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4 五乘共法
厚观法师:成佛之道 4 五乘共法
《成佛之道》第三章〈五乘共法〉
(释厚观,2004.11.1)
一、(p.63) 五乘:1.人乘、2.天乘、3.声闻乘、4.缘觉乘、5.菩萨乘(佛乘)。
五乘共法(下士道):发增上生心,修集生人生天的正常法门,作为出世圣法的根基。
二、(p.64)总叙正修 [正信归依者,应修于正见,及修于正命,胜进不为难。]
五乘共法的入手处:
(一)理解:修习正见--正确的见解(世间正见),正确的人生观。
1、「见」:「见」是从「推论」而来的坚定主张。
2、正见:「世间正见」1与「出世间正见」2。
3、「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3
(二)行为:修习正命--衣食住行等一切经济生活,合法的得来受用,不奢侈不吝啬的消费态度。(出家众之正命:依信众布施而生存。)
三、(p.66)总标「世间正见」 [所说正见者,人生之正观。]
(一)依人世间的正见来说,就是人生之正确见解;也就是正确的人生观。
学佛的,慢谈了生死,开悟,先修成正见再说。
(二)世间正见:(p.67~p.82)
1、正见有善有恶(p.67~p.68)
2、 正见有业有报(p.69~p.74)
3、 正见有前生,有后世(p.74~p.80)
4、 正见有凡夫,有圣人(p.80~p.82)
四、(p.67)别述「1、正见有善有恶」
[心净或不净,利他或损他,善行不善行,佛子应谛察。]
(一)善恶的标准:
1、从自己的内心说:心净为善;心不净为不善。
2、从事行上对他的影响说:利他为善;损他为不善。
(二)身行、语行、意行,都有善行与不善行。
(三)不但要确实信有善与不善,而且要分别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修成坚定不移的正见,作为我们起心作事的准绳。
五、(p.69)别述「2、正见有业有报」
[有报必由业,微小转广大,能引或能满,决定或不定,现生或后报,诸业不失坏。]
(一)(p.69~p.70)「业」与「报」之定义
1、业:业是事业,是动作。我们的内心,身体与语言的动作,凡由于思力(意志力)所推动的,都是业。指从我们身口意业的或善或恶的活动,而引起的一种动力。
2、报:严密的意义是异熟──异类而熟;这在因果系中,属于因果不同类的因果。如为善而得天国的福乐,作恶而堕受地狱的苦痛。依所作的业力,感受苦或乐的报。(善有乐报,恶有苦报。因是善恶,果是无记。)
(二)业报的意义:
1、微小的业力,会积集成重大的业力。(p.70~p.71)
(1)「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法句经》)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 引业与满业(p.71)
(1)引业:由特强的业力,而感得一趣的总报体。
(2)满业:有一类业,虽不能引我们感得生死的总报体,但却能使这一报身的种种方面(如六根是否具足,相貌是否庄严......)得到圆满的决定。
※ 众生身体机能上的差异(如老年而视力很好),有些是由于业报,有些则是与现生功力的长养有关。
3、 定业与不定业(p.72~p.73)
(1)报定,时不定。
(2)时定,报未定。
(3)报定,时定(五无间业: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4)报未定,时未定(轻业)。
※(p.72)即使造了重业,在未受报前,及时修戒、定、慧,可使重报轻受或不定受。参见《中阿含》卷3 (第11经)〈盐喻经〉,大正1,433a13~434a9: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不行梵行,不得尽苦。若作是说,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修行梵行便得尽苦,所以者何?若使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于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少水咸叵饮耶?答曰:如是,世尊。所以者何?盐多水少,是故能令咸不可饮。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于意云何,此两盐能令恒水咸叵饮耶?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恒水甚多一两盐少,是故不能令咸叵饮。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
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
......
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彼于现法设受善恶业报而轻微也。
4、 三时业(p.73~p.74)
(1)现报业:此生造业,现生就感果。
(2)生报业:此生造业,来生感果报。
(3)后报业:此生造业,下下生或经千百生才受报。
※(p.73) 三时业中的现报,可能是轻业报,也可能是重业的「华报」。
(1)轻业为什么可以受现报呢?因为轻业不致改变这一生的重要报果。
(2)重业为什么现受华报(对将来的果报而说)呢?因为业力太重,对现有报体,起着重大的影响。
※华报与果报
种子→芽→枝→......→花→果。
5、 业在未受报以前,如不是修证解脱,那是怎么也不会失坏的,只要因缘和合,还是要受报的。(p.74)
※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155:「业灭如种习,百千劫不失。」
六、(p.74)别述「3、正见有前生有后世」
[随业报善恶,五趣常流转,随重或随习,或复随忆念,由业往后有,薪尽火相传。]
(一)(p.74~p.75)相信有前生,有后世:
1、有些人,只信现业现报,不信后世。
2、有些人,只信善恶业的报在子孙,如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有些人,只信今生到来生,不信前生,如耶稣教等。(p.75)
4、佛教:前生与后世之间,不一不异,不断不常的延续,确是甚深而不容易明见的。最好是依佛法修学,得清净智,发天眼通,去亲自证实有前生有后世。此外,唯有仰信如来的教说,及从推理去信解了。(p.78)
(二)(p.75) [随业报善恶,五趣常流转]
1、善业,其报是在善趣的人间、天上。
2、恶业,就报在恶趣的地狱、傍生、饿鬼。
(三)(p.76~p.78)随业受报:[随重或随习,或复随忆念]
1、随重(重大的善业或重大的恶业,如五无间业)
2、随习4(不断地造作善业或恶业,成为一种习惯性)
3、随忆念(临终时,忽而忆念善行或恶行)
※随忆念受报,参见《大智度论》卷24,大正25,238b12~27:
是业能与种种身,如工画师作种种像。若人以正行业,则与好报;若以邪行业,则与恶报。如人事王,随事得报。如是等分别诸业相果报。
复次,如《分别业经》中,佛告阿难:行恶人好处生,行善人恶处生。
阿难言:是事云何?
佛言:恶人今世罪业未熟,宿世善业已熟,以是因缘故,今虽为恶而生好处。或临死时,善心心数法生,是因缘故,亦生好处。
行善人生恶处者,今世善未熟,过世恶已熟,以是因缘故,今虽为善而生恶处。或临死时,不善心心数法生,是因缘故,亦生恶处。
问曰:熟、不熟义可尔,临死时少许时心,云何能胜终身行力?
答曰:是心虽时顷少,而心力猛利,如火如毒,虽少,能成大事。是垂死时,心决定猛健故,胜百岁行力。
A、行恶之人,生好处:
(a)今世罪业未熟,宿世善业已熟。
(b)临死时,善心心所法生。(虽时少顷,而心力猛利,胜百岁行力)
B、行善之人,生恶处:
(a)今世善业未熟,宿世恶业已熟。
(b)临死时,恶心心所法生。(虽时少顷,而心力猛利,胜百岁行力)
(四)(p.78~p.80) [由业往后有,薪尽火相传。]
1、「业灭过去,功能不失」(这不妨说是生命的潜在)。等到因缘成熟时,过去的业力,就引发一新的身心活动,开始一新的生命。
2、约佛法来说,过去了的业力,在如幻的法性空中,本不可说有时空的间隔,只要因缘和合(如人生,要有父精母血的和合等),就能在另一时间,另一空间,忽然的引发一新生命──身心活动的又一新开始。(p.80)
七、(p.80)别述「4、正见有凡夫有圣人」
[生死常相续,圣者得解脱,凡圣缚脱异,深信勿疑惑。]
(一)圣者:凡能现起无漏净智,体证法性──一切法的真如,就是圣人。圣人也有好多阶位,但与凡夫的根本不同点,就在乎有净智,证真理。
(二)凡圣之别:凡夫与圣者,本来同样的报得「有识之身」。
1、凡夫-系缚:只因凡夫愚痴──以无明为主,这才系缚在生死中,不得自在。
2、圣人-解脱:圣人因修持而得净智──以般若为主,这才解脱生死的系缚。
(三)即使奉行人天乘法门,现时还不能进求出世解脱的佛法,若对于圣者的功德,如三明5,六通6,十力7,四无所畏8,十八佛不共法9等,都能信受,也能渐渐养成出世法种。
八、(p.82)总说五趣(五道):[流转五趣中,身心多苦迫。]
六趣:
1.地狱
2.畜生
3.饿鬼
4.(阿修罗)
5.人间:须弥四洲
6.天上:A.六欲天:a.四大王众天
b.忉利天
c.夜摩天
d.兜率陀天
e.化乐天
f.他化自在天
B.初禅天:a.梵众天
b.梵辅天 (2)离生喜乐地
c.大梵天
C.二禅天:a.少光天
b.无量光天 (3)定生喜乐地
c.光音天
D.三禅天:a.少净天
b.无量净天 (4)离喜妙乐地 (2)色界
c.遍净天
E.四禅天:a.无云天
b.福生天
c.广果天
d.无想天
e.无烦天 (5)舍念清净地
f.无热天
g.善现天
h.善见天
i.色究竟天
F.空无边处天 (6) 空无边处地
G.识无边处天 (7) 识无边处地
H.无所有处天 (8) 无所有处地
I.非想非非想处天 (9)非想非非想处地
(一)三恶趣:
1、地狱(p.83~ p.86)
2、畜生(p.86~p.88)
3、饿鬼(p.88~p.89)
(二)二善趣:
1、人(p.90~p.93)
2、天(p.93~p.95)
九、(p.83~ p.86) 地狱:[大地狱极热,近边遍游历,八寒及孤独,是诸苦中极。]
地狱分四类(共为十八地狱):
(一) 八大地狱:1、等活,2、黑绳,3、众合,4、号叫,5、大号叫,6、炎热,
7、极热,8、无间地狱。
(1)都受着猛火的焚烧,及为烈火烧热了铜铁所迫害。
(2)身体大,寿命长,在业力没有尽以前,怎么也死不了,烧成灰也要活转来。
(二)近边地狱:又叫游增地狱。这在八大地狱的附近边缘,是热地狱的流类。
八大地狱的众生,受苦完了,从每一门出来,就又必然的周遍游历四地狱,从一处到一处,增受苦迫,所以也叫做游增。
四地狱是:1、煻煨,这是火热的灰坑。2、尸粪,这是粪泥坑。3、锋刃。4、无极河,这是沸热的灰水,落在里面,如油镬中煎豆一样。
(三)八寒地狱:1、疱,2、疱裂;3、歇哳咤,4、郝郝凡,5、虎虎凡(3、4、5这三处,依寒冷的呼号声得名);6、青莲,7、红莲,8、大红莲(6、7、8这三处,依肤色及破裂情形得名)。
(四)孤独地狱:这可说是人间地狱,或在深山,或在海岛,或在旷野,或在深林,到
处都有。这不是众多和集一处,而是少数,或一或二的众生,由于个别的业力,感到这地狱一般的苦报,所以叫孤独。
十、(p.86~ p.88) 旁生:[旁生种种异,吞啖驱使苦。]
旁生(畜生)趣的苦迫主要有二:
1、互相残杀,互相吞啖。
2、为人类所系缚,鞭策,驱使奴役,丝毫不得自在。
十一、(p.88~ p.89) 饿鬼:[饿鬼常饥渴,不净以为食。]
饿鬼有三大类:
(一)无财鬼:又分三类:1、炬口(就是焰口),饮食入口,就化为火焰。
2、针口,咽喉细小如针,饮食无法咽下去。
3、臭口,满口腐烂发臭,不能饮食。
(二)少财鬼:也有三类:1、针毛,2、臭毛,3、瘿,都因身体的特征得名。有的遇到饮食,就化为脓血不净;或专食痰唾尿屎等不净。依这一类说,所以是吞啖不净以为食物的。
(三)多财鬼:也有三类:1、弃者,专受人类祭祀而生活的;与中国传说的神道相近。
2、失者,是以人间遗失的物品为生的。
3、大势,那是夜叉、罗剎等大力鬼王,享受与天福相近。
虽有这种种,而多数的无财、少财鬼,都是患着极度饥饿的,因此总名为饿鬼。
十二、(p.89~ p.90)堕三恶道之原因 [悉由三不善,恶行之所感。]
(一)三恶趣,都是由于烦恼的三不善根(贪欲、瞋恚、邪见),造作杀、盗、邪淫等重大恶行之所感得的。
(二)欲界的贪欲,瞋恚,邪见(痴)──三者,为不善法的根源;由此烦恼的发动,就会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恶行成为恶业,这才感到这恶趣的苦报。
(三)由贪欲,瞋恚,邪见而引发杀生:
1、从贪欲而引发的杀生:如为了谋财而害命。
2、因瞋恚而引发的杀生:如报怨复仇,或一时的怒火上冲,就把对方杀害了。
3、从邪见而引发的杀生:如外道为了祭天而杀牛羊。
※七不善业道由贪、瞋、痴生,参见:
1、《十住毗婆沙论》卷13,〈分别二地业道品〉,大正26,97b8~c14。
2、《俱舍论》卷16,〈分别业品第四之四〉,大正29,85b9~c26。
(四)三不善根引发的恶业:
1、上品:感地狱报。
2、中品:受旁生报。
3、下品:堕饿鬼报。
十三、(p.90~ p.93)「人」:[人中苦乐杂,升沉之枢纽;人本误鬼本,习俗谬相沿。]
(一)人身苦乐参杂,有苦有乐,忽苦忽乐的,这对于修学佛法,却是良好的环境。
恶趣苦多,没有修学的闲暇。
天上太安乐,一味享受,智慧就会减损,也与佛法不相应。
(二)五道之升沉,多半是由于人身的行善或作恶。
1、生天:是由于人身的积集善业,修习禅定。如由天而更向上生,或由恶趣而生天,这都是过去世中人身所作的善业。
2、堕落恶趣:也大半由于人身的恶业。如从天而堕恶趣,这不是由于天身作恶,因为诸天是没有严重恶行的(色界天以上,仅有有覆无记10烦恼),这是天福享尽了,过去未了的恶业成熟受报。
如从地狱而生旁生或鬼趣,也决不是地狱的众生造了恶业;地狱众生,一味受苦都来不及,还会作恶吗?
这都是过去世中,人身所造的恶业。
3、鬼与旁生,除少数的高级而外,大部分是不会造作恶业的。人间的无知小儿,失心的狂者,杀了人,还不负杀人的重罪,何况多数旁生,比小儿更无知,仅凭生得的知能而行动。大鱼吃小鱼,大虫吃小虫,是众生界可悲的现象,是不清净,可以有轻业轻报,但决不会因此而成引业,使众生堕落三恶道的。
4、由业力而升沉(除少数鬼畜),主要为人类善恶业力所招感。堕地狱,是人类的恶业。断善根──极恶到连少许的善根,都暂时没有了,也唯有人类才有可能。反之,修禅定而生天,是人身的善业。能出家,持戒,修行,了生死,成佛,也唯有人类才有可能。
因此,人身作恶,可以恶极;行善,也可以善到彻底。约五趣升沉来说,人身的行善作恶,是一总枢纽,一切都由此出发,上升或下坠。
(三)一般人对生死轮回的误解 [人本误鬼本,习俗谬相沿。]
1、印度教:以为人死了,不问圣人,凡人,善人,恶人,一切都进入阎摩王的都城。恶人们,经过阎摩王的裁判,被送入各种地狱去受刑。
2、中国一般人:大抵以为:一切死人,都成了鬼。有功德的成为神;有罪的,要经历应得的报应,在不同的地狱中,受十殿阎罗王的惩处。等到受罪完毕,这才按照生前的业行,到各处──人间,畜生去受生。
同时,鬼与地狱不分,所以认为在地狱受苦的鬼,受罪完毕,再往人间,或旁生去受生。这真是错误极了!
※佛教正确的轮回观:佛说的生死流转,是「人本」的,是说由人造作善恶业,人死了,就依业力而受天、人、饿鬼、旁生、地狱的果报。
十四、(p.93~ p.95) 「天」:[天趣初欲界,色及无色界。身胜寿亦胜,乐胜定亦胜。]
(一)天之类别:
1、欲界天:由布施、持戒所感。有心有色,而且有五欲与男女欲。
A、地居天:(1) 四大王众天,(2)忉利天。
B、空居天:(3)夜摩天,(4) 兜率天,(5)化乐天,(6)他化自在天。
2、色界天:由禅定所感。有心识,有物质(色),可是没有欲乐。
A、初禅天:(1)梵众天,(2)梵辅天,(3)大梵天。这虽没有男女的差别,但还有君臣人民的国家形态。
B、二禅天:(1)少光天,(2)无量光天,(3)光音天。二禅以上,都是离群独居的;世界就是自己的宫殿,不像人间有一共同的器世界。11
C、三禅天:(1)少净天,(2)无量净天,(3)遍净天。
D、四禅天:(1)无云天,(2)福生天,(3)广果天,(4)无想天,(5)无烦天,(6)无热天,(7)善现天,(8)善见天,(9)色究竟天。
3、无色界天:由禅定所感。连物质(色)的身体与住处都没有,仅有心识。由于没有物质,不占空间,所以不能说在那里。
(1) 空无边处天,(2) 识无边处天,(3) 无所有处天,(4) 非想非非想处天。
(二)天有四种殊胜:
1、身胜:身体非常高大。
2、寿胜:寿命极长。一生天上,就长在报得12的定中;定力尽了,他的寿命也尽了。
3、乐胜。
4、定胜。
十五、(p.95)苦乐由业 [诸苦由恶业,乐由善业集。苦乐随业尽,修善宜积极。]
(一)惑(烦恼)→业→苦
1、诸苦(三恶道的苦、人间的苦、欲天也有忧苦),都是由往昔的恶业而来。
2、种种乐报,无不由善业的积集中来。
3、乐报与苦报,决定依于善恶的行业,所以唯有止恶行善,才能离苦而得乐。
(二)依善恶业而招感的苦乐报,不是永久的,是随着业力的限量而终尽的。
1、恶业的力量有限,苦果终于要过去的,何必为苦痛而扰乱自己。
2、善业力也是有限量的,福乐也是不久要过去的,怎么可因喜乐而放逸。
十六、(p.97)劝修善行 [若时能行善,而未作善业,一旦苦果临,尔时复何为?]
十七、(p.98)确立目标 [求人而得人,修天不生天。勤修三福行,愿生佛陀前。]
(一) 在人乘天乘中,修学那一乘更好呢?---->人乘。[求人而得人,修天不生天。]
1、 依福报来说:天报比人报要胜妙得多。
2、 从修学佛法来说:人乘好。人有三事胜诸天;佛出人间;诸天命终,也以人间为乐土,人间比天上好,人乘法也就比天乘法更可贵!
(1)求人而得人:依人身入佛道。
(2)修天不生天:天乘法,不是完全不可修,但要不是为了生天,并且不愿生天。
不依深定而生长寿天。(p.98;p.129)
高深的天法(禅定),还是不修为妙。恐怕愿力不敌业力,为业力所牵而上生天国,这就落于八难之中,成为学佛的大障碍了。
(二)什么才是报生人天的善业呢?---->[勤修三福行]
生人生天的正业,是三福业(布施、持戒、修定),唯有勤修三福业行,才能得人天乐报。
(三)怎样才能不为人天福报所拘,或因作恶而堕落呢?---->[愿生佛陀前]
发愿求生人间、见佛闻法:
1、如能生逢佛世,见佛闻法,就与佛有缘,与法有缘,与无量学佛法的师长道友有缘。不但熏集佛法善根,而且能广结法缘。这样,来生生在人间,当然会蒙师友的引导启发,归向三宝,见佛闻法修行,又与佛法及无量学佛法的法侣有缘。这样的展转增上,功德增长,不会因作恶而失却人身。
2、励行人乘正法,日日发愿:『惟愿三宝慈悲摄受!愿得生生世世,见佛闻法』。
3、发此见佛闻法的正愿,修人乘的正行,保证会不失人身,由此而进入佛道。
十八、(p.100~p.105)布施福业
(一)(p.100~p.102)三福业中,佛为何先说布施?
[依资具得乐,依施得资具;故佛为众生,先赞布施福。]
1、如来说法,总是先说:『说施,说戒,说生天(修定)法』。如对此五乘共功德(人天善业),能信受奉行,又能透发出世善根,这才进说出世法门。
2、布施---->得资具---->得乐(参见:月称《入中论》卷一):
「颂曰: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
其除饥渴疾病寒热等苦,引生三有安乐之因,倒执为乐,非真实乐,世人于彼增上贪着。然彼所着除苦之乐,若无能对治众苦颠倒体性之欲尘受用具,亦不得生。其除苦因之欲尘境,未修布施福业者亦不得有。解一切众生意乐根性之佛薄伽梵,由见此故,于说持戒等之前先说布施。」
(汉藏教理院刊本,p.12下~p.13上;《佛教大藏经》第48册,p.6)
3、人类,要依衣食住行医药等必须的资生具,才能得到福乐。……我们的福乐(乐是由生理所引发的乐受),不能离物质的资生具而存在;精神上的种种喜乐,一般也是要依此为基础。
4、佛说:依于物质的布施善业,所以得今生种种物质的资具。……
自然界的一切物资,是众生共业所感的;又依往昔的业力,各摄取部分为自己的而加工享用。业力所感的物资福报,虽需要现生的功力去采集,开发,制造;但如没有施业,没有物资,如贫乏地区,或缺乏某些物资,那一切现缘的功力,也就无法可施了。所以物质的福乐,实在是依于往昔的布施善业而来。
5、如来先赞布施,是看清了物资的受用,是建立人间和乐,出世圣法的根本。如贫乏到无以为生,那人间的和乐,出世法的修学,都无从说起了。(p.102)
(二)(p.102~p.103)布施的要件:[施以舍以利]
1、要有舍心。
2、利济众生。(要使众生得到利益)
(三)(p.103)布施的动机与对象:[由悲由敬别]
1、悲:以悲愍心布施贫穷疾病众生等。
2、敬:以恭敬心供养父母、三宝等。
(四)(p.103~p.104)布施功德的胜劣:[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1、心不同:布施者如何发心。(视悲愍心与尊敬心之有无、深浅而有差异)
2、田不同:接受布施者,布施种福的地方。
(1)敬田中,供养父母,胜于供养尊长。三宝中,如供养初果圣者,不如二果;二果不如三果;......菩萨不如佛。一切布施功德,不及施佛功德,这是福田尊胜的缘故。
(2)悲田中,以可悲悯的程度来分别:如少壮不务正业,弄得衣食无着,这虽然可悲悯,当然不及残废老弱的可悲。
3、事不同:所布施的物品。(质之优劣、量之多寡)
※这三项中,佛法还是以心为重。
(五)(p.104~p.105)如法布施:
[施应如法施,勿随至怖报,求报及习先,希天要名等。]
1、有些不纯的,不高尚的布施,应该避免:
(1)随至施:不能主动发心布施,而是由于乞化而来才勉强布施。
(2)怖施:怖畏失去生命财产等,希望借着布施消灾延寿,逢凶化吉。
(3)报恩施:受人恩惠,以酬谢心去布施。
(4)求报施:希望别人回报的布施。
(5)习先施:自己并无布施的意愿,只是世代沿习下来,照例行施。
(6)希天施:为求得天神喜悦,护佑,或希望上天国而布施。
(7)要名施:沽名钓誉的布施。13
2、《大智度论》卷11,大正25,140c28~141a12:
施有二种:有净,有不净。
不净施者:直施无所分别14。或有为求财故施,或愧人故施,或为嫌责故施,或畏惧故施,或欲取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狂(诳)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贵故应施,或诤胜故施,或妒瞋故施,或憍慢自高故施,或为名誉故施,或为咒愿故施,或解除衰求吉故施,或为聚众故施,或轻贱不敬施,如是等种种名为不净施。
净施者:与上相违名为净施。
复次为道故施,清净心生无诸结使,不求今世后世报,恭敬怜愍故,是为净施。净施是趣涅槃道之资粮,是故言为道故施。若未得涅槃时施,是人天报乐之因。
十九、(p.105~p.117)持戒福业
(一)(p.105)持戒的要义: [克己以利他,坚忍持净戒。]
1、止恶行善,达到自心的清净,为佛法的宗要,所以比施舍身外物更殊胜的,是戒了。
2、戒是从克制自己的私欲中,达到世间能和乐善生的德行,就是从克己以利他的。
3、如持不盗戒,是从此以后,不盗取一切人,一切众生的资具。所以持不盗戒,是对一切人,一切众生的资财,给予安全不侵害的保障。所以,佛赞五戒为『五大施』15,这种利他功德,实在比一般布施为大,更有高上的价值。
(二)(p.107~p.117)总说五乘共法的戒:五戒、八戒、十善戒。
(三)(p.107~p.112)「五戒」:
1、为什么要持戒:[以己度他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于慈悲而自愿持戒。
※参见《杂阿含》卷37(1044)大正2,273b~c:
尔时、世尊告婆罗门、长者:「我当为说自通之法,谛听,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谓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
我若不喜人盗于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盗他?是故持不盗戒,不乐于盗,如上说。
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持不他淫戒,如上说。
我尚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如上说。
我尚不喜他人离我亲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离他亲友?是故不行两舌,(如上说)。
我尚不喜人加粗言,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起骂辱?是故于他不行恶口,如上说。
我尚不喜人作绮语,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作绮语?是故于他不行绮饰,如上说。
如是七种,名为圣戒。
又复于佛不坏净成就,于法、僧不坏净成就,是名圣弟子四不坏净成就。自现前观察,能自记说:我地狱尽,畜生、饿鬼尽,一切恶趣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参见 印顺法师《杂阿含经论会编(下)》p.756 ~ p.757)
※持戒→心不悔→得喜乐→得一心→得实智→得厌心→得离欲→得解脱→得涅槃。
参见:(1)《中阿含》卷10(42)〈何义经〉,大正1,485b。
(2)《大智度论》卷13,大正25,160c。
(3)《大智度论》卷22,大正25,221b~c。
2、(p.108~p.112)五戒(近事16戒)之内容:
[莫杀莫行杖,勿盗勿邪淫,勿作虚诳语,饮酒败众德,佛子应受持。]
(1)尽形寿不杀生。
(2)尽形寿不偷盗。
(3)尽形寿不邪淫。
(4)尽形寿不妄语。
(5)尽形寿不饮酒。
※性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称为性戒,其本身就是罪恶;无论受戒不受戒,都是犯罪的。
遮戒:如饮酒等,(a)酒能乱性,败众德;(b)障碍正念正知。
(「酒有三十五失」,参见《大智度论》卷13,大正25,158b8~c2)
3、(p.111~p.112) [五戒尽形寿,众福之所归。]
(1)信愿:归依是志向三宝的信愿。
实行:受五戒是归向三宝的实行。
(2)归依而不受持五戒,只可说假名优婆塞,假名优婆夷,实只是假名归依而已。
真诚的归依三宝,是不会不受持五戒的。有信仰而无行为的改善,便是缺乏真实信仰的明证,算不得圆满的优婆塞。
(3)持守五戒之功德:
〈1〉受到社会的尊重,真是人天欢喜,天龙护持。
〈2〉邪神远离,事事吉祥。
〈3〉不作一切罪恶,心地清净,报生人间天上。
〈4〉可为定慧所依,引发出世功德。
(四)(p.112~p.114)「八戒」(八支斋戒,近住戒17):[加行日夜戒,随顺出离者。]
1、八支斋戒的内容: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非梵行(不淫):在受戒的期限内,即使是夫妇的正淫,也绝对禁止,与出家人相同。
(4)不妄语。
(5)不饮酒。
(6)不着香华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
(7)不坐卧高广大床。
(8)不非时身(过午不食)。
2、六斋日:每月(农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是印度习俗布施修善的日子。
3、五戒与八戒功德之比较18:随持戒的受持情况而定,很难说谁优谁劣。
(1)八支斋戒比五戒,要精严得多。
(2)五戒终身受持,也自有胜过八支斋戒的地方。
(五)(p.114~p.117)十善戒(十善业道):
[不杀盗邪淫,不妄语两舌,不恶口绮语,离贪瞋邪见。
诸善之根本,佛说十善业,人天善所依,三乘圣法立。]
1、十善戒(十善业道)的内容:
A、身:(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
B、口:(4)不妄语。(5)不两舌。(6)不恶口。(7)不绮语。
C、意:(8)离贪欲。(9)离瞋恚。(10)离邪见。
2、十善戒(十善业道)的特色:
(1)十善总摄一切戒法。
(2)依发心不同,通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
(3)十善道是性戒,属于「道德规范」,持之则清净,犯之则染污受恶果。
(4)通于有佛、无佛时代。不论如来出不出世皆有十善道。
(5)通于在家、出家。通于男众、女众。
(6)十善道是不恼众生的根本。
(7)十善道特重意业。
参见:(1)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大乘戒学〉p.1189~p.1210。
(2)释厚观:〈《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护僧》第6期,民国86年1月15日,p.30~p.43。
二十、(p.117~p.124)修定福业
(一) (p.117)修定的动机:[欲乐不可着,散乱多众苦]
这个罪恶的现实人间,有欲乐与散乱两大症结,非修定不能对治。
1、对治欲乐:欲乐如刀头的蜜,似乎有味,而不知苦恼接着而来。
2、对治散乱:散乱为引起颠倒烦恼的有力因素,使人陷溺于多忧多苦的欲海,不能自拔。
※欲界特有的烦恼:欲贪、散乱、瞋恚;可分别以不净观、数息观、慈悲观来对治。
(二)(p.117)修定的前提:[依慈住净戒,修定最为乐]
1、依于慈心:存着慈念,以利乐众生的意念来修定。有慈心,心地就柔和,容易修习成就。成就了,也不会利用定力通力来娆乱众生。
2、依于净戒:必须受持净戒(十善等),身口有善良的德行。如行业不端,修定就会招魔着邪。即使成就定力,也是邪定。
(三)(p.119)修习禅定的基本方法:[调摄于三事]
「调」:「调」是调伏,调柔。「调」又是调和,身体、呼吸、心念,都要调和到恰好,勿使动乱,才能渐入安定。
「摄」:「摄」是收摄,使心念集中,勿让他散乱。
1、调身:身体要平稳正直,舒适安和。
2、调息:呼吸要使之渐细渐长,不可有声;似有又似无。
3、调心:心系于所缘,不散乱,不惛沉,不掉举。
☆三者有相互关系,以心为主,在身体正常的安静中,心息相依,而达定境。
(四)修定之前方便:(《成佛之道》(增注本)p.192~p.202)
A、《成佛之道》p.192~p.199:
[密护于根门,饮食知节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
知足心远离,顺于解脱乘。此能净尸罗,亦是定方便。]
1、密护于根门(守护六根)。
2、饮食知节量。
3、勤修寤瑜伽。
4、依正知而住。
5、知足。
6、心远离。
(参见《瑜伽师地论》卷23~24,大正30,406b~417a)
B、《成佛之道》p.199~p.202:[进修于定学,离五欲五盖。]
1、离五欲:色、声、香、味、触。
2、弃五盖:
(1) 欲贪盖—————修不净想。
(2) 瞋恚盖—————修慈悲想。
(3) 惛沉睡眠盖———修光明想。(以毗钵舍那为对治)
(4) 掉举恶作盖———修止息想。(以奢摩他为对治)
(5) 疑盖——————修缘起想。
(参见《大毗婆沙论》卷48,大正27,250b27~c10)
(五)(p.120~p.121)定成就:[心一境名定]
「定」(三摩地):意思是「等持」。
「等」:是平正,不高扬掉举,不低沉惛昧。
「持」:是摄持一心,不使散乱。
1、平等持心(不惛沉、不掉举),心一境性。
2、身心轻安。
(六)(p.121)禅定阶位(四禅八定)[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204~ p.205]
┌─未至定───┐
┌初 禅──┤ ├─有寻有伺地
│ └─根本定───┘
├───────中间定─────无寻唯伺地
│ ┌─近分定───┐
├第二禅──┤ │
│ └─根本定 │
四禅──┤ ┌─近分定 │
├第三禅──┤ │
│ └─根本定 │
│ ┌─近分定 │
└第四禅──┤ ├─无寻无伺地
└─根本定 │
┌─近分定 │
┌空无边处─┤ │
│ └─根本定 │
│ ┌─近分定 │
├识无边处─┤ │
│ └─根本定 │
四无色定┤ ┌─近分定 │
├无所有处─┤ │
│ └─根本定 │
│ ┌近分定 │
└非想非非想处┤ │
└根本定───┘
(七)四禅之禅支
(A)、初禅五支:1.寻(觉) 2.伺(观) 3.喜 4.乐 5.一心 ……………离生喜乐地
(B)、二禅四支:1.内净19 2.喜 3.乐 4.一心 …………………… 定生喜乐地
(C)、三禅五支:1.行舍20 2.正念 3.正慧(方便)4.身乐 5.一心 …离喜妙乐地
(D)、四禅四支:1.行舍 2.念清净 3.不苦不乐 4.一心 …………舍念清净地
☆参见:《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5c1~186b23
《大毗婆沙论》卷80~81,大正27.412a~417c
《俱舍论》卷28,大正29.146c
(八)(p.121)定之阶段 [渐离于分别,苦乐次第尽]
1、约「分别」来说:
渐离于分别:有寻有伺(初禅)→无寻有伺(中间定)→无寻无伺(二禅以上)。
(1)有寻有伺(初禅):深入初禅,还是心有分别(不易缘,不易解21);还有粗分别的寻(考虑),细分别的伺,所以叫有寻有伺三摩地。
(2)无寻有伺(中间禅):初禅到二禅中间,得中间禅,这才不起粗分别,名为无寻有伺三摩地。
(3)无寻无伺(二禅以上):到二禅,连细分别也没有了,名无寻无伺三摩地。到此境界,也就不会引发语言了(语言是内心寻伺的声音化22)。
2、约「情绪」来说:
苦乐次第尽:欲界(苦受、忧受)→初禅(离生喜乐地:喜、乐)→二禅(定生喜乐地:喜、乐)→三禅(离喜妙乐地:乐)→四禅(舍念清净地:不苦不乐)。
(九)(p.122)禅定之类别 [四禅四空处,慈等四无量,佛说诸定法,次第而修习]
1、四禅:又译为「四静虑」,定慧均等23,为佛法所特别重视。
2、四空处:四无色定。
3、四无量心:
(1)慈:愿人得乐。
(2)悲:拔众生苦。
(3)喜:同情他人的喜乐。
(4)舍:心住平等,怨亲无别。
「无量」:修习时,或慈或悲等,先观亲人,后观怨敌,从一人,少数人,多数人,一国,一天下,一方世界,到十方世界的欲界众生,充满慈悲喜舍心,而愿众生得乐离苦等。缘十方无量众生,能得无量福报,所以名为无量。
二一、(p.124) 抉择三福业 [布施多杂染,禅定向独善,依人向佛道,戒行为宗要]
(一)布施:世人的修集布施福业,多不能如法,多杂有烦恼染污。不论施福怎样广大, 如不修戒行,那连人身都不可得,只能在旁生、饿鬼、阿修罗中享痴福,前途万分危险。
(二)禅定:修禅定,当然是殊胜的,但在修行时,厌离五欲,或者隐遁山林,专重自己的定乐,走向独善的途径。等到报生二禅以上,都是独往独来的。这对于实现和乐人间,而趋向化度众生的菩萨行,是不大相应的。
(三)持戒:希望来生不失人身,并能「依人」身而渐「向佛道」,不能不以五戒、十善等「戒行为宗要」。初学菩萨的,名十善菩萨,也是着重十善行的。
1、有戒无施:有戒行,就能生在人间;即使贫穷,也不一定障碍学佛。
2、有戒有施:如有戒而能修布施,能得人中广大福业,那更好了。
3、有戒无定:有戒而没有定,不失人身。
4、有戒有定:有戒而深修定法,反而会上生长寿天,成为学佛的大障碍。
所以依人身而引入佛道,应以戒行为主,就是重视人间的道德,健全人格。在这戒行的基础上,应随分随力来布施。如想修定法,应修四无量定,因为这与利益众生的出世大乘法,有着密接相通的地方。
二二、(p.125)六念法门
[心性怯畏者,佛说应修念。系念佛法僧,戒施天功德。如入光明聚,阴暗一时失。]
「念」:是「系念」,忆念,使心在所念的境上转。
念是习定的方便,所以深的能得一心不乱,浅的也能念念相续。
(一) 念佛:念佛的相好庄严;智德、恩德、断德24等功德。
(二) 念法:念佛的正法,是清凉能得解脱的。如能受持奉行,什么时候都能通达证知。
(三)念僧:念声闻僧的四双八辈25,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功德,是世间福田。又念菩萨僧,大悲大智,自利利他。
(四)念戒:念自己能持不破不缺的清净戒。
(五)念施:自己忆念到,曾在福田中,修习如法清净的布施。
(六)念天:自念曾修施戒功德,所以能得七宝庄严,胜妙福乐的欲界天报。
系念三宝功德,从归信三宝而来。如极乐世界,也还是『念佛、念法、念僧』。如真能圆满的归依三宝,也就会正念三宝。无论是系念三宝功德,忆念施、戒、天功德,都是由「念」而引发坚定的信解。
二三、(p.127)弥勒法门
[正念弥勒尊,求生彼净土,法门最希有,近易普及故。见佛时闻法,何忧于退堕?]
(一)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菩萨,为释迦佛法会中,亲蒙授记的此土未来佛。现在生于兜率天;兜率天有一特别区,称为兜率内院。凡是当来下生成佛的,都先生在那里。26过了一个时期,会来这南阎浮提成佛27;那时我们这个世界,早已转为净土了。在这弥勒的人间净土中,三会龙华28,化度无量众生。所以如能发愿往生兜率净土,就能见弥勒菩萨;将来又随佛下生人间,见佛闻法。
(二)弥勒法门之特胜:[法门最希有,近易普及故。]
1、近:(1)论地点,与我们人间同一世界,同一欲界,是很近的。不像十方的其他净土,总是要过多少佛土。
(2)论时间,来生生兜率内院,不太长久,就回到人间来。不像往生其他净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再来娑婆。
2、容易:兜率净土与将来的人间净土,都是欲界散地,所以只要能归依三宝,清净持戒,如法布施,再加发愿往生,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就能往生兜率净土。不像往生其他净土,非要『一心不乱』不可。
3、普及:往生弥勒净土,不一定要发菩提心、出离心,就是发增上生心的人天善根,也能随愿往生。在兜率净土及当来的人间净土,弥勒尊是普应众机,说人天法,说二乘法,说菩萨法,人人能称机得益。在见佛闻法的过程中,向上增进,渐化人天根性为出世根性,化二乘根性为大乘根性,同归佛道。
(三)释疑
1、 问:有人说:现在往生弥勒净土,将来弥勒佛涅槃后,如还没有了脱生死,那我
们要怎么办呢(又怕不能见佛闻法而退堕了)!
答:释迦佛慈悲,将我们交与当来下生的弥勒佛。佛佛道同,难道弥勒佛不会开示我们,亲近当来佛吗?
2、 问:有人说:上面说『修天不生天』,怎么又说求生兜率天呢?
答:不生天,主要是不依深定而生长寿天。欲界天,尤其是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经常见(未来)佛,闻法,修行,当然不妨往生。
3、 问:有人说:为什么不提倡往生弥陀净土呢?
答:要知道,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是大乘的不共净土,一般的声闻佛教,就不信不知。这要到大乘法29中去说,现在是说贯彻始终的五乘共法。
4、 问:有人说:从前修学弥勒法门的师子觉,发愿求生兜率内院,结果生在外院,
享受欲乐;往生兜率净土,怕不大可靠。
答:师子觉生在外院的故事,凡弘传弥勒法门的,真谛、玄奘三藏,以及无着、世亲的传记中,都没有此种记载,这只是别有用心者的故意传说而已。
(四)弥勒净土(印顺法师《净土与禅》p.16~p.20)
1、弥勒菩萨,当来下生成佛,这是佛法中所共认的。弥勒(Maitreya),华言慈。修因时,以慈心利他为出发点,所以以慈为姓。(p.16)
2、一般学佛人,都知道弥勒菩萨住兜率天,有兜率净土;而不知弥勒的净土,实在人间。弥勒,在未成佛前,居兜率天内院,这是天国的净化。《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就是说明这个的。(p.16)
3、求生兜率净土,目的在亲近弥勒,将来好随同弥勒一同来净化的人间,以达到善根的成熟与解脱;不是因为兜率天如何快活。弥勒的净土思想,起初是着重于实现人间净土,而不是天上的。这如《弥勒下生经》所说。(p.16)
4、弥勒在龙华树下成佛,三会说法,教化众生。人间净土的实现,身心净化的实现;这真俗、依正的双重净化,同时完成。佛弟子都祝愿弥勒菩萨,早来人间,就因为这是人间净土实现的时代。(p.16 ~ p.17)
5、 弥勒人间净土的思想,本于《阿含经》,起初是含得二方面的。但后来的佛弟子,似乎特别重视上生兜率天净土,而忽略了实现弥勒下生的人间净土。佛教原始的净土特质,被忽略了,这才偏重于发展为天国的净土,他方的净土。所以《佛法概论》说:净土在他方、天国,还不如说在此人间的好。(p.17)
6、 总之,弥勒净土的第一义,为祈求弥勒早生人间,即要求人间净土的早日实现。至于发愿上生兜率,也还是为了与弥勒同来人间,重心仍在人间的净土。(p.17)
7、 说弥勒净土,必须理解这人间净土的特性。有的把这人间净土忘却了,剩下求生兜率净土的思想;以为求生兜率,比求生西方净土要来得容易,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教说。(p.20)
1 世间正见:(1)正见有善有恶(《成佛之道》(增注本)p.67~p.68),(2)正见有业有报(p.69~p.74),(3)正见有前生,有后世(p.74~p.80),(4)正见有凡夫,有圣人(p.80~p.82)。
2 出世间正见:1、正观缘起(《成佛之道》(增注本)p.207~p.219),2、正观四谛(p.219~p.226)。
3 (1)《杂阿含经》卷28(788经):「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
(大正2,204c11-12)
(2)《出曜经》卷6:「正见增上道,世俗智所察,更于百千生,终不堕恶道。
正见增上道者,诸有分别邪见根原永舍离之,正使前人化作佛形,其人前立演说,颠倒谓为正法,持心坚固终不承受。何以故尔?以其正见难沮坏故,正使弊魔波旬及诸幻士化若干变来,恐善男子不能移动其心,倍修正见意不移易,此是世俗正见,非第一义,是故说曰正见增上道,世俗智所察也。于百千生者,如佛所说:吾未曾见行正见人,于百千生堕恶趣者,吾未闻也。所生之处贤圣相遇,亦不堕地狱、饿鬼、畜生中,是故说曰于百千生,终不堕恶道。」(大正4,639b28-c11)
4 佛为大名长者(摩诃男=MahAnAma)开示「随习受报」。
(1)《杂阿含》卷33(930经) ,大正2,237b22~c7:
尔时,释氏摩诃男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此迦毗罗卫国,安隐丰乐人民炽盛。我每出入时,众多羽从,狂象狂人狂乘,常与是俱,我自恐与此诸狂俱生俱死,忘于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我自思惟,命终之时当生何处?
佛告摩诃男:莫恐,莫怖,命终之后不生恶趣,终亦无恶,譬如大树顺下,顺注,顺输,若截根本当堕何处?
摩诃男白佛:随彼顺下,顺注,顺输。
佛告摩诃男:汝亦如是,若命终时不生恶趣,终亦无恶,所以者何?汝已长夜修习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终时此身若火烧,若弃冢间,风飘、日曝,久成尘末,而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
(2)《大智度论》卷18,大正25,193a20~27:
如摩诃男释王来至佛所,白佛言:是迦毗罗人众殷多,我或值奔车、逸马、狂象、斗人时,便失念佛心。是时自念:我今若死,当生何处?
佛告摩诃男:汝勿怖勿畏!汝是时不生恶趣,必至善处。譬如树常东向曲,若有斫者,必当东倒。善人亦如是,若身坏死时,善心意识长夜以信、戒、闻、施、慧熏心故,必得利益,上生天上。
5 三明:(1)天眼明,(2)宿命明,(3)漏尽明。(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247)
6 六通:(1)神境通,(2)天眼通,(3)天耳通,(4)他心通,(5)宿命通,(6)漏尽通。(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246-p.247)
7 十力:(1)处非处智力,(2)业异熟智力,(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4)根胜劣智力,(5)种种胜解智力,(6)种种界智力,(7)遍趣行智力,(8)宿住随念智力,(9)死生智力,(10)漏尽智力。(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421)
8 四无所畏:(1)说一切智无所畏,(2)说漏尽无所畏,(3)说尽苦道无所畏,(4)说障道无所畏。(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421)
9 十八佛不共法:(1)身无失,(2)语无失,(3)念无失;(4)无异想,(5)无不定心,(6)无不知已舍;(7)欲无减,(8)精进无减,(9)念无减,(10)慧无减,(11)解脱无减,(12)解脱知见无减;(13)智知过去无着无碍,(14)智知未来无着无碍,(15)智知现在无着无碍;(16)身业随智慧行,(17)语业随智慧行,(18)意业随智慧行。(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421)
10 印顺法师《摄大乘论讲记》p.58:「有覆无记:不能记别是善,是恶,所以是无记。但它又有烦恼的覆障,故又名为有覆。」
11《成佛之道》(增注本)p.124:修禅定,当然是殊胜的,但在修行时,厌离五欲,或者隐遁山林,专重自己的定乐,走向独善的途径。等到报生二禅以上,都是独往独来的。这对于实现和乐人间,而趋向化度众生的菩萨行,是不大相应的。
12 「定」:修得定,报得定。
13《俱舍论》卷18〈分别世间品第4〉:「论曰:薄伽梵说:若离染者于离染者施诸资财,于财施
中此为最胜。若诸菩萨所行惠施,是普利乐诸有情因,虽不名为脱施于脱,而于施福亦为最胜。除此更有八种施中,第八施福亦为最胜。八施者何?一随至施,二怖畏施,三报恩施,四求报施,五习先施,六希天施,七要名施,八为庄严心、为资助心、为资瑜伽、为得上义而行惠施。
随至施者,宿旧师言:随近己至,方能施与。怖畏施者,谓见此财,坏相现前,宁施不失。习先施者,谓习先人父祖家法而行惠施。余施易了,故不别释。」(大正29,96b25-c)
14 大正藏原作「直施无所为」,依【宋】【元】【明】本改为「直施无所分别」。
为=分别【宋】【元】【明】(大正25,140d,n.30)
15《佛说五大施经》〈经集部〉大正16,813b~c:「五戒是为五种大施。......不杀故,能与无量有情施其无畏故。」
16 《一切经音义》卷48:「近事(梵言乌波索迦,此云近事,谓亲近三宝而奉事也。)」(大正54,625b8)
17 近住戒:佛制八戒,为在家弟子的加行,一日一夜持戒。这是随顺出离行者──阿罗汉等,学习谨严淡泊的出家生活。受此戒的,近于僧伽或阿罗汉而住,所以叫近住戒。
18 参见《大智度论》卷13:「问曰:五戒、一日戒,何者为胜?答曰:有因缘故,二戒俱等。但,五戒终身持;八戒一日持;又,五戒常持,时多而戒少;一日戒时少而戒多。复次,若无大心,虽复终身持戒,不如有大心人一日持戒也。譬如软夫为将,虽复将兵终身,智勇不足,卒无功名;若如英雄奋发,祸乱立定,一日之勋,功盖天下。是二种戒,名居家优婆塞法。」(大正25,160b23-c1)
19《大毗婆沙论》卷80(大正27,416a11~20):「内等净者,内谓心,等净谓信,由信平等令内心净故名内等净。尊者世友作如是说:寻伺躁动扰乱定心,信能除彼令心等净。如波浪息水则澄清,是故说信名内等净。复作是说:染喜腾跃浑浊定心,信能除彼令心等净,如离泥浊水则澄清,是故说信名内等净。
大德法救作如是说:行者将入第二静虑,心于定境信向乐住,不流驰散,久住一境,得第二定斯有是处。此由信力,是故说信名内等净。
20《大毗婆沙论》卷80:「第三静虑弃舍极喜,第四静虑弃舍极乐,故此唯立行舍为支。」(大正27,413 a29-b2)
21 (1)天亲菩萨造,窥基注解《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下,大正44,50a8~9:
「或曰:散乱、掉举何别?曰:散乱令心易缘,掉举令心易解。」
(2)昙旷撰《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大正85,1084a24~25:
「彼令易解,此令易缘者:解谓行解,行解转易。缘谓所缘,所缘改变。」
22 (1)有寻有伺才能发语言:参见《杂阿含经》卷21(568经),大正2,150a18~b2:
「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出息.入息是身法,依于身.属于身.依身转,是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故则口语,是故有觉.有观是口行。想.思是意行,依于心.属于心.依心转,是故想.思是意行。」
(2)《清净道论》:第二禅:语言止息。第四禅:呼吸止息。灭尽定:受、想止息。
23 禅:止观均等。前五神通依「四种根本禅」而得,不依「近分定」、不依「四无色定」。
《大毗婆沙论》卷141,大正27.727b22~c3:
五通者,一、神境智通,二、天眼智通,三、天耳智通,四、他心智通,五、宿住随念智通。此五皆以慧为自性。已说自性,当说所以。问:何故名通。答:于自所缘无倒了达,妙用无碍故名为通。界者,四唯色界系;他心智通色界系及不系。地者,在四静虑根本地,非近分、非无色。所以者何。若地有五通所依殊胜三摩地,彼地有五通。近分、无色无五通所依殊胜三摩地,是故于彼无此诸通。有说:若地奢摩他、毗钵舍那平等摄受,彼地有五通。近分、无色随一阙故无有五通。(另参阅:《俱舍论》卷27,大正29.142c~143a)
24 (1) 智德、恩德、断德,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17~p.18:
a、智德:具一切种智,觉了一切法的共相、自相,不但具般若慧,自己得解脱,也能以方便慧让众生得解脱。
b、恩德:悲愿深切,普度一切众生。
c、断德:断尽一切烦恼及习气。
(2) 印顺法师《学佛三要》p.85:「出现于印度的释迦牟尼,......他有大觉的智德,离烦恼的断德,慈悲的恩德。」
25 四双八辈: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26 参见《大智度论》卷38,大正25,341c16~29:
问曰:一生菩萨(大正藏原作「三生菩萨」,今依明本改作「一生菩萨」)何以但生兜率天上,不生余处?
答曰:若在他方世界来者,诸长寿天、龙、鬼神,求其来处不能知,则生疑心,谓为幻化。若在人中死、人中生,然后作佛者,人起轻慢,天则不信。法应天来化人,不应人化天也!是故,天上来生,则是从天为人,人则敬信。
无色界中无形,不得说法,故不在中生。
色界中虽有色身可为说法,而深着禅味,不能大利益众生故,是故不在中生。
下三欲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深厚结使,粗心错乱;上二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结使既厚,心软不利;兜率天上结使薄,心软利,常是菩萨住处。譬如太子将登王位,先于静室七日斋洁,然后登正殿受王位。补处菩萨亦如是。
(另参见《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27,892c15~893a10)
27 为何一生补处菩萨不在兜率天成佛而必来人间成正觉?参见《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27,893a18~b3:
问:何不即于睹史多天成正等觉,而必来人间耶?
答:随诸佛法故,谓过殑伽沙数诸佛世尊,皆于人中而取正觉故。
复次,天趣身,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依止故。
复次,唯人智见猛利,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复次,诸天耽着妙欲,于入正性离生得果离染等事,非增上故。
复次,人趣根性猛利,多分能受如来正法,天趣不尔。
复次,最后有菩萨必受胎生,天趣唯化生故。
复次,有二事处佛出世间,一、有厌心;二、有猛利智,当知此二唯人趣有。
复次,人天并是法器,为欲俱摄,故来人间,若在天上,则人无由往,又不可令天上成佛,来人间化,人当疑佛,是幻所作不受法故,是以菩萨人间成佛。
28 印顺法师《净土与禅》p.:「弥勒在龙华树下成佛,三会说法,教化众生。」
29 参见《成佛之道》(增注本)p.308~p.310。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