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本性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七觉知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1日
来源:   作者:本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本性法师:《八大人觉经》开示 第七觉知

 

  原文: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出家梵行觉

  我们需觉悟五欲(名、色、财、食、睡)勿过患,常修梵行(清净行)发心出离烦恼渐出离生死。然而人人易入五欲自摆不能,所以常为五欲所恼,尤其学佛应用学问而不需被学问所应用,这是佛教特质。众生造业皆利用身、口、意造贪、瞋、痴,故一切造业还是这个我所害。众生在安定地方,能安定下来,还不算定,须在烦恼的时候,能定下来才算是定。为何呢?很难!因大环境(地水火风)也是无常,时常在变,随机应变是闻觉知不够敏锐,故而五欲与五尘(色声::)贪着强烈生烦恼,如同欲由境心,内外五尘之欲,牵起内心爱念,有如洪水猛兽,欲摆不息,进而所恼。五欲增争,

  如鸟烧肉,五欲烧人如送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等。贪着五欲至死不舍,如古来多少英雄俊杰,皆因贪着五欲而丧身失命,家破人亡。可是五欲过头,不只是行者缁流应远离,即使在家白衣者(俗人)亦不应贪染世间之欲乐。世乐有十(女色、财宝、声名、饮食、睡眠、家宅、田园、衣服、眷属、官贵。)禅经偈曰:智者应观身不贪染世乐。无累无所欲是名真涅槃。所谓不染者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也。常念三衣下明修行有五种不同:①衣钵②出家③守道④守梵行⑤行慈悲。常念三衣者-谓昼夜六时威仪中,常念而不忘。佛制法衣曰:袈裟三衣(僧伽黎、郁多罗僧、安陀会)分上中下三种衣皆为方形五条,一长一短,名安陀会即五衣也,七条二长一短,名郁多罗僧即七衣也,九条以上至廿五条,四长一短,名僧伽黎即大衣也。还有瓦钵、食器……等种种应量器……等种种三坛大戒皆是如法如量而制。如钟晨系为破生死长夜警昏眠也。如鼓暮鸣为觉无明暗衢,策冥昧也。伽蓝梵剎晨昏钟百八即事显里表以百八三昧智慧。声声唤醒百八愚痴也,凡寺院所设一一皆是足以表法,故概称法器也。

  志愿出家者,发坚固心立弘誓愿为出离生死,而远离愦闹努力修沙门行,断亲去爱心中无罣无碍,不与世诤,所谓一钵四家饭孤身万里游,洒洒脱脱无得无失。若勤行修道出五欲欲恼之家,出累劫生死之家,安修梵行寂灭为乐。

  (一)身心俱出家

  (二)身形俱不出家

  (三)心出家而身不出家

  (四)身出家而心不

  出家。心心贪念俗事,所谓光头俗汉者。总之,身心俱出家方是佛法兴盛之光,亦是修清净行者高僧大德,守道孤高自居,松柏其操,洁白其心是为守道清白具足圆满。无漏之善法,离烦恼之俗也,若吾人能一心持念弥陀不为妄想所杂染即是守清白净行者,梵行者断淫欲之法即清净行者。梵行者有三:①明悟欲心即是意不起贪瞋痴(三毒)。②洁净欲口即不说两舌、恶口、妄言、绮语。③不犯欲尘即身不行杀、盗、淫此三种行,名为出世第一法。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轮、大涅槃也。行即万行到大涅槃也,慈能与一切众生之乐,悲能拔一切众生之苦,总之生厌离生死之决心,成坚固志愿而向解脱道。对一切慈悲、道德的感化规范制裁两者统一,集体生活中共同的信念净善行为彼此和睦,如此是佛教戒律特色进而发扬伟大的作用。各种不同的根性而开示各种不同契理契机的法门,如道德规范、生活规定、僧团公约……等。

返回目录

-----------------------------------------------------------------------------------------------------------------

更多本性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