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土宗文集:《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讲记(净界法师)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9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土宗文集:《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讲记(净界法师)

   净界法师主讲(2007年6月讲于义德寺)

  第一卷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大家请放掌。

  学人这一堂课要跟大家介绍已经存在法界当中,而且长时间被我们所忽略的弥陀四十八种功德,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弥陀的四十八种功德呢?我们先作一个简单的说明。蕅益大师说我们一个人在念一句佛号的时候,基本上在我们生命当中产生二种的力量:第一种是心灵的力量,第二种是佛陀的力量。这当中有三种差别的情况:第一种人是完全偏重心灵的力量,也就是说他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他主要是内观的,所谓的观照真如,以我空法空的智慧来破除妄想,把内在真如的力量开展出来,破除心中的烦恼。这种情况,古德给他一个评论说是「入道多辛苦」,也就是说他整个修学过程当中,他身业不礼拜佛陀、口业也不赞叹佛陀、意业当然也不观想佛陀,他完全拒绝外在法界存在的功德力,完全拒绝,完全凭照自己心灵的力量,来面对自己无始的业力,当然他的过程是非常的辛苦,所以叫入道多辛苦。第二种人的修学是完全依靠佛陀的力量,这种人当然也有过失啦,因为你老是心外求法,到最后的结果是「事倍而功半」,因为你心中的烦恼不能调伏,心中的妄想不能消灭,对于这种感应道交产生了一定的遮障。蕅益大师说「真正的念佛人应该是自他不二的」,你自己产生一种心灵的力量来调伏烦恼,一方面产生忆念佛陀的力量,感应道交,帮你消除无始的业障,这个业力的力量不可以忽略的。所以以心灵的力量来破除烦恼,以佛陀的力量来消除业障,这样子的自他不二是最圆满的一个方式。所以蕅益大师说:在自他不二的当中有一句话说,「一一理性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虽然我们心灵观一切法空,安住了我空、法空的理性,但是不妨碍你具足庄严,你还是忆念弥陀的功德,祈求佛力的加被;虽然祈求佛力的加被,一一庄严还全体理性,又不障碍你内心真空的理性:所以真空而妙有,妙有而真空。这种所谓的禅净双修,是我们在末法时代最适合的方式。这个关键点就是说,你必须要很正确的知道阿弥陀佛的本愿是有哪些,否则你不能产生正确的忆念,没办法。所以我们这一堂课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你要很正确的知道阿弥陀佛这个佛号,它背后有哪些力量在支持这个佛号。就是说你念这句佛号的时候,到底启动了哪些力量,这个一定要很清楚。修行最可怕的障碍就是愚痴,因为愚痴就没有办法生起真实的信心。所以你应该要在念佛之前很正确的了解这句佛号是什么意思,它背后有四十八种力量有哪些力量,就是你应该要正确的了解这四十八种功德的相貌。第二个、你如何把这四十八种功德力转成你自己的力量,转他成自。这佛陀的功德跟阿罗汉不同,佛陀的功德是可以他受用的,阿罗汉的功德是不能他受用的。就是说我们今天要了解阿弥陀佛,第二个就是要好好的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转成你自己的力量。这有什么方法?我们这一堂课就探讨这二个主题。好,我们看《讲义》:

  ◎将述此义,大科分三:

  为了说明这二个主题,我们有「三」「大科」:

  ┌乙一、弥陀本愿之缘起

  ┌甲一、前言┤

  │     └乙二、净土法门之特色

  │

  │     ┌乙一、总标核心五愿

  ├甲二、正文┤

  │     └乙二、别示其余诸愿

  │

  │     ┌乙一、总结法要

  └甲三、结劝┤

  └乙二、结示劝修    今初

  第一个「前言」,先作一个应有的认识,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弥陀本愿之缘起」,第二个「净土法门之特色」。我们先讲「缘起」。在佛教当中诸佛菩萨的功德,都是因缘所生的;不像外道,你看外道的教主,他有一种功德生起是没有理由的。他为什么有这种能力?没有理由的。佛法里面诸佛菩萨的功德,都是仗缘而生的,佛教的基本观念是认为「事出必有因、事出必有因」。那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在一个什么的时空背景生起的,我想我们应该要先了解一下,他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产生本愿的。第二个「净土法门」的「特色」,在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当中的大乘教理,净土法门是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它有哪些不共于其它圣道的地方?这个我们应该要清楚。这个就是一个「前言」,有二大重点:第一个讲到缘起,第二个讲到特色。

  第二段是「正文」,就是我们整个四十八愿内涵的介绍,我们分成二段:第一个「总标核心五愿」,第二个「别示其余诸愿」。我们的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把四十八愿分成二类,他说「你要研究四十八愿,首先你要了解它核心的思想」,就是有五个愿。这五个愿就像树的树干一样,你把这个树干清楚了,其它的四十三个愿就像枝叶华果一样,就容易清楚了。所以我们就根据善导大师的开导,我们从这样的方向,先了解根本,再了解枝末,你就容易清楚这整个四十八愿的架构是什么样。

  第三个是「结劝」,结劝有二段:第一个是「总结法要」。这个地方等于是从理论上来说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有这么多的功德,那么到底我们怎么去启发它?它跟你有什么关系?当然是有关系才学习的。说阿弥陀佛创造这四十八种功德,我们透过什么样的方便力,把它转成你内心的功德,这个是我们最后作一个总结的。最后我们「结示劝修」,把心灵的力量跟佛陀的力量,要怎么样交互作用作一个总结。好,我们看《讲义》的第一页:

  甲一、前言二

  乙一、弥陀本愿之缘起

  (一)亲近诸佛

  我们第一段介绍「弥陀本愿」的「缘起」,就是阿弥陀佛殊胜本愿功德力生起的一个时空背景有哪些。这以下我们根据《无量寿经》,把它分成五段来说明。第一段就说到了「亲近诸佛」,我们请一位法师念一遍,先请合掌: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如来,名曰光远。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如此诸佛,皆悉已过。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说无量寿经》卷1,T12,266c-a)

  好,这个地方讲到法藏比丘他在发愿之前的一个过程。在整个修学佛法的整个因缘当中,这个「亲近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善知识有方便力,他能够帮助我们破恶生善,而所有善知识中最殊胜的就是佛陀。法藏比丘在发愿之前,事实上是亲近过很多的佛陀,那这个地方古德是分成二段:第一段是说明他久远的因缘,第二段是他亲近的因缘,他比较远跟比较近的因缘。我们先看远的因缘。「佛告阿难」,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说:在「过去」「无量不可思议」的阿僧祇「劫」当中,有一尊佛叫「锭光如来」「出」现「于世」。那佛陀为什么出现于世呢?这以下说明佛陀出世的目的,就是「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佛陀的出世并不是显现他自己的神通、显现自己的功德,而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出世的。那佛陀是用什么方便来教化众生呢?是用「教化」跟「度脱」二种的方便。佛陀对于善根没有成熟的众生是施以这种善巧的「教化」。比如说你善根没有成熟,一个初学者来到僧团,跟你讲道理也没有用,干什么呢?拜佛去。拜佛、那么嘴巴赞叹佛陀、内心观想佛陀,你看我们早晚课就是这样。为什么要做早晚课呢?早晚课都是在赞叹佛陀、赞叹法、赞叹僧。为什么要这样呢?栽培善根。让你这个明了的心跟三宝关系慢慢的密切、慢慢的密切,就好像一个木材,先把它烘干,总有一天这个圣道的火就可以把它点燃。所以佛陀对于善根没有成熟的众生,是施以种种的方便来「教化」他。等到这个众生善根成熟了,佛陀就开始所谓的「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讲道理给他听了,那么来「度脱」他,使令他善根成熟乃至于脱落。这个是佛陀度众生的方便。等到众生的善根成熟了,「皆令得道」,心中产生心中的光明,那这个时候佛陀的大事已办了,「乃取灭度」,佛陀再进入到涅槃的因缘当中。当然这不是只有一尊佛,「次有如来名曰光远」,「次」有如来「名」曰「月光」,乃至于「栴檀香」,「如此」当中,在经典当中列出了五十三尊「佛」,这个都是「过」去的佛。这一段等于是说明了法藏比丘在正式的发菩提心之前,他已经亲近了五十三尊佛,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拜佛、念佛,跟三宝不断的净法熏习,当中已经栽培了善根。这个地方讲到久远的因缘,他过去的因缘;下一段就讲到非常重要的一尊佛,对他的影响特别大的,也可以说他善根成熟了。「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经过这五十三尊佛的方便善巧的度化以后,到了第五十四尊佛这个「世自在王」佛,这个佛陀有十种的通号,「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 ,这五个通号是偏重在成就自利的功德;那「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偏重在利他的功德。这十种通号我们讲其中二个:第一个「明行足」。佛陀的内心有二种功德是具足的,一个是「明」、一个是「行」。佛陀的内心当中要活动的时候,是先产生光明再活动,他是有智慧判断,谋定而后动;这一点跟我们不太一样,你看我们做很多事都是随情绪而动、随妄想而动,心随妄转。这个「明」就是说佛陀在行动之前是依止光明的,由光明来引导的,这个「明」指的是佛陀心中的智慧;那这个「行」是佛陀的善行,福德资粮。那佛陀的内心当中具足了光明的智慧,又具足了善行的福德,所以叫做佛,「明行足」。第二个我们解释「善逝」,这个是介绍佛陀死亡的相貌。就是我们凡夫的死亡是进入一种梦觉,安住在一种颠倒的昏昧当中,那在这个当中,由我们业力的引导去三界投胎,所以我们是在颠倒妄想当中进入死亡。佛陀的死亡他的内心是一个怎么样的相貌呢?《智度论》上说:于诸三昧无量智慧中而去。佛陀到他的色身败坏要死亡的时候,他进入到一种三昧、进入到一种智慧当中,然后慢慢的消逝过去,所以佛陀的死亡叫做「善逝」,在三昧智慧当中慢慢的消逝。这个是佛陀的十种通号。

  这一段经文是讲到过去诸佛的出世,在古德的批注当中有一段批注值得我们说明的,就是说为什么在法藏比丘发愿之前要列出诸佛的出世呢?这当中有一层深意,就说明大乘的根本思想,讲到了法身常住、佛佛道同的意思。你看我们佛教跟外道的差别:外道的教主是独一无二的,你不能说有一天你要变成上帝,不可能的;佛教它的一个根本的思想是建立在一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种平等性,而这样一种清净平等的法身,它不但是平等,而且它具足广大的力量、具足广大的力量。在美国有二个法师,一个叫恒朝法师、一个叫恒实法师(呵呵),诸位有人听过了,他出家以后就拜佛,但是他不是在房间拜,他是在外面拜佛,朝山啦,三步一拜,感动很多美国人。很多美国人就去访问他说:诶,你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勇气在大太阳下顶礼呢?问他「勇气哪里来」?这二位法师说:当你心灵当中本觉的觉性被启发的时候,你会跟我一样坚定的往佛陀的方向走过去,当你的觉性被启发的时候。他的意思就是说:你现在妄想打得很多、烦恼很重,这都不是重点,因为这个是生灭心,因为你的主人还没有被启发。现在我们不是说贼很多,其实这个贼很多不是重点,重点是你的主人翁还没有醒过来,其实这才是重点。所以说从大乘的角度是认为「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这个地方有更深的意思就是说,为什么佛陀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世呢?你看锭光如来往生以后,接着光远如来、月光如来、栴檀香如来,一个佛一个佛的出世。为什么佛教当中的佛会不断的出世呢?因为我们的觉性总有一天会被启发出来,那个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妄想的力量能够抗拒这个本觉的力量,没有一个力量,而佛的出世在宇宙当中永远不会断绝的,会不断的出世下去。从这个「诸佛的相续出世」有这么一层道理。当然这个地方也说明了佛教的根本思想,所谓的大乘正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从这段经文有这一层意思。我们看第二段的「闻法修学」,我们先把经文念一遍,大家请合掌:

  (二)闻法修学

  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T12,267a)

  好,我们前面讲到法身常住是我们的一个本觉性德,这个性德当然要仗缘而生,我们看他是什么因缘发起菩提心。当「时有」一个国家的「国王」,他听「佛说法,心怀悦豫」。他在偶然的机会当中听到了世自在王佛的说法,这个地方说的法是大乘的微妙法门,不是讲小乘,是讲大乘;听了以后他内「心」非常的「悦豫」、非常的欢喜。一个人听法会产生欢喜,表示他明白这个道理,他从我空、法空当中,观察他的内心,他得到一个很真实的觉悟,讲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既然我们的本性是清净的,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我们的烦恼是可以消灭的、表示无量的波罗蜜是可以成就的,就表示这个意思。所以什么叫做清净呢?清净就是说断恶修善、乃至度众生、乃至成佛是有可能的。因为这样的一种信解,「发」了「无上」的菩提心。这个无上的菩提心简单的讲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开出来,智者大师说:无上菩提心就是四弘誓愿。这四弘誓愿有二种解读,因人而异:有一种人的菩提心是属于智增上的菩提心,智增上的菩提心他是怎么练呢?他是先成就「佛道无上誓愿成」,然后才有所谓的「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这个智增上的菩萨缘这个法界的时候,他是缘佛道、甚深的佛道而发心。那你要成佛怎么办呢?你必须断烦恼、学法门、度众生,他是以上求佛道来带动下化众生。一般来说从这样的发心,这种人会先成就圣道、再成就福报,这个是智增上菩萨,这种人大部分容易往生净土。第二种人在发四弘誓愿的时候,他是先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他缘的是众生法界的苦。那为了度众生怎么办呢?他只好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这种人是悲增上菩萨。所以这个菩提心有悲、智二种的差别。总而言之,法藏比丘听闻佛法,觉悟了真理,从真理的启动,发自内心的要上求下化。这个是说明他发菩提心的因缘。

  第二个我们讲到他发了菩提心以后做些什么事呢?出家修道,所以他就放「弃」了「国」家、也放弃了「王」位,就做一个出家的「沙门」,他的法「号」叫做「法藏」。在古时候他出家的名号跟在家的名号是一样的,他在家叫法藏,出家也叫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这个是讲到他出家以后修学的相貌。这个「高才勇哲」指的是他外在的道行,就是他有高超的智慧、有精进修学的力量;「与世超异」是说明他内在的道心,他内心当中真实不为名利,一心一意的追求无上菩提。

  这段经文当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有一句话是非常重要的,它说「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这个地方,事实上我们看一个人的缘起,你就知道这个人未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诸法因缘生,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我们一般的菩提心有二种:一种是世俗菩提心,就是说他当初发菩提心的时候依事缘而发,依事相的因缘。你看阿难尊者在楞严会上,他也说他发菩提心了,但是他菩提心没发多久,就被摩登伽女的魔咒破坏,他被破坏以后,文殊菩萨把他抓回来,他跪在佛前哭得很厉害。佛陀都没有先责备他,先反省,责备没有用,先反省为什么你今天发了菩提心,你会退转呢?先反省,把问题找出来。后来是怎么样呢?原来一直找过去,他开始回光返照,把他最初的根源找到了。原来他当初为什么发菩提心?他说:我看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呵呵),所以我愿意修学佛道、愿意出家。佛陀说:这是生灭心。你为什么出家呢?你是看到我相好;那要是我身上长一个疮,你就不修学了。因为你的菩提心是依止相好,而这个相好是怎么样呢?是变化的。你的菩提心安立在一个变化的因缘上,非常危险。所以有时候我们反省一下,你的菩提心是安住在一个什么样的立足点?你说:诶,我这个菩提心发得很大、修很多善法。我要提醒诸位一个问题,你的房子是盖得很大、很庄严,我要问你:你的地基牢不牢固?你是不是盖在地震带?这个很重要。那第二个菩提心就很坚固了,他依理性而发。他为什么发菩提心呢?他就是深知「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而发菩提心。我发菩提心只有一个理由,因为我的心跟诸佛的心是平等的,他的菩提心跟外在完全没有关系的,所以你怎么样、他怎么样,跟我都没有关系,他的菩提心是从内心发出来的,这个菩提心就非常坚固了。所以我们看事情看他的因缘,你看,你从这一点,你看法藏比丘的菩提心是怎样呢?「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这个菩提心是真实的,真实的菩提心,所以他的愿望果然成就了。这个地方是说明他发菩提心的一个因缘,我们看第三段:

  (三)立定誓愿

  从菩提心把它落实成一个愿望,菩提心是一个大纲的,愿望就是一个别相,我们看经文:

  愿我作佛,齐圣法王。过度生死,靡不解脱,

  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如是三昧,智慧为上。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

  国如泥洹,而无等双。我当愍哀,度脱一切。

  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隐。(T12,267b)

  好,这一段呢,我们知道法藏比丘的愿望有二种:一种是他发了菩提心以后他直接发出来的,第二个是他请佛开示以后又加以修正的。这个地方的愿是他还没有请佛陀来开导他,他自己一个很纲要的愿,当然这个愿也对未来的四十八愿产生一定的影响,等于是把四十八大愿的大纲、整个三个大结构都盖起来,就像盖房子,那个大柱子盖起来了,那他这个时候还没有正式请佛陀开示,还没有作修正。我们看他刚开始这四十八愿最初的、原始的一个雏形是怎么样。法藏比丘经过世自在王佛开显大乘法义、通达甚深的道义以后,他心中就立定一个誓愿,他说「愿我作佛」,有一天我一定要成佛。那么成佛是什么相貌呢?他讲出三种相貌:第一个、摄法身,成就法身。这个摄法身是什么相貌呢?「齐圣法王。过度生死,靡不解脱。」法身有二种功德:第一个是法空智所成就的。菩萨观一切法空,所以能够「齐圣法王」,他的功德相等于法王,也就是说他明了的心能够得一切法、得大自在;这个是小乘学者所没有的,因为小乘学者的法执很重,所以他这个法不得自在、不得自在,你看阿罗汉入了涅槃,他就不能在生死当中,他在生死就不能入涅槃,他生死跟涅槃这二个法没办法转变。佛陀对一切的法得自在,这个是法空智,法空的真如所成就的。第二个「过度生死,靡不解脱」。前面是赞叹他波罗蜜三昧的自在,这个地方是讲到他我空智的功德。佛陀观察我空,所以能够「过度」分段、变异二种「生死」,使令身心安住「解脱」于大般涅槃,这个是我空智慧所成就的。这个地方是讲到法身的二种相貌:一个是我空智所成就的大涅槃,一个是法空智所成就的大菩提。这个大菩提、大涅槃的功德是怎么有的呢?这以下说明他的因地,「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因为他因地当中,以「布施」来「调」伏心中的悭贪,以持「戒」来调伏心中的恶念,以「忍」辱调伏心中的瞋恚,以「精进」来调伏心中的懈怠,这个是福德资粮。「如是三昧,智慧为上。」以这个禅定调伏心中的妄想,以「智慧」调伏心中的颠倒,这个是智慧的资粮。「吾誓得佛,普行此愿」,我依止这六波罗蜜的资粮,我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二乘的偏空涅槃,我只求成就「佛」道,来实践这六度的「愿」望。这一段经文是说明法藏比丘他要成就法身,摄法身愿,就是一种正报的法身。

  这以下我们看第二个摄净土,他的依报净土,「令我作佛,国土第一」。那这个法身要有一个依止的处所,就是我们讲的净土。法藏比丘说:我以后的「国土」是要最为殊胜的,在一切诸佛国土中是最殊胜的。是怎么个殊胜法呢?这以下列出了三点:第一个「其众奇妙」,这个「众」就是他人天的眷属,你这个佛陀要有眷属。比如说你盖了一个义德寺,要有方丈、有住众的。法藏比丘他要求他以后成就佛陀的时候,他的住众要特别的希「奇」微「妙」。那这地方我们提出三点,包括未来他有三个愿,跟这个愿望有关系的:第一个、法藏比丘他成佛以后,他的住众要具足三十二相,他要求里面的住众相貌要庄严,这是其它佛陀的净土没有这种情况,很特别的;第二个、他希望他未来国土的众生有五种神通,这个也不是其它净土所有的,其它的净土有的有神通、有的没有神通,但是他这个国土的众生一定要有这五种神通;第三个、他要求里面的国土寿命久远,每一个人的寿命都要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后面的这三个愿,都跟他当初很雏形、原始的愿望有关系的。第二个「道场超绝」。前面是讲人,这个地方是讲处所。那他这个处所要很「超」然。怎么个「超绝」法呢?我们也提出二点来说明:第一个、你看极乐世界它受生的处所很特别,我们读《阿弥佛经》「七宝池、八功德水」上面的莲华受生,这个也是其它国土很少的。他的道场、住处要特别庄严。第三个「国如泥洹」,这个很重要了。这个「泥洹」的意思叫大般涅槃,他的意思就是说,我整个道场的设计,包括色声香味触这五尘的境界,必须要具足「常乐我净」四德。也就是说你的内心跟整个极乐世界的五尘接触的时候,要能够产生不退转的功德,他那个国土不但是庄严,还要能够释放一种圣道的力量,它不但是庄严,还必需有解脱的力量,「而无等双」,在其它的佛土当中是独一无二的。

  我在准备这一段经文的时候,我在想:一个人的成就,跟他的志向是有关系的。你一个志向太羸弱的人,你不可能有成就,不管你一天拜多少佛、念多少佛都没有用,因为你的胸量狭小。我们讲你那个「器」,你那个杯子那么小,你不断的倒水,你的杯子就是这样子而已。所以你看今天阿弥陀佛能够被十方诸佛公认「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你看他在因地的时候所发的愿就与众不同,你看「令我作佛,国土第一」,他就是有这种高超的理想。当然他这个时候只是一个很粗胚的心中的想法,还没有经过世自在王佛的指导,但是你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人,就像忏公师父说的「这个人的性格是这种个性」(呵呵),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结果。比如说你一天拜一百拜,他也拜一百拜,诸位知道结果会一样吗?对,不一样。因为你为什么拜呢?你不是身体去拜,你心不同嘛,他的心是这种心量,你是这个心量,同样一百拜心加上去当然不一样,心为业主。我告诉大家,我在佛学院带了一百多个学生,我得到一个结论:一个人胸量要大,你的功德才能够大。你胸量不大,你整个格局都不会大,所有的都不会大。这个地方很重要。

  这个地方讲到他的摄净土愿。

  第三个,第三个跟我们有关系,这么庄严的法身、这么庄严的净土是谁可以去?这个跟我们关系就密切了,叫摄众生愿。「我当愍哀,度脱一切。」我今天创造一个这么漂亮、这么庄严的道场,到底是哪些住众可以来住呢?「我」应该以大悲心来「哀愍」,来「度脱一切」的圣位的菩萨,乃至于凡位的菩萨,「一切」的就是十方发菩提心的菩萨都可以来。他们来的标准是什么呢?往生的正因,「十方来生,心悦清净」,这些「十方」的众生要「来」受「生」,必需具足二个条件:第一个「心悦」,你内心当中要有一种好乐心来愿生我国;第二个、你临终要保持十念相续的「清净」,我们讲往生的最低标准「十念」往生:就是你今天能够以一种清净的信愿,然后临终来忆念佛陀的名号、相续的十念,这是一个往生的标准。往生以后,「已至我国,快乐安隐」,来到「我」的「国」家,你的内心有二种功德:第一个是「快乐」,你到极乐世界的心情跟你在娑婆世界不一样。我们在娑婆世界,那是苦乐忧喜舍,五味杂陈,酸甜苦辣都有;到了极乐世界,你的内心世界只有一种情况,「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在安乐当中更重要的是内心「安稳」,这个地方「安稳」指的是一种解脱的力量,圣道。我们今天的快乐是不安稳的,比如说你吃一个饭吃得很好吃、很快乐,这是不安稳的,因为它是五欲乐;但是你在极乐世界的快乐是有圣道的力量,所以是安稳的。这个地方等于是把阿弥陀佛发愿的一个雏形标出来。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第二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页。大乘佛法的生命观,简单的讲就是「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从大乘佛法的观点来看,一切法的本来面目是毕竟空的,没有一个东西是本来存在的,不可能。本来没有是怎么有的呢?「一切从缘起」,仗缘而生,阿弥陀佛广大殊胜的愿力也不例外。就是说阿弥陀佛为什么会发起这么大的愿望呢?第一个、要有诸佛的出世,这个世间上没有佛陀的出世,没有一个人可以明白道理,也就没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也就没有这个圣号;第二个、他要能够听闻佛法,前面是佛的力量,这个是法的力量,法有开慧之恩,开启他心中的智慧;然后依止智慧发菩提心,去触动他心中的愿望,立定誓愿。那这个立定誓愿当中,有一个观念值得我们说明,这个地方当然包括摄法身愿、摄净土愿、摄众生愿,这个愿望就代表整个佛的一种加持力,当然也包括了成立阿弥陀佛的这个圣号。

  我今天问大家一个问题,看大家对缘起法是不是了解:你认为你念本师释迦牟尼佛跟念南无阿弥陀佛,功德有没有一样?有没有一样?有一样,还是没有一样?没有一样,对了。你的心去接触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时候,你是启动释迦牟尼佛本愿的功德;你明了的心去接触阿弥陀佛的时候,是启动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当然是不一样,诸法因缘生嘛,这二个因缘不同!我们讲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心中忆念忏公师父跟忆念达赖喇嘛有没有一样?(众笑)当然不一样嘛,我们不要说好坏,就是不一样,本来就不一样嘛。忏公师父跟达赖喇嘛的本愿不一样,所以他对你产生的加持力当然不一样。

  今天我想这样,阿弥陀佛这个本愿,有二句话值得我们注意的,我们看一个佛菩萨的名号,有二种差别:第一个、功德的力量的确有他不同的功德,你看经文第二段「令我作佛,国土第一」,这个地方就不一样,他产生一种对你未来生命的一个加持力真的是不一样;第二个、除了功德大小的不一样以外,他的容易跟不容易也有差别。我们从现在所知道的诸佛菩萨,有几个加持力是很容易感应的?你看,你念观世音菩萨感应特别多,对不对?光观世音菩萨的感应录那写起来要好几本;地藏菩萨也特别容易感应;排名第三的就是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也很容易感应。这个就是跟佛菩萨当初他在摄受众生,他所定的一个标准、门坎有关系。你看第三段经文「我当愍哀,度脱一切」,这个就是当你这个愿发下去的时候,就决定了把这个名号的定位点定出来,我这个名号是摄受哪些人大概就定出来了。第一个、他的加持力有多大;第二个、你是不是很容易感应。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就可以知道慧远大师说的,阿弥陀佛的圣号有二种力量:第一个「下手易」,他容易感应,他这个容易感应跟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是类似的;但是「成就高」,这一点就不共于观世音菩萨、不共于地藏王菩萨。因为你念地藏王菩萨,你来生不可能到他的净土去,他还是个菩萨,他还在庄严他的净土。其实到这个地方,我们应经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一个纲要的雏形,大概心中可以看得出来,这个菩萨未来成佛的时候,他的名号所产生的力量是怎么样,应该可以看出他的大纲。好,我们看第四段:

  (四)请佛证明

  身为一个菩萨,他发了愿以后,这个时候法藏比丘在经文上说:这个发愿不是我能力所能做的,所以他就把这个愿望白告佛陀,请佛陀指正、请佛陀指正,那么佛陀就为他作开示。好,我们看经文的地方: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剎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麤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T12,267b-c)

  好。前面法藏比丘所发的愿只是一个大纲,我们从后面来看,其实他这个时候还不是很成熟的愿,所以他这个时候很谦卑的请佛陀跟他作指正。这个「时」候「世自在王佛」听到法藏比丘的请求以后,「知其高明,志愿深广」,知道这个菩萨不得了,智慧特别「高」超、「志」向特别的「深广」,这个时候「为」他作了二个非常重要的开示:第一个开示是说明他的整个修学的心要,第二个就开示他修学的法门。我们先看心要的地方,先讲一个譬喻说「譬如大海」,它虽然有广大的海水,但是人只有一个,「一」个「人」,他用他微薄的力量,拿着一个微小量米的「斗」,他干什么呢?他想要把这个水舀干。那么他一天舀一点、一天舀一点,「经」过了很多很多「劫」的时间。但是,诸位要知道一个问题,这个水不管怎么多,它毕竟是有限量的,所以「尚可穷底」,而「得」到这海底中的珍「宝」。这个地方就讲出一个譬喻。这个譬喻什么呢?这下面就很重要了,「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他说你今天发了这么广大的愿,到底你这个愿,是到最后放弃了、消失了,还是你这个愿会成功,它的关键点就是:你在实践这个愿的时候,你背后那个心灵的力量,是不是能够做到「至心精进,求道不止」。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你心灵的素质很重要,真的,有些人他有成功的倾向、有人是有失败的倾向,这是一个事实。你看有些人碰到一个逆境就放弃了,他不做了,就做其它的,其它的做没多久又放弃了,这种人是很容易跟失败结在一起的。就是说今天这么大的愿望,你那个背后的力量,用什么样的心的法门来推动这些愿望会成功呢?只有四个字──「至心精进」。我们解释一下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分二段来说明:第一个是「至心」,这个「至心」善导大师解释说「是一种真实的心」。你列出很多愿望,你以后要干什么干什么,要做一个讲经的法师、要成就种种的波罗蜜、要盖一个道场摄受很多人来住、最后往生净土。那你这个愿望是不是能够成功呢?就是你的心是不是真实。什么叫真实心呢?善导大师说:不求名闻利养之心。一个菩萨要完成他的使命、他的愿望,就是这个人的欲望要淡薄,你才能够发挥你强大的力量。一个人妄想太多、欲望太重啊,你很难产生强大的力量,很难。所以你要让你的心力强,只有一种情况,让你的内心妄想减少、欲望淡薄,这个叫「至心」。在这样一种没有妄想干扰的情况之下「精进」,「精」者专一,「进」者相续,你很专一的、相续的去完成你的使命,而且「求道不止」。简单的讲就是你不能放弃。那你只要保持一个「精进」不放弃的心情,你一定可以成就你无上菩提的佛果,你也可以完成你在因地所发的三种愿──法身愿、净土愿、众生愿。这个地方,佛陀就跟他开示要完成这一个使命最重要的心法。

  第二个、开示他的修学法门。这个时候佛陀开示心法以后,就「广」泛的宣「说」在过去的诸佛当中,已经成就的「二百一十亿」的「诸佛剎土」。这当中包括它的眷属,这些众生有什么「善恶」正报的身心;包括它依报的「国土」,有「麤妙」的差别。就相「应其心」中的「愿」望,显「现」给法藏菩萨来作参考。

  这里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古德说:佛陀要显现给法藏比丘看他的国土,就把好的地方显现出来就好,为什么要把天人的善恶、国土的麤妙,把好的显出来、坏的也显出来呢?古德解释说:因为把好坏都显出来,是要使令法藏比丘善知取舍、善知取舍。比如说「国土」,你只显现好的,他就不能够避免坏的。我举一个例子,法藏菩萨的第一个愿就是「国中没有三恶道」。他为什么知道要发这个愿呢?他就是看到世自在王佛显现的国土当中,有的佛土是有三恶道的,很多的苦恼,所以说「诶,这个不行哦,我的国土要避免这件事情,诶,不能有三恶道。」他看到有些国土的众生当中有很多的女众,引起很多的是非,他就「我的国土不能有女众」。当然你今天要能够远离过失,你一定要先看到过失相,所以世自在王佛必须把诸佛的剎土当中,优点的地方、缺点的地方通通显现给他,使令他善取优点、善舍缺点。所以你看在弥陀的本愿当中,有些是建立的、有些是远离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因为当初佛陀所现的国土就是有好坏的差别。那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至心精进」。印光大师说:我们菩萨六波罗蜜,其实只有四个法门,就是布施、持戒、禅定、智慧,这个忍辱跟精进不是法门,它是一种心理素质。他说:你这个六波罗蜜是成功失败,这个行力跟忍力是关键,所以印光大师说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你心理的素质,你就是善用你的忍力跟行力,一般来说是这样的。

  以前我们的教务主任上慧下天法师说:我告诉你一个秘诀(众笑),传授修行的心要。他说「你顺境的时候要行力」,身心健康非常好,因为有时候我们善业起现行,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这个时候你要赶快用功,因为你这个是大好时光,太阳出来的时候,因为你一生当中这种好时光不多,你要赶快的精进用功、积集资粮。遇到逆境的时候,你刚好是阿赖耶识罪业起现前的时候,处逆境要守,安忍不动,这个时候你一动就完了,更糟糕了。所以顺境要用行力,逆境要用忍力,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今天菩萨发了很多愿,那这个愿是不是可以实践,就看这个菩萨的心理素质,他的行力跟忍力是不是够好。好,我们看最后一段:

  (五)思惟摄取

  前面佛陀开示了心法跟国土的差别以后,法藏比丘听了以后,他就开始对这件事情加以「思惟」、加以「摄取」,我们看经文: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覩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T12,267c)             ─《无量寿经》─

  这一段经文我们分成三段:第一个是说明他的誓愿力,他发起愿望。法藏「比丘」听到世自在王「佛所说」的「严净国土」以后,他「见」到以后,他就产生一种「无上」要成熟众生、庄严净土的「愿」,这个等于是前面发过了,现在把这个愿更坚定了。第二个、「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就产生一种智慧的观照。那这个智慧的观照是二部分:第一个是我空、法空的根本智,我空、法空智是所谓的「其心寂静,志无所著」,当我们以空观智观照真理的时候,内心是「无着」的;第二个指的是后得智,善知诸法的差别,所以他这个时候「一切世间,无能及者」。他虽然观一切法空;但是他又能够善知取舍,这个国土要怎么安排,所谓的「无住而生心」,这个是赞叹他的智慧。第三个是赞叹他的行动,「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他花了「五劫」的时间,可以说这个时候他还没有产生真实的波罗蜜,他等于是息诸缘务,好好的去「思惟」、去「摄取」「清净」「庄严佛国」的妙「行」。这个「摄取」的意思就是说,摄他人国土取为己用,摄他人之国土取为己用。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法藏比丘看到其它的国土有八功德水,它这个水质特别好,他就发愿了「我成佛时亦当如是」;他看到这个宫殿很庄严,他就发愿了「我成佛时亦当如是」:这个就是「摄取」,他把别人的优点摄为己用,当然也包括把别人的缺点,自己能够好好的作参考。

  到这个地方等于是整个弥陀四十八愿就正式成立了,接下来就正式发四十八愿,这个我们到「正宗分」再说明。我们等于是介绍了整个法藏菩萨的愿望。

  乙二、净土法门之特色

  法藏比丘发了这四十八大愿以后,这个愿望开始创造在法界的时候,对大乘佛法到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这个愿望成立以后,后世众生在修学圣道的时候,其实深受这四十八愿的影响,所以就开始产生很多的判教出来,首先我们看最早的龙树菩萨的判教,有难行道跟易行道,我们先把这二道念一遍:

  惟靠自力,勤修戒定慧,于无量劫,捍劳

  ┌难行道─忍苦,次第破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

  │    竖出三界,历劫修证,是为难行道。

  ┌┤

  ││    仰赖佛力,一心执持名号,得佛愿力加持

  ││

  │└易行道─,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疾速圆成菩提,

  │

  │     是为易行道。

  │

  │                 ─龙树菩萨─

  好,在整个把心力跟佛力判教的最早最早的祖师就是「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在佛灭度七百年以后,他在《十住毗婆沙论》的〈易行品〉(T26,20a)提出一个易行道跟难行道的概念,他说:我们每一个菩萨的成佛之道,其实是有二道的差别,一个是难、一个是易的差别。什么叫「难」呢?假设你选择的道路是「惟靠自力」,你修学过程当中,完全仰仗你心灵的力量:持「戒」对治你身口的过失,禅「定」对治你的散乱,智「慧」对治你心中的颠倒,这个时候你完全拒绝存在法界当中这种本愿的功德、完全不要,你也不礼拜他、也不赞叹他、也不观想他。这样子经过「无量劫」的时间,用你内心的力量,来面对你无始的业力,过去所造的杀盗淫妄,你自己一个人去承当,这个过程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捍劳忍苦」,「次第」的去「破」除三界的爱见烦恼,也破除界外的「无明」烦恼,也破除了「尘沙惑」,尘沙惑就是法执,通界内界外的,慢慢的「竖出三界」,「历劫修证,是为难行道」,因为你要单独的面对你的业力,当然这个困难度就特别的高。第二个选择,你怎么办呢?「仰赖佛力」,你一方面修戒定慧,把心灵的力量加强起来,一方面拜佛、念佛、忆念佛陀,「执持」佛陀的圣「号」,当然就「得」到「佛」陀的感应,这个时候你就能够在感应当中,不退转于无上菩提,而且能够很快的「成」就佛道,这个叫做「易行道」。这个难易当中包括了二个差别:第一个是时间上的差别,龙树菩萨说这个难行道的时间是久、苦的,而易行道事速、超的。也就是说当你选择完全靠心力的时候,你的菩萨道肯定花的时间会比别人多;第二个、你选择难行道还有一个问题,在空间上有险、堕的问题,一个脚没有踩好,很容易就堕落到深坑里面去了,有危险、堕落的障碍,就是我们讲「很容易退失菩提心」。龙树菩萨举一个譬喻说:我们从这个地方要到目的地,你有二个选择:第一个、你走陆道步行,「我用走的」,可以,但是很辛苦;第二个、水道乘船,这就比较容易。这个地方我们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说,龙树菩萨当初提出难行道、易行道的时候,跟我们现在的净土法门是有二点差别的:第一个、他讲的仰仗佛力,这个地方的佛没有单指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菩萨,只要法界当中已经成就的──药师佛、阿閦毗佛……,都可以,你都可以忆念他的圣号,启动他的力量来帮助你;第二个、在龙树菩萨的概念当中,并没有求生净土的概念,他只是说「仰仗佛力,在生命当中保持我们菩提心的善根,来破除我们的遮障」,所以在这个时候,龙树菩萨难行道、易行道的概念,并没有说是念阿弥陀佛,也没有求生净土的概念。这是一个最早的判教,就是开始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存在法界当中的佛力引进来」,也就是说我们身为一个菩萨,我们没有必要单独的面对业障,我们没有这个必要,你有更好的选择,因为你拒绝佛力对你没有帮助嘛。所以蕅益大师说:修行人你要理智,修行人不能意气用事,因为你意气用事,你选择一条比较难走的路,其实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我们研究教理,你可以怎么样?你还没走之前,「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你要怎么走要先规划好。那这个菩萨道真的有困难跟容易的差别,有这个差别。那这个是我们最早一个心力跟佛力的判教。我们看第二段,「圣道门」跟「净土门」,这个就比较成熟了,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     于娑婆世界,但凭自力,断惑证理,

  │┌圣道门─

  ││    入圣得果之法,名「圣道门」。

  ├┤

  ││    称念名号,乘佛本愿,往生净土,

  │└净土门─

  │     入圣得果之法,名「净土门」。

  │

  │                ─道绰大师─

  好,我们把它解释一下。到了这个「道绰大师」的时候,就正式的成熟了,把难行道跟易行道的判教,转成了「圣道」跟「净土」的概念,也就是说把往生净土的思想放进去了。他说:假设你是在「娑婆世界」来修学菩萨道,「但凭自力,断惑证理,入圣得果」,这叫「圣道门」;假设你「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仰仗弥陀「本愿」的加持,「往生」西方「净土」而「入圣得果」,这叫「净土门」。

  那么从难行道、易行道到圣道门、净土门,其实这个转变有二位菩萨是值得我们说明的:第一个是天亲菩萨。龙树菩萨是在佛灭度后七百年出世,天亲菩萨是在佛陀灭度后九百年出世,只差了二百年,天亲菩萨应该看过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T26,20a-),他就把难行道跟易行道升华到一种往生的概念,他做了一个《往生论》。在《往生论》的〈序分〉当中,他提到一句话说:「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他这个时候就已经把往生的因果概念提出来,他说往生的正因就是「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他提出一个人要成就净土的因地,就是「一心归命」。那他一心归命的目的是干什么呢?「愿生安乐国」。他认为这个所谓的难易,应该把求生净土的概念放进去。他到这个后面的颂文,把「一心归命」分成五门,说我们怎么样达到「一心归命」呢?包括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就是你今天要归命阿弥陀佛,你要不断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称念他的圣号,第三个心中不断的忆念。这个礼拜、赞叹、作愿是成就奢摩他的止,安定内心,这个观察门是修毘钵舍那,你要不断的去忆念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规划你未来的远景,观察门是成就毘钵舍那的智慧;最后回向,你希望法界众生同时求生净土,这个回向是修大悲。以这个禅定、智慧、大悲的三个法门,完成一心归命而愿生安乐国。所以在最早的祖师当中,把求生净土的概念提出来的是天亲菩萨,这个是我们第一个注意的。

  第二个就是北魏的昙鸾大师。天亲菩萨提出了求生净土的概念,他并没解释这当中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难行道跟易行道要加上净土呢?北魏的昙鸾大师做了一个《往生论注》 ,他就把天亲菩萨要求生净土的概念详细的加以说明。昙鸾大师说:这个地方为什么在早期的时候只要提出难行道、易行道就好呢?因为在早期的时候,大家善根深厚、去佛不远,所以得道者多。环境很好,所以「求不求生净土」差别不大;但是时值末法,这当中有机、缘二义:第一个根机有变化,第二个外在的因缘也产生了变化。什么叫根机的变化呢?就是时值末法,五浊恶世产生了。就是龙树菩萨那个时候不思考净土的问题,因为那个时候根机好,他自己可以跳过去;到了末法时代,众生的身心世界有五种的障碍,烦恼浊、业障、各式各样的,果报体又容易生病、又短命,这个身心世界的障碍太多了,所以造成净土的概念慢慢的产生了,因为一个「机」的问题,五浊恶世的问题产生了。第二个、去佛久远。前面是讲魔强,这个地方是讲法弱。我们离佛陀的时代愈来愈远、愈来愈远,法的力量愈来愈差了,就是这个缘,所处的环境放逸的力量愈来愈大,你要培养正念的力量愈来愈难。因为机法二义,就必须把求生净土的概念放进去了,就创造了「圣道」跟「净土」二门。

  假设我们今天不考虑求生净土,菩萨会产生二种过失:第一个、由邪师恶友的误导而退堕大乘,就是你容易遇到邪师恶友。你发了菩提心,你真的要成就佛道,但是你接触的人他有不同的看法,他今天跟你讲一句话、明天跟你讲一句话,这个「法」就是一种名言,名言的熏习会影响我们的思考模式。我讲实在话,大乘的思考模式是很难建立的。我们很容易生起人天的思考,反正我就是断恶修善;我们也很容易生起小乘的思考,我就观一切法空:我们很容易生起单向的思考。但是你要生起双向思考,我要无住又能够生心、又生心又无住,又要犹如莲华不着水、又如日月不住空,非常困难,菩萨种性很难生起,但是非常容易失掉,因为他这个概念思考太难了。你生起的时候,你本身就不坚固了,外面这些小人物说三道四的,就把你给误导了,所以你很容易遇到邪师恶友的误导而退堕大乘,这是第一个过失。第二个、颠倒善果的诱惑破坏胜德。什么叫做颠倒善果?菩萨因地的时候修智慧、也修福德,你也修布施、持戒、忍辱,来生变成一个大国王,这是一个善果。但是菩萨没有成就圣道之前,面对善果容易生起颠倒,产生放逸,那这个善果的诱惑,就破坏你戒定慧的功德,这样子也退失了菩提心。所以,假设不求生净土就会有邪师恶友的误导跟颠倒善果的诱惑,使令我们一个初心菩萨容易退堕。昙鸾大师讲出一个譬喻说:「譬如小树未成,经历暴雨,终为所折。」说你这个树,幼苗很小,你没有把它放在温室当中栽培,你就「诶,我一定要历练」,那这棵树在暴风雨当中,又是风又是雨的摧折,第二天早上起来看这棵树,完全被破坏了,你禁不起这么多的伤害的。所以到了末法时代,这个昙鸾大师其实已经在《往生论注》提出求生净土的概念。到了他的学生道绰大师,就把这个概念落实了,安立了圣道门、净土门;善导大师是道绰大师的学生,就把这个思想再发扬光大。

  那这个是净土宗判教的第二个情况,那最成熟的就是民国的印光大师了。

  │

  │    ┌业障消除┐

  │┌他力门┤    ├

  ││   └福慧增长┘

  └┤

  │   ┌蒙佛接引┐

  └果地教┤    ├「即众生心,投大觉海。」

  └往生西方┘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提出的判教是说「他力门、果地教」,这个「他」就是佛陀的力量,这个「果地」是讲净土,他善巧的把佛力跟净土结合起来。龙树菩萨强调佛力;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强调净土,他觉得这二个都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忆念佛陀,希望得到佛力加被,「业障消除、福慧增长」,成就今生的破障;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忆念佛陀是要「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说到了印光大师等于是把龙树菩萨佛力的思想跟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净土的思想,把它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就建立了所谓「他力门、果地教」的思想。那这个时候整个净土宗的思考就成熟了,就是你念一句佛号,包括了现世的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也包括了来世的蒙佛接引、往生西方。那这个「他力门、果地教」,一言以蔽之,就是印光大师最有名的一句话,「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就是说当你念佛的时候,你的相貌就是:就着你这一念惑业苦的心,然后直接的进入到阿弥陀佛的四十八种功德大海当中,就是我们说的本尊相应法,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到这个地方,整个净土的判教就成熟了、完全成熟了。这个地方我们说出一个总结就是这样。

  这个成佛之道,的确有很多的因缘,你现在作出一个什么样的选择,一定会影响到你未来的结果。我们讲一句说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我们只能够说「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过程不一样。你说「诶,为什么结果一样」?我讲实在话,你走难行道,你吃了很多苦,花了很多时间,当初你们二个同时在义德寺受戒的,有些人成佛了,你还在那个地方三界流转。等到你成佛以后,我跟你讲「结果是一样的」,没有一尊佛跟哪一尊佛有什么差别,没有这种差别,佛佛道同。但是这个过程我保证是不一样的,方便有多门,你选择一个你要走的路,你就必须承当它所有的结果。所以菩萨道说穿了就是「生命就是一个抉择」。我觉得我们今天在走之前,多看一些大乘经典,作好事先的布局,这个是很重要的。这个在管理学上有一句话叫「马到成功」(哈──),这句话是什么概念?这句话我突然想到「跟净土法门有关系」。这个做企业就是说,他的概念就是说「马跑得很快」,比如说我是一个人,你没有必要整天在那边训练体力跟马比赛嘛,你怎么跑也跑不过牠,再怎么跑你跑不过牠;但是我不要跑过牠,我只要骑在马上就好了(呵──),我骑在马上,马到的时候,我也到了嘛,我只有差马一个头而已。他们的思想是策略联盟,就是说我是小公司、你是大公司,我再怎么比比不上你,但是没有关系,我不想跟你比嘛,我跟你合作嘛,你到了,我也到了。这个思考就是你的心力跟佛力之间的关系,你必须建立一个策略联盟,这个很重要的啦。你的菩萨道你不能单独的面对,你要跟佛陀合作,对你有帮助,我觉得我们没有拒绝佛陀的理由,他对你无所求(呵呵),是不是?他只想帮助你嘛。我觉得我们没有拒绝的理由的。

  那这个地方「他力门」跟「果地教」的差别,还有一点时间我把它作一个说明。我们看第九页,第九页当中,我们下一堂课介绍阿弥陀佛的核心五愿,然后会介绍其它四十三愿。四十三愿我们分成四段:国土庄严、身心安乐、出世解脱,这个是讲到果地教,就是你念这一句佛号,你未来会有什么结果?会有三个结果,你会有国土庄严、身心安乐、出世解脱。那你念这一句佛号,你今生的他力门呢,当下有十二种的加持力,就是你现世可以得到的,后面有三十一种功德是来生得到的。所以这个刚好是印光大师的判教。也就是说你念这一句佛号,有四十八种力量在帮助你,这个就是我们心力跟佛力的相互关系。

  我们回答一个问题。

  问:法师慈悲,法藏菩萨是在什么样的菩萨阶位立定誓愿,而思惟五劫、成就四十八愿?

  答:其实我当初在准备这个功课的时候我也提出这个问题,后来我找了很多很多的批注,我都没有找到(呵呵),好像祖师大德都没有为法藏菩萨来判定他的阶位;不过我们可以从一段经文当中知道一个消息,这怎么知道呢?你看这个「请佛证明」。法藏菩萨是在听闻佛法以后发了誓愿,那这个地方到底是在凡位的时候发,还是在圣位的时候发?其实看不太出来。但是这个地方到「请佛证明」的时候,它说「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剎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麤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这个地方应该是可以看出一些消息。我们一般凡夫的菩萨发愿,不太可能会惊动佛陀,不太可能;你发了愿以后会惊动佛陀为你说法,把那个净土现出来,应该是都入了正定聚了,就是应该是初地以上了,否则你这个愿不足以惊动佛陀来为你显现国土的。当然这个是我的义判,从世自在王佛为法藏菩萨现出这么多的国土,这么慎重的开示他至心精进,那表示这个菩萨开始要上路了,那大乘菩萨的上路就是初地了,开始要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了。

  问:修行者对于檀越至诚供养,他们为了修福报,减少妻儿的受用;而身为僧众要接受供养,怕自身无德行,而又不能不接受,应如何办才好?

  答: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定位,其实你出了家以后,你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你就是三宝,这个是你不能够逃避的责任。就是今天不是你接不接受,你一定要接受的,你可以把它转到常住、转给需要的众生;但是你身为三宝没有不接受的理由,特别是菩萨戒讲得很清楚。那我们今天的回馈就是怎么样呢?你供养我,我把功德回向给你,那产生一个良好的互动,这也是佛陀的本意。佛陀是告诉我们「出家众不能经营生产事业的,你一定要接受人家的供养。你以前很有钱,你出家了以后全部舍掉,然后接受人家的供养」,佛陀的思考模式是这样子的。你没有不接受别人供养的理由,你没有这个权力,可以这样子讲。那我们今天就是少欲知足,人家供养我们,我们欢喜接受,我成就你的善业、成就你的福德,那我把这个多余的东西,放到弘护正法、放到住持三宝,那我们把功德回向,那变成一个相互的好的互动,佛陀当初的设计是这样子。

  好,我们今天就把这个四十八愿的缘起跟特色作一个简要的说明,下一堂课我们就正式的把弥陀四十八愿跟大家作介绍。好,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三卷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页,「甲二、正文」。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句话简单的解释就是说,我们的生命现象,其实是我们内在的思想变现出来的。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布施的思想,所以我们变现出富贵的果报;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悭贪的思想,所以我们生命当中创造出痛苦的果报;因为我们内心当中经常保持忍辱,所以我们显现出庄严;我们遇境逢缘的时候经常产生瞋恚,所以我们创造了丑陋。所以从这个观念当中来说,我们要改造我们的生命,最彻底的方式,就是改造我们内在的思想。在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当中:要改造思想,就要修习止观。智者大师把止观分成三种方法 :第一个是修出离道,这个出离道就是我们观察现前的五蕴身心,以五蕴身心为所观境,观察我们现在这个身心果报是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它是杂染不清净的、它是无常变化的,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对现在这个果报产生厌离。当这个厌离的思想产生以后,我们三界果报的力量,慢慢慢慢就消失掉了,我们就不再来三界投胎了,这个叫出离之道,以五蕴为所观境,就是以众生法为所观境。第二个是以心法为所观境,这个心法所观境就是观照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透过我们对内心的了解,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了解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因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所有的恶法可以消灭、所有的善法可以成就,而发起了广大的菩提心,这修菩提道,观察心法而修菩提道。第三个所观境是直接观佛的法界,观察佛的依正庄严,生起欣求好乐的心,这个时候修相应道,跟阿弥陀佛、诸佛菩萨感应道交,在密宗、净土宗这个大乘的不共法门,修本尊相应法门。所以这个大乘的止观之道有三种:一个出离道,一个菩提道,一个相应道。净土法门当然主要是相应道,因为它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就是修忆佛、念佛,你直接观察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产生感应,而产生一种灭恶生善的效果,这个是整个净土宗止观的修法。当然我们在观察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你要观察,你一定是依教起观,你要先了解它有什么功德,你才能够观察。我们看「甲二」的正文:

  甲二、正文二

  乙一、总标核心五愿五

  丙一、住定证灭愿(十一)

  经文

  这一科就正式说明阿弥陀佛构成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四十八个愿,这个愿总共分成二段:第一段是「总标核心五愿」,第二段是「别释其余诸愿」。善导大师把四十八愿分成二类:第一个是根本的,第二个是枝末的。根本有五个愿,就像树的根本,你要了解这棵树,你一定是先掌握它的根本,然后再研究它的枝叶花果;你了解四十八愿亦复如是,你要先把整个极乐世界根本的五个架构建立起来,你才能够了解其它的四十三个愿。这根本「五愿」善导大师分三类:第一个说明净土的无上果,就是第十一愿跟第十二愿,赞叹净土法门的果地功德,有二个愿;第二个说明净土的无上之因,往生的正因,有十八跟十九;兼具因果的有一个,第十七愿。我们这个五愿等于是先赞叹果地功德,再说明他因地的修学。所以你这五个愿了解以后,你对净土法门这个本尊相应法的因果,就能够掌握得很清楚了。好,我们看第一个「丙一、住定证灭愿」。极乐世界它往生的功德有二个:第一个「住定」、第二个「证灭」这二种功德,那这个是在极乐世界果地功德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我们把经文念一遍,我们再来消释,请合掌: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好,我们加以解释,看「消释」的地方:

  消释

  ┌住定聚─┐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    ├者,不取正觉。

  └必至灭度┘

  「设我得佛」,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往生净土「国中」的「天」跟「人」。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是有二种道,它只有二种道:一个是「天」道的众生,:一个是「人」道的众生。所以这个地方的「国中天人」就表示怎么样?表示这些都是带业往生的凡夫,他是生在凡圣同居土的「天人」。当然这些天人的烦恼是没有断的,因为他带业往生嘛,他只是靠临终的正念感应道交去的。所以他内心当中怎么样?充满了烦恼,也充满了罪业。这些阿赖耶识潜伏烦恼罪业的天人往生到极乐世界,他会出现二种的功德:第一个、安「住定聚」,第二个「必至灭度」。这个安「住定聚」是指刚开始往生的初心菩萨来说,你刚刚往生不久,你就安住在正定聚;那你在极乐世界住久了以后,你「必至灭度」。

  好,我们先看安住定聚。这个「正定聚」这个「定」不是指禅定,这个是指智慧,无漏的我空、法空的智慧。在大乘的经论当中是把众生分成三类:第一个叫做不定聚,不定聚就是十信位的菩萨,他内心圣道的力量没有坚固,所以他是可进可退,有时候进有时候退,像我们现在就是这个样子,有时候正念很强、有时候烦恼现前,这叫不定聚,就是他的内心善恶不决定;第二个是邪定聚,这个邪定聚就是外道他有很坚固的邪知邪见,所以他是邪定聚,他的思想特别坚固的;第三个是「正定聚」,正定聚就是十住位以上的菩萨,他内心当中对于实相的真理如实安住了,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这些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天人呢,他到了极乐世界以后,完全安住在正定聚,他的烦恼不能活动、罪业也不能活动,他有这种力量,这个地方是就着刚往生的菩萨来说。那他未来的生命有什么样的目标呢?「必至灭度」,这个菩萨只有一个方向;他不可能再到人世间做国王,不可能,不可能成就人天果报;他也不可能到二乘涅槃去。这个安住在正定聚的菩萨在极乐世界,他的生命当中只有一种情况,就是直接的成就大般涅槃,没有其它的方向。

  这个地方是说明:假设这二个愿望不成就的话,「不取正觉」。

  我想我们读《阿弥佛经》有二句话是非常重要的,是核心的思想:第一个「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是名极乐」,极乐世界是一个离苦得乐的世界;第二个「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你在这个安乐当中是成就不退转的功德,不退转。这个不退转,当然对已经入了圣位的菩萨影响不大,但是对凡位的菩萨是很严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说:极乐世界的四土当中,他觉得「极乐世界的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这三个土没有什么特别」,他说「你要研究极乐世界,它最有特色的、最不共于十方佛土的,就是它的凡圣同居土」,这凡圣同居土太特别了,所以蕅益大师说「一切俱是、一切俱非」,说极乐世界的人民,他有烦恼,但是安住在正定聚,他不退转。你说他是圣人,他又是烦恼没有断;你说他是凡夫,他又安住正定,他内心当中显现的是一种正念正知的相貌:所以你没有办法判教的。蕅益大师说:因为在其它的佛土当中,凡圣同居土经常有退转的过失。你看密宗,诸位有些人对密宗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你看密宗当初的发源地是在西藏,那是一个很单纯的国家,后来因为一些政治的因素,他们这些大仁波切跑到美国、跑到欧洲去了,当然坚持正念的还是有,但是还俗的非常多。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从我们唯识的角度,我们的生命是依止阿赖耶识而住的。什么叫阿赖耶识?就是染净和合体。你的阿赖耶识当中,有善种子、也有恶种子:你今天用善的因缘去刺激它,他以前在西藏的时候生活很单纯,他住在一个山洞里面,看到的就是佛菩萨。他还看到什么?什么都没看到,他只好拜佛、念佛。他到了这个五浊恶世,到这个欧洲、美国,看到的是花花世界,就把他蕴藏在内心深处,非常深非常深、已经在睡眠状态的烦恼刺激起来了。我们的心念是因缘所生法,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呢?是因为有因缘的力量才出现,它不是有自性的。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说你是好人还是坏人?答案只有一个:很难说(众笑)。很难说嘛,你在什么环境,你就出现什么心情。就像空中的羽毛,你说这个羽毛是往空中飘还是往下坠?很难说嘛,它羽毛不能决定的。我们一个资粮位的菩萨,要找一个好的环境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的心是心随境转,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那极乐世界在《净土十疑论》上说:为什么往生极乐世界能够成就不退转呢?他是凡夫啊,他有烦恼,他为什么烦恼不活动呢?智者大师说有二个主要的因素:第一个是三宝的加持力,三宝的加持力特别强,这个是不共于其它十方国土的。佛力的加被,你整天跟阿弥陀佛在一起,你的菩提心特别坚固;第二个是法力的加被,极乐世界的五尘呢,有情无情同宣妙法,你经常听闻佛法,你能够加强观照力;第三个是僧宝的加持力,你「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忏公师父常说的「依众靠众」,容易产生正念。那在这种三宝的加持当中,第二个是他寿命久远,他没有分段生死的障碍。我们一个人换了一个果报,就换了一个想法,这个分段生死很严重:你看你前生是个男人,你是用男人的思想;你今生变成一个女人,你变成一个女人的思想;你要是变成一只蚂蚁,你就变成一只蚂蚁的思想:这个就是因缘所生法,这个法它不是独立的,它是由因缘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的烦恼、有很多的善业,在极乐世界烦恼是不能活动的,因为它没有活动的空间,他没有那个因缘去刺激它。所以这个地方非常重要,一种不退转的保证,极乐世界它是怎么样?它是「住定证灭」。你到了极乐世界,刚开始叫「住定」,你未来的目标叫「证灭」,这是道出了往生极乐世界的真实功德。好,我们看:

  丙二、光明无量愿(十二)

  经文

  我们先念一遍,大家请合掌,看经文: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好,我们加以「消释」:

  消释

  ┌有限量────┐

  │       │

  设我得佛─光明┤       ├不取正觉。

  │下至不照百千亿│

  └       ┘

  那由他诸佛国者

  在「我」的成「佛」世界当中,「光明」,我身上所发出的光明。佛陀的光明有二类:第一个是常光,第二个是放光。这个常光就是经常存在的,你看我们画这个佛像,佛陀的头顶上有一个像月亮一样的圆形,那个叫常光;放光就是佛陀有特殊因缘的时候,比如说佛陀说法,众生有业障,他过去有谤法的因缘,他没办法听进去,佛陀从头顶上、从胸前、从白毫放光来加持他。那这个地方的光明指的是常光,经常性的光明。释迦牟尼佛的光明是一由旬,四十华里。我们看看阿弥陀佛的光明有多大: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我身上经常性所发出的「光明」,假设是「有限量」的话。什么叫「有限量」呢?他讲出一个最低的标准,就是我的最低标准「不」可少于「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这个「那由他」就是亿,百千亿亿诸佛国。一个佛国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假设我的光明,最低的限度是少于「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我就「不取正觉」。

  前面的果地功德是约着你往生以后的受用;这个地方的「光明无量愿」是就着你现在是一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当你身心苦恼的时候,你忆念阿弥陀佛的光明,那么得到了受用、得到了加持。当我们的内心当中遇到了苦恼、遇到了障碍,我们忆念弥陀的圣号,跟弥陀的光明感应,有什么好处呢?在后面的第三十三愿当中提到,「若有众生,蒙我光明,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说你内心当中忆念我的圣号,马上就会触动我身上的光明。这个时候有什么功德呢?「身心柔软」。我们一个烦恼很重的人,他是身心刚强;他身心柔软,他业障消除。所以这个地方个光明是约着你现世的利益,就是说我们现在念一句佛号的时候,最少最少有二种保证:第一个、你现在身心柔软;第二个、你来生实践的就是怎么样呢?安住正定聚而必至灭度。这是二大保证。

  关于阿弥陀佛的光明,我个人曾经跟阿弥陀佛的光明有过一次接触的经验,我提供给大家作一个参考。那是在几年前,有一次应居士的邀请到美国华盛顿DC作一个《阿弥陀经》的演讲。刚开始去的时候,第一天人数不多,大概七八十个,那讲了六天的《阿弥陀经》,后来愈来愈多,到最后几天圆满的时候一百二十多个,算不错了,很多了,因为美国人住得很分散。讲完以后听众很欢喜,我自己那个时候刚好讲第十五遍《阿弥陀经》,我也很欢喜。讲完以后居士说:还有一天的时间,隔天就请你们到华盛顿去参观科学博物馆。我说:好啊,去看看也好。讲完《阿弥陀经》那天的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有事情出现了,我在梦中看到自己在讲经,那个时候法座坐得很高,下面很多人。那讲什么课,那个时候没有印象。讲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间整个灯光变暗,然后有很多的黑影在流窜,黑色的影子,我的直觉就是「那是一种鬼神在障碍」,我的直觉。那个时候鬼神在干扰的时候,下面听众就一阵一阵的惊叫,没有办法上课。我那个时候就赶快闭起眼睛来念阿弥陀佛,我印象里面念没有几声、念没有多久,念了几声以后,就从右边窗户的地方,照进一道金黄色的光明,非常清楚,好像我们夕阳金黄色的光明。那个时候光明一照进来的时候,整个房间又恢复了光明,那黑色的影子就全部消失掉了,整个会场又恢复清净了,我内心当中也感到非常的安乐寂静。但是那个时候就醒过来了,醒过来一看,三点钟了,还早,又继续睡。继续睡,第二天我们要去博物馆的时候,后来吃完早餐八点出发,那个居士说:诶,博物馆九点才开,我们顺路先到五角大厦去参观一下。我说:好啊,去看看吧。到了五角大厦,站在门外照了几张相,后来远远走过一位上尉军官、一个老外,我们请他帮我们合照了一张。那有人提议说:那我们到里面去看看吧!我那个时候内心当中就有一种不祥的征兆,我说:不要啦,快九点了,我们离开这个地方好了,赶快去科博馆。后来大家就接受我的建议,我们上车就走了。我们这个车子开不到五分钟,五角大厦就爆炸了,整个就是浓烟密布。他们说:诶,你们看,我们刚才去的地方已经浓烟密布了。我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后来到了华盛顿街道的时候,整个街道管制了,后来事后才知道有飞机恐怖攻击,炸到那个五角大厦,我们逃过一关,我感觉是阿弥陀佛救了我们。那个时候我在梦中见到阿弥陀佛光明的时候,内心真的是感到很安详寂静。其实我们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即使你没有看到光明,其实你身心当中已经出现了光明,这是真的。台大的教授,他用那个科学仪器去测试,说:一个人身上的光明本来都很羸弱,除非你身体很好;但是他找来印度修瑜伽的行者,他一打坐以后,身上的光明非常的强;但是一个人如果心中念佛的时候,他的光明比那个打坐的光明还强,心中念佛,那个佛力的加被不可思议。那么他的光明从哪里来的呢?当然是弥陀的摄受。所以我们在黑暗当中,你不要怕,你心中念佛的时候,其实你身上出现一道光明,而这个光明就是弥陀的加被。

  这个地方是说明极乐世界的二种功德:第一个是往生以后的功德,第二个是现世的功德。我们看第三段:

  丙三、诸佛称叹愿(十七)

  经文

  前面是赞叹果地功德;这个地方是赞叹极乐世界的因跟果,兼通因果。好,我们看经文: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消释

  ┌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设我得佛┤         ├不取正觉。

  └不悉咨嗟─称我名者┘

  好,我们加以说明。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有「十方」无量的「世界」,这些世界当中已经成就的「无量诸佛」,那这些诸佛必须要做二件事情:第一个、要「咨嗟」,这个「咨嗟」就是赞叹的意思,他要赞叹我所成就的果地功德。我们前面说过的,他能够不退转、他能够有无量的光明。这个是赞叹净土的果地功德;第二个、「称」扬「我」的圣号,这个是赞叹我因地的修学。也就是在我成佛以后,我希望十方诸佛,都来赞叹我的功德、都来称扬我的名号。假设不如此的话,「不取正觉」。

  每一尊佛做的事情都是不颠倒的,一定是有他的道理。古德说: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圣号一定要由诸佛来称叹呢?这个地方有二层意思、有二层意思:第一个、我们引用蕅益大师的开示说,这个意思就是表示这个法门的甚深,法门特别的深妙。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说,《阿弥陀经》这个经文有二个特色:第一个、无问自说,没有人能够问,而且在整个过程当中,舍利弗尊者连回答都没有办法回答,都是佛陀单独一个人来自圆其说的;第二个、就是在「流通分」的时候,是六方诸佛的称扬赞叹,这个是在其它经典当中所少有的。我们一般来说,佛陀在教化的世界当中,一个世界不能有二尊佛,一世不能有二佛;但是在特殊的情况当中,佛跟佛之间会互相证明,特别是这种难信法门。你看《法华经》,《法华经》是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把前面的三乘方便,会归到一心真如,佛陀说:其实法门都是方便,真正的修学是在那一念心性,在心性当中没有所谓的声闻乘、也没有缘觉乘、也没有菩萨乘,每一个众生就是现前一念心性,无二亦无三。这个法、这样的思想当然很多人很难接受,所以这个时候到了〈宝塔品〉,就请出了过去已经灭度的多宝佛出来证明,多宝佛说:释迦牟尼佛说的是对的,乃至到最后「流通分」的时候,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来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是对的。那为什么六方诸佛证明呢?蕅益大师说:因为净土法门,菩萨没有资格流通。你看《华严经》《法华经》都是由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来流通;但是净土法门,菩萨没有成就净土的经验,菩萨还在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所以净土法门只有诸佛可以称扬赞叹而流通,因为他才有资格。所以这个地方也就是说,十方诸佛来称扬赞叹,是说明这个法门的甚深。第二个、说明这个法门的广大。善导大师说「如来以无尽大悲而出兴于世,其最终目的要惠以众生真实利益」,说佛陀是以大悲出世的,而出世的目的是给众生真实的利益,善导大师说:念佛一法,但使信心求生,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以佛愿力,亦得往生故。 给众生真实的利益,莫过于你告诉他「你忆念阿弥陀佛的圣号,而现生消除罪障,临终往生不退」,所以从这个法门广大当中,也值得十方诸佛来称扬赞叹,因为这个法门太普遍了,它不须要简别根机的嘛。你看你修唯识观、天台观,它第一个一定要过滤,你这个人是不是通达诸法实相,没有一个止观说是不通达诸法实相可以上路的,不可能,它要简别你是不大乘圆顿种性;只有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所以它不须要简别根机的,不用拣别根机,当然十方诸佛就可以普遍的流通了,使令他的弟子广泛的受益。所以这个地方的诸佛称叹,就说明了这个法门的甚深、跟这个法门的广大。这个地方是通于因跟果,称扬阿弥陀佛的因跟果。

  看第四条,这个第四跟第五,就是十八跟十九,这二个愿就很重要了,跟我们往生很有关系,这个是往生的正因。

  丙四、十念必生愿(十八)

  经文

  往生正因当中,这个「十念必生」是为中下根机而发的愿,摄受中下根机;这个「临终接引」第十九愿是为了上根机的人发的。我们先看第十八愿,请合掌: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消释

  ┌至心信乐┐

  ┌┤    ├┐  ┌不取正觉

  设我 十方│└欲生我国┘│若不│

  ─  ┤      ├  ┤

  得佛 众生│      │生者│  ┌五逆

  └─乃至十念─┘  └唯除┤

  └诽谤正法

  好,这个愿太重要了,善导大师说:所有的四十八愿,以五愿为核心,这五愿当中,又以这个愿当愿王。因为有这个愿,使令净土法门当中,「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才能够成立,使令这个生死凡夫才能出离三界火宅。这个愿古德的批注很多,我们根据最有权威性的、解释第十八愿最有代表性的善导大师的批注来加以解释,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是出名的。他的第十八愿的解释分成三段,叫「机、行、益」,根机、修行跟利益。先看根机:

  在「我」成「佛」以后,他的根机呢?「十方众生」,这以下修学的因果是摄受哪些人呢?是摄受十方众生。善导大师说:这十方众生是怎么解释呢?就是颠倒众生,就是我们一般还没有学佛这种颠倒众生,有时候造善、有时候造恶的,像空中的羽毛,他的内心完全不决定的,这个叫做「十方众生」。这样一个颠倒众生,就是这整个十八愿所摄受的根机,他也不是说一定要修行、当然他也不一定说是要造恶,他是看情况办事的。他的行、他的修行有三资粮,「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刚好是信愿行三资粮,善导大师说这个三资粮最重要的就是「至心信乐」,是往生的关键。先看「至心」,这个「至心」就是真实不虚妄的心,他内心要非常的真实,没有任何的虚妄;这个「信乐」就是一种顺从归依的心;「至心信乐」简单的讲,善导大师说就是他修行的成败就只有四个字,就是「顺从本愿」,不要对本愿有所抗拒。看他后面文的意思就是说,你在念佛的时候,放下你的自我意识,完全顺从阿弥陀佛的本愿,就好像说你这个人不存在一样,那种感觉就是这样,这个叫做「至心信乐」。你是一个造恶凡夫,你内心当中积聚很多的罪业也好;你是一个持戒的菩萨,你内心很多的善业也好:你把内心当中所有自我所累积的这些善恶业的思考,全部放下,一心的顺从本愿。这个顺从本愿当中,善导大师说有二个标准,有他一个所信的决定跟能信的决定,所信之事决定跟能信之心决定。那他所信之事有三个,有三个事情要相信的:第一个「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什么叫做顺从本愿呢?对于事相上,你要生起三种信心:第一个、你相信你是罪恶生死凡夫,你相信你无始劫来阿赖耶识当中,累积了无量无边的罪业,也就是说你修行当中你不是从零开始。我们诸位要知道,你是现在开始修行,但是你不是现在才有生命,你在修行之前,你已经很多很多的生命,而已经累积很多很多负面罪业的力量在你的心中,你是从这个角度开始修行的,你是从一个内心满是污泥状态的当中开始修行,才开始修行,你要相信这个事实,你不是在一张白纸当中开始修行,这张纸已经画得乱七八糟了,这个时候才开始修行。所以第一件事情是你要相信你是罪恶凡夫,这个你要相信。第二个「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你已经在三界当中流转很多次了,无量次的流转。第三个「无有出离因缘」,你根本没有力量能够离开三界,你现在开始,饭也不吃、觉也不睡、整天的拜佛、持戒、修止观,你就是不能离开三界,这个不是你要不要,而是你根本做不到。你要相信这三件事情,你相信你是业障凡夫、相信你已经流转太久了、第三个相信你没有出离之缘,这个是你要相信的三件事,你才能够顺从本愿的。

  那么你相信三件事情,而生起三种的决定心:第一个「彼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佛力定得往生」。你要生起三种:第一个、你要相信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法界当中的确存在四十八种力量,你要相信这件事情,这个是就着你心中对佛陀的信心。第二个、你对你自己要有信心,「无疑无虑」,你不能有任何的怀疑、不能有任何的忧虑。怎么说呢?你念佛的时候「哎呀,我业障深重、我福报不够」,不顺从本愿,你内心打妄想就是你抗拒本愿,抗拒本愿的结果当然阿弥陀佛不能救拔你,就不是至心信乐了。你在归依佛陀的时候,你不能说你业障深重、你也不能说你福报不够,为什么?因为你已经不存在了。第三个「乘彼佛力决定得生」,你相信他一定有足够的力量救拔你,阿弥陀佛要救你绰绰有余,这个时候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叫做至心信乐、叫做顺从本愿。我希望大家把四十八愿的核心思想这个至心信乐抓到,你就知道你念佛的时候心地法门怎么下。当我们至心信乐,这是一个往生的关键,你内心当中把你的身心世界完全放下,你是造恶凡夫也好、你是造善也好,总而言之你在念佛的时候「顺从本愿」,你的心跟佛合为一体了。

  合为一体当然产生很大的加持力,你要求什么呢?你不求人天、也不求二乘涅槃,你要求是什么样呢?「欲生我国」,我心中顺从本愿以后,我只有一个希望,愿生彼西方安乐国。以这种顺从本愿愿望的这种力量,在临终具足「十念」。在古德的批注当中,大部分的古德都说「这个十念就是临终的十句佛号」,不过昙鸾大师的解释比较合理,他说「不一定要说是十念」,他在《往生论注》上说:临命终时,相续称念,业事成办,不局数目。临命终的时候你就是相续的称念就好了,直到你的净业成就,不要去管他的十念二十念。

  你能够具足这三种资粮,假设「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当中「唯除」二个情况:第一个、有重罪的因缘,「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逆的重罪;还有邪见,「诽谤」大乘「正法」:这二个是简别的。

  这个地方就说明,这个愿后来被历代的祖师公认为「往生的最低标准」,就是我们讲「临终的随念往生」。就是这个人他可能是造恶凡夫,临终的时候,他听到净土法门以后,他做一件事情,顺从本愿、欲生我国,然后相续称念佛号,结果就往生了,这个叫做随念往生。

  好,我们先休十分钟,待会在把这个愿作一个总结。

  第四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八页,我们看「丙四、十念必生愿」。

  愿文讲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个愿是整个往生最重要、也是最低的标准,这个地方也说明带业往生的一个相貌。这个「带业往生」的意思,包括了带善业往生、也包括带罪业往生。那他带罪业怎么往生呢?因为他临终的时候正念非常的强烈。什么叫正念呢?他不是观察空性哦,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他在临终的时候,真实的放下万缘,顺从本愿,而愿生彼安乐国。那以这种正念的力量,跟弥陀的本愿感应道交,触动了弥陀的加持力,而把他带到净土去,这叫做「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我们讲《净土圣贤录》的一个实际的公案 来加以印证,在唐朝有一个先生叫张钟馗,这个人的家族是杀鸡的,他的父亲是杀鸡的,所以他从小就跟他父亲一起杀鸡,杀了一辈子的鸡。到了晚年的时候业障现前,他就生病了,生病的时候晚上经常做恶梦,他一睡觉的时候就梦到一个穿着红衣服的人,带着很多很多的鸡跑到他的面前,那个红衣人说「啄」,这些鸡就跑到他身上啄去他的身体,脸部、耳朵、眼睛都啄得流血。他一醒来的时候就全身疼痛,他每一次做这个梦就全身疼痛,又经常做这个梦,一睡觉的时候就梦到很多鸡去啄他的身体。后来实在受不了了,他就跟他太太说:请一个出家人来,帮我消业障。这个时候他们请了一个出家人叫宏道法师,这个宏道法师到了以后,看到他的样子就问他太太说:他平常在干什么?说:杀鸡的。说:完蛋了,杀鸡的。就跟他讲说:你要忏悔,你内心当中很真诚的对这些鸡忏悔;一方面你自己的念头要断相续心。第二个、他就告诉他:好好的忆念弥陀的功德、忆念弥陀的圣号。他就在宏道法师的劝令之下,一方面忏悔、一方面念佛。经过一段时间他就跟他太太说「群鸡化去」,这些鸡已经消失掉了。再过一段时间,他说「香气满室」,突然间他太太闻到整个房间有香气,其实香气的时候是跟阿弥陀佛已经感应道交了。后来他就要求他太太把他「端坐起来」,他就在床上端坐安然的坐化。这个公案的意思就是说「张钟馗他是一个造业凡夫」,那他为什么往生呢?其实就是顺从本愿、欲生我国,他内心当中在临终的时候,生命当中最后的关键,他选择了顺从本愿,而没有选择顺从自己的妄想,所以这个地方是一个往生的关键。

  那这个地方值得我们一提的就是后面那一句话,「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个地方很多古德就提出疑问说:这第十八愿是「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但是《观经》的地方它这个五逆十恶照样往生,它下品下生的众生,它五逆十恶也照样往生。这怎么办呢?莲池大师作一个融通说:这个人生前虽然造五逆十恶、毁谤正法,但是临终之前忏悔,忏悔就清净了。所以他只要忏悔,他就不是五逆、就不是毁谤正法,所以它这个地方的关键是他有没有忏悔。所以我们到一个地方去助念,你要是发现这个人业障深重,他当然没有办法顺从本愿,那就要先忏悔,把他过去所做的业力,内心当中很真实的忏悔,断相续心以后,然后再来顺从本愿,这就是一个往生的标准。

  这个地方是讲到临终十念的情况。我们看第五个:

  丙五、临终接引愿(十九)

  经文

  前面的十念必生是为中下根人而发的,这个地方是为上根机人发的。我们先看经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消释

  ┌发菩提心┐

  ┌┤    ├至心发愿─欲生我国

  设我 十方│└修诸功德┘

  ─  ┤

  得佛 众生│临寿┌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

  └  ┤

  终时└不取正觉

  好,我们加以解释。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这个地方的根机,我们看他的根机是「十方众生」,这个地方的「十方众生」跟前面的「十方众生」是不一样的,前面是一个颠倒的凡夫,这个地方是发大乘心的菩萨,这个叫「十方众生」。这个菩萨在修学当中有二个重要的功德,第一个「发菩提心」、第二个「修诸功德」,他内心当中一个很坚定的愿望。这个「菩提心」或者说「众生无边誓愿度」,或者说「佛道无上誓愿成」,有二种。但是这个地方昙鸾大师说「净土宗的菩提心就是愿作佛心」 ,所以净土宗的菩萨是偏重在智增上菩萨,因为你悲增上菩萨你怎么到净土去呢?你是宁可陪着众生流转的,你的思考模式是以「众生无边誓愿度」为主的。所以净土宗的菩提心是怎么样呢?昙鸾大师说他的思考是这样,发菩提心就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就是愿求生净土之心,愿求生净土之心就是愿度众生之心。他是为成佛而求生净土,然后再回入娑婆度有情,所以他这个人基本上是依止大乘的空正见,发明现前一念心性以后,发起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决心,所以他修学的时候,不为人天福报、不为二乘的涅槃,希望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内心当有这么一个坚定的誓愿。他不但是有誓愿,他还有行动哦,「修诸功德」,平常布施、持戒、修习止观,积集福德、智慧二种殊胜的资粮。但是到最后时的一个关键点──「至心发愿」,这是往生的关键。

  前面讲「至心信乐」,这个地方是「至心发愿」。我们讲一下。前面的众生是一个颠倒的众生,讲得严格一点是「这个人是没有资粮力的」,他哪有什么资粮力呢?所以他完全偏重在信仰,就是顺从本愿;但是这个善根人不一样,你要他顺从本愿是有困难的,因为他是一个有资粮的人,你说「你从现在开始完全放弃你的自我意识、完全放弃你的菩提心、完全忘掉你的资粮力」,那不可能。所以这个地方的关键不在信心,而在于愿望。那这个发菩提心的人他是要成佛的,但是他看到整个佛道久远、去佛久远,为了怕退转的缘故,所以他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他把成佛的愿跟往生的愿巧妙的连结在一起,「我为了要成佛,所以我必须到净土去」,这二个不冲突的,所以他这个地方的关键是「至心发愿」,跟前面的「至心信乐」不同。「至心信乐」是我完全没有想法,反正你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我完全相信你,反正我就是通身靠倒,就像三岁的小孩子根本不会站,全部靠在母亲的身上,他自己根本使不上力;但是这个菩萨不同,比如说你要他完全靠上去是有困难的,因为他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菩萨,是一个有资粮力的菩萨,所以他不能完全顺从本愿的,他是怎么样呢?「至心发愿」,他把自己成佛的理想,诉诸到净土去了,那么「欲生我国」。

  这个人到了临终的时候就有事情出现了,你「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这个时候因为他本身不是完全顺从本愿,他是为了菩提道而求生净土,所以到了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跟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要现前,干什么?开示慰导,给他种种的开示、给他种种的安慰、给他种种的引导。因为他这个人是有想法的,你必须在临终的时候,在《观经》上说佛陀是怎么开示?先赞叹他的功德「善男子,你修诸善法,善哉」,然后再带他到净土去,先开示他、安慰他、鼓励他。这个地方临终的开导,这个时候是阿弥陀佛亲自来作临终关怀的。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批注上说:临终的开导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修学大乘的菩萨。他说:菩萨到了临终的时候,他的第六意识是处在乱心位,所以这个时候修行最难得力。那他为什么可以发菩提心呢?因为他有第六意识的心念。他为什么可以修诸功德呢?因为他有第六意识的心念。他整个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是依第六意识而住;而不幸的是他在临终的时候,第六意识即将消失掉。你想想看,「一具臭皮囊何来立功课」?他发菩提心不是靠身体发菩提心,也不是靠嘴巴发菩提心,是靠他的心念发菩提心,他持戒也是靠他的心念来持戒的。但是临终的时候所有修习善法依止处的那个心念,开始要退失掉,要进入梦觉的时候,他内心当中情何以堪啊!他根本使不上力嘛。你说平常有人刺激你,你可以安住正念,因为你的第六意识还在,但是临终的时候你的第六意识是消失掉的,所以蕅益大师讲「倘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只要你内心当中还有一丝一毫的业力,你就必须随这个业力强的地方去投胎。所以这个时候,他处在乱心位、内忧外患的时候,弥陀的开示慰导变得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这个地方就是说,他修的是一个上等根机的大乘法门,「至心发愿」而求生净土,到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会来开示慰导,而往生净土。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传记,刚好就是这第十九愿的最好印证。你看蕅益大师一生,他二十四岁就开悟了,「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他所悟的现前一念心性的那种「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真理跟诸佛没有差别;但是他说「惑业未断犹坏器,经雨则化弃前功」,当我从空性出来的时候,我面对的是无始的业力,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就像那个坏器,我这个泥土捏好了以后还没有去烧,一场雨下来的时候,这个坏器又变成泥土了。所以我经常去提醒修般若法门的人说:「你入空性的时候是人法双亡,你从空性出来的时候是业力现前,所以我们不能忽略业力的力量」。所以蕅益大师后来他也说:「由此力修念佛行,决欲现生出樊笼」。他修行几次以后觉得,你看他做过几次的加行,他曾经努力过,他曾经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他内心当中安住空性的时候,他觉得内心当中是平等无障碍的,但是他从空性一出来的时候,「惑业未断犹坏器,经雨则化弃前功」,所以他最后选择「至心发愿、欲生我国」,所以他说「由此力修念佛行,决欲现生出樊笼」。

  所以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修念佛法门有二种:一者专修,二者圆修。专修是什么?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这个人临命终了、或者已经年纪大了,你不说「哎呀,你要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你这样子就法不契机了。晚年人临终的时候要怎么样呢?「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用第十八愿来摄受他,三业专修,你这个时候讲什么都没有用,也不是叫你赶快去布施,来不及了,往生不是靠资粮力的。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个时候你遇到年纪大的人,你就告诉他说「你内心当中只要做一件事情,你把你的过去忘掉,想你的未来就好」,就是「顺从本愿、欲生我国」,所以这个时候,善导大师说所提的三业专修就很有效了。这个时候什么叫顺从本愿呢?身业专门礼拜阿弥陀佛,其它的佛一概不拜;口业专门称念阿弥陀佛;意业专门观想阿弥陀佛:万修万人去,这叫做三业专修。

  第二个是圆修,看蕅益大师的意思他是选择第二个。什么是圆修呢?就是以一门圆摄百千法门,以念佛为正行,以戒定慧整个波罗蜜为助行,他提出了正助双行,但是在这个地方要「至心发愿」。三业专修所强调的是一种信心,「至心信乐」;圆修所强调的是「至心发愿」,强调的是愿望。但在这个专修、圆修当中要简别另外一种叫杂修(哈──),有一个杂修的。有些人是今天念地藏王菩萨、明天念观世音菩萨,诵《地藏经》、诵《金刚经》。这个法门通通没有错,错在他的心态没有信愿具足,因为你的目标没有明确嘛,那就完了:你既不是「至心信乐」,第十八愿也不能摄受你;你也不是「至心发愿」,第十九愿也不摄受你:那你就由业力来摄受你,就这样子。

  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净土法门,要嘛强调信心、要嘛强调愿望,其实这二个都是有具足的,只是有所偏重。所以窥基大师综合第十八愿跟第十九愿讲出一个总结:「彼方精微,欲往实难;佛力加持,去之甚易。」极乐世界若实论之是一个非常精妙的地方,要往生是很困难,那是连阿罗汉都没有办法去的;但是怎么办呢,「佛力加持,去之甚易」,你一定要去触动阿弥陀佛的本愿,唯一的选择,这本尊相应法。触动弥陀的本愿,从经文当中来看,你有二种选择:第一个、你选择至心信乐,顺从本愿;第二个、你选择为菩提道求生净土,选择至心发愿。

  我们净土宗的思考模式,跟修禅宗、天台宗的差别在哪里?诸位知道吗?它们二个都强调正念,都是在心地上下功夫。但是诸位要知道,你修圆顿的天台止观也好、修禅宗也好,他的心是观察过去的:你从什么地方来?所有的天台止观、圆顿止观,都是在探讨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你原来是什么东西?比如你父母未生之前,什么是你本来面目?净土宗刚好相反,净土宗不问你的过去,你过去造善也好、造恶也罢,它的重点是「你将往哪里而去」,它不问你从什么地方来的,问「你以后要怎么样?你将往哪里而去?」你是不是真实的归依阿弥陀佛,真实的愿求生净土?这个是成败的关键。所以,在大乘的修心法门当中,天台宗是去找他的过去,净土宗是找他的未来(呵呵),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把这个心地法门抓到,净土宗是既往不咎,他不管过去的,但是你未来很重要。好,我想这样子你应该已经把第十八愿跟第十九愿的关键点抓到了。

  好,我们看:

  乙二、别示其余诸愿

  前面的核心五愿,把净土的因果作一个纲要的说明;这以下我们详细的说明净土的因果。

  ┌一、国土庄严─────(5)

  │

  ├二、身心安乐─────(19)

  ◎入文分四┤

  ├三、出世解脱─────(7)

  │

  └四、闻名得益─────(12) 今初

  前面的三个是说明往生以后的利益,就是你忆佛、念佛的时候,这三个是来世才兑现的;那「闻名得益」有十二个愿,是你念佛的时候当下就会受益的。我们看:

  丙一、国土庄严五

  丁一、一切严净愿(二十七)

  经文

  这当中有五个愿,我们先看第一个「一切严净」,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辩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消释

  ┌净┐

  │ │

  ┌严┼光┼─┐

  │ │ │ │

  │ └丽┘ │

  国中 ┌┤     ├穷微极妙,无能称量。

  ┌  ┐││┌形┐  │

  设我│天人││└┤ ├殊特┘

  ┤  ├┤ └色┘

  得佛│一切││

  └  ┘│┌其诸众生┐  ┌明了┐

  万物 ││    │  │  │其名数者─

  └┤乃至逮 ├有能┤  ├

  └   ─┘  │  │不取正觉。

  得天眼    └辩─┘

  好,这个愿等于是把极乐世界依报的国土庄严作了一个总结。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我「国中」的「天人」,这些天人所受用的一切依报的「万物」,包括山河大地、房子、草木。这些依报万物是什么相貌呢?这当中有二种的功德:第一个从本质上来说,第二个从数量上来说。先看它的本质,它的本质是「严净光丽,形色殊特」。这个「严」指的是整个总相特别的庄严,这个庄严开出三个相貌:第一个、清「净」而不杂染,极乐世界的庄严是清净的庄严,它不会让你产生烦恼的;第二个、极乐世界的庄严是有「光」明的,极乐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没有黑暗,都是光明的,因为它的宝物都是放光的;第三个、极乐世界的东西都是美「丽」而不丑陋的:这是它的一个功德,庄严。第二个「形色殊特」,它的「形」状也好、颜「色」也好,也「特」别的「殊」胜,世间所少有的。总而言之,这个极乐世界是特别的「微妙」,而不「能称量」,你不但是不能用嘴巴来赞叹它,你甚至于不能用心思来加以测量它是怎么的庄严、它是怎么个微妙,你没有办法去测试它的。这个是讲到它的本质庄严的一个程度。第二个我们看它的数量。这些「众生」甚至于已经成就了「天眼」通,他都不「能」够去「明了」它的「名」相跟「数」目,也不够去加以形容「辩」别它的名相数目,这个「明了」是指内心,「辩」别是指口业的形容。我们常说这个人是日用而不知,他平常住在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但是他根本没有办法去形容它、也没有办法去想象它的存在的。

  这个地方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我们讲一下。极乐世界这样一个总相是说明它色声香味触这个五尘是胜妙的五尘,胜妙五尘当然包括提供你一个安稳的功德跟快乐的功德,而这个地方阿弥陀佛强调说「无能称量」,就是说极乐世界的整个功德,你是不能用心思口议来称量,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时空无尽的世界。那这个时空无尽的世界表示什么呢?窥基大师说:极乐世界跟弥勒净土有十种差别,而其中一个差别就是在这个庄严的差别,他说弥勒净土的庄严是有时空限制,有时空限制的庄严叫低劣的庄严。你看弥勒净土,你到那个地方去,时间有限度、空间有限度。为什么?因为它是业感的缘起。你为什么到弥勒净土去?因为你造了善业、因为你持戒、布施。诸位要知道,你持戒的时候你的心是有所得的,有所的心是怎么样?有限量的。你在因地是用有限量的有漏善业,去招感一个有限量的国土嘛。极乐世界就不同了,极乐世界的庄严是无限量的一种殊胜庄严。为什么?你今天往生极乐世界,不是用有漏的业力去招感,是为什么?是至心信乐、是至心发愿,是顺从本愿嘛,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那是一种时空无尽的。所以极乐世界的国土,诸位要知道,它不是业感所成,它是法身所变现的,这个是关键点。很多人研究极乐世界,方向错误了,看到宝石、看到黄金,就质疑说「诶,为什么阿弥陀佛把极乐世界创造那么庄严呢?」它是一个法身所变现的世界,本来就很庄严嘛,你到极乐世界,等于是到了阿弥陀佛整个法身的境界里面去了,时空无尽的,所以你根本不能够去称量它、去想象它的数目的,你没有办法想象,因为它是一个时空无尽的世界,我们这样讲「它不是一个三度空间的世界」,不是三度,是多元化的世界。所以这地方是把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作一个总说。

  丁二、道树高显愿(二十八)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消释

  国中           ┌光┐

  ┌  ─┐      ┌无量┤ ├┐

  设我│菩萨 │不┌知┐其道│  └色┘│

  ┤   ├ ┤ ├  ┤     ├不取正觉

  得佛│乃至少│能└见┘场树│高四百  │

  └   ┘      └   ──┘

  功德者        万里者

  好,前面等于是把依报的国土作一个总结,它是一个时空无尽、法身所变现的国土;这以下就各别解释国土的相貌,这当中极乐世界依报值得我们谈的、在《阿弥陀经》经常提到的──宫殿、楼阁、七宝池、八功德水、莲华、还有树,这个地方先提出道场树。为什么先提道场树呢?古德解释说:释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有四相成道是在树下完成的:第一个、出生,佛陀是在树下出生的,他不是在房子里面出生的,他是在树下出生的;第二个、佛陀成道是在树下成道;第三个、佛陀说法是在树下说法;第四个、佛陀入涅槃的时候是在树下入涅槃。所以佛陀在八相成道当中,四个最重要的──出生、成道、说法、入涅槃,都是在树下完成的。所以树跟我们的关系非常重要,所以应该解释极乐世界的树是什么的相貌。好,我们加以解释。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我「国中」的「菩萨」,就举这个初心的菩萨、带业往生还没有积集资粮的菩萨、还没有供养十方诸佛的这些菩萨,他一定要能够去怎么呢?「知见其道场树」。什么叫「知」呢?听闻它的名声,哦,我听过「道场树」;「见」就是亲自见到。这个「道场树」就是菩提树,因为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所以以后这个菩提树叫道场树。这个菩萨「知见其道场树」是什么相貌呢?它的形状是「无量」的「光色」,无量的光明、无量的颜色;而且它的「高」度「四百万里」,有十万由旬。如果「不能」这样,「不取正觉」。

  这个树,在我们的依报环境当中当然是重要,否则佛陀不会在《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宝树的庄严。这个宝树,你看我们在一个房间当中放一棵树,你会感到有生命力,在所有无情的世界当中,树是唯一有生长能力的,虽然没有明了性,但是有生长能力,所以你看一个地方放一棵树,就充满了生机。极乐世界的树不但是给你提供你一种生机,它有二种的功德:第一个、它演说妙法,这个在《阿弥陀经》讲得很清楚,「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有些人他可能不太习惯到讲堂听佛陀说法,他怎么办呢?他想一个人静一静,他到树林当中打坐、或者在那边经行,树为他说法,可以的。第二个、这个树能够显示出十方诸佛国土说法的情况,显现。比如说我现在想要看看药师佛在说什么法、多宝佛说什么法,这个树就能够随心而显现诸佛说法的状态。这个树还有这二种功德。

  丁三、宝香妙严愿(三十二)

  经文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觉。

  消释

  无量

  皆┌  ┐

  ┌ ┤杂宝│而共

  ┌宫殿┐ │以│  ├  ┐

  ┌┤  ├┐│ │百千│合成│

  │└楼观┘││ └  ┘  │

  自地 │    ││  种香   │ 若不

  ┌  ┐│    ││       │┌

  设我│以上││┌池流┐││  ┌奇┐超诸││如是

  ┤  ├┼┤  ├┼┼严饰┤ ├  ┼┤

  得佛│至于││└华树┘││  └妙┘天人││不取

  └  ┘│    ││       │└

  虚空 │ 国土 ││  普熏十  │ 正觉

  │┌  ┐││ ┌   ─┐│

  ││所有│││其│方世界 ││

  └┤  ├┘└ ┤    ├┘

  │一切│  香│菩萨闻者│

  └  ┘   └    ┘

  万物     皆修佛行

  好,我们加以解释。这个地方「宝香妙严」,我们先作一个说明。极乐世界的五尘,在《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讲很多,胜妙五尘;但是这个五尘当中,我们仔仔细细的看《阿弥陀经》,再比对《无量寿经》,发觉释迦牟尼佛在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当中,特别强调三种尘:第一个、色尘,光明,所以你在观想极乐世界的时候,极乐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是黑暗的,所以你看佛堂一定要有灯光,因为极乐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有黑暗,它每一个宝物都放光的。我们娑婆世界的宝物是能够反射光明,白天看是很光明,晚上看就是黑暗的。极乐世界的宝物一定有光明,这是第一个色尘。第二个、极乐世界的宝物一定有香气,这个香气在《无量寿经》讲得很多,《阿弥陀经》讲得少,极乐世界的五尘,每一个尘都有旃檀香的香气。那光明主要是消业障,身心柔软;它这个香气会说法,你闻到这个香气,「菩萨闻者皆修佛行」,增长你的菩提心,这个香有这种效果。这个五尘当中最有代表的:光明;香气,香光庄严。还有声尘说法,声音说法。它每一个宝物都可以说法,你看这件事情,「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我们在观想极乐世界的时候,你要记住几个特点:第一个一定要有光明的内涵,第二个一定要有香气,第三个它有声音出来。这段经文就讲得很清楚了。

  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我整个依报的国土,什么叫依报国土呢?它的范围怎么说呢?从大「地以上」,乃「至于虚空」,我的整个生活空间就在里面了。这个依报当中:包括了「宫殿」,菩萨所居住的环境;「楼观」,佛陀说法的处所;「池流」,我们受生的地方,八功德水、莲华;还有种种的宝「树」。总而言之,「国土所有一切万物」,那这当中有三个相貌:第一个、从本质上来说,「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极乐世界的整个「宫殿、楼观」、乃至道场「树」是由珍宝所成,是放光的。这个珍宝在《阿弥陀经》提到七宝:金;银;琉璃,琉璃是青色的宝物;玻璃是透明的水晶;砗磲是白色的贝壳;

  赤珠是红色的宝珠;玛瑙是暗红色的宝物。极乐世界的整个本质是七宝所成,所以你观想极乐世界的房子,你不能把它观想成水泥,那你来生就投生到娑婆世界了(众笑),因为娑婆世界才有水泥嘛,极乐世界没有水泥做的房子,你想错了嘛,你本尊就不相应了嘛。极乐世界的房子,七宝所成。第二个、极乐世界的宝树,具足百千种旃檀香,而用这个光明跟香气所合成。所以古德说「在娑婆世界,金银虽有光辉而无旃檀之气」 ,说这个金银放出光辉,但是没有香气;旃檀虽有香气而无诸玉之光。只有极乐世界香光具足,所以可以说是「严饰奇妙,超诸天人」。为什么讲它是「奇」特又微「妙」呢?古人解释说:香光具足名之为「奇」,广作佛事名之为「妙」。极乐世界的宝物,又放光、又有香气,这件事情非常稀奇,连天上都很少有,而且这个香光还经常演说妙法,广作佛事,所以叫做「妙」。所以这个「香」光「普熏十方世界」,「菩萨」在那个地方经行也好、打坐也罢,「闻」到这个香气、看到这个光明,「皆修佛行」,增长他的菩提心,更坚定他修习六波罗蜜。「若不如是,不取正觉。」极乐世界依报的意境,我们用蕅益大师的一段偈颂作一个总结,蕅益大师说:「一一理性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就是说你在极乐世界的时候,你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理性,但是你又同时看到光明、也同时闻到了香气,「一一理性具足庄严」;虽然你闻到香气、你也看到了光明,你还是安住在空性,「一一庄严」还「全体理性」:二个完全不相障碍,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也不障碍真空,就是这种意境,所以蕅益大师讲「一一理性」还「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事事无碍的境界,二个互不相干扰的,修空观、修假观,二个不互相障碍的。这个地方讲到极乐世界的香光庄严。

  丁四、照见十方愿(三十一)

  经文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覩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好,这个地方讲到「照见十方」,我们看「消释」的地方:

  消释

  皆悉照见

  ┌    ┐

  │十方一切│

  ┌┤    ├诸佛世界┐

  ││无量无数│    │

  │└    │    │┌若不尔者

  设我 国土│ 不可思议┘    ├┤

  ─  ┤          │└不取正觉

  得佛 清净│          │

  └─犹如明镜,覩其面像┘

  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我的「国土」是「清净」无漏的,无漏只是断恶,它只是一个基本,还要修善。怎么修善、度众生呢?「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这个地方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七宝,它所显出的色尘,前面讲到光明,这个地方还讲到另外一个,就是显现十方世界种种的相貌。这个地方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T40,837c)就讲得清楚,他说:极乐世界这些依报的宝物,它能够「显现十方国土净秽诸相,善恶业缘一切悉现」。也就是说你到了极乐世界,你不但是用耳朵听法,你看娑婆世界只能耳朵听法,极乐世界你还可以眼睛看到所有的真理,用亲眼,百闻不如一见。你看这个人,他因为持戒的关系,生天了,你看得清清楚楚,看到整个十方世界善恶的业缘全部显现,你看到别人怎么样,你就警惕:哦,这个人因为持戒的关系生天了,这个人一天到晚说人家的是非到拔舌地狱去了。你看到了以后怎么样?你内心当中特别深刻,跟听闻的感觉又不一样。在极乐世界它的说法不但用音声,有时候佛陀不讲话,让你自己去看,「皆悉照见十方」「世界」种种善恶的业缘。看到怎么样呢?「犹如明镜,覩其面像」,就像你照「镜」子,看到自己的「面像」,那么样的清楚分明,虽然你看到的是一个很远世界众生的情况,但是你看到就像自己在照镜子一样,如此的清楚,那你的感受当然也特别的深刻,这个就是能够「照见十方」的业缘,具足这种功德。好,我们看最后一段:

  丁五、树中现剎愿(四十)

  经文

  我们先念一遍,大家请合掌,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覩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

  ┌于宝树中─皆悉照见┐┌若不尔者

  应时如愿┤         ├┤

  └犹如明镜─覩其面像┘└不取正觉

  好,前面看到的是众生的善恶业缘,那是给我们一些警惕的情况,这个地方是看到佛陀说法,前面是看众生法界,后面是看佛法界。说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菩萨」,如果他想要「见」到「十方」净土当中的某一个佛跟他的「佛土」。比如说你在娑婆世界的时候,你就非常仰慕药师佛跟他的净土,但是因为特殊的因缘,你没有求生到那个地方去;你到净土去以后,你想要见到药师佛的净土,怎么办呢?「应时如愿」,在道场「宝树」的树叶当「中」,你就能够「随」你的心愿,而看到了药师佛的佛陀跟他的净土、眷属。虽然这么远,你也是像「照」「镜」子一样,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在其它版本的《无量寿经》上说:你看到这个诸佛世界的国土,「众生覩者,生希有心」。这个希有心古德解释为无上菩提心,看到诸佛在说法,生起菩提心。所以古人常说:你往生到净土,就等于往生到十方净土。我刚开始还不懂得这个道理,为什么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是往生十方净土呢?因为你到极乐世界,你整个十方世界的信息,你全部很清楚,就像你在你家照镜子一样,身历其境嘛。这个是其它世界很难提供给你的、很难提供给你的。所以古人讲「往生阿弥陀佛,就等于是亲近十方诸佛;往生净土,就等于是往生十方净土」,这个句话是有道理的,从这二段经文可以看得出来。

  好,我希望我们大家的思考模式是这样子:这个四十八愿,你不要把它想成是阿弥陀佛发的,它跟你是有关系的,你要把它想象……,你现在四十八愿听完以后要做一堂功课,你要画出你心中净土的远景。四十八愿讲完以后,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要有一个四十八愿,都要有一本四十八愿,你就成功了。你如果四十八愿听完以后,你的心中如果还是「无住」,那你就完了(呵──),对不对!这四十八愿是告诉你怎么规划你来生的远景,而且这每一个愿你都可以做到,每一个愿都可以兑现,佛陀绝对不妄语的,所以你一定要告诉自己「这每一个愿跟你是关系密切的」,有的是跟你今生有关系,有的是跟你来生有关系,只要你忆念它的存在,它就会存在,是这样子的。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五卷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四页,「丙二、身心安乐」。

  我们净土宗的一个特色,它是一个他力所加被的法门,也就是说这个法门的特色是一个本尊相应法,在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想尽一切的办法,使令我们这一念心跟佛的心,心心相应、感应道交。这个感应道交的道理,古德讲一句话说「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说我们跟阿弥陀佛是怎么感应道交的呢?因为我们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它的体性都是空寂的,从自他平等不二的角度,所以你念头一动,你就感应道交了。彻悟禅师说「其实感应道交是通十法界的」:你的心如果经常忆念杀盗淫妄的罪业,你就跟三恶道感应道交了;我们的心经常跟布施、持戒相应,那我们跟人天的法界感应道交。所以我们现在能够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事实上我们是在创造我们未来的功德,就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所以讲「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能够把这四十八愿不断的去思惟观察,这四十八愿的功德在你的生命当中,就会全部的出现。我们前面讲到「国土庄严」,这个地方讲「身心安乐」。这个国土庄严是讲到依报,蕅益大师说「依报的国土是以五尘为体,色声香味触五尘」。那我们怎么去忆念这个五尘呢?我们可以从二个方向来忆念:第一个、它是安乐相;第二个、它是解脱相。你看我们前面讲到极乐世界的五尘,包括了宫殿、楼阁、宝树,你所居住的环境,基本上它都是有光明的,这个色尘特别的殊胜,极乐世界没有黑暗相,诸位要知道极乐世界没有晚上,都是白天的,因为极乐世界是光明无量的;第二个、它是充满香气的世界,极乐世界到每一个地方都是充满了旃檀香:香光庄严。第三个、极乐世界它有种种美妙的天乐。所以我们从经论当中知道,极乐世界五尘的安乐相,光明、香气、音乐,这三尘特别的殊胜。这种所谓的安乐相,就是说我们的心跟五尘接触的时候,是一种舒适快乐的感受,就是我们要从这个方向去思考。第二个、它是一种解脱相,这个五尘能够演说妙法,增长善根。你看我们前面看到的,极乐世界的光明照摄你身心的时候,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这个柔软相是什么?就是消业障。你看一个烦恼很重的人,他的肌肉是绷紧的,你绷紧,你到极乐世界光明一照你,业障一消,身心就柔软。第二个、它的香气,菩萨闻者皆修佛行,你闻到香气以后,你很自然的能够修波罗蜜。你看极乐世界的诸宝行树、那个微风吹动,风吹动这个树啊,「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它的音声也可以带动你一种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的一种道心。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里面提一个问题说:极乐世界有安乐相跟解脱相,既然极乐世界是为了菩提道而安立的,就直接现出解脱相就好,为什么要现出这种庄严安乐之相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它是有为法,毕竟空寂的嘛!莲池大师说:极乐世界在规划的时候现出安乐相有二层意思:第一个、对上根利器的人来说是现出它的功德相,因为这个菩萨在极乐世界住久了以后,他经常的亲近、供养诸佛,他有功德的、他有波罗蜜的,没有一个菩萨现出来的是好像很单薄、很寒酸的,没有这种菩萨相,都是庄严的,因为他有波罗蜜嘛,很自然的。所以极乐世界的庄严是表显这个菩萨是有功德,他不像小乘只观一切法空,他在一切法空当中具足种种的波罗蜜,那当然看不到他内心的世界,但是怎么样呢?借相来表显。所以极乐世界的庄严,就老参来说是显现他的功德相。你说他这个人是带业往生的,他以前在娑婆世界造五逆十恶的、临终才忏悔的,到了极乐世界怎么也能够受用呢?他说:为了中下根人,生希求故,让他生起希望。就好像说,没有错,你刚刚受生到极乐世界,你也在那个地方跟大家享受光明、享受香气,这个叫做什么呢?先享受后付款。你看我没有钱,但是我总有一天会有钱,对不对,我先把这个房子买下来,买下来以后,我用这个房子来赚钱,我用这个房子来开店面、种种的因缘,诶,总有一天我可以把这个房子买下来,可以吧,这个叫做分期付款(呵)。就是说你到极乐世界去以后,你刚开始没有资粮,你是受用佛赐给你的资粮,但没有关系嘛,借假修真嘛。你有这样一个极乐世界的庄严,你就能够亲近供养诸佛,你总有一天跟你学长一样,名符其实。所以对一个中下根人来说,先让他产生欣求之心,「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所以这个功德相:就着老参菩萨来说是名符其实,他有这个功德,他自然显现出来;就着一个初学菩萨,借用一下佛陀的功德,先借一下,总有一天你也有这种能力显现这样的功德:所以说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是有二层意思的。对我们来说,我们刚开始往生,还是沾阿弥陀佛的光,但是只要你有那个果报体,你总有一天也可以自己显现出来。

  前面是讲依报的五尘,这个地方讲正报五蕴身心的状态。前面是一个你所受用的五尘;这个地方是讲到能受用的五根,能受用的五根是什么相貌,这当中有「十九」个愿讲到我们正报的五根、或者讲五蕴,我们先看第一个「国无恶道愿」:

  丙二、身心安乐十九

  丁一、国无恶道愿(一)

  经文

  看经文,请合掌: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消释

  ┌地狱┐

  │  │

  设我得佛─国有┼饿鬼┼者,不取正觉

  │  │

  └畜生┘

  好,我们加以解释,这是讲到极乐世界正报身心的第一个相貌。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我的「国」中假设「有地狱、饿鬼、畜生」这种三恶道果报的话,我就「不取正觉」。我们娑婆世界叫做六道轮回,极乐世界是二道轮回,只有天跟人,你要嘛到天上要嘛在人间、要嘛在人间要嘛在天上,没有其它的选择。

  我们娑婆世界整个三恶道的因果,在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T46,4a)上说:第一个是造上品的十恶业,招感地狱的火途之报。这个地狱的果报是怎么产生的?就是由你的心创造出来的,所以你造杀盗淫妄的时候,你依止的是上品心,就是你绝对不忏悔,完全没有惭愧心的,在造作之前经过你很多很多时间的思惟、在造作的时候起欢喜心、造了以后也决不忏悔,这种业很容易就到地狱去了,因为你的心太坚固了,所以他的果报叫火涂地狱,就是热火,地狱的果报就是刀山油锅,以火为主、热恼。第二个是依止贪瞋痴的烦恼造中品的十恶业,招感饿鬼的刀途之报。 这个中品恶业就是说你的心稍微没有像之前那么坚固了,可能事后有点惭愧心,但是不是很强,但是有一点惭愧心。这种果报未来是什么呢?血途之报。这个饿鬼道的特色,就是受用这种污秽的饮食,饥饿口渴,你每天吃的东西都是污秽的,没有一天例外,因为你身为饿鬼道,你就是要受用这种污秽的饮食,血途。第三个是依止贪瞋痴的烦恼造下品的十恶业,招感畜生的血途之报,这个造业的心又比较羸弱了,这个血途就是一种伤害的意思,畜生道的特色就是牠的果报体很容易被伤害。我们人跟人之间有法律的约束,所以你不能伤害我、我也不能伤害你。在畜生道,你要是身为一只蚂蚁、或者小鸟、麻雀,你就知道什么叫做没有法律的世界,那完全是弱肉强食,没有一个东西能约束谁,没有。你看麻雀跑到地上来吃虫的时候,牠也怕别人去吃牠,牠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以前有一个在家居士跟我说:哎呀,师父啊,做一只鸟很不错啊,自由自在。我说:你是不知道鸟的心情。身为一只动物,牠的心情就是恐惧不安,非常恐惧不安,而且是一辈子都是恐惧不安,因为牠的果报就是一种血途之报。也就是说在这样一种三恶道的果报之中,阿弥陀佛到了极乐世界,他保证你「到了极乐世界,你没有这种三恶道的果报」。

  我想我们凡夫的心情,我们对生命是要求离苦得乐、或者说是趋吉避凶;但是离开痛苦、远离灾难这件事情,比得到安乐更加的急迫。我们不一定要马上产生安乐,但是我们绝对要赶快远离灾难。你看我们一般人、一个出家人,老一代告诉我们:出了家以后第一件事情干什么?对了,持戒。为什么持戒?我先远离过失嘛。我觉得这个心态可以理解,你说:诶,你为什么出了家以后不赶快修六波罗蜜,你看很多在家居士在家的时候,他修很多的善法,一出家以后什么都不敢做了(呵),因为他先求远离过失、趋吉避凶啊,为求趋吉先求避凶,他看了戒律,他开始怕,在家时因为没有看到戒律,他不知道怕。我觉得这个态度是对的,因为我们不一定要马上生善,但是灭恶这是很重要的,古人讲一句话就很有道理,平安就是福(呵──)。你说平安为什么是福呢?你只是没有灾难,这样平安就是福?对啦,没有灾难就是福报。所以我看到很多出家人,很多善法不修,他就专心的持戒,我认为我可以理解,我先不到三恶道去可以吧,我那个波罗蜜不急吧。所以阿弥陀佛很知道我们众生的心态,为求趋吉先求避凶,所以他就保证「到了极乐世界,决定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的果报」,即使你有那个罪业,那个罪业也不能够再起现行,因为它那个地方根本没有那种果报。

  丁二、不更恶道愿(二)

  经文

  我们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 国┌天┐

  ─ ┤ ├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得佛 中└人┘

  好,前面是讲到你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当下的现世果报;这个地方是讲到你离开极乐世界以后,你未来的果报是怎么样。我们解释一下。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这「国中」的人民,这地方的「天人」,主要指的是带业往生、凡圣同居土的人民,这个都是凡夫众生。他投生到我极乐世界,受用我这一期的果报,啊,在那个地方有种种的功德庄严;好了,等到他这个极乐世界的「寿」命结束了,假设他来到我这个极乐世界这么一趟以后,在他未来的生命当中,又到「三恶道」去,那我就「不取正觉」了。

  我们在经论当中经常看到「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功德庄严」;但是很少听到离开极乐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比较少,那这个愿文就讲得很清楚了,就是说只要你去了一趟极乐世界,在你的成佛之道当中,只要你去过一次,你这一次离开极乐世界以后,你绝对不可能再堕到三恶道去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保证。比如说你今天盖了一间义德寺(哈),你敢保证说「你来义德寺住过一天晚上,离开义德寺不堕三恶道」?很难,对不对,很难。在大陆有一个讲净土的法师,他讲一个观念是错误的,他说「在座的诸位很多都是从极乐世界回来的,只是你自己胡涂忘掉了」,这一句话完全不合乎经义,你到极乐世界回来,你还胡涂、忘掉!甚至于有可能造业、甚至堕落到三恶道!那跟这个本愿是违背的嘛。你知道一个人不到三恶道是什么阶位吗?至少是位不退,小乘的初果、大乘的初住,于实相理如实安住了,断了见惑的。断了见惑的菩萨他有三种功德:第一个、他成就道共戒,他永远不会造过失的,远离众罪;第二个、他生死将尽,他三界的生死即将结束了;第三个、不堕恶趣。所以我们从这个愿可以看得出来,只要你这个人到了极乐世界,享受很多很多的快乐、积集很多的资粮,只要你从极乐世界出来,起码的保证,在你成佛之前,你不会有三恶道的危机了。我们如果读宗喀巴大师的下士道,就是刚开始修学的时候他先求归依,道前基础:归依三宝、归依上师,把三宝跟上师当做救拔你的对象;然后下一个中士道就是修出离心。诸位知道宗喀巴大师出离心怎么修的吗?就是思惟地狱的苦啊。所有的菩萨要离开三界的原因都很简单,就是我不想到地狱去,所以我要离开三界。所以宗喀巴大师说思惟出离心就是:「已作地狱业,云何安稳住?」虽然诸位今天得到一个人的果报,但是你这个果报体只是你阿赖耶识当中某一个善业起现行,不是你生命的全部,它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显现出来,换句话说,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有很多很多地狱的业,在那个地方睡觉,哪一天要显现出来是不知道。所以菩萨因为畏惧地狱的苦,所以赶快出离三界,所以你就知道这地狱的果报对我们的伤害多大。

  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到了极乐世界,第一个、在极乐世界的果报没有三恶道;第二个、你离开极乐世界以后,从此以后你再也不堕落到三恶道去了:二层保证。诸位在修止观的时候要把这一段列进去的。

  丁三、不闻恶名愿(十六)

  经文

  好,我们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 国┌天┐

  ─ ┤ ├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得佛 中└人┘

  好,前面是讲到邪恶的果报,远离恶果;这个地方是远离邪恶的因,要远离这个邪恶的因地。我们先解释一下。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的这些「天」跟「人」,在他这一期生命当中,假设有听「闻」到邪恶的「名」言,我就「不取正觉」。

  这个邪恶的名言就很容易造成邪恶的思想,而邪恶的思想就很容易造作罪业。我们诸位很多人都是研究戒律的,诸位知道在判罪的时候有四个因素:因、缘、法、业。以杀生来说,杀因、杀缘、杀法、杀业,而整个判罪要成立,第一个要有杀因,就是你要有犯罪动机。你, , 今天身为一个律师,你为人家判罪,你第一个一定要问他「你当时是什么心态」,先把他的心态抓出来。我问诸位一个问题:你现在开车,从义德寺开到台中去,你知道你这台车子压死过几只蚂蚁吗?我看至少一百只以上,对不对!那我问你:你有造杀业吗?对了,没有,因为你没有犯罪动机嘛,你怎么跟他判罪呢?我在开车,我的目的是要开车,我的目的不是要去杀死牠们。所以在判罪的时候,第一个他没有杀因,没有杀因,后面的缘、法、业都不能够成立,因为最重要的就是因,他没有犯罪动机。所以你开车压死一百只蚂蚁的业,比不上你刻意去杀死一只蚂蚁的业,因为你刻意去杀,你有犯罪动机,那就构成业了。所以犯罪必须有思想的引导,他要有一种故意的思想,思心所的引导。

  这个地方阿弥陀佛就有这样的智慧,就是说一个人会造业,从犯罪心理学来说,他就是有邪恶的思想。你不是说把门关起来、眼睛闭起来不看、耳朵不要去听,这不可能的嘛,你要彻底改造他的思想,就是你不要释放错误的名言给他。我们的思想是由名言熏习而成的,从小接受很多不好的名言,你看有些人讲说「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呵),这不是一句好话。我们平常讲话很重要,因为讲话表现一个人的思想,一个人讲话不要老是说「我喜欢、我喜欢」,这对你非常不利;你应该说「我应该怎么样」(笑),你要多讲说「我应该要去拜佛、我应该要去做功课」。诸位如果要调伏烦恼,我建议大家,你一天当中尽量不要说「我喜欢怎么样」,这句话不要讲,我保证你思想会改变,你把「我喜欢」改成「我应该」,这就对了。诶,这是潜移默化的,你不要看!你这个名言在心中消失了以后,你的思想就转变了。你看很多人读了大乘《般若经》以后,他讲话就不一样,他讲话都是怎么样?他讲话都是三段式的,不像我们讲话是一段式的,你看读过《大般若经》的人他说:诶,没有钱很烦恼,钱太多心不安,钱刚好最愉快。你看他讲话讲三段:太少了,你觉得很烦恼,生活所需有欠缺;太多了,你又打妄想,躁动不安;刚刚好,最愉快。你看美国人讲话都是讲单方面的,西方人,你看「不自由毋宁死」。如果你是大乘菩萨,你听到以后会怎么说?「不自由毋宁死,太自由就堕落」,本来就是这样嘛。诸位你看大乘经典,佛陀在大乘经典讲话很少讲单边的,都是讲三分的,「远离二边,顺入中道」。佛陀就是怎么呢?你说你为什么要诵经呢?你就是吸收佛陀的名言嘛,把佛陀这些语言文字,「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当乐」,你把这些语言文字在心中背起来,不断的不断的熏习,你的思想就改变了,就以佛心为己心。佛陀的心就是他的话、他的名言,你把佛陀的话吸收了,总有一天你的心跟他的心一样,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阿弥陀佛刚开始就规定:在极乐世界所讲的话,都要合乎大乘的实相。人跟人沟通讲话的地方,很少说「我喜欢怎么样」,在极乐世界没有「我喜欢」这三个字,只有「我应该怎么样」。所以在极乐世界没有这种不合乎大乘中道的名言,绝对找不到,所以你的思想在运转的时候,你终是会往中道的方向去运转,这个是阿弥陀佛的大智慧,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邪见。

  前面的不堕三恶道是远离这种邪恶的果报;这个地方是远离邪恶的思想,远离这个恶因。

  丁四、三十二相愿(二十一)

  经文

  我们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 国┌天┐  ┌成┐

  ─ ┤ ├不悉┤ ├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得佛 中└人┘  └满┘

  好,前面是远离灾难跟痛苦,偏重在离苦;这个地方讲得乐,大乘佛法除了离苦还要得乐。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天人」,这当中有二种情况:第一个、他如果是刚刚往生的初发心菩萨,他能够成就一部分的「三十二大」丈夫「相」;假设他是往生已久的久修菩萨,他就能够圆满「三十二大」丈夫「相」。假设不如此的话呢,就「不取正觉」。

  这个外表的身相,在佛教当中,最能够代表福德、智慧圆满的,就是三十二大丈夫相。在经典上说,只有二种人是具足大丈夫相的:第一个是转轮圣王,就是统领四天下的转轮圣王;第二个就是佛陀,三界导师的佛陀。极乐世界的人民基本上是能够「成」或者是「满」三十二大丈夫相。这个三十二相在中国的相命学也非常重视,诸位如果研究过命相学,这个三十二相,你只要具足一相,那你就是大富长者,今生衣食无缺了;如果你具足二相,你大概是可以做国王了,大丈夫相具足二相。这三十二相在面相学当中有八个相是特别重视的,我们讲这八个相就好,就是在中国的相术学非常重视的:第一个、顶成肉髻相,就是这个头顶上有一个肉髻。诸位你看天台宗的历代祖师,几乎每一个祖师都有顶成肉髻相,他这个头顶有这个肉髻。第二个、广长舌相,如果你的舌头伸出来可以把鼻子盖住(呵呵),你这个人福报是很大的、福报很大的。第三个、津液得上味相,就是你这个口水经常是甜美的。我们刚出家的时候,口水都会比较苦涩,慢慢慢慢的你出家久了,福报修大了,你会发现你口水的味道会改变,就是你吃什么都觉得好吃,就是你的津液「得上味相」。第四个、四十齿相,你上下的牙齿加起来是四十颗牙齿,这个也是一个大福德之相。第五个、身端直相,身相特别的端直,行住坐卧都特别端直。第六个、手指纤长相,你那个手指头特别的长。在面相学上说「你手指特别的长,你这个手特别巧妙」。一般说做外科医生的人,手指头太短不太适合(哈──),诶,这是真的,你看手指长的人,人家会说他是拿笔的,就是比较巧妙,做什么手工艺都比较巧妙。第七个、手足柔软相,他的手跟足是柔软的,不会绷紧。我们打坐的时候一定要把身体放松才能够入定,绷紧的状态你很难入定。第八个、七处平满相,这个七处是二个手、二个肩膀、二个脚、还有头部,这七个地方都没有凹凸不平的地方。你看我们一般人这七个地方都会凹凸不平;大福德的人,从小他的身体都是圆满的,都没有凹凸不平的地方,你要看到这个人,哦,大福报,全身是圆的(众笑)。我看了面相学,我发现我们现在的审美观念极度错误(众笑)、非常错误,我们喜欢看的人都是薄福之相,我们的审美观跟古代有点不一样,我觉得古代的审美观合乎道理,我们现在的审美观完全是妄想捏造出来的,错误的,所以你就知道众生是往颠倒的方向在走,你看他连审美观都不一样,应该赞叹的没有赞叹(众笑),不应该赞叹的赞叹,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世界。所以你要是多看看古书,你就知道:哎呀,现代的人实在是不对。

  这三十二相基本上是由百福所成,是一百个福报才能够成就一个相,百福庄严嘛。什么叫做百福呢?我们先讲其中一个福,就是说这整个娑婆世界的众生都瞎眼睛了,你身为一个医生,你用种种的方便把娑婆世界众生的眼睛给治好,这个叫做一个福(呵──),你要修一百个福,才具足其中一个相,所以这个相是不容易的,要多生多劫的。那到了极乐世界,你能够「成满三十二相」。当然我们刚开始是借阿弥陀佛的光明,但是总有一天你也可以显现这个功德出来。

  丁五、身金色愿(三)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 国┌天┐

  ─ ┤ ├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得佛 中└人┘

  好,我们加以说明。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这些「国中」带业往生的、凡圣同居土的「天人」,他们外表的身体要显现出「真金色」,这个「真金色」叫做紫金色,他的金不是黄金的金,是带有紫色的金。为什么紫金色呢?因为紫金色在所有颜色当中,它是一种性质柔软、而且尊贵庄严的颜色,特别尊贵的颜色,这世间少有。这个紫金色一般来说,我们内心若有禅定的功德,才能够现出紫金色。在色界、无色界的天人当中,他们的颜色都是黄金色的,古德说「这种金色的身体,非是业力有漏的善业所感,都是要禅定,一个人有禅定以后,才能够显出黄金色的」;那紫金色又比禅定更高了、更高了。

  前面是讲到身相的形状,这个地方讲到颜色。这个地方古德说:为什么极乐世界的人民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三十二相、又现出这种紫金色的光明呢?其目的何在呢?古德说:为了使令众生欢喜而生信敬故。说你这个极乐世界的人民啊,他不是一天到晚待在极乐世界,他到处供养诸佛、有时候到众生的世界去度化众生,你有这样的身相庄严,你就能够让他产生欢喜心,而产生恭敬心,所以这个是使令众生产生欢喜恭敬的缘故。

  我看一则新闻说美国有作一则调查,说一个人在社会上,他的外表的确很重要。说这个人没有什么才华,但是外表长得好,他的升迁机率会比较高,这是事实。比如说「诶,这个人我们不重外表」,这是我们嘴巴讲的,其实我们都很重视外表。他说「一个外表好的人,老板要升迁第一个会先考虑到他」,这个人没有什么能力,无所谓,长得庄严(呵),而且外表长得庄严的人他做了错事,人家比较容易原谅他(众笑),所以他占尽了便宜,好的有他的一份,坏的他又可以远离。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我们都是靠外表,我们的明了性读不到他的内心世界。

  所以极乐世界必需有这样一种方便,三十二相、身金色。

  丁六、形色相同愿(四)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 国┌天┐┌形┐    ┌好┐

  ─ ┤ ├┤ ├不同─有┤ ├者─不取正觉

  得佛 中└人┘└色┘    └丑┘

  好,我们加以解释。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天」跟「人」,他外表的「形」状、跟他的整个肤「色」(我们娑婆世界很多白色、黄色、黑色的肤色)假设「不」相「同」,你能够分出「好」跟「丑」的差别的话,「不取正觉」。这个就是一种「形色相同」的「愿」。为什么发这个愿呢?古德说:凡夫造业是依止六根而造业,六根为什么造业呢?因为不平等故。你看你眼睛看到一个东西,我们这样看过去,我们不会动念头;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个有好坏、有对立的东西、不平等啊,你就动念头,所以古人说「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这个念头为什么动呢?因为他看到不平等的东西。所以阿弥陀佛必须把极乐世界不平等的差别相消灭掉。我发觉我们释迦牟尼佛也有这样的用意,你看所有人,只要你出家,头发全部理光(呵呵),不管你以前留什么发型,全部理光来,穿上同样的衣服、穿上袈裟。很多居士都跟我讲说「师父啊,你们佛学院的学生看起来脸都差不多啊」,我说「你看差不多,我们看得出来」,很多居士看出家众都觉得你们二个长得差不多,这是释迦牟尼佛刻意安排的(笑),因为他整个头发理掉、衣服穿相同嘛。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消除不平等。因为你有不平等就容易产生是非,有是非就容易产生造业,所以他把不平等的情况消灭掉,就远离很多的过失了。

  丁七、衣服随念愿(三十八)

  经文

  我们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觉。

  消释

  ┌随念─即至────┐自然

  ┌┤         ├

  │└如佛所赞─应法妙服┘在身

  设我 国┌天┐欲得│

  ─ ┤ ├  ┤

  得佛 中└人┘衣服│  ┌裁缝┐

  │  │  │

  └若有┼染治┼者─不取正觉

  │  │

  └浣濯┘

  好,我们解释。前面我们是讲到极乐世界他身体的形状、肤色的差别等等,这个地方讲到他衣服跟饮食的受用。说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天人」假设他想「得」到身上的「衣服」,那这衣服怎么出现的呢?「随念即至」,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你根本不用去买、不用去裁缝。这个衣服是出现什么衣服呢?「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佛」陀「所赞」叹的这种如「法」的、庄严的「服」装,合乎我们戒定慧的服装。假设在整个成就这个衣服的过程当中,你要去「裁缝」种种布料的裁缝,或者你要去做种种的「染」色,衣服穿过以后还要洗「濯」,这么多麻烦过程的话,就「不取正觉」。这个地方等于是减少我们衣食的拖累。我们一般人的生活都是被衣食所拖累。

  我过去在莲音寺讲《灵峰宗论》,第一篇〈发心篇〉讲到发菩提心,为了无上菩提、为了广度众生而修学圣道,忏公师父那个时候在旁边听了这一段,听完以后他就进去了,进去以后,中午吃饭他就开始发挥了,他说「我们这个修行发菩提心很重要」,他说我们在东北有一句话说「嫁汉嫁汉,为了穿衣吃饭」,说东北的女众为什么嫁汉呢?就是为了穿衣吃饭,这个想法不好;我们应该说「嫁汉嫁汉,为了国家民族」这才好(众笑)。老人家就是讲到发心的重要。当然「嫁汉嫁汉,为了穿衣吃饭」这个话会流传,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当中,为了衣服饮食而忙碌,也可以道尽一个老百姓的心态。阿弥陀佛当然就考虑到这一点,就是远离这样一种麻烦的事情,衣食自然。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第六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八页「丁八、天眼普见愿」。

  净土宗的修学它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所谓的心想事成,在我们未来的生命当中,你只要不断的想极乐世界的庄严,这件事情就会成就。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他这四十八种力量其实不断的在忆念我们;但是单方面的忆念是不能构成感应的,所以只要我们能够花一点心思去忆念四十八愿,这四十八愿是绝对可以成就的。所以我们在讲完课以后,希望大家在心中都有四十八愿,你不断对它释放出你忆念的磁场,那么在你未来的生命当中,绝对可以心想事成。

  前面讲到正报庄严有讲到远离三途、身相庄严、衣食自然,这都是一种离苦得乐的相貌;这以下讲到五种神通。为什么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要提供这五种神通的果报体呢?我们从《大般若经》当中得到了一些说明。《大般若经》中对菩萨开示说:菩萨发菩提心已,应修学般若波罗蜜,于一切法无所著(T05,71c)。菩萨你刚开始修学,先立定你的目标要成就佛道、发菩提心,然后修学般若波罗蜜,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使令你内心当中安住在无所著。既无所著,为了游学诸佛国土故,而应学五通(T07,19a)。说你慢慢的成就菩提心,也成就了空正见,接下来干什么呢?为了游学十方诸佛国土、广作佛事的缘故,菩萨开始要修学五种神通,要修学禅定五种神通。那为什么修学五通呢?第一个、依止天眼而见其身形,看到同参道友的身形;第二个、依止天耳而辨其音声;第三个、依止神足而通达无碍;第四个、依止他心而知其心思;第五个、依止宿命而知所从来。所以当菩萨发了菩提心、修学了般若波罗蜜以后,你要开始参学十方国土,开始一方面亲近十方诸佛、一方面成熟无量有情、广作佛事,你就应该要成就五通,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到了极乐世界,为了要参学十方国土的方便,所以阿弥陀佛也提供了五通,我们看看他五通的相貌:

  丁八、天眼普见愿(六)

  经文

  我们先把经文念一遍,请合掌: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消释

  ┌天眼─────┐

  设我 国┌天┐  │       │

  ─ ┤ ├不得┤       ├不取正觉

  得佛 中└人┘  │下至见百千亿 │

  └       ┘

  那由他诸佛国者

  好,我们加以解释。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这些凡圣同居土的「天人」,他们都必须要成就「天眼」。这个「眼」就是眼根,能够见诸色尘。那为什么加一个「天」呢?表示这个眼根是通达无碍,所以叫做「天」。这个天眼的力量有多大呢?至少能够照「见百千亿」亿十方「诸佛」的「国」土。百千亿亿,包括它远近的相貌、包括它粗细的相貌、包括它内外的相貌。什么叫做内呢?你看这个墙壁,墙壁以内的你看得到,墙壁以外的也看得到,看得到内外之相。假设「不」如此的话呢,「不取正觉」。

  这个天眼通在古德解释说,在极乐世界的众生能够照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等相,及一切障内障外、世出世法、种种形色无有障碍。就是极乐世界的天人啊,他能够亲眼看到六道众生:他过去,哦,他修布施,死掉以后生在尊贵家;或者这个人悭贪,堕落到贫穷的果报。那你自己亲眼看到这个果报的显现,你当然能够生起厌苦欣乐这样的一种愿望。也就是说他能够实际看到众生六道轮回,他死亡以后生到哪里去了,受种种苦乐的相貌,这是天眼的一种受用。我们再看第二个:

  丁九、天耳普闻愿(七)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消释

  ┌─天耳─────┐

  │        │

  设我 国┌天┐  │ 下至闻百千亿 │

  ─ ┤ ├不得┤┌       ┼不取正觉

  得佛 中└人┘  ││那由他诸佛所说│

  └┤       │

  └不悉受持者──┘

  好,我们加以消释。前面是讲这个眼根的殊胜,这个地方讲极乐世界果报体耳根的殊胜。极乐世界的耳根是怎么样呢?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我「国中」的「天人」,他的耳根能够听闻种种的声尘,他的范围能够听「闻百千亿」亿「诸佛所说」的佛法,而且能够「受持」。这个「受」就是了解义理,「持」就是明记不忘,能够了解义理,又能够明记不忘。好,这个是讲到他耳根的功能,能够受持诸佛所说的妙法。

  在古德当中讲到这五种神通,说这个菩萨成就五通有二层意思:第一个、坚固菩提心。这个菩萨因为能够见闻众生所受诸苦故,而能够厌离苦因;因为能够见闻众生所受的种种乐果故,而欣求乐因。我们一般人对于造杀盗淫妄不知道怕,因为他没有亲自看到这个果报出现,所以他不知道怕,因为你在造业的时候,你的果报不是马上出现的,是来世才出现的,所以他的恐惧心没有办法生起。如果菩萨成就五通以后,他能够亲自看到这个人因为造业的关系,来生到地狱去了,他对他自己行为的恶业会产生厌离的感觉。你看《宗镜录》引用《智度论》上的一个故事说:一个阿罗汉成就无生法忍以后,在禅定当中看到他的过去生到地狱受刀山油锅的果报,身为一个阿罗汉,他吓到全身毛细孔出血。那你就知道这个地狱果报的可怕。那你看到这个果报以后,你自然的就不敢去造这个恶业了,所以他本身对于坚固一个人的道心有帮助,因为他实际看到因果的出现,而不是听闻而已。第二个、这个菩萨具足五通能够积功累德,他能够游诸佛国,一方面亲近供养诸佛、一方面能够成熟利益有情,能够积集广大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你没有神通,你就离不开三界、你就不能够亲近十方诸佛,就丧失很多上求下化的机会。为什么?这个叫做报障,你的果报体障碍你的愿望,你很想要亲近诸佛、你很想要广度众生,但是你这个果报体它没有提供你这个功能,它没有这个功能来完成你的愿望,你这叫做空有愿望,因为娑婆世界的果报体太羸弱了,你哪里都不能去。所以这个地方对一个有志向的菩萨来说,这个成就五通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它能够实践你的理想。

  丁十、神足无碍愿(九)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消释

  ┌─神足──────┐

  │         │

  设我 国┌天┐  │         │

  ─ ┤ ├不得┤┌于一念顷────┼不取正觉

  得佛 中└人┘  ││        │

  └┤下至不能超过百千│

  └        ┘

  亿那由他诸佛国者

  好,这个神足就很重要了。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天人」,他的整个行动力就靠这个「足」,他的「神足」通是一个什么相貌呢?「于一念顷」的时间,「能」够「超」越「百千亿」亿的「诸佛国」土,在一念顷。我们可能很难想象他的功德,我们可以作一个比较,你看经典上说:目犍连尊者是所有阿罗汉里面神通第一的,他有一次听佛说法,他就感觉说:哎呀,我上次坐在前面听佛陀的声音是这样子,为什么我这次来晚了在后面听,声音还是这样子呢?到底佛陀的音声能够有多远呢?他要测试佛的音声,就用他的神足通一直飞一直飞,飞到最后竟然飞离了娑婆世界,到了他方的佛世界去了,飞了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后来,那个地方是一个诸佛庄严的佛国土,这些菩萨看到目犍连尊者说:哎哟,怎么来了一只小虫?(哈)佛陀说:你不要轻视他,他是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大弟子,他要测试佛的音声而跑到这个地方来。结果目犍连尊者一心一意的在听佛陀的音声,结果他飞离娑婆世界以后,他回不来了。这个时候他方的诸佛就跟他说:你要忆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仰仗佛力,这个时候才飞回来。所以一个大阿罗汉的神足通是一个大三千世界。在极乐世界提供的神足通是在「一念顷」「超」越「百千亿」亿的「诸佛国」土,这个跟阿罗汉一对比就知道了,这个菩萨的神足通不可思议。

  神足通这句话其实是有二层意思:第一个是到达的意思,第二个是转变的意思,我们叫如意足。这个「到达」就是我们经文所说的神足通,这个神足通有粗细的差别:在初地之前的神足通是粗浅的,他的相貌是「身能飞行,如鸟无碍」,你从这个地方到台北,他是用这个身体直接飞过去的,就像那个鸟「如鸟飞虚空,无有障碍」;初地以上的菩萨的神足通是精细的神足通,叫做「此没彼出,一念即至」,你从这个地方到台北去,你不用飞,你在这个地方直接消失掉、在台北直接现出来,就是我们这个地方说的「于一念顷」,他不用靠身体飞,这个要初地以上的神足通才做得到,它有到达的作用。第二个「转变」,转变就是可以把物质作转变,把大的变成小的、把小的变成大的,把一变成多、把多变成一。在初地之前的变化,最多不能够超过七天,你看阿罗汉能够把石头变成黄金,但是七天之后又自动变回来,因为他没有那个道力来改变物质的本质;但是初地以上的菩萨把石头变成黄金以后,这个黄金就永远是黄金,它不会再变回来,它永久的改变。所以这个神足通有到达跟转变,也各有粗细的差别。这个神足通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在古德说:在极乐世界的人民这个神足通产生最大最大的作用,就是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供佛用的。我们都知道福德的产生要心境的相应,你有布施的心,你必须找上一个殊胜的田。我们上次讲过:你供养一百个持五戒的,比不上一个修十善的;你供养一百个修十善的,比不上一个初禅;乃至比不上二禅、三禅、初果、二果,乃至于比不上佛陀。我们在修福报的时候你的田很重要,末法时代为什么我们很难修习很大很大的福报?就是你找不到一个殊胜的田。你看阿那律尊者,大家都知道他叫无贫尊者,他出家以后,他那个钵很特别,你看那些贫穷人家把那些麤劣的饮食放到阿那律尊者的钵里面,只要进入到他的钵,入此钵成甘露味。他吃不完,他把钵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分给他师兄弟的时候,拿出来的时候又变成麤劣的饮食,因为他是福德所招感的。因为阿那律尊者他以前是一个农夫,他经常去田里面耕种,山上住着一个辟支佛,这个辟支佛七天下来托钵一次,后来有一次下来托钵的时候空钵而回,这个农夫看到这个辟支佛一个修行者很可怜,他七天才吃一顿饭,这次又空钵了,他就把他的便当施舍给这个辟支佛。隔那么以后,他就天上人间,永远不遭受贫穷的果报。为什么呢?因为他遇到一个殊胜的福田,一个辟支佛。所以我们今天供养他方十万亿佛,那的确是能够快速的积集福德资粮,那这个地方神足通就很重要了,它可以把你的愿望转成实际的行动,而不是在心中观想而已。

  丁十一、他心悉知愿(八)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消释

  ┌见他心智─────┐

  设我 国┌天┐  │         │

  ─ ┤ ├不得┤         ├不取正觉

  得佛 中└人┘  │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

  └         ┘

  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

  好,这是五种神通的第四个,他心通。我们看解释。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天人」,假设他「不」能够「见」,这个「见」就是不能够通达,他不能够通达「他」人的「心」识,他不能通达他人内在的思想,他的最低限度要能够「知」道「百千亿」亿「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这个《智度论》里面龙树菩萨说:菩萨见其行、而闻其声,而亦当知其心智。为什么呢?说菩萨到了十方国土去,他用神足通到了,看到很多众生的形状,也能够辨别他所讲话的音声(大25,264c),为什么要修他心智呢?以知其心思,应机说法故。因为你在说法之前要先观察他心中的希望,这个说法本身不是说你要讲什么法,而是对方要听什么,这个契机很重要。我曾经遇到一位居士,他跟我讲一件事(呵──),他说有一次有一个某甲法师跟他说:某某居士啊,你看你布施修得不错、持戒也不错,但是你这个脾气这么糟糕,就把发脾气的过失一一的指责他。他听了以后非常反弹、非常不高兴。后来他用同样问题去问某乙法师,某乙法师就赞叹他的功德:你看你布施学得不错、持戒也学得不错啊,如果你的脾气能够改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那这个居士听了大欢喜,然后就慢慢的改他的脾气。我在想一件事情就是说,一个人要改变,诸位你永远要记住一句话,诸位如果以后弘法的话,「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他自己想要改变」,所以你的目的就是怎么样?使令他改变,而这个时候你的善巧就很重要,诸位要记住:不是你让他改变,你是创造一个色声香味触法,让他自己改变。而这个地方四悉檀的「欢喜」就非常重要。蕅益大师说:没有欢喜义,后面的灭恶、生善、入理都不能够成就。所以菩萨的「他心智」是干什么呢?是要观察他的心思,知道他心中的愿望,才能够应机说法,是这个意思。

  丁十二、宿命智通愿(五)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消释

  ┌宿命─────┐

  设我 国┌天┐  │       │

  ─ ┤ ├不识┤       ├不取正觉

  得佛 中└人┘  │下至知百千亿那│

  └       ┘

  由他诸劫事者

  我们前面的天眼通是看到他身体的形状;天耳通是听到他的声音;他心通是知道他现在善根的浅薄、烦恼的粗重,是看到他现在的结果;宿命通是知道他为什么形成这个结果,看到他的过程,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过去是什么因缘而造就现在的结果,就靠宿命通。前面是他心通看到现在的结果,这个宿命通是看到他过去的过程。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天人」假设「不」成就「宿命」通。这个宿命通《大智度论》(大25,265a)上说是「知所从来」,知道这个人过去是什么样的因缘,所以他有这个烦恼:比如这个人为什么出家以后很喜欢拜佛,他有他的因缘;为什么这个人不喜欢拜佛、喜欢打坐,有他的因缘:这个菩萨能够知所从来。能够知道「百千亿」亿整个「诸劫」的种种「事」。这个「事」就是他善恶的因缘,他的善根是什么因缘成就的、他的罪业是什么因缘成就的。

  这一点《楞严经》很强调,「知所从来」,《楞严经》觉得一个人他的绳子是怎么结的,他是怎么打结的,你要把他的结打开来,你要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你不是硬拉就可以把它解开的。说这个人,A有贪烦恼,B有贪烦恼,对治的方法不一样,因为他们刚开始形成这个贪烦恼的过程是不一样的,他们二个形成贪欲烦恼的过程不一样,你怎么能够用同样的药去对治呢?我要告诉大家一个观念,过程是很重要的,你不了解他的过程,你就不能为他解开问题。所以你看现在很多的治疗像催眠法,其实这个是合乎《楞严经》的道理,你看他为什么一看到水就怕?你说「诶,你不要怕水不要怕水」,你跟他这样说没有用,他就是怕,你要「知所从来」,你这个害怕的心事出必有因,是怎么形成的,把它找出来。所以这个宿命通能够知所从来,能够找到善恶形成的一个过程。其实这个五通是通外道的、也通于二乘,但是它的内涵不一样的,你看它都是,诸位看看下面知百千亿亿什么诸佛国土、知百千亿亿诸劫事,特别的广大。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到一个修仙道婆罗门的地方,说这个婆罗门有很强大的宿命通,释迦牟尼佛就考他了,就拿一个骨头给他看:你看这个人他生前是做什么事的?他是生什么病死的?他死了以后到哪里去?这个外道一入定:哦,这个人他是在哪里出生的、他以前是做什么行业的、他是得什么病死的、他现在到哪里去了,讲得清清楚楚。佛陀说:不错不错,善哉善哉。佛陀又拿另外一个骨头给他看说:这个他是从哪里出生的?他是做什么行业的?他是生什么病死的?他是往哪里去?结果这个骨头他一看,看不出来。为什么?因为那是一个阿罗汉的骨头。阿罗汉入无生以后,他找不到他的讯息了,这个婆罗门竟然看不到他的过去。所以你就可以知道外道的神通跟阿罗汉的神通、佛陀的神通是有差距的。

  那这个地方,其实这个神通都可以说是「他力门、果地教」,都是我们先受用阿弥陀佛的功德,但是在受用的过程当中,我们再慢慢慢慢的、慢慢慢慢的偿还,先享受后付款,就这个道理。

  丁十三、寿命无量愿(十三)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   ┌有能限量──────┐

  ─寿命┤          ├不取正觉

  得佛   └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

  好,我们加以解释。这个极乐世界在古德说有三种无量:第一个是光明无量,极乐世界整个依报的国土都是光明的,极乐世界没有一个角落是黑暗的,绝对没有,不管白天、不管晚上,极乐世界没有晚上,都是光明的;第二个、极乐世界的正报是寿命无量;第三个、眷属无量,有很多很多的大菩萨,诸善俱会:三种无量。这个地方是讲到寿命无量。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假设我的「寿命」是「有限量」的话,这个限量是「下至百千亿」亿「劫」,那就「不取正觉」了。

  这个寿命无量对我们来说当然是很重要的,古德在这个地方说: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他的受用特别殊胜,他没有痛苦的感受,只有快乐的感受。极乐世界供养诸佛、植众德本,而且见佛闻法、增长菩提,你能够积集广大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也特别殊胜。这样的一个果报体,假设他的寿命很短暂的话呢,就好像玉杯之穿漏,而终成遗撼。说你看一个杯子,这个杯子长得很漂亮,里面装了很多个甘露,但是杯底里面有漏洞,那这样子这个杯子就遗撼了。你看这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身相庄严、衣食自然、五种神通,你还不一定要待在极乐世界,你经常能够遨游十方世界,它提供你这么好的果报体,当然我们很在乎这个时间,这个果报体我们说「借假修真」,到底这个果报体我们能够用多久?「下至百千亿」亿「劫」,有足够的时间让你修学圣道。

  我想我们今天流转到现在,我们感觉到三界对我们最大的伤害,大概就是分段生死。我不知道诸位怎么想,其实我们对三界果报的厌恶,我们不在乎什么老病死,因为我们久了也就习惯了;但是无常败坏这个非常可怕。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三界的寿命长一点,不要经常这样死来死去的,可能很多人会考虑继续留在三界。就是说三界的果报体太短了,这个问题很严重,因为生老病死好不容易我适应了,我适应以后死掉又换另外一个环境,新的环境又适应了我又死掉,弄到一个人真的是莫名其妙。我们必须不断的适应新的环境,等到你摸清楚开始修行了,又死掉了。其实我觉得,三界当中最大的伤害除了生病以外,这个死亡是很严重的,这个分段生死,让你整个修学圣道一加一不能够等于二,不能够相续下去。

  所以这个地方,极乐世界提供一个这么长的寿命,古人说一句话「拼个今生,永做闲汉」,这个极乐世界是一劳永逸,辛苦一次,一次解决。我觉得这个非常好,我今生拼了,得到这个果报以后一劳永逸。你看我们为什么不到天上去?因为他的寿命太短了。你好不容易生天了,结果又掉下来了。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极乐世界的果报就是一劳永逸的,你只要拼一次,从今以后,你就可以长久受用这个果报,所以寿命这个愿望实在是太重要了。好,我们看今天最后的一个愿:

  丁十四、随愿修短愿(十五)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 国┌天┐寿┌无能─限量────┐┌若不尔者

  ─ ┤ ├ ┤         ├┤

  得佛 中└人┘命└除其本愿─修短自在┘└不取正觉

  这个地方也讲到跟寿命有关系的。在「我」成「佛」以后,「国中」的「天人」他的「寿命」是「无能限量」的。这个我们说明一下,极乐世界的「无量」是「有量的无量」,你有一天还是要面临死亡,是有量的无量,不过这个时间是很长的。「除」非你有一个特殊的菩提「本愿」,你能够「修短自在」,这个「修」就是长期的修学、或者短暂的修学,这个是合乎你心中的愿望。我们到极乐世界以后有二个选择:第一个、你成就无生法忍以后,马上离开极乐世界。离开极乐世界,在古德的批注当中你有二个选择:第一个、你以初地菩萨的力量,你转投生到其它的十方佛土去,你等于是把阿弥陀佛佛土当做成佛的第一个跳板,到极乐世界成就无生法忍,然后你就放弃那个寿命,到另外一个佛土去,那个时候你自在了。第二个、你成就无生法忍以后,你回入娑婆度有情,大悲特别重,就是你不需要这么长的寿命,你把这个寿命舍掉,这第一个选择。第二个、你觉得极乐世界不错啊,我就长久待下去了,一直等到你修到你等觉菩萨为止。

  诸位读过《阿弥陀经》就知道,它讲到「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蕅益大师解释说:阿鞞跋致是初发心初往生的菩萨;一生补处就是等觉菩萨,就是在那个地方住很久的久修菩萨,所以极乐世界很多等觉菩萨。当然你不能够在极乐世界成佛,因为成佛你自己要发愿创造一个国土,但是极乐世界可以让你待到等觉菩萨,再离开也可以。你成就无生法忍,马上回入娑婆、或者亲近十方诸佛国土,也可以,这个叫做「除其本愿,修短自在」。

  你看净土宗的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省庵大师悲心很重,他做《劝发菩提心文》,他临命终的时候,诸位弟子在下面哭泣、膜拜,大师说:大众切莫哭泣,我去去就来;生死事大,各宜净心念佛可也。他说你们不要哭,我去去就来。所以这个菩萨可能不会待太久啦。就是随顺你的本愿而修短自在。所以你看我们修净土的发愿文有二个:一个是「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对不对,后来忏公师父把它改成「回入娑婆度有情」。你们觉得哪一个比较好?第一个、你跟不退菩萨一天到晚跟他们作伴;第二个是回入娑婆度有情。这个就是我们说的「除其本愿,修短自在」,二个都很好。

  好,我们回答几个问题。

  问:极乐世界的寿命无量直至成佛,请示法师这样的思想对不对?

  答:我们不能在极乐世界成佛,因为那个世界不是你创造的,你可借用那个地方来修学,但是你不可以在那边成佛,一个世界不准许有二个佛。这个是弥陀本愿创造的世界,你等于是借他的光明来修学,借假修真;如果说你到极乐世界成佛,那这个思想是完全错误的,你不可以成佛。你要成佛,你要到娑婆世界,然后发愿,发了愿以后,到众生的世界积功累德,去满你的愿,愿成就了,那个国土就「啪」出现了,然后别人再来依靠你。你不能够说别人创造那个地方,你去成佛,不可能,成佛都是开山祖师(众笑),这个道场必须是你自己盖的,否则你没有办法成佛的。

  问:到极乐世界皆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种好?

  答:是的,这个前面我们讲过,你或者是一部分、或者全部。

  问:在极乐世界有天人之分吗?

  答:有的。不过极乐世界的天人,我们在娑婆世界的六道轮回是竖的,所以他彼此不能见闻,我们跟畜生道可以见闻;极乐世界的四土是横具的。他的天人,什么叫做天人?就是这些凡圣同居土,上面还有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这三土的众生可以互相的接触、可以互相见闻,你可以看到天上的人、天上的人也可以看得到你在干什么,你可以看到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他也可以看到你,他可以互相往来的。你看《阿弥陀经》说:你可以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蕅益大师说:什么叫做诸上善人?就是那些法身菩萨。所以极乐世界的人民是互相见闻、互相在一起的。

  我在想一个问题,极乐世界啊,我在做《四十八愿》我在想:阿弥陀佛的想法,他是从真善美出发的,真善美。我们娑婆世界美好的东西往往都是不善良的,都是跟邪恶划等号的。你看最美好的是什么?钻石,钻石的成就过程是充满着血腥跟暴力。美国有一个作者说:我们受用的钻石,你看做很多很多的装饰品,这些美好的钻石有三分之一来自非洲,而得到这个钻石都是经过杀戮,只要一个乡村如果发现有钻石,这个乡村的人大概全部要被杀掉,一个都不能够留下来,所以他的作品名字叫做《滴血钻石》,钻石是滴血。然后它成就以后,我们看到钻石,又产生很多贪欲的烦恼。所以我们娑婆世界美好的五尘,都是跟邪恶有关。你看我们修行为什么要都摄六根?就是你不能被五尘所转。所以在娑婆世界,美好都是不善良,善良也就不美好。极乐世界是怎么样?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安排,先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然后你在美好的世界当中产生善良的心,产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从美中培养你的善心,然后从善心当中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再入真,所以极乐世界的国土是美、善、真。你要掌握这三个角度,你大概对极乐世界国土的纲要抓到了:第一个、它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你产生欣求;第二个、它从美好当中引发你的善念,菩提心、六波罗蜜的善念;第三个、然后从善念当中再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再入真实。我们常说一句话「借假修真」,这句话刚好运用到极乐世界,先假借这个美好的东西,我们看到美好的东西我们会喜欢,你喜欢上它的时候,它就有办法引导你生起善念,最后从有相的善念入无相的空性。诶,这个思考不错,诸位以后成就国土,可以参考这个方式,由美入善、由善入真。

  好,我们这一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诸位如果有空的话,可以把「核心五愿」背一背,因为它等于是整个极乐世界净土因果的纲要,前面五个愿,讲到极乐世界的果报功德、因地的修学,然后再把后面的这些愿,依报庄严、正报庄严,几个重要的把它背起来,然后在心中不断的想。你每想一次,它就跟你产生一次的感应,说实在极乐世界忆佛念佛,净土法门你要多想,它跟你的缘才深,娑婆世界的事情你要少想。

  好,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七卷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三页「丁十五、那罗延身愿」。

  这个净土法门的特色,印光大师说是「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说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我们不管是今生的离苦得乐、或者是来生的功德庄严,主要还是仰仗佛力的加被所成就的,这样的一种特色,当然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就有所不同。我们一般的圣道门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主要是仰仗你内在心灵的力量,来断惑证真;净土宗的修学,在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是要让你的心力跟佛力产生交互的作用,我们叫做「感应道交」,所以感应道交是整个净土宗的修学宗旨,也可以说是一个修学的目标,你必须要用尽一切的方法,让你心灵的力量跟佛陀的力量感应道交,这个是净土宗的最高目标。那怎么样达到感应道交的目标呢?它的一个根本的宗旨是什么?在这样一个修学的传承当中,最早提出感应道交修学方法的,就是印度的祖师天亲菩萨,天亲菩萨在《往生论》当中提出了「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认为我们凡夫要跟佛陀感应道交,唯一的方法就是要修一心归命。那怎么修一心归命呢?天亲菩萨提出了五个法门,包括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念、意业的作愿观察回向,就是身口意的相应,这样子能够把你的心,慢慢慢慢跟佛陀的心,二个就心心相印感应道交了,所以最早提出净土宗修学宗旨的是天亲菩萨「一心归命」的思想。这种思想传到中国以后,善导大师把它发挥出来,善导大师根据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面的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善导大师说:其实第十八愿是整个修学净土宗的主要宗旨,所以叫做愿王。十八愿当中的根本思想就只有八个字,就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他认为这八个字是整个净土宗当中修学的成败关键。净土宗它不怕你烦恼重、它也不怕你业障重,但是你要感应道交必需要具足这八个字,「至心信乐,欲生我国」。那这八个字怎么解释呢?太抽象了。所以善导大师说「这八个字其实就是顺从本愿的意思」,这句话就把整个净土宗的中心思想挑出来。就是说你一个念佛的人,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是最恰当的呢?就是你这一念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你不能够有任何的妄想,你不要说「我这个人业障深重、我是福报不够」,这样子就叫做抗拒本愿。你内心当中念佛的时候,只有一种想法,顺从本愿的想法,这个就是后来蕅益大师延伸出来所谓的「真实信心」。其实我们看名相一再改变,或者到最后印光大师叫「老实念佛」,其实都是这个道理。老实念佛也好、真实信心也好、顺从本愿也好、一心归命也好,就是弥陀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个地方的问题点就是你对净土宗要产生一种强烈不共的信心,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很深厚的疑惑烦恼,所以我们必须要透过教理的学习,来拔除你内心的疑根,你疑根未拔,你很难顺从本愿的。比如说你念这一句佛号,让你一心归命、通身靠倒,我看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必须透过教理的学习,成就大乘的正见,从对四十八愿的学习当中,慢慢慢慢的拔除你内心的疑根,未来我们念佛的时候就能够「顺从本愿、一心归命」,就这个道理。

  丁十五、那罗延身愿(二十六)

  经文

  我们先看经文,大家请合掌: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这个愿跟前面的寿命无量愿是有关系的。这个愿因为我们讲到正报,正报当中第一个谈到他寿命的长短,现在进一步谈到在这么长的寿命当中,他的整个身体状态是怎么回事,前面是讲他的结果,这个地方讲到他生命的过程,我们加以消释。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菩萨」,他所得到的色身这样的一个果报体呢,假设「不」能成就「金刚那罗延身」,我就「不」成佛。这个「金刚」是一个天上金刚力士的名称,他的名称叫金刚力士,是诸天的护法神;「那罗延」是比喻金刚的色身是非常的坚固,「那罗延」翻成中文叫坚固,是比喻他的色身,说这个人一出生的时候,身体非常的强壮坚固,不衰不坏,没有衰老,而且没有病痛的破坏,所以叫做「那罗延」。

  一般来说,我们在整个圣道门当中,要以精进力的缘故而得坚固身。说这个人他的身体,你看他的样子六十几岁还很年轻。为什么他的色身这么坚固呢?就这个人的心特别的精进,他随时把心力提起来、随时让自己保持全力以赴的最佳状态,这种人他不容易衰老,因为他精进。以慈心不杀的缘故而得无病痛,诶,为什么他都没有什么病痛呢?因为他过去生没有杀害众生,他走路的时候很小心,他对每一个众生都释放他的慈悲心。你看阿难尊者他活到一百二十岁,阿难尊者一生当中做佛陀的侍者,他从来没有生过病;薄拘罗尊者活到一百六十岁,也没有生过病。佛弟子当中有二个阿罗汉从来没有生过病,一个阿难尊者、一个薄拘罗尊者。你看舍利弗他是阿罗汉,他有一次病到最后连站都站不起来,佛陀说法的时候,弟子用担架把他抬到法堂去听法,所以这阿罗汉的果报体也各式各样。

  在极乐世界的人民当中,阿弥陀佛所提供你的果报体,不但是寿命的长,而且他的身体,你在这一期无量无边阿僧祇的寿命当中:第一个、你没有衰老的现象出现,你永远保持年轻的相貌、永远保持一个美好的体力;第二个、你一生当中没有病痛,这个非常重要。《华严经》说:我们菩萨不怕老、也不怕死,但是很怕病痛。因为你一生病以后,你整个气血筋脉都不通,就障碍你去修学圣道。我看蕅益大师一生的传记当中,蕅祖一生当中真的是为病痛所苦,你看他的「发愿文」讲得很清楚,他说他每一次在加行用功的时候、他的心跟圣道快要相应的时候,功夫刚刚相应,病痛就现前,就被病痛给破坏了。所以你看他讲一个偈颂说「病是吾辈良药」,他说这个病是我最好的药,佛陀说的法都没有病这么好。为什么呢?消灭我无始的妄想,看破此身虚妄,深达苦空无常无我观门。你看蕅益大师本来有很多的妄想,要使令正法久住、要五个比丘如法住世,后来病痛现前以后,他整个向外攀缘有所作为的妄想全部消失掉,对色身的执取也慢慢的消失掉,看破此身虚妄,最后通达苦空无常无我观门,成就了四念处,成就了一个修道当中非常重要的出离心。蕅益大师是一个大修行者,他能够转识成智,他能够把病对他的伤害,转成一个修道的力量,他能够对身心世界的苦空无常这么深刻的体验,可见得病痛对他的刺激是既深且远的,非常深远的;我们一般的人很难体验到,那你要是转不过来那就是伤害了。我们极乐世界的人民,我们后面会讲到,他不但是在极乐世界念佛、念法、念僧,他一般来说是做二件事:第一个、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他供佛,极乐世界人民相当忙的,他经常到十方世界遨游、供养佛陀、亲近佛陀;第二个、他到十方法界去成熟教化众生。这么一个庄严、具足五种神通功能的果报体,如果经常生病的话,那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所以说到了极乐世界的果报体,他本身是一个不老、不病的一个色身,叫做「金刚那罗延身」,这样子对于我们修习善法、对于我们度化众生,这件事情是非常有帮助的。

  丁十六、蒙光柔软愿(三十三)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消释

  十方无量不可 众生

  ┌─      ─  ┐

  │ 思议诸佛世界 之类│┌若不尔者

  设我得佛┤          ├┤

  │蒙我 触其┌身心柔软│└不取正觉

  └  ─  ┤    ┘

  光明 体者└超过天人

  我们前面讲到核心五愿,这个阿弥陀佛是光明无量愿,这个愿就进一步的讲到弥陀的光明,对我们众生所产生的一种力量。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这个光明所加被的根机,先看这个「机」,在「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这么多的「诸佛世界」当中的有情「众生」,当然这个地方也包括我们这些颠倒的生死凡夫,这是光明所加被的根机;这以下说明它的利益,这些「众生」只要「蒙我光明」照「触其」身「体」的话,他的「身心」会有一种「柔软」安乐的感受,而这样一种快乐的感受是「超过天人」的快乐。假设「不」如是的话,「不取正觉」。

  我们在「发愿文」当中经常说「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希望我们在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这个「净光」是指着光明来照我的色身,「慈誓」是愿望来摄我的心,以愿望来摄持我的内心、以光明来照摄我的色身。为什么我们希望弥陀的光明来照我的色身呢?就是这个地方有罪灭、善生,能够破恶生善的作用。一般来说佛菩萨对众生加持的神通力,主要是以光明的方式表现出来,你看佛菩萨只要显神通,大部分都是用光明,因为它速度最快。我讲一个佛菩萨显现光明的公案给大家作一个参考,在台中莲社的《念佛感应见闻录》里面讲到一件事:说在台中有一个陈师兄、陈居士,这个陈师兄平常是做一个建筑的包商,平常他跟太太二个人是虔诚的佛教徒,定期的参加念佛共修。有一天陈师兄晚上睡觉的时候做梦,梦到他自己在客厅里面坐,今天晚上突然间进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家,跟他聊天,聊得还很愉快。聊完以后这个老人家就说:诶,我带你到一个好的地方去,好不好?陈师兄说:好啊,我现在也没有事,跟你去跑跑也好。这个老人家就领着陈师兄到郊外去了,走着走着就走到坟墓去了。到了坟墓有一个地方的坟墓是新开挖的,挖了一个大洞,里面还放着一个棺木。这个老人家就说:诶,这个地方就是你要下去的地方,你现在可以下去了。这个陈师兄:哎呀,这个是棺木啊,我下去就死掉了,我不下去。但是这个时候有一股很大的力量要把他推下去,这个时候陈师兄心中就赶快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念念念,那么在梦中就看到一个金黄色的光明慢慢慢慢的出现了,这个光明出现的时候,那个要推他下去的力量就消失掉了,乃至于那个老人家也消失掉了,他这个时候内心感到很轻松、很柔软,这个时候那个光明就跟他讲说「你现在赶快回去」(哈──),他就回来了。回来以后,他醒过来,诶,这是一个梦,还很清楚,像真的一样。但是工作还是要做啦,他第二天还是照正常的到工地去工作,这个时候他刚好是包了一个三层楼的整修工程,就地震以后的整修工程。按照过去的工作惯例,他到了以后都要领着工头巡巡工地,看看昨天做得怎么样、今天要怎么做,作一个准备。正当他领这个工头要上去的时候,诶,突然有人找他,他跟工头说「你先去看看,我马上上去」,他就去招呼那个找他的客人,结果那个工头一上去那个木制的鹰架以后,不到五分钟,那整个鹰架就「劈啪」垮下来,那个工头当场脑震荡摔死了,这个陈师兄逃过一劫。诸位你们猜猜看,陈师兄为什么逃过一劫?是啊,阿弥陀佛光明的照摄。虽然业力不可思议,但是我们相信佛力更不可思议。世间上的事情是无自性的,「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在生命的结果还没有出现之前,因缘会变化。

  我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讲到张师姐。这个张师姐她以前因为结了婚以后身体不好,吃药也吃不好,所以她是信奉外道,看到庙就拜,拜土地公、拜城隍爷等等;后来她经过人家的介绍,她就认真学佛,受了三归五戒做佛弟子。学佛以后当然她就不再参加这些道教的法会,但是突然有一天她过去的道友来找她,她说:某某人啊,我们那个地方有一间很大的百姓公庙,很大,今天刚好有一个盛大的法会,我们去那个地方拜拜。张师姐说:我现在受三归五戒了,不能再去了。她说:没关系啦,去凑个热闹也好。张师姐就在对方盛情的邀约之下就参加了,参加以后拜完以后,对方就要买金纸烧。张师姐说:你不要烧这个金纸,这个没有用的,你要烧金纸,你不如念「往生咒」回向给他比较好。对方就说:哦,这样子,那就不要烧了。不要烧,二个拜一拜就走了。到了晚上就有事情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有二个鬼跑进来,他说「你是不是某某人」,「诶,我就是」,这个鬼二话不说就把她捉走,他说「诶,我大王有话问你」,就捉走了,就把张师姐半推半拉的拉到一个好像是古代衙门的地方去。这个张师姐一上去:哎呀,不得了啊,二边站着十几个当差的,拿着木棍在旁边,中间坐着一位非常高大威严的鬼王。这鬼王就说「你今天在我庙里面妄发议论(众笑),害我今天金钱收入少了很多,我要惩罚你」,就叫旁边当差的「拿这个棍子给我打」,打这个张师姐。张师姐说:诶,慢慢慢慢,你不能打我。所以这个人对三宝有信心,她说:我是三宝弟子啊,你要敢打我,我就把我的菩萨请出来(众笑)。说完以后就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一个人有信心他就有力量,法界当中我们深信诸佛皆充满,佛菩萨是无时无刻存在的,所以她观世音菩萨一念的时候,她当场看到观世音菩萨拿一个甘露瓶从空中降下来。这些鬼王、当差的看到观世音菩萨,就跪满在地上,观世音菩萨就把她带回去了。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怎么样?随时在我们的身边,但是你要去忆念他的圣号,你就可以「蒙我光明,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我们可以这样说,就着消除业障这个角度来说,其实诸佛菩萨的功德都是有他的加持力的,你看你念观世音菩萨也是有光明加持你,不过他的量应该有所不同,因为他的本愿不同;但是阿弥陀佛的量不可思议啊,「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他那个光明所加被的范围特别的大。我们前面讲到色身的没有病痛;这个地方是色身的柔软,能够破除种种的鬼神障跟业障,破障:这个地方都是跟正报的身心有关系。

  丁十七、乐如漏尽愿(三十九)

  经文

  我们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 国┌天┐┌所受─快乐───┐

  ─ ┤ ├┤        ├不取正觉

  得佛 中└人┘└不如─漏尽比丘者┘

  我们前面讲到正报的身心,讲到五个主题:第一个、远离恶道;第二个、身相庄严;第三个、衣食自然;第四个、具足五通;第五个、寿命久远:构成极乐世界整个正报的功德庄严。这以下再说明这五种功德庄严所产生出来的作用,这五种功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个作用我们分成二个部分:第一个是自受用的作用,第二个是他受用。自受用就是你在受用这种种果报体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先讲自受用;他受用就是供养佛陀,乃至于度化众生。极乐世界的人民,我们看经文的消释。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天人」,这些凡圣同居土的天人,今天我提供给他这个果报体,当我们去受用这个果报体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快乐的感受,而这种「快乐」的感受就好像是「漏尽比丘」。这个漏尽比丘什么意思呢?就是四果阿罗汉,他入了灭尽定以后,要入灭尽定哦,阿罗汉要入灭尽定。没有入灭尽定的时候,他的色身还有微细的苦、还有微细的痛苦;但是阿罗汉入了灭尽定以后,他会产生一种非常殊胜的、寂静的快乐,类似于涅槃寂静的快乐。极乐世界人民的果报体,他所显现出来的快乐,就好像是阿罗汉入了灭尽定这种寂静的快乐。

  我们的色身,它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构成的,而这个四大它的一个结构体是跟你的烦恼、业力有关系:我们一个烦恼愈重的人,他那个地水火风的结构就比较粗重性;你烦恼比较淡薄的人,他四大产生的力量就比较轻安。你看你刚开始出家的时候,你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因为你那个时候烦恼很粗重,所以你那个地水火风表现出来是很粗重;慢慢慢慢你开始拜忏、甚至于打坐以后,你经常打坐的人你的色身会比较轻安,虽然说不可能没有病痛,但是你经常打坐的人,你的身体结构、这个四大,就有一点随顺于禅定的四大,他有比较精妙的色身产生。极乐世界的色身,他本身是一个什么结构呢?《无量寿经》上说:他是一种「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清虚之身」是说他非饮食所长养故,他不是饮食所长养的,饮食所长养的是一种很粗重的;第二个「无极之体」指的是无老病之干扰,所以无极之体。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果报体,因为它不是胞胎所生,它是莲华化生,是弥陀本愿的法身所变现出来,这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它的结构体,照《无量寿经》所形容的是「若有若无、如梦如幻」,所以这样一个果报体,他产生一种快乐的感受,这种快乐的感受在《无量寿经》当中作一个比况:世间上小国王的色身,他那个地水火风的四大,跟转轮圣王地水火风的四大,就像乞丐跟国王一样的差距,福报力不同;转轮圣王跟天王的色身,又像乞丐跟国王的差距;天王跟阿罗汉的色身,又像是乞丐跟国王;阿罗汉的色身跟极乐世界的色身比起来,又像是乞丐跟国王。所以我们讲极乐世界的果报体这么长,今天你这个果报体要用很久,我们讲借假修真,这个色身要提供你在极乐世界,一下子在极乐世界修学念佛念法念僧、一下子跑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一下子跑到众生的世界去度化众生,你都必须靠这个身体来支持你。

  那你会说这个身体到底释放出来的是什么感受?这个地方讲出二个消息:第一个、极乐世界的色身给你的感受是安乐的;第二个、它这种快乐是寂静的,不是躁动的。我们一个人,我们内心的本性,人都有他的本性,什么叫做本性?就是没有变法改变,你怎么修行没有办法改变。我们这个明了的心:在痛苦的地方,我们会躁动不安,想要离开,这个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我们到了一个快乐的地方,我们就想要安住下来,这个也是没有办法改变。我们人的本性啊,是想要离苦得乐的。所以你太过于痛苦,有助于你修出离心,但是对你生命的安住是有障碍的。达赖喇嘛说:身为一个菩萨,你不能让你的身心世界长期处在痛苦当中。他说:你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太过痛苦,对你发菩提心会产生障碍,因为你太痛苦的人会产生偏激的思想,你很难去产生大悲心。你很容易生起出离心,但是很难生起大悲心。那你说天上的果报体很安乐,但是天上的安乐是躁动的,这个不可以,因为这种躁动的果报体,会让我们产生一种烦恼。极乐世界的安乐是寂静的,这个地方你要知道它是寂静的安乐,就好像是「漏尽比丘」入灭尽定的快乐。当然这个果报体还有很多作用,它后面会讲,这个果报体后面会讲它很多的妙用。总而言之极乐世界它给你一个这么长的、无量无边阿僧祇的寿命当中,没有病痛,光明的照摄,感到身心柔软,而且又释放出快乐、寂静的感受,这个就是你未来正报身心的相貌。

  丁十八、供养诸佛愿(二十三)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消释

  ┌─供养诸佛────┐

  │         │

  设我 国中 承佛│         │

  ─  ─  ┤┌一食之顷────┼不取正觉

  得佛 菩萨 神力││        │

  └┤不能遍至无量无数│

  └        ┘

  亿那由他诸佛国者

  这个极乐世界其中的菩萨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课,做什么功课呢?就是「供养诸佛」。这个不管是《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都经常提到供养诸佛,这个地方它是有积集福德资粮的目的。我们看经文。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菩萨」,这些菩萨「承佛神力」,诶,这句话很重要了,你以下的功德是怎么有的呢?是仰仗弥陀本愿的加持,在佛力加被当中,你会有二种很殊胜的功德:第一个「供养」十方「诸佛」;第二个「一食之顷」,在一顿饭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够「遍至无量无数亿」亿的「诸佛国」土,这个地方指的是你供养的时间特别的快。我想我们今天在了解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在供养佛陀的时候,这个地方有二件事要注意,第一个是「供养诸佛」、第二个「一食之顷」,这个愿文有二个。

  我们一个菩萨必需要有很多的庄严,这个庄严当然是福德所成就的,这福德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供养佛陀了,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作参考。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释提桓因,其实佛在世的时候有很多很多的释提桓因,因为那个帝释天很多,其中一个释提桓因他本身没有学佛,这个释提桓因有一天跟天人在唱歌的时候,突然间感到自己五衰相现,怎么回事呢?第一个、头上花萎,他头上的花慢慢慢慢枯萎、甚至于掉下来;第二个、腋下出汗,天人本身是不流汗的,这个时候他身上开始出很多臭秽的汗,很多的天女不喜欢就离开他;第三个、衣裳污秽,他的衣服开始产生很多污秽的颜色出来;第四个、身失光明,他身上的光明慢慢的暗淡了、甚至于消失了;第五个、不乐本座,天人一般来说都有一个台座,他乘着这个台座到处的游行,那么他这个本座坐不住了。所以他知道自己天福将尽,譬如仰天射箭,这个箭已经到顶了开始要掉下来了,而更糟糕的是他知道他来生要投生在一个乡下的一只母猪,这只母猪总共怀了六胎,其中一胎。你看这个落差很大,从天人变成一只猪,所以他非常恐慌。这个时候他就跑去找其它的释提桓因的天王说:我的天福将尽了,你们可以不可以救救我?释提桓因说:我们虽然有广大的神通,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延长你的寿命;这样子好了,你去找大梵天,大梵天是三界之王。那他去找大梵天的时候,大梵天也是说:我虽然有种种的神通,但是我也没有办法延长你的寿命;这样子好了,在娑婆世界有释迦牟尼佛出世,你去归依他有很大的福德,可以救拔你。这个时候,这个天福将尽的释提桓因就乘他的神通力,赶快飞到佛陀的精舍去,这个时候佛陀刚好在说法,他这个时候寿命将尽,用他最后的力量至诚的顶礼佛陀,嘴巴就称念「南无佛」一声,就死掉了。死掉的时候,因为他临终的时候很虔诚的身业礼拜、口业的称念跟意业的归依,所以他投生在母猪的时候,福报增加了,所以这只母猪就非常的躁动不安,就到处跑,就把主人的花瓶打破了,主人一气就用棒子把牠打死,打死以后其中一个胎儿就流产掉了,结果释提桓因就从死掉的胎儿当中又回到他的本位做释提桓因。你看,面对一个庄严的佛陀,至诚的礼拜、称念、归依,换成一期释提桓因的果报,这个就是供佛的功德。好,我们先讲到这个地方,休息十分钟。

  第八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五页,这个地方讲到第十八科「供养诸佛愿」,说是「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这个地方讲到极乐世界的人民,平常经常性的一种造作的事情,这个地方有二段是值得注意的:第一个是「供养诸佛」,第二个是「一食之顷」。在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上说:菩萨修学善根是不必等待因缘的,你修习我空、法空这样的智慧,你随时随地只要内心当中缘圣道的真理就可以修学;但是积集福德资粮必须要等待因缘。蕅益大师说他开悟以后,他求一个执事僧而不可得,他要做一个执事人家都不让他做,他没有机会修福报,所以他晚年恨自己福轮太薄,所以利他的事业不广,所以他勉励后人多多积集福报,因为福报你要把握机会。当然在所有的因缘当中,供养佛陀的因缘是最殊胜的,因为我们离不开三界,所以我们没有供养佛陀的因缘。第二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那个「一食之顷」,说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能够供养这么多「无量无数亿」的佛陀呢?这个地方我们很难理解的,说你去了又回来、去了又回来,你根本做不到的。在《阿弥陀经要解》当中,蕅益大师讲出一个答案说:意生身有二种,一个是阿罗汉的意生身、一个是菩萨的意生身。阿罗汉的意生身是一对一的,阿罗汉从这个地方到台北去,他必须这里消失掉,然后台北出现,他是一个消失掉、出现一个个体;菩萨的意生身、极乐世界的意生身是不离本土常遍十方,他是一对多的,极乐世界的那种神足通,可以从一个地方消失掉,同时在一百个地方出现、甚至在百千万亿个地方出现,同时能够在一个地方消失掉、同时在其它地方同时出现,这个就是他为什么能够在这么短的一顿饭的时间,而能够供养无量无数亿诸佛的原因,因为他这个意生身叫做觉法自性意生身,是菩萨的意生身,是能够一为无量的。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当然这个地方他有这么大的、能够一为无量的神通力,他主要的原因是「承佛神力」,是弥陀本愿的加持,不是他因地修什么殊胜的波罗蜜,不是的。

  丁十九、供具随意愿(二十四)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消释

  ┌─现其─德本───┐

  设我 国中 在诸│         │

  ─  ─  ┤         ├不取正觉

  得佛 菩萨 佛前│诸所┌供养之具─┐│

  └  ┤     ├┘

  求欲└若不如意者┘

  这个广修供养的法门基本上有三个法:第一个、能布施的心;第二个、所布施的境;第三个、要有布施的物品,你说你没有东西你去供养谁呢!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明了,当一个极乐世界的菩萨,他要去供养佛陀的时候,那供养的资具是怎么出现的呢?就说明这件事情。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菩萨」,假设他现在要去供养诸佛,而且也来到「诸佛」面「前」,他这个时候会有一种很特殊的功德叫做「现其德本」,他能够仰仗弥陀的本愿,能够显现一种福德的力量。什么叫做「现其德本」呢?就是心想事成,如意自在。他想供养佛陀一颗蓝宝石,他就能够现出蓝宝石;他要供养佛陀一颗红宝石,就现红宝石:他能够有这种心想事成的力量。也就是说「诸所求欲,供养之具」都能够事事的「如意」,他心中有任何的希望、有种种各式各样的供具,都能够满足他的愿望而出现,这个就是所谓的「现其德本」。我们前面讲到现其德本有二个地方,你看极乐世界在受用衣食的时候是现其德本,我们前面讲到极乐世界的人民要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他自己要受用的部分可以现其德本;第二个、他要供养佛陀的时候也可以现其德本:当然这都是一种福德的力量,而这种福德是弥陀的加被。

  有关这个「现其德本」,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上课的老法师讲一个禅宗的公案(哈哈):说一个禅师做一个闭关的加行,这个禅师闭关的时候是打坐念佛,一坐能够坐四个小时,功力很厉害、定力很强。那么他这次闭关的时候是在另外一个地方住,但是中午的时候是走路下来厨房拿饭菜,再走上去的,平常的时候不下来,只有吃饭的时候下来。突然间有几天,诶,他没有下来吃饭了。不下来吃饭,大家就觉得很奇怪了,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师父,他师父是一个老参,他师父说:他几天没有下来吃饭?七天没有下来吃饭。他师父就知道有事情了,这个大禅师一听到就知道有事,这个老禅师就慢慢一步一步的走到他徒弟的茅蓬跟他敲门,他说:诶,你最近修得怎么样呢?他说:我修得不错啊。他说:你怎么没有下来吃饭呢?他说:我现在不须要下来吃饭,我打坐念佛念得很好的时候,我就动念头想说「哎呀,要是有人帮我送饭菜上来就好」,结果就有一个童子每一天拿饭菜给我吃,天人送供。然后这个老和尚就说:你心中有贼(呵──),你心中有妄想啊。我们一般没有什么福报的人打妄想是没有关系的,你要是有福报的人你不能随便打妄想,真的。你看要是一个人出家久了以后,每天放蒙山、又持戒庄严,你可不要打妄想(呵──),因为你内心当中有一种现其德本的力量。因为这个禅师修得不错,所以他一打妄想的时候,他就跟某一个众生感应道交了,就帮他送饭菜。他师父说「你心中有贼啊」,然后他就把那个妄想消灭掉,第二天,诶,他师父又看到他下来提饭菜了(呵),他师父说「对了,这就正常了」(呵──)。所以这个修行还是「正常」,因为我们今天在娑婆世界,还是不能现其德本。

  这个地方讲到极乐世界在衣食的受用上、在供养佛陀的资具上是能够有这种力量,现其德本,能够如意自在的。

  丙三、出世解脱七

  我们前面讲到极乐世界人民的情况,从依报庄严、正报庄严,都是偏重在离苦得乐的角度,这个地方包括了离开痛苦的因、就是悭贪,我们可以供佛培养一种善因,一方面有种种自在的安乐,这栽培善因善果;这个地方讲到「出世解脱」,这个出世解脱整个经文的结构分成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三个重点,这个极乐世界是怎么修习三主要道的。首先我们看他出离心的修学,第一个「不贪计身愿」:

  丁一、不贪计身愿(十)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 国┌天┐  ┌想┐

  ─ ┤ ├若起┤ ├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得佛 中└人┘  └念┘

  我们前面讲到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是身相庄严、没有病痛、而且寿命长远,我们对于这么一个健康又庄严的色身,极乐世界是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呢?这个众生是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呢?我们看: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天人」,他面对一个这么庄严、健康的果报体,他平常行住坐卧,假设生「起想念贪」着自己色「身」的话,「不取正觉」。

  我们对于色身的贪着引生的因缘有二个:第一个「想」,这个想就是于境取相,施设名言。首先我们对于色身产生一个相状,心中有一个相状,就是你把这个外在的相状透过你的想象力,变成你心中有一个相状,而对这个相状再产生很多很多的妄想名言。一般来说我们对色身的妄想有二个:第一个是即蕴计我,我们认为这个当下的色受想行识就是我,或者色身是我、感受是我、或者想法是我。你看我们一个人死掉以后,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说「我要死掉了」,我们很少人说「我这一期的五蕴要消失了」,很少这样讲,都是把五蕴跟我划等号。其实你现在的身心世界,你现出一个女人的相状、你内心有女人的想法、女人的感受,那是你阿赖耶识一部分的种子变现出来,跟「我」没有关系,那是其中几个,就像《楞严经》说的「一个大海里面的一个水泡,变现你这一期的身心世界」,那不是你生命的全部,那是你生命的一少部分的因缘结束而已。我们很习惯的把「我」跟这一期的身心世界划等号,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会被现前的身心世界障碍你广大的菩提道,就像《楞严经》说的:我们欢喜这个水泡,而失掉了整个大海,因小失大。因为你太执着今生的身心世界,所以你不能做很大的布施、很大的持戒、很大的禅定、智慧,这个叫即蕴计我。第二个、离蕴计我,这是外道的禅定,外道在禅定当中看到这个身心世界是生灭的,但是他认为有一个不生灭的我住在五蕴当中。当然他提不出这个「我」的相貌,所以离蕴计我也是不能成立。总而言之我们今天产生很多的想象,而这个想象再把它明记不忘,念念的相续就变成一个坚固的力量,这个「念」就是忆念不忘,这个就构成了整个十二因缘里面的无明,我爱执。我们每一次的果报体产生以后,都对它产生执取,所谓的「随所生所系」,你今天变成一个女人的身心世界,你就以它为你的个体;然后你下一生变成男人,又以它为个体:就构成整个十二因缘强大的力量,每一次都有一种十二因缘的力量。

  那么极乐世界的色身呢,它给你这样一种快乐的感受、庄严的色身,但是阿弥陀佛跟你保证,这个色身绝对不会让你产生执着,因为它是我空、法空所变现的,它是法身所变现的一个色身,我们前面讲到它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你绝对不会对它产生执着,这个跟业报身是不一样的。这个地方对色身不产生执着是有助于我们修出离心的,所有的出离心最重要的就是出离你的色身,因为我们的贪爱,我们对外财、金钱有一点损失没有关系,物质损失也没有关系,但是色身的损失是很严重的。这个地方是讲到极乐世界是有出离色身的这种力量。

  丁二、声闻无数愿(十四)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消释

  ┌─有能─计量──────┐

  │            │

  设我 国中│ 乃至三千大千世界   │

  ─  ┤┌        ┐  ├不取正觉

  得佛 声闻││众生悉成缘觉  │知其│

  └┤        ├  ┘

  └于百千劫悉共计校┘数者

  好,修出离心主要是四圣谛,苦集二谛的知苦断集。前面讲到色身能够远离贪着;这个地方讲到我们能够亲近小乘的善知识。他说: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声闻」,这个「声闻」是听闻四圣谛法而证四果者。智者大师说:声闻人在修四圣谛的时候,他主要的所观境是观察苦谛,观察身心世界是苦的,他从无常而观察苦,所以智者大师认为说「这个声闻人对苦谛是有很深很深的体验」。那么在古德的批注当中,其实这个声闻也包括了缘觉,只是简略而已。缘觉利根,他的根机比较利,他是思惟十二因缘而证果,所以他在观察四圣谛的时候,主要是观集谛,他直接从烦恼下手,他从十二因缘里面,观察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老病死灭,他不再观察这个色身的果报,他直接观察内心的烦恼,只要「心若灭时罪亦亡」,他把无明灭掉以后,整个身心世界消失掉了,所以这种人是利根人,以集谛为所缘境。这种过去生修学小乘法,不管是观察苦谛、集谛的,这种人一般来说都有很强烈的出离心。这种人在极乐世界有多少呢?「有能计量」,假设你能够去计算他的数量。怎么计算呢?说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变「成」了「缘觉」。诸位要知道阿罗汉不一定有神通,他若是没有禅定的话,他只是证得无生,他跟我们一般人是一样的没有神通;但是缘觉一定有神通。那么缘觉乘以他的神通力,经过「百千劫」这么多时间的「计」算「校」量,而且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缘觉」,都不知道极乐世界的「声闻」、缘觉有多少,这就可以看得出来极乐世界的这些小乘善根深厚的人是相当的多。当然极乐世界有很多菩萨,前面也一再的提到「国中菩萨」。但是我们从这里才知道极乐世界还有声闻人,因为他刚开始是修小乘法,后来回小向大,但是因为他小乘善根深厚,所以先证小果;但是因为发了菩提心,所以还是属于大乘。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为什么我们有时候要亲近菩萨、有时候也要亲近声闻人?因为有些法,大乘法你注意看菩萨戒,有些法是要共声闻人修学的,特别是修出离心这一部分。所以你在极乐世界,你不但是能够修学广大的大乘第一谛法门,你也可以跟声闻人修学他们的苦集二谛。智者大师说:声闻人是专攻苦谛的,你要问苦谛,你问声闻人,他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他对于苦谛的体验可深刻;你要问有关于烦恼的问题,你要问缘觉乘的人;你要问道谛,要问权教菩萨,怎么样修学波罗蜜,这个六波罗蜜要怎么修会比较如法、比较快速;圆教的菩萨是直接观灭谛,涅槃、生死等空华,一切法本来就是涅槃、本来就无生,不二法门:所以这个四圣谛在整个藏通别圆四教各有各的专长。极乐世界的人民如果是想要修苦集二谛,你有很多的声闻人可以参学的,这样子是讲到出离心的修学。

  丁三、随愿闻法愿(四十六)

  经文

  我们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 国中   ┌志愿──┐    ┌若不尔者

  ─  ─随其┤    ├自然得闻┤

  得佛 菩萨   └所欲闻法┘    └不取正觉

  好,我们加以解释。前面是讲到修学声闻法的出离心,这个地方讲到大乘的菩提心跟空正见。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这些「菩萨,随」顺他心中的「志」向跟「愿」望,来听「闻」他所欢喜的佛「法」,而且他这个听闻的过程是「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华严经》讲说:我们身为一个佛弟子应该感念三宝的恩德。三宝的恩德有哪些呢?佛陀有说法之恩,因为佛陀出世我们才知道有佛法;法有开慧之恩,打开我们心中的光明智慧;僧有住持之恩,法能够一代一代的相续,是因为有僧宝的住持,假设都没有人出家,法就没有办法流传。那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法本身有开慧之恩,极乐世界的人民在听闻佛法的时候,这个地方特别注意「自然得闻」,我们解释一下。我们听闻佛法有时候是一种如理的作意:比如说你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当然供养佛你就会听闻佛法,那这个不叫自然,因为你刻意去的嘛;你刻意到讲堂听阿弥陀佛说法,当然这也不自然,因为你知道阿弥陀佛今天说什么法,你故意去参加的。这个地方是指的说,你没有很刻意的去听法,你在极乐世界的山边林下经行、或者在八功德水前面欣赏莲华;但是你在休闲的时候,极乐世界所释放出来的光明、所释放的香气,很自然的就会引导你趋向大乘的菩提心、趋向于大乘的空正见,这个叫做「自然得闻」,就是我们说的「不假造作,任运的现前」。蕅益大师曾经在《弥陀要解》上说:极乐世界是一个五尘说法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都在说法。不是说你一定要到极乐世界的讲堂听阿弥陀佛讲法,不一定。所以这个愿文诸位要读出它的关键,就是「自然得闻」这个地方,就是你连在休闲的时候你都在进步,这个叫做「自然得闻」。

  丁四、诵经得慧愿(二十九)

  经文

  我们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讽┐

  │ │

  设我 国中 若受读├诵┤而 ┌辩才┐

  ─  ─   ┤ ├  ┤  ├者─不取正觉

  得佛 菩萨 经法 ├持┤不得└智慧┘

  │ │

  └说┘

  我们前面讲到菩萨的听法是在一种休闲的情况「自然得闻」;这个地方它不是自然,它是菩萨在做功课的时候是什么相貌,他有他的定课的,他不是整天在外面跑、供养诸佛,他还得做功课。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菩萨」,这个菩萨在自己的寮房当中、或者在自己的佛堂当中,干什么呢?「受读经法」,读诵《法华经》《楞严经》《华严经》。那么是怎么读诵呢?「讽诵持说」。「讽」就是朗读,把这个读出,读其音声、思其义理;或者是「诵」,把它背诵下来,随时随地的来思惟它的义理;或者是「持」,受持不忘,就是把它的宗旨,把《金刚经》的无住生心,把它的宗旨受持在心中;或者是「说」,你把这样的一个宗旨为人演说,我们修学应该要「无住而生心、生心而无住」。在整个过程当中成就了一个「智慧」,智慧是讲自受用,能够决择是非,决择我空、法空的是非;而且能够他受用,以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辩才」。也就是说在极乐世界,你「受读经法」,你很容易成就「智慧」、「辩才」。

  在唯识学上说,我们整个第六意识的五十一个心当中,对修学最有帮助的心所有二个,第一个是想心所、第二个是念心所,就是你的想象力跟记忆力。你看为什么在六道当中佛陀赞叹人道?因为人道他有很好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在人道完成的。比如说一只狗为什么听闻佛法没有用呢?因为狗没有想象力(呵),一个人没有想象力很难修学佛法。狗没有想象力;天人他有想象力,但是没有记忆力,他记不住,你忘掉了。所以想象力跟记忆力这二个非常重要。

  有一个禅师,他有一天去听《法华经》,《法华经》有一段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诶,他产生一个想象,他说:这个诸法的本来面目啊,我们把整个宇宙生命,把它一直回归到过去,一直找到原点的时候,是「常自寂灭相」的。就是我们现在是现在,那么我们过去是什么呢?一直找一直找找到最后的时候,是寂灭相。那我们本来是寂灭相,那现在为什么会有你有我的出现?怎么回事呢?他就不明白了。说「一切法毕竟空、寂灭相」,为什么有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有我的眼耳鼻舌身意?他问他师父。他师父说「汝去,我不与汝道」,我不跟你讲。那他这个时候就自己去参禅了,从冬天到春天,他就每天这样子思惟想象这句话的道理。后来他在打坐的时候,到春天的时候,突然间有一只鸟飞到他前面的树上,在那个地方叫,他就突然间,啪,开悟了。开悟以后他就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春到百花开,黄莺鸣柳上。」这个人开悟了,真空妙有。「诸法从本来」就是因为它「寂灭相」,所以才能够一切法因缘生嘛;如果一切法的本性不是毕竟空,那就不能改变了,说你现在的身心世界是固定的,你来生还是这样子嘛。因为一切法毕竟空,所以你来生会变化,所以「春到百花开」,春风一吹百花盛开,那么「黄莺」就出现了。那秋天的风一吹,百花就凋零,这是因缘生嘛。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智慧呢?他就是在这几个语言文字上产生想象,想象力。

  我们学佛的时候是先有比量才有现量,先有正确的想象才有真实的东西出现,其实极乐世界你修净土宗的人你要有想象力(呵呵),你要经常把极乐世界作想象,然后产生归依,你相信它是真实的、你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就。我看修小乘法的人不一定要想象,我看很多小乘的学者很死板,因为小乘法是思议境嘛,他不须要想象嘛,这个色身是无常的,他一看就知道,昨天跟今天不一样嘛,小乘法的人不一定要想象力,它是思议境。大乘佛法一定要有想象力,都是不思议境,所以这个地方讲极乐世界的果报体,他的内心世界,你在「受读经法」的时候,你很容易成就「智慧」、「辩才」,就是他那个明了的心识想象力特别丰富。

  丁五、慧辩无限愿(三十)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 国中┌智慧┐

  ─  ┤  ├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得佛 菩萨└辩才┘

  我们前面讲到大乘佛法的智慧跟辩才,这个地方讲到它的数量。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的「菩萨」,他所成就的「智慧」,智慧我们前面讲过是自受用,这个「辩才」是他受用,他的「智慧辩才」假设「可」以「限量」的话,「不取正觉」,也就是智慧跟辩才是无穷无尽的。达赖喇嘛说:一个人的菩提心,要达到无穷无尽不受时空的障碍,他必需有空正见的加持。就有人问达赖喇嘛说:我修菩提心为什么一定要修空正见?他说:你没有空正见,你菩提心的量不会广,你没有办法做到时空无尽,做不到,你昨天有菩提心,今天就失掉了。所以这个地方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人民,他本身虽然受用这么一个殊胜庄严的五尘,但是他内心当中是有空正见的,所以他的智慧、辩才是无限量的,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得出来极乐世界的人民是有空正见,所以他是无可限量的智慧、辩才。大乘佛法的波罗蜜基本上是以「无住」为本,因为你内心要参透你的身心世界是毕竟空的,你才能够把你生命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其实无住跟生心这二个是有相互关系的。

  丁六、演说妙智愿(二十五)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前面是偏重在菩提心、空正见,这个菩萨的自受用,他在山边林下自然得闻妙法,或者在佛堂当中能够成就无穷无尽的智慧、辩才;这个地方讲到他能够去演说。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国中菩萨」他能够「演说一切智」,假设不如是的话「不取正觉」。这个地方古德引用《智度论》的批注说:一切智其实是声闻、辟支佛的智慧,一切种智是佛陀的智慧,所以声闻人能够观一切法的总相,所以他没有一切智;佛陀具足二种。这个地方的「一切智」,古德说就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就是一种中道的智慧,他能够观察「法性本来空寂,而因果丝毫不爽」,能够观察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这个地方后面会说明极乐世界的方便,它除了神通以外就是辩才,它前面讲到五种神通,这个地方是讲到辩才。好,我们看最后:

  丁七、一生补处愿(二十二)

  这个愿等于是把极乐世界的整个功德作一个总结,我们看经文:

  经文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消释

  他方佛土 ┌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    ┐│

  设我│诸菩萨众├┤

  ┤    ┘│

  得佛└来生我国 │  ┌自在所化┐

  │除其│    │┌积累德本┐

  └  ┼为众生故┼┤    ├

  本愿│    │└度脱一切┘

  └被弘誓铠┘

  ┌供养十方诸佛如来

  ┌┤

  游诸 修菩│└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  ┤

  佛国 萨行│┌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若不尔者

  └┤         ├┤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不取正觉

  好,我们加以说明。这个地方把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以后,这些菩萨人民整个生命的过程作一个总结。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有「他方佛土」的「诸菩萨众」,这个菩萨要具足二个条件:第一个、发坚固的菩提心;第二个、信解大乘的妙理。这个成就菩提心跟空正见的菩萨,以清净的信心「来」受「生我国」,他一旦来到极乐世界,他有二种的情况可以选择:第一个「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假设这个菩萨他欢喜待在我极乐世界,他愿意使用这样一个殊胜庄严的果报体,那他在极乐世界这一期的生命当中,决定可以修到「一生补处」的等觉菩萨,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势至菩萨,众生各式各样,有些人不喜欢环境变来变去,总之他想说「我到极乐世界,给我这么多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那我环境就不改变,我就用这个果报体一直修到等觉菩萨」,可以的,他就不舍弃他的寿命,在那个地方山边林下听闻佛法、或者自己读诵经典、或者供养他方十方诸佛、或者度化众生,总之他不离开极乐世界的果报体。那他可以受用多久呢?可以受用到「一生补处」菩萨。我们看《阿弥陀经》,把寿命用完的这种选择的菩萨非常的多,你看《阿弥陀经》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说极乐世界的人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转,这是刚刚往生的;那么老生呢,「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选择在极乐世界终其一生的菩萨非常的多。第二个、有些人大悲心特别重,他到极乐世界不会待太久,他没有把寿命用完就放弃了,也是可以,说是「除其本愿」。那他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他就有他的规划,他到极乐世界只是暂时的,暂时参学的心情,他没有把它当做长久住的规划。那没关系,他有这样的愿望,他「自在所化」,他已经具足了教化众生的这种自在力,教化众生就包括他有辩才、神通、智慧。他「为」了「众生故,被弘誓铠」,也就是说他能够依止四弘誓愿的铠甲入于生死的魔军当中,这生死是一个很大的障道因缘,但是他没有关系,菩萨有愿望做铠甲。那他离开极乐世界以后做二件事:第一个「积累德本」,第二个「度脱一切」。这个「积累德本」后面会讲到,供养诸佛;「度脱一切」是广结善缘、度脱众生。他离开极乐世界以后,「游诸佛国,修菩萨行」,开始到十方诸佛国土到处游学,因为他已经成就无生法忍,他可能到药师佛的地方参学、或者到多宝佛的地方参学,总而言之他离开极乐世界以后,他就能够做二件广大的菩萨道:第一个「供养十方诸佛如来」,他能够积集广大的福德资粮,这个地方从义理上的判断,也应该是要去听闻佛法的,积集福德,就是亲近十方诸佛;第二个、他来到了众生世界,「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回入娑婆以后,就做众生的母亲、做他的父亲、做他的朋友,广设方便,「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总而言之使令对方产生一种真实的道。这个离开极乐世界、曾经去过极乐世界又回来的菩萨,他在供养诸佛、度化众生,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呢?这以下引二句话来加以解释,说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这二句话来形容曾经去过极乐世界的菩萨。说这个极乐世界的菩萨,他不管是上求佛道供养诸佛、或者下化众生广摄方便,他都超越了整个三贤十地的方便,不管他的神通、辩才、智慧,都超越三贤十地;他都能够遵循普贤之德,所有的菩萨行当中最为殊胜的就是「普贤之德」。你看《华严经》讲说「十方诸佛有长子,其名号曰普贤尊」,十方诸佛的菩萨都是子,但是最大的儿子就是普贤菩萨,因为他时空无尽。这个圭峰宗密禅师对这个普贤之德加以解释说:「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说这个菩萨能够安住在我空、法空的智慧,以无住为本,所以他体性周遍,他内心是平等的;他虽然是平等,他有很多的方便力,随顺众生的因缘,「应以何身得度」而现种种的神通辩才,所以随缘成德叫贤。这个「普」是赞叹他的根本智,这个「贤」是赞叹他的后得智。假设「不」如此的话,「不取正觉」。

  我们在其它的地方很少看到说「这个人到极乐世界回来以后是什么相貌」,很少看到,但是从这个愿文可以看得出来,说这个人「除其本愿」,他有广大的悲心离开了极乐世界,只要这个菩萨去过一次极乐世界,他以后的相貌就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个一般的菩萨很难超越。我们一般的菩萨虽然能够礼敬诸佛、能够称赞如来、能够广修供养,但是深深的受到时空的障碍,你昨天可以做、你今天不一定能够做,你在义德寺你能够做得很好、你离开义德寺到西门町去就不一定能够把佛拜得很好(哈──),因为空间有影响。这个菩萨不是,他离开极乐世界以后:他是空间无障碍,「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礼拜无有穷尽」,我到哪一个地方去都不能够障碍我礼拜;「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他的时间也没有休息的。在所有的修学波罗蜜当中,普贤之德是最难达到的,这个地方因为我们有法执的关系,微细的法执,这个地方是很难很难超越的,所以讲超越十地;但是你亲近阿弥陀佛以后,阿弥陀佛有方便力可以成就你普贤之德。

  我们到这个地方,诸位对整个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乃至于它产生的作用有一个概念。

  有很多同学问我说:我这四十八愿的结构是怎么出来的?(笑)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思考,后来有一天我在拜佛的时候我想到:这是一个佛的境界,只有释迦牟尼佛有资格弘传,所以我就根据释迦牟尼佛的思考,我就根据《阿弥陀经》的结构(哈哈)。《阿弥陀经》在介绍极乐世界的时候,诸位知道「先讲依报庄严」,「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它先介绍依正庄严启发我们的信心;然后再讲到极乐世界的圣道功德,产生我们的愿望,「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以不退转来启发我们的愿望;最后再讲到持名,把所有的功德会归到佛号。所以你看我们的结构也是一样,先讲佛土庄严、讲正报的庄严,再讲圣道的功德启发,最后再讲到持名。其实你看整个四十八愿的结构,你就可以跟《阿弥陀经》的结构作一个串连。

  好,我们回答几个问题。

  问:我们要如何依止「不更恶道愿」来修观?请师父再开示一遍。

  答:极乐世界的正报身心当然是不到恶道去,我看印光大师有很多的地方都是以「不到恶道去」这个力量来引导我们离开痛苦。也就是说我们为了离苦的因缘而到极乐世界也可以,因为苦对我们感受的刺激很大。你可以观想「你的内心当中已经造了很多地狱的业」,已经有这个业了,这个业已经没有办法消灭掉了,这是一个既成的事实,就是你阿赖耶识当中「已作地狱业,云何安稳住」。那这个菩萨就思惟:这个业已经造了,那这怎么办?在你成佛之前,它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去刺激它;所以你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到极乐世界去,避开这个因缘。其实业没有成熟之前,它是可以避开的。如果你不认为你阿赖耶识当中有地狱的业,那当然你就不怕。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你有地狱的业,而这个业表现出来的时候是刀山油锅的。所以如果你觉得这件事情很重要,要赶快处理的话,我建议你到极乐世界去,至少你以后再回来的时候,你就不要到三恶道去,就不用为这个担忧了。这是一个思考方式。

  问:如张师姐的故事,那种情况之下,我们应该要烧纸钱吗?(众笑)

  答:这个重点不是烧不烧,我看故事的意思就是说,你不烧,但是你不要讲得那么大声(众笑),你讲那么大声,大家都听到了,其实有时候我们要低调一点,当然这个鬼王不高兴。就是说你今天讲的话是真的,我们讲真善美,你有时候要稍微含蓄一点、含蓄一点,讲真话一般人是不能接受的,要带一点善、要带一点美。

  问:极乐世界的天人、菩萨有何差别?

  答:其实这个问题有很多佛学院的同学问我,说这个愿里面什么「国中天人、国中菩萨、国中声闻」?我看过所有的批注,不管是古代的祖师、现代的大法师批注,从来没有在这个地方解释过,好像这个文字不存在一样。后来我去找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我找到答案,答案是「这些不重要」(众笑)。因为你到极乐世界,你的果报体不是你的功德,是阿弥陀佛给你的,他才不管你的过去,你懂这个意思吗?你今天为什么有五种神通?如果这个神通是你的内心所变现的,那你的地位就有关系了。你是带业往生的、你是初地菩萨,诸位要知道,我们看到的整个东西都是仰仗佛力。你到极乐世界去,你是仰仗弥陀四十八愿的加持力,你是活在弥陀的法身功德,「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极乐世界这个地方有一个好处,它不问你的过去(哈──),它只问现在跟未来,它完全不问过去的。它从来不问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它不问。禅宗很重视过去,不过它的过去是无始的过去。不过蕅益大师也说了:极乐世界虽然都是受用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但是有差别。他说:好像这个灯光,说这三个灯光是互含互摄,但是每一个灯光还是有它的自体。说光光虽然是互相的含摄,但是总相中还有它的别相。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今天三十二相、他也三十二相,还是有不同。初地菩萨的三十二相跟凡夫的三十二相也有不同,但大方向相同;你有五种神通、他也五种神通,还是有所不同。所以你要了解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你要掌握总相、别相。就是说这房间里面有十盏灯光,这个灯光虽然互含互摄,但是各各有它的自体,虽然各各自体,但是灯光又互含互摄。这个就是你能够了解极乐世界的总相别相,但是不管总相别相,都是生长在弥陀的本愿功德当中,没有一个例外,这个叫做他力门、果地教。

  好,我们还有一堂课就把它讲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九卷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一页「丙四、闻名得益」。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我们的目的不是追求很多很多的财富、也不是追求很高很高的地位、或者成就种种的权势来受到别人的赞叹,这种身外之物都不是我们追求的。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希望生命能够离苦得乐,我希望我们在未来的生命当中,能够永远离开痛苦、而成就种种的安乐,所以我们才修学佛法的。这个离苦得乐的宗旨,在大乘佛法的修学,有二个重点要把握得住:第一个是「云何应住」,第二个是「云何降伏其心」。首先在大乘佛法当中,你要找到一个安住处,从净土宗的角度,我们内心的安住简单的讲就是以净土的功德为住、或者说以四十八愿为住,我们要相信四十八愿的功德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我们相信四十八愿的功德在我们未来的生命当中一定可以成就,你的心就住在这个目标当中,以这个当做你生命的目标。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呢?第一个、能够确认你整个修学的方向,我们以四十八愿为住的时候,我们就不再去做一些没有必要的──时间的浪废、修学的摸索,我们能够集中心力一门深入,这样子能够在短暂的生命当中,成就广大的功德,因为你生命当中有一个方向;第二个、你有目标以后,你能够产生一种修学的动力。我们过去心中没有四十八愿,所以我们拜佛、念佛的时候没有力量,没有那种心灵的意乐放进去,所以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当我们心中有了四十八愿的目标、有远景的时候,我们在拜佛、念佛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产生一个强大的意乐,这个就是产生目标的好处。当有了目标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去降伏其心?就是这整个过程当中,蕅益大师讲「以戒定慧为助行,以忆佛念佛为正行」。这整个调伏的过程当中,重点就是让自己保持生命的进步,就好像我们今天到台北去,你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你要到哪里去」?第二个、你整个前进的过程当中,你那个方向盘要不断的调整自己,让你自己的生命往这个目标不断的不断的迈进,让我们跟娑婆世界的因缘慢慢的淡薄,跟极乐世界的功德慢慢的接近,这个就是一种调伏的功夫。

  丙四、闻名得益十二

  前面的功德是讲到我们往生以后极乐世界的种种功德;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还没有往生之前,我们在娑婆世界这种现世的功德利益,这当中有十二个愿,我们先看第一个愿:

  丁一、诸根无缺愿(四十一)

  经文

  我们请合掌,看经文: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消释

  ┌至于─得佛───┐

  设我 ┌他方国土┐闻我│        │不取

  ─┤    ├  ┤        ├

  得佛 └诸菩萨众┘名字│  ┌缺陋─┐ │正觉

  └诸根┤   ├者┘

  └不具足┘

  好,这是现世安乐的第一个愿,我们看经文的消释。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在「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这种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闻我名字」,这个是讲他修学的方法。这个地方的「闻」,蕅益大师讲「这个闻包括文持」,要能够受持不失。什么叫做受持不失呢?包括你对阿弥陀佛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念跟意业的观想,这个地方就是说你今天在修习其它戒定慧当中,你能够以弥陀的功德当本尊,不断的礼拜、赞叹、观想。这样子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有什么好处呢?「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今天我们以弥陀的功德当本尊的时候,在未来的生命当中,我们就不会招感六「根」「不具足」的果报。这个六根不具足,在修大乘佛法是八难之一,障道。从自利的角度,我们今天能够吸收外在佛法的修学,是靠六根门头;你六根不具,特别是耳根跟眼根,你耳朵听不到声音、眼睛看不到东西,你就不能够向圣贤来学习,那你的生命当中就不能够有增上的因缘,你这个生命就空过了,所以六根不具是障道。第二个、从利他的角度,古人说「六根有缺,受世轻慢」,会受到世人的轻慢,所以你度众不广,你就不能够广泛的度化众生。所以当我们能够修习弥陀的本尊,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明了的心,我们不断的去忆念弥陀的功德、去礼拜弥陀的功德,在生命当中,我们的心跟佛在一起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力量,你再也不会出现六根不具足的果报,这个是本尊功德的加持。那这个保证对未来行菩萨道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丁二、脱离女身愿(三十五)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消释

  十方无量不可

  ┌      ┐  ┌欢喜信乐┐

  设我│思议诸佛世界│闻我│    │

  ┤      ├  ┼发菩提心┼寿终之后─

  得佛│      │名字│    │

  └其有女人──┘  └厌恶女身┘

  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好,我们加以解释。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有「十方无量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当中有很多很多的「女」众,那这些女众她在修学过程当中,她选择以弥陀功德当做她的本尊相应法门,她每天不断的对弥陀的功德加以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观想,而且内心当中保持一种「欢喜信乐」,一种真实的信心,相信本尊的功德是真实的存在、相信本尊的功德她自己可以成就,而且能够依止「菩提心」来「厌恶女身」,诶,这个地方很重要,她心中有这个愿望,对女众这种污秽的色身产生厌恶。这样子一方面她本身有「厌恶女身」的愿望,一方面她的心进入弥陀本愿的功德,有什么加持力呢?「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在她未来的生命当中,就不再出现女众的果报。在本尊功德修学的过程当中,它是先远离二种被讥嫌的、有过失的果报:第一个是六根不具,第二个是女众的果报。这个女众的果报体,在古德讲有二个障碍:第一个、胸量狭小;第二个、贪爱心重。当我们得到这个果报的时候,你很自然就会有这样的想法,这种胸量狭小、贪爱心重的交互作用,就容易产生一种嫉妒、高慢。当你有所得,你就很容易高慢;当你有所失,你就会嫉妒。这二种心态正是障碍我们发广大的菩提心。在经典上说女众有五种不能:第一个、她不能作转轮圣王,人间的大国王不能现出女相的;第二个、她不能作帝释天王;第三个、她不能作大梵天王;第四个、她不能作魔王;第五个、她不能作佛。因为这五个都必须现出大丈夫相。这个唯识学的意思就是说,色法跟心法是交互影响的,心法创造了色法,但是色法也影响心法,所以唯识学上说「随所生所系」,你变现这个果报,这个果报体就把你障碍住了,「系」就是你被果报所系。你变成一只蚂蚁,你就很容易产生蚂蚁的心态;你变成一个天人,你就会产生天人的状态;你今天显现一个女众的色身,你就很容易产生女众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是障碍菩提心的。所以当我们不断的修本尊相应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不断的忆念弥陀的功德、礼拜弥陀的功德,我们能够保证不会出现这种女众的果报体,这个是第二个保证。

  丁三、闻名得福愿(四十三)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 ┌他方国土┐闻我┌寿终之后┐┌若不尔者

  ─┤    ├  ┤    ├┤

  得佛 └诸菩萨众┘名字└生尊贵家┘└不取正觉

  我们前面的本尊功德所成就的是远离过失,远离六根不具、远离女众果报,这种障碍大乘佛法的二种过失;这个地方除了离过以外,它是一个增上,成就尊贵身。我们看经文的消释。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这个菩萨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修六波罗蜜;但是他除了修六波罗蜜之外,他还能够兼修「闻我名字」,他能够加修弥陀的本尊相应法,他每天有空能够拨出时间,礼拜阿弥陀佛、赞叹阿弥陀佛、观想阿弥陀佛,身口意的三密相应。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这一期生命「之后」,假设他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他来生会出现什么果报呢?他会产「生」一种被人恭敬赞叹的一个果报的「家」庭,「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个「生尊贵家」,龙树菩萨的《智度论》解释有三种的果报体是尊贵家:第一个、生在剎帝利的王族,为有权势力的,你来生很可能生长在一个王公大臣的家族,家庭很有权势;第二个、你生在婆罗门家,婆罗门就是我们说的士大夫,有学问的家庭;第三个、你生长在居士家,有财富的家庭。这种权势、财富、学问,这三个都叫做尊贵家。身为一个菩萨为什么要生长在尊贵家呢?因为他能够为世人所尊重,而能够度众广大。同样的菩提心、同样的道德学问,你出现的是一个尊贵的色身,别人容易恭敬你,你度化众生的因缘就特别的广泛,所以这个尊贵家是有利于我们行菩萨道。

  我亲近过很多的长老,当然这些长老都有福报,但是我觉得忏公师父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的气质特别的尊贵,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他的一举手、一投足,就充满着贵气。我们知道世间上的事情要出现,事出必有因,我就探讨为什么这位长老有这种特殊的气质?后来我发现忏公师父非常喜欢拜佛,诸位要知道我的用词──「他非常喜欢」,他已经超过一般人的喜欢。现在是十点五十分,假设是还有五分钟吃饭,他这五分钟他就去拜三拜,拜完再来吃饭。你跟他约时间要外出,还有三分钟,他又跑去拜三拜(哈哈),他逮到机会就拜佛,所以说事出必有因。我自己看到很多的学生,我过去在佛学院的时候辅导新生,发觉有些人看起来就是没有什么福报力,因为看起来俗里俗气的;但是他慢慢拜佛慢慢拜佛(拜佛不能拜太快,慢慢拜),他这个身口意,你内心要很寂静、专注,他只要肯拜佛,他的气质就会改变,很奇怪。

  这个本尊的功德叫做无量光、无量寿,你这个心一进去的时候,你就感受到弥陀功德的加持,他那个尊贵的果报、现世的花报就慢慢出现,所以说「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这个名号的功德之所以产生加持力,是因为弥陀因地所发的愿,他有这种加持力。前面是远离过失,这个地方是讲增上果报。

  丁四、常修梵行愿(三十六)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消释

  十方无量不可       常修

  ┌      ┐     ┌  ┐

  设我│思议诸佛世界│闻我 寿终│梵行│┌若不尔者

  ┤      ├  ─  ┤  ├┤

  得佛│      │名字 之后│至成│└不取正觉

  └诸菩萨众──┘     └  ┘

  佛道

  好,前面是偏重在世间的一种福德,远离六根不具、远离女众的色身而成就尊贵身;这个地方就慢慢的讲到我们修本尊相应,成就这样一种出世的善根。我们加以消释。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十方无量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当中,这么多的「菩萨众」,这个「菩萨众」除了每天忙于六波罗蜜的修学,他每天的定课能够「闻我名字」,对我的功德礼拜、赞叹、观想,身口意的相应。那「寿终之后」有什么好处呢?「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说这个人即使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他今生当中因为有拜佛、念佛、观想佛的关系,他的内心会比一般人来得清净无欲,欲望会淡薄,这种状态会一直维持到「成佛」为止。「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梵行」这句话:狭义来说是约着持戒清净,远离身口二业的过失;但是广义来说,应该也包括了禅定、智慧,包括意业的清净。这个地方的「梵行」包括身口意的清净。

  佛法的功德有二个:一个叫世间的福报,就是我们讲的世间慈善事业;一个叫出世间的善根,就是我们讲的戒定慧、或者讲梵行。我们经常在《金刚经》听到说:我们能够受持大乘经典的四句偈,超过用无量珍宝的布施。为什么呢?因为你用珍宝的布施,这种善业叫做心外求法,这种善业虽然会让你产生一时安乐的果报,但是对内心的烦恼没有对治力,也就是说它不随顺于解脱分。你这个慈善事业做完以后,你还是老样子,你完全没有改变,你唯一的改变就是增加一点善业、增加一点生灭法的善业,把它用完了就完全一样了。但是我们修习戒定慧,你这个善根进入到内心当中,它会对治烦恼,你会觉得一天比一天的烦恼慢慢的轻薄,它有随顺解脱的力量,所以这个不一样。那我们今天修习弥陀本尊亦复如是,这个佛号进入你心中的时候,它能够对你的烦恼产生对治力,「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它这个名号,你用身口意的造作,只要进入到你的心中,这个名号其中的一个愿望,所谓「常修梵行」的愿望就会发挥作用,它就会把你内心当中的烦恼,即使不能断,也会把它慢慢慢慢的调伏下来,这个是本尊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常修梵行,至成佛道」。当然一个人能够常修梵行,他就不容易造业,一个人造业是从内心发动的。一个人他为什么会造业?他就是有烦恼他才造业。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即使你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你每天所拜的佛、所念的佛都没有空过,让你来生成就尊贵身、让你来生能够烦恼轻薄。为什么?因为佛力不可思议,弥陀的本愿只要在一天,他对你的加持力就在一天,除非阿弥陀佛的因缘结束了,他这一期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的寿命结束了,只要阿弥陀佛在一天,你心中的佛号对你的加持力就经常的存在。

  丁五、天人致敬愿(三十七)

  经文

  我们先念一遍,大家请合掌,看经文: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消释

  十方无量不可    五体投地

  ┌      ┐  ┌    ┐

  设我│思议诸佛世界│闻我│稽首作礼│ ┌天─┐

  ┤      ├  ┤    ├诸┤  ├

  得佛│ ┌天┐  │名字│欢喜信乐│ └世人┘

  └诸┤ ├民─┘  └    ┘

  └人┘      修菩萨行

  ┌若不尔者

  莫不致敬┤

  └不取正觉

  好,我们前面讲到本尊功德的殊胜,是讲到受到世人所尊重,能够成就尊贵身、成就世间人所尊重;这个地方是你经过身口意很专注的加行,你能够得到天人的尊重,这更殊胜了。我们看经文的消释。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在「十方无量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有很多的「天」人跟世俗「人」,他能够以「我」的功德当本尊,礼拜、赞叹、作愿,修学三密相应法,而且是怎么修呢?「五体投地,稽首作礼」,这个地方就强调这个观念,说这个功德的成就不是你随随便便的拜一拜,而是你整个内心非常的摄心专注,而且很至诚恳切,要加上这个条件;而且你有「欢喜」的菩提心来修习六波罗蜜,一方面「修」六波罗蜜、一方面以弥陀的本尊当功德,这样子「诸天世人」对你都会产生一种恭「敬」护持的心态,「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个愿在末法时代就非常重要,你要是生长在正法、像法,这个鬼神障、魔障的力量很薄弱,因为那个时候法的力量特别的强,世间上很多大修行者,这些鬼神、魔王谁也不敢造次、不敢作乱;到了末法时代刚好相反,魔强法弱,法的力量慢慢慢慢衰微了,取而代之的是这种广大鬼王势力的增长,而这个时候成就天人的护持、护法神的护持非常重要。所以阿弥陀佛发这个愿就是保障在末法时代的修行者,你即使生长在一种魔强法弱的时代当中,你很至诚恳切的礼拜我的名号、称念我的名号、观想我的功德,你就能够得到护法天人的护持,远离这些魔障。

  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参考。在台中莲社的《念佛见闻感应录》讲到一个故事,在新竹念佛会有一个年轻的莲友,这个莲友的外号叫钳哥(哈哈)(左边一个金字旁,右边一个甘蔗的甘),这个钳哥是一个水泥工,做水泥的。这个钳哥的家族,大概是他曾祖母那一代,他的曾祖母跟他的长辈发生了一些严重的冲突,后来他曾祖母是含恨而死,看这个意思是自杀而死的,可能是上吊或者服毒而死,所以这个曾祖母死的时候心中是怀着非常深重的怨恨,含恨而亡。我们都知道色身是会死掉,但是你内心是不会死掉,这个明了的心它会怎么样?它会相续,就像水流会流到下面去,会等流性,所以她的恨一直没有解开来。怎么知道呢?就他这个外祖母的坟墓很特别,哪一个人要不小心踩到她的坟墓,那就要生重病了;哪一个人赶牛羊经过,只要是踏到她的坟墓,这个畜生就一定要死掉,所以他曾祖母的坟墓在当地是非常有名的凶墓,非常凶恶的一个坟墓,没有一个人敢去碰它,人家看到它远远就离开了,所以他曾祖母的坟墓都没有人敢去整理,因为你一踏到不是生病就是死掉,她那个恨心很重。后来因为发生了大水灾,附近的坟墓都被冲坏了,这些子孙就各自修各自祖先的坟墓,他的曾祖母坟墓没有人敢动,就是非常的破旧,那个泥土也被冲了很多了,村人就讥嫌说:你们看看你们这些子孙不孝啊,看你家族的坟墓都没修理。这个时候钳哥的家族就召开家族会议:这怎么办呢?一定要修理啦。那找谁修理呢?大家就决定「找钳哥修理」(哈哈),因为你是水泥工嘛。这个钳哥担任这个重任以后他就很紧张了,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去修这个凶墓了,当然他这个时候唯一的依靠就是阿弥陀佛,他平常就更加的用功,乞求阿弥陀佛的加被,请阿弥陀佛作主(哈哈)。后来他拜佛、念佛到了修理这个坟墓的前一个礼拜,做了一个梦,他梦到他祖母的那个坟墓走出一个女众,穿的是古代的衣服,看样子非常凶恶,披头散发、二个眼神露出凶光,看那意思就是恨心很重的样子。后来钳哥就起慈悲心,不断的给她念佛,观想弥陀放光,化解他这个障碍,一方面起慈悲心,一方面求本尊功德加持。诶,他这样念念念念,念一段时间以后,他看到那个女众的相,从一个凶恶的相慢慢慢慢转成善良微笑的相貌出现。后来他从这个梦醒过来,诶,没问题了。果然一个礼拜以后,他把这个坟墓修好以后,从今以后这个坟墓就再也没有出现其它的事情。我个人的感觉,对治鬼神障,持咒跟念佛同样有效,但是持咒跟念佛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持咒是比较刚性的,「诶,你要不要走,你不走我就是把你赶走」,用这种态度,持咒是刚性的;念佛是柔性的,他是用光明比较彻底的来解决这种彼此的障碍。

  这个地方,说我们这一念心为什么跟佛号接触的时候,能够产生天人的护佑、能够远离鬼神的障碍呢?因为弥陀本愿的加持,因为这个弥陀圣号的背后有这个广大的愿力,能够得到诸天世人的恭敬,也就能够得天人的护佑,当然这个地方对于我们远离鬼神障、远离魔障,这个是有帮助的。

  丁六、修行具德愿(四十四)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他方国土┐闻我┌欢喜踊跃┐具足┌若不尔者

  ┤    ├  ┤    ├  ┤

  得佛└诸菩萨众┘名字└修菩萨行┘德本└不取正觉

  好,我们现在再说明本尊相应的第六个功德。在「我」成「佛」的世界当中,有「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这个菩萨能够选择以阿弥陀佛当本尊,每天身口意礼拜、赞叹、观想的三密相应,而且他是「欢喜踊跃」。这个「欢喜踊跃」,古人讲这个地方是一种加功用行,他一定是要有一定的加行、一定的加行力,不是前面的可能只有拜一百拜二百拜而已,他是一个非常相续专注的用功,而且能够广「修」六度的福慧二种资粮。这个时候因为福慧的加持,还有本尊的加持,他的生命体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功德呢?「具足德本」,就是他那个明了的心,有一个很特殊的功能,心想事成,他想要什么事情出现,那个事情就非得要出现。为什么?因为他有本尊的加持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在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他十七岁的时候考上了功名,在地方上可以说是少有名气。后来他在十七岁的时候,他看到邻居的一个老妇人,整天拿着念珠在念佛,他就觉得很奇怪,他就问他说:老太太你为什么老是念佛呢?那个老妇人说:我念佛是因为我先生他在世的时候很虔诚的念佛,而我先生这样一生念佛,他要死的时候完全没有病痛,这个很特别;而且临终的时候还把我叫到床前去,很清楚的跟我道别;死掉以后又身体柔软,身体当中又释放香气:所以我对念佛法门生起了信心。莲池大师听完了以后,回去就有感而发,晚上就在书房当中写了四个字,「生死事大」,他觉得追求功名固然重要,但是临终的正念是特别重要,生死事大,他就开始修本尊相应,每天就是拜佛、念佛。后来在弥陀本尊的加持之下,他二十二岁就善根成熟,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他就到处参学,在二十五岁左右,出家大概三四年,就到了云栖山,他觉得这个地方环境很不错,就盖一个茅蓬在那个地方修学。后来有一年云栖山发生了一个很严重的旱灾,就是好几个礼拜都没有下雨了,这个非常严重,老百姓没有办法生活,就相邀到山上去,说「诶,上面有一个法师在修学,就请他施个法术」,古人讲说这个法师会法术,来祈雨。莲池大师说:我也没有什么法术,我就是每天拜佛、念佛。这个时候这些信徒就说:法师啊没有关系,不管你是修什么法门,只要让上天下雨就好。莲池大师说「那这样好了,我就带着大家」,莲池大师拿着小木鱼,就边念「南无阿弥陀佛」边敲木鱼,就绕村庄三遍、田里面也绕了三遍,这三遍快绕完的时候,当下就下雨了,那个龙王就乖乖的下雨了。

  我们这个明了的心性,我们很难心想事成,因为我们很多的障碍;但是当你这一念心跟佛号加在一起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你从这个地方到台北去,你用走路的,那你的体力有限;你若坐上了火车,那你的速度就变快了。为什么?因为有火车的加持。莲池大师为什么能够想象下雨,它就能够马上下雨呢?我相信莲池大师那个时候出家不久,不是他自己戒定慧的力量,而是他那个明了的心,「闻我名字,欢喜踊跃」,而且「修菩萨行」,他能够成就本尊的相应。

  我有一个师兄弟,他读佛学院的时候跟我同学,跟我很要好,他每天拜三千拜阿弥陀佛,在读佛学院那三年,拜一拜的时候又念十声佛号,所以他等于是拜三千拜,每天三万声佛号。诸位你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心经常跟佛号在一起,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意境?我讲给你听那是什么境界。这个法师刚出家的时候我看他是没有什么福报的,他以前是一个工厂里面的工人,但是当他每天跟佛号在一起的时候:他如果说他的枕头坏了,他要一个枕头,就马上有人送他枕头;他的杯子坏了,他想要去买一个杯子,诶,有人就会送他一个杯子;后来他毕业以后想要找一个地方修学,罗东有一个居士就帮他把茅蓬盖好、整个房子整理好,再请他去住,他想要修学就有人帮他准备茅蓬。后来这几年他来找我,我说:你现在还有拜那么多吗?他说:我现在拜得很少很少。我说:那你以前那种心想事成还出现吗?他说:现在都没有出现了(呵──)。因为你现在只有靠你自己的力量了,一个凡夫能有什么力量!诸位想想看。在龙树菩萨《智度论》上说:佛菩萨的福报可以跟众生共享,善根不能共享。阿弥陀佛积功累德,无量劫来所修习的福德资粮,他把这个资粮灌在这句佛号当中,他就咒愿:这个佛号就代表我的功德,无量光、无量寿,哪一个人内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远离六根不具、远离女众、成就尊贵身、能够成就广大的福德、能够成就天人的护佑。佛菩萨只要产生这样的咒愿,这个力量就存在这个佛号里面。我们咒愿不一定有效果,佛菩萨的咒愿那是不得了。所以佛菩萨所证得的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一部分不能跟我们分享;但是他成就的这个广大的福德力、加持力是可以跟我们分享的,但是有一个条件,你的心要跟佛号相应,那个功德才能够启动起来。

  丁七、普等三昧愿(四十五)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消释

  ┌皆悉逮得─普等三昧──┐

  设我┌他方国土┐闻我│           │

  ┤    ├  ┤  ┌至于─成佛──┐├

  得佛└诸菩萨众┘名字│住是│       ││

  └  ┤常见─无量不可├┘

  三昧└       ┘

  思议一切如来

  ┌若不尔者

  ┤

  └不取正觉

  好,我们加以说明。我们前面种种的这种功德,是约着一般凡位的菩萨来说,也可以说是资粮位的菩萨。这以下二个愿,都是加被加行位的菩萨,就是已经成就禅定的菩萨;所以对我们来说可能没有那, 么切, 身的需要,但是我们要以随喜赞叹的心情,因为这个功德我们以后到极乐世界也迟早要成就的,我们以随喜赞叹的心情来研究这个愿。在「我」成「佛」以后,「他方国土」这些久修的加行位「菩萨」,他在修学禅定的时候,他能够加修一个法门就是本尊相应法门,所谓的「闻我名字」,能够受持我的名号、顶礼我的功德。这样子对他的三昧有什么好处呢?「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他就会成就一种很特殊的三昧叫「普等三昧」。这个「三昧」的意思就是禅定;或者叫等持,平等持心,于一境转。那为什么他的禅定能够叫「普等」呢?因为这个「普」就是普遍的意思,「等」就是平等,他能够普遍的、平等的显现一切诸佛,这个是很不可思议的。好,我们看后面。「住是」普等「三昧,至于成佛」,这当中有二个殊胜的特点,第一个「常见」、第二个「无量不可思议」诸佛,在三昧当中能够经常的见到佛陀。这二个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下一堂课再说明。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第十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五页,我们看「丁七、普等三昧愿」,这一段我们讲到本尊的功德。

  前面是针对资粮位的菩萨来说,在整个修学当中,远离这种遮障的果报,而成就殊胜的果报;这以下是约着加行位的菩萨,加行位的菩萨他有禅定,他禅定当中如果以本尊来当做他的一个相应法的话,他的禅定会产生一个增上的效果:第一个效果就是「普等三昧」。我们都知道禅定有三个原则:第一个要善取所缘境的相貌,比如说你是用呼吸的,你必须把你的呼跟吸这种出入息在心中显现出来,要有一个所缘境,然后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假设你在修禅定的时候,你能够以本尊的「名」号、或者他的身相当所缘境,依止这个弥陀的名号跟身相为所缘境成就的三昧叫「普等三昧」。这个「普等三昧」有二个好处:第一个、他能经「常」性的;第二个、他能够见到无量诸佛。这个经常性的意思就是一种陀罗尼的意思,总持不失。我们一般的禅定在加行位的时候是不得自在的,比如说你在禅定当中显神通,你观想你这个时候色身是如梦如幻的、墙壁也如梦如幻,然后你就这样走过去,但是不一定每一次都成功,有时候走不过去。我们一个初心禅定的人,他整个禅定的入住出,他要入禅定、住在禅定多久、他什么时候出禅定,都不得自在。所以他这个地方「经常」,表示他随时可以随心所欲的去显现诸佛的身相出来,这是很特别的,就是他已经成就了陀罗尼,已经不会失掉。第二个、更特别的是他能够「见」到「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他在因地的时候只有忆念一尊佛,阿弥陀佛,可能只是忆念他的声音,为什么他果地能够出现无量诸佛呢?这个就是「普等三昧」,这个在一切的三昧当中是不可能的。你一般修学呼吸的人,你只能够在呼吸当中成就三昧;如果你开始观想杯子,你这个杯子就进不去三昧,因为你不是这个门。我们凡夫不能一即一切,这个法跟法是有障碍的。你习惯性用呼吸,你要进入禅定你就一定要用呼吸,没有其它的方法。但是念佛三昧不同,因为佛跟佛是相通的,你因地的时候忆念一尊佛,你在三昧当中不但能够见到你的本尊阿弥陀佛,你还可以见到药师佛、多宝佛,这个就是所谓的「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如来」,这个就是因为你在禅定当中修本尊相应,有本尊的功德,所以他:第一个、功德不失,成就陀罗尼;第二个、他这个功德能够普遍广大。所以智者大师说: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为什么呢?他进一步说:为什么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他讲一个譬喻,他说:譬如诸水悉入大海,同其一味。说这个水味道当然不一样,你看义德寺仁义潭的河水,跟我们鹿谷的水味道不一样;但是等到它流入大海以后,同一个味道。就是我们在因地的时候那个明了的心,每一个人成就禅定的过程不同;但是你成就念佛三昧的时候,你这个三昧的力量可以见到十方诸佛,同一个味道,因为佛的法身是相同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一个修学禅定的人,如果你以阿弥陀佛当本尊的话,你那个三昧的量特别的广大,有这种「普等」的效果,这个就是我们说的「一即一切」,这种事事无碍的功德显现。

  丁八、清净解脱愿(四十二)

  经文

  我们看经文: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消释

  ┌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

  设我┌他方国土┐闻我│             │

  ┤    ├  ┤      供养无量不可 ├

  得佛└诸菩萨众┘名字│住是 一发┌      ┐│

  └  ─  ┤思议诸佛世尊├┘

  三昧 意顷│      │

  └而不失─定意┘

  ┌若不尔者

  ┤

  └不取正觉

  这个本尊功德也是针对加行位的菩萨。在「我」成「佛」以后,「他方国土」的这些加行位的「菩萨」,他在三昧当中能够「闻我名字」,以我的名号、或以我的身相来当做所缘境,这样子的禅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他这个三昧有二种效果:第一个「清净」,第二个「解脱」。什么叫「清净」呢?心无染着,在禅定当中对于所缘境不会产生染着,无住。第二个、这种禅定能够离诸障碍,叫做「解脱」,他能够远离身心的障碍。那这个「清净解脱三昧」合起来说,什么叫做心无染着、远离障碍呢?古德说就是「他能够动静一如」,在动中能产生静相、在静中能产生动相,这个是很难成就的,一定要2l41八地的无功用行,才能够远离动静二相的对立。一般我们在禅定当中,你若是起来扫地,你禅定就会失掉,你不可能在扫地当中还继续禅定,不可能,「动则无定、定则无动」,这个是禅定的名言。但是你今天以本尊为相应的时候,他这个禅定相有「清净解脱」的作用,就能够动静一如。什么叫做动静一如呢?这当中讲出其中一个实际的状况,你「住」在这种清净解脱「三昧」当中,「一发意顷」,就是在一念之间,你就可以在禅定当中,同时「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且还「不失」其禅「定」的心念,定中供佛,还在定中,这个完全是一种无功用的作用。我们前面说过一般禅定「动则无定、定则无动」,《往生论》对这个定中供佛,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上说:八地以上的菩萨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动本处而能够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教化众生。说一定要到八地以上的菩萨,他才能够身心安住在禅定当中,而同时普遍十方,一则供养诸佛,二则教化众生。那在自利当中,你那个明了的心一定要到八地,才能够产生定中供佛的效果。但是一个加行位的菩萨,他因为能够依止本尊的加持,在因地当中就能够「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这个也是因为我们依止本尊的加持而产生的效果,就是所谓的「清净解脱三昧」。前面的「普等三昧」是指量的广大,他在一个法当中,能够同时摄受到无量的法,量一即一切;这个地方是讲他本质上的提升,他能够远离动静对立的这种差别:一个是量的广大,一个是本质上的提升。为什么?因为他依止本尊的加持,就是这个弥陀本愿摄受。

  诸位你慢慢学佛愈来愈久,你会发觉你这个心力、再加上佛力,那的确有不同的效果。就是你单独的心力,能够产生这个效果,如果你把佛力再放进去,那会增加很多很多不同的作用出来。

  丁九、闻名不退愿(四十七)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消释

  设我┌他方国土┐闻我 不即

  ┤    ├  ─  ─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得佛└诸菩萨众┘名字 得至

  这个地方正式所摄受的还是加行位,但是古人说「也兼修凡位资粮位的菩萨」,我们先讲它正式摄受的。在「我」成「佛」以后,「他方国土」的这些「菩萨众」。当然菩萨他有时候修学禅定、有时候修习智慧、有时候修习持戒等等,但是他在整个六波罗蜜当中,又加修一个本尊相应法「闻我名字」。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他能够成就一种「不退转」的功德,就是他所成就的功德特别的坚固。我们一般的菩萨修功德是很容易退失的,你不要说资粮位,加行位的菩萨都容易退失,你看一个禅定的人,他要是几天没有打坐,他禅定就失掉了。但是以本尊相应所修学的六波罗蜜,就是他那个六波罗蜜的功德加上佛号的因缘,他对六波罗蜜的功德有一种坚固的作用,不容易退失掉。我们这样子讲好了,首先身为一个大乘的佛弟子,你相信佛菩萨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深信诸佛皆充满;但是你要启动每一尊佛的功德,有一个条件,你要跟他有缘。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法界当中,有弥陀的四十八愿、有本师释迦牟尼佛很多的愿、有药师佛很多的愿,在法界当中;但是诸位要永远记住一个观念,佛陀不能主动的加被我们,他不能采取主动。这就是为什么佛菩萨要产生加持效果前面都要加四个字「闻我名字」,你要先产生主动,佛陀才能够产生感应。当我们修习本尊相应的时候能够产生一种「不退转」的功德,那这个地方古德说「也包括凡位菩萨」。这个在无上菩提不退转,你看《阿弥陀经》也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蕅益大师他也提出一个观念,他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老者,这个老者退休以后,他家的年轻人讲话刺激他,他感到很痛苦,就来到精舍要出家。那这个时候舍利弗用神通力观察他「八万大劫之前都没有跟三宝结缘」,没有拜过佛陀、没有称念佛陀的名号、心中也没有想过佛,心中所想的都是世间这些五欲的事情,所以这个人没有善根,出家也没有用,空过光阴。这个时候这个老者就在精舍门前哭,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刚好回来:你为什么哭啊?我要出家,僧团不让我出家。佛陀就把他带过来亲自给他剃度,剃度以后还证得阿罗汉果。弟子就问了:他没有善根,怎么证得阿罗汉果?他在八万大劫之前(超过阿罗汉神通),他以前是一个樵夫,后来被老虎所追,跑到树上去,在紧急的情况下称念一声「南无佛」。诶,跟佛陀结缘了,所以佛陀能够采取行动。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个老者要去出家,出不成在门前哭,怎么那么刚好释迦牟尼佛回来?你回答我,为什么这么刚好?为什么你在那边哭的时候佛陀没有回来?(众笑)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他没有任何的想法。诸位你看我们大殿的钟,那个钟它完全没有意见:你轻轻的撞它,它就轻轻的响;你很大力去撞它,它就出很大声;你不撞它,它就永远没有声音。你说这个钟存不存在?它存在啊,但是问题是你要去撞它。我们今天有些人他遇到逆境的时候,三宝完全没有采取行动,就让他自甘堕落,甚至于自杀到三恶道去;有些人遇到逆境的时候,三宝实时现前,把他从逆境当中救过来:这个就是诸法因缘生,因为他过去生跟三宝结下深厚的因缘。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就诃责禅宗的人说:所有修行人的比例当中,退转比例最高的就是禅宗。为什么?禅宗当中,第一个、他不做早晚课,他的禅堂也没有安佛像,就写一个「舍」字(哈哈),慈悲喜舍的舍,上面写一个舍字,大家在那边打坐。你到了大殿也没有拜三拜佛陀、眼睛也没有看到佛陀、嘴巴念一句佛号就要去刷牙。那你跟三宝都没有结缘嘛,难怪你看五祖戒禅师,一死掉以后变成苏东坡,你看迷糊到这样子,看到三宝都没感觉了。你看佛在世的时候,给孤独长者他是一个世俗人、做生意的,非常忙碌的一个大长者,他一听到佛陀的声音,听到「佛陀」这二个字,毛细孔竖起来,很快就成就初果了,一个在家居士!因为他跟三宝缘深。所以诸位不要忽略了,我们在佛堂当中,每一个礼拜、我们心中每一个称念,这个对未来的生命当中都是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每一句佛号都产生一种不退转的力量,你未来的得度,就是你在不经意的过程当中累积成就的。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今天忆念本尊,每一个功德,即使你没有往生,它的效果都没有失掉,佛号就永远在你的心中。只要阿弥陀佛的力量还在,你就有一分得度的因缘,只要这个佛号进入你的心中,即使你没有往生,它的效果永远都不会失掉,生生世世陪着你。所以这个地方就讲到能够成就不退转的力量,也就是说你能够得到诸佛的护念,有这种效果。

  丁十、得三法忍愿(四十八)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消释

  ┌第一┐

  设我┌他方国土┐闻我 不即│  │

  ┤    ├  ─  ┼第二┼法忍─

  得佛└诸菩萨众┘名字 得至│  │

  └第三┘

  ─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我们前面讲到不退转的范围很广,包括了整个凡夫、也包括了圣人;但是这个地方把不退转的功德再讲得更殊胜。什么叫做不退转?有三种不退。好,我们加以解释。在「我」成「佛」以后,「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这个地方「诸菩萨众」是指加行位的菩萨,他能够修学弥陀的本尊相应法,来受持「我」的「名」号、来顶礼我的功德,他就能够很快的成就「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三法忍」,在整个「佛法」当中,对于无上的菩提心,能够成就坚固而「不退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个「法忍」的意思我们加以解释。这个「法」是所证之理,什么叫所证之理呢?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这个叫「法」;这个「忍」是能证之心,就是智慧:我们这一念心能够安住在真如理,这个叫做「法忍」。那这个心安住在真如理,它有浅深的差别,就分成三个层次:最浅的忍叫做音响忍,音响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虽闻其声,未见其人」,我刚刚听到忏公师父的声音,但是我没有看到他的人,这是比喻三贤位的菩萨。三贤位的菩萨对真如理还没有如实的证入,但是他产生坚定的胜解,这个叫做音响忍,但闻其声,但是不见其人。第二个叫柔顺忍,「舍妄归真,心柔智顺」,他已经能够破除妄想,而回归到真实的,这个是指初地到七地的菩萨,他能够产生柔顺,他的心对于真如已经能够调柔善顺,顺从真如,但是还不得完全的自在,他的入住出还不得自在,叫柔顺忍。第三个是无生法忍,「于一切法不起不作诸业行」,这个无生法忍是八地以上的菩萨,他对于无生法忍能够无功用行,任运的现前,不管是在动中、不管是在静中,所谓的「不动道场,身遍十方;一为无量,无量为一」,所以这个八地菩萨的无生法忍是任运现前的。这个地方就是说,你一个加行位的菩萨,能够不断的以弥陀的功德当本尊,在弥陀本愿的加持之下,很快的成就音响忍、柔顺忍、乃至无生法忍,而且在这三种智慧的加持之下,他的菩提心也不容易退转。为什么?得到弥陀的护念。这个对我们菩萨道的确有很大的加持力。

  丁十一、闻名得忍愿(三十四)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消释

  十方无量不可       无生

  ┌      ┐     ┌  ┐

  设我│思议诸佛世界│闻我 不得│法忍│

  ┤      ├  ─  ┤  ├者─不取正觉

  得佛└众生之类──┘名字 菩萨│诸深│

  └  ┘

  总持

  好,我们加以解释。当「我」成「佛」以后,「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众生之类」,这个就不一定是指加行位的菩萨,这个是一般的菩萨。「闻我名字」,他在我名号功德的加持之下,能够成就二种殊胜的功德:他能够很快的在未来的生命当中成就「无生法忍」,他能够成就一种甚深广大的智慧,这个「无生法忍」特别指的是一种法空智。初地菩萨虽然能够成就我空,但是他法上不得自在,简单的讲他有生灭的对立,他认为有存在跟不存在的对立、垢净的对立、增减的对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是八地的菩萨。一个八地的菩萨,他的法空智特别现前,他对于这种对立的思考完全抹平,他没有所谓的动态,比如说,诶,你在拜佛、你在静坐、你在扫地(呵呵),古人说啊「工作就是修行」,其实这句话是八地以上的菩萨(呵──)。我们现在,就像忏公师父说:工作就是工作,修行就是修行。但是无生法忍的菩萨他不是,动静一如。第二个「诸深总持」,他不但能够很快的成就智慧,他的功德能够成就「总持」不失,他在弥陀的加持之下不容易失掉,这个就是名号的加持。那这个地方就是把前面的功德作一个总结。

  我们的修行有二种的力量可以让我们进步:第一个是内因力,就是你内在的善根,戒定慧,你的心力;第二个是外缘力,就是三宝的加持力,佛陀的加持、法力的熏习、僧团的摄受,三宝的加持力。这当中,外缘力对一个资粮位的菩萨又特别重要,资粮位的菩萨,因为我们的心深受外境的影响,所以外境对我们的加持力很重要。举一个例子,蕅益大师说:在宁国的一个地方当时有一个老人家,他从二十岁开始做慈善事业,修福五十年。干什么?他来生想要做一个出家人。只要哪一个地方要修桥、要铺路、要做什么慈善事业,他要有钱就出钱、没钱就出力做义工,修了五十年。死掉以后,到阎罗王那个地方。阎罗王说:你不错啊,修福报修了五十年,你想做什么?老人家说:我什么都不想做,我只想来生做一个出家人。这个阎罗王非常惊讶,他说:你修了五十年就想做出家人啊?不可能,你顶多做一个千户长(千户长就是管一千个家庭)。后来这个老人家说:没有办法做出家人,那我做烧火僧可以吧,我整天为出家众做最卑贱工作的烧火僧。阎罗王说:烧火僧你也没有资格,五十年不够资格。后来他很坚持一定要做出家人,阎罗王就给他一个机会:这样子好了,我再给你几年寿命,你再回去修福看看好了。就把他放回来。所以蕅益大师讲:宁国有一老者,修福五十年,作一烧火僧而不可得。但是呢,白鸽听经,转身成戒环禅师。说有一只白鸽,有一个老法师讲经,牠就停在门外听了几分钟,听完以后飞走了。死掉以后变成一个出家众,还不是普通的出家众,是戒环禅师。这三宝的功德不可思议!

  我们今天要想尽任何的办法跟三宝结缘,非常重要。很多人说:我拿钱去布施慈善机构跟供养三宝有没有一样?不一样,完全不一样,结的缘不同嘛,一个是积集善业、一个是跟三宝结缘,跟三宝结缘,你未来就有得度的力量,差就差在这个地方。当然你说福报都一样,但是在福报当中又多一个三宝的加持力,而在《阿弥陀经》上说要跟三宝结缘,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忆念弥陀的圣号,忆念诸佛的圣号,最简单。所以这个地方讲,我们经常能够修本尊相应,我们这个菩萨在生命当中能够很快的成就无生法忍,而且能够成就不退转。为什么?因为本尊的护念。

  丁十二、欲生果遂愿(二十)

  经文

  看经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消释

  ┌系念我国┐

  设我 十方 闻我│    │欲生┌不果遂者

  ─  ─  ┼植众德本┼  ┤

  得佛 众生 名号│    │我国└不取正觉

  └至心回向┘

  好,我们加以解释。在「我」成「佛」以后,「十方」的「众生」,他能够「闻我」的「名号」,以我的功德当本尊:一方面能够「系念我国」,忆念净土的功德;而且「植众德本」,兼修戒定慧;最后「至心回向」,把功德加以回向。这个地方没有讲到发愿,它是讲「回向」。这个「回向」的结果是「欲生我国」,假设「不」满愿的话,「不取正觉」。

  这个愿,我们把前面的十八、十九加以比较一下,我们看第九页。十八、十九是在第九页当中,被善导大师列入核心五愿。第十八愿十念必生,它的重点在于「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它的特点在「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说这个人对于弥陀的功德有强烈的归依心,一心归命、顺从本愿,这种人是下根人。下根人他也没有发菩提心、他也没有修诸功德,但是他对弥陀本尊的信心非常的坚定,善导大师说这个愿的重点在「至心信乐」这四个字,它的成败在这四个字。那这个第十九愿,它是「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命终的时候弥陀现前,这个是上根人,因为他「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而且他产生一种往生的愿望,这个是上根人。我们再看第二十愿,十八愿是下根人、十九愿是上根人,二十愿是摄受中根人,他本身没有像十八愿的人信心那么强,他也没有像第十九愿的菩提心那么的坚固、还修诸功德,但是他多少能够忆念弥陀的功德、还能够修习戒定慧、多少洁身自爱、最后还功德回向,这个是摄受中根人。所以这十八、十九、二十刚好是这样的分配。好,最后我们看:

  甲三、结示劝修二

  乙一、总结法要

  我们四十八愿介绍以后,我们以二段的内涵来作一个总结:首先把观念作一个总结,第二个再把修行作一个总结。先从观念上的沟通,我们先看「总结法要」,请合掌:

  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这一段是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当中,对修学弥陀本尊相应的一个非常重要观念的疏通,我们先看第一个「总标」:

  ┌生┐

  ┌以┤ ├平等

  总 当┌光┐名 皆本众│ └佛┘

  ┌ ─ ┤ ├ ─   ┤

  │标 知└寿┘号 生建立│能令 ┌光明┐┌同佛┐

  │           └   ┤  ├┤  ├也

  │            持名者└寿命┘└无异┘

  「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我们大家都知道依止本尊的功德,从净土法门当中,它的名号是最重要的,持名。说我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么「谁代表阿弥陀佛?你的所观境是什么?」当然弥陀的身相也可以,但是名号最简单,因为你眼睛闭起来也可以持念,所以善导大师以后,都是以名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声音就是你的本尊,它总持弥陀的功德。那这个声音代表什么意思呢?当你把「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声音创造出来以后,它产生二大的加持力,一个是无量光、一个是无量寿。无量「光」的意思,蕅益大师说「就表示空间无障碍的意思」,无量「寿」是指时间无障碍。那这种时空无障碍是约什么安立呢?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安「立」的,这个地方要注意,「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安立的,也就是说它对众生会有加持力。如果这个名号是高高在上,是佛陀自己受用的,那就没有用了。这个「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是给众生来受用的,是约着「众生」安「立」的。那约着众生来安立是什么意思呢?有二段话:第一个、从体性上来说,因为「生佛平等」,说阿弥陀佛的功德我怎么能够受用呢?因为我们这个明了的心,把它回归到原点的时候,是清净本然的,你的本来面目是清净本然的,你现在打妄想的心是后来才有的。阿弥陀佛万德庄严的心你把它归零的时候,它也是清净本然,因为我们的清净本然跟佛陀的清净本然是一如无二如,所以你能够进入弥陀的功德。为什么?因为你的心跟他的心体性是不二,因为这个道理,这个约体性来说。第二个、约作用上来说,只要你能够忆念他、礼拜他、观想他,你就能够产生这个「光明寿」量的加持。达赖喇嘛说:所有的本尊相应法,你以文殊菩萨为本尊也好、以观世音菩萨也好,你要相信一个问题,你要相信你跟本尊的心是同体的,你要是不相信,你就很难修,所以这个「生佛平等」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总标。也就是说无量「光」无量「寿」是约着利益「众生」而安「立」这个「名号」的。

  │           ┌生极乐─即生十方

  │   复 由无量 故 │

  │  ┌ ─   ─  ┼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

  │  │次 光义  众生│

  ├别明┤        └能自度─即普利一切

  │  │

  │  │由无量 故极乐 即是一   ┌此生成佛

  │  └   ─   ─   ─皆定┤

  │   寿义  人民  生补处   └不至异生

  那什么是无量光、无量寿呢?它的效果如何呢?第二段加以说明。因为「无量光」的空间无碍,所以我们到了极乐世界,在依报的环境上来说,「生极乐」世界,你就能够普遍的遨游「十方」世界,这空间没有障碍;从正报来说,你「见」到「阿弥陀佛」,你也同时「见」到「十方诸佛」;从一个「人」的角度来说,你自己「能」够「自度」,你也能够同时「普利一切」。为什么你能做到──到极乐世界就生十方世界、见阿弥陀佛就见十方诸佛、你能够自度也能够度他呢?因为这个佛号有「无量光」的加持力,就因为这个道理。「由无量寿」的因缘,「极乐」世界「人民」就「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说为什么到了极乐世界我寿命那么长呢?我一直到成佛的这个过程都不要经过死亡呢?为什么会有这么长的寿命呢?不是因为你的慈悲心招感的,因为有「无量寿」的力量。诸位要知道,阿弥陀佛为了无量光、无量寿这二句话啊,他花了尘点劫的时间去修行,把这二个话填满,然后让大家来受用。这二句话看起来简单,他要花很多时间的思惟,五劫的时间思惟,用尘点劫的六波罗蜜,把这二句话填满,然后释放出来给大家来受用。但是你要进去,你还得有方法。但是你进去以后,你就能够受用无量光、无量寿这二种加持力。那怎么进去呢?蕅益大师就说明了:这无量光、无量寿很不错啊,时空无碍,那我们怎么去修本尊相应法呢?这以下二句话非常重要,修本尊相应法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看:

  │      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

  │     ┌           ─┐

  │     │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 │愿深思之!

  └结示─当知┤            ├

  │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愿深思之!

  └            ┘

  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

  「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开「阿弥陀佛名号」,也不能够开显你「一念心」。本尊相应法有二个东西,一个能念的心、一个所念的佛,心力跟佛力。这个佛力叫做无量光、无量寿,它等在这个地方,你的心力。诸位我问你们一个问题:谁先采取主动?是佛先主动、还是你先主动?对了,众生要采取主动。你没有这个心力的忆念,你看它第一句话:没有心力的忆念,就没有佛力的加持;没有佛力的加持,你心力的功德也不能显现:这个是从反面来说。我们从正面来说:你由心力的忆念,启动了佛力,佛力对你产生的加持力,你又提升,提升以后你又忆念他,他又加持你,所以心力忆念佛力、佛力又加强心力,心力再忆念佛力、佛力再加强心力,产生一个心佛之间的展转增胜、感应道交。所以诸位要知道,修本尊相应法,阿弥陀佛的部分已经准备好了,他已经把无量光、无量寿准备好,问题是你要怎么进入这个无量光、无量寿的世界,来受用它的功德,问题在这个地方,你要栽培信心跟愿望。好,我们作一个总结:

  乙二、结示劝修

  ┌佛力─弥陀大愿力─能应(月)┐

  │              │

  ├法力─名号功德力┐     ├感应道交(月影)

  │        ├能感(水)┘

  └心力─自心功德力┘

  你有前面的概念以后就可以修学了,总而言之在整个修学当中有三力的加持,「佛力、法力、心力」。我们第一个要相信「弥陀」的四十八愿是存在的,但这个四十八愿的力量,他是把它摄受在名号当中,以无量光、无量寿来作总持。所以我们这个「心力」,诸位要知道,我再讲一下:你的心力要忆念佛号,才能够去触动四十八愿。你说「我的心怎么启动呢」?你先了解四十八愿,先有目标。我们四十八愿了解以后,你以四十八愿为你心中的目标,然后用心力去忆念佛号,你就可以把四十八愿慢慢的启动起来,所以叫做「感应道交」难思议,你具足信心、具足愿望,「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来忆念圣号,你就在这个忆念当中,慢慢的慢慢的把四十八愿的功德,在你生命当中慢慢的表现出来,包括今生的离苦得乐、包括来生的万德庄严,但是你心里的准备是很重要的。

  好,我们看一个总结:

  ┌─    ┐

  │     │

  │︵   ︵│┌   ┐

  │心   法││   │┌  ┐    ┌能所双亡

  │持   持├┤   ├┤  ├  ……┤

  │法   心││   │└  ┘    └心佛不二

  │︶   ︶│└   ┘

  │     │

  └─    ┘

  ─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竟─

  心佛之间的互动,第一个你的「心」、你看我们的心刚开始是黑点很多、杂染的心,但是没关系「心持法」,你的「心」来受「持」弥陀圣号的「法」,「法」也能够「持心」,它对你产生了加持,然后你的黑点就减少了,减少了以后再怎么样?「心持法、法持心」,又减少,然后「心持法、法持心」,到最后「能所双亡、心佛不二」,所以本尊相应法到最后的圆满是──你进入本尊的心中,本尊进入你的心中,最后你跟本尊达到不二,这个是本尊相应法最高的目标,「能所双亡、心佛不二」。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你在了解四十八愿,你要了解这四十八愿是存在现在的一个功德,是现在式,不是过去已灭、也不是未来将成。说「诶,这四十八愿是某一个菩萨发愿」,那完蛋了,你现在没有办法受用。所以这个地方《阿弥陀经》讲「今现在说法」,为什么要强调现在式呢?蕅益大师说「现在」这二个字很重要,要没有「今现在说法」那完蛋了,这四十八愿不晓得是过去式、还是未来式,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今现在」。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这几堂课所探讨的四十八愿,都是已经存在法界的四十八种力量,而浓缩来说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等待你明了的心跟它相应。好,这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

  我们回答几个问题:

  问:大乘经典的三段思考模式,跟《心经》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是一样的吗?请法师举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答:这个法空智是很难成就的,而且初学者也不见得要成就,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增减相,你昨天拜了二百拜,你的功力增加了;你今天为了度化众生、为了跟人家开示,去做其它的慈善事业,你变成一百拜,你今天是不是减少了?在这一增一减当中,你的心会不会有什么样的分别?一般人会有。你拜了二百拜,心比较寂静;拜一百拜,心比较躁动。所以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我们的法执是难免的,我们一定会有增减相的分别、有生灭相的分别,我们喜欢存在的东西、不喜欢消失的东西,我们不喜欢一个东西灭。阿罗汉喜欢「灭」,人天的凡夫喜欢「生」、存在,阿罗汉对存在的东西完全没有任何兴趣、完全没有。生灭相、「垢净相」,比如说你看到一个坏人跟看到一个好人,你的心会平等吗?你不可能平等。诶,这个是持戒的比丘、这个是不持戒的比丘,我相信你内心会分别,对不对!所以我们很难超越垢净相,但是也不必要马上超越。所以这个只是一个很正常的法执,我们喜欢清净法、我们喜欢增加的法,但是你要知道你的目标是要达到超越对立的,你才能够成就圆满的功德。当你的心中还有取舍的时候,你就是不会圆满,但是刚开始不要求圆满。

  问:关于核心五愿,这个第十一愿「住定证灭愿」,没有摄受在出世解脱当中,这当中有什么样的特殊性吗?

  答:这核心五愿是善导大师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子做我也不知道,我只有顺从他的意思,不过习惯性都是先讲核心五愿。

  问:净土法门的殊胜对众生的究竟利益,就因果的事相来说,是不是在佛法利生当中「弘扬净土法门」功德较大?

  答:印光大师、善导大师都有这个看法。我的看法是这样子,身为一个宗教师跟身为一个学者,他的责任不一样。学者是求「真」的,他研究一个主题,他不一定要对众生有帮助,他是求真相,他把真相丢出来,而且学者带有批判性;但宗教师不一样。学者可以去研究一个荒唐的主题,没有人有意见,这是他的兴趣,他只要把这个真相──为什么这个树叶是绿色的?他就可以研究了,他可以花一辈子的时间说「它为什么是绿色的」,听到以后对你也没有什么帮助,但他就是花一辈子的时间研究。但是弘法的态度不一样,弘法是要有四悉檀的──欢喜、生善、灭恶、入理。很多人都说「你们宗教师在讲课,带有宗教的味道」,没有错,就应该有宗教的味道。批判性的文章让学者去研究,宗教师是启发人的善,所以宗教师坚持「善」,我们不坚求「真」,没有必要追求「真」。印光大师讲:因为众生的时间有限。你讲那么多其它的法门,你说你弘扬一个很冷僻的法门,可不可以?也可以啊,但是他听完了以后没有办法修。你能够让他很快的时间接触弥陀的圣号、很快得度,这个就是「惠以众生真实利益」,他时间有限,赶快抓住弥陀的名号,他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所以诸位要知道,宗教师的使命感跟学者的使命感是不一样的,宗教是求善。所以我觉得四十八愿你不要每一个都背起来,不必,你又不是做学术研究,你把四十八愿重点的地方、能够启发你信愿的地方背起来就可以了,只要能够让你产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就够了。你想要到美国去,你不一定要把美国几百年的历史都背起来,不必,是不是。只要美国有一个特殊的功德能够启发你的愿望,那就够了。所以说净土法门的确有它真实利益的效果。

  问:第十九愿所摄受的根机包括凡夫吗?其修行的助行回向净土,非以念佛为正行?

  答:当然是包括凡夫,不包括凡夫的话,那弥陀发这个愿干什么!弥陀发了四十八愿,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凡夫而发的,除了少数的普等三昧、清净解脱三昧以外。

  问:出家众欲修习净土法门,请问一整天的课程应该怎么安排?

  答:净土法门包括身口意三业的相应,应该要有一天的拜佛,因为你一天不拜佛,你身体的状态也不会好,而且消业障也有效果,有一天的拜佛。我们在净律佛学院目前是这样,你可以把一天当中分成六堂功课,每一堂功课差不多是七十五分钟到九十分钟左右,然后就拜佛三十分钟、然后静坐、然后看书;看书以后,好,再下一堂功课,再拜佛、静坐、看书。你可以把时间分成六堂课、或者四堂课,如果四堂课,那时间就拉长。功课做完的时候,你也可以休息一下,喝个水、经行一下,然后时间到再做第二堂功课。总而言之,你的修学是由粗到细,先拜佛、静坐、再看书,先行门再解门。至于你每一天要几堂功课、每一堂功课的时间要多久,那要看你的体力跟精神来安排。

  问:一个修行人在善根成熟的时候,遇到了状况,后来减少用功;在临命终的时候,前段的修行的资粮会起现行吗?

  答:不一定,要看临终的正念。我们所有的善根、福德都跑到阿赖耶识这个大仓库去,而临命终的时候是哪一个起现行?那要看你生起什么念头。所以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一定要忆念阿弥陀佛,你才能够把你今天这个净土的善根启发起来。所以他到底是什么起现行,就看你临终的念头。

  这个戒律的问题我就不回答了,因为这不是我的专业。

  问:经过师父的分析、解释四十八愿,弟子对弥陀的功德有更丰富的认知;但是极乐世界的庄严,弟子粗糙的凡夫,很难加以想象。我们平时诵念赞佛偈、《阿弥陀经》,分别描述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可否请师父提供你的作观方式以供参考。

  答:我觉得我的作观方式不见得对你有帮助(呵),因为每一个人的欢喜不一样。我对极乐世界五种神通有特别的感觉,我觉得我们今天这个果报体的障碍太大了,我们只能够在一个很小的时空范围缠绕,「五种神通」你能够供养十方诸佛,那是何等的境界啊。我觉得能够让我去有二个很重要的条件:第一个、五种神通;第二个、寿命久远。我现在已经恨透了这个分段生死,因为你慢慢慢慢修行不错了,你看一个人修行到一个程度,你刚开始出家,你哪有时间修行,诸位看看初学者哪有时间修行,整天就是应付烦恼、烦恼那么粗重,没事赶快去拜佛,修什么行!你整天就是忙着心中的烦恼,要把它安抚下来。等到你出家二十年,这些贼慢慢慢慢都被你逼回洞里面去了,哎呀,太平世界出现了。你这个时候看书也看得很欢喜;你看到什么人,你有很深的人生经验。但是夕阳无限好,可惜近黄昏,又要面临死亡了。你想你来生再来的时候又胡里胡涂的,过了几十年又善根深厚,又开始修行不错又死掉了。你想想看,这个是很可怕的,你的生命不能一加一等于二!我相信很多的老修行都有这种感觉,年纪大了,哎呀,实在是──福德资粮也够了、内心也一帆风顺,但是体力不行了、寿命也不久了。所以我个人觉得,有二个愿就足够让我下定决心往生了:第一个、五种神通(众笑),你看看那个力量多大。你现在不要说到台北去,你到美国都没有办法去,何况能够到十方世界、遨游十方诸佛世界呢?第二个、寿命久远,而且他还没有病痛,你看看,专心的修学。我想我们今天不是一个学者,求完整性,这个给学者作学术研究;你要找几个愿,你觉得对你真的很重要的,只要能够说服你自己往生就够了,这个就是好愿。寿命久远、五种神通、没有病痛。那远离恶道当然也很重要啊,一个人不能到三恶道去,比如说你害怕到三恶道而求往生也不错,我们都有三恶道的业,远离恶道、身相庄严。所以这个就是你自己要去观想。那这个只是正报而已,依报还很多──七宝池、八功德水,你住的环境都很殊胜,依正庄严。还有你能够亲近佛陀、亲近善知识。总而言之,你应该规划出净土的远景,然后用这个远景来启发你的精进,你告诉你自己「今生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因为你来生有很多很多美好的因缘会出现,要把生命放在未来,这样子你就有修行的动力了。

  好,这一堂课就到这个地方,谢谢大家。我们要感谢和尚尼的慈悲,和尚尼的提议,我们才有这四十八愿可以学习,谢谢,阿弥陀佛。

  转正*轮不能依靠少数几个人,这个转得很辛苦啊(众笑)!这个*轮是一个大*轮,大家都有责任,我希望大家听了四十八愿以后,请大家告诉大家。我觉得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四十八愿功德,他们为什么没有去依靠佛陀,因为他们不知道。所以我希望大家要把这个责任、把这个净土的大*轮转动起来,要靠大家的努力啊(笑),你不能够把责任推给我(众笑),好,谢谢大家啦,阿弥陀佛。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