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一集
慈法法师:安乐集讲记 第四十一集
录音记录:明忻
《安乐集》的学习我们继续进行。
《安乐集》与现在净土法门的资料和教材的讲法有一些特定的差别。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净土法门的教言在法性、理性上讲的多一些,在证悟的角度引导得多一些,说功夫——念佛的功夫、三昧的功夫、成片的功夫,说善缘的辅助,这样的事情讲得偏多。
道绰禅师《安乐集》的文字基本上把难行道易行道、自力他力作了特别的强化、提示。当然自他二力是不相割据的,其本质没法用我们的识心、凡夫知见强制地把它给剥离开,其共性中的本质是没法动摇的。但我们无始以来昧失了佛性的认识,(没有用)法性不断地明确地把它运用出来,在无明业中流转于五道(编注:有六道说,有五道说,五道说不含阿修罗道),不能了晓自己的法性与佛本来不二的真实。那么在净土法门中,尤其道绰禅师通过他力、易行、愿力摄化的提示,不断地让我们在分别的意识上审视,消归到自他不相割据的(法性),即假佛力因缘以消融对待,令我们回归到无造作的心智上来。这无造作的心智非是我们的见闻觉知性所择所取。过去讲究竟觉的根本安立,本觉不动,始觉的诱发与使用,我们得见得识。我们要是假着念佛心、念佛愿、念佛力,这一念随顺,很容易有这种机遇,这机遇可以用见闻觉知来表达,但决定不是见闻觉知这种世法能把它彻底地固定地表现出来,它(只是)有个契机罢了。
昨天我们提到自力他力的问题。
问曰:菩提是一,修因亦应不二。何故在此修因向佛果,名为难行,往生净土期大菩提,乃名易行道也?
答曰:诸大乘经所辨一切行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
何者「自力」?譬如有人,怖畏生死,发心出家,修定发通,游四天下,名为自力。
何者「他力」?如有劣夫,以己身力,掷驴不上。若从轮王,即便乘空,游四天下。即轮王威力,故名他力。
众生亦尔,在此起心立行,愿生净土,此是自力。临命终时,阿弥陀如来,光台迎接,遂得往生,即为他力。
故《大经》(卷上意)云:「十方人天,欲生我国者,莫不皆以阿弥陀如来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若不如是,四十八愿,便是徒设。语后学者,既有他力可乘,不得自局己分,徒在火宅也。
问曰:菩提是一,修因亦应不二。何故在此修因向佛果,名为难行,往生净土期大菩提,乃名易行道也?
答曰:诸大乘经所辨一切行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
文字是个假设,是个方便。要是没有这个假设,我们会昧失自心,心不可自见故,我们通过清净的教言顺性地、顺着法门纲宗就很容易体会到、回归到这种法则上来。
何者「自力」?譬如有人,怖畏生死,发心出家,修定发通,游四天下,名为自力。
在四禅八定中,去除了种种意识的障碍、欲界的障碍,有色界善巧的人就会发通,对欲界或者世间的游历自在就会引发出来,或者四大调柔,变化自在,或者得如意通自在,这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因为有种种障缘,象前面举五种障缘,现在人对戒律轻慢,根本无由发通的;现在人悲心不具,是无由发通的,即大慈悲的种子没有生起来,是很难引发神通的;再一个就是禅定的因缘没有,引发神通是无由的,那么你游历四天下的机遇是没有的。
象无著菩萨在华严洞,他修了二十三年的禅定,一直没有见到弥勒,后来修大乘摩诃止观的修法引发了悲心,见到了弥勒。在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看到一条狗,身体溃烂,生虫子,他想起来自己在山洞里躲了这么多年,象被弃的狗一样,生起了悲悯的心,就想帮它治疗身上的溃烂,印度有一种方法,可以用嘴吮,把虫子吮出来,这样不伤害虫子,会使它(病狗)恢复健康。他在抱起了狗的瞬间,弥勒菩萨就现在眼前了。所以在这些大乘止观的修法中,并不见得有特定的姿势什么的,悲心彻底,真正的不二抉择的心智就会诱发出来这种无碍的通达之力。
现在时代的人偏于理,偏于知见。刚才一位居士诉苦,说出家人强行讲法,别人不愿意听非得给人讲,把大家讲得很烦恼,打电话说这咋办呢?我说:哎呀,大家就融通一下吧。有人偏于理路的这种说教,缺乏慈悲的对机,利于对方的心智偏弱,利益有情的心智(弱),令众生得安乐的心少一些,偏于理数。遇到居士非要给人讲,非得让人信服自己的教言,结果居士生大烦恼,问我能不能下去?我说我在山上,大家在安居,我也没办法,我这个身体在这个地方(气温)18度还好一点,下山去40度我可能就晕掉了,我说自己先保守一点吧,我也不敢担保自己。
那我们(以)自力,自己现在业缘的修持,我们可以善自观察自己真正有没有慈悲心,有没有戒律修持。现在说慈悲心方便一点,若说戒律的修持,真是对任何人都不敢恭维。你不敢说谁学戒不学戒、持戒不持戒,因为戒律是被人轻慢的东西,末世以戒律为枷锁。佛陀在世的时候,戒律是诸佛的功德、摩尼宝藏,但在这个时代就是枷锁,被人轻贱的东西。因为没有戒,你禅定的功夫决定引发不了。你说得再好,纵是天花乱坠,你没有禅定的功夫,你得不到定,为什么呢?你没有定缘,你没有令龙天护法、令诸方菩萨、圣者垂护于你、加被你的机遇。古来以久,这个地方很清晰的。
自力的修持就是戒定慧次第的路子,是没有办法逾越的。你说我不要戒就直接能入定的,可能这个时代人都这样认为的,因为啥呢?因为(得了)定,这个戒就没有意义了。象六祖大师讲:心清净,道业清净,无取无舍,何需戒呢?(编注:《六祖坛经》“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我们现在人都会这么说,但我们心中有没有取舍呢?我们为什么要舍欲界,而不取欲界呢?我为什么不随顺此界呢?随顺我们的因缘来学习一些,运用一些自己应该去运用的东西呢?实际还是有取舍的,只是说不取戒了,舍戒罢了,如此而已。
现在末世,所谓的末世者,就是于法不生尊贵相,于自己的心与知见多生尊贵相。象《占察善恶业报经》上讲,末世中宿命与禅定诱发无人,已经没有人去诱发自己的禅定。因为啥?知见为第一。禅宗人讲:“有其行地不见得有见地,有其见地必有其行地。”这是过去人古德所摄啊,就是古德心智所成。有这样的见地,行地一定是跟得上,决定没有丝毫怀疑的地方;有的人有一定的行地不见得有见地,这是真实不虚的。他这见地是真实之见,是正见,是解行一如之见。我们这个时代自力诱发十分难,前面讲了五个难。
何者「他力」?如有劣夫,以己身力,掷驴不上。
你想爬到驴子身上爬不上去。驴子是最小的家畜,马、骡比较大一些。
若从轮王,即便乘空,游四天下。即轮王威力,故名他力。
现在我们见不到轮王了,怎么办?可以举飞机的例子,人不会飞,但我们坐上那个铁鸟,呜——就可以飞跑了,可以飞过很远的,对不对?因为啥呢?你只要愿意飞,你只要因缘呗。这是所谓的他力。一个小时跑几千公里你没有那个力量,那我们坐上飞机可以跑几千公里,这个道理我们都是知道,也看得到的。自力与他力。他力载负你达到目的地,你说是自力他力呢?实际说自力、他力是一种引导我们走出我知我见,走出强制的分别执著、虚妄的造作的一个机遇罢了。佛力能令我们消融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慢疑这种不知本性清净的遮蔽心,或者说认为善、恶、无记实有之心智,令我们回归到本源清净心智上来。要是单单靠你的修持或者说见解,往往见解染见,修持增上慢。那么说以佛力就十分地纯净、爱乐,你的心很容易休息下来,不再去计较得失,不再去衡量自己的现量,也不再去衡量别人的过失,也不再去衡量别的东西了,心里就很松弛地回归到觉性上来,就是不去造作地,不用自己的知见,也不用否定自己现前的因缘,消融在这本来清净的法性中来,很轻松,所以说易行。这易行,就是通过佛力达到了我们本有心智的回归。要是不通过这个,我感觉到很难很难的。
以前在一个地方,要求自己一天要念佛多长时间,天天坐坐坐,后来感觉说,哎呀,自力修持是很好,但要舍弃杂缘,要舍弃众缘,要心地寂静……很多特定的条件是必须的。持戒要清净,行法要如法,于法则不能有丝毫不相应,那是决定的。但在净土他力教言中,象掷驴不上的人可以到几千里以外,一天能走几百里的人也可以同样乘着这个载负工具,会飞行的人也可以同样被佛力来载负,达到同样的目的地。不管你凡圣,不管你自力与不自力,不管你取向与不取向了。这是最不能(被世人)容忍的地方,是很多修行的菩萨、通教理的菩萨、证悟的菩萨都不允许的地方。
所以世尊说:“舍利弗,我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阿弥陀经》就标立西方有极乐世界,标立太阳落的地方……,你就可以取向往生。(编注:《佛说阿弥陀经》“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听到一些懂教理的人说这样的人不能往生。我说:你没有这样的权利评判。释迦佛清清晰晰地讲出来,以凡夫心念佛,即能见佛,即能往生。你挡不住这样的往生的。因为啥呢?阿弥陀佛乃至十方诸佛同证此功德。什么功德呢?泯灭一切差别,你懂理你能往生,你不懂理你一样能往生,只要愿意往生,如是功德不可思议,能泯灭一切众生的骄慢,一切众生的专利意识,就是所谓的我证悟了,我明白道理,这个人是凡夫取向,这个人贪嗔痴慢疑,不是这样子的。何以故呢?在阿弥陀佛无尽光明心智中,一切是无碍的,他把无碍的心智回施给每一个众生,包括执著的众生、不断烦恼的众生。净土一法就是不断烦恼证得菩提。我们读《般舟三昧经》,说般舟行法,不断烦恼、未证神通可以见十方诸佛,这在教理上是讲不通的。有人拿教理堵我嘴,(我说)你不要堵,你闭上你的嘴,不是这个法门。因为什么呢?跟这个法门是不相干的,要是相干就不是净土了。
为什么现在这种法门的教言不一样呢?大家非得把一切佛法说成一种说法,不是一种说法就要否定它。为什么要一种说呢?认为自己的知见是对的嘛。那佛为什么说八万四千法呢?这个法就是平等的法、清净的法、令一切众生安心的法、无遮无扣的法、令一切众生皆知本来是佛的法。皆知什么呢?即使你在颠倒相中亦是清净的,你这个颠倒相是不可得的,不过是你不知,你染著、你执著于此,如此而已。那么通过佛力的摄化回施,令其心开,令其见佛。所以这个地方是不共的教言啊。
“我于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这一切世间就包括菩萨世间,所以许多菩萨不许这个法门,不许这种净土教言。而善导大师力挽狂澜,不理会这样的(说法)。念佛法门,就是来念佛,不念你任何人的知见,唯念佛之教言,唯念佛之引导,唯念佛之功德,唯念佛之无碍之力,不念你其它的力。若一著念,就会堕落,你马上产生疑惑。净土教言有很特殊的他力,他力是纯佛力,非是菩萨力,非是知见力,非是证悟力。
净土一法就是不断见思惑即能了生死的教言,这是世人所不许的,是菩萨所不许的,证悟者所不许的。要许,那就是佛了,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他亲见亲证那个法意了,净土一法就是诸佛亲证这个法意了,真实不虚地亲证了。而不是说你必须得有什么样因缘,你才能知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阿弥陀佛把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直接回施给每个众生的现前心念,就是以佛心回施众生,令众生知自心即佛心,这个凡夫身即佛体,但将佛心施众生,净土一法就是把佛的心智回施给众生,令众生现前了知佛的心智与众生心智了无差别。若不如是,不是念佛。
现在教理纷纭,证悟纷纭,各有现量,各标不一。净土一法特依佛力,不能依其它力,依其它力就会出现混乱。善导大师就在这个地方一再地举重拳,绝不留情,一切菩萨不了义教不予听闻。虽然似有强制,但在这个法门上不得以而行之,要不然你就不学这个法了,你就会寻求证悟,你就会寻求圆解,你就寻求教理,你寻求很多东西,而不是念佛心即自心,念佛即众生心,佛心即众生心。念佛这个法门它十分的特定。我们好好地读读念佛的经典《净土五经》,它一概地这样引导我们,只是说表现的方法不一样,归根结底莫不如是。
我以前读到善导大师的文字的时候,头疼过好几次,我认为他说话太激烈了,后来感觉不这样不行,不这样就浑,就象平常吃的面糊糊一样,打面糊一锅粥,你搞不出道理。你听人讲道理,你也搞不出那个道理。因为净土一法不是这样施教的。忆佛念佛,当来现前,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就是以众生心念佛,这是一个特定。这特定在什么地方呢?他力、轮王之力、佛力,非是理解之力,非是教理之力,非是圆解之力,也非你所现量证悟之力,所以又称不可思议佛力。
走过般舟之人,基本上这个地方都闭嘴了。何以故呢?大道理你写了很多,讲了很多,都是没有用的,你一走般舟,一迈腿就知道了。你再说,你自己都会耻笑你自己,你知道你自己讲的全部是废话。什么叫废话呢?都是你脑袋瓜子生起来的无意义的念头。为什么会这样?你在走般舟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什么叫佛力自力了。觉悟的时候你知道是佛力;你迷失的时候、痛苦的时候、你染著的时候知道是在自力业习上染著了。是不是这样呢?我感觉般舟上看,去走一走。你不走一走,说,我也会说,他也会说。
今天这个居士给我打电话说出家人给人讲法,讲得人生烦恼了,那怎么办呢?就调整调整,大家转换转换吧。为什么呢?就是把自己的知见冲突出来,而没有对佛陀的赞美……所以我们就赞叹佛力就对了。十大愿王中,很容易体会到净土一法的一些特定。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到我们自身上,忏悔的机遇比较简单了,请佛住世、请转*轮就比较方便。要是发明知见,附会的东西特别多。我感觉到佛法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我们每一天的每一个事情。要离开了,我不知道佛法怎么学怎么修。
这个文字是系统的、体系性的一个教言。
众生亦尔,在此起心立行,愿生净土,此是自力。
我说你实践般舟去,你肯定放下自力。为什么呢?我感到行般舟不见得是行,因为啥呢?三种力加持嘛——佛的三昧力、愿力、再加上你的本性功德力。(编注:《佛说般舟三昧经》“欲見何方佛即得見。何以故。持佛力。三昧力。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見。”)这三力促使你来体会到佛力,要不然你体会不到佛力,你不能去体会佛力。你从哪个角度来体会佛力呢?你真正休息、休心了,你会体会到佛力。在这儿休心的时候,我感觉到是最简单的方法。所以过去说般舟是旁依净土的一个特定的教门,它不是净土的正行,它是旁依。为什么?它可以激励你,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给你作证啊,让诸佛来给你作证。要不然他说你说,谁来作证?我们来!真是我鼓励大家,我们真正地祈祷祈祷阿弥陀佛,让阿弥陀佛跟我们直接来说法,远离魔恼,没有什么好说的。你可以去立誓愿,最后用佛力来印契自心,来真正地看到法性的无来无去,真正地了解佛力是何一力量,自力是何一力量,莫不如是。
今天五点的时候,我说:怎么在念佛呢?在讲经的时候怎么在念佛呢?我听见下面念佛,我看他们在走般舟。我也不鼓励大家走般舟,我也不鼓励大家学习经典,我也不鼓励大家去轮回。我感到是我们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心的情愿、一种愿望。你自身的愿望是最重要的,要引发这个自身的愿望。要不引发出来,我们就通过学经,学《圆觉经》、学戒律,通过我们的日常生活,通过我们的愿望来表现出来。什么愿望?是以佛愿,还是以我们的烦恼愿?众生念佛心即佛,众生念烦恼业习即众生啊,看我们念什么了。
我感觉要引发出自己主动的向法的愿望、念佛的愿望、愿意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愿望。其他人都是在鼓励。好比说某师父在给我们大家提示《圆觉经》,他是仗借着十二个圆觉菩萨的善巧、释迦佛的善巧,来激励大家,照见自心。那我慈法给大家来谈这些话题,也是为了激励大家,引导大家有一个能用的机遇,(看你)有没有一个真正的自己的发心。你没有自身的发心,你怎么能随顺着佛陀的愿力呢?你怎么来运用佛陀的愿力呢?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法的抉择问题,也是一个认识问题。
一个居士说,天天谈抉择抉择,我说我不知道能活到哪一天,所以每次谈我只有谈抉择,没有什么好谈的。你不抉择是你的事情,抉择是你的利益,如此而已。你在法上徘徊彷徨,你总不生决定的时间,你就会疑虑,你认为我还有很多时间去造业,有很多时间去学佛,学一大套理论,结果自己没有于法上抉择,没有老老实实地去真正地去忆佛、念佛、成佛,那法益不能现前。
起心立行,愿生净土,此是自力。
你说我们现在行般舟,是自力还是他力呢?我根本看不到是自力,我知道我的自力都是烦恼,我说句实话,就是对这个世界受不了的痛苦,或者说我的自力经常是烦恼,想找一点安稳的东西很少的。念佛的时候有点感觉了,听到善知识的开示有时候心开意解了……自我都是染著性的东西,没有什么好说的,基本上是沉沦。
“起心立行”,我感觉到现在我们都是仗借依止着佛的愿力,行是佛陀愿力的加持,动念是佛陀的愿力的给予,看到业习是佛力的光明所照,没有什么可得可失的。你这样,那就是佛力的修持。你要是说我们愿生净土、想生净土、求生净土,那这是自力的延续,自力、业力与修持力的延续。道绰禅师在这个地方提示得很清楚。
时间又到了,明天我们继续学习。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