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四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四集
内容提示
下卷 此论二重愿生之义难易二道自力他力
解义分中十重义其一愿偈大意
原文:
无 量 寿 经 优 婆 提 舍 愿 生 偈 注 卷下
婆薮槃头菩萨 造 魏永宁寺北天竺沙门 菩提流支 译论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沙门 昙鸾 注解
〖论曰:〗
“论曰”已下,此是解义分。此分中义有十重:一者愿偈大意,二者起观生信,三者观行体相,四者净入愿心,五者善巧摄化,六者离菩提障,七者顺菩提门,八者名义摄对,九者愿事成就,十者利行满足。
“论”者,议也。言议偈所以也。“曰”者,词也。指下诸句,是议释偈词也。故言:“论曰”。
▲愿偈大意者
〖此愿偈明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
讲解: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的学习我们今天继续。净土一法所依止的是《五经一论》或者《三经一论》,那么这一论的学习,对学习净土法门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大事情。那么这一论的学习依止的是什么呢?我们只能依止传承。这个传承就不是说我假设一种方法,或者说一种说法,那不能假设,要有来由、有出处。现在我依止的是昙鸾法师所注释的《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的注。他这个注呢,依止他的讲法来给大家作提示,作一个提示的纲宗。提示呢,可能把他这个语言用我们现代人易解的话作一个传达罢了,不敢离开他所提示的要点,或者说法的主体机制。
―――――――――――――――――――――――――――――――
(编注:下面为法师讲解《往生论注》上卷内容
原文:《往生论注》上卷
此《论》始终凡有二重:一是总说分,二是解义分。总说分者,前五言偈尽是。解义分者,“论曰”以下长行尽是。所以为二重者,有二义:偈以颂经,为总摄故;论以释偈,为解义故。
“无量寿”者,言无量寿如来,寿命长远不可思量也。“经”者,常也。言安乐国土佛及菩萨清净庄严功德、国土清净庄严功德,能与众生作大饶益,可常行于世,故名曰“经”。“优婆提舍”,是佛论议经名。“愿”,是欲乐义。“生”者,天亲菩萨愿生彼安乐净土如来净华中生,故曰“愿生”。“偈”,是句数义,以五言句略颂佛经,故名为“偈”。
译“婆薮”云“天”,译“槃头”言“亲”。此人字“天亲”,事在《付法藏经》。“菩萨”者,若具存梵音,应言“菩提萨埵”。“菩提”者,是佛道名。“萨埵”,或云众生,或云勇健。求佛道众生,有勇猛健志,故名“菩提萨埵”。今但言“菩萨”,译者略耳。“造”,亦作也。庶因人重法,故云“某造”。是故言:“《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槃头菩萨造”。
解论名目竟。
此论二重
那么在昙鸾法师所著的《往生论注》中,对九十六句偈子乃至后面的长行呢,作了两种说法。他说此《优婆提舍愿生偈》
此论始终,凡有二重:
一者,是总说分,
就是所谓的偈分,前五言偈总释地对《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做了一个总说,总说分。他把它分成两大分。《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这个文字有这两分:一是总说分,
二是解义分。
昨天我们把总说分读了一遍,我感觉先从解义分下手比较方便,因为解义分直接顺着天亲菩萨《往生论》的长行作解,来剖析,让我们一切有缘借助这个教义,而深入净土一法,条理的、清晰的、可以实践的这样来学习。要是我们所学到的东西不能去实践,或者说无有实践的意义,那就徒增口舌,多增加一些所谓的谈资,反而给我们带来新的烦恼。因为人能说会道,不见得是个方便;那我们有正确的知见,解如眼目,能踏踏实实地依解而行,就多得方便。有解有行啊,人不生邪见。
所以依止这样的说法,我们来顺着昙鸾法师这个解,我们来作解。他是这样讲,总分啊,最主要是来摄《无量寿经》之义,他对《无量寿经》作个一个开经题。
愿生之义
“无量寿”者,言无量寿如来,寿命长远不可思量也。
我们一切数量中,有可思量、不可思量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好比说佛说一恒河沙、二恒河沙,乃至说如恒河沙之恒河沙数,乃至说一切刹微尘数,诸佛如来悉知悉晓。那一恒河沙,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说分。可能很多人都见过恒河沙,我那房间有一袋子恒河沙,恒河沙是很细很细的,细到什么程度?可能抓一把我们数一年我感觉到也不太好数,细细的把每一粒数清楚是很难的,况且一恒河沙呢?诸佛如来悉知其数。那对我们来说,对凡夫有情来说,就是不可说、不可思议、不可思量之说。在教典上有这样的记载,象阿罗汉在一大千世界中,所有的雨滴数他都可以知晓的,因为他可以以他无碍的通力来知晓,那么雨滴的头数对我们凡夫有情来说,那又是不可知的、不可思议的、不可思量的。所以无量寿佛的寿命长远不可思量,那是对比而说。对凡夫、对诸菩萨来说,是不可思量的;对诸佛如来来说,可思量而不可言说,就是言说我们不能理解了,这个数量我们不可理解,所以说不可思量也。
“经”者,常也。言安乐国土佛及菩萨清净庄严功德、国土清净庄严功德,能与众生作大饶益,可常行于世,故名曰“经”。
就是利于世界,令众生可以遵循。
那么《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这个经题第一天作了一个简单的提示,也没有离开这些善知识他们所提示的内容,只是说希望大家剖析的角度、方法有一个比较广泛的因缘。
“愿”,是欲乐义。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这个“愿生”是意乐。在我们学佛的菩提分中,慈悲喜舍、对法的守护,意乐是特别重要的。尤其是喜乐于法则,那你必然远离诸习气粗重。习气烦恼之苦,人人可知可见,只是我们往往在习气中以为有所乐,以为有所快乐,所以说多存侥幸心,多有侥幸的心智罢了,一旦我们能把侥幸的心去除掉,那么这个乐就是佛法之乐、离烦恼业习之乐,可以令我们生起正念的感知与善巧。所以对法的欲乐,是佛所愿乐,也是佛所回施。那么在这个地方,愿生安乐国这个“愿”是意乐之愿,就是心的意乐。
所以我们说欢喜念佛啊。有一次,在一个寺院,我跟出家师父讲欢喜念佛,因为我看念佛的许多出家师父、包括居士念得很苦啊。为什么苦呢?他有两种顾虑:一个是不能往生,再一个是功夫上不去,再一个就是烦恼业习的牵制,认为我这念佛不如出去玩一玩,去做一些闲杂事情,所以会产生这种相对的不可思议的烦恼业习的牵制,就是业力不可思议啊!所以意乐佛法十分重要!那么意乐往生呢,愿意往生也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念佛人中,对愿往生的感知不是十分的清晰,总认为自己不能往生,相互交流的也多是不能往生的因缘,那么净土一法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要是都不能往生,你传播它干什么呢?那给众生带不来乐趣、离苦得乐的意义,那我们学习这个法则又来干什么呢?所以这个问题我也希望诸位在座的善知识,细细的来思维、审观这个事情,不可草草。就是我们要是不意乐往生,不意乐令一切众生往生,佛要没有这种意乐,这个法门怎么来住世呢?我们又怎么来修行呢?经常会听闻到这样的说法,所谓的不能往生的说法,经常听闻这样说,尤其是念佛人中要是这样说,那修法就失去了依止,失去了愿往生的愿望与动力,那目标不清晰了,就会彷徨、迷惑在业力之中了,那对修法就不爱乐,就不能真正地证到佛法的乐趣与喜悦。
所以说愿是十分重要的,愿是欲乐之义。
“生”者,天亲菩萨愿生彼安乐净土。
实际说天亲菩萨愿生是一切众生愿往生,代表一样的。
如来净华中生,故曰“愿生”。
前面的五言句,先把它带过去,我们从论,从后面的长行来直接看看解释分,也就是说所谓的解义分。昙鸾法师把这分成两个分是十分明确的,实际这篇文字的题目十分的清晰,前面是偈颂,后面是长行。
难易二道自力他力
《往生论注》上卷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在这个地方还不得不再重新叙述一下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对阿毗跋致的二种道的提示,这也是净土判教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因为任何法门的住世,都要有判教,若无判教是无力修持的,是很笼统的。天台的判教和华严的判教是绝对不一样的,律宗的判教和禅宗的判教是不一样的,密乘的判教和显教的判教是不一样的,你要是把它混淆到一起,看似你很博学,到时间你个个都用不上力,那是用不上力的。
就象我们讲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要是我们什么都学会了,什么都学了一点,象这一条运河,从南到北,一直到北京,河里面都是有水的,但你要是每动一步,你必须得有纤夫来拉纤,在过去,现在有机动船了,你不能顺流而下;但你不管是长江也好,海河也好,黄河也好,包括很多支流也好,那么要顺着一个河流,顺流而下,直归大海,无阻无碍,这个力量是很省力的。那我在运河里行不行呢?也可以走动,但你每一步都要用力。因为啥呢?因为不是顺水而行的。它是参差不齐的一个状态,一段一段的,一段一个状态,水的流向不一样,也不安稳。
象我们现在学佛呢,要是在一个法门中不能顺流而下,就是这一个教言的机制不清晰。现在我遇到许许多多学佛人,就把许多的水都聚到一起了,象那条运河一样,不能说它不好,但你要达到大海,直归大海,是没有机会的,只能说是迎水而上。我到北京去了,因为中国有条运河,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南粮北调,有这么一个机制。那要我们所修学的不是直归大海的方法,不是一生成办的法则,那你可以不顺着这个法则来学习,就是我今天借助长江到黄河这一段,明天黄河到海河这一段,我这一段一段的走,行不行呢?也行。但你这样只是进趣、了解种种法门,并不知道归大海之究竟方便之义。这样就比较可惜,会丢失学习佛法的大利,只能说你见识很广,了解很多,但不得佛法方便,你不能趣进大海。
我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因为这个事情在我们汉传佛教极为广泛,若在藏传是不允许的,在藏传是决定不允许的,这样的学教,他肯定不会收你这个徒弟的,要真正成就的善知识,他不会教你这么修行的,因为他知道这会容易迷失的,哎,走了一段了,说水是清的;再往前走,水是红的;再走一段,水是黄色的,他会迷失的,这个方向对不对呢?能不能达到目的地呢?哪个水是对的呢?会混淆很多说法。
那龙树菩萨判教怎么判呢?他把一代时教判作难行与易行,后人就把他延续出来,说净土与圣道,后人延续啊,这个延续在净土法门逐渐成立了,分成圣道门与净土门。圣道者以自力修持,或者说以佛陀三宝加持力、自力修持而成就菩提的一种修持方法,断除见思惑以成就无上菩提,这是圣道。再一个净土道与果地教二种差别,果地教也有说法,但净土与果地教是相应的,虽然相应,但它又别开其途径,途径不一。这个途径不一,真是不能混淆,要是混淆,真会迷失啊。我遇见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包括我自己,我稍微的一往其他道上混了,不是说不了解这个法则了,是没法实践了,它会乱你心智,除非你证得见思二惑断除了,于一切法得方便自在,那是另外一说。
龙树菩萨断除烦恼见思二惑之后登欢喜地,亦抉择于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他作了一个往生阿弥陀佛国土赞,作了这样一个赞偈。为什么作了这样一个赞偈呢?他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有情,就是他那个时代的有情修其他法则的利益已经开始模糊了,许多是相似法则了。何以故呢?因为无有佛住世故,外道乱善故。你学的法则是相似的法则,是自己处理过的佛法,就是自己把佛法通过自己的意识处理了一遍,然后说这就是佛法,结果你修持的整个过程不得相应。这是一个很让人为难的事情,也希望各位善知识一定要注意。
象律宗道宣律师判教是制化二教,说一切毗奈耶(戒律)教言,这个律宗的教言呢,称为制教,不容许改动,不允许改动,皆金口所宣;化教者,经论所摄。
(编注:太虚大师著《佛教各宗派源流》一书提及:道宣律师建立“化制二教”,亦名“化行二教”。谓化教者,经论所诠定慧法门,四阿含等大小乘经论是也。制教者,律教所诠戒学法门,四分律等大小乘律教是也。另:《大乘义章》卷一说:“化教所说,名修多罗;行教所说,名曰毘尼。泛宣理事因果是非,是化教也;辨彰行仪,是行教也。”)
天亲菩萨写了一个《摄大乘论释》,是无著菩萨所著的论(《摄大乘论》),他作的注,《摄大乘论》有时间可以看一看,他对三藏所立有九种说,建了一个九种说。为什么允许立三藏?那你净土法门为什么允许你立出来呢?就因为所谓的圣道门与净土门的一个判立,或者说难行道与易行道的判立。要是不了解难行道与易行道呢?那么就很难把佛法的这种与我们有缘的法则去实践,这样机会会模糊掉,你会徘徊在佛法之外。
这几年,通过这么多年的沉沦啊、苦难的摸索啊,回头看一看,还是一个法则修持十分的方便。因为我也经常接触许多法门啊,经常去接触。我不敢说自己是个净土行人,因为什么?我没有致力于净土的修持,只是说头一两年专门念过几天佛,也是很短暂的。现在也是一年中,某一段的念几天佛,没有认真去修持过。
但这个判教的东西是十分严肃的。净土门与圣道门,一个是难行道,一个是易行道。难行道者,断除见思二惑,成就圣谛圣法义(编注: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这样的出离生死;再一个就是依佛愿力,所谓的乘佛愿力,往生彼清净国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那么这个就是不退的风帆,是仗佛力住持而得到的这种清净因缘,佛愿力的住持令我们得不退转,而不是我们自己的修持与业相。所以直接令众生出离业相、烦恼业习的沉沦,乘坐着诸佛如来的大愿船,而度脱生死之海。
过去的祖师举了个例子啊,就说圣道说啊,你的见思二惑象针一样那么大一点点了,其他的业都消尽了,但你的见思二惑象针一样很细很微,但放到海里还会沉到海底。我们具足烦恼的凡夫有情呢,你很粗重的烦恼,但是放在大船上,可以摆渡到彼岸。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呢?乘佛愿力,未断见思二惑有情,乘佛愿力的住持,一样可以出生死苦海。这个乘佛愿力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要是乘自己的力量,就象徒步,他举这个例子,譬如陆路,步行则苦。这是所谓的难行道者,所谓的断除见思二惑出生死苦海,是为圣道之行,这是通途之说。通途呢,我们任何人都不能反对,也不能说他有什么其他因缘,只是说你具足这样的因缘了,可以断除见思二惑而出生死苦海。
再一个就是仰仗佛力,称念佛号,透视心源,在证与不证之间都可以往生彼国,在证与不证之间都可以出离生死苦海。这个实在是有意思的,就是开悟与不开悟、断惑不断惑,咸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地方的机制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学习这个长行之前呢,这一点还需要提示,不做提示怕大家有其他的误解。尤其这个法则,自力与仰仗佛力的修持,仰仗佛力就是靠倒信顺,持佛名号,愿生彼国,现世无挂无碍。无明业习,自然消除,在无意之中就消除了。但是我们要是仗借自力修持,断除见思二惑这种修持来出生死行不行呢?你的确要有清晰的法门与善知识的摄化。若不如是,仰仗弥陀,是为方便。弥陀是一切法门的住持者,何以故呢?我们知道他没有人的习气过患。
今天我接到一个菩萨给我打的电话,这个菩萨我很熟悉,把我痛骂了一顿,骂得我可能是很痛苦吧,不是心痛苦,是感到这世上的人啊,真是很痛苦。为啥给大家讲这个事情呢?他认为我这个出家人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给我指出来几点什么……我说你不是太了解,你可能听别人说什么,你们怎么认为倒不要紧,我感觉到自己还是要好好学佛吧,要把自己的火气泄一泄。
因为出家人所在的角度,是大家比较重视的角度,那我们个人的业习、包括过失都是很多的,这一点我感觉到也没有什么。但我们现在念佛法门呢,就是仰仗阿弥陀佛殊胜的功德、不可思议的善巧力,他没有过失,也没有什么业习,你不能骂他什么,十方诸佛都赞叹他,十方诸佛都敬仰他,都推荐他。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无疑无虑乘他的愿力往生彼国,这是诚实言、如实语,圆满功德者。
但在人类的善知识中……我以前也是,大家议论过这个事情,问法师你拜过上师没?我说没有。你拜过其他的人没?我说我依止过人学法,但是说要作我的上师,作我的法身慧命的整体的因缘的成就者,我现在真是疑虑,疑虑——就是某一个人能作我生命的顶戴者,无疑无虑的,我感觉到我有点困难。为什么呢?很多人都有参差不齐的业习、业相,都有所亏欠,我感觉到一个亏欠的人能让我整个身心都去顶戴他,我感觉到十分困难。因为啥呢?我受的教育不允许。 也可能我在说我自己,我感觉到大家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思考,我们这个时间怎么来看自己修行的法则。
因为净土一法是唯仰仗阿弥陀佛,唯依阿弥陀佛为根本导师,来念佛、忆佛、往生彼国、成就无上菩提,他不假其他方便。象我们现在这个交流,只是个佐缘——辅佐的因缘,就是我来辅佐大家了解阿弥陀佛,我也这样实践,你也这样实践,我们依这个法则去实践罢了。这样就能清晰这个教理、教义,不模糊。
所以这个地方仰止唯佛陀,仰止唯弥陀,就是我们依靠的唯一是阿弥陀佛。若不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业习,都有参差不齐的地方,你学佛就会徘徊迷茫,到一定的时候可能会产生误解。这个地方还需要我们每一位在座的善知识来细细地审视这个大是大非,这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比较敬仰她们女众行法的问题,也不是其他的,我感觉到行法尤为地重要。但教理不明犹如盲人行法,盲人走路是磕磕碰碰,会出问题的;那教理明了你不去行,你会生邪见的,会欺辱别人的,你会欺骗别人,你跟别人说的时候说得很好啊,但到事上你还会被自己不如法的行为所困惑。
所谓的有信有解,有行有证,那就有果;那要我们有信无解,就会迷,就会迷信;有信有解,无行无证,就会生邪见;若有信有解又有行,又有经典不断地给我们印证、传承的洗涤,那我们必然会证果的,必然会得到真正的佛法的利益的。
在净土法门之所以无畏,我之所以得到无畏的加持,以前是持戒念佛,按照蕅益大师的念佛方法,的确得到过欢喜。这个欢喜以前自以为是雷打不动的,别人赞啊、谤啊、誉啊、辱啊,没有感觉,没有啥想法,就是自己只管念自己的佛,给自己定个任务,定个数量,根本不管别人说我什么、想我什么,也不去问,只管那样做,得到过一点相似的安乐。
那么后来接触到《往生论》之后,我感觉到这个理路是清晰的,清晰了反而实践得少一些,感激还是有的,只是说眼比较明亮。以前就是靠行法、行法、行法,感激、感激就对了,那么不念,真是不念还是发慌的,这个一断念就发慌,以前睡觉的时候念佛是不敢断的,梦中要是念佛断了,第二天肯定是要忏悔的,就会到佛前忏悔的。
象以前跟我一起学佛的居士、出家人说他们梦里犯过失了,不能把握自己,我说到佛前磕头去,把头撞破,就那样说的,就是说你好好忏悔去,以前是这样子。那么后来遇到《往生论》这种条理性的教言,的确心里有个休息的地方了,知道理路了,就是仰仗佛力,心智中越无挂碍越方便。但你要是不念佛、不忆佛,不依佛愿力,那你要依自己的业力,马上会产生沉重与苦恼。所以说这个法则的差别,我们诸位善知识呢,一定要细细地去观察。
以上为《往生论注》上卷内容,下面讲解下卷内容
――――――――――――――――――――――――――――――――
十重义
后面这个长行重释,来解释这个文字,我们来看一看昙鸾法师是怎么来解释这个长行的。
【论曰:】
“论曰”已下,此是解义分。此分中义有十重:一者愿偈大意,二者起观生信,三者观行体相,四者净入愿心,五者善巧摄化,六者离菩提障,七者顺菩提门,八者名义摄对,九者愿事成就,十者利行满足。
“论”者,议也。言议偈所以也。“曰”者,词也。指下诸句,是议释偈词也。故言:“论曰”。
△愿偈大意者
【此愿偈明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
“论曰”已下,此是解义分。此分中义有十重。
他把它分成十个段落,或者说十重义。
一者愿偈大意。
就是说这九十六句颂的大意,四百八十个字讲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写一写,写一写比较好,他是从十重来讲的。象学比丘戒都知道,他们把戒律也都判成十重义,世尊讲每一条戒都有十种功德。那么昙鸾法师把这个长行分十重义,就是以后我们学的这个文字中有十重义。一者愿偈大意。能记的就记一记。
二者起观生信。
记一记很好的,容易条理起来,
三者观行体相。
四者净入愿心。
它逐渐把我们引导到这个……通过文字引导来使我们真正的进趣佛法。净入愿心。
五者善巧摄化。
要是有《往生论注》的人可以找一找,我今天专门去客堂看看,没有这本书,要有这本书就很方便,以前放光寺印过很多的《往生论注》,可以给大家看一看。
六者离菩提障。
他这是逐步深入,来让我们进趣这个法则。我这也是下决心和大家一起学,我在底下没有看。我想最好不看,哪怕生疏一点,跟大家一起学,也方便一些。要是我看得很熟,又怕自己发明,我想抑制一下自己的发明因缘,有时候讲东西很容易把自己的私心破除了。我们尽量地,不是说依文解义吧,来依文自我剖析,看怎么能引发我们的正信、正行、正见,于这个法产生抉择。我不想把自己的思想转达给大家,还是想通过历代的传承机制,他们很严谨的,象昙鸾法师、道绰禅师、善导大师,都是很严谨的,他们的著作,就是所有言说必有出处的。我很希望我这一次也会这样做。
七者顺菩提门。
他这个逐步进趣,是很详细的。顺菩提门。
八者名义摄对。
九者愿事成就。
十者利行满足。
我再从第一个念一下。此分中义有十重:一者愿偈大意,二者起观生信,三者观行体相。这过去称为科判,作了十重科判。因为昙鸾法师时间很早,他跟远公大师是同一时代的人,那时候科判意识还没有出来呢,这种科判还是后人逐渐建立的。四者净入愿心。实际这是法的修持的逐步深入的法则。五者善巧摄化。看漏下的重新记下来。六者离菩提障,七者顺菩提门,八者名义摄对。名义,名字的名,意义的义,摄影的摄,对待的对。名义摄对。九者愿事成就。因为这一个法要是没有这样的机制呢,我们就不太条理。十者利行满足。
我们要是把这十重义真正的了解了,我感觉到对净土一法的整体的机制的了解就很清晰了,就不至于草草的来接受一个法则。大概这样的机制我在十年前讲过一次,其他都是提示一下的讲话。
“论”者,议也。言议偈所以也。“曰”者,词也。
它是解释论曰的。
指下诸句,是议释偈词也。故言:“论曰”。
他从“论曰”开始,因为“无量寿修多罗章句,我以偈颂总说竟”,他没有从那个下手,前一段偈颂问题,从论曰开始来启发的,故言论曰。
“论”者,议也。言议偈所以也。就是偈在说些什么呢?“曰”者,词也。就是里面的内容。故言:“论曰”。
我们看它下面的文字。
一、愿偈大意
愿偈大意者。
十重义嘛,开始从第一开始,愿偈大意者。
此愿偈明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
因为先说愿偈大意嘛。
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
他这是以《往生论》的文字来直接展示的,他后面来解释,我们来看《往生论》的原文。
论曰:此愿偈明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故。
他直接把意乐给讲清楚了。愿就是意乐,就是愿生安乐国土。怎么愿生呢?要观彼世界,见阿弥陀佛。
我见过念佛见到极乐世界景色的人是很多的,尤其是以前。因为在堂口中,比较安稳,大家天天念佛,习惯了,一般的进去一个人,头七天,都能有个境界什么征兆的,来讲一讲,一般我制止他们讲。象见西方妙境之人,不愿意往生的人很少的。后来就执着这个、乱说这个的,遭到磨难的也有;但是密护口业的人,很容易生起不可思议的法乐,就是犹如秘密藏,为拿着秘密钥匙的人所拥有。这个秘密的钥匙就是密护身口意,不妄自生增上慢。所谓的增上慢以为有所得,实际一切法无所得,一切法皆因缘而生。那么你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胜妙境像呢,亦是不可言说的,一旦言说,就有增上慢蒙蔽,就会产生苦果。
以前我们这里来了一个法师,名字我也不说了,昌宏师认识的。这个法师来到这个地方跟我讲啊,他以前念佛见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见到种种境像,现在见不到了,很苦恼。我说见到阿弥陀佛没有什么啊,见到阿弥陀佛,就是因为你念佛相应罢了,这也是无常法啊。什么叫无常法啊?就是因缘所现啊。现在不见也是因缘法,也是无常所现,这跟阿弥陀佛的愿力不相干。你要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愿力你就会真正的安心,一切业相处都能安心,见与不见咸得安乐,显加冥加皆为自在。你这时候才能真正了解自心的究竟清净,所谓的究竟清净就是于一切相缘之处无动无摇。这样讲呢,他已经听不进去了,他说我还想见佛,我就想见佛,其他的我不想说。我说你要这样你把自己苦了,你这个心反而产生自我蒙蔽了。就是认为现前种种境像是苦,见阿弥陀佛是乐。这个行不行呢?要按初发心来说,这样鼓励一下行,但是要守护这样的机制,人是很苦的。那我老实念佛,我因缘清净的时间,佛来见我,我欢喜;佛不见我,我欢喜念佛。这样的人就得真正的安乐、念佛的安乐,就是见与不见,咸得清净的心智。这样的人会生起无畏的心智,就是真正法身所摄的心智。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修持。
那为什么会产生过失呢?就是增上慢心,或者染着于有一法可得了。在念佛中有这样的危险,所以,一切观想、观像圣义谛的修持法中一定要密护身口意的。象持咒、念佛、作观,都要密护三业的;要是不密护三业,必然出麻烦。这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这个事情我以前遇到的特多啊,以前在丛林里跟大家交流得比较多。尤其是专门念佛的人,他进趣心就比较强,很容易出现境界,但一跟别人说就遭磨难。很多很严格的修持者,见了佛以后就情不自禁的跟别人说,说了以后就遭磨难,就遮蔽,再也不见佛了。
这个事情在唐朝时间,善导大师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他参见道绰禅师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人念佛见到这个境界以后生增上慢心,就是贪染这种境像以后被苦所逼,起嗔恨心,乃至误解佛法的都有。因为善导大师我们都知道,他是以《观经》入手的,证得念佛三昧,他是亲证者。他教的学生得三昧的人比比皆是,后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问题他就不知道结在什么地方,他就参访道绰禅师。当时道绰禅师就在玄中寺,就是昙鸾法师的道场。他到玄中寺参访道绰禅师来解决这个问题。道绰禅师一听,就知道他是在自力证量上所得到的不可思议的功德力,但这个功德力稍有染着就会堕落,稍有染着就会退转,所以他就把《无量寿经》付嘱给他,给他之后,善导大师闻了《无量寿经》一坐就是七日,没有起座。道绰禅师看到这么深的禅定还问他很多事情,就是在定境中所产生的一些善巧,那道绰禅师是没有的,但道绰禅师把“见佛不见佛,咸得欢喜念佛”这样的抉择给他了,凡圣同修的抉择给他了,给善导大师了,就是不能执着于自己现前的量的这种究竟教言给他了,就是以佛果究竟智德得究竟安乐的教言回施给他了。
所以善导大师后面就提倡持名念佛、顺愿念佛,以阿弥陀佛愿力为增上缘,一切往生皆是如是,入于正定之聚,这是他后来极力提倡的。我们都知道善导大师的《观经四贴疏》是楷定净土法门的教言机制。这古来以久大家都是认取的。净土法门的整个教典的依止完全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贴疏》,这后人都是知道的。他在《观经四贴疏》中,归结到后面就提倡持名念佛了。
那为什么这样子呢?众生在念佛、念佛名号愿力功德时间很容易得到境像,尤其是作观。以前我在这个地方比较谨慎。有禅定的人专门不远千里跑这来见我,我说我这个穷和尚你见我干什么?他就磕头,“砰砰”的磕头,我问怎么回事?他就是在座中看到这么个人怎么样怎么样,我说不是,这跟我没关系。他只是说在作观的时候,好比说以前在作观的时候比较相应,会出现一种相应的感知,其他人有禅定功夫可以看得到。这个你若认为自己有所得就会堕落,就以为自己真是怎么样了,自己怎么怎么样了,就会很容易堕落的。这个事情我是比较警觉的,不警觉这样的事情就会上当的。
刚到东北的时间,有一帮菩萨来了,说了很多,就是我还没有去,他们就见到了一些说法:有的是依止鬼神、有的是有禅定。以前因为我自己持念阿弥陀佛,包括往生咒,也给别人提倡,到处提倡,也感觉到佛陀的慈悲与加持,有点相应的感知,那么有些有禅定的人就以为你有所得了,怎么样了。实际我说真不是,我只是在持往生咒中……往生咒说,若人持过三十万遍往生咒,阿弥陀佛常住其顶,令其不得恶缘的逼迫,临终任运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因为以前我持往生咒也是一百万一百万持的,这没有什么。关键是的确无有一法有实,无有一法真正可得的,无有一法不是无常的。这你要不抉择了你会有增上慢心,那我们学佛法很危险的,尤其是念佛法门。
这么多年我见到许多出家师父,或者说在家的居士、出家的法师,跌跟头都跌在这个地方了。别人一吹捧说:哎哟!你怎么样怎么样了,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怎么怎么样了。好,增上慢一生起,恶果报就现前了,没有一个能逃出去的。遇见的多了,要不是多了,我对佛陀的无有一法、实无一法可得,“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这个抉择我还真是不敢抉择的。就是在这个地方只能说,可能是这个样子的。遇见的事太多了,就不是可能是这样子的,是决定是这样子的——无一法可得。但是我们可以行一切法作为妙用善巧,好比说我们行善法就有善报,行恶法就有恶报,恶报善报你只要能受得住,都是妙报,关键是怕你受不住。所以一定要审视清晰,一尘不染中,于善恶报中都作利益世间回施了。那些大菩萨恶报也作回施,善报也作回施。为什么呢?令世间人警悟而成就菩提。但要是我们不清晰的情况下呢,恶报自己会埋没起来,会沉浸进去;善报会骄慢,会增上慢。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一点。
所以愿生阿弥陀佛国,这个愿生就是意乐的问题了。意乐这个法则一定不能染着,密护于三业十分重要。
时间,真是刚刚讲出来一点什么,刚刚开头又到点了。行。
录音记录:宝箧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