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宗性法师:《金刚经》讲课记录 第七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6日
来源:   作者:宗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宗性法师:《金刚经》讲课记录 第七

 

  赏鉴、措错整理

  上回讲到怎样尊重正教分,内容非常短,但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就是怎么样是尊重正教,换句话讲就是怎样算是尊重佛法。上次讲到,真正地由内心尊重佛法,就是如教修行、如法修行,用佛陀的智慧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行动,这样是对佛法最大的尊重。说得更明白一点。佛法不同于普通的哲学和学问,佛法不只是理论上的阐释,而是通过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动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所觉到的人生的智慧是通过生活和行动而觉悟出来的。所以佛陀所觉悟出来的这样一些人生智慧就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他的觉悟来源于生活,反过来更能够切实地指导生活。正如我们所讲艺术来源于生活,反过来,艺术也要为生活服务。佛法的真正意义也在这里,佛法的真正意义就是要让我们把佛陀从人生中体验到的智慧,用于人生。这样佛法才具有生命力,才有用处。佛法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真正能在我们生活中改变我们的习气、消除我们的烦恼、提升我们的气质、净化我们的心灵、指导我们的人生,所以《金刚经》中讲,怎么才叫尊重正教?就是要如法修行,怎么样能如法修行呢?就是在生活里用佛法的智慧来透视,让佛法的智慧与生活融为一体。也就是我们现在“人生佛教”提出的“佛法要生活化,生活要佛法化”。现在有的人搞不明白,说“佛法生活化”会不会导致佛法的知识化呢?这需要我们用智慧来把握。我们之所以讲要让佛法生活化,是为了更好地让我们的生活佛法化。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佛法生活化就是要用佛法来化解生活,这个才是目的,才是如法修行。佛法生活化就是让我们生活的更和谐,生活得更自在。所以,实践佛法的路就是一条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的路。懂了这个道理,我们才真正明白,原来对佛法的尊重、对三宝的尊重就是很好的修行。三宝的恩怎么报?佛需要你给他吃吗?给他穿吗?法是这样吗?僧当然需要你供养,但真正报三宝恩,最好的办法就是像《金刚经》所讲的尊重正教,如法修行。佛陀出现于世,最终的目的目标就是让众生得到佛法的受用,通过佛法的修习,能够改变生命的航向,能够脱离生死苦海,到达究竟的彼岸。所以,如果我们真正能够让佛法生活化,让我们的生活佛法化,能够改变我们生命的染污,达到觉悟,这正是三宝希望我们众生能够办到的。所以,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按照佛法在生活里很好地来透视,三宝时时刻刻在加被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向我们微笑。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三宝弟子,才真正是佛的弟子。我们要真修学,要做真正的尊重正教的人。原因就在这个地方。为什么总是强调这个问题。因为在生活中,老是有居士问我:“师父啊,我那个房间里不干净,能不能诵经?诵经要在什么地方?要怎么样才如法?”等等。我就跟他讲:要干净,哪里干净?现在大家住的都是楼房,要冲哪一方?人家的设计不是单独为你设计。你认为不干净,说人家楼上有卫生间,那你总不能到楼顶上去诵吧,即使你到楼顶上去诵,那楼顶上也不绝对干净啊,因为楼顶上空还有飞机过呢,还是不干净,那你怎么办呢?所以真正修学佛法不是在形式上。很多人啊,一学佛以后,就在形式上打转。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这下可好,本来没学佛时还好,一学佛烦恼更多了。要知道,学佛是要学佛的智慧,不要成天沉溺于形式,不是一定要怎样怎样的形式。当然,没有形式也不行。因为形式跟内心是统一的。我刚才讲的意思是叫你不要沉溺于形式,而不是叫你不要形式。我的意思是要你在注意一定形式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佛的内涵。不是让你什么形式都不要。

  因为形式也是反应你的内心世界。成于中而形于外。但是我们的内心若不知提升,阻碍了我们的形式也不行,内涵和形式相一致这就对了。内容和形式要双管齐下,不能只注重一面。在生活中,我们应当根据情况,因地制宜。有的人说“听人说拜佛要向西拜,但西边是厕所,那我怎么拜呢?”我说:你想怎么拜就怎么拜!何必一定要固定呢?关键是你要在内心里拜,形式和内涵要统一,要协调。这个问题值得引起大家去深思反省。我们学佛本身是为了自在,为了解脱,结果烦恼把我们给束缚起来了,这不是佛陀施教的目的。所以,一方面,要注重内涵的提升,一方面要注意形式的协调,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尊重正教的佛教徒,是真正如法修行的佛教徒。光注重形式是不对的,光强调内涵的也是不对的,要把这两个东西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地进入佛法大海,才能真正地不偏离。《华严经》上讲要理事圆融。强调内涵是“理”上的,强调形式是“事”上的。如果你只注重形式,就是执事昧(迷惑)理,如果只强调内涵而不注重形式,那就是偏理废事。佛法主张中道,因为理事是相互依靠的。就像衣服有两面,里子和面子是相衬的,离开面子就没有里子,离开里子也没有面子。理事的道理也是一样。外面的面子和里面的里子是一样的,谁也离不开谁。包括我们刚才讲的形式和内涵,也是这样。如果形式离开了内涵,那么形式就是虚假的;若内涵离开了形式,那么内涵怎么来表达呢?不通过形式谁知道你心里想什么?所以这两方面一定要圆融起来,理事要圆融起来。我们的修行只有沿着这样的道路,才能平坦、稳定地前进。如果只注重一面。我们的修行就会失去重心,就会偏离,就会成为曲线,不会是直线,我们的智慧就不会平稳地增长。那样会形成曲折的道路,会给我们的修行造成障碍。刚才是对我们上一次讲的内容做了一点补充。下面我们接着讲经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段经文在内容上与上面是连贯的,一致的。须菩提问如来:你讲的这个法门,我们将来要受持,要让它流传,我们应当怎么叫它呀?须菩提这个问题问得正是时候,就像现在推销员推销产品,讲产品的性能如何如何好,人家就要问了:这产品这么好,到底叫什么名字啊,是什么东西啊?于是佛就讲:这个经给它起个名的话,就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关于经的名字,我们曾经解释过,“金刚”是比喻,“般若”是解脱的智慧,“波罗蜜”是到彼岸。三者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学习解脱智慧的最珍贵、最稀有、最难得、最坚不可摧的方法,因为有了智慧就可以降服一切烦恼。有了像金刚一样坚不可摧、难得稀有的解脱智慧,就能到达解脱的彼岸。“以是名字,汝当奉持。”请诸位想一想,我们怎么来奉持经的名字?我们刚才说了,金刚是譬喻,般若是解脱的智慧,波罗蜜是到彼岸,我们要想解脱,要想出离,那就必须拥有像金刚一样坚不可摧的智慧、无漏的智慧,才能够出离苦海。所以,我们学佛必须要拥有智慧,开发我们内心的智慧宝藏,让我们内心的智慧得到显现,我们才能度脱生死苦海。我们要通过这个名字,明白这个道理,要好好地信解这个道理。要透过这个名字,懂得它给我们所讲的内涵。按照这个名字反复给我们指出的这条道路去实践,就是要在生活里拥有智慧。要拥有什么样的智慧?不是我们世间的小聪明,而是解脱的智慧,而是能对治烦恼的智慧。“所以者何?须菩提,……即非般若波罗蜜”。佛陀进一步给须菩提讲,虽然我将这部经叫作《金刚般若波罗蜜》,但是它其实又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为什么?要破相啊!佛陀非常的慈悲,他怕须菩提执着,所以马上把它破掉,一法不立。所以,说的“般若波罗蜜”即非“金刚般若波罗蜜”,是名“金刚般若波罗蜜”。佛陀前面讲了那么多,然后安了一个名字给它,所以是“假名”。为什么?它是假安立的。“是名金刚般若波罗蜜”一句中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只是一个代称,是个符号。比如我们生活里的一件东西,一个碗,一个杯子,“杯子”这个名称概念,与具体的东西是两回事。磁的杯子是用泥土烧的一个模具,后来人们为了生活中使用、交流上的方便,给它起了一个符号,以代指杯子这一实体,就像现在我们给东西贴了一个标签一样。所以,我们手里这个杯子,即非杯子?为什么?这个杯子只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实体。是名杯子,是个假名的杯子。诸位,要把这个道理想通,这里也是一样。佛在这里讲“金刚般若波罗蜜”,只是一个代码而已,符号而已。所以禅宗里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为什么?语言文字最后它只是一个工具。它不能够实际代表言语文字所描述的那个东西。这就是《六祖坛经》中讲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是说,你喝水,是冷的、是热的、是咸的、是甜的,只有你自己清楚。如果我问你:你喝的水是怎么样的?你说水非常甜。你所体会到的甜,跟我听了你的描述所想像的甜肯定不同,因为我只能凭想像去想水的甜度。就象南方人没有见到雪一样,人家说雪是白的,像粉末,南方人只能相似地去理解:是不是像胡椒粉啊,像食盐什么的?同样,你内心里对水的认知是冷热的,其他人都感觉不到,都体会不到的。所以,我们在生活里要知道,我们周围所有的东西,一切事物都只是名称概念而已,所以禅宗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切语言文字都无法完全表达其所指的东西。比如说“非常甜”这么一句话,它能代表真正的甜的味道吗?代表不了。它只是个工具,通过这个工具让人们去理解它,去认识它,去靠近它。所以佛陀讲“即非金刚般若波罗蜜”,是名“金刚般若波罗蜜”,一切语言都是假名。这个道理大家要认真体会。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这个地方又问了:“……不?”释迦牟尼佛又进一步问须菩提,考察他进步了没有?问他如来有没有说法啊?须菩提答:没有说。为什么?说得都不对,正如宗门中所说“开口即作,动念即乖”。说出来的都是错的,因为不管你怎么形容,怎么表达,说出来的都不能代表你内心中真正的体会。所以说,佛陀无所说,佛说的都是假说,都只是教我们一个方法,一个工具,就像禅宗里打的比方“如指指月”。你看月亮在天空。你若看着手指头,你永远看不到月亮。你若顺着手指头去看,才能看到月亮。佛陀要让我们通过他指的方法去修行,去证得。从这个地方讲,如来无所说。为什么?你不要把如来所讲的东西都认为是实在的,就象生病了要吃药,病好了药就不管用了。如果你病好了还要去吃药,那就会再生病,为什么?因为你身体是好的吗。如来无所说,而无所不说。说了一个不可说的。若是佛陀有所说,就不成为佛陀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这个地方佛陀又进一步问须菩提。三千大千世界,是天文数字,象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的微尘,对我们凡夫来说是多得不得了了,所以须菩提说甚多。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这个道理和我们前面讲的道理一样。微尘是个代码,世界也只是一个代码,所以三千大千世界更是一个代码,一个符号。

  下面“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就是佛陀成佛以后,他的色身有三十二种庄严的相貌。如目光皎洁啊,耳垂垂肩啊等等,诸位查一下佛学字典就会知道。这个地方问,“可以以……相”这是个什么道理呢?是一个虚幻的,也是不真实的。如果我们将三十二相作为衡量他成佛不成佛的标准的话,那又是一种执着。要知道看成没成佛要看福德圆不圆满,智慧圆不圆满。福德、智慧圆满,自然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果我们只凭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来衡量是否是佛的话,那么如果有一个魔,他也能变化三十二相,那你说他是佛还是魔?《西游记》中,唐僧看到假的佛就拜,而孙悟空一棒打下去,那个魔就现形了。不可以用外相来衡量。所以这个地方讲,三十二相作为衡量佛陀的标准的话,那你大错而特错。为什么?三十二相也是虚幻的,也是不真实的。如果把它当成固定的标准,那就成执着了。所以修行过程中非常容易出问题。有人跟我讲:师父啊,我晚上看到佛了,看到菩萨了,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了。即使是释迦牟尼佛你也不能执着,更何况他只是修行中的一些虚幻的妄境,根本不是真实的。所以,你不能够去追求,一追求就容易着魔。所以有些修行人不断地追求,最后终于着魔了,就是因为这些道理他不懂,想不透。

  过去有一个公案,有一个打坐的师父,他打坐的境界非常好。他住在小庙里。庙旁的邻居有一个信徒缝了一件新棉袄,还蒸素包子送给他,他就想:“这个棉袄真好,这个包子真好”,着相了,贪心了。后来啊,有一次他在打坐时看到一座莲花。现在的人别说看见莲花了,就是可见“佛光”也立即想跳下去,哪里还想跑开啊。那师父看到莲花后就想这莲花是真是假?若是假的怎么办?打坐的人身边有个引擎,他把身旁的引擎扔到莲花上去试一试。莲花突然不见了。没过多久,庙旁信徒家的母驴生产了,产了一头小驴,小驴死了,跟着小驴后面产出来的还有一把引擎。信徒一看,这引擎不是师父的吗?就赶快拿去给那位师父。那师父一看大吃一惊啊,简直吓出一身冷汗啊,因为如果不是他还有些定力,先扔这个引擎去试一下的话,而是马上自己跳上莲花,自己不要生成驴了吗?所以他马上说了四句话:“一件棉袄一张皮,四个包子四个蹄,不是老僧手脚快,差点反倒被人骑。”为什么?他在人家供养棉袄、包子时起了贪心,贪心一起畜生相就要现出来了。所以好在他还有点定力,没有被莲花这个相迷惑,否则要堕落下去。如果我们看到这些境界就跟它跑的话,要小心上当!

  所以不能把三十二相作为判断是否成佛的唯一的标准,否则就会着相,就会陷入困境。三十二相只是一个表相的,还要看内涵。佛陀的三十二相,是源于他内里的福德智慧圆满,心地的庄严才有外表的庄严。若是只看一个外表的,就不圆满。就像《西游记》讲的,要谨防像唐僧那样犯错误,拜了魔变的假的佛。我们修行也是一样呀,容易遇到这种“境界”啊,遇到这个境界我们怎么办?生正见。正见是什么?就是用智慧来观照,用智慧来觉照,用智慧的眼光来看,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三十二相啊,八十随行好啊都全是空的。

  下面:“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这一句还是反复强调法受持的重要性,就是我们应如何受持《金刚经》。这一品叫如法受持分。怎么受持?两句话:“恒生正念智慧眼,解脱为他趣菩提。”这样才是真正对《金刚经》的受持。为什么?“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这是对佛法的,“微尘”、“大千世界”是世间法的,“三十二相”是果位的,这一切都是靠你的正念,你有智慧眼,才能够作如是观。还有,这个智慧怎么用?要为他人解说趣菩提。光是自己提高还不行,还要把这些智慧的道理、具正见的道理为他人解说,大家同证菩提。所以佛法在在处处都是体现着智慧和福德,自利和利他。“恒生正见智慧眼”就是智慧,这是智慧资粮;“解脱为他趣菩提”就是福德。“恒生正见智慧眼”是自利;“解脱为他趣菩提”就是利他。这一品(如法受持分)就是讲,如法受持就是要自利利他,积蓄福德、智慧二资粮。这才是《金刚经》最大的受持。所以我想,掌握这两句话,能够按照这样去行持,这样去修学,就是如法受持。

  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这一品比较长,但是道理非常简单。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这一段。离相寂灭分,是讲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修行的过程中,怎样离一切相,怎么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叫离相寂灭。什么叫离相寂灭呢?离相是指的内心里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一切相;“寂灭”是内心里如如不动,不受外境的干扰,外境的左右。自己能转境,而不能被境所转。离相寂灭就是形容,在修行过程中,如果能远离一切相,内心里是一种状态——寂灭。什么是寂灭?就是不动摇,不受外境的左右。““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这段话我们也要注意。这个须菩提听闻这个道理,深解义趣,涕泪悲泣。我们前面讲信心时讲过,一个人真正升起信心来时,信仰升起来时,他的内心真的会象找到归宿一样,会有激动的泪,喜悦的泪。有人问我,须菩提听懂了道理还哭什么呢?要知道,这种哭不是伤心地哭,不是痛苦地哭。“涕泪悲泣”体现了须菩提泪水里面那种喜悦,那种欢欣,那种激动。所以须菩提的泪是喜悦的泪,欣喜的泪。他懂得了甚深的道理,懂得了解脱之路,找到了归宿。当一个人到处流浪,一生流浪,忽然有一天有人收留他,他内心的激动,真是不可言喻。当人绝望时,得到了生机,那种喜悦也是不可言喻的。须菩提那种泪不是轻易滴的。在他内心中升起了对佛法,对金刚般若波罗蜜的认同、体悟,在他内心里扎根了,所以他才有这种举动,那是感恩的泪。泪里包涵了许多的内涵,有对佛陀的感恩,对佛法的认同,对生命归宿的喜悦。有一首诗“万幻为雨泪是真,轻弹能使大千成”。这世上一切都是如幻的,只有我的眼泪是真的,轻弹能使大千成。因为这泪是慈悲的泪,是为普天下众生的泪。须菩提的“涕泪悲泣”真实太妙了,内涵太多了。所以他才继续往下请问世尊:“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他在内心中升起了对佛法的认同,对佛陀的感恩,发出深深的感叹:你老人家给我讲的这些,我从来没听到过的。自从我学习佛法以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甚深的道理呀。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前面须菩提讲了自身的感受:“得未曾有”。后面,他问,如果将来有人听到这些道理。“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指毫不怀疑。为什么毫不怀疑则生实相呢?因为毫不动摇、毫不怀疑就会远离一切相啊。远离一切相就是实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空法相,空相,无有相,那是什么?那就是实相。离相,无相,才是实相,成就一切稀有功德。因为只有远离一切相,你的智慧才能得到无限地成就,只有成就了无限的智慧,在度众生中、在修行中才能积起无漏的福德。无漏福德加上无漏智慧就是第一稀有功德。第一稀有功德是什么?有人告诉我吗?对了,有人说对了,是成佛的功德啊!成佛才是第一希有功德。所以,能够信心清净即生实相,有无限智慧,无漏智慧,那就是福啊。“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这个地方讲的“实相”,不是真实相,远离一切相才是“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意思是,我现在要按这个道理去做。这是须菩提对释迦牟尼佛的庄严承诺,是宣誓,一定会这样去做,请佛陀放心。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如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后五百岁”我同意是指到末法时期的最后五百年。如果将来有人在听到《金刚经》时能够信解受持,像前面如法受持分所讲的,“恒生正见智慧眼,解脱为他趣菩提”那样地去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为什么?因为那是佛的形象啊,当然第一稀有啊。“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果有人真正能够做到“恒生正见智慧眼,解脱为他趣菩提”,他就已经没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不是实在的。何以故?“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前面讲了,“如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什么是第一希有?我说他成佛了。为什么?因为下面讲了:“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他能够信解受持,他就是离一切相啊,离一切相,他就是佛嘛。今天就讲到这里吧。阿弥陀佛!

返回目录

-----------------------------------------------------------------------------------------------------------------

更多宗性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