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土宗文集: 净心与净土(净界法师)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0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土宗文集: 净心与净土(净界法师)

   净界法师宣讲

  二O一O年八月二十五日

  于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

  第一讲

  《净心与净土》。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好,请放掌。我们这次跟大家共同讨论的主题是“净心与净土”,主要探讨我们内在的心灵的力量跟外在的佛陀力量之间的一种相互的关系。

  这个主题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说明。我想在我们中国的佛教史的传承当中,中国佛教出了很多的大祖师,他们对整个佛教的贡献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了宗派制度。汉传佛教对整个佛教最大的贡献就是它把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深奥的大乘法门分门别类,分成了很多很多的宗派,比方说唯识宗、比方说天台宗、比方说净土宗。一个非常广泛、非常深奥的法门经过我们条理地分块以后,会让我们一个凡夫众生在修学大乘法的时候很快地进入状况。你知道你需要、你适合哪一个法门,你不必经过很多的无谓的摸索、去try(尝试),你马上可以进入状况。这个是宗派对我们的一个最大的贡献,让我们很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法门,因为每一个宗派都有它的修学的理论、修行的方法。当然,有为诸法有它的好处,也就会有它的缺点。所以,宗派的建立到了末法时代,特别是明末以后,就创造了一些问题,蕅益大师说——“画地自限,分河饮水”。什么叫“分河饮水”呢?就是说,本来大乘佛法是一条法味的水,结果隔成东西两岸,各人喝各人的水,彼此不互相往来。这个意思就是说,宗派的建立到末法时代因为过分的区分,唯识宗不学天台的东西,天台宗也不屑于学净土的东西,彼此间的法味不能够相互地交流,彼此的心得不能互相地学习,就把一个本来是非常圆满的大乘法区隔成一块一块的,这个是我们末法时代宗派的一个非常大的遗憾——就是彼此的心得不能互相地分享,你的法门我不屑于学习,我的法门你也不想学习,这个不是佛陀出世的本意。所以到了末法时代,特别是宋朝的永明延寿大师,他看到了大乘佛教宗派的这种彼此间互相排斥的最大问题,他提出了一个宗派的圆融的思想,他提出了禅净双修的思想,这个在中国佛教上是非常了不起的贡献。他认为应该把禅宗的重视心灵力量的开发跟净土宗重视佛力的加被应该把它加以结合。所以永明延寿大师在宋朝提出来以后,到了明朝得到了蕅益大师、莲池大师的响应、推广。

  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说,宇宙间的确是有两种很大的力量,可以让我们离苦得乐:第一个是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第二个是存在法界的弥陀的四十八愿。这两种力量缺一不可。一般来说,修圣道门的他会重视止观,他强调内心的力量,他不想跟弥陀感应道交;一般来说,净土宗的人重视佛陀的力量,他不重视内心的调伏跟安住,他说完全靠弥陀就好,但是这个思想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内心假设没有加以净化、没有加以提升,我们念佛是不能跟弥陀感应道交的。诸位要知道,阿弥陀佛对众生的救拔,在经典上的解释——佛陀不能够无条件地救拔我们,佛陀的救拔是有条件的救拔,这是净土宗跟上帝的思想最大的差别。所有的佛教都必须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什么叫因缘?就是每一件事情要出现,它有它背后的条件,事出必有因。所以我们自身的准备是很重要的。同样一句佛号跑到不同人的心中会产生不同的加持力,这表示诸法因缘生。佛陀度化众生就是——你准备好了没有?你有一分的准备,佛陀给你一分的功德;你有三分的准备,佛陀给你三分的功德;你有十分的准备,佛陀给你十分的功德。这才是真正的净土的思想。阿弥陀佛的加持力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的角度来谈加持,所以我们自身的准备就变成非常重要。

  到底我们心中要准备什么样的条件?我想我们花三天的时间来跟大家谈一谈,当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忆念这句佛号是一个最佳的准备。这个主题我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一下,就是说我们虽然念佛,但是我们是不是做一些相对的准备。

  好,我们看今天的讲义。将述此义,大科分三。我们心力跟佛力的关系有三个主题要探讨。第一个,先讲一个前言,先把这个观念做一个总说。首先前言当中,乙一、众生的心灵力量。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内心世界来受用一切的法,但是我们心灵到底有什么力量,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用而不知。我们不了解心灵的力量,我们就很难善用内心的世界,这个是很可惜的。原则上来说,我们心灵有两种力量,第一个、它可以创造生命,第二个、它可以改造我们的生命。创造这部分,我们已经别无选择,我们面对过去的心灵创造现在的果报,我们只有认命、只有承当;但是对未来的改造,这件事情我们有很多的努力的空间。所以我们先探讨到底我们内心有哪些力量,我们先了解一下。乙二、佛陀的加持力量。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谈的是阿弥陀佛的加持力。阿弥陀佛经过无量的时空的修学,积集很多波罗蜜,他把波罗蜜的功德分成了四十八愿存在法界当中。到底法界当中有哪些力量可以把它转成我们的力量,这个地方佛陀的加持力我们也应该要探讨一下。我们的重点是乙三、——心力跟佛力的结合。我刚刚讲过,佛陀不能主动地救拔我们。佛陀的慈悲心不断地忆念我们,但是我们也要释放相对的一种力量才能够启动佛力。所以,感应道交绝对不是单方面的事情,不是佛陀可以做主。所以我们自己的准备,就是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忆念佛陀,我们才能够把佛陀的四十八愿——蕅益大师所说“转他成自“——净土法门就做一件事情:你要想尽一切办法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转成你的功德,就做这件事情。那我们应该准备什么样的心态?这个地方是我们上课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心力来启动佛力。前言地方有三个重点。

  在甲二、正文当中,我们的准备有三个准备:乙一、观佛号功德以生信心。念佛是要带一点信心,要有信仰的力量,这是第一个;乙二、观净土殊胜以启愿力。前面是对佛的观察,这个地方是对国土的观察,往生的愿力,这是第二个;乙三、依摄心专注以立行持。第三个是一种专注力。前面两个是跟智慧有关系的,第三个是跟禅定有关系。前面两个,你念佛的信仰跟念佛的愿力,决定你会不会往生。有些人念佛是不能往生的,他念佛只是一种消业障、增福报,因为他的信心跟愿力不具足。所以,前面两个是决定你可不可以往生。第三个是决定你的品位的高下,你念佛的功力决定你是哪一个品位,在九品当中哪一个品位。这个地方有三个重点,就是我们心态的准备——信心、愿力还有专注,三个重点,这是我们上课的主题。

  甲三、结劝。结劝当中有两个重点:乙一、具足皈依之心。念佛要有皈依的心。我们的信仰、我们的愿力,这个是我们要准备的;乙二、培养专注之念。我们对于阿弥陀佛那个音声的摄持,阿弥陀佛主要念佛是靠音声来摄心,你对音声的专注——这个是要培养的,专注力。

  我们看第一段。甲一、前言。首先我们先做一个前言的总说,这个地方有三段,我们看第一段:乙一、众生的心灵力量。我们内心的世界产生出来的力量有两个力量,一个是创造生命,一个是转化生命。

  我想我们开始学佛以后,我们会慢慢试着强迫自己用佛法的思想来看待人生。不管你是什么宗派,我们佛教徒的共同的思想就是诸法因缘生,这是我们共同的思想。当佛教谈到因缘的时候,它是分成两块来看,两段的因缘。第一个因缘就是——你从什么地方来?就是过去和现在的因缘,由过去的因缘创造你今生的生命。第二个因缘是——你将往哪里而去?今生跟来生。你从什么地方来——过去所创造的今生的生命对我们现在来说我们是别无选择、只有承当。你会生长在什么样的家庭、你的父母亲是谁、你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女人、你今生的福报有多大,对你现在来说,你别无选择,过去的业成熟了,变现你现前的生命。所以我们对于过去的业力所创造的今生的生命我们只有认命,这是第一个思想。但是,对于未来我们不能认命。你将往哪里而去——这是你可以改变、可以做主的。所以,我们佛教的基本思想,第一个,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佛教的因缘观当然也有别于外道的因缘,外道也讲诸法因缘生,但是佛教的因缘观跟外道的因缘观差别在哪里呢?外道的因缘观是建立在一种有自性、有一种他方的力量来主导我,比方说上帝、比方说上天等等,所以外道的因缘观是一种我执、法执相应的因缘观。佛教的因缘观是站在一切法自性空——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它也不是从自己生起,也不是从他人生起,我们是从一切法无生的角度而建立因缘。也就是说,佛教认为我们的生命,你从什么地方来?其实从究竟来说,我们从空性而来,我们也将往空性而去。所以,人生这个过程只是业力跟我们过去思想的和合产生的暂时的假象,我们叫做梦幻泡影。你看你做一个梦的时候,你在梦中你感受到你的存在、你感受到你跟谁接触、你感受到你做了什么事,但是醒过来的时候,你就觅之了不可得,人生亦复如是。所以,佛教的因缘观是建立在一切法空的角度来谈因缘观。

  这个地方要注意,我们在后面会再强调。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思想?这个思想对我们非常重要,这样的思想影响到我们临终的正念。当我们面临因缘的时候,假设你没有空观的智慧做基础,当你有一天要离开人世间的时候,你会心有千千结,你很难离开这个世界。因为你经历了很多人、你做了很多事,每一个阴影都留在你的心中,挥之不去。所以,我要再强调一次,佛教讲的因缘观有别于外道的因缘观,它是认为一切法毕竟空,然后再建立一切法毕竟有,是在毕竟空的角度来谈因缘,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我们是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而建立诸法因缘生,等到因缘业力结束了,那个能量释放完了,我们又觅之了不可得,又创造另外一个个别的因缘,你又会产生另外一个生命体,你来生的长相跟今生肯定不一样,你来生的思想跟今生也不一样。这个地方要注意。

  那么,诸法因缘生,到底什么是因缘?佛教里面讲到因缘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内在的心中的思想,唯识叫名言种子,第二个是我们过去所造的善恶的业力,这个是业种子。当我们在人生投胎的时候,当我们出生的时候,我们不是第一个有生命,其实我们已经经历过很多很多的过去。我们在娑婆世界已经有很多很多的生命,那我们今生投胎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承当我们的过去。因缘是相续的,所以佛陀说因缘就像水流,你现在的水流就像你今天,你一定要承当你的昨天。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是从昨天而来。那为什么有昨天呢?昨天是从前天而来。所以我们必须要承当我们无量的过去。承当什么呢?第一个,承当我们过去所造的业力,善恶的业力。不管你愿不愿意,你一定要承当你的过去。过去的你,不管它是一个人、不管它是一个天、不管它是三恶道,它所造作的每一个善恶业力你今生都要承当,你别无选择。我们要承当过去的业力,这是第一点。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承当过去的妄想,就是我们的思想,这一点是比较可怕的。我们一般修行人不能得利,就是我们很难面对过去的妄想,那种跟贪嗔痴相应的妄想。所以,我们修行人经常会怎么样——今生的思想跟前生的思想产生冲突。遇到一件事情,前生的你想做,今生的你不想做,就会产生冲突。所以我们必须要去承当过去的业力跟过去的思想。

  到底业力跟思想两个是什么关系呢?思想是主要的因缘,它是引导性的;业力是次要的,它是配合性的。主导性和配合性这个观念我们举一个实际的故事来作说明,大家体会一下。在《经律异相》当中,佛陀讲出一个譬喻故事,说有一个年轻人他早上去办事的时候,在路边看到一个天人,身相光明,穿着华丽的衣服,对着一个尸体在散花,而且绕着尸体恭敬地围绕、乃至于对这个尸体礼拜。年轻人就很奇怪,说你为什么对着这个尸体礼拜、赞叹呢?他说,你不知道,我今生很快乐就是因为我前生这个色身创造来的。我前生相信三宝、造了很多善业,所以创造了我今生的快乐果报,所以我很感谢我的前生。这个年轻人再往前走,又看到一个天人,也是一个天人,身相光明。但这个天人他干什么呢?跑到树上吃水果。他说你一个天人为什么跑到这边吃水果呢?他说,我过去虽然有一些善念,相信三宝、护持三宝,但是我布施的善业不够,所以我到了天上去,食常不足,我的饮食经常不够吃,所以我要到人世间吃生果。这个是有善念、没有善业,虽然贵为天人,但是他的一些相对的福报不够,食常不足。他又往前走,到了黄昏的时候,他看到一个鬼道的众生,身相丑陋、饥饿口渴,这个鬼拿一个木棍去打一个尸体,说,都是你害的!(年轻人)就问这个鬼说,你怎么打他呢?他说,这是我的前生,因为他不相信因果、造了很多罪业,所以把我今生创造这么样的痛苦丑陋。这个《经律异相》当中讲了三件事,第一个天人是有善念而且也有善业,这种人往往生在人天的果报,而且他的相对的别报也非常地富足;第二种人是有善念而没有善业,他经常能够生起慈悲心,但是他很少付出行动。这种人他也能够生到人天,但是他的相对的饮食、衣食的受用相对不足,有善念没有善业;第三种人是既没善念也没善业,就到三恶道去了。当然有人会问啊,有些人他没有善念,但是他偶尔地有善业,对不对?有些人他贪嗔痴的烦恼很重,但是他偶尔遇到好的三宝因缘他也会护持。如果这个人缺乏善念,但是他偶尔也会有些强大的善业,这种人大部分的福报是在三恶道里面受福报,比方说他变成一个鬼王,比方说他在畜生道得到别人的宠爱,做一只主人所宠爱的狗。他本身善念不够,但是他善业强。所以在我们生命当中我们可以知道,主导我们生命最有影响力的、在三界当中乃至于出世的果报当中最重要是什么?是善念的力量。心念是生命的主导者,它是主要的因素。就好像一棵树,这个树干就是我们的善念,旁边的枝叶花果就是我们的善业,它会让我们活得更圆满,但是主导者还是我们的心念。

  我们看第三段,那我们的心念是怎么回事呢?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第一个偈颂是说在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心念是变化多端的,它有时候三性——善、恶、无计,有时候在三界当中活动,有时候在三种感受——苦、乐舍三种感受,不断地转化变异,而且有时候跟根本烦恼、跟随烦恼、跟信等善心总是相连。所以我们的心念是善恶不决定的,凡夫都是有善、有恶。这是第一个,讲到它的体性是变化的。第二个、“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当我们生起一个强大的心念的时候会发动我们的身体去造业,也会发动我们的口业去造业,在所有力量当中它是最强大的,而且它所招的业会招感引业。引业就是总报,满业就是别报。使令业力去得三界的总报跟别报。我们从创造生命的角度,就是说我们今生继承了过去的业力,更重要是我们继承了过去的思想。我们当然长大以后我们很难看到我们的内心世界,因为我们长时间在人世间的打滚,已经把自己蒙蔽起来,但是小孩子是最直接的。你看小孩子,从小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人,在七岁之前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前生是怎么样的。有些人拿到好东西,他很喜欢跟人家分享;有些人拿到好东西,他会把它占为己有。所以,我们的确是继承了前生很多很多的善恶的思想,而这个思想,假设我们没有透过教育、透过我们的调伏,这个思想会对我们来生产生一定的引导。

  我们举两个实际的例子给大家做参考,一个正面的、一个负面的。我们先看正面的思想。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须赖的居士,名叫须赖。这个居士他受了三皈五戒以后非常精进地修学,严持五戒,供养三宝,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专修忍辱,他给自己的条件就是一生绝对不发脾气。任何人对他的刺激,他选择忍辱,安忍不动。后来他就从年轻开始学佛,到晚年的时候,他的福报非常地强大,因为他修布施、又持戒、又能够忍辱。他晚年的时候福报大到生命程度呢?连忉利天的天王王帝释都感到害怕。因为帝释看到人世间有一个这么大的福德之人,他很害怕这个人死掉以后会来夺取他的天王的位子。所以,人总是会保护自己啦,帝释就派他的眷属想要去破坏这个人的福报。就派了很多人下去,在须赖的家庭外面跟他吵闹,甚至于拿棍棒去打须赖。但须赖他本身修忍辱啊,他告诉他自己:我宁可选择忍辱,我要保护我忍辱的功德,我也不能做出负面的回应。所以这些人虽然去打他、骂他,须赖还是选择忍辱。这个时候帝释天他又换了另一个方法,他又派他的天女下来以美色来诱惑须赖,希望破坏他的戒体,但是须赖也是选择——我宁可选择我的持戒的功德,我也不放纵我的烦恼。所以,在顺逆两种因缘的刺激之下,须赖都能够保存他的福报。这个时候,帝释就非常紧张了,他只好亲自下来跟须赖沟通。他说,你福报这么大,我很害怕。你死了以后,你肯定福德力比我大,来夺取我的天王位子。须赖说,你不用害怕。他说,我的所有的善业,我是发菩提心的,我要把我的福德往无上菩提的方向走,我的福德绝对不会在人天里面得果报。帝释听了以后就非常欢喜,也安心地离开。所以就是说,一个美好的善业,它必须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正确的思想来引导。因为他的菩提心的引导,使令这个善业不会在人天得可乐的果报。我们都知道,人天果报是杂染的,带业的,带有烦恼和罪业。

  所以说,“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就是说,当我们在作意我们来生要去哪里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你现在的思想是什么思想,因为它是生命的主导者。你现在的思想是跟三恶道相应,你一定会到三恶道去,即便你造了善业,你也是在三恶道里面享受福报;你现在的思想是人天的五戒十善的思想,你一定会到人天去享受应有的果报;你现在的思想是净土的思想,你也一定往生净土,你所念的佛有多少、你的福报力有多少,只是影响你品位的高低而已。所以我们要永远知道,我们的生命是由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前生变现今生,是这个道理;今生创造来生,也是这个道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一次的投胎,我们生命不断地在历史重演。假设我们不做出一些改变,我们就活在《楞严经》说的“轮回性”——你前生是什么思想,你今生还是什么思想,然后又去创造一个生命体,生命体又产生一个等流的思想,我们就在那个地方转转转转转……我们就永远转不出来,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了佛法,直到有一天你真正地觉悟,直到有一天你告诉你自己——我一定要改变,你的生命才能够从过去里面跳脱出来。这个就是我们说的“诸法因缘生”。

  我们现在可以做一个总结,什么是“诸法因缘生”?六祖大师有一句话讲得好——一切法“不是风动,不是帆动”,是“仁者心动”。你念头一动,你看看你日常生活当中从白天到晚上,你经常起什么样的念头。一天的念头大概就是你一生的写照。你平常待人处世、顺境逆境,你习惯性用什么思想来面对你的外在的环境,你大概就知道你来生会去哪里,除非你做出改变,否则你的生命已经产生一种强大的等流性。尤其是你到了五十岁以后,如果你还不改变,你的生命就会定型,你来生的雏形在你内心的世界大概已经规划出来。

  当然,我们讲过,“诸法因缘生”是站在一切法毕竟空的角度。既然我们的心本来是清净,所有善恶念头都是透过外在环境的熏习捏造出来的假象,所以我们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在你死亡到来之前,你都还有权利、你都还有机会,对来生的生命做调整,在你死亡到来之前。但是等到你投胎以后,你又开始要认命了,你必须为你前生所打的妄想去走你下一个来生的一次生命。所以我们今生打的妄想,来生来酬报。前生打什么妄想,今生来受这个果报;今生打什么妄想,来生得果报。佛法的因果思想是隔代受报,佛法的因果思想不是今生做今生受报,是叫做“异熟果”。所以我们过去打什么妄想,现在已经不重要,重点是我们来生想要去哪里,你必须先有目标,然后用这个目标来调整你的心态,让你的心态跟你的目标是相应的,这个很重要。我们不能只是做善业,因为善业不是生命的主要引导者,而是培养一个美好的思想。比方说,我们看到事情产生一种布施的思想,比方说我们产生持戒的思想,比方说我们产生忍辱的思想,别人对我们伤害的时候,我宁可不逞一时之勇,我宁可选择忍辱——一种美好的思想。这个地方,当然净土宗你要对名号功德、对净土庄严也应该有一些正确的思想。所以说,你来生你将往哪里而去,其实你不用去问别人,你看看你一天当中的念头,你大概就知道你将往哪里而去了。

  好,这个是讲到我们过去创造了现在。我们看第二段,生命的转化。丙二、转化生命。我们前面谈到,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从过去的业力、从过去的思想而来,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我们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也不是父母把我们生出来的,父母只是个助缘,我们今生的生命是我们过去打了很多的妄想、是我们造了很多的善恶业,当过去的业力跟过去的思想结合以后,把我们今生创造出来。那重要的是,我们未来要怎么做,我将往哪里而去。我们看这段生命的转化。这个地方有两段,丁一、总说,丁二、别示。

  我们看总说的地方。首先我们看到凡夫和圣人的差别就在流转门和还灭门。流转门的生命现象是“触”、作意、受、相、思,还灭门的现象是“作意”、触、受、相、思。

  一个凡夫他的生命完全是由“触”来决定。也就是说他接触一个好的环境他就起善念,他接触一个不好的环境,你把他带到一个染污的环境,他就放纵自己,起烦恼、造恶业。这个人就是标准的生死凡夫,因为他心中没有观照的对治力。那什么是圣人呢?圣人的生命是由心中的“作意”力,“作意”简单地讲就是观照力,而产生触、而产生受、而产生思想、而产生造业。如果你一天的生命就是上班、工作,回来以后就看电视、看报纸,然后就睡觉,然后第二天又工作,回来以后又开始看电视、看报纸,到礼拜六、礼拜天去玩一趟,你的生命永远活在这种习惯性的东西,那么你的生命就永远活在你过去的思想,你很难做出改变,活在你的业力,活在你过去的业力、活在你过去的思想,也就是你生命的轨迹,你过去是什么样的水流,你今生还是什么样的水流,你今生学佛只是跟三宝结缘而已,你没有做出一种强大的改变,因为你的心完全被外境牵着走。讲一句清楚的白话,你的生命是完全被动的。外在环境好、人家带你去共修,你就很虔诚,回到家开始放逸。这个就是我们说的:你的生命是流转门,你永远跳脱不了你过去的习惯性的等流性、这种轮回性。第二种人他开始改变,他开始去抗拒心中的思想,对自己的思想说“不”。他产生另外一种强大的力量来调伏自己的习气,然后去转变自己,他的生命的水流已经开始转弯了,这个就是说,他产生作意力。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一个人受戒跟不受戒有没有什么差别?你们两个人都在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对不对?有些人说我不一定要受戒啊,反正我存好心就好了、做好事就好了,这个观念对不对?其实是不对的。因为你没有受戒你就没有戒体,没有戒体这个在唯识的专业名词就是说你内心不能产生一种抗拒恶法的力量。当然,我们相信你在一个清净的环境你一定会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但是,你遇到恶因缘刺激的时候,你就未必。所以当你没有受戒的时候,我们只能够说你想要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但是你受了戒就是——我一定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所以,一个思想它必须是坚定的,要有种对治力的,就是从我想要干什么而提升到我一定要干什么。比方说我一定要往生。你说我想要往生,你大概就不会往生,因为你很多变数嘛,你完全是决定在于外在环境啊!你必须假设你临命终的时候刚好,在善恶念头当中刚好是善念浮现出来,而且刚好是在没有人干扰你的时候,你的眷属、亲属不能刺激你。所以说,当我们开始要去决定我们未来生命的时候,你心中在等流习气当中培养一种“作意力”非常重要,你心中的观照,否则我们永远摆脱不了我们过去的等流习气。作意力,也就是说,你要培养一种坚定的信念,而坚定的信念来自于一种坚定的信仰跟坚定的愿望。你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你来生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第二个,你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这两个缺一不可,信仰跟愿力。这个不是净土宗才有,所有的宗派都必须要有愿力、有信仰。如果你还不知道你来生要去哪里,你还没有做好规划,表示说你根本就修行还没有上路,你跟三宝只是结缘而已。生命的改变,学佛的目的,其实佛教跟基督教、跟很多宗教不同,佛教徒是重视来生,它是为了创造来生——你为什么而活?我们生命为了两个而活:第一个、我要酬偿过去的业力,第二个、我要创造来生。而这个时候你就必须培养一种坚定的信仰跟坚定的愿力,这点就很重要。

  好,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流转门转成还灭门,我们必须在心中建立一个坚定的作意。什么是作意力呢?就是我们经常要去观照真如的道理,所谓的空假中三观的道理。空观是观察我们内心当中真空的体性,这点是很重要的。不管我们现在的思想是多么的邪恶、是充满了烦恼,我们要深深地相信,我们的本性是清净的,邪恶的烦恼是不能染污我们的。这样的信仰对我们整个佛弟子很重要,你要相信你的心是可以透过修行改变的。你看我们受菩萨戒、发菩提心,所有菩提心的信仰来自于什么?何其自性本自清净,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所以这个地方,空观的智慧会给我们产生一种成佛的信仰,这个很重要。第二个、假观,发明随缘的妙用。假观是观察整个因缘果报、十法界染净的因果,我们会告诉我们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出一种生命的抉择。空观是让我们安住,假观让我们产生调伏,我们开始断恶修善度众生,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是假观,这是有相行,前面空观是无相行。最后的中观,空有无碍,空有平衡。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我们很多很多的染污的习气当中培养一种空假中三观的智慧。空观照了心性的本体;假观照了心性的妙用,告诉我们自己哪些善的思想应该培养、哪些恶的思想我们应该慢慢地把它消灭,假观是一种判断抉择,一种调伏;最后,空有的平衡。我们也可以这样子讲,从一个过去、现在、未来的角度,就是说为什么修空观呢?所有佛法第一个先修空观、再修假观。因为我们必须,假设你一个人你不修空观,你很难跟过去切割,你会总是觉得“弟子心不安”,因为当我们修行的时候,我们过去的习气一定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干扰我们。一个人不修空观,你很难摆脱过去,你会觉得过去好像经常挥之不去,过去的习气挥之不去。但是你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你经常观想——何其自性本自清净,它对你的干扰会慢慢降低。所以,空观可以让我们从过去跳脱出来,让我们远离过去的干扰。空观可以同过去做一个切割,不管你过去多么的不好,佛法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你有正确的方法。佛教是不重视你的过去,不管你手上拿了多久的屠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你掌握正确的方法,你就可以成佛,佛教可以既往不咎。但是,你必须有智慧的观照,否则你很难摆脱过去。关键在这个空观。空观可以让我们从过去里面、从一些非常复杂的过去跳脱出来,我们告诉我们自己——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我可以重新出发、重新开始、重新塑造自己。那么,空观是摆脱过去,假观呢?假观有助于我们创造未来。一个人不能安住空性。安住空性就偏空。所以,从空观当中让我们跳脱过去的束缚,从假观当中可以让我们慢慢慢慢地趋向于我们未来的目标,我们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两个都必须要具足。空假中三观,叫做即空即假即中。我们可以慢慢地摆脱过去,我们可以慢慢地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这个就是我们要成立的作意力。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下一堂课继续。

  第二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面。丁二、别示。

  佛法的生命观叫诸法因缘生。因缘观,佛陀曾经讲出一个譬喻说,生命就像无止境的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它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面对因缘,我们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我们活在一种束缚性的、被动式的人生。就是我们完全不用我们的思想来创造智慧,我们活在过去的业力,就是说这个人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完全活在过去的业力的轨迹当中,你内心的思想完全只是一种直觉性的感受跟想象。你遇到快乐的环境你就快乐,你遇到你不如意的环境你就痛苦,你生命永远被你的心中的感觉跟想象来引导,而这样的感觉跟想象完全来自于外境。外境是由业力来主导的,所以你的生命非常地被动、非常地束缚,你的生命没有开创性,你今生来一趟,只是把过去的业力享受完就算了。这个人我们看不到他的未来,他是活在过去。这是第一种人,他是一种被动式的人生、一种束缚性的人生。第二种人是一种开创性的、主动性的人生,他的生命是活在一种心中的思想的光明智慧的引导,不管我遇到什么环境我说了算。我们开始用自己的思想来观察人生的道理,用这个道理来试着引导我们的行为,而不是由外境的刺激来引导我们的行为。我们生命当中透过智慧的观察产生坚定的信仰、产生一种坚定的愿力。这种人是活在未来,他是开创性的人生,他开始摆脱过去业力的束缚。我们看到这个人即便现在不是非常好、即便现在充满了烦恼、即便我们现在具足无量无边的杀盗淫妄的罪业,但是我们已经开始改变了,我们的黑暗当中出现了一道光明,我们每天在进步当中。这个人虽然现在不是非常好,但是我们看到他美好的未来,因为他已经做出了一些改变,他已经创造一种改变的因缘,他的生命的水流已经开始改变了,往好的方向改变,我们说这个人活在还灭门。所以我们现在有两种选择,第一个,你还是活在你的颠倒妄想,你过去喜欢打什么妄想你现在还打什么妄想,那你的生命就看不到未来,我们看不到你的未来。你临终的时候只有一种情况——随业流转。当我们现在开始培养一种善念、一种正念,用这个正念来引导我们,虽然刚开始我们对这种正念不熟悉,但是我们强迫我们不能念要他念,慢慢慢慢地你就习惯这样一种善念,临终的时候我们叫做——随念往生,而不是随业往生。所有的临终的正念都必须你平常点点滴滴的观照培养出来的。你临终的善念绝对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可能是突然间出现的,不可能!违背诸法因缘生。那你缺乏临终的正念,即便念佛,那个佛号是个空壳子,它缺乏一种美好思想的引导,这个佛号不能产生感应的力量,非常可惜!我们没有好好地去操作这句佛号,这个佛号没有生命力。所以说,我们在念佛之前,我们心态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你把心态准备好了,你跟佛号接触,水到渠成,感应道交。

  所以说,我们在生命当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我们看讲义的戊一、受用与造业。

  首先我们看,在大乘佛法当中把生命分成两块,第一块是由上而下,我们看这叫“受用果报”,这部分我们现在不能改变,我们只有认命。就是说我们首先有个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叫“异熟识”。熟就是成熟,它可以把我们过去所造的所有的善业、恶业的种子把它转成果报、把它成熟,就像米经过电锅煮以后把它转成饭。阿赖耶识就像电锅一样,我们过去所造的业力经过阿赖耶识的酝酿,它会把内在的思想变现一种外在的环境。阿赖耶识就是有这样的功能,它有异熟种子的功能。因为种子是不能受用,它把我们过去所累积的潜在的种子把它变成果报。换句话说,诸位我们今生有一些受用的正报、依报,你的色身、你所接触的环境、还有你内在的思想其实就是在你过去,可能是前生、也可能是前三生、也可能是前五生、也可能是前一百世,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空间你依止某一种美好的思想造了一个五戒十善的善业,然后这个种子经过阿赖耶识的酝酿,它成熟了,啪——表现出来,就变成你的今生这个样子,完全是阿赖耶识的酝酿。那么阿赖耶识它在变现果报的时候,它从两个方向,第一个,它变现内在的思想,第二个,它变现外在的环境。外在的环境这块我们不谈,我们谈内在的思想。

  首先,它变现的第一个思想叫第七意识的思量。思量就是一种自我的执取。我们过去的业力变现一个果报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思想,会把它捏造为自我。比方说,你变成一只蚂蚁,你就会捏造自己、你就会想象自己就是一只蚂蚁,以蚂蚁为自我:我就是一只蚂蚁,我的工作只有一个——每天搬东西;当你变现一个男人的时候,你就会以男人为自我;你来生如果变成一个女人,你来生就以女人为自我。所以,第七意识的思量就是我们五蕴里面的行蕴,一种恒审思量,一种自我意识,这个是所有颠倒习气的开始,我们过去生的习气就完全由自我的恒审思量来掌控。但是恒审思量是一个很微细的活动,它不能攀缘外境,它必须跟前六识合作。所以,第七意识跟前六识两个是兄弟。第七意识叫做根,前六识叫花果。树根的滋润才能产生花果。所以,自我意识的主导就创造了前六识的了别。第六意识开始攀缘外境、开始受用外境,产生很多的感受、产生很多的想象。那么我们一般人在第八识变现内在的思想、变现外在果报的时候,我们别无选择地又创造另外一个业力,又回传到自我意识,又回传到第八识,产生一种生命的恶性循环,所谓的惑业苦三障。过去的烦恼创造某一个业力,这个业力又创造今生的果报,我们面对今生的果报又起相同的烦恼,又创造一种新的业力,又得到来生的果报,就有一种惑业苦的恶性循环,一般人就是这样。当我们受用果报的时候,我们根据我们果报所传递给我们的感觉、产生想象,又回传到阿赖耶识,一般人是活在过去的业力、活在过去的思想。比方说佛陀在经典里面讲出一个公案。佛陀在经典里面讲到他自己的本生经,他过去的一段因缘。他曾经做过一个雀王,就是孔雀里面的王,他带着很多孔雀在森林中过活。在森林当中同时有一只很凶猛的老虎,这只老虎个性很凶暴,它除了肚子饿以外,有时候为了发泄自己的脾气它也会去攻击其它动物。有一天这只老虎吃了一块肉以后,有一块骨头就刺进它的牙缝里面去,牙齿非常疼痛,三天当中都不能吃东西。因为它一咬东西牙就痛,所以它精神很虚弱,心里也很沮丧。这个时候雀王在树上看到这个老虎这么样的悲伤、这么样的苦恼,它起了慈悲心,就飞到地上去跟老虎说:你嘴巴里面那个骨头,没有人敢到你嘴巴里面去帮你把它拔出来,我愿意帮你拔出来。那个老虎就把嘴巴张开,这个孔雀王就不断用那个小嘴巴慢慢慢慢把这个骨头慢慢拔、慢慢拔,拔到最后,经典上讲,这个孔雀的嘴巴旁边都流出很多血,但是那只雀王他还是不放弃,终于经过很久以后把那个骨头从牙缝里面拔出来。拔出来以后,雀王就劝告那个老虎,它说,你身为一个老虎,过去的罪业嗔心重,你今生还这样子嗔心,你很难跳脱这个老虎之身。你要用慈悲心来面对你的生命,你生命才能够从老虎里面跳脱出来。但是这只老虎并不接受这个孔雀王的劝谏。他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你就是帮我拔牙缝而已,我才不听你的话。早知道,我在你拔我牙的时候我就把你吃掉了。它还是起嗔心啊。佛陀说,当时的孔雀王就是我释迦牟尼佛,那只老虎是谁?提婆达多。你看它以前嗔心重、不听劝谏,他今生出家做比丘,还是这副德行,习气不改。就是这个人他活在过去的等流习性,他不能够接受佛法的教育,不能接受佛法的思想教育去做一些生命的改变。也就是说呢,我们一般人即便学佛以后,我们也是在三宝当中护持三宝、修习善业,但是很可能我们内在的思想并没有做一些改变,那么这个时候,其实我们还是活在第八识变成第七意识、第七意识变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又回传到第八识,构成受用跟造业的流转门,就是轮回的等流性。直到有一天我们开始听闻到佛法,开始产生一种发愿——我一定要创造美好的来生,我不要再活在过去的等流性里面,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产生止观的观照,而产生空观的力量,空观产生清净的力量、假观一种庄严的功德,产生空假中三观,然后我们的生命就从过去的等流性里面跳脱出来。

  空观的智慧是比较出世的,它是无为的;假观是比较入世的,是有为的。比方说,我们看有为诸法里面当然在中国文化当中最有代表的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很有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你看,在儒家思想当中生命产生最大转变是谁?子路。子路本来是一个乡间的野夫,是个野蛮人,虽然心地善良、他也很孝顺父母。有一天,孔夫子在讲道理的时候,子路就质问孔子说,我们学礼节有什么用?他说“南山有竹,斩而射之,入于皮革”,南山的竹长得又直又好,它也不需要怎么去修饰,直接拿出来一射就能把皮革射穿。孔夫子说,你说的没错,但是如果这个竹子前面把它削尖一点,后面加上羽毛,“其入之不亦深乎”,是不是射得更深呢?就是说你即便心地善良,但是你要接受礼法的教育,你不是更好吗?后来子路就接受了。后来,在跟孔夫子学习了几十年以后,子路到临终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子路后来做魏国的一个士大夫的家臣。魏国发生政变,那个士大夫、他的家主、他的主子也受到牵连,他很忠,为了救他的主子被三个勇猛的壮士围攻。其中有一个人把他头上的冠、帽子打落到地上,他为了去拿这个冠就被杀死了。杀死之前,他把帽子戴在头上,说:“君子死,冠不免”,身为一个君子,要死之前帽子要戴正、衣冠要端正。我们要想这个问题,子路没有遇到孔子教化之前,他是一个非常野蛮、粗狂的一个乡村的农夫,后来被教育成一个翩翩的君子,在临终之前都能够产生这么一个美好的作意,要知道要把衣帽端正。诸位想想看,他生命产生这么大的变化,他来自于什么样的力量?当然你说来自于他智慧的观照,他在临终的时候都能够观照自己,不能够把衣帽弄乱。这个观照力其实包括信仰跟愿力。虽然我们有时候遇到可怜的人,我们也会起慈悯之心;虽然有时候我们遇到三宝的境界,我们偶尔也会布施;虽然有时候我们遇到恶因缘,我们会要求自己不要造恶。但是这样的思想不一定产生强大的力量,因为这有时候只是一时的环境的刺激产生的善业,这个在佛法里面这个不算,这个思想对临终没有主导力量。一个强大的思想它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个、它有坚定的信仰,第二个、它有坚定的愿力。就是说,当你在做一个善事的时候,你是以一种坚定的信仰,你相信这样的善法是成就安乐的果报的,第二个、你希望能够透过这样的修学成就来生的功德,你造的业特别强。所以,凡是有信仰、有愿力所产生的思想才对我们生命产生坚定的影响,这叫做正念,这个才算。不是说你偶尔在佛堂,心很散乱,今天特别劳累,你就开始想到佛号,把佛号念一念,然后遇到顺境的时候就把佛号丢掉。那你偶尔想到佛号,念佛的时候只想用佛号来安定身心或者遇到障碍的时候把佛号拿起来念一念,这样子念佛是不能产生强大力量,因为你缺乏长时间的信仰,缺乏一种对来生一种美好愿景的一种愿力。你佛号的背后没有一种信仰跟愿力的推动,这个佛号是没有力量的。世间法如是,佛法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是继承过去的业力、继承过去的思想,这个我们是无可奈何,但是我们可以做出改变,我们透过今生的教育可以创造一个美好的思想,从这个地方产生生命的转变。就像子路一样,他本来是一个野蛮的凡夫,结果变成一个翩翩君子,因为他对儒家的教法产生信仰,他对于成为一个君子产生一种希望,他希望成为一个君子,所以他能够产生生命的改变。

  好,我们看戊二、一心具足二门。这个意思就是说,生命的转变,关键在你的第六意识,“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第一个、它的变化性特别大,第二个、它造业力特别强。那么第六意识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产生一种了别的功能,这个时候,我们生命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我们活在过去的流转门,也就是说我们活在过去的妄想。什么妄想呢?第一个、唯识所现。引导我们妄想的第一个就是唯识,这个“识”是第八识、业力。我们看到的人是什么情况、看到外境是什么情况,是由过去的业力决定的。你看一水事件。你看,水,有些人看到是水,鬼道众生看到的是火。所以我们觉得哪一个人是好人、是坏人,其实他跟你因缘怎么样,这跟你过去的业力是有关系的,因为它本身是无自性的。那么当我们过去的业力把外境变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去受用这个外境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一种感受跟想象,然后我们就住在这个感受跟想象,这个是很麻烦的问题。所以我们被过去的业力牵着走,变成一种流转的因缘,我们从此以后就活在一种生命的恶性循环、所谓的轮回性。

  那怎么办呢?还灭门,就是说我们从这个地方开始觉悟、修学佛法、开始修习止观。从这个当中产生空观的智慧来去除我们对过去的执取,从假观的智慧来创造一种顺从弥陀本愿的一种信仰跟愿力,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从一种三界的生死凡夫慢慢慢慢地跟弥陀产生感应道交。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透过一种智慧的观照。

  在智慧观照当中首先第一个,我再强调一下,我们在修净土的信仰跟愿力之前,一定要先修空观,很多净土宗的人他忽略了空观的重要性。我们上次也讲过一件公案,就是过去有一个上海的林居士,诸位可能还记得。这个林居士他是一个生意人,福报很大,他晚年的时候把他的所挣的钱盖了一个佛堂来大家来共修,他自己也念佛。临命终的时候很多人来帮他助念,他跟佛号接触的时候启发他以前念佛的善根,他也随顺念佛,然后脸色非常的安详、红润。但是他有两个太太,他对他小太太的感情特别好,结果他小太太赶过来的时候开始哭泣,说你不能走啊,你走了以后我怎么办呢?他听到他太太声音的时候,触动他过去的感情,所以破坏他的正念,结果脸色开始变化,后来死掉,死掉以后变成一只狗,托梦给他儿子,把他找回来以后到寺庙去放生。林居士的失败在哪里呢?他不是没有念佛,我相信他对阿弥陀佛也是有信仰、也有愿力,否则他不可能临终的时候听到佛号马上产生这么大的一种善根、这样的一种感应。因为他没有好好地处理他过去的妄想!

  我们今天一个杯子,这个杯子就是我们的心,它已经受到很严重的染污。它受到很严重的染污,你不能直接装甘露的法水。你要怎么样?先把它洗干净,对不对?才能装甘露的法水,否则你会变成善恶的夹杂。就像憨山大师《念佛篇》的开示,他说,很多人修行念佛法门,他不修空观,结果呢,佛号只听念,烦恼只听长,平常对儿女的感情、夫妻的感情也不断地增长,这个时候他心中是两股力量,一个是对三界情感的爱取,一个是对阿弥陀佛的一种信仰跟愿力,两个同时存在。临终的时候你们猜猜看哪一个力量比较大?(前一个)它是熟境界,它是多生多劫熏习的;你这个是小孩子,今生才栽培。小孩子跟大人打架只有一个结果,小孩子失败。他在念佛之前没有做好空观的洗涤,没有真正用空观来洗涤过去的妄想。从临终正念的角度,很多女众对子女是有感情的牵挂的,这个地方诸位要提醒自己。夫妻的感情容易断,子女的感情相当难断,他会生为你的子女,事出必有因,多生多劫的这种感情的纠缠。诸位你们知道该怎么办吗?你要观想你本来没有这个孩子。诸法因缘生。我们从空性而来,我们也还空性而去,人生只是一个过程。我希望你平常就要养成这样的观照,你不能说你平常念念之间都栽培一种强大的爱取,而你也栽培一种净土的信仰跟愿力,这两种力量到临终的时候,这两种力量是汉贼不两立,肯定会产生对峙。我们在培养正念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消除那种往生的障碍,你平常就要注意。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你开始动念的时候、产生感情的时候,提醒自己——不可以!念念之间告诉自己——诸法因缘生,人生只是一个过程,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我今生尽我该尽的责任。当然我们佛法也不能要你否定因缘,你该有的责任、该面对的责任,你还得去面对。但是你应该用一种空性的智慧来面对缘起,就是用出世的精神来面对入世的因缘。这个地方很重要,这个观念很重要。我们不相信平常把世间的有漏的因缘抓得紧紧的,临终会突然间所开,不可能!

  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一点要提醒自己——你一定要以不生灭心、以一种清净的不生灭心来建立你的信仰跟愿力,这样的信仰跟愿力才能够坚固。也就是说,佛法一定安住空性,才能够从空出假,来面对未来的因缘。因为你不跟过去切割,你不跟过去切割这表示什么意思,诸位知道吗?你不修空观。我不想修空观,我只想忆佛念佛——你讲这句话代表什么意思,诸位知道吗?代表你要用你今生几十年的功力来挑战你过去生无始劫来熏习成的妄想,你要用短短的今生几十年来跟过去抗拒——就代表这个意思。不修空观,你的过去的业力跟思想就饶不过你。这个地方要注意。所以佛法说,一个人不修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人不知善巧,没有方法,硬干,结果变成黄花岗七十三烈士。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当我们在修习禅净双修是有道理的。永明延寿大师说,你在念佛的时候,你一定要有空观做基础,扫除对三界的爱取,才能够从这个一念的不生灭心里面建立信愿。

  好,我们看最后一段,那么我们把它做一个总结,心灵的力量做一个总结:戊三、一心修三观。首先,我们看“一心三观”的第一个——真妄不二。这段经文很重要,我们把它先念一遍,请合掌。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初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好,我们解释一下。佛陀在《楞严经》里面对生命描述说,阿难,你虽然出家这么多年,但是你还不能够真正地通达生命它只是一时的空中飘浮的灰尘,它也是一时魔术师所变化的一个假象,生灭变化,而且你做不了主。也就是说,它是“当初出生,随处灭尽”,当业力成熟的时候,你会看到你的家人、看到你的眷属,看到你今生所受用的一切;但是当你过去的业力消失的时候,你回过头来你又发觉什么东西又觅之了不可得,而这样的一种虚妄的相状就是你生命的假象,是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在这个假相的背后,它真实的本性是一种清净的“妙觉明体”,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只是一种清净心透过因缘的力量创造一种暂时的假相,等到这种业力结束以后,它又恢复到本来无一物。那么这是一个总说,这以下别示。

  我们先看这个假相是怎么来的: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为什么有这个假相呢?为什么我就能够跟我的家人重逢、为什么我今生有这样的事业呢?那是因为因缘的和合。因为你过去生在某一生当中曾经有某种业力、某种思想的造作,在今生的因缘成熟,所以它虚妄地出现。虚妄就是暂时地出现,不是永久的。等到这个背后的业力的能量释放完以后,你会发觉它又慢慢地消失掉。所以,生命的产生完全是因缘的力量。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佛陀灭度了两千五百多年,很多人问我一个问题说,那我们今天这个佛像有没有加持力?我们现在是以佛像代表佛陀,对不对?它是一个木雕的佛像。我问大家,这个佛像你对它礼拜、赞叹,它对你有没有加持力?答案是:很难讲!很难讲!你要是对它产生信仰,它对你有加持力,因缘和合嘛!如果你认为它是一个木雕佛像,它对你来说就是一个木雕佛像。所以,很多人说,佛菩萨到底在不在?答案也是一样:很难讲!对有些人来说,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不存在的,我讲实在话。像上次我们做那个咒牌,咒牌有没有加持力,挂在身上有没有加持力?也是因人而异。你把咒牌很恭敬地挂着,上厕所的时候很恭敬地拿起来放在口袋里面,你心中对它产生一种善意的忆念、产生一种信仰,它对你就有加持力,这个咒牌的佛功德就释放出来。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一个玻璃做的东西,它对你来说真的变成一个玻璃做的东西,它变成对你完全没有加持力。这个叫做“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我们要慢慢知道一件事情:佛力的感应,它不是绝对性的感应。如果你认为它是绝对性的感应,那你跟上帝的思想完全一样。它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一切法本来是没有的,但是因为因缘,所以它才出现——这是基本的佛教概念。跟弥陀感应道交亦复如是。阿弥陀佛是一种平等地释放他的功德,但是你要释放一种相对的信仰跟愿力,他才能够跟你感应的,这叫做“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那么在这个假相的背后我们看它的真实相是什么?前面是假相,是暂时的。那到底生命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呢?殊不能知,在整个生命的假相当中它的本性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一念的清净本性,它是常住不变的,它是不动而周遍法界的,它是微妙不可思议的一种真实的体性。在一念的真常的体性当中,求于生命的去来、得失,凡圣的迷悟或者是生老病死,了无所得——这个思想很重要。如果你要保证你临命终的时候的每一句佛号、每一个正念都不受你妄想的干扰,也不受外境、别人哭泣的干扰,你要把这句话好好地参透——“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你本来没有生死、你本来没有烦恼、你本来没有罪业。从本来无一物当中提起你的正念,这个正念才是一个坚固的正念,你才能够不为外境的干扰,很正确地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否则你就很难摆脱你过去的妄想。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这两个——空假二观都很重要。当然我们从明天开始的课我们偏重在假观,就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就是我们透过怎么样的观照来培养对弥陀的信仰跟愿力,但是这个信仰跟愿力一定建立在空观的基础。

  我最后讲一个故事作为总结。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天女,她是一个忉利天的天女,她有一天早上跟很多天女要到一个花园里面去游玩,她走着走着在路当中她碰到一个石头就跌倒,就死掉了,死掉以后就从天上,当然她死掉表示她福报享尽了,就掉到人世间,做一个少女,这个少女十六岁就结婚了,生了三个小孩。但是这个少女很奇怪,她一出生的时候,她就知道她是从忉利天而来、而且她正要去花园里面玩,所以她觉得很不甘心,我都没有到花园就死掉了。她心中有种愿力,她要赶紧回到忉利天去。她不但是有愿力,她还有坚定的信仰,她知道必须到三宝当中积集她回到忉利天的功德。所以她长大以后,她结婚以后,她除了把家务做好以后,她每天到僧团里面去,为出家人打扫房间、打扫马路,临走之前把所有僧房里面所需要的水把它打满,她才回去。她每天这样子做,到了晚年以后,她死掉以后,她果然马上又生到忉利天、回到忉利天她以前的地方去。诸位要知道,忉利天一天、人世间一百年,她活了五十几岁,所以忉利天刚好过了半天。她回去以后,天王说,你一个早上跑哪里去了?她说,我到人世间走了一趟。这个少女死掉以后,当然很多比丘很怀念她,因为她几十年来护持三宝。有人就问佛陀她到哪里去了。佛陀说,她前生从忉利天来,她又回到原来地方去了。比丘说,她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她为什么能够设定目标就能够回到她原来的位置去呢?佛陀说,她修善业的时候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她有信仰,第二个、她有愿力。所以她产生的善业力特别强。第一个,她相信三宝是功德相,她有这样的信仰。第二个,她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她来生一定要回到她过去的团体,她从忉利天而来,她也要回到忉利天而去,她有坚定的愿力。所以她达到她的结果。

  所以说,我们今天没有建立坚定的信仰、没有产生坚定的愿力,我们这个善业力就缺乏一个主导者,我们的善业没有主导者,就没有力量。佛陀说,缺乏马车的引导。虽然这个车子庄严得很华丽,善业力很强,但是缺乏前面引导的马车,不知道要去哪里。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观一切法空,一切法本来是没有,那怎么有呢?本来无一物,就是由你的坚定的信仰跟坚定的愿力来创造你的来生,就是所谓的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做生命的改变,我们就必须培养一种坚定的信仰跟坚定的愿力,然后你再去造善业,这个善业才有明确的方向,是这个意思。

  有关于怎么样培养坚定的信仰跟坚定的愿力,我们从明天开始再来解释,我们先讲到心灵的力量。好,阿弥陀佛!我们回向。

  第三讲

  诸位菩萨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面。乙二、佛陀的加持力。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在我们大乘的法门当中是一个很特别的法门。它的特别之处就是说,它的功德庄严,是一种他力所加被成就的。我们一般的圣道门,你未来的功德都是我们自己的波罗蜜所成就的;但是念佛人,我们未来的正报的庄严、依报的庄严完全是弥陀本愿的摄受,这一点是非常特别,所以我们一般说是本尊相应的法门。因此,身为一个净土宗的学者,我们生命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跟弥陀的本愿功德感应道交。我们为什么要拜佛?我们为什么要念佛?我们为什么要持戒、为什么要修止观?就是成就临终的感应道交。感应道交当中的过程是包括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是心力跟佛力的交互作用,它不是单方面的事情。也就是说,感应道交不是佛陀要救拔我们他就可以救拔我们,牵涉到我们自己的内心的准备,这就是我们大乘佛教的净土不共于上帝的地方。大乘的感应道交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的条件的基础之下,而不是建立在他生、上帝说了算,不是这样子的。是我们内心当中的因缘来决定我们是不是跟弥陀感应道交。所以我们在念佛当中,我们自身的准备就变得非常重要。

  当然很多人就问说,我们为什么要做准备呢?我们念佛就可以了,为什么我们要做一些准备呢?有一天,一个西藏上师他在回到他自己山洞的过程当中,他救起了一只冻伤的老鼠,这只老鼠经过长时间的饥饿寒冷已经昏倒。这个上师把它救回来,给它温暖、给它温暖的饮食,它又活过来。活过来以后,这个老鼠就跟着上师在山洞里面过着安稳的日子。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个老鼠除了跟上师以外,它旁边还跟着一只猫,这只老鼠看到猫就觉得浑身不对劲。有一天,它就跟它的师父说,师父啊,我看到猫我就觉得很不自在,你可不可以把我变成一只猫呢?上师用他的神通力把这只老鼠变成一只猫,所以它过了一段暂时安稳的生活。但是这只猫它出去外面的时候,到了野外,它看到一只很大的狗,它又恨害怕。回来以后就祈求上师,说上师你把我变成一只狗吧。上师用神通力把它变成一只狗,所以它又快活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它到森林的时候,看到一只老虎,它又很害怕。它回来以后说,上师啊,拜托你,你把我变成一只老虎,让我变成野兽之王。上师也满它的愿。所以它从今以后它觉得能够无所畏惧地活在世间上。但是这只老虎有一天回来,从门外进来的时候,它突然间一回头看到猫在那个地方,它吓得满身是汗。它就心中充满了疑惑,它说,我现在已经是一只老虎了,为什么我看到猫还害怕呢?它就请教它的上师。上师说,我能够做的只能够改变你外在的相貌,但是我不能改变你内在的思想。你内心的恐惧是你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你要自己去调伏它。

  这个公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佛菩萨亦复如是。阿弥陀佛把无量的功德庄严摄持在这句佛号,但这个无量光、无量寿的佛号进入到我们心中的时候——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我们内心当中增长我们的福报力、消除我们无始的罪障,这个佛菩萨做得到,他的佛号的光明进入到我们的身心世界的时候,能够灭除我们的罪障、能够增长我们的福报;但是,佛菩萨有一件事做不到,他不能消除我们心中的颠倒妄想,这个他做不到。蕅益大师说,妄想是怎么回事呢——“既从心起,还从心灭”,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本来是没有,我们本来是清净、本来没有,自己捏造出来,所以我们一定要靠自己的观照力把它消灭掉。所以,伟大的佛陀他可以把我们的身心世界成就种种的福德力,但是他绝对不能够把心中的正念送给你,这个地方我们要永远知道——修行是不能取代的。所以我们在念佛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具足一种智慧的观照,就是我们自己的准备。

  那么什么样的智慧观照呢?上一堂课我们讲得很清楚,就是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念佛人你一定要具足空观的智慧。空观是干什么?破妄。我们无量生命在三界打滚,一次一次地投胎,累积很多很多的颠倒妄想,有贪欲的妄想、有嗔恚的妄想、有高慢的妄想、有嫉妒的妄想、有各式各样的妄想。这个妄想你不对治,临终的时候它一定会对你的正念产生破坏的作用。因为它对我们是熟境界,我们熟悉的朋友。那么空观它是干什么?它是观照生命的本体,告诉我们自己:何其自性本来清净,我们从空性而来,我们也将往空性而去,消灭我们的种种的颠倒妄想。我觉得一个人一天当中至少要修三次空观,你要不断地提醒你自己——你从空性而来、你也将往空性而去,人生只是一个过程,至少要提醒自己三次。通过空观的智慧我们慢慢慢慢把妄想淡薄了,调伏妄想。第二个、生起假观,我们开始思惟名号的功德、思惟净土的庄严,产生坚定的信愿,产生皈依的心。所以我们在忆念佛号的时候,你心中要有智慧的观照,所谓的以心灵的智慧来带动佛号,这个佛号才能构成真实的、完全的感应道交。我们上一堂课已经讲到这个观念。我们上一堂课讲到空假中三观所创造的一种强大的信仰、强大的愿力,心力不可思议,我们能够去创造生命,我们也可以去改造我们的未来,这个前面我们讲过了。

  那么第二个我们介绍佛陀的加持力,乙二、佛陀的加持力量。身为佛陀,在我们整个修学过程当中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加持力,这个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看讲义。

  佛陀对我们的加持,最为简单的就是以他的名号来加持我们。我们都知道,佛陀的应化身是不能成就住世的。比方说释迦牟尼佛,他两千五百年前出世以后,他活了八十岁的寿命他就入涅槃,不跟我们在一起。所以佛陀他知道他不可能长久跟我们在一起,他必须怎么样——留下他的名号。所以,佛陀虽然不在了,但是他有一些跟我们接触的、感应的管道,就是他的音声,“南无阿弥陀佛”的音声留下来。所以,所有的佛菩萨在临终之前一定会把他的名号留下,当作我们跟他感应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当我们在忆念这个佛号的时候呢,对我们生命来说产生两种的加持力:第一个是他力门,第二个是果地教。他力门主要是偏重于现世的业障消除、福慧增长,果地教偏重在来世的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种究竟的解脱。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

  在我们念佛法门的传承当中其实是有两个部分。在早期,在印度的龙树菩萨在佛灭度七百年以后的传承,龙树菩萨提出了念佛的思想,他是偏重在他力门。所以早期,因为那个时候还是佛灭度一千年左右,还是一个正法时代,那个时候人的善根特别强。所以早期的念佛主要是以念佛来消除罪障、来增长我们的福报,并不是求往生。你平常修止观还修止观,但是我们怎么样呢?就是天台宗所说的“多障众生念佛观”,消除我们的罪障。所以龙树菩萨在他的《十住毗婆沙论》提到,他说我们修行有难行道、有易行道,假设唯靠自力、不求他力,这样子经过很长时间的修学,过程也非常困难,这个叫难行道;假设我们在修行当中仰仗佛力的加持,过程是顺利的,时间也比较短暂,这个叫易行道。这个地方,难行道犹如一个人步行,陆道的步行;易行道犹如水道的行船,轻松而且快速。所以在早期的念佛其实主要念佛是把它当作一个助行,修学圣道的助行,当作一个破障的法门,破除业障的法门,不是当正修。那么这个思想一直到,传到中国以后,北魏的昙鸾大师他提出一个往生净土的思想,他根据《净土三经》。他提出什么思想呢?他提出五浊恶世的概念。他说早期的念佛人因为都是在正法、像法时代,而时值五浊,我们现在到了末法时代、一个魔强法弱的时代,这个地方,一个修行人他面临着两种障碍:第一个、你内心的障碍,你面对着障深慧浅的障碍。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表示我们的善根是薄弱的,我们的烦恼障是比较重的,所以我们很容易产生退转。第二个、外在的障碍,我们遇到邪恶的因缘,邪师恶友的误导。我们在这个地方很多很多邪知邪见,我们分不出来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恶友,软硬二贼,有些人是你的冤亲债主,整天破坏你、诽谤你、刺激你、让你生气,有些人是用贪爱的烦恼来诱惑你,让你失去道心,叫软贼。所以,一个末法时代的众生,他本身善根已经非常浅薄了,又遇到这么多的外在因缘的刺激,他就有退转的疑虑。比方说一棵小树,它还没有长成之前就经历了暴风雨的摧折,这棵小树就一定会消灭掉。所以这个时候,在北魏的昙鸾大师开始提出了末法时代应该为菩提道求生净土。那么当然后来善导大师也传承这个思想,到了印光大师就把龙树菩萨的他力的加被跟昙鸾大师的果地庄严两个结合起来,提出一个“即众生心投大觉海”的思想,就是把念佛应该包括了现世的消业障、增福慧,也包括了来世的往生净土、成就解脱,就是我们一念的苦恼的心忆念佛陀的时候,我们同时可以消业障,也可以同时求生净土,这样一个传承就比较完整。到印光大师的时候,念佛就是包括今生的安乐,也包括了出世的解脱。

  好,我们看整个修学的差别。在大乘佛法当中我们可以把修行人分成三种。第一种是偏重心力的修学。有些人他平常修行不念佛的,他完全依靠自己的戒定慧来修学,这种情况——入道多辛苦,因为你要用你短暂的一生的修学来抗拒你多生多劫所留下的烦恼障和业障,这个地方是很辛苦的。第二个、偏重佛力的修学。净土宗很多人是完全仰仗他力,自己的妄想完全不加以调伏——修道多障碍。我想我们要很诚实地面对自己,这是很重要的。比方说,我们这个房间有一堆垃圾,如果我们不去扫它,这个垃圾是永远存在的,即便我们不想去看它,它还是存在,它不会自动消失掉。我们的颠倒妄想亦复如是。我们现在从无始劫打妄想打到现在,我们都不加以处理,它不会自己消失掉。我们也可能只是一时的缘缺不生,因为没有因缘的刺激,它暂时在一种种子位,但临命终的时候就不一定了。所以我们不对治烦恼、不对治我们的妄想,那它肯定是不断增长。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们没有创造一个让妄想消失的因缘,它就永远不会消失掉。世界上没有一个东西是没有因缘生起,也不可能有一个东西它自动会消失掉,不可能。生起跟消失都是有因缘的。所以说我们一个人假设你只是念佛、不对治妄想,那表示你心中有两种力量:一个是念佛的力量,一个是对娑婆世界颠倒妄想的力量。你的心中一定两种力量都有,除非你是圣人转世。只要你是一个凡夫,你两种力量一定有。临终的时候真妄交攻,到底是谁出现就不知道了,你的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完全仰仗他力的人你要好好地想一想,什么叫做“诸法因缘生”,这个你要想一想。我们一定要很务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世界,要很务实地面对。第三个是心力跟佛力的结合,这是最好的。我们一方面能够以心中的正念的理性的观照、空假中三观来调伏心中的颠倒想,一方面我们生起强烈的皈依的心、忆佛念佛,这样是事半功倍。末法时代,心力跟佛力的结合是最稳当的方法。提出这个观念的人包括宋朝永明大师、包括明朝的莲池大师、包括蕅益大师都提出这样的概念——以圣道门做基础、以净土门为究竟,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蕅益大师更提出了正助双行,以念佛为正行,以波罗蜜、戒定慧为助行,强调心力跟佛力的结合。

  这三个地方的修行的好坏我们比较过以后,我们看第三段,乙三、心力与佛力结合。前言的第三段我们就正式讲到心力跟佛力的结合。有三段,第一个是总述法要,第二个正式讲到感应道交,第三个讲到功德利益,有三段。

  丙一、总述法要。净土宗的总述法要我们看,净土宗它的作意力就是忆佛念佛。忆佛其实是一种智慧的观照。忆佛,要以《楞严经》的思想,我们在忆念佛应该是三种忆念:第一个忆念你的真如佛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因为你必须修空观,你才能够跟妄想产生一种脱离的作用,所以忆念真如、破妄;第二个、忆念弥陀;第三个、忆念净土。我们这次的课程偏重在忆念弥陀产生信心、忆念净土产生愿力这个地方的观照,我们这次的主题偏重假观。第二个、念佛。念佛当然称念佛名,以音声为所缘境,一句弥陀念诵听,这个是偏重在专注力。但是净土宗的修行是以观照力引导专注力。

  没有一个法门是可以没有智慧观照的,没有一个,只要是大乘佛法。佛法根本思想跟外道差在哪里?外道也拜佛,他们也礼拜他们的神明,外道也做慈善事业,那么为什么外道的慈善事业不能称为波罗蜜,只有佛教的善法、我们的布施持戒才能叫波罗蜜?因为我们在修善法我们的心态跟他们的心态不一样。我们在佛堂扫地跟外道在扫地产生的功德是不同的。在民国初年有一个文学大师叫林语堂,他曾经做北京大学英文系的系主任。他带一个大学部的时候,他上英文的第一堂课,他拿了一个很大的手提包进去。大家以为今天上课要发很多资料,结果不是。他拿一大包带壳的花生。他说我们今天第一堂课不上课,大家吃花生。一个人发十几颗,大家坐在那儿,大家吃花生。他说,我们很多人都吃过花生,但是我们不一定知道花生真实的味道。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缺乏吃花生的过程。他说你想把这种花生的味道吃出来,你要吃带壳的,剥的过程是很重要的。所以带大家慢慢把这个壳剥掉,然后一颗一颗地吃。诶,果然味道不一样。他讲完这个花生的道理以后,他说,学英文亦复如是,过程是很重要,你那一副用心、那一份虔诚的心是很重要。所以他希望大家,他说,我不期望你们英文考试有多高,但是我们希望你们尽量能够来上课,过程是很重要。结果他上课,学生很少缺席,也带出很多的人才。

  其实他这种过程的思想正合乎佛法的概念。佛法也是强调诸法因缘生。你看佛教讲因、缘、果、报,因缘是过程,果报是最后的结果。诸位知道佛教是重视果报、是重视因缘?(答:因缘)对!佛教是重视过程。同样一件事情,你用不同的因缘、用不同的心态,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同样一句佛号,你用颠倒妄想的心去念,跟你用空假中三观的智慧的观照来念,它所产生的加持力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同一句佛号进入到不同的心中,它产生无量的差别,因为每一个人他心态准备不一样。所以,我们自己的理观会决定到底阿弥陀佛给你多少东西。阿弥陀佛本身是一个平等的法性,他是一个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但是他赐给众生的功德,每一个人是不一样的,他可能给你一分的功德,他也可以释放出三分的功德,它也可能给你十分的功德。有些人念佛只有消消业障,有些人念佛除了消业障还增福报,有些人念佛的时候可以往生净土、成就佛道。这个跟阿弥陀佛没有关系,阿弥陀佛的心是平等的,是因为我们内心的准备不同,我们心中产生的观照力不同,所以产生的感应的力量是不一样的。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观照力是任何修行的一个根本法门。念佛,这个音声,其实它是枝末,所以蕅益大师很清楚地讲出来:往生与否在信愿之有无。你念佛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坚定的愿力,那个佛号是个空壳子,那只是消你的业障、增长你的福报,如此而已。所以,往生与否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浅深。所以我们要永远知道,佛教什么是根本法门、什么是枝末法门。事相的修学,只要是事相的,外在的因缘都是事相的、都是枝末的,你内心的状态、你的菩提心、你内心的观照力,这个永远是根本法门,这个是关键。《法华经》是佛教最圆满的思想,对不对?《法华经》里面佛陀在最晚年讲的思想,最晚年讲的一部经,临灭度的时候讲的。佛陀就公开地宣说,我出世的时候讲了很多法门,讲三皈、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到底我出世的真正的目的在哪里?佛陀出世的本怀只有一个,主要的宗旨只有一个——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就是把我们凡夫的知见把它教育成佛的知见,主要是这个目的,其它的事相的修学都是方便。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法华经》的时候,汇三归一,佛陀说我所说的法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启发我们内心的觉悟,就做这件事情。这个目的你没有达到,你就没有达到佛法里面真实的功德,你还是门外汉,你跟佛法只是结缘。也就是说你修学佛法,你没有做改造思想,虽然你也布施、你也持戒、你也忍辱,但是你跟佛法你还是不得其门而入,你还是在门外欣赏佛法,如此而已。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念佛亦复如是。你心中的依止智慧的观照产生的信仰,相信你一定可以往生,第二个、你产生愿力——我一定要往生,这个信愿是很重要的。

  好,我们看第二段,丙二、感应道交。净土宗我们前面说过它是一个他力加被的法门,所以我们必须跟阿弥陀佛的功德产生感应,就是转他成自,把弥陀的功德转成我们自身的功德。那么感应的整个过程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这个地方有两段经文,首先我们看第一段: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这是一个譬喻。佛陀对感应道交先讲出一个譬喻说,比方世界上有两种人,有两个人。一专为忆,就是说某甲他不断地忆念某乙的好处、某乙的功德,一直希望能够再跟某乙再一次地相逢;但是另一方面,某乙早就把某甲完全忘得一干二净,他心中想其它的事。那么某甲忆念某乙,某乙却把某甲忘掉了,那么这两个人未来的因缘未来会产生什么情况呢?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若逢”就是说彼此间都能够听到对方的名字、生长在同一个地方,乃至于彼此不但能够听到对方的名字、还能够彼此见过面,那么也就是说呢,若逢而不逢;即便是“见”而“非见”,也就是说即便两个人生长在同一个地方,比方说住隔壁,而且经常见面,也都是当面错过,不能产生一种交互的感应作用。因为人跟人之间的因缘不是单方面的过程,我不断忆念你,你不把我当回事,我们两个不可能产生感应。

  那应该怎么办?二人相忆,二忆念深。“二人相忆”就是说两个人把工作做完以后偶尔地去忆念对方,某甲偶尔忆念某乙,某乙也偶尔地忆念某甲。这样的因缘也是有,但是比较浅,它会创造一生的因缘。就是说,你们两个在一生当中偶尔地有一次两次的相逢,然后就离开一段时间,离开一段时间以后又偶尔地相逢一两次,又离开了好几次。为什么呢?因为你们两个彼此忆念是有间断的、不相续的,不坚固的忆念。但是,“二忆念深”,如果说某甲用一种很坚定的信仰、很坚定的愿力来忆念某乙,而某乙也以很坚定的信仰、坚定的愿力来忆念某甲,那么这两个人呢就会生生世世都在一起,“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永远不可能再分开,因为他们心中忆念的力量太强了。

  那么这样的譬喻,佛陀到底想要讲什么道理呢?我们看第二段,请合掌: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佛陀这个时候道出他内心的心声——身为一个佛陀,佛陀是干什么呢?佛陀是“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佛陀的心安住在一切法空的寂静当中,但在一切法空当中佛陀有种大悲的愿力来悯念一切众生,就好像慈悲的母亲平等地忆念儿子一样,如此地至诚恳切。但是,身为儿子假设离家出走,也不再忆念母亲、也不想回家,那么母亲单方面的忆念是不能构成感应的作用。反过来假设儿子也能像母亲一样地来忆念母亲,那么这样子,母子之间的关系,多生多劫相逢在一起。

  那么这段经文讲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讲到佛陀的心情,佛陀对我们的心态是什么。美国有一个总统叫杜鲁门总统,他的政绩做的不错。有一天记者去访问杜鲁门的母亲。他说,女士你真的是很伟大,你看你生出一个美国总统,又这么优秀,你应该为他感到骄傲、感到自豪。他母亲说,是的,我为杜鲁门感到骄傲,但是我同时也为我另外一个儿子感到骄傲,我另外一个儿子在田里面现在正在挖地瓜。在母亲的心中,不管他做总统、不管他挖地瓜,母亲的心情是平等的。当然世间人他会从一种功利主义来看,但是母亲的心态不会因为他有多大的福报、多大的差别而产生差别。所以,佛陀的加持力对我们是平等的。也就是说,身为一个无量光、无量寿的佛号,它对我们的加持力,其实它的本质、它本身是没有选择性的。名号的功德并没有锁定对象,这是第一个我们要知道的。

  佛陀以母亲的心情来做比喻,就是说身为佛陀的加持力是平等的。但是身为众生的感应力是有差别的。这个地方的“忆念”包括什么?主要是什么?心中的想象!你对弥陀名号的功德的联想。我们的想象力,诸位如果学过唯识你会知道,我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厉害。比方说,我们同样有福报,我们过去生修福报,但是当这种福报、善业转成一种果报来受用的时候,它又会有不同的相貌出现。你看有些人他的福报表现在房子,他买很多房子,他没什么钱,他房子特别多,为什么?因为他对房子产生一种功德联想,他用最美好的名言来赞叹房子,所以他生命当中跟房子的法产生感应、产生一种联系。有些人福报表现在车子,他特别喜欢买车子,因为在他的名言当中他用美好的功德想来忆念车子,所以他生生世世经常会遇到好车,他会把所有的善业往车子方向走。很多人你看他没什么钱也没什么车,但衣服特别多、名牌包包特别多,因为他心中的想象力就是把它想成功德相。所以,诸位要知道,你今生的物质哪一个地方偏多,跟你前生的想象是有关系,你对它产生美好的想象,所以当你造作善业的时候,它就往那个方向跑。你今生跟什么人结婚、你今生会受用什么物质,除了你的善业力以外,来自于你前生的想象,你前生打什么妄想打得特别重,它就会出现。很多人都问我说,师父,你看我会不会出家?我都会问他一个问题,你现在静下来,你生命当中跟不跟出家这个法相遇,那你想到出家的时候,你第一个直觉会想到什么?你说出家很不错啊、很寂静啊、没有挂碍啊,出家是享清福啊,世间人是享洪福,洪福是带业、带有尘劳。如果你对出家法是充满了一种美好的想象,即便你今生没有出家,你来生一定有因缘出家,因为你用美好的想象来忆念出家法。反过来,你说哎呀,出家真是很可怜啊,在山上住很孤独,我宁可在人群当中行菩萨道。那我告诉你,你今生不可能出家,你来生也不可能出家。当然这个没有对错,只是说为什么有些人,这个法、这个人会在他生命中出现呢?因为他长时间地忆念,他产生一种美好的想象。

  我们的生命是由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出的。你前生打什么妄想,今生就出现;你今生打什么妄想,来生就会出现。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把我们今生的妄想都就集中起来,投入到对名号功德的想象、对净土庄严的想象。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当你的身口意创造一个音声的时候、“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你想象一下,你会产生什么联想?“我都没有什么感觉”——那糟糕了!呵呵,那糟糕了!你要相信它可以救拔你啊,产生一种救拔的联想,产生一个往生的联想啊。你对它没有产生联想,你就不能产生坚定的信仰。信仰是建立在正见的基础,否则就叫迷信。迷信是没有力量的。没有一种坚定的信仰,你不能产生一种坚定的力量。有些人念佛的时候说,哎呀,我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会不会救拔我?你看——疑惑!因为你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你平常还没关系,临终的时候,你念佛的时候心中还存有疑根,那就糟糕了。疑根未拔,这是一个障碍。我们必须要对阿弥陀佛的名号做出很正确的想象,我们才会在临终的时候放下一切,全心全意地一心皈命、通身靠倒,把身口意全部交给阿弥陀佛这个音声,才会追随弥陀的脚步走,否则你临终的时候你就犹豫不决。所以我们是需要透过教育的,透过思想的教育,把我们很多很多妄想集中起来,一心皈命到佛号上,这个就是我们这个课的主题。我们不可能整天想着阿弥陀佛,要面对现实生活,我们也不可能整天想着净土,但是你必须要把对名号功德的想象、对净土的想象变成是你内心思想的主流思想,这很重要。要大家整天想阿弥陀佛,强人所难。我们没有成就三昧,我们每天要面对很多世俗的事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一定要把你往生净土的思想变成主流思想,强者先牵。所以唯识学上说,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一定有很多妄想,但是念佛的妄想,念佛的想象,念佛不能讲妄想啊,念佛的想象是最有力量的,你必须要把它训练成是最有力量的想象,才能够构成强者先牵,这叫带业往生或者叫随念往生,用强大的愿力来引导你的业力。那么这个力量的栽培当然要透过学习,闻思的学习。

  这个地方就说明,感应道交,感应道交的决定权不在阿弥陀佛身上,我们这段讲得很清楚,阿弥陀佛就是平等地释放他的关怀。所以,感应道交是操之在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准备、我们对弥陀名号的功德的想象、忆念。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第四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面。丙三、功德利益。

  我们上一堂课讲到净土宗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所以,我们要做的主要的是一种感应道交的力量的产生。而大乘佛法的感应道交,它是“莫向外求”,你只要动念向外追求,方向就错误,这叫做心外求法。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内心的准备,诸法因缘生,就是你内在的思想、内在的想象要很正确地准备好。所以在感应道交的过程当中,在经典里面讲到两个重要的过程。诸法因缘生,那到底什么样的因缘能够创造什么样的功德?我们看第一段的现世的安乐,丁一、现世利益。念佛人今生能够产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的功德,我们看经文,大家请合掌。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那么先讲出一个法说再讲譬喻。说一个凡夫的心,凡夫的心当然善恶都具,但是他能够以一种虔诚恭敬的心来忆念佛的功德,这个地方的忆佛偏重在对名号的信心,相信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万德庄严,他相信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定可以救拔我。而且能够念佛,这个念佛是指能够专注地“止”——每一句都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这个就是“止”,止的力量。他有这种观照的名号功德,再加上止的安住,这个时候这个人,“现前当来”,“现前”是今生,“当来”是临终,他可能在现生或者在临终就能够见到佛陀的显现,那么他就经常地安住在佛的光明当中。有什么好处呢?“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一个人经常忆念佛的功德、安住在心中的佛号音声,我们就安住在弥陀的大光明当中,我们就怎么样呢——不假其它的方便,就能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业障就打开了。讲出一个譬喻,比方说一个做香的人。我们身为一个凡夫,身上没有香气,但是我们经常跟沉香接触,沉香的香气就跑到我们身上来,就好像我们身上没有光明,但是我们经常跟光明在一起,我们身上就出现光明,这个叫做“香光庄严”,这个道尽了他力加被的法门。我们跟香在一起、跟光明在一起,就有香气和光明,就好像说我们经常跟名号的功德在一起,我们就能够沾染佛陀的功德的气氛,这个是仰仗一种愿力和信心产生的一种灭恶生善的效果。

  在明朝有一个杨显一的居士,杨显一居士这个人在地方做一个小官,他跟他夫人两个都学佛,但是看样子他夫人学得比他精进。后来,这个杨夫人在三十一岁的时候生了个儿子,因为她前面生了几个女儿嘛,生了儿子以后她就跟她先生说,我传宗接代的责任已经了了,我现在要好好专心念佛,希望你成全我。她先生也不错,就找了一个空房子给她住,让她专心地好好地念佛、拜佛。那么杨夫人在拜佛几个月以后,突然有一天业障现前,背后长了一个很大的脓疮,流脓流血,看尽所有的医生、吃尽所有的药就是不见好,她就知道这个是冤亲债主来讨债。我们一般来说,修行人一旦是你真实地用功、真实地发心,你心中跟道相应的时候,我们很多过去的罪业都会提前显现,叫重报轻受,这个是很正常,重报轻受,把三恶道的果报变成暂时的病痛显现出来,因为它的罪业的力量被破坏了,因为你心改变了,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忘。这个杨夫人她真实的道心生起的时候,她把过去的业障逼出来,然后她就更虔诚地忆念阿弥陀佛的圣号,然后回向给自己的冤亲债主。后来有一天晚上她做梦,她梦中她看到一个大鬼拿着一个刀子要杀她。她一直跑一直跑,跑到前面有一个很大的神放大光明,她就躲到那个尊神的后面,结果那个拿刀的鬼就害怕。她做这个梦醒过来以后,她的脓疮就慢慢慢慢不流脓、不流血,慢慢枯萎了,最后自然好了。这个就是她的冤亲债主业障消掉了。后来再念了几年以后,她对她先生说,我昨天做梦梦见有四个童子要来迎接我,我最近要往生。当天就在他先生的助念之下,还有很多人的护持下,安然坐化,往生西方。

  所以我们讲“香光庄严”,就是说我们今天念佛人的确能够去分享佛陀的功德,这是印光大师说的“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欠这个人一百万,但是我还不起,阿弥陀佛,我好好地忆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帮我们还掉了。他力法门的确是可以产生香光庄严,就是说我自己没有香气,我自己没有光明,但是我不断地跟佛号在一起,我就能够把佛号的功德转成我的功德。不过这个地方要注意,要注意一点——转他成自,把佛陀的功德转成我们的功德,这个地方要做一个区别。龙树菩萨在《智度论》上说,佛陀的福德力可以转化给我们,佛陀在无量劫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福德力可以转化成给我们消业障、增福报,可以;但是佛陀的善根,比方说他的菩提心、比方说他的空假中的智慧,不可以传送给我们。你说,我母亲往生了,我把我的善根回向给他,话是这样子讲,但是善根不能输送,连佛都做不到。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依止一种信仰,把我们无始劫的业障消除,这是一种什么方式呢?比方说,我身上没有香气,但是我跟香气接触我就有香气。我们经常一个带有身口意罪业的凡夫,我们把佛号在我们的身口意不断地运转,一句弥陀念诵听,我们一句万德洪名的音声在身口意运转的时候,诶,我们的业障慢慢消除、我们的福报慢慢增长,这是一个事实。但是有一个条件——你要充满坚定的信心,你要有信心。这是第一个,依止信仰而创造现世的安乐。

  再看第二个,丁二、究竟解脱,这是比较关键的。净土宗的人主要目的是求往生,不是现世安乐。我们看经文,请合掌。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我本因地,这个“我”指的是大势至菩萨。他说他过去是一个凡夫的因地,他怎么修行呢?他以念佛心,他以忆佛、念佛的心而悟入无生法忍,证得我空法空的真理。换句话说,大势至菩萨在当时的修学并没有求生净土。但是,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但是现在是一个娑婆世界,一个障深慧浅的时代,所以他呢劝所有念佛人一定要为菩提道而产生求生净土的决心。《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三次劝我们往生,他的理由在哪里?最后的流通分也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什么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是精进第一的。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为了自己的波罗蜜,他可以成就一个布施的波罗蜜,为一个持戒的波罗蜜,他可以舍身命。他如此地精进,他的行力很强。你看他超越了弥勒菩萨成佛超越十二劫,弥勒菩萨生生世世做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他发菩提心在释迦牟尼佛之前,但释迦牟尼佛超越弥勒菩萨先十二劫成佛,超越十二劫,主要是精进。一个那么修精进波罗蜜的人他自己亲口讲出来,在五浊恶世修行是很困难的,诸位弟子你们不要走我的后尘。释迦牟尼佛自己是在难行道里面、在五浊恶世成佛,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段经文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有非常恳切的开示,他说,世尊自己以他自己走过的路恳切地劝我们不要再走这条路了。三界火宅,成就无上菩提的路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他劝我们一定要“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关键在于念佛要有愿力,要有往生的愿力。

  很多人把自己的思想都用在今生的事业、今生的家庭,我想很多念佛人很少想到来生的问题,这个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你今生在修行都很少想到来生,临命终的时候你一定非常害怕,因为你没有做好心理的准备。一个人要经常想到来生,尤其是净土法。我们是把今生当作通向来生的一个过程——我今暂作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如果你很少想到来生,很少想到来生啊,那你临命终会非常害怕,因为你所想象都在今生,而今生的因缘破坏的时候,你没有做好来生的规划,你肯定很多的挂碍、很多的恐怖、很多的放不下。念佛人要把心思慢慢地从今生里面抽出来,慢慢慢慢地把心的重点、重心放到来生。就像一棵树,佛陀以这个树来做一个比喻,树的倾倒原理,就是说,这一棵树,如果它平常往西方发展,把它砍断,它肯定往西方倾倒;如果这棵树是往东方倾倒的,你把它砍断,它一定往东方倾倒。所以,我们心中会有很多的希望,对不对?我希望我挣很多钱、我希望我买一栋房子、我希望我的子女怎么样……身为一个凡夫,你有这样的希望,可以理解。我们要面对今生的,我们不能否认今生;但是,你不能把这个希望当作你生命的重心,否则你临命终的时候你走不掉的。你要知道这只是一个过程。我们必须把往生的希望是在你生命当中变成——来生的希望是你生命当中最大的希望,任何一个希望跟这个希望冲突,你能毫不犹豫地放弃这个因缘。也就是说,我们不敢奢望每一个人心中只有一个希望,那凡夫其它生活还活不活?!但是你必须把往生的希望变成是你心中的主流,就成功了。最强大的希望!强者先牵嘛!这叫带业往生。所以,我们除了培养一种对佛号的信仰,更重要是一种心中的愿力。我今暂作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所以,你平常就做好这样心态的准备,你死亡到来的时候,你会很放心地放下今生的因缘而面对来生。

  一个人要多想想未来,不能活在过去。我们很多的心态、临终的心念都平常要准备好。没有一个想法会无中生有,包括往生的想法,都是你要去栽培,这叫诸法因缘生。很多人以为,我念佛、念佛,念到最后我自然会产生一种往生的愿力。世界上没有自然而生,这是自然外道才这样讲。诸法因缘生。你要用听闻、思惟去栽培你的正念,而不是说谁会把正念送给你,乃至于佛陀都不能把正念送给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在《楞严经》、他被摩登伽女诱惑的时候,他就跟佛陀说

  :如来有无量三昧,随便送我一个三昧,不牢我修。佛陀说,你吃饭,我会饱吗?我吃饭,你会饱吗?佛陀说,身心不可相代,修行不能取代。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你有两个功德。第一个,当你准备了对名号的信仰,阿弥陀佛给你现世的安乐,消业障、增福报;(第二个,)当你有来生的愿力,阿弥陀佛给你更好的东西——临终把你带走,带到净土去。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要具足两种的心态:第一个、坚定对名号的信心,第二个、对净土庄严的一种欣求好乐。那么这两个就是我们这次上课的主题­心态的准备:对名号的信仰、对净土的愿力。

  好,我们看甲二、正文。正文当中有三段:乙一、观佛号功德以生信心,乙二、观净土殊胜以启愿力,乙三、依摄心专注以立行持,信愿行三资粮。

  我们看信心要怎么栽培呢?乙一、观佛号功德以生信心。观想佛号的功德来启发我们对佛号坚定、不可动摇的信心。很多人对佛号的信心还是活在一种仰信。人家这么说,我就这么听,他没有真正地学习。信心,在经典上说,是来自于胜解——一种坚定的理解、殊胜清楚的理解。把疑根拔掉以后的理解。所以我们一定要透过学习。

  那么我们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提出五点来建立我们的信心。

  丙一、消除业障。第一个,在四十八愿的第十二愿当中,“光明无量愿”,清楚地讲到,念佛是可以得到弥陀的光明的摄受而消除灾障的。我们看经文,大家请合掌。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解释一下。设我得佛,那么阿弥陀佛发愿说,当我得佛的时候,我身上的光明,光明有两个,一种是常光,经常显现的光明;第二个是放光,就是佛陀有特殊的因缘才显现的光明,比方佛陀显神通来破障,等等。那么这个地方的光明指的是常光,就是佛陀身上经常性的光明。假设这个光明是有限量的话呢,它的最低的限量,绝对不能低于百千亿那由他,“那由他”也是一个亿,百千亿亿诸佛国者。一个佛国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尊佛教化的地方。

  阿弥陀佛对众生的加持,今生的加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光明的摄受。我想很多人念佛,临命终的时候会经常看到光明,就是一种感应的力量。在《印光大师文钞》讲到一个事,他说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学佛不是很深,可能只是建立在信仰的状态,没有达到一种真信。这年轻人他的母亲往生很多年,突然间有一天他梦到他母亲。他母亲对他讲说,我现在在三恶道当中非常痛苦,希望你到苏州去求印光大师为我念佛诵经把我救拔。这个年轻人很孝顺,他得到这个梦境以后就到苏州去找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当时在闭关修行,但是印光大师被他的孝心感动,在关房特意地召见他。年轻人说明来意以后,老法师说,这样子,我现在为你念佛超度你的老母亲。你就跪在我后面,你一定要记住,我念佛的时候,你听我的声音就好,但是你要观想你那个声音转成一道光明照耀着你的母亲,而且你要相信在照耀的过程当中你妈妈业障慢慢消除、功德显现。让他观想他母亲被光明照耀,年轻人说好。那么印光大师就在佛堂帮他妈妈念佛,念到一段时间的时候,这个年轻人突然间看到他母亲、在观想的时候突然间看到一道金色的光明,他看到以后起欢喜心,打妄想——为什么会有这个光明啊、这光明从什么地方来啊……打妄想。打妄想,就忘掉观想。等他回去以后,没多久,他母亲托一个梦,说老法师帮我超度,但是不完全,还差一点。那么这个时候她说,你再去求印光大师,再帮我超度一次。这个年轻人第二次又去找大师。大师说,怎么会这样子呢,你怎么回事呢?年轻人说,我在想的时候刚好看到一道光明,就打妄想。印光大师说,你这次再观想,看到光明不能起心动念。后来第二次,印光大师再为他超度一次,他母亲后来又托梦说,我现在完全离苦得乐了,感谢印光大师。所以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我们那个信仰的心是很重要。当然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也不是说经常要忆念光明,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你在念佛之前的心态准备,这叫道前基础,教理、这种正见是一种基础。就是说,你要深深地相信,在念佛的时候你的身心世界是进入弥陀的光明,你要相信这件事情。但是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其实,只有听自己的音声,但是这个音声当中是有信仰的,但是你不一直在观想光明,不是这样子。你还是听音声,但是你相信你进入到弥陀的光明当中,因为弥陀的本愿就是这样的。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的光明,一一光明摄受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是这个意思。第一个,我们要做光明的信心,消除灾障,这是第一个。

  我们看第二段,丙二、增长福慧。我们看经文,请合掌。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个地方讲到,我们一个人,有些人念佛他也不见得求往生,那么即便他不求往生,他不断地拜佛、念佛,他的福报力也不可思议。我们看经文就知道。他说,设我得佛,他方国土,“他方国土”就是说他不是极乐世界的众生。非极乐世界国土的菩萨,闻我名字。这个“闻”我解释一下。蕅益大师说,这个“闻”不是听闻而已,要得到闻持的功能,执持名号的“持”。什么叫“闻持”呢?要听闻欢喜、具足信心,要受持不失、具足愿力。就是你在念佛的时候充满了信心而且充满了专注力,信仰跟专注两个结合叫做“闻”,叫“闻持”。那么你有一定的功课,当然,既然是念力、专注力,就是说你肯定有些定课、有些成片的功夫。

  那么这个人寿终之后他并没有求生净土,他可能是修难行道的,或者说他临终的时候突然间起颠倒了,没有求生净土,但是他所念的佛号并不会因为这样而空过。有什么好处呢?来生生在尊贵之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尊贵之家,古德解释说,第一个是有权势之家,有权势,做官的;第二个是有学问之家,读书人;第三个、有财富之家。三个具足,既尊且贵,权势、学问、财富。那么阿弥陀佛为什么发这个愿呢?古德说,一个菩萨,他这个地方针对法菩提心的菩萨而发的,就是说你发了菩提心、你念佛,可能你本身的规划就没要求生净土,或者你临终的时候出了一点差错,你也没有求生净土,那么你在佛堂当中所念的佛号最后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生尊贵家。那么生尊贵家为什么呢?受到众生的尊重,有利于弘法利生、行菩萨道。因为菩萨是要有福德力的。你看佛陀的出世,释迦牟尼佛生在哪?生在王族家,所以他在弘扬佛法就很方便。如果说释迦牟尼佛是生长在非常低贱的奴隶家,对他的弘法就产生障碍。

  我想,其实我们也不一定要说看到来生,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注意到法师的福报力有差别。我自己的观察啊,修密宗的、修净土宗的这两个宗派是最重视他力法,对不对?最强调本尊相应法。这两个宗派的法师平均的水平,福报比较大,平均水平啊。修三论宗的、修唯识宗、观一切法空的,福报比较差。平均啊,少数几个特殊个案不谈。为什么会这样呢?当然事出必有因。你想想看,观一切法空的人,他是修自力法门。一个人经常跟佛号在一起,经常拜佛、念佛,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你注意看,只要是修他力法门,西藏的上师,福报都特别大,他们都是修他力法门;净土宗的法师,尤其是经常拜佛的人。你看忏公师父,特别喜欢拜佛,他每次都要去拜几拜。我们那个时候在斋戒协会的时候,他一到斋堂,我们在念供,念供要念十五分钟,他老人家就在那边拜拜拜,拜到我们念完他才起来,上去吃饭;你跟他一起出去,出去办事,车子还没有来,还有三分钟,他跑到念佛堂再拜几拜,他逮到机会就拜。你看忏公师父,诸位有些人没有看过忏公师父,他那个身相特别尊贵。我们台湾有一个很大的企业家,是很高慢的。他有一次看到忏公师父他很自然地就拜下去。别人说,诶,你平常不是都不拜佛的吗?为什么拜这个法师呢?他说。我也不知道,我看到他就控制不住,想要跟他拜啊。忏公师父那种尊贵啊!他拜佛拜到一种程度,如染香人身染香气。他整天跟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在一起。所以,我们一个人拜佛、念佛,即便你今生没有往生,佛号也不会失掉。因为佛号曾经在你的身口意跑过一次、跑过两次、跑过三次,它留下的香气、留下的光明我们还是可以受用,这个是佛陀说的:“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

  丙三、善根坚固。这是比较重要的。前面是讲福德力,这个地方讲大乘的善根。我们看经文,请合掌。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在我得佛以后呢,他方国土,这个地方也指的是极乐世界以外的国土,发菩提心的菩萨,闻我名字,这个“闻”跟前面的一样,听闻欢喜而生信心、受持不失而生正念。不即得至,不能够快速地成就不退转的功德,于无上菩提不退转呢,不取正觉。我们在修习菩萨道,最大的障碍就是退转,也就是说,我们生生世世的善根不能把它累积起来,这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你前生修得很好,你前生的菩提心、善根很强,但是你今生的善根不一定像前生一样。理论上来说,我前生再加今生,我应该比前生更好,对不对?答案是——不是。因为我们会退转,会退失。外在环境的干扰,自身攀缘外境,你自身的堕落,外境的引诱,等等。但是在阿弥陀佛的发愿当中,就是说,即便你不是求生净土,那你能够在你修止观的过程当中兼念我的佛号,而且有一定的功课,产生成片、产生信仰,那么在你的成佛之道当中,你的善根会比一般人不容易退转,善根不退,你的菩提心不容易退转。

  善根在《大乘起信论》讲到两种:内善根和外善根。内善根是你的菩提心,外善根就是三宝的加持力。如果你是有志于走难行道的话,你一定要多修皈依,修皈依佛、归依法、皈依僧、皈依上师,因为你一定要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是增上缘,你内心的菩提心是亲因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老人家,他退休以后在家里面靠子女的供养,可能子女对他不是很恭敬,老人家就不舒服啦,就很伤心,说我一辈子把你们养大了,长大以后吃东西还要看你们的脸色,就万念俱灰,就跑到精舍去出家。跑到精舍以后,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用神通力来观察,说你这个人不合乎出家的标准,佛陀说要在八万大劫要有善根,你八万大劫都没善根,出家也没有用,空过了,浪费信施、不能成就圣道,所以僧团就拒绝他的出家的要求。他就很伤心,在那边哭啊。那么在精舍门前哭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刚好回来。当然,佛陀就明知故问,说你为什么哭呢?他就如是如是地报告。佛陀说没关系,他们不剃度我亲自为你剃度。释迦牟尼佛亲自为这个老者剃度,但是没多久他果然证得阿罗汉果。弟子们就疑惑啦,说他没有善根为因,云何会证得阿罗汉果呢?佛陀说,你们阿罗汉只看到八万大劫,他在八万大劫之前曾经做一个樵夫,去山上打柴的时候,遇到老虎的逼迫,跑到树上,老虎在摇晃这棵树的时候,他很紧张,念一句“南无佛”,他跟三宝结下缘,他今生能够遇到三宝而出家,就是外善根强。他缺乏内在善根的菩提心,但是他有外善根,虽然他的出家的动机不是很正确,为了受到家里的刺激,不是出于菩提心,但是起码他外善根强。诸位想想看,诸法因缘生嘛,对不对?为什么他在精舍哭的生活,佛陀刚好回来?我们在外面哭的生活,佛陀就刚好不回来?

  这就是说,蕅益大师说,佛陀跟众生的因缘的确是有亲疏浅深的差别。你看阿难尊者跟佛陀的缘特别深,阿难尊者生生世世跟着佛陀。那这个因缘是栽培的。就是说,你今天你遇见佛陀,你就跟他缘深嘛。你缘深,他要救拔你就比较容易嘛,就在这儿。你跟佛陀没有缘,就糟糕了,他没办法救拔你。你生生世世生长在没有佛法住世的地方,你怎么修学呢?即便你善根深厚,你顶多做一个缘觉。所以我们在栽培内善根,也要栽培外善根,跟三宝结缘。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忆念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有这个愿力——“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你能够成就善根不退转。

  到这个地方的名号都是偏重在现世的增福报、增长善根,这以下两个愿就很重要,牵扯到往生的问题。丙四、十念必生。我们看经文,请合掌。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个愿在四十八愿中特别重要,善导大师说是“愿中之王”。因为有四十八愿的十念必生,使令净土法门构成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文殊普贤、下至五逆十恶,全部都能够收。为什么?因为有第十八愿,使令净土法门的门庭变成特别的开阔。因为解释第十八愿善导大师解释最为深入,我们就引用善导大师的思想。

  善导大师把这段愿分成三段:根基、法门跟利益。我们看这个愿所摄受的根基: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这个地方是本愿所摄受的根基。什么叫十方众生呢?善导大师说是——罪恶生死凡夫,就是我们一般这种颠倒众生。有时候遇到好的因缘,善念起现行造善;有时候遇到染污的因缘的刺激就开始造恶。所以我们内心当中善恶具足,而且恶法多于善法,叫做罪恶生死凡夫,就是我们一般的颠倒众生,跟着感觉走的。那么这个地方是本愿所加被的根基。

  这个众生修三个法门: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善导大师把这三个法门偏重在“至心信乐”。他说这个“至心信乐”就是一种决定的信心。念佛的时候对阿弥陀佛的名号有决定不可动摇的信心,善导大师给它一个名称叫做“顺从本愿”。就是你的那一念明了的心可能有很多的妄想,但是你的种种妄想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你能够把所有的妄想都集中起来而顺从弥陀本愿的摄受,所以你能够对阿弥陀佛的佛号通身靠倒。那么这个信心包括什么内涵呢?包括两个内涵。第一个,你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久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的因缘。那么我们深深地相信我们是生死罪恶凡夫,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不可能出离,不管我们每天拜多少拜的佛、修多少的止观,我自己没有这个力量来出离,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相信阿弥陀佛一定可以救拔你,这叫顺从本愿。顺从本愿的标准就是你平常可以打妄想,可以打妄想,但是你佛号提起来的时候你就不能打妄想!当你佛号提起来的时候,你还打妄想,说——哎呀,我业障深重,阿弥陀佛是不是可以救拔我?——你没有顺从本愿,你顺从你的妄想!即便有妄想你也不能顺从,不随妄转。也就是说,当佛号、你的本尊功德没有现前的时候,你打妄想,可以理解;但是当佛号、你的本尊功德在心中出现的时候、阿弥陀佛的音声在你的身口意出现的时候,你的心只能够顺从一个东西——就是弥陀的功德,其它妄想都不能再顺从。你有这么一个强大的信念,再加上“欲生我国”、加上临终的十念,当然这个“十念”是相续的功夫。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个地方的“五逆”、“诽谤正法”我们解释一下。“五逆”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诽谤正法”就是诽谤大乘的佛法。但莲池大师说,即便你五逆、诽谤正法,如果临终之前能够忏悔而断相续心,必得往生,因为忏悔则清净嘛,这是约着没有忏悔来说的。

  所以在这段经文当中,善导大师以“至心信乐”来带动我们的带业往生。也就是说,往生的人有两种人,一种是念到净业成就、业净情空。第二种人是随念往生,临终的时候仰仗对弥陀名号的强烈的信仰而顺从本愿,临终的时候各式各样的妄想现前,他都不理它,只有顺从心中的佛号,相信阿弥陀佛一定可以救拔我,把我救到净土去,依止这样的信愿而把生死罪障凡夫把他带到净土去,随一种强大的念力,就是本愿的主要内涵。

  我们看下一段,丙五、临终接引。下一段就不一样了。前面的十念必生是偏重在信仰的修学。那么这个地方的临终接引这个人是比较偏重在智慧的观照。我们看经文,大家请合掌。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这个地方的“十方众生”是约着大乘的菩萨,这个地方主要还是约着凡位的菩萨。这个菩萨他做了三件事:第一个、发菩提心。菩萨的发心有两种,第一个缘众生苦而发心,这种是悲增上菩萨。他为什么行菩萨道?因为他缘众生苦,这种人大部分来说会比较偏重在做慈善事业,在佛堂里用功的时间少,相对少。第二个是缘佛道的功德而发心。看到佛的智慧、看到佛的神通起欢喜心而发心,这种人一般来说,他属于智增上,他会花比较多的时间来研经典、增长智慧,他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在佛堂做功课,而少在外面做义工。总而言之,悲增上也好、智增上也好,总而言之,这个人发了菩提心。他不但是有心中的愿力,他还付诸行动,在他生命当中随缘尽份、修诸功德——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忍辱的功德、各式各样的功德。那么他修这么多功德以后呢,他最后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菩萨是要成佛、要度化众生,但是这个菩萨他很务实地观察到时值五浊恶世,这个时候多诸障碍、多诸退转,所以他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那么这个人临寿终的时候,假令阿弥陀佛不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诸位菩萨现前来安慰开导、增加其正念、乃至于把他接引到往生的话呢,不取正觉。

  那么这个地方就说明往生的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三业专修的,第十八愿。其实净土宗的修行的派系分两种,一种是善导大师提倡的身口意三业专修的,他主要思想来自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另外一个是强调圆修的思想,包括永明延寿大师、包括莲池大师、包括蕅益大师,强调圆修。圆修他就必须以正行跟助行两个配合,以信愿持名为正行,以戒定慧为助行。

  总而言之就是说,不管是专修也好,是圆修也好,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你心中要有种坚定的信仰,你要相信名号的功德能够有消除罪障、增长福德、善根坚固、十念必生、乃至临终接引,你才能够把你那念妄想的心很真实地靠在佛号上。你有一分的信心,阿弥陀佛相对给你一分的加持力;你有三分的信心,他可以三分的加持你;你有十分的信心,阿弥陀佛给你十分的功德。所以,我们自己的准备是很重要。因为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所以我们在平时你一定要训练你的心跟佛号一种很深的因缘,你临终的时候佛号提起来,你真的会跟佛号走。我告诉大家,你临命终提起佛号的时候,妄想一定会现前。你在临终的时候肯定有佛号的音声,有人帮你助念,但是也会有平常很熟的妄想,你的亲属、你所熟悉的子女……很多很多的所缘境,七八个都会同时现前。你到底要跟哪一个妄想走?你平常就要做好准备,因为每一个跟你的感应力量都很强,都很强,而且你没有第二次选择的权利。你一旦“瞥尔情深,三界枷锁,万劫缠绕”——蕅益大师说的。你临终考试只能考一次,你念头一动就投胎了,投胎以后,你就要为你临终时候错误的选择付出几十年生老病死的代价。你只要选择错一次,就再来一次。当然为什么有些人选择对、选择错呢?平常的栽培。我们必须把佛号把它当作是本命元辰。当我们不提佛号的时候,打妄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佛号现前的时候你还打妄想,这件事情净土宗的人不应该!你没有顺从佛号的音声。佛号都现前了,你的皈依境现前,你还打妄想,表示你的心态准备不够。我们要训练成——我们不提佛号的的时候我打妄想,因为生死凡夫哪有不打妄想的?!但是佛号现前的时候,我的心就知道,这是我的皈依心,我一定要遵循佛号的声音、遵循佛号的脚步走。打佛七就是什么——跟着佛的脚步走,不要跟着妄想。我们不能要求大家念很多佛号,但是我希望大家要对佛号产生强烈的皈依的心,这是很重要的。你这样,临终的时候,你很多妄想现前,佛号现前,你才能做正确的选择。你在平常要做出很多很多正确的选择,你平常都选择跟佛号走,你临终才会选择跟佛号走。诸位知道吗?这叫做等流性。如果你平常都选择跟妄想走,你临终的时候就跟着妄想走,这叫做等流性。当然,你现在调整还来得及,在死亡到来之前,我们都还可以调整我们的心态。所以应该怎么样调整呢?你要不断地闻思,你要跟自己沟通。佛法的观照就是跟自己沟通。你不要跟着妄想走,你看我们付出的什么样的代价——生老病死,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跟着佛号走,我们有种种的功德庄严,下一堂课我们会说。你必须要去说服自己,改造你的思考模式,用智慧来化解你的颠倒。你不能强迫你念佛,诸位知道吗?强迫是没有用的。说你一定要念佛,不能念要他念——不可以的!你要用你的智慧来引导你,好好地沟通,跟你的妄想沟通,这才是究竟之道。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提出了五种的观想,你要慢慢慢慢地去消化这些法义,然后把你的妄想慢慢化解,慢慢地对阿弥陀佛建立起一种皈依的心。这个是我们讲的第一个——思惟名号的功德、建立坚定的信心。好,我们今天上到这里。

  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五讲

  《净心与净土》。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五面。乙二、观净土殊胜以启愿力。我们大智慧的佛陀在经典当中对我们凡夫的生命现象讲了一个非常清楚的譬喻,他说我们凡夫的生命就是什么呢?就是“恒转如瀑流”。瀑流就是一个流动的水流。我们的生命就像一个流动的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它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这个水流有什么样的特性呢?佛陀说有两个特性,一个是恒,一个是转,恒转如瀑流。什么是恒呢?就是水流是恒常相续的,它不会停止。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我们未来有无量的生命要面对,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一定会有来生、还有来生、还有来生……有无止境的来生在等待着我们,这个叫做“恒”——生命是不可能停止的。第二个、“转”,生命是变化的。我们的来生跟今生不会长得一样、思想也不会一样,会有变化。这样的一种相续变化的水流,到底它背后的力量是什么在推动?是什么力量来决定它的方向呢?在经典上说是两种力量来决定我们生命的水流,第一种是我们所造的业力,我们过去所造的善恶的业力,它会引导我们的生命水流它往天上去或者往三恶道去,业力不可思议。第二个就是我们内在的思想,而思想是主要因素。这个思想,在唯识学上讲到思想的时候,特别是讲到我们心中的思心所,就是我们的愿力、我们的希望。希望带动了我们生命的行为,也就推动我们生命的水流,在六道里面得果报。所以,我们看到我们生命的整个核心力量,最主要的力量就是我们心中的希望来引导着我们生命的整个相续跟整个变化。为什么我们从小愿意去读书?因为我们心中有希望。为什么我们愿意去工作?因为我们对生命有所期待,也是一种希望。这样的希望是从什么地方来呢?在佛法上说是从“触”,触、作意、受、想、识。我们过去所经历的生命的经验而来。你小时候的经历、你前生的经历产生很多的感受,特别是快乐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会带动希望。你过去曾经吃过一个东西,产生快乐的感受,你对这个东西会对未来产生再一次出现的希望;你遇到某一个人,这个人给你很大的快乐,你对与他的再次相逢充满了希望;我们过去曾经住过一栋房子,这个房子给我们很多的快乐,我们对于这种房屋的执着会产生一种希望。所以我们凡夫的希望是从我们对于生命经验的感受,这种快乐感受的点点滴滴的累积而产生一种坚固的希望,也就因为这种希望推动我们去造很多很的的业力。所以我们的生命是我们自己心中的希望创造出来的。

  在禅宗有一个很有名的公案,叫做野鸭子的公案。禅宗的大德马祖禅师带着他的徒弟百丈禅师在山中经行,这个时候眼前有一群野鸭子在前面飞过去。百丈禅师动了一个念头,就看了一眼。马祖禅师看到这个机会,机不可失,因为禅宗的教育都是机会教育,它不立文字,抓住当下的因缘来启发他的悟性。他就问百丈禅师说,刚刚是什么东西啊?禅师说是一群野鸭子。它们到哪里去了呢?百丈禅师说,它们飞过去。他说飞过去的时候,百丈禅师又往那个鸭子的方向又看了一眼。马祖禅师立马抓住他的鼻子,说,真的飞过去了吗?结果百丈禅师开悟了,大彻大悟。这个公案是什么意思呢?野鸭子是我们所经历的一种经验,经验佛法叫所缘境,他面临的一个人事的一个所缘境。当时百丈禅师是有动念头,仁者心动;马祖禅师没有动念头,他用平常心看野鸭子。当时百丈禅师仁者心动,他念头一动。我们念头一动,带动你的感受,带动你的想象,留下一种希望的力量。也就是说,这个公案就是说,即便这个野鸭子飞过去了,但是在百丈禅师的心中,他心中的鸭子还在。所以,马祖道爷说,这个鸭子真的飞过去了吗?表面上的鸭子是飞过去了,但是心中的鸭子还在,你还执着在那个影像。

  这个公案到底告诉我们什么事呢?我们从小到大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人,遇到很多很多的事,而这样的人生经验都累积成一种我们心中的妄想、而累积成一种希望,有些人为什么他愿意赚钱去买房子?因为他心中有希望,他过去曾经有这样的快乐感受的经验;有些人为什么他赚了钱,他辛辛苦苦赚的钱去买车子?因为他对车子有所期望;有些人为什么愿意去买包包?因为他对包包有希望,他曾经有这样的快乐的经验。那么这样子的希望有什么问题呢?最严重的问题是贪恋娑婆。所有的希望,我们一般人的希望都没有离开三界的五欲的快乐,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而这样的快乐感受、这样的希望,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从小到大、从每一生的经验累积起来的一种生命经验,所以我们会产生一种坚固的执着。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曾经经历过,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对三界的希望是往生净土的最大的敌人。毕竟我们在三界流转太久,就像古人说的,在三界里面的一棵草、一块石头都跟我们有深厚的感情。这就是为什么临命终的时候我们容易起颠倒,因为我们累积了太多的感受,累积了太多的对三界的希望——贪恋娑婆的希望、贪恋娑婆的感受。即便每一次的受生我们都受尽了老病死的折磨,即便我们每一生的生命都如此地疲累,但是我们还是愿意一次一次地再来投胎,因为我们对于三界还是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希望。那这怎么办呢?当然你如果说继续想要轮回,这个就不用去处理,你只要积集善业就够了。但是当你开始想要求生净土的时候,这个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且是最难处理的问题。古人说一句话:念佛法门——念佛容易信愿难,特别是畏愿力,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们要把对三界的那种五欲的希望转成对净土的希望,这个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但是你转不过来你就不可能往生。即便你把佛号念得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因为你对三界充满了坚固的希望、坚固的爱取,你就离不开十二因缘的生死的业力。

  怎么办呢?伟大的佛陀告诉我们,要改变我们心中的希望,只有一个方法:你必须生起智慧的观照。我们前面说过了,用空假中的三观来调伏你的希望、来转变我们的希望。我们前两天讲得很清楚,第一个一定先修空观。我们一开始要看到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一般人流转在三界太久了,我们在三界的因缘当中打滚太久,我们很多人已经“忘知来时路”,我们从什么地方来?已经不知道了。这个小孩离家出走以后在外面打滚,他忘了他的家在哪里。古人说太久地在三界里面打滚,忘知来时路。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已经没有印象了。所以我们首先一定要看到生命的本质“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也就是说,即便我们经历了很多的生命经验,它感觉是这么的真实,没有错!三界曾经给我们很多的快乐的感受,但是我们从本性来看,这些都是如梦如幻,我们内心当中本来没有感受、本来没有想象、本来没有希望。从本来无一物当中,我们就可以慢慢慢慢达到一个无住的境界,这个很重要。大乘佛法观一切法空,不能否定因缘的存在,只是我们执取的心。所以空是空掉内心的执着,我们对于那种曾经经历过的快乐的感受慢慢地松脱,我们告诉我们自己——我们是可以改变的。为什么?凭什么说我们今天是一个具足很多很多烦恼、具足很多很多颠倒妄想的众生能够成佛呢?因为这些都是不真实的,因为“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所以从空观的智慧当中我们告诉我们自己,回归到我们的本性,我们的生命是本来清净的,本来没有感受、本来没有想象、本来没有希望。这是第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先把生命归零,然后再重新出发,否则我们不能够抗拒过去的欲望的干扰。

  第二个,假观。假观就是我们这次上课的重点。首先,我们在修假观第一个产生对名号的信仰、产生信心。念佛人你的整个成就、你的过程完全靠佛号的带动。所以我们对佛号要建立非常密切的关系,要把它当本命元辰,通身靠倒。你要不断思惟名号的功德,这个我们上一堂课讲得很清楚,它能够给我们现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它可以给我们来生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对名号的皈依——这个是第一个假观。第二个就是净土宗的重点——对净土的依正庄严要产生一种坚定的愿力。净土宗的愿力很难生起,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去过净土,我们人生没有这样经历过。诶,释迦牟尼佛,你带我去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看一看,我再决定要不要去。不可能嘛!你要去了,那你就可以自在了。所以难就难在它完全是靠想象,就是如理作意。我必须很清楚地告诉大家一个思想——我们不可能往生到一个,或者说,我们不可能投胎到一个你完全陌生的地方。很多人念佛念了很久,你问他说净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他讲不出来。这个是一个非常不吉祥的事情,因为你不能产生一种功德的想象,你不可能产生强大的意乐,你就不能抗拒对三界的贪爱,因为我们本身对三界就有贪爱。如果你对净土的功德还是如此地陌生,那你几乎是往生没有希望。因为我们对一个陌生的东西不可能产生强烈的愿力,不可能!所以产生一种正见、胜解是很重要。我们讲过了,净土在十万亿佛土外,我们不可能经历过,所以我们必须靠圣言量的学习、佛陀的开示,从这个地方慢慢慢慢告诉我们自己净土法门是什么相貌,让我们产生功德的联想、功德的想象,从功德的想象当中建立对净土的愿力。因为你只有念佛,没有愿力,你的佛号是人天福报。所以我们前面建立了对名号的信心以后,接下来是整个净土宗的主轴思想——建立对净土的愿力:我一定要往生。“我一定要往生”,它的关键在哪里呢?你对净土的功德要很清楚地了解,很清楚地了解。

  好,这以下我们开始根据佛陀的经典把净土的功德这堂课跟大家做一个介绍。乙二、观净土殊胜以启愿力。来带动我们往生的愿力。

  首先我们看第一段。我们有八段,首先我们看第一段,丙一、远离恶道。就是在四十八愿里面的第二个愿——不共恶道愿。大家请合掌,我们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这个愿它是说,阿弥陀佛在成佛以后,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国中的天跟人——极乐世界是没有六道的,它只有两道,要么是天道、要么是人道——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跟天,他一旦寿终之后,在他的未来生命当中,假设他又到了三恶道,到地狱饿鬼畜生的话呢,那么佛陀不取正觉。净土的殊胜也就是说,当你往生到净土,你只要去过一次净土,在你未来的生命当中、在你成佛之道当中,你永远不可能到三恶道去了。所以从净土回入娑婆的众生,他的生命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他做人,第二个他做天,不可能到三恶道去。

  三恶道的过失对我们修行人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我想只要是有志于菩萨道的,不管你是净土门、不管你是圣道门,三恶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有两个大的过失。第一个,它是极大的痛苦。在地狱里面刀山油锅的痛苦,在宗大师的开示当中说,地狱的痛苦就好像人间的一个人,你用三百只刀矛同时砍杀他的身体,三百只刀矛,这样子用三百只刀矛砍他的身体,还不及地狱的痛苦千万分之一。所以它是一个很痛苦很痛苦的过失,极度的痛苦。第二个,它会造成善根的陨殁,这个是很严重的。我们娑婆世界也会有些痛苦,但是我们娑婆世界的痛苦往往会启发我们的惭愧心、启发我们出离脱离的道心,所以娑婆世界的苦其实是有正面的力量。所以佛陀第一个讲苦谛,主要是劝勉我们产生出离。所以,人间的苦是有正面的道心的启发,但是三恶道的苦却不是这样。你在刀山油锅痛苦的时候,你的善根慢慢地消失、慢慢地消失,慢慢地陨灭掉。也就是说,即便我们有两个人或者三个人同时受菩萨戒,如果有一个人不小心堕落到三恶道去,他再出来的时候,他过去所发的菩提心、他所听闻佛法的善根,面目全非,受到很大遮障。所以经典上说,从三恶道出来的人,身心暗钝,特别地愚痴。要经过长时间地慢慢、慢慢地把这个暗钝相化掉,才能重启他的善根。所以你一旦到了三恶道去,你就跟你同发菩提心的同梯的人落后一大节。所以这个是八难之一,八难当中以三恶道为最严重,因为它的障道力量最强,它比六根不具足的、盲聋喑哑的、眼睛看不到的、耳朵听不到的人,善根的伤害更为严重。

  我想我们现在可能很多人对我们过去生的三恶道都没有印象。在印光大师说,末法时代我们是很容易堕三恶道的,他说“易堕难出,出已还堕”。就是说我们娑婆世界因为到了末法时代,第一个烦恼粗重,因为我执、我见很重,遇到环境刺激的时候就产生烦恼的活动,就造业。所以说,当我们凡夫修行的时候,尤其在末法时代的时候,我们到了极乐世界的净土去,我们即便过去还有三恶道的罪业,但是它已经不能得果报了,这是弥陀本愿的摄受,第一条——远离恶道。所以在《阿弥陀经》当中说,“极乐国土,无有众苦,但有诸乐”。其实“无有众苦”在经典的解释、在古德的解释当中,它主要是远离恶道的痛苦,因为这种痛苦是有过失的痛苦。

  我们看第二个,丙二、国土庄严。前面是约着离苦,这以下是约着, 得乐,依报的国土的庄严。这个出自第二十七愿,一切严净愿。我们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辩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就是在我成佛以后的国土是什么样呢?国中天人,这个地方讲到正报的身心;一切万物,这讲依报的国土。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是怎么回事呢——严净光丽,形色特殊。“严”是一个总说,无量无边的庄严。庄严当中开出三个条目。第一个是“净”,清净而不杂染。第二个是“光”,光明而没有黑暗。极乐世界是没有晚上的,因为它每一个宝物都是放光。第三个是华丽,美丽而不丑陋。而且它的形状、颜色特别地殊特,殊胜奇特,为世间所无。它是整个造型精纯微妙,不但不能用口业来描述,乃至不能用心思来加以测量,是不思议境。其中众生,这个地方也包括了在极乐世界这种三乘的圣贤,这些三乘的圣贤即便得到了菩萨的天眼通,在极乐世界受用这个果报的时候,他用心思去明了分别极乐世界的国土,或者用口业来称述它的名称、数目都是不可得。我们到极乐世界,我们没办法去评论那个世界的好坏,因为那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功德境界。不可思议当中,其实在蕅益大师的《弥陀要接》他把极乐世界的国土庄严,比方说国土庄严包括宝树楼阁——住处庄严,还有我们的身处的——池水庄严,七宝池、八功德水的庄严,乃至于种种的大地的庄严。极乐世界的庄严,蕅益大师把它分两种,第一个是殊胜,第二个是微妙。殊胜就是说极乐的国土,它每一个释放出来的五尘,我们接触以后会产生安乐,比方说光明相、香气、音乐,我们在接触的时候产生安乐;第二个,极乐世界的国土会产生一种解脱的力量——闻是音者,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国土庄严代表什么意思呢?代表了极乐的国土它不是一个业力所成就的国土。这个地方我们在研究净土一定要清楚。很多人他不了解净土。他说,极乐世界黄金铺地,住的房子都是七宝所成,那我们到那个地方就是贪图享受。这个思想是错误的。极乐世界的庄严,即便它是七宝所成,关键在哪里呢?它是弥陀的法身变现出来的七宝,它不是我们凡夫以一种有所得的有漏心去造善业而产生业感的七宝。我们有漏的业力造成的七宝,我们接触的时候会产生贪爱的心。但是佛菩萨的那种功德力所变现出来的那种法界,那是会产生我们念佛、念佛、念僧之心。这个叫做定自在所生色,就是佛菩萨的三昧力所变现出来的一种色法,不是业果色,叫定果色。比方说佛在世的时候,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大富长者叫做瞿沙长者,瞿是瞿昙的瞿,沙是恒河沙的沙。这个长者虽然福报很大,但是他有两个过失:第一个,他高慢心很重,看不起贫穷人,第二个,他贪图享受。虽然他有善根,但是他一看到很多的精舍都是很朴素、很破旧,所以他刚开始对佛法不能生起恭敬的心,反而他看到外道婆罗门的宫殿装点得非常庄严华丽,反而启发他的欢喜,所以他信奉了外道。这个时候目犍连尊者有一次在神通道力的时候,有一次他观察到这个瞿沙长者即将因为他的邪知邪见、毁谤三宝的口业要堕落到三恶道,命即将终了。这个时候,目犍连尊者就等待机会,刚好瞿沙长者要去办事,他刚好要经过祇桓精舍。这个时候,目犍连尊者他就以神通力把祇桓精舍变成一种宫殿楼阁,非常庄严,而且在祇桓精舍的旁边又放上很多宝铃,放出美妙的音乐,中间坐着佛陀,旁边又变现出很多很多的天女拿着扇子在扇风。瞿沙长者经过的时候,他一看,哎呀,这么美丽的宫殿是从什么地方来呢?他从来没有看过,起欢喜心。他就到里面去,看到中间佛陀光明巍巍,旁边很多人在侍奉他。他就向佛陀礼拜,礼拜的时候他就向佛陀说,伟大的圣人,你如此地光明,我感到非常欢喜,你可不可以在明天来到我家来应供?他就起欢喜心、恭敬心。这个时候,佛陀说,可以。第二天佛陀就带领着诸位比丘到了长者家去应供。应供以后,佛陀为长者开示,结果这个长者听了以后起欢喜心,就当下证得初果。

  这个地方是说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我们去接触一个物质世界的时候,除了它的相状,它的本质特别重要,本质!为什么我们在娑婆世界看到黄金铺地,我们就起贪爱?因为它的本质是有漏的。我们在造善业的时候我们是用有所得的心来造善业。那么极乐世界的国土它的本质是一种菩提的愿力,我们在受用阿弥陀佛的国土的时候,是阿弥陀佛发了菩提心以后所修的六波罗蜜所庄严的国土,所以它每一个宝石的背后就是菩提心的摄持。所以我们在受用国土的时候不但是有安乐、而且解脱,因为它都有弥陀的菩提的本愿在那个地方摄受着我们。所以这个地方,国土的庄严包括有安乐的功德跟解脱的功德。我们在娑婆世界,它的世界是对立的,我们要知道它是对立的。因为我们凡夫是执着么,它是对立的。所以你看,我们的善根跟福德是对立的。有善根不一定有福德。你花很多时间去修福报,你就没有时间来听闻佛法,善根相对薄弱,智慧相对少;有智慧的人福德就会受到影响,因为你花很多时间修智慧,福报就会不足,有善根不一定有福报。极乐世界的善根跟福德是一体的,它是一种一真法界。所以我们要知道,印光大师说,往生净土是怎么回事?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们的有漏身心世界到了弥陀的大功德海,它的佛法界是一真法界的,没有对立的世界。当我们看到极乐世界福报的时候,我们要同时想象那个地方有无漏的戒定慧的善根、有菩提心的善根在那个地方。所以我们到极乐世界八功德水去泡温泉的时候虽然是一种福报的享受,但事实上也是把弥陀的善根得到一种受用。所以极乐世界的法宝跟善根是一体的,因为它是一真法界,这个地方我们在研究极乐世界国土庄严的时候,我们要把它弄清楚。

  看丙三、衣食自然。我们看经文,请大家合掌。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觉。

  前面是讲到整个依报的国土,这个地方是讲我们极乐世界日常的受用。日常生活的受用,所谓的衣食的受用。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这些国土的众生,心中希望得到身上的衣服,这个时候,随念即至,随着心中的希望,一起心动念马上出现。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出现什么衣服呢?正如佛陀所称叹的这种如法庄严的衣服,自然穿在身上。也就是说,它不需要经过裁缝——裁缝就是决定布料的大小;染治——决定布料种种的颜色;浣濯——穿过以后还要洗涤。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思食得食、思衣得衣的境界。

  这段经文我想我们要注意四个字,极乐世界的受用啊,我们前面讲国土庄严,这个地方讲受用——“随念即至”。这四个字你懂了以后你大概可以知道极乐世界是怎么个受用,它的平常的吃穿住是怎么回事。随念即至,我们一般叫“心想事成”。在我们凡夫的世界,我们聚集很多的善业,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你可以成就安乐的果报,但是我们这个安乐的果报是不能得自在的。你不是说你心想事成,不是这样的。我们凡夫的安乐是带有障碍的。你福报很大,但是不是你说了算。你看我们历史上很多皇帝,他贵为皇帝,他很多事情都不得自在。所以我们凡夫的福报是不得自在的福报,没办法随念即至、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这样子的。一个功德要达到随念即至、心想事成,除了你的善业以外,在佛法的道理上说,还要有正念力,还要有戒定慧的波罗蜜的功德。即便你不是圣人的这种波罗蜜的正念,起码你要达到一种凡夫的正念,戒定慧的正念跟善业的结合。我有一个师兄弟,那个时候我们两个住隔壁,他住在隔壁的茅棚,我住在他的旁边。他一天拜阿弥陀佛拜三千拜,他发心闭关三年,每天拜三千拜。拜到第三年的时候,有一个特殊情况出现。他心中动一个念头,比方说他想要一个钢杯,过没几天就有人送钢杯过来,他需要一个枕头,就会有人送枕头过来,就是心想事成。后来他把这个事跟我讲,我说,你不要动这个念头,你动这个念头以后,你以后念佛的善业力还有观照力,完全落入人天果报。所以一个人能够达到随念即至,那是一种善业跟修行的善根的结合。所以,极乐世界的受用,它那个福报力是得自在的,就是随念即至,那么这个地方也包括了整个善业跟正念的结合,衣食自然。

  我们看第四段,丙四、身心安乐。前面的衣食自然偏重在一种外在的享受,身心安乐是偏重在自身的色身的受用。我们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在极乐世界的天人,他的色身所受用的快乐,假设比不上漏尽比丘,则不取正觉。“漏尽比丘”我们解释一下。“漏”指的是我们内心的烦恼,见烦恼跟思烦恼,见思烦恼,就是我见跟贪嗔痴的思惑的烦恼。这个指的是谁?阿罗汉的比丘。阿罗汉的比丘他把烦恼调伏以后,他进入到一种灭尽定,在灭尽定当中他承受一种寂静的快乐,就是快乐当中带有寂静,安稳的快乐。在这个地方,极乐世界的色身,他的快乐是安稳的,强调是一种无漏的快乐。

  我们娑婆世界的快乐是不安稳的,因为它在快乐当中会产生一种放逸的过失。佛陀在经典上讲出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大富长者,这个大富长者用很多很多的牛奶去烧烤,把牛奶烧烤成很香的酥油,然后把很多的酥油盛在一个很大的瓮里面,很大的罐子里面,然后把这个罐子放在一个很高的仓库。有一只老鼠,它饥饿得很厉害,它就慢慢爬、慢慢爬,花了很多的时间爬到那个仓库,也爬到那个很大的罐子上面,就跑到酥油里面吃酥油。它想说,你看,从地上爬到仓库,从仓库又爬到罐子里面去,花了很多精神体力。但这个老鼠一吃到酥油的时候呢,它就不自主地放逸、贪求,结果它吃太多,爬不出来,就死在那个酥油罐子里面。佛陀讲这个故事的比喻就是说,我们凡夫亦复如是。我们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在娑婆世界遇到痛苦的刺激的时候,我们起惭愧心,开始布施、开始持戒、开始忍辱,积集善业。积集善业之后,好不容易依止这样的善业力得到安乐果报,我们开始就放逸,放纵六根;然后在放纵当中,所造的事业、所创造的安乐果报就开始造杀盗淫妄的业力,然后来生又到三恶道去受苦。所以我们娑婆世界的安乐是会带动烦恼罪业的,是一种不安稳性的,是引生放逸的。极乐世界的身心是安稳快乐,快乐当中带有安稳的力量,犹如漏尽比丘,而且是超过漏尽比丘。也就是说,娑婆世界的快乐是一种轮回力量,极乐世界的快乐是一种菩提性的,有有漏、无漏的差别。

  到这个地方,都讲到极乐世界的安乐,包括离苦、包括得乐;后面四条就讲到它的解脱的功德。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第六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八面,丙五、闻法欢喜。我们在思维、观察极乐世界的国土的时候,我们分两部分来观察,一个是极乐世界的安乐道,第二个是极乐世界的解脱道。极乐世界的正报的身心跟他所受用的整个外在环境是安稳快乐的,他没有痛苦的感受。这种安稳快乐基本上不同于娑婆世界的地方有两个差别。第一个,它是增上的。我们娑婆世界在受用快乐的时候,我们是堕落的,我们是在耗损我们的福报,是在退失我们的善根,所以我们在娑婆世界享受快乐是要付出代价的。也就是说,我们今生受用了快乐,我们一定牺牲来生。所以你今生享受快乐,你一定是使令来生堕落,这叫三世冤。没有一个人在娑婆世界是你今生活得很快乐、来生也很快乐的,没有这回事情。你选择享受今生,你来生就要付出代价。因为你快乐,你肯定就会放逸;放逸,你就会造业。所以我们娑婆世界一旦你今生享受了,你要付出很多很多生的三恶道的代价来弥补你今生的快乐。所以我们今生娑婆世界的快乐,是犹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你就在娑婆世界享受快乐,好像刀上的蜂蜜,这个蜂蜜你也吃不饱,但是你吃完蜂蜜以后你肯定把石头割伤了。极乐世界的蜂蜜不是刀上的蜂蜜,是桌子上的蜂蜜,它没有过失,它没有堕落的过失、没有放逸的过失。所以我们在观察安乐的时候,你要知道,极乐世界的安乐道,他享受快乐的时候,他的善根是增上的,是正面的,这是第一点;第二个,极乐世界的快乐是自在的,随念即至。我们娑婆世界的快乐要很多的条件具足——你福报大,你想要享受快乐,你家人当中其中有一个家人不配合,他就破坏你的快乐,他的情绪就会影响到你。所以娑婆世界的快乐要很多很多外在的条件跟你配合了,你才有快乐的感受出现,不是你操之在我,不可能你说了算的,那是一种共业的和合。所以我们觉得娑婆世界福报再大,总也觉得不得自在——就是这个问题。极乐世界的快乐是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你完全不必跟别人配合,自在的快乐。你的衣服不必别人帮你做,这个人做得不好,他肯定伤害到你的快乐。所以,你完全独立自主的快乐。所以当我们在观察极乐世界快乐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个快乐是增上的、是自在的。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把它跟娑婆世界的快乐区别出来。

  好,我们再看极乐世界的解脱道跟我们娑婆世界在行菩萨道去增长善根有什么差别。我们看第五段的丙五、闻法欢喜。看经文,大家请合掌。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在我成佛以后,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想要去增长他的智慧、善根,怎么办呢?他要去听佛法。那么他听法是什么样的相貌呢?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就是说,每一个人成佛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的根基不同。有些人在佛法的规划,在《法华经》上说,有些人是要人天种姓的,他的成佛之道,他一定要先成就人天的果报,他才愿意发菩提心、成佛的。你要让他直接发菩提心,你说,你天上不要去了,不可以!他一定要去那么几回。有些人是他一定要成就二乘的涅槃,他才甘心发菩提心——二乘种姓。有些人可以直接“正直舍方便,但修无上道”——这种人是菩萨种姓,他不必经过人天安乐的安抚,他也不要经过二乘涅槃的休息,他直接可以直趋大乘。所以我们过去生的生命的经验所造成的善根不同,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有所不同。这是《法华经》上说的。佛陀虽然是想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但是,“良由众生根基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佛陀为什么讲五乘法呢?因为众生有那个需要。那么到了极乐世界,我们虽然都依止信仰、依止愿力到了极乐世界,但是我们要面对我们过去的根基。有些人可能到了极乐世界,他还是喜欢听一些四谛、十二因缘;有些人还是喜欢听人天善法;有些人喜欢听大乘的圆顿法门。虽然发了菩提心,但是都有过去的习气。那么到了极乐世界,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你愿意听什么法门,你都能够在极乐世界的环境当中,比方说你在树下经行——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之心。微风吹动,产生音乐,都能够让你听到你相应的法门。也就是说,你不一定要到佛堂去,也不一定是阿弥陀佛,他是一个五尘说法,而且是随顺你的根基、随顺你心中的愿望而很自然地听到相应的法门。

  我们一个人的善根要增上,只有一种情况——听法。我们不可能从人生的经验当中累积佛法的智慧。你有可能累积一下世间的智慧——我知道怎么跟人家做生意,我知道怎么样去医疗病人,有可能。假设你不听闻佛法,你出世的善根不可能成就,因为那是日常生活所接触不到的东西。所以我们在三皈依当中其实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正式所皈依的是法宝,因为唯一只有法宝能够开启我们的智慧,法有开慧之恩。你看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大国王叫波斯匿王,他有很强大的军队,所以有很多小国家就要巴结他,隔壁的邻国就送他五百只白雁。波斯匿王就把白雁这么大群的鸟放在哪里呢?就把它放在佛陀祇桓精舍的隔壁的树林当中。这些白雁平常白天就在空中里面盘旋、飞翔,等到佛陀带着诸位比丘中午去应供以后,佛陀应完供、洗完脚、把双腿一盘,佛陀按照规矩要先说法,然后再入定。所以,过午以后佛陀说法,五百只白雁就飞到佛陀的前面很恭敬地听法,听完法以后又很欢喜地飞回自己的树林。经过几个月以后,有一天,这些白雁要早上从树林飞出来的时候,遇到一群猎人,就被网子网住,全部被杀死。杀死以后,那一天下午的说法就没有现前。诸位比丘就起疑惑,就请问佛陀说,为什么这五百只白雁净土没有来听法呢?佛陀说,这五百只白雁今天早上被猎人所杀死,因为听法的善根而往生到忉利天去了。当天晚上,因为往生到天上的人刚开始前半段的时间他还会忆持他为什么升天,所以他们就对佛陀产生感恩心,所以到晚上的时候,五百个忉利天的天人、那五百只白雁就来到佛陀的精舍的地方,跟佛陀顶礼、向佛陀感恩,绕佛陀三匝,赞叹佛陀的功德。那个时候,佛陀为他说四谛法门,这五百只白雁证得初果。证得初果以后,阿难尊者作为佛陀的侍者就问佛陀说,这五百只白雁是畜生道,为什么听法以后那么快地增上而且成就初果呢?佛陀说,这五百只白雁是迦叶佛时代五百个修行的居士,他们虽然受了戒、也听闻佛法、也修持佛法,但因为心中的贪欲烦恼很重,破坏了五戒的戒体,堕落到畜生道。但是我们知道,善根是不可以破坏的。福报会破坏,你做了一个错事,折损你的福报,有可能。你做了一件错事,折损你的善根,不可能!我们每一次听闻佛法的善根,一旦进入到你的心中,在你未来的生命它永永远远不会消失掉,一入耳根永为道种。你今生所听的法,即便今生不能让你成就圣道,但是它永远不会失掉。因为善根是一种根,强大力量的根。所以,这五百只白雁为什么,同样是畜生道,它们能从那个地方很快跳脱出来而成就初果呢?因为它有善根。

  我想我们慢慢地学佛久了,要把善根跟福报区分出来。你去做义工、你积集一个善业、成就一个福报,但这个福报有什么样的不足呢?它对你的烦恼没有对治力。你以前的贪爱烦恼很重、你的脾气很大,你做一辈子义工,你修了很大福报,你的脾气还是这么大,不可能改变。善业不能对治烦恼。但是你听闻佛法产生的智慧观照,它对烦恼有对治力。所以,善根是解脱分。在经典上说,福报不是解脱分,它是一个安乐,但它没有解脱,因为它不能对治烦恼。在佛教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说有一个商人,这个商人一年长时间在外面做生意,到了过年除夕的时候他就把他赚的钱希望回家能好好过个年。他走着走着,回家的时候,他就想:我长时间在外面工作,家里面的事情、家里面的子女都是我太太照顾。他觉得他太太很辛苦,应该慰劳一下,他就没有直接回家,到城市去买一些他太太喜欢的东西。买完以后,正当要离开城市回家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头,那个老头就在卖一张纸。这个时候,这个商人说你卖这张纸是干什么呢?他说,我这张纸是我祖先留下的智慧,我要卖这个智慧。这个时候这个商人他本身很欢喜,要回家过年啊,又对这个老头很怜悯,就说,好,你把这张纸卖给我好了,就给他十两银子。他要走的时候,等到这张纸拿到手上一打开,它里面写了四句偈,他祖先留下的四句偈:“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想一想”,就是你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反应太快,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想一想;“嗔心来时善思量”——发脾气的时候你要好好地思惟思惟前因后果;“调伏嗔心最吉祥”。四句偈值十两银子。他就对这四句偈就很好奇,这是他祖先留下的法宝,他就不断地、不断地默诵这四句偈颂。回到家以后,因为他到市集去买东西,到家就已经晚了,天黑了,一看他太太已经睡着。他就摸黑进去,到她的床铺一看,哎呦,床铺底下除了一个女众的鞋子还有一双男众的鞋子,他就很生气,他太太可能做出一些羞耻的事情。他一气之下就要到厨房去拿刀子去杀他太太跟那个另外一个男人。但是他拿刀子的时候,突然间他手上的纸掉下去。他就把那纸拿起来一看,“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想一想”。他想,有道理,不要这样冲动,干脆把事情弄清楚再说。他就把电灯打开,一看,只有他太太一个人在里面睡觉,他把他太太叫醒。他说,你一个人睡觉,怎么床下放两个鞋子呢?他太太说,我等你很久都不回来,今天除夕,我们的习俗啊,旁边放一双鞋子这样比较吉祥,所以我就把你的鞋子放在旁边了。这个先生因为这个偈颂的救拔而没有酿成大祸。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在烦恼起现行的时候,我们的福报救不了你,你修的福报再大救不了你;但是,你所听闻佛法的智慧在那个时候会产生一种抗拒烦恼的力量,就是善根。只有善根可以对抗烦恼,福报没有办法。所以一个人要增上,你不说只有做义工。做义工叫修福报,做善事、做慈善事业是修福报,但是你内心的烦恼是原封不动的;但是你听闻佛法、如理思惟产生了一种智慧的观照,它会消灭你这种颠倒烦恼。所以在极乐世界我们能够“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也就是说在极乐世界你会不断地增上,增上你的善根、消灭我们的烦恼。这是闻法欢喜。

  我们看第六个,丙六、具足五通。我们看经文,请合掌。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极乐世界国中的天人,每一个人都必须要成就五通,这当中特别谈到神足通。这个神足通的力量,在一念顷,就是很短暂的时间,他的最低的程度一定要能够超越百千亿亿诸佛国者。我们看佛陀在讲事情的胸量都是很大,他那个单位都是以佛国做计量。我们给大家一个概念好了。在阿罗汉的神通当中,比方说,目犍连、舍利弗这种大阿罗汉,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的阿罗汉,这些阿罗汉他们的神足通是三千个大千世界,一个佛国。你看目犍连尊者有一次他听佛说法,这个时候他突然间起了一念分别心,他说佛陀的音声这么的美妙好听,它到底可以传多远啊?他就以他的神足通一直飞、一直飞、一直飞,还听到佛陀的声音,结果飞到了三千大千世界以外,超越了三千大千世界出去了,还听到释迦牟尼佛的音声。飞出去以后他到了另外一个国土,那个国土的人特别地高大庄严。这个时候那个国中的人说,这个人好像一个小虫啊,从什么地方过来?那边国土的佛陀说,你们不要轻视他,那是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连尊者,他为了测试佛陀的音声跑到这个地方来。结果目犍连尊者要回去的时候,回不来了,因为超越他的范围。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国土的佛陀说,你要忆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仰仗佛的加持,你才飞得回去。结果他就忆念释迦牟尼佛的圣号,又飞回去了。所以,一般的阿罗汉、大阿罗汉,他的神足通只能到一个佛国。那么我们到极乐世界我们的神足通是在很短暂的时间超越百千亿亿诸佛国者。为什么在极乐世界他必须有这种神足通呢?在《大智度论》里面讲到说,菩萨发菩提心,修习摩诃波罗蜜,云何修学五通?一个菩萨,你具足菩提心、又具足空正见,为什么还要修五通呢?这个地方龙树菩萨提出两个理由:第一个,要坚固菩提的善根,因为菩萨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以后,他有神通,他就能够照见众生的苦果而厌离苦因。有神通的人他能如实地看到众生造了什么杀盗淫妄的罪业堕落到地狱去受什么样的痛苦,所以他亲眼看到这个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他对于这种苦因、这种罪业的过失会深深地厌离。以前我们是听佛陀说法,产生一种比量的了知,比度量知的了知,但是你用神通你是亲眼看到,你的感受、你的整个理解会更深刻。这是第一个,照见众生的苦果而厌离苦因。第二个,照见众生的乐果而欣求乐因。我们神通也会看到众生因为布施持戒忍辱的关系而生到天上去享受种种的安乐,所以我们对于整个善法会产生欣求。这种厌离痛苦、欣求安乐的过程就增长我们对无上菩提的追求,坚固菩提善根。第二个,它可以积集福慧的资粮,能够游诸佛国、广做佛事。我们在发菩提心的时候,我们只有愿力,我们希望能够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满菩提愿,但是我们凡夫的菩提心只有愿菩提心,没有行菩提心。我们的菩提心是一个空愿,不能付诸行动。到了极乐世界,你所发的愿你都可以实际付诸行动,因为你是五种神通。也就是说,修学神通可以把菩萨的理想转成一种事实。它可以从愿力而转成行动,而这个关键就在于五通。也就是说,你到极乐世界那个果报体它有强大的功能,它可以亲近十方诸佛、广学佛法,它也可以到众生的世界广度众生,而这样的功能来自于弥陀本愿的摄受,具足五通。

  我们看第七的丙七、寿命久远。我们看经文,请合掌。

  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这个地方讲到时间的问题。前面的受用包括安乐道、包括解脱道都是讲空间的问题,这个地方讲时间的问题。设我得佛,极乐世界的整个天跟人的寿命假设是有限量,当然,寿命是有为诸法,它肯定是有限量,但是他的寿命,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就是不能少于百千亿亿的劫,假设不如此,不取正觉。

  寿命在我们的修行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是一个颠倒凡夫,整天只知道享受,那寿命对他来说意义不大。但是你一个人开始发菩提心以后、开始修学圣道对你时候,寿命对你来说极为重要,因为它决定你的功德是小是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凡夫众生一旦经历死亡,我们的善根就产生中断。中断,叫隔阴之谜。我们在娑婆世界里面打滚,所有的障碍最严重的就是分段生死,叫报障。你得到果报体,你就要面临死亡的障碍。我们今天在末法时代、五浊恶世,我们还愿意拨出宝贵的时间来听闻佛法,我相信诸位过去一定有善根,而且是生生世世都听闻过佛法、都学习过佛法,但是我们现在为什么还是这副德行呢?因为我们的善根不能累积起来,死亡使令我们一加一不等于二。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善根会退转。我们看到很多西藏的上师,我们不要指名道姓,但事实上,事实证明在西藏上师的转世当中有些人的今生比不上他前世的成就,这个是一个现量的事实。为什么?因为他死亡以后,他产生退转,他忘失了前生的善根。所以死亡是个严重的问题,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你好不容易从一个颠倒众生你开始读书、工作、结婚,然后遇到人生的痛苦,开始启发你善根去学佛,好不容易学段时间以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你的业障也忏悔到一个程度,你的智慧的善根发扬光大的时候,死掉了;死掉以后重新开始,又颠颠倒倒,又开始善根发现,又死掉了。所以分段生死使令我们的善根不能够相续,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啊。所以在极乐世界,我们在极乐世界听闻的佛法、所栽培的善根,因为它提供一个无量无边的阿僧祇劫的生命,所以他的善根能够不断地增上。这个地方很重要,寿命久远,它使令我们善根能够相续地累积。一般来说,我们成佛是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极乐世界是无量无边的阿僧祇劫,所以它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成佛。

  我们看丙八、功德圆满,这个地方是最后的。这个愿主要是讲什么呢?就是说,前面的极乐世界的安乐道、解脱道都是因地的过程,就是你到极乐世界你的生命的受用是怎么回事,他没有痛苦,很多的安乐、又有神通、又能够随时听佛法。这个愿是说,你到极乐世界你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你到极乐世界一趟,在那个地方享受快乐、在那个地方增长善根,那你最后是什么结果呢?这个愿是讲最后的结果。我们来以恭敬心把它读一次,请合掌。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好,我们来看看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最后是什么结果。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十方的众生,发了菩提心、具足正知见的菩萨,以坚定的信仰、以坚定的愿力忆持圣号临终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人呢,往生的人当然刚开始可能是凡夫、也可能是圣者,不管是凡夫或者是圣人,他到极乐世界有两种情况的选择:第一个,究竟必至一生补处。这种人大部分都是智增上的菩萨,智增上的菩萨一旦到了极乐世界,他就不想再来到娑婆世界、凡夫的世界了,那么他就以极乐世界那个果报体,比方说身心安乐、比方说神通具足、比方说寿命久远,他就用那个果报体亲近十方诸佛,也可能用那个果报体偶尔来到人世间广度他有缘的众生,但是他不舍弃他极乐世界的那个果报体,他不舍掉他的寿命。这种人他永远不离开他极乐世界的果报体,他最后能够修到等觉菩萨,因为他要成佛,他一定要舍掉极乐世界的果报,来到人间,才能够示现八相成道成佛,但至少可以修到一生补处,还差一生成佛。这个是指的你到极乐世界以后,你一直地、相续地保存极乐世界那个殊胜的果报体。第二个,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第二种人是属于悲增上,这个人是悲心非常地重,当他到了极乐世界以后,他的心中随时想到回入娑婆度有情。所以他一旦证得法身以后他就舍掉他极乐世界的果报而到娑婆世界来投胎,或者到其他世界的有漏世界去投胎。就是他把极乐世界的果报体舍掉了,就是说寿命没有尽,但是他自己有这个愿力,除其本愿,他愿意减短他寿命。这个人离开了极乐世界以后,他有三种功德:第一个、“自在所化”。他具足教化众生的方便。这个地方包括了辩才、智慧的辩才,第二个、具足神通。他有这种自在力而以智慧、辩才和神通来教化众生。第二个、“为众生故”,他有大悲的利他心。第三个、“披弘誓铠”,他有广大的誓愿力,以这个誓愿力的铠甲进入到众生的生死魔军当中,做两件事情:第一个、从自利的角度,积集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从利他的角度,广度众生,跟众生结缘。一方面积集自身的资粮,一方面跟众生广结善缘。他采取什么行动呢?游诸佛国,修菩萨行,来到十方的佛国当中,一方面供养十方诸佛如来,一方面到有缘的众生去以善巧方便来开化无量的众生,使令众生成就无量的菩提心,而他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在供养诸佛的过程当中他有一种殊胜的功德——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在所有的菩萨的功德当中,最为殊胜、最为难得的就是普贤之德。普贤之德的殊胜来自于这个功德是时空无尽的。你看我们拜八十八佛最后的回向——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礼敬诸佛无有穷尽,乃至于十大愿王无有穷尽。我们一个菩萨修菩萨道,我们今天修菩萨、修布施,但是我们不可能明天、后天继续布施,我们凡夫的心会有疲厌,在时间上会有疲厌。第二个,我们空间上不可能普遍。我今天针对新加坡人布施,我不可能同时对另外一个国家的人布施,空间不能圆满。所以在一般的成佛之前的整个菩萨道是很难时间、空间圆满的,只有一个例外,就是普贤之德。所以,佛陀在《华严经》特别赞叹普贤德说:“十方诸佛有长子,其名号曰普贤尊”。就是说,一个人一旦成就普贤之德以后,他就表示即将成佛了。那么这个地方是说什么事呢?就是说你到了极乐世界,你的慈悲心特别重,可能你跟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约,所以你到了极乐世界一证得法身以后你就赶紧地想要回入到娑婆世界来度化你过去的亲人、你过去的有缘众生。即便你没有长时间地呆在极乐世界,但是你一旦回到娑婆世界,你跟其他的菩萨还是不一样,你能够超越常伦,就是一般的十地菩萨的功德,而能够现前成就普贤之德。为什么?弥陀本愿摄受。你的行力、你的善巧都超出一般的菩萨。这个是讲最后的结果,就是你一旦离开极乐世界,你就能够依止弥陀本愿摄受而成就普贤之德。这个是整个极乐世界的收尾。

  我想我们在改变我们心中的希望的时候,如理思惟是很重要,这个我们叫做功德联想;当然也包括过失的联想,也就是说,我们不是一张白纸,这个地方要很清楚,我们修行人我们现在不是一张白纸。我们是在世界里面打滚了很久很久很久、累积很多很多很多的烦恼罪业、而且产生一种错误的想象、产生一种错误的希望以后才来学佛。所以我们的心态是要调整。如果我们今天是一张白纸,我们一接触佛法,马上就成就了。我们要永远记住,我们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我们是从一种内心已经弄得乱七八糟了才来学佛的。所以,我们第一个、一定要对娑婆世界产生过失的联想,娑婆世界是有过失的,今生有很多的无常败坏的过失、来生有三恶道的引诱的过失。我们必须通过娑婆世界的过失的联想、极乐世界的功德的联想,慢慢地、慢慢地调整我们的心态,调整我们心中的希望。所以佛法的修学,我们在观照的时候、在如理思惟的时候,古德说,如理思惟有潜移默化之功。虽然你看不出你在变化,譬如草里的冬瓜,不见其大,但是每天在长。冬瓜你今天看它这样,明天看它还是一样,但是它每天在长。所以我们一定要透过如理思惟,因为我们如果不如理思惟,根据我们过去的生命经验,我们今生念佛的因缘肯定在三界里得果报,因为我们心中是有很坚固强烈的三界的爱取,从我们的生命经验累积很多的爱取,所以我们要透过思惟——极乐世界是安乐道、是解脱道,而整个安乐当中它是自在的、它是增上的,而且更重要它是永恒的,它不会退失掉。我们花了几十年时间成就这样一个安乐解脱,我们是一劳永逸。拼个今生,永做闲汉。好过你去天上。我们到了天上,天福享尽的时候回到娑婆世界,什么都没有。但是你到了极乐世界,你从今以后你就走上了一个坚定的菩萨道。也就是说,只要你成功一次,你以后永恒成功了,你不可能再退转回凡夫,不可能。

  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事,也就是说你必须在你临命终之前做好你往生心态的准备,而不是等到临命终别人再给你开示,来不及了,因为你来不及思惟。我们必须把一个念念贪恋娑婆世界的这棵树往西方慢慢地慢慢地把它扳过来,变成欣求极乐,而这个只有透过智慧的观察才可以做到,因为我们不可能从现实的经验里面得到欣求极乐的愿望,不可能。所以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调整我们的心态比你念佛的多少还重要。如果你的心态没有调整,你念的佛变成有漏福报,因为你的心是造业之主嘛,心为业主嘛。你心染污,一切法染污。那个佛号本来是无漏的功德,被你染污了。心净一切法净,心染一切法染。不是说佛号功德救不了你,而是你那个能念的心、那个推动佛号那个心有问题。你以有漏心来念佛,变成有漏福报,很可惜。所以我们在观察极乐世界的时候,这件事情是很重要,你平常要慢慢点点滴滴地告诉你自己,你要试着很平静地用佛法的道理跟你自己的妄想沟通。也就是说,现在的你跟过去的你要做沟通。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打滚,我们产生一个很坚固的妄想,我们一定要面对它。第二个,我们在佛法当中产生一个强大的如理作意智慧。你要用你现在的智慧跟你过去的妄想沟通,好好跟它沟通,用道理来开化。我们不一定要去改变别人,但是你用你的智慧好好跟你心中坚固的妄想跟你自己开导,慢慢慢慢地当你心中的妄想跟你的智慧统一的时候,妄想跟着智慧走的时候,你就成功了。用智慧来化解你的妄想,这个是我们在学习这个课程主要的目的。

  我们看最后一段,乙三、依摄心专注以立行持。前面的思维名号的功德产生信心、思维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产生愿力,都是心态的准备。当我们信愿准备好以后,我们就开始念佛了,开始摄心专注来念佛。那怎么念佛呢?我们看经文,请合掌。

  佛问圆通,我五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念佛法门它的目的是一心不乱,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但是一心不乱的前方便就是摄心专注。为成一心,先求成片;为求成片,先求点状的专注。专注力一定有一个所缘境。诸位知道念佛法门的所缘境是什么吗?音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里面音声闻。我们念佛不能够看“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不能以色尘为所缘境,极乐世界法门是以音声表达弥陀的功德,是音声佛事。以音声来代表弥陀。“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谁代表阿弥陀佛呢?就是你自己创造的音声。佛在哪里?佛就在你的音声当中。我们怎么去忆持这个佛号呢?我们看这段经文。

  首先,都摄六根产生专注力,净念相续产生相续力。一句弥陀念诵听。这个音声首先要念。念从心起。念佛的人,第一个,你自己要创造音声。不管你用念佛机或者你跟别人打佛七也好,你自己要出声。你是跟着你的声音走,你不创造声音,你要怎么跟啊?我们不能听别人的音声,听别人的音声你越听越散乱,六根无主,没有主人。六根没有主人,盗贼就做主了,烦恼就活动。所以,第一个,念从心起。第二个,声从口出。你嘴巴要震动,创造音声。第三个,音从耳入。你要把你自己创造的音声再听回去。自己念自己听,自念自听。一句弥陀念、诵、听。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一念相应,你跟阿弥陀佛的功德产生相应。当你听到佛陀的声音的时候,表示你跟弥陀的本愿功德相应,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判断方式。当你听不到声音的时候,表示你跟妄想相应。所以它完全以音声在不在来判定相应部相应。

  第二个,我们必须有一个节奏,以三三四的节奏来创造这个韵调。念佛是要有韵调的。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停顿一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停顿一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十句,三、三、四,三、三、四,三、三、四……你要以这个十句佛号当作一个循环,透过这个循环你在你的音声当中创造一个三三四的韵调,这样产生一种摄心的力量,把点状的佛号拉成一个成片的佛号。这个就是念佛的方法,先求专注,再求成片,慢慢地一心不乱。

  念佛要带一点气势。你要把信心放进去。以前我们在讲唯识的时候经过,你要把念佛变成一种增长业。当然这个地方跟我们前面讲的道前基础——你的心态的准备,包括你对弥陀的信仰、对净土的愿力有关系。念佛的人你不一定要念得很多,但是,以前我们老法师常说,要把佛号的味道念出来,要带一点气势。如果你念佛是越念越没有气势,你去年念一千声,今年念八百声,明年变成五百声,那个气势越念越糟糕,这样不好。我们念佛的因缘要保持增长,越来越大比较好。念佛是要有气势的,那种意乐要经常在。我们不一定要说念得很多,但是你佛号在念的时候,你是有很明确的意乐。你佛号是今年念得比去年多,明年念得比今年多,它必须要保持增加。这个地方很重要。所以这个地方,在修行的时候,你怎么调心?如果你念佛念得比较没有味道,表示你的道前基础有问题,可能是信心出了差错或者愿力有问题,你要重新地再加以思惟观察,调整你的心态。

  总而言之,念佛人他必须是有一种坚定的信仰和坚定的愿力而带有气势地念佛,就是以观照力来带动专注力。

  我们看最后的甲三、结劝。我们把这个课程——《净心与净土》分两部分来做结劝。

  乙一、具足皈依之心。这个是我们花很多时间在讲的信愿——道前基础。所以我们在念佛之前就应该要深深地相信一句佛号具足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所以它具足智慧的庄严,它能够成就我们未来的出世的解脱;因为无量寿的缘故,它具足无量的福德庄严,能够创造我们在极乐世界种种安乐的功德。比方说,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请;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浊水就是我们的颠倒妄想,佛号进去以后,它就可以把颠倒妄想转成极乐世界的安乐的功德、解脱的功德。就靠一念的信愿持名,转妄想成功德。

  我们看乙二、培养专注之念。当我们具足了皈依的心以后,我们念佛——一句弥陀法中王,无边妙义广含藏;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念佛人一定要把佛号的味道念出来。所以在念佛的时候,它有无量无边的无量光、无量寿、福德安乐的资粮,你要把那个资粮念出来。什么叫把味道念出来,诸位知道吗?我们在念佛之前是培养缘故信愿,对不对?你用信愿来念佛,但念完佛以后,你又增长你的信愿;信愿又想念佛,又去念佛,念完佛以后又产生另外一层信愿。所以,信愿跟持名是互相辗转增胜。依止信愿来念佛,念完佛以后更有信愿。以愿导行,行又来引导这个愿,所以产生一种辗转增胜、相辅相成的力量,所以“无边妙义广含藏”。你要把那里面的安乐道、解脱道念出来。临终的时候,“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我们念完佛以后,正常的念佛人你要是方法正确、心态准备做得对,你要对娑婆世界越来越淡薄才对,正常人。如果你念完佛,你对娑婆世界还是很贪爱,表示你的信愿的资料不具足,你没有正确地念。“不在世间论短长”就是说你知道人世间是暂时的、如梦如幻的,你只是在应付当下的因缘。所以念佛人如果你真实地照着我们前面所说的,有名号功德的信仰、有净土庄严的愿力来念佛的话,慢慢慢慢产生一定的力量的时候,你应该念佛人对娑婆世界的名闻利养、各式各样的五欲的快乐会慢慢淡薄,就算不断,也应该慢慢地淡薄下来,这才是正确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往生的信仰跟愿力。这个是一个判定标准。所以我们修行,我们可以从因来推出果,我们也可以从果来推出因。从果证来判断、检查因地的方法对不对。如果你念佛到现在你还没有产生一种对娑婆世界看破、放下的功德相,表示你的因地方法有问题,否则这个功德相不可能没有出现。如是因,一定有如是果。如果你念完佛以后,你的心态还是跟以前一样,看到什么事情都很当真,该贪爱的你还是贪爱,该发脾气的你还是发脾气,那这个佛号它的方向就表示往净土去了,就是人天福报。所以我们其实可以从每一年当中的内心状态来检查你的方法对不对,因地可以推出果报,果地功德可以判定你的因地对不对。所以讲,“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这是一个果地的判断。念佛以后,你一定要对娑婆世界的所有因缘淡薄,对极乐世界的往生更有希望、更有愿力,这个就是修行上路了。

  我们这堂课跟大家研究到这里。阿弥陀佛!谢谢大家!

  我们把这三天听经的功德回向法界众生离苦得乐、回向无上菩提。回向!

  讲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