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十集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6日
来源:   作者:慈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十集

   慧炬根据录音整理文字

  道绰禅师对净土法门的提示教言能令我们逐渐对这一支的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我们在念佛前作20分钟的提示,以期达到了解这个法门的效果。了解这个法门,再来实践,念佛就句句落在实处,念念能有清晰的安住,时时刻刻能消归,或者有个清净的缘起。不管是返向、往向中,我们在法性中无有舍离,总是在弥陀的无边光、无碍光中把自己的依正二报彻底地与阿弥陀佛的依正二报不假方便地融会在一起,使我们现生离于诸染着苦、分别苦、执着苦,乃至说种种染习的恼害苦,令我们现生得到清净,乃至说舍报之时直成正觉,无有退转。(基于)这样的一个愿望或者说这样一个“信”,我们来学习道绰禅师的《安乐集》,使我们趋向安乐,引发无量无边的有情趋向安乐的机遇,以我们现前的学习和念佛来成熟它。这是很重要的一环。假使没有这个法门的学习,单单提出这个名号来持念,追求功夫也好,追求证悟也好,若不明这个法则的真正内涵,多有迷失。

  末世有情,自力不足,骄慢有余;末世有情,善法不足,恶法有余;末世有情,福德不足,贫瘠有余;末世有情,自诩有余,内涵不足。末世众生,诸佛皆以应化垂教、遗教于世间,少有真正得力的善知识,贤善多隐于圣山福地。所谓末世就是福德薄少,尤其是减劫之中,众生恣慢,多以自诩而修法,实在是很苦,可能我求这个苦比大家要多一些,我们每个人自身都有苦,贪嗔痴慢疑的苦,或者说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这些苦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的,再加上外围不少菩萨来交流这种苦,基本上每天都接到电话、短信等,种种方面传达过来的都是苦,没有什么好东西,都是不想活,什么都没有意义,失去了目标,感觉到对不起这个,对不起那个,修法不得力,基本上都是很苦的。这个苦来源是一样的,这是末世的共业,我们大家的苦来自末世的共业。假使没有一个法门,实在是太苦了。

  我们遇到净土法门要珍惜我们的因缘,也可能看似我们的因缘是很偶然的,(但)福德不具、因缘不具是很难听闻净土法门教言的。像《妙法莲华经》中讲五千退席,多有人认为他早就听闻这个净土法门了,或者说早就了解了,实际不是!因为净土教言是无有重复性的。像我们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一千句、一万句、一亿句、无量句,其本质无别,起用绝对是有别的,时时刻刻都是有差别的。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自欺,未得言得,少得为足,自诩了解而不得法益,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实在是末世的一个共相。

  佛陀在世,说法不厌,闻法不倦,修法不懈怠,这种状态,人很快就成就菩提圣果,或者在菩萨地,或者在声闻果德中证得圣果。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很难把一个东西暖热,就一个法则串习,无间的去修持,恭敬的修持,无杂的修持,是很难很难的。我们有这样的机遇,我还是从心底里希望大家珍惜、尊重自己的因缘。为什么说这些呢?我都不知道能给大家讲几天,因为外面有很多事情一直在催,安居本来是该尽量和大家在一起,实际像学习这个事情真是很不容易碰到的。如实的讲,还是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一旦过去,让我来讲可能也没有机会,你听也没有机会,还是希望大家爱惜这个机会。

  下面是第二大门。第一大门的九个料简我们已经通读了一遍。昨天我们学到,净土是三界不摄,与三界之同异——“异”非三界摄,“同”亦是世界安立相,以令众生有所归向故,所以阿弥陀佛在西方设立这样的国土,不管是标相取相者、无取相者、修证者、无修证者,愿生彼国,咸能成就无上菩提。这样就是一个广大的接纳十方有情位该上下的教言。我们看第二大门三番料简。

  原文:

  第二大门中,有三番料简:

  第一、明发菩提心。

  第二、破异见邪执。

  第三、广施问答,释去疑情。

  就初发菩提心,内有四番:一、出菩提心功用,二、出菩提名体,三、显发心有异,四、问答解释。

  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大经》(卷下意)云:「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遍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来际;此心普备,离二乘障。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所有功德回向菩提,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譬如寄华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无竭。

  第一料简“明发菩提心”把这一大门分三节,分三个料简就是分三章、三个片段,或者说三段文字来提示我们。

  菩提心可以说是学习一切佛法的基础、修证一切佛法的基础、成就一切佛法的基础。它是种子,离开这个种子别无佛法可成,这是决定无疑的,丝毫不用含糊。要是含糊这个,我们就很容易走错路。

  现在横观竖观,不管是学佛、不学佛,人对发心的认识是十分不足的,包括在我们佛教内部,对发心的认识是十分不足的!对事情的认识、对得失的在乎、对名声的好坏都是放在极处的。对我的得失、我的名声、我的好坏,都是放在第一位。假若能对菩提心有一个正面的认识,此人是世间稀有之人啊!诸佛所守护之人!太稀有了!这么多年来,什么我都不说,(但说发心,)一个能在发心上认真明确守护的人十分难遇!但是染着于事相、大小、人我是非,在这个地方在意的人真是比比皆是啊!一个在乎发心的人实在是很难遇到的。在乎发心、在乎我们现下心智的人十方稀有,基本上是很少能遇到的。现下的事情一发生马上能明白是游戏而生,由果而感的,很少有人能在这个地方在意。什么事情发生了,就随着事情、得失、境界就转掉了。

  为什么把发菩提心放在首位呢?实际发菩提心是一切法之母、一切成就功德之根本,这是决定不疑,没有丝毫含糊的。我们出家也好,在家也好,学佛也好,这个地方要是明白不了,其它地方都不要谈。

  在下面听大家谈话说事情,表面上学佛学得很认真,(然而)下面一谈话就是回家要去做什么,出家师父多是看哪个地方安逸,哪个寺院少受点苦,哪个地方单资高,哪个地方对人好,什么菩提心不菩提心呀!在家人有在家的一套想法,出家人有出家的想法,但是菩提心的谈论、观察、守护,这样的人极难遇到。为什么呢?来什么事情就被什么事情给转掉了。

  这真是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在座的高度的、极度的、从根本上的重视,要不然,学法总是不相应,学了半天佛法,千说万说,一到事情还是被事相所转。他就不在发心处用功,就是失心于事,被境所转。(若)这样,不要说这一生学佛,就是千劫万劫学佛也不得利益。何以故?未从心起法则,但随事相轮转,怎么有出离的机会呢?!说实话我替很多学佛人惋惜,实在是很无奈。坐而论道,谈着“发菩提心、道业心是根本”,一转到事情上,尤其是个人的得失都是首位要考虑的。因为接触到很多很多学佛的人,基本上都是这样子。

  我们怎么来面对这个发菩提心呢?佛在《华严经》上讲“修道人、学佛人昧失菩提心,一切作业、一切善业皆为魔业。”恶业、无记业就不提了,一切善业尚为魔业,况且你那恶业、无记业呢?在此处,要是生不起决定心智,实在是太可惜了。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讲,但是真正用得起的,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因为未在这个地方生起决定见,所以对发菩提心基本上一带而过。尤其是遇到一些特殊的事情上就能看出来,平时说菩提心,一到事上就做那恶因缘。

  今天我接到一个电话,这么说吧,我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我受到极大的震撼。一个菩萨给我打电话说:“你还没死呀?你还活着呢?”

  我说:“是啊,还活着呢。”

  “你没有得病呀?”

  “没有,还好,在和大家一起学习。”

  “好也好不了哪儿去吧?”

  “就是这个样子,在这个娑婆世界,就这个样子。”

  我站在第三个人的角度看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想,是啊,大家都在上殿,我要是不管这些闲事的话,上上殿也挺好的,念念佛,忏悔忏悔,放放蒙山,结个善缘。大家很长时间在一起,能说出这样的心里话,我感到很震惊,我站在第三个人的角度看,我感觉挺有意思。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大家对这个心智没有感觉。什么心呢?就是在用什么心自己不知道。接到这个电话,我感觉一定要发一个菩提心。什么菩提心呢?——“令一切恨你、怨你的有情早成菩提。”要不然他们太苦了,太难了。想想文殊的誓愿,感觉到一种庆慰,要不然我们学一点佛法,也站在这种卑劣的角度上实在是太苦了。人的心智中冒出来的这种想法,不要说菩提心什么的,我感觉太可笑了。人失心的机会多,昧于事相的多。很多人说,慈法在给人讲法,实际上,我挨骂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这个加持力也是很大的。但有一点,就是不能昧失菩提心,这个心一定不能昧失,不管任何学佛的人,昧失了这个心,所有作业都是没有意义的,就挂上一个佛法的旗号,却失去其意义。所以这个菩提心是尤为尤为重要的。

  我也想过,因为以前我给这个菩萨发过愿,“若众生需求,需要我死我就死。”我今天想一想,晚上不知能不能去讲课,不知道自己是死是活。性命倒没有什么,这个色身是困惑我们最大的障碍,不要说你染着它,你就是不染着它,你都摆脱不掉它给你的缠缚,它给我们带来很大的覆障。通过这个事情我感觉到这个时代的违缘不见得是坏事情。在我们这个时代,生活很困难、很辛苦。今天下午,我接到四个电话都是诉苦的,都很苦。不过,再苦我们也遇到了佛法,有了机遇,还有了一个好的因缘。

  菩提心是修持一切佛法的根本。道绰禅师就初发菩提心提出菩提心的功用、名体,再一个显发心有异。

  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大经》云

  菩提心有什么样的功用呢?

  「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

  这是源头呀。阿弥陀佛的愿力是摄化之根本功德,是力,但是这个源头不要丢失,是你愿生彼国之愿、愿生彼国之心。我们还浊染这个世间,还要在这个世间造作什么,贪嗔痴慢疑邪见造成了我们这个世间,显现我们的依正二报。要是没有心源的出离,业相决定难以出离。心源的出离,虽现业有所迫,正报已改,依报必随之转。这是丝毫不用怀疑的。

  我听了这位菩萨打的电话特别庆慰,因为我感觉到慈法这么多年的串习菩提心,没有昧失自己的心,当时感觉到挺安慰的。安慰什么呢?没有昧失菩提心的观察与审思。放下电话,第一件事就是作个祈祷——愿此菩萨早成佛道,早离苦海,早我之前成佛。为什么呢?他太苦了,肯定比我还要苦。“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一定要把这个根本的问题看到。若看不到,我们很容易会被心所迷,被事所迷,事相迷心,丢失自心,丢失清净之源头。我们源头不颠倒,什么都好办。

  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本来具足。这个心智一定要把握好,若把握不好,一切众生咸得往生也把握不好。一切众生本质是安住于往生的力和源的,只是你取用不取用。佛说到根本上就是“我了晓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了晓一切众生必能往生,一切众生本无来去。”你安住于往生这个心愿之时,必得取用,你取用就能成就。所以法界唯心所造,唯心所现。这个心是彻脱的心,是没有一点对待的心。要是有对待的心,非是菩提心,非是广大周遍之心。这个心是周遍广大的。

  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遍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

  无造无作。别人赞也好,谤也好,都是你菩提心照见的机会;赞也可能是照见的机会,谤一样是这样的机会;养你生命的是这样的机会,杀害你生命的也是这样的机会,那是真正的菩提心,于事于物了无挂怀,那么这样我们的心智等若虚空。

  此心长远,尽未来际;

  发心非是今天发、明天就不要发了;今天不顺了,厌离这个世界了,就发菩提心;明天顺利了,我就不要这个菩提心。有的人说,我发心尽未来际念阿弥陀佛,念三天后,有一个更好的因缘了,不要念阿弥陀佛了,那这个心就不是究竟广大的心。

  长远尽未来际

  过去真是发过这样的愿。以前我们在一起念佛的时候,我经常发这样的愿,希望自己不要昧失这样的心,知此心广大周遍,知此心无有造作,知此心延于未来,弘扬阿弥陀佛的教言。这个弘扬是信后之法、法后之信。了晓了这个无造作的心才念阿弥陀佛,尽于未来际。欲使阿弥陀佛的大功德回施一切有缘,此生得不退转。这个心成不成立呢?我不知道,但是我不断地在观察审思这个心。若无造作,它成立;若有造作,有自我、有骄慢,就不成立了。因为此心广大故,所以一有造作就不广大了;此心长远故,一说我想要干什么,短期的效应一出来,这个尽未来际的守护就丢失了,就染着了,就人相、我相了。

  若令众生得不退转,实际是自己心智无有退转故,以无退转之心智回施世间,令众生得见得用,如此而已。非我令,非他令,只是说在照见之时,所谓的作佛同时罢了。回施之刹那,令众生得见自心之圆满而安住于不退转法益。此心普被,远离二乘。所谓二乘,是为自利,以寂灭守护之安乐,以一切利益世间方便为遮障。好比说,若要守护利益世间的心,你要千生万劫的延续生命,不取涅槃故,所以要在生死流中让生命延续。但又要不住生死,以菩提心而延续,这样我们才能发这个心。

  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

  这是决定无疑的。你说我修功夫,我告诉你,你出不了生死。你说你尽未来际修功夫,那只是欺骗自己,但若熏修菩提心作真实守护,一切法则从菩提心生,一切法回归于菩提心中,决定出于生死轮回,这是没有丝毫含糊的。

  今天我感到有一种生死的感知。因为以前被人咒杀过,很痛苦,心会突然停止跳动。今天我感到是不是也会突然停止跳动一次呀,我不知道。人的这种离欲心,有时候感到我活着不利于世间,死掉可能刚好,总是要有生有死。但要知道我们学佛实在是不容易,假设一有法则出现,必有魔难;这个魔难假使心中稍存一丝挂碍,就产生事实;不产生挂碍,那当然魔难自消,魔难自然遣除。实际魔难非是他人所造,但是自心无始以来缠缚所成。

  我感觉自己这像是最后说一样,希望能把自己所有的法益回施给有缘,令有缘能在这个短暂的因缘中生起菩提心之决定,那是你的福德因缘。这个社会实在是很颠倒、很可怜。我这个人以前好管闲事,经常被人所正解也好,误解也好,可能有些闲事不该管,很招人恨,但是这个菩提心不能昧失。

  所有功德回向菩提,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

  假使我们把一切作业回到菩提心中,此人绝无堕落之机。假设我们一切作为皆以菩提心作为心源,一切皆是大功德藏,如佛无异。那你是不是这样的守护,若是这样的守护,那就像后面举的例子一样。

  譬如寄华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无竭。

  这两个例子,我们可能没有太大的感觉。这么说,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能感觉得到、看得到。

  今天时间到了,我还是一种鼓励的讲法,希望大家能不错时机的来闻这个法。

返回目录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