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戒法法师:听课笔记——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8日
来源:   作者:戒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戒法法师:听课笔记——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

 

  今天上午,佛学院请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并给佛学院的全体学生讲座。主讲内容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这个题目也是老僧常谈的课题。下面我把听课笔记做了一下整理,由于老师是空手来讲座,也没有课件,做起笔记也比较散,以下的标题也是我自己标的。

  一、简述儒、释、道文化在中国的不同特征。

  儒、道两种宗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而佛教是外来宗教。但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文化有一个很好的融合,以致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在历史中也是相互的吸收。

  相对而言,有人认为儒家长于治国,道家长于治身,佛家长于治心。这是相对而言,当然儒家也能治身与治心,道家也能治国与治心,佛家也能治国与治身,这只是一种相对而论。

  二、宗教的不同概念。

  过去讲三教,但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的传入,同时也带入了西方的宗教观。於是有人对中国宗教进行重新省视,认为中国的儒家与道家都不是宗教的教,而是教化的教,特别是儒教,而道家更偏向于思想家,这是对宗教的一种不同认知所产生的论点。

  中国近代接受西方宗教概念,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有没有宗教?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宗教?现在讨论“宗教”这个问题,主要是受西方宗教观的影响,西方中世纪走向近代,以基督宗教的特征来定义“宗教”的含义,西方宗教观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神的崇拜,尤其是一神的崇拜;二、追求彼岸世界,超越世俗世界;三、神是至高无上的,在人类理性之上。四、与科学相对立的,因为科学是人类理性的产物。

  由于这四个特征,我们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不难看出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宗教的说法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在接受西方文明的同时,也促使了中国一些人士开始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思。

  如康有为先生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历来就有宗教,只是与西方的宗教不同(笔者:这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对宗教的不同看法。)。康有为先生认为西方宗教观与中国宗教观各有不同特征,如西方宗教是神道的宗教,而中国宗教是人道的宗教。西方宗教强调神的至高无上权威,(因为人的理性有限,没办法了解无限的宇宙真理,所以要借住一个超越理性的神来认识世界),他们强调神的教育。而中国比如儒家,则强调人道的教育,强调自我的教育,“治人必先治己”的自身提升哲学。中国宗教的这种自我超越、提升的人道思想与西方的神道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康有为的思想主要还是提倡儒教为国教)

  当时还有章太炎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西方国家的强大,最主要原因是他们有共同的理念和共同的价值观。但章太炎先生不提倡儒教为国教,而是佛教。他认为佛教有三点特征:一、佛教是一种无神论的宗教;二、佛教是提倡众生平等的宗教;三、佛教教义的思维是符合科学逻辑的思维(从名相到超越名相的这种思维)。

  其实,宗教是不是一定要建立一个“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但总的来说,不管是西方宗教还是中国的儒教或道教,他们的存在作用是共同的,都是一种“教化”的作用,都在提倡各自的生命价值观,每一种宗教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观。

  三、佛教与中国本土宗教的融合。

  (1)关于“孝”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最大的冲突就是关于“孝”的问题(学过中国佛教史的人都知道这个问题在当时产生了一系列的辨论)。面对这样的冲突,佛教也相应的做一些自我调整,於是充份发挥了佛教的“报恩”思想,如地藏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等一些有关“孝”的经典。(这样很快的让中国人慢慢接受佛教“出家”修行制度)

  儒家提倡“孝“,他认为我们的生命来自父母,而父母的生命来自他们的父母,一直往上推到祖先,而祖先的生命来自于天地,天地再生万物。儒家认为我们的生命不能忘记生命的来源,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父母,还有他们的父母,一直到祖先以及天地。这种生命来源说是中国文化对生命的一种认知。所以中国传统有祭祀的习俗,如祭天也是为了报恩,所谓“祭祀大报恩也”。

  中国传统文化不讲生命的再生,而讲生命的延续,代代相续,如父母的生命由儿女来延续,所谓“子女是父母之遗体也”。而佛教的生命观与中国传统的生命观是不一样的,佛教讲的是个体生命的自我延续。佛教对生命来源的阐述,是归于“业”,由于“业”而让个体生命不断的轮回。

  佛教与中国传统的“报应”观(因果观)也是不一样的。佛教讲“报应”是个人的“业”所招感,而儒家是父母子女的报应,如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把父母的行为让子女来招报。佛教提倡“自作自受”,儒教则是“他作自受”。也就引申为“个人因果”与“家族因果”的问题。

  (2)关于“无神论”

  佛教在印度产生,最初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到“四谛”真理(从而走上了一条反传统的一种宗教),依四谛的理论,否认婆罗门教的“神”的信仰,否认“神”(大梵天)创造一切,依佛教的说法,婆罗门教的“神”论是一种邪因(对世界人生的产生原因没有一种正确的认知)。佛教认为生命的解脱完全在于我们自己,而不是靠外在的力量,通过自己的修持,让自己得到解脱,在原始佛教中是没有“神”的地位的。

  在佛陀入灭的时候还特意教导弟子要“以戒为师”、“依法不依人”,反对弟子对他人的崇拜。

  但在佛入灭五六百年之后,大乘佛教兴起,由于弟子们对佛陀的怀念,希望佛陀再来人间,就产生了一系列对佛陀怀念的表现。再加上印度其他宗教的影响,特别是婆罗门教的影响,佛教也吸收了其他宗教的东西,佛教也出现了大量的神,把这些神归为护法神,最后也产生了“密教”。

  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偏向于“无神论”,所谓“敬鬼神而远之”。强调自我的道德提升,我们常说祖先会保佑自己的子孙的,但似乎不是这样,如《尚书 蔡仲之命》所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中国文化强调“德”,依靠自己不断的提升道德,这与佛教的自我觉悟有契应之处。

  (3)关于“中道”与“中庸”

  佛教的“中道”与儒教的“中庸”思想,都是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不提倡过于极端。

  四、多元并存、相互尊重。

  由此可看出中国文化的开放,吸纳外来文化,多元并存,相互尊重。以开放的胸怀,不断的调整自己。

  多种文化并存,贵于相互尊重。

  五、在不同的宗教下坚持自己的主体性

  每一种宗教都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样才能发展,在不同宗教环境下,相互吸收的同时必须要坚持自己宗教的主体性,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如果失去主体性,就会成为别人的东西,而丧失自己。

  既要开放,又要保存自己的主体性,保存自己的地位。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