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宗文集:五戒的制戒因缘(慎独)
律宗文集:五戒的制戒因缘(慎独)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需要全体佛教信徒都必须遵守。与佛教的其他戒条一样,五戒戒条的制定都是因为弟子在言行举止等方面违背了佛教教义的根本精神。佛陀为了保持佛教教团的纯洁,使佛教能够健康地发展,才对五戒的戒条作了具体细致的规定,以规范弟子的身语意等行为。佛教五戒每条戒的制定,都有其来由。本文现对五戒的制戒因缘作简要的论述,以使读者对佛陀制定五戒戒条的缘由有全面的了解。
一、不杀生戒的制戒因缘
不杀生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不杀生戒要求佛弟子不能杀害一切有情识的众生的生命。这些有情识的众生不仅包括人类,也包括各种动物。佛教是慈悲为怀的宗教,慈悲心的最主要表现是悲悯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欢乐。而奉行不杀生戒是培养慈悲心的最直接的实践。佛陀对不杀生十分重视,并将不杀生戒置于五戒之首。
不杀生戒的制戒因缘,在《四分律》卷二中有记载,佛陀在金刚聚落跋求摩河侧萨罗梨林中,为诸比丘说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言:诸比丘修不净观,多修习者,得大果大福利。说法后,佛告诉诸比丘,他欲于奢能伽罗林中坐禅两个月,“汝诸比丘勿使往来,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萨时。”所有的比丘,遵照佛陀的吩咐,半月内,除送饭给佛陀的比丘之外,没有人打扰佛陀的静修。
在佛陀静修期间,有的比丘在修不净观时,因为没有佛陀及时明确的指导,修行出了问题。他们见到自己的身体是如此的肮脏无常,由此对自己的身体感到羞惭、厌恶,觉得生不如死,再加上外道神魔的诱惑,他们极其厌烦自己有身体,有的人用刀自杀,有的人服毒自杀,有的投岩自杀,也有的让别的比丘自杀。有些比丘来到鹿林梵志的住处,对鹿林梵志说:“贤首!汝能杀我者,衣钵属汝。”在魔神的鼓动下,鹿林梵志随即以利刀杀害了那些比丘,依次杀掉的比丘有六十多人。待到佛陀从静修中出来,在十五日为众比丘说戒时,发现前来参加布萨的比丘明显减少,佛陀便询问这些比丘的去处。阿难便告诉佛陀,在神魔的引诱下,众比丘因修不净观而引发自杀他杀的事件。佛陀知道这一情况后,非常吃惊,为避免伤及众生性命的事件再次发生,因而制定了不杀生戒:若比丘手自杀,人断其命,是比丘得波罗夷罪,不共住。
佛陀在戒条中规定,如果任何比丘故意自杀、杀害他人,或赞叹死亡之美,或者劝告别人自杀,都犯了波罗夷不共住之罪。
佛陀最初制定不杀生戒的对象是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佛弟子又将不杀生戒的对象扩展到不杀害动物和植物。不杀生戒的制定,对保护众生生命,培养佛教信徒的慈悲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被历朝历代的佛弟子信受奉行。
二、不偷盗戒的制戒因缘
不偷盗戒是五戒中的第二条戒。所谓偷盗戒,又称不与取戒,也就是不经过别人的同意或知晓,私自取走别人的财物。或者看到别人的财物虽然没有实施盗窃的行为,但对财物起了盗窃的念头,都称为偷盗。偷盗是引起公愤的丑恶行为,偷盗的人不从事正当的职业谋取生活资料,而是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给他人的财产和人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应当严厉禁止。
在佛教戒律中,不偷盗戒也有其来源。据《四分律》卷一记载,佛陀游化罗阅城耆阇崛山时,遵照佛陀的教诲,比丘们在雨季开始之前,在仙人山边用草木搭起一个个简陋的茅草屋。雨季开始之后,比丘们一人一间,在茅屋里面住宿或者用功办道,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结夏安居。结夏安居后,比丘们各自拆除自己的茅草屋,然后开始了居无定所、随处乞食弘法的生活,以便防止比丘在某一处因长期居住而对衣食住等身外之物产生贪爱与执着。其中有一位名叫檀尼迦陶师子的长老,在结夏安居后,并没有依照佛陀的教导拆除茅草屋、四处弘法度日,而是保留了自己的草屋,一直住在里面。
有一天,当他外出乞食归来,发现自己的草屋早已被砍柴人拆除,搬回家中当柴火烧掉了。无可奈何之下,檀尼迦陶师子又用草木造了一个新草屋,可是不久又被砍柴人拆除。这样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之后,最后,他造了一所小而精致的泥屋,色赤如火,非常漂亮。佛陀见到后,又令人把这个草屋拆掉了,因为那不符合律制。正当他烦恼之际,突然想起了他出家前的一位老朋友,正管理着皇家木材。檀尼迦陶师子便以国王已应允为由,来到仓库里取了一些夏季防洪用的木料,砌成了一座木屋。
当时的摩揭陀国频毗娑罗王知道后十分生气,警告檀尼迦陶师子说:“那是防洪的木材,盗取的人犯死罪!”佛陀知道此事之后,觉得这种行为有损出家人的形象,也违犯了国法,因而制定了不偷盗戒。不偷盗戒的制定,对维护社会大众的财产安全,培育僧众高尚的人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不邪淫戒的制戒因缘
不邪淫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佛教认为淫欲心是障碍道业成就的因素之一,也是人流转生死的根本。在俗世中,淫乱行为的发生不仅扰乱了人伦道德,而且也影响了家庭的和睦与安定。自古以来,淫乱行为都受到人们的指责与唾骂。
在佛门中,戒律规定佛教信徒必须受持不邪淫戒。不邪淫戒规定在家信徒要对自己的配偶忠贞不渝,不与配偶之外的人发生不正当的关系;对于出家人而言,要不淫,就是不能有淫欲的念头和行为的发生。不邪淫戒的制戒因缘,是源于佛陀的弟子须提那子犯淫欲,佛陀才制定了这条戒。据《四分律》记载,佛陀成道之后十二年,从乔萨罗国游化到跋耆国的毗舍离城,住在大林重阁精舍。须提那子随佛出家八年后,第一次回到自己的故乡,十分高兴。当他随众托钵时,经过自己的家门口,因他离家八年了,新的奴婢都不认识他。他的父母见到自己的儿子经过家门而不入,而是逐户乞讨残饭,心中很难受,伤心地对须提那子说,“我家富有四海,财物无量。你却沿途乞讨,令我们丢尽颜面。你还俗吧,享受五欲之乐,家中财物任你布施。”须提那回答说,“梵行的生活令我快乐、充实,我深深地体会到,财宝是身外之物,是烦恼的根本,于我何益?”但他的父母每天都来看他,用各种方法说服须提那子还俗。最后,他的父亲说,“我家的财宝无数,却只有你这一个独子。你出家了,家业无人继承,你安心吗?我们百年后,这些财宝无人继承必会充公,入梨车毗王库藏。你的贤妻八年来一直等着你回来。”须提那子仍然不为所动。最后,他的父母说,“我们别无所求,求你看在我们孤苦伶仃的份上,为我们生一子吧,使家业有继承人。”须提那子心想,我若不给父母留下继承产业之人,他们一定会继续苦苦相逼,令我烦恼。不如为他们生一子,也算尽了孝道,我的麻烦也许会了结。
于是,须提那子为了满父母之愿望,三次与其前妻行淫欲,被僧团内的比丘认为行为不检点、不洁净,于是将他的过错禀告佛陀,佛陀便召集僧众大会,对须提那子进行谴责,佛陀说:“你的所作所为有损比丘的威仪,不是洁净的行为,是不应当做的。”因为须提那子与前妻行淫欲的事,佛陀为此制定了不邪淫戒。规定在家信徒不得与夫妻之外的男女行淫,出家人完全戒淫。
此后,不邪淫戒的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做了淫乱之事是犯淫戒。而且一个人起淫心动念,也属于违犯了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的制戒因缘
妄语是对别人说虚妄不实的话语。说妄语的人往往对人隐瞒事实真相,欺骗别人上当受骗,或者令人处于对某件事的误解之中。佛教认为,一个佛教徒,必须对人诚实守信,这是学佛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人经常以妄语骗人,达到满足自己私心的目的,他最终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因此,佛陀非常反对弟子打妄语,并将妄语戒规定为佛教的基本戒条,要求所有佛教信徒都必须遵守。
与其他戒条一样,佛教不妄语戒也是因为弟子中有人说了妄语,影响了僧团的声誉,佛陀才因此制定了这条戒。对于本戒的制戒因缘,在《十诵律》中有详细的记载,佛陀成道后第六年,有五百位比丘跟随佛陀在毗舍离结夏安居。这时由于发生了大饥荒,导致无数人被饿死,以至于白骨遍地,无人收尸。在此安居的比丘的生活也极端困难,难以继续生存下去。佛陀因此召集比丘们说:“乞食这么困难,我们不可能聚集在一处结夏安居了,大家分散到各地安居,让居士的负担减少,各位也不至于受到饥饿的威胁。”
众比丘依教奉行,到各个乡镇结夏安居,三个月以后又回到毗舍离一起自恣。大多数比丘都因为缺少食品而饿得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而有少数比丘容光焕发,腰肥体胖,衣着光鲜亮丽。佛陀一一询问弟子:“你们安居托钵的情况如何?”面黄肌瘦的比丘说:“我们是托钵了啊!但是正值饥荒,居士们自己都没有东西吃了,怎么会有多余的食物分给我们呢?”
容光焕发的比丘得意地说:“我们刚开始也化不到食物,后来为了获得信众供养的食品,以度过难关,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即在信徒面前相互赞叹上人法:某比丘已经证得初果、二果、三果;某比丘已得初禅、二禅乃至得六神通。”信徒得知后,心中想:“好不容易有证得圣果的比丘到我们村里来,若供养他们,一定能得到无量的福德!”于是便把仅有的食物拿出来,不但不供养父母、亲朋好友,连自己也舍不得吃,而是拿来供养自称证果的比丘们。日复一日,他们因得到充足的食物而自然荣光润泽、气力充足。其实,他们都是凡夫僧。是因为他们利用谎言骗得了信徒的信任。
佛陀得知原因之后,呵斥他们说:“愚痴比丘,你们竟然把佛法作为讨生活、骗取衣食的工具!为了口腹利养而谎称自己的修行境界如何高妙,这是盗人饮食的贼!是世上最可恶、最可厌的贼!”为了防止以后有弟子再犯类似的错误,佛陀就给众比丘制定了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的制戒因缘
对普通人来说,适当的饮酒对活络筋骨,促进健康会有一定的好处。酒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招待客人的必须品。俗世中,在招待客人时如果没有酒,仿佛就不成礼仪。在现代社会,酒成了人们联络感情的重要媒介,很多难以办成的事情,如果诚心请人一场酒,再难办的事情也都能迎刃而解。由于酒具有多种功能,酒也成了一些存心不良的人,实现自己阴谋的手段。于是,很多有关酒的俗语层出不穷。比如“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酒醉心里明,骂的是仇人”、“话是酒撵的,兔子是狗撵的”等等,都说明了酒对人造成的负面作用。同样,如果饮酒不知道节制,往往也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对于佛教徒来说,除了治病的需要外,佛陀是严格禁止饮酒的。佛陀之所以制定不饮酒戒,是因为佛弟子中有人因为饮酒而有损出家人的形象。关于佛陀制定不饮酒戒的缘由,在《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经中,有具体的说明:佛陀住世时,曾于某年结夏安居结束后,带着弟子们游化各地。他们来到支提国中一村落,村民见到佛陀都很恭敬。当佛陀带着弟子们走出村外,正要朝着拔陀越村的方向走去时,这些敬重佛陀的民众关心地告诉佛陀说:“那个拔陀越村去不得,因为村里有一所修道院,院里盘踞着一条毒龙,性极暴恶,时常危害我们的庄稼和村民,它住在院内的一个水池边,天上的飞鸟、陆地上爬行的动物及水中的鱼等,一靠近就会有生命危险。”佛陀微笑着表示谢意,不过还是向修道院走去。
佛陀的随从弟子中有一位善来长老,他在皈依佛陀之前曾是外道教徒,具有降伏毒龙的神通本领。他自告奋勇要去修道院降伏毒龙,佛陀准许了他的请求。于是,善来长老独自一人前往修道院,在院内的某个角落静静地打坐。没多久,毒龙果真出现了,它口吐毒气要伤害善来长老,而善来长老则以权巧方便的方法,降伏了毒龙。因此,四面八方的人对善来长老都极为敬重,争先恐后前来供养他。
一天,当他游化到室罗筏城时,有一位信徒供养他可口的饭菜,但因菜较咸,一会便感到非常渴,这位信徒自思:我所供养的食物极为肥腻,如果供养他冷水,可能会生病,我倒会罪过无边。倒不如权巧方便,以酒代水,既止渴又有益健康。于是便拿来美酒供养这位圣僧。善来长老一点也不知晓,一饮而尽。然后拿起衣钵前往佛的住处。快要到达时,酒性大发,头晕目眩,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衣钵锡杖散落一地,极为狼狈,一阵风吹来,全身坦露,但善来长老全无知觉。
佛陀和比丘们受供后返回精舍途中,看到善来长老躺在地上,比丘们赶紧将他扶回精舍,然后将他扶到佛陀面前,让他躺在地上,头向着佛陀。酒醉中的善来长老,躺在地上翻来覆去,后来变成了脚朝向佛陀。当他醒来发现自己的脚朝向佛陀,感到十分惭愧,赶紧起身顶礼佛陀,请求忏悔。佛陀问比丘们:“以前的善来长老是不是很尊重佛?”大家说是。佛陀又问:“现在他的脚朝向我,这样是否有恭敬心呢?”大家回答说:“已经失去恭敬心了。”佛陀又问:“善来长老先能降伏毒龙,现在还能降伏一只癞蛤蟆吗?”比丘皆说:“不能。”佛陀便利用此机缘,告诫诸比丘,“喝酒会让诸比丘的智能和毅力消失,失去自持的力量,也会破坏庄严端正的形象。所以,大家绝对不能喝酒,要洁身自爱。”从此,比丘僧团中就有了不饮酒的戒律。这就是佛陀制定不饮酒戒的因缘。
与社会法律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的根源一样,佛教五戒的制定也都有其因缘。作为佛教信徒,了解佛陀制戒的因缘,对正确认识佛陀制戒的意义,帮助我们认真持守五戒具有重要作用。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