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三章 香积佛品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三章 香积佛品
香积,是众香国中的佛名。香,是鼻根所对的尘境。积,是聚集、隐藏之意。香积佛以香作佛事,“则香为法界,万法趋香“。这一品的来历有十:
一、上文以三十一大士以言遣言显道,文殊菩萨又一言遣言,维摩诘再以无言遣言,表明此土众生耳根明利,以音声为佛事。如果他方世界众生其他五根锋利,同样可以以其他五根为佛事,也不独耳根。
二、释迦为此土下劣根性的众生,有意显示其下劣之土,并说小法,实在不是因为佛国报土如此下劣。
三、为显三时利益:从经初到不二法门品,是食前利益。这一品是食时利益和食后利益。
四、维摩住于三事,以引发三法:1、说法。2、知他心所念。3、现神通。
五、佛事有二:1、此土法门;2、他土法门;
六、室内说法,明二种因果:1、法身因果;2、净土因果;在此以前的内容多说法身因果,在此品中重在净土因果。
七、此经的宗旨在于辩明二种慧:从上以来明不二法门是实慧,现在表明请饭香积是方便慧。
八、从上以来是由二而归一,由用以归体,此下以来是由体而显用,由不二而有二,即从体起用。
九、此经由始至终在明不思议法门,不思议解脱。其有二种:不二法门品是明不思议的张本。香积佛品辩不思议之迹。
十、利益众生,善友无定。
在借座一品中以大入小,在现在此品中再以小包大。在不二法门品中以沉默将理穷尽,以感化众生,再在此品中送饭香积的事实来遣化众生,互现互显,不可思议的解脱之境昭然眼前。
一、舍利弗念食
于是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时维摩诘,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
舍利弗念食原因如下:
1、身心俱累是凡夫的心行;
2、心虽然不累,但身体却需要资持,这是二乘的心行;
3、身心俱无是法身菩萨的心行;舍利弗是心虽无累,身须受食一类。古佛道法,过午不食。现在到该用斋的时候,所以舍利弗便产生用食的念头。
4、经初一来,大谈特谈菩萨之法。声闻人从内心深处不能生起法乐,所以起了想受食的杂念。
5、“居士空室,身子扣开”,是互相影发,以弘法利生。
6、念床是依报,念食是正报,以示依正不二。
这也是本经在构思行文上的方便大智。
八解脱是因为无欲,即远离世间五欲的生活,包括不杂食和不非时食而证得的“上味佳肴”。如果又想听法,又想杂食,不是解脱的办法。更何况“乐法情深”,“不念躯命”,心中怎能有想吃的念头呢?
二、净名施饭
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以神通力示诸大众。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今现在。其国香气比於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彼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供养彼佛及诸菩萨,此诸大众莫不目见。
三昧汉文的意思是正定,正定是神通的体,而神通是正定的用。二者如手心和手背,不可离定而求神通。维摩以他心通知道舍利旨想吃的心思后,一方面对他既想闻法又想吃饭的思想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但同时又不因理废事,入于正定,并以神通之力示现上方净土,显示出寂光理体中的妙用,以理成事。以此证明一切十方国土无不含藏在常寂光净土中。
“国名众香”,“佛号香积”,证明此国以种种的妙香做庄严的依报殊胜,和主人以香光庄严,弘法利生的依报的殊胜。“人天之香最为第一”,正显示出此土众生鼻根的敏感殊胜,以香法为佛事。这较之他方佛国众生实在是殊胜多了。因为只有大乘根性的圣众,所以,佛所说的法也只有一乘妙法。《法华经》中说: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维摩以神通力,使在会的各位亲眼看到了上方佛国净土正报依报众生的殊胜。事实胜于雄辩,在事实面前,会中诸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
时维摩诘问众菩萨言:“诸仁者,谁能致彼佛饭?”以文殊师利威神力故咸皆默然。维摩诘言:“仁此大众无乃可耻。”
示现了他方佛国净土以后,维摩诘问:各位中那一位能到香积佛国将饭取来以供大家食用呢?这一明知故问的反问其意有三:
1、以此测试诸大弟子的胆识和神通。
2、文殊在会,其他弟子自然不会自报奋勇。
3、文殊大智,明知化主是丈室主人维摩诘,更不会喧宾夺主。
如此一来,维摩亲自取饭香积便合情合理。
即便是维摩诘不说,这么多人中竟然没有一个出来应命,这一事实本身,就已经使人感到羞耻.更何况这位还不留情面,以幽默的口吻说:这么多贤圣的人竟没有一个人敢去,这不是很耻辱的事吗?
文殊师利曰:“如佛所言,勿轻未学。”
文殊明知维摩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后进不学,还是正话反说:你可不要轻慢后学,人人都有佛性,有佛性者都能成佛,这是佛说的话,请你不要忘记。折衷疏说:抑之以激其怠,扬之所以鼓其进.或抑或扬,匠成法器也。
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居众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威德殊胜,蔽於众会。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辞曰: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否?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这段经文可分三方面论述:
1、从正面表明遣化的理由。
2、化人接受命令。
3、上方佛国净土施食。
4、还归本土。
在如前的经文中有借座灯王,现在遣化菩萨到他方取饭,以引出上方菩萨,使与会者耳闻目睹,“慕德以进修道行”,又可以用这个法门“利益彼众”。具体表现在,显示上方净土之胜,此土之劣,令声闻人自叹不如,以策发其上进之心。
化人问讯的意义在于,净土和秽土虽然不一样,但是有身,身又是众患之根本,又怎么会没有病呢?借此表明佛菩萨以众病为病,以众生无病佛菩萨则无病的道理。因为众生病所以佛不得不病。
细分有二:
1、问所离:“少病”是问身体的安适与否,即是不是远离病苦。“少恼”是问心性的安宁与否,即是不是远离烦恼而得安乐。
2、问所得:“气力”是问身体的康健,“安乐”是问心的自在。
世尊是金刚之体,本无所谓病恼。现在相见而问病恼等事,是为了不坏世间的事情,即通于人情世故。
时化菩萨即于会前升于上方,举众皆见,其去到众香界,礼彼佛足。又闻其言:“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否.愿得世尊所食之余,欲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足下一词是平常人对于知已朋友的称乎。在中国战国时也有以足下一词来称呼人君的。足下一词出自战国时晋文公重耳事迹:重耳出奔时,大臣介子推追随他十九年。因为没有吃的,割股肉供奉晋文公。但后来论功行赏,晋文公却忘了介子推。当他发现时,介子推已经不在乎的背着母亲上山了。晋文公发现后就命人放火烧山,心想,这样你总会出来。过后才发现介子推抱着树被烧死了。晋文公痛苦万分,命人砍树做成木屐,每每想到介子推的好处,长叹“悲乎足下”。
彼诸大士见化菩萨,叹未曾有。今此上人从何所来?娑婆世界为在何许?云何名为乐小法者?即以问佛。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于五浊恶世,为乐小法众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萨名维摩诘,住不可思议解脱,为诸菩萨说法。故遣化来称扬我名,并赞此土,令彼菩萨增益功德。”彼菩萨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无畏,神足若斯。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饶益众生。”
此段经文三层用意:
1、问上人从什么地方来?
2、问娑婆世界在什么地方?
3、问什么人是乐小法者?
上方净土世界的大士们听到化人的一番言论后,在叹未曾有之余,不禁要问:这些人是从何而来的,下方的世界在什么地方,什么叫乐小法者?这三个问题表面看来与上文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不然。上文谈上乘妙法,没有声闻辟支佛名,没有四谛十二因缘法,当然不知道秽土和小法的所在和含义了。上方净土菩萨们的神通也不是常现的,神通不现时不知道这些事情。菩萨和佛在神通上的差别也在于此。
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时彼九百万菩萨俱发声言:“我欲诣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并欲见维摩诘等诸菩萨众。”佛言:“可往。摄汝香身,无令彼诸众生起惑著心。又当舍汝本形,勿使彼国求菩萨者而自鄙耻。又汝於彼,莫怀轻贱而作碍想。所以者何?十方国土皆如虚空,又诸佛为欲化诸乐小法者,不尽现其清净土耳。”
香积如来说明了化菩萨化饭的因缘,便用香钵装满得香饭,给化菩萨拿回。众香国的菩萨们听了香积如来的话,都愿意到下方国度来看一看。
本来佛法,法法平等,佛佛心通,不必到下方一来。那么为什么要来,其意有三点:
1、为自故来;想来下方界供养诸佛菩萨,广植福德,更获法益;
2、为他故来;众香国的众生和释迦牟尼佛大有因缘,但因德力微劣,不能自来,必借大菩萨之力才能得来;
3、为此土众生故来.此土众生见他方菩萨来,必生起大信心,得大利益。
为什么要请到下界来的各位做到摄身香、舍本形、勿轻贱这三件事呢?香积佛国的各位大士之所以有身香,并能变化身形,是因为修德而自生,不是强求而来。如果大士们到了下界,不摄身香的话,和此土的形秽,形成强烈的反比,下界众生容易本未倒置。下界身量狭小,如果不舍本形,而来下界,下界众生,易生退心。
又,也可以这样认为:“摄身香,显此土形秽”,“舍本形,显此土身小”,“勿轻贱,显此土土劣”。
时化菩萨,既受钵饭,与彼九百万菩萨俱,承佛威神,及维摩诘力,于彼世界忽然不现。须臾之间至维摩诘舍。时维摩诘,即化作九百万师子之座,严好如前。诸菩萨皆坐其上。是化菩萨,以满钵香饭与维摩诘。饭香普熏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
这段经文分八重意思:
1、化菩萨从上方回到下界。
2、维摩设座待客。
3、菩萨就座。
4、化人授饭居士。
5、时众云集。
6、维摩劝食。
7、声闻起疑。
8、菩萨呵讥。
时毗耶离婆罗门居士等,闻是香气,身意快然,叹未曾有。于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诘舍,见其室中菩萨甚多,诸师子座高广严好,皆大欢喜礼众菩萨及大弟子,却住一面。诸地神、虚空神及欲色界诸天,闻此香气亦皆来入维摩诘舍。时维摩诘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饭,大悲所熏,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
前文中已经有了三万三千师子之座,今天又加九百,共成三万三千九百之数,以示小小丈室的不可思议.由于香积如来和维摩诘的清净业力所感,小小一钵饭的香气遍及三千大千世界,有缘众生将受到多么大的感动和教育,而对佛法生起信心啊.果不其然,庄严城的居士们“闻是香气,身意快然,叹未曾有“!这一举措收效明显,长者主月盖,当时就领导八万四千人众来顶礼诸大菩萨。地神、空神、以及诸天闻到香气以后,也来到维摩诘的小小丈室,见佛闻法。
太虚大师说:“此中先人间入定八万四千者,指八万四千尘劳转为功德。其次三界神天众入室,指无数众生皆入圆融性海中。香气就是菩萨所修净土之行,大众因香气而入室,即因菩萨修种种净行故,佛种同类,相感之众生,来生其国”。
有异声闻,念是饭少,而此大众,人人当食。化菩萨曰:“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如来无量福慧。四海有竭,此饭无尽。使一切人食,抟若须弥,乃至一劫,犹不能尽。所以者何?无尽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功德具足者。所食之余,终不可尽。”于是钵饭,悉饱众会,犹故不[歹*斯]。
在前因舍利弗是动念头要吃饭的人,所以维摩诘将饭取来,不叫别人,专叫舍利弗。声闻人“子缚已断,果缚犹存”,不能不吃饭,而菩萨对于段食可食可不食,故此不必命他们们食。菩萨入于不二法门,不会因看到小小一钵饭,心起分别,怕不够吃。
罗什法师说:熏意有三:
1、大悲果报。
2、想心所念。
3、慈眼所视。
所以各位尽可以放开肚量取食,不必用有限量的心去看如来功德所熏之食。
折衷疏说:如欲消之,其法有三:
1、以不食而食。
2、不受而食。
3、坏和合相而取。
如是食者,无能食所食,食即法界,以一食普供法界一切,是真能食消也。
“有异声闻”,意思是说:怀着分别异见的声闻,看到这一小钵饭,心想:这么少的饭,这样多的人众,怎么能够吃呢?在义记中将此分着二点来解释:
1、为了以别于大声闻而称异。大乘法在见道以前依教明行,叫大声闻。彼此不同,故名为异。
2、在小中简大而称异。即表明不是目连、舍利弗等大声闻在打妄想。
化菩萨知道小声闻心中起了这样的异想,就正色相告说:你不要以声闻人的小德小智,来称量如来的无量福德。四大海的海水有枯竭的时候,这钵香饭也是无尽的。因为这饭由如来五分法身之香而来,而且是经过三祗修福德,从悲心布施所剩的残余。法身是遍法界的,所以这饭也遍法界取食没有穷尽了。
不[歹*斯],是不尽之意。
其诸菩萨、声闻、天人食此饭者,身安快乐。譬如一切乐庄严国,诸菩萨也。又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众香,国土诸树之香。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在佛经中为我们表述的十方极乐世界都是“想衣衣来,念食食至“的。这种食共有四大利益:
1、适可其意,消除饥渴;
2、四大调和,没有违反;
3、食已即消,没有遗滓;
4、不生味著,增人道意。
因为以上四个原因,经中说菩萨、声闻、天人吃了以后心意快然,就象十方世界其他庄严国土的菩萨们一样。
我们凡夫因为好吃的饭菜会通身汗流,尽是臭液和污垢。而各位上人用了香积佛国一香钵饭,则通身如香积佛国的香树一样流注出香气,这真是天壤之别了。
正值各位既得现利,心身快然之时,维摩诘从因寻果,由事显理,追问上方来的菩萨说:香积如来是以说什么法来教化众生的呢?以众香令入律行,这是上方菩萨的回答。在我们学道来看,眼耳等六根如贼,鼻闻香而被香缚,怎么会由闻众香而入道呢?这说明上界众生鼻根通利,“以闻香已,即能止恶行善,精持毗尼”。六根门头,头头是道,在这时再一次得到证明。
同时也说明佛法法无定法,一切法皆是佛法。娑婆世界以语言文字表示佛法,而上方国土却以众香表示佛法。在无意的比较中显示出净土和秽土弘法方式的不同,众生根性的差异。这是在会的各位即可增广见闻,又可拓展境界,并由此悟入大乘佛法的至理。
彼诸菩萨问维摩诘:“今世尊释迦牟尼以何说法?”维摩诘言:“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是口邪行是口邪行报,是意邪行是意邪行报。是杀生是杀生报,是不与取是不与取报,是邪淫是邪淫报。是妄语是妄语报,是两舌是两舌报,是恶口是恶口报。是无义语是无义语报,是贪嫉是贪嫉报,是嗔恼是嗔恼报。是邪见是邪见报,是悭贪是悭贪报。是毁戒是毁戒报,是嗔恚是嗔恚报,是懈怠是懈怠报。是乱意是乱意报,是愚痴是愚痴报。是结戒、是持戒、是犯戒、是应作、是不应作、是障碍、是不障碍。是得罪是离罪。是净是垢。是有漏是无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为是无为。是世间是涅槃。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譬如象马[怡-台+龍]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後调伏。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彼诸菩萨闻说是已,皆曰:“未曾有也。”
当上界菩萨问到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以什么方式教化众生时,维摩诘几乎是一口气表述完了释迦牟尼佛的教法.
佛法是对法,以应众生之机,治众生之病。要治众生的病,就必须知道结症所在。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化”,故此佛也以“刚强之语”来进行教化。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苦报处:即指示出如果不进修佛道,必堕在地狱,傍生为畜生和饿鬼三途。因为无明业障深重,如果不以苦切之语,不足以重因畏果。不受尽苦迫,不足以发起出离之心。
2、从受难处:即三途八难的八难处。
3、从人生处:即六道,以示苦报。
4、从恶报因果:即是身邪行以下,先明身口意三业,再分出总别。在三业中以意业的错咎最大。
5、从贪等六毒,以示集谛。教人知苦断集。
6、从染净因果:从结戒以下是指明染和净必然招致的因果。
戒是修道人无上的菩提之本。在戒定慧三无漏学中,戒是基础。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铁的规律。戒又分二个方面:一个是依照戒律不能作的不作,即不犯戒,不做恶。另一方面是行善,即保持律仪和戒品,防止三不善业。
“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一段经文读来使人倍感亲切。释尊之所以苦口婆心,千言万语,想尽办法对治众生的恶习,是因为恶习丛生的人们,妄心如猴子一样。所以需用多种法门来对治。心猿意马正是我们心性的生动表述。又好似性情刚烈的象马,必须用痛楚恨毒的手段,才能将其驯服。马有五种:
1、见鞭影即时调伏。
2、得鞭乃伏。
3、必须利锥剌皮才伏。
4、穿肌肉才得调伏。
5、彻骨才能调伏。
众生根性不同,极钝根的众生,杀人放火,穷凶极恶,无所不为,如果不以韦驮的宝钎来降伏是没有其它办法的。这也正是止恶行善的具体表现。
在法会中的各位听说众生如此难度,但释迦牟尼佛,不舍众生,难行能行,心中万分敬佩,都认为这是希有难得的事。
三、闻法赞美
如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所乐法度脱众生。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
其赞意有二:1、赞佛能隐胜显劣。2、赞菩萨们能虚心谦下耐劳度生。娑婆众生没有大乘法财,故文中称其为“贫所”,意即资财缺乏之地。或以一点小根基为乐。佛陀为了度脱这一类众生,隐没自已的无量功德法财,乐于与众生和其光,同其尘。如《妙法莲花经》所说:“脱珍御服,著无垢衣,以化穷子。”故同其贫陋,顺其所乐,而济度之。
有人问说为什么佛陀要显劣身,而居于秽土呢?因为圆顿之法是上方来的菩萨们常闻之法,唯独现劣身,说刚强之语,是上界菩萨闻所未闻.所以以此而答,显示出此土众生的难以教化和根性的狭劣,重在策励权小,使其发大乘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四、维摩显胜
维摩诘言:“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嗔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说除难法度八难者。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以诸善根济无德者。常以四摄,成就众生,是为十。”
为什么此土菩萨能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不退心呢?原来此土菩萨悲愿弥深,不舍众生,他们深知众生病苦的根源,针对众生的贪恚痴等六种精神上的障碍,以智慧等十种度脱的方法来教化众生。这些方法是他方净土所没有的。
也正因为此土有十恶,才使得十德增长。他方净土没有十恶,教化和施德可以说是无用武无地。例如在众人多病的地方,医生才能大施遍救之功,“无疾之所,医无施用“。所以不要看生活在娑婆世界的菩萨,表面看来他们救度众生,整日忙忙碌碌。这种功德是他方净土的菩萨们不能比拟的。所谓:“百千劫行,不如一世”。同时,也确实反映出佛法是法无定法的对治法门。
僧肇法师说:“善因恶起,净由秽增”,恶人恶事是善人善事培植生长的土壤,也是试金石。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正因为众生具足了贫穷、毁禁、乱意等十恶,所以闻法众生的十德才会增长。如果是至纯至善的地方,圣人也失去了教育的对象,其德行也无从显现。想施人以德也没有场所。所以经文中说:在苦难世界度生的圣人,他们信愿坚固,一世所做的利益众生的事业,胜于在他方所做事业的“百千劫行”。
折衷疏说:这就象优秀的医生,在疾病猖獗的地方大显身手,才表现出其治病的本领,显现出殊胜的功德。菩萨也是这样的,“众生障重,则济功乃大也”。
经文中提到了以智慧度愚痴,但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佛法中愚痴的深意。痴有二种:一、对于一切法,当然包括世间法、出世间法和世出世间法,不能通达明了叫做痴;二、对于诸佛所讲的深刻的真理没有“见性”。众生所居的世界有二种痴,净佛国土有后面一种。
彼菩萨曰:“菩萨成就几法?於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
疮疣,此在支谦译的宋元明清诸本中文字上也是“疮疣”二字,但在高丽本中则是有损伤之意的“疮疣”。另外玄奘译本和西藏译本中翻译成“无疣”、“无伤”,显然经文的意思是问,菩萨要修成就那几种法,再在这苦难的世界度众生,才不会在无意间伤害了众生,并能指引他们生于佛国净土。也可以依文意理解为,在度众生时行为上不会有过失。
太虚大师认为“行无疮疣”除有行为没有过失之外,深意是指“无漏”之意。无漏即在世间的有为法中,实际行无为法之事。在度人的时候没有希求,没有得失。
维摩诘言:“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法。
八法是:
一、利益众生,不希求回报。
二、心甘情愿代替所有众生受苦受难。
三、所作的所有善事全部回向给众生。
四、以平等心对待众生,虚心谦下,一切无碍。
五、看待诸位菩萨就和看到佛一样。
六、从前没有看到听到的经典,今天听到看到心中不生起疑惑。
七、虽然学修大乘经论,但并不与声闻法产生对立。
八、不嫉妒他人得到大供养,也不因为自已得了大的利益而自高自大。
折衷疏说,既能行这八法,又必须不住于所做的功德,才能行无瑕疵。如不然就说明“三轮未寂,四相不空,生佛犹存,果因未化”,乃至于修成一个“修慝君子”,也是菩萨行的瑕疵。
而太虚大师则说:修这无漏的八法,才是真正的净土之行。在此人间世者,无论但为自度求生净土,或为修取净土摄化众生,皆须依此修学。才能“离过绝非,得佛国净”。不能利益众生的人,我们就不必说了,就是能饶益众生,但又有希求回报的心,在性德上便有了污垢。其原因是:一、以望报则果报尽时,德业随之也尽,不能尽于未来,永无穷竭;二、如果望报而报不至,便会生起疲怠之想,不能再进步增胜。
维摩诘文殊师利。于大众中说是法时。百千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
在这一品中通过问答的方式,既表明了净土因果,指示出净土的实相,而且劝勉发心,大众获益很大。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