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能弘法师:第三次闭关随笔 修行 二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30日
来源:   作者:能弘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能弘法师:第三次闭关随笔 修行 二

 

  觉知是错误或正确,是有智慧的觉知还是一般的觉知;

  感受只是感受还是执着的感觉;

  想象、观念、命名,还是放下;

  起习气反应,还是放下习气反应;

  关键的要点要清楚。

  正确的觉知感受的生灭无常,放下想的命名、观念,只是如实的觉知生灭,不起贪嗔执著。

  客观的观察身心的实相,放下任何的标签和执取。

  客观的观察身心的实相,不起习气执着,保持明了的觉知,生起必然灭去,不添柴加火,让不净的种子燃烧干净。

  内观就是如实的觉知当下身心的实相(无常、苦、空),而非想象。

  对这个世间产生任何的贪爱和嗔恨都是在伤害自己,让自己陷入痛苦、束缚。经常去了知当下对任何人、事、物产生贪爱、嗔恨时的苦,学会放下,保持了知而不继续执取的心,解脱贪、嗔所引生的苦。

  贪爱所引生的苦是如此迅速,可能在你未提起正念时已然来临,理论上知道十二因缘的内容,但十二因缘的生灭流转就在迷惑的当下发生着,能够当下观照到事实的真相才能真正了解经典。

  南传佛教四种护卫禅是慈心观、佛随念、不净观、死随念,此四种修行法门能保护修行者免遭危难。

  了解唯识或南传的名色分析,越了解微细,才越知道佛法的精深和修行戒定慧的重要。因为即使了解清楚心识的运作,而无真修行的功夫,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凡夫的心行习惯。唯有从粗至细至精至深的修行功夫才能真正做到了生死!

  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嗔恨,安般念(观息法)对治散乱,佛随念对治业障重、信心不足、内心暗钝,死随念对治放逸、不精进。南传佛教有系统、详细的指导方法。

  要得定力,得专注一善法门,念兹在兹,不忘失。无论行住坐卧,都在此善法门上,不胡思乱想,不昏沉无记,不怀疑、犹疑不定,放下贪嗔执取其它之人事,只是一心一意在此善法门上。如此朝在此,暮在此,功夫纯熟自然得定,除必须专注思考之工作外总如此。

  物质、心念(身心)皆变化无停,刹那生灭,故是无常;其无常变化、生灭不可依靠,故是苦;其因缘聚散,生灭无停,故无实体可得,故是无我、空性。从专注一心中出定,可经常如此观照,看破放下贪嗔执取之心,消除业力、烦恼。

  观世音菩萨与此方众生最为有缘,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无人不知。初学者可修炉香赞、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大悲咒、心经、往生咒、弥陀圣号、观音圣号无数、三皈依、回向。

  一、炉香赞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三、开经偈

  四、普门品

  五、大悲咒(一遍或三遍、五遍、七遍,乃至四十九、一百零八遍)

  六、心经

  七、往生咒(三遍或七遍,或二十一遍)

  八、弥陀圣号十称,观音圣号 百千声

  九、三皈依

  十、回向

  此课可为早课。下午可诵《地藏经》、往生咒、赞弥陀偈、弥陀圣号、三皈、回向。

  如时间少,也可单修一法门。

  佛法的修行法不出止观二门,而止观以戒律为基础。

  止观不出心地法门。

  培养止(止为定),成就观( 观为慧)。止要不出错,须先具正见。正见和正思维属观。没有定力,观即不能深刻;缺乏正见,定即易出偏差。

  修习四念处,可以从一个念处开始,一个念处通达即可全部通达四念处。

  无论从哪一个念处开始,都必须圆证五蕴空性而解脱。

  五蕴即名色(精神与物质),即色、受、想、行、识。修四念处,不论从何念处下手,都必须辨识色、受、想、行、识,即名色的因缘,以了知其无常苦空的事实。下手可以从止观次第上来,利根者可从观上入手,具体修法应有善知识指导。

  本心清净,本觉圆满,本自无缚无脱。顿悟者,彻证本心;渐修者依次第发心而契本源。

  上根之人了知无明非实,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本自圆成,也非次第。

  中下根者依三士道次第修证,积功累德渐断习气,终究圆满也无差别。

  根器不同,故功夫分开两路,顿悟和渐修,结果无二般。

  静坐至心凝一处,分别妄想暂歇,清净心光乍现,不要以为即是得道而大意,需知此是有分未破【注1】,阿赖耶识现前,第七识我执仍强烈,习气种子未清净,烦恼障未了,如果放任,则又堕入生死之中。

  注1:有分未破:第八识未破。

  深信众生同一种性,由所闻佛法而信解众生即诸佛,自己佛性具足,此只是解悟阶段,属于始觉;还须进一步的持戒、修止观以达证本来面目,即理觉;理觉虽证,而习气、烦恼未了,还须保任,消一分习气证一分法身,此是证觉;证觉逐步圆满,乃至等觉、妙觉。至妙觉才是真正三身四智圆满而修成佛了。

  所以初阶段不能以为听明白了就结束了,自以为真明白了,此是增上慢人,未证言证则犯大妄语。须知听明白而信解佛性具足,众生平等无二,一念觉为佛,一念迷为众生,这只是解悟,从言语听闻而来,并非自己证悟所出,故祖师曰:“从外入者,不是家珍。”要证悟还须落实戒定慧三学,而未曾达到妙觉,都不得自以为圆满。今人每每易于骄躁,不肯老实真下功夫,稍有所得,即自大傲慢,于听闻佛法,有点明白,即以为开悟,其实离真开悟还甚远。

  说众生本来是佛只是本觉,能信解即是始觉,一般人只是听闻信解就自以为是,实是可怜!有的则戒定慧未完全,道德为人不务实,稍有一点定中景象就以为开悟,其实是光影门头汉,播弄精魂而已。

  须知信解行证,缺一不可。行即曰四摄六度万行须落实,然后才能实证了生死,至成就大觉。

  有的听人说法,闻得一、二句妙语,也以为是开悟了,其实不知祖师曰:“一句合头语,万年系驴橛。”真开悟(指证悟而非解悟)须证理体以上,若非历劫善根深厚(顿悟),或无甚深戒定慧力(渐修),哪能顿断疑根,了生脱死呢?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此属顿悟渐修之见地、功夫,可悟本心而于日常间用功观心、历境验心。即理虽顿悟,事须渐修,消习气臻圆满。

  依菩提道次第发心,修戒定慧三学属渐修至顿悟者,须持戒、修止观,再至证悟本心而历境验心。

  此二路见地、修法出发有异,至圆满处则一般无二。皆在破烦恼障、所知障而成佛。但前者适合上根利智之士,后者适合中下根器者。

  开悟次第:

  开悟本无次第,应一悟即彻,然有立三关者——

  一、初关,分别妄想暂歇,第六识暂止,心光乍现,了了分明。如神秀大师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因此时初歇妄想,第七识未空,阿赖耶识未净,须时时照察保任,以免又落无明造业受苦。

  二、重关,不单分别妄想歇,而且我执第七识空,证真如本性之真空境,了无一尘。如六祖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诸法空性,分别都无,无始我执破,所谓“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三、末后牢关,转八识为大圆镜智,证中道。真空妙用无二,横说竖说,举手投足无非妙道,所谓道在平常日用中。如六祖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然三关要破,有次第破,也有顿破(即顿悟、顿了者,如曰:一镞破三关也。此非过来人不能)。想六祖市集上卖柴,闻《金刚经》“无所住而生其心”有所悟,也是一时因缘际会而契入,并非一悟而彻,然其大丈夫气象非同一般,敢于承担,明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初见五祖听其说“獦獠”时,即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之言,实令人惊诧,至五祖“令随众作务”,则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其语句句出人意料,可谓震烁千古,特别是当时是一个乡下樵夫汉子,岂是不令人惊诧万分么?可见其自闻《金刚经》后,时时无所住的正念未失,故见五祖之应对皆是甚深般若。到槽厂苦行,闻神秀偈而出“本来无一物”之语令人大惊,以为肉身菩萨,可惜大众似明白非明白,五祖又故意用鞋擦偈,遮止其事,既是保护六祖,也是令其能更深入,至日后槽厂问答,“犹欠筛在”之语,则证明无我空性之功夫纯熟,故三更传法,闻《金刚经》即悟中道,而传佛心印,继祖师位,此实千古之大彻悟表率!六祖其心至直,在集市闻《金刚经》语有所契入,即能自始至终,正念不失,斯为其大彻悟之原因。故六祖后来常教人行一直心,所谓“直心是道场”,此实是其见地、实践之过来语;《六祖坛经》之一行三昧、一相三昧皆是六祖自行实践所以教人者,要明六祖彻悟之功夫,须从此二三昧上入手,此也即不离《金刚经》之见地也。

  解脱道之破有分、破密集,一一从修证中来,其深刻性为一般人所不知。可参见帕奥禅师之南传著作《如实知见》、《智慧之光》而有所了解!

  当代南传佛教传承不同,但其真修实证实为了不起!如阿姜查之简朴修行、帕奥禅师之系统修行皆是杰出代表。可资借鉴、了解!

  平常人(凡夫)虽有佛性,但未闻法而不觉,未经修证而不能显现无量妙功德,只因无始无明妄想习气所遮,故即使信解,也须下功夫修行,非一朝一夕而能破烦恼障、所知障而成佛的。

  凡夫的智慧属慧心所有漏有为之觉察,而善恶之心理状况经常起伏不定,并不象圣者之智慧乃无漏无为之洞照,故凡夫若不经常修戒定慧三学(无漏有为之善法),而以为一时之慧心所有点明白就放下功夫的话,则善恶有漏之心理就依然现前,烦恼、业障照样不停。故此,以听闻上有点明白,也只是意识分别而已,根本未歇下妄心,即使初歇分别心,未破我执,也是未证真空理体,只是心光初现而已,稍有不觉,习气种子即现前遮盖,岂可大意!

  须知凡夫的慧心所是时起的,而佛之慧心所是恒起的、无为的,况凡夫之慧心所属有为的,带污染性,有时有漏,有时无漏,有时真明白,有时错明白,其明白不能彻底可靠,故以分别意识学佛,未证空性,再广学多闻,也是对境难自主的。真修行应在正见指导下,落实止观,逐步断有漏证无漏,从有为到无为才可靠。当然,功夫不能时断时续,应恒常坚持,一门深入,逐步伏断习气、无明始可;即使当生未证无漏,但因总在正见正念之薰习中,也能临终无错乱,增上生没有问题。

  如果因果正见未树立、五戒十善不真行、孝亲尊师有亏、为人道德动机不纯、出离心未发、五欲沉重,即使修学高深佛法,也是往往口说慈悲智慧,行为存心卑劣,违背因果,造诸恶业,必受诸苦。修行当务实,若资粮未足,还是按三士道次第培养资粮为是,这样学佛才能得真实利益!

  学佛的过程也即圆满修行菩提道次第而究竟彻证佛心的过程,所以学佛修行本有非常明确不容错谬、没有偏差的道路,即是菩提道次第。修行人即是不断提升修行而趋向成佛的过程,此一条道路从凡夫到成佛,毫无含糊的指出修行的方向,重要的就是依之实践了。修行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应不断对照自己,修到何阶段,真实踏实的落实教法。六大修学体系即是此道路契理契机的指导!

  发心不妨高远,但修行切须实在,学而不修只是空谈,修而不学易于盲修,学修并进乃为稳当。为学行持需在真实中下功夫,自然受用。若虚而不实,只是自欺欺人,也难真正受用,终是浪费生命罢了!

  依菩提道次第发心:依因果正见之向上心,厌离六道之出离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菩提心,然后在具足世俗菩提心【注1】之修法上,落实止观。止,修九住心【注2】至初禅或二禅、三禅、四禅(此止的下手功夫可据各人的情况而修对治善法门);然后修观,以般若空性(从善知识闻思后落实于修观)入初禅乃至四禅,出定而起慧观,以彻证空性,证胜义菩提心【注3】,最后会归佛心而究竟。此是一般渐修之路径。今一般人根基未稳,不务实修或无方向,实违此故。

  此与禅宗的下手处不同。禅宗一开始即发最上乘心(菩提心),藉教悟宗(悟佛心,胜义菩提心,圆成实性),然后以理除事,以悟消欲,达摩祖师所谓二入四行,六祖大师之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也是与此一脉相承,都是从最上一乘,直接从悟本心入手,至近世之参话头也是以果觉【注4】为因心做下手处。然而今人不易悟,在忘失二入四行之教。若能以理入(如闻思《金刚经》妙义,依之而落实四行)则修行自然上路;或老实依六祖所教,做心地功夫而消积习,行二“三昧”,焉有不成之理!

  上面菩提道次第发心虽为一般人之对机,也实为禅宗之根基,也是一切求成佛果宗派(各大乘佛法)之共同道。若菩提道次第尚不能切实修行,又空谈禅宗,自以为是上乘之修行,目空一切,难免两边落空无有是处。故此,若禅宗之修法不契,还是从菩提道次第上来,到最后证悟,也与禅无别。

  注1:世俗菩提心: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是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发起誓求佛道度一切如母

  有情的宏愿。愿菩提心认为有能度的“我”和所度的众生;行菩提心是在愿菩提心的基础上,受菩萨戒、学菩萨行。行菩提心还在能救的“我”和所救的众生这种有为的观照里,没有达到般若空性的观照。

  注2:九住心:出自《大乘庄严经论》。 一安住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或数息,或观心当须系缘

  一境,念念相续,安住其心,不令散乱也。二摄住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摄心宁静,则禅定可成,若觉一念稍动,即便摄持,令心安住也。三解住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既解知觉观之心,攀缘外广,即当收敛安住也。(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四转住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觉心既息,不妄摇动,得静定功,转乐安住也。五伏住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心住静定,久或生厌随而折伏,益加精进也。六息住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忽觉内心动乱而生过失,于一念间即令止息也。七灭住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或由外缘,忽起贪爱等念,即当猛省,方便灭除,无令增长也。八性住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既能息诸妄念,则知心性本来明静,任运安住也。九持住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功行纯熟,安住正定,不由作意任运,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

  注3:胜义菩提心:胜义,即第一义谛,即空性。没有能救度的“我”和所救度的众生及中间过程相的执著。三轮体空,无所住救度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

  注4:果觉:果上的觉悟。

  持戒清净,良心无愧,纵遇恐怖之境也不惊,所至无畏,有助修定;修定至一心,遇境不慌不乱、镇定从容。静中能一心,还须动中也一心,方是动静一如的功夫;白天能一心,还须夜中能一心,即梦醒一如,乃至生死一如方彻底。

  有正见,遇境能识破,不论静中动中诸境须皆能识破,不被所瞒,才是正见坚固。乃至生死识破、宇宙人生识破,方是究竟识破之大智慧。

  然而,功夫是次第用来始得,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到后面的效果的。

  应该经常省思:有什么人、事物是恒常的呢?比如一棵树,一个人……

  由无明、贪嗔执取的人、事、物非常厉害的残留在我们的八识田中,时不时会现行出这些已过去的景象,要清醒的认识到它们是无常、不真实的残影,不要继续贪嗔、执著不放,要看破其虚妄,并放下它们,那么它们所带来的痛苦就会减弱乃至消失。不断地清醒地了知其虚妄不实,然后放下,这就是修行。而且,平时也应如是觉醒,对这个世间任何执取,只要出发点是无明贪嗔,将会导致苦恼;唯有果断的放下,才能解脱它们的困扰,回归心灵的平静、安详!

  修定力需要长期做专注的功夫。对一般人来说,一开始是比较困难的,五盖(贪、嗔、昏沉、掉举、疑)不断,简直不可能,但必须有信心,持之以恒做工夫,不气馁,调整心,让心放松、专注,保持平等、平常乃至平静,不要想得太复杂,或着急要成就,越简单越好,持续地放下一切与定无关的事,只是一直去做,自然会有经验。

  高谈阔论往往没有好处,只有落实教法才能真正受益。老实的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起心动念中观照,这样,才能真正受益。

  也不要盲修瞎炼,我们需要了解次第和正道,依照正确的指导去落实修行,那就是菩提道次第、八正道的教法。老实的落实修行的步骤,只问耕耘,不问结果,收获就是自然而然的。

  依照正确的指导方向,功夫越踏实越受益,不要因为有一点收获而得意,止步不前,狂妄自大,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我们还是凡夫,需要谦虚的前进。

  妄念来去,此心清清楚楚的觉知不随来去。黑暗、光明、香、臭、美、丑、冷、热、有声、无声、酸、甜,虽有变化,而此觉知清清楚楚并无变化。此觉知即佛性之一分微明,虽是佛性之微明,但非佛性之全体,如在昏沉、睡眠、无记空时即不能现前。佛陀永远是觉而不迷的。若无正念则当下认境为心,随法尘而追逐,迷而不觉,其觉被妄执所遮,虽慧心所现前,却非正慧、却是妄觉,故此时时保持正确之觉知和正念就是修持的重点,直到静中能觉、动中也不失觉,醒能觉、睡也能觉,闲能觉、忙也能觉,此一觉醒无迷之功夫打成一片,才是真正入道之时了。此非真正下功夫时时观照不可,更需知“无分别是智,有分别是识”,应以智为本。

  理上要觉而不迷,事上则应该看破放下,唯看破放下才能真正证空性——心的本来面目。看破即是以缘起空性觉照身心内外,放下即放下妄起我法为实之习气,如是贪嗔痴,身、口恶业,内外一切妄执皆须切切看破放下,如此才能彻证空性,究竟解脱。

  观照自心,保持觉醒,不随妄念而造作轮回之业。看破放下,直到现证空性,还复本来面目。

  其实心本来就是清净的,只是它被蒙蔽罢了。即使是昏沉、睡觉,它本身也未失去清净,只是被烦恼蒙蔽罢了,然后显现为迷昧的假象,其实不论醒梦,心的实相是清净无染的。

  修行就是要去掉此后天的迷昧、蒙蔽。我们烦恼久了,好象不可能似的,但其实无始迷蒙也只是一念无明而已,经常觉破迷蒙的贪嗔痴,令心保持觉醒不迷,即是返回本来的面目。本来面目,具足一切功德,三身四智、无量妙用,此心本自圆满,只要破迷开悟,即同诸佛。

  虽然修行的过程中,当觉醒不足时,我们会随境起贪嗔、造业受苦,但需知道,这是因为习惯性的反应而已,应该及时觉醒,及时看破放下,令心回到正念。明白心的本觉、本净,并不等于我们已经达到觉净而永远无迷了,这是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的,工具就是八正道,也即戒定慧,它需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的努力。只要去除一分业习,心就会清净一分,一切修行离不开自心的观照。戒即是克制心、语、行,令它们不造惯性的恶业,更深蒙蔽心;定即是令心专注、调柔,堪于运用;慧即是看破放下。只要坚持训练,令心安于正道,心就会越来越缜密,迷昧、蒙蔽就会越来越少,心的觉净本性就会越来越清楚,苦恼越来越少,解脱也就越来越接近。

  先是戒,接着是定,有了定,在入定后,还须出定而以智慧观照身乃至心的实相。得定应练习到出定入定自在,然后即可起般若深观身心实相,破除微细烦恼。因为,如果执著深定之境,而不起慧观觉破身心假相,还是停留在静境,而不能在动境中解脱,而且我执未破,苦只是暂时的降伏而已,并未断除。故此,得定后,须练习定的自在,然后即可起慧观,破身心实执;但在入定中并不能起深般若慧观,因定是一心专注的结果,慧观则必须善分别身心诸法,所以必须出定再起慧观。那为何要先入定呢?因为这样,先入定,然后出定,即可仗定的力量起深刻智慧来观察身心实相,这样的观照与平时用分别心的思维法的实相,深度是不一样的。由定力起的慧观属于闻思修慧的修慧层次,与平时的闻思是有层次的不同、力量的不同的。没有定力的闻思还是比较粗糙的智慧层次;由定起慧观属于精细的层面,因为要得定本身就须练习,令心抛弃粗重的恶业、伏住五盖才能得定,得定的心的本身就须精细。如果一个粗糙、妄想昏沉、掉举散乱、疑的心又怎么定下来呢?所以佛陀说戒律、威仪、正见、正念都是为定慧做准备,使心由粗至细、由细至精,才堪于得定起慧观而破不同层次的烦恼而证大解脱。

  六度系统修行——自利,自觉。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修福。

  专心一门修定。

  闻思般若,由定起观修慧。

  福慧双修,圆满证果。

  起用即四摄——利他,觉他。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自觉觉他即菩萨,觉行圆满即佛。

  融六度四摄二门,而归最上乘者则是达摩祖师之二入四行观也!

  菩萨乘不离六度四摄之修法。

  大事记:

  2009年闭关中继《修行三步骤》【注1】后提出:学佛修行次第五要点(概括修行要领)

  一、正见(亲近善知识,闻思正见)。

  二、发心(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

  三、持戒,培养道德人格。

  四、修止观成就定慧。

  五、证道。

  注1:见本书法师第三次闭关笔记“弘法思路”修行三步骤。

  修学三步骤之落实理路当从有入空,再连空也空,证毕竟空。次第从深信因果业报、恭敬三宝、三皈五戒,至解脱道《俱舍论》、《大念处经》之无常苦空,至菩萨道之法相唯识,至中观至如来藏系,最后彻悟佛心成道。

  以上是就全面掌握佛陀一代时教的修学说。当然,如果适合唯识、中观、如来藏系其中一系之见地,也可至菩萨道时单独选一系之见地而修观,则也可成就。

  从菩提道次第的因果正见之增上心到出离心、菩提心,从戒定慧三学到证解脱,明悟自心、究竟成佛,都是一个由粗至细至精的用功夫的过程。无始轮回业习种子,非一朝顿除,若非痛下功夫,如何能敌业习种子之欺蒙?世上没有无修而成之佛,顿悟、渐修皆须修行。顿悟者今世无明业习少而易顿悟,也是历劫渐修的因缘成熟而于今生易悟而已,只因蒙蔽少而顿悟;渐修者无明业习深,故今生须次第勤用功夫而除蒙蔽之无明业习,彻悟时也与顿悟无别。故佛说菩提道、戒定慧须切实落实以破无明业习,还归本来清净。若非真用功夫落实所学,纵博学也无法令业习除尽而证无漏解脱的。

  学戒持戒、念诵、闻思法义、止观,依法而修确实是日常不可少的。修行之三步骤、五要点应切实做到,成就也就把握在手了。

  修行从低至高,下面越踏实则上面越容易;也不容易出错出偏,又可避免空疏、盲目、感性之弊病,乃能无误健康成长法身慧命,何乐而不为呢?

  附:《修行三步骤之落实理路》即是此落实之指导思想。

  如果戒律、正见有一定的基础,平时也知道省察自心,改正习气毛病,也即前行、助行【注1】有相当的条件后,应加强止观(定慧)之修持。首先各宗有其所倡之三昧,如净土有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禅宗有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天台宗有四种三昧之倡导。

  如净土说念佛至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如入禅定。一心不乱是定,由专注所生;心不颠倒是慧,是看破放下的结果,如是达到定慧平衡,如入禅定。那么如何修持,即是前行、助行有相当基础的修行人所应探讨、下功夫的了。自知时至、坐脱立亡的功夫由此培养。

  一心不乱有从事入,有从理入。从事入者可持名念佛,或观像念佛,或观想念佛。为了达到心不颠倒,应看破放下,配合事入能一心、能专注,平时应了解无常苦空之理、 缘起空性之理而看破放下,怖畏生死,发出离心、菩提心,一心专注其法门。理入,从实相下手,可了解唯识、中观、性宗,开圆解明心性,则易入理一心不乱。

  注1:见本书法师第三次闭关笔记“弘法思路”。

  般若是三世诸佛之母,而大悲心则是般若之母,更是三世诸佛之祖母。《网明菩萨经》曰: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故此,发大悲心,不忍众生轮回苦而欲救度之是为成佛之根本。菩提心是成佛之因,菩提心即是在大悲心的基础上誓求最无上的成佛之道以救度众生也!故此欲成就最无上的智慧(佛陀的智慧)当发大悲心。

  经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悲是救苦,慈是与乐,大是无尽、无量、普遍之义。悲以慈为基础。

  慈有次第之不同,分三种:一、众生缘慈,即观实有众生而起慈心,这是凡夫、初发心者之慈心,未离我、人、众生、寿者诸相。二、法缘慈,即无我、人、众生、寿者诸相的对众生起慈心,三轮体空,缘起无住,这是见道以上菩萨之慈心。三、无缘慈,即佛陀无条件普遍一切众生的大慈,是离烦恼障、所知障究竟圆满的慈心。所以学佛应该从众生缘慈的上面发心,乃至发大悲心也是如此,以实有众生受苦为对象而发慈悲心(而慈悲心应以因果正见、出离心为基础),进一步发菩提心,然后再了解缘起性空正见,在愿、行菩提心的世俗菩提心基础上,再以缘起性空正见净化、提升为胜义菩提心,如此,则最终会见道成就法缘慈等,乃至成就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圆满心地。

  佛教每一宗的目的都是解脱乃至成佛,每一宗都有自己的宗趣和立场、角度,不论其如何的互相批判和激扬,无非是显扬自宗的殊胜,只要是不违三法印、实相印,修行任何一宗都能解脱乃至成佛。其实,所有的宗派都离不开自心的观照,只是契入点不同而已。如果不明这一道理,难免眼花缭乱,莫知所从。所以初修学者应从各宗的共同道(即因果正见之上进心,乃至出离心、菩提心三士次第)学习,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一宗精进即可,必定成就。如果智慧高广,能够统摄、圆融诸宗,会归真如自心,则不妨广学多闻,圆摄诸宗,融汇贯通,那也是佛教的难得人才。

  关于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如《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如果只是文字上的理解、明白,那只是文字般若,并不能伏断烦恼,有没有在实际生活中依之修行,起到转迷为觉的作用才是关键。比如:平时工作、独处,或者念佛、诵经、打坐的时候,有妄念(贪心、嗔心或一般杂念)来,能够觉察其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是缘起空性、无常不实的吗?能看破其实质而放下执取、妄想(贪、嗔,乃至进一步要行动),依然保持正念于清净的心做(继续)当下的责任、修行吗?如果能够,才是文字般若的落实,即观照般若,如此才能降伏烦恼;而观照般若的功夫越深刻,则烦恼会越少,心越清净,修念佛、诵经才越得力;进一步达到醒梦皆明了专注,则得定自是早晚之事。如果在得定的基础上,修般若深观,待功夫到家,照见诸法实相,彻证本来面目,才真正证实相般若,此时的对于文字般若表达的真相自是彻骨铭心,非观照般若可比。这必须是见道以上的功夫了。

  所以佛法的修行不能停留在粗浅的阶段而自以为是,得少为足往往自误,所谓“谦受益、满招损”也!

  修行不能停于口头、分别意识的理解上,不然纵能说会道,理解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不是究竟受益之道。

  比如基础的孝亲、尊师、因果业报、五戒十善。

  如果只是表面上理解、会说,并不表示实际行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受益,必须分三个层次说:

  一、只是理解孝亲、尊师、因果业报、三皈五戒十善,纵然理解得再好,说得再好听,是否已实行呢?

  二、已实行,开始做,但不自然,有时还忘失,但边做边策励自己,有耐心、恒心,有真心,真努力,以古德为榜样,向古圣先贤、高僧大德学习,那么越做越受益,体会越深,跟文字的理解自是层次不同,深浅不可一概而论。

  三、做到自然而然,不用刻意观照、努力,纯乎本心流露,功夫炉火纯青,此可谓真正的明白,那么此时德行之高尚自是与以前判若两人,可谓真正脱胎换骨,再来讲说孝亲尊师、因果业报、三皈五戒十善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那么更往上出离心之八正道、菩提心之六度万行的落实层次也是同样道理。所以修行是有层次的不同的,而不同在于有没有依理而行,依理而行所达到的程度如何,根本不能马虎一概而论,自欺欺人的。

  修行就是靠亲近善知识明白道理,然后踏实而行,不能停于无益戏论,整天着相妄想。

  真正依照道理修行,念佛、诵经,自是不同,简单的法门也能成就不简单的果实。经典都是诸佛圣贤修证所流露,依理修证,即使一般人也能慢慢理解高深的佛理。不依理落实修证,即使再博学,懂得再多道理也不能了生死。

  一心专注于念佛或诵经,无着妄想,也不昏沉无记,日常也观照好心,真用功夫,自是心易得定,得定后修观,依智慧破我执,如此比光学不修大不相同。言说可能要半天,而功夫却在当下见分晓。

  (2009年)第三次闭关综合唯识、菩提道总结:

  成佛次第

  此是六大修学体系,修行三步骤之进一步深化,成佛之路越来越清晰、深入。

  菩萨道经第一资粮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后,到第二加行位,加行位分四,即:暖、顶、忍、世第一法,此是在成就禅定基础上进一步修观,以期见道。

  暖:依“明得定”起下品寻思,依唯识观知成就定力所取的善法门(影相、概念)实是不离能观的心识,乃自心识的变现,而智慧之火初生。

  顶:依“明增定”起上品寻思,再重复观知所取的对象实是自心识所变,了无自性,毕竟不可得,令智慧之火愈大。

  忍:依“印顺定”起下品如实智观,对能取的观心,所取的对象之空性坚定认可,明悟心境皆不可得而安住。

  世第一法:依“无间定”无间断的定起上品如实智观,印定能取所取皆空。如无间断用功夫即会入第三见道位(通达位)。

  第三通达位即十地之初地。

  初地乃经四加行后能所双亡而见道,证真如实相。断身见、疑、戒禁取见证通达位,如解脱道初果,而功德超胜,转六、七识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六祖说:“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六、七识因中转即初见道、开悟而转。圆满转八识成大圆镜智,五识为成所作智则是佛果上之事。初地圆满菩萨之布施波罗蜜,证能所双亡,三轮体空,布施已非观照,而是彻底通通放下了,以后也不会执有我、我的东西之类思想了,如此布施波罗蜜才圆满。

  二地以后属第四修习位,至十地依次圆满菩萨之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等波罗蜜,功德越来越殊胜,其中至第八地、不动地时断尽烦恼障如阿罗汉,而功德超胜,了分段生死,不受三界生死,此时才真如如不动了。

  再往上是了变易生死的过程,至第九地圆满度众生之力,第十地圆满大法智、至等觉,为一生补处菩萨,果地仅次佛,是候补佛,所以是等觉。

  至妙觉时为第五究竟位,由等觉菩萨入金刚喻定破最后一品无明了变易生死而成佛,功德圆满。

  这就是通常成佛之历程。而禅宗、天台、华严则有顿成佛、圆证成佛之修法,不过也涵盖了这五个位的成佛历程。

  禅宗说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其修与先修定后修观的次第禅不同,乃是一心禅,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顿超三大阿僧祇劫,达摩祖师《血脉论》等有开示。

  天台、华严则依其圆顿止观、法界观也有快速成佛之说。

  但必须提一下的是禅宗需要上根利器及明眼善知识引导或本宗经典印证;天台、华严须具圆机,有大智慧通达其教观为基础。

  那么简单总结一下成佛之次第:

  一、资粮位

  (一)积集福慧资粮

  先具弟子相,亲近善知识,听闻正见,理清菩提道次第(上进心、出离心、菩提心)。在日常生活中,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供佛、拜佛、念佛,断恶修善,修福德资粮。此是成佛之共同道。三士道之发心修法有一定基础之后,闻思唯识正见、缘起性空正见,积集智慧资粮。

  (二)修禅定

  待福慧二资粮有一定坚固基础时,可转修禅定。专注一善法门,克服五盖,经九住心而成就初禅乃至四禅之定力。

  问:为何要先积集福慧两种资粮呢?直接修定乃至慧观不行吗?

  答:一、无福德资粮,修定难成。二、无智慧资粮修定易成外道,出错都不知。

  问:那日常为何先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呢?

  答:修定得有令心能安稳的、专注的基础。布施是教你放下贪执、牵挂,让心能定;持戒令你不造恶业以免令心不清净,难调顺,让你心易调柔顺;忍辱让你能安心,不易被境牵(如修定时内境影相,身疼痛,外境诱引、干扰);精进断恶修善,让你决心、恒心、勇猛止恶行善,培养正念,斩断邪念,让心易专注善法境,没有这些前提,定难修成。供佛、念佛、拜佛修福,得加持、消罪障易顺利往上修行。

  二、加行位

  在成就定力的基础上修四加行,(此修观,即由定起观)成就暖、顶、忍、世第一法。

  三、通达位

  成就四加行后见道,能所双亡证真如空性,开悟断三结(身见、疑、戒禁取见)。转六、七识成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圆满布施波罗蜜。

  四、修习位

  悟后起修,断习气,地地升进,至十地圆满十波罗蜜(其中八地断烦恼障,了三界分段生死)。

  十地后进入等觉。

  五、究竟位

  八识转成四智、三身具足而成佛。由等觉断最后一点无明,断所知障,了变易生死而成佛,功德圆满。

  此是通常成佛次第,如果是转向禅、天台、华严宗或密宗之修法,也必须在积集福慧资粮之共同道上有坚固的基础上,如此修行则现生、当来的果报会越来越增上,乃至究竟证果,最后圆满成佛。

  净土宗在积集福慧资粮之过程中不忘发愿往生净土,则越往上修,品位越高。

  专注一善法境以修定。

  心放松,专注光明遍或月轮观,无我无人。时间能长而不散则易定,伏住烦恼。依此起慧观能断烦恼。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