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慈法法师: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三)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6日
来源:   作者:慈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慈法法师: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三)

 

  慈法法师讲于2006年3月22日

  把握动机的源头

  佛法教义之间,有时同样的名词,在不同教言体系下的内涵差异会很大。比如南传佛教,是巴利语系教义,依止五百阿罗汉在七叶窟第一次结集的九部经典,延续教化一直到现在。汉传佛教,是梵文系,也称波罗蜜乘,即所谓大乘教言。藏传佛教,其教言又有很大的差异,新译旧译的差异、各个宗派的差异、续部的差异,有的续部教义甚至就不象是佛法教义,但它们表达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没有离开佛陀的三法印、四法印,或者说决定知见。那么,在教言体系的演化过程中,我们究竟如何找到人人能自悟自证,能得到真正利益的法则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对于这个课题,我们不妨把各个教义之间的差异先放一放,不去谈它!而就谈我们的心灵,谈我们怎么运用自己现前的心智。这里用“动机”一词就比较贴切了,我们有做某件事的动机,出家的动机,学佛的动机,去见某个人的动机,来放光寺的动机……无量无边,可以说,我们是在动机的策动下,延续着自己的生命与意志。因此,如果要把佛法更好地运用在生活中,运用在我们每一个现实过程、或说当下中,“动机”必须清晰。

  在生命的每个过程中,我们是否真正知道自己的举心动念也就是动机呢?如果真正知道了、运用成熟了,我们的心灵宝藏就会启开。这个如意的心智,称为本性也好、自性也好、佛性也好,没有刹那间能丢失的,不论我们在生命延续的过程中是烦恼痛苦,或是自在喜悦,其本体都是不可思议的宝藏,只是我们常常会因为不清楚自己的动机,结果迷失自心、蒙蔽自心,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正见。

  我们遇到每个问题,都会用心,都会用念。心这个词,在佛教中可能是研究最多、运用最多的了,这个心究竟是什么心呢?此心有人证它吗?有人得到它吗?是个人能得到、集体能得到、还是某一层面的人能得到?佛在这儿说:法界心。心延续于法界,从佛菩萨声闻缘觉一直到地狱饿鬼畜生,有十法界众生差别,但莫不是心灵所演化、所延续出来的。在佛教来说,心为智者所真正证实,我们称其为佛陀世尊。我们往往没有证实,而在某一量或某一状态下以为实有,这个认为实有的心一直在腐蚀、蒙蔽着我们。我们做人的动机、学佛的动机、现前的动机,即所谓发心,这是一定要不断纯熟的概念。如何是正确地发心呢?佛陀这个智者,他的发心,即他应化于世的动机是什么呢?

  六道众生都在轮回中,诸佛如来垂庇于世间、应化于世间,乘着愿轮,施教于世间,而不用轮回来表述。乘愿再来,不言而喻是主动的;轮回,这个词则表述了众生被动的动机。所谓主动,即所乘之愿是明确的、不可置疑的,藏传佛教称之为三昧耶,是生生世世不能迷失、应去守护的一个心智。因此,乘愿者,就会在生命一世一世的变化过程中,主动地运用自己这个动机、心念与生命。而作为世俗的、不能通晓自他的有情来说,我们往往是被业力所驱使,不论是被烦恼,还是被生老病死无明驱使,身心都是在苦苦、坏苦、行苦中,被动地延续着,不能自制。

  虽是这样,众生与圣者本来是无别的,即凡圣同源。我们如果寻找到了这个动机之源,解决以上问题就方便多了。我们称“迷者众生,觉悟者佛”,迷什么?就是迷失这个清净的源头,总要标立一个实有的东西,要么正邪,要么善恶,要么大小,要么你我,结果就被业力推动着、驱使着,迷失了自己清净的源头,即我们说第一念的源头,这样就变成了被动的众生,被动的有情了。

  学佛人经常说:很多法则是很好的,但问题是制止不了业习的生起。这个说法,还是于动机的模糊,或者说是发心的模糊,或说是在同源处的迷失。

  凡圣同源,是一个特别大的话题。动机的本体,在于心。关于这个心,第一念真是十分重要,它可以表达一个动机所依、所缘起,如果观察得到,我们就主动起来了,否则往往就会被事相蒙蔽,在这里打转,或称执着,有时甚至是依所谓法、依所谓正见来蒙蔽自己。

  例如,有人说净土法门虽然很好,但容易使人生骄慢,为什么呢?因为念佛就具足一切了,不需要其他的了。此处,于法不能太紧,也就是说,我们在守护某个法则的时候,不要把自己的心绷得太紧,死死地认为我这个是正确的,说“你看,这又证明念佛人就是容易骄慢”,实际是当真了,把它确定下来了,结果马上就变成一种执着的蒙蔽。

  这的确是不可得处,天下是本净所照,我们的心如果是清晰的、了知的、无染的,这样就回到清净的第一念上了。当下这第一念,就是本净心的坦露,即自性的坦露,此处执着就不可得了,它是自然裸露出来的,没有什么费力,也没有什么造作,这样我们就开始用本净无染的心照耀这个世间,就是一个真正的学佛的智者了。

  如果被事相蒙蔽,执着于这个法不好、那个法好,就太紧了。许多学佛人就是用正邪、对错,把自己锁得死死的,不敢放松,不敢让自性裸露一次,让它自然放光照耀事情。如果善不急于评判、恶也不急于评判,对与错都不急于评判,我们让自性之光自己照耀照耀,看它怎么舒展开来,这样就真正是个智者,就能很理性、深入、细腻地观察事情了。一旦我们下了评判的定义,就是被蒙蔽,因为这个定义是我们的量,是我们阿赖耶识中储存锁定的一个东西,一旦确认,就是我们识心之流露,识心是通过阿赖耶识、末那识、第六识的强执而变成的一种量,所以称为蒙蔽。往往我们用识心下定义之后,因为有得失问题,爱憎取舍、对待烦恼马上就生起来了,迷惑彷徨也都生起来了。

  识心产生延续,就是动机源头出问题了,因为它不是坦露自性之本净、本无所得,所谓“法本法无法”,无法,就是一切法毕不可得,只是现缘所表现而已,故三乘教言不违缘起法,在自性坦露的过程中,我们彻照到无因无果的本性,出离生死轮回,同时也于世间因果相中得以抉择,而不会祸乱世间,这样就在真俗二谛法中得以自在抉择了。

  于法不要太紧,人的自性就容易裸露出来。我们不妨做个试验,可以自己找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先不要下对错邪正之类的定义,就用自己本净的、无所分辨的心去观察、去评判,去照耀,看看自心是怎样一个状态,然后再来理会佛陀的法则,所谓无我、无常、寂静、苦等法则,这样我们就会内在引发出智慧的喜悦,或称为轻安的喜悦。

  于法太紧,人就容易生法执,逼自己、逼别人,一身正气,象刀口一样,谁来剁谁,这样很苦。但去掉这个,往往放逸问题又出来了,我们就会说不用管它,随它怎样就怎样,结果促生了放逸心智,于是带来祸乱、不能自制、于事不得力。放逸心智在我们这个时代,尤其在一些所谓学习果地教言的有情中,还是很多的。

  于法太紧不行,太松也不行。太紧,排斥性很强,扼杀性很强;太松,人就没有一个主动的、感知得力的法则了。太紧、太松都应尽量避开,而用一个恰到好处的心智,也就是解决好动机或发心的问题,不断从各个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现缘心念,把握其举起的最初因缘,或说动源。

  了解放逸的源头

  现在人总想休息、放松,为什么呢?因为太累了,这其实是生命力不够的表现。

  从报德现象来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修法机遇十分薄少的时代,是修法无力的时代。贤劫第一佛拘留孙佛出世时,人寿六万岁,拘那含摩尼佛时人寿四万岁,迦叶世尊时是两万岁,而我们的生命呢?不过七、八十年,好一点的也就百来年,我们能算有力吗?弥勒佛降世时,身高十六丈,大约四十八米,当时的声闻菩萨见到刚出定的迦叶尊者,都说:“世尊,这是哪儿的人虫啊?”能说我们有力吗?

  但这个时代的人恰恰不这么认为,许多人不甘心,说古人有什么了不起啊,古人没有汽车,我有宝马!古人没有飞机,我们现在有!而不知道过去人随便都会飞。我们自己记忆中设置的古人,跟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刚强难化。正因为这种末法时代的自大与慢心,给我们带来了卑劣和苦的果报,结果我们于法越来越无力,而于外面的物质受用攀比越来越强化。这就是放逸的源头。说放逸,并不是故意来贬低我们现在的人生,而是我们的福德因缘真是薄少,越来越薄少了。我们想调整,但用放逸的方法,结果不但没有调整过来,反而变得更加无力、无奈。

  而佛法,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休息,所谓涅槃就是休息安乐,烦恼热恼已尽后的真实休息。尤其是净土法门,整个是休息的教言。闻名即解脱,闻名即往生,所谓往生,就是让我们不用挂念什么了,没事了,休息吧。狂心顿歇,歇下来就安稳了。

  我们休息下来后,会发现自己变得有力量了。什么力量?心不造作的力量,休息过来的力量,做事调理的力量,观察事物清晰的力量,这时我们的分别就成分别智了。如果不歇心的话,我们的分别一生起来,就是阿赖耶识污染的种子,倒出来都是爱憎取舍。现在休息了,我们用清净的心智来平白地看这个世间,不用爱憎了,很自在,很喜悦,很清净,很安乐,就不会用污染的种子往别人身上泼脏水了。

  提高学佛的质量

  学佛有点象下围棋,很容易就学会了,可以走上几招,但真正入段就不容易了。现在学佛人的数量在慢慢增加,质量还是很不够。

  释迦牟尼佛是依人应世,他在金刚座上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其质量是“十号具足”,达到了完美的、至善的、清净的、崇高的、通达三世、出离了三界的高质量,因此整个法界有情、整个阎浮提有情、整个娑婆世界有情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利益。

  学佛的质量,就在于每个人自身的深入与细腻的实践,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如果不在质量上深入,我们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了,因为不能深入佛法,就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喜悦;没有法喜,难免就会被世俗的向往、世俗的纠缠埋没掉。还俗,也是现在出家人谈得比较多的一个,就是因为质量出了问题。出家四、五年,五、六年,七、八年,甚至十来年,回家了,不学了!为什么?因为感到没什么好学的,没什么可实践,没什么喜悦,世俗一勾就回去了。回哪儿去了呢?只能是烦恼业海中,不知流转何方。这样因为没有质量、没有法喜,佛法的实质内涵还没深入,就草草收兵了,认为佛法也不过如此,结果不光错失了自己学佛的机会,还可能成熟诽谤三宝住世的因缘,如果再一恶性传播,就会给很多人带来误解,那就苦海无边了。

  所以,学佛的质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了。也就是说,我们对佛法实质内涵要有真正的自受用,凡夫如果没有这个自受用回馈,是难以守护的。世尊有至静轻安、大悲轻安、寂灭轻安三种自受用,这三种轻安是内发的,是主动的,我们如果能引发出其中一种,就不至于丢失佛法而沉溺在烦恼业海不能自拔了。在自他二种受用中,自受用是很重要的,若自受用具足,称为“内发轻安”,这时,一切世间染著之邪不能蒙蔽、侵害我们了,侵害之机已经荡尽,所以称为轻安。

  诸佛如来证得这三种自受用,所以相应有三种业,即《圆觉经》中提到的奢摩他,对应至静轻安,建立了幻化业中的休息法则。三摩地,对应大悲轻安,以大悲心安立世间有情;禅那,对应寂灭轻安,能灭除一切苦难和烦恼。如来就守护这三种业之自受用,由于是内发,也就是不假于外缘的本净心智中所生起,因此就不会再被世俗外缘侵害了。而我们一般要么是偏激,要么是缘他,多是被外在的物质、境相催使,才表现出一种有为的喜,有对待的喜,或说相似轻安,但它都是无常、无我、寂灭的。这里的内发轻安,也是无常、无我、寂灭的,只是说这种轻安一旦引发出来,就会有一种自受用的抉择,这种抉择使我们远离了造作的逼迫、无常的逼迫、取舍的逼迫,即所谓生灭之法、有为之法,对待之法中的苦。

  取舍很苦人,爱憎很苦人,是非很苦人啊!看这个人不好,这个寺院不好,这个城市不好,这个国家不好,太多太多的烦恼逼迫了!而我们内在本净心智生起的自受用,所谓内发轻安,没有!那我们就还没学到佛法真正的利益。

  《圆觉经》是我们学佛的一个眼目性的教言,是三藏十二部的清净眼目,主要还是讲我们如来藏中本净的心智,依据如来三业共产生二十五轮修法,对于修行的五大类众生,每类都有择法的方便。如果真想修行,我们可清净忏悔七天后,用占轮占一占,看自己是二十五轮中的哪一轮,即适合哪种修法,要么修一种业、要么齐修、要么先后次第修,每类有情都为这二十五种修法所摄,是顿是渐,随其根性,可依一种修法而证得三种轻安表相,即征兆。证得此征兆后,我们称为得到了智慧与解脱的善巧,或说有所成就,社会上的贪嗔痴慢疑邪见就没法腐蚀我们了。这世尊给我们的一种择法的捷径,而不是偷心,往往我们的偷心换来的不是捷径,而是偷心的失败。

  有人说不知道该用哪种方法,就只管念佛了,行不行呢?关键看我们是否真正爱乐。“爱乐”这个词不是随便说的,一定要看看自己的心,也就是动机,如果真有爱乐、好乐、喜悦于它的心,那我们是能深入的。有人采取逆势的方法来督促自己去修,但意乐修行是龙树菩萨最提倡的,就是鼓励自己象娱乐一样地修行,这个词听起来就很欢喜。不论用什么方法,修行质量就在每个当下。作为在凡有情,我们丢失于当下的机会是比较多的,总在对未来的假设和期盼中,现下的运用不能发起,现下的珍宝就一个个都丢失了。如果我们能够如实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心灵、环境和法则,使它清净地延续下去,每一时、每一刻都不浪费掉,这样修行质量一定就可以提高。

  三昧力

  三昧力,是学佛到达一定质量后的表现。证得三昧,人的质会变,心感受的量会变,思维的模式、观察事物的标准都会彻底改变。

  一般来说,我们审观一个问题时,多是用识心中流露出来的观察力,是识心寻求、推导的结果。而一旦有了三昧力,就不这么看了,因为知道识心的虚假性、变异性、无常性,即其不可依止性了。

  我们的识心是不可依止的。识心只能表达了一个成相问题,有三昧力的人就会透视它了。

  所以,三昧力,可以说是一种透视力,是由止观二力产生的效应,用药、符、咒水,可以产生一些透视力,但这与三昧透视力是有差别的。三昧力,需要深入细腻地实践。我们现在人多急于功成,而不能深入于法则的自受用,实在很可惜,就象蚌壳里所含珍珠还很小的时候,就把它拆开拿出来了,蚌死了,珠子虽是拿到,但就只有一点大,且永远不能成长了,真是太可惜了。如果我们真正能长时间地、毕生地、甚至多生多劫地行持一个法则,就会得到充分的自受用与喜悦,就会得到三昧力,就可以透视一切法则和善巧。

  如果在一个三昧力中得以实践自在,可以于无量三昧得以自在。例如龙树菩萨初入欢喜地时,百千三昧力一时现前,得以自在善巧。因为在断烦恼之刹那,净观力自然会引发出来,而不假于什么姿势、什么状态的,随时都可以透视万事万物,故百千三昧任意运用。

  回向修持

  回向,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个修持。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有一个回向品,净土五念门中的第五门修法就是回向门。回向心,或说回向修持,对于消融人法二执是很必要的。

  说消融,是比较勉强的,好象真有其事似的,但我们凡夫造业都是在无中生有,于本来不可得处而执着身心,这些都可以通过回向来消融。例如,说“我们所行的善德,皆来自于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成就者的加持力。”我们动这一念回向心时,人、法二种执着就消融了。为什么有的人做一点善事就很骄慢?有的修法的人看不起那些不修法的?学教的人看不起那些不学教的?走南闯北的人看不起那些总蹲在一个地方的?因为没有回向心,而是用对待骄慢产生出来的差异心,所以不平啊!

  在净土五念门中,回向门的因门教言为: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回向为首。为什么说是因门呢?因为这是此门的发起状态,是其修行法则。“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即不能舍弃任何因缘、任何有情,而不管这个有情在什么状态,什么机遇中。“回向为首”,就是在我们自身于法则尚未得纯正的过程中,把佛陀圆满的果地德,不论是性德还是修德,平等地回向于有情,令有情得到安住。我们怎么能回向佛的性德、修德呢?这就是无我的大悲心啊,回向为首的目的即是成就无我大悲心。

  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这个修法比较方便,它使我们基本不会在个人自身的意识、作业、习惯、沉沦状态上滞留,或说在此处畏惧,因为我们在回向中不断亲近了诸佛不可思议的修德与性德,而亲近的过程就直接彰显出我们本来具足的修、性二法。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教言!随顺佛陀不可思议的愿力而彰显自性的清净,就在这个随顺的过程中,无意识地把自性表达出来了,放出了自性之光,照耀于法界,令一切众生在无量光佛刹的的往生抉择上无有疑虑,何以故?因为这个无量光佛刹含纳了十方法界,不舍一切有情!

  “不舍”,就是回向门行为的根本,不管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业缘,心中都不能生舍之念。我们在此处需要不断串习,这个人诽谤佛法、诋毁僧教,怎么办?不舍!这个人就是一个破灭佛法的人,不舍!这个人是你生生世世的怨对,不舍!这个人现下是在危害你,不舍!这样就很自然地、无意识地泯灭了我们的分别执着,取舍爱憎,使我们成就了顺性的修持,顺智的修持,顺悲的修持,不可思议地回施了诸佛甚深的果德,在无意识中就把佛的果德回施给大家了!在回施过程中,无意识地坦露了自性,无意识地呈现了自性的光明,无意识地于大悲心得以安住!

  这就是净土第五门——回向门的因门,此门修持是我们凡夫在现缘中就可以用的,并不是到某种状态才能做得到。回向门的果门,所谓“入生死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依本愿力故爱乐世间,令众生得以度脱。”那就是方便力了。

  感恩心也是回向心的一种表现。现在很多人学佛,不会感恩地生活,而是计较地生活。实际上,不管亲疏,不管什么样的人,能生活在同一世间,都应该感恩的。用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活得舒适、安乐、宁静一些;如果用计较的心,则会比较沉重、痛苦,就会经常在取舍中徘徊,在矛盾中磨躏着自己的心灵。无论好坏,我们都感激,这时我们的心灵就广大、平白了,因为好是生活的一个助缘,逆也是生活的一个助缘,此处的回向心,又称为本净心回向。这个回向也不说阿弥陀佛什么的,就是在任何时处,不去取舍,不去爱憎,直接起用本净心,其实质和前面的修法是一样的。因为阿弥陀佛也代表着本净的抉择,无量光心、无量寿心实际就是本净心,是不可置疑、不可动摇的心。而感恩也就是修行,修什么行呢?菩萨行。

  净土清净平等的回向法则就使我们不再受高低的侵害了。现在学佛人中,于骄慢与卑劣两种心理中,高低落差很大,被高低侵害的还是比较多的。崇尚于高尚,卑视于下劣,这不是学佛人的心,学佛人应对一切众生清净、平等,把一颗本净心回向于众生,如是守护,我们就是智者了,学佛就安乐了。否则往往就是计较,人一计较,就很难真正使自己的生命安乐地延续下去,时间一长就苦了。学佛,需要解决自己的心里深处的实际问题、现前修法的障碍问题,而不需要贡高也不需要自卑,就是很平等地解决自己的事情、状态,这样对自己是个尊重,对法也是个尊重。

  净土一法,泯灭了凡圣,泯灭了善恶,泯灭一切差别,让我们运用这颗清净平等的心来审视世间、爱乐有情,这就是建立广大清净平等国土,此心一生起来就是无量光佛刹啊。所以我们称极乐世界为本家本国,是从我们本性中建立的清净国土,这个建立,是佛建立的,用来表明我们圆满清净的归向,同时也是我们守护的源头!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