代,他不会跟人家诤,能度的就度,能讲的就讲,不该回答的连回答都不回答,所以僧团非常和乐。什么事情大家开会决议,不是由谁来控制主导,没有那种主宰欲,没有“我见”就不会诤了,但要做到这点却非常难。佛陀他是见法的大成就者,所表现就是没有我执,没有个人非要怎样不可的主宰欲。这是破了我见我执(即取),没有什么非要不可的,没有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取,即占有支配)。

返回目录

-----------------------------------------------------------------------------------------------------------------

更多体方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