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仁法师:每棵树有每棵树的美
开仁法师:每棵树有每棵树的美
最近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成长的盲点,这不是对方的问题,想一想,或许真的完全源于自心的烦恼作祟。
修行人的心,越能沉静就越敏锐,自己纵使没有时刻保持止观的修习,可是对于五尘五欲的染着,实是以熏闻正法的专注中,逐渐地给予有力的疏导与淡化。我相信佛法的力量,能提起修行者的正念与正知,慢慢地让身心完全地投注于正法的光辉。然而,偶尔无始习气的侵蚀,也是在所难免的,毕竟自心根深柢固的烦恼根,尚未彻底地给予拔除。
拥有正念的敏锐力,要发现身边人的起心动念,真的不是件困难的事,尤其与自己因缘较深的人,更是不必见面,就能有效地感应道交,甚至于如拿着一片镜子给对方照照自己一般。话虽如此,有时若不留意对方的感受时,也会让对方无形中受到创伤。也因为这样,在世尊的教法之中,即有契理与契机之区别了。
每个人在还未彻底根拔我执之前,都有着如影随形的自尊自我,要如何让众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以及如何引导他勇敢地面对自心的烦恼时,实是需要非常多的忍耐心、慈悲心与智慧心不可,否则多半是事倍功半的。
要剖析与调伏众生内心自我的烦恼,可以说是一项深具挑战性的工作,就好比如森林里的每一棵树一样,每棵树都有个别的体态,有自己定型的面貌,说真的,也因为如此森林才呈现多采多姿的一面,所以,我们不能控制每棵树吻合自己的要求都长的同一型态,在与原有的牢固外形对抗时,若不留意,也会无心地将树身折断,反而无法履行调整或导正外形的功效,失去了最原初的用心意义。
我们不妨走到山坡上,眺望或鸟瞰森林下的每一棵树,您会不禁地给自己的一个答案就是,原来每棵树都有每棵树的美,而且在它们的身上都可以看到岁月的留痕,它不会掩饰自己,坦率地表达自我的尊严与个性。一个有智慧的人,要如何将森林里的每棵树调整到恰到好处,实是门很大的学问,要它不会被强风吹倒,让它不受虫害,并透过足够的阳光和雨水有效地成长茁壮,我想,除了善观因缘和慈悲忍耐以外,别无他法了。
观机施教的方法不但要适合对方,而且还要松紧拿捏得体,发现它被风吹的倒向东边,则要在西边予以支撑,当雨过天晴就开始慢慢地将树身扶直,继而把根部的泥土恢复原状,浇些水使它适应调整后的身型,如此一天一天的下来,它才能在倾倒中再度的重新站起来,甚至于可以藉此缘故,将原来定型的歪曲纠正过来。有些无始累积下来的习惯性,绝不是说要改就能改,若没有大风侵袭的因缘,有时还真不容易使它心甘情愿地接受调整。也因此,化导众生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力,当然地最重要的还是智慧与慈悲的配合了。
森林里的每棵树有自己自然的体态,也有说不尽的成长故事,更蕴藏着无限的美,我们要懂得欣赏,更需要懂得善观因缘,只要条件具足,就要温柔地、善巧地、彻底地予以调整,使其在森林里更能突出其应有的特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