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二十二日(二)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二十二日(二)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如数家珍
“彼种种事,或一宝十宝百千种宝随心称意无不具足。”(昙鸾法师《往生论注》),极乐世界的种种设置,《无量寿经》中的描述是很多的。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其宝树、宝地、宝池、宝宫殿……,大家下面去读一读吧。
种种宝,无外乎是提示我们每一个有情本自具足的心智的作用力。因为我们在现缘中,在这个浊恶的世间,在我们的贪嗔痴慢疑的蒙蔽下,我们自身是透视不到的,阿弥陀佛顺着本自具足的心智去作为,产生了一个效果,然后他把这个效果推给我们,让我们照见自心本自具足,(如下图)阿弥陀佛所成就的庄严依报,来折射到一切众生的自心,令我们照见自己的本具。
我们在自己的业报与现行的习惯中,已经没法了解自己的本具了,虽然知道一切众生具有佛性,但是看不到。因为这个娑婆世界种种不足、种种迷失、种种倒见,我们的作为总是亏欠的,但我们通过对佛所成就的庄严的观察,来折射出本具的功德,实际这是不二的成就,昙鸾法师说不要“格局”于此,即不要说这是佛的,这不是众生的。
我们在观察的时候照见本具的功德,即本具心智的作用力。这一点要越来越清晰,那我们学习、观察十七种庄严就会变得踏实、有意义,我们就会好要于观察它,就会有如数家珍的意乐——原来极乐世界的庄严是我们一切众生本具的功德与利益。如此从娑婆世界的依报中走出来,从对烦恼业习的执著中走出来。
在观察彼国庄严的过程中,无意中我们就会走出自己的业力纠缠。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会把极乐世界就当成是阿弥陀佛的国土,而没当成自己的本家本国,所以就会感觉这种观察与我们没什么关系,所以很多人不乐意读《无量寿经》极乐世界的描述。如果是你的家珍,你所拥有的,你就会意乐地去读。
有一次去洛阳,一批老居士跟我说他们背诵《无量寿经》几千遍了,但烦恼还大呐。主要就是没有数自己的家珍。那我们现在要知道——读极乐世界,那里面都是我们自己家的珍宝,是我们未来必然受用的功德,也是我们现在可以受用的功德。因为你现在知道它是你的家珍,虽然还没有触摸到,但你心灵里已具有,智慧里已具有,已经感知的到了。
这样再去读经典,那你真是有喜悦,有好要,有那种真诚真切的感知了。要不然天天数别人家的珍宝,有什么味道呢?人家银行存多少钱跟你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数来数去,自己也不起作用。不,这是我们本家本国的家珍!
如数家珍地读读《无量寿经》
我们有没有这样的福报呢?所以我建议,每个参与学习的人能不能去读几卷无量寿经呢?或者我们能不能作为一个共修功课呢?我们象审视自己的家珍一样地去读。一开始我不敢请大家去读经,怕大家有疑虑,说天天读来读去干什么呢?现在我说,读你们家的账本!读你们家的仓库里都存了些什么东西!行不行啊?这样就比较亲近了,我感觉可以给大家提一提了。
极乐世界读的多了,就属于自己了。为什么呢?我们心与佛心是没有距离的。距离是因为我们贪嗔痴慢疑的执著、烦恼的执著所设的障碍,在读经过程中,我们就会把它有意无意识地消融掉了。这样我们提倡提倡,看看哪一天开始,读多少卷合适,或者把它当成共修功课去做。我们一般都读《阿弥陀经》,但是《无量寿经》写得更细致。东林寺昌印的《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给我们寄来了很多,印的很好,如果不读真是太可惜了!我可不是推销员啊!
以前修秘法的菩萨来看我,有时我们谈话会谈到晚上两三点钟,他们还是要去做功课。我就问为什么?他们说功课必须做。我说为什么呢?他们说我有誓愿。如果我们理解了为什么读《无量寿经》,那就来的很直接了。以前我就会背《阿弥陀经》,其他什么经典都不会背,往生咒都背不齐,有时候心里有不自在的时候,就拿出来一段背一背,哼一哼,心里就感觉好了,回家了!因为在外面很累,在哪个外面呢?——烦恼啊,娑婆世界啊,跟人说是说非啊,很累很辛苦的,而念一段家的文字,就感觉回家了,就象是回到卧室休息一样的,不再扯那些烦恼的东西了。所以我感觉我们用休息的心去读一读《无量寿经》,如数家珍地读一读《无量寿经》,还真是需要的。
大家读一读,我再讲就感觉到省心了,要不然还有点累,如果大家都读得很熟了,我说某页某页,大家都知道内容了,那就不需要很费心。所以今天就这么提一下。
称心满愿而照见自心
昙鸾法师讲,种种事庄严无外乎是称心功德,极乐世界所有的功德,即本自具足的心智所起的作用,昙鸾法师讲是“称心所为”,都是最合乎我们心的,最踏实、最丰满、最真实、最愉悦的东西。那我们能不能从极乐世界这个阿弥陀佛国土中找到真正愉悦、休息、庄严的东西呢?找到那真正是我们心灵所拥有的,应该成就的依报呢?我感觉我们下去可以读一读,不要说要求五千遍,三千遍就够了。三千遍不多吧?要多了,一万遍!
这都是称心所做,称谁的心呢?称一切众生的心!阿弥陀佛设计的极乐世界的所有功德,其心愿作为,都是满众生愿,令众生愿满而照见自心,所谓满愿知自心,即通过极乐世界的照见,使我们了解了自心的充实与具足。
我们看到的这个娑婆世界,总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很多人把家装修的很好,很多人到五星级宾馆,现在还有超五星什么的,都不满意。因为人心的渴望不光是华丽尊贵,还要称心。称心可不容易。但是极乐世界都是称心所为,就是满你的心愿,因为它会随着你的所需而表达。我们读《无量寿经》就会读到这些言辞的——需要饮食,七宝钵器,自然现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宫殿随身,欲大则大,欲广则广……。顺心啊,随你所需而显示。娑婆世界哪个地方要是能这样了,那不得了。极乐世界的水,顺树而上,欲高则高,欲低则低。欲没足则没足,欲没膝则没膝,欲没腰则没腰,欲没顶则没顶,欲暖则暖,欲冷则冷。现在哪有那样的水呀,是不是?他们说有,电动的。还不够称心,漏电就麻烦了!说有超声波的,这个那个的……,反正不够称心,再搞也不够称心。
读一读《无量寿经》,不读,你的家珍你不知道,什么呢?称心啊,满意啊!其化没显现,皆因心智所需而现。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如果我们不读《无量寿经》,我感觉再讲下去,这个观察、观察,观察什么呢?而我们在读的时间里,再结合学习,可能会慢慢地找到一些应该观察的角度,来泯灭我们对这个娑婆世界的不满。娑婆世界实际是不满的世界,被称为“堪忍”,就是说怎么忍受呢?所以我们看一看满意的世界,再看一看不满意的世界,我想大家的欣厌之说就成立了。
早期净土的弘扬,就从欣厌下手——一个是对堪忍界的厌离心,一个是对极乐世界的向往心,欲往、欲生之心。娑婆世界我们不需用力观察,睁开眼就是。哪个菩萨说我睁开眼睛就是极乐世界,那就随喜你了!过去有念佛人就给自己写这样的口号,说“睁看眼极乐,闭上眼极乐”,然后就贴在床头,提醒自己念佛。
实际我们一睁开眼睛,若顺性观察了,也都在说法,在说无常无我,都是这样一个法益的教化。但是我们的染习一来,睁开看眼睛看这个娑婆世界还是堪忍,还是不能忍受,还是令人厌倦。
如果我们睁眼闭眼都是极乐世界,那太了不起了,但我感觉睁眼是娑婆世界的人还是多。而读读经典,睁开眼睛,极乐世界,闭上眼睛,极乐世界。为什么呢?闭上眼睛就浮现出来极乐世界了,哎呀!这么美!希望大家睁眼闭眼都是极乐世界,提倡大家读读经。
读经典的人,是这个时代的芬陀利花,是这个时代最富有的人,是这个时代最正念的人,是这个时代代佛宣化的人。是这个时代胜过一切法师的人!佛在经典上讲的特别多,我们这个时代讲经不易,直宣为方便啊。直接宣化最方便!再大的善知识,不如直接读经者,代佛宣化,了义真实,无有增减。所以我感觉读读经,我们睁开眼睛极乐世界,闭上眼睛极乐世界!起码读那一刻种是这样吧。
因为极乐世界是称心化现,满众生心愿而令众生安乐!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依报为什么令我们不满意呢?因为这是我们贪嗔痴慢疑造就的世界,这个堪忍界是贪嗔痴慢疑的结果!极乐世界是称心满愿的结果,是顺一切众生心愿而令众生满足的一个国度,所以往生彼国自得安乐,究竟真实。
极乐世界,一切随众生心愿故而成就!我们这个世界,看看有几个事随你的心愿?当然学佛了,会逐渐随顺我们的心愿,但你若是随着业习,没有几个事能随着你的心愿的。业习越重的人,贪欲心越重的人在这个娑婆世界越苦,越贫瘠,越不满意!
有一次我遇到一个镇长,我说哎呀,你这官够大的,管了这么多人。结果他这一张嘴就是不满意。我说管我自己一个人就这么满意,你管这么多人还不满意。他认为跟他一起当官的,人家都当上很大的官了,他的官还太小。我说出家多好,出家人管住自己就都高兴的不得了,要管两个人就满足的没办法了,对不对?所以说出家好啊!学佛真好!后来我劝他我说你学学佛吧。这菩萨还真学佛了,可能最后还真满意了吧!
极乐世界是称我们的心而显现的世界,所以“种种事功德成就”是对我们而讲的,阿弥陀佛并不需要这些了。种种事的功德成就,是针对众生的种种需求,是满足众生之所愿所需的。所以为什么还是希望大家多读读经呢?昨天我拿起这个汇集本(东林寺倡印的《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的时候,感觉这个本子太好了,现在人多大的福报!过去谁能拥有这样的书?那是什么样的级别、什么样的身份才能有啊?过去到我们放光寺来阅藏,那得经过多少关卡,从藏经楼里拿出来一本藏经多难啊!现在连登记都不需要登记,看看这书印的也好,纸张也好,内容更好。希望大家真是能读一读。我相信如果我现在给大家读了,大家下去就不读了。
这个“种种事功德成就”,是为了满足十方一切众生的种种贪欲。有个菩萨跟我说,师父,我这串念珠多少钱你知道吗?我说最多千儿八百。他说不,好几万呐。哎呀!我说极乐世界拾块石头都比这贵。因为什么呢?它是称心而来的,它是调柔的,是真实不虚的,是能满足众生的需要的。你再贵的一个东西也满足不了你的需要,你知道吗?我遇到一个菩萨带一个项链大概值一百八十多万,她跟我说,师父你看漂亮不漂亮?我说不值钱,也不是不值钱,是没有满意。她如果满意就不问人了对不对?你带着它又不满意干啥呢?累的要命,对不对?
所以我们学佛人是处处满意快乐呀,观察极乐世界也是让我们满意快乐!实际是令贪欲满意了,它就休息了,休息了自性就显现出来了,就平静了,就清净了,就安乐了。阿弥陀佛用这样极大的善巧,所以有人就称阿弥陀佛是“大贪功德成就者”,怎么大呢?一切众生都满足你!有的人说我还有欲望不满足,佛说“除修短自在者”,就是说没问题,有的人爱财爱车什么的,阿弥陀佛不直接承诺你,他说你先来,你不来不行,不来满足不了。
所以我们现在的主题——先往生,先把心安于此,你世俗的贪欲后面再慢慢来。要不然你在这个娑婆世界越贪欲越贫穷,越累越苦,这是个事实你知道吗?如果没有这个事实,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南无阿弥陀佛”了对不对?在这个娑婆世界越执著、越贪,人就越沉重、越迷失、越痛苦。极乐世界能满足你的一切爱乐向往,为什么不去呢?“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啊,不断地这样来提示我们,干什么呢?先完成往生的主题,再完成你世俗之所愿,所以说“除修短自在”。什么叫“短自在”,就是你的妄想啊。
菩萨们!阿弥陀佛就怕我们这样的人说,哎呀!我还有这么多私欲不能满足,我不能往生。所以他又专门说“除修短自在”,来满足我们,不违安养,回入娑婆世界,回入其他世界,得种种娱乐,种种游戏方便,来消除我们那种贫瘠的贪欲的心。我们大部分的贪欲是因为贫瘠,不是因为其他的,你如果是满意的话,还贪欲什么呢?所以这个“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皆为满足众生。所以具足妙庄严,备诸珍宝性。备诸什么呢?——一切众生之所需啊!你的所需就为宝。什么是“宝”呢?世俗有珍宝,法有法宝,贪爱者也有认为异性为宝。转轮王出世随身七宝——将军宝、摩尼宝、兵宝、女宝等等。这个“宝”是什么呢?你珍爱、所需要的。因为你需要,得到了你认为就是珍宝。
所以,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来满足众生的种种的贪欲执著,使我们的心智得到圆满,或者说本质的圆满得以成熟地表现。人心本来是圆满的,但是往往我们不用这个圆满心,而会用亏欠的心,这就是我们在娑婆世界的一种执著与迷失。
我们拥有圆满的心,为什么还用亏欠呢?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就是满足不了,所以养成习惯了,然后大家就相互掠夺,相互侵占,相互逼迫,然后造成更苦,更加亏欠的一个世界,所以造成了减劫,造成了人寿越来越短,造成了人的道德水准变异的越来越快,造成了人越来越没有过去厚道了。
我们都读过君子国的故事,君子国的人在以物换物贸易之时,都认为要把东西多给别人一点才好,自己拿需要的那一点点就行了,所以他们贸易时带很多东西去送给对方,然后拿回来自己需要的那一点点东西,很满意。后来的贸易变味儿了,开始有平等贸易了,要大概等值的。现在是不平等贸易,拿最少的钱买最多的东西。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君子国的时代了,也不是平等贸易的时代了,因为什么呢?减劫来了,减劫已经来了很长时间了,所以越往后面就越厉害啊!
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个娑婆世界就是人相互的不满意,给予的不满意,得到的不满意,总认为自己付出的多,所以造成堪忍界的相互侵害,我们在此想满意,十分困难!所以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在呼唤着每一个想运用圆满心智的众生,去印契自己的心智、成熟抉择自己的心智,而不在亏欠的世界、亏欠的心理作为中去流转。
娑婆世界一定是个亏欠与流转的世界。所以我们对这个娑婆世界的厌离心不够,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贪欲的堕落、亏欠心的堕落不认知。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就知道这个贪欲与亏欠的心理是伤害的,是不尊重的,是不自尊的心,是一种自我残害。但是我们已经生活习惯了,把这种伤害、这种不自尊当成一种事实了,认为自己就需要这需要那,需要很多很多,结果给了很多很多也不满意。人的贪欲心没有止境啊!越贪越穷,越穷越贪,就这样恶性循环!菩萨呀,娑婆世界是没法满足我们的。
你说我在娑婆世界做一个闲人,做一个清凉人,就用一个具足心在这儿做人行不行?你真能这样做人,我们介绍全世界的人来给你磕头,真要有这样一个人,我们就把他塑到这儿!(师父指着观世音菩萨和各位罗汉的塑像)这都是过去少欲知足的人嘛!娑婆世界不容易啊,真要坐在那儿,也不容易。少欲知足好说,让你静静地坐两天,三天,五天以后就耐不住了,谁想这么做,我们做一个关房让他坐一坐。举举手,(有出家师父举手)真是好,真是好,我们这儿有愿意闭关的太好了。
少欲知足在我们这个空间,不是做不到,只是有这样良好的习惯与福报的人比较少,不能说没有。因为我们这是一个杂居的世界,有很多不退转的菩萨在应世,以种种身份,种种善巧,种种教法,鼓励这个世间,令我们好于梵行、守护自己的应守护之戒律、做自己应作之作为。
所以,这个“庄严种种事功德庄严成就”,我们要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认识——极乐世界的确是称我们一切凡夫众生的心愿所设致的。黄金为地也好,七宝池八功德水也好……里面的福德,我们回去自己“算账”去,那真是家珍呐,你自己静下心来,去读吧,那都是你自家的家珍。我们这个学习,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细细地在种种事相中观察娑婆世界,观察自心对娑婆世界种种事相的认知。
当然你说我们顺性来观察,那不离娑婆你能了知一切现业亦是家珍,不用离现业事事也是家珍,为什么呢?事事令你觉悟。这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观察彼国极乐世界,并不是说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有真正裂开的东西,但是第一个过程我们必须把它裂开。裂开了,你再来觉悟这个世间,是不影响,不埋没你的。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来觉悟,来认知,是不受减损影响的,只能受到更好的提携,更好的加持,更好的认知。
所以我们平时可以不离我们的现业,在种种事相上看自己是觉还是迷。若是觉悟者,事事皆是庄严功德成就,不离此娑婆世界就可以觉悟,那你不可思议。我们有时侯可能会半真半假的,就是一半觉悟一半迷,或者说大部分觉悟小部分迷,或者说大部分迷小部分觉悟,也可能一天中有一念觉悟,其他都是迷,也可能一天中有一念是迷,结果迷了一天!对不对?有时候我们一个烦恼就会坚持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对不对?记仇会记一辈子对吧?
所以我们从事事中看看是觉是迷,这真是我们应该思维观察的,这才是我们的珍宝。因为什么呢?事事觉悟事事皆珍宝,不离现业中我们真正进入了阿弥陀佛的庄严回施。实际阿弥陀佛并不是想让我们逃离一个地方,他是用一个呼唤唤醒我们的觉悟,不离于任何一个世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不用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你第一步,不离开这个世界,你陷入这个世界,你就觉悟不了。所以离开此世界是为殊胜方便!离开此世界,我们就会满意。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是客居,是梦幻,我们就会满意,我们在这个世界就不会沉沦,不会迷失。如果没有这个对比与离开的愿望,我们就会沉沦于此,就会把这个娑婆世界当成自己的家,或者说把它当成事实了。所以过去善知识提出了一切众生空幻无有实,所以说你在里面想要得到利益是永远没有机会的!这样给我们第一步——希望我们跨越出去,在这个三界的沉沦与贪欲中跨越出去,我们有智慧,有能力,有威德了,回身再看这个娑婆世界——如幻不实,自行解脱!
过去的善知识怎么讲这个次序的呢?
第一步,厌离心。先要有厌离心。
第二步,出离心。
第三步,菩提心。我们才能谈发心。
第四步,择法。
第五步,行证。
第六步,证果。
次序是个什么呢?是给你一个指导,你看你到那个一次序了。所以过去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证道、息用道,干什么呢?讲个秩序。对我们一个普通的修行者来说,以随顺阿弥陀佛的功德回观这些秩序是很有意义的,你可以判断你自己现在是在哪个状态,是在厌离的状态呢?还是在出离的状态呢?还是在发心的状态呢?还是在择法的状态呢?实际这都是掰开说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状态,或者说自己比较强烈的一个现下、现在的一个业习现象。当然你可以去审观自己,说“我不要这些东西,我只是念佛人”,这时候你不容易判断自己行为的深浅,不容易判断自己的准确性。
你可以把这个次序放在那儿,你念佛,你就会知道自己不同的状态——我这个念佛是厌离心,我厌离这个娑婆世界了,这个娑婆世界没法受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或者,我是用平等心来念佛了,也不喜也不厌了,就希望宁静下来。哦不行啊,要慈悲世间呐,把佛法广传于世,要利人呐,开始发菩提心了,要有大行,要有大愿,要有大悲呐。然后决定了,我就这样实践了,念佛是为了利人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有的人呢,真正开始这样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实践,一直到证果。——这样你可以判定自己的一个状态,你很清晰,比如,哦,我现在就在这个厌离阶段,以前不知道厌离这个娑婆世界,对娑婆世界的贪嗔痴慢疑,对自己的恶习作业还有贪的东西,还认为这是“我”的,我生厌离了,对自己的依正二报生厌离了。所以,先厌离自己的依正,你厌离过吗?一般我们厌离环境可以,厌离依报可以,但是厌离正报的很少,即对自己产生厌离的很少。厌离是厌离自己的所有作为,重新择取,那你就会出离,出离什么呢?实际出离的是自我,出离的是自我对依正二报的执著,对自己的环境的执著,对我、我知、我见的执著,那后面就有发心了。为什么呢?你一旦出离了自我,干什么呢,下边就是利世利人了。
(岁次辛卯五月初七 2011年6月8)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