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苦」从哪里来?如何是离苦得乐的方法?
宽运法师:「苦」从哪里来?如何是离苦得乐的方法?
「苦」从哪里来?如何是离苦得乐的方法?(上)
前几天跟大家谈到「三涂之苦」;「涂」有二义:一为残害,如涂炭;一为所趣,即梵本《无量寿经》之「阿波耶伽底」(apaya-gati),意译为「恶趣」、「恶道」。而人之所以堕落「三涂」(又称「三途」),是因为身、口、意造作恶业所感得之果报。
「三涂」即:(一)地狱(火涂),在地之下、铁围山间,有八寒、八热等地狱,造上品十恶之人,将来就会堕入此趣。(二)饿鬼(刀涂),造中品十恶之人,将来就会堕入此道。其中罪重者,积劫不闻浆水之名;其次者,但伺求人间荡涤脓血粪秽;又其次者,时或一饱。(三)畜生(血涂),造下品十恶之人,死后就会堕入此趣。有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等。
由此可见,三涂之苦,其苦之盛,实在是可怖可畏。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中,三涂是极苦之地,修罗则瞋心太重,而天界福报享尽之时仍有五衰的现象,唯有人道才可以修行,所以古德训晦我们:「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为佛子者,应常自警惕,勤修五戒、十善,将来才可得以生天或为人,不会堕落三恶道之中受无量诸苦。而且应效法佛陀之精神,本慈悲心,发菩提愿,为一切众生拔除苦难。平日所有礼拜、诵经等功德,悉皆回向,令诸受苦众生,同得救拔。
三涂之苦,固然是苦,但人间之苦,又何尝不苦?在现实生活中,多少人间炼狱、多少苦难众生,需要我们去帮助、救济;有多少人缺水、缺粮、缺衣、缺物,也需要我们施以援手;有多少愚迷众生,需要我们拯救、引导他们弃邪归正;所以我们除了要发「下济三涂苦」之悲愿,对堕入恶道的众生发心救济外,更要发广大心,行菩萨道,普愿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的众生都能离苦得乐,终得解脱。
「苦」从哪里来?
然而,为什么世间会有这么多苦?「苦」从哪里来呢?世界最苦的事又是什么呢?
《法句经》云:「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瞋恚、惊怖、色欲怨仇,皆因有身。身者众苦之本,患祸之原。」人之所以有苦,其根本祸患,就是因为有了这个身体,而人之身心是相连的,所以身体就成为一切苦恼及苦痛的来源。
我们的身心在佛教里称为「五蕴」;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它们是人的生命现象的全部。五蕴包括「心法」和「色法」,也就是「心理」部分和「物质」部分。心理部分又分为「心王」及「心所」;受、想、行蕴属于心所,识蕴是心王;识是分别心、认识心,从认识心、分别心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名为心所,是属于心王的心理的活动。因此,没有心王,就无法产生心所。不过在原始佛典中,尚未把心理活动,分析成为心王及心所,只以五蕴的后四蕴,涵盖了一切的心王及心所。
关于什么是世间最苦的事情,以下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佛陀在舍卫精舍时,有四个比丘,闲坐树下,相互讨论着「世间什么事最苦?」
一人说:「人生最苦最大的忧患,莫过于淫欲。」
另一人说:「人生最苦最大的忧患,没有比饮食更重要,一旦面临饥渴的时候,什么事都不能做。」
又一人说:「我以为瞋恚,是人生最苦最大的忧患,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心会使人受无量的罪刑。」
最后一人说:「恐怖与惊惧,是人生最苦最大的忧患,每天生活在恐怖惊惧中,身心不得安宁。」
四人在高谈阔论的时候,刚巧佛陀走来了,问四比丘讨论何事如此激烈。四人各将意见说出,请佛陀作评判,佛陀听后,如是答说:「你们所说的最苦事,都不是究竟的答案。」
佛陀告诉四位比丘说:「天下最苦莫过于有此五蕴色身,色身才是造成一切忧悲苦恼的根源。我们会有饥渴寒热,恐惧惊怖,炽盛淫欲,瞋恚忿恨,都是由于我们的色身作祟。身体是一种苦器,劳心积虑,忧畏万端,弱肉强食,互相残害,以致于在六道中沈沦不息,皆由贪爱色身而为。」
古人说:「吾之大患,因吾有身。」我们一切苦痛的根源,无非来自于对五蕴色身的执着。由于六根对六尘的贪爱,因而造成种种苦恼的起源;我们眼贪好色,耳迷五音,鼻慕好香,舌尝上味,身贪细滑,意念纷飞;当得不到的时候,就心心追逐,而当失去的时候,就念念不忘;试问这样苦不苦呢?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这个五蕴色身,才是人生最苦最大的忧患。
「苦」从哪里来?如何是离苦得乐的方法?(下)
「三苦」与「八苦」
事实上,佛法所谓的苦与世人的一般理解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佛法当中,苦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甚至可以说,它包括了有情的一切感受。就性质而言,三界众生所受的苦可分有三种,即苦苦、坏苦和行苦。就种类来分,则有八项,即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以及五蕴炽盛苦。若以「三苦」与「八苦」的关系相连来说:
(一)、苦苦
就其来源的不同可以有六种,即八苦中的生、老、病、死、怨憎会和求不得苦。生苦,指的是出生时的种种痛苦;老苦,指的是年老体弱时的种种痛苦;病苦,指的是患病时的种种痛苦;死苦,指的是临终时的种种痛苦;怨憎会苦,指的是与仇人(或不喜欢的人)见面时的种种痛苦;求不得苦,指的是所求不遂的种种痛苦。这六种苦的感受都是人们所常见的,因而都会有一定的体验与感受。
(二)、坏苦
当然,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不纯然是苦,也有不苦的时候。什么是不苦的呢? 中国古代文人都以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为人生的四大美事,而人一生时刻所追求的,就不外是这四件事。可是,不管是良辰、美景还是赏心、乐事,都不可能是永恒的、永久的,总有一天会坏灭、消失。
因此,所谓坏苦,即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要结束时,对有情身心所造成的种种痛苦。这样的痛苦,与八苦中的爱别离苦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爱别离苦说的是与所爱的人不得不分离时的痛苦,而坏苦则不仅于此,还包括了一切所心爱的事物,即良辰、美景等之坏灭、消失时所产生的痛苦。
(三)、行苦
除了苦苦和坏苦这两种由痛苦或欢乐的感受所产生的直接的苦之外,佛法中还有一种苦受,即行苦。
行苦与苦苦和坏苦的表现截然不同,人们通常不易察觉到它的存在的,所谓「行苦」,就是因岁月的迁流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种种莫名的忧伤,是一种深沈、无奈的痛苦。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说:「苦触因缘生苦受。」根据佛法对苦的特殊看法不难发现,苦苦是就众生自身而言的,坏苦是就乐不常在而说的,而行苦则是就时空变化的不可抗拒性而立的。
「三苦」与「三界」
若以「三苦」与「三界」相配而言,欲界的众生,都具有苦苦、坏苦、行苦的三苦;色界的众生是在禅定中,只有坏苦和行苦;到了无色界时,就只有行苦。那是由于苦苦是最粗重的,其次是坏苦,所以欲界的众生,能了解到苦苦、坏苦,至于行苦最微细,则不易体会;到了色界的众生,知道有坏苦,也能体会到行苦;进入色界的无想天以及到了无色界的众生,已进入无想非无想的深定中,苦苦、坏苦俱无,只有行苦还在,由于尚未出离三界,当出定之时,又会回到万丈红尘的烦恼世界了。
也就是说,八苦之中,欲界的众生只能感受到前面的七苦,到了色界及无色界时,才能感受到第八苦(五阴炽盛)中的行、识两蕴所招致的苦,例如行苦,即是五蕴之一。第八苦总括了前面的七个苦,也即是前七苦的总结。新译「五蕴」,旧译为「五阴」,此苦有二义:1.就苦而言,人皆各具五蕴,因而众苦炽盛;2.由于具有五蕴之器的身心世界,盛满众苦,故名五蕴炽苦。
五蕴,在《阿含经》及《阿毗达摩》,称作「五取蕴」。何故被称为五取蕴?因为五蕴的产生,就是由于执取贪、瞋等烦恼,故称五取;五蕴经常从属于烦恼,五蕴能生起烦恼,故名五取蕴。换句话说,因为有烦恼,故产生五蕴的现象;因为有五蕴,故产生烦恼之执着;互相执取,互相依存,彼此纠缠。因此,凡夫所处的环境,称为娑婆世界,不断地由五蕴执取烦恼,由烦恼生起五蕴。只要五蕴仍产生活动,就会不断地生灭,就是在三界之中的凡夫,苦苦相续,无有出期。
离苦得乐的方法
因此,五取蕴其实即是众生,即是苦谛,即是世间,即是三界。当此五取蕴不炽盛时,就没有众生,就没有苦谛,就没有世间,就没有三界。换句话说,一切苦的根源,无非是我们的五蕴身心未空,我们的心识上有着种种的迷惑,因惑而造业。有了业,就会随业受报、受苦,所以迷境也就是苦境。关于苦的种种,实在难以尽述,上面只不过是扼要的说明。总之,「诸受即是苦」,所有一切感受都可以说是苦──苦是与生俱来,无可避免的。要想离苦,首先就要消业,使身、口、意三业弃恶向善。与此同时,更要断惑;断惑就是转迷为悟;悟后就可以离苦得乐。
《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最近两、三个星期,我都会陆续为大家讲解《心经》的意义)我们修习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启般若智慧,就是要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要令凡夫众生从五取蕴炽盛之苦中得到解脱。
所以,欲想解脱世间之苦,唯一的方法就是求得究竟寂灭,不再六道轮回,这样才是真正的离苦得乐。然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才可以说是究竟寂灭呢?依《杂阿含经》的指示说:必要修心,摄住贪欲心,息灭瞋恚火,对世间虚幻的外境,以淡泊的态度去面对,唯有将这颗奔驰的心止息下来,寂灭自然现前。摄心守定,妄想自然消灭,世间的苦就会消除,就能得到涅槃,这才是究竟快乐的办法。
(全文完)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