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亲佛法师:二课合解 第十四讲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9日
来源:   作者:亲佛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亲佛法师:二课合解 第十四讲

 

  3月22日上午 9:00,释亲佛法师在榕桦寺念佛堂向四方信众讲授《二课合解》。今天的内容继续上节课的“大忏悔文”。

  在进行正文之前,释亲佛法师开示道:

  佛教讲“闻法早得三摩提”,可见听经闻法非常重要。昔有一天子,问佛陀四难:如何方能了知诸法?如何方能遮止诸恶?如何方能断除无义散乱?如何方能获得涅槃?佛答复:其方法即是听闻正法。以闻法过程中,自会增长乃至圆满戒定慧三学功德。

  听经闻法就会得到正定正受,就能起修。迎请法师讲法的仪规都是非常庄严的。请师时以华严唱法缓慢颂出“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号,当下浮燥的心就会慢慢收拢起来,趋向清净的状态。心摄受住了,就做好了闻法的准备。我们的心如同一坛水,燥恼的心就是尘坷浮动、浑浊不明,清净的心好比水静沉尘、光亮彻透。闻法乃是无上因缘,必须至诚恭敬如对圣容。法师弘法时供奉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我们的佛法都是传自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我们要在感恩的思想下,以非常清净、诚敬的心来闻法,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印光大师讲:“你一分诚敬,消一分业障,得一分的功德利益。十二分的诚敬,消十二分的业障,得十二分的功德利益。”学佛就两字“诚敬”,真心正念竭诚恭敬。正所谓——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法不灵。

  因为今天来的一些信众,没有参加上节课的听讲。亲佛法师从“大忏悔”文的起始部分开始讲起,与上讲相同内容略去,谨取新的内容如下:

  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

  此别发露今昔造十恶罪也。夫作事乖理,则在十种不善所摄,即十恶也。反之名十善,则有止恶行善不同。若触境生心,纵此情惑,而身口意即十不善。若遇境反省,顺理明诚,而身口意即是十善。然而善恶悉从心起,故心行十善,则感天人修罗之三善道,心行十恶,则感地狱鬼畜之三恶道。正法念经云,此十不善道,是地狱因,于十善道应当修学,则于恶趣永不堕落。

  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

  此总陈露前三罪,或覆不覆之惑障也。上言所作诸业,或恐失利誉,则覆藏而不露。或欲扬他恶以显己直,则所作皆露而不覆藏。或大过则覆,小过则露。或初覆而后露。或初露而后覆。或胆小而弱者覆。或胆大而强者露。凡有所作,覆者罪大,不覆者罪小。如一杀业已重,若复覆之,则更有隐覆之罪。是故宜对三宝,及众人前,直心吐露,毫无覆藏,可与忏悔。唯识云,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楞严云,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皆以直心而得成道。

  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蔑戾车。

  此总陈前文所造惑业,当随业招报也。应堕二字,直贯至蔑戾车句,谓上文所造诸业,应当随业轻重,报堕诸趣故。地狱下七句,是受报也。地狱者,大地之下五百由旬有八热八寒诸大地狱故。无间狱在八热底重,烧然洞烈,无时暂息,一日一夜万死万生。其上七重为为间狱,或少时停苦。各狱四门俱有十六游增,苦不可言。上品逆恶,重生无间,轻生有间。饿鬼之报,常在水边但见是火,或时见水,饮即变火烧身,如是长受饥虚炎烧之苦。下品逆恶所堕,而分三品九类。畜生亦云旁生,形旁不正故,互相食啖,常受惊怖,水陆空三处遍皆有之。诸余恶趣指修罗等处。边地,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及羌故鹵地,海边穷陬困岛等处。中国向多圣贤化世,礼义文雅,正教华美之邦。边地从无圣化,不知礼义,冥顽愚狠,杀害乱伦之地。下贱,即奴仆役使,为人轻贱故。蔑戾车,此翻恶见,谓不信三宝,谤无因果,此破爱见二戒故。破爱见戒犹可忏悔,若破见戒不容忏悔。今既有信,亦容忏悔。经云,当堕三恶趣中,无量千岁受剧苦已,来生人音,作牛马驼驴。或得为人生居下贱,作人奴婢,受他驱役等。亦有人中负债,命尽即生下贱及边地者。

  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

  此总结以下诸罪一一忏悔也。如是者,指前而言。等处者,该广之辞。今既信心,而不包藏瑕疵,则见爱所作诸罪无不忏悔。观经云,为赞阿弥陀佛威德,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清凉风,吹诸天华,上有化佛迎接此人。又云至心十念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见金莲华住其人前,于一念顷生极乐国。称礼一佛功德尚且如是,况复称礼八十九佛名耶。今则忏除罪障,如风扫地,纤毫不留矣。

  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

  此求诸佛证明慈念也。今我虽属一人求忏,务必发广大心代为一切众生求忏,故曰我等。盖诸佛具三明,谓天眼明,证我现前忏悔。宿命明,知我宿世善根。漏尽明,念我未来增道。

  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

  此陈此生余生曾作众善也。如是言者,贯至及无上智所有善根句。此生、今生也。余生,谓前生又有前生,生生无尽即从无始劫来也。今发信心,必赖夙植善种,藏于心田,今方能信。金刚经云,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是也。净戒者,身心不犯为净,防非止恶为戒,即五戒、八戒、十戒、具戒、菩萨大戒,必须时时谨守,如护明珠,毫无损失。此举布施净戒,即六度中第一第二也。及至,超略之辞。施畜生者,如有人以食献佛。一狗摇尾于下,佛以分惠喂之,问弟子云,供佛功大耶,施畜功大耶。弟子曰,施佛功大,佛言其功正等,所以者何,佛本不食,以人自发敬心供养,故功德无量,畜则见人食时,心心欲食,若少施之,功亦甚大,可结将来度脱之缘。经中又明蚂蚁等,以少食施之,功亦甚大。净行者,道纯心一曰净。磨炼治习曰行。略则戒定慧,广则三十七道品、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行,乃至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皆是修道。又无覆与不覆,是净行义。成就众生者,施财物令其无乏,施法门令其修道。施无畏,令其无惊。菩提翻觉道,谓觉照自心而修道故,或依七菩提分及三菩提而修,以初心不坚,故今犹受生死。无上智者,佛智也,即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所有善根,指上各种及一切善根也。

  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

  此结今生前生所有众善,皆效诸佛回向佛道也。今昔曾作善根为修因,三藐三菩提为佛果,一毫之善虽小,其体本周,如毛头一滳具全海之味。是故一无一相,多无多相,小无小相,大无大相,一多无碍,大小相融,是全法界心,回向法界诸佛也。

  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

  此颂牒上忏悔陈善回向也。众罪句,颂前发露忏悔科。诸福三句,颂前请证陈善科。去来现在四句,请三世诸佛对于众生,则诸佛圆净无量功德深如大海,是故我今至诚皈命顶礼。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