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6日
来源:   作者:宗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

 

  —— 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养

  缘起

  按照计划,这次讲座的题目,叫做“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养”。为什么要讲关于人生修养的问题呢?这里要分几点来说明。

  一、传统文化的沦丧

  所谓世事沧桑,在整个中国的历史长河里,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变迁。但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晚清民国的那一段历史剧变对它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后,这种表现尤为明显。所谓大清帝国,康乾盛世,早已成过眼云烟,整个中国社会让人觉得萎靡不振。于是人们回过头来开始反省,这个社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此时很多人都把眼睛盯向西方。西方有两味药,一味是民主,另一味是科学。中国人也开始照搬这两种文化,这样照搬的结果产生了两种倾向:一种倾向在当时比较保守,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派没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垮掉了;还有一种倾向,就是全部照搬西方的民主科学,对中国自身所有的文化进行革命,进行颠覆。这样的结果,是到五四文化运动以后,否定了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佛教也不例外。在此前提下,佛教将如何寻找出路,寻找发展的新机,就成为当时最大的课题。

  这里不得不提到佛门的一个重要人物—太虚大师。太虚大师当时环球弘法,经过欧洲,转了一大圈,接触了许多西方的教会人士,了解西方宗教的发展状况。回来以后,反思中国佛教发展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结果发现从明清以来佛教的表现形式,太过神化,已经把我国的佛教带入了一个死胡同。所以太虚大师提出了佛教改革,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人生佛教”。这个人生佛教我今天不展开讲,留待以后以专题来讲。

  二、人天佛教与人间佛教

  我们今天很多人理解的人生佛教,总以为是对佛教的创新,其实不是。人生佛教其实是对佛教真精神的回归,不是创新。太虚大师当时提出这个思想的动机,只是想还原佛教的本来面目。还原佛教重智慧、重悲心、重现实、重社会的本来面目。比如佛经,我们都能感觉到佛所说的其实都是人间的事,特别是读《阿含经》,《大乘经》,这种感受尤为深刻。甚至形象到穿衣吃饭,师父与弟子之间怎样问答等,都是非常人性化的。可是到了明清以后,就变样了,整个中国佛教变得神秘化、鬼神化,换句话说就是变成了人天佛教,把佛和人对立区分开来。这就背离了原始佛教的初衷,太虚大师有鉴于此才提出了改革。

  1、佛教的初衷——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

  佛教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很重现实人生,很重现实社会。再换句话说,佛陀创立这个佛教,本身就是为了对这个人生和社会予以关怀的。你看他本人,当时在发心求道之前,也是自己在生活当中各地游历,见到世间的生老病死,才萌发去探索人生宇宙真理的念头。所以他的出发点本身就是立足于现实人生的,立足于现实社会的。这是佛教的初衷。

  那么如何能解决现实人生和现实社会的问题呢?释迦牟尼佛通过他对当时各种思想的学习领会,觉得都不能解决。最后只好另辟蹊径,最终悟到了人生宇宙的真理,创立了佛教。

  2、佛教的核心理念——智慧与慈悲

  佛教的核心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智慧,用智慧来净化和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境界;另一个是慈悲,用悲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因为自私而纷争的诸多问题。这是佛教创建的两个基本概念,从两汉到隋唐,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个基础理念发挥的,由此带来了唐宋时代佛教的鼎盛时期。不管是净宗、密宗等,包括禅宗,都把佛教的慈悲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佛教首重智慧,智慧就是要解决我们自身修养的问题,我们自身修养问题的最大堡垒就是自我主义。只有智慧,无我的智慧,才能消除这种固执,消除这种自我,这样我们整个人生修养的境界才能提高。一旦我们的无我智慧生起来,同时心量宽阔,即佛教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么这时我们的悲心也就同时生起来了,对众生的关怀也就同时生起来了,这个就是悲心的体现。所以很多佛经里提到,问佛陀为什么要说法呢,佛说我要把我觉悟到的,告诉一切众生,让他们也觉悟。这就是智慧生起的同时悲心也生起的缘故。

  有人说释迦牟尼佛那时候不一定有悲心,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释迦牟尼佛刚成佛的时候并没有讲法,并没有希望别人也觉悟。比如他证得菩提的时候坐在菩提树下,是不想讲法的,只是因为帝释天去求他讲,他才讲给我们听的。说这话的人的意思,是说如果帝释天不去求佛说法,那么佛也不会慈悲地为众生说法。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这只是一种示现,如果他没有悲心,真的不想讲,那么再怎么请,用轿子抬恐怕他也不会讲。正因为他有悲心,要让所有的众生都能觉悟,他才把证悟的方法告诉大家的。

  所以应该讲慈悲、智慧是佛陀本人觉悟以后设立佛教的两个主旋律,一直到以后的传播都是这样。

  三、正法重现

  太虚大师对整个中国佛教采取纵向观察,再结合西方宗教的发展给他带来的触动,于是回来后就提出了佛教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虚大师当年扮演的角色,有点像中世纪基督教历史上的马丁.路德,区别就在于马丁.路德的改革是成功的,太虚大师却没有成功。因为当时一方面教内的保守势力太大,太虚大师一天到晚都要忙于应付。再一方面加上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抗战一爆发,他本人居无定所,四处漂泊,颠沛流离,还要抗日,这样他的精力就更不够了,乃至于变革没有成功。

  1、人生佛教——人成即佛成

  虽然改革没有成功,但是太虚大师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具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要领会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教”的意义,就是要让佛教的真精神回归,就是要让佛法重回到“重现实,重人生,重智慧,重慈悲”的核心理念上来。他作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偈颂,是这样说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应该说这是他对他整个人生佛教思想的一个高度概括。

  “仰止唯佛陀”,意思是 我高山仰止的,唯有佛陀。只有佛,才是我们恭敬和学习的榜样。但这个“佛”并不神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的,怎么成?“完成在人格”。就是在做人的时候好好修行,完善自己的人格。

  我们都知道,佛陀的人格是圆满的,佛陀是人格圆满的觉悟者。而我们这些人的人格都是不圆满,我们这些人的人格就像窗户格子一样,一格一格都是分开的。一会儿是善的,一会儿又是恶的。就像西方哲学里讲的人格分裂,中国文化里边讲人格多重性一样。所以我有时候喜欢感叹:你说这个人呐,活在世间,不管是修行人,还是不修行的人,都喜欢自己跟自己“打架”。心里不停的矛盾、彷徨、痛苦、挣扎,就是自己跟自己打架,自己跟自己较真,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叫多重人格,也叫人格分裂。为什么说佛菩萨的人格是圆满的呢,因为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无我无私。彻底的无我后就不会自己跟自己在那儿自相矛盾了。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作为一个学习佛法的人,人都没做好,还能成佛吗?所以在民国的时候很流行一种思想,就是学习佛法要先学做人。人都没做好也成不了佛。所以后来很多人提倡学习佛法要先学儒学,然后再来学佛。为什么呢,因为儒家就是教你怎么做人的。当然,儒家对于做人之道是说得比较详尽,但是我觉得佛学其实也是教你怎么做人的,只是我们一直以来对佛法缺乏正确的了解而已。“是名真现实”的意思是这才是我们学佛最基本的,要遵循的路子。

  2、如何人成——力行十善

  那么,怎样做好这个人呢?上一次我们已经讲过,一是执持五戒。你能把五戒执持好了,起码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二是奉行十善,我个人觉得奉行“十善”,就是我们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养。

  这就是今天为什么要讲力行十善,完善佛弟子的人生修养的原因。如果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能够按照佛陀教导我们的五戒十善来时刻实践,那么我们不但能够自利,还能利他,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这个好处,站在佛教立场,就是“人成即佛成”。如果用今天最流行的话来讲,这种自利利他就能创建一个和谐社会。

  第一章 如何力行十善

  一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我们这次讲“力行十善”,是关于佛教的戒律的。戒包括两方面,一要止恶,二是修善。不能做的偏做,该止恶的不止,那就叫犯戒;应该做的不做,该修善的不修,那也叫犯戒。然而,现在的人,对“戒”字总是片面性地理解,觉得有了这个“戒”就什么都不能干了,其实不是这样。这个戒,其实是要我们放开手脚来做,只是要合理合法的做。这里所说的“理”,是指佛说的慈悲、智慧的真理;这里所说的“法”,是指万物了无自性,我们要行“顺应天道即人道”的佛法。

  1、五戒——止行为之恶

  我们先来回忆上次讲了五戒,五戒侧重止恶,就是对你整个身心的约束。上次讲的是什么题目呢?好像是提高内心修养,共建和谐社会。我当时提到,和谐的现实意义,就是对道德的重建,价值的重建,信仰的重建。然后讲和谐社会观,我没有讲什么和平友爱正义等,当时讲了四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跟你自己要和谐。怎样实现这个和谐呢,第一用五戒约束身心;第二用四摄来培养培育内心世界,使我们的内心世界全部都修成善法。这样,这个和谐社会才能建立。本来还有很多内容要讲,结果看时间不多了,来不及了,只好说下一次再讲吧,现在正好就是上一次讲的“下一次”。所以今天其实是接着上一次的话题讲的。

  2、十善——培心灵之善

  刚才提到,五戒侧重对恶法的停止,对我们整个身心的约束。但十善就不一样了,十善它是彻底对我们内心的一种提高。所以说五戒是对我们内心的净化,而十善是在此基础之上对我们内心里善法的培育、提升。

  这就等于一潭浑水,这水如果始终都在外面不停的吸收脏水,那么这个水永远是浑的。而五戒就好比堤坝,防止脏水流进潭里。十善呢?就好比白矾,或者其他化学物,反正是能澄清水的,这样慢慢的沉淀下来,这潭水就清亮了。

  十善的作用,就是让你的内心能够把善法培育起来,并且能够提升它,这样修养就提高了。所以说修行就象大江截流,这个词是长江三峡截流的时候发明的,当时听说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工程,全世界都没有。伟大是伟大,但是真正的截流,是截生死之流,这个比什么都伟大,你能把这个截断容易吗?要靠什么?靠的就是五戒十善,严持五戒,就能保证人身,那不就是把三恶道的流给截住了吗?这就是截生死之流。然后再用十善去提升内心的精神世界。你虽然不让脏水往里头排,但是不能把它净化,那个水还是染污的。这就是五戒与十善之间的联系。

  二、怎样力行十善

  我们接下来重点以“不杀生”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先止恶,然后紧接着修善法,不单要搞清楚修什么善法,还要搞清楚怎样修习善法这样一个过程。

  十善的第一条,不杀生,包括不杀生,离杀生,进而放生。

  1、不杀,离杀,远离恶法

  要能够不杀生,这只是五戒里面的。离杀生,那就有点小善了。再进而放生,那就真正达到善法了。离杀,不杀,只是说这是金盆洗手,但是内心里面这种“杀”的恶念还没排除掉。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在行为上离了杀这种恶行,就得赶快在心里培养善的念头。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像这个桌子一样,桌面上放满了东西,这些东西占着桌面,其他东西就放不过来了,好了,现在把桌面上这个杯子拿掉,于是放杯子的这个地方就空出来了,这时你总得要有东西放在这个地方吧,不然就会有其他东西要来占这个空着的地方的。

  内心世界也是一样啊,除非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内心世界总是要装点什么,站在佛法的角度,装的不是善法就是恶法。首先把恶法制止住了,紧接着就要把善法升起来,这样恶法才没有升起的机会,如果长期没有培养善法去占领,长期没有善的思想行为去扭转它,时间一长,因为恶法没有断根,它的种子还是要现行的,这样一来,时间一长了恶法还是要冒出来的。所以为什么五戒以后要有十善,道理就在这儿。这里我们讲不杀生,这是五戒里的。离杀生,保持这种远离恶法的行为。进而放生,在心里培养善法,这个境界就更高一些。所以佛教徒不是不杀就行了,那还不行,还要进而放生。

  2、放生,护生,善法日增

  有人一听放生,说哎呀师父,我一个月就靠低保维持生活,哪有钱去放生哟,现在买个乌龟都要十块钱。告诉大家,最好的放生其实就是护生。护,就是爱护的护,是保护的护。今天有的人放生很积极,一听要放生都跑得很快,结果走到旁边看到有个要死的动物在那儿奄奄一息,他看都不看一眼,这就有点讽刺了,这还放的是哪门子生呢?

  我一直很佩服丰子恺,很了不得,他配合弘一大师,画了很多护生画集。乃至于我总想把这些画再多印一点,到处去发。他的画透露出生命的珍贵,处处反映保护生命的重要,他同样是在放生。他通过这些画,可以劝很多人不杀生,通过他的行为,通过他的艺术,传达出不杀生的意义。

  所以不见得钱少的人就没法放生,护生也是一样的。跟别人讲不杀生的功德,不杀生的好处嘛。当然不要乱提“功德”这两个字,因为功德一般都是庙里说的,别人看到功德箱,随喜功德,所以一提功德就以为要给钱,就怕了。就讲不杀生的好处嘛,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别人一听,觉得这个还有一点科学的,就会接受的。

  3、智慧护生

  这里说放生不一定要讲求具体的形式。当然有条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形式,组织一些活动来实现,但是别搞太多。我参加过几次别人放生,以后就不想去了,为什么?他们买了几大卡车什么泥鳅啊黄鳝等,在路上七颠簸八耽搁的,拉到河边的时候都死了不少。还有些鸟,本来就是人工养在笼子里面的,你把它拿出去放,它没得吃,就饿死了。这哪里是在放生,分明是在放祸嘛,你放生的同时就在杀生了。这就是说放生也不一定要执着形式,但是也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启信。所以有些时候偶尔出去组织一下放生,有个场面,让人家一看,说哦,你看,我们不要杀生了,别人都在放了,是不是?我们也要跟人家学学。这样至少起到一个警戒的效果。

  讲个真实的故事。有位法师的父亲身体不好,我劝他多运动,老是不动,身体自然要出问题。于是有一次别人约他去钓鱼,他就答应了,鱼竿都买好了,结果后来旁边的人跟他讲,说你怎么能去钓鱼呢?你的儿子还在庙里跟人家讲“不杀生”,你倒好,还去钓鱼!他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于是就没去。你们看,别人也没放生,但是能劝说其他人不去伤害生命,这就叫护生,这也是放生。

  丰子恺先生一辈子护生,画护生画集,他并没有到处去宣扬,说这个功德有多大多大,他没有。有两句诗是这样写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些东西我们只有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去渗透。有的领导就懂这个,知道强制命令是不行的,就跟你做思想工作。佛法的弘扬,其实就是做思想工作,要钻到别人的心里面去,钻到他的心灵深处去。所以说要弘法度众生,就要当好这个心灵的“间谍”,这样才有办法度得了人。你没走进他的心,不了解他的心,要想去度他?难咯。

  放生的方式很多,主要是护生。哪怕是见到弱小的动物你也要爱护它,别伤害它。尽量多的宣扬“护生”,不过不要按我们现在讲的这个思想去宣传,就去宣传环保好了,宣传尊重生命好了。讲这些东西别人还是能听进去的,你跟他讲一次,他少杀十个。你看,这个放生最直接,你放了一个最大的生,你把这个人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所以放生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做通,让他别去杀,问题才能真正的解决。但是别人不听你的,也没关系,要有耐心,今天说了不行就明天继续说,明天说了不行后天再说,总之要把放生护生的理念坚持下去,发扬下去。

  4、护一切众生

  不杀生进而要放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护生,爱护一切有生命的有情众生,人和动物,都要爱护。有人问,说不杀生要护生那苍蝇怎么办?老鼠怎么办?蟑螂怎么办?蚊子咬我我又怎么办?我说赶总比打好吧,这也是个办法。其实只要卫生搞好点,它也就少了。蚊子为什么要咬你呢?说明你的肉香啊。

  听说过宝华山的老鼠也过堂吗?过去在宝华山,庙子里的出家人一起排队吃饭叫过堂。这庙里的老鼠很多,经常去厨房偷吃。后来老和尚就对老鼠们讲,说你们别偷了,正大光明的出来吃吧。于是把竹子破成两半,每天到了大家一起过堂的时候,就在后面给它摆两个竹筒子,把那个饭舀在里面,到时间一开梆,老鼠就来了,一串一串的都排好。吃完了大家走了,它也就走了,蛮听话的。把它们养的肥肥的,也不乱吃,也不乱叫。

  解放前的文殊院里树上有很多老鸦。文殊院每次受戒前最后都要跟“鸦居士”作礼三拜,为什么要跟它磕头呢?据说文殊院外面原来有个员外,他捐给庙里几十亩田,可是没办手续。后来老员外死了,他儿子掌管家产了,他想那几十亩田难道白白的送给那些和尚吗?不行,得要回来,反正产权还没过户。文殊院当然没办法,就还给他了。结果他种的庄稼好的不得了,但是到了快要收的时候,这些乌鸦一下就给他吃光。第二次,这些乌鸦还给他吃光。他连搞三次都让乌鸦给他吃光了,于是想:可能这个地不该自己种,还是还给庙子吧,于是就还给了文殊院。结果文殊院种的稻子麦子好的很,这乌鸦它又不吃了。后来这个庙子里的人想啊,这些乌鸦是护法的,所以就栽了很多树,让它们每天晚上就停在那个树上。所以你看,人家乌鸦都可以当护法居士,所以我们要爱护动物。

  5、放生的意义

  我们出去放生,目的作用不在于放了多少条生命,或者说放一条生命有多少功德,这样一来就会去贪功德。佛教讲,放生的目的是要提高修养,这是一个善的举动,是要提升内心的精神境界的,是要培养慈悲心的。如果执着于放一个蜘蛛多少功德,放一个蚂蚁多少功德,那到最后就没有了功德,为什么?所谓做了好事不留名,如果做了好事后到处去宣扬说自己做了好事,那么你的精神境界就没有得到提升,你的德行也无从说起。而这种精神境界的提升,这种德行的提升,就是功德。

  所以我觉得,鼓励他人去放生,固然也是在种善根,因为有些人需要鼓励。但是关键是我们认识到放生的真正意义以后,我们要自觉的发心去做,尤其是要护生,保护他们,别放死了,还没放就死了,这就不行了。所以说所谓放生,就是要发起这种护生的慈悲心就可以了。比如李商隐的诗句:“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春天,小鸟刚孵出来,没得吃,那个母鸟就出去找吃的回来喂它,可是如果把那只母鸟给打死了,那只小鸟就没得吃的,就要饿死。所以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你们看,李商隐的诗句就是在护生,也是在放生。

  这就是“不杀生,离杀生,进而放生。”我们自己远离杀业,还要进而放生才算是善,不能以为不杀就没有杀业,这就算完了。如果不爱护生命,还是算不得善业的,为什么?因为不护生,或者说不放生,就无从谈起培养慈悲心,爱护有情众生的这种心。心中没有“爱心种子”,那么“杀业”的恶业种子迟早还是要现形,这样一来,所做的离杀的功夫都白费了。

  以上以“不杀生”为例,跟大家啰嗦了半天怎样止恶扬善。以此类推,以下我们接着讲“不偷盗”等九种善法,但是就不再一一赘述,大家只需依文解义,明白怎样修习这些善法就可以了。

  第二章 何为力行十善(上)

  我们要奉行的十善是哪十善呢?第一,不杀生。不杀生,离杀生,进而放生。这是第一条。第二条,不偷盗。不偷盗,离偷盗,进而施舍。第三条,不邪淫。不邪淫,离邪行,进而保持清净心。这是第三条。第四,不妄语。不妄语,离妄语,进而说真实语,这是第四。第五,不两舌。不两舌,离两舌,进而说无诤语。无诤,就是不与人行口舌之争。第六,不恶口。不恶口,离恶口,进而说柔软语。有没有想过,这个话怎么说才能柔,怎么说才能软,这个柔软不是说话有气无力叫柔软。第七,不绮语。不绮语,离绮语,进而说质直语。质朴的质,再一个直,就正直的直,说质朴语。第八,不贪。不贪,离贪,进而修不净观。第九,不嗔。不嗔,离嗔,进而修慈悲观。第十,不痴。不痴,离痴,离邪见。正邪的邪,看见的见,离邪见,进而修因缘观,这就是完整的十善法。

  一、不杀生

  包括不杀生,离杀生,进而放生。刚才讲过了,就不重复了。

  二、不偷盗

  1、有我罪则深

  我们接着来看不偷盗,离偷盗,进而施舍,得富饶果。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偷盗,在前面讲五戒的时候说过,所谓不偷盗,包括一切有主人的东西我们都不能乱动,不能占便宜,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否则即是偷盗。

  比如你进别人房间,门是关着的,不管这人是你什么人,哪怕是妻子儿女,你也要敲敲门,同意了才能进去,别以为这人是你的自己人就可以破门而入,告诉你,这也是偷盗的行为,别人不在就算偷盗行为,别人要在的话就是抢劫了,抢劫别人休闲的空间。

  以前我有一次监考,在考场上我跟学生们讲:“这是考试哈,大家不要犯盗窃哈”。你偷看也算盗窃,因为考察的是大家的智慧。所谓偷看,就是盗窃别人学习的成果。

  所以我们经常要反省自己,有时候一个念头自私自利,就不免犯了盗窃,比如看见家人的钱或东西放在那儿,心里认为自己人,无所谓,顺手拿来放在自己包里,这也是盗窃。这种心理,究其根源,还是放不下自我,不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所以六祖大师有偈言:“有我罪则深,无功复无彼。”一切贪嗔的烦恼都因为这个“我”而生,如果我们真正放下了这个自我,能够随时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在心里不但不会产生这些恶的自私的念头,同时慈悲心也能够升起。

  2、软言慰谕的施舍

  进而施舍呢,就是说,比如刚才的考场,你不能说他不偷看我的答案,我主动告诉他,这就叫施舍。不!这叫助纣为虐,帮别人懒惰,助长歪风邪气。施舍是你在保证个人生活条件的前提下,适当的帮助别人的行为。

  当然,帮助别人要有正确的方式。比如施舍别人钱物等,不能说:喂!拿去,给你的。这样别人也不会生起欢喜心,为什么?因为你的态度不好,众生都是有自尊心的,所谓“不受嗟来之食”嘛。

  所以《地藏经》上讲怎样布施呢,说“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然后怎么样,“软言慰谕”。不但要脸带微笑,而且言语要柔软。你想人家都要靠乞讨过日子了,你还不能软言安慰安慰人家吗?

  3、施舍与慈悲心

  我们为什么要布施别人,一般有两种因素。一种是刻意的,所谓刻意,就是有意要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比如看见别人在乞讨,心里想我不正在培养慈悲吗,得布施布施。第二种,是无意识的,看见别人困难,需要帮助,不自觉的心生慈悯,想去帮助别人。比如看见小朋友摔倒了,去扶他起来。或者看见别人干活吃力,顺手帮一把等,都是内心里慈悲心升起的表现。当然第二种就比第一种更高一些,第一种是培养慈悲,第二种慈悲升起。不管是哪一种,始终都是为了善法升起。

  我们布施的行为,仅仅是为了慈悲心的缘故,所以布施的时候不宜计较太多。我们有的人布施的时候,看见某乞丐长得顺眼些,就给多一点。长得不顺眼,就不给,甚至驱赶人家,产生了分别心,这就违背了施舍的初衷。有的乞丐甚至比较富有,无论这个乞丐是否富有,当他向你伸手的那一刹那,他就是乞丐,因为他的心是乞丐,是贫穷不知足的。所以我们都不要在相上去分别人家,布施之后也不要后悔,因为后悔也是烦恼,你帮助别人不是找罪受的。你的一切取之于社会,当然你也得回报社会。施舍时不要有轻视心,施舍后不要有悔恨心和要求回报心。这才是善法。

  得富饶果,意思是可以感得富饶的果报。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不偷盗,乐善好施,这样的人别人都肯帮他。所以他就具备了赚钱的能力,赚钱的时运等,总之是赚钱的生命力,能一直保持有财进。这里是说一个人因为具备不偷盗的德行,人人都敬仰、尊重,都希望能亲近,自然所有的善缘都帮助你,这样就感得了富饶的果报。

  三、不邪淫

  不邪淫,离邪淫,进而保持清净心,得相貌庄严果。

  不邪淫就是说要保持正常的男女关系,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但是事实上,这个社会淫荡差不多快成为正常的现象,你看那些家庭破裂的,感情危机的,往往就是我们很多人不能够自身检点,不能够把握自己,容易放纵自己造成的。

  离邪淫就是不要去破坏别人的家庭。淫是广义的,不仅仅指两个人之间的行为,还包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度,过度了都是淫。

  以前有一个信徒很爱打扮,我告诉她说要俭朴。她说不对,为什么呢?因为佛菩萨都是那样打扮的。我告诉她,说那是因为佛菩萨的像是人塑的,佛菩萨是无相的,他的像是随众生的心示现的。外表的美只是暂时的,真正的美是内在透露的心灵美。

  两个人结婚在一起生活不是为了占有,而是要互相信任理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佛教之所以强调离邪行这一点,是因为这些东西是造成家庭破裂的根源,而家庭的不稳定就会造成社会的很多问题。所以佛法说一个家庭要珍惜这种缘分,除了两个人要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以外,更重要的是不要那么自私,要有社会责任,什么社会责任?就是孝敬好上一代,培养好下一代。即使不说对社会有益,起码不至于到后来给社会增添麻烦。

  进而保持清净心,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得当,有度,适可而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作风,生活方式要保持朴素。不要搽脂抹粉,穿金戴银,袒胸露背,要保持自然美。

  这个清净心,还有淡漠的习性的意思,身具这样的习性,不但会远离淫欲,同时对其它物质精神上的要求,也会很少。所谓无欲则刚,一个人自己需要的少,自身散发的魅力就大,能量就大。

  为什么不邪淫能感得相貌庄严果呢,因为内心是正直的,不邪淫嘛。因为内心庄严的缘故,所以相由心生,自然感得庄严相果。

  四、不妄语

  第四条:不妄语,离妄语,进而说真实语,得真实信用果。

  不妄语,就是不说假话,不说谎话。我们平时不要说假话,要给人留下一个诚实的印象,不要让人觉得:哎,别听他的,那个人鬼话连篇,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那就说明印象极坏。为什么?肯定是你经常骗人,别人对你已经失去信任了。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不妄语很难,为什么?要得罪人。这也是我们遇到的难题,所以佛法说如果动机是善良的,是为了帮助别人,这样的假话也是可以说的。

  离妄语,就是说我们说话不要依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处处要以理为先,公平正直。保持好这种公正的心态。

  真实语呢,有的时候我觉得只有不说话,才是最真实的语言。可见真实话有时不合时宜,所以说真实语也要善巧方便。这里说“说真实语”,还意味着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有修养的人,这样的人说的话就有摄受力,别人都会相信。这是从义理上来讲的。

  五、不两舌

  第五条:不两舌,离两舌,进而说无诤语。

  什么叫两舌呢?就是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别人的融洽,做一个搅局者。

  离两舌,除了不挑拨离间,还要处处撮合别人的好事,做个忠厚仁爱的人。

  对决定的事发牢骚是属于诤语。不搬弄是非,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破坏众生和平的事,不要会上不说,会下乱说。无诤语就是要解决面和心不和的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第三章 何为力行十善(下)

  六、不恶口

  第六条:不恶口,离恶口,进而说柔软语。

  不恶口,就是不骂人,说话口气不大,嗓门不粗。就是讲说话要有分寸,要有度。

  离恶口,就是不但不骂人,而且说话时能审时度势,掌握时机。是冷静的有礼貌的,处处替人着想。

  柔软语不是拍马奉承,而是要心平气和,面容和善。过去形容人说话像春风拂面一样,柔软语有时候就是有这个作用。你要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说让人非常伤心难过的话。要学会宽恕别人。

  以前有个小师父出去化缘来修庙,那是在农村里头,那时候化缘不是说把功德箱往那儿一放,别人就把钱放进去了,人家要看你怎么说的,说得漂不漂亮、精不精彩,来决定给得多还是给得少,就是说完全要取决于能不能把人家说高兴,这小师父就开腔说道:出功德呢,出功德呢,出了功德就发财,一文出了万文来。别人觉得这小师父说得好听,心里受用,就纷纷出钱。这小师父又开腔了:功德越出越好看,家中鸡下双黄蛋。这下出钱的人就多了,钱也出得越发多了。这就是柔软语。

  这就是说,不恶口的人,心性敏锐,善于洞察别人的情绪变化,心底慈悲善良,总是适时地说好听的话。

  七、不绮语

  第七条:不绮语,离绮语,进而说庄严语。

  不绮语就是说不要花言巧语,不说下流话。不说挑逗、调侃、调戏性质的话。

  离绮语就是要保持不随性和随意的心态,说话不总是挑刺,随时警惕自己不说无意义的话。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真心的去赞美别人。

  说庄严语其实就是要抵制诱惑,减少欲望,从而力争得到威严厚德的修养,就是说要成为一位有修养有道德的智者。言语谨慎,出必庄严,认真对待别人的话语,不说下流话,不说调侃话,让别人一见此人心生敬畏。

  八、不贪

  第八条:不贪,离贪,修不净观。

  贪欲,就是占有、索取这样一些自私自利的心态。

  贪包括很多,财色名食睡都是贪。俗语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有首诗写到:“财色名食是道场,人人都在里面闯。若能远离名和色,不是神仙也胜常。”当然,不是说不要财色名食等,而是说要摆脱财色名食睡的束缚,不要成为它们的奴隶。

  这里我们要搞懂两个概念:放弃和放下,佛法是要让我们放下而不是让我们放弃。放下是心里不牵挂,不是不干了,而是要干但不受它的约束和驾驭,是智慧,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够放下。放弃是行为上拒绝,心里彻底否定,是佛法不提倡的。放弃是无奈,为什么放弃啊,因为办不到了,无可奈何啊。

  贪包括财色名食睡,有五首诗反映。关于财的:“未必钱多乐便多,钱多累己自招魔。阮囊何事堪羞涩,富有恒沙是佛陀。”意思是未必有钱就快乐,有钱没钱都痛苦,有钱变成了守财奴,我们要学会没钱有没钱的活法,有钱有有钱的活法。什么都没有却是什么都有,大千世界都是他的。

  关于色的:“未必芬芳始是春,枯槎老干见精神。近来学得平心法,罗刹当前化美人。”

  关于名的:“未必名高位便增,泥中曳尾羡庄生。青山断发成长往,不识人间有转轮。”不做人间的王,要做法王,释迦摩尼佛是最好的榜样,他没有因为自己是太子就飞扬跋扈,高高在上,而是放弃荣华富贵,为众生去苦修。

  再来看关于食的。“未必肥甘便永年”,未必吃的好就有好的相貌,活得就长久;“饭蔬饮水乐吾天”,吃点粗茶淡饭,只要心里高兴,便会快乐;“道人学得长生诀,物与民胞即是仙”,就是你和宇宙,与大自然真的融为一体,像亲兄弟一样,即可实现。

  最后是睡。“未必清闲便是仙”,未必觉睡得多就是神仙。“金仙原是火中莲”,做人要像金子那样,不怕火的洗礼。“骄阳当午池塘静,映日荷花别样鲜”。做人不能多睡,睡多了即是魔,有的人想,那我不睡好了。告诉你,不睡也是魔。

  离贪欲,是指我们如果能够打开心量,敞开胸怀,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自私,或者说少一些占有和索取,多一些奉献和布施,这就是离贪欲。能离贪欲,才能随心所欲。

  对治人的五个欲望,要修不净观。比如你溺爱小孩,爱他的鼻子,鼻子有鼻屎;爱他的脚,脚有脚气。作不净观,人就是一具白骨。不用去买墓地,什么拜祭都是假的,人死了什么也没有了,还占个地盘。佛家讲究火化,骨灰洒掉,与众生结缘。

  原来在广元有个净尘法师,他死前有个遗嘱,谁也办不到,为什么?因为他的遗嘱是:让他徒弟把他砍成块,蒸熟了去喂鱼,骨头也喂鱼。徒弟问为什么?他说他生前忍辱没修好,死后要修忍辱。人人平等,活着的时候为欲望奋斗,死了还要占一块地,在那里一代两代还有人去拜祭,三代四代谁还知道埋的是谁?所以不要执著。普通人修不净观害怕的话,可以去反着修,观想白骨上在慢慢长肉,最后变成血肉饱满的人身。有些老人修不净观修得皮肤跟婴儿一样细嫩。

  九、不嗔

  第九条:不嗔,离嗔而修慈悲观。

  嗔恨,就是不堪烦恼累积,然后显现出来的习气。当然,这里也包括先天嗔恨的种子。

  嗔恨心很多,要记住:“嗔是心中火,要烧功德林。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嗔心重的人容易得肝癌,中医讲气大伤肝,所以佛家讲远离嗔,要修慈悲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要尊重他们,关心爱护他们,给他们快乐和欢喜,给他们减少痛苦也是慈悲观。愤怒、生气、烦、嫉妒都是属于嗔恨心的范畴。慈悲观就是让我们远离这些,给人们带去快乐和欢喜。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慈能给予别人快乐,悲心能减轻别人的痛苦。

  十、不痴

  第十条:不痴,就是要离邪见,修因缘观。

  痴就是没有智慧,人家说人生是无常的,他说是能长寿的,可以长生不老的,这就是邪见。

  要远离邪见,得修因缘观。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是因为因缘而产生的,眼前所见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条件组成的临时假象,任何事物都是条件组成的临时产物。认识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就不会愚痴。

  结 论

  总的来讲,十善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指身体上的;不绮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是指口业上的;而不贪,不嗔,不痴是指意识上的。也就是说十善包括了身口意三个方面。个人品质,人际关系等,都包含在里面。

  我个人觉得如果每个人都能力行十善,从身口意三方面都力争向善,那么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佛教徒,也是真正有人格的人了。所以要做到去放生,保持清净心,舍得施舍,能够说无诤语、柔软语、真实语、庄严语等,并且坚持修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那么这样的人格修养就能真正的圆满,这就是学佛成佛的基础,也是一切善法的基础。

  十善很重要,但要在生活中去实现却很不容易。我们学佛要发愿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断一切恶就是要奉行五戒;修一切善即力行十善;度一切众生就是修菩萨行。那就走上了成佛的道路了。

  佛家讲缘起和无常。缘起就是一切事物都是由条件而组成的。比如说桌子,它需要木头、工具、木工和加工技术等条件具足才能做成,几个条件少一个都不行。桌子做好后开始是新的,用着用着便旧了,再慢慢的就坏了,所以一切都是无常的。

  又好比今天的讲座,为什么能讲力行十善,因为是有你们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又能发心要做人格圆满的人,又有文殊院这么好的千年道场提供场所,所以才有今天的法缘。可是讲座结束之后一切都在变化,有的人认真听了,并且力行十善,然后变得越来越圆满;有的人可能不以为然,听了就忘了,这个结果就不好讲,总之一切都在无常之中。我只能祝愿各位快乐吉祥,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

更多宗性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