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一节 空义依闻思而开展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一节 空义依闻思而开展
第二章 部派──空义之开展
第一节 空义依闻思而开展(p.79~p.81)
一、修行观慧而离烦恼,主要的方便是空、无所有、无相(p.79)
佛说的一切法门,是随顺于解脱的。解脱的道,是如实知无常,苦,(空),无我;依厌,离欲,灭,无所取着而得解脱。
解脱要依于慧──般若;修行如实观慧而能离烦恼的,主要的方便,是空,无所有,无相。空于贪、瞋、痴的,也是无相、无所有的究竟义;所以在佛法的发扬中,空更显著的重要起来。
二、「空」与「无相」从「重于观慧的离惑」发展到「所观察的理性」(p.79)
在圣道的修习中,空、无所有、无相,都重于观慧的离惑。但空与无相,显然有了所观察的理性意义。
【(一)无相】
如无相,本是「不作意一切相」,「不取一切相」,而《有明大经》说:「二缘入无相心解脱:一切相不作意,及作意无相界。」1这样,要入无相心解脱(或作「无相心三昧」)的,不但不作意一切相,而且要作意于无相。无相界,是无相寂静的涅槃。
涅槃的体性如何,部派中是有诤论的,但都表示那是众苦寂灭而不可戏论的。2所以「作意无相界」,涅槃是所观想的境界──义理或理性的。
【(二)空】
空也是这样:无我无我所是空,空是一切法遍通的义理,也是所观的。又立「出世空性」,以表示空寂的涅槃。3
【(三)小结】
这样,空与无相,不只是实践的圣道──[三]三昧,[三]解脱4,也是所观、所思的法义了。
三、空义依闻思而发扬(p.80)
【(一)慧为离烦恼得解脱的根本】
佛法重于修行,修行是不能没有定的,但真能离烦恼得解脱的,是如实智,平等慧如实观。5
【(二)闻、思为慧学不可或缺的方便】
与定相应的慧学,在次第修学过程中,有四入流分(预流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6
佛的化导,以语言的教授教诫为主,所以弟子们要由闻、思、修的学程,才能引发无漏智慧,知法见法,得预流果。
《杂阿含经》中,每[相]对[于]「愚痴凡夫」,说「多闻(或作「有闻」)圣弟子」。「见圣人,知圣人法,善顺圣人法;见善知识,知善知识法,善顺善知识法」。亲近善士,经闻、思、修习,才能引发无漏智,所以对从佛而来的文句,从事于听闻、思惟,是慧学不可或缺的方便。
【(三)注重教法的闻思而促进「空」义的发扬】
为了佛法的正确理解,为了适应外界的问难而有所说明,佛教界渐渐的注重于教法的闻思,于是乎论阿毗达磨7,论毗陀罗8出现了。佛教初期的闻思教法,虽重于事类的分别抉择,而「空」义也依闻思而发扬起来,这是部派佛教的卓越成就!
四、结说(p.80)
部派佛教的文献,现存的以说一切有部,赤铜鍱部为详备,其他也有多少传述。初期大乘论,如《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也有可参考的。部派佛教思想,本来都是依经的。但各部所诵本,文句不完全相同,相同的也解说不一致,所以在空义的开阐中,当然也有所不同。事实上,部派佛教在印度,演进到「一切法空」的大乘时代。
注解
^1《中部》(43)《有明大经》(日译南传10,p.19;《汉译南传》10,p.16);《中阿含经》(211)《大拘絺罗经》(大正1,792b)。参见《空之探究》p.61。
^2参见印顺法师《性空学探源》p.224~p.232。
^3参见《空之探究》p.8。
^4《空之探究》p.145:「空、无相、无愿,是三解脱门。「出世空性」与「无相界」,《阿含经》已用来表示涅槃。三解脱是行门,依此而得(解脱)涅槃,也就依此来表示涅槃。」
^5平等慧如实观,或译为如实正观,真实正观。平等慧,巴利原语为sammāppaññā,即正慧。
^6
(1)《杂阿含经》卷30〈843经〉:「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所谓流者,何等为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流者,谓八圣道。复问舍利弗:谓入流分,何等为入流分?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复问舍利弗:入流者成就几法?舍利弗白佛言: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说。流者。谓八圣道。入流分者有四种,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大正2,215b16-28)。
(2)《相应部》(55)「预流相应」(日译南传16下,p.228;《汉译南传》18,p.208)。
(3)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309:「修学而趣入预流果的方便,经说有二类:一、「亲近善友,多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为四预流支,约四谛说证入,是重于智证的方便。
二、「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成就圣戒」为四预流支,是以信戒为基,引入定慧的方便;证入名得「四证净」。
这二者,一是重慧的,是随法行人,是利根。一是重信的,是随信行人,是钝根。这是适应根机不同,方便不同,如证入圣果,都是有信与智慧,而且是以智慧而悟入的。」
(4) 印顺法师《华雨集》(二)p.41~p.42:「预流支是证入预流果的支分。先要亲近善士:佛及圣弟子是善士;佛弟子而有正见、正行的,也是善士。从善士──佛及弟子听闻正法,不外乎四谛(一切法门可统摄于四谛中)。这是古代情形,等到有了书写(印刷)的圣典,也可以从经典中了知佛法,与听闻一样,所以龙树说:「佛法从三处闻:从佛闻,从弟子闻,从经典闻」。无倒的听闻正法,能成就「闻慧」。如所闻的正法而审正思惟,如理作意能成就「思慧」。如法随顺法义而精勤修习,法随法行能成就「修慧」。闻、思、修──三慧的进修,能见谛而得预流果。」
(5)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237 ~ p.1238:「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本是共声闻法的,是闻思修慧学进修的准绳。佛法重智证,但证入要有修学的条件──四预流支,而四依是预流支的抉择。如慧学应「亲近善士」,但亲近善知识,目的在闻法,所以应该依所说的法而不是依人──「依法不依人」。「听闻正法」,而说法有语言(文字)与语言所表示的意义,听法是应该「依义不依语」的。依义而作「如理作意」(思惟),而佛说的法义,有究竟了义的,有不彻底不了义的,所以「如理作意」,应该「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进一步要「法随法行」,而行有取识的行,智慧的行,这当然要「依智不依识」。「四依」是闻思修慧的抉择,是顺俗而有次第的。
(6) 关于「四预流支」,另参见印顺法师《学佛三要》p.182~p.188。
(7)《大毗婆沙论》卷181:「云何法?答:寂灭涅槃。云何随法?答:八支圣道。云何法随法行?答:若于此中随义而行,所谓为求涅槃故,修习八支圣道故名法随法行。能安住此,名法随法行者。」(大正27,910c12-16)
^7 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38:「阿毗达磨是直观的,现证的,是彻证甚深法(缘起、法性、寂灭等)的无漏慧。这是最可称叹的,超胜的,甚深广大的,无比的,究竟彻证的。阿毗达磨,就是这样的(胜义)阿毗达磨。但在阿毗达磨的修证中,依于分别观察,所以抉择,觉了,分别,通于有漏的观察慧。……阿毗达磨,本为深入法性的现观──佛法的最深处。修证的方法次第等传承下来,成为名句的分别安立(论书)。学者依着去分别了解,经闻、思、修而进入于现证。从证出教,又由教而趣证,该括了阿毗达磨的一切。」(有关「阿毗达磨」(abhidharma)的意义,参见《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33~p.42)
^8
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51:毗陀罗(vedalla),是法义的问答,如蕴与取蕴,慧与识,五根与意根,死与灭尽定等。重于问答分别,听者了解后,喜悦而加以赞叹;这样的一项一项的问下去,也就一再的欢喜赞叹。南传的「毗陀罗」,在其他部派中,就是「方广」(vaipulya):广说种种甚深法,有广显义理的幽深,广破无知的作用。方广,后来成为大乘法的通称。论阿毗昙与论毗陀罗,后来是合一了,发展成阿毗达磨论典,是上座部特有的。
关于「毗陀罗」的成立与发展,详见印顺法师《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p.573~p.584;《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47~p.53。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