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律宗文集:论《净心诫观法》的现代意义(觉灯法师)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2日
来源:   作者:觉灯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律宗文集:论《净心诫观法》的现代意义(觉灯法师)

   论《净心诫观法》的现代意义

  内容提要:《净心诫观法》集中表现了道宣律祖的净心思想。该文实为宣祖在晚年教诫在外参学的门人或后学的书信,此信既体现了弘慈长者殷重苦切、谆谆教导之悲心,又包含着高僧大德“括总群经、发明自证”之智德,真正是悲智双运、明己益人之作。全文共三十篇,篇篇都有独立的“净心思想”,篇篇却又有相联的“对治次第”。现根据各篇内容侧重点的不同,总括此文的主要内容,进而探讨它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净心诫观法 历史背景 主要内容 现代意义

  作者觉灯法师,中国佛学院讲师。

  一、《净心诫观法》的历史背景

  《净心诫观法》是道宣律祖的晚年著作。[1]它原本是宣祖写给孤身在外参学佛法的门人或后学慈忍的书信。不过若就宣祖的撰述本怀而言,那是指导后学“对治烦恼、去除垢染、心转明净、发生定慧”,[2]直至究竟解脱的净心诫文,所以自有超越时空、教化当来的价值。递至宋代,允堪律师注释、讲说此文,元照律师撰写序文,一并慨叹此文为“明己益物”、“直指病根”之作。[3]只是后来作为律宗祖师专著收藏在大藏经中,少有大德专门弘扬。

  二、《净心诫观法》的主要内容

  诫文共有三十篇,篇篇都有独立的“净心思想”,篇篇却又有相联的“对治次第”,现根据各篇内容的思想特点,来总结诫文的主要内容。

  1、从因果业报上说净心。关于净心的理念,宣祖在开篇中就为我们理出了这样的次第:心清净—众生界净—净土净;除烦恼—戒清净—定清净—智慧净—显自身源。[4]再在“二报篇、结使篇、缘生篇、因果篇”[5]中又从众生的依正二报、烦恼结使、十八界、善恶因果上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理念:众生被“自身、社会以及世界”的依正二报所系缚而不知出离,不能解脱;一切生死障道苦业都是无明烦恼在产生作用,也就是“结使”导致众生颠倒造业不得清净;众生不知自己的根、尘、识十八界业用都是众多因缘假生之法,反而妄执根、尘十二入为常乐我净之法,致使心识被烦恼盖覆而无法出离;六道众生一切好坏善恶果报都由不同的业因构成,众生如果种诸善因自当收纳善果乃至究竟解脱。总之,宣祖告诫我们:众生有形的业用果报被无形的内心世界所主导,因此应当时时诫观清净心,处处行持“净心之法”。

  2、从财色过患上说净心。宣祖在“序宗篇”[6]中强调断除财色是净心的根本。因为“若不贪财即无谄诤,若不贪色即无热恼”;认为“缁素二人同为财色之所伤害,初持后犯,能免者稀”;而且还有一些所谓的“解法人”,“仍贪财色长养结使,与诸漏相应”,这是“知而故犯”,所以“无解脱时”。此为“即知解义不救业苦”之理,勉励后学“依诫而行,先断财色,使功行成立;后听经论,即是入道次第”,如此行持,即为净心。

  3、从禅观实践上说净心。宣祖在“五停篇”[7]中说净心次第是先须对治粗重烦恼,“如除刺树先断其根”。因此主张初学者先修习五停心观对治贪瞋痴等粗重烦恼,然后再学经论。如此即可避免一些解法义人所犯的“知而故犯,不畏佛戒,不修威仪”的过错。在此基础上,宣祖又专设“安般篇”,[8]进一步介绍十种坐禅法要,来调柔心性,清净无诤。

  4、从持戒破戒上说净心。宣祖认为持戒是净心的根本,“知律纲要故名净心”。他在“序宗篇、五停篇”中说“能断财色,名菩萨行,名真持戒,即名奉律”;在“破戒篇”[9]中说贪著富贵,染著世事,好说是非,不修威仪,即名真破戒;在“止劫篇”[10]中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喻为六贼,要通过“修诸善法、禁勒根门”的办法来守护持戒功德法财;在“校量篇”[11]中针对解法义人心行不一的缺点,告诫后学“先净持戒后方听经,汝用五诫(戒)得名净心”。并举例说佛世众生之所以容易解脱,是因为他们“不越毗尼入道有方”,先“五年学戒,夜则修定,摄心守境”。且少欲惭愧,常观无常、不净之法,心不散乱,威仪齐整,依此学修即为净心。

  5、从修行胜因上说净心。宣祖为了促使后学生起修行信心,从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众生多苦等方面显现修习佛法的殊胜因缘。他在“自庆篇”[12]中提出六难之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正法难信、男身难得、六根难全、随戒难行,以此劝诫慈忍比丘珍惜修行胜因,进而净化身心;在“流转篇”[13]中以六道众生流浪生死、遭受种种忧悲苦恼之情形来劝诫慈忍勤求出离,诫观净心;在“过患篇”[14]中诫观人类身、心二相有种种苦恼过患,当观善法清净自心。

  6、从世出世法上说净心。宣祖认为贪著世法是出家人修习清净心的大障碍。在“善根篇”[15]中教导我们看破世间荣华富贵,能够在众多世务的吉凶祸福中舍离出来,始名真修道出世人;在“食缘篇”[16]中告诫我们,居士们所供养的“衣食房舍卧具”四事都是从损害生命、费尽苦力的苦业、苦缘中来,因此不要贪著这些享受,而要生惭愧心,少欲知足,莫破戒受施名为净心;在“不动篇”[17]说,一切众生颠倒之心皆被世间“称讥苦乐利衰毁誉”等八风所转而生起种种烦恼,如果我们不起无明火,自然无诸热恼缠身;再在“二谛篇”[18]中比较世出世法的差别,认为世谛之法如同幻化,谄诳痴凡无有实性,而毕竟于真常道中能得解脱方为究竟,如此诫观名为净心。

  7、从真伪善恶上说净心。宣祖把对治众生伪善真恶的习气作为净心的重点。在“邪命篇”[19]中说有的人外相威仪齐整,而内心常求名利,种种恶染习气缠身,是为邪命之人;在“诳佛篇”[20]中说,有的人取相恃善,说自己修种种善行,说别人做种种坏事,如此行为名为诳佛;在“造过篇”[21]中说有的人在人前露处威仪持戒,在人后屏处行诸邪法,只知人前畏人知,不畏人后天神知;在“心浊篇”[22]中说有的人为了名闻利养,诈善扬名,口清心浊,常向道俗说己功德,隐匿垢过外现清白。对于以上种种明处伪善屏处行恶的行为,宣祖诫观“屏露二处一等用心,乃至失命不亏仁范,如是行持命为净心”。另在“相资篇”[23]中专门讲说如何对待善恶众生的认识问题。认为“善者是诸恶之师,恶者是万善之资”;“佛度众生众生度佛,菩萨以恶众生为福田”。因此应该善待恶众生,方便度化。再从空性上观诸善恶一如,皆为幻化不著诸相,如是诫观始为真正净心。

  8、从自利利他上说净心。宣祖在前二十五篇中说诸自利行,在后五篇中说诸利他行。并且认为“自除垢染名真净心,自利利他名广大净心”,我们当顺“菩萨道自他俱利”。[24]在“菩提篇”[25]中劝发菩提心,并说发菩提心持菩萨戒者,“不染三界,不厌三界。求无为道,不住无为。常处生死,而无生死”;“教化篇”[26]告诫我们当念众生苦,用方便法度诸众生,令修十善五戒六斋,使离三途得人天果;对修二乘者使明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教修十种正对治行;对修大乘者说六度法,为利生故当与众生和光同尘,如是教化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大海,以此利他之因当成佛果;“佛性篇”[27]从十个方面来说明众生佛性的不同特点;“福田篇”[28]讲佛菩萨等十界智慧差别,以及供养十界的福报差别,说明佛智、佛德广大,从而劝修佛智、熏养佛德,如是诫观即为决定净心。

  三、《净心诫观法》的现代意义

  1、有助于现代佛子的自我净化。诫文虽是针对初学比丘而说,但在“净化心灵、自净其意”方面,现代佛子人人有用。因此说它是净化佛子心田的丰富资源:如何调理身心?如何善修业因?在懈怠时如何诫观“修行胜因”而生起精进的信心?在“屏露二处”怎样“一等用心”?……所有这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善的净心体系,确实有助于现代佛子的自我净化。

  2、有助于现代佛教的道风建设。现代佛教道风建设面临严竣形势,佛教界蔓延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不良风气。[29]面对这种局面,一方面需要采取强力措施去加以遏制:另一方面需要推动“净心教育”去予以化导。这就可以通过宣祖的净心思想,来转化不良僧众贪恋世间名闻利养的错误观念,促使他们化贪心为善欲,生起菩萨利益社会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从而成为佛教的清净圣众。因此说,宣祖的净心思想,更有助于佛教的道风建设。

  3、有助于和谐世界的健康发展。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众生心净,国土清净;众生心平,天下太平。只有心灵的和谐,才能化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隔阂,才能营造一个跨越种种有形区域的和谐世界。而要融通这些不同区域的思想束缚,崇尚和平的佛教负有舍我其谁的神圣使命!而诫文作为汉传语系律宗祖师的净心之作,自有其净化人心、启迪智慧的特殊价值,如果能够深入研究,善巧借鉴,灵活运用,必将有助于和谐世界的健康发展,焕发出清净无染、和平安乐的智慧之光来!

  --------------------------------------------------------------------------------

  [1] 释智谕编《南山律学辞典》索引附录一,7页,西莲净苑印行。

  [2]《大正藏》第45册,819页下,电子版。

  [3]《续藏经》第105册,312页上,藏经书院版。

  [4] 同注[2]。

  [5]《大正藏》第45册,826页中—827页中、828页中,电子版。

  [6]《大正藏》第45册,820页上,电子版。

  [7]《大正藏》第45册,820中,电子版。

  [8]《大正藏》第45册,827下,电子版。

  [9]《大正藏》第45册,822中,电子版。

  [10]《大正藏》第45册,829上,电子版。

  [11] 同上,821中。

  [12] 同上,822上。

  [13] 同上,825中。

  [14] 同上,825下、826上。

  [15] 同上,822上。

  [16] 同上,824下。

  [17]《大正藏》第45册,825下,电子版。

  [18] 同上,829中。

  [19] 同上,823上。

  [20] 同上,823中。

  [21] 同上,823中、下。

  [1][22] 同上,826上、中。

  [23] 同上,828上。

  [24] 同上,830上。

  [25] 同上,830上。

  [26] 同上,830下。

  [27] 同上,832中。

  [28] 同上,832下、833中。

  [29]《历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文献汇编》第628页,中国佛教协会编,金陵刻经处印行。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