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农历12月22日
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林崇安:禅修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讲 觉性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来源:   作者:林崇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林崇安:禅修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讲 觉性的培养

 

  一、前言

  现在是一个充满压力和烦恼的时代,几乎只看到两类人,一类是得意的人,活在正面的世间四法(得、誉、称、乐)中。另一类是失意的人,活在负面的世间四法(失、毁、讥、苦)中。得意和失意,变来变去,摆脱不了忧苦的阴影。佛陀的出世,给出了灭苦的药方。如果佛陀的正法是一普遍的真理,那这药方就必定有效,必定经得起考验,必定能灭除心灵的阴影。

  二、心灵的药方

  (1)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2)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

  (3)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

  (4)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杂阿含经六○七)

  ○名称:一乘道

  无第二清净道,这是纯一的正道。

  ○功效:净诸众生

  能令众生得到究竟的清净:

  (1)令越忧悲(失、毁、讥、苦;得、誉、称、乐):依思择力,建立正见。

  (2)灭(欲界之染)恼:依世间修习力,使正念相续。

  (3)灭苦:依出世间修习力,正念相续并内观无我。

  (4)得如实法:获得圣道及道果真实妙法。

  ○方法:修四念处

  身身观念处、受受观念处、心心观念处、法法观念处。

  三、修四念处

  修四念处就是在生活中培养觉性。

  当你清楚而持续地觉知自己身体的动作时,就是在修身念处。

  当你清楚而持续地觉知自己感受的生灭时,就是在修受念处。

  当你清楚而持续地觉知自己心识的变化时,就是在修心念处。

  当你清楚而持续地觉知自己身心的无我时,就是在修法念处。

  这种清楚而轻松的觉知就是觉性。觉性持续不断时,称做「正念相续」。

  觉性持续不断后,可以得到身轻安、心轻安、喜悦。进一步,在喜悦中以觉性持续地觉知自己身心的无常和无我。

  四、结语

  培养觉性的方法很简单,也很安全,就在日常生活中,从觉知自己身体的动作开始,耐心地觉察自己的一举一动,就像作科学的观察实验,深入地观察自己的身心世界:烦恼来自这里,灭除也就在这里。最后,将洞见生命的实相,成为解脱自在的人。

返回目录

------------------------------------------------------------------------------------------------------------

更多林崇安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